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职统计学教学论文 高校统计专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1:29: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职统计学教学论文高校统计专业论文

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这几年,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高职高专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全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并没有开设统计这个专业,但是统计学已经被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以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把课堂讲授与计算机软件操作、互动式讨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 统计学 CPI PPI

近年来,统计学理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国家统计局每个月定期公布国家经济运行的经济数据,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来反映国家物价的变动情况,像宏观景气指数来反映经济的景气程度。统计学这门学科也已经成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工程等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用统计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能力还相当欠缺等。本文试图在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

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根据这一指导精神,高职高专教育和普通本科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能把高职高专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本科院校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主要以理论为主,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学有所用。高职高专教育面对的是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弱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意在分析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的一些特点以及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 学生以及负责排课的教师对统计学重视不够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统计这个专业,在目前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中,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不够,统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一提及统计,很多学生就想到统计统计数字、填填统计报表等,很难将统计学与自己本身的专业联系起来,因此重视程度也仅停留在及格万岁的层面上。有的分院在排课时,为了让自己的专业课排的课时多一点,就减少其它的一些课程的课时。

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没有统计这个专业,只开设统计学这一门专业课,同学们对它的认识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强调

统计的重要性,近年来,统计方法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迅速的扩大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例如,统计教材有一章指数,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当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3%,这个国家就有通货膨胀的可能。国家根据每月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来判断是否属于通货膨胀。通过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提高同学们学习统计的兴趣。

2 所选教材不够规范

在选统计学教材时,有些高职院校直接选普通本科的教材,把它讲成本科的压缩饼干。在教学内容上,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而且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教材讲授的侧重点不同,并没有按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组织教学。

在教材选用上,可以选用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优秀教材,这类教材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编写,比较适合学生选用,当然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其它具体情况,自编教材。

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的还不够。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行业基层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高职高专教学中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学时所占的比例相对高于普通的学历教育,即其教学目的应在于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同学们能参加社会统计调查的机会很少,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在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分析案例,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这个方法在高职高专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为了更好地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要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举一些社会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其次要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五十分钟时间,教师要转变角色,要从教师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普通学生,让自己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由讨论。最后还要注意在案例课结束以后,要让同学们自己总结,把课上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在讨论中领悟到的东西,以及自己归纳总结的东西书面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 考试形式的单一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形式固然有它的优势,但考

虑到统计学的特点,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资料的应用,在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能力、调查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若只注重闭卷考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其实得不到培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统计”转化为“做统计”,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通过参加统计问卷调查、撰写统计报告进行考核,从而使学生掌握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写出统计报告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过程的“一刀切”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的经管类专业都是文、理科学生兼收的,同一个班级里面既有文科学生,又有理科学生,又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分数相对较低,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总体水平偏低,参差不齐异常突出。而统计学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它涉及到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等多门数学理论课程,而一般来说,文科学生的数学功底比较差,逻辑演绎思维较弱。如果文科学生比重太大,就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障碍。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高职高专学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这是高职高专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不是说要把它讲成本科的压缩饼干,以“够用、会用”为原则,不管是讲授统计思想、统计概念还是讲授统计公式。可以把公式具体化,删繁就简,挑选重点有代表性地着重讲解,一些和数学联系比较紧密的公式没有必要推

导其来龙去脉,可以通过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经常用的实例来解释说明统计概念,使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波.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专业模式[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3,(2).

[2]董芸.注重理论教育强调动手能力———浅谈高等职业教育非统计专业统计学的教学方法[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1).

[3]习勤.关于统计教育创新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2,(1).

[4]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1,(9).

统计学专业论文

高职统计学基础教学对策研究论文

高职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教学模式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论文

统计学教学模式论文

统计学专业学年论文2教学纲要

高职数据统计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职统计学教学论文 高校统计专业论文
《高职统计学教学论文 高校统计专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