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9: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实习计划

教学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1、进行课堂教学实习。担任语文一周的教学。每周听课至少3节课

2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熟悉教材,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进行试教,教案经原科任老师审查同意后上课,课后要进行辅导和认真批改作业。

4、虚心主动向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学习,学习其教育、教学经验。 时间安排: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到实习学校报到,请实习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团队工作情况等,熟悉学校的环境。请原班主任介绍班主任工作计划、经验,介绍该班的基本情况,掌握班内干部、学生名单,了解学生。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制订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

第二阶段:实习阶段教学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教育调查,写调查报告。

听取原班主任、科任老师对自己的实习意见。写好书面总结和自我鉴定,调查报告 班主任计划

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1名,男生29名,女生32名。该班学生人数全年级最多,班级气氛活跃,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对各种活动积极性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仍然缺乏自觉性,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需要老师的时刻提醒与督促。 日常工作:

(一)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找原班主任介绍该班情况,找学生谈话。

(二)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学生早操、校会的队列情况。指导早读,组织学生就餐、午休、作业,下午督促学生卫生打扫。

(三)批改作业、批改周记、作文、试卷。

(四)开展主题班会

(五)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六)认真写好实习日志 具体安排:

1、第一周:熟悉班级常规工作,尽快熟悉学生,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一部分学生的情况。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尽快熟悉班级管理工作。

2、第二周: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班级管理。早操、校会、眼保健操、早读、午餐、午休、作业完成、卫生打扫、自习等。

3、第三周:具体策划、组织、开展主题班会

4、第四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5、第五周: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

练习1:补充条件,只列式不计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你先补充条件,再列计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3.14×8×5。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3.14×5。 师:s侧=ch=∏dh=2∏rh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在题目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1:读题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求表面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 生:s表=s侧+2s低。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谁愿意上黑板解答? (两个学生上黑板练习,集体点评)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练习3:(用小黑板出示) 请两个同学上黑板练习。 学生练习后,师生集体点评。

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应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但一定要灵活运用。 四: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 生2:我知道了“进一法”。

生3:我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堂作业:练习六第

8、9题。 点评:

1、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思维围着学生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解答,学生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学生提醒。

2、语言很有活泼,但关于数学思维,定义方面的言语一定要严谨,严谨就是一数学态度,数学思想。

美术教案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 学 过 程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⑪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⑫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⑬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⑭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⑮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教学反思:

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语文题目: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谁知道“德高望重” 的意思?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

师: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生齐读)

师: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五、作业:抄写生字,并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 1 山中访友

古桥 物 老朋友

树林 我 知己

„„ 相 朋友

【课题】

How much is it?.

【重点】

1.询问物价的问话及其答语。

2.购物时,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常用交际用语。

3.1—100 以内的数词的表达法。

【难点】

1.How much „和How many„句型的区分。

2.单词doll 的发音不容易到位。

【过程】

一、热身/ 复习(warm-up / revision)

1.复习数字的读法。

2.造句练习:„can „ with„ 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句子,只要句式对就可以。教师此时要有意识的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主语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等。这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好时机,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复习学过的单词。

3.复习单词:can spell Can you spell your name? 并说出中文意思。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贴有标签的文具,请学生说一说价钱。先练习整数,再过渡到“角”“分”。

2.教师拿起学生的文具让学生猜:How much is it?教师问几遍后,可由学生来问。

3.让学生下位子,去问一问同学的铅笔盒,书包分别是多少钱。

4.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商店,教师模仿售货员和学生进行文具的买卖。开始时柜台上可以只放一样文具,等到学生熟练以后,可以多放几样,并且引导学生从中选择。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由学生扮演售货员。

5.教师播放课文的课件,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 How much is the doll?

学生边观看课件,边回答教师提问。

6.模仿课文对话。教师再次播放腾图课件或录音带,学生跟读。

两人一小组,练习对话。

请几组到前面来表演。

7.学习单词:教师读词,由学生试着拼字母。

教师带读单词。

学生做拼读练习。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给课件配音:教师播放课件,但关掉声音,由学生来配音。

2.自编小对话:学生自愿结合,编写小对话。

请几组到前面来表演。

师生共同给予评价。

3.听录音写出下面服装的价钱:

教师将几件衣服制作成课件或较大的图片。

教师播放录音带,学生边听边写出价钱。

小组间交流答案,教师公布答案。

四、扩展活动(add-activities)

玩具交易市场:

学生家里一定会有一些还很新,但却不太爱玩的玩具或是还没有用的文具,可以让孩子选择其中一两件,拿到学校来交换。教师提前让孩子带一些零用钱来,根据本班学生的家庭条件,教师可以限定交易金额以一元、三元或五元为限。

让孩子自己进行交易,买自己喜欢的文具或玩具,或卖出自己闲置不用的东西,在实际交易中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在活动中,教师要巡视,辅导,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不要使用中文。 初一语文听课记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听课记录

一、导入

二、任务

1、练习朗读

2、认识课文

3、品位细节

4、表达感受

三、活动一:练习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 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

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 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 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 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 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

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龙文》初中音乐听课记录

教学过程记录:①简介中国茶文化,展示茶具。②聆听由谭晶和陈奕讯演唱的《龙文》,并简介演唱者。③聆听谭晶演唱的《龙文》,学生和老师谈聆听感受。(主要从歌词内容谈感受)④老师清唱《龙文》(老师演唱基本功较好)。⑤集中讲解歌曲中的音记号,跳跃反复记号、倚音、下滑音等。⑥学生跟琴唱歌谱。⑦由歌曲中的五个音,简介五声调式。⑧分析歌词特点和歌曲两段音乐的特点,指导唱好歌曲(略带过,没做重点)。⑨四位同学上台演唱歌曲。⑩小结下课。

薛晖简评:这是一节自组教学内容的课,所先歌曲《龙文》适合初中学生学唱,有音乐教学价值。教学能采用欣赏领先的方式学唱歌曲,即在学生充分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感受歌曲音乐表现特点和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再学习演唱歌曲。但该课中似乎太偏重于“赏”而忽略了“唱”,学生真正演唱歌曲只有2-3遍。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来,老师一直以典型的民族唱法演唱《龙文》(包括范唱和教唱),有些“曲高和寡”,学生则用典型的哼唱式的流行唱法演唱,像两条平行线各不相干。如果在欣赏时将《龙文》歌曲中的两种不同风格的唱法给学生提示提示,如果教学中老师也能用两种方法来表现歌曲,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教会学如何用流行唱法来表现这首歌曲,或在最后能和学生用两将两种唱法合作表现这首歌曲,学生的演唱积极性会更高,学生的学习收获也会更大,也会将歌曲表现得更精彩。 《玉米辣椒蜡笔画》美术 授课 过程

一、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导入。

1、利用实物玉米、辣椒导入新课的学习。

2、教师用相机把大家看到的场景拍下来,存入电脑中放到大屏 幕观看。

二、从黑板上的画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学生观看后自由回答。

2、在老师的引导进入正题, 如看到了色彩、线条是怎样的等等。

三、欣赏作品:

1、欣赏外国著名画家的作品。

2、欣赏同年级的作品。

3、教师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

四、指导蜡笔画的具体画法:

1、先构图画玉米的形状,椭圆形;然后画玉米粒,要注意玉米 粒的画法。

2、在构图画辣椒。

3、画台布,圆形或者方形的。

4、着色方法的讲究,怎样画出立体感。

五、学生动手操作:

1、学生自己根据所看到的,进行画画。

2、教师巡视指导,指出学生不对的地方。

六、展示学生作品:

七、教师总结:

优点: 评课

1、教师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引入课堂,用另一种方法告诉学生, 摘要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感受身边美好的生活。关注自己 (优缺 身边的素材,这课的内容设计比较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点)

2、运用有名画家的作品和同年级学生的作品来欣赏,这是给学

生一种启示,也是一种帮助解决绘画的方法。

3、老师用自己的作品告诉学生怎样构图, 这个示范真的很重要。 缺点

1、评价的部分是导向,这个内容的安排还是比较好的,但还需 要更让学生主动一些。

2、交流与讨论, 谈谈有名画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没有抓住重要的问题来分析。

3、教师可用白板展示具体画法,可充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实习报告教育 教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