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8: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我国目前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群及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我国的城镇化。然而受某些传统思想的束缚,我国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基本上重点是以发展小城镇,控制大城市为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和经济规模有限,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的集聚水平较低,限制了城市的合理发展,也反过来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标准着国家决定改变从前的约束政策。 当前我们从三个方面角度可以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城市群的原因

第一点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日本的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组成的五边形大都市区,集中了欧盟40%的人口和50%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67%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地区。与经济聚集相伴,人口也呈现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如2000年同1945年相比,日本全国人口增长了76%,而同期三大城市群人口增长了174%。 第二个从改革开放后经验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后分为三大城市区,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用了4%国土面积,占18%人口,创造40%GDP。目前未来预计到2020年或者2030年这三个城市区占中国的人数会达到25%,1/4的人仅占4%土地。从这些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城市群必然是中国城市发展化的整体主体形态。

第三个角度是特大城市群发展快,为什么特大城市发展的快,北京、上海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严厉的人口控制的政策,但是依然没有阻挡住人口往北京走2000-20010年北京的常驻人口增加了45%,上海增加了37%,天津增加了29%,广州增加了27%,北京每年常驻人口进入60W左右,也就是要控制大量常驻人口进到北京来,为何采取了最严厉的措施人依然会来?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北京中国是投入和产出比重最高的城市,什么投入呢?北京的生活水平是很低的,当然我这里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消费,北京的地铁两元钱可以坐遍整个城市,公交四毛钱,北京的天然气还有大量的补贴,北京的白菜,蔬菜有补贴,北京的供热有补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北京的一年的可用财力比很多城市要多的多,所以北京财大气粗,大量的使用政府补贴,造成低收入的生活消费水平。尽管北京的房价高,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买房子呢,一般人租房子就可以了啊,当年有一个上春晚的歌手旭日阳刚组合在距离**十公里的地方四百块钱一个月就能住下来,那么这么低的生活成本,却有着非常高的机会收益,当然在北京工作的工资也高。与此同时在北京的见识也不一样,北京的旅游景点多,基础设施好,同理在北京见个部长见个清华的教授,明星那就比在其他地方也容易的多。那么几个方面对比下只要一个人正常他就会去北京,所以导致北京大量的人口聚集。 看到上面我们就会问为什么北京会有这么多财政收入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北京的人口规模大,人口素质比较高,产业基础也比较好,所以财力的汇聚能力自然比较强,这就符合了经济学的规模效应,人口聚集越多分工就越明晰,聚集的效应越多,经济的发展质量也就越好,产业的发展规模就越大,人力素质越高,人力资本也就越高,他的区位优势它的技术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就越明显,当各种要素的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经济学的一个马太效应,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在这里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因为人口聚集多,所以单位投入产出的值就会高。所以同样多的人口,在新疆的人均城市化建设就会远远高过上海,投资收入成本比重就相对比较低。就会划不来,得不偿失,自然而然资金等要素流入就不会那么积极,在新疆修一条高速公路或铁路投入大,产出低。但是如果在北京到天津,上海到杭州,北京到上海这些地方修一条高速公路或者铁路回报就会高的多。 那么中国未来会发展哪些城市群呢?

目前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于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中。

根据“城市群内都市圈或大城市数量不少于3个,至少有1个特大或超大城市为核心”、“人口规模不低于2000万人”、“城市化水平大于50%,非农产业产值比率超过70%”、“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经济密度大于500万元人民币/平方公里”等标准,中国正在形成的23个城市群呈现为“15+8”的空间结构格局。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海峡西岸、长株潭、武汉、成渝、环鄱阳湖、中原、哈大长、江淮、关中、天山北坡等15个达标城市群,南北钦防、晋中、银川平原、呼包鄂、酒嘉玉、兰白西、黔中和滇中等8个城市群则尚未达标。

未来城市群可能会集中到几个区域,中国可能会有三+N城市群.目前看起来是按照国家规划.三纵两横17个重点区域中间,最有可能发展的城市群里面,中四角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点长株潭,武汉都市区,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一个特点必须要发展条件比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强。安徽东张西望,合肥网江城市带更靠于长三角,最重要的是中三角,武汉,在这里面最有可能的是武长经济带到大武汉和大长沙结合在一块,一段时间发展,可能会成为中国第四级或将成为重中之重的区域,不排除外来发展可能会形成武长经济带,第二个成渝经济带,第三个中原城市群,第四个环鄱阳湖城市群,第五个海西城市群,第六个省大城市群.第七个哈大齐城市群,这些可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群的重点。对于城市群应该采取什么观点呢,对于城市群政府更多的是引导作用,而不能是指导作用,城市群的结合是靠产业互补,靠基础设施一体化,靠市场一体化,靠自身的市场的配置力量来形成一个城市群,政府可以参与引导第一个要是建立一种跨城市协商交流平台,长三角做了14次了,中四角做了1次,协商这个平台然后更大的形容区划之外,比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研究城市群大中小中间不断的把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能布局下去,轨动交通作为连接,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提升自身的内力。自热而然的形成一个城市群,推动城市群的发展。

那么怎么来发展这些城市群呢?

城市人口多了就会存在很多管理问题,就目前而言我们的管理水平还不行,会出现大城市病比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

那怎么来破解它,当前最务实的方法就是通过城市群,比如在京津冀城市群里面形成很多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通过轨道交通的方式连接起来从而形成这么一个城市群的布局,既实现城市在市场中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第二个通过城市群轨道交通方式相对而言破解大城市病,这是当前人类技术情况最佳的一个人口分布的主体形态。

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东京是1299万人,但他只有两千多平方公里,北京是2069万人,1.68万平方公里,大东营地区将近3500万人,那为什么东京比北京管理得好多了。北京有很多官员去东京取经学习,一学就看到了,不就是修地铁吗?我们有钱,继奥运会的东风,到去年底,北京干了442公里的地铁,修了以后,地铁越修北京越堵,后来又去看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日本的地铁300多公里全部承接铁路连接,包括外地市,中小城市,而我们怎么连接呢?公交车、高速公路、私家车连接,出来的车更多,学了一半没学全部,所以现在来学,估计也学不成,因为北京市民的素质远远低于东京市民的素质,北京路上最爱拥堵了,不会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间出行。那么目前还达不到这种管理水平就容易出现大城市病,那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得通过城市群的方式,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带动周围城市的发展,在这里长三角就做的比较好,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快速发展。

举个反面例子北京和周边城市的差距是中国最突出的城市,发展的差距体现的最明显。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北京的小偷在北京偷了东西以后跑一个小时你找不着了,为什么呢?他从全世界最富有的、档次最高的城市跑到全世界最穷的山沟,就只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在美国偷了东西以后,跑了两三天怎么还在城市里面啊,所以就乖乖就擒。这是因为北京以前没考虑到周边整体的提升,共生和谐的发展,导致周边城市被北京吸血太严重了。这种情况在短时间你还看不出什么大的影响,但是时间长了,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所以北京的压力越来越大了,发了很多钱去搞维稳,如果把市场经济搞好了,大家都有钱了,谁还会去偷去抢呢,所以这次北京和河北、天津三地明确指示加强经济的融合协调发展,加速经济一体化,形成功能互补,合理布局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加速形成首都经济圈,带动周边协调发展。

二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形成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从各国城市化的模式看,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日本的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组成的五边形大都市区,集中了欧盟40%的人口和50%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67%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地区。与经济集聚相伴,人口也呈现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如2000年同1945年相比,日本全国人口增长了76%,而同期三大城市群人口增长了174%。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极。但是这些地区的空间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所减弱,今后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结构升级、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集约程度,提高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集聚更多的人口。世界银行的研究认为,按一小时交通半径考虑,中国现在有53个大都市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53%,占全国城市人口的43%,产出的GDP占57%,二三产业GDP占60%。其中多数大都市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部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都市区有可能成长为更大的城市群地区。应当密切关注这些城市群的发展趋势,探讨政府在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特别要通过制度完善、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等措施,在城市群空间布局上,逐步形成以沿海、长江为带,主要铁路线为轴,十几个城市群为主体,城市群内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相协调,永久耕地、生态保护区等绿色空间相间隔,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分工协作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布局的空间格局。 在考虑中国未来的城市群发展时,还需要特别关注未来人口合理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高峰时将有15亿,其中城市人口将达到9亿,净增3.6亿。这就决定了中国只发展几个大的城市群是不够的,需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承接现有城市群地区结构升级和优化整合后转移出来的产业,承接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转移出来的人口,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而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重点是发展好现有的城市,提高城市质量,而不是盲目地单纯扩大规模。

城市群要有前瞻性

前瞻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个人口分布布局。时下人口20万的县想上50万,50万地市想上100万, 300万的城市想上500万,同志们不知道意识到没有,中国人口潜在增加率是在下降的,中国人口未来可能到14亿就不再增加了,总共就这么多人,每个都翻一倍,人从哪里来呢?十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上就是人口分布具有了规律性。我们以陕西为例,陕西目前是3700万人,但是十年二十年后人员会分布到哪里去?西安是高速发展的,很多人会进入西安及其周边城市,精细化数字分析西安未来会涌入1000万到1300万人,这些人进入城市怎么分布?农民进入城市后,大量的类似希望工程的资源浪费岂不可惜?又比如四川2400万人外出打工,回来了1000万人,广东、沿海、浙江地区扎根后就不回了,把小孩、父母全都带出去了,这一现象值得借鉴。考虑好人口分布情况,做好前瞻性的数据分析。只有把这个研究好了以后,你才能理清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点,才能把公共设施的配置做到物尽其用,把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提高,减少浪费,提高群众化的质量。中国几亿农民工进入城镇生活,城镇基础设施肯定就要有新的建设开发,但是怎么建,建多少就需要好好的规划,所以做城镇化规划的时候要有前瞻性,尤其是领导人要比一般人看的远。

第二个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要做好预判,因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未来产业格局的肯定会变化很大。尤其是现在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发展日益月貌,很多传统产业慢慢的就会被新的产业所取代,当一个城市的产业发生变化,如果没能及时跟进会怎样呢?

这里我举个例子。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底特律的船运、造船业和制造业快速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底特律的黄金时代,被誉为是“西方的巴黎”。1896年,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租用的一个车间里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后来,威廉・C・杜兰特、道奇兄弟、帕卡德家族、沃尔特・克莱斯勒等也相继在底特律成立汽车制造公司,使底特律成为世界的“汽车之都”。汽车制造业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各地移民涌来,使底特律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城市,1940年,底特律人口占密歇根州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重创底特律汽车制造业,由于汽油价格上涨,让汽车销量锐减,工厂大批裁员,底特律开始萧条了。根据1950年的人口普查,底特律市区有1849568人,而2010年的人口普查还剩下713777人,60年间人口流失了61.4%。白人和中产阶级迁移到郊区居住,让市区更加荒凉,市区的房地产急剧贬值,甚至出现了标价一美元的住房出售。

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房产税,大量房屋被废弃,这导致税源流失,同时,经济萧条让市民收入下降,有30.5万房屋主人因收入低免除房地产税,有77个街区每个街区仅有一户居民交房地产税。政府财政吃紧,无法支持公共治安、消防、公交、学校、清洁、照明等公共服务系统,不得不中断一些街区的街道照明,这更加剧了市区人口向外迁移,住房空置率不断攀升,形成恶性循环。2013年2月,底特律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悲惨的城市”。

经济形势恶化、废弃建筑增多导致犯罪率升高,底特律连续4年是美国最危险的城市,被称为“犯罪之都”。2011年,底特律每10万人中有48.2人死于谋杀,59.8人受到性侵,695.6人遭到抢劫,每1000名居民里就有62.18人有犯罪前科。2008年,密歇根州的谋杀案有三分之二发生在底特律,而此时底特律的人口仅是全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犯罪率高导致生活成本增加,例如,底特律的汽车保险费是美国最高的。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城市的产业一定要有个预见性,不能单一发展某种产业,未来科技发展这么快,以后人工智能的时代到来肯定就不会需要这么多产业工人了,而且像3D打印技术的发展,很多制造业的工人就会失业,技术发展会对很多传统工业造成冲击,需要更多的人去从事更高级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的产业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创新。这里就要求我们在产业布局的时候也要看到未来产业的走向。

总结一下对中国在城市空间布局中,会形成的城市群,要有前瞻性。有了前瞻性的判断,有利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有利于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未来新型城镇化这个目的的实现。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心得

经济以农业为主

以学为主感受

大学生就业以社会需求为主

以学为主的名言

以直营为主的真维斯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

本真生活以乐为主

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主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