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初级中学生物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15:0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生物教案(材料)

中学生物教案

授课内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授课班级:七年级一班

教师:张亚娟

授课日期:2014-10-2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 2) 掌握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3) 理解和掌握主要化学元素的作用;

4)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与非生物的对比,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认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三.技能目标:

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这些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2.2.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碳;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核心概念: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已知的大约200万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个体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也就是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各种生物体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查明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和作用。 大家都知道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物质和世界上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元素构成的。那么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到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含量对比表,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找出规律。那么,如何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呢?或者说通过什么方法来寻找规律呢?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两者不同的地方。除了找不同点外,还要找相同点。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恰当科学的方法来解读表格中的数据,归纳结论,然后进行交流。我们通过比较,发现玉米和人的化学元素组成差异较大,除了O和C两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有较大差异外,一些含量较小的化学元素差异也很大。

我们来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与非生物是否相同?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是否相同? 3.哪些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哪些很低?

经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对比分析,回答了上述问题。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评价,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问题。

分析上表,我们知道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这四种元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从上表还可以看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同种生物不同生长期体内各元素含量也有不同。同种生物体内不同器官各种元素的含量也有差异。

另外,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是否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没有差别?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差别。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不同生物中含量有差异。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大量元素;那么什么是大量元素呢?大量元素就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

与之相对的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Fe、Mn、Zn、Cu、B、Mo等。 同学们要注意: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二.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 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如表1-2,大约共占细胞总量的97%.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由上述六种元素组成的。例如:糖类多是由C、H、O组成,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而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

一是: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如糖类、蛋白质、核酸、脂肪等,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例如,油菜缺B时,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这是因为微量元素B能够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柱头和花柱中积累了大量B时,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在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Mo作为牧草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新西兰草场钼矿)。

小孩缺钙长不高,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人缺铁会出现贫血症状,果树缺铁会的黄叶病;植物体缺钾茎秆软弱易倒伏;人体缺碘易患大脖子病等。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化合物是生命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例如,C、H、N 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小资料)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小结要点:

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基本元素:CHON,C是最基本元素;

2.大量元素:万分之一以上,C、H、O、N、P、S、K、Ca、Mg等;

3.微量元素:必需,很少,Fe、Mn、B、Zn、Cu、Mo、Cl等。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1.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Mo的例子。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差异性:同一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差异很大。 课后作业: 一. 选择题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各种化学元素

B.各种化合物

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2.比较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种类和含量相差很大

B.种类和含量相差不大 C.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D.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多相差很大 3.组成家兔的主要元素是()

A.C、H、O、N、Fe、P

B.H、O、K、S、P、Mg C.C、P、O、S、H、N

D.N、P、K、Ca、S、Zn 4.组成大豆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C

B.H

C.O

D.N 5.下列是B对植物体生命活动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硼属于微量元素

B.能够促进雄蕊的发育 C.大量积累硼有利于受精作用

D.缺少硼时发粉发育不良 二.简答题 1.你对“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试举例说明。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

推荐第2篇:人教版中学生物教案:《有丝分裂》

人教版中学生物教案:《有丝分裂》

同学们,上节我们学习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以及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值这两部分内容,知道真核细胞有三种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面我们就重点学习一下真核生物主要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

首先请同学们利用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有丝分裂这部分的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

1、如何理解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4、有丝分裂的意义

好,时间到!下面请同学回答一下什么是细胞周期。(学生回答)

恩,很好!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板书: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这里,同学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而高度分化,失去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就不具有细胞周期。其次,是从分裂完成时开始到分裂完成时为止。我们如果在细胞周期图上标出甲乙这两个点的话,那么细胞分裂间期也就是从乙到甲的这一段,甲到乙的这一段表示细胞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从乙到甲再到乙的整个阶段。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这张表格显示的是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同学们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分析一下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恩,我刚才听到有的同学说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没错,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另外,不同种类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比如说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73小时,而人的肝细胞细胞周期为22个小时。

下面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这幅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的模式图,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各时期细胞的变化,尤其注意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小组内讨论,总结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十分钟后我们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好,刚才老师旁听了几个小组的讨论,看到大家都很积极的参与,那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呢?好,这位同学!(伸手示意)恩,总结的很好,请坐!还有哪个小组对他们的总结有补充的?或者说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正的吗?好,那位同学!恩,非常好,请坐!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归纳一下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同时同学们也可以检测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是否全面准确。

首先看一下分裂间期细胞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比较左右两幅图,我们发现,细胞核内染色质发生了变化,右图中的每个染色质都包含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实质上,这是染色质复制的结果。之前我们在学习细胞核的结构时,讲到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所以染色质的复制实质上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这是分裂间期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另外,间期细胞还存在适度的生长。那么间期染色质复制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接着往下分析。这个是正常情况下的染色体(实际情况是以染色质丝的状态存在),这个是细胞分裂时才出现的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正常情况下的1个染色体含有1个DNA,经过复制,DNA数目加倍,变成两个。这里,同学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着丝点的数目,也就是说当我们看细胞中有多少染色体或者染色质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数有多少个着丝点。所以,复制前后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变的。归纳一下就是,每个染色质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细丝状。细胞中DNA数目加倍,染色质数目不变。

有丝分裂的前期,我们首先来看染色质的变化,比较前后两幅图,我们会发现,前期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这是染色质螺旋缠绕,缩短变粗的结果。另外前期细胞中的核膜、核仁消失了,而且从细胞两端发出了很多丝状结构,我们把这种丝状结构称为纺锤丝,众多的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我们用两句话来总结一下前期的特点,那就是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这里,老师教给大家四句口诀,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分裂前期的口诀为“膜仁消失显两体”。膜仁指核膜和核仁,两体指染色体和纺锤体。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特点主要在于染色体的变化,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赤道板是一个与纺锤体纵轴相垂直,并将其平分的一个平面,是假想出来的,实际上并没有这种板状结构的存在。另外,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那么中期特点的记忆口诀是什么呢?“形定数晰赤道齐”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平均分为两组,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两极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而且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每条姐妹染色单体称为一条子染色体,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点裂数加均两极”

当这两套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后,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的染色质丝,同时,纺锤丝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这时候,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归纳一下,分裂末期的特点有三点:

1、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2、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回丝状的染色质

3、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两消两现重开始”,两消指的是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两现指的是核膜核仁重现,重开始是指新形成的子细胞大多数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状态。

学习完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同学们参照这幅图,比较一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哪些不同点,我们找同学来说一下他有什么发现?(同学回答)恩,请坐,这位同学说他发现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多出来两个中心体,还发现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板。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点有两个,分别在前期和末期:首先,前期中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在进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星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就形成了纺锤体。而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其次,在分裂末期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把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经过染色体的复制,使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再经过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由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新形成的两个子代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所以说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推荐第3篇:中学生物教学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全新的实验教材,如何去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新课程下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怎样用好用活教材,真正实现教学功能的转变等,是当前新课改下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学习钻研新教材,提升教法理念理论

在新实验教材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多,信息量大,如何把每一节这么多的内容完成处理好呢?这些都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去分析每个知识点和目标要求,加以有层次有侧重点的教学;另外新教材是分模块进行编排的,有的内容概念可能要到后面的某章节中或选修模块中才能学到,这些都必须先吃透教材。理解钻研教材,必须要以新课标的四条基本理念加以落实,要深入领会每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准确把握每一节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的拓展程度与知识体系的理解程度,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去学习现代教学理念理论,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提升和拓展原有的专业知识范围,掌握更多的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灵活自信的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将科学探究深入到课堂

新课程极力倡导探究式学习,在体验中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阶段性发展目标,结合认知的具体状况及知识本身的属性设计课堂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体现知识的属性,适合于探究式进行的学习内容应尽可能设计探究活动,不能因耗时费力而采用讲授法;不适合用探究方式进行的学习知识,也要多设计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知识,不断强化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技能训练,获得技能和情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因材施教

新课程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教师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要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达到把群体的培养目标同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施这一策略,最根本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采取不同的方法,探究和掌握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通过分层备课、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矫正等手段,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四、开展互动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学校要求教学中增强互动式的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中的沟通,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并相互影响的教与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想和所知,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例如,有些高中生物老师在讲解“人与生物圈”的知识时,并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把所有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要教授的内容先到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先对总体内容作一个简单概述,然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分别把查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老师对其提问,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知识汇总,把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讲,老师问”的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

总之,在今天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性地进行富含个性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把丰富多彩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满腔热情地、充满灵气地、活泼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让课堂活起来”的理想境界。

推荐第4篇:中学生物学习方法

哈尔滨天材教育

生物学习方法

一、掌握生物基本概念

1.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际运用,使概念具体化。

3.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善于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找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4.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及课本中的插图。有些生命现象仅用文字说明还不够,所以生物课堂上经常出现标本、模型、插图等辅助学习材料,必须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来帮助理解概念。

5.掌握记忆和整理概念的方法,提高学习和复习的效率。生物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记忆是有技巧的。

二、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

1.实验前,一定要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熟悉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做实验时,要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认真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2.观察中要学会思考、分析、扩展联想。不能停留在为观察而观察,加强观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学习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从对前人所做试验的介绍中引出的,在大量的科学知识中包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应该重视对研究过程的学习,从中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家们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探索精神。将其收获应用于学习过程,能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要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做有心人,不断地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材教育

推荐第5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

中学生物实验课程论文

题目: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专业:生物科学学生姓名:

学号:

日期: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 一.生物实验的目的和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时学习科学的必要手段。生物实验是让学生学生形象的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生命活动规律;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体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的能力,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的兴趣。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 材 内 容突了实验 内 容 多,实验 形 式多 ,实验要求多的 特 点。学生动参

[1]加实验的次数和机会多了。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育,

不精心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项目,学生不明白实验目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事项,则不仅效果不好,甚至会出现实验秩序乱,自然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目的。

二.首先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学生们在上实验课时应当记住实验室的各项注意,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

[3]安静。要求不到下课时间,不私自离开实验室。学生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向老师报告。总之,要是学生养成有纪律、有组织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

三.提倡实验的低成本和简单易行

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多数学校的教育经费还得不到保证,提倡低成本,简单易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时在不影响实验结果是我们可以尽量的运用一些价格相对低

[2]廉的替代药品、材料或器具。同时,也可以起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在做实验前后,要求学

生一定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以免实验时玷污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样品、标本,从而引起实验误差,还要要求学生不要碰触与本实验无关的实验仪器,以免损坏实验仪器,甚至发生意

[4]外事故。要节约实验材料,严谨将教学器具带出实验室。这也是保证实验用品、材料、仪

器不丢失,在实验前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试验仪器、材料登记表,要求学生实验前后核实,并填写本节课的实验名称、日期、班级和组别等,最后要签名,以示清点核实无误并承担责任。

四.实验的设计应多样化

生物这门学科实验的种类多,所以在做不同的实验时应采取不同的试验方法。生物材料应该就地取材,应该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爱护生物,对野生动植物,不宜大量采集,这既是一种爱护生物资源,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设计新颖,才能吸引学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设计虚拟实验。实验设计的多样化,还包括同一实验的不同设计思路,教

[5]师可以创造,学生也参与,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要有实事求是和富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如果一个实验小组两人,一人记录,下一次实验互相对调。实验绘图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找看到的实际图画,在实验课中完成。之所以这样要求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和实际操作、制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学

生提供一个好的方向。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严谨治学,理论联系实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失败和困难;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实验中经常发现一些预料之外的现象,这些现象也是有科学原因的,追索这些原因,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使知识得到活跃和深化。总之,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作风,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即是智育任务,也是德育任务,同时也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六.做好实验小结,启发自我评价

实验结束前,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收获体会。也可由教师或同学给予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的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有所进步。

七.始终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

要养成整齐清洁的实验习惯。实验过程中不得乱丢纸屑、杂物。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仪器,把仪器放回原位,清洁实验桌(台)、凳。对于贵重仪器如显微镜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完毕用软布认真擦净其各个部位,镜头(目镜和物镜)必须用擦镜纸轻轻的擦,擦完后转动转换器将两上物镜置于两侧,再将镜筒下降,目镜、物镜放入镜头里的规定位置,反光镜镜面要直立。以免落尘土,罩上镜罩,把显微镜放回箱内,固定螺丝要拧紧,镜箱要锁牢,最后由值日生做好整个实验室的安全检查。

参考文献:

[l]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15-116.

[2]詹萍,甘耀坤,陈凤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9(5).

[3]赵亚平.中专卫校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差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5).

[4]白茹.如何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质量[J] .陕西教育,2007(Z1) .

[5]周晋.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

推荐第6篇:中学生物工作总结

中 学 生 物 工 作 总 结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人教版)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然而,当前除了部分市、县的重点中学的教学设备较好,能较好地按新编教材的编写结构特点,顺利地完成教学目的和要求外,对于绝大部分教学设备较差的非重点中学和乡镇中学,要较好地按新编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来进行教学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生物不列为升学考试科目,学生不重视,甚至部分学校领导也不够重视,这给生物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在乡镇中学的生物教学中,我们除了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和设法改善教学设施外,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何组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这是广大生物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培养

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对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易集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科甚至厌学等现象,特别是生物科更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因此,如何为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上好绪论课。当前,学生在学习任何科目都具有“有用”就学的心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了升学,他们要学。而其他不考升学试的科目,他们觉得那科“有用”就学那科。因此,在绪论课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生物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多列举些该地区常出现,学生普遍体会到但又一知半解或错误理解的生物现象,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能真正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我在上初一生物“探索生物的奥秘”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结构特点适当列举了些学生普遍接触过的生物现象,同时根据当地曾流行过霍乱(02号)病的情况,提出“为什么近两年春、夏流行着02号病呢?为什么在这时期大家少吃或不吃鱼、虾、蟹等水产品呢?”。由于近几年来02号病在当地曾流行过,且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各种流言也比较多。因此,问题的提出不仅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注意,而且更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求,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欲望。

其次,上课前既要备好课,又要备好学生,力求做到上课时理论联系实际。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时,我们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同时也要了解这些知识能解决或解释我们身边的哪些问题或生物现象。备学生时,我们不仅要备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而且还要备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上课时,我们既能针对性地传授理论知识,又能生动地解决学生所遇到的一些生物现象或生活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初中一年级生物“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节,在备课时,我除了备好内容结构外,还备好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生活和生产经验--施肥的基本常识。在备学生时,考虑到乡镇中学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施肥知识和经验,大部分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或了解。因此,把这些知识合理地安排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共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最后,注重实验课教学,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上好实验课,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和逐步掌握实验技能,而且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适当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而且能使学生对未学到的知识增强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目的。然而,在大多数的乡镇及农村中学中,实验设备较为缺乏,场地有所限制,再加上学校的不重视,实验经费缺少等原因,这就给实验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在乡镇中学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生活经验比城市的学生较丰富,同时,他们接触自然较多,对自然的体会也比较深刻。因此,对于实验教学,我们除了必须注意组织好课堂纪律和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其它注意事项教育外,在实验内容上,对一些简易的实验,我们必须组织学生亲手操作,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如“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花的结构”等实验,可让学生自备材料和实验工具,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完成,对一些较难的且无法让学生亲手在课堂操作的,我们可请个别同学协助进行演示实验,如“探究种子的成分”实验。而对那些条件限制的实验,我们应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如“鲫鱼的解剖和观察”、“家鸽的解剖和观察”待实验。而对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我们则可根据当地的环境和生物资源等条件灵活组织进行。如课本中有些小实验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内容,让大部分学生参与亲自动手,同时我们还可组织部分学生作环境监测或生物资源调查等方面的课外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总之,对于生物实验,我们应尽可能让学生亲手操作。如确有困难无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完成的,应让学生了解实验,并尽可能使实验融汇到日常生活中来,同时,我们还应适当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生物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对生物知识更新的求知欲。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灵活组织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和灵活组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在乡镇中学的生物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阶段,同时根据学校现状及学生的来源状况和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和灵活组织,尽一切可能克服乡镇中学教学设备差的不足,切实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在乡镇中学中,经过几年的教学探讨和实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带、用”的设计和组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所谓“引”就是在上新课前引导学生对新内容作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得好与坏是影响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个关税。在乡镇中学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生物时没有习的习惯,且也极少复习,只是上课时能记多少就多少。因此,上新课前,教师根据新内容的特点,在相关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与新内容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一定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使新内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在乡镇中学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新内容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二)带所谓“带”就是在学生对新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根据新内容的结构特点以及旧知识的相互联系,由易到难帮助学生理解新的内容。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新内容后,已对新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对于一些浅易的知识,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而对于一些难点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再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实物、标本和板图等。使学生浅易而直观地理解新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性认识。

(三) 用 所谓“用”就是在学生对新内容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与新内容相关的且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自然现象或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用新的知识来加以讨论、分析。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且也对学生起到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带、用”的设计和组织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引、带、用相结合,它是教师在备好课和备好学生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不同精神状态,把“引、带、用”有机地镶嵌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目前,在乡镇中学中,生物学不受重视仍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而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生物学在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在生物学教学上积极进行探讨、总结,以不断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材,才能确保国民素质的提高。返回

推荐第7篇:中学生物教育网

1 综合资源

1.1 K12生物教学(http://WWW.k12.com.cn/teacher/subedu/biology) 这是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的一部分,分为教学资源、教改实验、实验实习、考试专栏、漫话生物、教师书屋、网上投稿等栏目。教学资源中有学科教案、教研论文和试题3个库;考试专栏中有高考、中考、有关竞赛和会考4个栏目;漫话生物中有科学常识和生物趣闻2个专题。

1.2 中基网—生物(http://WWW.cbe21.com/sub2ject/biology) 该站是中国基础教育网生物部分,设有

教学参考、教学习题、教学研究、动物世界、植物世界、镜下世界、课件展示等栏目,目前有文章654篇,图片

1636幅,课件24个。2 课件资源

2.1 生物苑(http://biogarden.myetang.com/jx.htm) 提供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Direct等软件制作的初、高中生物课件46个。 2.2 中学生物CAI(http://ylou.sosoo.net)提供用Au2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软件所做的高中生物课 件28个。 3 试题资源

3.1 生物学教学探讨(http://swxjx.126.com) 许多

省市已进行3+X高考改革,该网站提供理科综合试题 10套,供师生下载使用。另外,该站还设有3+X专题

讲座,既可浏览也可下载,下载的专题不仅有内容,而且还有许多跨学科综合试题,让考生进行高考前的演练。

3.2 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go4.163.com/~swjx/test.htm) 提供1981~2000年生物学高考试题

和广东省1993~2000年会考试题以及1996~1999年福建省生物会考试题的下载。

3.3 中学生物教学与研究(http://go5.163.com/~zxswjxyyj) 提供1981~2000年生物高考试题和广东

省1993~2000会考试题的下载。

3.4 生物新世纪(http://qo1.163.com/~duhd) 提 供初中植物、动物、生理卫生试题。 4 图片资源

4.1 现代生物图片库(http://biogallery.yeah.net) 包含丰富的生物图片,你如果嫌图片浏览速度太慢的话,还可下载压缩文件。

4.2 生物苑(http://biogarden.myetang.com/jx/pkj.htm) 有植物、动物、人体、微生物、细胞等学科的大量 精彩图片。

4.3 中学生物课件下载(http://gol.163com/~zhonghuan/midb2.htm) 图片库中提供初一上册、初 一下册、初二和高中4部分丰富图片。

4.4 中学生物教育网(http://swjy.126.com) 生物 天地栏目中有许多图片。

4.5 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go4.163.com/~swjx/bmp.htm) 提供36种动物图片。

4.6 中学生物教学园地(http://biology.easthome.net.cai/ind.htm) CAI素材库中有植物学、动物学、生

理卫生、微生物等方面制作课件的图片。 5 论文资源

5.1 生物学教学探讨(http://swxjx.home.sohu.com//lwxz.htm) 该网站的生物学论文写作指导栏目

从确定专题、检索资料、精心写作、投稿发表等方面详细介绍论文的写作过程。另外,该站提供了《生物学教学》、《生物学通报》等5家杂志的投稿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征稿启事等内容,为生物学教师投稿提供方便。

5.2 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go4.163.com/~swjx/jylw.htm) 有教研论文13篇、教学资料12篇。6 竞赛资源

6.1 生物学教学探讨(http://swxjx.home.sohu.com//swos.htm) 有生物学奥赛大纲、全国生物学竞

赛大纲、IBO(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试题、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竞赛经验介绍和试题分析等。

6.2 我的生物天地(http://duyong.myetang.com/i2bol.htm) 这是一个曾参加生物学奥赛的学生制作的

网页,其内容包括IBO的试题及分析。 7 资料资源

7.1 生物苑(http://biogarden.myetang.com) 介绍 ・22・生物学教学2001年(第26卷)第9期

推荐第8篇:摄影师初级教案

摄影师 初级 教程

第一单元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一.基本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2.职业道德 3.家庭美德 二.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职业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 四.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 第二节

职业守则

一. 摄影行业职业守则 二. 遵纪守法、抵制不健康行为 三. 接待客户态度要友善、礼貌、诚恳 四.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

第二单元

摄影基础知识

第一节 摄影发展常识

一. 第一幅照片的诞生

1827 法国 尼埃普斯 《窗外景色》 沥青法 8小时曝光 二. 摄影术的发明

1839 法国 达盖尔

巴黎街景

印版法 15-30分钟

三. 用负片印正片

可以一张负片印制多张正片,左右不相反 四. 湿版法

时间、场地、化学品 五. 干版与胶片 溴化银 玻璃板 干版

1888 柯达相机 1889 软质胶片 1/25秒 六. 摄影艺术发展简史 第二节 照相机

一. 照相机的组成 机身、镜头、后背 二. 照相机的类别

大中小、眼平腰平、单反双反、同轴旁轴、135120、自动手动。。。

第三节 镜头

一. 镜头的光学特性

1.透镜 2.透镜镀膜技术 3.焦距与口径 4.视场与视场角 二. 镜头的结构与性能 1.镜头的结构 2.镜头接口

三. 镜头的种类

1.标准镜头 2.广角镜头 3.鱼眼镜头 4.远摄镜头 5.变焦镜头 6.特殊镜头 四. 镜头保养

第四节 曝光控制与影调调节

一. 曝光的基本概念

1.光线的变化 2.感光度的设定 3.准确曝光与正确曝光 4.倒易率与倒易率失效 二. 曝光控制

1.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2.影像曝光的各种因素

三. 曝光量控制

1.室内曝光 2.室外曝光 3.传统负片曝光“宁过勿欠”原则与包围曝光法 四. 常见的测光方法

1.反射式入射式测光 2.测光方式的选择 3.外测光内测光 4.独立测光表 五. 影调调节

1用光照的不同影阶去表现被摄人物的立体形象 2.用光的明暗不同比例的搭配,形成不同影调的照片 3.依据画面景物色彩,形成不同色调的照片 4.用性质不同的软光或硬光去深化人物性格的刻画 5.用光的不同投射角度去美化人物 6.用色光或装饰光去营造气氛,渲染影像情调

第五节 感光材料

一. 黑白感光材料 二. 彩色感光材料

第六节 摄影用光基础与光源的种类

一. 自然光

1.光位及光的运用 2.光的投射角度 3.直射光和漫射光的选用 4.光源色温 二. 人造光

1.人造光源的类别 2.光位和光效

第七节 摄影基本构图

一. 构图的基本概念 二. 摄影作品主题的确定 三. 摄影作品主题与构图的关系 四. 摄影作品中陪体的运用

1.陪体的主要作用 2.处理好环境与主体的关系 五. 摄影画面留白的作用和效果 六. 摄影画面均衡的作用和效果 七. 线条的表现形式

1.用线条塑造可视形象 2.线条的基本功能 3.线条的运用

八. 摄影构图中的对比关系

1.影调对比 2.虚实对比 3.形体对比

九. 黄金分割法 十. 几种常见的构图方法

1.水平构图 2.垂直构图 3.均衡式构图 4.非均衡式构图 5.圆形构图 6.S型构图 7.三角形构图 8.十字形构图

第八节 数字影像基础

一. 图像传感器CCD和CMOS 二. CCD图像传感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特点 三. 图像传感器工作原理 四. 像素 五. 插值 六. 噪点

七. 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 八. 数码相机的存储格式 九. 对新卡进行格式化 十. 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 十一. 最优光圈

十二. CCD防抖和光学防抖 十三. LCD显示屏

十四. 电池与数码相机的省电方法 十五. 不要急于关机 十六. 清晰度优先 十七. 注意快门时滞

十八. 保留原始的数码照片文件 十九. 尽量使用读卡器 二十. 数码相机的特殊功能

第三单元

安全与法规

第一节 安全操作的基本知识

一. 安全用电 二. 安全防火

三. 药液的安全使用和废药液的排放 1.药液的安全配制和使用 2.废药液的排放

第二节 相关法律法规

一. 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 有关对肖像权的保护 四. 有关对隐私权的保护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单元

人像摄影

第一节 接待工作

一. 接待工作的基本要求

1.仪表仪容 2.礼节要点 3.言谈规范 4.举止规范 二. 接待工作的行为规范

1.影棚规范 2.摄影师的仪表规范 3.摄影助理的仪表规范 4.摄影师的言语规范 5.签订与遵守服务协议

第二节 证件照的拍摄

一. 证件照的基本要求 二. 拍摄证件照的常用设备

三. 室外证件照拍摄环境的选择 四. 在影室用灯光拍摄证件照 五. 证件照的拍摄程序 第三节 纪念照的拍摄

一. 纪念照的拍摄要点 二. 画面构图要点

三. 室外自然光人物纪念照的拍摄 四. 室内自然光人物纪念照的拍摄

第五单元

广告摄影

第一节 产品摄影

一. 产品摄影的器材 二. 产品摄影 第二节 广告人物的拍摄

一. 器材 二. 布光

第六单元

应用摄影

第一节

拍摄生活活动照片

一. 旅游纪念照的拍摄 二. 诞辰纪念照的拍摄 第三节 拍摄社会活动照片

一. 拍摄小型社会活动照片 二. 小型会议的拍摄

推荐第9篇:初级口语教案

初级口语1教案

一、所教课型:初级口语1

二、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选用教材:《孔院会话1》

四、教学内容:声母、韵母讲解及练习、日常用语等

五、教学课时:4课时(每课时50分钟)

六、教学目标: 1.掌握声母韵母 2.能够进行四声的区分 3.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

七、教学重难点:四声练习及容易混淆的几组声母

八、教具:PPT、白板

九、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点名、问好、热身

教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姓名、邮箱、电话等

(二)学习新课 导入汉语拼音

1.讲解单韵母:ā ō ē ī ū ǖ及其四声变化

2.讲练声母:bf d - t n – l g k h (zh,ch,sh) 领读,纠正发音后学生尝试将声母和韵母进行联合拼读。(根据预备课教学材料) 注意:练习一遍后,加入四声的练习;并补充个别生词(根据课前预备材料)

讲授生词如下:爸爸、妈妈、哥哥、弟弟、爷爷 板书——领读——识读——看材料 小结:

声母initial: b p m f 韵母final: ɑ i u o iɑ uɑ uo 声调tone: ā á ǎ à ɑ 音节syllable:声母+韵母+声调=音节(mā) 拼写规则the rules of spelling: (1)i yi ; iɑ yɑ (2)u wu ; uo wo 3.复习讲解新拼音

①根据生词卡片及图片,读出发音。→看汉字,读出发音。→在列表中找到上述生词发音。

②引出新词:你好,再见,老师;请学生听发音,在拼音列表中找到发音组合。

③讲授复韵母:ai ei ao ou ia ie ua uo ǖe iao iu uai ui 4.处理练习

根据列表,试着将声母和刚学的韵母拼读在一起。 材料一中生词,找到正确发音。 练(liàn)习(xí) 1 1 gai bei pao 2 lai kei nao 3 mai fei tao 4 lou fou tou 5 bie pie tie 6 nv lv yu 7 bo po fo 8 de di du 9 gua kua guai 10 liao niao liu 读一读 :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零(línɡ) 你(nǐ) 的(de) 名(mínɡ) 字(zi) : 根据材料中内容,识读数字1~10.5.课堂小结

看材料一,总结第一课所学生词及常用语。 看PPT朗读新讲授的声母和韵母。 作业:用汉语向同学老师问好并告别。 6.复习

①单韵母、复韵母及声母(看PPT领读、齐读、点读) ②生词及问候语(看第一课材料及卡片) ③听选练习(课前发练习纸) 7.讲授新课

①讲解声母:z c s r j q x ②讲解鼻韵母:an en in un ǖn ian uan ǖan ang eng ing ong iong iang uang ueng ③看拼音列表第二部分,尝试拼读

练(liàn)习(xí) 2 1 zuotian zaijian zihdao 2 zhongguo zazhi xianzai 3 shenggri jiaoshi sige 4 shige shuohua sange 5 changcheng changge gangcai 6 chifan hecha chuzuche 7 niurou wenrou jiulou 8 ziran zilan ziren 9 langhua rangkai dangkai 10 lundao renlei liulei 读一读 :

孔(kǒnɡ) 子(zǐ) 学(xuã) 院(yuàn) 中(zhōnɡ) 人(rãn) 韩(hán) 国(ɡuó) 语(yǔ)

(ɡuó) 国 美(měi) 国(ɡuó) 法(fǎ) 国(ɡuó) 上(shànɡ) 课(kâ) 下(xià) 课(kâ) 男(nán) 女(nǚ) 辛(xīn) 苦(kǔ) 了(le) 谢(xiâ) 谢(xiâ) 本课新授词语:中国,韩国,人,美国,法国,孔子,学院,男女,汉语,韩国语,(汉语系), 8.加深复习

区别z/zh c/ch s/sh l/r le-re lu-ru li-ri lao-rao lou-rou lan-ran ren lun-run lang-rang leng-reng rong-long ruan-luan ruo-luo 9.本课小结

1) 综合复习汉语拼音方案

2)复习本课新授词语,尽量达到快速识读水平3)发音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再进行回顾复习。

十、课后反馈与总结

推荐第10篇:初级素描教案

素描教案

素描静物概述:

素描静物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它主要是训练我们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学习构图的基础知识,要领会物体之间均衡与变化、对比与调和、比例和节奏、静与动的关系。提高造型能力,首先要了解静物的形体结构是由哪些不同的几何体组成的,这样在素描静物写生中,我们要着重研究形体的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在素描静物写生中,各种物体都是由于不同材质构成的,软硬、粗细、轻重、薄厚等等的质感是不一样的。质感的表现首先应对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找出其特点,采用色调和排线的轻重、粗细对比的手法,对物体的质感准确地描绘。在素描静物写生中,为了把握空间关系,还应该重视透视规律的应用。 画素描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素描的工具很简单,需要准备画纸(专用素描纸)、画笔(铅笔、炭笔等)、橡皮、擦笔(宣纸卷制而成)、画板、画架、美工刀、图钉或胶带等。

画纸:现在的文具店都有专业的素描纸卖,质量好的一般较厚,表面不太光滑,有小颗粒,纸面纹理相对较粗的一面为正面,即作画的一面,反之不便于作画。

铅笔:铅笔是最简单而方便的工具,初学者画素描常用铅笔作画,主要原因是铅笔在用线造型中可以十分精细而肯定,能较随意地修改,又能较为深入细致地画出细部,有利于形体的严谨要求和深入研究,同时铅笔的种类较多,有硬有软,比较俱全,可以画出丰富的调子,即可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同时初学者也容易把握,现有的国产铅笔分两种类型,以HB为中界线,向软性与深色变化的是B至12B,向硬性与浅色发展的有H至7H(这类笔多用于精密、局部的刻画使用)。

炭笔:其芯为炭粉与粘合剂制成,分软、硬、中性三种,炭笔质地较铅笔松软,颜色深重,使用时画面效果强烈、表现力和着色能力强,缺点是笔芯易断、画面修改难度大、笔尖粗、不易于精细部位的刻画。

木炭条:柳条烧制而成。制作方法:先将柳条剥皮,截至15厘米长,再装在金属罐里。用黄泥将罐口密封,然后放入火炉烧红为止(约半小时),冷却后取出制成。木炭笔最优在于质地松软,使用方便,黑白对比效果强,浓淡皆宜,表现力较强;缺点是附着力差,炭粉极易脱落,画好后必须喷上定画液,喷画时将画放平,均匀喷洒。

橡皮:橡皮一般分软、硬两种,较软的橡皮在调整大的形体明暗时比较方便。另外,市面上还有一种作画橡皮泥,吸附力较强,可结合起来使用。较硬的橡皮一般用刀子切成三角形,在最后深入,局部提亮或改动时,较为方便,初学者不要过分依赖橡皮,一笔画不准,再画第二笔,下笔不要过重,用色由浅及深,尽量减少橡皮改动的次数。 基本的专业术语:

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量感、空间、透视、整体观察、整体感、线条、调子等。对于这些基本概念要弄懂弄通,要搞清楚这些专业术语在素描造型中的意义和作用,只要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才能做到准确、生动、概括、艺术地表现客观对象。 什么事形体:

“形“即客观对象的形状特征。自然界所有的物种都是有自己特定的形体,从造型的角度看来,如”球“是圆的,是大圆还是小圆或是椭圆?这个球是篮球还是足球或是其他球?是新的还是旧的?等等。在素描基础训练中,若要画出物体的形体特征,还是要加强”形“的概念的认识,发现,理解,捕捉它那些属于对象本身的特征。 “体“是指对象的体积。物体存在的空间,在素描训练中,要有体积,立体概念,要画出对象的体积空间来,而不是画成平面,如何去表现它的体积,这是我们后面要研究的问题。

形与体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形“是立体的形,”体“是有形的体。 什么是结构:

结构指物体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和构造,物体实际上都有自己内部和外部的构成因素和结构本质,任何情况下,结构是不变的,而明暗是可变的,随着光线的变化,物体的光阴,虚实也会发生变化,而对结构是没有影响的,结构在素描造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绘画的角度来理解结构,如头像结构:一是解剖结构,对骨骼、肌肉造型特征的分析,包括它的生长规律与运动规律:二是形体结构,是对象外部的形体特征及相互关系。任何对象都具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者是紧密相互共存的。内部结构决定外部形体,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常说抓住结构或说结构画不准,就是上面所谈的“结构“。 什么是线条: 线条是点运动的连续或重复。素描的表现离不来线条,线条是素描造型中的关键。按形状特征分有直线、曲线、粗细线、深浅线、软硬线、长短线等,按用途和作用分有辅助线、轮廓线、结构线、排线等。

1、辅助线。辅助线在构图打形和画物体结构用得比较多,辅助线用于检查画面中各物体的形体、位置、比例是否正确。构图中常用的三种辅助线是垂直线(表示平稳)、水平线(表示平滑)、斜线(代表运动)。在画素描时,确定物体中心需要垂直线,检查物体是否稳定;画物体对称需要画中轴线,检查形状两边是否对称;用水平线检测物体之间的联系;哪个高些哪个低些;而用斜线可以检验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本身的倾斜程度。

2、轮廓线。①外轮廓线;初学者在画一面红旗时,会画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画气球时,先画出一个圆形,这些线表示了一个基本“形”的观念,这些线就叫做外轮廓线。②内轮廓线:即物体本身的结构线。对物体的理解与分析的辅助线。

3、排线。线条相对平行、轻重均匀的并列叫排线。素描的调子借助于排线,掌握各种不同的排线方法,可以丰富地表现出调子的层次、物体的质感、块面的形状。常用的排线方法是由上向下往返排列,运笔方向要求一致、两头轻、疏密均匀,轻重浓淡变化自如。手、腕。肘的运动协调、轻松。

什么是体积结构:

体积结构是根据物体的结构特征,概括、简化而来的各部分几何体的组合,包括体积结构、切挖结构、轴心结构和复杂结构等,研究物体的形体结构,对其进行分析、组织、概括是初学者素描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解剖结构:

解剖结构是指人和动物,植物的结构,包括生长规律,运动规律,骨骼,肌肉,关节等组合。 什么是比例:

比例是素描造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是指物体与物体或物体本身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宽窄、多少、厚薄、深浅等各方面的比较,借助这些比例画准物体。在作画时,首先目测或笔测它的整个高度与整个宽度的比例,并恰当地安排在图中;二是从中找出大的体块部分与总体基本形的比例,大的体块部分与另一些大的体块比例,然后逐渐从这些大的体块中找出一些有关的小体块。 物体的基本形体和组合形体: 物体的基本形体就是物体的基本结构,即指直角平面六面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简单形体的结构关系。

组合形体,指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一般我们可以看作是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掌握这些基本形体与组合形体便于我们正确地理解与表现这些物体结构,并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结构素描的认识:

结构素描一般又称“形体素描”。其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太考虑明暗,光影变化,而注意物体本身的结构特征。

结构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研究造型艺术的一种训练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它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只要是用线表现得素描就是结构素描,只要是调子表现的就是明暗素描,这未免太表面化了。

“准确地表达”也不尽如人意;以结构线为主的表现方法称之结构素描,以明暗调子表现为主的素描称之为明暗素描等等,说法各异。其实,我们不仅仅只要从画面完成的效果(状态)去定义它,更主要的是应该是一种作画的思路,一种思维方式,从观察方法,理解方法及表现方法等等都在围绕对象的结构去完成形体的塑造。表现时,适当的明暗调子辅助也未尝不可,可能这些调子的表现更能充分体现出对象的结构关系。相反,从明暗调子关系上去观察,理解对象,围绕光影明暗表现形体就属于明暗调子素描了,这两者只是研究的角度,训练的方式有差异而已,并不矛盾。这两者都是我们基础训练中必须掌握的常用表现方法。

结构素描的表现是从理解形体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如果缺乏理解或没有办法理解物体就达不到结构素描训练的目的。比如在光照下不熟悉的物体,不规则的形体,不便于我们对造型艺术的训练与研究,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钻牛角尖,硬是要把它的结构画出来。只要具备研究的价值,有必要研究的价值,我们才去学习与研究,从而更好地为造型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构素描的表现并不是单纯地把形体中主要线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就够了,而是从形体本身的结构、构造、体积出发,通过用线条、块面、深浅、虚实等形式来告诉读者;结构素描的深入阶段,是对形体结构进一步的细分、结构进一步的准确,而不是简单线条的堆砌;结构素描完成的最后效果与所有基础素描的其他训练要求是一致的,这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就是用大量的时间放在对形体本身结构的理解与表现上,是造型艺术阶段性训练最有效果的训练课程之一,它的训练缺点就是对光影效果不做太多思考与表现,其实也正是明暗素描表现的优点,它们的训练手段都是为了解决素描基本功,都是不可轻视的重要课目。 结构素描训练: 结构素描的训练我们一般从最基础的入手,即课程的安排是从简单的几何体结构---静物结构----石膏像结构---人物头像结构等。学习的时候不要孤立研究,应该系统、联系、理性地把握。

方体到球体的简单理解,块面石膏像到人物头像的理解等,如何运用方体、球体、圆柱等简单形体来分析处理对象是我们基础课程中学习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

什么是透视:

“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物体的透视主要有方形物体透视和圆形物体的透视。方形物体的透视有平面透视和成角透视及倾斜透视。圆形物体的透视主要体现在物体圆面的透视上。

简单的理解透视就是物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的现象,如果我们站在公路中间向前方望去,发现公路越来越窄,路边的树木越远越小,最后逐渐消失为一点。

视平线-----即地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视点-----即作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视线----视点与物体之间的连线。

消失点-----也称灭点。假设互相平行的水平线,因为画面不平行,而向远处延伸至无限远时的消失点。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什么是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就是有一个面(正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产生的透视现象。它的特点是立方体只有一个消失点,即心点(主点),立方体与画面平行线没有发生变化,与画面垂直的线都消失于心点,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地感觉。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与视平线不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形成的透视现象。其特点是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失去原有的正方形特征,而产生透视缩形变化,二是立方体不同方向的三组结构线中,与地面垂直的依然垂直,与画面呈一定角度的两组线分别向两端汇集,消失于两个余点。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缘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关系:

有了光源照射,物体就有了明暗,就有了明暗规律。

明暗素描就是指画面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研究。 1.三大面

即亮面,灰面,暗面。 2.七调子

① 高光②亮面③灰面④明暗交界线⑤暗面⑥反光⑦投影 在表现时我们只要先解决物体的基本结构,再去刻画物体的明暗就容易得多了,即先解决形体结构,结构透视、结构的形成与穿插、物体的大小比例、前后等,这都是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再从明暗关系去分析、表现其层次关系,画明暗的时候不要忘了第一步的结构准确性,不对的就及时修正,明暗的考虑特别是黑白灰的比例与控制、层次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你对明度的感觉力,捕捉对象的灵敏度。 素描静物写生注意事项:

1.画面不要画得太空洞或太拥挤。由于构图不当,物体太小太集中,就会造成画面的空洞;而物体太大太散,画面就会太满,甚至会有画面装不下的物体。所以在一开始就要把握整个物体的组合外形找准,按照构图的要求做好定位辅助线,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构图的定位线,否则,就会破坏构图的初衷。

提示:静物结构素描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几何体的理解形式进行分析与表现,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

提示:

蔬菜类物体的结构表现无外乎几何体中的基本形体演变、重组,如球体、椎体、圆柱体、棱锥等都是蔬菜表现的雏形,基础美术的学习关键是要懂得观察方法,分解复杂物体,不要机械地理解与表现,理性与感觉有出入时,我们要灵活运用几何体的基本规律,这样就比较容易画好蔬菜了。

第11篇:舞蹈班初级教案

初级班

(二)教案

1.基本概念:

单跪立、双跪立、小八字位、大八字位 2.坐立式前压腿:控制30秒 3.压旁腿练习: 4.旁弓箭步练习5.绷脚坐立式开胯:(绷脚坐立式准备) 腹肌练习6.背肌练习

7.腰的练习:飞机练习、元宝腰、

反弓撑腰

8.舞蹈组合:

第12篇:显卡教案初级

显卡的主要构成

1、显示芯片(型号、版本级别、制造工艺、核心频率)

2、显存(类型、位宽、容量、速度、频率)

3、技术(3D API、RAMDAC频率及支持MAX分辨率)

4、PCB板(PCB层数、显卡接口、输出接口、散热装置)

5、品牌

1、显示芯片

显示芯片,又称图型处理器 - GPU,它在显卡中的作用,就如同CPU在电脑中的作用一样。更直接的比喻就是大脑在人身体里的作用。

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生产显示芯片的厂商:Intel、ATI、nVidia、VIA(S3)、SIS、Matrox、3D Labs。

Intel、VIA(S3)、SIS 主要生产集成芯片;

ATI、nVidia 以独立芯片为主,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但由于ATi现在已经被AMD收购。Matrox、3D Labs 则主要面向专业图形市场。

由于ATI和nVidia基本占据了主流显卡市场,下面主要将主要针对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做介绍。 型号

ATi公司的主要品牌 Radeon(镭) 系列,其型号由早其的 Radeon Xpre 200 到 Radeon (X300、X550、X600、X700、X800、X850) 到近期的

Radeon (X1300、X1600、X1800、X1900、X1950) 性能依次由低到高。

nVIDIA公司的主要品牌 GeForce 系列,其型号由早其的 GeForce 2

56、GeForce2 (100/200/400)、GeForce3(200/500)、GeForce4 (420/440/460/4000/4200/4400/4600/4800) 到 GeForce FX(5200/5500/5600/5700/5800/5900/5950)、GeForce

(6100/6150/6200/6400/6500/6600/6800/) 再到近期的 GeForce (7300/7600/7800/7900/7950) 性能依次由低到高。

版本级别

除了上述标准版本之外,还有些特殊版,特殊版一般会在标准版的型号后面加个后缀,常见的有: ATi: SE (Simplify Edition 简化版) 通常只有64bit内存界面,或者是像素流水线数量减少。

Pro (Profeional Edition 专业版) 高频版,一般比标版在管线数量/顶点数量还有频率这些方面都要稍微高一点。

XT (eXTreme 高端版) 是ATi系列中高端的,而nVIDIA用作低端型号。

XT PE (eXTreme Premium Edition XT白金版) 高端的型号。

XL (eXtreme Limited 高端系列中的较低端型号)ATI最新推出的R430中的高频版

XTX (XT eXtreme 高端版) X1000系列发布之后的新的命名规则。

HM (Hyper Memory)可以占用内存的显卡

nVIDIA:

ZT 在XT基础上再次降频以降低价格。 XT 降频版,而在ATi中表示最高端。

LE (Lower Edition 低端版) 和XT基本一样,ATi也用过。

MX平价版,大众类。

GT 高频版(高清版)接口为HDMI。 GT2 双GPU显卡(多用于服务器)。 Go 多用于移动平台移动PC 笔记本。 TC (Turbo Cache)可以占用内存的显卡 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指得是在生产GPU过程中,要进行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通常其生产的精度以um(微米)来表示,未来有向nm(纳米)发展的趋势(1mm=1000um 1um=1000nm),精度越高,生产工艺越先进。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制造更多的电子元件,连接线也越细,提高芯片的集成度,芯片的功耗也越小。

芯片制造工艺在1995年以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再到目前主流的 90 纳米(0.09纳米)、65 纳米等。 核心频率

显卡的核心频率是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其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显示核心的性能,但显卡的性能是由核心频率、显存、像素管线、像素填充率等等多方面的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在显示核心不同的情况下,核心频率高并不代表此显卡性能强劲。比如9600PRO的核心频率达到了400MHz,要比9800PRO的380MHz高,但在性能上9800PRO绝对要强于9600PRO。在同样级别的芯片中,核心频率高的则性能要强一些,提高核心频率就是显卡超频的方法之一。显示芯片主流的只有ATI和NVIDIA两家,两家都提供显示核心给第三方的厂商,在同样的显示核心下,部分厂商会适当提高其产品的显示核心频率,使其工作在高于显示核心固定的频率上以达到更高的性能。

2、显存 类型

目前市场中所采用的显存类型主要有SDRAM,DDRRAM,DDR SGRAM三种。

SDRAM颗粒目前主要应用在低端显卡上,频率一般不超过200MHz,在价格和性能上它比DDR都没有什么优势,因此逐渐被DDR取代。

DDR SDRAM 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双倍数据速率) ,它能提供较高的工作频率,带来优异的数据处理性能。

DDR SGRAM 是显卡厂商特别针对绘图者需求,为了加强图形的存取处理以及绘图控制效率,从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DRAM)所改良而得的产品。SGRAM允许以方块 (Blocks) 为单位个别修改或者存取内存中的资料,它能够与中央处理器(CPU)同步工作,可以减少内存读取次数,增加绘图控制器的效率,尽管它稳定性不错,而且性能表现也很好,但是它的超频性能很差。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是DDR2和DDR3,。

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位、128位、256位和512位几种,人们习惯上叫的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就是指其相应的显存位宽。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因此512位宽的显存更多应用于高端显卡,而主流显卡基本都采用128和256位显存。

显存带宽=显存频率X显存位宽/8,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例如:同样显存频率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显存,那么它俩的显存带宽将分别为:128位=500MHz*128∕8=8GB/s,而256位=500MHz*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见显存位宽在显存数据中的重要性。显卡的显存是由一块块的显存芯片构成的,显存总位宽同样也是由显存颗粒的位宽组成。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显存颗粒上都带有相关厂家的内存编号,可以去网上查找其编号,就能了解其位宽,再乘以显存颗粒数,就能得到显卡的位宽。 容量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容量越大,存的东西就越多,当然也就越好。

目前主流的显存容量,64MB、128MB、256MB、512MB等。 速度

显存速度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常见的显存速度有7ns、6ns、5.5ns、5ns、4ns,3.6ns、2.8ns、2.2ns、1.1ns等,越小表示速度越快\越好。

显存的理论工作频率计算公式是:额定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n得到(n因显存类型不同而不同,如果是SDRAM显存,则n=1;DDR显存则n=2;DDRII显存则n=4)。

频率

显存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以MHz(兆赫兹)为单位。

显存频率随着显存的类型、性能的不同而不同: SDRAM显存一般都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上,一般就是133MHz和166MHz,此种频率早已无法满足现在显卡的需求。

DDR SDRAM显存则能提供较高的显存频率,因此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显存类型,目前无论中、低端显卡,还是高端显卡大部分都采用DDR SDRAM,其所能提供的显存频率也差异很大,主要有400MHz、500MHz、600MHz、650MHz等,高端产品中还有800MHz或900MHz,乃至更高。

3、技术 3D API API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缩写,是应用程序接口的意思,而3D API则是指显卡与应用程序直接的接口。

3D API能让编程人员所设计的3D软件只要调用其API内的程序,从而让API自动和硬件的驱动程序沟通,启动3D芯片内强大的3D图形处理功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3D程序的设计效率。如果没有3D API在开发程序时,程序员必须要了解全部的显卡特性,才能编写出与显卡完全匹配的程序,发挥出全部的显卡性能。而有了3D API这个显卡与软件直接的接口,程序员只需要编写符合接口的程序代码,就可以充分发挥显卡的不必再去了解硬件的具体性能和参数,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程序开发的效率。同样,显示芯片厂商根据标准来设计自己的硬件产品,以达到在API调用硬件资源时最优化,获得更好的性能。有了3D API,便可实现不同厂家的硬件、软件最大范围兼容。比如在最能体现3D API的游戏方面,游戏设计人员设计时,不必去考虑具体某款显卡的特性,而只是按照3D API的接口标准来开发游戏,当游戏运行时则直接通过3D API来调用显卡的硬件资源。

目前个人电脑中主要应用的3D API有:DirectX和OpenGL。

DirectX是在微软操作系统平台下的游戏程序开发接口,即所谓的Game API for Windows。通俗地讲DirectX是由一系列硬件驱动程序(如显示卡、声卡等驱动程序)组成的,其主要的部分包括Direct Draw、Direct Input、Direct Play和Direct Sound,分别针对显示、输入系统、网络通讯和音效等各方面。DirectX最大的优点是提供了高效率的驱动程序而使游戏设计的程序界面得以统一,让程序可以做到与硬件无关(Hardware) OpenGL是OpenGraphicsLib的缩写,是一套三维图形处理库,也是该领域的工业标准。计算机三维图形是指将用数据描述的三维空间通过计算转换成二维图像并显示或打印出来的技术。OpenGL被设计成独立于硬件,独立于Windows系统的,在运行各种操作系统的各种计算机上都可用,并能在网络环境下以客户/服务器模式工作,是专业图形处理、科学计算等高端应用领域的标准图形库。 RAMDAC频率和支持最大分辨率 RAMDAC是Random Acce Memory Digital/Analog Convertor的缩写,即随机存取内存数字~模拟转换器。

RAMDAC作用是将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显示器能够显示出来的模拟信号,其转换速率以MHz表示。计算机中处理数据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事物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事物将被处理成0和1两个数,而后不断进行累加计算。图形加速卡也是靠这些0和1对每一个象素进行颜色、深度、亮度等各种处理。显卡生成的都是信号都是以数字来表示的,但是所有的CRT显示器都是以模拟方式进行工作的,数字信号无法被识别,这就必须有相应的设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而RAMDAC就是显卡中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RAMDAC的转换速率以MHz表示,它决定了刷新频率的高低(与显示器的“带宽”意义近似)。其工作速度越高,频带越宽,高分辨率时的画面质量越好.该数值决定了在足够的显存下,显卡最高支持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如果要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达到85Hz的分辨率,RAMDAC的速率至少是1024×768×85×1.344(折算系数)÷106≈90MHz。目前主流的显卡RAMDAC都能达到350MHz和400MHz,已足以满足和超过目前大多数显示器所能提供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4、PCB板

PCB是Printed Circuit Block的缩写,也称为印制电路板。就是显卡的躯体(绿色的板子),显卡一切元器件都是放在PCB板上的,因此PCB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显卡电气性能的好坏和稳定。 层数

目前的PCB板一般都是采用4层、6层、或8层,理论上来说层数多的比少的好,但前提是在设计合理的基础上。

PCB的各个层一般可分为信号层(Signal),电源层(Power)或是地线层(Ground)。每一层PCB版上的电路是相互独立的。在4层PCB的主板中,信号层一般分布在PCB的最上面一层和最下面一层,而中间两层则是电源与地线层。相对来说6层PCB就复杂了,其信号层一般分布在

1、

3、5层,而电源层则有2层。至于判断PCB的优劣,主要是观察其印刷电路部分是否清晰明了,PCB是否平整无变形等等。

显卡接口

常见的有PCI、AGP 2X/4X/8X (目前已经淘汰),最新的是PCI-Expre X16接口,是目前的主流。 AGP 2x: 使用32-bit传输通道,时脉66MHz,透过双泵增至133MHz,资料传输量为每秒533MB,信号电压与AGP 1x相同。信号电压为3.3V AGP 4x: 使用32-bit传输通道,时脉66MHz,透过四泵增至266MHz,资料传输量为每秒1066MB,信号电压1.5V。

AGP 8x: 使用32-bit传输通道,时脉66MHz,透过八泵增至533MHz,资料传输量为每秒2133MB,信号电压0.8V。 输出接口

现在最常见的输出接口主要有:

VGA (Video Graphics Array) 视频图形阵列接口,作用是将转换好的模拟信号输出到CRT或者LCD显示器中蓝色三排15孔D型接口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接口,视频信号无需转换,信号无衰减或失真,未来VGA接口的替代者。

S-Video (Separate Video) S端子,也叫二分量视频接口,一般采用五线接头,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主要功能是为了克服

HDMI(HDMI,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中文名称是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的缩写

视频节目复合输出时的亮度跟色度的互相干扰。

散热装置

散热装置的好坏也能影响到显卡的运行稳定性,常见的散热装置有:

被动散热:既只安装了铝合金或铜等金属的散热片。 风冷散热:在散热片上加装了风扇,目前多数采用这种方法。

水冷散热:通过热管液体把GPU和水泵相连,一般在高端顶级显卡中采用。

颜色

很多人认为红色显卡的比绿色的好、绿色的比黄色的好,显卡的好坏和其颜色并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厂家喜用红色,有的喜用绿色,这是完全由生产商决定的。一些名牌大厂,那是早就形成了一定的风格的。因此,其PCB的颜色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5、品牌

目前显卡业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各类品牌名目繁多,以下是我自认为一些比较不错的牌子,仅供参考请不要太迷信了:

迈创(MATROX)、3Dlabs、蓝宝石(SAPPHIRE)、华硕(ASUS)、鸿海(Foxconn)、撼迅/迪兰恒进(PowerColor/Dataland)、丽台(Leadtek)、讯景(XFX)、映众(Inno3D)

微星(MSI)、艾尔莎(ELSA)、富彩(FORSA)、同德(Palit)、捷波(Jetway)、升技(Abit)、磐正(EPOX)、映泰(Biostar)、耕昇(Gainward)、旌宇(SPARKLE)、影驰(GALAXY)、天扬(GRANDMARS)、超卓天彩(SuperGrece)、铭瑄(MAXSUN)、翔升(ASL)、盈通(YESTON)

第13篇:对外汉语 初级教案

第四课《 买东西》

一、教学目标:

1.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第四课时的基础语音知识和拼写规则;学生能够准确读出买东西的生字词,知道词义,能够造句。 2.文化:了解中国数字的禁忌。

3.语言: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培养基本购物表达能力。4.技巧:生词归类,场景模拟,互动练习。

二、教学对象: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已经学完汉语拼音,词汇量很小,所掌握的词语尚不足50个。一对一教学。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60分钟

四、教学教材:《对外汉语教学实用教材》 中国认证中心2012 修订4版

道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卡片

五、教学步骤(过程描述)

1.导入(导课):照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如中午吃了什么?喜欢喝什么?来中国是否习惯,刚过去的五一做了什么,买了什么,引出购物的主题,买东西,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2.重点(难点)重点句型:你买什么?多少钱?数字认知和数量搭配。

数字部分,要准确地发音,可以用分类法。给学生做反应测试。老师念字,学生举卡片示意,快速练习,或者和数字有关的实景提问,如人民币读数,听写电话号码等。

数量搭配:举例说明。一瓶啤酒,一本笔记本。

3.生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瓶,本,啤酒,笔记本,多少 ,钱,快,毛。 4.课文 TEXT 1 在商店 加拓展部分

商场模拟:seller; A: girl; B:boy S:你们好!你们买什么? A:我买一本笔记本。你呢?

B:我渴了,我买一瓶啤酒。一共多少钱? S:六块两毛。谢谢,再见! A&B:再见!

5.语法 数量搭配。

6.课堂活动:场景模拟,复习已经学习的字词:您,你们,呢?渴,同时造句完成基本购物流程,加深记忆。课文互动问答练习。生词跟读,纠音。 7.扩展 :数量搭配中一的变调;钱的概念,元(块),角(毛),二和两的区别。

六、评估

课堂练习:角色互换对话,针对课文提问A,B(他,她)各自买了什么,一共多少钱。

作业:写一段简单的购物对话。

七、附件板书

第14篇:初级听力教案

第一课

教案

你 好

一、课型

初级听力课

二、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听力》(第1册)第一课

三、教学对象

水平:初级阶段 教学环境:小模块班级,教学人数为10人 年龄:19-22 国籍:阿拉伯国家人

母语背景:英语、法语等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关键词的用法。“你好”“您贵姓”“我是学生”“你叫什么名字?”

2、通过听力训练,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声母 p t k q c h,韵母 ai ei ao ou ia ie iao iu ua uo uai uei.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母 p t k q c h

韵母ai ei ao ou ia ie iao iu ua uo uai uei.

六、教学方法

讲练法、听说法

七、教具

Power point课件、音频、黑板。

八、教学步骤

1、跟学生打招呼,问好,用肢体动作夸张的表达“你好”。

2、放一段视频,有两个人对话,这是事先找班上同学录的,表演课本上的内容。这样做是为了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趁此机会在学习新课之前就能先主动的习得汉语日常表达,加强了他们的学习目的性,同时,其他同学看到这样的视频也会更加认真和努力学习。

3、新课讲解。

A 跟读

声母 p t k q c h 韵母 ai ei ao ou ia ie iao iu ua uo uai uei.

B 听音频,选出你听到的声母。

pai /tai

pa/ ta can/chan kao /cao qiao/tiao pian/qian chou/kou chui/kui

C 听音频,画出你听到的韵母

Bai/bei

pei/pen tao/tang cao/cang zhou/zhong chou/chong Jue/jun

xun/xue zhan/zhen cang/cong tao/tou dai/dou Ju/jue/jun

D听音频,给下面的音标上音调 1 Min xue zu xi tong lai

2 Ming nian hai lai wan 3 guojia

F 仔细听,写出第二声的个数。

1、明天不上课。

2 我喜欢吃北京烤鸭。 3 清华大学很有名。

4 这个学期我们有三门课。

G 听后模范 跟录音读。 1你好 2您好 3我是学生 4我学习汉语 5您贵姓 我姓王 6您姓什么

我姓王

7 你叫什么 我叫王明政

8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明政 9 你是学生吗

我是学生

1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二课

教案

我介绍一下儿

一 课型

初级听力课 二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听力》(第1册)第二课 三 教学对象

水平:初级阶段

教学环境:小模块班级,教学人数为10人 年龄:19-22 国籍:阿拉伯国家人

母语背景:英语、法语等

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关键词的用法。“我介绍一下儿”“他是谁”“他是阿拉伯人吗”“他叫东东”“这位是我的同学” 2通过听力训练,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声母m n l r韵母iou uei ie ue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母 m n l r 韵母iou uei ie ue 我介绍一下儿 的儿化音 “这位是我的同学”。 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听说法

教具

Power point课件、音频、黑板。

教学步骤

1跟学生打招呼,问好,用肢体动作夸张的表达“你好”。然后让两组同学上台表演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你叫什么名字”“我叫......” 2放一段视频,有两个人对话,这是事先找班上同学录的,表演课本上的内容。这样做是为了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趁此机会在学习新课之前就能先主动的习得汉语日常表达,加强了他们的学习目的性,同时,其他同学看到这样的视频也会更加认真和努力学习。 3新课讲解。

A 跟读

声母m n l r韵母iou uei ie ue

B 听声调,跟着音频读

教室

大家

信心

教材

大人

地球

报纸

历史

汉语 电话

恋爱

睡觉

C 听音频,画出你听到的声母

Mao/nao

mai/nai

nan /man

La/na

mang/lang rang/lang Chao/lao

ran/lan

ruan/luan Men/nen

neng/meng nian/mian D听音频,给下面的音标上音调 hui hen xing guo ke yao Ban ye kan dian shi Jiaoshi jiaocai baozhi dianhua F 仔细听,写出第四声的个数。

1、超市里卖皮鞋吗?

2、后天有一场好看的篮球比赛。

3、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清华大学很有名。

4、下午我去办公室找赵老师换宿舍。

5、我要买一辆自行车。G 跟录音读

1 你叫什么

我叫楠楠 2 他叫什么

他叫东东

3 你是日本人吗? 不,我是韩国人。 4 你今年几岁

我今年九岁

F 做课后练习。

第三课

教案

我家有九口人

一 课型

初级听力课 二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听力》(第1册)第三课 三 教学对象

水平:初级阶段

教学环境:小模块班级,教学人数为10人 年龄:19-22

国籍:阿拉伯国家人

母语背景:英语、法语等 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关键词的用法。“我家有九口人”“我有一个姐姐诶”“我爸爸妈妈都工作”“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爷爷、奶奶” 2通过听力训练,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声母h x s sh韵母 ai an ei en ao ang ou ong ue uen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母 h x s sh韵母 ai an ei en ao ang ou ong ue uen “我家有九口人、我有一个姐姐、爸爸妈妈在工作” 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听说法

教具

Power point课件、音频、黑板。

教学步骤

1跟学生打招呼,问好,用肢体动作夸张的表达“你好”。

2放一段视频,有两个人对话,这是事先找班上同学录的,表演课本上的内容。这样做是为了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趁此机会在学习新课之前就能先主动的习得汉语日常表达,加强了他们的学习目的性,同时,其他同学看到这样的视频也会更加认真和努力学习。 3新课讲解。

A 跟读

声母h x s sh韵母 ai an ei en ao ang ou ong ue uen

B 听声调,跟着音频读

老师

北方 火车

旅行

五十

起床

马路

早饭

午睡 语法

领导

老板

水果

可以 洗澡

粉笔

广场

厂长

C 听音频,画出你听到的声母

Hao/shao han/san hang/shang xiao/qiao xue/jue xi/si Shi/xi

si/shi

yi/shi

ha/sha

se/she

sen/shen

D听音频,给下面的音标上音调

hui hen xing guo ke yao

Ban ye kan dian shi Jiaoshi jiaocai baozhi dianhua F 仔细听,写出第四声的个数。

1、超市里卖皮鞋吗?

2、后天有一场好看的篮球比赛。

3、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清华大学很有名。

4、下午我去办公室找赵老师换宿舍。

5、我要买一辆自行车。G 跟录音读

1 你叫什么

我叫楠楠 2 他叫什么

他叫东东

3 你是日本人吗? 不,我是韩国人。 4 你今年几岁

我今年九岁

F 做课后练习。

第四课

教案

我七岁上学

一 课型

初级听力课 二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听力》(第1册)第四课 三 教学对象

水平:初级阶段

教学环境:小模块班级,教学人数为10人 年龄:19-22 国籍:阿拉伯国家人

母语背景:英语、法语等 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关键词的用法。“住、哪儿、会、说、让、来、高兴、认识、从...到...”“很高兴认识你、他让我来北京学习汉语、他在法国学习地理”。

2通过听力训练,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巩固声母b p d t g k j q z c zh ch韵母 an en ian in uan uen van vn.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母 j q z c zh ch韵母 van vn

“让”的用法,让...去...学习...、很高兴认识你

轻声

教学方法

讲练法、听说法

教具

Power point课件、音频、黑板。

教学步骤

1跟学生打招呼,问好,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让两个学生上台来表演对话。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会用”我家有几口人,爸爸、妈妈...爸爸是...妈妈是...” 2新课讲解。

A 跟读

声母b p d t g k j q z c zh ch韵母 an en ian in uan uen van vn

B 听声调组合,跟着音频读

妈妈 哥哥 叔叔 桌子 爷爷 头发 什么 朋友 姐姐 奶奶 晚上 眼睛

爸爸 弟弟 妹妹

C 听音频,

画出你听到的声母

bao/pao pang/bang ba/pa

dao/tao da/ta

dong/tong ge/ke gai/kai

gan/kan

jiao/qiao jue/que qiang/jiang

zuan/cuan cuo/zuo

chai/zhai/ 画出你听到的韵母

Zhan/zhen san/sen jian/jin qian/qin wang/weng weng/wang Jiang/jiong dong/deng

D 让学生仔细听录音,看看下面的音节的声调有什么特点。

妈妈

爷爷

奶奶

爸爸

饺子

桌子

椅子

尾巴

耳朵

眼睛

房子

被子

筷子 孩子

E跟老师读

1、妈妈

爷爷

奶奶

爸爸

我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

2、黑的

白的

紫的

绿的

他有很多笔,黑的、白的、紫的、绿的。

3、桌子、房子、椅子、被子

我的房子里有桌子、椅子、床和被子。

4、哥哥

叔叔

谁的

衣服

哥哥问叔叔,这是谁的衣服?

5、朋友

孩子

学生

他朋友的孩子是个学生。

6、我的

姐姐 喜欢

饺子

我的姐姐喜欢吃饺子。

7、弟弟

妹妹

帽子 漂亮 弟弟说,妹妹的帽子很漂亮。

F 练习

边听录音边填空,然后朗读。

嘿,你们好,我( )何引佩,我是法国人,住在巴黎,我(

)中国人。

听录音,判断正误

1、他是中国人,会说汉语()

2、他爸爸让他来北京学习地理(

3、他爸爸让他来北京学习汉语(

4、在法国,他上大学三年级。( )

5、他在法国学习地理。( )

6、他在法国学习汉语。( )

解释“让”的含义,并摆出“N+N+让+V”或者“N+N+让+去...+V”句型,让学生造句子操练。

第五课

教案

我去超市,不去小卖部

一 课型

初级听力课

二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听力》(第1册)第五课 三 教学对象

水平:初级阶段

教学环境:小模块班级,教学人数为10人 年龄:19-22 国籍:阿拉伯国家人

母语背景:英语、法语等

四 教学目标

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关键词的用法。“外边儿、里边儿、东、西、南、北、门、超市、东西、方便、贵、小卖部”“学校外边儿有两个大超市、超市东西贵”。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儿化“外边儿、里边儿”,“地点+有...” 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听说法

教具

Power point课件、音频、黑板。

教学步骤

1跟学生打招呼,问好,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听录音,做练习。第38页第三题。

2新课讲解。

A 画出你听到的词语

1、欢迎

科学

工人

安全

2、工厂

身体

黑板

操场

3、国家

南京

长江

服装

4、城市

学校

文字

迟到

5、火车

北京

首都

老师

6、考试

美丽

努力

感谢

7、练习

问题

课文

大学

8、报纸 电影

热水

跳舞

B 给下面的音节标上声调

1、dayu qunian xiaolu laojia

2、shangdian zhongwu shenghuo chuzhong

3、gangqin huanjing bijiao hanyu

4、dianshi

jiandan qingnian fangjian C 填空,然后朗读

1 Tā shÌ (

).

2 Zhѐ shÌ wŏ de (

).

3 Wŏ bàba zài(

)Hànyŭ.

4 Tā xĭhuān kàn (

).

5 Zhѐ shÌ nĭ de (

)ma? D 第47页的练习,听录音,在图中分别找到下面四个地方,并填在图上。

教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E听录音,判断正误

1 学校外边儿有两个大超市。(

) 2 学校里边儿有一个大超市。

) 3 大超市的东西不贵。

4 小超市的东西贵。

F 练习

翻开书48页,做第一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反复给学生听,直到听懂为止。

第六课

教案

我们的学校

一 课型

初级听力课 二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听力》(第1册)第六课 三 教学对象

水平:初级阶段

教学环境:小模块班级,教学人数为10人 年龄:19-22 国籍:阿拉伯国家人

母语背景:英语、法语等 四 教学目标

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关键词的用法。“请、这次、一般、以前、幼儿园、每、应该、完、大多数、继续、考试、大学生、少数、或、如果、从、开始、大概”“中国的学校有小学、中学和大学。一般七岁以前上幼儿园,七岁以后上小学,小学6年。小学以后是中学,中学有初中和高中。”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般、以前、大多数、以后、大概。 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听说法

教具

Power point课件、音频、黑板。

教学步骤

1跟学生打招呼,问好,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听录音,做练习。第54页第一题。

a我们学校有( )小超市,不(

),可是比较(

)。

b我们不去(

),那儿的东西(

)太好。

c我们(

)去吧。

2新课讲解。

A 听下面的声母,然后跟着读

B 听下面的韵母,然后跟着读

Z c

s

zh ch sh

ang eng iang ing uang ueng iong ong B 听声调,然后跟着读

Zān zán zăn zàn

cān cán

căn

càn

chān chán chăn chàn

Zhuān zhuán zhuăn zhuàn chuān chuán chuăn chuàn Shēn shėn shĕn shѐn

C 听词语,跟着读

吸烟

天空 西风 分家

国家

人生

钱包

明天

汽车

夏天 认真 上车

老师

打开

北京

人家

E 画出你听到的声母

1、za/zha ca/cha sai/shai

2、chao/cao zuan/zhuan shang/sang

3、zeng/ceng zhe/che zhun/chun

4、zui/zhui suo/shuo chan/shan 画出你听到的韵母

1.lang/leng teng/tang

2、jiang/jing

ning/niang 3.weng/wang guang/gong

4. qiong/qiang xing/xiong F 跟我读

Zh z

zh z zh z

zh z

ch c ch c ch c ch c

Sh s

sh s sh s

sh s

sh r

sh r sh r sh r Zhi chi shi ri zha che shao rou zhuo chuai she ruo Zi ci si ze sou zuo cou sa

G 听录音,选择你听到的音

Zhe/ zhi

sha/ sa

zhi / zi

shuan /suan

ci /chi

rao /shao chuo/cuo 学说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是四十,四十也不是十四。

H 听录音,判断正误。

1.中国孩子上7年幼儿园。

2.中国孩子7岁上幼儿园。

3.中国孩子上6年小学。

4.初中和高中一共6年。

5.每个孩子都应该读完初中。

6.每个孩子都应该读完高中。

第七课 教案 咱们两个同岁

一 课型

初级听力课 二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听力》(第1册)第七课 三 教学对象

水平:初级阶段

教学环境:小模块班级,教学人数为10人 年龄:19-22 国籍:阿拉伯国家人

母语背景:英语、法语等

四 教学目标

通过听力训练,掌握关键词的用法。“咱们、同、时候、巧、老家、那里、按...算、阴历、阳历、城市、打、网球、快、过生日、主意、不错”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按...算,对于阴历和阳历的概念。“快”作为副词的用法。 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听说法

教具

Power point课件、音频、黑板。

教学步骤

A 跟学生打招呼,问好,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听录音,做练习。第64页第一题。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B 学习生词,用PPT展示生词,解释生词的意思。

“咱们、同、时候、巧、老家、那里、按...算、阴历、阳历、城市、打、网球”

C 听录音 书本的67页,第一题。快速回答。第二题,听录音,填空。

a太(

)了,我也是(

)22号。咱们两个是(

)一天生日。

b 我的老家(

)农村,我们那里的生日都是按阴历(

)。

C 城市人(

)生日的时候一般(

)说阳历。

D 别管阴历阳历了,咱们(

)就算是同一天生日。

D 听录音,判断正误

a 小张22岁,小赵21岁。 ( ) b 农村人的生日按阴历算。( )

c他们打算同一天过生日 ( ) d 城市人的生日按阳历算。(

) E 学习生词“快、过生日、主意、不错、礼物、旗袍”,重点是“快”的意思。

F 听录音,判断正误。

a 玛丽的生日快到了。

b 玛丽的妈妈快48岁了。 c开始,玛丽不知道给妈妈什么礼物好。d 玛丽的朋友想给妈妈买件旗袍。 e 买旗袍是玛丽的朋友的注意。

f 旗袍是有中国特色的礼物。 G 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1.a打网球 b 买东西 c过生日

2.a 给妈妈买礼物b给朋友买礼物c做旗袍 3.a给妈妈过生日b 给妈妈买旗袍 4.a不好b不错

第15篇:书法教案(初级)

书法初级班教案

固原七中 白银

一、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所有年级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书法,所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书法指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这是责无旁贷的。况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美化环境、装饰物品,还是欢庆节日、书写标语、祝贺致喜等等,都不难发现各种书法的神姿。因此,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切实加强书写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知晓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多给他们机会,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诲学生: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

1

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鉴、引用、学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发挥才能、发表作品。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的“颜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步入书法之门。

四、采取措施

自来学艺均有百日之功,无论成效大小,观其自晓。时久习练,可以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然成,耗日太多使学生情绪低落。可也不能急于求成,对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循序渐进,初见成效,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按字形的要求,正规严格去指导习练;

(二)学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

(三)教学生掌握运笔和写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练习,分步检查书写效果强化过关。

五、授课内容

1、学前谈话,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站姿、用笔、用墨)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3、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横(1)

4、落笔方向的控制和笔的提按

5、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横(2)

6、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竖

7、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撇

8、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点(1)

9、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点(2)

10、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

1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折

12、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____钩

13、组合笔画

14、笔画的应用(1)

15、笔画的应用(2)

16、临、摹和创作的关系

2

第一课

教学内容:认识和使用书法工具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毛笔。

2、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掌握中锋用笔,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或小心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晾在废纸上或者悬挂起来。不可套上笔帽。毛笔保养

3

得好,利于书写,延长使用寿命。

二,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1、身姿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立书姿势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4

2、执笔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1) 笔杆垂直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

(2) 指实掌虚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些。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3) 自然放松

小结: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课后反思: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对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没有学习书法的基础,连基本的抓毛笔的姿势都不会,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坐姿,以及对毛笔的种类,构造,保养,抓笔姿势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魅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在好奇中期待新的知识。

第二课

教学内容:笔墨技法的基础训练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毛笔和墨的特性,并达到一定控制能力。 导入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法。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瀚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如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而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

5

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运笔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的艺术效果。初学书法,务必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同学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 (1)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越来越粗。

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2)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形态。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笔”。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锋,形成弧线。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 (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放锋是在收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6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横的外形:粗 — 细 — 粗 用力感觉:重 — 轻 — 重 速度感觉:慢 — 快 — 慢

(二)墨法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三、作业,(要求:笔毫不能短于3.5厘米,至少用笔腹处书写)

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控制笔毫的形状和方向。

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情趣。

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课后反思

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相互探讨,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书法知识,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的对陌生的书法知识有接受的勇气,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较慢在笔法的分解上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讲解和练习。不足之处是很多学生上课时行为习惯不好,需要长期抓,长期督促,影响了课堂进度。

第三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

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顿笔的写法;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学具预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

7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

(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

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2、师小结并导入下节。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教师写出二 三 五 七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

1、书写“二”、“三”。(1)“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 (2)“三”:第一横和第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2: 旦 旦 旦

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

3、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4、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

(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

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6、教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7、每人写满一张,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展示优秀作业。

第四课

教学内容:落笔方向的控制和笔的提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控制笔毫落纸时笔尖的指向与指向的调整

2、提按运笔时手腕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

一、落笔

1、按图a所示做做落笔联系,注意检查落笔方向与垂线夹角的大小;反复练习以至准确地控制所要求的落笔角度。

2、于不同方向落笔,通过手腕控制笔杆,调整为中锋用笔图b。

8

3、参考b,设计撇和竖的联系。

二、提按

1、按图a所示,中锋行笔,平稳运行一段后逐渐将笔提起,使线条逐渐变细,最后离开纸面;笔杆始终保持垂直,速度保持不变;线条长度可做多种选择。

2、按图b所示做中锋线条渐变练习;笔杆垂直,匀速行笔;渐变段的长度选取同上。

总结

落笔方向是笔法的一个基本内容,单独提出训练对学习复杂的笔法有重要意义 第五课

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教师出示:

工、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特点:

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

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演示。(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

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

1、教师范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如:七 也 毛 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4、任意挑其中三个学生进行演示。

5、评议板演的字。

6、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学生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演示,较差的,演示其字后请他人指点。)

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8、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

9

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六、请学生自己挑选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

师生互动: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七、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结束语结束本节课。课后反思

这周我上了几个不同的班级,同样这些内容来上课,可是由于学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我觉是不同班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学习时的情绪和态度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上课方式、方法和策略,甚至是教学内容和导入和衔接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我在课前所要上的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做到胸有成竹。就要加强自己的知识学习。另外上课时可能班级学生太多总是顾此失彼一个笔画的学习还没有看完就下课了。时间有限,学生也可怜多个科目的老师滔滔不绝的给他们灌输知识,作业,因此我如何以一种比较自然,随和的态度来进入我们的课堂角色,让学生喜欢不厌烦,是我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第六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竖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

2、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3、练习“十”“干”“丰”。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

一、

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 坚画与横画一样也有态势问题。古人称竖画为“努”笔。“努”即弓弩的意思。竖画不可太直,直则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复到挺直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一)、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

10

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教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其写法:①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一种是垂露竖,但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田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 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 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要(教师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干”的写法。 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丰”的写法。 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学生练习

“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11

课后反思

将前一节课的作业进行归类,较好的为一类,不宜每一份都进行点评,这样时间过长,应挑选几份典型即可。

2、教师或学生演示后,教师应及时鼓励,激发兴趣。

3、在课堂上,我经常在黑板上作示范,也请同学演示,演示同学都表现的很害怕,可以看出学生回家没有及时巩固,单凭我上的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新授知识讲完,还没练习多久就下课了。

4、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端正,需要正确引导,如何引导我也很困惑,。

5、偶尔有的同学表现很好,大家给以掌声鼓励,我应就此作题,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课堂气氛会更好。

第七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撇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拓展: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学会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得到思想道德教育;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短撇

(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短撇的意境

啄(zhuo)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

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二.弧撇

这个撇是比较弯的撇,想一想有几个这样的字?在黑板上范写“大”“火”,想一想该怎么写?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弯度最大,前半段较竖直,后半段弯度很大 三.竖撇

想一想这个撇是怎么样的?你能说出有这个笔画的字吗?在黑板上范写“月”“用”,想一想竖撇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前半段是竖直向下的,后半段渐向左下,弯度稍大。

12

四、教学范 牛 千 仁 午 大 火 五.学生练习。

六.提问,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 七.缤纷展示,评价总结学生作业。 课后反思:

书法确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它需要练习者静心专一,持之以恒。但在教学中,我们同样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该老师所说书法的目的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只能强制片刻无法生成持久的动力。此时,兴趣成了关键。只有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才会产生练习书法的动力,才能真正领悟书法的艺术魅力,成为真正书法的爱好者 第八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点的写法1)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点”在我们的学书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点。

二、呈现,定义: 文:瓜子点(右点) 下:长点 半:撇点 洁:挑点

观察不同点在字的位置。(老师事先画田字格,写好字。) 讲解定义:

瓜子点:一般在字或部首的中心上,使结构平稳 长点:一般在字的右侧,使字向右下方伸展 撇点:一般都有另一点与之呼应,对称

挑点:一般用在左旁如“三点水”中,和右部遥相呼应

三、练习:

教师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临摹时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书写。 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请大家欣赏,评价

四、讨论:

13

教师把点抹掉,请学生先讨论,然后说说此字用什么点为好,给出名称。 高:瓜子点 池:挑点 洋:撇点 织:长点 教师再呈现原字中所用的点,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 让学生临摹。

五、作业

把“下,半,洁,高,,洋,只,样,羊”八个字写到田字格本上。每个字写五个。

第九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点的写法2)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教学过程:

一、区别几种点的用法、写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根据以上讲解,找出相对的字进行摹写

三、讲解点评

四、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色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受硬笔字形结构影响较深,所以在和毛笔字结构有差异的地方学生很容易混淆,就如各种点的位置关系,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14

第十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捺的写法)斜捺、平捺、反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颜体楷书捺的种类;了解颜体楷书捺的形态特征;了解颜体楷书捺的运笔方法;实践感受颜体楷书捺的动笔动作。

教学重难点:笔画的段落变化特点的了解,提按动作的把握。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捺是书法中最难写的笔画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捺的书写,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点,思考它的运笔方法,体现它的动作特征。

二、定义:呈现出有不同形状的捺的字夫

这请同学说出他们各自的形状或特征。然后教师给出名称:

斜捺,因它较斜,所以叫斜捺;

平捺,因它较平,所以叫平捺。

教师板书:把“这”字中“文”部的捺写成斜捺,看看好看吗?”

老师解析:因为重复了两个整体反时针方向,又都是出尖锋的平、斜捺,雷同,没有变化,所以短的捺要改成点,这是书法的规律。因为反捺是属于点的写法,今天我们只学习斜捺 和平捺。

三、认识笔画外形及运笔特点

(1)、启发学生观察每个捺的形态特点,比较两个捺的不同之处。

(2)、提问:斜捺和平捺的形态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始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写法为:逆锋起笔,开始不宜写粗,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下垂之意。

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由轻到重逐渐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

四、教师示范,边运笔示范边讲解要领。指导学生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

五、作业讲评

六、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捺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捺形状和写法,虽然写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大家注意笔画开始为边行边按,然后稍停,再慢点提笔出锋,不久会熟练地掌握 。

课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写字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

15

第十一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折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折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折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横折竖

横与坚画的连接叫横折竖,其连接处称“折”。如柳体“口”字及颜体“言”字下“口”的“折’即上横与右竖的相连处。柳体“口”和颜体“言”字都是方折,其写法为:

①中锋右行;②向右上提笔;③顿笔;④提笔换锋;⑤顿笔;⑤中锋下行。 实际上第②步至第⑤步就是边锋方笔竖面的写法,横折竖画就是横画结束、坚画另起重写的结果。为了使横画中锋变成竖画仍处于中锋状态,必须有一个提笔换锋的动作。我们在前面一再强调提笔的重要性,它是中锋运笔的前提,在写折回时尤为重要。古人把这种转换笔锋的动作称之为“暗过”,即暗中过笔,也就是用提笔的方法令其换锋。古人将横画结束、竖画另起再写的方法又称“笔笔断而后起”。但不能误解为横折竖一分为二,将“口’字变成四笔。

有人将字帖上的断笔误解为书家的风格而学,是要不得的。方折还可以用笔毫毫面翻折的方法来完成。即:在横画结束后,提笔使毫面改变一个方向再顿笔,然后写中锋竖画,同样能达到方折目的。此法在行草书中大量运用,楷书中用得不多,因为不易写得干净完美。横折竖中的圆折写法与方折写法稍有不同,实际上它是横画与圆笔竖画的连写。

二、竖折横

竖与横画连接称为竖折横。竖与横的连接形式不同,写法也不同。

①中锋下行;②提笔自左向右收笔;③顿笔折锋;④向右中锋行笔。

三、折的其他形式

折画的形式较多。如“玄’字既有撇折点,又有撇折挑;“子”字是挑折撇;“女”字是撇折长点;‘郎”字左边是横折竖与竖折挑,布部是横折撇。折画的写法虽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前一笔画结束,后一笔画必须换锋再写,使其笔笔中锋。

四、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a、扁 笔 。折的扁笔是常见病笔。如图75所示横折竖的扁笔,竖折横的扁笔,撇折挑、挑折撇的扁笔,其质感粗而扁。形成原因:书写折时没有转换笔锋的方向,由原来的中锋硬折成扁笔偏锋,故下一笔画粗而扁。纠正方法:前一笔画完成后即提笔转换笔锋方向,或用翻折的方法改变毫面方向,然后再写下一笔画,使其仍然保持中锋运行。

b、鹤 膝 。折是两个笔画交接点,在折处形成如鹤膝一般的肿胀为“鹤膝”。形成原因:有两种可能。其一,在写折时笔没有提起来,而是将处于下按状态的笔锋直接硬扭过来,这时锋向是转换了,但在转换锋向的同时必然在笔画外形成以笔腹为圆心、以笔腹到笔尖为半径的圆弧形的鼓出部分——鹤膝。其二,运笔方法正确,但由于书写速度过慢,在换锋时的提笔、按笔、再提笔的过程中,墨不断地往外涨出,形成鹤膝。纠正方法 : 其一,参照折

16

的正确书写法,用提笔或翻笔来转换笔锋方向;其二,加快书写速度。古人将这种适当加快转换处运笔速度称为“留处行”。“留处”是笔停留之处,如转折、挑剔之处。“留处行”就是写到转折挑剔(钩)处,行笔速度要比平直之处要快,因为折处钩处笔锋要来回提按重复,若按平直处速度写,必有墨涨出。

c、塌 肩 。横折竖画之方折处坍塌如“美人肩”,称为“塌肩”。形成原因:书写时缺少向右上提笔的动作,而是直接向右下顿笔写竖画。纠正方法:按正确书写法加人向右上提笔的动作。

d、抬 肩。在横直面的交接处,竖画高出许多,称为“抬肩”。形成原因:横结束写竖时向右上提笔幅度过大。纠正方法:减小提笔幅度。向右上稍提即可。

五、总结

折的颜体写法有相当特点,要注意的是横与竖之间的粗细变化。 课后反思

少而精。一般来说,学习书法,每天定时定量是十分必要的。但对孩子来说,单定“时”,孩子在练习时又经常会左顾右盼,磨磨蹭蹭;单是定“量”,孩子们有时会草率书写,完成任务量了事。所以对“时”和“量”,要灵活掌握,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作业量。

第十二课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勾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钩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钩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钩的写法 (结合学生训练)

钩是一种常见的笔画。钩有竖钩、横钩之分。在书写方法上,无论是竖钩还是横钩,都是竖

画或横画与点的出锋相结合。因此,钩的书写亦是竖画、横画与出锋点的连写。

1、竖

颜、柳坚构的写法基本相同。但在提笔到出锋的运笔方法上,又有提转竖构与翻折坚钩两种。以颜体“明”字与柳体“利”字为例,其竖钩为提转竖钩。其写法为:

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因竖钩是竖画结束再写点的出锋,所以注意事项可参照点的出锋。

2、横

横钩,最典型的就是秃宝盖头的第二画。如柳体“常”字与颜体“軍”(军)字的横钩。写法为:

①中锋行笔;②向上提笔;③逐渐按笔;④提笔;⑤自右向左圆转至近中处;⑥顿笔;⑦逐渐提笔出锋。其③-⑦即右出锋点的写法。其注意事项可参照出锋点。颜。柳横钩大同小异,只是颜体第③步按笔的角度比柳体略小、略陡而已。 横钩还有另一种写法,即用折锋的方法运笔出锋。如柳体的“额”字与颜体的“富”字的横钩,其写法为:

①中锋右行;②提笔右上 ③顿笔;④略提折锋;⑤渐提出锋。这种写法与竖钩的折锋写法相似,由顿笔右下时直接折换毫面,翻折后的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是一致的,故仍是中

17

锋运笔。这种方法在行草书写中普遍使用,它可加快书写速度,但笔画不如提转的方法写得干净,有时会有“贼毫”(笔画外有笔毛的痕迹)露出,故书写时仍须略微提笔再折锋,确保笔画的干净利索。

3、戈

戈钩的书写难度相应来说比竖钩大一些,主要是戈钩的弧度变化及下行的位置不易掌握。颜体“武”字与柳体“成”字的戈钩写法大致相同,只是出锋方向略有不同,其写法为:

①中锋向右下行笔;②提笔;③自下往右上方圆转;④顿笔;⑤逐渐向右上方提笔出锋。戈钩也可以用折锋的方法完成,书写方法与横钩翻折出锋相类似,出锋的方向与横钩的翻折出锋方向相反。

4、心

心钩写法与戈钩相近,只是弧度略大,接近于平写。颜体“愍”字、柳体“悉”字均有心钩。心钩有两种写法,基本程序是一致的:

①中锋向右行笔;②提笔;③向右上再自右向左圆转或自下往右上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上略偏左出锋。心钩 的出锋也可以用竖钩、横钩折锋的方法以及向相反方向出锋,这里不赘述。钩有出锋,其锋向所指也就有个呼应问题。如颜体“愍”和柳体“悉”字,心钩出锋后接写中间的点,故往左上出锋。“呼应”,使笔画之间产生了承接、传神之韵,是写毛笔字不可缺少的活力所在。

“钩”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以外,还有“风”字的撇钩与横折竖弯钩,但撇钩近于竖钩,风钩近于心钩,故不细述。

5、钩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钩的病笔主要是散锋、坠锋、长颔、尖颔、悬囊等几种,虽然不同的钩病笔所处方向。位置不同,但原因相同,故以竖钩为例介绍其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

a、散 锋。钩的“散锋”指出锋处虚散平扁,没有形成钩尖。形成原因:写竖构中锋下行到钩出处没有提笔转换笔锋方向,而是顿笔往左推出。因自上而下运笔时笔尖在上、笔腹在下,突然改向往左,变中锋运笔为偏锋运笔,所以出现扁平散锋。这与点的出锋的病症如出一辙,可见钩与点一样,也同样存在中锋运行问题。纠正方法:在出锋前要增加“提笔”动作,提笔是中锋运笔的前奏,然后再顿笔渐提出锋。

b、坠 锋 。坚钩“坠锋”指出锋是圆弧形下坠状。形成原因:书写时手腕枕于桌上,到出锋处很容易形成以手腕为圆心,以手指所执持的毛笔为半径的圆弧,故锋尖呈下坠圆弧状。纠正方法:悬腕,最好是悬肘书写,使竖钩平出。注意出锋的速度不要过快。

c、长 颔。 “长颔”指竖构的垂露部分加长长的下巴。形成原因:坚画结束在提笔圆转以后多了一个往上行笔的动作。纠正方法:提笔圆转后即顿笔,渐提出锋,无须再向上回锋。

d、尖 颔 。竖构的“尖颔”指垂露部分往左下延伸如向前翘起的尖尖的下巴。形成原因:竖画结束提笔向在圆转时幅度过大;或用折锋法书写时提笔向左下行走过头,超过了竖画的左边线。纠正方法:提笔由右向左圆转时笔锋不要超过竖画的左边沿线。

e、悬 囊。竖钩“悬囊”指委露处肿胀加水囊。形成原因:其一,竖画结束后缺少提笔动作,直接圆转,由于笔毫处于下按状态,圆转运笔使垂露肿胀。其二,竖画结束时虽然提笔了,但圆转了几次或圆转范围太大、圆转速度太慢形成肿胀。纠正方法:首先必须提笔,然

18

后圆转速度稍快些,回转幅度不能超出竖画的宽度。 小结:作业展示、点评 课后反思

病笔,是初学书法者,在没有正确理解和掌握笔画写法时,容易出现的笔病,如不及时纠正,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型就难以改正。本课伴以负面的纠错教育,使学生对运笔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准确。

第十三课

教学内容:组合笔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组合笔画在交接、转折处,复杂、细微、多变的笔法需学生用心体会。教学过程:

出示讲解笔画,举出几个例字

一、横折斜

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

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

二、横折折撇

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

3、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

3、横折撇弯钩

三、撇折提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

4、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写提,力至笔端

四、橫折撇

1、起笔写短横

2、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3、然后行笔写撇

第十四课

教学内容:笔画的应用(1) 教学课时:2课时

20

教学目的:要使学生深刻理解,一字内笔画有轻重之变,一画内线条有粗细之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笔画轻重的搭配是有一定规律的,必须大量临写,方能熟记。 教学过程:

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于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不一样。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次,有长短、有伸缩。

若是相同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应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生改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当然,这些变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

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以下分别说明。

一、轻重搭配

1、横轻竖重

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被包围部分的横画宜轻。 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是中竖及横折中的竖画要重。如“寸”、“寺”。

2、撇轻捺重

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撇与长捺而言的。如“来”、“史”。

3、短重长轻

一字之中,长笔画宜轻,短笔画宜重,不论笔画是否同一类型,都如此。“土”、“者”二字中,长横、长撇都轻,短横、短撇都重。

21

4、左轻右重

左轻右重是指在同一字中,左右相对的两竖,左边的竖要轻,有边的竖要重,以分清主次。如“田”、“甫”二字它们各自左右两竖在写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

5、内轻外重

一字之中,处于字的中间部分的笔画,因其多而密集,宜轻。处于字的四周,特别是上下两端的笔画,因其空疏,则宜重。如“尊”、“尘”。

6、多轻少重

合体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笔画多少不等时,笔画多的部分,笔画宜轻;笔画少的部分,笔画宜重。如“且”、“殿”。

22

第十五课

教学内容:笔画的应用(2)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次分明

1、主笔宜长

一字之中,笔画因其位置以及在整个字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对字的结构形态有重大影响的笔画为主笔。如“”重、“年”的主笔为长横、中竖。

“丈”字的主笔是撇、捺 “或”字的主笔是斜钩

2、同画求变

一字之中,连续出现同一笔画时,其笔画应该有长短、轻重、正斜、曲斜、方圆等的不同变化。“事”字六横,“而”字四竖则各不相同。

“为”字三个横折,上面两折,形方外突,竖部内斜,下折外形圆转,竖部正而微曲。

23

“承”字三撇则曲直、长短、轻重各不一样。

教后反思

多次重复临写单一的字时,不少同学会显的烦躁。切勿过快,让学生真正掌握笔画节奏。对要坚持讲究质量,不能单纯追求写得快,写得多,应该在写得好上下工夫。

第十六课

教学内容:临、摹和创作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临摹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摹和创造的关系。掌握正 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难点: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 教学过程:

学习书法,临摹是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一、摹法

(1)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二、临法:

(1)方格临写: 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有些依*。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去格临写: 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3)分临: 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

24

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

三、五字,不可贪多。

(4)空临: 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临: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三、摹临法:

同时摹临: 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最末写到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在新学写字的时候,笔是塌在纸上,提不起来的。),灵活运笔,纵横挥毫。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以上是指练字的一个阶段来讲的。写到某一阶段可以达到某种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

四、读碑、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 课后反思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

总结:

书法艺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必须得到传承和发展,中小学的书法教育是使我国书法艺术得到发扬光大的基础。只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真正重视书法教育,把书法教育真正摆在中小学课程当中,把书法考试分数计入升学总分数中,才能使书法教育全面走进中小学。只有书法教育全面走进中小学,我国的优秀书法艺术传统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25

26

第16篇:中学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中学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在新的学期里本人将继续担任初二两个班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总体要求和教学目标

继续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该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在认真学习和领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进行教学。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在思想方面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学,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

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实验的操作能力,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具体目标:知识方面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初步学会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初二生物下学期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健康的生活”为中心展开的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以及健康的生活。进度详见教学进度表。

三、教学措施

教师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

四、教材及学生分析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初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应增加趣味性。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在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实践内容。让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

新的学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在开始将工作一步一步努力做好,用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009年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一学三抓”,提高学科教师的素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个性特长、学科特点形成教学特色,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xxx市生物教育教学更好地面向生物科学领先的二十一世纪。

一、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

1、加强学习: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学习型组织,发展理论素养,更新观念,指导实践。

1.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2课程理论专著学习:《教育新观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1.3专题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有关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1.4学习辅导:继续邀请课程与教学专家作教育教学理论辅导报告。

1.5学习形式:从各类教师的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形式,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1.6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常州生物教研网页的建立,省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参与,市级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的征集和评比,学科教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创建。)

1.7总结交流:课改学习体会、实践经验和问题探讨。(信息:投稿《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和《课程与教学》杂志,征集生物教育教学设计典型案例。)

2、科五年发展计划:增强目标意识,加强计划实施管理。

2.1遵照学科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发挥优势,执行学科发展八项计划,解决有关认识和实践问题。

2.2《生物教学常规》:已根据课改精神重新修订,要加强宣传、详细解读、认真实施、经常检查、不断改进。

2.3学科基地:反思建设状况,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真正落实基地建设要求,围绕课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发挥基地作用。

(田家炳中学基地课题廿四中学基地课题)

2.4研究性学习:初中按《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教学研讨,突出生物教学特色,使生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高二要落实大纲、课本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教师编写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料。

2.5校本教研:学校教研组是xxx市教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根据“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加强计划,保证时间,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团结合作,定期检查。积极创建市先进教研组。

3、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高品位(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团结合作、勤奋好学)(动力系统)、文化科学业务素质高水平(观念先进、内功过硬、善于反思、不断创新)(操作系统)的适应新世代要求的不断壮大的优秀教师队伍。拥有省内外闻名的、具新世纪风采的、代表xxx市生物教学水平和特色的生物特级教师及一批后备人才,创出常州“品牌”。

3.1尝试导师制培养方法:通过双向选择,为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指导专家,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3.2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要领衔开展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舞台,加强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青年教师的指导,鼓励青年教师投标课题。

3.3鼓励教师参加硕士等高层次进修。

4.初中课改:

4.1以课标、新教材为主要材料,以专家与自我、集中与分散、专题与常规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结合实际,注意新情况,探讨新问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进行课改实验,在教育部课程中心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各校自选子课题开展研究。

4.2课改研究中心组要调研和分析评估课改情况,加强对课改过程的调控和指导,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素养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研究教改对策,把握实践方向,调动学科教师课改积极性,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协调校际间课程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依据教育部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性意见,制订适合xxx市生物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4.3初二教学要体现课改理念,发展学生能力,研究开卷考试特点和复习教学方法,高质量完成会考任务。

5.高中教研:

5.1树立高中教学整体观念,增强高中教研效益(高中教师要参加高二和高三的教研活动),继续组织高中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

5.2组织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课改方向。

5.3结合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探讨教材疑难问题和“3+1+1”高考方案的教学新问题,牢牢把握教学重点,抓紧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式,打好基础。

5.4高二:理科实验操作考查工作。

5.5高三:有必修本和选修本的复习教学,有“3+1+1”高考方案的生物单科高考要求,再有选考生物的学生很多,高考提前一个月等等,这些都是从未有过的任务、困难和问题。为此,要加强学习并领会高考改革精神和要求,钻研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妥善调整教学安排和策略,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分析反思,避免出现主次不分的教学偏差,科学使用练习资料。以高三教研中心组为核心,增加高三教研活动次数,开好有关研讨会,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夺取生物单科高考优秀成绩。

6.生物科技、竞赛培训:

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培养生物学科学习有特长有志趣的学生。

6.1初中的“青少年科学发明和创造评比”活动的开展、资料的积累整理和阶段成果的总结。

6.2高二的生物奥赛(第十一届),因又有一些高校增加了招生自主权,获省级奖的学生有更多可能得到青睐,为学生着想,要增加培训和参赛人数,要增强夺冠意识,争取更好成绩,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7.课程资源:

xxx市中学生物园等课程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全省领先。如何配置、利用和进一步开发这些资源的生物教学功能、丰富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形成各校的新课程教学和科技实践活动特色,如何实行校际生物课程资源互补共享,这些问题是我们要着力探讨和解决的。为此,生物课程资源研究小组要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主要工作日程安排[略]

2010年秋季教学计划,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都是刚入学的新生, 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www.daodoc.com发展的基本知识.(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四,教学设想: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绩.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10年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工作计划范文。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自成教育为主线,以课堂四十五分钟为载体,把功夫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注重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努力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以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二、自成教育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和德育处计划,坚持以自成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在初一“自信——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以“迈好青春第一步:自强——成才”为主要内容的自成教育。自强教育,要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引领学生探究自强,体验自强,传承自强,从而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从科学的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功意识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做到自成教育见成效。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增强自强教育实效。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对自我潜能的认识,激发挖掘潜能的动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增强生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觉性,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责任感,提高意志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圈中生物的类群以及生物的多样性有了一定了解。从认识逻辑来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而生物进化实质上是生物在繁衍过程中,通过遗传和变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安排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内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又会更深入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四、具体措施

(一)、继续采用“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1、用问题来构建课堂

课堂教学中,各知识点都要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2、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课堂教

中国大学网(http://www.daodoc.com)2010年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学中,想方设法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发言。既使每个学生都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续做到“堂堂清”。

课堂教学中,各知识点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教师点拔后,凡是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该背的背、该记的记,一定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掌握,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及时反馈,防止问题遗存,出现学困生。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对每堂的各个问题难免有的学生不能当堂掌握,出现问题积累,为此,就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即使解决。

初中生物10上——10年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初一生物上册,分为两个单元,四个课堂实验课。共六章。教材突出的两条主线,加强对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及加强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进行全学年的整体教学。

九年级义务教材初二生物上册:本册教材共两章,分别探究生物圈中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形态结构、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给生物分类。教材基础性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突出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初一是新生他们对生物学有着十分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心,同时他们对生物学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也较差。初二的学生由于学科增加,学习压力较大,有好多学生对生物学有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还有好多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的动力不够认为不学也罢。基于以上的原因我特定以下措施:

三、教学措施:

一、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新课改新教材。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学方法。根据生物学科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每一堂课,不上无准备的课。采用学生最易懂最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对教学过程和课时安排都要备好。认真准备电子教案和平时教学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备精,不出现一点遗漏,涉及到的图例提前准备好。

2、在教学中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都爱好生物这一学科。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平时多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教学中要不定期的进行提问、小测。一方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4、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型的作业。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很多知识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就有的。初二生物更是涉及人体的很多器官及其功能、组成等。通过结合实际的学习,学生会明白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及其成因。学生会从中获得很多知识,学会一些疾病的预防等,对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帮助,从而可以激励学生学好生物。

5、备课时要不断的进行设疑,接着给与合理的解答,从学生考虑会有什么样的疑问。为应对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做好准备。

6、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个别学生则根据其的特点采用个别教学法,因人制宜,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平时对后进生多加以辅导,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后,辅导的同时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7、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联系社会实际,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7篇: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本学期,生物实验室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向前发展。本学期,在各位生物教师的配合下,各项实验开展得井然有序。现在把一学期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实验教学工作方面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实验计划,演示实验一天前,分组实验两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本人根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教师还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进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及时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实验中对有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实验完毕时,让授课教师及时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

二、实验室的管理方面

对生物实验室药品与仪器的领用、归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始终很好地实施。对药品的保质、仪器的维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避免了药品的不必要浪费及仪器的损坏。加强日常对药品、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延长其寿命,为学校成本开支的节约作出了自己的一分力。如对显微镜、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

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药品进行独立存放,对其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做严格登记,切实保证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

做到购物有登记,账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对玻璃器皿、玻片标本的破损给予相应的赔偿,对生物仪器设备的损坏及时报废,并登记在册,在一学期结束之际,及时向总务处提交报损、报废记录单,同时申请购买缺少的生物仪器和所需的化学药品,以确保下学年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水电管理工作和防火、防毒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把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定期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卫生大扫除,平时做好实验室保洁工作,使其与学校优美的环境融为一体。

三、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

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巨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四、存在的不足

在引导学生操作方面,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够科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课时少,实验室设备简陋,在分组实验中时间不够,影响了实验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实验教学设备,以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

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段的工作,我觉得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教学辅助功能。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的发展。生物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总结如下:

一、教育观念,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得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标准,应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添置急用的实验设施,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督促各年级生物老师制出了本期该年级的实验计划。由此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

二、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对显微镜、解剖器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三、一些标本,完善实验设施

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校实验室做一些标本,既可以为学校节约经费,以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保持实验室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服务于教学,尽量做到所有实验都有能开展,并及时指导生物学科的教师进行实验教学。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当天,分组实验一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实验室努力为教学服务,做好实验仪器的摆放、回收、验收、登记工作。尽量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

四、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

学生接受的信息多,有好奇心,学校尽力为他们服务,作为生物学实验室应当为他们提供好场所,我将尽力为人出他们服务。如:课后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实验服务,如提供实验咨询,租借实验仪器等。

五、做好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

六、加强仪器室安全管理。

按照上级规定,加强仪器管理力度,有毒药品、危险品分类存放, 本学期,我们在设备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新了一部分设备,设备的利用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100%,维护维修设备,节约了资金。

第18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仪器设备购置,落实上年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低水平重复和积压浪费发生。

2.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3.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

六、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 2.检查内容: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 3.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册,教师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

七、做好实验室工作文件建立管理工作

为实验室的评估合格,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注:加黑体的六个实验要对学生进行重点的训练, 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各班的实验课的情况参照实验课按排表。

八、实验教学管理

1、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上课前由组长收齐并于上课时上交,没有预习报告的同学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2、实验课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设备,并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所用设备的型号及运行状况。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跟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处理;

3、实验结束,应先报告老师,检查实验结果无误后,清点整理设备完毕,方可离开;

4、课后,根据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本学年在校行政、教务处的领导下,在总务处的配合下,完成了实验室制定的各项工作。为任课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充分发挥了实验室在新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简单总结几点: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决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

二.实验教学方面

能够根据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按时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协助任课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确保实验教学的成功和质量。

做好器材的准备、添换、损坏后的赔偿和实验后器材的清洗、安放、保管工作。认真学习学科 “课程标准\" 和教材,刻苦钻研业务,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进行多方位的实验室开放工作。尤其是寒、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科学动手的能力。

三.实验管理方面

我校生物实验室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并全部上墙。我校生物实验室有统一的台帐,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学期开始有实验计划,结束有总结。加强了实验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和科学性,促进了教师、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能认真做好仪器和药品的管理工作。保管好实验仪器和设备, 对易损易耗物品加强管理和及时报损报批。根据教学不断变化的要求,能够及时征求生物组教师的意见,提出适量订购仪器、药品和设备的方案,并报领导批准。并及时拆箱清点验收、调来的仪器、药品,登帐入库,并确保科学存放,规范使用。

我能做好安全卫生工作,认真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及时制止一切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仪器、浪费药品的不良行为。

生物实验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中生物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因此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而实验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物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2、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

3、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4、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5、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6、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7、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8、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9、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物知识。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年度的工作,行将本年度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党的教学方针,以“教学为主、育人为本”为原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初步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能从生物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发展。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各班学生实际,创造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三、教学管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进步与生物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热爱科学的态度,并为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四、主要措施:

1、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5、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本学期在校行政、教导处的领导下,在总务处的配合下,完成了实验室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为任课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充分发挥了实验室在新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一、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当天,分组实验一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制度实施处罚。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学仪器赔磋制度实施处罚。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譬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二、、购置仪器、药品要先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阅后报校长室审批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三、

实验室努力为教学服务,做好实验仪器的摆放、回收、验收、登记工作。尽量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

四、课后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实验服务,如提供实验咨询,租借实验仪器等。

五、做好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

第19篇:中学生物教育叙事

生物教学叙事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作为青年的生物教师,从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主动、快乐的学习,在其中体验到成功,找到自信。

尽管参加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是学生取得的成绩足以让我和他们自己感到满足,可以说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离不开学生的努力,也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而我也不会放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尤其是在课堂上。我会因为看到一个认真听课的眼神而欣慰;因为听到所有人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而欣喜;因为看到某个潜能生的努力而感到成功。作为老师,我的追求并不遥远,也不飘渺,而是实实在在的想法,那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也不允许他们自己放弃自己”。在短暂的工作经历中,我努力着、尝试着、也不断收获着,我发现要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学好这个科目主要是依赖课堂上的效率,应当利用有限的课时资源实现最好的目标,达到当堂掌握的效果。

我担任四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有时候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达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有所不同,我认为良好的课堂应该是轻松却不放纵的,教师尽情的将所知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能够主动的吸收,要想达到较好的课堂效率需要有很多细节需要教师重点关注。

一、课前备课方面

教师要尽量做到有效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研读教参,将重点知识进行提炼。其次要针对不同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多样化的课堂环节能够使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具备合理利用教材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和排序。教师还应该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臵有效的问题和检测,并且要有梯度和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求知热情。

二、课堂教学方面

短暂的教学经历让我感受到课堂上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教师在备课方面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作为背景,这节课也是失败的。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应当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发挥出自己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学习过自然常识,接触到一点生物学知识,因此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同时他们对于生物世界又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为依托开展教学,四十分钟的学习任务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达到有效学习的前提,在实现良好的课堂效率方面,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各种小方法。首先,作为老师,我认为认识自己的学生并且能够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接到新学生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尽快用各种办法让自己记住每一个孩子。每个班的学生有很多,但是总是那些最好的或者经常出现问题的孩子最容易被老师记住,而大多数听话的孩子是默默无闻的,他们不会扰乱课堂纪律也不会胡乱的完成作业,但却是老师最难记住的。因此会有很多老师直至学生毕业的时候仍然不能准确的叫出他们的名字,我不知道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是以怎样的方法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的,但是我却知道这些孩子一定会很伤心,因为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被老师记住。其实对于生物老师来说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执教的班级较多,但是我却觉得这真的是需要努力做到的。如果记住了每一个孩子并且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性格有所了解,那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必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课前的几分钟也是极其重要的,学生每天的课程都安排的满满的,尤其是学习压力较大的科目会让他们整天处于忙碌的状态,因此每一节课我都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课堂,在课前的几分钟提醒他们将生物相关的书籍和学具摆放整齐,然后面向前方直立坐好,也可以利用一些小幽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想得以从其他学科转换出来,兴致勃勃的开始生物课程之旅,这样一节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师的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语速、语音和语调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问题进行表达,用细微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协调配合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我注重在课堂上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无论是对旧知识的回忆、还是对新知识的掌握,都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一堂课中几乎每个人都要回答不止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要善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问,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另外,生物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较为特殊的一面,它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好是好奇心理较强的时候,因此以学生的好奇心为依托,利用所学知识为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疑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的学情都不相同,他们所了解的知识也不同,几乎每节课在每个班级都会出现提出问题和想法的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是会根据教学内容一一进行解答,既解开了这位同学的疑惑也使其他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有时候往往是那些课堂中无意生成的东西却成为了闪光点。但是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能够提前预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达到较好的效果。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为课堂增色很多,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摆脱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物学作为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一切理论和原理都来源于大量实验和长期观察,而新课程理念也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具,甚至是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利用生物材料探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而不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课堂评价,对于潜能生可以通过问题的回答对他们进行激励,增强自信心;而对于浮躁的学生要给予合理的制止,使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踏实认真的学习。

三、复习策略

高效的课堂已经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基本知识,而考试前的系统复习更加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体现综合应用的要求,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能够帮助潜能生进行查漏补缺,为他们提供第二次学习的机会。同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攀比”意识,采用竞赛的方法进行掌握和巩固。“小对子”之间实现捆绑帮扶,让优等生带动潜能生,既能够使潜能生达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优等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后反思 尽管每一个内容都要讲解四遍,但是每个班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因此课堂效果不会是相同的,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善于反思是极其重要的,无论课堂的效果如何都会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后成为过去,而留给我们的只有静静的沉淀和无尽的思考。良好的课堂效果会让我从中提炼好的经验,而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课堂,我也不会因此而懊悔,因为从中吸取教训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衡量一名教师的成就或许是由于获得了很多的奖项,或许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否认这些确实很重要,但是对于我来说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小细节产生的亮点就会让我产生成就感,尽管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因素会存在差异,但是如果教师善于用发现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相信一定会从中收获到小的惊喜。

第20篇:中学生物期中考试总结

中学生物期中考试总结

期中考试结束了,生物期中考试总结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物期中考试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中学生物期中考试总结一

上周初一年级进行了期中考试,生物成绩不是太理想,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 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 以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 得更好地成绩!

本次试卷共分5个大题,满分50分。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 查了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很好的提起 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之一。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 24题,24 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 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 不会 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 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大题,判断题,本题全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此题满分同学较多。学生对这一类型 题比较喜欢。 第三大题,填空题,共6题,8 分。也是考察基础知识以及其运用能力,有个别灵活 题,因此学生在次题失分较多,特别是第 2小题的失分同学较多。第四大题, 连线题共5分。考查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做到不是很好。第五大题,共2题,5分,是识图,分析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做的不是很理想。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 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 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 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中学生物期中考试总结二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这次考试考察了八年级上册的大部分内容,从生物的类群一直到真菌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虽然说是期中考试,就内容而言,接近于期末考试的范围。这次考试考题的难易程度比较适中,从基础题目到综合运用性题目都有涉及。试题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从学生答卷来看,大部分学生选择题出现的问题较多,很多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比方说下列关于***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很多学生会把一个正确的叙述作为选项。还有一部分学生学生对于基础知掌握不牢固,识记忆模糊,对于正确选项和干扰项不能正确区分,导致选择错误。对于非选题,学生错误较多的是最后实验探究题目,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给了酵母菌发酵实验装置3个,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大多数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对照实验,但是对于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对照组却没有仔细分析,因此把所有的对照组都写出来了。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分析实验的要求的文字叙述。导致失分。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生物课程的学习,老师是扎扎实实的进行的,但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还是有很大的欠缺,有学生的责任,更有老师的责任,作为老师应该紧抓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放松!对于疑难问题,老师需要讲解,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讲解,抓不住基础知识,老师讲的再好学生也不会有较高的分数。少讲!精讲!!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初二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是不相同的,体现了个体差异和班级差异,同样一个老师,为什么有的班级成绩较好,而有些班级确实非常糟糕?

班主任的支持和帮助是小学科的成绩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助力!现在感觉,生物等小学科每个班成绩往往不是认可教师的事情,很多班级班主任一手抓,班主任合理安排每一个小学科课余学习时间,甚至有一些班主任帮着检查学生作业,检查学生背诵基础知识,更有甚者有些班主任能帮着老师讲课!班主任的作用不得了!

家长的重视程度,这一方面的作用同样是巨大的,老师所具有的仅仅是课堂45分钟,课余时间和学生在家时间,如果家长成为小学科学习的助力的话,成绩应该是不一样的!

初级中学生物教案模板
《初级中学生物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