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真菌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31:38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真菌教案

2016至2017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生物《真菌》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重点)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知道真菌与人类息息相关。能力目标:

1、制作及观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临时装片。(难点)

2、尝试绘制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2、通过真菌的学习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的营养和繁殖方式。2.难点: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的营养和繁方殖式。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利用图片视频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质疑,逐步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并区分青霉和曲霉,使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有一个确切的认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礼物,其中一件是“一物生来像小伞,林中树下把家安,小伞撑开收不拢,做汤做菜味道鲜。”猜一猜是什么? 生:蘑菇

师:呈现蘑菇实物。 问:蘑菇属于哪类生物? 生1:植物 生2:菌类

进一步引导: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体内没有叶绿体

师:所以蘑菇不能属于植物,那么它属于细菌还是真菌?为什么? 生:真菌,因为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我们用眼是看不到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真菌世界,认识真菌这类生物。

二、探究新知

真菌的种类很多,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种类约有12万种,我国大约有4万种。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个体,也有个体较大的多细胞个体,还有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真菌。

师:今天中午我们就来一个真菌大聚会。

(一)、真菌的形态结构

1、酵母菌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件礼物,(出示酵母)这里面是什么? 生:酵母菌

师:我们家里做什么的时候用到它? 生:做馒头

师:想想看,还有做什么也要用到它? 生:做面包,酿酒。

师:想不想看看酵母菌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1:观察酵母菌

师:出示实验的目的要求、利用图片和视频了解酵母菌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能发现酵母菌是单细胞的,有的说是多细胞的。 师给予表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师:展示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的图片

讲:酵母菌的确是单细胞生物,两个长在一起的是一个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补充: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孢子生殖。 生对照视频,填出教师出示的PPT课件上酵母菌结构:

2、霉菌

酵母菌是真菌中的单细胞菌类,在真菌中还有些多细胞菌类非常常见,例如霉菌,在学习了解霉菌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有关霉菌的震撼的视频

过渡:老师还给大家带了些橘子和核桃但没保存好。(师展示带来的发霉的橘子和核桃)

生:长毛了, 发霉了 师:这些毛我们称它什么? 生:霉菌

师:霉菌长什么样?下面你可以仔细观察你桌上的霉菌。 分组实验2:观察青霉、黑曲霉

师:出示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生:检查自己的材料用具后按照方法步骤操作 师:巡视指导

问: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 生:橘子上的霉菌是绿色,面包上的霉菌是黑色。 师:长在橘子上的是青霉,长在面包上的是黑根霉。 生:霉菌下面是白色, 它是一丝一丝的

师:生物学上叫它菌丝,也就是说霉菌是由菌丝构成的。 生:上面有很多小点点,小点点是什么? 师:小点点与生殖有关,你猜是什么呢? 生:孢子

师:你看到的青霉是绿色,其实就是因为它的孢子是绿色的,黑根霉是黑色的,也是因为它的孢子是黑色的。 师:还有什么疑问? 生:菌丝里面是什么样? 生:孢子是什么样的? 生:青霉和黑根霉有什么区别?。

师:展示显微镜下的青霉、黑根霉的孢子排列图片,学生区分。

师总结:青霉、黑根霉都是丝状真菌,菌丝内不含色素,是无色的,霉菌的颜色

是由孢子囊中孢子的颜色决定的。

讨论: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区别?

生: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细胞个体,霉菌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有孢子囊。

3、大型真菌

师:你吃过或者听说过哪些蘑菇? 生:介绍自己吃过的蘑菇 师:你知道蘑菇的各部分名称吗? 生:对照图2.3—13识记

师:蘑菇,被称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点,有利于大家的生长发育。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呢? 生:毒蘑菇不能食用

师点击图片:这是一些毒蘑菇。专家建议,不熟悉的野生蘑菇最好不要采摘食用,小心中毒。

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当地的食用菌有哪些? 师出示各种大型真菌:大家看你认识这些真菌吗? 生介绍自己认识的各种真菌: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平菇„„

(二)、真菌的生命活动

师:酵母菌能发面、酿酒,那你能不能推测出它的营养方式? 生:腐生

师: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

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

生 生: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孢子生殖。 师:霉菌靠什么生活呢? 生:分解橘子、面包里的有机物。 师: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生: 腐生

师:你知道蘑菇的培植过程吗? 生:交流

师:同学们根据蘑菇的生活环境,你能不能推测出蘑菇的营养方式? 生:它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应该属于腐生。

师:霉菌和蘑菇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有机物。 问:我们吃的蘑菇大多是种植的还是野生的? 生:种植的

师:那种蘑菇是种种子吗? 生:种孢子

师:孢子是什么样的呢?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太小了

师:我们可以通过制作蘑菇的孢子印来认识它们, 这是课前老师和部分同学制作的几个孢子印(出示孢子印),想做一个吗?课下向小组长请教就会了。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孢子印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记忆,培养学生课下动手能力。 师:我们今天探究的这三种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生:有

师:哪些共同特点? 生:交流

师补充:有的真菌在其他生物体上营寄生生活,如我们皮肤上的癣就是由真菌引起的。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归纳的就是真菌的特征。 点击屏幕出现真菌的特征:

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它们主要营腐生生活,有的寄生;大多靠孢子繁殖。

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其它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师:和细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植物、动物、真菌细胞中有明显的细胞核,有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由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动物、植物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小结:真菌多数对人类有益,也有的有害。

三、延伸:师:真菌和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四、小结巩固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件展示小结内容)酵母菌是单细胞的个体,霉菌、蘑菇是多细胞个体,但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它们主要营腐生生活,有的寄生;大多靠孢子繁殖;多数对人类有益,也有的有害。

2、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讨论、交流。

五、课堂达标:

六、板书设计:

一、真菌的种类

二、真菌的形态结构

三、真菌的繁殖

赵华平第九师一六六团6

推荐第2篇:真菌教案

第四章 第三节

真菌

普兰店市第五中学

周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通过青霉、曲霉的 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认识真菌的主要特征。

3.描述真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青霉、曲霉及新鲜蘑菇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制作孢子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模拟实验,提高探究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作为分解者的真菌,理解真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真菌的繁殖

【教学方法】

观察法、模拟实验法、实验法、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提前组织部分学生亲手培养霉菌、做孢子印(2)蘑菇(3)学生分组实验用的放大镜 (4)模拟试验用气球、金纸 2.学生准备:部分同学培养的霉菌及孢子印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生物界分类引出真菌,让学生了解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

2、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与真菌有关的食品或生活现象,老师简述真菌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创设情境,展开新课]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1、酵母菌

① 通过回忆七年级(上)学过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说出酵母菌的结构特点; ② 了解酵母菌的用处及危害。

2、霉菌

⑴自主学习课本63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 青霉曲霉的菌体是有什么构成的?

② 霉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其细胞构成是什么样的? ⑵以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展开

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颜色;根据书上青、曲霉的模式图说出其各自孢子的结构特点; 通过前(1)((2)总结青霉曲霉在颜色和形态上的异同点。

3、蘑菇

①了解蘑菇的大致种类; ②猜想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③ 小组合作交流,回到以下两个问题; ●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什么? ● 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他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二、真菌的繁殖

① 组织学生一起制作模拟孢子传播的实验

② 展示自己做的孢子印,并用放大镜观察,近距离接触孢子

三、回顾与整理

四、学以致用

1、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容易在这些物品上生长?

2、检查一下自己家庭储粮、放衣物的情况,你能做哪些工作防止霉菌的生长?

3、在雨后或潮湿的草地树桩上,常常会有蘑菇长出。如果让你养殖食用蘑菇,你将怎样做才能满足蘑菇的生长条件?

五、作业

回家收集有关养殖食用菌的资料,完成课本65页的课外实践。

推荐第3篇:真菌教案

真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能力目标:

1、运用制作及观察青霉、曲霉临时装片的技能。

2、运用制作孢子印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观当地的食用菌养殖场,体验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真菌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3、观察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1、运用制作及观察青霉、曲霉临时装片的技能的培养

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图示法、实验法

四、教学准备

用橘皮、馒头、面包片培养青霉和曲霉,新鲜的蘑菇,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制作有关青霉、曲霉、蘑菇和酵母菌的结构CAI课件,制作孢子印,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器材,制作孢子印的实验器材,一袋酵母,一个发酵的苹果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悉常见的真菌,展开话题,使学生进入“菌”的探究学习)

师出示各种大型真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东西,大家看你认识这都是什么吗? 生托起盘子介绍自己认识的各种真菌

师:你最熟悉的其中的什么? 生:蘑菇.师:你吃过或者听说过哪种蘑菇? 生介绍自己吃过的蘑菇

(二)新授:

1、探究蘑菇 师:同学们采过蘑菇吗? 生:采过

师:那么你们是在哪儿采的呢? 生:草丛里

师:为什么到那里去采? 生:以前下雨后,同学在那里见过蘑菇 师:请见过蘑菇的同学说说那里的环境? 生:阴暗、潮湿、落叶比较多

师:为什么现在那里没有蘑菇了呢?大家能帮忙分析一下吗? 生:这几天比较干燥 生:气温太低

师:分析得很好,现在大家能总结一下蘑菇的生活环境吗? 生:温暖、阴暗、潮湿、有机物比较丰富的地方

师:同学们根据蘑菇的生活环境,你能不能推测出蘑菇的营养方式? 生:它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应该属于异养 师:我们吃的蘑菇大多是种植的还是野生的? 生:种植的

师:那种蘑菇是种种子吗? 生:种孢子

师:孢子是什么样的呢?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太小了

师:我们可以通过制作蘑菇的孢子印来认识它们, 这是老师制作的孢子印(出示孢子印),想做一个吗?你面前就有蘑菇、剪刀、培养皿里有纸,我们可以边学边做。

屏幕显示蘑菇的结构图

师:我们看到的蘑菇是蘑菇的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盖和菌柄构成,菌盖的背面是菌褶,里面有大量孢子。我们用剪刀将菌柄剪去,将菌盖扣到培养皿里的白纸上,再扣上烧杯,就可以了。

师:做好了就别再动了,下课后带走,明天你就可以看到美丽的孢子印了。

你为什么要用扣上烧杯? 生:孢子太小,别让风吹走

师:你面前有老师提前制作好的孢子印,拿起来,能看到什么? 生:有一圈白粉一样的东西

师:这里面就有大量的孢子。一个蘑菇能产生这么多孢子,那么蘑菇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多细胞的

师:你摸一摸孢子什么感觉? 生交流

师:拍一拍,孢子不见了,咱们刚才帮蘑菇传播后代了,现在教室里就有了大量的蘑菇孢子,过几天,你们就可以在教室里采蘑菇了。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蘑菇是长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教室没有它们生存的环境。 师:哦,教室里采不到蘑菇了,那么我们想收获蘑菇,还是去一下蘑菇大棚吧。 屏幕显示学生兴趣小组参观蘑菇大棚的视频,介绍蘑菇的养殖方法。 师:现在知道蘑菇是怎么种植的了吗? 老师从蘑菇大棚带来了几个蘑菇棒,里面已经有大量的菌丝,送给没有采到蘑菇的小组,请他们细心培育。

师:蘑菇,被称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点.,有利于大家的生长发育。 毒蘑菇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呢? 生:毒蘑菇不能食用

师点击图片:这是一些毒蘑菇。专家建议,不熟悉的野生蘑菇最好不要采摘食用,小心中毒。

2、探究霉菌

(通过展示观察发霉的食物,思考生活中物品发霉的现象,探究霉菌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方式。按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的步骤,由宏观观察到微观观察霉菌,边观察边质疑,逐步探究霉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并区分青霉和曲霉。)

过渡

师展示带来的发霉的橘子和面包:老师还给大家带了些橘子和面包,但没保存好。 生:长毛了, 发霉了 师:这些毛我称它为什么? 生:霉菌

师:这些霉菌靠什么生活呢? 生:分解橘子、馒头里的有机物生活 师: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生:异养

师:霉菌长什么样?下面你可以仔细观察你桌上的霉菌,可以利用放大镜。 学生观察

师将两种霉菌放在投影仪上,放大,显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 生:橘子上的霉菌是绿色,面包上的霉菌是黑色还有的是黄色。 师趁机介绍长在橘子上的是青霉,长在面包上的是曲霉。 生:橘子上的霉菌下面是白色,上面是绿色 生:它是一丝一丝的

师:生物学上叫它菌丝,也就是说霉菌是由由菌丝构成 生:上面有小黑点,小黑点是什么? 生:为什么下面的毛是白色,上面是绿色? 师:小黑点与生殖有关,你猜是什么呢? 生:孢子

师:你看到的青霉是绿色,其实就是因为它的孢子是绿色的,下面的菌丝是白色的。

曲霉是黑色的或黄色的,也是因为它的孢子是黑色的或者褐色的。 师: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菌丝里面是什么样? 生:孢子是什么样的? 生:青霉和曲霉有什么区别?

师:要知道答案,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将霉菌做成装片来观察。联系前面我们做过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我们该怎么制作霉菌装片呢? 生讨论交流:擦片、滴水、取材(用牙签挑取)、盖片。 师点击屏幕,显示制片步骤,提示取材该注意问题。

师:下面就继续我们的发现之旅吧,这个组先观察青霉,这个组先观察曲霉。 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师分别将一个制作效果好的装片置于显微投影仪上展示。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他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学生到屏幕前上指出自己的发现:

1、青霉的菌丝是多细胞的。

2、青霉的细胞中有细胞核.3.有很多散落的孢子

4.它们顶端的孢子排列的象个扫帚。 另一组学生指出自己的发现:

1、曲霉的菌丝是多细胞的。

2、曲霉的细胞中有细胞核。3.有很多散落的孢子。

4.它们顶端的孢子排列成放射状。

师边总结边板书:也就是说青霉曲霉都是多细胞的,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 (如果学生制作的装片效果好,应该能看出青霉和曲霉的孢子排列的形状不同,学生指出后,教师可以直接归纳青霉和曲霉的区别。如果制片效果不好,学生看不出孢子的排列,就屏幕显示教师显微拍摄的青霉、曲霉的孢子排列图片,学生区分)

3、探究酵母菌

(由生活中的现象,推测出酵母菌的营养方式。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酵母菌照片,探究酵母菌的结构和生殖) 过渡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菌,(出示酵母)这里面有什么菌? 生:酵母菌

师:我们家里做什么的时候用到它? 生:做馒头

师:还有什么要用到它? 打开装苹果的塑料袋,生闻。 师:什么味? 生:酒味,酿酒用到它。

师:那你能不能推测出它的营养方式? 生:异养

师:想不想看看酵母菌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屏幕显示教师拍摄的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的照片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能发现酵母菌是单细胞的,有的说是多细胞的。 师给予表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屏幕显示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的图片

师:酵母菌的确是单细胞生物,两个长在一起是一个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师补充: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孢子生殖 我们再将它们放大,注意观察它的结构。

4、探究真菌的特征

(通过比较酵母菌和细菌,探究出二者的不同,并通过比较蘑菇、霉菌、酵母菌,进一步归纳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师:酵母菌与我们上节课讲的细菌有什么不同呢?点击图片

大家将它们的特点,填写在你的导学提纲上的表格里,进行比较。 生填写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并归纳出它们的不同

师:它们虽然都是单细胞的,名字都带菌字,是不是同一类? 生:不是

师:我们今天探究的这三种菌类,酵母菌、霉菌、蘑菇,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生:有

师:哪些共同特点? 生交流

师: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种菌类? 生:真菌

师:刚才同学们归纳的就是真菌的特征 点击屏幕出现真菌的特征

(三)学以致用: 木耳、银耳、灵芝等为什么都是真菌? 生交流

(四)延伸:

师:课堂上的我们观察用的馒头橘子课后怎么处理? 生:扔垃圾箱里

师:扔掉后它们变成了什么?生:无机物 师:谁的功劳? 生:真菌和细菌

师:真菌除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重要角色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五)作业设计:

1.有一种堪比黄金的中药,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呢?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交流。

2 课外实践:查阅资料,自己动手养殖食用菌。

板书设计

真菌

蘑菇 霉菌 酵母菌

营养方式:异养 异养 异养

生殖方式:孢子 孢子 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

结构特点:多细胞

菌丝,多细胞,有细胞核 单细胞,有细胞核

推荐第4篇:真菌教案(全文)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教学理念

营造开放的课堂教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

四、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B、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3、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4、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CAI:通过长毛的水果和各种蘑菇引入主题欣赏图片创设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巧妙的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常见真菌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顺向迁移和正迁移。

用“问题广角”形式激发学生提问,达到要教学生认识真菌的目的。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梳理问题,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结合“观察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合作能力。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

适时引导,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有关真菌的营养方式的问题。观察发霉食品里的营养菌丝和蘑菇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想到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

步步深入,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真菌繁殖方式的问题。观察思考,想到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自己的,说出孢子适于繁殖的种种好处。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孢子的释放过程,确认蘑菇的繁殖过程。畅想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知识回归生活。

生活帖士,结合学生提出有关真菌联系生活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总结知识,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做屏幕上的选择题 对知识回顾和整理

以真菌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效益为由,鼓励学生学以至用,为社会多做贡献。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本着这一理念,我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广角”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

本节课我认为我的亮点之一在于新课的引入方式,用新鲜水果和长霉的水果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亮点之二在于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了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不足之处,对学生认知程度估计过高,课堂预设内容没有充分展开,下课时间提前了一点点。如能在问题预设方面再做些改进,课堂效果会更好。

推荐第5篇:真菌

《真菌》教学反思及评课

更新时间:2008-06-17 14:34:00

真菌一节的教学反思

实践效果:

1、充分体现了由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基本概念的知识目标。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首先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

真菌评课 稿

讲授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进行有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能先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虽然青霉、曲霉和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 .....

推荐第6篇:第三节 真菌

第三节 真菌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介绍霉菌和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 2.通过介绍我国人民利用真菌造福社会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 2.教学难点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准备

1.每组准备显微镜一台、放大镜一把、酵母菌装片一块、有霉菌的桔子皮和新鲜的蘑菇或金针茹。

2.酵母菌的结构挂图,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挂图,青霉、根霉、曲霉挂图,蘑菇的形态结构挂图。常见真菌特点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课前播放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谈话:同学们听过这首歌么?是什么名字呀? 生:听过,是《采蘑菇的小姑娘》

师:谁知道小姑娘会是在什么地方采蘑菇? 生:森林里,草丛中,树根下 师:她会在什么时候出去采蘑菇? 生:春天或夏天下过雨之后。

师:小姑娘采的这蘑菇有什么用处吗? 生:可以吃,可以炒菜。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我们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我们依次学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的植物、动物、细菌、病毒,有谁知道蘑菇应该属于生命世界里的哪一类?

生:真菌。

师:对,蘑菇属于 真菌(板书) 类,这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板书)也不属于 动物 (板书)的生物。我们这一节课就来研究 生活中的 真菌(板书)

(二)、活动1 :可以食用的真菌:

师:我们都知道哪些可以食用的真菌(板书)? 生:木耳、银耳、金针菇„„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真菌的图片,认识一些可以食用的真菌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看谁能辨认出这是哪些真菌,你在哪里见过?

师:播放课件,学生观察。

师:边放课件,边提问,这是什么真菌? 讨论交流:

师:好,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都辨认出了哪些真菌? 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真菌呀?(每人说一种)

生:银耳 在夏日超市和农贸市场有场卖的。

生:木耳 妈妈买过木耳,用木耳做的菜可好吃了。

生:香菇 妈妈从农贸市场上买来香菇,做的香菇鸡,好吃极了!

生:我看到老师播放的图片中有灵芝,使我想起了爷爷喝过的“灵芝”茶。 生:还有“冬虫夏草”,它是名贵的中草药。

师:同学们观察得十分仔细,你们知道得也真多!你们太棒了! 师:这些可食用真菌都有哪些吃法?有什么营养价值?

生:用银耳做银耳莲子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呢。 生:我做过凉拌金针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生:我吃过白灵菇鸡汤,听爸爸说:白灵菇可防治老年心血管病,儿童佝偻病,软骨病等疾病,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很高。

生:爷爷喝的灵芝茶,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师:谁亲自用可食用真菌的做过哪些菜?

生:我做过香菇炒肉。生:我做过凉拌金针菇。

师:还有许多我们这里没有见过或是我们不熟悉的真菌,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播放PPT图片。

师:这些可食用真菌营养价值丰富,有许多还是名贵的中草药,它们真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板书)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说可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生:可食用真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多数还具有保健作用,还有许多是名贵的中药草。真是我们宝贵的生物资源!

师:鼓励,总结得好!鼓掌!

师: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吃,下面我们看一段资料。

(三)、活动2 食物发霉

师:同学们知道么,生活中还有些真菌,常常令我们苦恼,因为它经常使水果、食品长毛,使衣物发霉。这是什么?

生:霉菌。(教师板书)

师:对!我们称这种真菌叫做霉菌(板书)。霉菌长什么样?

师:为了便于大家仔细地观察霉菌的外形特点,老师特意培植了几种霉菌,等会呢就请同学们先用肉眼看,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霉菌到底长什么样。最后还要请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在课本P29的“放大镜”内。(课件显示霉菌的课件)

师:提示:说明霉菌是物体变质后产生的,直接食用对人体有害。 同学们猜想一下:培植霉菌时,在什么环境下食物容易发霉? 生:(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环境下) 师:怎么证明你说的有道理呢? 生:用实验验证。 师:怎样设计实验 生:用对比实验法

师:好!下面我们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设计结果记录在29页 “我的实验设计”中。 学生设计,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设计,交流。 小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呢?(学生可能答不完全正确,提醒学生要在相同时间段观察两组实验的变化,包括是否发霉、发霉程度。)

课件出示观察记录表:你也可以采用其它更形象的方法记录。如拍照、写或画。(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记录)

师:因为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在课上无法完成,希望同学们课后都能认真去完成这个实验,老师先预祝同学们实验顺利、成功。教师在几天前做了这个实验,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记录。

师:哪位同学试着说一下食物发霉的条件:

生:温度高、潮湿阴暗、不通风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 师:对!出示正确答案。

师:我们了解了食物发霉的条件后,就要想办法防止食物发霉。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为什么?

把讨论结果填写在30页的表中。

(四)、食品保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食品保鲜的技术与工艺越来越先进了。以鱼为例:你知道它的保鲜发展史吗?各有哪些优点或不足?

看来,现在的保鲜方法也不甚完美。同学们,你还能设计出更好更方便的保鲜方法吗? 通过这一节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知道真菌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种不同于植物,也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体,还知道可食用真菌的营养价值,有些同学还会做几道真菌类的菜呢,有机会老师也想尝尝你的手艺;同时我们还知道了霉菌的形态、探究了霉菌生长的条件和食物、衣物等防止发霉的方法。看来,同学们经过学习,提高了不少科学知识,而且还懂得了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

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完成霉菌生长条件的实验。

3、板书设计

推荐第7篇:《真菌》说课稿

《真菌》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真菌》,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②: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本节教学的基本理念:营造开放的课堂教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

二说教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CAI:通过长毛的水果和各种蘑菇引入主题欣赏图片创设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巧妙的导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真菌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顺向迁移和正迁移。

用“问题广角”形式激发学生提问,达到要教学生认识真菌的目的。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梳理问题,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结合“观察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合作能力。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

适时引导,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有关真菌的营养方式的问题。观察发霉食品里的营养菌丝和蘑菇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想到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

步步深入,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真菌繁殖方式的问题。观察思考,想到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自己的,说出孢子适于繁殖的种种好处。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孢子的释放过程,确认蘑菇的繁殖过程。畅想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知识回归生活。

生活帖士,结合学生提出有关真菌联系生活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总结知识,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做屏幕上的选择题

对知识回顾和整理

以真菌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效益为由,鼓励学生学以至用,为社会多做贡献。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本着这一理念,我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广角”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

本节课我认为我的亮点之一在于新课的引入方式,用新鲜水果和长霉的水果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亮点之二在于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了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不足之处,对学生认知程度估计过高,课堂预设内容没有充分展开,下课时间提前了一点点。如能在问题预设方面再做些改进,课堂效果会更好。

推荐第8篇:真菌教学案

课题:

5.4.3真菌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l)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熟练并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解释现象等增强收集、利用信息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树立健康的卫生习惯,;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和营养方式.

2、难点:理解巴斯德实验设计的巧妙处和细菌的营养。

【课堂板书(师)知识归类(生)】

【教学过程】

先学后教预习指导: 1.观察酵母菌:在高倍镜下可看到一个 形的小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 , 这就是酵母菌,经染色后可看到棕褐色的 。酵母菌是 细胞生物。

2.观察霉菌: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霉菌的 和 等结构,霉菌属 细胞生物。

3.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和 。 4.填写下图中的结构名称

5.真菌的营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6.青霉和曲霉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___________吸收有机物,营________生活;蘑菇依靠伸展在__________中的菌丝,吸收土壤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_____________生活。 7.大部分真菌依靠产生_____________进行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则进行____________。 8.有些真菌使人或其它生物患病对人类是 _________的,但许多真菌对人类是__________的,如:平菇、香菇等可食用,青霉菌可产生青霉素,酿造业离不开________和________,利用_________可以防治农业害虫等。 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1.放久的馒头岳生“白毛”或“黑毛”,这些霉菌来自( )。 A空气中飘来的抱子 B空气十飘来的菌丝 C面粉中携带的孢子 D面粉中携带的菌丝

2.一些放久的橘子上常会长灰绿色斑块,这些斑块通常是( )。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蔺 D枯草杆蔺 3.区别青霉和曲霉的可靠方法是观察其( ). A营养方式 B孢子的颜色

C菌丝的形态 D孢子着生的结构 4蘑菇和霉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B体内不含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c都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接 D是多个细胞的个体,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5下列组合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灵芝、香菇、酵母苗、木耳

B霉菌、酵母苗、肺炎双球菌、猴头菌 C侧耳、木耳、霉茸、枯草杆菌

D枯草杆菌、醋酸杆菌、足癣菌、肺炎双球菌 6..蘑菇的孢子萌发形成( )

A芽孢 B芽体 C菌丝 D菌柄

9膊菇和霉菌都是真端,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点是( )。

A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括动所需要的能量,属于异养 B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自养

C能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是寄生 D 以上都时

10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t( A由空气中的孢子萌发而来 B自受潮的粮食自然产生的 C自受潮的皮鞋和衣服自然产生 D自潮湿的环境自然产生的 11.图为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

(1) 其中图______是酵母菌,图___是细菌。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途中的细菌从形态上看属于____菌

(3) 二者共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为某种可以食用的蘑菇,情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蘑菇的菌体是由【 】________构成的。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和细胞质这4部分。

(2)【5】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材料,并完成问题:

据了解,连绵阴雨使花生、玉米、谷类等粮食发生霉变。市民进食前应仔细观察,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而中毒

(1)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属____(填“细菌”或“真菌”)。菜单上带菌数达500万个以上,数量很大,这是因为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速度快。

(2)“发霉”、“霉变”中的“霉”指的是一种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它们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 (3)连绵阴雨容易使粮食发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预防家庭粮食发霉?(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两则材料主要体现了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清你各举一例写出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利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酵母菌经常用来制作面包,下图显示的是面包的制作过程

(1)将生面团保持在30摄氏度一小时,它的体积会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生面团放在烤炉10分钟后,它的体积不在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举出酵母菌的另外一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面包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面包表面出现许多黑色斑点,它们是哪一类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反馈提高:

1.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菌丝 B、都是多细胞的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 D、都是腐生生活 2.以下各种真菌,属于单细胞的是(

)。

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牛肝菌 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4.右图中的左侧是 霉;右侧是 霉。它们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 ,都是靠 进行繁殖的。

推荐第9篇:《第三节 真菌》习题

《第三节 真菌》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菇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2、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其青绿色的结构是( )A、叶 B、菌丝 C、种子 D、孢子

3、蘑菇的孢子生长在菌褶的( )A、菌盖上 B、菌柄上 C、菌丝上 D、菌托上

4、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 C、曲霉 D、大肠杆菌

5、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芽孢和鞭毛 C、有细胞壁 D、有成形的细胞核

二、非选择题

夏天吃剩的饭菜很容易变质,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为了使剩饭保留的时间长一些,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探究。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取同一餐的剩饭,等量分装到4个相同的耐高温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将杯口封好,然后分别将4个玻璃杯进行处理:①微波炉中加热1分杀菌;②高压锅盖气阀后10分;③蒸锅水沸腾后10分;④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将上述4个玻璃杯均放在室温的环境中,每天进行观察比较。请你思考:(1)上述四种处理方式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2)设置第4种方式的目的是 。(3)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的杯口封起来?如果不封,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D

二、非选择题

6、(1)② (2)起对照作用

(3)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玻璃杯中。如果不封口就达不到灭菌的效果了。

推荐第10篇:真菌鉴定方法

真菌鉴定方法

一般常用的有:

1、直接鉴定法

2、通过筛子检验

3、比重检验法

4、染色检验法

5、洗涤检验法

6、保湿萌芽检验

7、分离培养检验

真菌主要是酵母,霉菌和大型真菌三种,最常用的鉴定方法就是表形观察,霉菌和大型真菌可以通过菌丝的颜色,孢子的形态进行区分,辅以23srRNA就基本ok,酵母可以通过发酵代谢观察辅以23rRNA进行鉴定,真菌鉴定方法。

真菌是细菌的一种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大多数人知道细菌可以导致疾病,并习惯用“有病菌”或“有细菌”来形容一个脏的环境或物品。那么,真菌又是怎么回事,是细菌的一种吗?的确,真菌也很微小,也能使人生病,但它和细菌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鉴定材料《真菌鉴定方法》。而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故又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少,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生微生物。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有十万多种,其中能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的仅占极少部分,约300种。很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面粉发酵,做酱油、醋、酒和霉豆腐等都要用真菌来发酵。工业上许多酶制剂、农业上的饲料发酵都离不开真菌。许多真菌还可食用,如蘑菇、银耳、香菇、木耳等。真菌还是医药事业中的宝贵资源,有的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和维生素以及酶类;有的本身就可以入药用于医治疾病,如中药马勃、茯苓、冬虫夏草等。

真菌还可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在人类主要有三种类型:①真菌感染;②变-态反应性疾病;③中毒性疾玻

霉菌

亦称“丝状菌”。属真菌。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多腐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柠檬酸、甲烯琥珀酸等),进行食品加工(酿造酱油等),制造抗菌素(如青霉素、灰黄霉素)和生产农药(如“920”、白僵菌)等。但也能引起工业原料和产品以及农林产品发霉变质。另有一小部分霉菌可引起人与动植物的病害,如头癣、脚癣及番薯腐烂病等。

酵母菌

属真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进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种类能产生子囊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有些能合成纤维素供医药使用,也有用于石油发酵的。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属酵母菌属。细胞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以出芽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在发酵工业上,可用来发酵生产酒精或药用酵母,也可通过菌体的综合利用提取凝血质、麦角固醇、卵磷脂、辅酶甲与细胞色素丙等产品。

红曲霉素(Monascuspurpureus)属于囊菌纲,曲霉科。菌丝体紫红色。无性生殖时,茵丝分枝顶端形成单独的或一小串球形或梨形的分生抱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球形、橙红色的闭囊果,内生含有八个子囊孢子的子囊。红曲霉可制红曲、酿制红乳腐和生产糖化酶等

第11篇:霉菌与真菌

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霉菌菌落的特征:

A、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形状。

B、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

C、霉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无毛细管水,故它们的菌落必和细菌的不同,较接近放线菌。

霉菌的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叫菌丝体。真菌: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

真菌(Fungus)一词的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 述的真菌约有 1万属12万余种(属与种都是单位,且属大于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种为单位)。按照林奈(Linneaus)的两界分类系统,人们通常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其中,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高等真菌,多数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如银耳、金针菇、竹荪、牛肝菌、灵芝等,但也有豹斑毒伞、马鞍、鬼笔蕈等有毒种。另外,半知菌亚门中约有300属是农作物和森林病害的病原菌,还有些属是能引起人类和一些动物皮肤病的病原菌,如稻瘟病菌,可以引起苗瘟、节瘟和谷里瘟等。(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虽然很早就已经知悉真菌和动物的演化关系比植物要来得相近,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植物学入门对它们的介绍仍然比动物学入门要深入得多

第12篇:微生物,真菌实验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论文

题 目:姓 名: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号:指导教师:

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

2014年

4 月 13 日

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动医1205

李春成20121450 摘要:制作固体培养基,将A、B、D三种真菌接种到培养基和盖玻片上进行3-5d的培养(温度为28℃,观察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在显微镜下观察小培养中的真菌形态,用美蓝染色液染酵母菌,进一步观察其形态。 关键词:真菌;分离;形态;接种 引言: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有些真菌可引起人和畜禽疾病,有些霉菌还产生毒素,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了解真菌的培养方法,认识其形态十分重要。

真菌中的酵母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显的分化,个体直径比真菌大10倍左右,多为圆形或卵圆形。酵母菌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在特殊的情况下能形成假菌丝,有性繁殖是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用美蓝染色液制成水浸片,不仅可以观察其外形,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

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支的丝状体,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又分化出繁殖菌丝,不同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

霉菌的菌丝较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容易飞散,所以指标本是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霉菌标本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的时间,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的染色效果。

利用培养在玻璃纸上的霉菌作为观察材料,可以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

制作霉菌封闭标本,一般用石炭酸棉染色液封片,其中含有甘油,不易干燥,石炭酸有防腐作用,棉蓝有一定的染色作用,便于观察。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待鉴定的三种真菌A、B、D

1.1.1培养基 PDA培养基 1.1.2仪器

悬液、载玻片、盖玻片、无菌培养皿、湿盒,1mL无菌注射器、生理盐水、酒精灯等 1.2方法

1.2.1划线分离:将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冷却后,取待测的真菌,按照细菌的平板划线分离法进行平板划线,即用接种环从待测培养基上蘸取菌种在平板上划1/5-1/4,划毕灼烧灭菌接种环,待冷却后,于第二段处再做划线,且从第一段处引线,划毕,灼烧灭菌接种环。冷却后,于第三段再做划线,且从第二段处引线,划毕,灼烧灭菌接种环。冷却后,于第四段再做划线,且从第三段处引线,划毕,灼烧灭菌接种环。

1.2.2小培养:用注射器吸取液体培养基于载玻片上,将接种环在火焰下灭菌,挑取待检菌放于液体培养基上,待液体培养基将要凝固,但仍有部分呈液体状时,盖上盖玻片,标记好菌种。

1.2.3酵母菌水浸片的制备:先取干净的载玻片滴上生理盐水1-2滴,将接种环在火焰下灭菌,挑取酵母菌少许,均匀涂在液滴中,再将美蓝染色液滴于载玻片上,染色2-3min后加盖玻片。(注意切勿产生气泡)然后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其细胞形态、芽殖方式。 2.结果与分析 2.1观察三个培养基:A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油脂状,表面光滑、湿润、粘稠,颜色呈黄色。B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为毡状,颜色是绿色,具有典型的放射状皱纹。D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密集,最初呈白色,孢子呈黑色。

2.2实验现象

2.2.1小培养形态鉴定现象

前三图均在40X下观察)

A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光镜下可见细胞质所在范围及细胞壁的影子,高倍镜中可现细胞核。B菌菌丝呈无色,有分隔,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支,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扫帚体。D菌菌丝无隔,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假根着生处有直立向上孢子囊梗,其顶端彭大成孢子囊,孢子囊底部有半球形囊轴。

2.2.2美兰染色现象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单细胞, 不形成菌落的真菌,无色细胞为活酵母菌细胞,蓝色细胞为已死的酵母菌细胞。

3.讨论

本次试验做的还可以,试验结果都能看到,现象比较明显,不过,显微镜聚焦不是很好,看的不是很清楚,现象也不太明显,在做小培养时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使得试验做的很快(因为做小培养时,液体培养基温度不那么高了,凝固时间很快),做美兰染色时,也很注意没有弄进气泡,不影响观察。 4.结果

经以上试验可得出,A为酵母菌;B为青霉菌;D为根霉菌。

4.参考文献

兽医微生物实验教程

胡贵学

2006

第13篇:食用真菌(定稿)

第二节 《食用真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了解蘑菇与人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蘑菇的形态和颜色,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概括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事物。2.初步建立合理开发利用真菌资源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

1.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是本节的重点知识。2.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知识 3.如何鉴别毒蘑菇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成熟、新鲜的蘑菇(如平菇香菇等), 以及放在纸袋内保存数日的菌盖。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展示“蓝瘦香菇”和各种真菌图片

问:同学们认识这些食物吗?想买到这些食物要在超市的什么区域? 学生纷纷抢答。 问:那寻常百姓家的菜篮子都不可或缺的蘑菇是属于蔬菜吗?为什么?它们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生物?它们又是如何生活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食用真菌》。

【板书课题:食用真菌】

二、新课探究

1、蘑菇的形态结构

教师:有一首儿歌是这样的“蘑菇蘑菇你真傻,太阳没晒,大雨没下,你老打着小伞,干啥? ”有哪位同学在黑板上给大家【画一画蘑菇】的样子?

有三位同学上来在黑板上画图。

教师表扬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并指出三幅画都没画蘑菇在地下的营养菌丝,强调这部分不叫“根”,叫做地下菌丝。教师在其中一幅画中进行补充。

请同学们【观察新鲜蘑菇】以及课本第109页“蘑菇的形态模式图”,【完成导学案自学部分】。找学生在黑板上的图中标出各部分结构,并进行讲解。

一位同学踊跃试当小老师在黑板上的图上标好各部分结构,并【讲解】:像伞盖的部分叫菌盖,下面的许多小褶子和伞的支架一样呈放射状排列叫菌褶。伞的柄部叫菌柄,起支撑作用,整个地上部分叫做子实体,子实体是由菌丝组成的。 刚才老师补充的部分叫做地下菌丝,它的任务是从土壤和腐殖质中吸收水分和有机养料,供给蘑菇生长 。【如不完整叫其他同学补充】

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教师:下面我们按分好的小组做【小实验】,请大家拿出纸袋里准备好的蘑菇准备实验。 学生观察蘑菇各部分结构,可看出蘑菇是较大的真菌。把蘑菇放在白纸上,轻敲菌盖,可以发现白纸上留下一层粉末。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这些粉末的大小和颜色。

教师:大家看到的粉末是什么呢?什么颜色的? 学生:孢子。

2、蘑菇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教师:这许多的孢子是做什么用的呢? 学生:生殖。

教师:对,这许许多多的孢子成熟以后散落下来,可随风飘散,落到条件适宜的地方,孢子就可萌发出菌丝,而后从菌丝上长出子实体来。学到这里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蘑菇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学生:不需要,因为蘑菇不含叶绿体。

教师:这就是它与绿色植物的区别,它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外界吸收营养。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讲解的——蘑菇依靠地下菌丝吸收养分和水。这属于什么营养方式?

学生: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腐生生活。

教师:所以蘑菇和上节课学到的酵母菌、青霉和曲霉一样,属于异养生物。

3、常见的食用真菌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更多的食用真菌。如香菇、平菇、草菇、金针菇、木耳、猴头、牛肝菌、灵芝等。

4、食用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109~110页的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菌有多少种? ②食用真菌还有哪些营养成分? ③哪些食用菌是名贵的中药材?

教师:因此蘑菇的食用、药用价值都很高。

5、鉴别毒蘑菇

【小情景】最近阴雨天,班里的墩布清洗后好几天不干,过几天,大家发现墩布上竟然长出了蘑菇。明明说:“我最喜欢蘑菇了,老师说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呢,我要摘回家让妈妈炒着吃。”不过,班里的同学都阻拦他,你认为大家的阻拦正确吗?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阻拦是正确的等等。

教师:蘑菇虽然好处多多,但也不能随意采摘,因为有些蘑菇是有毒的,千万不可随便食用。

教师出示大屏幕,请同学了解有毒蘑菇的特征及名称让学生边观看教师边讲解。

毒蘑菇有毒红菇,花折伞狗尿苔毒粉者均等一般,颜色鲜艳,不生虫曲菌伞顶部有粘液和瘤状突起菌柄上有菌环受伤后变色有腥辣,苦臭等特殊气味大,也不是绝对的,并没有确切的鉴别方法,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可随便食用。

三、课堂小结

地下菌丝

形态结构

子实体

生活环境

蘑菇

生殖方式 营养方式

孢子生殖 异养:腐生生活

食用

常见的食用真菌

与人类关系

有毒蘑菇

四、当堂练 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药用 菌柄 菌盖

食用真菌

第14篇:真菌教学反思

真菌教学反思

真菌>教学反思

(一)

课前反思: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倡导学生去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课中反思:

1、青霉和曲霉永久装片的显微观察是我一直坚持的观察实验,但每一次的观察基本上是这个种状况:看得见青霉和曲霉的部分菌丝,但看不见气生菌丝的形态,以及它们的细胞结构,尤其是看不清楚细胞核的结构。这一次上课我采用演示制作青毒和曲霉的临时装片,然后借助挂图学习两者的结构,效果不错;

2、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是不同的。但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是它们生长的必要条件,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教材的三道练习可以具体解说“必要”两个字,让学生有具体的认识;

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反复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细菌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细菌与真菌细胞的不同,可以更深地认识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课后反思: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涉及到的生物,我发现,需要学生掌握其主要特征时,均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这些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教版生物教材都设有这样的章节,某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某种生物在人类生活的作用。依我看来,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既有着有利的一面,也有着有害的一面,人类的态度是正确的认识它们,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开它们有害的一面,与它们和谐共处。教材中所增设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与了解,反衬人类在生物的生存与进化中应担当的角色。

真菌教学反思

(二)

1、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

2、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生常常是熟视无睹,很难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这节课就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

3、因本节课的“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实验用时较长,但课堂上时间紧迫,学生来不及仔细考虑、交流,效果较差,应改为课下探究较好。

第15篇:真菌的鉴定

真菌的鉴定

麦曲在黄酒酿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真菌的鉴定。分析微生物在麦曲中的区系分布和其中微生物菌群的系统发育,对于理顺麦曲中的微生物与产地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麦曲微生物生态数据库和麦曲品质的分子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培养基进行真菌平板分离的结果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为了最大限度地分离出麦曲中的真菌,采用了三种培养基,其中pDA和CpK培养基是用来分离真菌的常用培养基,此外还使用了麦曲浸提液培养基(WQE),因为它的营养成份近似于微生物最原始的生存环境。对于三种培养基进行平板菌落计数,pDA和WQE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在48小时后达到最大,菌落数分别达到4.7×104cfu/g干曲和8.4×104cfu/g干曲。而在CpK培养基上,由于本身是合成培养基,营养不够丰富,所以24小时后开始慢慢形成菌落,56小时后达到最大值,仅为1.4×104 cfu/g干曲。

不同培养基的麦曲真菌分布

根据菌落大孝形态和颜色等表型特征进行初步区分,共得到24株纯种菌株。各个纯株在3种分离培养基上的分布情况见表1。从pDA,CpK和WQE三种培养基上分离得到的纯种真菌分别为8种、18种和11种。pDA是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但分离出来的真菌数目最少。而近似于微生物最原始生存环境的WQE培养基分离得到的真菌种类,要比预期的少。在合成培养基CpK上分离获得的真菌种类最多,暗示在低营养长时间的培养条件下,能够较多地回收得到麦曲样品中的真菌。

将10—5稀释度以上检测到的真菌认为是麦曲样品中的优势菌。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培养基分离出来的优势菌是不一样的,且每一种培养基都能检测到其它培养基所不能检测到的优势菌株,所以必须联合使用多种分离培养基,才能准确解析麦曲中的真菌多样性。另外,在分离培养基中有必要加入去氧胆酸钠来抑制菌丝的蔓延。

纯种真菌的鉴定

对分离获得的24株真菌纯株进行形态初步鉴定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鉴定,具体测序结果见表 综合平板分离和测序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大规模的系统分离培养方法确定麦曲中的优势真菌为:伞枝犁头霉(Absidia corymbifera—like),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季氏毕赤氏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鉴定材料《真菌的鉴定》。

本研究分离鉴定出的焦曲霉(Aspergillus ustus)、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like)、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mum)、季氏毕赤酵母、异常毕赤酵母,小孢根霉,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asum)、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phaeosphaeria fu-ckelii等菌株在以前的研究结果中均未出现。所用的麦曲是人工脚踏成型,此前公司采用培养法对机制麦曲中的真菌进行过研究,机制麦曲中的优势真菌为伞枝犁头霉(Absidia corymbifera)、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除了米根霉以外,其余优势真菌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人工脚踏成型麦曲中的真菌种类比机械压制成型麦曲丰富,其原因是人工踩制曲坯能起到提浆作用,赋予曲坯表面较丰富的营养和较好的保温功能,因而比机械压制成型的曲坯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对分离获得的真菌纯株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所分离得到的纯种菌株大致分为11个属,分别是曲霉属(Aspergillus)、犁头霉属(Absidia)、根霉属(Rhizopusmucor)、毛霉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散囊菌属(Eurotium)、枝孢属(Cladosporium)、毕赤酵母属(pichia)、球毛壳属(Chaetomium)、念珠属(Candida)和伊萨酵母属(Iatchenkia),反映出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真菌的资源非常丰富。从属的分类水平来看,在脚踏曲中出现的属除了散囊菌属(Eurotium)、毕赤酵母属(pichia)和球毛壳属(Chaetomium)外,其它的属在机制曲中均有出现。

本文所得到的序列用菌名加代号表示,来自于GenBank数据库的序列用菌名加登录号表示。比例尺代表5%的核酸序列差异性。

第16篇:土壤真菌的分离

土壤真菌的分离

实验目的:掌握从土壤中初步分离培养真菌的方法,从而获得真菌纯培养技能;了解基本接种技术。建立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找和发现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的主要菌源。真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和放线菌,主要在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的偏酸性土壤中较多。分离土壤中的真菌并不难,但由于其菌落大,容易扩展,技术准确性较低。本实验采用加有链霉素(或氯霉素、庆大霉素)和孟加拉红的马丁氏培养基分离及计数土壤中的真菌。在此培养基上,放线菌和细菌被链霉素和孟加拉红所抑制,但大多数真菌能够生存,且其菌落受孟加拉红的抑制而较小,从而避免了某些真菌的扩散蔓延而带来的数量上的误差。 实验器材和材料:

(1) 器材:台秤、电子秤、烧杯、试管、三角瓶、量筒、酒精灯、移液管、移液枪、1mL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接种环。

(2) 材料:新鲜土样、无菌水、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 试验方法和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1) 配方: 葡萄糖10.0g、蛋白胨5.0g、琼脂 20g、K2HPO4

1.0g

、MgSO4 ·7H2O 0.5g、1/3000孟加拉红水溶液100mL、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自来水800mL。 (2) 操作步骤:

1) 用搪瓷杯量取自来水500mL置小铝锅中,在电炉上加热。 2) 按配方分别称取各种药品,加入自来水中,边加边搅拌,然后量取100mL1/3000孟加拉红水溶液加入。 3) 加入20g浸洗过的琼脂煮沸至溶化。 4) 总体积定容至900mL,无需调节pH值。

5) 趁热分装于18mm×180mm试管,每管15mL,塞好棉塞,贴好标签,装入小铁丝筐,并用旧报纸将棉塞部分包好。 6) 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30min。 注意:

1) 取国产链霉素1g/瓶,用无菌吸管吸入10mL无菌水溶解,得到10%链霉素溶液。取0.3mL该溶液定容于100mL灭菌容量瓶即可得到0.03%链霉素溶液。

2) 使用前,将上述培养基熔化冷却至55~60℃,按每10mL培养基加入1mL0.03%链霉素溶液,即可使每毫升培养基含30ug链霉素。 2.土壤稀释液的制备

用“稀释平板计数法”中的方法进行,将土样稀释至10-5。 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摇约20分钟,使土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1mL无菌移液管吸取lmL10-1浓度的菌液于一管9mL无菌水中,将移液管吹洗三次,摇匀即为10-2浓度菌液。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5。 注意:在土壤稀释过程中,吸取不同梯度的菌液需换用不同的吸管。 3.平板分离 (1)倒平板

将加入链霉素溶液的马丁氏培养基倒平板(方法: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左手拿平皿并松动棉塞,用小指和无名指夹住拔出,试管(瓶)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养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少许,迅速注入培养基约15mL左右,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成平板)。 (2)涂布

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三个平板分别标上10-

1、10-

2、10-3三种稀释度,然后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由10-

1、10-

2、10-3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1mL对号放于已标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4.恒温培养

将上述接种土壤悬液的平板倒置于28℃培养3-5d。 5.挑菌纯化

从长有单菌落的平板中选取典型的真菌菌落转接斜面,并同时制片作纯度检查,若不纯,应进一步挑取该菌落制成菌悬液进一步作稀释分离,直至获得纯培养体为止。 6.计数

选择每皿出现10~100个菌落的平板,计算土壤真菌(包括酵母菌)的含量。

选择好计数的稀释度后,即可统计在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统计结果按下式计算:

每g样品的菌数=同一稀释度几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10×稀释倍数

注意:同一稀释度各个重复的菌数相差不太悬殊。

这样求得的是每克原始土样中的活菌数,若要折算为每克干土的含菌数,还应将此数值除以干土在土样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烘干土的质量/原土样的质量)

注: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是将一定质量的土样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再称干重。 7.菌种保存

将分离到的真菌转接到PDA斜面上培养,待长好后,置于冰籍中保存,必要时进行深入研究。 注意事项

1.涂布法接种时一定要涂抹均匀,否则就会无法记数。2.接种后的培养皿应静置15分钟以上,然后倒置培养。

第17篇: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绿色木霉是木霉菌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 目前在工业、农业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绿色木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木聚糖酶等。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 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同时,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这是木霉菌作为拮抗菌最重要的机制;溶菌作用;竞争作用。

纤维单胞菌属拉丁学名[Cellulomonas (Bergey et al.,1923),Clark,195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为细长的不规则杆菌,0.5~0.6μm×2.0~5.0μm,直到稍弯,有的呈 V字状排列,偶见分支但无丝状体。老培养物的杆通常变短,有少数球状细胞出现。革兰氏阳性,但易褪色。常以一根或少数鞭毛运动。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康宁木霉菌丝有隔膜,蔓延生长,广铺于固体培养基上,菌外观为浅绿,黄绿或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2级,3级分枝,分枝末端即为瓶状梗.分生孢子由小梗相继生出面,靠黏液把它们聚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卵形成椭圆形,壁光滑.单个孢子近无色,形成堆状为绿色,与此相似的还有绿色木霉! 此菌有很强的纤维素霉及纤维,二糖淀粉酶等,它能利于农副产品,如麦杆,木材,木屑等纤维素原料,使之转变为糖质原料

佛州侧耳子实体覆瓦状丛生。菌盖直径3~12cm,低温时白色,高温时带青蓝色转黄色至白色,初半球形,边缘完整,后平展成扇形或浅漏斗形,边缘不齐或有深刻。菌肉稍薄,白色。菌褶浅黄白色,干时变淡黄色,稍密集至稍稀疏,延生,常在菌柄上形成脉络状。菌柄侧生(有孢菌株),或偏心生至中央生(无孢菌株),细长,内实,白色,长3~7cm,粗1~2cm,基部有时有白色绒毛。孢子印白色;孢子近柱形,6~9µm×2.5~3µm。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分生孢子梗自基质中伸出,直径15~20pm,长约1~3mm,壁厚而光滑。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有时在新分离的菌株中能找到白色、圆形、直径约1mm的菌核。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37℃,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侧孢霉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固体PDA培养条件下进行形态观察表明,所采用的嗜热侧孢霉菌株,菌丝丛枝状、有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或侧生.利用ITS序列进行分子分类发现嗜热侧孢霉与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ium)及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2种嗜热菌相距最近.嗜热侧孢霉的生长pH值范围较宽,在初始pH值4.0-12.0的PDA平板上均可生长,以4.0-8.0时生长较好.以还原糖含量变化和蔗渣减少量为指标,以蔗渣为唯一碳源进行液体发酵

芽孢杆菌(Bacillaceae)

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芽孢杆菌bacillus 杆菌科的一属细菌。为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一般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在某种环境下,菌体内的结构发生变化,经过前孢子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芽孢。芽孢对热、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化学组成方面,在芽孢内含有大量营养细胞中不存在的二吡啶羧酸的钙盐;在结构方面,芽孢的原生质外围有三层膜,从内到外是厚的皮层(cortex)、孢子壳和孢子外膜。在芽孢杆菌属中,对种的划分是以菌体的大小、孢子的形状及其在菌体内的位置、糖的利用及其产物、能否还原硝酸,以及在高浓度的食盐条件下能否生长等为依据。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和土壤中。代表种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英语bacillus一词,也可作杆菌或整个芽孢细菌的通称。

球菌在微生物的检验中常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都有隔膜,前者称为无隔菌丝,后者称有隔菌丝。在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壳质,其次是纤维素。常见的真菌细胞器有: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

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亚门。

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常见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 [编辑本段]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都是可分枝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hypha)。许多菌丝在一起统称菌丝体(mycelium)。菌丝体在基质上生长的形态称为菌落(colnny)。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呈管状,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质,无色或有色。菌丝可无限生长,但直径是有限的,一般为2—30微米,最大的可达100微米。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septum)称为无隔菌丝,而高等真菌的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此外,少数真菌的营养体不是丝状体。而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的原质团(plasmodium)或具细胞壁的、卵圆形的单细胞。寄生在植物上的真菌往往以菌丝体在寄主的细胞间或穿过细胞扩展蔓延。

当菌丝体与寄主细胞壁或原生质接触后,营养物质因渗透压的关系进入菌丝体内。有些真菌如活体营养生物侵入寄主后,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机构称为吸器(hauStorium)。吸器的形状不一,因种类不同而异,如白粉菌吸器为掌状,霜霉菌为丝状,锈菌为指状,白锈菌为小球状。有些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形成疏松或紧密的组织体。苗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sclerotium)、子座(stroma)和菌索(rhizomorph)等。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内层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表皮细胞壁厚、色深、较坚硬。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但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能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从上面形成新的繁殖体。菌核的形状和大小差异较大,通常似绿豆、鼠粪或不规则状。子座是由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有时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子座的主要功能是形成产生抱子的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菌索是由菌丝体平行组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的根有些相似,所以也称根状菌索。菌索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

有些真菌菌丝或孢子中的某些细胞膨大变圆、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它能抵抗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时,再萌发成菌丝。 [编辑本段]真菌的繁殖体

当营养生活进行到一定时期时,真菌就开始转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即子实体(fruitingbody)。真菌的繁殖体包括无性繁殖形成的无性孢子和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孢子。

1.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繁殖是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它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通常直接由菌丝分化产生无性孢子。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三种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形成于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内。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成。游动孢子无细胞壁,具1—2根鞭毛,释放后能在水中游动。

(2)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形成于孢囊孢子囊(sporangium)内。孢子囊由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孢囊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可随风飞散。

(3)分生孢子(conidium)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泡子梗(conidiophore)上,顶生、侧生或串生,形状、大小多种多样,单胞或多胞,无色或有色,成熟后从袍子梗上脱落。有些真菌的分生抱子和分生孢子梗还着生在分生孢子果内。袍子果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近球形的具孔口的分生抱子器(pycnidium)和杯状或盘状的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2.有性生殖(sexualreproduction)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产生袍子的繁殖方式。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过雌、雄配于囊结合形成有性泡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N)。第二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经过有性生殖,真菌可产生四种类型的有性孢子。

(1)卵孢子(oospore):卵菌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接触后,雄器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经授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核配,最后受精的卵球发育成厚壁的、双倍体的卵孢子。

(2)接合孢子(zygo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配子囊以配子囊结合的方式融合成1个细胞,并在这个细胞中进行质配和核配后形成的厚壁孢子。

(3)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相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单倍体孢子。子囊孢子着生在无色透明、棒状或卵圆形的囊状结构即子囊(ascus)内。每个子囊中一般形成8个子囊孢子。子囊通常产生在具包被的子囊果内。子囊果一般有四种类型,即球状而无孔口的闭囊壳(cletothecium),瓶状或球状且有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壳(perithecium),由于座溶解而成的、无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腔(locule),以及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9pothecium)。

(4)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直接由“+”、“-”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以后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大成棒状的担子(basidium)。在担子内的双核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最后在担子上产生4个外生的单倍体的担孢子。

此外,有些低等真菌如根肿菌和壶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是一种由游动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而成的厚壁的休眠抱子(restingspore)。 [编辑本段]真菌的起源和演化

关于真菌的起源和演化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真菌是由藻类演化而来。这些藻类因丧失色素而从自养变成异养,生理的变化引起了形态的改变。另一派认为除卵菌来自藻类外,其余的真菌来自原始鞭毛生物。

真菌是一项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和动物每年消耗大量的真菌菌体和子实体;真菌也是重要的药材。真菌的某些代谢产物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如乙醇,柠檬酸,甘油,酶制剂,甾醇,脂肪,塑料,促生素,维生素等。而且这些东西都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在真菌的腐解作用中,它使许多重要化学元素得以再循环。真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真菌有以下几种:

霉菌

亦称“丝状菌”。属真菌。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多腐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柠檬酸、甲烯琥珀酸等),进行食品加工(酿造酱油等),制造抗菌素(如青霉素、灰黄霉素)和生产农药(如“920”、白僵菌)等。但也能引起工业原料和产品以及农林产品发霉变质。另有一小部分霉菌可引起人与动植物的病害,如头癣、脚癣及番薯腐烂病等。

酵母菌

属真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进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种类能产生子囊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有些能合成纤维素供医药使用,也有用于石油发酵的。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属酵母菌属。细胞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以出芽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在发酵工业上,可用来发酵生产酒精或药用酵母,也可通过菌体的综合利用提取凝血质、麦角固醇、卵磷脂、辅酶甲与细胞色素丙等产品。

红曲霉素(Monascuspurpureus)属于囊菌纲,曲霉科。菌丝体紫红色。无性生殖时,茵丝分枝顶端形成单独的或一小串球形或梨形的分生抱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球形、橙红色的闭囊果,内生含有八个子囊孢子的子囊。红曲霉可制红曲、酿制红乳腐和生产糖化酶等。

假丝酵母(Candida)

一属能形成假菌丝、不产生子囊孢子的酵母。不少的假丝酵母能利用正烷烃为碳源进行石油发酵脱蜡,并产生有价值的产品。其中氧化正烷烃能力较强的假丝酵母多是解脂假丝酵母(C.lipolytica)或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有些种类可用作饲料酵母;个别种类能引起人或动物的疾病。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

或亦称“白色假丝酵母”。一种呈椭圆形、行出芽繁殖的假丝酵母。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肠道、上呼吸道等处,能引起鹅口疮等口腔疾病或其他疾病。

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

半知菌类,黄曲霉群的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食制品或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黄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菌体由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营养菌丝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产生烧瓶形或近球形的顶囊,囊的表面产生许多小梗(一般为双层),小梗上着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于合成孢子穗。可用于生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酿造工业中的常见菌种。近年来,发现其中某些菌株会产生引起人、畜肝脏致癌的黄曲霉毒素。早在六世纪时,《齐民要术》中就有用“黄衣”、“黄蒸”两种麦曲来制酱的记载,这两种黄色的麦曲,主要由黄曲霉一类微生物产生的大量孢子和蛋白酶、淀粉酶所组成。

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

属真菌。菌落平面扩散,组织轻软,乳白色。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断裂成圆柱状的裂生抱子。菌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8℃。常见于牛奶和各种乳制品(如酸牛奶和乳酪)中;在泡菜和酱上,也常有白地霉。可用来制造核苦酸、酵母片等。

抗生菌

亦称“拮(颉)抗菌”。能抑制别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别种微生物的一些微生物。其中有的能产生抗菌素,主要是放线菌及若干真菌和细菌等。如链霉菌产生链霉素,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多粘芽抱杆菌产生多粘菌素等。

假菌丝

某些酵母如假丝酵母经出芽繁殖后,子细胞结成长链,并有分枝,称为假菌丝。细胞间连接处较为狭窄,如藕节状,一般没有隔膜。

抗菌素

亦称“抗生素”。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春雷霉累、庆大霉素等。从某些高等植物和动物组织中也可提得抗菌素。有些抗菌素,如氯霉素和环丝氨酸,目前主要用化学合成方法进行生产。改变抗菌素的化学结构,可以获得性能较好的新抗菌素,如半合成的新型青霉素。在医学上,广泛地应用抗菌素以治疗许多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在畜牧兽医学方面,不仅用来防治某些传染病,有些抗菌素还可用以促进家禽、家畜的生长。在农林业方面,可用以防治植物的微生物性病害。在食品工业上,则可用作某些食品的保存剂。

病原性真菌

真菌(Fungus)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藻菌植物中真菌超纲,具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对人有利,如酿酒、制酱,发酵饲料,农田增肥,制造抗生素,生长蘑茹,食品加工及提供中草药药源(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都是真菌的产物或本身或利用真菌的作用所制备的)。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常见真菌培养基有:

配方一 萨市(Sabouraud’s)培养基

蛋白胨 10克 琼脂 20克

麦芽糖 40克 水 1000毫升

先把蛋白胨、琼脂加水后,加热,不断搅拌,待琼脂溶解后,加入40克麦芽糖(或葡萄糖),搅拌,使它溶解,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本培养菌是培养许多种类真菌所常用的。

配方二 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

把马铃薯洗净去皮,取200克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后,补足水分。在滤液中加入10克琼脂,煮沸溶解后加糖20克(用于培养霉菌的加入蔗糖,用于培养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补足水分,分装,灭菌,备用。

把这培养基的pH值调到7.2~7.4,配方中的糖,如用葡萄糖还可用来培养放线菌和芽孢杆菌。

配方三 黄豆芽汁培养基

黄豆芽 100克 琼脂 15克

葡萄糖 20克 水 1000毫升

洗净黄豆芽,加水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后放入糖,搅拌使它溶解,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分装,灭菌,备用。

把这培养基的pH值调到7.2~7.4,可用来培养细菌和放线菌。

配方四 豌豆琼脂培养基

豌豆 80粒 琼脂 5克

水 200毫升

取80粒干豌豆加水,煮沸1小时,用纱布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琼脂,煮沸到溶解,分装,灭菌,备用。 [编辑本段]真菌与生活

环境的再循环

真菌像细菌和微生物一样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的生物。真菌将生物分解为各类无机物,使土地肥力增强。

食物与真菌

还有些真菌也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可食用的蕈菌有200多种,如冬菇、草菇、木耳、云耳等。以及真菌所侵入后的生(动)物空壳,如冬虫夏草。

还有的真菌用于食物加工,例如酵母菌用于面包等加工,酿酒也需要真菌。

致病的真菌

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中,真菌又有有害的一面。真菌能引起植物多种病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1845年欧洲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摧毁了5/6的马铃薯,中国由于1950年的小麦锈病和1974年的稻瘟病而使小麦和水稻各减产60亿千克。

真菌还可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在人类主要有三种类型:①.真菌感染;②.变态反应性疾病;③.中毒性疾病。

抗病的真菌

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有一次他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3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在一个培养皿中长了一个霉菌斑。并且霉菌斑周围的细菌都死了。

霉菌渗出了什么强有力的物质?弗莱明称为青霉素,并发现了它可以杀死许多致命性细菌。然而,因为青霉素在试管内和血清混合后很快失活,弗莱明认为它不会在人和动物身上发生作用。

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关系

植物的根和真菌也有共生关系,和真菌共生的根称为菌根。

外生菌根:真菌的菌丝在根的表面形成菌丝体包在幼根的表面,有时也侵入皮层细胞间,但不进入细胞内,此时以菌丝代替了根毛的功能,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如松等;

内生菌根:菌丝通过细胞壁侵入到表皮和皮层细胞内,加强吸收机能,促进根内的物质运输,如柑橘、核桃等;

内外生菌根:也有菌丝不仅包在幼根表面同时也深入到细胞中,称内外生菌根,如苹果、柳树等。

菌丝吸收水分、无机盐等供给植物,同时产生植物激素和维生素B等促进根系的生长;植物供给真菌糖类、氨基酸等有机养料。

能形成菌根的高等植物2000多种,如侧柏、毛白杨、银杏、小麦、葱等;

具菌根的植物在没有真菌存在时不能正常生长,因此造林时须事先接种和感染所需真菌,以利于荒地上成功造林。

真菌【词外小释】

由菌丝组成,无根、茎、叶的分化,无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以寄生或腐生方式摄取现成有机物的低等植物独立类群。真菌具有分解或合成许多种有机物的能力,可用于获取维生素、抗菌素、酶等制剂,而有些真菌也可产生毒素,引起动植物中毒生病。由真菌所产生的毒素就称之为真菌毒素。真菌作为病原微生物还能侵入人体和动物,引起毛发、皮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其他内脏的病变。如头皮屑和脚气 赞同0| 评论

2009-3-23 12:03 48680009 | 二级

木霉:通常菌落扩展很快,特别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几天内木霉菌落可遍布整个料面。菌丝生长温度4—42℃,25—30℃生长最快,孢子萌发温度10—35℃,15—30℃萌发率最高,25—27℃菌落由白变绿只需4—5昼夜,高温对菌丝生长和萌发有利。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95%以上,但在干燥环境也能生长,菌丝生长pH值为3.5~5.8,在pH值4~5条件下生长最快。

纤维单胞菌: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机体一样需要相似的营养物质,象细菌一样它有一套胞内和胞外酶系统,用以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细胞新陈代谢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象细菌一样,酵母菌必须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细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极少的环境中生长,如蜂蜜和果酱,这表明它们对渗透压有相当高的耐受性。酵母菌能在pH 值为3-7.5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 值为pH4.5-5.0。在低于水的冰点或者高于47℃的温度下, 酵母细胞一般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

第18篇:真菌培养及鉴定

真菌培养及鉴定

、真菌培养及鉴定

1.采集标本 体表真菌的标本有毛发、皮屑、甲屑、痂等,标本在分离前常先用75%的乙醇消毒,真菌培养及鉴定。深部真菌的标本可根据情况取痰、尿液、粪便、脓液、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采集标本应注意无菌操作。

2.培养检查:可提高真菌检出率,并能确定菌种。标本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Sabouraud agar)上,置室温或37℃培养1~3周。必要时可行小培养协助鉴定。菌种鉴定常根据菌落的形态及显微镜下形态判断。对某些真菌,有时尚需配合其他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

真菌培养的方法与直接镜检法相比较而言,更能对大部分真菌感染的灰指甲作出准确的鉴定,也是诊断灰指甲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下面我们就从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时间、菌种鉴定三方面来了解一下灰指甲的真菌培养法。

1.培养基的选择

通常培养真菌会同时选用两种培养基,如果单用一种培养基,则容易忽略其它种类的真菌诊断。常见的两种培养基,一种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加抗菌剂,常为氯霉素和放线菌酮;另一种是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仅加氯霉素,不加放线菌酮。

2.培养时间

各种真菌的生长速度不同,所以报告的时间也不同。一般皮肤癣菌生长较缓慢,在26℃-28℃的环境下需要培养2-4周才能发报告,但是,皮肤癣菌含盖的菌种较多也需要区别对待;酵母菌生长较快,通常2-3就可以发报告,如果为阴性则需要观察1周;霉菌生长也比较快,一般2-4天就可以发报告。

3.菌种鉴定

(1)丝状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和霉菌,根据菌落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情况,菌落表面及背面的形态、色素,培养基中有无色素,培养物用乳酚棉蓝染色后镜检找特征性标志结构。(2)酵母菌:分为形态学鉴定及生化试验,鉴定材料《真菌培养及鉴定》。形态学鉴定主要观察有无假菌丝产生,如有则为念珠菌属,如无则为念珠菌以外的酵母菌;生化试验最为常用的是ApI系统,用此法鉴定准确,但价格较贵。

)丝状真菌:主要是形态学的鉴定,如直接涂片观察,小培养显微镜鉴定,诱导形态观察(25℃与35℃下双相型真菌的特征孢子及菌丝的产生和两种菌落的形成及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KT培养基,KelleyAgar培养基转相诱导,另外常用的还有皮肤癣菌VB1生长刺激,吴氏荧光检查,毛发穿孔试验及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一些生化鉴定等。其中,小培养显微镜检对于丝状真菌的鉴定,特点是动态直观,易于观察,且节约材料。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马天

(2)酵母菌鉴定:形态学鉴定主要是玉米吐温诱导下特征菌丝及特征孢子的检验,血清芽管形成,而在形态学基础上还必须进行生化鉴定:有标准鉴定,自动仪器鉴定,显色鉴定,其中,自动仪器鉴定(如ApI20C,ID32C等),显色鉴定对于酵母样真菌的鉴定,特点是快速简便;标准鉴定是按传统双歧表流程鉴定(包括糖同化试验,糖发酵试验,CAFC酚氧化酶试验,尿酶试验,KNO3同化试验,脂肪酸需求试验),是真菌鉴定的金标准,系统准确,缺点是程序繁琐,耗时长,与临床治疗不太适应。此外,还有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动物致病性实验,分子生物学鉴定:如核酸杂交,DNA探针杂交,pCR扩增序列分析,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pFCG脉冲电泳核型分析等。

对于酵母样真菌首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而显色培养基不能鉴定的酵母样真菌可采用自动仪器YBC卡进行鉴定或ApI板;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可采用传统标准鉴定法中鉴定值较高的试验,如酚氧化酶鉴定新型隐球菌(+),尿素区分毛孢子菌属(+),地丝菌属(-),念珠菌属(-)(克柔念珠菌/溶脂念珠菌+),球拟酵母属(-),隐球菌属(+),玉米-土温培养基上产菌丝区分念珠菌属(+)与球拟酵母属(-),隐球菌属(-)与毛孢子菌属(+),地丝菌属(+)。而同化试验推荐平皿法,一个平皿内可观察多种糖类的同化情况,且结果易于观察,重复性好。对于丝状真菌及双相型真菌,可采用小培养法,快速简便易于观察。而对于双相型真菌还须经过脑心浸液培养基转相试验后确证。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则主要用于流行病学和一些难培养难鉴定真菌的检验,由于成本高或要求技术难度较高,故而不适合在常规工作中采

第19篇:真菌的分子鉴定

真菌的分子鉴定

内生真菌(Endophyticfungi)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真菌的分子鉴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对相应的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寻找药物来源的一种新途经。 本文以我国特有药用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为实验材料,对喜树内生真菌的组织分布及分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分离的表面消毒以75%酒精和0.1%升汞结合的方法较好。对喜树的根部和茎部的升汞消毒时间以4~5min为宜,喜树叶子的升汞消毒时间应控制在2min左右。在所试条件下共计分离得到70株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树叶(42.9%)和皮部(35.7%),根部(14.3%)和种子(7.1%)中的内生真菌数目较少,在木质部未分离到内生真菌。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应用形态学方法共鉴定出6株内生真菌,分布于6属。按照培养特征,把所得内生真菌归为27个形态类群。选取不同形态类群中的代表菌株,扩增并测定其rDNAITS区段的DNA序列,结合内生真菌与GenBank中参考菌株碱基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鉴定材料《真菌的分子鉴定》。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的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8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个亚门,4纲,8目,8科,14属;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鉴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喜树生态系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在本研究中,共分离得到18株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菌株,占25.7%,为优势菌群,对其进行了基于ITS区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TLC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从3株内生真菌CZ-

14、CZ-

17、CZ-18的发酵产物中检出喜树碱,含量为0.03-0.04mg/g。发酵产物是以喜树种子煎汁液体培养基培养。

内生真菌(Endophyticfungi)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对相应的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寻找药物来源的一种新途经。 本文以我国特有药用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为实验材料,对喜树内生真菌的组织分布及分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分离的表面消毒以75%酒精和0.1%升汞结合的方法较好。对喜树的根部和茎部的升汞消毒时间以4~5min为宜,喜树叶子的升汞消毒时间应控制在2min左右。在所试条件下共计分离得到70株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树叶(42.9%)和皮部(35.7%),根部(14.3%)和种子(7.1%)中的内生真菌数目较少,在木质部未分离到内生真菌。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应用形态学方法共鉴定出6株内生真菌,分布于6属。按照培养特征,把所得内生真菌归为27个形态类群。选取不同形态类群中的代表菌株,扩增并测定其rDNAITS区段的DNA序列,结合内生真菌与GenBank中参考菌株碱基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的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8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个亚门,4纲,8目,8科,14属;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鉴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喜树生态系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在本研究中,共分离得到18株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菌株,占25.7%,为优势菌群,对其进行了基于ITS区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TLC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从3株内生真菌CZ-

14、CZ-

17、CZ-18的发酵产物中检出喜树碱,含量为0.03-0.04mg/g。发酵产物是以喜树种子煎汁液体培养基培养。

第20篇:真菌的教学设计

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真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设计思路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B、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1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3、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4、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CAI:介绍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引出位于中央大街上的饭店“吴氏涮蘑坊”,进而引导学生回想生活,引入蘑菇,导入真菌课题。

欣赏中央大街美景

创设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哈尔滨的美景,并巧妙的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常见真菌

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顺向迁移和正迁移。

用“问题广角”形式激发学生提问,将学生对真菌感兴趣的问题录入电脑展示在大屏幕上。

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梳理问题,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小组合作,结合“观察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合作能力。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

适时引导,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有关真菌的营养方式的问题。

观察发霉食品里的营养菌丝和蘑菇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想到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

步步深入,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孢子释放的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解决真菌繁殖方式的问题。

观察思考,想到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自己的,说出孢子适于繁殖的种种好处。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孢子的释放过程,确认蘑菇的繁殖过程。了解菌盖没有张开的蘑菇营养价值高,学会如何购买蘑菇。

畅想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知识回归生活。

生活帖士,结合学生提出有关真菌联系生活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青霉素的发明,以及生活中乱用青霉素的现象,呼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慎用和合理使用青霉素。

听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讨论不能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食用菌给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结合古田县的具体情况,积极思考为其设计一条致富之路。同学间相互表达观点,讨论辩论。

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

科学家的箴言,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弗莱名的两句话结束本节课教学。

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大家一起诵读这两句人生格言,产生共鸣。

情感升华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本着这一理念,我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广角”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相关教案: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Health/ba/45914.htm

真菌教案模板
《真菌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