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8: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课堂讨论“走出误区”创造卓越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一个相对自由的环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感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理解、获得新的收获。课堂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就是践行这一要求的集中体现。

然而,日常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讨论往往热闹有余而实效不够。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讨论更具有实效,创造卓越呢?通过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教学西师版第九册七单元27课《江姐》 第一次教学片段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师:请同学们默读本段,批注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学生默读批注。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生:我觉得江姐非常的勇敢,快要去刑场了还这么镇定地打扮。 生:我觉得江姐很有勇气,不怕牺牲。

师:不错,还有哪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江姐不怕死。

生:江姐面对死亡还如此从容不迫,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生:我从“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这个句子体会到江姐打扮得很认真,很重视这次打扮。

„„

跟进后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本段,细细品味作者细腻的描写,勾出打动你的字词句,批注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学生默读批注。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感受或想法吧。

生:我从“梳好了头”“取出”“脱下”“用手拍拍” “擦去”这些动词体会到江姐非常的从容镇定,快要去刑场了还这么镇定地梳妆打扮。

师:能抓住一个个细小的动作来的词来体会,孩子你读得真仔细。

生:我从“理着”“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试着走了几步”这几个动词看出江姐打扮很认真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感受到江姐很镇定,临危不惧。

师:有了你的补充,显得更完整了。

生:我觉得江姐为了革命,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死亡从容不迫。

师:对了,面对死亡如此勇敢、镇定,还能用“从容镇定” “从容不迫”, 把生死“置之度外”“临危不惧”这几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多种表达,所以我们要多积累。

生:我从“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体会到江姐的打扮得很认真细致。 师:临刑了,江姐还要那么认真地打扮,你认为此时江姐在想些什么呢? 生:江姐可能在想:“这是我最后一次给自己打扮,我要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更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表现了江姐对生命的留恋,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生:江姐还有可能想:“革命即将胜利了,可是我却不能等到那一天,但为了革命这也是值得的,我要像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样从容地离开这个世界。“

„„ 情况分析:

从这两次不同的教学来看,第一次学生的讨论显得笼统、杂乱,也不够深入。跟进后的教学中,学生的讨论能够立足于文本,品味语言,理解感悟的针对性更强,讨论层层深入,条理也很清楚。究其原因,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让讨论由“笼统空谈”为“赏析品谈”。

本段语言文字描写很细腻,特别是一连串动词的使用,刻画出一个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热爱生活的江姐。这段是引导学生细品语言的一个绝佳的语段。第一次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默读本段,批注出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的提出比较笼统,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因而学生的讨论是在泛泛而谈。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学生只是从感悟的角度来学习,而忽略了对文本细腻描写的欣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跟进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注意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把批注落实到一些关键的字、词、句上,提出问题“默读本段,细细品味作者细腻的描写,勾画出触动你的字、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这样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点,细致品读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学生的发言看出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的关注更细致,能够关注到本段一系列连续性动词的运用,发言中有理有据。

二、让讨论由“无序杂乱”为“丰富有序”。

语文课上的讨论没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要求那么严密,再加上学生的认识理解的有限,课堂讨论时学生的发言往往条理不够清晰,很难控制。第一次教学,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谈到江姐很重视这次打扮,打扮得很认真,有的谈到江姐面对死亡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有的谈到江姐热爱生活等。其中部分学生谈到的观点是相似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学生虽然发言热烈,但头脑中的思维不够清楚,对于“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把生死置之度外”这些类似的表达缺乏归类引导,学生对自己发言的角度认识不够清楚。因此学生课堂讨论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引导,往往会出现表面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最后学生头脑里还是一片茫然,造成讨论低效的现象。

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就学生的发言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对了,面对死亡如此勇敢、镇定,还能用把生死‘从容不迫’“从容镇定”‘置之度外’这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还可以多种表达,所以我们要多积累。”这样让学生明白,他们发言的角度是相同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同时也鼓励学生多积累语言,丰富表达。

三、让讨论由“浅尝辄止”变为“循循深入”。

读书不求甚解理解就不会深刻,讨论不求甚解会让人头脑混乱。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学生讨论如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其中有个学生谈到“江姐打扮得很认真。”其实江姐临行前这一细节的描写,有着丰富的内涵,学生由于感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帮助。然而教师却不置可否,不了了之。这样的讨论不能不说是课堂的遗憾,学生却浑然不知。

在跟进后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江姐当时的内心世界,提出问题“临刑了,江姐还要那么认真地打扮,你认为此时江姐在想些什么呢?”这样引导学生循循深入,感悟理解更深刻,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作用。

四、让讨论由“关注自我表达”到“关注他人表达”。 在学生的发言中,可以发现学生讨论时只是注重了自己的表达,而没有对同学所表达的内容、观点进行思考。学生讨论时只管自己说,就好像是把自己要说的倒出来就算了事,没有对别人的发言进行思考。在第一次教学讨论中,有个学生说到了江姐不怕死。这样的表达是不恰当的,但是没有一个学生指出来。“不怕死”这样的表达是要看死得是否值得。无谓的勇敢那是亡命徒,而有意义的献身才是真正的勇者。那么,教师可以对此提出问题“你认为不怕死,这种表达恰当吗?”“什么情况下属于勇敢,什么情况下属于亡命徒呢?”新课标对高段学生提出了要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讨论时,往往只是听别人的发言而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而当讨论完后,也忘得也八九不离十。因此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不同的观点或精彩的表达做笔记。当然,笔记可以记录得简单一些,比如记关键的或精彩的词句。学生通过听并进行思维判断,进行记录,收获会更大。

高中化学课堂讨论有效性研究

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课堂有效性

课堂有效性

课堂有效性

课堂有效性

课堂讨论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

课堂有效性(材料)

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课堂讨论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