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转变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转变教师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这就我们应当秉持的评价理念。

关键词:教师评价 多样性 多元性 导向性

新的课程推进至今,个性学习、多元解读的理念已被许多老师接受并不断实践着,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标准答案来解读文本,评价学生的方式。老师们也已经注意到把过去单向性的老师评价转变为老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这是课堂评价的进步。然而,我们并不难发现单一性的、一元性的、模糊性的、程序性的课堂评价仍充斥于我们的课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课堂评价理念,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变单一性为多样性

曾经有一段时期,“棒,棒,你真棒!”充斥着课堂,甚至在语文课堂上出现“Good,Good,Very goog!”的格式化表扬。另外,“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也成为很多老师的口头禅,以示他在进行“赏识教育”。试想如果你的学生,整节课,整天,整个星期都只听到这样的表扬,将作何感想?还会每次都暗暗高兴吗?老是以鼓掌拍手高呼口号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越强,就会反应冷淡,感觉无趣。

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我们为何不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机智多变,进行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语常用常新、层出不穷,然后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努力做到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

其次,我们可以把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 其三,我们可以尝试实物评价,可以赠送除小红星、小红花以外,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如一支书签、一片枫叶、一颗种子、一幅书法作品、一张自画的文中角色图片等等,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

其四,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或学生的特点,予以创新的评价。有一位一年级老师在检查学生预习认读生字时,这位学生将几十个生字全都认会了,老师灵机一动,夸她像聪明勤劳而又可爱的小蜜蜂,并奖励她像蜜蜂一样在教室里飞一飞。这位小女孩兴奋不已,其他同学也羡慕不已。当学生在期待奖赏、向往成功、接受评价、主动学习时,直到产生对求知内容本身的兴趣,从而完成了教育的重要过程。

二、变一元性为多元性 所谓多元性评价是相对于一元性评价而言,是适应多元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为发展学生的探求能力、独创精神而容纳学生不同的然而合理的认识和思想,允许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的一种灵活的评价方式。多元性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要求教师重视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牢固树立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地与作者、学生、文本对话。在开展多元性评价,尊重个性化理解体验的同时,必须防止忽视文本的意义构想和科学的教学价值的取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统一模式化的理解走向涣散、混乱的与文章完全背离的解读。教师自身对文本意义构想和教学价值取向上必须有正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思索、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求异中更求佳”,学会从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

三、变模糊性为导向性

模糊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思考成果、发言不置可否、不分正误、不论高下、不作诊断、不予导向,让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评价信息中澄清是非、分出高下、明确方向、领悟方法。

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但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其导向功能的发挥。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学法、深化认识的作用。 对于不同的情形,教师应作出更灵活有效的评价。对于非此即彼,有唯一答案的这类问题,老师一定要加强评价的针对性、诊断性,以总结性评价澄清正误,明确是非;对于多元解读见仁见智的问题,更要采用导向性评价,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乃至教学的效果。

四、变程序性为情趣性

所谓程序性评价,是指例行公事式的,为评价而评价,以生硬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每每学生质疑、发言、朗读必定要予以例行的评价:问得好,问得很有价值;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说得好,说得很深刻等。这种评价无所谓好坏,只是欠缺一种趣味和活力,欠缺一种灵动和情感。

如果能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性,多了情趣性。

五、变及时性为及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

评价要及时,这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因为及时性评价很易于让发言的学生个体享受思考的愉悦,成功的快感以至步入乐思、善思、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也可能带动和激励全班同学积极思考、争先恐后。

凡事都有两面性,及时评价,的确有振奋精神、一锤定音、明确结论的效果,但也容易挫伤学生群体的自尊心、积极性,使之产生相形见绌的失败感。特别是对于能多元解读的问题,容易导致对问题理解的草率、肤浅、僵化、片面。究其实质,是教师眼中缺乏对学生这个活生生的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的认识,缺乏对文本多角度的多元化解读的深刻认识。我们的课堂,应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着力展示学生学习的原生态,尽情让更多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感,变及时性评价为及时性与延迟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延时评价,就是在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期待的态度,让更多学生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然后适时以更好的方式予以归纳评价,实际上,这也更体现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珍视,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倡导,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六、变预设性为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

新课程教学中,预设性评价仍有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教师的评价语言库中储存足够多的课堂评价用语,掌握多种课堂评价方式及其运用方法,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适当考虑评价问题,不仅要考虑评价方式在此时此地本文本课中如何恰当运用,以至于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自然妥帖,而且要考虑推陈出新,时时不同。教师巧妙的处理,即兴的评价,都是植根于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扎实的日常教学功底。那种充满个性魅力、随机应变的课堂评价,创造了和谐融洽的教学空间,激活的是学生无限可能的创新思维。当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足够的实践经验,吸取了足够的课堂智慧,形成了足够的捕捉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才能完成经验的超越,才能从机械走向灵活,才能从预设走向生成,才能从僵化和计划走向开放创造和自由,才能使课堂变化多姿,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篇)浙江省教学科学研究院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变教师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唐家庄第一小学

魏国君

创新理念转变作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版)

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正面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正确使用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凸显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重视评价艺术 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评价实效 促进学生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论文

开展绩效考核评价 促进工作作风转变

转变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发展(论文)
《转变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发展(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