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2孔子论守丧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

孔子论守丧

按照中国古代的礼节,父母去世后要为他们守丧三年。古人认为: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所以父母去世后子女也应该为父母守丧三年。

可是还是有人对此有质疑,认为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应该缩短。孔子的学生宰我有一次就对老师提出这样的疑问。

有一天,宰我来到孔子面前,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孔子和颜悦色地问:“你有什么问题呢?”

宰我回答说:“老师,我觉得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如果三年不学习礼仪,礼仪一定会崩坏的;三年不学习音乐,音乐也一定会丧失的。而且旧粮吃完了,新粮又收成了,钻燧接火的木头也都改换了,为父母守丧,似乎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孔子听了很生气:“你守丧一年后就吃着大米饭,穿着锦缎的衣服,你的心里能安宁吗?”

宰我还是固执地回答:“我的心里能安宁。”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心里能安宁,那你就照你说的去做吧!君子在守孝期间,即使吃了好吃的东西也觉不出滋味,即使听着美妙的音乐也得不到快乐,住在日常居住的地方总觉得心里不安,所以君子不会像你那样做。你既然认为过这样的生活心里很安宁,那你就照自己说的去做吧!”

等宰我出去后,孔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宰我真是没有仁义啊! 1 《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

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从父母的怀抱里脱离出来。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公认的丧期,宰我对于他死后的父母是不是也有三年的爱心呢?”

这个故事出自《论语·阳货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古人在父母亲去世后要虔诚的守孝三年,在守丧期间还有很多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虽然只是形式,也是对父母亲的怀念和爱。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翻译过来就是:父母去世守孝三年,思念父母常常悲泣,自己居处改为简朴,生活享受需要戒除。这句话是说父母去世后怎样为他们守丧。

12孔子学琴

12 孔子游春(教案)

论孔子仁义观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论孔子的“仁者爱人”

孔子论水阅读答案

论语里孔子的语录

论孔子的责任伦理思想

论孔子的文学思想(推荐)

论孔子的教育方法

12孔子论守丧
《12孔子论守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孔子性善论 孔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