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蒙氏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3 08:34:22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蒙氏教学计划

阅读(21)| 评论(0)| 复制链接 0票 我顶

、情况分析:

通过蒙氏教育活动的实践,我班幼儿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动手操作能力、秩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与同龄的幼儿相比,他们在学习兴趣、守纪律、遵守规则、等方面稍胜一筹,但个别幼儿的日常生活常规有待提高:做事拖拉、欠缺责任意识,收玩具、做值日生等工作常常需要别人提醒,因此,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的情况,制定了本学期的蒙氏教育教学计划。

二、活动目标:

1、以感觉教育中的视觉教育及数学教育为主进行蒙氏活动。2、适当增加科学教育、语文教育、地理教育的内容。

3、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家庭生活环境。

4、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的秩序感、责任感及手眼协调能力和安静专心的练习。5、通过视觉教育,帮助幼儿怎么样辨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增进相同、对比、类似的观察,为今后的数学教育做基础。

6、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及地理的兴趣。

7、结合活动整合课程,对幼儿进行口语练习、书写的预备。

三、活动内容:

1、继续走线活动及已掌握的一些日常生活练习。

2、日常生活练习:缝的工作、钉的工作、倒的工作、清扫工作、水的工作„„ 3、视觉练习:构成三角形、二项式、三项式;增加纸上作业及相应的延伸活动。 4、数学活动:十进位系统2。 5、科学活动:树 6、地理活动:地图. 7、语文活动:书写预备、文字与阅读. 此外,在开展以上活动之前,还需要有必要的预备活动。

四、完成活动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1、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每周进行2——3次,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加练习,幼儿在练习时,教师要多多观察,做好记录。

2、每项练习都要斟酌幼儿对该项练习的关心程度,以具备有吸引力的提示加以指导。3、教师要做好每日的检查工作,如:教具柜上教具排列 的顺序、每次活动前的教具是否齐全等。

4、家长也要配合整个教学活动,在家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

蒙氏大班上学期教学计划表

默认分类 2007-09-18 18:39:47 阅读23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蒙氏大班上学期教学计划表 篇二:蒙氏组教研计划

幼儿园2012年度第一学期蒙氏组指导计划

一:情况分析

存在的优点:

1、环境的布置上比较合理。

2、教师的积极性较高。

存在的缺点:

1、教师对蒙氏理念的理解比较粗浅。

2、教师对蒙氏工作操作技巧不熟练。

3、教师对蒙氏工作的教学顺序不了解。

4、教师对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需加强。

5、教师对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不熟悉。

6、孩子的常规较差。

7、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

8、孩子的礼仪教育要加强。

二、具体措施

1、每周教研组会议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每周教研组会议学习两个蒙氏操作,每月底考核已学的内容。

3、制定一份蒙氏工作教学的顺序表,请教师学习,并在月底进行考核。

4、每周教研组会议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加强教师的动手能力。

5、在周教研组会议上给教师培训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每月上交时,再进行实际指导。

6、要求每班制定一份班规,并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家长也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常规意识。

7、多设计一些纸张工作,让孩子多练习,一月每位孩子有4张。

8、制定每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三、每月工作安排 9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培训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

5、制定9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0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一份班规,并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家长也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常规意识。

5、制定10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6、设计一些纸张工作,让孩子多练习,一月每位孩子有4张。 11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一份蒙氏工作教学的顺序表,请教师学习,并在月底进行考核。

5、制定11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2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11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月

1、上缴各类小结。

2、装订幼儿本学期所做的纸张工作,加封面、封底,并发放。 2012年 9月篇三: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 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一) 基本的运动

1.走。 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②脚尖着地。

③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④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⑤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⑥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坐、立。 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

坐: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中央。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在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②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 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②靠近左侧的壶,把壶口对着另一壶口中央,在距离5~8cm篇四:蒙氏教研计划 2012年春季蒙氏教研计划

蒙氏教育是 以儿童为主——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谭红艳 己”的“儿童世界”。 本教材的内容与蒙台梭利教育同步,操作内容均为蒙台梭利经典教具的教育目标的延伸和拓展。需要在相应的经典教具使用之后进行操作,在操作方法和规则上均遵循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要求,如错误控制、画面精美、目标单一性等。通过操作练习。使幼儿的智力发展由“立体”到“平面”、由“形象”逐渐向“抽象化”过渡,同时设置了“错误控制”,使幼儿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做评价,主导逐渐的学习。并且还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进度,反应出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效果,在同一发展目标上比较幼儿的个体差异。

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 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根据孩子的敏感期蒙氏教育用幼儿的年龄分了阶段,哪个年龄段处在哪个敏感期,每个敏感期配有相对应的教具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孩子能更好的接受事物,蒙氏教域的领域为:《感官教育》、《数学教育》、《日常生活练习》、《科学文化教育》,四大领域。 数学教育:该数学教具的设计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的,以丰富色彩、构形、图案引起孩子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并将数学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孩子由易到难进行操作。

日常生活教育:日常生活练习就是把人实际在日常生活进行的生活样式,当作人格形成的必要历程,使之不断反复地自我练习:分为大肌肉运动、精细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等。

科学教育:让幼儿接触大到天文地理,小到植物生长,让幼儿能接受大自然。 我们把这些教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散到各年级及各班中。

小班的教具基本上以日常生活及感官教具为主:如衣饰框架可以让幼儿练习日常生活,粉红塔,幼儿可以通过搭建培养辨别立方体大小的视觉能力等。

小班的蒙氏礼仪常规:

1、让幼儿懂得蒙氏礼仪,如:安静的走线、如何卷工作毯、怎么绕着工作毯走、如何取放工作、不能打扰别人工作等。

2、蒙氏工作:懂得观察别人是怎么工作的,不打扰他人,学会自己取放工作并认真工作。中班的教具以生活练习及感官、数学为主:生活练习有保护环境、不打扰他人、简单打扫教室等。感官:《色板123》,培养幼儿分辨颜色的能力。数学:《100板》认识100以内的数序和奇数、偶数。

中班的蒙氏常规礼仪:

1、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取放工作要有秩序,从哪拿还放到哪里去,保护环境,爱护教具。

2、能独自认真工作,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工作。

3、注重感官能力的培养(如:触觉卡、重量板的练习等)。

4、进行数的对应练习(塞根板i、ii等)。

大班的教具以生活练习及数学教育为主:《加法蛇》让幼儿练习10以内数的合成为学习加法做准备。《除法板》让幼儿学习用除法板做除法为心算做准备。以数学方面为重点(如加减乘除法板等为练习)为进入小学打基础。 书写方面的练习,从教具的延伸工作中所取,如(一百板的作业纸)等。

大班的常规礼仪: 培养幼儿学会照顾环境(环境的摆放与整理),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工作等。篇五:蒙氏b班个人工作计划

蒙氏b班下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已就绪,为了更好的进行本学期个人工作,本人以园内指定的目标为方向,根据蒙氏教育指定的计划为目标,以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要为基础,特制定了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更新观念,以《纲要》和《规程》为指导,自觉遵守园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2、在教学中,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学习氛围。在课前的教具准备要充分、内容要丰富、生动、新颖,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教态上具有儿童化,形象生动,和幼儿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对幼儿的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培养,让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3、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作用。为幼儿创设一间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室,是教师、幼儿共同的责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

活动特征为幼儿设计各种活动区域,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大胆使用和创作。让幼儿成为环境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

4、鼓励幼儿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舞蹈、美术等兴趣班,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德智体多方面的兴趣。用眼睛关注每个幼儿,从幼儿身上吸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自立的明灯,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5、注重家园联系。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

三 常规教育方面

1、礼貌

先从自我做起,对领导、同事、家长都要面带微笑主动问好。给幼儿带个好头,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培养幼儿成为一名尊老爱幼、讲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能友好与他人相处。

2、我班一些幼儿做事比较拖拉 如换衣服时经常的溜号 需要老师不断的督促我们班三位老师商议后决定和家长沟通 一起来帮助幼儿 如: 通过比赛的形式 以表扬为主奖励红花等。

3、卫生习惯

知道清洁卫生的重要性,加强幼儿便后洗手的习惯,并能主动的在餐前、餐后洗手,餐后能主动漱口、擦嘴巴,能有条理地收拾餐具、折叠整理自己的被褥衣物。

四、保育方面

1、配合生活老师做好班级内与外的卫生同时,并能按要求将班级物品摆放整齐归类放好,教育幼儿要爱护班级物品。

2、照顾好幼儿的一点两餐,对进餐慢的幼儿进行教育,并告诉幼儿不可以挑食,饭粒不可以掉在桌上和地下,要珍惜粮食。

3、让幼儿养成运动后多喝水的好习惯;懂得躲避危险物,饭后不做剧烈游戏的道理。 本学期,我一定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获得提高:教学方面,我将认真准备幼儿活动所需材料,多学习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多反思,结合自己班幼儿情况实施收效好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工作规划,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这样才能让自己进步。

推荐第2篇:蒙氏小班教学计划

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应答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的穿脱。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一) 基本的运动

1.走。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②脚尖着地。

③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④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⑤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⑥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坐、立。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

坐: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中央。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在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②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 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②靠近左侧的壶,把壶口对着另一壶口中央,在距离5~8cm篇2:蒙氏小班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蒙氏小班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3:蒙氏小班教学工作计划--龚世仙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鲍峡镇中心幼儿园

蒙氏小班教学工作计划

班主任 龚世仙

一、班况分析

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班的第二学期。现如今,我们班的新生经过几周的学习生活情绪基本已稳定,个别孩子还有哭泣行为,情绪不大稳定。原来的孩子们经过了一学期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之后,有了很大进步,每位幼儿都愿意上幼儿园,同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生活自理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自己动手吃饭,并注意将餐具轻轻放,午睡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穿脱衣服;在学习游戏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规。上课时,能安静坐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动脑;游戏时能听教师的指示进行游戏,主动参与活动;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都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应该说,上学期经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如孩子们的午餐习惯还需要加强;在生活自理方面,还要给孩子们以机会,让他们多锻炼,同时注意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本学期主要目标

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能尊敬父母、长辈,能为集体服务,形成集体观念,使幼儿以此为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三、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幼儿养成有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同伴之间能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形成一定的集体观念。并教育幼儿尊敬长辈,在园在家一个样。巩固加深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学习自己独立穿脱衣服、叠衣服等,在平时注意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

开发幼儿的智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用普通话与教师、同伴交流,说话完整,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创造游戏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各种创造游戏。利用散步,游戏的时间,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变化,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并逐步丰富幼儿的词汇,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新的词汇及含义。利用音乐游戏,及课间休息,播放音乐或进行游戏,培养幼儿

感受艺术的美。

增强幼儿体质,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以发展体质。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穿脱衣服,午睡时,注意增减被子,养成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抓好进餐习惯,鼓励幼儿不挑食,提高午餐速度,形成较好的午餐习惯。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有要端正的坐、立、行的姿势,并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五官。教育幼儿早睡早起,在家少看电视,多运动,养成一定的作息习惯。

美育方面通过语言故事中的不同形象,体验善与恶,让幼儿做个心灵美的人。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创造美的作品,让幼儿体验其中的乐趣。通过身边的各种好人好事,让幼儿了解及时表扬鼓励,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家园联系

1、家长密切联系,主动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从交谈中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2、每周写好“家园联系册”,搞好它的桥梁作用。

4、利用下班时间家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

五、各项常规教育

1、礼貌常规

引导幼儿在园主动与教师、阿打招呼,离园时主动说“再见”;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抢夺东西,不打人,做错事要道歉,主动说“对不起”。

2、卫生常规

每天晨检时注意提醒幼儿衣着整洁,小手干净,不留长指甲,并带一块干净的手帕;在餐前,入厕后提醒幼儿洗手;午餐时教幼儿正确使用勺子,不挑食,不边吃边玩,注意细嚼慢咽,注意用餐卫生,不把饭菜弄在桌上,地上。

3、就餐午睡常规

就餐前后知道要排队洗手,吃饭时不说话,也不玩弄勺子、饭菜,吃完后将碗勺放好,然后安静阅读图书,不奔跑。

午睡前知道要先小便,然后在教师帮助下脱衣服,并盖好被子,午睡时不讲话,不乱动,安静就寝,午睡起床时,能学着自己穿衣服,穿鞋子。

4、上课常规

要求幼儿听到铃声立即进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注意小脚并拢,小手放膝盖上,胸也挺起来,眼睛平视教师,上课时遵守纪律,不随便说话,离开座位,注意养成幼儿积极动脑,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5、课间游戏常规

教育幼儿在课间游戏时不乱跑乱叫,爱护班内的课桌椅和玩具,轻拿轻放,不随便拿教师桌上的东西,游戏后要将游戏角内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6、爱护公物常规

教育幼儿爱护桌椅,不把椅子当马骑,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拿玩具及杯子碗等要轻拿轻放。

具体措施:

7、在上学期的基础上,逐渐巩固,提高加深幼儿的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每周进行评奖,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学习习惯。

8、结合教学及游戏课,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提高幼儿在绘画、唱歌、口语表达等各项技能。

四、本学期将采取的具体措施

1、首先在新学期里使孩子能愉快地来园并保持良好的情绪。

2、建立一定的常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常规培养的要求。老师的要求要一致,培养中注意使幼儿逐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培养洗手常规,要使幼儿学习怎样才能洗得最干净。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自理能力要注意循序渐进,给予帮助但不包办代替,使幼儿及时获得“我学会了”的成就感,培养幼儿愿意学,愿意做的自信心。

3、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通过一些安全、易学玩法的户外材料促进幼儿体格的正常发育,发展大肌肉动作,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幼儿对天气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经常感冒、生病。

4、充分利用班里的各种玩教具和幼儿喜欢的其他材料,保护和引起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指导幼儿通过摸、闻、捏、推、听等感官对事物的探索方式直接获得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力。

5、抓住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营造一个优美、规范、准确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丰富幼儿的词汇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引导幼儿用简单句与成人沟通,表达需要与感受,在讲述事情的时候不着急,学说完整句。

6、班级的协作通过交接班本、班务会等形式,做好班里的协作工作,随时交流对幼儿的观察分析,共同制定措施,采取一致的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发挥班级这个教育集体的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加强班级的凝聚力,群策群力做好工作。篇4:幼儿园蒙氏班工作计划与总结

学期工作计划

秋风乍起,冷空气为9月的天气带来丝丝凉意。在2009年9月,我和刘小玲、袁慧春两位老师一起走进装修一新的二楼教室,组成了大班蒙氏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在蒙氏教学组里,大班被称为月亮班,本学期出于对蒙氏教学特色的重视,园领导特意把三个蒙氏班调到一起,并对环境做了极大的改善,令选择蒙氏班的家长和孩子真正感受到了“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的温馨气氛。身处这样优良的教育环境中,作为其中一份子的我不禁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出令幼儿和家长满意的工作。

为此,我要在新的学期里配合班主任刘小玲老师、保育袁慧春老师做好班上的教学和保育工作:

(一)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31名小朋友,男孩19人,

女孩12人。他们都是原中班蒙氏的小朋友,还有几

名新生,分别是从 区直幼儿园转学来的肖若然,从

中体美转来的刘奕鸣,来自中班艺术的 姜景若、徐

昕瑶。原来的小朋友都接受过蒙氏训练,对蒙氏教学

很熟悉,新小朋友里除了肖若然学过蒙氏,另3名小

朋友都一无所知,需要我们根据情况进行教学,而且

对于他们还要尽快的消除对于老师同学的陌生感,尽

快的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来。

(二) 教学工作:本班是以模式教学为班级特色的,我和

刘老师配合负责蒙氏的教学,另外我承担托福幼儿英

语的教学。对于蒙氏教学,我负责数学、感官综合、

美术等部分。美术包括运笔练习、色彩练习等。关于

蒙氏教学,我在暑期和刘小玲老师一起参加了在“泰

跃朝阳”幼儿园举行的蒙氏培训,虽然和几年前我们

在幼儿园里参加的一样同为初级的蒙氏教师培训,但

这次负责培训的尹秀丽老师是在蒙氏教育第一线工

作多年的老师,她的培训内容侧重于老师们该如何指

导孩子进行每天的蒙氏操作活动,并提醒了很多孩子

在平时操作中会出现的问题。令我受益匪浅,原来对

于蒙氏教学只停留在认识教具和操作教具的层面上,

对于如何指导幼儿学习还只是模糊的概念,现在通过

学习之后自我感觉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那种摸着石

头过河的彷徨了。真要感谢幼儿园为我们提供的宝贵

的学习机会。

(三) 保育工作:我班配有专门的保育老师,作为教学老

师我会配合袁老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

惯和进餐习惯,树立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安全意

识,使他们度过愉快的幼儿园时期,为今后的学习打

好基础。

(四) 环境创设工作:我们室外的环境是围绕蒙氏特色来

布置的,室内除去蒙氏教具的摆放外,空余地方有限,

我准备布置一个值日生墙,并把值日内容具体化,值

日生贴照片,并评出明星值日生。还要突出英语角, 使之与表演活动联系起来,孩子们可以在扮演各种角

色时学习用英语来表演。

工作必须先计划,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计划制定了,

任 洁

2009年9月20日

学期工作总结 就看自己的行动 大班蒙氏

不知不觉中,暑尽冬来匆匆一个学期。恍恍惚惚中,孩子稚嫩的身影在催动新年的脚步。用心的听一听,孩子那经过一个学期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话语,会心的笑一笑,为一个学期的忙碌。是啊,年复一年,但见孩子的成长,收获的是满心的喜悦,留恋的是孩子的一颦一笑。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每一项工作因为都有了计划而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本学期工作作如下总结:

1、积极参加园务学习,深刻领会领导的工作任务目标,踏实、认真、积极、细心的完成各项工作。与同事团结协作,共同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因着我们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幼儿园在幼教世界向前坚实的迈进了一步,站在更高的起点,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新的起点,新的动力,新的成长,园领导为了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展开园内教师教研大练兵,亮出我们的优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在同仁的关心爱护下,教学水平步步提高,新课好课层层涌出。

2、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待每个孩子。爱与信任是教育的源泉,让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是我的最大的欣慰。看吧,我班的孩子通过小班一年的锻炼与发展,在幼儿园这一片快乐温暖的天空正逐渐展开他们稚嫩的羽翼学习飞翔,他们的眼睛里闪耀着自信和对我的信任和依赖。特别是在后期的汇报演出的排练中,孩子们积极地展现自己的学识,虽然还充斥着拙劣,虽然有很多地方还需要锤炼,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可爱与努力却足以感动我!

3、认真完成年级内的工作安排,听从级长的分配,与年级组老师通力合作,展现小班年级组的合作与人文关怀。在级长的关心下,我们小班展开了数学教研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年轻的教师坐下来探讨数学活动的教学细则,通过听课、说课、评课,让每位教师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将展开其他课程的教研活动,帮助群体内教师尽快的成熟与成长。

4、认真组织好班级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钻研教材,详细备课,从孩子实际出发,采用适合班级幼儿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全体,同时注意个别教育,营造宽松、游戏式的的学习气氛,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让孩子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增进同伴间的友情,促使其性格健康活泼的发展。

5、做好班级的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消毒,定期清洗被褥,严抓孩子的日常卫生习惯,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由于“手足口”、“甲感”的大规模爆发,对幼儿园、对班级的卫生给出了严厉的考核,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我们都更加细心、更加耐心的督导每个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幼儿园生活环境。

推荐第3篇:小班蒙氏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鲍峡镇中心幼儿园

蒙氏小班教学工作计划

班主任 龚世仙

一、班况分析

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班的第二学期。现如今,我们班的新生经过几周的学习生活情绪基本已稳定,个别孩子还有哭泣行为,情绪不大稳定。原来的孩子们经过了一学期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之后,有了很大进步,每位幼儿都愿意上幼儿园,同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生活自理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自己动手吃饭,并注意将餐具轻轻放,午睡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穿脱衣服;在学习游戏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规。上课时,能安静坐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动脑;游戏时能听教师的指示进行游戏,主动参与活动;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都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应该说,上学期经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如孩子们的午餐习惯还需要加强;在生活自理方面,还要给孩子们以机会,让他们多锻炼,同时注意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本学期主要目标

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能尊敬父母、长辈,能为集体服务,形成集体观念,使幼儿以此为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三、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幼儿养成有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同伴之间能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形成一定的集体观念。并教育幼儿尊敬长辈,在园在家一个样。巩固加深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学习自己独立穿脱衣服、叠衣服等,在平时注意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

开发幼儿的智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用普通话与教师、同伴交流,说话完整,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创造游戏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各种创造游戏。利用散步,游戏的时间,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变化,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并逐步丰富幼儿的词汇,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新的词汇及含义。利用音乐游戏,及课间休息,播放音乐或进行游戏,培养幼儿

感受艺术的美。

增强幼儿体质,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以发展体质。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穿脱衣服,午睡时,注意增减被子,养成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抓好进餐习惯,鼓励幼儿不挑食,提高午餐速度,形成较好的午餐习惯。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有要端正的坐、立、行的姿势,并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五官。教育幼儿早睡早起,在家少看电视,多运动,养成一定的作息习惯。

美育方面通过语言故事中的不同形象,体验善与恶,让幼儿做个心灵美的人。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创造美的作品,让幼儿体验其中的乐趣。通过身边的各种好人好事,让幼儿了解及时表扬鼓励,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家园联系

1、家长密切联系,主动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从交谈中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2、每周写好“家园联系册”,搞好它的桥梁作用。

4、利用下班时间家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

五、各项常规教育

1、礼貌常规

引导幼儿在园主动与教师、阿打招呼,离园时主动说“再见”;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抢夺东西,不打人,做错事要道歉,主动说“对不起”。

2、卫生常规

每天晨检时注意提醒幼儿衣着整洁,小手干净,不留长指甲,并带一块干净的手帕;在餐前,入厕后提醒幼儿洗手;午餐时教幼儿正确使用勺子,不挑食,不边吃边玩,注意细嚼慢咽,注意用餐卫生,不把饭菜弄在桌上,地上。

3、就餐午睡常规

就餐前后知道要排队洗手,吃饭时不说话,也不玩弄勺子、饭菜,吃完后将碗勺放好,然后安静阅读图书,不奔跑。

午睡前知道要先小便,然后在教师帮助下脱衣服,并盖好被子,午睡时不讲话,不乱动,安静就寝,午睡起床时,能学着自己穿衣服,穿鞋子。

4、上课常规

要求幼儿听到铃声立即进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注意小脚并拢,小手放膝盖上,胸也挺起来,眼睛平视教师,上课时遵守纪律,不随便说话,离开座位,注意养成幼儿积极动脑,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5、课间游戏常规

教育幼儿在课间游戏时不乱跑乱叫,爱护班内的课桌椅和玩具,轻拿轻放,不随便拿教师桌上的东西,游戏后要将游戏角内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6、爱护公物常规

教育幼儿爱护桌椅,不把椅子当马骑,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拿玩具及杯子碗等要轻拿轻放。

具体措施:

7、在上学期的基础上,逐渐巩固,提高加深幼儿的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每周进行评奖,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学习习惯。

8、结合教学及游戏课,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提高幼儿在绘画、唱歌、口语表达等各项技能。

四、本学期将采取的具体措施

1、首先在新学期里使孩子能愉快地来园并保持良好的情绪。

2、建立一定的常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常规培养的要求。老师的要求要一致,培养中注意使幼儿逐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培养洗手常规,要使幼儿学习怎样才能洗得最干净。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自理能力要注意循序渐进,给予帮助但不包办代替,使幼儿及时获得“我学会了”的成就感,培养幼儿愿意学,愿意做的自信心。

3、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通过一些安全、易学玩法的户外材料促进幼儿体格的正常发育,发展大肌肉动作,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幼儿对天气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经常感冒、生病。

4、充分利用班里的各种玩教具和幼儿喜欢的其他材料,保护和引起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指导幼儿通过摸、闻、捏、推、听等感官对事物的探索方式直接获得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力。

5、抓住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营造一个优美、规范、准确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丰富幼儿的词汇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引导幼儿用简单句与成人沟通,表达需要与感受,在讲述事情的时候不着急,学说完整句。

6、班级的协作通过交接班本、班务会等形式,做好班里的协作工作,随时交流对幼儿的观察分析,共同制定措施,采取一致的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发挥班级这个教育集体的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加强班级的凝聚力,群策群力做好工作。篇2:幼儿园小班蒙氏数学上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小班蒙氏数学上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篇3: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3.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的穿脱。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一) 基本的运动

1.走。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②脚尖着地。

③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④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⑤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⑥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坐、立。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

坐: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中央。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在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②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 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推荐第4篇:蒙氏数学教学计划

蒙氏数学教学计划

(一)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定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措施:

1、利用家园栏、联系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蒙氏数学及孩子学习蒙(转载于:蒙氏数学教学计划)数的情况。

2、每周做作业页,星期一交,老师每周改作业写评语,鼓励孩子学数学。

3、制定蒙数操作材料、学具发放的统一常规。

4、每月总结一次蒙数学习的情况。

5、设立一个具有特色的“蒙数活动区”。

6、注重在生活中学数学,并注意将数学教育结合到其他领域。

7、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蒙数的培训,提高蒙数理论、教学水平。

8、指导新生家长完成“家庭中的数学”及作业纸。

9、每周

三、五上午,固定上蒙数课。

推荐第5篇:蒙氏数学教学计划

2013年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

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

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定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措施:

1、利用家园共育及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数学及孩子学习数学的情况。

2、每周做作业页,星期一交,老师每周改作业写评语,鼓励孩子学数学。

3、注重在生活中学数学,并注意将数学教育结合到其他领域。

4、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技能的培训,提高数学理论、教学水平。

5、指导新生家长完成“家庭中的数学”及作业纸。

吴慧芳2013-9-5

推荐第6篇: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应答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的穿脱。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棕色梯。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色板。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几何图形嵌板。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一) 基本的运动

1.走。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②脚尖着地。

③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④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⑤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⑥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坐、立。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

坐: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中央。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在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4.端盘子。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②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 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②靠近左侧的壶,把壶口对着另一壶口中央,在距离5~8cm 的上方开始倒。

③壶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④把空壶放回盛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壶,按前面的方 法再倒回空壶中。

⑤或者先将空壶放在桌面上,把装满豆子的壶移到盛盘右侧 放回空壶,与作业前相同,照前步骤重做一边。

6.倒液体。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方法:①右手扶住小壶把手,轻轻端起。

②让壶口移向空杯子的上方中央,两个壶稍稍离开以免碰撞,

慢慢倾斜倒出里面的水。 ③把空壶放在桌上。

④装了水的小壶移到托盘右侧。 ⑤空壶放回托盘里。

7.舀固体。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方法:①右手拿匙,将色砂舀起,保持角度不变,轻轻地提起来,在

空容器的中央上方时,在把匙里的色砂倾倒下去。 ②舀到后面会越来越难,这时用左手托住容器,把容器稍微倾斜比较好舀。

(二)社交

1.门开关。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方法:①站在不会碰到门的地方。 ②右手握门把。 ③轻轻地旋转。 ④把门推开或者拉开。

⑤右手握住外侧的门把,拿稳门把走出去。 关门:①握住门把。

②手依然握住,轻轻地往回拉。 ③合上。

2.打招呼。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握手。 方法:①以端正的姿势(挺胸)站立。 ②慢慢靠近(握手的对象),伸出右手 ③握对方的手。

④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

站立行礼。 方法:①抬头挺胸站直,两手自然下垂。 ②两手置于腿侧,轻触大腿,头慢慢低下行礼。

3.应答方法。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方法:①教师一次叫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②被叫到的小朋友用清晰的声音回答“有”,让对方听见。 ③以一叫一答的方式有节奏地进行。

④小朋友看到教师的面孔,教师以温柔的表情看着回答 的小朋友。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与老师接触时。 方法:①需要老师帮忙或者有问题要请教老师时,

不要大声叫唤。 ②“请到老师旁边来”。

③如果找不到老师或者老师在和别的小朋

友说话,或者是在帮忙其他人工作时,请稍微等一下。 和小朋友接触时。 方法:①需要朋友帮忙或者有事询问时不可大声叫唤。

②“东西请借我用一下”“请过来一下”。

③必要时走到朋友的身边才说话,不要太大声。

5.递交物品的方法。目的:①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 ②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 ③自己的运动调整。

递交书本。 方法:①拿着纸的右下或右下侧的角轻轻地递给对方。

②对方接受时应伸出双手从斜前方接受。 ③不发出声音很客气的接受。 ④用两个手掌接,以两个拇指捏住纸张。 6.咳嗽、打喷嚏。 目的:懂礼节。

方法:①咳嗽、打喷嚏、打哈欠时,不要让周围的老师、朋 友感到不舒服。

②脸稍微转向旁边,用手帕掩口。 ③捂住嘴巴。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穿脱。目的:衣服的穿脱。

穿衣服。方法:①把衣服连衣架拿到桌子上,前襟向上平放。 ②解开纽扣,打开前襟,取出衣架放回原处。 ③左手提右边的衣 襟,让右手先穿过袖子。

④右手穿过袖子后放开左手,然后右手伸到后面把衣服披到 左边肩膀上,右手提左边衣襟让左手伸到袖子里。 ⑤把两边的衣襟对齐,扣好纽扣。 ⑥一边看镜子一边整理衣服。

脱衣服。 方法:

1、用双手解纽扣,打开前襟。

2、先用双手将左肩上的衣服退下,然后两手转到背后,右手抓住左袖口,让左手从左袖口中抽出来。

3、双手伸到前面,左手抓右边袖口,让右手抽出来。

4、衣服的前襟向上平放在桌上,抚平上面的皱纹整理好。2.穿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的肌肉运动调整。 穿鞋。 方法:①坐在椅子上,脱掉室外鞋,并排放在旁边。 ②将室内鞋拿到面前。 ③确定鞋子的左右。

④一只脚先找到同侧的鞋子,把脚尖伸进鞋内。

⑤用手指抓船鞋子候补,往后拉让整个脚都进去,最后才 把脚跟套上。

⑥另一只脚也同样的穿上。 脱鞋。 方法:①坐在椅子上。

②用手握住鞋跟部分向下拉,让脚跟露出来。 ③把脚从鞋子里抽出来。 ④另一只脚也同样的方法脱下。 ⑤确定好鞋子左右后排在旁边。 ⑥穿上室外鞋。 ⑦把鞋子放进鞋柜。

3.洗手。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两手浸湿。

②两手抹肥皂后把肥皂放回原处。

③双手互相搓洗,再将手指一根根仔细搓揉一遍。 ④在水里把两手的肥皂泡冲掉。 ⑤用毛巾将手指一根一根地擦干。

4.衣饰框。目的:手指的训练,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按扣。 方法(打开):①左手两根手指压住最上面按扣下襟直行的旁边。

②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捏住按扣凸部的旁边,慢慢 向上拉开按扣。

③一个一个拉开按扣,一直到最下面一 个为止。

④把前面的两块布向左右掀开。

方法(扣紧):①把两边布拉到中央合起来。 ②从上面开始。

③右手拇指食指捏住扣子旁边。 ④左手两根手指压住下襟的按扣旁。

⑤然后把扣子的凹部和上襟的凸部重合,手指由 正下方用力压下。 ⑥继续往下做完。

5.折叠毛巾。目的: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叠的方法。

方法(中线):①左手轻压着毛巾,用右手将毛巾抚平。 ②用两手各捏毛巾的两个角,提起对向上端的角。 ③用左手轻轻按住毛巾边,以免对好的角移动, 右手沿着折线压过去。 ④按上述方法再折一次。

二、感官 1.圆柱体组。 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方法: 名称练习:

名称练习时使用的词汇:

① 圆柱体A---高(的)、低(的)。 ② 圆柱体B---粗(的)、细(的)。 ③ 圆柱体C---大(的)、小(的)。

④ 圆柱体D---粗而低(的)、细尔高(的)。 错误订正:

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圆穴。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大(的)、小(的) 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提示前进行。

错误订正: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明显的不调和。

3.棕色梯。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粗(的)、细(的)。

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提示前进行。

G的名称练习可在基本提示之后,有相当的序列练习经验之 后再进行提示。

4.长棒。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正确

的了解。

间接目的: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长(的)、短(的)。

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提示前进行。

名称练习可在基本提示后,已有充分的序列练习经验之 后进行。

错误订正:视觉上发现长短有明显的不调。 5.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颜色的对比及组合的预备,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名称练习: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红、橙、黄、绿、蓝、紫、桃红、棕、灰、白、黑。 ②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名称练习后进行。 错误订正:靠老师及小朋友的视觉。

6.几何图形嵌板。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

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名称练习与基本提示同时或在其后进行。 错误订正:圆形嵌板不能正确地嵌进圆形框中。 月 计 划 第一个月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 基本运动。

1.走。2.坐、立。 3.搬椅子。 4.端盘子。

(二) 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2.打招呼。 3.应答的方法。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

(一)

(二)。第二个月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 基本运动。1.倒固体。 2.倒液体。

(二) 社交行为。

1.递交物品的方法。2.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

(三)

(四)。2.粉红塔。 3.棕色梯。 第三个月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 基本运动。1.舀固体。

(二) 对自己的照顾 1.衣饰框。 2.折叠毛巾。

二、感觉教育:

1.长棒。2.色板

(一)。第四个月

一、日常生活教育: 复习前三个月所学的内容。

二、感觉教育: 1.几何图形嵌板。 2.复习。

推荐第7篇:小班蒙氏阅读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阅读教学计划

本学期小班阅读分为五个单元

一、第一单元《是社会认知》

地球是我们和动物共同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园里所有的小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在本单元里,我们带领幼儿了解、认识我们身边出现的小动物,幼儿在欢乐的模仿游戏、表演游戏、识字游戏中进行阅读的学习。

1、教学内容:儿歌《小公鸡》、《袋鼠妈妈》、《拔河》、阅读故事《小鸡》。

2、教学目标:(1)、幼儿通过对儿歌,故事的阅读学习,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2)、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谈话,培养幼儿的口述能力和相互交往能力。(3)、幼儿愿意通过肢体动作的表演来表现自己对儿歌故事的理解。(4)、幼儿在成人的启发下能够认读各课程所要求学习的汉字。

二、第二单元《季节美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枯黄的小草会萌发一点新绿,空旷的枝头会开出鲜艳的花朵,整个冬天看不到的小昆虫会在红花绿叶间追逐嬉戏,春天给我们的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会惊奇的发现草变绿了,花开了,一切都在变化。

1、教学内容:儿歌《春天》、《小松鼠》、《种子》、阅读故事《春雨》。

2、教学目标:(1)、在对春天美丽景色的感受中,让幼儿亲近大自然。(2)、幼儿独自阅读,并乐意跟其他的小朋友交谈表达自己的看法.(3)、幼儿能愿意用自己的画笔描画自己所看到的春天。

三、第三单元《童言趣事》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们每天都在仔细地聆听成人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构成了本次主题“童言趣事”。

1、教学内容:儿歌《绿太阳》、《太阳、地球、月亮》、《什么圆圆》、阅读故事《绿芽》。

2、教学目标:(1)、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能够与自己的小伙伴进行分享。(2)、幼儿喜欢接触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图片、文字,并尝试进行简单字的认读,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3)、进行简单描画,为后面的书写作准备。

四、第四单元《热爱生活》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每个家长和教师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在本次主题中,我们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着手,通过儿歌、故事的理解的讲述,让幼儿了解爱干净、讲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儿歌《刷牙》、《洗手歌》、《穿裤歌》、阅读故事《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1)、幼儿喜欢参与活动,在对儿歌故事的理解中了解讲卫生爱干净的重要性。(2)、幼儿能够看懂图片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图片进行简单的描述。(3)、能在成人的启发下认读简单的文字。

五、第五单元《亲人亲情》

幼儿在家长的教师的关爱下成长,慢慢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手帕。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留下孩子的欢声笑语以及家长们浓浓的 之情。在这个主题里,我们搜集了家长个幼儿之间关于亲人亲情的儿歌故事,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感受成长过程的开心和愉快。

教学内容:儿歌《笑》、《画画》、《我们都是好朋友》、阅读故事《梨子小提琴》。

教学目标:(1)、通过对儿歌的学习,幼儿了解要做一个勤快的小朋友。(2)、引导幼儿学习团结友爱,和平共处。(3)、幼儿学习看图讲述,并根据图画进行想象,运用语言进行大胆的描述。(4)、幼儿培养一定的倾听习惯和阅读兴趣。

六、班级情况分析

1、阅读兴趣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知识经验缺乏,虽说已经经过半个学期的培养,但对阅读的兴趣远不如中班、大班的幼儿,大部分幼儿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他们比较喜欢动的活动,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大部分幼儿可以随着老师的讲解和引导进行阅读,但时间较短,持续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2、阅读常规

幼儿基本掌握翻书的方法,会取放图书,但是对爱护图书和安静阅读的能力还需培养。

七、本学期具体研究内容

1、如何培养孩子的基本阅读常规,如:爱护图书,知道翻书的方法,认识书的封面和封底等。

2、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如:图书区,表演区

3、如何培养孩子听赏的兴趣及能力。

4、与家长探讨亲子阅读活动。

八、实施方案与途径

1、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注意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累。

2、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与气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如环境的布置、活动区中图书角、表演区的建立。

3、在孩子的生活活动中,贯穿学习。

如:利用晨间进行早读活动;午读半小时可以幼儿听一些经典的童话,通过表演区的活动,来巩固幼儿对诗歌和故事的理解。

4、通过游戏培养、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5、与家长探讨幼儿早期阅读培养意义及重要性,倡导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共读。

推荐第8篇: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一、;

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

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

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

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

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

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

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

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

门的开关。 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

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

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

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

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

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

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

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

 

;

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

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

感觉教育

1.;

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

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

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 4. 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 间接目的: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 色板。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 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nbs

p;;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推荐第9篇:大一班蒙氏教学计划

二0一一年第二学期大一班教育教学计划

蒙氏数学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班孩子从上个学期开始使用蒙氏数学这套教材,家长们反映孩子在家辅导孩子写作业,感觉进步很大,有一点的数概念。在课堂上,以往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但是在自从操作了蒙氏数学的教具之后,我感觉孩子的动手能力比以前有很大进步,精细动作也发展的较好。本学期在一基础上,我们打算继续开展蒙氏数学第五册。

二、教育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定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

九月

第一周:《 多角度分类》《多角度排序》

第二周:《测量

(一)》《 测量

(二)》

第三周:《认识"0"》《5的分解,组合》

第四周:

十月

第一周:《 第二周:《复习第三周:《

第四周:《十一月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十二月

第一周:《 5的加法》《 5的减法》

5以内加法,减法》《数字王国运动会》 6,7的分解,组合》

6,7

的加法》

6,7

的减法》《复习6,7的加法,减法》

8,9的分解,组合》《8,9的加法》 8,9的减法》《复习8,9的加法,减法》 10的分解,组合》

10

的加法》《10的减法》 《复习》

《 第二周:《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1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三周:《多边形》《 面积守恒》 第四周:《正方体》《长方体》《球体》 十二月

第一周:《认识左右》 第二周:《认识货币

(一)》《认识货币

(二)》 第三周: 第四周:《简单规律》《简单推理》元月 总复习

2011

唐向阳 年8月28日 《认识时钟》

推荐第10篇:小班蒙氏阅读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阅读教学计划

本学期小班阅读分为五个单元

一、第一单元《是社会认知》

地球是我们和动物共同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园里所有的小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在本单元里,我们带领幼儿了解、认识我们身边出现的小动物,幼儿在欢乐的模仿游戏、表演游戏、识字游戏中进行阅读的学习。

1、教学内容:儿歌《小公鸡》、《袋鼠妈妈》、《拔河》、阅读故事《小鸡》。

2、教学目标:(1)、幼儿通过对儿歌,故事的阅读学习,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2)、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谈话,培养幼儿的口述能力和相互交往能力。(3)、幼儿愿意通过肢体动作的表演来表现自己对儿歌故事的理解。(4)、幼儿在成人的启发下能够认读各课程所要求学习的汉字。

二、第二单元《季节美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枯黄的小草会萌发一点新绿,空旷的枝头会开出鲜艳的花朵,整个冬天看不到的小昆虫会在红花绿叶间追逐嬉戏,春天给我们的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会惊奇的发现草变绿了,花开了,一切都在变化。

1、教学内容:儿歌《春天》、《小松鼠》、《种子》、阅读故事《春雨》。

2、教学目标:(1)、在对春天美丽景色的感受中,让幼儿亲近大自然。(2)、幼儿独自阅读,并乐意跟其他的小朋友交谈表达自己的看法.(3)、幼儿能愿意用自己的画笔描画自己所看到的春天。

三、第三单元《童言趣事》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们每天都在仔细地聆听成人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构成了本次主题“童言趣事”。

1、教学内容:儿歌《绿太阳》、《太阳、地球、月亮》、《什么圆圆》、阅读故事《绿芽》。

2、教学目标:(1)、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能够与自己的小伙伴进行分享。(2)、幼儿喜欢接触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图片、文字,并尝试进行简单字的认读,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3)、进行简单描画,为后面的书写作准备。

四、第四单元《热爱生活》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每个家长和教师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在本次主题中,我们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着手,通过儿歌、故事的理解的讲述,让幼儿了解爱干净、讲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儿歌《刷牙》、《洗手歌》、《穿裤歌》、阅读故事《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1)、幼儿喜欢参与活动,在对儿歌故事的理解中了解讲卫生爱干净的重要性。(2)、幼儿能够看懂图片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图片进行简单的描述。(3)、能在成人的启发下认读简单的文字。

五、第五单元《亲人亲情》

幼儿在家长的教师的关爱下成长,慢慢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手帕。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留下孩子的欢声笑语以及家长们浓浓的 之情。在这个主题里,我们搜集了家长个幼儿之间关于亲人亲情的儿歌故事,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感受成长过程的开心和愉快。

教学内容:儿歌《笑》、《画画》、《我们都是好朋友》、阅读故事《梨子小提琴》。

教学目标:(1)、通过对儿歌的学习,幼儿了解要做一个勤快的小朋友。(2)、引导幼儿学习团结友爱,和平共处。(3)、幼儿学习看图讲述,并根据图画进行想象,运用语言进行大胆的描述。(4)、幼儿培养一定的倾听习惯和阅读兴趣。

六、班级情况分析

1、阅读兴趣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知识经验缺乏,虽说已经经过半个学期的培养,但对阅读的兴趣远不如中班、大班的幼儿,大部分幼儿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他们比较喜欢动的活动,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大部分幼儿可以随着老师的讲解和引导进行阅读,但时间较短,持续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2、阅读常规

幼儿基本掌握翻书的方法,会取放图书,但是对爱护图书和安静阅读的能力还需培养。

七、本学期具体研究内容

1、如何培养孩子的基本阅读常规,如:爱护图书,知道翻书的方法,认识书的封面和封底等。

2、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如:图书区,表演区

3、如何培养孩子听赏的兴趣及能力。

4、与家长探讨亲子阅读活动。

八、实施方案与途径

1、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注意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累。

2、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与气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如环境的布置、活动区中图书角、表演区的建立。

3、在孩子的生活活动中,贯穿学习。

如:利用晨间进行早读活动;午读半小时可以幼儿听一些经典的童话,通过表演区的活动,来巩固幼儿对诗歌和故事的理解。

4、通过游戏培养、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5、与家长探讨幼儿早期阅读培养意义及重要性,倡导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共读。

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成长承担着很重要的职责。因此,我们将帮助家长寻找一些在家庭中培养幼儿阅读的文章和实施方案,以便家长配合幼儿园作出最有效的培养计划。

第11篇:蒙氏生活教学计划安排表

上学期蒙氏生活教学计划

撕的工作:撕纸条(第一周) 敲的工作:打桩台(第二周) 按的工作:按打孔机(第三周) 穿的工作:穿珠(第四周)

夹的工作:夹夹子、夹乒乓球(第五周、第六周) 舀的工作:舀豆(第七周)

套的工作:套环—鸟塔、套杯或套盒(第八周、第九周) 切的工作:切切看(第

十、十一周)

配对的工作:动物、颜色、形状配对(第十

二、十三周、十四周)

下学期蒙氏生活教学计划

穿的动作:穿线板(第一周) 插的动作:插雪花片(第二周) 绕的动作:绕铁丝(第三周) 塞的动作:形状盒(第四周) 拧的动作:拧螺丝(第五周、第六周) 折叠的动作:折纱巾(第七周) 扫的动作:扫纸屑(第八周) 钓的动作:钓鱼板(第九周、第十周) 配对的动作:淘气蛋(第十一周) 倒的动作:倒等分水(第十二周) 套的动作:套筒(第十三十四周)

第12篇:制定蒙氏数学教学计划

蒙氏数学教学计划

(一)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定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措施:

1、

利用家园栏、联系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蒙氏数学及孩子学习蒙数的情况。

2、

每周做作业页,星期一交,老师每周改作业写评语,鼓励孩子学数学。

3、

制定蒙数操作材料、学具发放的统一常规。

4、

每月总结一次蒙数学习的情况。

5、

设立一个具有特色的“蒙数活动区”。

6、

注重在生活中学数学,并注意将数学教育结合到其他领域。

7、

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蒙数的培训,提高蒙数理论、教学水平。

8、

指导新生家长完成“家庭中的数学”及作业纸。

9、

每周

三、五上午,固定上蒙数课。

(三)具体安排:

九月:按规律排序

(一)、按规律排序

(二)、比较多少、目测数群、按两种特征分类、物体的分类、按规律排序

(三)、10以内的点数

十月:按数取物6和

7、按数取物8和

9、按数取物

10、按数取物1到10、认读数字6和

7、认读数字8和

9、认读数字

10、复习按数取物1-10、

十一月:序数6-

10、10以内的倒数、相邻数6-

9、梯形、序数1-

5、区别序数和基数、相邻数2-

5、相邻数的等差关系

十二月:区别四边形、半圆形、图形分割、区别上中下、平行四边形、椭圆形、图形拼搭、昨天、今天、明天

第13篇:蒙氏

“蒙氏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 2000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 ,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在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 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蒙氏教育对孩子的将来发展都有什么好处?——ZT 2009-03-05 10:33 蒙氏教育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也就是首要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人格健全是全面的,它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孩子的各种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智力、品德、待人处世、社会交往、对自己的控制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着重要培养的,要培养这样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是完整的人。所以蒙氏教育内容也是非常宽泛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理解,认为蒙氏教具就是操作那些教具,这种认识只对了一半,因为教具只能是蒙氏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他不能承担全部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教育的内容,因为要培养那种健全的人格,光靠教具这部分内容不足以完成,还需要有非教具的内容来补充,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

非教育的内容就是不用教具也关系到人格培养的有什麽?要进行健康教育,进行道德、品德教育,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社会性教育,还要进行和平教育,还要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刚才说的这些都不是通过教具培养的,它要通过参与很多实践活动,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培养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方式。

所以从这点出发,蒙氏教育和我们现在在中国幼儿园中,教育部制定的规定、刚要也好,要幼儿全面的发张是一致的。当然蒙氏教育中的孩子更具有特色,它的特色点在哪里?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第一个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强,这独立能力表现在他对自己的料理,生活的料理,对环境的关系,对自己的控制都很强;再一个,孩子能够自主自己的学习,就是说你给他一个学习的条件之后,他会知道我该怎么选择,选择了以后就会用它,小的时候是教具,大的时候就是书本,就是资料,他会自己去用,用的过程他能专心,他要取得一个结果,也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是蒙氏教育孩子最强的。成功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具备这个能力,这是长远的效果。

再有就是孩子的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因为蒙氏给他提供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方面很多的知识。孩子的读、写、算的能力准备是好的,因为我们在中国教育中,总是一个教育缺乏他的前期准备,蒙氏不是,书写前的准备要准备很久,才进入孩子的书写能力,所以这个读书算的准备在前期,就是进去正规上小学之前已经做里铺垫了,就是手的铺垫,对文字认识,对认字的认识是用圆形带着字,那么孩子就对字感兴趣,对字的笔顺有了了解,教孩子认字,孩子可以从笔顺走,已经给孩子做了很好的铺垫,他不求数量,但他追求这个准备,预备性的工作的做的很好,所以这些难道不都是为他下一阶段的发展和学习做好准备吗?所以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是这样的。

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生命的发现。以自由为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透过观察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

以“工作”为核心而形成其教育体系。

蒙氏教育的目的:个别儿童人格的完成,建设和平的理想社会。

蒙氏教育的真正根基:儿童与成人的本性是不一样的。

蒙特梭利的自由观:

自由的本质

一、自由是儿童生命的法则,是人类与生俱为的权利

二、自由非放纵,而是一种“活动的自由”

三、自由非放弃,而是一种“智力的自由”

四、自由是以不违反共同的利益为原则

五、自由必须与自然法则或社会状态相配合

真实的自由是透过教育的授助而使潜藏的导引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是属于活动的、智力的、纪律的自由。

自由的结果

一、独立是自由的先决条件,但也唯有透过自由活动才能获得独立

二、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坚强意志

三、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内在纪律

存在生命本身即具有一种进化的力量,不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行动

四、透过自由才能表现服从能力

大自然已给予顺从的驱策力,顺从是正常人类的特征

五、透过自由才能产生对智性的爱好 爱必管教——家规的建立与执行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管教孩子则必须学习。若能在爱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

当我刚从美国回来时,参加朋友的聚餐,很惊讶的看到孩子们吃完饭,在餐厅里追逐嬉戏,而服务生端着热菜穿梭其中真是险象环生,但只见父母毫不担心地忙于交谈。有时坐公车,看到年轻的妈妈放纵小孩,在座位上跳上跳下且大声吵闹,却不加以劝阻。

虽然,餐厅和公车里都是公共场所,也不需要特别安静的地方,但是否想到孩子的行为会干扰他人呢?

相信天下父母都深爱孩子,也关心他们,可是仅有“爱”是不够的。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能自我约束、辨别是非,一定需要父母的管教况且每位父母都拥有天赋的管教权,有管教才能让孩子有规可循,也才能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发展健全的人格。

寻找爱与管教的平衡点 在倡导民主教育的今日,与昔日长辈权威式的管教的极端差异中,现在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困惑与冲击,而有种逐渐管不住孩子的乏力感,失去“做父母“的信心与能力。

“爱”与“管教”在孩子人格的建立与成长中是并重的,缺一不可,两者需保持平衡。因为如果偏重权威而缺乏爱的管教,会使孩子心中充满畏惧,没有主见,对父母的服从也只是因为害怕。如此,父母与孩子之间将树立隔阂,使亲子关系不佳,沟通也就愈发困难。

倘若只有爱,却没有适当的管教,孩子会因缺乏行为规范,而自制力低落易以闹情绪控制父母,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也不好。

父母要在“爱”与“管教”中找到平衡点,确实需要多费心。首先,要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能力和特质,然后夫妇俩共同沟通协商,具体讨论在哪方面的管教需加强?哪方面的情绪没有被顾及?最后在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说明理由后,应赋予孩子责任。当孩子一定要选择做“不可以做”或不去做“必须做”的事情,他就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父母一定要与孩子一起遵守,如此才能帮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制定

每个家庭的管教模式都不一样,您不能将别人成功的管教模式套在您的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我们先要了解自己的管教目的及孩子的需要,再决定如何协助孩子。一般常见的家规包括:教导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做,切勿凡事代劳。父母宜从小鼓励孩子料理自己的事,并依孩子的能力要求孩子分担家务。如此,孩子不仅能学习独立,也能从中肯定自己的能力,增进自信心。

所以,父母应衣自家生活习惯及孩子的需求,制定一些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常规。比如:就寝、起床的时间,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后帮助收拾碗筷,饭后必须刷牙„„等。此外,父母应避免设定太多的非必要的规矩,使孩子因做不到而放弃。父母也要依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修改常规,例如:3岁与15岁孩子的就寝时间不可能相同。

教导孩子有公德心、有礼貌

在蒙氏幼儿园里,老师教导孩子应该爱惜教具,使用后完整归回,好方便下一位小朋友使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时,也会事先询问可否一起玩或工作;得到别人帮忙时也不忘说“谢谢”等有礼貌的表现。

虽然公德心是由大人教导给孩子的,但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例如:教导孩子不可随地丢垃圾,父母也要随时遵守。记得我孩子小时候,出外玩时如果找不到垃圾桶丢手旁的垃圾时,一定会放到我的手提袋或口袋中,带回家丢,而因养成了他们今天不会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教导孩子尊重别人,不要打扰别人

在蒙氏教室内的孩子不会大声喧哗,惊扰其他小朋友的工作,因为老师轻声的教导他用室内音量说话。

父母在教导孩子如何尊重别人时,应先尊重自己的小孩,以“同理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当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时,不去打扰他,这便是一种尊重。如此,孩子也会学习等待,当妈妈和别人说话时,知道不去打断。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更应随机教育,让孩子也以“同理心”去体谅别人的感受,进而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导孩子正确道德观念、学习自律

父母应教导孩子学习以无愧于心的态度行事,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做坏事或违规的事,不是因为怕受处罚,而是本来就不应该做,如果做了会心里不安的。孩子在父母守法的态度感染下,逐渐学习如何判断是非,并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执行

常见许多家庭定了家规,孩子仍学不了规矩,这是因为执行不当所致。父母的管教方式、态度、用词语气,甚至自身行为和情绪反应,都会影响到家规执行的成效,所以父母应注意:多用鼓励代替赞美。

父母应该了解“赞美”和“鼓励”是不同的。“赞美”是当孩子表现好时才给予的,但过多的赞美,使孩子得之乏味;不实的赞美,则让孩子怀疑父母的诚意。唯有“鼓励”则不论孩子表现好或坏都可以给予支持和关怀,特别在孩子遭受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孩子才会感受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肯定。

避免在别人面前教训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千万不可在别人面前批评他或教训他,如有不当行为需要及时管教时,也要尽量带离,单独与他沟通。

避免体罚

父母要认清,“管教非惩罚”“惩罚亦非体罚”。体罚只是对犯措者施加暴力,以达惩戒的目的。父母若以体罚为武器,将会使亲子双方陷入权利斗争,引起情绪战争。

坚定自己的立场

当孩子出现不良或负面行为时,父母在教导孩子时不可被孩子的情绪所控或被孩子的泪水软化,而被迫妥协,如此反而增强其不良行为。比如:对吵闹不休的孩子,可将其暂时隔离,但运用时要注意其适当性,且态度和蔼,语气要平和、坚定,告诉他:“我们都喜欢和你在一起,如果你也喜欢和我们在一起,你必须先学会安静,才能在加入我们。”不要恐吓他,而是让他学习纪律,并做决定。

看住我们的口舌

言语的伤害往往重于体罚的肉体伤害,在我们提醒或规劝孩子时,应运用“正向肯定”而非“否定式的语句”,比如要劝止孩子不要在沙发上跳时,与其说“告诉你几百次了不可以在沙发上跳,你就是听不懂。”不如说:“我好担心你会受伤,请你不要在沙发上跳。”

父母应避免相互指责

当父母管教上有差异时,应多沟通,以相互支持鼓励代替指责与批评。

今日的父母常感叹父母的难为,但是实上,如果我们肯投注时间,愿意用心感受和学习,以“尊重”为管教的基础,用“爱”为管教的活水源头,那么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您的爱心、耐心与信心,将会源源不断地如泉水涌出。您也会拥有许多别人无法体会的成就和乐趣,爸爸妈妈们,加油!

第14篇:小班蒙氏特色教学计划正式

蒙氏特色教学计划

(2010年——2011年第二学期)

小 蒙 二 班

2011年3月

蒙氏特色教学计划

(2010年——2011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们的孩子顺利进入了小班第二学期,将继续遵循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按计划开展蒙氏特色教育活动。从日常、感官为重点训练内容入手,渗透一些地理知识,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逐步养成从小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内化其秩序感,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蒙氏日常生活教育:大致分为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动作协调。

小班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的活动有:如何使用衣饰架(教孩子如何扣扣子、系皮带、拉拉链等)等。从孩子生活中最喜欢的倒液体、舀固体等最基本的动作,来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学习关心自己、照顾自己,也能促进其专注力、秩序感及动作协调的发展,培养幼儿责任心。

对环境的照顾: 擦桌椅、扫地、擦镜子等是照顾环境的活动内容。借着这些工作,孩子不但能培养对环境的喜爱与关心,养成重视秩序、整洁的生活习惯,并与同伴建立合作态度,也能协调肢体,使肌肉获得充分发展。

行为礼仪方面:继续学习得体的礼仪,以适应社会群体生活。蒙氏教室里的生活礼仪训练内容包括:打招呼、正确道歉、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门的开关、起立坐下、洗手间的使用、递交物品、用餐礼仪等。其目的在培养幼儿优雅仪态、良好习性,并学习尊重、体谅他人,不但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也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二、感官教育: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这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训练,使孩子的某种感觉器官最集中去接受这种刺激。具体内容体现在: 感知颜色:色板

1、色板2 视觉训练:带插座圆柱体、长棒、粉红塔、棕色梯、彩色圆柱体、几何图形橱等。

三、数学教育:感知集合、物体分类;比较两个物体和数量的相等与不相等;继续认识数的实际意义。如数棒、砂字数字板,了解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几何形体;量的初步知识:学习量的正逆排序,如带插座圆柱体、蒙氏学具等。

四、教师的准备

1、预备自己

整洁的仪态、平和的心态和举止,是赢得孩子信任和尊敬的第一步。

2、作环境的预备者、维护者

休息了一个寒假,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其生活常规有些脱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尽量避免损坏教具的现象发生,经常检查教具,随时修补或补充损坏的教具,注意教室的整洁、教具的摆放。

3、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给予幼儿必要帮助

工作过程中随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给与有效的引导与帮助。

4、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

第15篇:蒙氏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编辑本段特点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

蒙氏教育

以儿童为主——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台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心爱乐园的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编辑本段价值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及一百多个国家。 编辑本段中国蒙氏教育现状

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中传播的趋势是从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单位办园、私人办园到教育部门办园,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几个省区和直辖市。

早在20世纪初,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文译本的出现,蒙台梭利教育即传入我国。当时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评价蒙台梭利说:她的努力和功绩,揭开了幼稚教育新篇章,使幼稚教育耳目一新。1914年,江苏省成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1923年,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开办了两个蒙台梭利班(1926年因人事变更而停办),这些是蒙台梭利传入我国之初的情况。当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接触了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一经引入,即受到国内幼教界的好评与欢迎。

但处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政治衰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幼稚园的数量极其有限,且多由外国支委会开办,国人办的幼稚园数量少、规模小、经费有限,无力采用被人称道的蒙台梭利教育。20世纪30年代初蒙台梭利博士致函中国教育部长,邀请中国派员赴罗马参加教师培训,并征集在中国采用该教育的报告及书籍,我国时任教育部长蒋梦麟先生回复称:你的教具颇多,但不甚经济,中国多采用设计教学法,教材取自生活,不需购置教具。又称中国没有实施蒙台梭利的报告文章及翻译的书籍等。教育部长之言反映了当时的实情,蒙台梭利教育虽受到称赞,但不适应当时我国的国情,因而未能传播开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国家的全面建设。当时政府提出了“全面学习苏联”的方针,中央教育部聘请了苏联幼儿教育专家,翻译了苏联的教材,以苏联的学前教育模式改造中国的幼稚教育。将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幼儿教育家均视为资产阶级性质,持批判、否定的态度。蒙台梭利及其创立的幼儿教育法同样未能免于批判,被冠以唯心主义世界观、资产阶级儿童中心主义、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教育、机械地感官训练、以轻度弱智儿童的教育来教育正常儿童等,遭到全盘否定。对蒙台梭利教育的批判是伴随政治运动的兴起而进行的,因此已不计其数了。长期批判造成的后果是:阻碍了人们真实地了解蒙台梭利其人及其教育;由于批判所持观点的偏颇,导致抵毁和扭曲了蒙台梭利教育;在实践中禁锢了蒙台梭利教育,致使无人知晓,更说不上采用了。

1978年以后,新的一页历史被掀开,学术界逐步走向务实,走向开放,走向纠正错误。打开了国门后,我国幼教界前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乐山先生从外部世界的幼儿教育中发现了蒙台梭利教育依旧存在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终于在1985年——中断了60年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卢教授编著的《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1990年和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外国教育各家名著丛书中,相继翻译了蒙台梭利的4本专著,即《童年的秘密》、《有吸收性的心理》、《蒙台梭利教育法》、《教育中的自发活动》。同时在大学的课程也中止了对蒙台梭利的批判,而代之以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客观介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境外的幼儿教育交流日益迅速,一些热爱国家、热心幼教的人士带来了台湾幼儿园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信息,并拟将这一优质的幼儿教育方法提供给大陆的广大幼儿。他们找来合作伙伴,实施夙愿。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台湾蒙台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合作引进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项目,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及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成为该项目的实验基地。1994年暑假,台湾派讲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培训老师,秋季开学后便正式启动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北师大威斯达公司紧跟实验研究,于1996年春季完成了蒙台梭利教具的生产,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蒙台梭利教具的公司。与此同时,北京市崇文区第三幼儿园、宁夏银川市蒙台梭利幼儿园也相继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实验研究。至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

实验进展的成效渐渐影响开来,首先被吸引的是家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接受这一良好的教育,渐渐地便有更多的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教育实验班。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中传播的趋势是从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单位办园、私人办园到教育部门办园,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几个省区和直辖市。

众多的蒙台梭利班发展水平尚参差不齐。一批参加课题研究的幼儿园,矢志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仍在不懈努力地探索、研究与提高中。也有一些幼儿园由于师资培训欠缺或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领悟得甚为肤浅,成效寥寥。

回顾我国蒙台梭利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的10年路程,感慨良多,现总结几个要领与同行分享:

一、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学习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努力自主自由地学习。

二、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环境是儿童自我成长发展的决定 因素。

三、儿童在“工作”中练习独立,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

四、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不强求、不施压。

五、教育者要学会“静观等待”、“克制”、“公正无私”和保障儿童自由的实现。

六、以教具和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性地发展。

七、吸收中华文化和当代科技成果,适应本土、适应时代。

八、接纳现代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发展儿

第16篇: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

玛丽亚·蒙台梭利“蒙氏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 2000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 ,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编辑本段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编辑本段蒙台梭利教育的特点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

以儿童为主 ——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台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心爱乐园的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编辑本段蒙氏教育的价值: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及一百多个国家。

编辑本段中国蒙氏教育现状

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中传播的趋势是从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单位办园、私人办园到教育部门办园,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几个省区和直辖市。

早在20世纪初,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文译本的出现,蒙台梭利教育即传入我国。当时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评价蒙台梭利说:她的努力和功绩,揭开了幼稚教育新篇章,使幼稚教育耳目一新。1914年,江苏省成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1923年,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开办了两个蒙台梭利班(1926年因人事变更而停办),这些是蒙台梭利传入我国之初的情况。当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接触了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一经引入,即受到国内幼教界的好评与欢迎。

但处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政治衰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幼稚园的数量极其有限,且多由外国支委会开办,国人办的幼稚园数量少、规模小、经费有限,无力采用被人称道的蒙台梭利教育。20世纪30年代初蒙台梭利博士致函中国教育部长,邀请中国派员赴罗马参加教师培训,并征集在中国采用该教育的报告及书籍,我国时任教育部长蒋梦麟先生回复称:你的教具颇多,但不甚经济,中国多采用设计教学法,教材取自生活,不需购置教具。又称中国没有实施蒙台梭利的报告文章及翻译的书籍等。教育部长之言反映了当时的实情,蒙台梭利教育虽受到称赞,但不适应当时我国的国情,因而未能传播开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国家的全面建设。当时政府提出了“全面学习苏联”的方针,中央教育部聘请了苏联幼儿教育专家,翻译了苏联的教材,以苏联的学前教育模式改造中国的幼稚教育。将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幼儿教育家均视为资产阶级性质,持批判、否定的态度。蒙台梭利及其创立的幼儿教育法同样未能免于批判,被冠以唯心主义世界观、资产阶级儿童中心主义、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教育、机械地感官训练、以轻度弱智儿童的教育来教育正常儿童等,遭到全盘否定。对蒙台梭利教育的批判是伴随政治运动的兴起而进行的,因此已不计其数了。长期批判造成的后果是:阻碍了人们真实地了解蒙台梭利其人及其教育;由于批判所持观点的偏颇,导致抵毁和扭曲了蒙台梭利教育;在实践中禁锢了蒙台梭利教育,致使无人知晓,更说不上采用了。

1978年以后,新的一页历史被掀开,学术界逐步走向务实,走向开放,走向纠正错误。打开了国门后,我国幼教界前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乐山先生从外部世界的幼儿教育中发现了蒙台梭利教育依旧存在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终于在1985年——中断了60年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卢教授编著的《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1990年和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外国教育各家名著丛书中,相继翻译了蒙台梭利的4本专著,即《童年的秘密》、《有吸收性的心理》、《蒙台梭利教育法》、《教育中的自发活动》。同时在大学的课程也中止了对蒙台梭利的批判,而代之以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客观介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境外的幼儿教育交流日益迅速,一些热爱国家、热心幼教的人士带来了台湾幼儿园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信息,并拟将这一优质的幼儿教育方法提供给大陆的广大幼儿。他们找来合作伙伴,实施夙愿。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台湾蒙台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合作引进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项目,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及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成为该项目的实验基地。1994年暑假,台湾派讲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培训老师,秋季开学后便正式启动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北师大威斯达公司紧跟实验研究,于1996年春季完成了蒙台梭利教具的生产,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蒙台梭利教具的公司。与此同时,北京市崇文区第三幼儿园、宁夏银川市蒙台梭利幼儿园也相继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实验研究。至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

实验进展的成效渐渐影响开来,首先被吸引的是家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接受这一良好的教育,渐渐地便有更多的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教育实验班。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中传播的趋势是从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单位办园、私人办园到教育部门办园,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几个省区和直辖市。

众多的蒙台梭利班发展水平尚参差不齐。一批参加课题研究的幼儿园,矢志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仍在不懈努力地探索、研究与提高中。也有一些幼儿园由于师资培训欠缺或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领悟得甚为肤浅,成效寥寥。

回顾我国蒙台梭利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的10年路程,感慨良多,现总结几个要领与同行分享:

一、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学习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努力自主自由地学习。

二、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环境是儿童自我成长发展的决定 因素。

三、儿童在“工作”中练习独立,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

四、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不强求、不施压。

五、教育者要学会“静观等待”、“克制”、“公正无私”和保障儿童自由的实现。

六、以教具和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性地发展。

七、吸收中华文化和当代科技成果,适应本土、适应时代。

八、接纳现代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发展儿童的早期教育。编辑本段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内部的自然发展。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冲动,赋予他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断发展。一是主导本能,这种本能对于处在生命初创时期的婴儿提供指导和保护,甚至决定物种的生存。二是工作本能,这是人的基本特征。幼儿正是通过不断的工作在进行创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它既能使人类更新,又能完善人类的环境。

在心理方面,幼儿心理发展既有一定的进程,又有隐藏的特点。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因为每一婴儿都有一种创制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一个精神世界,所以,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每个幼儿的精神也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创造性的精神。

在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 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应该注意幼儿的心理发展和生理的发展之间的密切的关系。她说:“如果心理的压抑会影响新陈代谢,并因此降低了一个人的活力的话,那可以肯定,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富有刺激的一种心理体验能够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并因而促进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编辑本段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与训练

一、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感官教育训练、运动训练与智力发展以及感官教育与纪律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

她认为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蒙台梭利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感,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过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官教育显得至为重要。同时她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再者,她还认为,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视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提高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大小、高低、粗细、长短、形状、颜色及不同的几何形体;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听觉训练是要使幼儿习惯于区分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的训练则是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官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促进和发展他们一般感受的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受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也为将来进行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她认为,感觉教育的实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她提倡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官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去进行自由的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所以,在蒙氏的教育教具中都设有专门的错误控制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按照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

二、蒙台梭利感官训练

1、感官训练的目的在培养幼儿感觉的敏锐性

不论是在家庭中的婴孩或进入幼稚园的幼儿,不但应该把感官训练列为首要项目,更应该在过程中不断地求其更精确、更敏锐,使幼儿的视、听、嗅、味、触觉都能够灵敏而精确。借以让幼儿认知、辨异等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进而产生分析、综合、研判等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为基础。

2、家庭中感官训练的着眼

父母对幼儿在家里实施感官教育,除了达成前述的“目的”以外,还要有四个着眼: (1) 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认知习惯”,不要稻栗不分,“马马虎虎”。 (2) “循干追根”,要有系统,不要杂乱无章。 (3) 是简单明了,不要复杂。

(4)是配合学校, 除了“衔接”外也要“延深”。如此才能不只仅使“耳聪目明”,更能养成不断增进感官敏锐,精确的观察能力,也会同时培养了条理分明的认知习性。

3、感官教育的三大原则

父母纵然不是幼教专家,但却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若能坚守下述三个原则,依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坚持蒙氏的原理:让孩子自由地适应, 你只为他准备环境,和诱导他去接触你所设计过的教具(一般人所谓的益智玩具)。千万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订下“教”他的进度,以免孩子被“盯”得厌恶学习,害怕你来“教”他。

(2)衔求品名(形状、颜色、名称、用途等)的认识,再逐渐进入确实、精细的程度。

(3)由听(妈妈讲说)到看(实物接触), 并充分利用五官,再进入手脚“做”的阶段。如此方有最好的教育效果。

三、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学习分三个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对教具有更好的认识,可以让你了解幼儿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实你的训练。

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必须用于所有的每一个教具的介绍,也可以用于识字教育上。当你要开始示范任何一种教具,须指示幼儿用不同物体加以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例如:大-小、大-较大-最大、大-稍大-较大-很大-最大;小-较小-最小小-稍小-较小-很小-最小;至于长-短、轻-重、粗-细、硬-软等等,也是逐次渐进的做精确的认识。凡物体的感性层次,都要让孩子从五官的接触,到心智的刺激,逐次地、确实地得到深刻的印象。

这样“做”是让孩子聪明、精灵的基本方法。父母亲要有计划地去做,有耐性有恒心地去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更应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心智,所以也就越要讲求方法,才会收到效果。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有厌烦的感觉。以上所说,是感官教育,由物体性质的直接认知到“量”和“比较观察”的间接培养,是要从一岁到四岁都要下功夫的。

至于感官认知,学习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进行:

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先由物体──名称)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亲用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幼儿说:“这是红圆形的糖果盒。”反复地说到你觉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合为止。

第二阶段: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到实物)。母亲要确知前一阶段的效果如何,就对幼儿说:“请把那个红色糖果盒拿给我。”一面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儿正确地拿给你为止(当然你必有两个以上不同颜色的盒子)。

第三阶段:类似物间的辨别(事务的确认和辨异)──当幼儿已经了解红色糖果盒和记住了这个名称之后,就指各种类似物问幼儿说:“这叫什么?”他应该答出正确的名称“这叫×××”。假若答不出了,再帮助他反复说到会了为止(这样也同时训练了语言发展)。以上这些原则或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第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却是极为新鲜但颇困难,因为小头脑中对于红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要有百分的耐心,十分的用心来做这件事才行。 此外,在你计划安排你“亲职教务”的时候,必须注意你孩子的年龄,和他心智发展的程度,应该依期年龄层次的感官发展的敏感状况,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而适慎地思考策划,千万别着急!同时也要记住,现行的每一步骤,都关系到下一个步骤的进行;所以必须按照进展程度的模式去进行。 编辑本段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工作,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蒙台梭利教育发妥善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共同成长。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及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台梭利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阅读、书写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期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是这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就会消失。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蒙台梭利教学法乃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Maria Monteori)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在教室中就像一个温暖的“家”、而孩子来到学校也只是从自己的家庭到另一个“家”、养成孩子喜欢上学、喜爱学习的态度。

一、日常生活教育:训练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 的习性。

二、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杰作、可精练孩子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使孩子五官更敏锐、进而更聪明有智慧。

三、数学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较,最后引入加、减、乘、除等具体操作,而进入四则的运算、建立教学基础。

四、语文教学:蒙台梭利博士发现儿童语言的敏感期在六岁之前;因此我们不但强调母语教学、同时培养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在蒙台梭利的教室里配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玩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编辑本段蒙台梭利方法论

(一) 设计环境

遗传无法完全决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后天的环境对人出生后的智能发展才有着大部分的影响。

蒙氏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上述的两件事实,我们在前面第七章已经分别叙述过,蒙台梭利教学法的首重环境,就是基于同样的认识。基本地来说,蒙台梭利教学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其实综合起来,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教育“孩子”的环境。

硬体设备(和附近的环境) “教育环境” 教具 老师(导师) 孩子 在一个完美的环境中,除了有方便孩子的“硬体设备”──慎重选择过的“教材、教具”(静态):还要有娴淑慈爱的“导师”,在其中担任设计教材和诱导孩子学习意愿、以及在两者之间扮演沟通牵引的角色;当然还有主体人物──充满活力和学习意愿的“儿童”(动态)。

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帮助儿童能够良好发展的环境,蒙氏说的最具体的就是:“儿童之家”。我们现在就简单扼要地介绍给中国的母亲们。

1、它必须像个家

蒙氏说:“所谓‘儿童之家’是指能够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注:不要误会为孤儿收容所),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与客观环境而定。”

“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让他们放些自己喜爱、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小摆设。

“家”中的主要房间是智力活动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较小的浴室、餐厅、会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让孩子活动和生活的空间。

当然,像台北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居住空间狭小,不是每个父母都拥有如此庭院式的房子,所以只要是你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气氛,为他安排一间“工作室”,陈设些经你慎选的益智玩具(最好不要市上的电动玩具)以及他的“工作”成绩;另外的一间是专用的卧室兼起居室。并且要常常带他到野外去踏青,以补没有院子的不足,这样也就是一个很好的蒙台梭利教育环境了。

2、以幼儿为中心

家中设备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主。不但教具内容要适合孩子智力发展的阶段,所有的硬体设备也都以孩子的高度为标准,因为在儿童之家内,一切事务都由孩子们自己动手。

3、从最简单的说起:

食:吃饭的桌、椅、匙、抹布、手布„„等,都应适合孩子的尺寸,你只要设想:从孩子一上饭桌,到吃饭完后下桌的中间会经过哪些手续?而哪些是过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们的大小、轻重等等,都必须是适合孩子能够使用的。

衣:是否已为他安排了一个高度适中的衣柜,让他可以轻易地打开,将自己的衣物放入、挂好„„

住:假如家中有

六、七个月大的婴儿,你是否能为他安排一大片可供他爬的空间(或客厅改造,卧房改造),至于到婴儿会走以后,客厅、卧室都应特别设计,随孩子的成长而准备、改变„„。

行:除了为他安排了各类适用的小鞋外,是否在门外安排了一个空间,可让他把自己的鞋子放整齐„„。为什么要以孩子为中心设计环境呢?因为我们的安排,不是只看见近程目标(适合他活动),而是为了培养他能够一切自己动手,不会依赖他人的“独立”性格。 我想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大部分的妈妈往往太小看了自己的孩子,以为她二岁半的“宝贝”什么都不会,其实,他不但会自己擦鼻涕、折衣服、脱鞋子,还会打扫环境呢!

关键就在你是否大胆和耐心地给过他机会“自己做”,而且曾否成功地引导过他。

4、布置要安全、美观、有秩序

至于所有的硬体安排,必须要注意到安全性,例如:你给孩子用的椅子,应避免用夹层的,因为孩子还无法控制重量,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夹伤,最好是固定型的。陈设的架子是否稳固,

门是否钉牢等等,都是大人必须细想周虑的重点。要想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养成他爱好整洁的习性,设备布置的美观与否也是重点之一。应该要朴实亮丽,而不是“昂贵的,就是最好的”,太过的奢华耀目或复杂灵巧对孩子并没有好处,只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秩序”,并不只是说每样东西都有条不紊。而是更进一步地指陈设的顺序,都经过大人考量过小孩的接受程度、需要,使用上以及归还是否能够方便而言。因为秩序对幼儿的意义重大,幼儿会在有秩序的环境中,容易经由“自己的观察”,找出自身之外物与物以及自己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促增心智的吸收。同时,有秩序、爱整洁的习性,也都是经由美好的环境而培养的。

总之,预备好的环境应也是具有文化素养的地方。它能 1.充分发挥孩子的生命力。 2.保护孩子,给他安全感。

3.供给孩子自由活动的场所。

4.美。

5.有限制──主要目的是让孩子适应,而不是因为好奇而吸引他。

6.有秩序,要随孩子成长的需要而有渐进地变化。

所以要给孩子智能上的启发,环境中的设计和整备是第一步要您下番功夫的。

(二) 导师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的以老师为中心。所以老师就不再是一个站在黑板前面大声呼叫,发号的权威角色了。他不会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

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而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的“老师”在“实验儿童之家”称之为“导师”(在日本称之为“指导员”或“导员”。由于此书是针对母亲而写,所以此章中所述的导师都是由母亲在家里代替)。

1、他必须懂得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

我们说蒙氏是一个实践家,因为她会将理想化为方法而付诸实践;我们又说她是教育家、科学家,因为她用观察的方法,发现了《童年之秘》(意指童年成长的奥秘。这是蒙氏理论的名著),替孩子找出了教育的根据点。

正因为蒙氏实践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据对“儿童的发现”(意指蒙氏对儿童的发现,亦为名著)而设计的,导师假如不明白这个道理,便会一成不变地、机械式地指导儿童,反忽略了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因他们成长的法则和个别的差异,而造成不合理、无效果的干预行为,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

此外,她也要熟悉蒙氏的教育方法。例如:家庭主妇想将一块猪肉切丝,假如她能细细地观察了它自然组织的纹路,懂得运用适当的刀法,就可以顺利而且漂亮地切出一条条肉丝;反之,如果拿起刀就乱切一阵,结果的不顺利与难吃是可想而知的!

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导师,在指导儿童学习的“工作”时,会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序与启、导之间的变化;她会懂得孩子内心的意识,和学习的能力与自然的限制;以及什么年龄,什么心态应该给他什么东西,而予以正确地指导,才会有效地帮助他们的身心能够正常发展,并提高其智能潜力。

2、要懂得如何操作教具

儿童借着教具获得智力与体能上的开发,而教具的介绍,必须靠导师适当地提示,所以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人物。

她不但能“简易”、“简洁”与“客观”地示范给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了解孩子对此项教具的反应,以决定启发他继续操作或诱导他暂时停止。

她还要虚心认真地观察面前“这个”孩子内心的需要和限制(尤其心智和体能的)。同时也能真正地懂得什么是“以孩子为中心”!例如:不用强迫式的语气命令他这样、那样地去做;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不采取高倨姿态;示范时能轻声细语,动作轻慢而利落等等;这些细微的地方,导师也都必须注意,才能让孩子明明白白地领受,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

3、导师的综合特质

她要很有耐心地观察孩子,关心他们的需要,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她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气氛的负责“准备人”;孩子如何和环境接触,他能居中协调与引导;更是一个孩子学习“灵感”的“启发者”,与转变“头脑”的“诱导人”。他要能保证这个环境,维持环境的完整,让孩子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完整的学习。这些特点,是幼教导师都应具备的素质。此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导师本人须时常保有谦虚的下台心态。有许多大人常存着些老气横秋的态度,比如说:自以为是。这在蒙氏教室里,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物”,因为它遮蔽了导师对儿童的认识,容易导向武断与强行方法上的错误。所以在蒙氏教育里,“大人”也是受教的一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导师必须具有谦卑、仁爱之心,要能改变个人传统“唯我独尊”或孩子无知无识的不良旧观念;重新认识儿童是潜力无穷,前途远大的“未来才俊”;并且要以儿童为师,才能当一个成功的新幼教导师。

4、具有成功的启发技巧

“启发式教学”的标语,几乎在每一张幼稚园的招生简章上都能看得见。但是妈妈们得小心,以大人为中心的启发,仍旧是依成人的主见“传授些知识给孩子,让他们被动地去领悟、记忆或模仿”,完全不同于蒙氏教育里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打开吸取知识的灵窗,运用自己的思考,而日新又新”。让我们从一句问话中来体会这种不同(当然,得视儿童发展的程度来发问):

▲传统式:小明,你看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

▲蒙氏:来!小明,摸摸看这两个球,你发现了什么? 前者的问题,局限性大,而且早已规定好儿童必须回答些什么问题。后者的弹性非常宽,他不仅要小孩亲自摸摸看,去体会感觉,更将问题的限度放到最大,孩子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脑子,发现事物的种种不同和奥妙。再来,前一个问题,是老师“期待”的有限答案;后一个问题,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各种的答案。观点与立场,是多么大的差别呀!

如何启发孩子,是一件颇难的工作,需要相当多的思考与技巧,经验的累积与专业性的训练,都是不可缺乏的修练。但假如您是一个新手,无法拿捏其中的诀窍,要心里摆着一个谱:“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去动头脑”,话出口前也先细细咀嚼再三,时日一久总可以揣摩得到其中方法的!

5、具备爱心、耐心

虽然儿童在本能上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动机”,会驱使他(她)们自动地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以及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没有老师用她们的“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难以持久而“见异思迁”,而使得蒙氏倡称幼儿成长的“工作”(指儿童自己去接触环境,实际地去操作教具而求长远的工作),变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谓的“游戏”;意义和效果就完全变质了。所以有爱心、耐心、高度教育修养的导师,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三)教具

▲小明拿着一盒积木,蹲在地板上,一块接一块地往上堆,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就在堆完了一座“城堡”后,他将积木往地板上一扔,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华拿了一块地毯铺在地板上,又从架子上将十块粉红塔由小到大,一块块地取了下来,放在地毯的上方,他坐了下来,找出最大的一块,放在第一层,接着又找出了次大块,将它放在最大块的上方于是,他以同样的方法,一直做到最小的一块也完成,又用手检查了一下是否整齐。做完后,他又一块块地放回架子上,地毯也收好。

注意到没有?这两种活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小明玩的,我们称为“玩具”?小华玩的,我们称为“教具”?

1、教具与玩具的不同

“教具”带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它具有严肃的意义,不能随意地被安置在厨房或者客厅;也必须有专属的“活动室”,与特定的使用规则,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再来,由于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例如粉红塔,为了让孩子能以触觉与视觉来分辨大小,所以在颜色上也就设计成单一化,目的在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会为其他因素所干扰。但是,在孩子能完全地熟悉这个基本功能后,它能被允许与他种教具变化地使用。

教具具有教育孩子了解大小、轻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能产生次序、顺位等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物的本身,也旁及到外围的一切行动。所以,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的尊重它、维护它的素养。在这样教养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尊重“长幼有序”和“先来后到”等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

至于玩具就不一样了!玩具的制造,虽然有些也带点教育意义,却不是十分明显,它的大部分目的只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想赚妈妈荷包中的钱,而妈妈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或是爸爸想同时满足孩子和太太的要求,也就不惜花费地买回家去。但孩子玩了不久,就想要了解为什么那辆小汽车,既没有司机也不会掉下玩具盒子外面去?自动会转头,好像轮子上有眼睛?比爸爸还能干!究竟有什么道理?想问明白,却常为难了妈妈;妈妈推爸爸,孩子却等不及,只好动手自己拆,不到两天,“玩具”成了废物;仍旧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而且引起一连串的后遗症,如孩子轻视爸、妈无能,既不能给他满意的解答,又不能替他修复玩具,于是缠着、哭着又要买更“好玩”的。造成妈妈买也不是,不买,孩子的哭功、缠功更加烦人„„所以说,玩具无法满足孩子的道理也在这里呀,它蕴含不深的教育意义是无法带给孩子们成长的! 编辑本段玛丽亚?蒙台梭利

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1870年8月31日诞生在意大利安科那省奇纳瓦里。父亲亚历山卓?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思想保守,母亲蕾柰德 ?史托普尼系出名门、美丽而开朗。蒙台梭利是家中的独生女,但母亲并不溺爱她,所以蒙台梭利从小就能够关怀别人,并培养出择善固执的个性。26岁时,蒙氏以极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父女两人又合好。虽然贵为女医学博士,然而她却仍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她只能在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科诊所担任助理医师,就在这时候,她开始接触白痴儿童,并对他们产生同情,也开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也因此对教育产生兴趣。她着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也开始精研法国医师伊塔。塞根及意大利人类学者塞奇的著作。在精神病诊所两年,奠定她的发展智力需要透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念。蒙台梭利是世界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为幼教事业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人。蒙台梭利1952年去世。“蒙台梭利教育法” 为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赢得各国教育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为表彰蒙台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一九五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 托里斯 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玛丽亚 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一九0七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动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造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儿童之家”。一九零九年蒙台梭利写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方法》一书,一九一二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一百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蒙台梭利学校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0年代,仅仅美国就有一千多所。蒙台梭利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

蒙氏教育法简介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

一、蒙氏教育的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 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氏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氏教育法本质的前提。

(1)、关于自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关于纪律。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在蒙台梭利早教之家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自愿的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动。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环境教育儿童

蒙台梭利早教之家十分重视环境,“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保育内容,而且保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地发展,完善其人格。然而,多数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中。儿童天性亲近自然,但是,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却距离儿童越来越远了。他们居住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世界中,身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其规格、重量及形态都是不完全相适宜的,难于随心所欲地操作。“有准备的环境 ”是为了让精神处于胚胎状态的儿童能够顺利成长,将秩序与智慧等精神食粮的环境预备好。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而言,成人的环境与儿童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因此儿童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但是,儿童一直依赖成人的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锻炼自己。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儿童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永远无法脱离成人而独立。因此,蒙台梭利早教之家根据儿童六岁以前的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创设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让儿童自己生活。这个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其意义并不仅是环境,而且是儿童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儿童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儿童所经验到的截然不同。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儿童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人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生存时,必须愈加保护儿童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2)、给儿童安全感。人类的孩子比其他动物的成熟来得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3)、可自由活动的场所和用具。儿童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和场所。

(4)、美。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最初的活动欲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必要的限制。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以至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为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活动,而导致精神疲惫、散漫,教材及活动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限制。

(6)、秩序。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像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的话,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7)、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 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儿童智慧的教材中。 这种秩序可使儿童向真实且正确的“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儿童能真正认真的去进行“真实的生活”。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已世界内活动的儿童,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而秩序应表现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成人的文化世界相连贯。

四、蒙氏教育的五大教育内容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动作训练、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照顾他人、社交行为。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感官教育:通过对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注意力。有助于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康复。

数学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语言教育:通过对听觉、口语、视觉、语音、文字和阅读练习,培养幼儿听、说、认、读和书写能力。

科学文化教育: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科学、音乐、美术。通过让幼儿学习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在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尽管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显著。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寻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征。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成人观察到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和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但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书 名: 蒙台梭利教育法

作 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李浩然 译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

ISBN: 9787504463708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内容简介

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父母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就像与其他人交往一样,不随意干涉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不粗暴地拒绝孩子,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个“儿童之家”,细心地观察孩子,耐心地等待,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和帮助。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生儿的秘密——人类生命成长的特殊规律

第二章 儿童的敏感期——抓住儿童心智发展的最佳时机

第三章 感官教育——完善孩子的心理感觉

第四章 日常生活教育——增强孩子的自主生存能力

第五章 语言教育——书写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 数学教育——数字敏感度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 自然文化教育——在大自然中汲取精神养分

第八章 运动促健康——孩子身心均衡发展的基础

第九章 科学膳食——充足的营养让孩子更健康

第十章 独立即发展——孩子需要自由的活动空间

第十一章 纪律的自然建立——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工作

第十二章 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分辨善恶的“内部感官”

第十三章 儿童心理健康——父母的自省与职责

第十四章 性格的形成——如何让儿童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人 扩展阅读:

1

儿童教育:http://www.daodoc.com/ 5

http://www.daodoc.com/huati/zhineng/app/article.asp?article=23802 6

http://www.daodoc.com/huati/zhineng/app/article.asp?article=23791

早教观念:蒙氏教育以自我人性化为动机的自由学习原理;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不能顾及)儿童的个性发展。

教学中心:蒙氏教育教学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根据儿童生命和心智成长的内在需要进行启发和引导,儿童自我学习、了解问题与发现问题,总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传统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主,儿童失去了自我发展、自我总结、自我认知的过程。

班组编制:蒙氏教育混龄编组,促进大小孩子的共同发展;传统教育按不同的年龄段分班组,一般分成大、中、小班。

上课形式:蒙氏教育不同形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根据自身内在潜力而进行选择;传统教育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团体的形式上课。

上课内容:蒙氏教育在同一时间追求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发展速度;传统教育同一时间必须学习和研究同一科目和主题。

时间要求:蒙氏教育允许儿童做长时间的、有价值的专注;传统教育用课程表和固定时间来管制儿童的学习时间。

学习途径:蒙氏教育直接同环境接触,通过大量的成系统的教具和众多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孩子各得其所,通过感官体验学习知识;传统教育教具简单,教师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孩子学习,感官体验少。

儿童敏感期:蒙氏教育根据儿童的各个敏感期为其提供相应的条件,使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传统教育忽视孩子的敏感期,延缓了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速度。

教学效果:蒙氏教育1)独立性、进取心、自律性、创造性强;2)上学后,数学绝对优秀;3)能为孩子全方位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统教育则不能肯定。

第17篇:蒙氏阅读

蒙氏阅读

已解决 悬赏分:50 | 提问者:yalun600 | 解决时间:2007-9-13 12:24 请问怎么教孩子蒙氏阅读?蒙氏阅读除了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以外,还有什么好处?请问孩子可以学到哪种程度?是不是可以认识很多字? 问题补充:

什么是手指字?????

最佳答案

阅读是孩子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

在现代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阅读陪伴人类终身。研究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蒙氏阅读通过系统的教材和合理的教学具帮助他们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材的选择

幼儿是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于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蒙氏阅读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的魅力,为孩子营造一个个完整的、有意义的、自然的阅读学习环境,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反复阅读儿歌故事。如:《小河边》(小班上学期)、《缝布袋》(中班上学期)……;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如:《早上好》(中班上学期)、《野猫的城市》(大班上学期)、《小螃蟹找工作》(大班下学期)……;同时,她还是想像和创造的结果,阅读儿歌故事可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的想像驰骋飞奔,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构造出一个个有趣的想像世界。如:《月亮,生日快乐》(中班下学期)、《逃家小兔》(大班下学期)……

欣赏与朗读

孩子首先是用耳朵来“阅读”,儿歌故事的语言是优美、规范的书面语言,通过欣赏和朗读,孩子注意到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这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美和对作品的理解。蒙氏阅读提供的录音带可以在晨间、餐前、阅读活动过程中、区角活动、午睡前等一日生活的诸多环节中使用,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既培养了阅读的兴趣,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划指跟读 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使字音和字形重合,完成辨字音、认字形的过程,也就实现了正确认读的目的。实践证明,孩子们非常喜欢跟着成人念儿歌,他们显然不认为这是在“学习”,而是在进行一项有趣的游戏。

连读:成人完整读一句话、孩子也完整地跟读一句话。

顿读:成人读一个字/词、孩子跟读一个字/词。这样既轻松又准确,“音”、“形”容易对上,还可以起到纠正读音的作用。

跳读:当孩子熟练了以后,就可以由成人读上句、孩子读下句。 正是通过这样的模仿,儿童开始从被动听别人讲故事,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逐渐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体验创造

体验创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搭设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让幼儿体会到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触觉的活动和愉快的游戏,从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表演

当孩子已经熟悉了儿歌故事中的内容,就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儿歌故事书,朗读其扮演的角色语言。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

扮演儿歌故事的主角,边朗诵边表演。

根据儿歌故事的情节设定角色,孩子选择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创编儿歌故事的后续情节或模仿儿歌故事的形式进行创编,孩子根据创编的内容进行表演。

重复阅读

有些经典的儿歌故事作品可以让孩子多次阅读。运用示范朗读、分组朗读、集体朗读、分段朗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孩子自然而然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孩子翻开书时,有一种自我实现感,即我也能自己读书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孩子正确“读”了书中的内容,老师和家长应及时鼓励,给予表扬,逐渐孩子就会真正喜欢上阅读。

想像 想像是培养孩子创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说过:“想像比思维更重要”。当孩子了解了儿歌故事的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事物将会如何发展。

第18篇:蒙氏数学

一、理论方面

蒙台梭利说:

1、幼儿的敏感期。1--2.5岁的幼儿已经有了大小、多少、轻重、长短等数量经验。而5--6岁的幼儿已经有数学的概念化。如 数、量、空间等的概念。

2、丰富的感官经验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如眼睛、耳朵、鼻子、手等就有看、听、嗅、味、触等感官经验。

3、蒙氏数学的核心是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操作学习。

4、学习成果的爆发性。“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有耐心,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通过前期的积累,就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爆发。皮亚杰说:

1、孩子早期的数学学习是离不开操作的。它分为动作水平、表象水平和抽象水平三个阶段。

2、知识习得建立在经验之上。班图拉的亲历学习。

二、操作材料

教师具备教师用书;孩子是学具、操作册、作业纸。对作业纸的发放也是很与学问的。可以整本发,也可以是撕下来有目的的发放。对操作材料上的图形要先让幼儿感知再让幼儿辨别。

三、教学流程

首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包括(物质的、经验的、环境的)、教学延伸包括(家庭的、园内的)及提示(注意事项)。

其次是教学过程。

1、准备活动,走线(线上游戏)控制在5分钟左右。

2、集体活动。控制在15分钟左右 。

3、分组活动(游戏+操作册)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交流与小结。控制在2--3分钟。

注意事项:如 ,学具的数量、课前准备、学具的收发。

幼儿期的数学智能提升活动,都是一些简易有趣又好玩的游戏,寓教于玩,只要是可以用具体事物表达出来的数学概念,都可以借着游戏让孩子毫不费力地认识到,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的讲座只是对蒙氏数学的初步的认识,真正想了解它的上法,学会它的上法还有待于今后自己对蒙氏数学的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纺锤棒箱

活动名称:纺锤棒箱的展示

教具构成:纺锤棒箱一套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一认识0、巩固数和量的对应练习。

间接目的一渗透集合的概念。

操作方法:

1、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纺锤棒箱的工作。

2、双手将纺锤棒箱取来放在桌子上。

3、指并读出数字1,“1”从箱中点数出1根纺锤棒放在1的格子中,指并读出数字2,“

1、2,2”从箱中点数出2根纺锤棒放在2的格子中,依此类推。

4、数完后,给孩子示意装纺锤棒的箱子已经空了。

5、之后指并读出数字0,“0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用放。

6、最后按照0-9的顺序将纺锤棒收回箱子里。(如衅9-1) 变化与延伸:可以用吸管、木棒、牙签或筷子代替纺锤棒,用橡皮筋将其按一定数量捆好,加0-9的数字卡片一起使用。

适用年龄:熟悉数棒和量练习的孩子。

注意事项:要一个一个点数并请孩子参与。

蒙氏工作教案:数字与筹码

活动名称:数字与筹码

教具构成:木制数字1-10各一个,55片红色圆形筹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一巩固1-10的点数,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操作方法:

数字与筹码一奇数和偶数的发现:

1、准备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数字与筹码的工作。

2、取来教具放在工作毯上,请孩子将木制数字按1-10的顺序横行摆开。

3、每读出一个数字就从盒中取同样数量的筹码摆在数字下面(可请孩子帮忙取筹码)。(如图10-1)

4、全部对应摆好,家长说“我们现在来给筹码排队好么?”,将筹码左右对称摆好。

5、指着1的筹码说“这是

1、1有小伙伴么?没有,给他起个名安叫奇数,我们请他站出来”。将1的木制数字向上挪动。

6、指着2的筹码说:“这是

2、2的筹码有小伙伴么?有、给他起个名字叫偶数,请他站着不动”2的木制数字不动。

7、依次类推,将

1、

3、

5、

7、9的木制数字均向上挪动,和

2、

4、

6、

8、10的数字区分开(如图10-2)

8、总结,“我们看看,

1、

3、

5、

7、9都有个筹码没有伙伴,他们叫奇数,

2、

4、

6、

8、10的筹码都有伙伴,他们叫偶数。

9、可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练习。

10、教具归位。

变化与延伸:可用纽扣、硬币、核桃等物品。

适用年龄:能熟练操作纺锤棒箱的孩子。

注意事项:摆放时筹码要左右对称。

蒙氏数学教具教案:加法板

A.教具

加法板

在30㎝×42㎝的板上画横18格纵12格的方格,上端写1-18阿拉伯数字(1-10是红字,11-18是蓝字)。10的旁边画一条纵的红色分隔线。

定规

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支装在木箱中。每支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故称为置之不理规。

蓝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数字写在木板右端。

红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

B.提示[A]——10的基本加法练习(10的构成)

1、在加法板上方的左侧按顺序排列1-9的蓝色定规。

2、右侧同样排列红色定规。

3、将蓝色定规1放在加法板上1的上面,也取红色定规9排在板上。老师说:“1加9是10。”

4、这时指着答案10和红线,(加法板上段所印的数字代表加算的答案。

5、其次取2的蓝色定规和8的红色定规放在板子上,“2加8是……10”跟着指答案10和红线。

6、同样进行3加7等于10 4加6等于10 5加5等于10 6加4等于10 7加3等于10 8加2等于10 9加1等于10 一直到全部结束。

7、让小朋友注意到每个组合的结果都是10。

8、依小朋友的要求,让他继续反复这项组合成10的基本加法练习。

提示[B]——构成11-18的加法练习

1、先把蓝色定规拿走,在加法板上放2的定规,再放9红色定规。

“2加9等于11”老师指数字11说道。

2、接着加法板上放蓝色定规3和红色定规8。 “3加8等于11”

3、同样地进行4加7等于11 5加6等于11 6加5等于11 7加4等于11 8加3等于11 9加2等于11

在加法板上排列出全部的组合。

4、把红、蓝定规全部归回原位。

5、其次拿掉蓝色定规2,在板上放3的定规,及红色定规9。

“3加9等于12”

6、以下同样地全部进行答案为„12‟的加算。

7、其次进行答案为13,14,15,16,17的各组组合练习,一直到最后„9加9等于18‟为止。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乘法板

A.教具

乘法板

自然色板上有纵横各10排,共100个圆穴。上方印1-10的数字(相当于乘的回数,代表乘数)。左端上方有一个稍大的圆穴,放红色小圆标识(指示乘法回数)。在左侧中央有一圆孔,由侧面插入数字卡片,从圆孔中可看到数字卡片上的数字。

附带教具有:印1-10的卡片和红色珠子。

100个红色珠子放在塑胶盒中。

数字卡片(被乘数)1-10共10枚。

以上乘法板进行问题集的练习。用订正板订正。

1、老师引导小朋友并说明教具之后,将乘法板、红色珠子(连盒子)、数字卡片等搬到桌上。乘法板的附近排出数字卡片(1-10)和放串珠盒。

2、对小朋友说:“4乘3回是多少?”拿出左上端的红色小圆标识. 例:4×3=

3、把数字卡片4从左侧面插进去。

4、左手手心放4颗珠子,红色小圆从左上移到数字1上方,把珠子在下面垂直排出来。

5、老师跟着说:“第1回……1,2,3,4”。

6、其次把红色小圆移到2的地方,左手手心再放4颗珠子,一边说:“第2回……1,2,3,4”,一边把珠子填进圆穴内。

7、其次以同样的方法,移动红色小圆到3,并纵向排出4个珠子。

8、排好的红珠子由左列开始纵的计数。

“1,2,3……12。4×3的答案是12。”如此告诉小朋友。

9、小朋友能理解整个练习的结果后,将问题集订正卡片(教师自作)给他自行练习。

B.直接目的

记忆100以内乘法。

C.错误的订正

用订正板。

D.适用年龄。

完成加法组、彩色串珠棒乘法的小朋友。

E.备注

红色珠子因为小,容易滚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

在练习时可先倒在杯子里。

蒙氏数学工作教案:减法板

减法板

A.教具

减法板

和加法板大小相同, 在30㎝×42㎝的板上画横18格纵12格的方格,上端写1-18阿拉伯数字(1-9是蓝字,10-18是蓝字)。9的旁边画一条纵的蓝色分隔线。

定规

(1)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支装在木箱中。每支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故称为置之不理规。

蓝色定规……有1-9共9支,数字写在木板右端。

红色定规……有1-9共9支,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

(2)自然色的木制定规17支,盛放木盒中.宽2厘米,长34-2厘米,以每2厘米递减. B.提示[A]——不用自然色定规的减法练习18-9=?

1、引导小朋友,说明教具之后,将减法板、红、蓝定规及自然色定规(下个提示使用)都从教具架拿到桌上(桌面宽度须足够排列所有定规),如数棒的方式排列。

2、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说:“我们试试看从18减9。”指减法板右上的数字„18‟拿蓝色定规9,定规一头„9‟字要刚好放在数字18(最上段右端)的下面。

3、指着最上段左侧的空格,读出数字„9‟之后,开始数空格。

“18-9……答案是9。”拿红色定规9和蓝色定规并排。这时让小朋友注意红色定规和减法板上段的数字同样是蓝色字。

4、最后将教具归回原位。

提示[B]

使用自然色定规的减法练习

在提示[A]完毕后继续进行。

1、“再来我们试试从17减9。”指着减法板上17的数字。

2、从自然色定规中拿起最短的盖在减法板18的数字止面。(因为18与这次提示无关。)

3、其次取蓝色定规9,一端对齐17下面排好。

4、进行与上个提示相同的操作。“17-9……答案8。”拿红色定规8排在蓝色定规旁边。

5、把每一枝定规还原。

6、找一些适当的题目(例如12—8)让小朋友试试看是否已熟悉减法板的操作。

注:题目必须从减法题目集,由教师自己提出(答案为个位数)。

减法板的蓝色分隔线(在9和10之间)表示减法的答案是在9以下。也就是红色定规一定出现在蓝色线的左侧。

C.直接目的

1-18的减法练习(答案全都是个位数)

D.错误的订正

用订正板或老师订正。

幼儿园大班蒙氏教案:除法板

A.教具

除法板

自然色的木板上纵、横各印1-9的黑色数字。横排的数字下有一列较大的圆穴作填放绿色小人之用,又配合纵横各个数字的位置有81个小圆穴。

绿色小人

木制的西洋棋式小人9个。

绿色珠子

81颗圆形绿色珠子,盛放在塑胶盒内。

B.提示[A]——使用除法板进行能整除的除法练习

1、将除法板、绿色小人及81颗珠子(装副教授盒子内),及另外一些杯子、白纸、铅笔等搬到桌上。

2、从盒子中取出绿色小人排列在除法板旁边。

3、老师对小朋友说:“请在杯子内放进24颗珠子。

4、“请把它们平均分给8个小人。”取8个小人排列在横列数字下方的圆穴内。

5、先在8个小人下面依次各排队一颗珠子。

说:“第一回,1,1,1,……”

6、“第二回,1,1,1,……”完子之后,同样分配“第三回1,1,1,……”

7、“全部珠子都已经平均分配完子。”确认杯子中没有剩下的珠子之后这样说。

8、老师说:“那么现在每一个小人分到几颗珠子?请数数看。”数过之后说:“分到3颗,24除以8等于3,这就是答案。”(并把问题写在纸上。)

9、反复操作练习。

提示[B]——使用除法板进行不能整除的除法练习

1、老师引导小朋友,说:“请在杯子内装24颗珠子,然后平均分给7个小人。

2、和提示[A]的操作方法相同,把7个小人下的圆穴内同样分配珠子。

“第1回1,1,……” “第2回1,1,……” “第3回1,1,……”

当分配到中途的时候,会发现珠子不够。

3、“第4回1,1,……”

4、“珠子不够了,所以不能平均分配。”再说明:“把这些放到下边的圆穴内,这些叫做余数。”

5、“这个问题,24除以7等于3这是答案。然后写余数3。”教小朋友问题和答案的写法及余数(……)的记号。用红铅笔写作数。

6、像这种有作数的反复练习几次之后,开始用除法问题集(教师自作)做练习。

C.直接目的

直接导入除法的练习

导入数的分割。(除数与被除数) D.错误的订正

使用心算板或靠老师。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分数小人

A.教具

4个木制小人。其中一个未分割。其余3个分割成2等分,3等分,4等分。本教具主要是让小朋友理解从1个整体(=1)分成若干部分,以引导进入分数的抽象概念。可以和分数嵌板教具并用。

B.提示

1、让小朋友观察教具并详细说明,接着将教具搬到桌上。在搬动时注意不要让小人落地上。

2、先拿整体的小人(代表1)放在桌上,用两手角模整个小人自上至下和所有的面,以熟悉整体。

3、其次取出1/2的小人,红色侧面朝向自己并排。用食指在平的剖面上下滑动,说:“这边是1/2,这边也是1/2。”

4、再把两个1/2的小人转成面对面,然后合在一起,说:“两个1/2现在已经合成1了。”再用手上下抚摸合在一起的小人。

5、同样方法继续提示1/3和1/4的小人。

6、最后把小人一个一个放回台子上。这时台面上有4个整体(=1)。

7、如果小朋友喜欢,可继续反复练习。

8、最后进行1/2,1/3,1/4的名称练习。

C.错误的订正

1/2,1/3,1/4各个侧面的颜色不合。

由于分割的比率不同,各个部分的大小各异,组合时就不能构成一个整体(=1)。

D.直接目的

知道1个整体(=1)如何分成若干部分。

作为进入分数的准备。

对于分数抽象概念的准备。

E.备注

将1/2,1/3,1/4的部分小人各1个拿来与整个„1‟的小人排列比较。

指示2个1/4与1个1/2是相同的。 学习2/3,2/4,3/4的记号。

中大班蒙氏数学:100串珠链(短链)

A.教具

10根金色串珠棒结成链形,成为一条100的串珠链。

100串珠板……1片(正方形)

指标……印1-9数字的绿色指标,9枚。

印10—90数字的蓝色指标,9枚。

印100数字的红色指标,1枚。

B.适用年龄

完成塞根板、数字排列的小朋友。

C.提示

1、引导做完塞根板(2),并能数1-99的小朋友进行教具的说明。

2、尽可能准备大而长的地毯,把100串珠链放在地毯上拉直。

3、把100串珠链摺成与100的正方形串珠板相同形状,然后把100的串珠板叠在上面比较,是相同的形状。

4、其次将100串珠链两端拉直,开始数。

5、利用桥帮助计数,最初数到10,在每1个串珠旁放1枚与数目相对应的绿色指标。

6、在„10‟的串珠之处放10的蓝色指标,每数到„20‟,„30‟……„90‟的地方,也同样各放代表该数的蓝色指标。

7、最后到„100‟之处,放100的红色指标。由于小朋友是顺着串珠一直数下来,所以老师可以用正确的名称帮助他计数。

8、指导强调„99‟后面是„100‟。

9、放红色指标100的同时,在旁边摆上100的串珠板。

*虽然是让小朋友自己数连续数,但是当他数,1,2,3,4……10算一个区间,11-20再指导他当成一个区间来计数。

D.错误的订正

计数的方法、指标排放的方法。(老师的确认)

E.直接目的

熟悉到100为止的连续数。 利用此练习很有规则的熟记各个数字。

导入间隔计数(2,4,6,8,10……)。

F.间接目的

专注力与独立心。

蒙氏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接龙游戏的减法

A.教具

与接龙游戏加法相同的教具。

减法用灰色串珠1-9各5-10根。

B.适用年龄

已经熟悉加法接龙游戏的小朋友。

C.提示[A]

接龙游戏减法的操作

1、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并搬到桌子上。

2、介绍减法用灰色串珠。“这是减法用的灰色串珠1,这是2……”一直介绍到5。

3、“这是6的减法串珠。在5之后,珠子的颜色不一样。”提示啵强调区别之处。让小朋友数几次。依次介绍到9。

4、老师再对小朋友说:“请和进行加法练习时一样排成长龙。在彩色串珠之间和进灰色的减法串珠。”

注:整体看起来,彩色串珠棒要比灰色串珠来得多,而开头也一定要放彩色串珠,以免产生负数的情形。

5、黑白串珠还是按照1-9的顺序排列,放在绒布左上角。

6、排列完毕后,彩色串珠棒、减法用串珠的箱盖必须盖上。(每个木箱都必须有盖子)

7、和加法时同样以桥帮助计数。

8、老师向小朋友约定:“每次碰到灰色的串珠就倒数回去。

9、和加法接龙游戏时相同,数到10就以桥隔开,再用1根金色串珠棒代替,剩下的部分换成黑白串珠,换下的彩色串珠棒就摆在右下角。

10、然后,再由黑白串珠的部分数起1,2,3……。如碰到灰色串珠(减法用串珠)就中止,照原先约定,灰色串珠倒数回去,再以桥放在倒数回去的地方。如果倒数回去后,剩下的数不到10,将金色串珠棒换成黑白串珠。

11、数完后拿起来的灰色串珠就放在右边彩色串珠棒的旁边(操作中使用的金色串珠棒、黑白串珠用完后应放回原位。

12、灰色串珠少的话,金色串珠棒就会逐渐增加,最后再加上黑白串珠。

13、“这就是彩色串珠棒(加法用串珠)减掉灰色串珠(减法用串珠)的答案。

14、马上可以进行验算。

提示[B]

接龙游戏(减法)的验算

1、先拿右边的彩色串珠棒与灰色串珠对应。(例如拿灰色串珠的6与彩色串珠棒的6放在一起。)

2、当数目不同无法对应时,打开盛放彩色串珠棒的木箱进行交换。(例如将5的串珠换成3和2的串珠)。

3、灰色串珠与彩色串珠棒对应完后,剩下的彩色串珠棒就是答案。这个数如与提示后剩下的串珠(金色+黑色串珠)数目相合,即是正确答案。

4、最后对小朋友说明:“这个(先前提示剩下的金色串珠棒+黑白串珠)和这个(对应之下的彩色串珠棒)的数目相等,所以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不等就是错了。)

D.直接目的

减法的基本练习。

E.间接目的

负数概念的预备. 注意力的练习. F.备注

计算彩色串珠时,每遇到灰色串珠一定要倒回去计数。

每次排完彩色串珠棒或灰色串珠后,箱子一定要盖好。

在排列时一定要把彩色串珠棒排在前头。

一定要验算。

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展示页:接龙游戏的加法

A.教具

彩色串珠棒1-9,各有5-10根盛放在木箱中。 用厚纸或塑胶片制作„桥‟。

黑白串珠……1-5为黑色,6以上至9为黑色+白色,各准备1根装在小盒中。

10的金色串珠棒……40-50根。

白色绒布。

B.适用年龄

完成十进法提示的小朋友。

C.提示[A] 介绍教具彩色串珠

前面提示已经详细介绍过,在此不再重复。

黑白串珠

1、从小箱里拿出黑白串珠,老师对小朋友做以下说明:“这叫做黑白串珠棒。这是„1‟的黑串珠。”展示1的串珠。

2、同样的方法介绍到„5‟的串珠。

3、其次老师拿出„6‟的黑白串珠,说明:“这是6的黑白串珠。到5为止是黑色珠子,6开始加上白色珠子。”

4、同样介绍了7,8,9。

5、让小朋友进行数1-9的黑白串珠的练习。

提示[B]

接龙游戏(加法)的操作

1、介绍过彩色串珠及黑白串珠之后,老师对小朋友说:“现在我们来做接龙游戏的加法。”把绒布铺好,取适量的彩色串珠棒,任意排成一条长龙。

2、装彩色串珠棒的箱子盖好后放在右上方。

3、其次把黑白串珠依1到9的顺序在绒布上角排一个塔形,箱子盖好。

4、再把金色串珠棒整箱放在黑白串珠旁边。

5、每种串珠的位置都决定后,开始数排长龙的彩色串珠。原则上由左向右数起,再以桥区分间隔。(数数时速度不要太快。)

6、数彩色串珠棒,每数到„10‟之处即以桥隔开,再换成1根对应的金色珠棒。

7、老师对小朋友说:“现在要换成金色串珠棒,我们把换下的彩色串珠棒摆在这里。”把彩色珠棒放在绒布右端下边。

8、其次,桥隔开后剩下的彩色串珠棒数目(桥右侧的串珠数),就交换成黑白串珠。

9、其次再重新数的时候,必须由“黑白串珠”开始数起。

10、从黑白串珠开始,每次数到10就拿对应的金色串珠棒来交换,交换后的黑白串珠一定放回原位。

11、同样的方法沿着“长龙”一直数下去。

12、数完之后,全部是10的金色串珠棒和最后的黑白串珠。(要是没有个位数,最后就只有金色串珠棒。)

13、“全部数完了。把长龙全部加起来,就变成这些。”再数金色串珠和黑白串珠。

14、最后说:“这就是答案。” 提示[C]

接龙游戏(加法)的验算

1、做完接龙游戏的操作之后,接着告诉小朋友:“现在来做接龙游戏的验算。”把放在右端的彩色串珠棒(开始时使用的)的替换的10的金色串珠棒(+黑白串珠)相对应。

2、以彩色串珠棒与10的金色串珠棒对应,设法构成“10”。

3、彩色串珠棒和10的金色串珠棒相对应时因为要凑出10,所以须要先做彩色串珠棒的交换。(打开彩色串珠棒木箱盖子)

4、彩色串珠棒和金色珠棒(+黑白串珠)如果一致就是答对了,不一致就是错了。

告诉小朋友:“这就是验算。”把原来错误的订正改成提示之一。

D.错误的订正

金色串珠与黑白串珠相加的数与彩色串珠棒不一致。

E.直接目的

至10为止的加法练习。

将金色串珠棒作有秩序的排列。

F.备注

最后数出来的结果全部以金色串珠棒代替,故以称为“金色长龙”。

可以拿出1-9的彩色串珠棒各1根做练习。(答45)

注意:使用专用的带色盖子的小盒来装使用的珠串。

蒙氏教育教案:接龙游戏

接龙游戏

A.教具

1的串珠----红色 6的串珠----紫色

·2的串珠----绿色 7的串珠----白色

·3的串珠----粉红色 8的串珠----褐色

·4的串珠----黄色 9的串珠----蓝色

·5的串珠---天蓝色

每样各10串,同时要与个位数字卡片同时使用,分别表示数量和数字. B.适用年龄

对基本数量概念的练习已经熟悉的小朋友。

C.教具的准备

放在下一个接龙游戏教具的旁边,或者整组放在个人练习用的桌上。

D.提示[A]

1、引导已经熟悉1-9数量概念的小朋友,介绍说明教具。

2、在桌上铺好绒布,把教具搬来。

3、老师对小朋友说:“这些是彩色串珠棒。”从箱子中将1-9的串珠棒依次拿出来排在绒布上。

4、“1的彩色串珠棒是红色的。”数串珠说:“1”。

5、“这是2的彩色串珠棒,绿色的。”同样数串珠:“1,2”。

6、3的彩色串珠棒,4的彩色串珠棒,一直到9的彩色串珠棒,都是同样的提示。

7、全部介绍过之后即可进行名称练习。

8、将彩色串珠棒从1开始在绒布上按顺序排成金字塔形。

9、最后收进原来的木箱里。

提示[B]

1、将数字卡片随意排在绒布上。

2、从1的数字卡片,2的数字卡片,到9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成纵列。

3、排完之后将卡收齐还原。

提示[C]

1、彩色串珠棒不依顺序放在绒布上。

2、数字卡片同样地散置于右下方。

3、找出与彩色串珠棒相当的数字卡片,放在串珠棒旁边。

4、从1-9的配合全部以同样的方法进行。

5、反复进行练习。

提示[D]

1、找出彩色串珠棒的1放在绒布左上方。

2、2,3,4……之间保持一点间隔,按顺序排好,再把相当的数字卡片摆在串珠棒左边。

3、同样的操作进行到9。

4、其次先按1,2,3……的顺序排列数字卡片,再将相当的彩色串珠棒排在卡片旁边。

5、反复操作加强练习。

E.错误的订正

彩色串珠棒的量与数字卡片不一致,由老师订正。 F.直接目的

记忆与量相当的彩色串珠的数。

加强名称的记忆。

G.间接目的

数的念法与相等量的概念。

作为接龙游戏的准备。

视觉上作量的记忆。

H.备注

制作一册彩色串珠棒与数字的问题集,在问题中涂上与串珠棒一样的颜色将与数字卡相当的量着色

幼儿园蒙氏教学数学教案:邮票游戏的乘法运算

邮票游戏的乘法

A.教具

使用和加法邮票游戏相同的教具

写1-9的乘数小卡片。

几个乘法符号。

B.适用年龄

完成加法运算邮票游戏的小朋友。

C.提示[A] 1.没有交换时

(1)老师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并搬到桌上。

(2)老师说:“我们现在来做邮票游戏的乘法。”用不同颜色的色笔在白纸上写一个4位数。例如:1121×2=

(3)从木箱中取出与题目相等的邮票,放进各个位数的杯中,然后将木箱盖好。

(4)从个位顺次排列如下:

个位邮票1枚…1 十位邮票2枚…20 百位邮票1枚…100 千位邮票1枚…1000 (5)再一次把和上面相同的邮票排在绒布下段,老师说:“1,2,同样的„1121‟有2回,现在我们把它合在一起看看。从个位起按顺序合在一起。

(6)其次在左端下段排„1121‟的邮票,说:“同样的数重复加几回就叫做乘法。加的回数就以这个数来表示(指小卡片数字)。也就是说,现在重复加2回就称做×2。”然后把2的卡片放在旁边。

(7)从个位数开始数合在一起的邮邮票。

个位的邮票2枚…2 十位的邮票4枚…40 百位的邮票2枚…200 千位的邮票2枚…2000

(8)这个答案是„2242‟。在白纸上用铅笔写下答案。

2.有交换时„‟

(1)和提示[A]同样引导小朋友,把教具搬到桌上。

(2)老师说:“现在我们进行有交换的乘法邮票游戏。”在白纸上写一个4位的数。

例:1367×2=

(3)接着取出箱子中的邮票按顺序排列。

个位邮票7枚…7

十位邮票6枚…60

百位邮票3枚…300

千位邮票1枚…1000

(4)下段也排同样的数,如[A]的提示相同。于排列之后再合在一起,接着进行与提示[A]的6相同的提示。

(5)1的邮票有14枚…„14‟

老师说:“请把1的邮票10枚换成10的邮票1枚。”从木箱中拿出10的邮票1枚,把1的邮票放进去。(交换后把木箱盖上)

(6)10的邮票1枚加到十位的邮票中。

1的邮票只剩4枚…„4‟。 (7)其次十位的邮票是60+60+10等于„130‟把10枚10的邮票交换成1枚100的邮票。

(8)把1枚100的邮票加进百位的邮票中。10的邮票现在有3枚…30。

(9)其次数100的邮票…7枚…„700‟。

(10)再数1000的邮票…2枚…„2000‟。 (11)这个乘法运算的答案是„2734‟。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出答案。

D.直接目的

以邮票游戏进行乘法的练习。

E.备注 ·刚开始也可以用筹码表示乘的回数(乘数)。

·等小朋友熟悉之后,把小卡片用封套装起来,和教具一起准备着。

第19篇:蒙氏家长会

一、请家长参观本班的教室,让家长自由参观,并引导家长独立操作蒙氏教具。

自从我们的教具回来,就有很多家长想看看,想了解蒙氏教具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趁孩子们都不在,你们可以随意的看看,玩玩这些教具,自己动手做做看。(引导家长把自己当成孩子去做蒙氏工作)蒙氏的孩子常常说: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动手了,我理解了。

二、请家长交流刚才操作时的感受。

你们都做了什么?做之前是怎么想的,做完后又是怎么想的?(教师请一两个家长来说说)

三、教师向家长展示蒙氏教具的魅力。

1、0的游戏。

2、邮票游戏。

四、介绍蒙氏教育理念。

今天非常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能在双休日来到这里参加家长会。很多家长可能只是听说过蒙台教育,但真正对这项教育的理念了解并不深,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家长介绍什么是蒙台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身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因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这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教育。

1、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做事,学习生活。

2、感官教育: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训练幼儿辨别里及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3、数学教育: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学习空间时间概念。学习守恒。

4、语言教育:培养幼儿认读能力,听、说能力。培养幼儿书写能力。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5、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学习民族文化,培养自豪感。可以闪烁蒙氏教学和今日的教学的差别在于它的正确性,秩序性,纪律性。

五、班况分析,工作思路。

我班共有幼儿36名,其中男孩子占23名,女孩子占13名,幼儿年龄差距较大,最小的只有3岁3个月,最大的已经有3岁8个月了。班中有三名教师,*老师和*老师是分管教学的,另一名是管理幼儿日常生活寝食的,(说说两位老师的上班时间)本学期我们根据班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所需,将日常生活训练放在首位,日常生活训练是帮助孩子真正融入蒙氏环境的基础阶段,在通过反复的练习当中,帮助幼儿从小就能形成自我生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学会服务他人,为今后的各项工作和幼儿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日常生活练习在整个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具有起始性的作用,起着奠基的作用。它与蒙氏其他领域教育密不可分。其中包括:基本运动走、坐、立、拿、抓、搬、放、倒、剪、折的工作。社会行为门的开关、打招呼、应答的方法、感谢与道歉的方法、咳嗽与打喷嚏的方法。对自己的照顾擦鼻涕、衣服的穿脱、鞋子的穿脱、衣饰柜。对环境的关心扫除、餐桌的准备、照顾小动物,植物等等。

相信大多数参加过试园班的家长都欣喜的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短短几个月的点滴进步,象**小朋友,记得他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脾气特别大,哭着闹着不来园,他的力气又大,我们老师抱都抱不住,可现在他在班里表现可好了,上幼儿园不哭了,也不乱发脾气了,有时还帮我们做事呢;**小朋友也是,她那时候的哭声真是大级了,看她现在呢,不仅能高兴的来园,还特别有礼貌,主动叫老师;还有就是他们的排队,记得那时他们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带领下都那以排好,现在他们能不用拉衣服尾就可以排得好好的,排着队去公园秋游,一路上得到许多叔叔阿姨的表扬。他们从不会自己穿脱衣服,不和会独立进餐,不会排队行走,不乐意入园过度到今天的基本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这已经是他们的进步了,当然这与我们的蒙氏教育以及家长们的热心配合是分不开的。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仍得到家长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六、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

我们希望与家长和孩子们能成为好朋友,你们有什么疑惑或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向老师反映,这样我们就可以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家长提建议,教师解答)

七、通过电视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做蒙氏工作的相片。

八、结束。

第20篇:蒙氏理论

感觉统合最重要的是大肌肉的动作能力,这是一种大脑脑干脊髓神经,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肌肉健全手脚及躯干的活动力才灵活,脊髓部分的中枢神经能将身体感官的信息正确又有效地传到大脑再由大脑的中枢神经,透过分支和末端神经,再将这些信息传到大脑皮质层的各功能区,经由脑细胞的静电磁场认知了,这些信息的意义并加以组织,推理、判断并透过中枢神经系统,向身体发出指导,身体及手脚才能灵活的运动,也就是身体的活动可以刺激大脑的活动,脑细胞能灵活的运用,身体便能灵活些,大脑和身体不断地互动,也就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人类的感觉统合区有两个,一个在脚底一个在大脑,脚底的部分是我们的内脏,就是我们的心、肺、胃肠、肾脏的功能反射区,他一样透过我们的中枢神经,将反射信息投到小脑,再由小脑发出信息,来指挥这个非自律的精神体系,如果这个中枢神经体系,不够健全的话,这些脏腑的运作、新陈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当然以学习来讲,更重要是大脑的感觉统合区,大脑的感觉统合区是透过人类的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跟嘴的味觉,还有我们皮肤的触觉,再加上我们身体跟地心引力之间的协调称为平衡感,也就是这六感的组织透过神经体系传到大脑再由大脑来运作,就是所谓的大脑的感觉统合。人类有两个眼睛,所以是两个视觉,这两个视觉一定要统合,如果不统合的话会造成视觉空间判断的错误,造成孩子容易撞墙容易跌倒,并且会造成阅读上的跳字跳行,以及阅读上的眼睛容易酸等一些困难,听觉一样两个耳朵,如果这两个耳朵的听觉神经能力不够,统合能力不够,会造成听写的漏写,并且听觉神经的衰退,而影响到平衡神经的发展,触觉是最多元化的,我们人类皮薄毛少,所以人类触觉的感觉对人类大脑的辨识能力影响最大,嗅觉也是人类感觉里面最复杂的,人类的嗅觉感觉细胞最多,越多也代表这个大脑的发展是越好的,所以一般来讲,动物的嗅觉得比较好的,都是比较聪明比较有智慧的,像狗,它可以判断,1公里半以外所有的嗅觉感觉,像蚂蚁甚至可以判断到天气会不会下雨,还有水会淹多高,它都可以判断得很正确,味觉更是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对于会不会造成偏食挑食跟味觉的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平衡感其实更重要,因为我们身体每一秒钟,都不离开地球的地心引力,我们只要稍微一动,整个平衡感的神经组织马上会产生调适的感觉,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生理的不安,很多孩子坐无坐相,站无站相,然后造成所谓的多动症,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平衡感跟延伸的前庭觉,所谓的前庭觉,就是人类后颈部的那块地方,所谓的前庭是这方面的信息也就是正面前庭的信息有后面的前庭神经核,带过脑干再由脑干引导到我们的大脑各功能区,这些信息是在我们孩子的爬行的阶段颈部运动的阶段慢慢成熟,所以孩子的学习前庭觉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所谓的本体感,本体感是一种综合性的感觉统合组织,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六种感觉,加上前庭觉如果能成熟的话,我们的身体自然可以操控得非常自然,比如说我们爬楼梯的时候,就不用去看阶梯,一样可以爬,我们打蚊子也不用去看蚊子叮我们的位置,我们摸眉毛也不用看镜子,这些都是本题感的作用,本体感做得好的话孩子才不会一直担心他身体的运作,造成笨手笨脚的现象,所以感觉统合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直接的作用的。

第一,要帮助孩子发展感觉统合能力,重点就是对六感(以上提到的)进行刺激、训练。 第二,我们平时要注重对孩子感官的刺激和精细动作的训练(因为心灵手巧,通过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刺激脑部的发育)这对感觉统合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第三,对脚底的刺激非常有必要!

第四,锻炼平衡能力孩子就不会那么多动

第五,抬头爬行或游泳(因为游泳也需要抬头换气)对前庭觉的发展很有好处 趴在滑板上滑行是感觉统合非常重要的一种游戏,孩子的胸腹部卧在滑板上,颈部要抬高让脑干产生压力,双手向前滑可以直接刺激脊髓,及颈部的中枢神经,在滑板上的游戏可以让孩子的中枢神经直接感应地心引力的移动,让身体的稳定性更加成熟些,两个人分别卧在两块滑板上,后面的孩子拉前面的脚,可以用重力来刺激两人的关节神经,让中枢神经对身体活动的控制能力变得更好些。还有一种是从墙壁蹬的游戏,叫做青蛙蹬,可以强烈的刺激颈部的前庭信息。

跳床可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互动,轻松自在地跳着,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跳,直接感受重力的强烈变化,这些就是平衡能力的基础,平衡感是身体能稳定的主要基础,在不稳定的环境中可以和谐有效地控制身体做出灵活反应,这样子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组织更为健康,对于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多动儿,有直接的帮助,游戏时要让孩子尽量放松自己,不要过分指导更不可以强迫,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找到自己最自然的姿势和动作这样才能促成中枢神经的健康发展,游戏的动作可以稍困难些让孩子有些挑战一点点的挑战,克服以后孩子会更有兴趣,也能够建立更高的信心。

人类是世界上唯一有语言能力的动物,其他动物一样有叫声,但叫声不是语言。语言能力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我们的中枢神经。人类为什么有语言能力其实到现在所有的科学家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只能了解,在大脑的皮质层里面有很多的语言理解区语言表达区,语言的各种功能区,大脑皮质层的这些记忆细胞,必须透过大脑内部的分支神经跟末端神经,结合到中枢神经,才会产生它的作用,所以如果人类的中枢神经包括人类的前庭神经没办法运作良好的话,这些感觉信息就没办法到达人类的语言区,就会造成语言上的障碍,中枢神经更要指挥我们所有的视、听、嗅、味、触,还有四肢的动作,包括我们坐、站、翻身、写字、开车,任何一个运动都会受到中枢神经的影响,所以中枢神经会整合所有的感觉信息,因此感觉统合,对于人类的学习是最为重要的,那么为什么过去没有这个问题?现在感觉统合问题却非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都是化问题的增多,小家庭的结构都市化的生活,造成孩子活动空间的不够,譬如说,现代没有摇篮,摇篮对人类平衡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躺在里面,地心引力在拉我们,摇篮把它切掉,所以摇篮对孩子的平衡能力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加上母亲的胎位变化,以前母亲怀孕的时候,会有足够的运动跟休息,现在的职业妇女她的坐姿,站姿有很多经常是不正确的,就会造成孩子的胎位不正,孩子在妈妈的子宫里面有五个月的胎位变化,也就是孩子的身体神经组织跟地心引力做有效地协调,如果这五个月中间有胎位不正的现象立刻会影响到整个中枢神经对平衡感的感应,所以都市化的生活,现代建筑的结构,是平衡感最大的杀伤力,再加上现在的家庭,所有人类的触觉,都不再有学习了,春夏秋冬都不见了,夏天冷气,冬天暖气。最严重的就是剖腹生产,因为人类的皮薄毛少,人类要经过母体的产道,才能生产出来,产道是非常狭小的,所以人类出生那一刹那,是挤压出来的,这个挤压会把我们的皮肤神经还有大小关节大小肌肉的神经,全部活化起来,如果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剖腹生产的孩子的触觉学习经常不好,就会造成剖腹生产的孩子经常会有一些语言发展的障碍,患者特别的情绪化、粘人、怕生人,挑食偏食这个都是触觉学习不足所引起的,加上我们现代的婴儿衣服婴儿食品都太同质化了,也会造成孩子感觉学习的困难,小家庭其实对孩子是个相当大的杀伤力,因为人类是群居的动物,人类特别是小孩子必须在友伴的团体中,也就是大致同年龄人中间长大,如果他跟大人互动太多,大人经常会干涉太多,干系太多会造成孩子神经紧张,而造成焦躁、脑波过高的现象,再加上大人干涉太多孩子就没有自己学习的机会,譬如说看到孩子做不好就替他喂食或者替他穿衣服都会造成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不足,目前感觉统合不足的原因大部分是来自都市化的生活,还有小家庭,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新的看法、新的理解、新的观念才能帮助孩子的学习能力做有效地发展。

对于感觉统合不足,所产生的学习困难最重要是我们如何来观察孩子感觉统合互助的正确原因,是属于平衡感不足还是触觉不足,或者是前庭感的不足,本体感的不足,必须彻底的去了解它,但观察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妈妈和老师一定要没有意见的观察,所谓的没有意见的观察就是不要说我的孩子是什么不好,我的孩子很笨,我的孩子一定是感统不好,我的孩子触觉不好,先不要下任何结论,静下心来看孩子的行为其实孩子任何的行为都是在治疗他自己,都是自己身体有他的需要,包括好动,其实孩子好动代表他的平衡体系不良所以他必须不断地来移动他的身体,来能让他的神经能够跟地心引力产生协调,所以他才会出现颈部以上不断地摇动或者整个身体不断的站起来坐下,打圈圈这些问题,都是他的中枢神经必须跟地心引力做一个很好的协调,触觉不良的孩子当然会产生所谓的情绪化、爱哭,所以当他爱哭的时候我们必须正确观察他为什么爱哭的原因,而不是批评他这么爱哭,孩子的情绪化一定有他的需要一定有他的原因,所以我们用的方法应该是共情,先接受孩子的行为,就能够很清楚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如果要帮助孩子,最重要是要对症下药,我们只是批评,他只是害怕,只是不接受,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他们的原因,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对症下药呢,所以对于老师也好妈妈也好,如果你们能安下心来看孩子每一个行为然后只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子,我相信所有的答案自然在其中,孩子会透过因为你的耐心的接受,爱心的帮助,他才能解决他所有的学习困难。

感觉统合游戏中要尽量的轻松,神经组织才能有自律的学习效果,自由快乐的学习,感觉统合基础是生理学,属于生物分子的功能,所以最重要是多多练习,让生物的物理现象产生性,所以只有引发孩子足够的耐心肯自己运作而不必大人强迫时,感觉统合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矫冶的效果。

️听觉注意力训练: 听声辨物 听指令

听故事找故事里的某一个字出现了几次

️视觉注意力训练: 模仿秀 数字划消 手眼协调表 色彩文字干扰图 七巧板 连线

舒尔特方格

️记忆力训练: 再现形状 每日回顾 扑克牌对对碰 接龙游戏 复述

️触觉训练: 触觉刷 按摩球 冲淋浴 多抚触 走石子路 走草地 游泳

️身体训练:(平衡和本体) 定点拍球 俯卧推球 投降跳 独木桥 金鸡独立 走线 转身 跳绳 倒立走平衡台 大运动发展

️精细动作训练 系扣子 串珠子 翻书 涂色 乐高积木

蒙氏教学计划
《蒙氏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