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汽车系感恩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8: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汽车技术系感恩(孝心)教育材料----2013年11月17日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于2013年4月18日在京启动,这项公益活动面向全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经过历时半年多的寻找和推选,已经揭晓,黄凤、赵文龙、吴林香、徐沁烨、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高雨欣、路玉婷、龙花、邵帅、王芹秀11位少年荣获年度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谢宇慧、于统帅等21位少年荣获“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称号。并于2013年11 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举行了颁奖晚会,央视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并期直播了这一盛况。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摘录如下: 黄凤:照顾爸爸 哪怕我只有一辆板车

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1月9日,黄凤将要推着爸爸乘火车再次前往北京治病。 邵帅:少年捐髓救母

邵帅今年16岁,2010年正在北京打工的妈妈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2004年,邵帅的妈妈到北京打工,7岁的邵帅就在徐州跟着外公外婆生活。2009年7月,邵帅和其他103名学生一样,满怀着希望与憧憬准备踏进中学的大门,努力学习。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去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09年6月,北京一家权威医院诊断出他的妈妈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随后病情恶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

从2009年6月到北京看望妈妈,邵帅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悉心照顾着。邵帅的妈妈邵丹回忆说:“严重时,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帅帅照顾我,端屎端尿。别人看了都感动得掉泪,直夸他懂事。”记者彭科峰曾跟踪报道过邵帅母子,说起邵帅,他满是心疼:“这个才12岁的孩子,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来,从医院回到住处,要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十几站路。每次他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回去。照顾妈妈让他显得很疲惫,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车,我看着觉得特别心疼。”

与孩子接触了不到7天,但邵帅已给彭科峰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特别执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救妈妈,他不能失去妈妈。而他这种信念,特别感染人。我每一次见到他,都觉得特别疼惜。”说起懂事的小邵帅,66岁的外婆泣不成声:“孩子在这不愿多花一毛钱,别的孩子总能吃零食,我外孙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有时他还瞒着我不吃饭,为妈妈看病省下钱。”2010年2月24日,北京道培医院,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了:上午9点半到11点,12岁的邵帅进入手术室,抽取骨髓;中午12点半到下午3点,邵帅的妈妈邵丹被送进手术室,输入儿子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点40分,考虑到邵丹今后治疗的需要,邵帅再次来到道培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开始第二次为母亲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目前邵帅的妈妈病情已经稳定,邵帅也于8月10日入读中央美院附中。但对于邵帅和妈妈来说,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邵帅说,每次自己感到害怕难过时,就会不停地念这首诗,这样“我就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 赵文龙:十三岁的“男子汉”

赵文龙大部分时间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虽然只有12岁,赵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因为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他是包钢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

来到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

虽然家庭负担如此沉重,可赵文龙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却是天真、开朗、幽默的,只要学校有什么开心事,龙龙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母子俩总会开怀大笑。在这样的说笑中,龙龙常常因为忘记了正在烧菜而把锅烧糊。赵文龙打算考一所自己心仪的军校,当军人是他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国家还会补贴学费。“省下一分钱,妈妈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听着儿子这番言论,李英沉默了,生活让儿子过早地承担了太多的沉重,她除了支持,什么都帮不了他。每年六一,李英都会带龙龙去八一公园玩儿,有时龙龙会说:“妈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将这里的游乐设施都玩儿一遍啊?”李英听了心里酸酸的,龙龙就立即转换话题安慰妈妈说:“等我工作挣钱了,咱们就好好出去玩儿一趟。”对于李英和龙龙来说,这样类似的对未来的期望已经成了他们母子俩的约定。 高雨欣:卖烧烤的小女孩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三小学门前,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和妈妈,支起了一个简易的摊床。站在摊前,小女孩的小脸被火烤得通红。她熟练地倒着各种调料,时不时地抬起头吆喝着“烤肠、烤串、烤面筋……”

这个女孩叫高雨欣,今年11岁,几年前父亲离家打工,母亲也因意外落下残疾,家有年迈的姥姥和3岁的妹妹,全家只靠低保生活。今年4月份起,她每天来到广场或是街上,和妈妈一起卖烤串来贴补家用。回家后,她还要承担做饭、买菜、烧炉子等家务,做饭照顾母亲哄妹妹8岁起就顶门过日子“我每天只有晚上9点以后,妹妹睡了才有自己的时间学习、写作业。” 9日11时许,记者来到高雨欣家中的时候,她正在洗衣服,还不时地陪3岁的妹妹彤彤说几句话。

高雨欣每天5点半就起来做早饭,然后给妹妹穿衣服,喂妹妹吃饭。中午放学后要去市场买菜,下午回家做好了饭去医院给妈妈送饭。妹妹不爱喝奶粉,高雨欣就让年迈的姥姥教她蒸鸡蛋,再泡饼干喂给妹妹。妹妹睡了,她还要给妹妹洗尿布、洗衣服。“我每天只有晚上9点以后,妹妹睡了才有自己的时间学习、写作业。”高雨欣说。 高雨欣穿串烧烤吆喝抬起头却从未忘记微笑“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卖串,大家是不会笑话的。”记者注意到,高雨欣的手洗得很干净,但是手粗糙程度已明显超过了同龄女孩,在手腕上还有一处疤痕,雨欣只是淡淡地说:“是前几天在烧烤炉子上烫的”。烤串半年自己没尝过“串是用来贴补家用的,我要把它们都卖出去,不能吃。” 在这种生活境况下,在不久前的小学毕业考试中,高雨欣考取了全县第一名。 王芹秀:爱比一切都美丽

芹秀的家里有80多岁的奶奶和50多岁的爸爸,因为母亲早年去世,爸爸患病不能劳作,芹秀从懂事起就帮助奶奶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王芹秀刚出生不久便被得了重病,正是父亲把她救了回来。现在家里只有61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和一个86岁高龄且体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过活。她虽然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但从不怨天尤人,非常坚强、勤快、乐观。王芹秀自家的房子几年前倒塌了,现在住的是别人给的,是一座只有15平方米的破旧土木结构房子,三面是泥墙,一面木墙。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家电。

小芹秀从小很懂事,很有孝心。她平时每天要早早起来,煮好饭,然后跟着村里的妇女上山拾柴火卖,以贴补家用。家里有几分地,她还要跟着大人下田打理,种些农产品以增加收入。上小学后虽然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但王芹秀一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忙家务。她一直非常体谅父亲,她常常对父亲说:“您养我长大,我给您送终。”父亲很心疼她,常劝她不要干重活。村民见他们家这般困难,也常救济他们。小芹秀很感恩,每到农忙时节,她都会去帮邻居拔秧、插秧,以此来换工。她做事很麻利,村里人很喜欢她。

住校期间,王芹秀从来舍不得花钱坐车,舍不得买菜,每星期会从家里带足腌菜。有时候买一瓶2块钱的豆腐乳或者辣酱,就当做一个星期的菜。后来,学校帮她申请了每周四天的伙食补贴。王芹秀学习很努力,上个学期,语文和数学都得了优秀。

评选出的这些孝心少年,他们个个都是孝敬父母、敢于担当,不嫌家贫,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充满希望的最为典型的孝心群体,他们是最美的孝心少年。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中,没有一个官二代、富二代,大多来自条件较差的农村贫困家庭,这也证明了“环境影响人生,困难塑造品质,磨难成就未来”的道理,“孝” 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有那份心,人人都可以做到。

因此,在这里希望所有的无论是富裕或者是贫困家庭的同学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勤劳、坚强、奉献、拼搏、自信的宝贵精神!学习他们孝敬父母,热爱社会、支撑家庭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踏实,勤俭节约的人生态度!学习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在学校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担心,不给父母惹事,不给父母惹麻烦添负担的优秀品质!

班级----------------------------学生----------------------日期--------------------- 家长-------------------日期----------------

汽车系工作总结

汽车系工作总结

汽车运用系职业规划

汽车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汽车系实习心得体会

汽车系学风建设

汽车系运动会主持词

汽车制动系说课稿

情系企业感恩企业

情系企业感恩企业

汽车系感恩教育
《汽车系感恩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