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共供求理论视角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9: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公共供求理论视角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

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残疾人体育活动应该纳入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内,这是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公共供求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字:残疾人 公共供求 体育 措施

1、前言

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理应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人文关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涵盖的领域。残疾人体育是现代人类社会体育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残疾人身体素质,体现对残疾人关怀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展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成绩。我国的残疾人运动健儿不断在残奥会和亚残会等国际大赛上斩金夺银,屡获佳绩,在给祖国带来巨大荣耀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加认可和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顶级残疾人运动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是短期内无法弥补的,需要我们付出长期和艰巨的努力。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全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发展经费不足,专业的场馆设施比较缺乏。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实际需求与当前的供给能力之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从公共供求的视角下,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服务保障和服务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概念与理论依据

体育公共服务在我国是一个新颖的研究领域,其概念、具体结构以及实施方法等都存在较大的争议。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逐渐形成一股研究体育公共服务的热潮,学者们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向前发展。本文研究的前提必须先明确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在综合分析比较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后,最终决定采用樊炳有教授提出的理念,即体育公共服务不仅包含了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行为,也涵盖了相关的公共服务行为,具体来说,囊括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公共信息的搜集与传递、体育公共事业的推进与发展。

公共供求理论是本文采取的研究理论,其以公共供求关系为基础,揭示了公共需要与公共供给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规律。在研究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引入公共供求理论,可以从一种比较新的视角上去揭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这种理论,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应该充分参照和考虑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体育公共服务物体系发展和优化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体育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成果与实际取得的服务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具备的服务素质与条件。

3、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扶持,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我国的残疾人运动健儿不断在残奥会和亚残会等国际大赛上斩金夺银,屡获佳绩,在给祖国带来巨大荣耀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加认可和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我国残疾人开始越来越多地参加到体育活动中,他们越来越认可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生活的积极变化,这对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开展了多种类别不同层级残疾人体育展示活动,并且不断投入资金建设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设施,升级原有的设施。总体来说,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相比于以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这点是无法否认的,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改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顶级残疾人运动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事实上,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因此,其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还不能满足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实际需求,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明显。

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4个:缺乏经费、规范不统

一、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优惠政策。这几个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4类:保障制度与体系不完善,领导层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深刻的认识,社会资源不足,信息传递不畅通。总体来说,我国还需要继续完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推进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4、完善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分析

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残疾人社会权益的重要体现,其体育事业不仅仅只是残疾人参加高水平的运动会获得优异的成绩,不仅仅在于培养一批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更重要的是要开展群众性的由广大残疾人参与的体育活动。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必须坚持长效机制,不能片面化、功利化,下面从公共供求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些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坚持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4.1、提高公共服务的思想意识

目前,正是由于人们的意识差,导致残疾人事业受到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逐步加强人们对于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注程度,消除人们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误解与错误认识。具体来说,使人们意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关注与投入,残疾人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发展体育事业的权利;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残疾人社会权益的重要体现,其体育事业不仅仅只是参加高水平的运动会,更重要的是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要坚持长效机制,不能片面化、功利化,只注重短期成绩的提升,而忽视长期运行机制的建设。

4.2、落实政府部门责任制

“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大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力度,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社会生活权益的政策规定,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体系”的实施,即全力加强残疾人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的建设,这对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尽管宏观调控政策是好的,但是其只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与制约作用,将这两个体系的建设落到实处,仍然需要开展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坚定不移地执行。具体来说,应该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进行责任划分,落实监督与问责机制。如何将政策落到实处,全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我们统筹规划和考虑,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与误解,使其享有与普通人一样的社会权利,必要时还可以考虑给予政策照顾,加快残疾人体育的社会融合速度。

4.3、加大资金投入

当前,困扰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建设相关服务体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建设资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筹集: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在残疾人体育事业建设的具体责任,包括事权和财权责任;增加残疾人彩票公益金和就业保障金的支付比例;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按照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吸引社会资本。对资金的使用应该公开透明,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和落到实处,这也是持续吸引资本流入到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必须采取的手段。

4.4、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制度,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体系的建设中,必定会极大地促进服务体系的完善。完善管理制度应该加强该领域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确立法律依据,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快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和规范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建立起具有保障性的公共财政制度,按照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实际需求确保体育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此外,政府还应该引导和加强残疾人体育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如建立起社区性质的残疾人体育俱乐部以及更大范围的残疾人体育社团,充分吸纳残疾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4.5、开发残疾人体育专用的器材与设施

开发残疾人专用体育器材与设施是体现对残疾人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残疾人因为身体功能不健全,很多情况下无法使用普通人正常使用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素质特征研发适合于他们使用的体育设施与器材,从器械的安全性、种类、颜色、尺寸大小、结构和功能等进行设计,以适应残疾人群的不同需求。比如,可以为腿部残疾的残疾人开发加长型的羽毛球拍;为盲人自行车爱好者开发可以自动识别方向的两轮自行车。在选择盲人健身器材的具体配置时,应该考虑多样性和功能性的共同要求,如可以在拉力器下面设置可活动的座位,这样,残疾人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可以将座位移开,然后将轮椅安置在器械下面。盲人在参加足球活动时,由于视力差的原因,我们可以在足球的内部设置响铃。总体来说,残疾人健身器材的设计与生产应该充分人性化,体现出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在材料、功能和工艺上做足功夫。

4.6、加大残疾人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和抓紧培育特殊体育指导员,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重点抓好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其次,对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特殊体育的培训工作,将他们充实到特殊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这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再次,改革现有体制,聘任优秀的体育专业学生,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到社区或者农村,从事残疾人体育的培训、组织、管理与宣传等活动。通过这几种具体方式,加强特殊体育指导人员的培养,扩大其人才队伍。

5、结束语

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理应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人文关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涵盖的领域。本文从公共供求关系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并就其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完善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6、参考文献

[1] 曹可强.完善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J].体育科研, 2008,29.[2] 李建国.体育强国的基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体育科研, 2009,30.[3] 李静.试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23.

我国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报告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纳税服务体系优化

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材料

建设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旅游局)

绍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供求理论视角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
《公共供求理论视角下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