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2

发布时间:2020-03-02 14:51: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字音

夫(fú)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二、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听范朗读磁带,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新课学习】

一、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积累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委:放弃(今义)委屈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防(今义)国家 然而不胜者然而: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今义)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凭以天下之所顺以:用 b.兵革非不坚利也利:锐利地利不如人和利:有利 c.环而攻之而不胜之:代词(这座城)三里之城之:的 多助之至之:到天下顺之之:代词(他,实施“仁政”的君主) d.三里之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城墙 (3)注意下列加粗的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4)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

“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方能“天下顺之”,作战才会取得胜利。

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三、总结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一、字音

舜(shùn)畎亩(quǎn)敖(áo)奚(xī) 傅说(yuâ)胶鬲(ɡâ)行拂(fú)拂士(bìã)

二、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弼。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听范朗读磁带,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新课学习】

一、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积累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今义)交付、送出 管夷吾举于士举: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或推举 士: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今义)征召、走远路

(2)重点词语积累: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苦:使„„痛苦劳:使...劳苦饿:使...饥饿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拂乱:使...颠倒错乱动:使...惊动忍:使...耐得住 b.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常过:犯过失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国内出:在外面,国外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个人(身上),„„(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巨、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二、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证明了什么?

共同点: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证明观点:生于忧患。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目的是什么?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三、论证方法归纳

类比论证: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 举例论证: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 对比论证: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 归纳推理论证: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

第三课时

一、字词理解。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弼。 2.一词多义: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凭以天下之所顺以:用 b.兵革非不坚利也利:锐利地利不如人和利:有利 c.环而攻之而不胜之:代词(这座城)三里之城之:的 多助之至之:到天下顺之之:代词(他,实施“仁政”的君主) d.三里之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城墙 e.舜发于畎亩之间于:从死于安乐于:在 故于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3.注意下列加粗的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苦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空乏其身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拂乱:使...颠倒错乱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过失 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耐得住

4.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委:放弃(今义)委屈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防(今义)国家 然而不胜者然而: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今义)判断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今义)交付、送出 管夷吾举于士举: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或推举 士: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今义)征召、走远路

二、问题探究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三、小结

《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拓展延伸】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4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2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