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规范发展微金融,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布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11:04: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规范发展微金融,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要:微金融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对小微企业实现融资渠道多元、促进融资成本降低、助力信用数据整合有重要意义。而发展基础薄弱、信用违约风险、监管机制滞后是制约微金融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规范微金融监管机制、建设微金融征信系统、保障微金融信息安全和创新微金融服务模式,规范和加快微金融发展,完善我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关键字:微金融

小微企业

微金融,即微小的金融,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其资金和业务规模较小,服务群体相对弱势。目前,我国微金融主要由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微金融构成。

一、微金融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微金融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对解决小微企业的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

1、实现融资渠道多元

微金融在速度、灵活度、便捷性上表现出特有的优势而受到小微企业的青睐。根据《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我国小微企业在选择银行融资中,对中小银行(32.89%)的倾向性明显高于大型银行金融机构(12.44%);以P2P融资、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融资模式,也为小微企业资金来源提供了新的渠道。可见,微金融已成为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一支重要力量。

2、促进融资成本降低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层级一般较低,贷款审批和授信等流程完成较快,小微企业获取融资所付出的时空成本和机会成本也相对降低;而基于互联网的融资则是典型的直接融资,资金供需方直接匹配,提升了融资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

3、助力信用数据整合

微金融通过信息整合,将极大优化整个小微企业经营环境。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力度增大且一旦被纳入征信系统,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将被纳入全国统一的征信数据库;而在互联网平台中,小微企业通过“线上”交易活动留下的“痕迹”成为大数据分析的来源数据,这也成为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的又一途径。

二、我省微金融发展及制约因素

1、发展成效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日益壮大。近年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截止2013年末,我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08亿元,法人机构数达到48个,从业人数2450人,分别是2010年的4.

18、1.7

8、5.42倍。新型农村金融正日益成为我省金融领域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互联网微金融迅速崛起。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互联网平台促成线上服务小微经济活动的互联网“银行”、P2P融资平台等迅速崛起。根据《2014年中国网络贷款行业年报》,去年我省网贷行业发展迅速,网贷成交量54亿元,占全国网贷总成交量的2.14%,网贷平台数量已超过70家,位列全国第七。同时,据商务厅发布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0月,我省依托电商平台,实现网络零售交易突破千亿元。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适应了我省广大居民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丰富了微金融组织的服务体系。

2、制约因素

——发展基础薄弱。目前,我省微金融还处于成长阶段,体制机制还处于探索和实践期,特别是由于服务群体的特殊性,金融生态性相对较为脆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和产品创新缺乏优越的土壤,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互联网金融对信用数据和信息安全又有着高度依赖。

——信用违约风险。我省微金融在信息透明度上一直是短板。对融资对象选择缺乏足够信息支持,交易违约时有发生,制度和技术御险设计难以跟上。特别是网络平台融资,据统计,我省在2014年网贷行业中问题平台发生率近15%,信用违约是其重要原因。

——监管机制滞后。无论是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法律位阶都还不高,导致我省微金融的法律监管还存在一定真空;同时,微金融的运作很大程度取决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制度和技术性监管,如征信和评级制度、信息平台社会化、内控制度等,而制度和技术存在一定建设期,导致我省微金融在监管层面有些滞后。

三、规范发展微金融,完善我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1、规范微金融监管机制

——法律监管:国家应加快微金融法律的顶层设计,将监管落实到法律层面,特别是互联网金融领域,需研究制定网络信贷、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等法律法规,从法制层面对我省微金融的发展予以规范和指导。

——平台监管:依托我省已有的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加快数据收集和整合,逐步开展信用分类和评级监管工作。

——业务监管:以业务为导向,实施差别监管,对有吸存业务的

微金融机构审慎监管,对没有吸存业务机构或平台行为采取有限监管。

——内部监管:微金融运行机构需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股权结构,做好人力、操作管理。

2、建设微金融征信系统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建设。优化整合我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类资源,加快体系建设,提升信息集中度,奠定信用基础,一旦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便可实现行业信息数据共享,推动企业经营环境的优化。

——互联网金融信用建设。以建设天府新区为契机,凭借我省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购物平台、融资平台以及支付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经济参与群体的数据整合,在我省建立起社会化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为我省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信用服务环境。

3、保障微金融信息安全

未来的微金融将高度依赖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其中容纳众多企业信息数据和商业交易内容。因此,对于行业数据整合,主管部门必须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障系统安全,规范使用信息数据,优化交易环境,提升小微企业安全防范意识。

4、创新微金融服务模式

我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其“微型”优势,以社区或商圈为载体,探索中小企业池或者互助基金,打造融资、融商的独特服务模式;同时,鼓励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创新产品服务的无担保化,逐步拓宽微金融服务的品种和范围。

涛)(执笔:郭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与完善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总结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调研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检查

完善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体系

发展小微金融(推荐)

金融服务小微实体企业研究

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

规范发展微金融,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布版)
《规范发展微金融,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布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