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密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0: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密度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3.教学用具

天平、量筒、烧杯、石块

4.标签

【教学方法】实验、归纳、对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

6、图7-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 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待测因体的体积。 1.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验操作。

2.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2)为了计算方法,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验操作。

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分析数据是否合理。 3.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课堂小结 你的收获是? 课后习题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B.④⑤③②①⑥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

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

板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实验原理:据密度公式:

3.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2个)石块,细线,水,盐水。 4.实验步骤: 5.误差分析: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

《密度流》教案

物质密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密度教案

物质的密度教案

物质的密度教案

密度司机培训教案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密度的教案 密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