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2、赏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讲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与‘秋’有关的诗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红藕香残玉簟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古人写“秋”通常是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伤春、悲秋。秋,总是思念与感伤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代诗人杜甫是如何悲秋的?他的悲秋里有着怎么样的情怀? 请同学结合课前预习,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二)知人论世

1、走进作者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习过很多杜甫的作品,对这位诗人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一讲你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成为“诗圣”,由于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此其诗有“诗史”之称,有《杜工部集》。

2、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

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此期间,他的另外两名好友李白和高适也相继去世。因而杜甫心中为朋友的“离世”感到无限的悲伤,同时也为自己的潦倒和疾病缠身感到无限的悲叹。这时候的杜甫也已经50有余,可是作为文人的他依然是“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心中也继续了无限的背愤。

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诗文,《读杜心解》有写到:“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杜甫是如何借用秋景寄托情感的。

(三)初读感悟,吟咏诗歌韵律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找出不懂的字词。

2、找出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1)请同学展示自己划出的诗歌节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请同学展示自己找到的韵脚。

森、阴、心、砧。

(四)再读诗歌,把握意象特点

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探究) 请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1、分别找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的意象。

首联:玉露、枫树、巫山、巫峡; 颔联:江间波浪、塞上风云; 颈联:丛菊、孤舟; 尾联:寒衣、暮砧。

2、解析意象特点。 1)首联

A、玉露:一方面玉露在这里是朝露的意象,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另一方面玉露是秋天的白露,

秋天易生思乡之情,并且作者寓居夔州,远离家乡更易引发思乡之情。

B、枫树林,秋天枫叶的红是一种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

C、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2)颔联

江间波浪间天涌,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作者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首、颔二联的这些意象都显露出一种“悲凉”之感,他们构成的意境也给人以 “悲无尽“的冲击。这就是“一切境遇皆情语”的写照。 3)颈联

A)丛菊:菊花是在秋天盛开,它既是幽人高士、坚贞高洁之花,更是感时伤怀之花。

B)孤舟:孤,说明形单影只,与上句“丛”相对,更显悲凉、哀伤。 4)尾联

A)寒衣:是冬衣。寒衣处处催刀尺,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一年将尽,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作者更加思念故园。

B)暮砧:捣衣声。“衣”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引起不断的离情别绪;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想到家庭的温暖,更添无尽的思乡愁绪。

(五)精读涵咏,体味诗人情感

1、题为“秋兴”,遇秋而遣兴,思考杜甫笔下的“秋”是什么样的。

本诗前两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并找出本诗的画面特点。

萧瑟阴森,恢弘大气。

3、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作者描绘的这幅秋景图传达了什

么样的情感呢?

忧国、伤时、悲凉。

4、杜甫看到秋景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感情呢?

后两联写出的游子思乡漂泊之情。

(六)回品文本,体悟诗歌思维

本诗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尝试梳理本诗的解读思维方式。

本诗围绕“秋”展开,首先解读本诗描写的“秋景”、“秋景”的特点,再解读“秋景”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何有这种感情。

(七)总结全诗(师生带感情集体朗诵全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本诗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八)课后作业

1、请大家谈一谈学习这首诗的感悟,或以“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200字。

2、熟读并背诵本诗。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赏析

《秋兴八首》说课稿

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