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级语文下册第课《现代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精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1: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 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整齐的章法美、和谐的音韵美。 3.通过搜集和筛选徐志摩的有关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 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赛诗会

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古诗中很多吟咏离别的诗歌,你能说出几首?  课件展示: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玲》

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或许就是因了这一次次的离别,世间万物也变得多情,过往的岁月也变成了美丽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用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曼妙柔美的哀愁,聆听一场炫美华丽的离别!而这离别的对象,既不是恋人,也不是亲人、朋友,而是„„

【板书:《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设想:用诗意的语言营造美妙的氛围,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美。)

二 走近志摩

1.展示预习成果:哪位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2.教师补充。

 课件展示:徐志摩 别名:南湖、云中鹤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诗人

1 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追求人生真谛

主要作品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他是现代诗坛上划过天空的美丽流星,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把思念留给了整个中国诗坛,也留给了中国新诗诗坛许多千古绝唱。这首《再别康桥》就是他的代表诗作。

三 走近康桥

1.由题目可知,诗人告别的对象是?(学生集体回答:康桥)

康桥,是世界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她不仅像一位充满智慧的知识女性,更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欣赏她。

 康桥图片展示(配乐:《星空》) 2.康桥情结: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教学设想:《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分析课文时主要引导学生在感悟诗情的基础上品析“三美”。 四 聆听诗歌的音乐美

1.因着感激和热爱,而又是再一次离开这挚爱的康桥,诗人的感情该如何?

参考:依依不舍、眷恋、惆怅„„

如何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参考: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2.朗诵竞技台: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用心读,先自由地放声朗读,待会请同学们自我展示。

(学法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是否正确,不能把完整的句子读破了。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有没有突出来。音量是否适中,音调是否舒缓得当。是否投入感情。) 3.先自由举手,再点名读,可读整首,也可选段读。 (学生点评穿插其中,教师适时点评,指导朗读)

4.大师朗读: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在让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谈朗读体会。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让学生聆听黄磊的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模仿跟读。

5.请一名有朗读功底的同学,和着音乐,纵情朗读。(配乐:《再别康桥》) 6.音乐美:

有人说,这首《再别康桥》是音乐美的典范,你认为呢?

(学法指导:语言文字内在的“音乐美”主要借助节奏、平仄、押韵、双声、叠韵等 2 形式表现出来。)

 和学生谈论后展示课件总结

(1)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五 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1.和着美妙的音乐,想必同学们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说出来让大家共享——我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是那样的多情。我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梦,梦醒时分,我只能倚在康桥轻轻吹奏“离别的笙箫”。

2.诗歌一开始就用了三个“轻轻的”创设了宁静的氛围,诗人踮着脚尖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不想打扰谁,挥手间看似洒脱,实际上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惆怅之情。第一节中诗人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情感的?(学生可齐声回答:云彩。)

云彩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是康桥的化身“作别西天的云彩”。)

还有哪一节提到云彩?(最后一节。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形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云彩不能带走,带走的只是对康桥的回忆,请同学们带着这份依恋、惆怅再读这两节。 4.一片云彩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情思,诗中还写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本诗中的意象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学法指导:我们把这些诗歌生命、情感的载体,称为意象。所以意象=物+情) 5.同学们分析得很全面,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每一个景物分布在每一节,全诗共有7节,每一节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老师给出了第一节和第七节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根据示范,为其他几幅图画命名。

参考:招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艳影图、水底青荇招摇图、榆荫青潭浮藻图、满载星辉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挥手惜别云彩图。 6.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品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参考句式:我喜欢 图,诗中这样写道 ,从中我读出了作者 的感情。 举例:我喜欢河畔金柳艳影图,“柳”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本就有惜别的含义,诗中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情感的景物化作有情感的生命活动,温润可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从中我读出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同时板书】

教学设想: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 3 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7.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起伏呢?

参考:对康桥的爱——以“感情起伏”为线索。 8.齐读诗歌,注意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特征。

9.绘画美: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美丽的画面。如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歌极具绘画美。

六 探讨诗歌的建筑美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在他的这首诗歌中,不仅贯彻了“音乐美”和“绘画美”的主张,还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你能从全诗的结构上说说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的?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七 解读康桥的情感美

1.生活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除了新月派诗人所积极提倡的“三美”,你还能从诗歌中发现哪些美?(情感美。

2.诗人的情感单纯真挚而热烈,你品出了哪些值得回味的情感美? 3.介绍与徐志摩有关的三位女子。【精美图片和美文】

教学设想:不做重点,但可以从这三位美丽的女子身上探寻徐志摩的感情轨迹,知人论世,

八 结语

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诗人用一颗敏感的心,用多情的种子孕育着心中的花朵,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都一准用芬芳传达“爱”、“自由”和“美”。

康河的水,曾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我们便是那能听得康河之水清音的过客,希望这节课也一样能开启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心灵!

教后感:学生喜欢故事性的文章,对诗歌的抽象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对课文提不起兴趣,或者只能走马观花,难以深入体会诗歌的感情,鉴于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在分析课文时主要引 4 导学生在感悟诗情的基础上品析“三美”,再把握诗中体现的情感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清新和谐的语言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在教学中我适时地配上优美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具有感染力的配乐朗诵,用心构思过渡语和引导语,重点指导学生抓住重要词语,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的起伏,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给学生带来一次视觉和听觉的饕餮大餐,在美的体验中升华情感。

七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一面》教学设计苏教版精

七级语文上册第课《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精(材料)

七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丑小鸭》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七级语文下册第课《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讲义

《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九年级语文现代诗两首

七级语文下册第课《现代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精
《七级语文下册第课《现代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