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张瑞红《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1:46: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7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擂鼓、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2、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背景,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妒忌心理。 【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突破方法

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借课文中周瑜的话概括出诸葛亮的特点,然后引导出诸葛亮的所作所为,领悟课文发展经过。

【难点】

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教法】 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 【学法】自学讨论法。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

课前导语:

听歌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又重新把我们带进了三国时代,那风起云涌、斗智斗勇、英雄辈出的时代。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探究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于《三国演义》的一段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

一、回味课文,探究主题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故事的起因是——周瑜设计,要诸葛亮三天内造10万支箭;经过是——诸葛亮趁雾天,向曹操草船借箭;结果是——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这节课我们首先用学过的抓词语、抓句子的品读法来探究学习课文。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边看边思考:你认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

(生答:“神机妙算”。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惊人的智慧,巧妙的策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师:谁能用这个词说句话?生:略)

二、精读课文,领悟探究。 教师引入:

“请同学们齐读‘雾中借箭\'这部分,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找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生: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懂天文]

师:把你找的句子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体现雾的大。 生:(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师:这雾大吗?大!

师范读:来,像老师这样读一读!(生自由感情朗读) 师:你们的表情告诉我,雾很大,很浓。注意,这是一场大雾,一场浓雾!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诸葛亮也看到了。坐在船上,靠近曹操水寨,鲁肃心里会怎么样?

生:害怕。

师:是啊, 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

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什么心情?

生:高兴!

师:你就是诸葛亮,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师:是呀!这场大雾我都盼了三天了!多让人高兴啊!我们一起读一读。(师生齐读本句)

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联系上文进一步理解。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

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出示句子):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比较讨论。)

过渡:

“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难怪周瑜会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

三、回顾课文,探究体验

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下面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探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学生自己研读,教师巡视。读后分小组组织讨论交流。要求:小组长组织好,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言说说自己的探究结果,最后由组长总结,派代表发言。

2、识人心。

(l)谁来说说,你从哪两个句子的联系中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②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在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

生:笑曹操,注定失败。

师:你抓住文中哪一句话来体会?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师:好,你能联系课文来体会。这是指出他在笑曹操的谨慎多疑、轻易中计,是一种讽刺的笑,轻蔑地笑。

师:还在笑谁?

生:笑周瑜,狂费心机。

师:你从诸葛亮说的什么话中体会到?(生:略)

师:这是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智慧的笑、胜利的笑。

师:还在笑谁?

生:笑鲁肃,老实胆小。

师: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这是宽厚的笑。 师:这一笑,包含了多少内容呀!他这一笑,早就算准了曹操不敢派兵出来,只会放箭如雨;早就算准了周瑜狂费心机。这就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话,说——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2)老师我觉得诸葛亮这句(出示句子:“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是怎样理解诸葛亮的话,请写出来。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例示(幻灯出示):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话写出来呢?”

(这样写,不仅使课文含蓄,而且给读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

3、知地理

引导学生(找出并齐读):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师生共同用简笔画钩画,再用小船表演。)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

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 出示句子: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男生读)

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出示讨论: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提示后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师:同学们,适当的嫉妒会带给你们上进、拼搏,但嫉妒心太强,就会扭曲我们的心灵,所以你们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要像周瑜那样。那么,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乃至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会生活的很快乐!很幸福!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师提示:那么他们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生:略)

四、总结

随着探究步步深入,我们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懂天时,知地理,识人心)足智多谋,智慧过人,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资料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

他的本事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地上长出来的?那是怎么来的?想知道吗?真想知道吗?--课后请阅读《诸葛亮全传》、《三国演义》第46回。

学了课文后,你认为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生:略)

请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要求用四个字来概括诸葛亮的才干。

足智多谋 智慧超群 精明能干 知识渊博 神机妙算

题目“草船借箭”,的歇后语是什么?(生讨论交流,师归纳: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箭是借来的吗?题目说“草船借箭”合适吗?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做题?

生:《草船骗箭》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句:“谢谢曹丞相的箭。”这有个“谢谢”一词,“骗”箭会说“谢谢”吗?„„

后人借这件事赞美诸葛亮的一首小诗:(幻灯放出)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这首诗是后人用来赞扬诸葛亮的智慧的。这首小诗精炼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经过,其中的“骤雨飞蝗”用来比喻曹军射来那么多的箭。课后把这首诗背熟。

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生讨论,师总结:

(1)要获得成功,必须掌握各种知识(天文地理......) (2)变“造箭 ”为“借箭”——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

五、研究其他人物

1、诸葛亮是那样的神机妙算,其他的人物又怎么样? A、周瑜---阴险狡猾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把周瑜的阴险狡猾,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智慧过人,刻画得栩栩如生。

B、曹操---- 谨慎多疑 C、鲁肃---- 忠厚老实

2、课文就是这样,通过语言的描写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平时的写作上,我们也要学习刻画人物语言的写作方法。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这一节课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诗词、成语、歇后语等,这只是沧海一粟,本单元我们还要学习从其他名著节选出来的片段,更进一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请同学们课后再读一读其他名著。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老师期待着大家再次走进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去寻找更多美丽、发光的贝壳!

课后小练笔:我心中的诸葛亮

【板书】

草船借箭

天时 大雾天

知人心 箭

地利 周瑜 鲁肃 曹操 顺风顺水 (忠) (疑) 将计就借船求草船借 (妒)

张瑞_《匆匆》教学设计

张瑞山水画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张 红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 》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张瑞红《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张瑞红《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