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秋兴八首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01:59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

1、诗歌中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营造了什么意境?

2、整首诗运用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3、诗歌尾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咏怀古迹

1、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试做简要分析。

2、试找出整首诗的诗眼?并说明诗眼的内容。

3、整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登高

1、有人说《登高》的颈联包含八层意思,试找出。

2、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谈本诗所营造的意境。

3、试分析这首诗景物描写的特点。锦瑟

1、这首诗首联在全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诗歌中共用了几个典故?并分析这些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马嵬

1、整首诗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何种叙述方式?请具体说明。

2、整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试做简要分析

3、从抒情方式上看,这首诗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望海潮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都是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感谢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雨霖铃

1、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2、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阕和词的下阕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3、从抒情方式上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试做简要分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些字用得好?试做简要分析。

3、下阕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周瑜的?运用了哪两个修辞手法?

4、试分析苏轼在首词中的感情变化?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1、从抒情方式上看,这首词共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试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词写到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3、这首词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阕

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4、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用了哪些手

法? 醉花阴

1、这首词写于什么季节?作者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

的?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哪个

词用的好?为什么?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是什么意思?怎

样表达作者的心境的? 声声慢

1、请说明词开头三句有何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试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和“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分别是什么意思?

3、试分析这首词所用到的抒情方式?

推荐第2篇: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

三维目标

学会如何赏析一首诗 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会如何赏析一首诗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进入正课:

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鉴赏诗歌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所做的介绍,鉴赏诗歌。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明确:

1、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艺术技巧:

1、对偶 颔联

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推荐第3篇: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2、赏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讲析法、合作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刘禹锡的诗中说到“自古逢秋悲寂寥”,那么各位同学能否回忆起一些悲秋的诗句?(师生共同回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是如何悲秋的?他的悲秋里有着怎么样的情怀?请大家集合课前的预习,有感情的朗诵这篇诗文。

二、文学常识回顾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成为“诗圣”,由于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此其诗有“诗史”之称,有《杜工部集》。

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

二、

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诗题解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故八首写秋字意少,兴字意多。也就是感秋而寄兴,这里的“兴”也就正如《诗经》里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以,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文涉及到了秋季和杜甫的感怀。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看看“秋”何以“兴”。(教师范读)

四、首、颔联意象解读

1、学生朗诵首、颔两联

要求:找出此两联中的意象,并体味这些意象的特点

2、学生找出意象并简析特点(小组合作讨论)

明确:露、枫树、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

3、意象特点分析(只明确本诗文创作于安史之乱以后)

①玉露,是白露,是秋天的白露,问:玉露是早上的事物,而且我们学过《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里应该是很美好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明确:玉露这里是朝露的意象,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而玉露,是秋天的白露,秋又勾人乡思,且作者寓居夔州,思乡之情顿生。

②凋伤表达出一种凋零、伤心、伤感的感觉; ③枫树林,秋天的枫树应该是红红火火的,杜牧不是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吗?而且红叶也是暖色调,那么这里用枫树林,是否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相悖呢?

明确:不相悖,秋天枫叶的红是一种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再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在大家将要学到的《琵琶行》中也有“枫叶荻花秋瑟瑟”。

④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也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⑤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他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怎么能不悲伤不已?因而这句话虚实结合。

所以,首、颔二联的这些意象都显露出一种“悲凉”之感,他们构成的意境也给人以 “悲无尽“的冲击。这就是“一切境遇皆情语”的写照。

补充:杜甫深受“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的影响,他有着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

4、学生朗诵首、颔联

五、写作背景介绍

1、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此期间,他的另外两名好友李白和高适也相继去世。因而杜甫心中为朋友的“离世”感到无限的悲伤,同时也为自己的潦倒和疾病缠身感到无限的悲叹。这时候的杜甫也已经50有余,可是作为文人的他依然是“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心中也继续了无限的背愤。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文,在《读杜心解》中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2、提问:作者仅仅难道在悲凄之秋,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贫困与报国无门、国家命运的多舛而发出这样的“兴”,其中作者最想说明的“兴”是哪一种?(明确:悲国运衰落)前两联作者在写景,我们也只是忧意象的除了结论,大家,能否在下面的两联之继续找到杜甫“悲国运衰落”的依据呢?

六、颈、尾联分析

1、在我国的古诗文中“首颔颈尾”对应着“起承转合”(试请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转”的)学生带这问题朗诵颈、尾联(小组合作讨论) 明确:作者在首颔二联中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物,在颈联中,作者前句写景“菊”以此想到了自身的往事,由此笔锋一转写到了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作者的“故园心”。这样的过渡,就由写景转到了情感的抒发上。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句诗:

①丛菊两开他日泪:菊花是在秋天盛开,秋也勾人相思。

这“泪”从字面意思上看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进一步提问:不过花盛开却也给人一种欣悦之感,在陶渊明的诗句中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什么用这个意象?会不会与感情基调相悖呢?

明确:不相悖,秋,给人思乡的愁苦,而且作者是寓居夔州,想经夔州回乡,菊花两开说明他想回家想了两年却不能回家,悲伤之情顿生,以乐景写哀情。 ②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说明形单影只;故园,更令人哀伤;作者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因而作者更加思念,故园还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2、尾联分析

寒衣处处催刀尺:寒衣,是冬衣,寒衣处处催刀尺,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这是一年将尽的时候,同时又是一天将结束的时候,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作者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悲”字,那种浓浓的悲,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课外拓展:白帝城托孤)

3、学生朗诵颈、尾联

4、总结:作者当时不仅仅只是在悲凄之秋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贫困与报国无门而发出这样的“兴”,最终,作者要“兴”的是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七、总结全诗(师生带感情集体朗诵全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其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八、板书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巫山巫峡 江间、塞上

丛菊、孤舟 萧森

寒衣、暮砧

教学反思: 杜诗《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已经教学完毕,但觉得的讲的太笼统了,分析不够深刻。我想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如下三点:

1、能诵读和背诵,并读出诗的韵律美。《秋兴八首》(其一)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一种阴沉萧森的环境气氛,抒写留滞他乡的愁绪,表达了强烈的忧国之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这首律诗前四句重在写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长江的滚滚波涛,要读出“凋伤,气萧森”之感情;后四句旨在抒发思念“故园”之情,要读出思念之情。通过反复有表情地诵读,最好能在课堂上完成背诵。

2、把握诗歌意象,仔细品味诗歌意境。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之为主体意象。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读杜诗,要首先读懂他的秋天和大江。此外,诗中还有“玉露”、“波浪”、“丛菊”等几个意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去细细解读,领略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

3、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去解读一首诗。譬如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提出解读一首诗的途径:吟诵、意象、典故、炼字、知人论世、古人评论、比较阅读(与杜杜甫自己诗歌的纵向比较,与其他诗人的横向比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原来一首诗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逐渐培养形成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与有所创新的思维能力。

推荐第4篇:秋兴八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制作人:宁静的海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杜甫此诗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体会其抑扬顿挫的艺术风格。

2.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学会借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

3 .理解诗歌主旨,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以作家为切入点导入。同学们都学过杜甫的诗,那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呢?提问学生杜宇杜甫的把握情况。教师小结,引出今天的新课秋兴八首。

(二)授课安排: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交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然后进入新课学习。

(三)知人论诗。1.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杜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被称为“千古绝唱”,有“诗圣”的美誉。杜甫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这一环节目标:复习巩固学生对于杜甫掌握,学生重点掌握学过的诗篇及三吏三别。 2.关于《秋兴》组诗解题。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诗人已近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又逢多事之秋,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

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四)赏析课文 1.整体感知。通过教师做朗读指导,多媒体泛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方式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

主旨意境: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本诗的情感基调:悲。 2.逐步赏析。

(1)找出本诗描写哪些意象,通过意象的的解读分析诗歌的情感。

首联——意象:玉露、枫林、巫山、巫峡 (玉露交待了时间,“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巫峡波浪接天连涌的澎湃气势,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 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兼与接用得妙。)

情感:秋气萧杀、阴瑟之感。

颔联——意象:江波、塞上、风云(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情感:浑郁低沉萧索

颈联——意象:丛菊、孤舟(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转眼写自己的感情。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字。 “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去。这“他日泪”并不是现在流下的眼泪,而是说,山上那些黄色和白色的野菊,一点一点的多么像我去年秋天因思乡而流下的一滴一滴的眼泪。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开、一系,他日、故园两两对照可见杜甫七律诗语言句式的精妙。)

情感:忧乡思国的感伤。

尾联——意象:寒衣、白帝城、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这第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

情感:孤独漂泊无奈

2.找出文中对仗的的句子分析杜甫的遣词造句特点。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间波浪的汹涌澎湃对塞上风云的漫天接地,一兼一接一涌一阴写出了巫山巫峡气萧森的气势。兼、接两个动词用的非常妙。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点明了秋意凄寒,孤舟意表形单影只,两开独写年年的凄凉,一系只为忧乡思国,字字相称,句式对整体现了杜诗的顿挫之感。

3.总结本诗的艺术技巧。(1)情景相生,寓情于景。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2)语言练达,对偶工稳,沉郁顿挫。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4.总结借景抒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借景托情,寄托作者的羁旅、怀乡、思亲、忧国之情。鉴赏诗歌的时候应借助于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诗的情感,注意诗歌的遣词造句来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五)作业设置:背诵全诗。

推荐第5篇: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创作概况。

2)结合诗歌背景,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及爱国情感。 3)学会通过意象的分析和字句的锤炼鉴赏诗词。 4)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及爱国情感。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辅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诗仙”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诗圣”杜甫的作品。初中时我们学过杜甫的《望岳》,知道了杜甫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过他的《春望》,体会了杜甫被困守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么,当杜甫流落他乡,又对暮逢秋时,他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杜甫晚年的作品——《秋兴》。(板书题目) (插PPT)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这些知识大家在初中都掌握了,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这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杜甫晚年的创作情况。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他决定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实现。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漂泊西南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在夔州居住的两年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430多首诗,或追忆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这三首诗都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作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咏怀古迹五首》也作于766年,《登高》作于767年。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这三首诗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我们看一下题目《秋兴八首》,这是一组诗。共八首,书上节选了第一首。(首先我们看看“秋兴”是什么意思?插PPT)秋兴,就是因秋起兴,借秋天的景色感悟抒怀之意。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首诗是借景抒怀的,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首诗。

(二)诵读感知,把握诗歌大意和感情基调。

我给大家找了这首诗的朗诵范例,听的时候请认真体味朗诵者的感情。(放录音) 接下来就请各位同学自己带着感情,带着你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诵一下本诗。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接下来大家开始自由地朗诵。(自由朗诵一分钟)

大家都读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意象凄凉(感觉凄凉的意象有:孤舟、寒衣等)、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哪一句能体现出来?)、萧瑟阴凉的气氛(哪儿看出来的?)等等。〗

嗯,很好,大家对这首诗的整体把握挺正确的。我们在体会诗歌感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意象的分析。

(三)合作探究,分析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以及诗人的感情。

接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四人为小组交流。这首诗正好是四联,那么我们分配一下任务:第一组首联,第二组颔联,第三组颈联,第四组尾联。每一组对自己分配到的这一联里的意象、字词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字词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接下来就咱们一起朗读一下。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 诗人没有用“凋落”而用了“凋伤”,“伤”带上了作者的忧伤,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

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兼”、“接”、“涌”、“阴”。】

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往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绽放就潸然落泪。“他日”有两个意思:一是将来的某一天,二是过去的某一天。《左转·宣公四年》记载:有一个楚国人叫子公,自称食指一动就有好东西吃。他是这么说的:“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就是说他过去食指一动,每次都能尝到异味。有一天子公的食指又动了。原来是楚王得了一只鼋,楚王把鼋煮熟了,故意不请子公吃,子宫就自己动手捞了一块,结果招来了杀身之祸。——这就是食指大动的故事。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

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尾联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

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秋兴八首其一》的学习,了解了杜甫晚年的创作概况,知道了杜甫这个伟大的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对人民的担心、对自身的哀叹,通过对诗中情与景者两大要素的分析,也更加深了对诗人的理解、对这首诗的喜爱。给大家留两个作业。

(四)作业:背诵全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其余七首背诵)。 将《秋兴》与山水田园派大家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阅读, 进一步掌握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提示:1)这两首诗各采取了什么意象来表现秋天?两种 秋天有何不同? 2)杜诗的情感取向与王诗有何不同?这种不同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板书设计:

玉露降 枫林凋

波浪兼天 风云接地

丛菊开

孤舟系

刀尺声

捣衣声

情 郁闷

动荡不安 阴晦不明伤心泪 故园心 思念 悲伤 凄怆 忧愁 沉郁 + =

推荐第6篇: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

zuîzhě 其

作 者: qiūxìngbāshǒu

dùfǔ

qíyīyùlùdiāoshāngfēngshùlínwūshānwūxiáqìxiāosēn玉江丛寒 露间菊衣凋波两处

伤浪开处

枫兼他催

树天日刀

林涌泪尺

,巫,塞,孤,白

山上舟帝

巫风一城

峡云系高

气接故急

萧地园暮

森阴心砧

....jiāngjiānbōlàngjiāntiānyǒngsàishàngfēngyúnjiēdìyīncïngjúliǎngkāitārìlâigūzhōuyīxìgùyuánxīnhányīchùchùcuīdāochǐbáidìchãnggāojímùzhēnqíârkuífǔgūchãngluîrìxiãměiyīnándǒuwàngjīnghuá夔听画请 府猿省看孤实香石

城下炉上

落三违藤

日声伏萝

斜泪枕月

,每,奉,山,已

依使楼映

南虚粉洲

斗随堞前

望八隐芦

京月悲荻

华槎笳花

....tīngyuánshíxiàsānshēnglâifângshǐxūsuíbāyuâcháhuàshěngxiānglúwãifúzhěnshānlïufěndiãyǐnbēijiāqǐngkànshíshàngtãngluïyuâyǐyìngzhōuqiánlúdíhuāqísānqiānjiāshānguōjìngzhāohuīrìrìjiānglïuzuîcuìwēi千信匡同家宿衡学山渔抗少

郭人疏年

静还功多

朝泛名不

晖泛薄贱

,日,清,刘,五

日秋向陵

江燕传裘

楼子经马

坐故心自

翠飞事轻

微飞违肥

....xìnxiǔyúrãnháifànfànqīngqiūyànzigùfēifēikuānghãngkàngshūgōngmíngbïliúxiàngchuánjīngxīnshìwãitïngxuãshàoniánduōbújiànwǔlíngqiúmǎzìqīngfãiqísì其四

wãndàochángānsìyìqíbǎiniánshìshìbúshângbēi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wánghïudìzháijiēxīnzhǔwãnwǔyīguānyìxīshí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zhíběiguānshānjīngǔzhânzhēngxīchēmǎyǔshūchí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yúlïngjìmîqiūjiānglěnggùguïpíngjūyǒusuǒsī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qíwǔ其五

pãngláigōngquâduìnánshānchãnglùjīnjīngxiāohànjiān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xīwàngyáochíjiàngwángmǔdōngláizǐqìmǎnhánguān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yúnyízhìwěikāigōngshànrìràolïnglínshíshângyán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yīwîcāngjiāngjīngsuìwǎnjǐhuíqīngsuǒdiǎncháobān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qíliù其六

qútángxiákǒuqǔjiāngtïuwànlǐfēngyānjiēsùqiū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huāâjiáchãngtōngyùqìfúrïngxiǎoyuànrùbiānchïu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zhūliánxiùzhùwãihuánggǔjǐnlǎnyáqiángqǐbáiōu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huíshǒukěliángēwǔdìqínzhōngzìgǔdìwángzhōu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qíqī其七

kūnmíngchíshuǐhànshígōngwǔdìjīngqízàiyǎnzhōng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zhīnǚjīsīxūyâyuâshíjīnglínjiǎdîngqiūfēng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bōpiāogūmǐchãnyúnhēilùlěngliánfángzhuìfěnhïng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guānsàijítiānwãiniǎodàojiānghúmǎndìyīyúwēng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qíbā其八

kūnwúyùxiǔzìwēiyízǐgãfēngyīnrùměibēi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xiāngdàozhuïyúyīngwǔlìbìwúqīlǎofânghuángzh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jiārãnshícuìchūnxiāngwânxiānlǚtïngzhōuwǎngângyí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cǎibǐxīcãnggànqìxiàngbáitïuyínwàngkǔdīchuí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推荐第7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4、感受诗歌中的羁旅之愁和家国之悲。

5、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三、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四、鉴赏诗歌

(一)解题:

题目意思是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三)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四)诗歌大意:

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五、艺术特色

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论及。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附录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推荐第8篇:秋兴八首教案[推荐]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杜甫的思想感情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赏析意象,分析意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诗歌,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盛唐诗歌的另一座高峰,诗圣杜甫的诗歌。来感受一下二人在思想情怀和艺术风格上的不同。同时借此复习一下诗歌鉴赏的方法,尤其是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二、背景介绍

(注意听介绍,找到有助于你们理解诗歌内涵的关键词)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使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 安禄山与史思明,7年)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薄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考试的时候可能没有这么多的背景介绍帮助我们理解怎么办?我们要尽可能的搜集信息来帮助自己分析诗歌内涵,不至于偏离主题。主要是三看一览:看题目(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体裁: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看作者(熟悉的作者我们会联系曾经学过的诗了解其诗歌风格常用手法以及生平经历,比如哪个朝代)和写作时间(提供写作背景,有的写作时间对应重大的历史事件),看注释(生僻字、地点、人名、简单的背景介绍);一览:总览全诗,明确体裁绝句、律诗、五言诗、乐府,明确诗歌大意]

三、吟诵感知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自由朗读。 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 (3)齐读全诗。 (4)补充律诗知识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这是按照句数和字数来分类的。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超过八句的叫做排律。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

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对仗:句式完全相同,每一句相同位置的

‘两个字词性相同,词义相反或者相似。

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对仗 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5)小组合作译诗。互评哪个组翻译的最好。

[扩展式翻译:

1、文言文多用单音词,我们将其扩展成双音节词

2、将省略的成分找到合适的位置补充出来] 秋霜伤害枫树凋谢了木叶丛林, 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涛翻滚汹涌连天, 塞上的风云漫卷密布大地阴沉。 从菊已开两次回想他日要落泪, 孤舟永远系住游子的归乡之心。 寒冷季节处处都在催赶制冬衣, 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捶衣的声音。

四、涵咏赏析

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这些感受是怎么得到的?

明确: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凄凉、悲伤、凄苦等等。这些情感可以从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景物中体现出来。 提问:也就是说,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诗歌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意象。⊙客观景物+主观情感=意象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我们逐句分析主要的意象,来体会作者在悲秋之景中都抒发了哪些悲秋之情?然后总结一下整首诗的意境。

(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⒈提问:“玉露”用在这里合适么?

“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⒉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拟人。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压抑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1、提问:巫山巫峡什么特点?

明确:萧瑟阴森。暗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㈢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⒈提问: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山被云雾围绕,阴暗、阴凉的气氛,想念故乡的急切汹涌深重,心情起伏如波涛,有阴云压在心头。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2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

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意境:用豪迈、宏阔,哀愁悲壮,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㈣丛菊两开他日泪

1、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 明确:“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2、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残菊是不符合实际的。 ㈤孤舟一系故园心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提问: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两句描写的是什么生活场景?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说,大家都在急着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没有家人亲朋,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2、为什么要写暮砧声音?

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课堂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五、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指名朗读。指导诵读技巧,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点拨:注意语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要读得抑扬顿挫。 听朗读,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反复吟诵,整体感受。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六、作业

1、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这首诗扩写为一篇小散文,不少于300字

2、背诵并默写。

推荐第9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3、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4、感受诗歌中的羁旅之愁和家国之悲。 [教学重、难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愁”就是“秋”下一个“心”(教师板书“愁”字),自古以来似乎愁情与秋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些与秋相关的表达愁情的诗句吗?(生回顾,举例)同是写秋景,在情感表达上可能会截然相反,在景物的刻画上也就会呈现不同的特征。那么在古典诗词中,情与景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将品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获取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同时能够很好的体会一下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作者简介、时代背景 (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杜甫)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三、朗读

1、听录音,正音,体会情感,把握节奏

2、生自由朗读

四、鉴赏诗歌

(一)解题:

题目意思是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生勾画意象、解释,师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三)分析鉴赏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学生分组分层完成诗歌大意疏通)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诗歌大意: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五、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论及。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六、作业

背诵诗歌,课下阅读《秋兴八首》其他几首,试做分析比较。

推荐第10篇:秋兴八首 教案不错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进入正课:

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鉴赏诗歌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所做的介绍,鉴赏诗歌。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客观景物+主观情感=意象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明确:

1、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涵咏赏析

提问: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明确: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凄凉、悲伤、凄苦等等。这些情感可以从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景物中体现出来。

提问:也就是说,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诗歌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意象。

过渡:所以说,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来,让我们齐声诵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选取意象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接下来就一起朗读一下。

提问:请发表看法与见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做补充。

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白露(white dews)——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1.“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三、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

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四、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五、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技巧:

1、对偶 颔联

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第11篇:《秋兴八首》教案六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要参照课文注释,疏通字音、字词义、文意。

3.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兼顾诵读技巧和诗歌感情基调。

2.问题探究:训练学生思考力,树立问题意识。

3.启示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注重老师的引导。

4.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2.进一步领略杜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文概述

《秋兴八首(其一)》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同一时期所创作的三首诗,此首诗处于篇首,其基本格调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这也是杜诗诗作特色主题之一。所以在赏析中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深入文本,发掘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品古诗之精华。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古有很多悲秋之作,也有颂秋的作品,所以可以结合题目“秋兴”二字,让学生说说对秋的感触,进而走进杜诗《秋兴八首(其一)》秋天里的情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入文本前有个预热环节,为学生生活感悟与所学诗歌寻找一个连接点,告诉学生赏析诗歌要明白“人心与人心相通、人性与人性照面,尽心尽情的精神”。

(二)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设计意图】有关杜甫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做适当补充;创作背景是不可少的部分,理解古诗,对学生来说存在难度,若不介绍背景,学生的理解是浅显的,古诗歌是具有时代性的,是言志的载体,学生读懂古诗的途径之一就是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这样更能接近诗歌的主题,这种背景意识是必须的。

(三)古诗的相关知识

1.古诗介绍。

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指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2.律诗特点。

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设计意图】《秋兴八首(其一)》是第五课杜诗的第一篇,三篇均是七言律诗,所以在开篇有必要梳理问题知识,为下文的朗读做准备。

(四)诗歌朗读

1.教师展示朗读节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男生齐读,女生评价;女生齐读,男生评价;全班齐读,老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注意节奏、情感的体会;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有助于正文解析。

(五)找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或者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诗,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侧重他们的观点以及表达逻辑。

(六)正文解析(小组合作)

1.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说说你对首联的理解?

参考: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借景抒情──低沉的心境。

注:问题题设比较宽泛,思考角度是多元的,遵循的基本思路是由意象到意境(自然情境和诗人心境),同时不要孤立解句,应联系下文。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结合首联,赏析颔联。

参考: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注:提醒学生要学会赏析诗歌意象及其特点,同时要注意诗歌的整体性,不可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和结构上的作用。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怎样理解这一联?

参考:“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倾诉思乡衷曲,“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孤舟一系故园心”是诗眼。

【设计意图】从参考答案可看出,引领学生学会分层解析诗歌,从最为基础的文字再到结构和思想。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你对尾联的理解是什么?

参考: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设计意图】兼顾结构和思想两个方面。

5.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参考: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注:侧重诗歌主题。

(七)课堂练笔

结合以上分析,对此诗进行散文化改写。

【设计意图】正文解析主要是分联进行的,通过语言组织,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整体认知。

七、课后作业

请赏析刘禹锡的《秋词》。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补充材料;

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年),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时写的。刘禹锡贬到朗州,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设计意图】进行对比阅读,《秋兴八首(其一)》是悲秋,由秋兴感,而《秋词》是颂秋,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12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提前一周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xīng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xì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故乡,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受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这首《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标注黄色的文字要求学生记在笔记本上并背诵)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视野中的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盖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照应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出(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则描写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表现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内容总评]整首诗随物兴感、即景寄怀,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回归故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古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远比一般的悲秋之作更为深厚。 [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比如颈联,“丛菊”照应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出,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2、情景无间。表面上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兴怀,使情思有所依附;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景因而情显,情因景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附录:《秋兴八首(其一)》背诵材料

[思想情感]首联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盖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表现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

[内容总评]整首诗随物兴感、即景寄怀,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回归故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古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远比一般的悲秋之作更为深厚。 [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比如颈联,“丛菊”照应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出,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2、情景无间。表面上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整首诗既因物兴怀,使情思有所依附;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景因而情显,情因景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

刘岩

第13篇:《秋兴八首》最新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最新教案

2015-3-10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安史之乱”(755-763)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杜甫也深受其害,战乱迫使他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他的许多作品,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怀,而且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抒情诗中的杰作——《秋兴八首》(其一)。

二、相关介绍:

1、关于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长安时,曾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官至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之际,备受颠沛流离之苦,在穷困潦倒中终其一生。他的诗歌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看作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故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誉为“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寓居夔州的第二年,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指好友漂泊各地、不知去向),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北方藩镇拥兵割据,吐蕃、回纥乘虚入侵,剑南川西一带战争频仍,国家动荡不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原诗一共有八首,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首。

三、课文探究: (齐读全诗)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问1:首联写了哪几个意象?

明确: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 问2: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

1、玉露:深秋时分的白露寒冷刺骨。

2、枫树林:火红的枫叶此时在秋露的侵袭下已变得凋零衰败。

3、巫山巫峡:“气”为“气象、景象”之意。巫山巫峡一带的景象显得萧瑟阴森。 简言之,即:露冷枫残,万物萧森。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问3:颔联写了哪几个意象? 明确:江间波浪、塞上风云。 问4:两者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1、江间波浪:长江中的波涛翻滚汹涌,与远处的天空连成一片。

2、塞上风云:夔州的高山上空风云滚滚,阴沉沉的,与远处的地面相接。简言之,即:巨浪滔天,阴云匝地。 问5:首、颔两联构成的意境有什么特点? 明确:凄冷、衰败、动荡、阴暗。

问6:画面情景与写作背景间有怎样的联系?

1 明确:

1、深秋白露,枫叶凋零,秋气萧森——迟暮之年,知交零落,身体病衰,怀才不遇,四处飘泊;

2、江水巨浪滔天——时局动荡不安;

3、风云滚滚,昏暗无光——国家前景暗淡。问7: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作者借深秋夔州之景,寄寓了自己感时伤己的悲凉、愁苦之情。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问8:这两句话如何解释?

明确:一丛丛的菊花遍地开放,这已是我客居夔州时第二次见到了,回忆往事,感慨颇多,流下了眼泪;把小船系在岸边,不禁心中涌动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问9: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飘泊之苦、思乡之愁。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问10:这两句话如何解释?

明确:深秋岁寒,家家都在为亲人赶制御寒的衣物;傍晚时分,白帝城中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问11:结尾两句加深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思乡之愁。

关心家人冷暖,为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寒风中,漂泊的游子听到捣衣声,就会联想到家中的亲人为自己赶制寒衣,想到家庭的温暖,这就更增添心中无尽的思乡之愁。

四、总结全诗:

思想主题:通过写深秋夔州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的飘泊之苦、思乡之愁、秋士之悲、家国之忧。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一语双关、以景结情。

第14篇:秋兴八首经典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导入

二、作者;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好似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生平:

诗内容:

名句:

诗:

三、背诵

四、背景:《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会死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解文:本文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是个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国家之事。

题目,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夔州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呈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的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属经历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结束,余意绵绵。 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问题2:诗句的字面意思

明确: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问题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意象有: 玉露, 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 问题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问题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问题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 (1)对偶 颔联 颈联。

[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5、齐读或背诵。

四、作业:

1、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第(1)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确: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结合,营造了一个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2、背诵

第15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 (2)、情感与素质目标:

1.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2.进一步领略杜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课堂讨论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古有很多悲秋之作,也有颂秋的作品,所以可以结合题目“秋兴”二字,让学生说说对秋的感触,进而走进杜诗《秋兴八首(其一)》秋天里的情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入文本前有个预热环节,为学生生活感悟与所学诗歌寻找一个连接点,告诉学生赏析诗歌要明白“人心与人心相通、人性与人性照面,尽心尽情的精神”。

(二)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设计意图】有关杜甫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做适当补充;创作背景是不可少的部分,理解古诗,对学生来说存在难度,若不介绍背景,学生的理解是浅显的,古诗歌是具有时代性的,是言志的载体,学生读懂古诗的途径之一就是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这样更能接近诗歌的主题,这种背景意识是必须的。

(三)古诗的相关知识 1.古诗介绍。

1 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指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2.律诗特点。

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设计意图】《秋兴八首(其一)》是第五课杜诗的第一篇,三篇均是七言律诗,所以在开篇有必要梳理问题知识,为下文的朗读做准备。

(四)诗歌朗读 1.教师展示朗读节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男生齐读,女生评价;女生齐读,男生评价;全班齐读,老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注意节奏、情感的体会;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有助于正文解析。

(五)找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或者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诗,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侧重他们的观点以及表达逻辑。

(六)正文解析(小组合作)

1.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说说你对首联的理解?

参考: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借景抒情──低沉的心境。

注:问题题设比较宽泛,思考角度是多元的,遵循的基本思路是由意象到意境(自然情境和诗人心境),同时不要孤立解句,应联系下文。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结合首联,赏析颔联。

参考: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注:提醒学生要学会赏析诗歌意象及其特点,同时要注意诗歌的整体性,不可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和结构上的作用。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怎样理解这一联?

参考:“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倾诉思乡衷曲,“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

2 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孤舟一系故园心”是诗眼。

【设计意图】从参考答案可看出,引领学生学会分层解析诗歌,从最为基础的文字再到结构和思想。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你对尾联的理解是什么?

参考: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设计意图】兼顾结构和思想两个方面。 5.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参考: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注:侧重诗歌主题。

(七)课堂练笔

结合以上分析,对此诗进行散文化改写。

【设计意图】正文解析主要是分联进行的,通过语言组织,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整体认知。

七、课后作业

请赏析刘禹锡的《秋词》。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补充材料;

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年),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时写的。刘禹锡贬到朗州,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设计意图】进行对比阅读,《秋兴八首(其一)》是悲秋,由秋兴感,而《秋词》是颂秋,积极向上的精神。

八、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16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

公元7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文

、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17篇: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了解诗歌常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诗题上注有“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律,是规定和法度。格律诗又称律诗。在唐代叫“近体诗”或叫“今体诗”。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

每首四句者叫绝句,八句者叫律诗,八句以上者称排律。 每句五字的绝句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绝句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五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 五律、七律的八句分为四联:第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七八两句叫尾联;

• 律诗的章法还包括谋篇的结构规律,即诗的起、承、转、合。 • 起,即开始; (首联) • 承,即承上 ; (颔联) • 转,即转折; (颈联) • 合,即收合。 (尾联) • 起、承、转、合在律诗中以联为单位;在律绝中以句为单位。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读书和壮游时期

• 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绝句》)

长安十年时期

• 到长安考试求官未果,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

1 的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兵车行》《丽人行》

• (诗风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确立了显示主义的创作方向。

战乱流离时期

• 安史之乱,杜甫携带家人和人民一起受冻挨饿,避难逃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春望》“三吏”“三别”等具有高度 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漂泊西南时期

• (安史之乱后)759年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靠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剑了草堂。杜甫也历尽了艰难,但创作成就很大。居住了4年,写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抒情性质。)

2、代表作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秋兴》、《望岳》、《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岳阳楼》等。

3、作品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 “郁”即“积”____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遣词造句的停顿转折 •

情感的千回百折 •

音调的抑扬顿挫 •

旋律的跌宕起落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2、题解: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2 1.①写了什么景?从哪里看出?景物特点是什么?营造了什么意境?

• (提示:要抓意象、抓修饰词整体把握)

• ②抒发什么情感?从哪里看出?为什么有

这样的情感?具体说说。(提示:要抓情语、抓背景体味诗人情感)

景: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情:离乱之苦,飘零之悲,故园之愁 (意境:萧瑟凄凉雄浑壮丽) 手法:情景交融

2.首联从秋景写起,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3.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4.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5.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四、作业:背诵全诗

丛菊 孤舟 暮砧 触景伤情

第18篇:《秋兴八首》赏析

《秋兴八首》赏析

唐·杜甫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充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罗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第二首时序由日暮而至深夜,写夔府秋夜北望京华。

首联承上首末联,由薄暮入笔。每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时,就依北斗星的方向眺望日夜思念的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句,是组诗八章的纲领和眼目,钱注云:“依斗望京,此句为八章之骨。”长安在北,故“依北斗”,“每依”,无夕不然也。京华亦即故园所在,望而不见,焉能不悲?以下抒发个中深悲。

颔联,把怀念京华与身世之感紧密交织。《水经注》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往日知道在巫峡听猿声使人哀伤落泪,那是他山之石,间接知识,现在身在夔州,亲自听到猿声而不禁泪下,故云“实下”,“实”,实实在在,真的。即“听猿三声实下泪。”诗人入川后,来到严武墓下,曾因严武推荐,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并拟随严武回到朝廷,不幸严武去世,八月份乘船回长安供职的心愿又落空了。故云:“奉使虚随八月槎。”“八月槎”化用典故,古书民间传说,天河与海通,海边居民每年八月看到有浮槎(即水上木排)来去,于是准备许多干粮,乘槎而去,以为到时又可乘槎回来。此传说后来附会到张骞身上,说张奉汉武帝命,寻黄河之源,因乘槎至天河,牵牛宿旁。此处借用民间传说,表明自己回朝愿望落空,回长安如同乘槎在天,茫茫不可达也。与“孤舟一系”句相照应。与“听猿”句因果承接紧凑。

颈联承“每依北斗望京华”、“奉使虚随八月槎”来。画省,即尚书省,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香炉,尚书省上朝时,有侍女二人捧炉焚香从入。伏枕,表自身病体现状。堞,城上的矮墙,即城垛。画省香炉,心中所念,为虚;伏枕山楼,眼前现状,是实。诗人慨叹没能入京供职、违离画省香炉,只空挂了个尚书郎的职衔,辜负了那份工作,伏枕有病的不幸,不能回到皇帝身边供职,滞留在这荒僻的山城,卧听墙外隐隐约约传来的凄咽的笳声,兵乱未平。以上由夔府想京华,又由京华回到夔府,思绪在故国故园与夔府孤城之间往复,情极凄切缠绵。

尾联写京华望而不见,回到眼前景物。月亮从照着藤罗移到照映着洲前芦荻花上,既暗示1时间的推移,又用藤罗、芦荻展现萧瑟的秋光,有无限悲凄之感。至此,一位由黄昏日落到中夜深宵,卧病山城,翘首北望,徘徊流连,夜不成眠的抒情主人、诗人形象,已塑造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由景物时序推移暗向第三首过渡。

其三

千家山郭尽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汛汛,清江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第三首紧接山首“洲前芦荻花”的夜色转摹夔州秋日朝景。前四句写明净的秋色与烦扰的心情。每当千家万户还沉静在山郭朝晖中,自己却孤身一人坐在江边山楼上,看捉留宿江中的渔船,燕子总是在上下翻飞。“汛汛”、“飞飞”连用表示动作重复;“还”、“故”,流露诗人烦恼的心情。

颈联连用典故,自比匡、刘。汉元帝初,日蚀地震,匡衡上疏,帝悦其言,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建议亦常被采纳,而诗人曾为“近臣”,几次上疏,却犯忌被斥,其遇与不遇与匡衡形成鲜明的对照,东汉刘向,在朝历宣元成三世,诏颂校中五经,秘书等职成帝时,诏与其子刘歆同领秘书,哀帝时,歆复领五经卒父前业,对儒学传播起很大的作用。诗人想象匡、刘自比,深感命运蹇厄,事与愿违。

尾联用同学多不贱反衬自己的落拓,不得志。“五陵此处代指长安;轻衣肥马代指权贵。这联感怀身世,悲愤沉郁,如诉如泣。引出第四首。

朱鹤麟云:“前三章,俱主夔州而略长安,后五章详长安而略夔州次第井然。”可见前三章重在写实,身在夔州,后五章重在写虚,心系故园故国,开合跌宕,虚实相生。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弛。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第四首一安史之乱为中心,写长安近况,是八首的枢纽。

首联因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

中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具体写“似弈棋”的内容。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着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正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直北”、“征西”互文,“金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

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第七句“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水经注》:“鱼龙以秋冬为夜。”写秋江即诗人当前身在蘷州之处境。第八句结到“思”字,领起下面洋洋洒洒四首律诗,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出,故国思与前面的故园心一脉相承,承上启下,大合大开,气势流转,笔有千钧之力。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

后四首紧接上句“有所思”,写对故国长安的回忆。

第五首写长安宫阙之盛,回忆帝居的巍峨壮丽,早朝的肃穆庄严,回忆自己曾在中央政权中任右拾遗职“识圣颜”的辉煌经历。极写玄宗在位的太平景象,气象万千,豪情万丈,以衬托现在的国危民困、穷途落拓、暮年飘泊的忧伤和抑郁。前四句写殿前景物。后四句追溯当年上朝之事。

仙境般的宫阙遥遥对着终南山托承露盘的金人铜柱高入云霄;贵妃娘娘华清沐浴,俨然王母降临瑶池。玄宗信奉道教,传言李耳西游,函关一带一派祥和的紫气东来。前四句用赋的铺陈手法展现盛唐时代宫殿嵬峨,祥和气象。

颈联进一步追索开元盛世,一派升平。回顾诗人当年早朝,面见玄宗的盛况。皇帝每月朔望,受朝于宣政殿,上座前,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众人见得,待坐定后始开扇,定为朝仪。“云移”二字言开扇时光彩闪耀,像彩云在移动。宫扇一开,圣颜显出,有如太阳升起。皇帝身着衮袍,绣着龙纹,金光灿烂,表现早朝的庄严和诗人当年何等的踌躇满志。

末二句陡然跌落,截住对开天盛事回忆,回到眼前所在。一个“惊”字写出了岁月磋跎、世事变幻,一卧沧江之后的今日,正是代宗大历元年的深秋。“几回”句,括过玄肃两朝,铭刻永不忘怀的记忆。“青锁”建章宫宫门名,诗人在肃宗时为左拾遗,在建章宫上朝。

全诗用过去的辉煌与欢乐来衬托现时的惨淡和凄凉,言有尽而意无穷。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第六首抒写对曲江的怀想,首句直承上首的尾联“一卧沧江惊岁晚”,写自己在瞿塘峡口联想曲江。瞿塘峡口的秋色,是眼前的景色,而曲江头的秋色是心里想象。用“万里风烟”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过感时的复杂感情交织成一派迷茫而又深厚壮阔的艺术境界。

“花萼”二句回忆玄宗当年的游宴与安史之乱暴发。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筑夹城复道,经通化门至兴庆宫,达曲江芙蓉园,宫廷游曲江专用通道。花萼相辉楼在兴庆宫内,芙蓉园在曲江西南,又称南苑,玄宗与贵妃常在次游幸。据传禄山反叛消息传来时,玄踪正在花萼楼置酒,准备迁幸曲池,闻讯四顾凄怆。所谓“入边愁”,实际暗示了致乱原因。寓兴亡之感,言简意赅。

颈联写“入边愁”之前,曲江离宫一带围绕宫殿那珠帘绣柱周围,黄鹄起舞;牵着锦缆的画舫牙樯上下,白鸥惊飞。这堂皇富丽的实景,正是尾联回首歌舞地的内涵。“回首”句

总括上面对曲江歌舞地的回顾,可与诗人《丽人行》,《哀江头》等诗参读。对乱后长安深含痛惜之情,对王朝中兴充满感慨叹息。末句又引出下诗“昆明池水汉时功”。兴亡盛衰之感,百年世事之悲,深沉含蓄。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第七首抒写对昆明池的怀想。既展现当年唐朝国力昌盛、景物壮丽、物产富饶的历史画面,又慨叹往事不堪回首,长安远离,心事茫然。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汉武帝为了操练一支水军,仿照云南滇池而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飘扬,甚为壮观,玄宗亦曾置船于此。起二句从自古带到本朝。

“织女”二句想象今日昆明池水的风光,写昆明池的贵重文物。池内有牵牛、织女两个石人,象征其隔天上银河相对,如今没有人来欣赏他们的风姿、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空对月夜,辜负清秋月色。池中又有石刻的鲸鱼,鳞甲俨然,形象逼真,在这萧瑟的秋风中似乎跃然欲动。然而这些珍贵的文物,在这清冷的月夜,谁去理会?昔盛今衰之情尽在其中。

昆明池中本有丰饶物产,至今菰米漂在水上,菰影沉入水中,远望若云。莲蓬在寒露中坠落着红粉。既是对昔日昆明池绚丽秋景的回顾,也是作者对今日昆明池风光的想象,有着无限怀念眷顾之深情。

末联在对昆明池进行过壮思飞动、充满豪情的回忆和想象之后,思绪有回到冷落的现实中来,倾诉从夔州遥望万里之外的昆明池,一直望到天尽头,形盛之地离得那么遥远,关塞极天,回不去,也看不见了,诗人流落他乡,像一个渔翁在江湖飘泊。诗思回旋到身在夔州、遥忆京华这一凝聚点上。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采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第八首通过对昆吾山和美陂一带的回忆想象,抒发今昔兴衰之感,也是对这一组诗的总结。美陂是当时长安郊区的一大景观、旅游盛地。诗人曾与岑参等人在此泛舟、饮酒、吟诗、作乐,并有《渼陂行》一诗记载当时盛况。

首先点明通往美陂的纡长道路,经过昆吾亭,御宿川,那儿山川形势曲折连绵,崇高的紫峰阁的阴影倒映在美陂河里。这是诗人经由、熟悉的美好景象。

颔联写美陂当日的物产丰美。有深林佳木异鸟珍禽,香稻喂鹦鹉,啄之有余;碧树招凤凰,栖之安稳。一片开元盛世的太平景象。这联是倒装句法,千古名句,实乃“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意象华贵,辞彩典雅,对仗精工,代表了诗人晚岁诗律的审美高度标。

颈联在八首秋兴中插入两句春景的描写,重现往日的美好是诗人陷入对长安昔日太平景象的深深忆念中情不自禁地挥笔所成,一轻快欢乐的抒情,反衬现时的寂寞哀伤。“拾翠”,指春游中折枝采草,或拾起美丽的羽毛。“仙侣”,一道春游的伙伴。

尾联由以上回忆引起无限感慨。诗人那生花的妙笔曾歌颂过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现在流落天涯,长吟远望,在抚今追昔的沉思之中,白头深深地低垂。

这首诗,极写自己对长安开元盛世太平景象的追忆,寄托自己哀世伤时、忧念故国、感叹兴衰的深情,感情深沉抑郁,对仗工稳,声韵铿锵。总收了整个组诗,完成了“身居夔州而心系长安”的组诗主题。

全诗境界在夔州与长安之中推移,故国之思与沉沦之感交织,写夔州为所见,写长安为所思,虚实相生。八首一气贯通,全是抒情,是格律诗扩大表现范围的尝试。格律精工,章法严密而又富于变化,字句锤炼,辞彩华茂,语言艳丽,思想沉郁,音律顿挫抑扬,与《咏怀古迹》五首风格近似,代表诗人晚年律诗的审美新倾向。

第19篇:《秋兴八首》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篇目是《涉江采芙蓉》,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板书六大板块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阅读鉴赏板块。必修Ⅱ阅读鉴赏板块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特点及其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基础。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本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及○○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 《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者可归纳为十个字:学生 语言 形象 技巧 情感 。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 (三) ○○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差○○○○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分析诗词意象,描绘画面,体会人物情感; 4.分析诗歌中主人形象,探究诗歌主旨;

其中,教学重难点为通过分析诗歌意象,运用联想法描绘画面,体会诗歌中主人形象;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环节,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问题法。问题的科学设计不仅能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和好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既强调教师给予足够的课堂空间给学生,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它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种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路人,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以后人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导入,从感性上让学生惊叹这本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诗歌朗读:分为“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尝试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朗读”“学生示范朗读”“学生齐读”等形式多样化、带着教学目标的朗读,既强度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老师的指导性。3.诗歌分析:

第一步:从解读诗歌标题开始提问:“谁采?”“怎样采?”“在哪采?”“送给谁?”。学生很容易从诗歌中找到相关语句——实际上大部分是意象。接着,教师通过分析这些意象,分析女子的情感;最后,教师总结第一幅画面。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男子正在干嘛呢?”学生容易找到诗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男子的情感;教师概括第二幅画面。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

第四步:让学生通过联想,重新组合意象,描绘三幅画面。 4.教学板书

第20篇: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能把我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通过梳理内容,掌握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 3.通过分析该诗,能掌握借景抒情诗歌类的解读角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强调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难点:把握诗歌结构的基础上,把握借景抒情类诗歌的解读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要求:笔译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题,何为“秋兴”?

由眼前所见之秋景,引发的作者的无限感慨。

二、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内容明显分为了两大块,分别是写景和抒情。 1.文中集中写景的是哪些句子?读出来。

首联和颔联。

2.所写之景有何特点?生先逐句翻译,再分析景的特点。(分析景物特点或者意境的方法、步骤的总结)

A、先明确写了哪些景物:枫树林、巫山的天气、波浪、风、云

B、各个景物有何特点:被秋霜浸染,凋零的枫树;笼罩着巫山巫峡的天气萧瑟

1 阴沉;巫峡中波浪滔天;巫山上秋风呼啸阴云漫涌。 C、前两联描绘的画面的特点:阴森萧索、动荡不安。

3.万物凋敝,风起云涌,作者面临此景,不可能心如止水,内心也如同眼前的秋景凄冷、心潮澎湃。

4.前两联的景物之间有何联系(有何相关联的地方)?

第二句说道巫山巫峡的气息阴沉,第三句的波浪即指的是巫峡见的波浪,塞上即指巫山。这两联的景物之间是承接的关系。

三、结合《秋兴》的写景背景,分析诗人的情感。

1.生自主讨论,有哪些情感?从诗歌中哪些地方分析出来的?

“孤舟”——孤独、羁旅漂泊的抑郁 “故园”——思念亲人、家乡 2.“丛菊两开”读出了哪些信息?

“菊”——表明季节,秋天

“两开”——开两次,即表明诗人已经在此处呆了两年了,身未动,心已远,心早就飞回了家乡和长安城。

“一系”——穿被系在这里就未启程,结合上文,表现了时光的飞逝。 3.最后一联写捣衣声和做寒衣有何用意?

衬托。从白天到夜晚,诗人一直伫立在此处,看风起云涌,正在思乡之际,捣衣声更平添了思念的哀伤。遥想家中亲人已开始做寒衣,而自己还身在异乡,孤寂之感更显浓烈。

4.结合背景,诗中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朝廷的担忧,对国家的担忧。风云的涌动犹如边境的情况。(熟悉著名诗人的主要生平事迹和思想)

2

四、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1.首联和颔联,在景物的描写上有想对应承接的地方,所以是起和承。2.颈联的“丛菊两开”为写景,而“故园心”为写景,此联由写景转向抒情,所以为“转”。 (结合起承转合的介绍资料,讲解)

秋兴八首教案模板
《秋兴八首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