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章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12 08:35:0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教学设计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

一、整体把握

阅读《断章》,你赞同哪个观点?

1、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如果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该如何阐释?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断章》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高超的结构手腕。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镜头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个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分别来看各自只是一个肯定性叙述,告诉读者一种状态而已,很难悟出什么深意。现在把这两个镜头并置在一起,构成一组并列蒙太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个镜头中,还是这个“你”却成了被别人看的客体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位置的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参照物做比较,那么对处于同一种状态中的事物,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对事物相对性的强调,只要不把它推到极端,与事物的绝对性相割裂,导致相对主义,那么对于破除人们孤立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还是有所裨益的。

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不过细细体味一下,这组镜头与第一组镜头还是略有不同的。第一组并置的两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第二组,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还是具体的,至于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则只能是从想像中才得以展开的了。它虚一些,令读者体味的余地就大一些。李健吾先生很看重这“装饰”二字,认为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卞之琳先生在答辩文章中则称:“‘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关于〈鱼目集〉》)对李健吾先生的解释和卞之琳先生的辩白该怎样看呢?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因为凡优秀诗作都不是平面展开的,而具有多个层面,这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每个解都是方程自身所具有的,而不是出于解题者纯主观的想像。同时这种不可穷尽性也只有在读者的审美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从而在诗歌中会有全然不同的发现。这样说来,卞之琳先生的自白我们当然应重视,我们把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表达一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念,便是充分考虑到卞之琳先生的自白的。那么对此诗的理解是否还可以有不同于诗人的见解呢?当然可以。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李健吾先生透过诗中的两个“装饰”,悟出了诗中蕴含的“说不尽的悲哀”,也尽可以有他的自由。正像李健吾先生所宣称的:“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答〈鱼目集〉作者》)

推荐第2篇:《断章》教学设计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3.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推荐第3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3.比较两篇短文,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课件显示)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 畔(pàn):通 “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课件显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明确: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3.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教师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

(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 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明确: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师指点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 1.理解积累。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饿其体肤

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

注:所有加点的词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 “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 “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

(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五、讨论第二部分,明确中心论点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多媒体显示)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

入则无法家拂(bi)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度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从而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小结本文写法特点 提问后明确: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开篇用了6个“于”和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2.以点带面、从小到大。文章从个人经受的磨难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从而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八、指导背诵课文,力求当堂成诵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或扼要板书,学生寻找规律背诵) 课件:

首先: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接着: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最后: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作业:

1.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ǎn )亩 :田间水沟

曾(zēng)益:增加

拂(bì)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ǔ)乱:违反、阻挠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3.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乱(使......受到阻挠)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5.多义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6.特殊句式。

被动句

(1)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

(4)管夷吾举于士(被录用)

(5)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6)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推荐第4篇:《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四会市石狗镇红坳小学 陈水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

4、懂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一颗孝心,以这颗孝心来治理天下,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2、我们懂得自爱,懂得自重,爱自己的身体更要爱自己的德行。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通过学习,课文每句每段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

1、看图,课件演示。从图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那我们人类呢?(母鸟捉虫子喂养小鸟,很不容易。父母抚养我们也不容易,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孝敬父母。)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第一课《开宗明义章第一》,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开宗明义章第一

二、出示、讲解原文,体会孝道。

1、释义:

开宗明义:开示全书的宗旨,说明孝的义理。

“开宗明义”,开:是开张,揭示的意思;宗:是根本,宗旨的意思;明:是明显,显示的意思;义:是义理的意思。即在《孝经》的一开始就揭示和讲清孝的宗旨和根本,以明确其义理。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出示原文,教师范读。

4、全班齐读。

5、解读第一段。

课件演示第一段,全班齐读。说说对这段的理解,后出示注译并解读。

6、解读第

二、三段。

(1)课件演示第二段,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由学生说说第二段的意思,后教师补充说明,出示注译。

(2)课件演示第三段,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由学生说说第三段的意思,后老师补充说明,出示注译。

7、解读第四段。

(1)师生一起齐读第四段。(注意停顿、注意要读出感情。) (2)逐句释义:

课件逐句出示原文,学生朗读,再出示注译每句的意思并解读。

三、再读原文,再次感知。

1、课件出示原文,再次诵读。(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读时要轻松、流畅。)

2、课件出示译文并小结。

(1)全班朗读译文。

(2)小结:《开宗明义章第一》讲的是什么?

《开宗明义章第一》主要阐述了孝道的内容及以孝治理社会的意义。指出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孝道中来,孝的主要内涵开始于侍奉尊亲,中间是侍奉君主,即为国效劳,最终是以好的名声自立于天地人世之间。

3、小组、指名朗读原文。

四、拓展延伸,继承美德。

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被人提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故事《亲尝汤药 》。

1、看故事。

汉文帝刘恒是薄姬所生,尽管刘恒当了皇帝以后,薄太后有很多宫女服侍,但汉文帝依然如往常一样孝顺母亲。汉文帝在位期间,薄太后曾患重病长达三年之久,汉文帝在朝堂处理国家大事后都是守在母亲身边,亲自看护,日夜不停,实在困了就在母亲的病床旁边打个盹。每当宫女煎好药,他一定先尝尝是否已经煎到位才亲自细心给母亲喂药。汉文帝刘恒的仁孝传遍天下。

2、看了故事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说说你以后要怎样关心父母,尊敬老师。

五、课后作业。

回家后,有时间的话,把《开宗明义章第一》的大概意思和你的长辈说一说。

推荐第5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两章》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2.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3.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4.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教学难点:

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一)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二)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三)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一)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二)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三)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一)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①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②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

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三)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一)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二)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1.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2.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3.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后记:

推荐第6篇:《庶人章第六》教学设计

《庶人章第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知道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要做到孝。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情感: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行为:努力了解自己的父母,并开展“每天为父母做件事”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士章第五》

1、接龙读。

2、摇头晃脑读。

二、歌曲导入,激发情感。(播放儿歌《小乌鸦爱妈妈》。) 师:刚刚这首儿歌好听吗?歌曲里面的小乌鸦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它关心妈妈,爱妈妈,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说的对,小动物都知道孝顺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人类呢?(要孝敬父母,爱自己的父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中《庶人章第六》,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庶人章第六。学习“庶人”一词,理解意思。

二、学习课文,体会孝道。

师: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天子和为官的人如何尽他们的孝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百姓是怎样尽孝的。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播放视频:范读课文。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 指名读。 5.逐句讲解:

(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慎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解释: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

(2)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解释: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 6.理解课文大意后再读文,练习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7.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分组读、分男女读、齐读等。)

三、中华美德,继承发扬。

师: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尽孝,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多么尊贵或多么卑微,对父母的孝心是永远不能忘的。因为父母生养了我们,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他们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教会我们开口说第一句话,走出第一步路„„所以孝敬父母也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人提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二十四孝里的一个故事《杨香救父》。

1、出示动画故事听老师讲故事。

2、说一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四、许下承诺,付之行动。

师:刚刚我们听了孝敬父母的故事,说说你们如何在生活中关心父母,孝敬父母。(讨论后在班级中交流汇报。)

师: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父母长辈给予我们那么多的爱与关心,如果我们也能多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倾注一些爱,那么他们一定会很欣慰的。既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让我们把我们许下的承诺变成实际行动,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坚持每天为父母做件事,让我们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从小做个关心、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五、齐声诵读《庶人章第六》

推荐第7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

1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

一、二。2.补充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 (quǎn) 傅说 (yuè) 胶鬲 (gé) 拂士 (bì):同“弼” 空乏 (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4.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4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5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六、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

三、四。2.补充作业。

(1)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6

推荐第8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

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 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 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

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反思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推荐第9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1.导语。猎人在湖边布下罗网,几只鸟被网住了,猎人在后边不停地追赶,农夫看到了问:“你怎么能追上飞的鸟呢?”猎人说:“如果是一只鸟我无能为力,现在这种情况我势在必得。”后来果然捉住了那些鸟。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群鸟没有共同的方向,劲没往一处使,说到底是心不齐,心不和。可见“和”是相辅相成、相衬相依的默契,是只要同心、其利断金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和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通过预习,学生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

3.本文选自《孟子》一书,根据手中的资料,学生介绍孟子生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名轲。思想家,教育家,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仁政”以统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孟子的著作存在《孟子》中,他长于言辞,其文气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很有影响。

上述介绍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名,时,地,作,评)。这就是孟子,对于他深邃的思想,飞扬的文采,我们还要从文章中具体感受。

4.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解决词句的翻译,有分歧的知识点一起解决。

6.学生展示朗读,共同解决字词,检验掌握情况。(课件出示)

7.学生思考: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具体体现在文章中哪句话?这两个例子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个因素中“人和”最重要,作者从攻城和守城两方面来论述。攻城占有得天独厚的天时,虽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依然失败。文中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来?(三里、七里、环、不胜)城很小,围绕起来攻打却不能战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板书:天时――地利)联系古今,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利的重要性:淝水之战、深圳的崛起等。

守城方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连用三个“不是不”)强调地利稳如泰山,但仍然失败说明“人和”比地利更为重要(板书:地利――人和)。这是从战争方面来看,由战争到治国,无论域民、固国、威天下都在说明“人和”的重要。能做到人和就多助――天下顺,反之就寡助――亲戚畔。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人和的重要。 “和”是胜利,是希望,是力量,是跨越……那么如此清晰的思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学生根据板书回答: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通过以上朗读赏析,使学生对孟子的思想有了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结合历史,联系现实再举一些关于“人和”的例子。

8.课件辅助:

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洪涝灾害,面对灾难,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亿万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来是多么强大,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旦集中起来是多么壮美。

2003年“非典”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悲壮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用血肉之躯铸成了钢铁长城。

2008年汶川地震,温总理察看灾情,心系灾民,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近期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合会议,体现了世界和为贵的精髓。

9.作业:以“和”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课文;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1.导语:多媒体展示图片,解释多难兴邦的意义。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在他的论著中阐述了这个道理。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易读错的字和句子的停顿,注意感情色彩和哲理的韵味)学生范读。

3.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弄不懂的词句,师生共同疏通文意,尤其注意第

二、三段的词类活用现象,体会词语的用法。

4.探讨、体会文章内容。课文首先列举了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后回答。用的什么论证方法?这些例子说明艰难困苦的磨练可以成就大业,谈的是造就人才的问题,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一样,最后推出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如何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文又是如何论述的?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内无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良臣,国君就容易被蒙蔽双眼;如果外无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安逸享乐,国家就会衰败直至灭亡。从人到国家都是这个道理。

5.学生讨论:学习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6.作业:谈谈当今国家的忧患意识,形成小论文。

(责任编辑 付淑霞)

推荐第10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苦难造就人才。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时】二时。

【教学过程】第一时

一、导入新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二、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三、初读理解

1、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再由教者范读文。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疏通文句。

3、教师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串讲文,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文。

四、整体感知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的作用:

“故曰”,在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5、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后练习

一、二。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时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⑴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⑵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后练习

三、四。

2、

。 《鱼我所欲也》

第11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

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

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教后记:

第12篇:陈换章习作教学设计

方法迁移,促进写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介绍《小伙伴》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让学生写作文时,常常有许多坐在座位上咬着笔杆发愁,他们不知从哪下笔,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一副“巧妇无米之炊”之样。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像花草失去阳光似的,没有生机,没有趣味。所以本次习作教学设计意在联系生活中的人,搭起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把别人的方法迁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能抓住小伙伴的特点来写,说真话,抒真情,让文章内容丰富多彩。 预设目标:

1、用一两件事来介绍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要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

1、所选的事例能突出小伙伴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让学生所写的文章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教学准备: 课件、范文 预设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导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感受到了鲁迅这位文学巨匠的人格魅力。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上课之前就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语游戏好不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

2、文字描述,游戏激趣。

(1)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2)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3)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4)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 (5)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用手中的笔,唤醒了千千万万中国人。

(6)他,有着一米九多的身高,曾是中国体育的风云人物,在奥运会上一百米跨栏冠军,这打破全亚洲人的记录,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3、交流猜谜语感悟。 教师小结:看来“动物、人物竞猜游戏”一点也难倒大家!因为这些片段的描写都抓住了动物和人物的特点,所以你们都能准确地猜出来。你们想不想像他们一样也写出如此生动的人物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的习作。(板书:介绍小伙伴)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究中来。让学生明白他们能准确猜对,是因为那些谜语能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点来写,为下面人物特点描写做铺垫。

二、明确写作要求。

打开书本,让学生自由读,明确写作要求。 (用一两件事,来写一个小伙伴的特点。)

2 设计意图:让学会审题读题,学生明确写作要求,写的时候就不会偏离主题。

三、指导说话。

1、人物的特点有哪些?

有性格、品质、爱好、习惯、外貌等。

2、你们概括得很好。人物的特点无非是这几个方面。

3、在生活中,你可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同学,有的是邻居,有的是亲友的孩子„„你是不是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但是现在让你选择他们中的一个来写。你想写哪个小伙伴,他(她)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交流)

3、指名让学生说说小伙伴的特点。(注意:要抓住特点来说) 板书:抓住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能段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拓展思路,指导选材。

1、好,确定下来写小伙伴的特点以后,为了使读到文章的人真正了解他,必须在选取事例上动点脑筋噢!既然这个人是你的小伙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你知道的一定很多。你可以从中选择

一、两件最能表现他特点的典型事例写下来。板书:典型事例

3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知道人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便于选材,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2、那你想写你小伙伴的什么事呢?如何把事情写具体呢?体现小伙伴的特点呢?是我们本次写作的关键。

3、回忆《少年闰土》指导选材和写人的方法

同学们还记得《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吧!看鲁迅先生抓住闰土的什么来描写,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出示课件)

①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里写了一个健康、可爱的闰土。(外貌、神态)

②“„„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这里写了一个勇敢、机智的闰土。(语言 动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要体现人物的特点出来应该注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

板书: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帮学生巩固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知道怎样把事情写具体,方法掌握了,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也避免了文章内容的空洞。

五、分析范文,总结写法。

4 同学们读读老师准备的范文。(出示课件) 范文:

我的小伙伴

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是上幼儿园时认识的。她长着一张圆圆的、粉嘟嘟的脸蛋,总是扎着一根马尾辫,那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她不胖也不瘦,个子也和我差不多高。她非常热爱集体,也喜欢帮助别人。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出去自由活动,同学们一窝蜂地涌了出去,我们兴高采烈地玩耍着。可当我们再次走到我们班门口时,她忽然停下了脚步,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看见教室里非常杂乱,地上还有一大堆同学留下的纸屑。我的好朋友看了看之后,想了想说:“可能是他们着急出去玩,没来得及扫收拾,我们来收拾吧!”说完,拉着我一起打扫起教室来。我们扫地、摆小桌子、擦黑板,忙得不亦乐乎。过了一会儿,终于打扫完了。我的好朋友把垃圾装在一个袋子里,和我走出教室,关好门,去扔垃圾。她由于跑得太快,不小心摔倒了。我远远地看见她脸上带者痛苦的表情站了起来,揉了揉膝盖,坚持把垃圾扔掉,才回来和大家一起玩。

我的好朋友不但热爱集体,还喜欢帮助人。

有一次,我们在玩的时候,我穿的运动鞋鞋带不小心被我踩开了。还差点摔倒,幸亏她一把扶住了我,费了很大力气,我都系不上,急得我满头大汗。她见了,忙蹲下来帮我把鞋带仔细地系上。我连忙对她说:“谢谢你!”她却说:“没什么,谁让我比你大呢!”我们两个都

5 笑了。她总是这样,当别人有困难时,她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一个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女孩。虽然她的名字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可她那美好的品质却见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1、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吗?好在哪里?(生评价) 抓住特点、用典型的事例、人物描写细腻、详略得当„„ 板书:详略得当

2、同学们讲得真好,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信心写好你最熟悉的伙伴了吗?

3、只有领悟写作方法,作文才会妙笔生花。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写作方法,便于我们写作。 出示儿歌:

写人作文并不难,开头概括写特点。 对照特点找事件,具体描述一两件。 人物语言要逼真,动作描写要周全。 心理活动细腻写,详略得当是妙篇。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范文、儿歌,再一次让学生明确方法。小结写法,传授方法,以文促写,水到渠成。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既锻炼学生写作水平,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六、学生写作,老师巡查。

七、布置作业:完成习作,自我修改。

6 板书设计:

介绍小伙伴 抓住特点

典型事例: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详略得当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一节课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这样的板书能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写作,为学生打开这次写作的明路,让他们愿写,乐写。

第13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从容说课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第14篇:11《五刑章第十一》教学设计

《五刑章第十一》教学设计 封开县杏花镇中心小学

韦敏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纪孝行章第十》。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十一篇《五刑章》

3、板书课题《五刑章》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六、教师小结:对读与背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

七、布置作业:将《五刑章》读给家长听,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理解含义。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这一章书,是因前章所讲的纪孝行,今两条途径,走到敬、乐、忧、哀、严、的道路,就是正道而行的孝行。走到骄、乱、争的道路,就是背道而驰的逆行。所以就跟住上章所讲的道理再告诉曾子,说明违反孝行,应受法律制裁,使人知所警惕,而不敢犯法。这里所讲的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就是讲明刑罚的森严可怕,以辅导世人走上孝道的正途。

二、走进文本,深入研讨。

1、出示自学要求:

(1)、这章是如何说明孝道之重的? (2)、读完这章你有什么体会?

(3)、我们如何把孝心扩展?谁是孝亲爱民的典范?举几个例子。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请说说你的感受。

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

4、师生共同归纳。

5、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6、师释义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白话】孔子又对曾子提醒的说:‘国有常刑,来制裁人类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恶。五刑的条文,约有三千之多,详加研究,罪之大者,莫过于不孝,用刑罚以纠正不孝之人,自然民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白话】‘一个部下,如果找到长官的弱点,威胁逼迫,以达到他所希望的目的,那就是目中无长官,如果对于立法垂世的圣人,讥笑鄙视,那就是无法无天,如果对于立身行道的孝行,讥笑鄙视,那就是无父无母。像这样的要胁长官,无法无天,无父无母的行为,那就和禽兽一样,以禽兽之行,横行于天下,天下还能不大乱吗?所以说:这就是大乱的道了。’

【释义】本章计分两段,首段,说明刑罚制裁不孝之罪。二段的意思,就是希望世人,最好不要走到这个要君、非圣人、非孝的坏路去,如果走到那个坏路去,不但为国家造出乱源,他个人的生命,也将要受到制栽和危险的。所以希望为人子女的,都向良知良能爱敬父母的孝行方面来,不要一误再误,走到最危险的坏途去。圣人爱人之深,而警告之切,于此可见。

三、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四、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第15篇:15《谏诤章第十五》教学设计

《谏诤章第十五》教学设计

封开县杏花镇中心小学

韦敏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广扬名章第十四》。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十五篇《谏诤章第十五》

3、板书课题《谏诤章第十五》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六、教师小结:对读与背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

七、布置作业:将《谏诤章第十五》读给家长听,并继续体会本章含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理解含义。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这一章书,是讲明为臣子的,不可不谏诤君亲。君亲有了过失,为臣子的,就应当立行谏诤,以免陷君亲于不义。孔子因曾子之问,特别发挥谏诤之重要性。列为十五章。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白话】曾子因孔子讲过的各种孝道,就是没有讲到父亲有过,应该怎样办?所以问说:‘从前讲的那些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的教训。我都听懂了。还有一桩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胆的问:为人子的做到不违背父亲的命令,一切听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可以算为孝子呢?’孔子听了曾子的这一问题,就惊叹的说道: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白话】孔子给曾子详加解释说,父亲的命令,不但不能随便听从,而且还要斟酌其命令,是否可行。例如上古的时候,天子为一国的元首,一日二日万几之事,元首如有善行,则亿兆人民蒙福。元首如有过失,则全民受祸。假若有七位敢于直言谏诤的部属。那天子虽然偶有差错,迹近无道,因有七位贤臣谏诤,时进忠言,勇于匡救,就不会失掉天下。诸侯若有五位谏诤的部属。改正错误。格其非心,虽无道,也不会失掉他的国。大夫是有家者,如果有三个谏诤的部属,那他虽然间有差误,这三位部属,早晚箴规,陈说可否,也不会失掉他的家。为士的,虽是最小的官员,无部下可言。假若有谏诤的几位朋友,对他忠告善导,规过劝善,那他的行为,自能免于错误,而美好的名誉,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了。为父亲的,若果有明礼达义的儿女,常常谏诤他。救正他,那他不会做错事的,自然也就不陷于不义了。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白话】无论君臣与父子,都是休戚相关的。所以遇见了不应当做的事,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亲婉言谏诤。为部属的,不可不向长官直言谏诤。为臣子的,应当陈明是非利害,明切劝告。父亲不从,为子女的,应当婉言几谏,即如触怒被打,亦不怨恨。君如不从,为部属的,还当极谏,即如触怒受处,在所不惜,所以臣子遇见君父不应当作的事情,必须立即谏诤。彼若为人子的,不管父亲的命令是否合宜,一味听从,那就陷亲于不义,怎么还能算他是个孝子呢?

【释义】按前数章所讲的,尽是爱敬及安亲之事。对于规劝之道,未曾提及,本章,就谏诤一事,专题论列,共分三段。首段,因曾子发问,而引起孔子的惊叹,二段,是孔子举例说明谏诤之重要性。不但谏诤对于君父朋友的道德行为有关,且对于天下国家社会人心之影响亦大。三段,重说:‘从父之令又焉得谓孝乎’一词,是重复慨叹,以提醒世人不要轻视本章谏诤之意,细按这一章,有双重意思,一面对于被谏诤的君父及友朋的一种警告说:接受谏诤,不但对于本身的过失有所改正,且对于天下国家,将有重大的影响,使他知道警惕。一面对谏诤者的臣子及友人一种启示。既要事君尽忠,事父尽孝,对朋友尽信义,若见善不劝,见过不规,则陷君父朋友于不义,以至于遭受不测的后果,那忠孝信义,就化归乌有了。

三、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四、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第16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4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

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

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

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

(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练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

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

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读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17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2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字音

夫(fú)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二、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听范朗读磁带,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新课学习】

一、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积累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委:放弃(今义)委屈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防(今义)国家 然而不胜者然而: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今义)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凭以天下之所顺以:用 b.兵革非不坚利也利:锐利地利不如人和利:有利 c.环而攻之而不胜之:代词(这座城)三里之城之:的 多助之至之:到天下顺之之:代词(他,实施“仁政”的君主) d.三里之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城墙 (3)注意下列加粗的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4)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

“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方能“天下顺之”,作战才会取得胜利。

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三、总结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一、字音

舜(shùn)畎亩(quǎn)敖(áo)奚(xī) 傅说(yuâ)胶鬲(ɡâ)行拂(fú)拂士(bìã)

二、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弼。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听范朗读磁带,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新课学习】

一、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积累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今义)交付、送出 管夷吾举于士举: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或推举 士: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今义)征召、走远路

(2)重点词语积累: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苦:使„„痛苦劳:使...劳苦饿:使...饥饿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拂乱:使...颠倒错乱动:使...惊动忍:使...耐得住 b.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常过:犯过失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国内出:在外面,国外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个人(身上),„„(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巨、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二、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证明了什么?

共同点: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证明观点:生于忧患。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目的是什么?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三、论证方法归纳

类比论证: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 举例论证: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 对比论证: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 归纳推理论证: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

第三课时

一、字词理解。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弼。 2.一词多义: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凭以天下之所顺以:用 b.兵革非不坚利也利:锐利地利不如人和利:有利 c.环而攻之而不胜之:代词(这座城)三里之城之:的 多助之至之:到天下顺之之:代词(他,实施“仁政”的君主) d.三里之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城墙 e.舜发于畎亩之间于:从死于安乐于:在 故于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3.注意下列加粗的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苦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空乏其身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拂乱:使...颠倒错乱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过失 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耐得住

4.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委:放弃(今义)委屈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防(今义)国家 然而不胜者然而: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今义)判断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今义)交付、送出 管夷吾举于士举: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或推举 士: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今义)征召、走远路

二、问题探究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三、小结

《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拓展延伸】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18篇: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的定义、等式的性质等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

2、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能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3、能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正确地分析,从而正确解决应用题。

数学思考:

掌握解决有关基本知识点的问题的方法是:牢牢抓住概念、定义、性质等基本知识的特征去解决。 能应用表格法、图形法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解决应用题。 正确理解并应用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1、先编好导学案,学生在独立完成。

2、分配好学习小组展示的内容,

3、小组交流讨论导学案的内容,并注意如何在展示中把别人讲懂。

4、小组讲解展示、其他同学补充讲解、老师点拨、引导或规范。

情感与态度:

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体会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感受团队的巨大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学会有用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方程的具体特点灵活应用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2、应用表格法、图形法等方法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正确解决应用题。

3、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应用表格法、图形法等方法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正确解决应用题。

2、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复习下列知识;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的定义、等式的性质

2、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及灵活应用。

(1)去分母(应注意:___________ )

(2)去括号(应注意:____________)

(3 )移项(应注意:___________)

(4 )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用表格法、图形法等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基本数学思想应用的体现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学完了全章的知识,使学生对全章知识有一个全面认识和理解,理解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应用,在交流讨论中小组每个成员互相补充,对全章知识进行归纳,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在交流讨论展示中成长,学会相互帮助,使他们养成学后归纳反思的良好习惯。导学案分四个展示一个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小问题,便于引导学生思考。应用变式题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

导学案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

展示一:

基本知识点及练习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

y2y32xy2y4 2A、2x-y = 1

B、

C、

D、

22、如果方程(m-1)xx2m + 2 =0是表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值是(

A.m = 1或-1

B.m1

C.m = -

1D.m = 1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x

3、如果方程2x+1=3的解也是方程2-3=0的解,那么a的值是(

A.7

B.

5 C.

3D.以上都不对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由12xy33得x=2y

B、由3x-2=2x+2得x=4 C、

由2x-3 =3x得x=3

D、由3x-5=7得3x=7-5 ♥ 等式的性质1:文字叙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式的性质2:文字叙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商品的进价是500元,标价为75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 的售价打折出售,则售货员最低可以打多少折出售此商品?设最低可以打x折,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二:

解方程基本步骤的灵活应用

6、解下列方程:

2311x59x1(x1)4x222 ① x - 6 = 1

② 324

讨论交流:

1、解方程的基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第 (1)个方程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观察分析第 (2) 个方程的特点, 说说你有几种解法,你认为怎样解更简便?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三:

典型应用 (要求:用表格法分析,然后写出解答过程,讲解要简洁清楚。)

7、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若干辆,但还有15人无座位。现决定租用40座客车,则可比原计划租30座客车少一辆,且所租40座客车中有一辆只坐35人。请你求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8、用铝片制作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作瓶身16个或制作瓶底43个,一个瓶身与两个瓶底配成一套,现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铝片制瓶身,多少张铝片制瓶底,正好可以制成配套的饮料瓶?

展示四:

行程问题及变式练习(要求:用线段图分析,写出解答过程,讲解要简洁清楚。)

9、一艘快艇从A码头到B码头顺流行驶,同时一艘游船从B码头出发顺流而下.已知,A、B两码头相距140千米 ,快艇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65千米/小时,游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5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5千米/小时.快艇出发几小时追上游船?

5变式①

一艘快艇从A码头到B码头顺流行驶,快艇出发7小时后,游艇从B码头开往A码头,已知,A、B两码头相距140千米 ,快艇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65千米/小时,游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5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5千米/小时.两艇相遇时距B码头多远?

变式②

一艘快艇从A码头到B码头顺流行驶,同时一艘游船从B码头出发顺流而下.已知,A、B两码头相距140千米 ,快艇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65千米/小时,游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5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5千米/小时.

(1)请计算两船出发航行30分钟时相距多少千米?

(2)如果快艇到达B码头后立即返回,试求两船在航行过程中需航行多少时间恰好相距100 千米? 问1:快艇与游艇在什么情况下距离最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2:快艇与游艇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3: 快艇与游艇距离最近时,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 此时两艇已行驶了多少时间?_________.问4:你认为快艇与游艇之间的距离会在几种情况下相距100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此,首先请你分情况用线段图分析第(2)问的数量关系,然后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思考题:

销售 与 分类

10、元旦节那天,某商场对某品牌的鞋开展优惠活动,具体做法如下:标价500元以内的鞋7折销售;标价500元及500元以上的鞋先8折,8折后每满200元送60元现金.

(1)购买一双标价为450元的鞋应付款___________元,标价为550元应付款___________元。 (2)刘老师买了一双标价不足750元的鞋实际付款336元,问这双鞋的原价多少元?

(如果你做第(2)问感觉被卡住了,请你用文字写出是什么卡住了你。便于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第19篇:7《三才章第七》教学设计

《三才章第七》教学设计

封开县杏花镇中心小学

韦敏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庶人章》。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七篇《三才章》

3、板书课题《三才章》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六、教师小结:对读与背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

七、布置作业:将《三才章》读给家长听,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理解含义。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这一章书,是因曾子赞美孝道的广大。所以孔子更进一步给他说明孝道的本源,是取法于天地,立为政教,以教化世人。故以名章,列于五孝之次。

二、走进文本,深入研讨。

1、出示自学要求:

(1)、孔子把孝道比作了什么? (2)、文章引用了哪些字句?

(3)、我们如何把孝心扩展?谁是孝亲爱民的典范?举几个例子。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请说说你的感受。

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

4、师生共同归纳。

5、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6、师释义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白话】曾子以为保全身体,善养父母,就算尽了孝道。自听了孔子所讲的这五等孝道以后,不由得惊叹赞美说:‘嗳呀!孝道就有这样大的关系?’孔子听见曾子赞叹,知道曾子对于他所讲的五孝,已有领悟。所以又说:‘你知道这个孝道的本源,是从甚么地分取法来的?它是取法于天地的。天有三光照射,能运转四时。以生物覆帱为常,是为天之经。地有五土之性,能长养万物,以承顺利物为宜,是为地之义。人得天之性,则为慈为爱。得地之性,则为恭为顺。慈爱恭顺,与孝道相合,故为民之行。’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白话】‘人生天地之间,当效法天经地义以为常道,而实践力行。但是爱亲之心,人人都有,其中的道理,知者甚少。惟有圣明的元首,效法天之明,教民出作入息,夙兴夜寐。利用地之宜,教民耕种五谷,生产孝养。以上法则,都是顺乎天地自然之理,以治理天下。这种教化,既合乎民众的心理,自然民众都乐意听从,所以教化不待警戒而自成。政治不待严厉而自治。’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白话】‘先代圣王,见教育可以辅助政治,化民成俗,所以他先以身作则,倡导博爱,使民众效法他的博爱精神先爱其亲,所以莫有遗弃其亲的人。宣扬道德和仁义,以感化民众,民众自然会兴起力行。对人对事,先实行敬谨和谦让,以为天下民众的表率,民众自会效法他的敬让,不会发生争端。诱导民众以礼乐教化,民众自然就相亲相敬,和平相处。再晓示民众,使知为善当有庆赏,作恶当受刑罚,民众自然晓得禁令的严重性而不敢违犯法纪了。’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白话】孔子引诗经小雅篇节南山章的这一段话,是说明周朝有显耀的一位姓尹的太师官,他仅是三公之一,尚且能为民众景慕和瞻仰如此,如果身为国家元首,以身作则,那天下的民众还能不爱戴和尊敬吗?

【释义】这一章书,共分四段。‘曾子曰’,至‘民之行也’,为第一段。就是要把孝道的本原讲给曾子听。以见道的本原,是顺乎天地的经义,应乎民众的心理。自‘天地之经’,至‘不严而治’,为第二段。就是把孝道,作为元首教化民众的准则。不但教化易于推行,就是对于政治,也有绝大的帮助。所以孔子特别告诉曾子的,就是‘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政教如此的神速进展,还有甚么话说?自‘先王见教’至‘而民知禁’为第三段、就是说明孝道有如此的妙用,故先王以身作则,率先倡导。至引诗作证为第四段。就是证明政府一个大员,只要身体力行,都会被民众景慕瞻仰,何况一国的元首呢?

三、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四、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第20篇:16《感应章第十六》教学设计

《感应章第十六》教学设计

封开县杏花镇中心小学

韦敏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谏诤章第十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十六篇《感应章第十六》

3、板书课题《感应章第十六》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六、教师小结:对读与背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

七、布置作业:将《感应章第十六》读给家长听,并继续体会本章含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理解含义。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动天地神明。中国古代哲学,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人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说有感即有应。以证明孝悌之道无所不通的意思。故列于十六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白话】孔子:‘上古的圣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对于天地父母,是同样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为悌,宗族长幼,都顺于礼,故上下的大小官员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这样的一切顺序,人道已尽到好处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时自顺,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审,这样以来,神明自然就会彰显护佑。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白话】所以说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还有比他更高的,这就是说:还有父亲的缘故。天子是全民的领袖,谁能先于他呢?但是还有比他更先的,这就是说:还有兄长的缘故。照这样的关系看来,天子不但不自以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为先,还要先其兄。由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后代。必能推其爱敬之心,以礼对待。并追及其祖先,设立宗庙祭祀,以致其爱敬之诚,这是孝的推广,不忘亲族之意,对于祖先,也算尽其爱敬之诚。但是自身的行为,稍有差错,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谨慎其作事之行为,而不敢有一点怠忽之处,恐怕万一有了差错,就会遗留祖宗亲族之羞。至于本身道德无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庙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兴的来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于是乎显著多多。圣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么能大过他呢?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白话】由以上的道理看来,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极的程度,就可以与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体,互为感应,德教自然光显于四境之外,远近幽明,无所不通。照这样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了。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白话】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有声章的这一段话说:‘天下虽大,四海虽广,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样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广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东西南北,没有思虑而不心悦诚服的,这样可以证明盛德感化之深无所不通的意思。

【释义】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说明孝悌感通天地。二段,说明孝悌感通鬼神。三段,说明孝悌之至,远近幽明,无所不通。四段,引诗作证。以证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大,无所往而不通的意思。

三、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四、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章教学设计
《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