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校园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7:17: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高校教育的新生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校园文化建设益显重要。民办高校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和育人宗旨,利用优势,积极创建富有民办高校特点的校园文化。 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学风建设;制度建设;学校精神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民办高校的诞生、发展只有短短的20年时间,且是在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其办学过程、具体管理、发展方向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并凸现了地区的不平衡性,从而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学生来看。民办高校学生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公办高校略低一些,因此学习上的差距也在入学后体现出来。一项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最遗憾”的事是学习。多数民办大学生上学的动机是比较积极的,但有60.6%的学生认为学习仍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和问题,78.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目标但不具体”,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相对欠缺。民办学生除在学习上有较大压力外,在经济、生活、就业等方面也存有困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亟待引起关注。但同时,民办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意识一般较其它学生略强,其思维活跃,能动性强。在民办机制下,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值颇高。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受益者,因此要把握住学生的特点,开展好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对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从民办高校的师资情况来看,许多民办高校中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了或“老”(离退休返聘人员多)或“少”(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多)的现象。同时,民办高校通常实行的是全员聘任制,它与教师的关系基本上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受学校约束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风、学风的提高。

从校园文化的客体即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来看,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是由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指导理念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不清,制度建设松散;同时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表现为学校占地少、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师资不稳定等方面,这对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均不利。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环境对民办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民办高校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显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而往往导致了对隐性的校园文化的忽视,造成了校园文化的规划不足,出现“校园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

从培育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学校精神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起步发展较晚,许多民办高校的校园精神尚处于雏形的塑造中,学校的整体特色及人才规格还需要接受时间和社会的检验。一所优秀高校的学校精神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而对民办高校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何全面认识校园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将有助于高校构筑起一个完整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文化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则指校园的精神文化或潜课程文化。从教育意义理解校园文化应该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 因此,充分地建设和开发好校园文化的这三种基本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洽的整体,以发挥出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民办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资源优化配臵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减少内耗,消除阻力,创造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民办高校不仅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重视:

一方面要对正在营造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部署;另一方面要对业已形成的文化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及时地给以总结、提高,而且要及时地推广到现实中去。要处理好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要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意义。

同时,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

2、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群体主导价值观,它集中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学风中,一个民办高校的学风的好坏,无形中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民办高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动机良好,竞争意识强,这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主动营造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崇尚科学、尊重学术的良好学习氛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风建设中要加大以科技创新、学术科研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基于校园文化的发展由原先的单纯凭兴趣而转变为注重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民办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内、课外多种组织形式及学校先进的现代化载体,积极引导开展科技活动,如科技讲座、竞赛、参观、实践等;发动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建立起以学术科技大赛和各类校园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使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构成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在这些活动组织过程中,要把握好活动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又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避免造成“精英文化”现象,而导致校园文化的普及面降低。开展科技活动还要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既注意把课内知识运用到科技活动中去,又能及时地把科技活动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引进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现代化的媒体特别是网络的运用和管理成为众多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头戏。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可见,网络对于人类的生存方式及思想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应主动争取网络控制权,通过各类科技活动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网络规范,推动新时代的校园文化的发展及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

民办高校还应重视日常的学风管理,加强监督机制,并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通过奖学金等各种奖惩制度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从而扭转学习风气、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优良学风的形成也得益于优良的教风。民办高校在抓学风建设时还特别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要把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为良好学风形成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合理引进师资,切实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使其安心于教学科研;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开展各类“评教、促教”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提供有力的教师学术科研保障,使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得到提高,保证学生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有好的领路人。再者,优越的教学硬件环境也能促进学风,民办高校应在硬件环境的建设中渗入精神文化,积极建设好诸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主要的学习场所。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发展

校园文化要发展,必须要有相配套的管理机制。要把校园文化纳入法制的轨道,通过制定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管理,以维护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但一个学校的制度建设不能仅局限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还应更加广泛和全面。以办“名校”的目标来办民校,就要求具有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英国剑桥大学于1856年就颁发布了《剑桥大学法》,包括董事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学制度、学位制度、财务制度等,它为剑桥大学教育及其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又如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哈佛大学的座右铭;这种激烈的竞争机制和诱人的奖励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哈佛师生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也应朝着这个目标发展,理顺内部体制,找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指引下,完善新型的体现其机制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当然,学校制度不应成为约束人的工具,应使其成为引导人、服务人、发展人的工具。因此,民办高校的制度建设要根据师生的内在需求、心理特征,并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成为倡导自由、民主宽松气氛的导向性体系,使之“人格化”,而非“权力化”,以创造稳定、持久并富有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发展,提高社会认可度。制度体系建立后,还必须强化相应的责任制及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其有效实施。

4、以培育“校魂”为目标,提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的凝聚即学校精神,也称校魂。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历史积累,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一个由外到内、由浅至深的发展过程。它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良好的学校精神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因此,要把民校办成“名校”,就需要这种学校精神的形成和激励。它对内能创造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能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关系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它对外又体现了学校的目标要求及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构成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民办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注重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与指导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在正确价值取向的导引下,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带头作用和校园典范的榜样作用,使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凝聚作用,对建设特色学校起到促进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起到塑造作用。民办高校要通过挖掘各类“活”的资源来不断充实精神内涵,积极培养民办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母校意识”。在“校魂”的塑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育。培养、发展创新精神是校园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目的和人文理念。只有把创新精神融入整个学校精神的培育中去,并使之成为精神的核心之一,才能使民办高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永葆蓬勃的生命力,使学校精神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共同奋进的强大推动力。

人文学院

2008年3月7日

校园文化论文

创新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3

校园文化论文英文

校园文化中育人论文

校园文化课题发表论文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构建新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西华大学校园文化调查论文

构建积淀校园文化校园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