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甲申三百年祭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甲申三百年祭》教案

一、用两分钟,速读单元知识短文《比照与思辨》,了解本单元课文特点,领会阅读这类课文的方法。

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本单元要学习的是史论,请根据第二段内容,给史论下一个定义。

答:史论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探究历史事件的成败、原因和影响,研讨史学领域某些重大理论问题,阐述治史的原则、态度与方法等问题的论著。

提示:注意下定义的方法,被定义项 =种差+属概念。

2.阅读单元知识4—7段,用一句话概括史论的主要特点。

明确:史论也是议论文的一种,因此,也要有明确的观点,也要运用论据进行论证。不过是史论的观点往往是针对某一史学问题而提出的见解,史论的论据是史料史实。另外,论史的目的是为了证今,好的史论往往都有比较强烈的针对性。概括时,这些内容不能缺少。

概括示例:史论的特点在于,要运用历史事实,论证自己对史学方面的某一看法,为现实提供某种借鉴。我们学过的《过秦论》,就是以秦王朝迅速灭亡的事实,论证了实行仁政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希望汉王朝统治者能够实行仁政,不要重蹈秦的覆辙。《六国论》就是通过六国赂秦而亡的史实,论证了一味忍让后退,只能导致灭亡的观点,批评宋王朝统治者软弱的外交政策,警告他们不要“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杜牧的《阿房宫赋》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史论,它运用秦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致使民怨沸腾,二世而亡的史实,论证了统治者不恤民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终会导致亡国的观点,规劝唐敬宗李湛,不要穷奢极欲,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3.阅读第8段,体会如何阅读史论。

提示:注意文中的语言标志,“首先”“其次”“最后”,作为议论文,在阅读中首先要把握住文章的观点,要明确作者是用什么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的,这些论据是否能够准确的证明这一观点,进而了解作

2 者论证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思考我们现在阅读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等。也许,本题要达到的目的与教材知识短文要求不够一致,但作为高三复习,时间本来就紧张,不宜过于展开,而只是用教材为例,进行议论文阅读的指导,所以,做到这样也就够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甲申三百年祭》,完成后面各题。

1.阅读“研读提示”和课文的前三段,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本文写于什么时间:1944年3月

(2)文题《甲申三百年祭》的“祭”是什么意思:纪念。标题用“祭”显得庄重严肃,包含了敬重和追怀之情。

(3)作者要纪念的是什么?

明王朝灭亡三百周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

(4)“甲申”是什么意思,了解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

按照我国传统的纪年法,公元 1644年是“甲申”年。干支法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法,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

3 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配合,来记录年份。一个周期为六十年,因此称六十为“花甲”。

2.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列出结构提纲。

明确:全文的第一句,等于是解题,告诉我们,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字,纪念明朝灭亡三百年,纪念李自成起义胜利、失败三百年。抓住这一句,也就抓作了分析全文的纲。

一、前三段,总领全篇,概述“祭”的理由:一是在这一年里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二是由于农民起义军的种种错误,换来了异族的入主。

二、4至19小节,具体论述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起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腐败,边患养成;二是旱蝗灾害,民不聊生。天灾人祸,导致了农民起义,而统治者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是比天灾更为重要的激起农民起义的客观原因。

三、20小节至结尾。剖析总结起义的沉痛教训。

这部分抓住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展开分析,论述了李自成在取得胜利后迅速失败的原因。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 20小节。提出李自成起义军失败归咎于谁的问题。

第二层, 21至24小节。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

第一,以牛金星、刘宗敏为代表的文臣武将,在入京后都沉浸在“过分的胜利陶醉当中”。由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致在策略上(对吴三桂不实行招降政策)在战略上(仅派几千人去守山海关,把重大军务视同儿戏)在战术上(京城百废待兴,最高统帅李自成却亲自领兵出征,他的左右二膀却在京中肆意行乐施威)一错再错。由于胜利冲昏了头脑,以牛、刘为代表的一些将领和士兵,一反过去的军民上下同甘共苦的传统作风,而沉溺于声色犬马、施威行乐之中。总之,对敌是轻举妄动,全不在意;对己是任 5 意放纵,毫无戒律。于是,起义军用鲜血和生命夺取的辉煌战果,势必要毁于一旦。

第二,是上层领导集团内部以牛、刘为代表的一些人不以团结为重,闹分裂,致使全军出现了“解体”的形势。最后结局不能不是“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或擒或戮,一朝覆亡”。

第三层, 25至27小节。概述这一历史悲剧的深刻意义。

文章从本可避免却恰恰未能避免这一角度,肯定这是一个悲剧。从起义军内部个别首领的失慎(李自成)、蜕化(牛金星、刘宗敏)和蒙冤(李岩),以致铸成大错,最后让清贵族统治达二百六十年之久这一角度,肯定这个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民族的悲剧。

本文虽然是文章节选,但基本结构并没有变化,还是应该扣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分析。

3.这几部分中,哪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为什么?

明确:论史是为了鉴今,使今人不再重蹈前人覆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回忆学过的史论,体会、思考)

4.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明朝的灭亡认真说并不好就规定在三百年前的甲申。甲申三月十九日崇祯死难之后,还有南京的弘光,福州的隆武,肇庆的永历,直至前清康熙元年( 1662)永历帝为清吏所杀,还经历了一十八年。台湾的抗清,三藩的反正,姑且不算在里面。但在一般史家的习惯上是把甲申年认为是明亡之年的,这倒也是 无可无不可 的事情。因为要限于明室来说吧,事实上它久已失掉民心,不等到甲申年,早就是仅存形式的了。 要就中国来说吧 ,就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年间一直都没有亡,抗清的民族解放斗争一直都是没有停止过的。

( 1)作者认为把甲申年作为明亡之年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说它“无不可”是因为: ;说它“无可”是因为: 。

提示:说其“无不可”是因为:甲申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王权统治,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从这一意义上讲,明王朝作为统治全国的专制政权是灭亡了。说其“无可”是因为: A.甲申年前,明朝统治就早已失掉民心,明室政权名存实亡。B.甲申十八年后,尚有南京的弘光、福州的隆武、肇庆的永历这些南明王朝的存在。C.台湾的抗清,三藩的反正以及满清统治二百六十年来,抗清复明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 2)“要就中国来说吧”,这里的“中国”的含义是: 。

提示:这里的“中国”是指“中华民族”,“要就中国来说吧”是指从中华民族(除满族统治者外)反对异族统治来说。

5.阅读课文第20段,回答后面问题:

李自成本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宽大。在未入北京前,诸王归顺者多受封。在入北京后,帝与后也得到礼殡,太子和永定二王也并未遭杀戮。当他入宫时,看见长公主被崇祯砍得半死,闷倒

8 在地,还曾叹息说道:“上太忍!”令扶还本宫调养。(《甲申传信录》)他很能纳人善言,而且平时所采取的还是民主式的合议制。《北略》卷二十载:“内官降贼者自宫中出,皆云,李贼虽为首,然总有二十余人,具抗衡不相下,凡事皆众共谋之。”这确是很重要的一项史料。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后来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

( 1)本段列举李自成善待明室宗亲,意在表明什么?

明确:这些史料,说明李自成很讲究政策和策略,是个有政治头脑的领袖人物。

( 2)为什么说《北略》卷二十所载的这段文字“确是很重要的一项史料”?

明确:它足以证明李自成起义军内部实行的是集体领导,讨论时容许各抒己见,“俱抗衡不相下”,热烈争论的气氛跃然纸上。

( 3)为什么引用的文字称李自成为“贼”,引用这段文字为什么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明确:“贼”是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军的诬词。这段文字引述的是明朝内官评价李自成为人的一段话,出自宦官之口的评论,就显得更真实,更何况是异口同声地说的(皆云),绝非个别人的虚构,所以格外令人信服。

( 4)作者为什么说“后来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请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明确:从李自成角度说,首先他“本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宽大”,其次,他“很能纳人善言,而且平常所采取的还是民主式的合议制”。而从后面对失败原因的分析看,促成吴三桂叛变,诱引清兵入关,刘宗敏应付差不多全部的责任;在义军处于万分危急关头,牛金星的所作所为,对李自成“仓皇而去,仓皇而败,仓皇而返”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6.从第22小节开始,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李岩的被害和义军最后解体的原因,目的是要证明什么观点?

明确:这一部分征引两段比较完整的史料,论述了李岩被害和义军最后解体的原因,侧重论述了牛金星对义军的失败“差不多要负全部的责任”。

7.阅读第25小节,完成后面问题:

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 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而从李岩方面来看,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 。 假使 初进北京时,自成听了李岩的话,使士卒不要懈怠而败了军纪,对于吴三桂等及早采取了笼络政策,清人断不至于那样快的便入了关。又 假使 李岩收复河南之议得到实现,以李岩的深得人心,必能独当一面,把农民解放的战斗转化而为 对异族侵略的战争 。 假使 形成了那样的局势,清兵在第二年决不敢轻易冒险去攻潼关,而在潼关失守之后也决不敢那样劳师穷追,使自成陷于绝地。 假使 免掉了这些错误,在种族方面岂不也就可以免掉了二百六十年间为清朝所宰治的命运

11 了吗?就这样, 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了种族的悲剧 ,这意义不能说是不够深刻的。

( 1)对文中接连运用四个假言判断的有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个“假使”,紧扣住“初进京”,若能实现,则“清人断不至于那样快的便入了关”。第二个“假使”,扣住了“兵败后”,若能实现,则就能“把农民解放的战斗转化为抗清的战争”。

B.第三个“假使”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之上,两个“决不敢”的推论毋庸置疑;第四个“假使”总结全文,说明“免掉这些错误”,不仅个人悲剧不会发生,起义失败的悲剧也不会演出。

C .前两个“假使”,概括了文中所说的起义军失败的严重后果,后两个“假使”,概括了文中所说的起义军错误的原因。

D.文章不用一般的陈述语气,而用假设口吻出之,正误对比,悲慨激愤,有深度,也有气势,这是为了要引起读者深长的思考,增强论证的效果。

( 2)文中“对异族侵略的战争”所指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清兵入关

B .反对清兵入关

C.民族之间的战争

D.反对民族之间的战争

( 3)“个人的悲剧”是指什么?“民族的悲剧”是指什么?关于“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了民族的悲剧”这一点,史学界众说不一,你的看法如何?

明确:“个人的悲剧”是指起义军内部个别首领的失慎、蜕化和蒙冤,以致铸成大错,让清贵族统治 260年之久,进而证明是民族悲剧。

( 4)作者为什么说“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而从李岩方面来看,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

明确:作为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李自成把推翻明王朝,解救受苦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且经过十六七年的浴血奋战才换得了进军北京的胜利,但是,仅仅一年的时光 13 就遭到兵败业毁的结局,他本人应付决策失误的领导责任,当然是悲剧的主人。

如果说李自成因没有预见到失败而酿成悲剧的话,那么李岩则早就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一切,并且竭力想防患于未然,但是他却无力杜绝它的发生,致使有志不得明主,有才不得施展,有法不得贯彻,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不得不空怀伟大抱负而含恨死去,因此,他的“悲剧意义”更加深刻。

所谓“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是说从李岩方面来看,李自成失败的教育意义更大。注意后面一连四个假设句。第一个假设句,概括了第 21小节所说的错误,指出李自成没有采纳李岩的谏言,在策略上、战略上都出现了巨大的失误。第二个假设句,概括了第22小节的错误,指出李自成没有接受李岩收复河南的建议,又一次在战略上犯了错误。第三个假设句说明,由于前面两个主要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李自成陷入了绝境。最后一个假设句是个否定式的反问句,总收上文,指出,由于犯了上述错误,

14 使个人悲剧扩大而成为了民族的悲剧。所以说“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

8.本文写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明确:充分引用史料作为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依据,对史料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来,是本文写作方面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本文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现实斗争提供了借鉴的例子。作者对李自成、牛金星、刘宗敏、李岩,褒贬分明,确切有据,能充分利用史料作为分析与评论的依据。文章引用史料大致有三种方法:

一是较为完整的直接引用。如课文中引《明史·李自成传》的极端和《北略》中的几段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这种引文,引述的往往是相对完整的一件事或一段话,引用的方式是分行分格,引号加不加都可以,但必须注明引文的出处。如果中间有删节,则必须用省略号标明。

二是行文中间的直接引用。如课文中引《北略》卷二十所载内容的话,引《甲申传信录》中关于牛金星俨然太平宰相风度的话等等。这种引文,往往只是摘取需要的一言半语,一鳞半爪,以证实论者的某一局部观点,引用的方式一般都是夹在行文之中,加引号但不另行分段,但也必须在前或在后注明引文的出处。

三是复述原意的间接引用。如课文中关于李自成入京前后对待明室的宽大态度那几句话,关于刘宗敏对待吴三桂的策略错误那几句话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这种引用,已不是引“文”,而是引“意”,所以不加引号,但转述必须符合原意,不能任意瞎编,必要时也得注明出处。如 20小节的那几句,注明是引自《甲申传信录》的。

9.史论,“论古”是为了“鉴今”,结合本文写作背景,谈谈当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另外,想一想,在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答此题应该参考参读课文《甲申三百年祭写作前后》,注意本文写作的时代

16 背景。 1944年3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已经指日可待的时候,面临即将胜利的现实,分析李自成成败的历史教训,其借鉴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但国共两党对于这篇文章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文章发表后,国民党方面立刻就有人出来干预,说这篇东西是“影射当局”,国民党《中央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进行攻击。但仅隔二十天,1944年4月12日,毛主席在《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就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并把本文作为整风文件,供党内学习。

附:部分能力训练题解答: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骁 勇 xiāo 官 吏 lì 潸 然泪下shān

B. 赈 济zhèn 虐 待nuè 刚 愎 自用fù

C.删 削 xiāo 围 剿 jiǎo 脱粟粗 粝 lì

D. 纂 述cuán 谶 言chèn 藏弓 烹 狗pēng

( B刚愎自用的“愎”读bi;C删削的“削”读xue;D纂述的“纂”读zuan)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陶醉 脏款 收敛 乌合之众

B.肘腋 杀戮 懈怠 挺而走险

C .隶属 颠覆 麾下 死灰复燃

D.窥伺 踌躇 谗害 催枯拉朽

( A赃款B铤而走险 D摧枯拉朽)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自成的大顺朝即使成功了,(假使没有外患,他必然是成功了的),他的代表农民利益的运动早迟也会变质。

B.吴镇(原作“各镇”,据《小史》改,下同。)兴兵复仇,边报甚急。

C.到了十六年再来喊:“收拾人心”,其实已经迟了。

D .就是官书的《明史》都称赞他“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出粟赈饥民,民 德 之 德:感激恩德

B.潜逃,事泄, 坐 斩 坐:判罪

C.他很能 纳 人善言 纳:接受

D .二十九日离开北京, 首途 向西安进发 首途:带头

(首途:启程、上路)

1.A(B刚愎自用的“愎”读bi;C删削的“削”读xue;D纂述的“纂”读zuan)

2.C(A赃款B铤而走险 D摧枯拉朽)

3.D

4.D

甲申三百年祭

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读《甲申三百年祭》有感

《甲申三百年祭》的历史意义

再读《甲申三百年祭》有感

《甲申三百年祭》预习学案

毛泽东与《甲申三百年祭》述略

重温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

甲申三百年祭教案
《甲申三百年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甲申三百年祭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