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2 14:31: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例

(徐丽沙 徐方方

河北金融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071051)

摘要:随着我国各高校国际化教育进程的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不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培养既要吸收传统教育模式的精华,又要积极探索符合其发展特点的培养模式。本文将在分析中外合作办学以及跨文化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自此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了崭新的国际化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也从此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愈来愈多,赴国外留学、进行涉外交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在这期间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对方文化背景,能用语言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需要项目学生从知识和心理方面做足功课。笔者在高校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管理以及授课工作已有两年时间,发现项目学生与非项目学生除了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有所不同外,并未表现出过人的知识性和文化性优势,这些学生甚至在达到语言要求、即将赴合作院校学习之时仍会呈现出对外方文化的抵触和茫然。

在培养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责无旁贷,一方面传授重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为学生赴合作院校学习奠定语言基础;另一方面,英语课堂有着更多的机会和优势传递西方文化信息。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不能只满足于对语法、语音和词汇的教学,而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对外域文化的适应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者张星渝从人才培养角度将其概括为三种主要模式: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和松散型模式。其中融合型模式包括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与大纲,聘请外方教师授课,以双语授课等等。然而在这些环节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学内容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 母语” 和“目的语” 两种文化背景,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有效的交际,就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两种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 也规定,英语课堂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海外学习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考量中外合作办办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英语教学计划大纲,虽提及“培养跨文化能力”字样,但具体如何操作,并未真正列出。在英语教学的计划与大纲制定中,虽然各别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通过文化知识导入等环节涉及部分文化内容,但范围和水平都很有限。

其次,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英语课程的设置更加倾向于出国考试英语内容,选用的教材多为雅思、托福一类的考试辅导用书或真题,教学方法也接近考试辅导、考试技巧介绍、真题操练等。虽然学生有通过语言考试的迫切需求,但这种形式和内容过多或者一成不变的话,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大幅下降。

最后,教师自身跨文化能力方面。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来说,有过相似留学经历或者跨文化适应能力较好的教师对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但目前的事实是:1.英语教师的外域文化知识多是从书本得到的间接知识,这在知识的准确性及理解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憾;2.相关文化词汇(中国的和外域的)缺乏,致使教师表达受限;3.大部分教师未到国外进行过研修学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策略以及应变能力方面不能为学生提供参考价值。

三、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堂跨文化教育策略

不同的跨文化实践告诉我们,积极健康的文化心态观念,有利于跨文化交往。对于即将赴国外进行学习的年轻学生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乐于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知识,形成对异域文化的正确认知;注意情感的转变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逐步学会以宽容、平和、开放、谨慎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最后,善于将已获得的知识与情感付诸跨文化交流实践; 2.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中外合作办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国际化培养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与之相对应。因此,高校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逐渐清晰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多为英语教师提供海外研修机会,切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3.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要有洞察学生实际需要的能力,并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作为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为其呈现出文化、思维、语言、环境等拥有多元化特征的跨文化教育情境中;充分利用目的语国家教师资源,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并利用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的互补优势,及时消除师生之间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多研读相关文献,观摩优秀外语教师课堂,并寻求机会将积累的知识付诸跨文化交流实践。

四、小结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各高等院校不断寻求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途径的过程中,提高项目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势在必行。针对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特征,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不断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素质与能力,助其适应合作办学项目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2.周艳,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2011年第3期.3.蒋亚瑜,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4.杨红英,注重中国文化导入与渗透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5期.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意向书

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

培养交际能力

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文化教学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