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心校14下教研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1: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ⅩⅩ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教研工作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市、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有关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家、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依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的高位、均衡发展。

一、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实现高效教学

1.规范课程管理。各校能切实加强国家课程管理,以省、市、县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为依据,规范课程管理,坚决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闽教基〔2004〕13号)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龙岩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暂行)》和《连城县小学规范办学行为有关要求》等通知精神,从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和岗位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着手,对课程安排、作息时间、大课间活动等提出规范要求,进行了规范管理。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校能组织全体教师重新学习《连城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及中心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教研制度,切实推行月查制度、突击检查制度,并撰写月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补救措施;要把常规管理重点放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达到管理的有效、优效和高效,促进教学环节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以管理引领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构建了富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

3.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教案——变“服务于检查”为“服务于教学”;听课——变“听课记录”为“听课感悟”;学习——变“读书笔记”为“读后交流”。学校在倡导备课方式改革创新的同时,注重备课实效,坚决杜绝下载、抄袭、“以旧翻新”等备课形式;大力开展实践性作业设计活动,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加强听课管理,听课不但有量的要求,还有质的提升,除了记录执教者的教学过程以外,有了更多的听后感触。

4.重视教研组管理

各校全面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计划的制订应具体明确,活动的开展应正常有效,材料能及时整理归档。各教研组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教学问题,通过参与“备、说、听、评”全过程,去探讨问题、改进教学,尽力做一些有理念、有想法的课例研究,创新了活动方式,提升了教研质量。 5.重视备课组管理

学校备课组集体备课做到每2周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都做到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人员,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教案,作中心发言,然后组内成员交流意见,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头上课,再课后集中反思。

6.重视完小教学管理

中心校切实加强完小教学管理工作,相关完小人员参加县小教室于3月底召开完小教学教研管理工作会议,小教室于5月对小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抽查。

二、抓实教学研究,提高教研成效 1.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各校能立足实际,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大力开展“一课三评”活动,领会活动程序,即:

(1)执教教师确定课题,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预案;

(2)备课组教师对教学预案,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指导(一评); (3)执教教师进行第一次教学,全校同学科教师观摩;

(4)执教教师反思,教研组长组织全体听课教师进行评课,优化教学设计(二评); (5)执教教师进行第二次教学,全校同学科教师观摩;

(6)执教教师反思,学校教研员(县挂片教研员)组织全体听课教师进行评课,确定教学设计(三评);

中小能每学期语数学科须开展“一课三评”活动3次以上,其他学科1次以上;完小语数和其他学科各开展1次以上。活动材料能及时整理归档。

2.大力开展课堂研讨活动

(1)各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2011年版学科课程标准,用心解读修订教材,理解、领会并准确把握课标精髓,认真做好新教材培训工作。

(2)各校立足课堂,大力开展“每人上一节优质课”活动,分析研究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多渠道引导教师以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学术沙龙、课堂观摩、主题研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分析与评价中去诠释课改理念,真正实现了理念与行为的有效转化。

(3)各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研讨活动,如参加:小学教研室4月份举办语文、数学学科专题式研讨活动;小学教研室4月份组织开展科学专职教师实验操作培训;5月份组织开展市名师工作室、县骨干教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小学教研室6月份组织开展“教研员开放日”等教研活动。

3.深入开展校际联研活动

各校的教研活动能对外开放,加强教学交流,借助外力拓宽教研渠道,提升教研质量,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他校教研力量结合起来,加强校际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师在互动中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各校组织开展“教师论坛、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等研究活动。

4.建立听评课工作制度

各校能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三长”进课堂及开展“五评”活动的有关要求,学校能组织相关人员对本校所有教师听课1节以上。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完成规定的听课任务。

5.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各校组织教师认真开展“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工作,每位教师都要参与一项课题或小专题的研究。要加强对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要求教师把教学研究工作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关注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各校能加强课题的管理,重视过程指导,讲求实效,同时以课题为依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从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真正做到让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

6.逐步加强网络教研

(1)各校逐步开展网络教研,积极探索网络教研的途径和方法,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增进校际、师际间的交流。

(2)各校充分利用好“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小学教研栏目”这一优质平台,宣传发动,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共享更大范围的智慧与资源。

(3)各校应组织教师积极向“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小学教研栏目”投稿。 7.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各校能切实做好创建特色学校工作,主要体现在:一加强学习,掌握创建特色学校的策略方法,为创建特色学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二加强过程管理,通过抓定位促进特色学校建设制度化,抓机制促进典型经验共享化,抓试点促特色学校建设内涵化,抓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抓宣传促进学校特色品牌生成化;三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列入学校教师目标管理考评及绩效考评,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持续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三、打造队伍,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培养工作

各校将培养骨干教师、三年以下年轻教师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努力搭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成长展示平台,创建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成长。同时规范管理,加强对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工作,建立规范的教师档案。

2.大力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学校将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校本研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坚持立足校本,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什么、比什么”为基本出发点,广泛组织开展活动。区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新老教师等情况,明确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内容要求,分层次组织,全面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成长。

四、立足学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1.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意识,明确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中心与目标。学校重视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2.认真组织2014年毕业会考,相关人员参加小学教研室召开县小学毕业班复习会和举办“小学语文、数学试题命制与研究”活动;小学教研室5月份对完小进行一次质量抽查; 6月份组织好2014年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工作。各校都能切实抓早、抓实、抓细毕业班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毕业班复习研讨,针对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学期来,我校扎实地开展了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学习不够,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方法比较传统;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学积极性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加强引领、努力转化,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ⅩⅩ中心小学 二〇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教学教研工作总结14下

语文教研13——14下

教研组总结14下

中心校教研计划

中心校教研工作计划

中心校教研工作总结

中心校教研工作计划

14下德育处工作总结

白云山中心校校本教研总结发言

中心校联片教研活动实施总结

中心校14下教研总结
《中心校14下教研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