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省级文明乡镇申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0: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泾川县党原乡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情况

泾川县党原乡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33.3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全乡有8105个农户,35668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

近年来,党原乡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活动为契机,把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产业支撑、兴乡富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互支互促、协调推进的路子。

一、壮大增收产业,夯实基础抓创建。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壮大增收产业,夯实经济基础,作为创建活动的首要措施来抓。一是畜牧产业在做大做强上凸现了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全乡已基本上实现了由分散养殖向集中养殖的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形成了丁寨、高丰等8个养猪专业村,樊家、吊沟等9个养牛专业村,李家等6个笼养鸡专业村,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今年以来,我乡抢抓市场机遇,克服土地、资金、物价等制约因素,继续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在巩固提高去年建成的7个专业养殖小区的基础上,又启动新建各类养殖小区7处,先后招商引资建办了绿源兴乡富民强基础建设文明新农村

有机肥料厂、丰农有机肥料生产线、陇新牧业公司肉联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半年全乡出栏育肥猪6.2万口,繁育出售仔猪1.8万只,出栏大家畜420头,外销鸡蛋2380吨,全乡畜牧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811.6元。二是果品产业开发取得了强势突破。去年以来,乡村两级组织把果品产业开发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增收产业的重中之重,按照“果畜互支互促、果畜共同发展”的思路,去秋今春建成果园6807亩,全面落实了树干套袋、树下覆膜等关键措施,并全部落实了立体间作,其中订单种植甜椒等蔬菜1300亩。按照“行政+技术”双规责任制要求,建立了果园建设和立体间作责任体系,配备充实了技术队伍,加强了技术服务和指导,细化了领导包片、乡村干部包地块、技术干部包区域的工作责任,坚持建管并重,巩固了建园成果。三是全膜玉米种植保证了农民增收。通过全乡各级干部全力以赴落实“三早”措施,今年全乡共种植全膜玉米10706.9亩,其中种植面积千亩以上的1个村,500亩以上的8个村。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增收产业,为创建“省级文明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建设生态家园,优化环境抓创建。按照“典型带动引导、持续强力推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好快发展”的思路,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了“产业支撑型”新农村集群建设步伐。一是区域突破,联片推动。以中部丁寨、高丰、李家、代家、城刘等村为支撑,以点连线,扩线成片,区域推进,建设党原新农村示范区。5个重点村

启动建设小康住宅214户,其中新建101户,改造113户,带动了全乡农民新村建设,全乡已累计建成小康住宅820户。二是做强产业,支撑拉动。各类养殖小区集中修建养殖圈舍220栋,带动了全乡畜牧产业规模发展,目前全乡生猪饲养量达到13.8万口,牛饲养量2.1万头,笼养鸡饲养量49.5万只,促进了农民增收,支撑拉动了农民新村建设。三是以强带弱,示范带动。在丁寨、城刘联合建立了党总支,已初步达到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目的。四是建改结合,整乡联动。李家村结合“三清五改”,新建小康住宅40户、改造45户。陈袁村已完成26户改造任务,代家村改造旧庄基25户,新建小康住宅9户,村文化广场已启动建设。泾镇、后党公路沿线相关村都进行了整治村容为主的清改工作,塑造了新农村形象。

三、改善基础设施,凝聚民心抓创建。一是突出抓好村部建设。乡党委把加强村部阵地建设作为凝聚民心,增强基层组织吸引力、向心力,全方位创建活动的重点工作。按照“规范、节俭、实用、量力而行”的原则,全乡24个村都建起了较高标准的村部,其中楼房结构的8个村,砖混结构的7个村,砖木结构的9个村,总建筑面积5020平方米,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村部达到了63%。二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按照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农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要求。在李家、丁寨、樊家等村建成了村文化广场及文化室、体育活动室;在樊家、坷老等村建成了村级幼儿园;在丁寨、樊家、李

家等村建起了村专业协会、农资供应点、饲料经销点。按照“一室多用”的要求,各村都设置了村“两委”办公室、会议室、党员群众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并按照“四有”要求,配齐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教设备等办公设施和必要的科技文化图书、文体活动器材,保证了村级创建活动正常开展。三是不断完善公益配套设施。丁寨村、李家村建成了文体活动中心,修建了文化墙,布置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计划生育宣传长廊。建成了党原、合道联通通讯基站,移动营业厅实现了网络服务,电话“村村通”工程不断增容,使全乡23个村都通上了电话,丁寨、樊家等村实施了互联网入户工程,安装宽带用户25户,为产业发展搭建了信息平台。高崖、徐家、柳寨等村实施了学校维修和改造,为师生创造了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力宣传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全乡参合率达到90.3%,参合人数达31714人。争取项目支持,建成了党原卫生院三层业务综合楼,新建成完颜洼、高崖、代家、等9个村级卫生所,完成高丰、吊沟等5个村卫生所的改造。同时,加强村级卫生所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全乡23个村级卫生所从业人员均取得合格的乡村医生资格证书。

四、创新活动载体,“虚功实做”抓创建。一是抓农村创建活动。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全乡年度订阅《党的建设》、《平凉日报》等各类党报党刊600多份,通过持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教育,把全乡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

文明程度和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乡开展了省级“文明乡镇”创建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在李家村开展了“省级文明村”创建活动,在丁寨村开展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学习型村镇”等创建活动。党原乡先后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被评为县级“文明乡镇”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全乡评选“文明村”16个、“文明站所”5个、“文明学校”12所,文明家庭1620户。二是抓行业创建活动。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按照文明行业创建《实施意见》,以“三优一满意”活动为基本内容,重点抓了学校、卫生、工商等窗口行业的优质服务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原中学被市爱卫会授予“全市无烟学校”,党原乡和丁寨村、樊家村分别被市爱卫会授予“全市卫生乡镇”和“卫生村”文明称号。三是抓一条路创建活动。乡上把泾党和泾镇两条公路列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重点,按照绿色通道建设要求,突出了生态林业建设。同时配合交通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实施了后党公路26.7公里柏油罩面工程。沿途设立刷新宣传门5座,书写永久性大幅标语210多幅,设立宣传栏6个,使绿色通道成为我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通道,成为代表党原形象、辐射带动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的纽带。通过各类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申报省级文明工地要求

申报文明乡镇报告

省级文明乡镇建立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申报材料

社区居委会申报省级文明社区事迹材料

县国税局申报省级文明材料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

盐田中心小学申报省级文明校申报报告

省级文明工地资料申报及目录

某社区居委会申报省级文明社区事迹材料

省级文明乡镇申报材料
《省级文明乡镇申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