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年度第一学期文综学科周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9:35: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光明书院文综学科周活动总结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高中文综学科的学习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广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文素养,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计划,高中文综教研组于第十一周(11月12日----16日)开展了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学科周活动。在吴丹凤老师的带领下、文综组各位老师的大力配合下、广大高一高二同学的热情参与下以及郭明剑老师的科学指导下,辩论赛活动搞的有声有色、轰轰烈烈获得了圆满成功。现总结如下:

一、本次学科周活动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有高中部文综组全体教师和特邀嘉宾指导老师郭明剑老师,尤其是吴丹凤、张海波、张平老师任劳任怨,表现优秀;在学校领导、高一高二年级长、高一高二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下,整个活动有条不紊,有序推进。其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1.确定辩论赛主题:文综组在第七周教研活动中确定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主题,布置命题任务,经过高一文综组和高二文综组的教研讨论确定出三个辩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家而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该不该限制外来人口?”之所以选这样的辩题原因有三:

第一,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窗口,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大都市,正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体现。而光明书院的师生有幸生活在这里,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果,所以选择的辩题都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

第二,文综组是政史地三科的综合,所以每个辩题都涉及到政史地三科内容的综合,也使活动紧紧围绕文综学科周。

第三,考虑到光明书院生源的水平情况,辩题确定的难度适中,比较贴近生活,学生会比较容易搜集到资料。

2.布置高一高二所有班级学生查找资料,在第八周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上交了查找材料。同时动员班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辩论赛,争当小辫手。

3.第九周是给辩手整理材料,写出辩论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文综老师进行了大量的审稿工作,张海波和张平老师表现突出。 4.第十周中的11月8日:组织高一高二辩手观看了辩论赛表演视频和培训要求,熟悉了辩论赛的流程、规则和注意事项。同时各班代表在张海波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抽签,决定场次和时间,以体现辩论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这周又特别邀请了富有主持辩论赛经验的郭明剑老师为辩手进行赛前培训,使辩论赛更加规范有序。

5.第十一周文综学科周活动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正式拉开帷幕。

A、初赛在11月12日晚修课时间进行:辩题为“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家而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分两个会场进行了五场初赛。分别是: (1)高一辩论赛场:教学楼六楼

第一场:19:00—19:40(星期一,11月12日)

高一(2)班(正方):

VS

高一(3)班(反方): 辩手

一辩 段婧哲

辩手 一辩 邓可

二辩 覃莉怡

二辩 肖美玉 三辩 温伟杰

三辩 孙玉露 四辩 邓永杰

四辩 谭德权 第二场:19:50—20:30(星期一,11月12日)

高一(6)班(正方):

VS

高一(1)班(反方): 辩手

一辩 彭棋枫

辩手 一辩 黄青虹

二辩 罗琴瑶

二辩 温鹏程 三辩 张鸿森

三辩 肖峰 四辩 何诗韵

四辩 王梵力 第三场:20:40—21:20(星期一,11月12日)

高一(5)班(正方):

VS

高一(7)班(反方): 辩手

一辩 雷新行

辩手 一辩 张健东

二辩 香馨曦

二辩 王晨皓 三辩 赖洪毅

三辩 尹元威 四辩 张锦文

四辩 王家辉 (2)高二辩论赛场:教学楼六楼

第一场:19:00—19:40(星期一,11月12日)

高二(1)班(正方)

VS

高二(5) 班(反方)

辩手 一辩:汤唯智

辩手 一辩:汪嘉美

二辩:杨艺博

二辩:熊依萍

三辩:许圣鹏

三辩:李深林

四辩:唐陈红

四辩:李泽楷

第二场:19:50—20:30(星期一,11月12日)

高二(6)班(正方)

VS

高二(2)班(反方)

辩手 一辩:罗心语

辩手 一辩:刘付绮雯

二辩:肖智恒

二辩:方鑫蕊

三辩:李文婷

三辩:叶坚林

四辩:吴春海

四辩:肖金华

其中高一(3)班、(4)班、(5)(6)班等4个班级进入半决赛,高二(1)班、高二(6)班两个班级进入决赛。

B、半决赛在11月14日开战,辩题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之间的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

半决赛第一场

(11.14周三18:50——19:40)

正方(高一.4班)

反方(高一.5班) 机遇大于挑战

挑战大于机遇 一辩: 许桉朝

王垚棋

二辩: 陈锦昱

陈炫庭

三辩: 王子健

罗秋月

四辩: 曾秋雨

雷新行

第二场

正方(高一.3班)

反方(高一.6班) 一辩: 孙玉霞

张伟

二辩: 陈骏

张利

三辩: 邓可

罗琴瑶

四辩: 肖美玉

贺诗韵

其中高一(3)班、高一(5)班、高二(1)班、高二(6)班四个班级进入决赛。

C、决赛在11月15日: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争夺冠军激烈上演,辩题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该不该限制外来人口?”

正方(高一3班)

反方(高一.5班)

一辩

孙玉霞

一辩

王垚棋

二辩

陈骏

二辩

陈炫庭

三辩

邓可

三辩

香馨曦 四辩

肖美玉

四辩

谢祖梁

正方(高二1班)

反方(高二.6班)

一辩

苏晓冰

一辩

邹凡凡 二辩

杨艺博

二辩

罗心语 三辩

许圣鹏

三辩

肖智恒

四辩

赵冰冰

四辩

李文婷

最终赢得高一年级组冠军的是高一(3)班,高二年级组冠军的是高二(6)班。

二、本次学科周活动主要特点:

1、全员参与,体现合作理念。由于学科周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活动时间的延续性,因此文综组老师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其中在活动主题确立、方案的设计、辩论的展示和评价等方面,各位文综组的老师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智慧和精力,体现了文综组的团结与合作精神。我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大家始终保持旺盛精力和热情投入到这次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反复商量,力争做得尽善尽美。在活动中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创新的空间。

2、大胆创新,彰显文综魅力。从主题的确立到每个辩题的确立都彰显了文综学科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创新,政史地知识融合的特点。比赛开始前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辩论赛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比赛的过程中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表现现场进行详细的点评,(预赛和半决赛每场都是两位教师分别对赛场和辩手进行针对性很强的点评)。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的精彩表现时时激起阵阵掌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开拓了眼界。

3、转变观念,定位工作方向。教研组不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的职能部门,更是一个转变观念、实践新课改的组织基地。在赛前培训中,就如何分析辩题、准备材料的方法给学生以极大的帮助,引导学生有归纳整理,有深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决赛点评中李主任的点评更是一针见血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学——“463”发展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上来,把辩论赛与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4、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面对知识经济的激烈竞争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当代学生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崇高使命就必须把发展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自己的导向,而校园辩论赛则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培养了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主持能力(从初赛到预赛每场两位主持人,共有10余位学生主持人参与)。这样使辩论赛这个少数人的游戏变成人人参与影响广泛的活动。

5、参与之广,超出文综范围。有语文组郭明剑老师(指导、主持、培训)和戴朝松老师(为广告和奖状书写毛笔字)的参与,有体育组的马强老师(布置会议室和调试音响)的参与,有播音主持班学生参与主持,有美术班学生参与画辩论赛广告和比赛结果广告。最后还有每场比赛班主任的参与。每场比赛的学生观众都跨越了班级和年级,非常热情地助威,使辩论赛会场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会场气氛。

三、本次学科周活动参加人员: 1.初赛评委:

高一:吴丹凤、陈水洁、张竟成、张平、郑燕敏、冯朋霞老师。 高二:马会旺、张海波、陆岸、左海亮、戴小银老师。 主席兼顾问:吴丹凤、郭明剑老师 2.半决赛评委:

高一:吴丹凤、陈水洁、张竟成、张平、郑燕敏、冯朋霞老师。

高二:马会旺、张海波、陆岸、左海亮、戴小银老师。 主席兼顾问:吴丹凤、郭明剑老师

3.决赛评委:学校领导李主任、左海亮、张平、吴丹凤、张竟成、陈水洁、郑燕敏、陆岸、马会旺、张海波、戴小银、冯朋霞老师。

主席兼顾问:郭明剑(特邀)、吴丹凤老师

四、本次学科周活动获奖情况:

高一组

高二组

冠军:高一(3班)

冠军:高二(6班) 亚军:高一(5班)

亚军:高二(1班)

最佳辩手:

最佳辩手:

高一(3班)决赛

赵冰冰

高二(1班)决赛 香馨曦

高一(5班)决赛

邹凡凡

高二(6班)决赛 王子健

高一(4班)半决赛

杨艺博

高二(1班)初赛 王垚棋

高一(5班)半决赛

刘付绮雯

高二(2班)初赛 邓

高一(3班)半决赛、初赛

李深林

高二(5班)初赛 贺诗韵

高一(6班)半决赛、初赛

肖智恒

高二(6班)初赛 黄青虹

高一(1班)初赛 段婧哲

高一(2班)初赛

谢祖梁

高一(5班)初赛 张健东

高一(7班)初赛

结束语:总之这次活动准备时间长达四周,高一高二学生从查找资料开始全员参与,活动中政史地知识有机结合。辩论赛会场高潮迭起,辩手和学生互动性强,文综学科周形成了学生敢参与,愿意参与的群众性活动。虽然在这之前我们没有辩论赛的组织经验,但我们硬要迎难而上、团结奋战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学生们在活动中有进步、有成长、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这就是我们文综组全力付出得到的最大回报和安慰!这次活动是学校给我们文综组一次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展示合作风采的机会,也是我们文综组献给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好礼物。

高中部文综教研组

2018年11月20日

——学年度第一学期文综教研组总结

——学年第一学期文综组教研活动总结

第一学期文综教研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

~学年度第一学期文综教研组工作计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文综教研计划

文综政治周考卷

第一学期体育学科总结

学年度第一学期文综学科周活动总结
《学年度第一学期文综学科周活动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