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9: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感情。 2、学会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法学法

奏是缓慢而富于感情的。学生活动以独立思考、独自体会为主。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可展示长城图片或影视片,配舒缓低沉的轻音乐)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穿越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无可替代的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

1、介绍作者

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席慕容1943年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

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范读《长城谣》

yān zhī 隘口 ài 蹲踞 dūn jù

fén 躯体 qū敕勒 chìlè

——烧。

——两腿弯曲,像坐一样,但臀部不着地。诗中用来形容长城稳健、雄伟的姿态。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3、整体阅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诗属于哪一类?

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那么,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如果要你用一个比方来形容这种情感,或者说用“这种情感”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会怎么写?

出思乡、乡愁、爱国等答案。这都是正确的,应给予充分肯定。

是千年烽火燃尽之后,对长城的深情凝视。厚重,是因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沉淀在这短短的诗行之中;激越,是因为海峡的多年阻隔使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如火如潮。

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使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历了我们民族的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诗人来说,长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就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

泻内心激荡的感情,把心中的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

4、分节阅读

象的词语。

冷眼

数千年来,诸侯、军阀等等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在长城下点燃了多少次烽火啊。杀伐纷争,血流成河。长城,像个至高无上的尊者,像个无所不知的智者,冷眼看着这人世的朝代更替,沧桑变迁。青山依旧,长城依旧,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哪里去了呢?塞北的风沙中,消失了那些匆匆过客,也泯灭了人世的恩怨情仇。长城的无情,只不过是对那些挑起争斗的贪婪的人们的蔑视和憎恶,这恰恰反映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深切的同情。

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不是一个“无情的建筑”,而是一个象征物。长城“千年的面容”,加上云、树、风……共同构成一副莽莽苍苍的山河画卷。那是诗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那是诗人朝思暮想的故乡,那就是诗人深深眷恋的祖国啊!

感情。

, ,笼盖四野,

,

节渐渐趋于深沉平缓。思绪飞越,想到了《敕勒歌》所描绘的,那旷远浩大的画面,想到了长城内外月光如水的夜,想到了长城旁缓缓流过的黄河。诗人心潮难平,夜不能寐。可是,既然不眠,何以有梦呢?这不是普通意义的梦。这是诗人的梦想,那故国的山河填满了诗人的心胸,充溢着诗人的灵魂。人不眠,而黄河从心中流过,如梦似幻。何日能真的见到我的长城、我的黄河?何日能真的回到我的故乡、我的祖国?

多多的台湾同胞的梦中流过,也从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的梦中流过。

流,就像我们这伟大的民族,永远向前,生生不息。

5、拓展延伸:欣赏席慕容的画作,朗读其诗歌,体会起诗歌风格。

6、作业 :写一首借物抒情的诗歌。 7、板书设计

长 城 谣

席慕容

你 冷眼 —— 无情的建筑

我 焚起 —— 思乡的激情

黄河 —— 从你身边流过

从我梦中流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长城是席慕容乡思乡愁的个性化载体,那么,一片小小的槐树叶怎样寄托乡愁?我们再来读一读纪弦的 《一片槐树叶》

1、介绍作者

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二十五年后退休。1976年移居美国。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

坛的一面旗帜。

2、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1954年,诗人已经远离国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的心灵战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听范读录音,然后自由朗读《一片槐树叶》,模仿老师讲读《长城谣》的方法,解决如下问题。

明确体裁

国的怀念与热爱的诗歌。

体味语言

槐树叶”,其他的部分都是“槐树叶”的修饰语。如何理解五个“最”?诗人为什么连续强调三次“一片”?这不寻常的槐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最美 最珍奇 最可宝贵 最使人伤心 最使人流泪

……一片……一片……一片

诗韵绵长。

树叶的形象与前面的五个“最”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只有寄托了诗人的深厚的感情,这平凡的、不起眼的槐树叶才变得如此美丽、珍奇、宝贵,才使人伤心、叫人流泪。

叶“没有些微的损坏”的时候,诗人该是怎样的心情?

糊,可是,诗人却明确的知道,这槐树叶是来自故国的,便够了。看到槐树叶“没有些微的损坏”的时候,诗人该是多么的惊喜啊,不经意的收藏,酿就了多么醇厚而甜蜜的回忆。槐树叶,这寄托着青春记忆,饱含着故园温馨的珍奇啊,居然“没有些微的损坏”!岁月总是会消磨与损坏一些东西的,而这份对于故国的惦念,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是什么季节?关于这个季节,你能说出点什么吗?

——中秋月、黄叶地、秋风中的树、守候的人

人的季节,而槐树恰恰不是春天而是秋天开花的,所谓“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罗邺《槐》)。诗的前面都是写槐树叶的视觉形象,由此一转,从叶子到花,由视觉意象到嗅觉意象,由眼中槐

树叶的实体到槐花香的虚拟联想,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于是,全诗在悠悠不尽中结束,留给读者去品味的,是那淡淡的花香和袅袅的余音。

3、分组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4、自由诵读一遍《一片槐树叶》。

析文字。

狂风沙

席慕容

乡心就起

乡心却无处停息

划遍长空

(五)、板书设计

一片槐树叶

——不平常

——平常

——平常

—— 珍 贵

—— 轻

—— 重

何日? —— !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 6《现代诗两首》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现代诗两首》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鹤群》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现代诗两首1

《现代诗两首》

现代诗两首

现代诗两首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