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关“白色”的作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8: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关“白色”的作文

白色人生

白色,单纯又洁净。它不如黑色般覆盖万物,不如红色般引人注目,然而却给人以最温柔的安抚。我们的人生应像白色,像白色般宽厚,如白色般平淡,如白色般广博,如白色般安于内中。

我们应如白色般宽厚。广纳万物,而不是以狭隘的胸怀对万物锱铢必较。白色由众色组成,用三棱镜透散白色,你可发现有红,有蓝,有黄,有绿;亦似人生,有甜,有苦,有辣,有酸。在生命中,我们应包容酸甜苦辣,而非遇上不顺心便无法释怀。最近,频频传出清华大学学子自杀的消息,令人震惊。究其原因,便在于无法包容现在所受的磨砺。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终的人,无法享受人生的乐趣。当你跳出圈外,站到足够高的境界去遥看所遇到的种种,便会发现,某些不顺只是漫长人生路中一个可以忽略的细节。包容它进驻生命吧,让它也为组成你的“白色”添一份色彩。

我们应如白色般平淡。没有“艳”的复杂,没有果的芳香,白色坚守自己的天地,而不求为人注目。它从纸上淌过,不留下特殊痕迹,它从天空中飘过,却不带走一丝蔚蓝。一如人生,平淡应为内心向往的目的地,我们应似白色般平淡,不为外物所惑,遵循自己的生命轨迹。从红尘走过,不为情所绊;从官场走过,不为名所累;从商场走过,不为利所惑,而是追求平淡于心,如庄子般享一份安适于内心,做一棵在清风夜唳中守望月亮的树。

我们应如白色般广博。白色无处不在,上天变幻为云为雾,入地变幻为雪为瀑。任何空间都有它的影子,五颜六色缺失后,留下的是白。一如人生,也应像白色般广博,读书无数而使自己内心丰盈,使自己能够覆盖万千领域;感受古人传来的辽阔空间和永恒时间,使自己满腹经纶。上至天空风云变幻,下至社会人间幽微都应洞若观火。蜘蛛吐丝,青草萌芽,我们都应及时发现,而非局限于自己蜗居的一角,闭上心灵的眼睛,关上心灵的耳朵,不关心身外之事。

透过白色,会看到一个纯净而安稳的人生,让我们褪去繁华,回归质朴与自然。让我们以白色为基调来感受人生的种种美丽,用一份包容,一份平淡,一份广博来诠释出生命的精彩。

人生需要白色

人们对白色的定义有很多,纯洁、神圣,抑或是苍白、脆弱,而我觉得,人生需要白色。

白色的人生意味着谦逊、纯真。经历过太多浮华的人们都想回到自己的书生时代,那里有无尽的激情,有简单却美好的心,有未曾被岁月侵蚀的勇气。那样干净的回忆是白色的。生活中自己不安分的小思想是彩色的,它们点缀着我们的人生,却只能充当配角。名利背后,只有拥有单纯的谦逊才能走到最后。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后获得了世界的肯定与赞赏,而他却把这些一一归功给了他的朋友们,没有自我膨胀,没有沾沾自喜。这样的人生很白,但这白色像冬日里的雪地,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白色的人生还代表着无穷的创造力。大人们常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的确,年少无知的孩子什么也不清楚,但是对于成年人,对于我们这些对人生一知半解的学生来说,同样也需要时常换上一张白纸。有人说诗人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每天睁眼,世界都会焕然一新。而我们有时也要这样,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在卷入利益纷争的时候,放宽自己的心,给自己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想象。“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我想说,多一分世故就少了一种白色,一片供想象驰骋的白色大地,上面没有荆杞没有沟壑,有的只有无限的创造空间。

其实对于当今人们的生活,充斥着竞争与压力,现在又正逢金融危机,我们眼中的白色又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那是一种淡泊,一种贴近自然。花花绿绿的世界让人眼花缭乱,曲折的股票走势渐渐让人心生倦意,原来忙碌了半天终归一场空。我们不必效仿古人隐居山林、与世隔绝,也不用像梭罗那样栖居在瓦尔登湖边享受朴素生活带给他的乐趣,只要为心灵留出一块空地,葆有一种纯净的生活态度,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面对变化多端的人生,什么才是以不变应万变?是淡泊,是自然。

人生是那么绚烂,是那么丰富,不要忘记加点谦逊的白,让你的生活充满乐趣;加点想象的白,给自己更多空间;加点淡泊的白,为思想灵魂找一个安静、透明、风景如画的居所。人生,需要这样的白!

成功在斑斓,还原成净白

白色是世间最为纯净的颜色。白的纯粹雅致,始终吸引着我。因此于我而言,大千世界纵使色彩斑斓,我独爱的也只有那一抹纯白。许多人都经历过万紫千红的灿烂年华,那时意气风发,金戈铁马,绝代芳华。然而当这些颜色随着世事变迁,随时间退却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也只有那一抹纯真干净的白,白得令人感动!

他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狂人苏轼。在那个宋词飞扬的年代里,他如一弯皎洁的明月,在文坛熠熠生辉。他的词如破堤江水般大气磅礴,他的名字在当时文坛无人不知,他的才华亦不知羡煞多少旁人!那是他功成斑斓的年华。然而经历了乌台诗案,一切铅华洗尽,东坡便回归了自然。他欣赏山间明月,聆听江上清风,过无拘无束的生活。他选择忘记往日的姹紫嫣红,还原了那颗纯真的心。不再有官场黑暗,不管他宦海沉浮,我就是我,苏轼!当那颗纯白的心在山谷田野间闲适的微笑时,我便为他而感动。往日的成就到头来归于这山林湖水,也是一种纯净的还原吧!功成在斑斓,苏轼将其还原成净白,给了自己一个欢愉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份感动。

古有才子墨客回归本真,今有美丽佳人呈现纯朴真诚的白色之心。

她是历届春晚收视率的保障,是家喻户晓的温婉女子,她叫倪萍。印象中,她一直是那么纯朴。朴素善良的“大脚”,温文尔雅的荧幕形象,亲切温柔的春晚主持人,都是她,真实的倪萍。年少芳华的她是大众眼中美丽的女神,八九十年代是她最绚烂的时代吧!那时的她在春晚的舞台上青春飞扬。现在,繁华褪尽,春晚已看不到她的身影,但那颗纯朴净白的心却依旧感动着我。汶川地震,倪萍捐出了一百万元的善款,在晚会上动情地落泪,她为所有募捐者深深地鞠了一躬。看到那个场面,我的鼻头一下子酸了。也许那些光彩早已在她身上褪去,也许那些年华已永远不能回来,但那颗纯白的干净如雪的心却会永远那么真诚,给人以振奋的力量。成功在斑斓,最终拥有的依旧是颗白色无瑕的心。

世间颜色万种,我独爱白。白教会我从浮华中寻回本真,教会我保持一颗无瑕的心与纯美的心境。教会从斑斓中还原净白。热爱白色吧!她会带你走到纯真的圣地,陪你看碧海青天,看风清月白。

白色·本色

白是一种清亮的颜色,干净、圣洁、亦如人最初的天性。然而,当你在尘世中辗转徘徊,又是否还能保留灵魂的纯净和纯白的本色?

“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世人皆倾心于菊花的淡雅和牡丹的雍容华贵,而唯有我热爱那生长在泥潭之中的莲花,那莲花是我的写照,是我心中傲然独守的清白。纵然人世污染,自己也毫不动摇,似莲一样出淤泥却绝不同流合污。一首《爱莲说》道尽了作者的心声,清白是作者的座右铭,纯净的白是他的本色。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想必是归隐之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如《陋室铭》之中所述,陋室虽陋,却是自己心中的桃花源,撇开尘世的羁绊,追求自己真正想有的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天性,回归本色。亦或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污浊的官场中摸爬滚打一圈却依然保有心中的清明。冷眼看待官场中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不被富贵而诱惑,不因威压而屈服,如竹一般傲然挺立,正气浩然。这就是这些文人的傲骨,这就是他们纯白的本色,清明的心境。

又如鲁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他是黑暗中一抹耀眼的白,纯净。他如荒野中寂寞的旅人,踽踽独行,只为寻找黎明的曙光。任凭千夫所指,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动摇自己的决心。用自己的纯白照亮黑暗中迷茫失措的国民,为他们指出一条出路。就是这样的奋斗,使得希望的火种被点亮,星星之火可以呈燎原之势。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白色并不是脆弱的颜色,它可以驱逐黑暗,带来光明。白色并不是单调的颜色,因为象征希望和胜利的金色也由它孕育而生。白色象征正义的颜色,是象征力量的颜色,正如鲁迅,用胸中的正义和微薄却也雄厚的力量带来希望的火种。

既然有人站着生,就必然有人跪着死。世上奸邪谄媚的人如沙粒一般存在。卖国求荣的汪精卫,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前途出卖同胞手足的性命。竟打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人”的旗号,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霍元甲》中为了谋求本国的胜利,用毒药毒杀霍元甲的日本人……太多太多人,为了自己的欲望,将别人踩在了脚底,更将自己的人格踏在脚底。他们已经变得污浊,失去了纯白的本性。

白色是一抹纯洁的颜色,耀眼、美丽,却并不单调,它吸引着我们环绕在它的身边,它融入我们的身体,成为了我们的本色,永不暗淡。

白色的考验

白色如雪,干净圣洁,它是事物最初始的颜色,花花绿绿都由白色生成,所以白色最让人心动,也最易令人掉以轻心,所以白色的诱惑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一张白纸的考验

一张白纸放在眼前可以成为稚童涂鸦的玩具,可以成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一张白纸可以写上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也可以成为香港回归时光荣的见证。一张白纸,正因为它的洁白,我们可以随心而改使,但呈现的结果却迥异,它可以呈现童真可以呈现辉煌也同样可以呈现罪恶。在每个人面前,白纸都是一份考验。

空白历史的考验

从哥伦布踏上这块大路开始,美洲才真正地从数百万年的隐没中走到了世人眼前。外来的殖民者开始让这块大陆兴旺繁荣,这些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不同信仰、背景、民族的人最终形成了“美利坚民族”,是民主与自由的信仰让这块历史曾空白的大陆变成了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这一切的成功都源自于这块大陆最初始的考验。

一穷二白的考验 经历了辛亥革命,经历了军阀混战,经历了抗日战争,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站起了倔强的中国人。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在这种考验之下,共产党人用最顽强的意志领导伟大的中国人民走过艰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先富带后富到全民奔小康,这一切都是在初始的一穷二白的考验下实现的伟大变革与进步。

无论是一张白纸,还是一个民族的空白史,或是一个国家的一穷二白,都是一份考验,只有最坚定的信念与最高远的目标,才能使我们在这份考验前不输!

人生亦如此。每个生命的初始就好像一张白纸,如何去书写描画决定了人生的走向,青年时期正是我们用笔去书写描画人生的最初,正是面临着这白色的诱惑与考验的阶段。在这生命的白色考验中,我们只有用我们的善良、睿智、进取、拼搏、坚韧去做画笔,才可以让我们的青春着色,让我们的人生不输!

纯白色的梵高

这个沉默的荷兰人,因为缺了一只耳朵而显得与众不同。他的画永远展现最热烈的颜色。金色的向日葵,蔚蓝的大海,火红的山茶花……他就好像是彩色的代名词。但在我心里,梵高是白色的。

他的心始终都是白色的。他对艺术的追求是永恒的,从未沾染上过名利的色彩。他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走进乡村,走出国门,去寻找他想要的色彩。他要用色彩去勾勒他心中的艺术。那一年,他来到法国南部的村庄,他想要画一幅画,一幅能够表现出农民生活的画作。他每天和农民们一起劳作、种地、磨麦子……他什么都干过了。晚上他和农民们一起吃饭。不,吃饭的只有那些农家,而他站在旁边昏暗的灯下拿着笔去描绘这些农家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他重复了三个月,那些画作都堆成了一座小山,他也快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可他还是不满意,没有一张能让他满意。他的钱早已用尽,但是他没有卖那些画,而是把它们全部烧掉。他依旧留了下来,每天都在画,终于完成了那幅《吃土豆的人》。尽管他的画作五彩斑斓,但他的一颗心是纯粹而无一丝杂质的。说梵高是在白色画布上绘出五颜六色,不如说梵高是在纯白心灵中绘出生命的血色。

尽管梵高的一生十分短暂,但在这一生中,他可以不吃不睡地画上几天,最终把不满意的作品再烧掉。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甚至没有想过要卖掉自己的作品维持生计。是的,他只想着画。在他生命中最痛苦的那段日子里,他依然颤抖着拿着画笔,在病房里夜以继日地画,而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为“疯子”。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包括他最爱的弟弟。面对世俗的冷眼和讥嘲,他只是画,因为他的心始终是一片雪白——那里是他艺术的圣地,不容侵犯。他的一切痛苦源于他那圣洁的、不容沾染世俗的对艺术的纯粹追求,与这个色彩各异的现实世界相抵触。梵高在纯白的心灵中不但绘出生命的血色,更以纯白的心灵抗拒着世间的杂色。

然而,他终于还是走了。

开枪的一刹那,他被鲜血染红了。但他还是笑了,因为他的心依旧是洁白的,他最终留住了内心的纯洁。他死后,他的画作被人们推崇,多么可笑。人们居然又开始悼念起这个当初被他们称为“疯子”的人来。但人们始终只记得他那些色彩绚丽的花海、麦田和星空,却没有人透视到他那颗纯白的心。那片纯白已随着他的灵魂飘回他的故乡了吧……

我看着他那一幅幅颜色明朗的画,想着的却是他那颗纯白圣洁却无人能懂的心,不禁为之落泪。

生命在纯白之间

曾有人说:“年幼的孩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为年少无知天真烂漫;中年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壮志满怀,乱花迷眼;而老人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因为世事洞明,无欲无求。”初生的孩子总是纯洁剔透,没有世俗的沾染,那是无瑕的纯白,而睿智的老人在经历一切人生的渲染后,究竟将红橙黄绿融为一体,由多彩重回纯粹。人生便是在这纯白之间,然而在这山同水同之间,需要走遍千山万水,而在这纯白之间是我们曾经勾画的五彩缤纷。

人们总是将孩子比喻成一张白纸,它是单纯的,如雪如玉般干净。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将它渲染,今天勾画一个火红的太阳,明天长出绿绿的小草,后天画上蔚蓝的天空……一笔一笔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而富有童趣的水彩。

人生就像一部长卷画轴,我们有意或无意的在上面留下每一时期的图景。开始时洁净的白色让我们赋予无数的创意使它变得绚丽多姿。走过少年的轻舞飞扬、鲜衣宝马,走到中年的踌躇满志、志得意满、步步为营,看着那长卷上的那大片大片的空白。我们总想为其中增添一些色彩,使其丰满而充实。

外界的一切太美好却又充满无奈与妥协,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着画作。那些鲜明的亮色被重重掩盖,无数的颜色在其中混合,无论作画的初衷为何,但那其中或冲突或和谐的图景均是自己的折射。

终于让岁月羁绊了我们年少轻盈的脚步,但我们在羁绊之中修炼。最终当一切繁华散尽,或许我们可以在重重迷雾中拨云见日,重新透过那厚重的色彩,看到最初的那一片纯白。这时的纯白并不再单纯,但却纯粹,它包罗万象又澄澈空灵。

当白色重回于白色,这是我们生命的轮回。最初的纯白是为了让我们描绘这多彩而各具特色的自我,而最后的纯白承载太多,那更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明悟与淡泊,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哲学。

这个多元社会让我们的画纸更为多变,其中的光怪陆离让我们大胆想象。这是多元社会的特色。但是,不要在绮丽中迷失,忘记那我生之初的纯白,生命是在纯白之间绽放自己的色彩。

她们——绽放的白

白色,如梅,如绢,如天。

白色,像笑靥,像眼眸,像泪花。

白色,是圣洁,是忠烈,是牺牲。

白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一个女子出身于福建莆田,入大明宫后,在宫前遍植梅花,建赏梅亭,作梅花赋,爱梅爱得痴绝。她的男人称她为梅妃。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宫宴上舞作凌波,有人乘醉踩了她的绣鞋,便恼了,拂袖而去。这清冷疏淡的人儿,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这如白梅的高傲,春风初度,万花献媚,她不理,冬风萧瑟,蓦然回首,她或许已在墙角候君多时了。她整个人白梅如雪,不染尘埃。可惜清幽的梅似乎不属于繁盛的大明宫。玉环进宫,她渐渐失宠,迁居上阳宫,沉香阁的梅花改成了牡丹。他不能同时深爱两个女人,只能送她一斛珍珠。她作《楼东赋》说:长门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她幽谧柔弱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宁折不屈的心。“安史之乱”中,梅妃成了战火里的一枝枯梅,将清冷疏瘦的白色影子留在温泉里,等待着这个宫殿主人的归来。梅花开似雪,红尘如一梦。梅妃有如一抹白,高傲,圣洁,纯粹。

白扇

“歌罢杨柳楼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风。”在那些暖暖软软的香风中,谁在描画一把桃花扇?

红尘女子,却用她炽热的鲜血殷红了白绢,让人们记住了她那不容玷污的白色忠烈。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香君才十六岁。从此,她为他闭门谢客,洗净铅华,等待他的归来。她要他忠于国家,她更要自己忠于气节。情操、气节、国家、天下……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词汇奔涌而出,取代了欢场风月,迎来送往,让她暂时忘掉了自己的卑微。如同两片洁白的小小羽翼,虽然柔弱但仍然有向上飞的愿望。田国文逼婚时,血溅桃花扇。滴滴炽热化成片片,殷红了绢白的扇。 李香 君有如一抹白,忠烈,执着,纯粹。

白琵琶

“出嫁辞远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纤弱的昭君上了马,往胡地前行,风撩着双鬓,割面似地疼。怀抱琵琶作胡笳,《十八拍》悲歌不绝;大雁闻声坠落,不知是因她的美貌还是弥漫的忧伤。华服下,是最单薄的纤弱身躯,她无法忘却自己的汉宫岁月。离去。最后一次回眸这宫阙,天边。汉宫月,冷浸浸,悲无声。纵然有车如流水马龙的队伍随嫁,远方还有异族的盛大迎接,可是别故乡,别故土,别故人,一骑红尘妃子泪,怎样的繁华也掩不住她灵魂荡漾的萧瑟。她都明白,可是,她还是远嫁。以一己之身换来百姓的和平,好的,她去。她笑笑,望着苍白的天空,吸着花白的沙。她对这土地这祖国的热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昭君亦如一抹白色,赤诚,忘我,纯粹。

她们的白如梅,如绢,如天。

她们的爱如白,淡泊、忠贞,明亮、耀眼。

她们是盛开的白色奇葩!

灰白之间

人们总是偏爱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高贵,代表着不与世间黑暗同流合污的孤高情怀,是战斗者坚强不屈的证明。纯粹的白色耀眼夺目,却也脆弱、易折。介之推不肯受赏而终于死于山火之下,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他们从始至终坚持了一种精神洁癖似的白色,宁愿就死也不愿染上一点儿尘埃。

然而还有另一种白色。他不那么纯,不那么艳,白底儿里透着一点儿灰色,却持久、坚韧,并且同样不屈。 鲁迅 先生在北京时,曾在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中任职,在领着工资的同时,一刻也不放松对北洋政府反动行径的批判。移居上海时,国民党反动当局每有风吹草动,他也会躲到租借里避风头,并不摆出“大义凛然”的姿态。至于示威游行一类,他也是明言自己不参加,也不鼓励别人参加的。有“正人君子”对他的行为冷嘲热讽,并讥讽他“不卖肉主义”。他正色回道:我虽不才,却还没傻到为得到你们这些东西的“赞扬”而等死的地步!

鲁迅那抹淡淡的灰色,非但没有使他的白色受污,反而更映衬出其伟岸。伯夷、叔齐不过在历史上留下“义士”的名号,鲁迅却为我们贡献了20多年的战斗,传下了无比丰富的精神遗产。他所坚持的“白”不是表面的光洁与孤高,而是国家民族的大义与责任,为此损害一些表面上“白”的光鲜,使之蒙上一层灰色,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因为有些人的“白”不过是一张脆弱的白纸,一旦被墨染则无计可施,张皇失措。名声对于他们意味着一切,如魏晋之际一些“名士”之流大抵如此。但是鲁迅式的“白”则是磐石,纵然一时染墨蒙尘,刮下后仍然不失其本色。 鲁迅 先生肯在白色恐怖下接济共产党人并一直从经济上、道义上支持党的事业,即为这磐石本性之明证。

美国有一句话说: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是他为某一事业白白送死,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他为这事业屈辱地活着。的确,活着意味着坚持,死不过是一瞬。有些人透过死成全了耀眼的白色并在这光辉中死去。有些人却不得不背负灰色而活下去。然而背负灰色而坚持下来的白色,历史最终也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司马迁受宫刑的灰色经历盖不过《史记》的光辉;故宫国宝南迁时挨骂的专家们,如今对他们的回报是安然无恙的文物。米开朗基罗屈服于贵族,但历史记住的是他的艺术。

人说历史的清流最终会还事物以本来面目,那些带着灰色的白色,也终不愧“纯洁”“高贵”之美名!

纯白的人生

我向往纯白的人生。

纯白的人生像是一缕清风,清新的空气滋润着内心,洗刷着尘世带来的痛苦、忧虑。风带走了烦忧,给人们带来欢乐。

纯白的人生像是一张画纸,任凭人们在上面恣意地绘画、涂鸦。画纸脏了,人们的内心笑了。画纸给人们带来了愉快。

纯白的人生像是一杯水,让别人向里面加糖、香料、色素。或是用来滋润大地,给大地带来生机,带给世间无尽的活力。

纯白的人生并非逆来顺受,也并非任人玩弄。而是甘做绿叶,甘做那些陪衬红花的奉献。我的邻居是在剧场拉幕布的一位大叔。他说,他拉了几十年的大幕,一回也没登过台,这辈子过得像白纸一样。但我看着演员们卖力地演出,听着领导们一句句“辛苦了”,我觉得我这辈子过得很幸福。诚然,甘居幕后的人都是白色的人生,没有奖杯奖状给他们装饰。然而他们把白色的幕布与白色的人生奉献出来,让彩色的音符在上面跳动,书写了所有人的华彩乐章。

其实,纯白的人生也并非普通的人生,白色的表面下常常是多彩的愉悦。剧场里的拉幕工、灯光师、音响师、舞台设计……他们在演员演出时都像是无色的、透明的,不为人见。然而,他们分享了演出成功的喜悦,分担演出失败的痛苦。这分享与分担,这喜悦与痛苦,有“大红大紫”们的一份,也有“纯白”们的一份,而后者却是以沉默无言、低调无争来赢得生活的尊重。这就是纯白色的人生,白却白得深厚而多彩。

曾经在网上看《听几米唱歌》,里面有一篇《露露的功课》。精致的绘画旁边是几米写下的一些稚拙的文字。“露露既不会游泳,也不会飞,她的鸭子也是。她们天天来到池塘边看别的鸭子怎么游泳,怎么飞。”文字到这里就没有了。我认为那不可能只以逗号结尾,便同样稚拙地猜测后面的一句话。“露露学会了游泳,她的鸭子学会了飞……”不对,这么写有违几米的风格。一星期后我在书市看到了完整的《听几米唱歌》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后面确实有一句话,那是令我一生也不敢忘记的一句话:“日子一样过得很快乐……”

既然自己不能像别人那样享受快乐,那就观看别人享受快乐。当别人觉得快乐的时候自己同样也感受到了快乐。虽然自己不被关注,不是主角,过的是纯白的人生,然而这人生却不平常!

白色·北京·人

北京,是白色的,让人禁不住联想到精巧的白塔寺、精致的又珍稀的白雪,如此的干净、圣洁。

曾经的北京,一排排见棱见方的四合院,一条条错落有致的胡同,一声声具有浓郁京味儿的吆喝,都给人如此清纯质朴的感觉。如今的北京,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甚至双向四车道,刺耳的喇叭声代替了一切声音。没有了洁白的哨鸽,没有了悦耳的蝉鸣,没有了夏夜那草笼里圈养的蝈蝈的声音……

曾经的北京是白色的。冬天,细腻的白雪会从天而降,为大地铺上新装。人们会齐聚陶然亭、莲花池滑冰、打雪仗,尽情嬉戏。如今的北京,家家户户几乎都上网联系,打游戏。没有了老头儿老太太们齐坐马路沿儿上、坐小马扎、沏水聊天的时候了,更没有了跳房子,推铁环那让人怀念的时光了。

北京是白色的,一切的事物在她的掩映下均显得如此美好。可惜,或许她一去不返了。

曾经的北京人也是白色的,他们纯朴、善良,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和坏心眼儿。谁如果有了困难,北京人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曾记得姥姥为一位摔倒的骑车人送药的事,人家说谢谢,姥姥却只说:“甭挂心上!”一句话,完美地展现了老北京人的气度。现在的北京人,一出口就是京骂,可以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挥拳相向。没有了善良的胸怀,失去了北京人人性的精华。

曾经的北京人是喜欢白色的。他们喜欢把房屋粉刷为白色,以示清洁;他们把白馒头叫雪花馒头,以示喜爱;美丽的女性愿意穿一身白色的旗袍,以示高雅。如今的北京人,喜欢花哨的房子,喜欢多彩的饭食,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没有了淡泊的心境,没有了沉稳与朴素,更失去了内在的气质。

曾几何时,北京的美像白雪公主,美在自然,美在气质,美在内心。而现在的北京的美,好似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女明星,有着奢华的装扮,却失去了一些最最珍贵的内涵。

白色的北京,是脆弱的,极易沾染世事的浮华。我希望白色的北京会变得神奇,在经历时光的漂洗之后或许又会变回纯白无瑕……

可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白色的礼物_作文

写景作文:白色山茶花

【描写冬天的作文】白色的冬天

一年级作文:白色的礼物

关于冬天的作文:白色的冬天

白色星球

白色农业

白色山茶花

初二写景作文白色风车400字

白色的微笑

有关“白色”的作文
《有关“白色”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