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2:02:1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一课时)

天峨县纳直中学:兰志认

设计理念:围绕文言文课程标准,立足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内化,明确语文课堂五步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行、智、情的有效提高。

一、五步构想 定向:

1、知识目标:(1)正确诵读全文。(2)把握译文方法。(重点、难点)

(3)浅析论证结构,明确中心论点。(重点)

2、能力目标:(1)初识朗读节奏

(2)概括自己文言认知、识记已有的经验,在解决具体句子的译文中形成普遍规律。

3、态度目标:参与、合作、倾听、思考

4、情感目标:联系实际,体会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

1、情境导入:从学生生活忧患和家人忧患入手。

2、能力导读:结合预习学案完成文本诵读。

3、合作导梳:在合作的氛围中,形成文言翻译的较为普遍性的方法。

4、激趣拓展:结合文本叙事说理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对主题延伸拓展。检测:

1、知识检测:和学生共同探究出方法后,检测学生对本文较为典型例句的翻译。

2、能力检测:让学生找出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主题论断的具体人物和事例。拓展:

1、文言翻译能力的课外拓展。

2、中心论点现实生活的情感化拓展。

二、课堂实施

1、情景导入:(2分钟)(1)询问学生生活学习压力情况和学习的现状

(2)正反展示直观图片

(3)导出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幻灯)

2、新授:(1)(2分钟)询问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普遍困难和收获。教师归纳后展示本课目标: 正确通读、顺利理解、了解结构、剖析中心 (2)(6分钟)给出朗读前的思考方向:

A、哪个节奏较难把握?B、哪些句子读的时候感觉意思较难理解?

结合学案学生代表诵读,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学生结合自己较为生疏的段落自由朗读。(目的是强化文本印象) (3)学生合作译文:

A、(2分钟)分组:每4个同学一组。找出一个最需要翻译的句子。

B、(8分钟)由每个组指定另一个小组的同学翻译本组需要解决的句子,翻译的同学可由本组学生补充。可由答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答得有偏差的由其他组学生评价。

C、(2分钟)结合学生翻译实践展示翻译注意要点。

D、(5分钟)学生接龙翻译全文。 (4)析段并浅析结构(9分钟)(课件结合讲解展示文本构思) A、齐读第一段。讨论并明确:摆事实,列举六个人。(为说理蓄势,让文章不显得空洞的说教)其共同点是:历经磨难,克服逆境,终成大业。 B、老师读,学生思考

一、二段之间的关系。明确:说道理,人承担大人,必先磨砺。由第一段事例引出,是对上段具体事例的抽象概括。(是对事例的挖掘和概括,不让事例简单地叠加)

C、齐读。思考这段与前两段的关系,回答并明确。本段是就上一段观点练习个人和国家展开的阐述。个人方面正面论证,忧患而生。国家方面反面论证,无忧而亡。

D、第四段提问。作用?明确: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检测目标:(3分钟) (1)展示练习课件

(2)检测学生对主题的现实意义的理解。

4、小结:(3分钟) (1)学生小结收获。(提示小结方向学习方法、知识收获、情感收获等) (2)教师简化本课思路。

5、拓展:(3分钟)

(1)议论文结构能力的简要拓展。 (2)中心论点和学生情感的强化拓展。

2012年11月10日

推荐第2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篇1: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一、初识课文,自然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

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翻译为“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

出示学习目标:美读课文、理解文意、评价手法

二、自学指导

5、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展示交流

4、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出生贫贱、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5、由此,我们得到的人生感悟是: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砺,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

6、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

8、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9、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增强论

12、最后一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然后能改。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

1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文章的论据思路是怎样的?(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从点到面)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了什么道理?

19、本文和第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四、挖掘美点

文章有不少美点,美在哪里呢?(排比美、对称美、结构美、论据美、思想美,美在详略得当、美在短而精辟)

五、拓展延伸

1、温总理在四川发生地震的时候,说过“多难兴邦”,你认为这句话与什么有关?(忧患意识)

2、辩论:

辩题⑴ :是否有忧患意识

辩题⑵:环境与成才(选这一论题辩论)

正方——逆境对成才更有利 反方——顺境对成才更有利

六、总结

篇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优质课评选教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 。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 节奏

法家拂士(bì) 曾益其所不能(z ēn g)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四、翻译全文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

(1)①第一步第一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2)①第二步第二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3)学生通篇翻译全文一遍

五、研读赏析

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

2、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3、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什么结论?(背诵)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受磨练的益处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那几句是从个人角度正面进一步论述经受磨难的好处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总结: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紧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文中也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

七、作业:背熟并默写全文

推荐第3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

理解“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人才需要经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一番伟业,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有忧患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学生首次接触此类文章,对文体理解上必然存在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适当引导,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初中学生对孟子的思想的了解不多,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理清论证思路。初步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特色,可结合前面的已学习的内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进行体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独立解读文章,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本教育理念。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体会文章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培养一定的文言语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文章主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回答 一个好的导语能有效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要求学生先自由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2、要求小组合作,疏通文章的重要字词的含义,生生互动,探究解决。在理解主要字词的基础上试着翻译全文,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

3、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合作学习,讨论学习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1、学生按要求自主诵读课文。

2、师徒合作疏通重点字词含义,进而疏通文章内容。

3、学生提出不会翻译的地方,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讲解。

1、朗读是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成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

2、培养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并为下一步探究文章做好了准备。

4、提出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文章写了什么?(思想观点)二是怎样写的?(写作思路、语言特色等)学生发言后,通过屏幕展示文章思路:文章先举了六个古代圣贤的例子,得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要经受磨练的道理。然后通过道理论证由个人推到国家最后得出结论:“生与忧患,死于安乐”。雄辩有力、富有气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思想观点,明确文章观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然后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及语言特色。本环节进一步落实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再次体现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并解决了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5、教师提问题:“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对“安乐”“忧患”,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为本文添加一些论据。可以是从古代的历史,谈到当今国际政坛上的,还可以从国家大事谈到我们班小集体。请你举一举古今中外与之同类型的事例

【参考】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5、学生讨论回答。此环节拓展了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语文小课堂走向了生活大课堂, 对孟子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有深刻体会。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归纳本文的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2.衡,通“横”,梗塞,不顺 例句:衡于虑 3.拂,通“弼”,辅佐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 4.忍,通“韧”,坚韧 例句:所以动心忍性 (二)找出本课的词类活用的词 1.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三)归纳本课一词多义

1.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发 (fa)被选拔,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4 发 (fa) 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5.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 衣食所安 (养)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四)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五)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八、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举六圣贤例子论证 人要在艰苦的磨练才能成才

从个人方面论证生于忧患 从国家方面论证死于安乐

归纳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九、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人和”“得道”,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不足的是:对学生往纵深方面引导不够到位,课堂生成不够丰富,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体会尚浅,应该在课前多填补一些资料。

推荐第4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难点: 增强忧患意识.

三、教学方法:诵读 讨论点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诵读、引导、点拨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国外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一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他把青蛙放在温水中,青蛙觉得还挺舒服,然后,慢慢加热,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

二、资料助读

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2、《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听范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要求)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重音突出 富有节奏 (1)正音:舜发于畎亩之中(quǎn)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yu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gé) 行拂乱其所为(f ú) 法家拂士(bì) 曾益其所不能(z ēn g) 舜( shùn )畎亩( quǎn ) 敖( áo )奚( xī ) ..傅说( yuè ) 胶鬲( ɡè ) 行拂( fú ) 拂士( bì....é)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弼。 .

(3)停顿:

舜/发 于/畎 亩 之 中,傅 说/举 于/版 筑 之 间,胶 鬲/举 于/鱼 盐 之 中,管 夷 吾/举 于/士,孙 叔 敖/举 于/海,百 里 奚/举 于/市。

……必 先 苦/其 心 志,劳/其 筋 骨,饿/其 体 肤,空 乏/其 身,行 拂/乱/其 所 为,所 以 动 心/忍 性,曾 益/其 所 不 能。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积累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指被任用; (今义)交付、送出 .管夷吾举于士 举:被举用,被选拔; (今义)往上托或推举 .. 士:狱官; (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征验,表现; (今义)征召、走远路 .(2)重点词语积累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苦:使……痛苦劳:使...劳苦 饿:使...饥饿 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拂乱:使...颠倒错乱 动:使...惊动 忍:使...耐得住 b.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常 过:犯过失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国内 出:在外面,..国外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个人(身上),……(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巨、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证明了什么?

共同点: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证明观点:生于忧患。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目的是什么?

内心:“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论证方法归纳

类比论证: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 举例论证: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 对比论证: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 归纳推理论证: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

七、拓展延伸: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推荐第5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能够准确而流畅的朗读课文。

2、疏通文句,识记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实词、虚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3、理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认识逆境对于磨炼意志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疏通文句,识记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实词、虚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认识逆境对于磨炼意志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出示图片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老鹰是自然界中费城凶猛残忍的动物。但是你知道老鹰是怎样“炼”成的吗?老鹰的幼雏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赶出家门,独立生存。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找1---2名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后,老师指出朗读要求。

朗读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准确流畅;二读,读出节奏,抑扬顿挫 读准字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读出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3、找1—2名同学展示朗读,并请学生点评

4、再次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要求。

三、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学生参照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翻译课文。把自己有疑难的地方与同组同学讨论,解决不了的交给老师。

2、学生翻译完课文后,进行当堂测试。完成学案后面的课堂检测。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师:读完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运用了举例和对比 设计者:王晓娟 时间:

5、4

论证,来论证自己的论点。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五、拓展延伸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说明了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简单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幻灯片补充事例和名人名言。

六、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上的是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属于先秦诸子散文。从接到出课的通知到今天上课只有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时间,准备的非常仓促,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并不是很满意。这节课我的主要教学思路是:紧扣目标,一步一步来进行,主要的教学环节是导入——读——译——思考——拓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陈老师在评课时也提到了教学环节的问题。这堂课环节太多,使得课堂重点不突出,内容太杂。这样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找不到学习的重点。陈老师指出:如果这节课必须只保留三个环节的话,应该是翻译、课文内容感悟、练习巩固。仔细想想,这才是这节课最重要的环节。陈老师的话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在课堂上进行的活动,说的话,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而这些对学生学习没有实质作用的东西除了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效率之外,还会扰乱学生的思路。因此,课上老师进行的每一个设计必须是有效的,这就需要教师放弃那些看似华丽的东西,汲取精华,展示给学生最有用的东西。

评完课后,陈老师主要就文言文的教学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听完后感觉到真的是豁然开朗。其实,我自己对于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很多疑惑,最大的莫过于如何处理基础知识落实与课文内容分析的关系。因为,作为文言文,落实字词句的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因为学生如果不明白文意、读不懂课文,很难想象会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但是这往往就导致文言文的教学仅仅止步于翻译而忽略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心理,不愿意学文言文,导致文言文的教学走入了一个死胡同。

今天陈老师重点给我们讲解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1、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把基础知识掌握和内容感悟理解分开,两手都要抓。对于篇幅较短的文章可以放在一课时内,稍长的文章可分成两个课时或多个课时。这样,既符合考试的要求,又不至于使文言文的学习太枯燥。

2、语文课堂应做到动静结合。该让学生安静下来认真掌握的地方就要静下来,该让学生表达感悟的地方就必须动起来。比如在文言文的翻译环节,就要朴实无华,让学生自己学习,解决疑难,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检查的作用。并且在这一环节后一定要紧跟练习巩固,做好以检测的形式。而在内容感悟的环节,就必须让课堂生动、灵动起来。这就是陈老师所提倡的语文教学中的“知静情动”。

3、文言文的学习也可以像现代文一样去阅读,去感悟,去表达。在解决了字词句的翻译后,实际上一篇文言文就成为了白话文,为什么不能像现代文教学一样呢?而对于课文内容的感悟理解,陈老师提出要在这一环节充分表现语文的生命力。比如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两个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讲完之后觉得效果很不好,因为学生完全是跟着我的思路在走。而陈老师评课时提出这里其实可以这样进行: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文中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你收获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这几个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学生

在谈感受的过程中,老师要学会点拨升华,有放有收,先放后收。最后,落脚点还是两个问题。但是,学生获得的是更感性的体验,更符合自己感受的体验。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语文教学,要知识与情感并重;语文教学,要用一“静”一“动”策略,动静结合。

推荐第6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3、情感与态度: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思考讨论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反复品读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识课文,故事导入: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翻译为“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 ”

出示学习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⒉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⒋体会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三、自学指导

1、听读,掌握句子节奏。

2、自由朗读,读顺课文。

3、结合课后注释和有关资料,疏通重点字词意思、文意。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为了论证中心论点,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四、合作交流

1、作者在开头列举的6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出身卑微;经过艰苦磨练,显露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赶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

2.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2段哪个字总领全段议论?“必先”一词强调了什么?“所以”一词指出艰苦磨练的益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由“故”字总起,表明议论由上述事例而生发。“必先”一 语,突出这些是造就人才所必不缺的前提条件。“所以”以下两句,指出了艰苦磨练的益处,一是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增长了才干。即能担当大任的能力。)

第一部分(1---2段)据事论理,事、理结合。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1

的道理。

举例论证,具有很强说服力

“降大任”一句由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因而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劝勉、激励意义。

4.第3自然段讲道理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是怎么论证的?

(从人恒过......而后喻这几句紧扣上文“动心忍性”四字,从正面进行论证。先说明改过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进而会激发积极进取的意志。从正面论述人才必须经历挫折才能有所长进,有所作为的观点。)

(入则无.....国恒亡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从反面论述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方面的艰苦的磨练)

5、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艰苦条件的磨练,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你能从文中找出证据吗?

主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客观: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第二部分(第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 第三部分(第4段)总结全文,归纳论点

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你的人才观怎么?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小结: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 ,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五、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还知道哪些与之意义相同的名句,请列举一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可以论证文中的观点?请举几例。3.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六:布置作业: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字词积累与归纳 1.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2.古今异义词

(1)举于版筑之间

:

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2)举于士

古义: 狱官

今义:

士兵 (3)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些方法

今义: 表因果的关联词语

(4)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 这样的

今义:

判断动词

3.多义词

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③征于色(在)

④生于忧患(在)

而: ①而后作(承接连词)

②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

①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② 发于声(表现) 是 : ①于是人也(这样的)

②今义,判断动词

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②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二:课堂测试:

1、给下列字注音。

畔(

傅说(

)(

敖(

拂士 (

) 2.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

,字

子舆

战国 时期

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散文 家,继孔子之后的

家代表,被后人称“

亚圣

”。

3、解释句中加红色的字。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中(

)②国恒亡(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④池非不深也。(

) ⑸曾益其所不能 不能: 本来不具备的才能 ⑹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犯过错

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

国内

; 出:

国外 三: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全文及翻译。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就让我们用朗朗的背书声结束这篇课文吧,实在背不过的地方可以看一下课文

推荐第7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掌握重点实虚词;了解课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和从历史事例归纳出结论的写法。

4、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2、《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3、学习生字: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1、2),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摆事实。举出六位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摆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历经磨难的事实。

第二层: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二部分:(3),从正反两个反面论述人处于困难境地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第三部分:(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教师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先列举六个卑微到显赫的人的事例,再讲其中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获得成功。

四、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三、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义。

四、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1)、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饿其筋骨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 (3)、空乏其身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 (4)、所以动心忍性(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

3、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2)、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3)、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4)、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五、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合作探究: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一句起什么作用?“必”字说明什么?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必”字说明经受磨难是成就人才的必然途径,这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处逆境才能生存发展,国无忧患必将灭亡的道理。

7、人为什么会常犯错误?为什么这样以后就会改正?

明确:宇宙是无限的,奥秘是无穷的,人在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人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及。所以在认识事物时,必然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就会纠正错误认识,接近真理,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即在于此。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具体论述人在困境中思想行为表现。“征于色”是指表现在神态上,“发于声”是指表现在谈吐上,都异于从前,异于别人,显示出非凡的气质,修为,从而被别人所了解,所任用。“而后喻”句照应了第一段中所指出人才被举用的现象。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惟我独尊,“法家”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觎,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七、总结升华;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八、教师小结: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九、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十、板书设计: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从个别到一般 ————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推荐第8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译】

舜发(被举用)于(在)畎亩(田间,田地)之(的)中,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 在傅险筑墙,后为相).....举(被举用)于(在)版筑(筑墙,在两块木板中,填入泥土夯实)之(的)间,胶鬲(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盐为.....生, 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举(被举用)于( 在)鱼盐之(的)中,管夷吾(管仲)举(被举用)于(在)....士(狱官),孙叔敖(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举(被举用)于(在)海(海滨),...百里奚(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的价格 把他买回,任为宰相)举(被举用)于(在)市(集...市)。

故(所以)天(上天)将(将要)降(降下)大(重大的)任(责任)于(给)是(这)人也(语气助词,不译),必..........(一定)先苦(使„„痛苦)其(他的)心志(内心),劳(使„„劳累)其(他的)筋骨,饿(使„„经受饥饿)其(他........的)体(身体)肤(肌肤),空乏(使„„资财缺乏)其(他的)身(身体), 行(行为)拂(使„„相违反)乱(使„„.........颠倒错乱)其(他)所(„„的)为(做),所以(用来„„)动(使„„警觉)心(内心)忍(使„„坚韧)性(性情),........曾(曾同 “增,增加)益(更,更加)其(他)所(„„的)不能(会)。 ....人(人们)恒(经常)过(犯错误), 然(这样)后(以后)能(能够)改(改正); 困(受困)于(在)心(内心),..........衡(通“横”,指阻塞)于(在)虑(思虑),而(表并列,不译)后(然后)作(有所作为);征(表征,表现)于(从)........色(脸色),发(表达)于(从)声(声音),而(表顺承,不译)后(然后)喻(被了解)。入(国内)则(如果)无(没..........有)法家(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同“弼”,辅佐)士(贤士),出(国外)则(如果)无(没有)敌(敌对的)国(国家).........外(边疆)患(侵犯)者(„„的思想),国(国家)恒(经常)亡(灭亡)。 ......然(这样)后(以后)知(明白)生(生存发展)于(由于、在)忧(忧愁)患(祸患),而(表并列,不译)死(死.........亡)于(由于、在)安(安逸)乐(享乐)也(表感叹,啊)。” ...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阅读理解】

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事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向上,从而阐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2、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1段):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

第2层(2段):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身心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 第二部分(3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 第2层(人则无„„国恒亡):从反面从历史就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zēng、增加) .②动心忍性(忍通“韧”,rèn、坚韧。这里是使„„坚韧)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bì、辅弼、辅佐) .④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héng、不顺,梗塞) .

4、特殊句式:

被动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5、划分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 先 / 苦 其 / 心 志,劳 其 / 筋 骨,饿 其 / 体 肤,空 乏 / 其 身,行 / 拂 乱 其 /所 为。

②舜 / 发 于 / 畎 亩 之 中,傅 说 / 举 于 / 版 筑 之 间,胶 鬲 / 举 于 / 鱼 盐 之 中,管 夷 吾 /举 于/ 士,孙 叔 敖 / 举 于 / 海 ,百 里 奚 /举 于 / 市。

6、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B.人恒过 国恒亡 ....C.傅说举于版筑之中 举大计亦死 ..

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

7、选出课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 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8、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B )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更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 ..

9、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

.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生于忧患 这一观点。

要成就大业,必先受一番苦难磨炼,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炼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 。 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行拂乱其所为。在身体上受磨炼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身体上受磨炼的句子:空乏其身。

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身心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1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14、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

15、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举例(我„„)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

这六个事例具体而有力地引出后文的论证。

17、简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1-2)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3)再讲道理,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最后明确观点,(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此句理解有误的项是(D ) A.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 B.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 D.此句是从正面论证受磨炼的益处。

19、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20、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1、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22、文章第三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正反道理论证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23、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_ bì_

2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

25、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用课文词语回答) 答: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27、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答: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9、写法上,第

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生动形象地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

3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3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2、逆境成才的名言: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莎士比亚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联)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子

推荐第9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发:起,指任用。

3、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吠,田间水渠。

4、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5、举:选拔。

6、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7、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8、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士:狱官。

11、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12、海:海滨。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责任,担子,使命。

17、是:代词,这,这些。

18、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19、必:一定。20、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21、心志:意志。

22、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23、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24、体肤:肌肤。

25、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空,穷。乏,绝。

26、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27、所为:所行。

28、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9、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30、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1、曾:同“增”,增加。

32、能:才干。

33、恒:常常,总是。

34、过:过错,过失。

35、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

3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3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

39、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40、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

41、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42、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

43、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44、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45、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46、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47、恒:常常。

48、亡:灭亡。

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50、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

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鉴赏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舜发于„„举于市):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第二部分(第

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

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 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学赏析

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

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在修辞上,此文也很有特色。《孟子》善用排比句,往往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孟子文之称雄辩,这类句式的采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便采用了这种句式,一起首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从数量上给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接着又极力铺排艰难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磨难,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面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力。孟子的这篇文章,通篇采用排比句式,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原因在于,孟子十分注意遣词用字,尽量扩充每一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以起首一段为例,共六句话,六个动词,包括一个“发”,五个“举”,既表现了人物由微贱趋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舜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因为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与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是贤人,他们的成功,固然因为自身的才能与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如同所有成就辉煌的文人学者一样,孟子的一生也是不甚得意的。此文写得如此出色,诚为“发愤抒情”的结果。

推荐第10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兴盛的王朝总是相似的,衰败的王朝却各有缘由。孟子两千多年前就给了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密不可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不能没有忧患意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忧患意识不可缺。清朝闭关锁国导致中华大地被资本主义的战火所侵蚀,经过多少先驱们的努力,祖国的大好山河才重回故土。忧患意识能让人认清现实,感受到危险的存在。世界在改变,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保持警惕,追随世界的潮流,掌握最新的信息,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新潮流淘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强调的是忧患意识,对即将发生的事物有预感有所准备,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为了生存。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强弱便取决于他忧患意识程度的深浅。“安乐公”刘禅,坐拥益州沃野千里,旁有能臣强将不计其数,他却重用了黄皓,丢了国家。因为他只知道“乐不思蜀”的安逸,不知道蜀汉因何而生,该如何复兴汉室,看不到未来的灾难,自然成了任人摆布的鱼肉。曾经风靡全球的“诺基亚”红极一时,成为全球无人所不知的品牌,现如今却销声匿迹,不得不让人深思。“诺基亚”在销售旺季只限于满足市场所需,放慢了探索创新的脚步,当新兴技术的浪潮来临时,自然会身没浪底。7月份马云无人超市的开业,给“大众超市”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再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应对措施,若干年后“大众超市”还能继续生存下去? 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被人超赶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被收购不是没有可能。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会给你重来的机会?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所要面临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的传奇。 “居安思危”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翻阅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唐朝宰相魏征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接受魏征的建议,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国家安定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为什么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种意外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懂得留一半清醒,来观望竞争对手。事业成功的时候想到失败和挫折,会选择坚持不懈的努力;生活富裕的时候想到贫穷和困苦,会感觉生活的甜蜜;身体健康的时候想到疾病和伤亡,会倍加珍惜拥有的健康;风华正茂时想到暮年时的艰难,会趁大好年华奋起拼搏。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 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故事:如果把一只青蛙扔进沸腾的水锅里,青蛙本能地一跃而出;如果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温水里,它会感到舒服惬意。然后再慢慢升温至摄氏80度,青蛙仍然会若无其事,当水温达到摄氏100度时,青蛙意识到危险来临,但是已经失去了脱险的能力却无力逃出,只会葬身于锅底。由此我想到了人,安逸优越的环境能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安逸的生活能渐渐毁灭理想,腐蚀心灵,甚至可以让你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无所事事也是一种痛苦,忙忙碌碌会是一种充实的幸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当今的中国,正面临大变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每个中国人都是大变局的亲历者,大江东去你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逆流而上,切不可停止不前。为什么骆驼不吃鲜嫩的青草,而是吃苦涩的干草呢?只因骆驼有忧患心理,它害怕第二天穿越沙漠,胃中的干草比青草耐饥,不会在穿越沙漠时饿死在途中。只因骆驼有如此强的忧患意识,才挣脱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作为生产企业,绝对不能没有忧患意识。产品在市场的份额、价位,有客户的认可和口碑为依托;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有企业管理效果定位。不考虑这些主观因素,安于现状是很可怕的事情,久而久之企业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不管是历史的教训,还是动物试验的验证,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自己不为过,过去取得的成绩值得庆贺,但不必骄傲;未来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不必害怕;只要拥有高瞻远瞩的“忧患意识”,成功的喜悦会永驻心间,只有不断增强承受挫折和苦难的能力,才能穿越人生的沙漠,抵达成功的绿洲。 “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

第11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田间,田地。畎quǎn,田间的水沟)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违逆,不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曾,通“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常常犯错误)然后能改;困于心衡(通“横”,阻塞,不顺)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发:起,指任用。

3、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吠,田间水渠。

4、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5、举:选拔。

6、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7、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8、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士:狱官。

11、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12、海:海滨。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责任,担子,使命。

17、是:代词,这,这些。

18、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19、必:一定。

20、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21、心志:意志。

22、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23、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24、体肤:肌肤。

25、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空,穷。乏,绝。

26、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27、所为:所行。

28、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9、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30、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1、曾:同“增”,增加。

32、能:才干。

33、恒:常常,总是。

34、过:过错,过失。

35、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

3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3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赵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9、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40、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

41、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42、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

43、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44、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45、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46、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47、恒:常常。

48、亡:灭亡。

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50、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第12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初三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复习

(二)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知识整理:

(一)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 发于声( ) 拂:行拂乱其所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举: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举大计亦死( )

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桓侯故使人问之( )

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苛政猛于虎也(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二)古今异义: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

(三)通假字:

亲戚畔之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四)文学常识: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大师,被称为亚圣,《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7、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8、选文首段列举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三、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卑微到穷困而成长为明君贤臣。

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结构上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5、第二段所论证的观点?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经历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

6、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第三段论证方法?用三个事实论据,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形成正反对比论证。

9、三个正面的事实论据是什么?⒈人恒过,然后能改。⒉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三个正面事实论据论证的是什么?即使是一般的人也要在困境中经受磨难才能奋发进取。

11、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是什么?⒈入则无法家拂士,⒉出则无敌国外患。

12、正面事实论据和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的关系和作用?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正反对比论证推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13、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来论证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经历一番磨难。第二段谈人要有所作为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第三段先正面 3 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由人生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6、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17、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8、本文论证方法?

一、二段是归纳法,全文也是归纳法。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参考答案:

一、1.发:起,被任用;发出。拂:违背;同“弼”,辅佐。举:任用,选拔;发动。故:因此;特意。以:凭借,依靠;以致;因为。于:在;到;比;在„„之中。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表顺接;表并列。

2.亲戚:古义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古义指护城河,今义指水塘。兵:古义指武器,今义指武装力量,士兵。

二、

1、C

2、B

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3)在国内如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作外患的情况,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C

6、略

7、司马迁忍辱负重,搜集史料,发愤著述,写成不朽之作《史记》。

8、这些人都是由卑贱到显贵,最终成就大事业,作者写这些人物是为了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第13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9-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以奴隶的身份从集市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行事不顺,违背他的意愿,扰乱他的所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孟母三迁)

孟子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孟子》现存七篇,也是用语录体写的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比喻和寓言,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断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往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

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托 域 古义:限制 (域民) 今义:疆域

是 古义:这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今义:判断动词

发 古义:被任用 (发于畎亩之中)

今义:送出、交付

举 古义:被举用 (举于海)

今义:举起

征 古义:征验,表现 (征于色)

今义:出征

喻 古义:明白,了解; (而后喻)

今义:比喻

士 古义:狱官 (举于士)

今义:士兵

筑 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版筑之间)

今义:建筑、修路 ★通假字。 拂同“弼”,辅佐 曾同“增”,增加,增长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韧)性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国内、在国外) 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从)

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并列连词 )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亡:国恒亡(灭亡)

数言欲亡(逃跑)

★解题:忧患可理解为忧愁,灾难。也可扩大为贫穷、挫折、困难,当然不能把死于安乐理解为追求幸福生活就一定死亡。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精段阅读

第一部分(l-2):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1):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都出身贫贱,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语言„„)

第二层(2-2):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第二部分(3-3):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第三部分(4-4):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积极意义:成就大事业,接受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练,能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激发信心,逆境出人才,古今中外不乏其例。

消极意义:当大任说是“天”给予的,是受时代所局限,唯条件论也不可能,优越条件对事业的成功是一种有利的客观因素,如把主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人将会大有作为 ★整体局限:宣传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与今义不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第14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代

(国内)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道:

1、周文王拘而演《周易》

2、仲尼厄而作《春秋》

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4、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6、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7、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8、《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国外)

贝多芬:双耳失聪,写下《欢乐颂》等广为流传的曲子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现代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而就是这一位得到了许多鲜花和掌声的伟大的总统,他的人生却异常的坎坷,从他的生平中可以看出,从七岁到二十四岁林肯的少年时光充满着人生的惨痛,从三十九岁到四十九岁这十年间,林肯的政治生活更是充满着挫败。直到通过无数艰辛的努力,最终在五十一岁时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并以一个伟大的总统形象载入了世界历史中。

张海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第15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诵读、背诵经典名篇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 文章深厚内涵的挖掘和体会。 教学难点:

1)几个文言难句的翻译理解。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1 这两句话是我们读过《孟子 梁惠王上》的经典句子。我们一起读一下。实行仁政的君主,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上下一心,天下无敌。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孟子 梁惠王上》这篇表述孟子劝解梁惠王做一个仁君的故事。“仁政”一直是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作者介绍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孟子。 学生介绍 幻灯片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选自《孟子 告子》,这一章记录了孟子与弟子以及卿相名士的对话。

三、朗读文章

一生范读,学生齐读,一生朗读

四、翻译课文

分成三个小组,解释实词和翻译课文

五、解析文章

1、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孟子告诉我们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意思?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3、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么,为什么?(形成小议论文)

如果学生可以答上,引导道理论证观点,举例论证观点,总结两种论证方法。

师总结: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如同青蛙,热水煮它,可以轻易跳出来,温水之中,不知危险,最后让人煮了。人类亦如此,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为了生存,就要不断与自然搏斗,体魄强健,意志坚韧,相对耕种民族,土地肥沃,生活安逸,所以最终被游牧民族侵略占领。

4、孟子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位先贤是如何解读的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很明显,中心论点在最后一段,孟子是如何论证的呢?

如果学生无法自己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就直接分析课文,看看孟子这位先贤是如何解读这句话的。

5、第一段讲了6个名人的事例,观察一下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排比,增强语势,加强语气。

6、孟子用了这样强烈的句式为了表明什么?

6个人有共同的特点:出身卑微,经历磨难,有所成就。 我们概括一下:逆境出人才 幻灯片

7、为什么逆境可以出人才?

思想上、生活上、行动上受到各种磨炼。 益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干,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情,必然能为人所不能成之事。就像舜发于田亩中的舜,他的后母曾和他的父亲几次暗害他,比如让他去修仓顶,他们想放火烧死他,舜拿着斗笠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才幸免遇难,后母不甘心,又叫舜去掏井,舜下井后,他们把井填没,舜在井旁挖了一个孔道才钻了出来,虽然家人如此待他,舜却依然爱他们。因为舜的才干和品德,最后尧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他,成就了大业。其他五个人物我们课下也可以多了解一下。第二段讲道理论述了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才干,最终有所成就。

8、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按照孟亚圣的观点,我们就来比较谁比谁更惨,谁更倒霉,越王勾践当年给吴王夫差当马拉车,又为吴王尝粪断病,作为一国之君的确很悲催了,所以他最后把吴国灭了。我们从文中看到除了客观的磨难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主观努力,身处逆境,努力奋发。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军可吞吴。

9、逆境可以出人才,磨难可以使人成就,那么安逸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呢?

国恒亡,越国没了吴国的敌对,没了范蠡一样的忠臣,最终也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

10、孟子通过论证,最终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然导致灭亡。 同学可以举一个例子证明这个观点么?

六、延伸拓展

1、材料

2、名言

七、总结

1、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2、语言特色:文章说理透彻,论证严密,气势磅礴,语言流畅。

第16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

隆德县第四中学

穆 军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义,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3)行拂乱其所为

(4)所以动心忍性

) (5)曾益其所不能

(6)法家拂士

2、常识介绍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四、自主活动,指导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自主默读,找疑难,教师辅导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

2、齐读课文,找感觉,教师指导

(1)明确诵读要求:a.读准字音; b.读出停顿; 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示范朗读,找要点,教师引导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五、自学检查,成果展示

(一)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2、衡,通“横”,梗塞,不顺

例句:衡于虑

3、拂,通“弼”,辅佐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

4、忍,通“韧”,坚韧

例句:所以动心忍性

(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六、合作探究,读通文意

1、同桌 合作,结合书下注释一人一句翻译课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

2、组内讨论解疑。积累重点词句。 教师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

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 调——倒换原句颠倒的语序

补——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 删——删除一些语气词

3、检查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七、品读赏析

(一)研讨第一节

1、学生齐背诵第一节

2、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请举一个现代人经过逆境磨炼成才的典型事例。

3、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学生交流)

[明确](1)、共同点:都出身卑微转变为显贵,历经苦难磨练,但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

目的: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证明生于忧患

(2)运用了排比的句式,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3)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二)检查研讨第二节

1、学生齐背诵第二节

2、投影检查第二节字词以及句子翻译

3、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学生交流)

(1)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这三个条件是?磨练目的是什么?

[明确]内心——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2)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3)这一节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正面论证: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反面论证:作者由个人推广到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的磨练

[小结]最后作者总结了全文,归纳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作者专门设为一段,更加醒目,更加突出但“安乐”一词在前文并没有出现,你觉得,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七、质疑,拓展延伸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读有问题吗? (反复朗读,讨论交流)

提示:可以从节奏和语气角度、从句意角度、从语法角度分析,结构一致、句意明确、语法上动宾结构和使动用法。后两句可断句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要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说说你打算怎样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 (学生交流)

3、本文的现实意义: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八、课时小结 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之友”中的练习。

2、以“困境造就人才”为题目,运用本节所学名言及事例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第17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执教:王守松

整理:张金兰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咱们学习《孟子两章》第二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师:找同学来读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生:

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内容,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含义。

三、合作交流

师:请你将前四个字再读一遍 该生:诵读文章

师:诵读文章,好,请坐,学习文言文第一步是什么? 生:读准

师:读准什么? 生:字音、节奏

师:好,学习文言文第一步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大家都预习了,请大家齐读一遍,课代表同学领读。 课代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 (众生齐读。)

师:读的不错,但是有一个地方的停顿我觉得有点问题。课代表,空乏其身后面这一句是怎么停顿的?

课代表: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们认为是:行拂乱/其所为,后来我们又觉得应该是:行拂/乱/其所为

师:开始是停顿一处,后来停顿两处,对吗?大家对这句话的停顿有疑义,待会我们再一起探究。请问大家,学习文言文的第二步是什么? 生:读懂

师:对,我们得弄明白文中的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句子的意思,每一段的大意。请大家拿出学案,昨天我们都已经结合学案对文章进行了自主学习,我点评一下大家学案完成的情况,完成比较好的同学有(念学生名单),优+表扬。下列几个同学要注意(念学生名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做得应该再完善一些,或者说思考再深入一些、做得再认真一些。(对作业不合格的同学没有尖锐的提出批评,而是委婉地示意,充分尊重学生)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请大家看黑板(多媒体出示交流要求):小组长主持,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要求依据学案,一号教会四号,二号教会三号,同时进行,五到八分钟交流完毕。大家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开始

(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内容,即疏通文意。课前各小组已经将自主学习的内容以海报的形式贴在了教师的墙上,学生以组为单位下位看着海报交流,老

1 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来回的巡视,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果)

四、质疑问难

(各小组交流完毕主动回到座位)师:好,大家已经交流完了,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哪些字词句的理解拿不准,可以提出来。

生:第二段“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而”表什么关系? 师:“而”表几种关系? 生:五种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的理解是这个“而”表承接关系 师: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现在脸上,发出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师:对,前面这一句“而后作”跟这一句一样,连接的两个词有先后关系,表承接。请坐。非常好,问题提得有价值,回答也非常好,各加一分。继续提出你的疑惑。

生:题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是翻译成“在”还是“因为”? 师:本课的“于”特别多,谁能解答这个“于”的意思? 生:„„(生不答)

师:这里的“于”就是在课下注释上的解释:因为,由于。把这个注释读两遍。(生自由读两遍)(及时强化知识点)对本课其他地方的“于”还有没有疑问? 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什么意思? 师:谁能解答?

生:我们小组认为应该翻译成“到” 师:有不同见解吗?

生:我们小组认为应该翻译成“给”

师:好,还有其他答案吗?这个地方翻译成“给”比较好。谁能对这一课其他地方的“于”谈谈理解? 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中四个“于”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

生:我认为这个四个“于”是“在”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内心感到困扰,在思虑方面感到不顺畅,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表现在声音上,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师:非常好。请坐。还有其他字词没解决吗?

生:第二段第二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则”的理解? 师:请坐。谁能帮他解答一下? 生:如果 师:嗯,“则”一般理解为“就”,但是这个地方理解为“如果”,请你将这句话的意思说一下 生: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 师:还有吗? 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中“则”怎么理解? 师:谁能理解? 生:应该是这种情况

师:对,这种情况、这种情景,请坐。还有疑问吗?(生不再举手)大家能提出

2 这些问题,说明大家在预习中学习的非常深入,思考很到位。大家一定把这些问题在学案中做好记录。(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表扬,并教给学习方法。)

五、精讲精练

师:大家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也有问题(多媒体展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刚才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划横线这句话怎么停顿的问题。这句话你认为如何断句,谈谈理解。 生:我看了看课下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使他做事不顺。所以我认为这样停顿:行拂乱/其所为。

师:你是这样的理解的,好,请坐。(多媒体展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大家请看整个这一句话他用了什么修辞?句式都一样。 生:排比

师:大家看看前面的句子从哪里停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是前后对偶的句子常用的朗读停顿方法。之前,这篇文章其实是没有标点的,后来辅以句读,以利诵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是东汉的赵岐在《孟子章句》中加的标点,这个标点加上后一直成为各种教材、资料所争论的地方。这整句话去掉标点,如果让你加的话,你如何加?小组内可以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说说你的见解。1700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这个问题中纠结着,我们只是在进行大胆的探究和尝试,对与错都没有关系。 生: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师:说说你这样划分的原因。

生:因为课下注释上解释是资才缺乏,其身行是他做的事,其所为也是他做的事 师:“身行”你谈了自己的理解。孟子的文章里用的偏义词比较多,也就是说他只是偏指某一个方面,并不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并重,他将一个方面虚化甚至没有,比如“苦其心志”中的“心志”主要是“心”,没有“志”,这就是偏义词,这个“身行”可以理解成“身体”。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探究,大家掌声鼓励一下。请坐。

师:不过呢,我们一直用着这个版本,我的观点是行拂/乱其/所为。这是我的理解。这种有争议的,考试的时候一般不会呈现。我的第二个疑问是(多媒体呈现:“人恒过,然后能改”中“过”该怎么理解?)这个“过”该怎么理解?

生:过:犯错误的意思(该生虽然回答对了,但是声音非常小,老师及时提示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大点声,并注意利用课下注释) 师:非常好。这里的“过”,当动词用,犯错误的意思。你把这句话一块理解一下,你看看能不能讲得通?

生: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师: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你觉得讲得通吗? 生:„„

师:我举个例子。酒后驾车造成车祸,一命呜呼了,你还有改错的机会么?这种情况下,这种解释就讲不通。所以,虽然人教版给出了“犯错误”的解释,但是,如果说我们把它理解成“悔过”即“反省错误”可能会更好些。大家可以再试试。 生:人常常反省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师:因为他反省错误,所以他才去改正。当然,课本既然给出了我们解释,我们在考试当中就按课本上的来,请大家注意这一点。

3 师:通过我的这两个问题,我就想告诉大家一点,我们学的课本就是众多观点当中相对完备的一种,那更完备的说法期待我们共同去探究。有没有学术上绝对的权威啊? 生:没有。

六、展示评价

师:好,问题都解决了,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展示评价环节,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我说一下评价要求:一组检查二组,二组检查三组,以此类推。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好记录,并打分;每组三号四号同学主讲,二号补充,要求先读句子,后翻译,讲解重点实词、虚词。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评价时,有问题的就把问题指出来,没有问题就直接给分,争取五分钟完成,课代表做好记录。好,现在开始。(各组快速有序地进行检查,可见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而不是临时的表演。)

生:老师,我检查的是二组的***和***。***说的是整个文章的翻译,***说的是文章的虚词和各个虚词的意思,他们说得都很好,学习态度也都很好,有一两个错误,我指出来以后,他们都及时纠正了,我给他们打9.8分。 师:9.8分,好。(老师暗示下一组继续) „„

生:我检查的是四组的李蓓和刘帅。他们表现的很好,然后李蓓在翻译“舜发于畎亩之中”的“之”的时候,他翻译的是“的”,我们组翻译的是“助词,表限定关系”,因为在《出师表》中,我们学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之”也是“助词,表限定关系”,所以我们在这儿翻译的是这个意思。

师:也就是说这儿翻译成“的”解释不通。对,就是助词,表限定关系,请坐。打了多少分? 生:9.9分。

师:好,请坐。继续

生:我检查的是五组的***和***。他们两个都各有一个错误,一个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应该是“给”的意思,老师刚才已经强调了。第二个错误是“困于心衡于虑”中间加了个“而”字,我给他们组打9.8分。 师:好,请坐。继续

生:我检查的是六组的***和***,他们两个说的知识点都对,但是***在回答时声音不够洪亮,打9.9分。

师:恩,在回答问题时声音一定要洪亮,让别人听清楚你的精彩发言。(老师示意继续)

生:我检查的是七组的***和***,他们的声音特别的洪亮,而且回答的也特别的流畅,拓展的知识也非常的有价值。唯一的遗憾是刚发言是没说自己代表几组,所以我给他们打9.9分。

师:发言不规范,没说“代表几组”。(师面对这位同学)在今后的发言中,一定要规范自己的发言,好吧! 该生:好的,我记住了。 师:好,继续。 生:我检查的是八组的***和***,他们翻译的都挺好,实词、虚词说的也很正确,但是,有两点不足,第一个是***的声音不够洪亮,第二个是翻译“入则无法家拂士”时漏掉了“在国内”的“在”。

4 师:这是个重点词,大家一定要注意。 生:我给他们打9.8分。 (师示意继续。)

生:我检查的是九组的****和****,***翻译都对了,***出现了两个错误,一个是“孙叔敖”的“敖”读音应该是二声,在一个“舜发于畎亩之中”之中的“发”应该是“被任用”的意思。所以我给他们打9.6分。 (师示意继续。)

生:我检查的是十组的***和***,***有一个错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是“这”的意思,他翻译成了“这样的”,最后一句没翻译出来,由另一个学生补充上的,打9.8分。 师:好,9.8分。继续

生:我检查的是十一组的***和***,他们说的都很流利,古今异义词说也都对,只是个别的地方说的不够准确,我打9.9分。

„„

(十三个组学生逐一发言,老师在整个一轮的发言中及时给出或肯定或强调的评价。)

师:好,都发言了,课代表要记好各组的得分,这是大家学习成果的评价。通过合作交流、质疑问难、互查互纠,整篇文章的内容大家就理解了,带着你的理解,我们把课文读一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 (生齐读全文)

师:大家读得非常洪亮。我再说一说,学案第二大题“课堂探究”这个题目的情况。从昨天大家完成的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很多同学从篇章结构对文章进行了分析,但却没有谈到语言修辞,有的说到了语言修辞,但却没有指向具体的内容;第二,对于思想内容的理解感悟太空泛,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自己生活的经历来谈。请大家注意这几个地方,回去再完善一下,大家听清楚了没有?

生:听清楚了。

师:这是我们下一个课时要重点探究的内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整个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合作、在交流、在展示、在记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基础知识落实非常到位。)

第18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2015年11月27日周五第二节课,我教授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作为进入中学的汇报课。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与指导,使我受益良多,现将反思总结如下:

思目标。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准确而流畅地熟读课文、能准确理解文意并掌握文言文常考字词要点,最后,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根据老师们的点评,本节课的目标定的过大过多,以至于无侧重点,从而不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导致了整堂课,学生每个目标都有所涉及,但却不精通的结果。

思教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我主要以朗读促理解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进而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因此,在教授过程中,我侧重于让学生多开口朗读,带感情朗读,通过分组读、男女生读的方式,让男生读,女生翻译,或者调换角色,有效的帮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大意。

但是在翻译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让学生自主从书中注释和自身文学知识的积累去尝试翻译,而是教师过多的说,因此学生表达的较少。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毫无体现。同时,因为这种教师一味填鸭的方式,我都没有抓住文中重点难解的字词的解释。也无法从学生难理解或者不懂的字词中找到他们的不足。这是古文翻译教授的重大失误。

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根据中考考点知识,古文注重字、词翻译,而对内容理解方面偏重较小,因此,我设计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意之后,简单的疏通一下文意。第一段重点讲解排比句引用的名人事例的共同点,从而得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结论,强调此小节的含义,得出成才必须经过磨练的结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处理上,由于未注重内容的编排特点,因此,我直接突兀的引入下一段的论证,并在进行人的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分析后,未进行过渡,就直接到讲到国家层面。第二段本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我对于内容处理上的疏漏,只根据之前学过的关于论证的知识点去总结课文去了,而没有考虑如何衔接的问题。这一点,在老师们的评课中,我深深反思,自己在备课方面的不足,在研究教辅资料方面的不细致,也暴露自己不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的问题。

最后,在课堂检测环节,我设计了重点字词的当堂检测,让学生去说字词的意思。其中,处理学生不会的字词的时候,由于担心时间的不够,我只简单的重复翻译句子就说出答案,没有注意字词翻译的学习方法的教授。此外,对于词类活用知识点,未抓到常考考点,漏了“入”、“出”等词的动词作状语的用法。

教者不得法,学生何以学而有法?

思学法。课堂本应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本堂课中,除了在朗读方面学生真正做到了他们能做的,在课文翻译和理解课文内容主旨方面,则更多的是我在说。任何填鸭式的教学,都不会给学生任何好处,这也是教学大忌。 本堂课上的优点之处,即学生的朗读方面,通过让学生朗读,让他们对文章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在以后的古文教授中,我会尽量发扬这个优点。缺点和不足实在太多,主要是对教辅资料吃得不够透,对于文章的重难点也把握不够。教学课件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教学,但是更多的却是为了完成课件而上课,反而成为了课件的奴隶。同时,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不顾学生的反馈,一味的传输知识,成了知识的搬运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更加细致的研究教辅资料,多向前辈们求教,认真钻研,潜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

刘小慧

2015年11月30日

第19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我们在上学期经典诵读的时候学生背诵过,所以我觉得学起来是比较轻松的。但是事实上,学生对他的题解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节课我开篇介绍了孟子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长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学生积累下来,然后,让学生自己理解,引导学生积累一下名言。我让,我才开始学生这篇文章,我问学生还用疏通文意吗,学生说不用,讲义里都有,于是我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于是我问他们,如果让你来给课文分层,你有思路吗?学生微笑着说,没有思路,于是试着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找一个程度好的学生来试着说一下,我就带着他们梳理了思路,引导他们思考,文章开头引用了几个例子,学生都找到了,然后,我又问他们,作者举这六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学生纷纷纷说明理由,但是只有一个学生说对了,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可是学生就是理解不出来,这个问题花了很长时间来弄懂它。阐明举例的目的就是文章的第二层次,下面又写了什么,学生们又是一阵探究,最后,理解,作者是为了更深次阐明:磨难才能塑造人才。就如古语说得,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一个人只有在犯错后不断反思,才会努力去改变,这样才会成长。紧接着由个人联想到国家,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坚持法度辅佐君主的大臣。在国外没有与他势军力敌的外患,这个国家迟早都会灭亡的。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迟旱都会消亡。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之后,引导学生古今中外有哪些这样的例子,让同学们去思考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收获,把这俩文章的思想进行整合,但是学生思考得没有广度与深度,这一块我说得比较多,然后,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谈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收获。让学生来深入理解这两篇文章的内容。

我觉得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讲孟子名言时,没有直接把意思抛开学生,而是慢慢的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今天我控制好我自己的说话的内容及时间,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达他们的观点。我终于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少引导学生多给他们点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去引导,老师在前面挖坑,学生在后面,我觉得那样不利于思考能力的培养。今天我感觉我在这方面有些进步了。再有一点,我觉得我在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名言时,我把这些名言与我们这两天学得孟子二章联系在一起,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了,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教给他们方法。

本节课的一大缺憾就是我没有把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文,他们是有可做比较的地方的,整个课堂的节奏给还是没有把握好。教学思路有时还是不够清晰,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方面还是要注意的,我有时自己也发现,我讲课的一大特点就是随意性太强,有时顾此失彼,让给听课的人一种很散乱的感觉,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需要注意的。还有就是我在教学细节中还是太苛求完美所以对于有些问题的探究就会变得没有意义,而且浪费太多时间,进行大量的无效教学。一味的追问,容易使学生逼近死活同。使教学近入尴尬的境地,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需要注意的。

有些时候,当我静下来思考时自己的教学时,我会发现我的课存在很多问题,思路不清晰,细节做得不好,没有节奏感,老师说得太多,不给学生思考的,总是给学生挖坑让学生跳。没有真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如果时间倒流,也许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反思教学上,多读书,来丰盈自己的灵魂。没有文化功底,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有一定的难度。

以后严格要求自己,在每个细节中力求做得完美,坚持每节课后都写教学反思,然后第二天努力去改变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

前行的路总是艰辛的。我想我会坚持的!

第20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1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理解课文的议论层次和议论特色。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从中获得启迪。 难点:理解本文的议论层次,体会其说理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全文至少诵读三遍,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3.搜集古今中外逆境中崛起的真实故事三则,制作成资料卡片,(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电脑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准备一则故事进行复述交流。

4.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有关逆境与人的成长的格言和故事、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方法:

突出朗读,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开展课堂讨论,在辨析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你们步入人生已经十三个年头了。人生就像走路,有的人只希望走舒适平整的大路,永远一帆风顺。但是,人生之路如果有100条,其中就有99条是崎岖、泥泞、艰难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逆境,每个人将交出不同的答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走向世界,去领略那些面对逆境奋勇搏斗的英雄的风采。

二、引导学生回顾第五单元内容,然后相互交流搜集到的古今中外逆境中崛起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有关逆境中崛起的格言和故事补充: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唐璜》)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朱光潜《谈美书简》)

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

容易了。(马克思《致路·库格曼》)

华罗庚逆境成才:华罗庚二十岁时得了伤寒病,卧床半年病愈后,左腿致残。在这种情况下,他坚持自学数学,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震动了数学界。后来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辍劳苦继续研究数学,成为举世瞩目的数学家。一位美国学者在给他的信中说:“您向大家证明了,好的学者即使在最恶劣的逆境中,仍然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绩,您使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和稳定环境中的人们只能感到羞愧。”

海伦·凯勒与命运搏斗:海伦·凯勒诞生在美国南部的一座小镇。一岁半时,她不幸染病,致使眼瞎耳聋,陷入了茫茫的黑夜之中。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心中燃起了反抗命运的火焰。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用手摸着老师的嘴唇和喉咙发声动作,就这样,她学会了发音,学会了用盲文写字作文,并勇敢地考入普通中学。后来又奇迹般地考入美国第一流高等学府——哈佛大学,以惊人的毅力学完了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教育家。

三、整体感知课文。

面对逆境,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回答,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的世界中,去体会他对逆境的态度。

板书课题、作者。

(一)让学生介绍孟子和他的作品。

教师补充: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人,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孔子曾被尊为圣人,而孟子则被尊为“亚圣”。

《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它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他的思想、政治主张,属于语录体。《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笔带锋芒,论辨技巧高明。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体会课文字词的读音和正确的停顿。

四、探究、鉴赏课文内容。

(一)探讨题目意思。

同学们预习过课文,刚才又听了老师的朗读(或朗读录音),大家觉得这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与《愚公移山》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愚公移山》以记叙为主,本文以议论为主。(本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区别文体) 议论要有一个话题,大家读了课文,认为哪个句子是本文的话题呢? ——题目,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释课文题目的意思。(参见课文正文的注释)

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中心,议论常常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的,同学

们学习时要注意体会本文是怎么样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的。

(二)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本段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的正确性。(各句停顿应在人名之后)

2.探究课文文字的意思。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小组讨论“于”“发”“举”的意思。 教师明确: 于——在、从。

发、举——被任用。(应该强调这两个词原来是推举、任用之意,这里根据上下文要理解,是被动用法。)

3.探究课文内容。

这里一下子举了六个人的经历,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①六个都是名人。

②都被提拔到很高的权力地位上,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③都是来自下层社会,都有过苦难的经历。 (板书:六个名人的经历)

从这六个人的经历中可以得到什么共同的道理?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

六个人的经历本来是个别的,但是直接并列起来,就显示出一种普遍性:老天要把重大的任务交给一个人之前,一定要让他受苦,也就是“生于忧患”的意思。

这几个句子来说,结构是同样的,但是它们从内容到句法形式,却都平行的,或者叫做排比的。这种排比是双重的排比,不仅是句子形式排比,而且内容也排比。这就不仅不单调,相反让人读来更有气势,有了一点震撼性。

4.根据课文的意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补充:朗读是一种再创作,体现着朗读者对原作的理解。朗读的表现手段主要有两个——速度的缓急和语音的轻重,一般在强调时要读得重一些,要引起注意时可以停顿。本段中人名后可以略加停顿,“畎亩”等词可读得略重些。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五、课外作业

(一)朗读全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翻译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这节课继续研讨课文。要阐明一个道理,要让读者、听众被我们说服,要做到有理有据,而且这个“据”即事实或道理还要很充分,才能达到目的。第一自然段只举了几个事例,对于说服读者显然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研讨孟子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来充分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二、继续探究、鉴赏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课文。 2.探究课文文字的意思。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质疑,小组讨论,准备翻译课文。教师巡视,答疑。 补充:

(1)强调“苦”、“劳”、“饿”、“空乏”等词是主语使宾语具有这些词语的性质,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所以”与现代汉语中“所以”的不同。 (3)“曾”通“增”,通假字。

3.学生讨论本段与第一自然段的不同与联系。 教师明确:

第一自然段是叙述事例,本段为议论。

在内容上与第一自然段有紧密的联系。第一自然段连续举例,这一段为对事例加以归纳,在逻辑上,这叫做枚举式的归纳,即直接从感性材料,抽象出共同的特点(也就是论点)来。这个论点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板书:归纳——必先苦其心志„„)

为了加强气势,又是一连串的排比,直至“空乏其身”。这样的排比也加强了说服力。 但如果从头到尾都一样的句式,也不免单调,所以为了为了防止单调,孟子改用了另外一种句法,避免呆板:“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顺着一个观念,一条思路,一连用了七个短句,有严整的排比,有参差的递进,这就构成了一种思绪和语言滔滔不绝的效果,就叫做气势——用孟子自己的话说就叫浩然之气。

4.学生根据内容朗读第二自然段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由学生自由读,揣摩体会,然后单人读,学生集体讨论评价优劣。

教师提示:“故”字为上文的总结,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读时应略重些,并作停顿。“大任”“苦”“劳”“饿”“空乏”“动心忍性”“曾益”等词要读得略重些,因为“大任”突出其要达到的目标,其余几个词强调要经受苦难、困难。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第1.2.步骤同上。要强调的词语:

“然后”——这样以后。 “于”——在。

“拂”——通假字,通“弼”,辅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翻译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不足。 3.学生讨论第三自然段说理的层次。 教师明确:

这一段从两个方面对论点加以证明。

先从个人的角度、从正面说:人有了过错,才能改正。就是说,没有过错,也就没有苦其心志的由头。这是一个层次。思想受到堵塞,才能奋起。说明没有堵塞,也就不可能受到忍性的磨炼。这第二个层次。(板书:从个人、正面写)

然后从国家的角度、从反面说:在国内没辅佐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人,也就是没有威胁,则国家必然灭亡。这是第三个层次。(板书:从国家、反面写)

4.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课文。

由学生讨论确定必须加强语气的词语。教师提出参考意见:

“人”“过”“改”“困”“衡”“作”“征”“发”“喻”“入”“法家拂士”“出”“敌国外患”“国”“亡”。这些词语一是主语,一是谓语,前者突出陈述的对象,后者表现作者的观点——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经历苦难,才能成功。

(三)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最后从理性上把第一个结论作更深邃的概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讨论“阅读练习”第二题,理解本文的议论层次和议论特色。层次分析见上文,教师可以加以小结复述,加深学生的印象。 重点讨论第二问。

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不一定强求统一。但从论述的充分性看,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是从感性材料到理性概括的论述过程,是论据的主体,两段关系密切,都不可删节;第三自然段如果抽去,也会使文章显得单薄,以保留为好。

四、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外作业。

(一)朗读、背诵全文。

(二)积累文言文词汇。

(三)完成配套的练习册本课作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