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俄经贸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9: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李建民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目前中俄已互为重要的经济技术合作伙伴。从今后长期发展趋势看,经贸合作将在两国战略协作关系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中俄关系中最活跃的催化剂。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

从1992年至今,中俄经贸合作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时期:1992~1998年为双边贸易起伏波动时期,1999年至今为双边贸易恢复增长和快速发展时期。这两个时期又可细分为四个阶段。1992~1993年为第一阶段。在该阶段,两国贸易方式以政府协定贸易和企业间易货贸易为主,199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1994~1996年为第二阶段,在该阶段,双边贸易方式逐渐向现汇贸易过渡,贸易规模有所下降,1996年为68.3亿美元。1997~1998年为第三阶段,在该阶段,双边贸易额继续下滑,1998年降至54.8亿美元。1999年至今为第四阶段,在该阶段,双边贸易恢复增长并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双边贸易规模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俄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连续第七年快速增长,贸易额达到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超过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总水平。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5.2%;俄罗斯对华出口158.9亿美元,同比增长31%。就贸易总额而言,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

伙伴,位居德国之后,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中俄贸易方式

依照世贸组织的界定,中俄贸易包括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三种方式,其中一般贸易为当前最主要形式。作为辅助形式的边境贸易,其中很大一部分也采用一般贸易的方式。三种贸易方式分别约占

双边贸易额的70%、20%和10%。

商品贸易结构

长期以来,中国对俄出口以纺织和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即使近年来在贸易规模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贸易结构也未发生实质性改变。2004年,此类产品在中国对俄出口总额中占比为59.49%,2005年进一步上升到64%。中国自俄进口以原材料商品为主,2004年,能源产品、钢材、化肥、原

木及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占自俄进口总额的67.5%,2005年上升至70%。

中俄相互投资

长期以来,中俄在投资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型项目少,投资规模小,对双边贸易的带动作用不大。近年来,这一状况得到较大改变。截至2005年年底,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备案的中国在俄投资项目达到657个,协议投资额约9.77亿美元。俄罗斯在华设立企业1849个,合同投资额累计约14.05亿美元,实际投资额累计约5.41亿美元。中国在俄投资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俄罗斯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中国在俄劳务和工程承包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中俄双方共签署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5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为27亿美元,期末在俄劳务人员约2.2万人。中国对俄劳务合作集中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

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制衣、医疗及其他服务行业。

中国自俄技术引进

中俄科技合作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机械、电子、化工、海洋、核物理、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冶金、地质、农业、水利、信息技术、天文、地震、生物技术、医药、生态、仪器制造、矿业、轻工等50

多个领域。2005年引进技术共31项,总金额为2911万美元。

中俄金融合作

近年来,中俄两国积极扩大银行业务合作范围。中国各商业银行在评估风险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对俄银行提供了授信额度和贷款。2004年8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全俄地区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在银团贷款、结算业务和授信额度等方面开展合作;10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俄罗斯外经银行和俄罗斯进出口银行签订了“2+2”合作协议;11月,中国农业银行新加坡分行参与了国际银团向俄外贸银行进行的为期3年、总额3亿美元的联合贷款。2005年8月,俄罗斯储蓄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了加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买方信贷方面的合作协议。目前正在制定关于购买中国商品和服务的一揽子合同,合同总金额大约为3亿美元,涉及造船、能源、建筑领域,其中包括在莫斯科建造对外

贸易银行未来总部所在的高层建筑项目。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中俄经贸关系虽然发展势态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贸易商品结构低度化。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低度化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日趋明显。比如,近年来两国机电产品贸易比重连年下滑。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2005年,中俄贸易额从106.7亿美元增长到291亿美元,但机电产品贸易额却一直保持在25亿美元左右。这一趋势在俄罗斯对华机电产品出口中表现尤为突出。2005年,机电产品在俄对华出口中的占比已从28.8%下降到

2.2%。与此同时,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和水平也大大低于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整体水平,目前两国都对扩大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给予高度关注。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并不完全是由于商品贸易结构改善和实物出口量扩大的结果,石油原材料涨价因素起了相当大作用。由于俄罗斯对华出口中的主要产品——能源和原材料近年来的国际价格持续走高,使出口金额增长大大高于其实物量增长。以2005年为例,俄对华石油出口量增长与2004年持平,均为13.2%,但出口额却增长60%。在成品油出口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与2004年相比,俄对华的成品油出口总量减少了4%,而出口额却增加了36.6%。据专家估计,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促进了两国贸易额50%的增长。这意味着,如果出现国际

油价下跌,双边贸易规模将可能出现相应缩小。

二是中俄相互投资规模不大,对贸易发展带动作用不够。中俄经贸合作以货物贸易为主,相互投资还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与两国各自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不相称,与两国国内经济发展总体速度和利用外资规模相比微不足道,无论对两国各自的经济增长,还是对形成稳固

的市场、拉动双边经贸关系的战略升级所起的作用都十分有限。

三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起来。目前,中俄在银行结算、贸易仲裁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重要领域的合作还不能满足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制度的约束,中俄贸易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随意扣留货物资金、通关效率低等问题导致了低值报关和关税流

失。微观制度环境不理想阻碍着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

中俄双边经贸关系存在上述问题有多种原因。

首先,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等对中俄经贸关系现状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根据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相互拥有的比较优势。从目前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大体是一种基于自然禀赋差异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在产业间贸易下,交换的商品种类多为资源型产品和制造业的最终产品,贸易形式表现为一般贸易。产业间贸易属于世界经济发展早期的贸易方式,而当代国际贸易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内的国际贸易,贸易形式大多表现为加工贸易。

中俄贸易目前的状况还取决于两国所处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国是在国民经济初步工业化后开始了转轨进程,目前处于二次工业化阶段。而俄罗斯早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目前正面临如何解决后工业化转型的问题。中俄两国在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振和相互直接投资不发达,相应的加工贸易和中间产品贸易在双边贸易总额中的比例过低,这种

状况不利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在最近20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更多地享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好处。进入21世纪,中国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也进入快速增长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不断加强,奠定了中国对俄出口增长的坚实基础。在中国对俄出口中,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增长迅速,正在成为对俄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俄罗斯机电产业正处在转折和调整期,其原有的工业布局由于苏联解体被打破,机电行业的供应链条和销售链条被割裂,企业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普遍面临生存困境,出口乏力。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始终保持较大逆差,机电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较少,除航空航天设备、运输工具、动力机械、核电站设备、船舶、矿山采掘设备、机床及金属加工设备外,其他类型机电产

品主要依赖进口。

第二,中俄两国均属于经济转型国家,在各自的管理体制方面均存在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之处,贸易立法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跟不上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从俄罗斯方面看,目前其外贸管理体制限制仍较多,出口控制严格,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门槛较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华出口力度。由于俄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项目管理、国际融资能力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市场反应相对迟钝。同时,俄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企业办理出口信贷程序比较复杂。上述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俄企业进行有效的对华经贸交流。从中国方面看,由于企业对俄罗斯市场了解不深,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第三,中俄机电贸易缺乏大项目支撑。长期以来,俄罗斯对华机电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政府间协议和大项目的支撑,且集中在航空航天、核能和电站等领域。20世纪80~90年代,中俄双方曾合作在中国建设了一批电站项目。2001年到2002年间,中俄之间电站项目俄方供货达到高峰,此后随着政府间项目的

陆续执行完毕和双方大型经贸合作项目的减少,机电产品在俄对华出口中的占比急剧下降。

第四,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例关系。过去10年,中俄之间相互直接投资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资本吸收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资本输出的能力,同时两国在吸收直接投资发展本国经济方面也是一种竞争关系。随着两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恢复,中俄将逐步具备“走出去”的能力,这是两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到了一个特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趋

势。

发展潜力和前景

根据对贸易竞争力指数和RCA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测算,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未来5年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能源及原材料产品、轻纺、日用消费品仍然将在中俄双边贸易中占较大比重,但会

有所下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将会有所上升,并成为双边贸易新的增长点。

未来中俄两国在能源、资源开发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中俄相互投资将主要发生在这些领域。由跨国直接投资推动的跨国生产一体化将引致产业内贸易比重持续增加,对两国的贸易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据测算,仅能源项目(油、气、煤、电)每年将对增加贸易额贡献80亿~100亿美

元。

随着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两国人员交往的增长以及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中俄服务贸易在传统领域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参照目前两国货物贸易的状况,到2010年双边服务贸易规模可达到60亿~70亿

美元(按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85%~2%的比例计算),甚至更高。

在今后若干年内,纺织品仍将是中俄经济互补性较强的合作领域。中国对俄成衣和纺织品出口仍将保持强势地位。随着俄罗斯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未来中国对俄服装出口将从中低档向中

高档转换,规模将保持在每年60亿~100亿美元。

中俄贸易合作方式中,边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约占中俄贸易的20%左右,占全国边贸总额的44%左右。未来5年,两国边贸总额每年将以20%~2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中俄边贸易总额可达135

亿~158亿美元。

中俄经贸关系十多年的发展表明,经贸合作规模的扩大,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目前两国都在致力于发展经济、振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不仅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为出口提供丰富的货源和为进口提供广阔的市场,同时还将吸纳更多的投资,促进开发具有中长期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世界上发展很快的两大经济体,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对对方都是机会,

有利于促进双边经贸合作。未来中俄经贸关系将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中俄经济技术合作将进一步提速。目前两国确立了明确的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目标,提出了注重改善贸易结构、积极扩大机电产品贸易比重的重要任务,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在发挥经济互补优势的条件下,双方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制定新的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将从一般贸易向双向投资和共同科技研发转变。双方企业将发挥自身优势,使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在对方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从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增长趋势看,其规模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努力,到2010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600

亿~8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能实现。

第二,能源资源开发仍是合作的重头戏。双方将立足长远,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协调各自的利益关系。加快能源资源合作的多元化,积极开展油气和森林资源的联合开发和生产加工,推动合作方式由资源贸易型向生产加工型转变。两国将根据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开展更加广泛的能源合作。中俄在石油、天然气、电力、核能、节能技术推广、清洁能源等方面蕴藏着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将按照立足

长远、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起紧密的利益纽带。

第三,双方将针对对方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加投资。中国企业在家电和电子产品组装、通信设备制造和技术研发、农产品和海产品加工、资源开发和勘探等领域对俄投资具有实力,俄方则在核能、航天、化肥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具有投资潜力。中俄大项目合作将得到进一步落实,其中包括中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俄对华出口大型电站设备和民用航材、中国在俄远东地区投资建设纸浆及木材加工企业以及对

俄出口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等项目。

第四,IT投资将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近年来,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中俄电子信息企业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俄两国企业在合作生产数字家电产品和通信手机、联合开发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翻译软件、合作制造电子元器件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前景。此外,俄罗斯目前正在建立以吸引外资、发展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目的的经济特区,这也为双方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全面展开创造了极为重要

和难得的契机,为日益升温的中俄经贸合作拓展了新的合作空间。

第五,服务贸易将成为双边合作新的增长点。目前,中俄两国均属于服务贸易较为落后的国家,服务贸易是双边合作中极具潜力的重要领域,中俄在国际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售后维修保养和技术指导服务、文教卫生的国际交往服务、信息服务、国际旅游、跨国商业批发和零售服务、跨国金融服务、国际保险与再保险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开始起步并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的重要任务,也是俄罗斯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的重要领域,可以说,两国在这方面的思路

不谋而合。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有助于改变中俄经贸的增长模式,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中俄联手经贸升级版

高效加强中俄金融合作,促进中俄经贸发展

中俄

关于针对中国黑龙江中俄经贸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

中俄政治关系

中俄声明

中俄关系史

中俄联合声明

中俄纲要

中俄文化差异

中俄经贸
《中俄经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俄经贸关系 经贸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