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戴埠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5/9/28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考说说明》解读: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通。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

三、回顾相关知识: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稍加留心探讨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应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1、词类活用

2、特殊句式

3、一词多义

4、成分省略

5、古今异义

6、单音节词

7、固定句式

8、修辞知识

四、文言文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 双音替换。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 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五、课前预习题

(一)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省略部分补全1分;倒装句式1分;“异”1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以”1分;“卒”1分;“至于”1分)(3分)

(二)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

1 戴埠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5/9/28

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3)力不足,死焉,职也。(关键词:焉、„„也)(3分)

(4)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关键词:虽然、罢、然)(3分)

六、实战演练

1、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⑴ ⑵

3、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1) (2)

七、课后巩固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 (2)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1) (2)

(3)

2 戴埠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5/9/28

答案

(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2)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 (3)(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4)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一直住在这里)(1分)

1、(1)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2)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

2、⑴译文:天下雨,脱去白色的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

⑵译文:如果刚才使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狗,回来时却是只黑狗,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3、(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1分(2)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给分点为“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各1分)

4、(1)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译文:假使先生您不是没有吃饭,难道还能哀怜我吗?

5、(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大意1分。“微”和“几”各1分)

答案

(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2)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 (3)(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4)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一直住在这里)(1分)

1、(1)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2)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

2、⑴译文:天下雨,脱去白色的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

⑵译文:如果刚才使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狗,回来时却是只黑狗,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3、(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1分(2)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给分点为“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各1分)

4、(1)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译文:假使先生您不是没有吃饭,难道还能哀怜我吗?

5、(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大意1分。“微”和“几”各1分)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之“意译”教学案me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学案八

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

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

文言文实词教学案(苏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