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04:00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生物学教案

高中生物学教案

作者:吕梁学院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

李娟平授课内容: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授课班级:

5、6班

教师:李娟平

授课日期:2015年5月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代谢的概念;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的特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形成严谨的实验科学态度。

二、

二、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三、

三、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四、

五、

四、教学指导

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许多实例都来源于生活甚至我们自身。为了实现以上的学习目标,同学们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并尝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最后掌握本节的学习内容,达到本节知识与生活实例的融会贯通。

六、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8上的“问题探讨”,并对提出的三个讨论问题加以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2、新授:

1)酶的作用和本质:

A.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原理: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三价铁离子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_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和_______。

目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与普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差别。 材料选择:新鲜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卫生香,火柴,试管,试管架,滴管,大烧杯,温度计。 思考:(1)为什么要用到温度计和卫生香?

(2)能否用火柴或酒精灯替代卫生香?

方法步骤: 试管号

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处理

过氧化氢 分解速度 (气泡多少)

点燃的卫生香检测

结果分析

1 2ml 无 __________ 无助燃性

__________ 2 2ml 90°C水浴加热 __________ 有助燃性 __________

3 2ml 滴加3.5%的FeCl3溶液

__________ 助燃性较强

__________ 4 2ml 滴加20%的肝脏研磨液2滴

__________ 助燃性最强

__________ 思考:(1)在细胞内是否也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

(2)3号和4号试管没有经过加热也产生了大量气泡,这说明了什么?

(3)3号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了什么?

C.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__转变为容易方式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D.酶的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E.酶的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F.酶的本质:有机物(大多数是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

2)酶的特性:

A.酶的特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影响酶的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_______。使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__。 (2)pH值(酸碱度):不同的酶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是__________。偏酸偏碱会使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酶自身浓度:酶的自身浓度对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

(4)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_________,但超过该范围后,酶的催化效率将_________________。

六、达标练习(当堂完成)

1、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于去除细胞壁?(

A.蛋白酶

B.纤维素酶

C.盐酸

D.淀粉酶

3、在人体和高等植物体内,pH由4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的催化效率将(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D.先降后升

4、(2011年晋城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5、酶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_____。

推荐第2篇:高中生物学入门

高中生物学入门

芦雪英

一、关于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人也是生物的一种,也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业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畜牧、养殖、医疗、制药、卫生等等。

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进步,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经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冶金等方面。如果考虑仿生学的因素,它还影响到了机械、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二、生物学科对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

⒈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人类思维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动摇了当时社会体系和宗教信仰的基础,否定了上帝创造人。

⒉,施来登(1838年)和施旺(1839)细胞学说的产生对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特别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重要学科分支的产生起到了奠基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学的水平。

⒊1953年2月28日,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为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随后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多重大的成果和突破。例如生物制药、动植物组织培养、转基因生物、动植物克隆、基因芯片、新品种培育等等,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⒋1998年11月,汤姆生和约翰.霍普金斯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了具有无限增殖和全能分化潜力的人胚胎干细胞。,这为许多人类难治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的细胞替代治疗带来了希望。

⒌1997年 2月,绵羊“多利”诞生,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但是克隆技术就如同原子能技术一样,是一把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的“双刃剑”。

三、我国生物学家对世界的贡献

⒈克隆先驱―童第周:童第周主持撰写的论文《鲤鱼细胞核和鲫鱼细胞质配合而成的核质杂种鱼》,以中英文发表在1980年第4期出版的《中国科学》上。这是世界上报道的第一例发育成熟的异种间的胚胎细胞克隆动物。

⒉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袁隆平院士对中国农业乃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巨大而久远。从一般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他将我国水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为解决粮食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

⒊生化界泰斗―邹承鲁:1965年邹承鲁等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四、初高中知识的链接

1、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链接必修一章走近细胞

2、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链接必修一第三 1

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缔造者链接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 供应和利用

4、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链接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5、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链接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

6、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链接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7、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物的进化链接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8、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链接必修三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9、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链接必修三我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0、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链接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

11、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链接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 无籽果实的形成原理

12、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链接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在稳定性

1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链接必修三第六 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学习高中生物的基本方法

⒈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

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⒉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⒊综合归纳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抓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杂交育种与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⒋学会构建生物模型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分为:物理模型:通过图片或自制模型实物模型能更直观地反应物体的结构,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如: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DNA的结构。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能化解知识难点,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如: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血糖的调节。

概念模型 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

n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孟

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等。

⒌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用假说—演绎法解遗传探究题可使难题化简、用类比推理法分析问题,可做到举一反三.⒍、还需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1 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3 对比记忆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4 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⒎、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①预习: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② 听讲

听什么?

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

怎么听?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讲能有的放矢。

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

第三,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

第四,认真记好笔记。做到“三记三不记” 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③复习和作业

课下应该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④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推荐第3篇:生物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关于小池塘大世界的生物学教案

试讲人:刘伟

小池塘 大世界

引入新课,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请学生看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根据教材的要求,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讨论。

(1)这些生物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生物之间是否有关系?

(3)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

(4)在小麦成熟时,为了防止鸟吃小麦的种子,对这些田地加网,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 小结:从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到,一个环境中有各种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是相互制约的。除此之外,生物要生存下去,环境中还要满足生物所需要的各种非生物因素。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将在一定地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根据地域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等。

1.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

讨论:(1)各小组介绍本小组在校园观察时看到的生物。教师可以将学生看到的生物根据其营养方式写在黑板上。

(2)校园中这些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若不同,说明各类生物的特点。

(3)以校园为一定的地域,在校园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产者。 各类动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此称为消费者。 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叫做分解者。

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到蚯蚓这种动物,蚯蚓是属于消费者还是分解者,理由是什么。 (4)有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是不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什么因素?

(5)分析教材P.152图V-15“湖泊生态系统”、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

1 小学六年级下册关于小池塘大世界的生物学教案

试讲人:刘伟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可以用P.153图V-16表示。 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应该包括 2.“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学生将P.151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如:

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植物→吃草籽的鸟→鹰 植物→兔→鹰

小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形成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如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人类在生态系统中也占有一定位置。根据我们知道的人类的生物学特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3.关于“生态平衡”内容的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以上的食物链中几种生物的数量的变化来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 如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为什么?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大量捕杀食虫鸟,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

(4) 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中,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的数量?为什么?

小结: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生与死,迁入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读书P.154~155,讨论: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这种平衡关系会不会被破坏?

结合录像说明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

2 小学六年级下册关于小池塘大世界的生物学教案

试讲人:刘伟

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即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破坏,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自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

提问: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4.本课小结: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各种非生物因素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这一规律,树立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

推荐第4篇:高中生物学霸经验之谈

高中生物学霸经验之谈

√吃透教材,定期复习,适当拓展...高中生物省一等奖(第三名),全国联赛银牌,12年高考,高三生物摸底考试从来没有低于70过(72满)。

其实生物是基本上最接近文科的学科,不难发现的是,中国的大部分教材都很荒谬,等让人不知所以,或者讲得容易,考得糊涂。

但是高中生物是例外,高中生物教材(一般指人教版)。高中教材适当的图片,以及很详细的文字描述,真的是比较适合中学学习的教材。高二参加竞赛的时候,某些时候觉得不熟悉的时候,会发现看高中教材居然能够给一个详尽的解释,也算是比较庆幸吧..(后面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这么做。。)

生物学习过程中,在考试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感觉某次某几个知识点特别特别难,考试的时候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但是一旦考完来翻翻教材,会发现不是知识点本身难,是我们忽略了知识点,是我们首先放弃了它...高中生物和其他科目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涉及的面比较广,生态系统,内环境,细胞,遗传学等各方面对有涉及。而且,大部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大,所以不会存在前一部分学不会影响之后对这种情况。

高中生物除了遗传学要计算的那些题目要用一些数学知识之外,不会像物理与化学一样涉及较多的数学理论,要求强大的数学基础。所以,一般班上,其他理科学的不好并不代表生物学不好。

个人觉得,高中生物信息:

1:吃透教材,不能落下任何一个部分,教材的知识点,图片,后面的科普等都不要放过 2:因为涉及面太广,记忆曲线往往比较低,所以要经常性的熟悉教材知识,不然稍不留神就可能忘的一干二净

3:五三好像就是一本不错等练习题,当然,要是觉得吃不够,自己可以找找江苏或者上海等生物模拟题、肯定会受益匪浅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课陈阅增老先生的《普通生物学》,相信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学生物的奥义所在:看图片!最好别背书。 看图学生物!对!生物必须是靠图片学的!

1 而且看纪录片!

以前CCTV9有《人体的秘密》《子宫日记》什么的,看一集相当于学了两节课,而且心不累。

仔细看书你就能发现生物课本里面的图片有多么丰富(看到班里居然有女生嫌图片恶心,把图片都拿便利贴挡住,然后问我怎么学生物?)

初二的时候,就对生物感到浓厚的兴趣,当时在贴吧看到某博士生科普微生物知识,他一直强调看图才能讲生物,一直上大量图片。

生物相对其他学科,算是最最贴近生活的科目,最容易与生活联系而且实用,尽量把内容与自己的身体构造,生活环境联系。不要为了记下而背知识点,而是把知识点联系到生活里去理解。

你有时间去列一张知识表去总结?呵呵呵,你去把线粒体叶绿体照着书画一遍,保证你对它的构造一清二楚!

找不到我的笔记本了,考完好像借给亲戚了,里面60%的页面都是自己手绘的图,剩下的是考试比较死磕的课本原句,不许错字漏子那种句子。

没必要把它当课本,当做一本科学书,就当想弄清自己的细胞咋长的一样,带着兴趣去研究图片,别背!真的!越背越有敌意!

√说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停看书加题海战术,跟别的科目不同,生物要以课本为核心,然后放开了做题,大部分都是浅层次理解,好像只有基因等几个地方需要深入琢磨,做大题需要把那几个热门知识点学透,然后就是刷题。其实理化生只有物理难度大,其他两门主要以做题和记忆为主,技巧性的东西少

√做笔记。我 从第一堂生物课开始记笔记,一共三代笔记本。一代,就是一个草稿本。课堂上为了跟上老师,保证有时间思考和回答老师提问,就在草稿本上狂草,包括板书和未板书的有意义内容。二代,备课本。下课后利用课间十分钟将狂草内容整理誊写到备课本上,这个过程需要精神集中,不要为了誊写而誊写,回顾一下课堂内容。三代,利于长期保存的本子。第八天,将二代笔记誊写到三代笔记本,慢慢来,把忘了的东西搞清楚,去芜存菁,保证睡觉前完成。以后做题过程中拿不准的翻一下第三代笔记就是了。

照此方法,我一次月考,60多分;二次,70多分;三次,94分;以后,霸占年纪第一。 切忌:题不要买,老师给的足够了,多了没时间做;背题,凡事背题的都会死的很惨,平时成绩不错,但高考很差,因为高考没有现题的!高考没有现题的!高考没有现题的! 1:“死去活来”,就是记死活用。

生物记忆的方式呢有很多种,这里举几个例子。

2 a联合书上的图像和所需记忆内容的位置,这样的话印象会比较深刻,当然也比较容易忘记,所以说要不断的复习。

b有发现生物的乐趣,生物书上的乐趣。这样的话,也更有利于自己去建立一个对生物的兴趣,比如说咱们生物书上,有一个,奥特曼,感觉还挺神奇的。这也就联想的记忆把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与你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就感觉记忆变得非常的轻松。 c当然这种联想的记忆,只是适用于一些非常特殊的片段。并不能适用于大体的知识。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把基础知识,学牢固,才最有效果。这就要求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自己把内容领悟清楚,理解清楚;但不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东西容易忘记,经常忘记还会让自己感到身心疲惫,使自己丧失了信心,甚至丧失了对生物的兴趣,相反的,如果是理解下来了,那么这个印象就非常的深刻而不容易遗忘。

2:归纳总结,进行提纲式的总结。这个方法的比较适用于高三的学生。

来图了,字比较丑,不要介意啊!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细致的提纲,为了便于记忆,下面也有一个简单的

3:拥有一个自己的错题集,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题目都抄下来,错了一个选项,或者觉得哪个选项自己容易错,就把那个选项,抄成一句话,记在本上如下 还有一点,忘记写了,非常重要,

就是填空题,一定得用标准的话去填,这就要求把书在记熟了的基础上在将他它背得更加“官方”,无可避免的有一些“脑筋不好”的阅卷人,改的死死的,你知道怎么填却被扣了分,这也是非常的可惜啊!

√作为一个高中时期两年生物课代表、高考生物全国卷一错一个填空题(反正我对答案后是这样的)、大学生物专业7年本硕、刚入职的高中生物教师兼班主任,我可以来简单分享一下我高中是怎么学习生物的(仅限常规学习)。

我个人理解高中生物学科相对于数理化三科而言,知识内容相对简单、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但知识体系比较复杂,零散知识点及识记内容较多,可以说学完高中生物,学生已经对从微观领域的分子到宏观领域的自然界都会有基本的了解了,再加上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不过我相信大家上了高中除非搞竞赛,初中知识肯定忘得差不多),整个生物领域从古典到前言都会有了解了。不过近年来看各地高考题以及模拟题可以清楚的发现生物高考题特别是后面的实验题开放性越来越强,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是对课本知识记忆及理解可以帮助你得到一个较好的分数,但若想对这门学科拔高则对知识体系的串联以及各个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结合我当年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以及这门学科的近况,首先我想说的是若是你想要提高生物学科的成绩,你至少是不能对其有排斥的心理,当然这句话适用于所有学科。高中生物知识非常零散,但总体而言三本必修课本还是遵循一定的体系的,所以仔细分析每章节的内容,心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将有助于你记忆各章节的知识点。

然后,还是话说回来,相对于数理化,生物学科对计算要求较低、逻辑思维要求较低,熟记课本上所有的重要语句并对重要的定义进行理解,在做题过程中特别注意各种遇到的“例外”“典例”。只要完成这个过程你的选择题部分基本没问题,并且可以让你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接着是多做题,起码多看看题目的解答,实验设计体开放性比较强,若是没有一定的题目积累很容易找不到答题思路、或者容易漏掉一些重要的语句。

3 最后就是整理错题本,高中生物选择题部分往往一道题会考察很多个不相干的知识点(例如: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这种题出题很简单,但答对需要非常完善的知识体系,不要忽视这种题。每当做过这种题,都把那些容易混淆的句子积累下来,不管你当时是答对还是答错,只要是那种句子都积累下来!耗费的时间很少,但坚持下来将会是你高考前复习的重要资源!

提醒一点就是,最好不要在生物学科上耗费太多的时间,数理化英语更值得你去花更多时间来学习,生物只要把上课的内容记住并理解,外加少量的题目既可。

√曾经初高中生物成绩前茅,而花费的学习时间最少(只是上课听好,考前复习好),有个小秘诀不知是否适用所有人:

生物知识在每个知识点几乎都有插图的,每次听课的间隙里,结合老师讲的理论和插图,把生理过程按图在大脑里运行一遍(就是大胆想象不要在乎对错),概念性的东西也在心里把它和这些图关联起来,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考前也按这个思路去复习,这样考试就轻松了。

当然本人对生物比较有兴趣/兴趣/兴趣(重要的事说三遍),小时候很喜欢把野毛桃嫁接成蜜桃或李子,还在同一棵梨树上嫁接出三种梨,后来还真的长出3种果子来。

4

√刚好看到这一类的问题。。

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要背的很多(废话) 当然,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主要还是要靠理解(那个黑我大生物是文科?!虽然背的相对略多啦。。)

比如吧,为什么那个豌豆性状是9:3:3:1呢,因为是两个性状的概率混一起去了。可以用数学概率解释,恕我不多说。。又比如为何植物叶绿体有双层膜?(叶绿体本是蓝藻结果被裹(吃)进来当叶绿体了!!所以有双层膜!)

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只要记住最根本的东西(例如上例要用的 基础数学计算 “1/4*1/4=1/16双隐 1/4*3/4=3/16一隐一显” 一样),最最简单的道理(双缩脲试剂是蓝色的因为化学成分是CuSO4),就很容易学了~ 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兴趣,若觉得枯燥学不进去那也没办法,不过有时间就一定要多与自然接触,观察那些小动物啊植物啊什么的,这个个人觉得对于培养兴趣很重要。 还有就是背的的确很多==,像是什么溴麝香草酚蓝 甲基绿吡罗红的颜色变化 各种实验里试剂的浓度百分比(95%酒精什么的。。头痛!) 温度控制等等。。背吧,这个个人觉得没其他办法了,毕竟是化学成分决定这些(个人见解)。。

还有,想拿分就偶尔做做小题,不用太久,一天几道选择题就好,一个个选项看,哪儿错哪儿对不要漏了,认真你就赢了啊! 综上,本人现高三党,仅供参考啊>

 背课本吧同学,一定要注意细节啊同学,表述不同差别挺大的。  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生物真的是个系统工程。

 你对生物没有兴趣吗?不太理解对生物不感兴趣的原因。

 多做题吧。理解出题者意图,这个最重要了。有时候出题者也不是很严谨,需要你宽大的胸怀理解他们想考什么。当然高考这种情况较少。

5  有很多关于生物的纪录片很有意思,自己去搜一下吧。但有的时候不同国家或者不同版本对同一种事物说法不一样,解释也略有不同。为了考试还是以课本为主吧。参见1

√我初中生物不好,会考是b还是c忘了,本来只喜欢物理,到了高一,我的成绩不算烂,但是平时有很多违规违纪啊什么的,老师都不是很喜欢我。有一天考试前我随便看了看课本,背了一些知识点,本来不抱什么希望结果第二天的月考正好出了那些知识点,我全班第一。我们生物老师我记得很清楚,她夸了我。在那之前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老师夸我,我觉得,我要对得起她的表扬,于是我做了一件事,我把整本必修一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背了下来,从那之后,背课本 刷题,看相关课外书。我的生物一直稳居全班第一,年级前二十。后来发现对生物越来越有兴趣,也对脑科学,神经科学以及生物黑客等产生了兴趣。越学越有兴趣,前段时间参加生物竞赛拿了奖,。虽然不是学霸,但我觉得对得起我的努力,竞赛大神就忽略这里吧。所以,一个好老师和兴趣真的很重要。

有人看我就放点学习方法,反正我觉得有些方法很有效嗯

更新:总结一下个人方法:1背课本,起码所有出现过的知识点全部背下来,能达到出那个知识点会想起来是哪一本哪一页的程度。尤其黑体字,一字不拉,必须全背下来。2在前期少做题,多背课本。没有扎实基础的做题只会越做越乱,我们班几个同学就是这样。生物刷题最好是基础差选择,基础好刷填空,尤其学习填空的答题思路和思维,语句。3把每一道选择出现过的正确选项当作结论记在课本相应位置上,那些没学过但是考到的知识也很重要。以上,希望对你们略有帮助!

√真的得多看书、多做题、做真题,所有的知识都是来源于教材的,在此基础上,也确实可以自己总结出一些个人经验(我是14,四川卷,不知道这些年改革是个什么情况,仅表述自己的做题经验,各位挑有用的看吧,没用就……算啦…)。

1.看答案啊看答案:对我来说,选择题就是要看答案啊看答案,填空题也要看答案啊看答案,当然是看答案的解析啦,对这一点,选则好的参考资料和试卷是很重要的,答案的解析一定要够清楚,能够看懂,如果看不懂,那就先回去啃一遍书吧!!!

2.开脑洞啊开脑洞:所谓开脑洞,就是发散,这招适合选择题,如何发散呢?

例如14年四川卷第一题: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我的所谓发散就是通过一道题来回忆题里涉及和提到的知识(嗯…就这么简单…)。首先,题目说到的这一过程,我先想到这是选修内容中的细胞离体培养实验,简单回忆实验过程,实验的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那么接下来可以比较一下各种细胞的全能性了,叶肉细胞、花粉、卵细胞、干细胞是怎么怎么比较的,接下来又可以想想……卡~不想

6 了,这道题再想下去可以做一节课了!好了再看选项吧,需要回顾的是:细胞分裂的方式和过程,细胞分化的定义,光合作用的阶段、过程、场所、原料和几个反应方程式等等等等等等。当你的思路到某一个点的时候突然断掉,想不出来,那么你又要去啃书了!啃书!

这样真的可以一道题一节课!!!这招只适合有空的情况下,考试的时候千万别用啊!除非不做物理了。

3.啃书啊啃书:之前也提到了,试题都是基于教材的,特别是真题,不会就啃书是一定没错的。重要的一点是,不管大考小考,考试之前一定要啃书,个人经验是“啃啃分更高”,这个时候看书就要看自己平时不怎么看的,因为重点都在平时看很多遍,所以这时候就不重点看了,毕竟一张试卷不可能覆盖所有内容,所谓“考点”就是经常考的嘛,可是它也会出不常考的题嘛。其实我经常考试下来,发现自己错这些题答案出处都是可以在书上翻到的,不过是换了一种描述而已,如果不是自己笨,没看透,就是根!本!没!看!到!对于书上课后的生物发展史、生物研究、科学家生平故事等等不会考的内容,喜欢的话也是可以看看的,缓解一下压力,丰富一些知识也是不错的。

4.总结(其实就是背):背一些自己总结的死点,出题都是要基于科学事实的,背一背常显遗传病有哪些、常隐有哪些、X显又有哪些。总结这些的目的主要就是节约时间(可以多做一道物理题啦!),遗传题的时候都会让去根据系普分析遗传方式,可偏偏他又告诉了你那是什么病,这个时候还要去分析吗?总结的点可以来源于教材也可以是试题,遗传题也就是那几种模式生物,果蝇,水稻……,经常问果蝇的颜色基因,翅膀的长、截在哪个染色体上,这个时候直接背嘛,节约时间,对不善分析的同学也是极好的,不过还是要简单分析一下,好安心。

(这点好像遗传比较好用,下一点也是关于遗传题的。)

5.看点提高内容:对于遗传题,可以看看大学遗传学里对孟德尔比例的修饰,显性上位、互补作用、抑制作用等可以很好的解释那些被修饰的9:3:3:1的比例,这个百度一下就好,简单了解一下,对理解很有帮助,做题就好想多了,其实做的题量多了,完全可以自己总结出这些规律的。

√1.划重点。无论是刚进高一还是进高三了,对于课本和辅导资料都应该做一点圈点勾画,这方便你下次看书时能够把握要害,对做题也是有奇效。至于划什么,包括以下几点:概念中的限制性词句;专业名词;定量的要求;一个类别下的几个小项目。 2.多看课本。我是2015年湖南考生,高三(其实是高中三年)的各种考试一直被一个特色题型折磨,它叫做:原文填空。嗯,没错,就是给出一句话挖出几个空让你填。这种题型的虐心之处在于,生物书上任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题目,从宋体正文到楷体小字,

7 从课前导读到章末总结,就差把必修一第五章开头的小诗出成题了......但是这种搞法与其说是在抠字眼,还不如说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上的基本原理。就比方说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你敢说看一遍就可以理解到位了吗?现在回想起来,正是有这种题,才使得我们对一些重要知识点有更为透彻的认识。以至于到最后一年,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每次考试之前把书翻一遍”。

3.知识网络图和图解。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减数分裂这种过程性很强的东西,用图解的方法可能会加深记忆,况且有的题目本身就是以图解为材料的吧。关于图解,你可以自己对照教材文字强行编出一套自己的图,但是我觉得书上的插图就足够了。至于知识网络图,这个根本没有正确答案可言,在于你自己在熟读教材的前提下的理解。就像必修三本书,我就觉得讲的是“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可能别人就不这样想;必修一有的人愿意一章接一章地总结,我就愿意“分子”是一个方面,“细胞”活动又是一个方面,总之见仁见智。知识网络图的意义就在于使你自发地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多少有点用吧。(况且这种搞法以后也必然用得上)

4.做点题。学校的资料加上五三其实足够了,其它资料考完高考后你自己都会觉得只是心理安慰。做题一定要记事啊,像什么“用甘蔗(西瓜)和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这么明显的错误,错个三四次以后就要长记性了吧。当然咯,闲着无聊的话也可以做完以后挨个分析一下选项、题干,回忆一下相关知识点。

√我的高中生物几乎都是满分,别人怎么学的我不敢说,我自己的方法就是看课本,别去管重点,当兴趣看就是了,全部都看,其实并不浪费时间,尤其是那些小字部分,很有趣啊,连贯起来的知识才好记忆。我觉得像真正学好生物,像上面总结那种知识点,其实是忌讳的。对于系统知识掌握好的人来说,被知识点总结强化记忆,而对于不太开窍的人,无论如何也背不全的,越背越乱。

√1.看书,认认真真的看,看到能背下来,忘了再看 2.做题,做很多题,碰到不熟的知识点就翻书

3.总结归纳这种东西,临近高考老师会帮你弄的,各种参考书上也有,自己去看,不用自己刻意弄,可以稍微写点

4.做错的题目记在心里,要有印象

5.上课适当做做笔记,要做对自己有用的

√1.知识点!真正理解过程,演绎过程。

很多答主重点提到知识点,背课本,这非常重要,如果是高三党切记跟上一轮复习,并且当堂记住课上复习的内容,熟练掌握(重点在熟练),到二轮三轮知识融会贯通的时候,如果知识不熟练,你的效率比起熟练掌握知识的同学低很多。

在这里,知识点掌握可不要太死,比如基因的表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你要在脑中演绎一下它的过程,然后添入记忆知识点,包括最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最后汇总。一个单元完后再到一本书,再到高中生物,我自己总结高中生物是无机物(生物体元素组成)到有机物细胞,器官,组织,生物体,物种,群落,生态系统(大体这样哈,具体忘了

8 不少)然后必修二再引生物体的遗传变异,追其本质balabala....总之形成具体体系,十分细致背知识点与体系整合,并且能演绎反应步骤,这样记忆深刻不容易忘(对我来说)

2.多做题,注意总结。好的解题思路和复习不到的知识点,找个本子记下来,多多总结,总结!!(这条虽简单,但是要get到它的精髓呀!)

3.攻击自己薄弱环节,总结!像生物遗传要真正理解课本上的原理和其余变式,多练习,注意思路的总结!(思路而不是题)

剩下也没啥大法了,这些都需要下真功夫一步步来,我觉得生物只要是知识点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都没啥大问题~分数扣个五六分之内应该没问题,生物是特别扣字眼的,所以知识点和总结很重要,既要横向对比也要纵向对比...各位加油

√本人生物每次都是级一,所以来答一答这个问题。我用的是人教版生物书,这一版真的很不错。因为,它很详细。现在来说些干货。

1.就是笔记往书上记,地方不够贴便利贴,一定要贴到相关内容旁边,我一般就用红笔和黑笔,简单还明显。记笔记的时候既可以看遍书又能记下重点内容。等到复习的时候好好翻一遍书就ok啦。

2.闲着没事就看看书,有次考试考血红蛋白的结构,书上应该是在选修一上,旁边还有解释,我没看,妥妥死完。记下老师有时候提到的细节。然后,重点题多看一看,没准哪次考试就出了(除了高考…)

3.找到做题技巧,像遗传那里,乘法法比棋盘法要快得多,遗传有个平衡公式就是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原谅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就是完全平方公式)超级好用而且还很省时间。植物组培那里培养基的配比你可以自己编个顺口溜背(我背的是生长素对根,分裂素对芽blah blah)类似的还有很多,都可以这样做。

4.跑去问老师,我刚学遗传时跟智障一样,天天问,后来有一天突然就通了,啥问题都问,别限于课本,你想知道的,有时题目提到这玩意你会直接知道它,能省很多时间,如果老师不会的话就上网查,现在很多大学的课网上都有哒。多关注科学新闻吧,很多时候题目引言就会是这些,题目吧,会有关它的特性,这些特性的原因,你早就知道了,直接填。

5.联想,想到萤火虫,想到能量的图,想到ATP,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等等等,考试时有次问免疫,那段时间正好看个医学小说,提到了,好开心啊。

√生非常必要的,要背的准确,有助于选择题的提高,也能快速找到大题的考察点。 非常推荐画知识图表,有条理的写。要看完一遍书之后默写单元知识点,再对照书检查。这样非常有效果,成功把我的生物成绩从班级第一,提升到了…呃,还是第一…。

9 √高三的时候突然换了一个漂亮的生物老师,声音好听,训人也感觉不出是在训人。我之前成绩一直是靠后包括生物,然后自己就感觉不爽了,为什么是靠后的啊,相当的不爽,初略的计划了下,就决定从当时最简单的生物入手。接下来一个月,每天五点多起床,五点半到教室开始看生物课本!是课本,看完一个章或一节后浏览笔记,看看课上老师都补充讲了啥,最后才用习题和做过的试卷来检测看的效果,一直到六点半班上的人陆续到了再进行毫无作用的晨读(所以英语一直不好),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整整一个月,生物突飞猛进,接下来的考试不出前十,甚至有一次第一,因为这个又对高中生物更喜欢更认真,如此良性循环。

后来发现这方法不错,想对其它科目也这样,可惜没坚持。

√把课本拿出来背一遍,每一个字都认真读,再小的字也要好好看

把大块的知识点整理成图,记图往往比记字要来的快,而且容易理解,用的时候也好变通。(图等我找到笔记本再发→_→)

还有就是,别不拿生物当一回事儿,90分就不是分了?

√生物这门学科具有很特殊的性质。理科中偏文,当初是抱着数学物理中喘口气的心态去学习的。生物就像理科爆炒辣椒旁边的清粥小菜,吃的顺开胃,吃不顺烫口。就我高中的经历来说,生物比起理、数更为分析理解型的学科,识、记、判别、归纳的能力更重要!!

因为各种学习方法大家也了解了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对于生物,一定再三强调的是, 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 先说说为什么: 首先,生物中的专有名词很多,我从初中开始很幸运地都是碰到非常好的生物老师,她们都喜欢做一件事情,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各种词有一定的熟悉度。这种似乎看起来会被各种人喷的方法,其实是应试的时候保证你不会丢不该丢的分数的很好保障。我记得以前卷子上有各种纯合子、杂合子、纯种杂交、互交、反交之类的,第一次很多人看不懂题目(我们学校一直喜欢挑各种高考卷中的生词)错了整个遗传题...还有一次一个男生不会写睾丸的睾字,被老师骂了半节课,然后被我们笑了半年23333...当然你会问啦,这个跟课本有什么卵关系,绝大多数的名词在高考试卷题目或答案中出现的,一定在课本上出现过!!!它可能是各种科学家做的实验内容(此处略去若干人名),也可能是课本上练习的原词,甚至是资料库中的词语。

记忆的东西一点都不能做错,课本上有一些关于原因性的的语句一定要记清楚,比如当初我就写了无数次杂合子自交性状分离...有的答案就是原句。生物其实是很小气的科

10 目,即使答的意思一样也有不给分的可能。答案一定要规范完整,书写严谨。

生物很重要的一块是实验,实验中重点的步骤就在书上,如果你有时间,不仅仅要熟悉这些步骤,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每一步变化的原因以及操作的原理。我还记得之前有一个操作,关于两种病毒的各种离心好像,这个题目可以变出很多很多题型,但是只要你明白什么性质的物质会沉在试管底,不管题目怎么变都是不离其宗。 接下来说说怎么做: 其实抛开个人情况谈学习方法就是耍流氓。但是耍流氓也有耍的各种门道,这里会给大家介绍两种主流流氓。

第一类人就是众人怒的刷题狗,也是很多人批评的题海战术。但是如果做完题没有归纳和总结,那么有那个时间不如泡妞。生物中的刷题最有用的部分,是生物基础题多而中难题通过训练也能做出来,它不是像理数那样一定要有举一反三识破原理的逆天才能,毕竟生物中要背的知识就很多了,这时候的刷题是让你知道哪些是重点,看书要看哪里,题目本身不重要,因为高考永远不会有一模一样的重题,但是一定会有考过无数次的考点。

刷题的时候懂得标注考点,题目错了或者不懂的翻书,看完一整个知识点以后学会从书中原句找到解答,而不是仅仅叫人讲题,因为听的懂别人讲的和你真的对知识点熟悉理解还有很长的距离,听懂只需要你不会太差有一定理解力就行,但不代表你下次一定会做。

最后,刷完总结非常重要,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发现某章中一个知识点不懂,那就代表着你整个章节至少还有十个知识点不熟。总结最好不要以卷子为单位(除非一章一卷)否则你的思路会很乱。这个具体可以参考五三或者王后雄,这两本总结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类人就是传说中扫地僧人物,平时不大做题但是考试绝对牛逼。我发现这种人有一个特别,他虽然不爱做作业但上课一定会听,他的书永远比作业本旧,他们也不怎么做笔记,只是在书上画几笔就有高分。其实这种人才是人之精英啊...因为我是凡人所以不大懂他们的世界,简单说两句吧,班上每次前5就有2.3个人是这样的,找他们问问题的时候眯眯眼就说, “啊!这个书上有啊~” “哪有”众人问

“这两个不是一样的吗?”他回答。 “%@×∩%∧%……”

“哦!!!这样!”

这种人有很强大的联想思维,说白了就是透过题目看原理的能力。这就不说了,因为我毕竟也不懂~ 以上文字~蛮写作为交流,本人作答的时候已经是高考一年后的学生了,学术错误请见谅!另外,大家蛮看,有用的择优而取吧~

√最重要的是 看课本!!真的特别重要!你把生物书背熟了!就比差不多2/3的人要

11 学的要好了!

第二 理解 理解每个实验 每张图 每次知识点间是怎么样串联起来的 有什么共同之处 理解了记忆就不在话下

第三要细心 注意知识点间的区别 书上的小字什么的要印象深刻 注意细节!很重要!还有看题目,每个字都要看清 不然就会失去分数!

第四兴趣一样重要 其实生物很有趣 本人就是建立在星期上的 听老师讲的时候 才知道原来有些东西是这样用科学解释的 会很有趣

我在这里弱弱地装一下逼 我考过全班第一 …差一点点就年段第一了…这梗还被传了好久… 不说了

√高中理综试卷,生物90分满分,每次都85以上,好害羞呀(≧∇≦)

最开始生物分数也很低,后来每次考试之前,都会把所有的生物书看一遍,重点知识过一遍,嗯,分数就好高了,所以,肯能是基础不扎实吧,当然了,把之前做错的题也要看一遍,

最后,做一套题就好啦

12

推荐第5篇: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涵盖必修一至必修三书上出现的所有生物学史内容,包括正文和资料分析。)细胞学说:

维萨里比利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法国指出器官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

虎克英国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虎克荷兰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马尔比基意大利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微细结构。

施莱登德国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了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 单位。

施旺德国《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耐格里不祥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 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德国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细胞世界探微三例:

克劳德美国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 组分分开。

德迪夫比利时发现某种酶被包在完整的膜内,当膜破裂后,酶得以释放。这层 膜经其他科学家证实存在,并命名此细胞器为“溶酶体”。

帕拉德罗马尼亚发现了核糖体、线粒体的结构,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上述事例说明: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推荐第6篇:高中生物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物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关于教学,新课改的其中一个要求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最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这次的调查活动,就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作为出发点的。最终,希望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通过调查研究,对高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高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高中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在邯郸市滏春中学高一的学生,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在高一年级随机选取二个班级的同学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9份,其中有效问卷155份。回收率为99.4%,有效率为97.5%。

三、调查数据与分析

㈠学习生物的态度的情况

调查显示,有55%的学生喜欢学习生物,有5%不喜欢学习生物,从这看同学们对于学习生物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只有少部分的人对于学习生物不感兴趣。在上生物课时,有99%的学生喜欢做生物实验,他们都认为实验比较有趣不至于向在课堂上时没有自己的动手能力,看着老师在表演,自己也想过过演员的梦。所以同学们都较喜欢上生物实验课,但从我与几个在一线的生物教师交谈中发现,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学生实验大部分都没有做,都进行了口头实验。这使得同学们对实验的向往。

㈡ 学习生物的方法

1、上课的预习情况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都不预习,只有11%的学生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 2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

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而能主动预习的只有5%。在这能在课前去预习的同学的预习方法中:有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一个概念老师要重复几次讲解学生才能理解接受。

2、上课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20%的人能在生物课堂上认真听课大约10分钟左右,30%能保持在20分钟左右,47%的学生能集中30分钟左右,甚至有些学生整堂课都没听讲,自己在下面做自己的事;上课做笔记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表明了一半的学生不会做笔记和不知道如何做笔记。其中46%的学生是老师所写的全部记下来,笔记没有分重点和非重点,如果课后没有及时复习,笔记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学习过程中老师所讲的难点和考点,复习时就会感觉比较吃力且学习效果不好;而3.5%的学生则是不记讲的和书上一样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再强调书上的重点内容,但是学生听老师讲的内容跟书上讲的一样就没有抄下笔记,甚至没有将书上相关的内容划下来,有时老师会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总结性归纳(如列表等方式)使学生复习起来更明了,可是学生就觉得跟书上一样没必要记,导致时间一久学生就把知识遗忘掉,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剩下的0.5%学生则以怕影响听课为由,不记笔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效果不如其他同学,就是他们不了解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的道理,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大脑能记住这节课老师讲的内容,但是下课后就很容易忘掉,这也是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之一。

3、在课后的情况

完成作业的情况:90%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有8%的学生会视作业的难度、多少来完成作业,还有2%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虽然只有10%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

作业但是这种情况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要适当的注意具体的班的总情况来布置相应的作业,并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复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23%的学生经常复习;65%的学生平时不复习,考前复习;2%的学生是老师要求就复习;5%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复习;2%的学生都不复习。

复习方法方面:看一遍课本的学生占6%,按老师要求复习的学生占13%,复习有关内容后做习题的占31%,看主要内容,抓疑难点的占50%。

从复习方面综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而他们大部分不知道如何复习,教师应该如上述所提的要在本节课教学任务结束后做一个小结,小结既起到梳理学生学习的思路的作用,而且还起到复习知识巩固的作用。而且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小测,随时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复习过程都比较少看课外资料,教师可以上课穿插一些课外小知识,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又可以激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上最好的导师。

(三)学生对生物的看法及建议

大部分学生认为生物比较有趣,内容新颖,而且学了生物之后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学生建议多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显得更具体,抽象的概念都相对容易了解,而且播放相关视频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学生认为生物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多动手。通过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新课改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穿插些有趣的生物知识,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野外调查,让学生能将在课堂上学会的探究性实验的过程运用到生活中,一方面加强了对探究性实验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我仅仅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常说习惯是学习的重要因素,方法是学习的重要助手,所以我们

应该充分利用习惯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认为应该:教师一次不要提出过多的要求,一般提供一个好的习惯或方法给学生就可以了,太多了反而无法兼顾。教师在提供一个好的习惯或方法之后,要多给时间、机会让学生重复,直到学生将习惯和方法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当提出第二个习惯或方法时,要“主抓提出的这一项,兼顾以前提出的其它项”,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提出要求时,自觉的学生会遵照执行,不自觉的学生则当耳边风,所以教师要有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股威慑力,使那些不自觉的学生也能遵照执行。老师检查完后,必须将检查得到的信息以具体的形式反馈回去。例如:当学生养成某一良好学习习惯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反馈能对当事人以及其他的学生形成强烈的暗示和刺激,在不断的暗示和刺激下,习惯或方法才能保留下来,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通过这次调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起他们的学习的激情,而且教学内容要学生当场消化(但是教学过程要避免出现满堂灌的情况),教学中穿插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任务完成后,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小结,而且不定时对学生进行小测,以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适时地可以进行野外调查,或组织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并懂得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附:调查报告

高中生物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为充分了解我校学生学习生物的现状,进一步反思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拟定本问卷调查。希望同学们如实回答。

班级:姓名:

1、你对生物这一学科的整体看法:()

A 很喜欢B较喜欢C一般D 不喜欢

2、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影响B 家庭影响D 老师影响C 自身意识

3、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动力来自:()

A有兴趣,方法得当B 实用,有必要学

C教师教学水平高 ,上课是一种享受D 教师严厉,不得不学

E其他,如

4、你在生物课上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

A 背书B 做题C课上综合学(听、说等)

D 其他,如

5、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环境?()

A 多媒体教室B普通教室C 无所谓

6、你认为怎样学生物效果好?()

A自学为主,同学交流,老师辅导B教师讲授为主

C 大量时间投入,多记,多背,多练习D 无所谓

7、你认为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明显的弊端是:()

A课件花哨,分散注意力B板书不完整,不利于整合知识

C不利于记笔记,难于消化D过程不错,但效果不好

E 其他,如

8、结合自身情况,你认为生物这一学科的内容:()

A 太难B 较难C 一般D 容易

9、假如你是生物老师,你会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你还有什么建议?

推荐第7篇:高中生物学论文文稿格式

高中生物学论文文稿格式

1.每篇论文字数2500字以内,用word录入排版。纸张大小为A4。

2.题目用二号黑体字,居中排;题目下为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字,居中排。

3.各级标题用法:一级标题号用 “

一、”,用四号宋体字;二级标题号用“

(一)”,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三级标题号用“1.”,用四号楷体字。

4.正文字号用小四号宋体字。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

6.文章后附的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字。“参考文献”四字用五号黑体字。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

(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

(2)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另外:文稿一式六份,承诺书每人一份,电子稿4月10前打包发刘信态邮箱。

推荐第8篇:职高生物学教案

绪 论

【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生物学的七个基本特征

2、掌握生物学研究对象

3、了解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都具有严整的结构

也就是说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物质基础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结构基础--------细胞

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

化、生态的

、都具有应激性 应激性:在新陈代谢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都有生长、发育、生殖现象、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生物)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科学。

三、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

1、微观方面: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2、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正为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章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植物和动物

【考试内容及要求】

1、了解生物的分类

2、掌握植物、动物的分类

3、掌握孢子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分类

4、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点

5、了解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熟悉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7、掌握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点及主要类群

8、熟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常见种类及特点

一、植物

1、分类(掌握)

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

(1)孢子植物

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衣藻)的,也有多细胞的,但结构都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的结构也很简单,有些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葫芦藓为例讲述孢子植物的生殖过程(熟悉)

葫芦藓雄枝和雌枝的顶端,分别生有多细胞的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里能够产生带鞭毛的精子。精子在有水的条件下,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其中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进一步发育,形成一个长有长柄的葫芦状结构。葫芦状结构里面有大量的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它脱离母体后,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萌发并且长成一株新的具有茎和叶的葫芦藓。

(2)种子植物

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常见的裸子植物

松,杉,柏,银杏,苏铁等

常见的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借助花粉的传播,将精子传送到裸子植物的雌球花或被子植物花的柱头上,精子通过花粉管进入胚珠,与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

二、动物

1、分类

根据动物的身体里面有无脊椎组成的脊柱,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型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2、特点及常见种类

(1)无脊椎动物

①原生动物门

十分微小,结构简单,是单细胞动物,所有生理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是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例如:草履虫、绿眼虫、变形虫。

②腔肠动物门

大多谁生活在海水里,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有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构成,体腔内有一个大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具有最原始的神经网。是低等多细胞动物。例如:海葵、珊瑚、水螅。

③扁形动物门

大多数都是寄生的,身体呈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可以明显的分出背腹和前后,有口无肛门。例如:猪肉绦虫、血吸虫、涡虫(营自由生活)

④线性动物门

大多数寄生在人动植物的体内,身体呈线形或长圆形,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比较完全,有口有肛门。例如:蛔虫、蛲虫、钩虫、小麦线虫。

⑤环节动物门

大多数生活在土壤淡水和海水中,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个体节内都有一个膨大的神经节,每个神经节都发出神经,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部分。链状神经系统比水螅的神经网更集中更复杂。因此,环节动物对刺激的反应比 腔肠动物的更灵敏而且准确。身体内部出现了体腔。例如:蚯蚓、水蛭、沙蚕。 ⑥软体动物门

身体柔软,身体表面通常有起保护作用的贝壳,贝壳里有一层外套膜。 例如:河蚌、乌贼、蜗牛、扇贝

⑦节肢动物门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分成几个部分,体表覆盖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例如:虾、蟹、蜘蛛、蜱、螨、蜈蚣等。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门。

(2)脊椎动物

①鱼纲

终身都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流线型的身体,有利于在水中游泳;体表一般都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一层黏滑的液体,,可以保护身体,并且减少游泳时的阻力。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只有一条循环路线,鱼类在水中产卵和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

②两栖纲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一般用肺呼吸,但是肺的结构比较简单,皮肤起辅助呼吸的作用。成体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心室,有两条血液循环路线。变温动物。水中产卵和精子。例如:青蛙和蟾蜍

③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心室有不完全的隔膜,变温动物。体内受精,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后借助太阳辐射发育成新个体。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例如:蛇、壁虎、蜥蜴、龟、鳖

④鸟纲

鸟类是适于空中飞翔的脊椎动物,其形态结构很适于飞行生活,前肢演化成翼,翼上有大型的正羽,适于飞翔。身体呈纺锤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表有羽毛覆盖,除有飞翔功能外,还可以保持体温。长骨中空,充满空气。肺发达,

有气囊,双重呼吸。有喙无齿,心脏有四个腔,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温恒定,卵生。有筑巢孵卵的育雏行为。例如:乌鸦、麻雀、鸽、喜鹊、鹰 ⑤哺乳纲

体表被毛,体毛有保温作用。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大脑发达,用肺呼吸,心脏有四个腔,恒温动物。体内受精,胎生哺乳。例如:家鼠、松鼠、蝙蝠、狼、猴

第二节 细菌、真菌、病毒

【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了解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一、细菌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细菌的个体很小,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都是单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正真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有分散的液泡。有些有鞭毛和荚膜。

2、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

大多数是异养,腐生细菌和寄生细菌。有些也是自养的,如紫细菌。 靠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方面

工业上用醋酸杆菌制醋,乳酸杆菌制乳酸。腐生细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提高土壤肥力。生活在人体的大肠杆菌能够为人类提供维生素k。在医药卫生方面利用细菌菌苗来防治疾病。在农业生产上,防治农业害虫。 有害方面

少数种类的细菌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某些细菌能够使人和动物患病,在发酵工业中,常常会因为生产设备中污染了杂菌而停产。在日常生活中,腐生细菌会导致食物腐败变质。

二、真菌

1、真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大多数是多细胞的,包括丝状真菌和大型真菌。

酵母菌:单细胞个体,真核细胞,有大液泡,能够进行出芽生殖,也能进行孢子

生殖。

主要分布在含糖量比较高和偏酸性的环境中。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糖类分解

并且释放出

养;能够产

长的菌丝。

2 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较多的能量。 发酵:酵母菌的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较少的能量。 霉菌:丝状真菌的统称。常见种类有根霉,青霉,曲霉。 蘑菇:大型真菌。 真菌特征: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体内不含叶绿素,营养方式是异生孢子,用孢子进行繁殖。除酵母菌外都是多细胞的个体,都具有细、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工业上利用真菌发酵生产柠檬酸,利用某些霉菌制作酱菜,使食物

独具风味,农业上利用某些真菌来防治害虫。比如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

纺织品发霉

瘟病。

1 立生活,只

物质和细胞

有些真菌是名贵的中药材,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 不利的一面:有些真菌能使人患病,如甲癣、足癣。有些真菌使食品变质。农作物果蔬等的疾病大多数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如小麦锈病稻

三、病毒、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没有细胞结构,通常由一个核酸核心和一个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有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利用寄主细胞的器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然后进一步装配成许多子代细胞。

2、病毒的类型极其与人类的关系

根据寄主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脊椎动物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微

病毒防治农

生物病毒(噬菌体) 大部分病毒多人类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是有利的,比如利用微生物业害虫 第三节 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考试内容及要求】

1、了解生态多样性的价值

2、掌握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3、熟悉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

2 是其中不可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 ①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药物来源 ②野生生物的总要的工业原料 ③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④生物多样性具有美学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

缺少的组成成分。

3、潜在使用价值

4具有巨大

1 2、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的潜在使用价值。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一、物种丰富

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

三、经济物种丰富

四、生态系统多样、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新疆虎,野马早已绝迹,毛脉蕨等多种野生植物也早绝迹。大熊猫、金丝猴、野

骆驼、银杉、珙桐、人参等濒临灭绝。

3 区原有物种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第

一、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二、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三、环境污染

四、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就地保护

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

2 难以找到配

植物园、水

充,为将要

3 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 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由于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偶等原因,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就地保护的补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左后机会。、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1

2

3 4胞中的存

第二章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 生命的物质基础、掌握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及种类、掌握基本元素、主要元素、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熟悉各种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在细在形式及其功能

5、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及对动物、人的作用

6、掌握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

2 4 h、o、n、

p

5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c、基本元素:c、h、o、n、主要元素:c、h、o、n、p、s、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s、k、ca、mg、微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例如fe、mn、zn、

cu、b、mo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1

2 1 种化学元素

2 相差很大。

、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如:mg------叶绿素、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缺b导致“花而不实”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是具有差异性的。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 占细胞干重比重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自由水 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

(一)水 结合水 少数的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在一

(二)无机盐、存在形式:离子状态、功能 (1)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缺钙导致抽筋,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平衡、渗透压

(三)糖类

2 素是植物

3、元素组成c、h、o、分类和存在 (1)单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果糖、半乳糖 (2)二糖:其中蔗糖和麦芽糖为植物特有,乳糖为动物特有 (3)多糖:其中淀粉为植物的储能物质,糖元是动物储能物质,纤维特有、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

(四)脂质

1、元素组成:c、h、o(n、p)

2、种类及作用 细胞,同时把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最终运

(1)脂肪:主要储能物质,维持体温,润滑,缓冲

(2)类脂:主要是磷脂,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3)固醇: 性激素、胆固醇、维生素d

(五)蛋白质

1、元素组成:c、h、o、n

2、组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通式表明: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 h

基 (-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

nh2—c—cooh

|

r

4 h

原子上,r基不同,氨基酸的种类就不同。、蛋白质的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二肽: h?n?c?c?oh|r1|h|o||h h?nc?c?oh|r2|h|o||

脱水 缩合 h

h?n?c?c?n?c?c?oh||r1

氨基酸就叫几肽。

肽键 |h|o||h|h|o||r2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通过做题和问老师或同学搞懂)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的总和(氨基酸数ⅹ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失水分子量总和(失水数ⅹ18)

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①氨基酸种类和氨基酸的数目不同②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③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5、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脱水缩合 折叠盘曲

氨基酸肽链蛋白质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多条肽链、

6、蛋白质的功能

(六)核酸

1、组成元素:c、h、o、n、p

一分子五碳糖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

一分子磷酸

3、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基本单位是脱氧

核苷酸

核糖核酸(rna):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4、功能: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有极重要的作

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

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包括:甲硫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白氨酸)、异亮氨酸(异白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2、非必需氨基酸

能够在人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包括丝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天冬门酰胺、组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精氨酸。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

1、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能被苏丹ⅲ溶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能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

2、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

(1)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

组织或器官,而且还必须是组织的颜色较浅,或接近于白色。经实验

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花生种子),

水浸泡的时间不能过长,且徒手切片要成功。

(3)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

3 naoh溶

造成

试管底

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注意事项 (1)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液)和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 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2)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a(0.1g/ml的naoh溶液)2ml,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试剂b(0.01g/ml的cuso4溶液)3—4滴。 (3) 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

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着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

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以免试

3—4

(4) 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鸡蛋清做实验材料,必须稀释,验后黏住试管,不易洗刷。 (5) 在鉴定脂肪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做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小时,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切下 的薄片不易成形,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细胞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化学组成;功能;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的三种方式(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分布与功能。

细胞核:结构与功能

细胞壁:分布、化学组成、功能

3、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临时装片的方法

5、熟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上镶嵌或贯穿蛋白质

2粘连作用

3 疫等有密切的关系。

1(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支架,其、细胞膜外表由蛋白质与多糖形成的糖蛋白,具有识别、润滑、保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2、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方式

甘油、乙

进出红细

需载体和能量

(1) 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无需载体和能量 例如 co

2、o

2、醇、苯, (2) 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例如葡萄糖胞的细胞膜 (3) 主动运输:无机盐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低浓度到高浓度,

(三)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一)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中存在各种细胞器

(二)细胞器

1.线粒体:双层膜,其中含少量dna,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代谢旺盛部位的细胞线粒体含量多

2.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双层膜,其中有基质和基粒片层囊状结构,基质中含少量dna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粒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3.内质网:有滑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两种,与蛋白质、脂质、糖类合成有关,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4.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5.高尔基体:与分泌物合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场所,植物有丝分裂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但是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6.中心体:动物与低等植物特有,由两个相互的垂直的中心粒构成,与动物有丝分裂有关,在有丝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7.液泡:植物细胞特有,其中含有色素和各种化合物,与渗透作用有关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二)细胞核的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1.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3.原核生物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肽聚糖,而真核生物的是纤维素和果胶

4.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坐,取出显微镜

2、把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显微镜距试验台边缘7cm左右),略偏左(目的是便于左眼观察物象,右眼看着绘图),然后查看是否安好了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之间要保持2cm的距离)。

2、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看着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同时画图),缓慢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为止。

三、在低倍镜下观察

1、把永久装片或永久切片放在在舞台上,标本部分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装片或切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地下降,指导物镜接近装片时为止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象时为止。

4、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四、在高倍镜下观察

1、高倍镜的放大区域位于低倍显微镜视野的中心。所以,先要把标本中需要放大的部分轻轻移动到视野中心。

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一般情况下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看到物象。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视野太暗,可以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五、显微镜的存放

实验结束后,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并且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在显微镜下物体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

【实验三】观察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目的要求: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然后用滴管在载玻片的

1、

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去一小块透明的表皮,将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洋葱鳞片叶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4、先将没有染色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为了观察清楚,可以用滴管吸取染液(红墨水或稀碘液),滴一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

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再把装片放

到高倍镜下观察。

第三节 细胞的分裂

【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细胞分裂的三种形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2、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3、熟悉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4、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

5、掌握无丝分裂的概念

6、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技术

7、熟悉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8、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一、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有丝分裂过程(学会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分析)

1.间期: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

2.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染色体在细胞内散乱分布

3.间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平面,是观察细胞和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4.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内染色体数增倍,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1.前期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直接从两极发出纺锤丝,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形成细胞板将一个细胞分隔为两个细胞,而动物细胞是细胞从中央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二、无丝分裂

概念: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变化的细胞分裂方式。

过程:细胞核先延长,从核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技术,熟悉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

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尖分生区、茎生长点等)细胞,能够通过有丝分裂增加其数目。依据植物细胞分裂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中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变化,确定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了看清楚染色体或染色质,要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色,便于观察。

二、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至1—5cm

2、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

(1)解离

剪0.5至1厘米长的根尖两三条,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出现小气泡时停止加热。这是根尖变得透明酥软,用镊子尖端按压伸长区部位,压扁,不能压烂。使根尖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2)漂洗

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漂洗约10min

(3) 染色

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且用

1 到

(4) 制片 用镊子将染好色的洋葱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破。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上一片载玻片。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这样就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观察洋葱的有丝分裂 低倍镜 把制作成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分生区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

直到看清楚细胞的物象为止。

3、仔细观察,可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 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4、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细胞中寻找。

第四节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

2、了解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区别

3、了解癌细胞形成的原因,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特点,细胞衰老的表现

一、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和细胞。

分裂与分化:分裂是细胞的繁殖过程,通过细胞的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生物体呈现生长现象。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生物体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细胞癌变

癌细胞的特征:(1)无限分裂(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3)糖蛋白减少

三、细胞衰老特征:(1)水分减少(2)酶活性降低(3)色素沉积(4)呼吸速度减慢(5)细胞通透性改变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酶与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新陈代谢的概念

2、掌握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

3、了解酶工程

4、掌握atp的结构式的简写及a、p、~代表的意义

5、了解atp在新陈代谢中释放能量的过程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

的转变过程。

一、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1

2 化学反应。

酶缺乏或不

、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蛋白质和rna)、酶的特性 (1 )高效性:比一般无机催化剂效率高107—1013倍 (2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 )多样性 (5) 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 h(应用) 酶与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过程是及其复杂的,它包括生物体内部的而这些化学反应顺利而迅速地进行,是因为生物体内有酶。生物体内

足就要发生代谢紊乱。

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在作用

1、atp的生理功能--------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2、atp的全称:三磷酸腺苷

3、atp的结构简式:a-p~p~p

a:腺苷

p: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其中储存着大量能量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 原因: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也容易形成 (2 )转化简式

合成 水解

adp+pi+能量 ——→

atp, atp ——→ adp+pi+能量, 合成酶 水解酶

两个反应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生命活动。

5、atp的形成途径

人和动物: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考试内容及要求】

1、掌握渗透作用的概念和进行渗透作用的条件

推荐第9篇:动物生物学教案

动物生物学教案 (2000字)

课程

课程编号:120103-0 总学时:34 周学时: 2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

开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使用教材:动物生物学 (许崇任 程红 编)

授课教师姓名:董赛红

荐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荐生物的分类教案荐高中生物荐初二

物荐高中生物全册教案集(全)

(精选范文)

(精选范文) 套教案册

案[1] 全下

推荐第10篇:初中生物学教案

生物科学杨艳梅 200907010076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内容多,又有一个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经过精心备课,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的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难点:制作徒手切片,观察叶片结构。

3.教学用具:

新鲜绿叶[至少12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4.教学过程:

4.1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导入:植物吸收的那么多水都到那里去了?引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4.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强调安全。4.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辅导。强调将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与永久切片对照观察。

4.4集体讨论: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学生自由回答或者指名回答。

4.5教师小结: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的一侧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植物根部吸水,使植物能够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

4.6小组讨论:(1)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4.7指小组回答两个讨论题。

4.8课堂练习:判断正误(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水分,这是一种浪费。(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4.9结束语:本节课我们研究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作用,希望大家课后进一步探究: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吗?叶片正面的气孔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么?

第11篇:高中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高中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授课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授课班级:高一(*)班 教师: 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

教材: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初中生物学的内容,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物质的跨膜运输是学习细胞内环境平衡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在这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较多的直观材料,帮助其降低学习难度。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本节所属的章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

(2)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与区别,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胞吞和胞 吐的概念。制作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表。

三、【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课前让学生进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其原因的兴趣,从 而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老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 生说出自己的认识,既能够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 生的知识现状,以便老师传授知识。

四、【落实课程标准】

本节课要实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举例说出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过程以进行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及异同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 2(解读示意图 概念图 坐标图等图表。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

2、通过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a.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主要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的定义及区别。

b.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c.图表数据的解读 (2)难点:a(主动运输 b.图表数据的解读

七、【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与物质进出细胞相关的资料图片。

2)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做细胞的吸水失水实验,并分析原因。 ( (3)教师准备一杯清水及蓝墨水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九、【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

教师展示细胞膜模型,提问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具体内 容,学生回顾细胞膜的结构成分,使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

(2)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现场演示向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学生说出这是物理上的扩散现象,教师 接着在大屏幕上展示教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片,学生通过讨论 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针对二者的不同(是 否通过膜)进行引导,除了水之外,很多种物质都可以做跨膜运输,进入本节 课的问题讨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在这节课的学习之前,我先提出几个问题,请你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这节课的内 容。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 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3、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 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呢,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 (4)新课程讲授

1、被动运输——自由扩散

由刚才的小实验中引出自由扩散的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叫做自由扩散。接着展示自由扩散的动画,向学生提问“这里看到都是些什么

物质进入细胞呢,物质是顺浓度转运,还是逆浓度转运,大家再仔细观察,载 体蛋白在这里发挥作用了吗,”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老师说“对了,自由扩 散是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可以告诉大家它也不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自由扩 散的动力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转移。例如CO和O进出红细胞,取决 22 于血液和肺泡中该气体的浓度差。那大家想一想,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自由扩 散的速度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下面我们用横坐标代表浓度差,纵坐标表 示运输速率。绘制一个自由扩散的坐标图,你们会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讨 论,做出回答。学生答“分子的大小、溶解性、膜两侧的浓度差等都可以影响 。自由扩散的速度。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2、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老师提出问题:“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 如何进入细胞膜镶嵌,”引出协助扩散。老师:“在被动运输方式中,除了有自 由扩散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协助扩散啦。现在给大家2min时间阅 读课本,待会找位同学上来试着填写这个表格,大家就在下面填写。” 项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膜外、膜内浓度高低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ATP 实例 老师展示协助扩散的动画,学生通过看书和观看视频填写上述表格。老师安排学 生绘制协助扩散的坐标图,说出协助扩散的特点和影响其速度的因素。学生回答: “协助扩散需要有载体蛋白。载体蛋白的数量、类型、膜两侧的浓度差、分子的 大小、溶解性等。”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得出协助扩散的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 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

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是不是水就不能往高处流呢, 有例子说明一下吗, 生:有,例如获取地下水时,采用的是用水泵抽 到地表。

师:很好,那么在生物体内物质可不可以逆浓度运输呢,下面我 们就来学习主动运输。例如,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 水高1065倍,其他多种离子的浓度也比池水高得多。看P71页的表4-1,那这 些离子为什么能逆浓度运输呢, 生:离子进入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

师:老师通过视频展示物质主动运输的过程,提出问题“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是什么,耗氧量与主动运输的速率是什么关系,请 大家用坐标图的形式来表示。

生: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蛋白的数量和种类、细胞呼吸的速率(耗氧量)、浓度差等。”

学生作出坐标图。

师:现在我们就根据主动运输的特点来归纳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生: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 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师:那么,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生:是否消耗能量。

师:那主动运输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例如,当我们处于青春期时, 经常都会吃些富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因为这类物质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这类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吸收呢,它的作用是什么, 生:是主动运输,主动地吸收生物体所必需的物质。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资料:人们通常所说的“苯”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苯的运输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那这里说明主动运输起到什么作用, 生:主动运输,主动地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小结:师:我们来归纳一下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 和微生物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需要的营 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4、胞吞、胞吐

师: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 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 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家一起来回答是哪3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了3种 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代表例子又是什么,影响它们运输的因素又是什么,现在大家可以看看黑板的这个表格回忆一下,课后还要认真复习。”

列出关系表

项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细胞膜两侧浓由高浓度到低由高浓度到低由低浓度到高度差 浓度 浓度 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代表例子 水 氧气 甘油 葡萄糖通过红葡萄糖 氨基酸 乙醇等 细胞膜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

十、【板书设计】

项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细胞膜两侧浓由高浓度到低由高浓度到低由低浓度到高度差 浓度 浓度 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代表例子 水 氧气 甘油 葡萄糖通过红葡萄糖 氨基酸 乙醇等 细胞膜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

十一、【作业】

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 A ) A 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 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 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D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2、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颉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B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

3、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C ) A胆固醇 B多糖 C蛋白质 D磷脂

4、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B ) ?尿素通过细胞膜

?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 ?? B ?? C ?? D

5、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 C ) A 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B 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

C 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 D 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的浓度不断降低

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吗,为什么, 十

二、【教学反思】

第12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

周德朝(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教研室 415101)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应落实课程理念,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组织好探究性学习,重视实验教学,落实STS教育,注意学科间联系。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 教学

实施新课程以前,由于过分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而出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然而在今天,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乎,课堂上又出现了“满堂跑”、“满堂闹”的现象。这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现象,都违背了原有教学大纲和现行课程标准的精神。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效益,在新课程条件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正确处理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又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命所在。如果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性和实效性,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教师该讲的没有讲清楚,知识教学不落实,学生思考分析小结不到位,课堂的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高中学段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本文试就结合《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提出的七条建议,并结合实施情况,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

1、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理念。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依据一定的理念。《课标》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当今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大众教育”,强调科学为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就是要求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讲,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同时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它既是一种理想观念,又是一种行为准则;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 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因此,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讨论或作出个人决策,了解相关职业,为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要针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合格的人为最终目标。

2、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追求“双基”的落实,而《课标》中提出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维目标。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首先要依据《课标》,准确定位,确定并落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重结果,新《课标》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上,主要看教师的讲,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透彻到位,而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学得什么,学得好不好,能力是否提高。因此,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能力。优化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选修3专题2中的《动物细胞培养》这一节,过去教学的“双基”目标一般定为: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过程、条件及应用,能解决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实际问题。教师会依照教材,先讲概念,然后出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挂图依次讲解其过程,再讲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及应用,最后是课堂练习,做2-3道题。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得懂,题目做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和区一中高三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讨论研究,确定了这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过程、条件及应用;能力目标是通过分解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关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接着和他们一起集体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并推选一名教师上课。在授课前,让学生在家里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人造皮肤及其应用的事例,并思考:“科学家是怎样获得人造皮肤的呢?”上课后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其目的是激趣。然后出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课件,让学生在识记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再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表达交流,教师小结。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独立尝试表达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第四步,教师提问: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哪些条件?它与细胞体内生存存在哪些异同。第五步,学生自主学习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完成情感目标。最后是课堂练习。上课结束后,我在该班做了随堂测试,测试结果是及格率100%,优秀率57.3%。通过这一活动,我和一中高三生物备课组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关键。

3、精心策划,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念、树立科学精神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指出: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会在观察中提出问题,乐于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会在探究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取新知。怎样组织好探究性学习,这是老师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发展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11项要求,这实际上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要求。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必须精选内容,让学生有效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类: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经典事件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中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光合作用、生长素、酶的发现等典型的科学发展史,通过剖析这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寻着科学家的足迹,学会开展探究活动;生物实验探究主要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科学探究的逻辑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实验验证,因而实验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在这些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报告。高中生物教材上“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酶活性的条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探究活动都可依据上述一般方法进行。“探究脱氧核苷酸序例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和“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等利用数学的方式进行的探究的活动亦归于此类。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领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高中生物教材上“调查社区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流量流动情况”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社会中培养学生通过调查,收集、筛选和整理数据,分析判断得到结论的能力。

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不同;二是探究性学习要结合当地实际,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一般高中和示范性高中,他们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校硬件设施上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案。三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换位思考,对学生在探究过程的具体细节不细化,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尝试,但要成为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并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指导。

4、明确目标,搞好实验教学

《课标》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首选现实环境条件下的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搞好实验教学,首先要明确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随着高中生物实验的增多,实验教学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生物知识的理解,必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两个情况,一是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不完善,仪器设备和用具配置不到位,教师仍凭“三寸不烂之舌”在黑板上讲实验;二是少数教师对学生动手实验认识不够,让学生读实验、背实验,这都是违背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

上好实验课,还要明确不同类实验的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的划分标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根据学生实验目标不同,共分为三类: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技能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观察对象是什么或鉴别实验材料中“有什么”?如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药品试剂、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和能分析结论;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为阐明“为什么”或“怎么样”提供实验依据,或证实物质或结构动态变化,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模拟植物和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等。其基本程序为:确定论题——获得论据——进行论证,论证方法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有教师在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时,就把该实验当作验证性实验,然而新课程教材是每一种试剂都检测所有的待测液,这实际上就变成了技能性、探究性实验了。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对学生实验活动的要求是建议性的,在不违背课程内容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实验可以选做,也可以增加一些低成本或本校容易开出的其它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的开出率。

5、面向社会,落实STS教育。

当今社会,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一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冲击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存在负面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STS的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构起来,它既要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作出决策,并把这些汇集于教育。STS教育主要包括:①突出科学和技术的社会环境;②强调知识的应用;③注重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④注重逻辑推理和决策能力的培养;⑤重视伦理和价值观;⑥面向未来的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必须有机渗透STS教育。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整合生物科学知识,确立与STS相联系的内容。如围绕“细胞”的教学介绍细胞的全能性及组织培养技术和克隆技术;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教学与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航天育种等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让学生了解STS教育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生物学的新进展是在采用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的条件下取得的,而这些技术手段又是以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如DNA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职能是研究自然界的未知世界,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技术的职能在于改造世界,科学与技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三是要精心设计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这方面可选择当今生物科学发展的热门话题,或组织学生讨论或组织学生辩论或让学生演讲,这类话题很多,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克隆技术的利与弊、生物治虫与生物农药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知晓利弊、作出决策。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之间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生物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生物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相互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第13篇:高中生物学史——人物事件总结

生物史上人物事件总结

(一)必修一部分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1543年维萨里:个体由器官构成

比夏:器官由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不相信显微镜

2、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1665年,列文· 虎克) 观察木栓组织,发现细胞并命名——Cell

3、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4、1858年,魏尔肖修正了细胞学说(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5、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

6、1959年,罗伯特森实验: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8、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对鹰的消化研究

9、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10、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

11、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提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象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12、萨姆纳认为 酶是蛋白质(脲酶是蛋白质)

13、切赫和奥特曼提出少数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14、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浊的空气

15、1779年,荷兰英格毫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6、1845年,德国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7、1864年,德国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18、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19、1948年,美国卡尔文——探明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途径

(二)必修二部分

20、孟德尔,豌豆的杂交实验,两大遗传定律

2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

22、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卵细胞核精子的形成过程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23、1903年,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一代的

24、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5、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成为色盲患者的人

26、1928年,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化因子”

27、1944年,艾弗里肺炎双球菌——提出DNA是转化物质

2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9、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0、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31、伽莫夫提出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32、克里克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的科学家

33、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34、1927年,美国科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35、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与可获得性遗传)

3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三)必修三部分

37、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38、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集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9、法国学者沃泰默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直接注入血液则不会。

40、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

41、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观点与斯塔林和贝利斯相反,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是错的。

42、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t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激素调节的微量和高效)。

43、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提出——单测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44、1910年,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45、1914年,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6、1928年,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47、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庄子等人曾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第14篇:支教生物学第五节教案

鸭嘴兽第五节(生物学)

备注:介绍鸭嘴兽

【教学主题】:

鸭嘴兽,神秘的动物,很可爱,也具有一定危险性

【授课对象】:

初中[1课时]

【教学方法】:

① 尽量鼓励举手,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要进行适当鼓励。 ② 讲课应大胆,声音有力,抑扬顿挫,不能有气无力。 ③ 挑选较调皮学生做为课堂纪律管理员。

④ 有适当的动作支持讲课,眼睛能尽量与每个学生接触。 ⑤ 效西方,将课桌围成一至两圈在课台边上,使每个学生和老师距离最近。

⑥ 上课强调笔记,上课,桌上必须有一只笔与一本本子或则纸张,提问回答必须写在纸上 ⑦ 课堂注意事项:控制课堂氛围

1、太high:能控制就控制,控制不了先暂停,等他们安静。

2、太静:没人愿意上台,首先让活跃的学生上,如果不愿意则请姓拼音为L(Y、H、W)的上台。

【教学目标】:

鸭嘴兽,神秘的动物,很可爱,也具有一定危险性

【教学内容】:

引入:鸭嘴兽,神秘的动物,很可爱,也具有一定危险性 ① 开场,取出下图,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认识的话写下它们的名字,并且说说他的尾巴和嘴巴的作用):鸭嘴兽,鸭嘴,方便抓鱼,尾巴游泳调整方向【7分钟】

② 你们知道鸭嘴兽是胎生还是卵生的吗?如果卵生,他有没可能是哺乳动物?,小组四人讨论。(13分钟) 答:鸭嘴兽为哺乳动物,虽然母体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

③ 水獭吃什么?你们知道吗?猜猜他们最喜欢什么食物?写在纸上,随机点名。一个人回答一个答案,你们举得水獭喜欢什么食物(10分钟)

答:鸭嘴兽喜欢吃一些小的水生动物,如昆虫的幼卵、虾米和蠕虫,通常在清晨和黄昏的时候在水边猎食甲壳类、蚯蚓等动物。但是鸭嘴兽没有哺乳动物般尖利的牙齿,每次在水中逮到食物,先藏在腮帮子里,然后浮上水面,用嘴巴里的颌骨上下夹击后才大快朵颐

④ 水獭圆圆的,嘴巴和鸭子那么像,它是不是永远无害的呢?小组讨论(8分钟)

鸭嘴兽是极少数用毒液自卫的哺乳动物之一。在雄性鸭嘴兽的膝盖背面有一根空心的刺,在用后肢向敌人猛戳时它会放出毒液。 第二个就是在鸭嘴兽腿部后侧有一对15毫米左右的空心骨头。骨头内存有毒性不大的毒素,可以迅速射向敌人、毒液可以杀死小型动物,对人类则不会致命,不过会导致剧痛,而且持续时间长达数周,甚至数月。

⑤ 鸭嘴兽栖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时喜穴居水畔。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我们应该怎么保护鸭嘴兽?根据鸭嘴兽栖息环境,说说看(7分钟)最终答案写在纸上。 答:划定以河流湖泊为主的保护区,禁止捕猎鸭嘴兽

【教学预算】:

1*1元=1元彩印

【紧急备案】:

① 学生身体轻微不适,使其休息,若恶化,立即寻找校医护室寻求帮助

② 课堂外吵闹,关紧门窗 ③ 地震,摇晃,或有烟雾火情,立即疏散教室学生

第15篇: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

模式生物蛙、海胆胚胎发育各阶段切片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模式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受精、桑椹胚、囊胚、原肠时期、神经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三、试剂与材料 1.实验试剂

香柏油、显微镜 2.实验材料

模式生物切片、装片(蛙、海胆)

四、实验步骤

观察模式生物发育各时期的胚胎形状变化。

五、实验作业

记录形态学变化。

实验二

模式生物鲫鱼、鸡胚胎发育各阶段切片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模式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受精、桑椹胚、囊胚、原肠时期、神经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三、试剂与材料 1.实验试剂

香柏油、显微镜 2.实验材料

模式生物切片、装片(鲫鱼、鸡)

四、实验步骤

观察模式生物发育各时期的胚胎形状变化。

五、实验作业

记录形态学变化。

实验三

两栖类变态过程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两栖类动物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一个幼虫期,幼虫具有与成体非常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中有一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得到改造,有些新生出来,从而结束幼虫期,建成成体结构,这种现象统称为变态。

三、试剂与材料 1.实验试剂

何尔夫列他溶液(氧化钠0.35g,氯化钾0.005g,二氯化钙0.01g,碳酸氢钠0.02g,蒸馏水100mL) 2.实验材料

蛙的蝌蚪

四、实验步骤

人工饲养青蛙,观察其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五、实验作业

记录蛙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附] 蛙的饲养方法

卵和蝌蚪的培养最好用洁净的自来水,并加上稀释5-6倍的何尔夫列他液(氧化钠0.35g,氯化钾0.005g,二氯化钙0.01g,碳酸氢钠0.02g,蒸馏水100mL),这样可以增加胚胎和蝌蚪发育所必需的钠、钙、钾离子。培养水要多而清洁,否则会因缺氧而致死。

蝌蚪主要吃植物性饲料,如水藻等。煮过的菠菜和莴苣是最适宜的食物,但投喂时不宜煮得太熟,并注意除去纤维。初次投食量要小,以后可不断增加。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不宜过多,以防残渣腐败,造成水体污染。若用缸、盆培养,或水体较小,一般3-5d换一次水较好。当蝌蚪发育成带有短尾的幼体开始用肺呼吸时,若用池塘培养,水中必须放些水草,或小木条,以供其登陆用。若为缸、盆培养,水里可放一些泡沫塑料。

成体主要吃昆虫之类的动物性食物,以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蜻蜓目为最多,其次为双翅目、脉翅目、半翅目等昆虫。有时也食蛛形动物、蚯蚓,甚至也以谷粒、鱼苗或蝌蚪及小蛙为食。

实验四

鸟类胚胎发育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熟悉鸟类胚胎发育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

鸟类胚胎发育是典型的体外发育,利用人工孵化的家禽,可以方便观察其发育过程。 鸡胚胎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成蛋阶段和成雏阶段。 (1)胚胎在卵形成过程中的发育

即母体内的发育,也即是成蛋阶段的发育。这个阶段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囊胚期+原肠期。当胚胎发育到原肠期时,已分化形成上胚层和下胚层,从外观上看形如一个圆盘状体即为胚盘,当卵排出体外,因温度下降,胚胎生长发育随即停止。 (2)胚胎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

卵排出体外后,保存在18℃以下的环境中,胚胎发育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当人孵后,胚胎即开始发育。胚胎在孵化过程中发育的时期称孵化期。鸡的孵化期为21天。

种蛋人孵后,胚胎在原肠期形成的同时,上胚层像个碟状圆盘,在其末端,细胞不断地向中线集中,形成一条细胞带,称原条。原条细胞通过原沟的底部逐渐转人上胚层与下胚层之间,并分别向两侧扩展,这些迁移至上下胚层之间的细胞称为中胚层。原条细胞也逐渐转人上胚层与内胚层之间,并分别向前伸展,伸展的结构称为头突,后发育成脊索。脊索是胚胎期的纵轴支持器官,最终为脊柱所代替,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由外、中、内三个胚层逐渐形成各种腺体、器官、骨骼、肌肉、皮肤、羽毛和喙,最后形成新的机体—雏鸡。

三、试剂与材料

鸡的种蛋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比较种蛋(受精)与非种蛋(未受精)内部结构的差异。2.观看教学片,熟悉鸡的胚胎发育过程。 2.人工孵化种蛋,记录鸡的孵化进程及特征。

五、实验作业

拍照记录鸡孵化进程中的特征变化。

[附]

1.鸡胚发育进程及特征

1胚龄:蛋黄表面有一颗颜色稍深,四周稍亮的圆点,俗称“鱼眼珠”或白光珠。 2胚龄:可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其形状很象樱桃形,故俗称为为“樱桃珠”。 3胚龄:卵黄囊血管的形状象静止的蚊子,俗称“蚊虫珠”。卵黄颜色稍深的下部似月牙状,俗称“月牙”。

4胚龄:蛋转动时,卵黄不易跟随着转动,俗称为“钉壳”。 5胚龄:明显看到黑色的眼点,谷称“起珠”、“单珠”、“起眼”(若为5天整,还可见到些羊水)。

6胚龄:胚胎形似“电话筒”,一端是头部,另一端为弯增大的躯干部,俗称“双珠”。可以看到羊毛。

7胚龄:白茫茫的羊水增多,胚胎活动尚不强,胚胎在羊水中不易看清,似沉在羊水中,俗称“沉”。正面已布满扩大的卵黄和血管。

8胚龄:胚胎较易看到,象在羊水中浮游一样,俗称“浮”。从背面看,卵黄已扩大到背面,蛋转动时二边卵黄不易晃动,俗称为“边口发硬”。 9胚龄:蛋转动时,二边卵黄容易晃动,背面尿囊血管迅速伸展越出卵黄,故俗称为“发边”。 10胚龄:尿囊血管继续伸展,在蛋的小头合拢,整个蛋除气室外都布满了血管,俗称为“合拢”、“长足”。

11胚龄:血管开始加粗,血管颜色开始加深,解剖背部出现绒毛,腺胃明显可辨。 12胚龄:血管加粗、颜色逐渐加深。解剖身躯覆盖绒毛。

13胚龄:主要观察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日缩小。头部和身体大部分覆盖绒毛,跖、趾出现角质鳞片原基。

14胚龄: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增长而逐日缩小,蛋内黑影部分随着胚龄增长而加大,胚胎全身覆盖绒毛,头向气室,胚胎开始改变横着的位置,逐渐与蛋长轴平行。

15胚龄:蛋内黑影部分增大。解剖观察,翅已完全成形,跖、趾的鳞片开始形成,眼脸闭合。体内外的器官大体上部形成了。

16胚龄:黑影继续燕大,解剖冠和肉髯明显,绝大部分蛋自己进入羊膜腔。 17胚龄:以小头对准光源,再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躯干增大,脚、翅、颈变大、眼、头日益显小,两腿紧抢头部。喙向气室。

18胚龄:气室向一方倾斜,这是胚胎转身的缘故,俗称为“斜口”、“转身”。解剖头弯曲在右翼下,眼开始睁开。

19胚龄:喙进气室,开始呼吸,颈、翅突入气室,头埋右翼下,两腿弯曲朝头部,呈抢头姿势,以便于破壳时挣扎。雏胚开始啄壳,可闻雏鸣叫。照蛋时,可见气室有翅膀、喙、颈部的黑影闪动,俗称“闪毛”。

20胚龄:起初是胚胎喙部穿破壳膜,伸入气室内,称为“起嘴”;接着开始啄壳,称“见嘌”、“啄壳”。

20.5-21胚龄:出壳。2.鸡的人工孵化

鸡属鸟类,鸟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不同,受精卵(种蛋)排出母体后完全依赖外界环境条件继续发育。第1-4天为内部器官发育阶段;5-14天为外部器官形成阶段;15-19天为胚胎生长阶段;20-21天为出壳阶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换气与翻蛋等外界条件将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并使孵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温度:

温度是孵化过程的首要条件,发育中的鸡胚对温度最敏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鸡胚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所以正确地掌握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在1-18天中孵化的最适温度是37.5°C-38.6°C;19-21天则应稍低于此温度是36.1°C-37.5°C。如果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增加。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种蛋的孵化时间,同时胚胎发育迟缓并带来死亡。 (2)湿度:

水是温度的良导体,空气中的湿度对鸡胚胎发育有很大作用。一般要求1-18天相对湿度40%-60%;19-21天相对湿度65%-75%。若湿度过高会妨碍蛋内水分蒸发,使胚胎发育所产生的大量代谢水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可导致胚胎畸形。若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阻碍代谢废物的排出及所需氧气的摄入。易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 (3)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胚蛋中的胚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热能交换,同时调节机内的温度。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和水分。孵化初期,胚胎需要少量氧气可通过酶的作用从蛋黄中获得,而后利用气室的空气,再后则利用尿囊循环与蛋壳上的气孔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9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吸。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胎的气体交换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除胚胎发育初期外,胚胎的气体交换都是由通风换气解决。

通风换气还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通风良好时,空气能充分流通还能与外界不断的进行热能交换。温度、相对湿度都可保证。 (4)翻蛋:

翻蛋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胚胎方位,促进羊膜运动,防止胚胎、蛋黄、蛋白与蛋壳之间粘连。胚蛋放置位置必须适当,在1-18天进行定时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

种蛋孵化到18天时,将种蛋移到出雏盘上叫落盘。这时胚胎发育完成,在20-21天时开始出壳。出壳时胚胎已经完全长成雏鸡。这时雏鸡的头位于气室中(即鸡蛋的大头部分),健壮的雏鸡先把蛋壳啄开一个小孔,然后慢慢的将小孔向两侧扩大,直至破壳到一半以上时,雏鸡的头便可脱壳而出,而后身体也逐渐自行挣脱出来。

1胚龄

2胚龄

3胚龄

4胚龄

5胚龄

6胚龄

7胚龄

8胚龄

9胚龄

10胚龄

11胚龄

12胚龄

13胚龄

14胚龄

15胚龄

16胚龄

17胚龄

18胚龄

19胚龄

20胚龄

20.5胚龄

替补实验

实验五

精子形态观察及体外获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哺乳类精子的形态结构。2.了解精子体外获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哺乳动物的精子离开精巢后并没有受精能力,必须要经过成熟和获能才能使卵子受精。精子在附睾中成熟。成熟过程中,在附睾中多种物质的作用下,精子质膜的脂类、糖蛋白、唾液酸、吸收抗原、表面ATP酶等许多成分发生变化,负电荷增加,与凝集素的结合力也发生改变。精子射出后,经阴道和子宫到达输卵管,在壶腹部与卵子结合,完成受精。张明觉、Austin 1951年发现兔子和大白鼠直接排出的精子不能使卵受精,必须在生殖道中停留一段时间后才具备受精能力,这一现象称为精子的获能。后来研究发现,精子在体外也能完成获能,卵泡液、输卵管分泌物、血清、房水等多种液体都可使精子获能,pH、Ca2+浓度等环境条件对获能也有影响。精子在获能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变化,呼吸明显加强,运动形态和速度也发生很大变化,由直线前进变为曲线运动。

体外获能一般分为两步:一是精子的洗涤,经1次或多次离心后除去杂质、死精子、低活力精子、冻精保护液及稀释液等;二是精子的获能处理,主要是使用高离子强度液(His)、钙离子载体、肝素等,以促进钙离子进入精子顶体并刺激精子内部pH升高,从而诱发精子获能。

三、试剂与材料 1.实验试剂

IVF液(NaCl 5.803g/L,KCl 0.201g/L,NaHCO3 2.106g/L,CaCl2·2H2O 0.264g/L,丙酮酸钠0.055g/L,60%乳酸钠3.5mL,葡萄糖1.000g/L,青霉素G钾或钠盐0.063g/L,硫酸链霉素0.050g/L,酚红0.010g/L,Na2HPO4·12H2O 0.056g/L,MgCl2·6H2O 0.102g/L),牛血清白蛋白(BSA) 2.实验材料

雄性小鼠

四、实验步骤

1.断颈处死雄性小鼠。

2.打开腹腔,剪取附睾尾(尽可能除去脂肪),将每个附睾尾放入已在37℃、5%CO2培养箱预平衡2h的2ml IVF液(加30mg/ml BSA)中。 3.将附睾尾剪成几段,用镊子轻轻挤压之,使精子挤入培养液中,去掉附睾尾。 4.吸打均匀后,1800 r/min离心5min,弃上清,以2ml IVF液重悬。 5.将精子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1.5h,使之获能。 6.镜检,观察获能精子的运动。

五、实验作业

观察比较精子在获能前后运动形态和速度的变化。

实验六

植物组织培养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细胞全能性。

二、实验原理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三、试剂与材料 1.实验试剂

MS培养基、无菌水,升汞、酒精、次氯酸 2.实验材料

银杏枝叶

四、实验步骤

(一) 培养基的配制 1.母液配制 母液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及有机物质四 类。 2.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 3.培养基的灭菌

( 二 ) 取材、消毒与接种(1)先将剪下的枝条清洗干净,选择新鲜的花柄、嫩梢和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放在自来水下冲洗12h,以冲洗掉大的土壤颗粒。

(2)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移入无菌操作台进行消毒,先用75%酒精表面消毒30S,再用0.1%新洁尔灭处理15min。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

(3)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放入消毒过的培养皿上,在无菌条件下切成0.4~0.5 cm长的小段单芽,用无菌滤纸吸干水,立即接种到加有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三个芽,并用封口膜封好。 ( 三 ) 外植体的培养

接种后的外植体放入用75%酒精消毒后的干净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7℃,光照周期为光照12h/d+黑暗12h/d,培养基的pH值为5.8,进行培养与愈伤组织的诱导。

全部接种工作都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 所以要特别认真、仔细、以防杂菌污染。

( 四 ) 两周后观察愈伤组织的诱导并进行生根生芽诱导

五、实验作业

1.观察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物在培养中的生长情况。

2.观察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物有无污染,分析原因?

3.以MS为例,试说明MS培养基中各成分各有何作用。

实验七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2,4-D、萘乙酸对无籽果实形成的诱导作用。2.了解乙烯对果实的催熟作用。

二、实验原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2,4-D、萘乙酸(NAA)等,在适当的浓度下能诱导无籽果实形成。适当浓度的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

三、试剂与材料 1.实验试剂

20mg/L2,4-D(用少许1 mmol/L NaOH溶解2,4-D,再用蒸馏水定容),500mg/L NAA(用热水或少量95%乙醇溶解NAA,再用蒸馏水定容),40%乙烯利 2.实验材料

盆栽番茄、辣椒幼苗,香蕉(或大蕉、柿子、芒果等)

四、实验步骤

1.无籽果实的诱导形成 (1)2,4-D诱导无籽果实

在番茄开花授粉前用2-3滴20mg/L 2,4-D溶液涂在花上,以水处理作对照。果实成熟时,观察果实内籽粒的有无。 (2)NAA诱导无籽果实

在辣椒开花初期,用2-3滴500mg/L NAA溶液滴在花朵上(或喷花),以水处理作对照。果实成熟时,检查是否有籽。 2.乙烯利对果实的催熟作用

将采收后的香蕉(或大蕉、柿子、芒果等)用500mg/L乙烯利溶液浸泡5s,以蒸馏水浸泡作对照,取出果实分别放在箩筐或纸箱内,室温保存。5-10d之内,观察结果。比较果皮的颜色和果实的成熟度

五、注意事项

1.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材料的时期一定要把握好。

2.可尝试使用不同的激素浓度,筛选出激素的最适作用浓度。

六、实验作业

拍照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对照)并进行分析。

第16篇:生物学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几个周以前我重新观看了《侏罗纪公园》,从故事情节到特技效果仍然非常经典。但是自从我观看这部电影以来,其中的一个情节一直都让我无法摆脱烦恼:那就是主角艾伦-格兰特对于雷克斯霸王龙能够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的论断。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格兰特博士对阿里纳说道,如果我们不动的话恐龙就看不到我们在电影中霸王龙逃了出来并且袭击了电影中的一群人,格兰特对阿里纳说道:“不要动,如果我们不动的话它看不到我们。”果然不出所料,在他说完之后恐龙从他们面前跑过而且没有留意到他们。那是什么原因,编剧迈克尔-克莱顿在《侏罗纪公园》剧本中解释称两栖动物的DNA能够帮助它们发现从视野前经过的生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电影编剧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带来了恐龙的视觉问题而非答案。在电影中格兰特博士表现出好像他正在叙述一件公认的恐龙事实一样。

科幻与现实

他讲的并非事实。在最近几年里,现实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已经证明格兰特博士的观点非常错误。在2006年,俄勒冈大学的肯特-史蒂文斯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做了一个实验来了解霸王龙可能拥有什么样的双目视野。视野范围越广阔,动物的深度知觉和辨别物体是静止还是伪装的能力就越好。

史蒂文斯建造了霸王龙头部的一个比例模型,然后根据与霸王龙有近亲关系的短吻鳄、鸵鸟和老鹰这三种动物的眼睛放入了一些眼睛标本。正如他在网站上解释的,他借助一项名为“反转视野”的技术来判断一个给定的探测是够可见,这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清晰的自由视野。史蒂文斯的模型研究表明霸王龙的双目视野范围大约为55度,比现在的雕和鹰视野范围更广。而且它的视野只会变得更好。古生物学家从化石记录了解到,数千年以来霸王龙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它的鼻子变得更低、更狭窄,这就使它比史蒂文斯的模型拥有更清晰的视线。

第17篇:生物学

生物学定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学科。人是生物的一种,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发展历史

在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迷惑不解,他们往往把生命和无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没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认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不少人还将各种生命现象归结为一种非物质的力,即“活力”的作用。这些无根据的臆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被抛弃,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生物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生命现象就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物质、能和信息三个量综合运动与传递的表现。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例如,生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能够以远远超出机器的生产效率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制造体内的各种物质,而不排放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揭露生命过程中的机制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代生物学是一个有众多分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本文着重说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分科、方法和意义。关于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将分别在“生命”、“生物学史”等条目中阐述。

第18篇:生物学

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姓 名:应届毕业生 性 民 身 别:男 族:汉 高:175cm 出生日期:1985-11-10 身 份 证:**** 户口所在:山东省泰安市 毕业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目前所在:山东省泰安市 政治面貌:团员 所修专业:生物工程 毕业日期:2008-7 应聘职位:策划、市场、客户、助理类等相关职务。 希望地点: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等地。 希望工资: 面议 自我评价 本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工作勤奋,责任心强,拥有扎实的专业 知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曾加入学生会等社团并担任要职,积极组织参与了 各类活动及社会实践,组织协调能力突出;尤善策划类工作,思维灵活发 散,创新能力强;曾任文秘及网页设计相关工作,文笔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出 众,英语运用能力优秀。本人能以大局为重,秉承团结、合作、共赢的团队 理念,能从企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愿用奋斗和拼搏书写自己无悔的青 春。 教育背景 ◎ 2004 年 9 月至 2008 年 7 月 科 工学学士学位 ◎ 2005 年 10 月至 2005 年 12 月 教育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山东农业大学 公共关系学 高等 山东农业大学 生物工程专业 本 实践经历 本人于 2004 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习。 入学初即竞选加入学生会,担任学生会主席秘书一职,负责会议组织、学生 管理、文档撰写及部门协调工作,组织并参与多场校级大型活动和院级活 动。 2005 年竞选加入山东农业大学农大报大学生通讯社,因电脑及网络技术 突出任网络部部长一职,并担任学生记者。 2006 年与同学组建“岳下学子” 网页设计工作室,并应邀加入生命科学学院"飞"动植物艺术协会,负责设计 承建山东农业大学校园植物志网站(网址: http:///life/zhiwu/index.htm)。同年,曾到泰安市生力 源集团和泰安市泰山啤酒有限公司实习,学习了白酒及啤酒的生产工艺及其 流程,并完成了实习报告。 2007 年,负责设计承建山东农业大学地衣研究实 验室的地衣教学信息网等网站(网址: http:///life/sites/diyi/index.htm)。2008 年,开始在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所获奖励 2005 年 11 月 社团活动先进个人 2006 年 10 月 暑期实践调查报告先进个人 2007 年 12 月 三等奖学金 语言能力 ◎ 英语 ◎ 普通话 熟悉 精通 级别:四级 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机能力 对电脑十分精通,实用经验丰富。熟练掌握 windows、DOS 等操作系 统及其维护,长期

使用 Office、WPS 等办公软件且经验丰富,熟悉 html 语言 并能利用 Frontpage、Dreamweaver 等软件设计制作网页,能够利用 Photoshop 软件编辑处理图像文件;熟悉计算机各硬件及其组装和简易维修, 长期熟练应用互联网,了解局域网络和布线等相关知识。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保密 联系地址:保密(邮编:271018) 电子信箱:admin@gdyjs.com 个人网站: http://

第19篇:生物学

生物学

1.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相同的化学成分

3.新陈代谢

4.稳态

5.应激性

6.升值与遗传

7.进化

8.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9.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

10.植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淀粉

11.动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糖元

12.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油脂

第20篇:高中生物学史科学家及其成就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科学家及其成就总结

细胞(必修一书P10) ★施莱登、施旺

虎克

列文虎克

魏尔肖

细胞膜(必修一书P65) 欧文顿

后人提取膜

荷兰科学家

罗伯特森

细胞学说建立者

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 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胞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细胞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膜是由脂质组成(提出假设)

成分分析: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膜中脂质排列成连续的两层

电镜观察“暗-亮-暗”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

荧光标记:膜具有流动性

桑格、尼克森

膜流动镶嵌模型

酶(必修一书P81)

巴斯德

显微观察,酿酒中发酵是酵母细胞的存在

李比希

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酵母死亡后裂解释放 毕希纳

酵母细胞提取液引起发酵,称为酿酶 萨姆纳

提取脲酶,证明为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

拉瓦锡

物质燃烧需氧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氢“缓慢燃烧”

光合作用(必修一书P101)

★普利斯特利

植物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 英格豪斯

更新只有在有光,绿叶条件

梅耶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萨克斯

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恩格尔曼

好氧细菌检测水绵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

1818★鲁宾、卡门

标记H2O、C02 证明氧气来自H2O

14★卡尔文

C02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途径,卡尔文循环

遗传(必修二)

★孟德尔

豌豆、“假说-演绎”分离/自由组合定律

约翰逊

将“遗传因子”命名“基因”提出表现型、基因型 魏尔曼

理论推导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萨顿

类比推理 假说: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到子代 ★摩尔根

实验证明(白眼果蝇)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道尔顿

发现色盲、患者

DNA是遗传物质(必修二P42)

★格里菲斯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S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艾弗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 ★赫尔希、蔡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遗传物质

沃森、克里克

DNA双螺旋模型;“假说-演绎”DNA半保留复制,

后人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

克里克

中心法则DNA(复制)—RNA—蛋白质

(后人补充RNA复制,逆转录)

进化(必修二P)

★拉马克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

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内环境稳态(必修三P8)

贝尔纳

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调节

坎农

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作用,通过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稳态是中动态平衡

现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动物激素(必修三P24)

沃森默

促进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斯他林、贝利斯

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化学物质-促胰液素 肯德尔

从动物甲状腺中提取出甲状腺激素(28页)

植物激素(必修三P24)

★达尔文

向光性

鲍森.瞻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琼脂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命名”生长素” 后人

提取证明为吲哚乙酸类

林德曼

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学95页)

选修三

韦尔穆特 用成年绵羊乳腺细胞得到体细胞核移植后代。即多莉羊 米尔斯坦、科勒

单克隆抗体制备 张明觉、奥斯汀

精子获能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L.R.布朗著《生态经济》。

高中生物学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