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铁铜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01 08:34:5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 时】第一课时(共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火车律动积极创编相应的声势节奏。

2.感受《丢丢铜仔》谐谑活泼的旋律和方言音韵魅力,能用自然、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能以模仿火车律动的声势节奏为歌曲背景素材,完整演唱合唱《丢丢铜仔》,体验与同学合作演唱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符合歌曲背景素材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完整演唱二声部歌曲《丢丢铜仔》,并有机地融合本歌的背景音响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青春舞曲》,带学生做简单的体态律动:强拍拍手,弱拍捻指或拍腿。

二、歌曲背景素材的准备——火车律动节奏的即兴创编。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一起伴着《青春舞曲》,做了一个小小的热身,同学们的节奏感很强。有一样东西在运动时,也能发出节奏感很强的声音,你们听听是什么。

2.教师模仿火车的车轮滚动声。

(1)老师刚才模仿火车的车轮滚动节奏是? (2)你能用其他的声势节奏进行模仿吗?

3.启发学生用各种合适的声势节奏表现车轮滚滚的声音,并板书下来。

三、民歌《丢丢铜仔》的学习——律动法欣赏,听唱法和模唱法学歌。1.欣赏歌曲——采用声势节奏伴奏和律动参与。 第一遍聆听:声势伴奏,初听旋律。

学生从以上声势节奏中,选择一种作为固定音型,为教师范唱伴奏。在学生演唱的固定音型伴奏下,教师演奏歌曲《丢丢铜仔》旋律。

第二遍聆听:声势伴奏、模仿火车,走步律动,熟悉旋律。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采用固定的声势节奏,模仿火车的动态走步律动。

第三遍聆听:声势伴奏,听赏歌词。提示:伴奏的声音用气声轻念,很有弹性的,营造一种火车开动的气氛。同时注意听老师在唱什么。

2.介绍歌曲:《丢丢铜》据说是早期台湾宜兰人在玩“丢铜钱仔”的游戏时,听到铜钱落地,咚咚作响,铿然有声而灵感忽至,随口唱出来的。宜兰这个地方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开发比较晚,后来修建起了与台北相通的铁道时,人们心中的喜悦是不可言喻的。于是,他们就将自己熟悉的曲调《丢丢铜》配上词,在欢庆通车时高唱。火车行到衣都啊莫呀衣都丢,哎呦磅孔内,磅孔的水衣都丢丢,铜仔衣都啊莫呀衣都丢仔衣都滴落来。

3.了解歌词意义:引导学生分辨歌词的主体部分和衬词部分。并知道“磅孔”(火车隧道)和“丢丢”(水滴落的声音)的意思。

4.学念歌词(模仿法学习,台湾客家方言读歌曲)采用直接模仿法,学习客家方言读歌词。辅以手势,强调方言音调的特点。特点是:读字唱字时,带点鼻音,嘴巴发音要尽量“圆”。重点是:“铜”字读“deng”第三声;“仔”字读“giang”第四声;“磅孔内”发音“pang kong lui”,音调都上扬,有鼻音。“丢”字要有下滑音的感觉。 5.学唱旋律

(1)音叉定音,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学生视读旋律谱注意:音准、节奏和发声,轻声读唱。

(2)教师仍采用柯尔文手势,但加强了音乐表情。 注意:手势的表情,轻重、快慢、线条、呼吸等。

6.学唱歌曲第一遍:强调字音对齐,节奏、音准等,速度稍慢地练习。第二遍:强调方言的语音语调。直接示范模仿,用手势辅助。第三遍:在钢琴伴奏下完整演唱。

7.二部轮唱第一步:练习第二部的结尾句。第二步: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8.完整演唱全曲齐唱和轮唱部分结合起来,完整演唱。

四、多声部合唱《丢丢铜仔》——二部轮唱,并加入背景材料。1.复习:作为背景音响材料的声势节奏。 2.加入汽笛声,丰富背景音响材料的层次。

3.将歌唱及背景音响材料进行组合,进行初步合成练习。

4.进行即兴的速度力度处理,以合唱形式完整地表现火车穿行隧道的情景。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台湾民歌《丢丢铜仔》,虽然只有简单的两句,但是它的旋律却是那么活泼、优美,可以反复吟诵,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民歌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演唱的语音语调很有特色,而且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更加说明了我们的民歌就是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留意并收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丰富我们的音乐生活。

推荐第2篇:铁铜及其化合物学生教案

铁铜及其化合物

一、物理性质

1.铁:银白色,黑色金属(铁、铬、锰)、重金属。磁铁矿、黄铁矿(FeS2)、赤铁矿。 2.铜:紫红色,有色金属、重金属。黄铜矿(CuFeS2)、赤铜矿(Cu2O)、孔雀石(Cu2CO3(OH)2)

二、原子结构

三、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3Fe +2O2=(点燃)Fe3O4 2Cu + O2=(△)2CuO铜与O2在干燥、常温下不反应 2Fe +3Cl2=(点燃)2FeCl3 Cu + Cl2=(点燃)CuCl2

Fe +S =(△)FeS 2Cu + S =(△) Cu2S(不是CuS) 2.与酸反应

Fe + 2H+ =Fe+ H2↑(常温下遇冷的浓硝酸、浓硫酸钝化,加热时反应) Fe+4HNO3(稀) =(△) Fe(NO3)2+ NO↑+2H2O 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 2Al+6H2SO4 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Cu+4HNO3(浓) = Cu(NO3)2+ 2NO2↑+2H2O(迅速溶解,溶液呈绿色)

3Cu+8HNO3(稀) =(△) 3Cu(NO3)2+ 2NO↑+4H2O (溶液呈蓝色)(稀盐酸、稀硫酸不反应) 2Cu+O2 +2H2SO4=(△) 2CuSO4 + 2H2O(通入O2时与HCl、H2SO4反应) 3.与水反应

3Fe+4H2O(g) =(△)Fe3O4+4H2↑ 4Fe+3O2+6H2O =4Fe(OH)3 2Cu+O2+CO2+H2O=Cu2(OH)2CO3 4.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反应)

四、铁铜的冶炼

1.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2)原理:还原剂还原。

C+O2=(点燃)CO2 CO2+C=(高温)CO Fe2O3+3CO=(高温)2Fe+3CO2 (3)除杂质:CaCO3=(高温)CaO+CO2 CaO+SiO2=(高温)CaSiO3(炉渣) 2.铜的冶炼

(1)湿法炼铜:CuO+H2SO4=CuSO4+H2O CuSO4+Fe=Cu+FeSO4

1 2+ (2)高温炼铜:2CuFeS2 + 4O2 = (800℃)Cu2S + 3SO2+2FeO(炉渣)

2Cu2S+3O2=(高温)2Cu2O+2SO2 2Cu2O+ Cu2S=(高温)6Cu+SO2↑

五、铁的氧化物

1.FeO:黑色粉末、空气中不稳定、碱性氧化物。6FeO+O2=(△)2 Fe3O4 2.Fe2O3:红棕色粉末、稳定、碱性氧化物。 3.Fe3O4:黑色晶体、稳定、碱性氧化物。

六、铁的氢氧化物

1.Fe(OH)2:白色絮状沉淀、空气中易氧化、

2.Fe(OH)3:红褐色沉淀、加热易分解、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七、氧化铜与氢氧化铜

1.CuO:黑色粉末、与酸、还原剂(CO、H2)反应、Cu(OH)2加热制取。

2.Cu(OH)2:蓝色固体、酸、氨水反应、碱液制取。

八、Fe2+、Fe3+、Cu2+离子的检验

1.Fe2+:NaOH溶液反或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3+:KSCN溶液、NaOH溶液、苯酚溶液。

3.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NaOH溶液、Fe、Zn片等反应。

九、铁三角

1.Fe:具有还原性,可被弱氧化剂S、Fe、Cu、H+氧化为Fe;被强氧化剂O

2、Cl

2、HNO3氧化为Fe。

2.Fe:可被O

2、Cl

2、HNO

3、Br

2、KMO4氧化为Fe。3.Fe:可被Fe、Cu、H2S、I-、SO2还原为Fe。

●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 例题1: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的硝酸溶液,反应完全后,生成1.12L NO气体(标准状况下),再加入1 mol/L的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为( )

A 450 ml B 500 ml C 400 ml D 不能确定

例题2: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100 ml 1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铁的质量为( )

2 3+

2+2+

3+3+

3+

2+

2+ A 11.2 g B 5.6 g C 2.8 g D 无法计算

例题3:向一定量的Fe、Fe2O3和CuO混合物投入100 ml 2.2 mol/L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896 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得不溶物1.28 g,过滤后,溶液中阳离子只有Fe2+。向滤液中加入2 mol/L的NaOH溶液,加至40 ml时开始出现沉淀,则滤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滤液体积为100 ml) ( ) A 2 mol/L B 1.8 mol/L C 1.9 mol/L D 无法计算

例题4:将4.6 g Cu和Mg完全溶于浓硝酸溶液中,反应中硝酸的还愿产物为4480 ml NO2气体和336 ml N2O4气体(标准状况下),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 A 9.02 g B 8.51 g C 8.26 g D 7.04 g 例题5.把铝粉和某铁氧化物xFeO·yFe2O3粉末配成铝热剂,再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人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质量比是5:7,则x:y为( ) A.1 : 2 B.1 : 1 C.5 : 7 D.7 : 5 例题6: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的的是( ) A.Fe(OH)3 B.Fe(OH)2 C.Al2O3 D.FeCl2 例题7: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B.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例题8: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金属是(

) A.铁 B.金 C.硅 D.铝

推荐第3篇:铜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

穿越模块

构建网络

---寻铜记

一、设计思想

1.将分散于教材各部分的铜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提炼出来,整合成一张相互转化关系图,构建出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知识网络。2.创设多层面多角度的问题,诱发学生不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努力构建出铜及其化合物与其他版块如有机、基础理论、实验、物质结构等之间的知识网络。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了解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008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化学)中要求“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2003年6月人教版的化学教科书只在第三册电解原理及应用中涉及了一小部分关于铜的知识:铜的电解精炼。2005年6月苏教版教材在必修1中涉及了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和在必修2中涉及了铜的电解精炼。而实际上前者主要是讲述铁的相关知识,铜的相关知识只提到铜的存在形式和简单提及了铜的冶炼,铜的性质在初中原有知识基础上只增加了与

的反应,其他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几乎全部分散于各个专题中。由于铜处于周期表的ds区,它独特的电子排布以及丰富的化学性质使铜成为了高考的新宠。各地的高考试卷、模拟试卷中也常会出现有关铜的题目。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有关铜的分散的知识提炼出来,整合成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了解铜的原子、离子结构以及能形成配合物的相关性质。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总结出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一般的和独特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疑和亲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铜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相关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构建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知识网络

引入:展示铜及其化合物的图片(铜的化合物丰富多彩,色彩斑斓)

[思考]请同学思考我们共学过哪些铜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提示学生可以按“元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去思考。) [分析]展示同学自己画的铜及其化合物的各种关系图,并作点评。下页图1是其中一种。 [板演]学生板演铜与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一些重要方程式

氧化还原中的“铜” 问题1 ①Cu能与稀硫酸反应吗?②怎样可以使铜与稀硫酸反应得到CuSO4? 问题2 已知常见物质氧化性顺序如下:Cl2 >Br2>Fe3+>I2>SO42- 请将Cu2+按其氧化性排入到上述顺序中去,并提供 相应的实验证据 (学生交流讨论,并设计相关实验。)

3+2+2+3+2+[交流总结] ①2Fe+Cu=2Fe+Cu

, 证明氧化性Fe>Cu。

②关于Cu2+与I2的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 大家一致认为是看Cu2+与I-混合时能否发生反应 。 [ 学生实验探究] CuSO4溶液与NaI溶液相混合

[现象] 混合后得到棕黄色的悬浊液 , 静置后可观察到棕黄色的清液和沉淀 (受棕黄色的清液的影响沉淀颜色看不清)。

[分析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棕黄色的清液是碘水 (也可能是I2溶于过量的NaI溶液), 可用淀粉溶液检验之。 但要想看清沉淀的颜色, 必须先消除碘水的棕黄色才行。

经分析讨论认为, 可选用Na2SO3溶液或Na2S2O3溶液。 最后可清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按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的原则可以推断出白色沉淀的成分: 由于I元素化合价上2++- 升 , 故Cu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但并不是生成金属Cu, 故只可能为Cu与I结合成CuI白色沉淀。

(学生归纳现象,书写方程式:2Cu2++4I-=2CuI↓+I2)所以Cu2+按其氧化性应排在Fe3+和I2之间。 问题3 ①氢气可以还原 氧化铜生成红色物质,红色物质会是什么呢? 红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u或Cu2O或Cu和Cu2O的混合物。 ②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为Cu; 若溶液变蓝色,说明有Cu2O,再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根据剩余固体质量与原试样总质量的关系,即可确定试样为Cu2O还是Cu和Cu2O的混合物。

问题4 除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有什么常见物质可以还原氧化铜? 有机化学中的“铜”

加热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至红热,将铜丝趁热插到盛有乙醇的试管底部,反复操作几次,观察铜丝颜色和液体气味的变化。

实现CuO和Cu之间的转换可以用H2等无机还原剂, 也可以用C2H5OH。 实现Cu(OH)2和Cu2O之间的转换可使用含醛基的物质。

[讲述] 实验室检验醛基可采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 操作顺序为: 向3 mL NaOH溶液中滴入5滴CuSO4溶液, 再加入0.5 mL乙醛溶液, 加热煮沸即可。 实验现象为: 先有蓝色沉淀生成 (此时悬浊液呈强碱性), 滴加乙醛加热后有红色沉淀生成。

[试问] 若滴加顺序及试剂用量相反 , 是不是实验也能做成功 (如图2)?

图2

[学生实验] 学生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 实验现象为 : 先有灰绿色沉淀生成, 滴加乙醛加热后未见红色沉淀。 生成的灰绿色沉淀被加热至沸腾仍然不变色也不消失, 说明其热稳定性较好。

[回顾] Cu可以与NH3形成类似 [Ag(NH3)2]的复杂离子[Cu(NH3)4] , NH3分子也可以换成其他分子或离子。

先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2++原理:Cu+2NH3·H2O=Cu(OH)2 +2NH4

2+ --Cu(OH)2+4NH3·H2O=Cu(NH3)4+4H2O+2OH

2+2+Cu+4NH3·H2O=Cu(NH3)4 +4H2O 思考12018.4-28某学习小组欲从含有[Cu(NH3)4]SO

4、乙醇和氨水的实验室废液中分离乙醇并制备硫酸铜铵[CuSO4·(NH4)2SO4]固体,完成了如下实验: 2++2+

请回答:

(1) 步骤①中,试剂X应采用________。

若将深蓝色溶液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即得到[Cu(NH3)4]Cl2固体。此固体中往往会混有某种杂质,试问可能会是什么?并解释其存在原因。 总结:Cu2+在水溶液中易发生水解

思考3:CuSO4∙5H2O、CuCl2∙2H2O如何得到其无水晶体?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思考4 CuCl2溶液到CuCl2·2H2O晶体的系列操作

思考5试剂X可能是什么物质?有什么作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化工流程中的“铜”

2018.4-24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②中的SO2可用Na2SO3替换

B.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SO2水溶液洗涤 C.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ˉ

Cu2O+2Clˉ+H2O

D.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

电化学中的“铜”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含少量SiO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2) 试剂a 是

,试剂b 是

(3) 冰铜(Cu2S 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为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4)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 的电解精炼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细菌法溶解黄铜矿比空气中焙烧黄铜矿的方法有何优点列举三点

六、板书设计

推荐第4篇:自然界中获取铁铜的教案

从自然界中获取铁铜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界铁、铜的存在形式及常见的冶炼方法。

(2)掌握高炉炼铁的原理,知道其工艺流程和原料、设备、与产物。 (3)初步知道工业炼铜的方法,复习古代湿法炼铜的方法,知道生物炼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对工业炼铁的原料、原理、设备、工艺流程与产物的探讨中提高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通过高铝炼铁、生物炼铜的学习,建立环保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高炉炼铁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对高炉炼铁流程的探究。

4、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漂亮的流星雨

[教师]多媒体上展示的是一些流星雨的图片,同学们知道,流星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是什么吗?示 [学生]陨石(陨铁)

[教师]对,但是它还有另外的一个叫法陨铁。含铁80%以上。人类最早利用的单质铁就是这个从天而降的陨铁中得来,所以古人称铁为“天石”。 【教师活动】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铜铁的制品,并且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

观看图片,思考生活中的铜铁制品都是以铜和铁的什么形式存在的?

【过渡语】

在生活生产中铜和铁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那同学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获得铜和铁的吗? [多媒体展]漂亮的流星雨

[教师]多媒体上展示的是一些流星雨的图片,同学们知道,流星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是什么吗?示 [学生]陨石(陨铁)

[教师]对,但是它还有另外的一个叫法陨铁。含铁80%以上。人类最早利用的单质铁就是这个从天而降的陨铁中得来,所以古人称铁为“天石”。

【教师讲解】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利用单质铜和铁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比如说铁单质它存在陨石当中,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单质铁是非常少的。铜就更少了,以前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铜,其他人使接触不到铜的。那请同学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自然界中单质铜和铁这么少呢?他们又是以怎么的方式存在在地球上呢? 【学生回答】

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知识点1】

常见的铁矿有磁铁矿(Fe3O4)和赤铁矿(Fe2O3)。

常见的铜矿是孔雀石(CuCO3·Cu(OH)2)和黄铜矿(CuFeS2)。

【过渡语】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原料来制取一下单质铜和铁,以小组为单位,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根据原来制取单质铜和铁,并且完成P72的表格。 【教师评价】

同学们都进过的激烈的讨论,想了很多方法来制取单质,下面就请你们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汇报】

1.通过电解。2.通过置换。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过渡语】

刚才同学们想了许多的方法来制取铜和铁,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方法是否可行。 【教师讲解】

我们通过前面的知识知道,通过电解氯化镁和氧化铝就可以得到金属镁和铝,那是因为氯化镁和氧化铝的熔点很低,但是我们今天的原料是磁铁矿(Fe3O4),它的熔点很高。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学物,不易分解,所以通过电解是不可取的。

【教师引导】

刚才有同学说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得到铁,老师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

可以利用氢气还原磁铁矿,就可以得到铁。 【教师评价】 很好,这位同学利用的氢气的还原能力很强可以将金属从氧化物中制取出来的原理,就将铁制取了出来。现在老师请你们思考,对于氢气我们要如何制取呢? 【学生回答】

通过金属和酸的反应。 【教师提示】

那制取氢气就会消耗很多的金属和酸,不是很经济。那有没有同学可以想出更好的方法呢? 【学生思考】 可以用碳。 【教师讲解】

很好,我们知道焦炭也是具有还原性的,可以用来还原一些氧化物。在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制取单质铁的。

【视频播放】

工业制取单质铁的过程和原理。 【教师讲解】

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知识点2】

过程:①将焦炭与空气反应得到二氧化碳,从中会放出大量的热。 ②在高温下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还原性更强的一氧化碳。 ③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得到单质铁。

【教师提问】

在反应过程中石灰石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阅读】

石灰石的作用是提供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知识点3】

石灰石高温分解: CaCO3 = CaO+CO2 ↑ 【教师讲解】

在铁矿石中有杂质二氧化硅,石灰石高温分解产生的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硅反应得到废渣。 【知识点4】 【教师讲解】

在该工业制法中得到的铁含碳量是2%~4.5%的生铁,最终经过进一步的炼制就可以得到纯度更大的铁。对于铜的冶炼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来讨论一下。 【学生阅读】 讨论铜的制法。 SiO2+CaO =CaSiO3 CaCO3 = CaO+CO2 ↑ 【过渡语】

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铜的制取方法。

【学生汇报】 学生1: 学生2: 【教师活动】

简单介绍生物炼铜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活动】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学生回忆】 【教师活动】

播放课件,展示小结。

推荐第5篇:铜浮雕教学

2010.5.10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锻铜浮雕实践教学

一、自我介绍

二、2010艺术与工艺的结合

三、材料介绍、工具介绍

四、工艺流程

五、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表现

一、自我介绍

尊重的领导老师,各位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大家好!很意外也很荣幸中央美院壁画系能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锻铜浮雕工艺,仅作交流,在此谢谢各位领导前辈们的信任!也谢谢你们不怕在工厂吃苦愿意弘扬中国传统工艺!

我叫张哲长,目前任职于北京远古时空艺术公司艺术首席设计师,从事锻铜工艺十多年了。在艺术与锻铜工艺结合方面有自己的一些经验。

二、铜浮雕壁画艺术设计与锻铜工艺的结合

在设计方面的结合:设计之前要先想到作品完成之后的效果,与建筑机会的效果,与作品的欣赏性。 ① 构图方面,不管用什么材料都要考虑的

② 材质方面,是如何结合,材质与环境是协调与统一,用几种材料:黄铜、紫铜、白铜,及其他金属非金属的结合。

③ 制作过程中各种层次低的对比关系:这需要作者根据之前的设想效果来调整的,包括a层次相对亮度的对比 b各种肌理的对比 c各种材质的对比

表面颜色效果的处理,铜本身颜色通过烧、酸洗、药水反应,金银宝石镶嵌会出现各种肌理与色彩的变化,很丰富的─这个需要去才会达到效果,而且事半功倍。这是我开厂十多年的目的与经验。

三、①紫铜 颜色与小样介绍 ②黄铜 颜色与小样介绍 ③白铜 颜色与小样介绍

工具:①錾子 ②铁锤 皮锤 木锤 ③沙子 ④胶 ⑤气焊 ⑥角磨机 ⑦

工艺流程

(一)浅浮雕或图案浮雕工艺 ① 构图设计小稿

② 小稿效样,问一下各位有知道几种效样法的吗?

a、九宫格(缺点慢)b、机器放样 (缺点线放大后变粗,不准确) c、投影仪放样,可边放修(缺点慢)

③铜板猝火(掌握火候烧红即可,否则易烧化)铜板按图纸略大点拼 ④大样图粘到铜板上 ⑤放到胶上铺平,铺实,刻线 ⑥放沙地上起大行一遍 ⑦猝火

⑧放胶上敲一遍,敲鼓起 ⑨猝火

⑩反面朝放在软胶上敲一遍,修行,做深 11.猝火

12.正面朝下整形,做细部关系,中途可翻过来检查 13.猝火

14.正面朝下灌上烧化的硬胶,待冷却固定后,翻过来空胶处填胶,表面关系调整修轮廓,做各种对比关系的肌理 15.用氧气枪在铜浮雕上烤化硬胶,起出浮雕 16.焊上铁架

17.用硫酸稀释(大约10%)(操作时必须戴上防水手套)先在塑料桶里放上水(不能用金属铜)再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稀释后用布水洗浮雕表面 18.用清水冲洗

19.兑各种化学药水做颜色 20.揉出交点亮色 21.用水洗

22.干透后表面喷保护漆或上蜡 23装车安装 24.清洁保养

要点:什么造型要用相应形状的錾子

(二)做写实人物或较交浮雕造型工艺流程

1.构图设计小稿

2.小稿做成1:1的泥稿浮雕 3.翻制成玻璃钢造型

4.把拼接好的铜板铺在玻璃钢浮雕上指接敲,要点:把铜板敲到浮雕的最底点上为目的,紧贴造型

5.铜敲多了变硬,要猝火,否则易破裂,千万不能图省事 6.来回敲一猝火几遍 7.放在硬胶上做肌理 8.表面处理作色,喷漆保护

五、我就自己的观点与各位交流,请问我们学壁画目的是干什么?就是想把自己的创作构想与实践结合是不是?各位自己去想一个与环境配套的作品或自己的纯作品表现

六、接下里只针对个别有恒心有志于锻铜行业的人要讲解,如何把自己的作品让别人来接受并上墙,而且给以报酬的,创作者亲自动手去体会吧。

以上几个方面都考虑到;另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必须按流程操做。

推荐第6篇:《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推荐第7篇: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4.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课件资料、铁片、铁锈、简单电路、磁铁、榔头等, 尽可能找到纯的铁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物体生锈的图片)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铁生锈的现象你在生活中见过吗?(请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铁制物品生锈的事实)

3.看来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还真多。铁生锈了,才有铁锈。铁锈是新物质吗?(学生猜测,并能说说理由)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铁生锈了》(板书课题)。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吗?如果铁和铁锈是不同一种物质,那就说明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如果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就说明这是一种——物理变化。看来,要想弄清楚铁生锈到底是什么变化,还得先弄清楚铁和铁锈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2.师出示新铁钉和铁锈,提问:对它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颜色、手感、亮度、松软、导电性……)

3.教师提供材料(自制电路检测器、榔头、磁铁、铁、铁锈等),要求学生观察铁锈,寻找证据,并做好记录。

安全提示:如果你的身体有伤口,请不要接触到铁锈。

(课件出示)铁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颜色 光泽 空隙 手感 敲击 导电 磁铁

4.交流汇报:

(1)请一组学生汇报,其他组补充。(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知识点)

师演示铁与铁锈的导电性、吸铁性。(铁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

(2)小结

同学们通过实验,找到了许多铁与铁锈的不同点,现在你能判断铁与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铁变成铁锈是什么变化呢?(板书:化学变化)

三、指导探究,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过渡:

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用证据支持了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的假设,那么铁为什么会生锈呢?铁的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水、空气)

2.如果我们研究“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学生设计实验

3.交流。说说方案,相互质疑,不断完善实验方案。

(课件出示)要点:两枚铁钉要一样新。

一枚铁钉完全隔绝空气(如放入菜油中),另一枚铁钉暴露在空气中。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4.小结。

根据我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我们来分享研究成果。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相关资料)了解铁生锈的危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0亿美元,是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的6倍。钢铁生锈是铁的致命弱点,钢铁因腐蚀而报废的数量约占钢铁当年产量的25%—30%,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你们说我们该这么做呢?(防止铁生锈)

2.引导学生探究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为下节课准备。

推荐第8篇:《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下册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南阳市第十七小学

王克选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学习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学具准备: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铁钉、自制电路检测器(分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出示目标。

1、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2、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认真看课本 34、35页,填写 35页《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根据提示设计35页实验方案,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2)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3)我们在做对比试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4)铁锈是如何形成的?(5)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2、自主学习

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 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 (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三、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一)观察铁锈

1、小组交流,展示填表。探讨前三个问题。

2、师生交流、小组展示。

3、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

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 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二)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分组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实验方案。

4、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明确、坚持记录且时间固定等)

四、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五、板书设计

铁生锈了

提出问题———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 验证猜想———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探究实验———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六、拓展应用。

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找出防止或延缓铁生锈的好办法。

推荐第9篇:欣赏《丢丢铜仔》教学设计(推荐)

欣赏《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丢丢铜仔》 【教材分析】

《丢丢铜仔》选自《台湾情思—中央民族乐团—丝竹徽音》,是指挥家赵咏山根据台湾民歌《丢丢铜仔》改编的。原乐曲形式为二段式,简短生动,全曲充满律动的趣味。改编的曲式大致和原曲相同,为二段式;而本乐曲经由二胡、柳琴、唢呐等乐器连接担任主旋律的演奏,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情趣,再加上中间各段的快板变奏,更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氛。 【教学目标】

(一)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的主奏乐器二胡。

(二)通过欣赏、聆听,说出

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情绪。

(三)通过欣赏、聆听等方式,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教学难点】

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的主奏乐器二胡 【教学难点】

能够说出

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情绪 【教学准备】

音乐光盘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师:《一只鸟仔》、《摇船调》、《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的小路》等,这几首歌曲都是哪个地方的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一只鸟仔》 生随音乐演唱《一只鸟仔》

师:《一只鸟仔》是台湾的民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台湾,去听一听台湾的歌曲《丢丢铜仔》。

二、欣赏歌曲

(一)初次欣赏,感受歌曲情绪

师: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乐曲是的速度和节奏是怎样的?

(二)再次聆听

师:这首乐曲的旋律和哪一首歌曲相似?

(三)三听乐曲

师:这首乐曲的主奏乐曲是什么? 师:二胡的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四)介绍乐曲背景

《丢丢铜仔》原为流传于宜兰及其附近地区的曲调,后来就以宜兰为名,称为“宜兰调”。最初表现的是:二百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的宜兰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的淡水,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经过河道的急流险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歌词虽然完全改头换面,但是原来的轻快旋律和诙谐衬字依然保存了下来。是流行在台湾和福建闽南一带的民歌,两百多年前,顺水路运送木材的工作在返回宜兰的路上,常常唱着这首歌走过山洞。“丢丢铜仔”的意思是模仿山洞里的滴水声。

(五)完整聆听全曲

1.师:比较乐曲

1、2段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模唱旋律

1、2段

师: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乐曲第1段的旋律 (1)师示范 (2)生随琴演唱乐曲

师:让我们一起随着钢琴唱一唱 3.比较

1、2段旋律

师:

1、2段旋律有什么不同?

(六)完整聆听感受

三、拓展总结

(一)为乐曲伴奏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来听听乐曲,用乐器为第1段伴奏。 生聆听音乐为第1段伴奏

(二)全课总结

师:在台湾还有很多有名的民歌,大家感兴趣的话,课后可以去收集。今天我们就在《丢丢铜仔》中结束课堂。

生在音乐中走出教室

推荐第10篇: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个知识点。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了金属的单质的性质,又了解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性质的基础上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转变为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铁)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不仅是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的一个补充,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复习和再熟悉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相关的金属的知识,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其特征。 2.教学目标的确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一书中指出:“阐述教育目标,就是以一种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单元或章节完成之后,学生应能做(或生产)些什么,或者学生应具备哪些特征。”可见,他所谓教育目标的落脚点是在学生通过学习以后的行为变化上。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多种要素的复杂过程。为了使这一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施教者首先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制定清晰、合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以便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要求,规定学习行为取向和评定学习结果。从上述行为目标理论出发,且结合人本主义思想,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3价和+2价的铁的重要化合物,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②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②通过运用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疑问,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贴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培养学生乐群,互助合作的人生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氧化还原性分析实现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的完整结构已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他们能对事物之间的规律联系提不出猜想及假设,但却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去预测并设计方案去检验假设,基本上能理解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理论与实践等辩证关系,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接触化学时间短,对于物质结构特点及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认识得不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缺少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用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以及对其进行学法指导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以便学生尽快适应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2.学生的学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2)实验促学法(3)启发式教学法(4)多媒体与传统教具相结合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程序

教学

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视频引入】身边发生的小事(一学生因为缺铁性贫血晕倒,医生开了补铁药物)以视频方式引入,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观看,感受铁元素的广泛存在以及化学与生活和健康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其求知欲望.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堂铺垫 【复习与铺垫】由复习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铺垫二价铁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为+3价 回忆并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铁元素价态的变化,意识到+2价铁元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复习已有知识做为后面探究的启发和铺垫。

[思考]:实验室有2瓶溶液,一瓶是FeCl3溶液,另一瓶是FeCl2溶液,你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呢?

教师总结学生答案,并介绍新的鉴别方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看老师实验演示,掌握新的鉴别方法。 给出新的鉴别方法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为后面探究实验的设计做铺垫。 认识铁三价向铁二价的转化 【实验与探究】

[讨论]:FeSO4 溶液中为什么有铁钉或者铁粉呢?它们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①大胆推测物质的性质 ②设计实验方案

③动手实验,检验推测是否正确。 ④观察现象,准确记录,得出结论。 提供学生所需仪器和药品。

学生分小组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方案一:向FeCl3溶液先加入KSCN,然后加入铁粉 方案二:向FeCl3溶液中先加入铁粉,然后加入KSCN

在实验研究中学习,同时训练学生思维以及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准确描述现象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得出结论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巡视与指导】

学生实验,并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实验中,进行巡视,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学生动手合作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

【汇报与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 各小组发表意见,并倾听其他组的发言。

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与生活]:资料卡片 介绍缺铁性贫血 实物展示:补铁的药物。

介绍补铁剂以及铁元素在体内生理作用,探究为什么补铁剂要与维生素C合用效果会更好呢?维生素C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①大胆推测物质的性质 ②设计实验方案

③动手实验,检验推测是否正确。 ④观察现象,准确记录,得出结论。

提供学生所需仪器和药品。 学生分小组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方案一:向FeCl3溶液先加入KSCN,然后加入维生素C。 方案二:向FeCl3溶液中先加入维生素C,然后加入KSCN 运用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疑问,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贴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实验研究中学习,同时训练学生思维以及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准确描述现象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得出结论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能力。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乐群,互助合作的人生态度。 【巡视与指导】

学生实验,并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实验中,进行巡视,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 【汇报与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 各小组发表意见,并倾听其他组的发言。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引申]:除空气中的氧气以外,氯水中的Cl2这种氧化剂是否能够氧化Fe2+呢? [教师演示实验] 氯水氧化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 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汇报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准确描述现象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得出结论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能力。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小结

1.鉴别Fe2+和 Fe3+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加入沉淀剂法 (3)加入KSCN显色剂法 2.Fe2+与Fe3+与的互相转化:

氧化剂,如:O2,Cl2 Fe2+ Fe3+ 还原剂,如:Vc, Fe 离子方程式:略

学生倾听、领会、记忆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将所学知识及时归纳整理。

生活百课 [图片展示]: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品 学生观看 扩展学生知识面 拓展 【学以致用】

1.亚硝酸盐中毒 如何急救? 2.分析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 1.学生思考并发言。

2.观察实验图片,分析书写离子方程式。 Fe3+与Fe2+的转化。

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运用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疑问,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贴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

学习方法总结】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2.你有哪些收获或疑惑的地方? 学生思考、领会并反思

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学生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笔者在对教材全面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从而形成对教材的应用和自己个性化解读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如《铁的重要化合物》这节课。Fe2+与Fe3+的互相转化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补铁剂与维生素C合用效果为什么会更好,学生分组实验交流汇报,总结出Fe2+与Fe3+与的互相转化,这一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对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得进行探究,笔者也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大量的铺垫和启发。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疑惑,因为这些问题中很多是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所以在应对的时候显得有些生硬,另外在【学以致用】的练习中,分析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因为有一定难度,所以对学生知识的铺垫和启发一定要到位,否则学生的能力受限,无法得到合理的猜测。而对于随堂探究实验,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第11篇:铜

铜 矿

铜矿概述www.daodoc.com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紫红色,比重8.89,溶点1083.4℃。。在电气工 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国防工业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 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

当前,我国选冶铜矿物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 1)适合选冶生产

二、矿石工业要求

从铜矿石中提炼的铜金属,根据采、选、冶技术工艺水平,对铜矿物原料提出一定的工业要求,见表3.7.1。

表3.7.1铜矿石工业要求

当铜矿床的伴生组的含量要求时,则要求取样分析做出综合评价。

表3.7.2铜矿床伴生有益组分评价要求

对于铜品位低于5%的矿石要用选矿方法富集成铜精矿。1997年国家颁布的有色金属行业

三级品Cu含量不小于20%,杂质含量(不大于):As 0.3%,Pb+Zn 8%,MgO 4%,Bi 0.3%。

四级品Cu含量不小于13%,杂质含量(不大于):As 0.4%,Pb+Zn 12%,MgO 5%,Bi 0.5%。

矿石品位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国家要求程度、市场需求状况和价格趋势以及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矿床地质条件和采选冶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制均品位由4%降到 0.55%。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每年降低0.02%~0.03%。我国铜矿开采品位,50年代一般在3%以上,六七十年代已降到1%,80年代界铜矿开采品位可能降到0.25%,边界品位下降到0.1%时,则一些含铜高的岩石也就可能成为工业矿石了,从而使铜的储量大大增加。

三、矿业简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铜了。最初利用自然铜,并将它锤打成小锤、小钉等。稍后,又用退火和加工硬化工艺制做各种器物。

中国是世:“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 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在认矿、找矿和采矿方面表现出卓越智慧采区18处,竖井252条,井巷总长达8000余m。战国、西汉时采用框架支护法 开采。还有出土的各类工具上千件以及木炭、冶炼辅助原料、照明器具、生活用品、兵器等。炼铜残炉已发掘了10余座,时代为春秋或更早一些,炉膛面积约 0.2m2,炉高约1.5m,具有现代鼓风炉的式样。

湿法炼铜起源于我国铜乃660余万斤,胆铜100余万斤”,即胆铜已占总铜量的15%以上。北宋哲宗时张潜写的《浸铜要略》一书是湿法 炼铜的最早著作。

总之,中国古代在找铜、采铜、炼铜等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近百年来,在新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铜矿业有了很快的发展。首先,对铜矿资源进行了前所未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接着,对河北寿王坟、山西中条山、甘肃白至1985年已建成大中型矿山100多个,铜冶炼厂16 个,电解厂64个,形成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简称采选冶加,下同)较完整的铜工业体系(简称铜业,下同)。

铜矿资源

一、资源状况

中国铜矿经过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截至1996年底累计探明储量7300万t(铜金属,下同),截1(图中矿产地编号见表3.7.3)。

表3.7.3中国铜矿主要产地一览表

二、地理分布

中国铜矿分布广泛,在已查明的矿产地除天津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江西、西藏和云南等3个省区的储量占全国铜矿储量的 47.1是华东区、西南区,两大行政区的储量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60.9%,各大行政区的铜矿储量分布的比例:华北区11.4%、东北区6%、华东区31.4%、中南区9.8%、西南区29.5%、西北区11.9%。

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共9个省区。三。

图3.7.1 中国铜矿分布图

sdfsf

三、资源特点

中国铜矿资源从矿床规模、铜品位、矿床物质成分和地域分布、开采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大型铜矿床的储量>50万t,中型矿床10~50万t,小型矿床<10万t。超大型矿床,国 内一般都按涂光炽的主张,将五倍于大型矿床储量的矿床称为超大型矿床。按上述标准划分,铜矿储量大于250万t以上的矿床仅有江西德兴铜矿田(铜厂矿床 524万t)、西藏玉龙铜矿床(650万t)、金川铜镍矿田(铜340万t)、东川铜矿田(500万t,包括原有探获储量和近年新增未上表的储量)。在探 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中型占9%,小型占8斑岩型铜矿床中,多数矿床共生钼,伴生金、银、铟、锗、铊、铼、镉、硒以及铂族元素;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铜镍共生,伴生钴、铂族、金、银、镓、锗、铊、硒、碲产出,并伴生金、银、硒、镉、铟、铊。全国有色金属矿山副 产品的硫精矿,80%来自于铜矿山,铂族金属几乎全部取之于铜镍矿床。不少铜矿山选厂还选出铅、锌、钨、钼、铁、硫等精矿产品。

许多铜业公司、矿山企业通过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回收共伴生组分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江西铜业公司所属矿山锑、铋、砷、钨、镍等。 仅就每年回收金、银及硫精矿产品的销售价值达2亿多元,约占全公司总销售收入的15%,是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1995年德兴铜矿回收的金、银十分可 观,其产值占该矿总产值的20%以上。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矿山共伴生矿产储量:硫2014万t(矿石量)、铁1

471万t(矿石量)、伴生金78.1t、伴生银1123t以及若干量的钴、铋、镍、钼、镉、镓、锗、硒等。该公司1995年生产铜精矿和铜金属的同时,综合回收硫精矿31万t、铁精矿44万t,从阳极泥中提炼的黄金、白银相当可 观,从电解液和烟灰中回收、硫精矿、钨精矿,冶炼方 面除生产铜系列产品外,还综合回收硫酸、金、银、氟硅酸钠、硫酸锌、硫酸铜、铅铋合金、精硒等10余个产品。1995年综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含铜近万吨、银10t以上,这些暂难回收利用的资源已完好 地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利用。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所属铜镍矿山拥有丰富铜镍钴铂资源。铜镍共生并伴生金、银、硫、铂族金属和硒等稀散元素。金川公司矿山、冶炼生产自1964年正式投产到 1995年中型宝山、广东石、德兴矿田的铜厂矿床南山区和云南东川矿田的汤丹马柱硐矿区。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有以下特征:

(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

中国铜矿成矿时代虽然从太古宙至第三纪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其次是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从探明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在时代占有情况来 看,据王之田(1988)统计的各时代铜矿储量比例:太古宙0.6%,古元古代7.8%,中-新矿成矿作

(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从成矿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地层西昌-滇中、三江地区以及黑龙江嫩江和 内蒙古东部地区等。在这些成矿区带已探明的铜储量占全国铜总储量的80%以上。

(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

从板块构造成矿环境来看,据王之田等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含活动陆内古板边)和岛弧环境挤压弧系里,都与发生大幅度

相 对运动正负陆壳海西-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环境,并受中生代岩浆岩的活化改造富集;海相沉积(岩型铜镍矿,产于大陆边缘和增生褶皱带边缘深大断裂环境。此外,陆相火山岩型铜(金) 矿,产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带环境。

(四)中国铜矿成矿演化与中国地壳性质和大地构造发展有关

中国陆壳是在几个皱带边缘和陆内断裂拗陷带边缘(王之田 等,1994)。由于中国地壳运动具有多旋回演化特点,沉积类型多样,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矿床形成后又经后期改造矿床,并伴生多种组分,导致中国铜矿单一矿床少,共生矿床多。

(五)中国铜矿两大成矿系列

中国大型、超大型铜矿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成矿系列(裴荣富,1990):一是与构造-岩浆侵入作卡岩型铁-铜(金)矿床→斑岩 型铜(钼、金)矿床→脉状铜矿床。二是与火山喷发-沉积作用有关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铜-金矿床→沉积岩容矿铜(铅锌)矿床。

(六)小岩体成大矿

中国铜矿,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夕卡岩型铜矿以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铜镍矿,基本上是与小岩体成矿有关。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斑岩体主要以多期 次高侵位的复式小斑山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1.5km2,湖北封山洞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0.72km2,江西武山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0.6km2,云南个旧卡房 新山铜锡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0.32km2。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岩体也很小。据汤中立统计中国铜镍硫

矿 石”。其后,朱熙人(1935)也讨论过我国铜矿类型和分布,并提出长江中下游和云南为我国铜矿有希望的产地。新中国成立后,对铜矿床的分类做了进一步地 研究。1953年,孟宪民、宋叔和等研究了我国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情况,提出普查勘探方向,并按工业类型将我国铜矿床分成斑岩铜矿型、黄铁矿型、层 状交代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多金属含铜矿床、石英含铜矿脉、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自然铜矿型、钛钒矿脉、铜钴矿层等类型。1957年,谢家荣对中国铜矿 床进行成因分类,划分为岩浆矿床、表生矿床、变质矿床等三大类,

进而又分6类22式。1959年,郭文魁对我国铜矿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按各类 型占有储量排列,提出中国铜矿工业类型划分为八大类:层状铜矿(东川式)、细脉浸染型铜矿、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脉状及复脉带铜矿、铜镍 矿床、含铜砂页岩、安山玄武岩中之铜矿等,八大类中又按矿石 35Ma,马拉松多斑岩铜矿 33.2Ma,多霞松多斑岩铜矿30.9Ma。 (2) 成矿岩石基本特征 多数矿床的成矿岩体以多期次高位侵位的复式小斑岩体为主。与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为钙碱性系列,其次是碱钙性系列。其中包括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 岩、花岗斑岩和其他花岗质岩石。与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化学成分以SiO262%~68%的成矿最佳。岩石化学从中性→中酸性→酸性,相应的矿石建造为 Cu(Fe)→Cu(Au)→Cu(Mo)→Cu(Sn),岩浆分异指数对应从60%变为92%。

(3) 围岩蚀变分早、中、晚期 早期蚀变包括钾硅酸盐交代岩、钾质角岩和部分镁-钙夕卡岩;中期蚀变包括绢英岩、黄铁绢英岩、青磐岩和湿夕卡岩;晚期蚀变包括中度-深度泥英岩、浊沸石-硫酸盐交代岩等。

(4) 次生作用不发育 次生富集作用,可使斑岩铜矿石品位得到进一步富集而成为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富矿。次生富集带多数是形成高品位的辉铜矿矿层,开采经济价值巨大。然而,中国 斑岩型铜矿多数矿床未能形成厚大的次生富集带,可谓先天不足,因而多数矿床是大型贫矿,铜品位一般在0.5%左右。

2.夕卡岩型铜矿

中国夕卡岩型铜矿与国外大不相同,其储量国外夕卡岩型铜矿占的比例很小,而中国却占较大的比例,现已探明夕卡岩型铜矿储量占全国铜矿储量的30%,成为我 国铜业矿物原料重要来源之一,仅次于斑岩型铜矿,而且以富矿为主,并共伴生铁、铅、锌、钨、钼、锡、金、银以及稀散元素等,颇有综合利用价值。其特点:

(1) 时空分布与斑岩铜(钼)矿相似 夕卡岩型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次是印支期、海西期。矿化集中于170~110Ma,其次为110~70Ma。矿床空间分布, 主要产于中国东部活化拗陷带,并常与中生代断陷盆地伴随而分布。大型夕卡岩型铜矿主要分布于下扬子拗陷带的湖北铁 新生代滨太平洋陆相火山岩地热水活动区。现今勘查、开采的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有以 下几种情况:

产于镁铁质火山岩的峨眉山玄武岩中的铜矿虽然矿点(或小型矿床)不少,但至今尚未发现大中型矿床,只有二峨山龙门铜矿已由地方开采。该矿床产于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间隙期,矿体呈透镜状,在玄武岩和杂色砂岩中呈夹层。

产于中性长英质火山岩中铜矿,目前已发现并勘查的有宁芜火山盆地的娘娘山、大平山及庐枞火山岩盆地的井边、石门庵、毛狗笼等。其中娘娘山铜金矿床产于破火 山口周围的裂隙中,容矿岩石为碱性粗面岩、熔结角砾岩和黝方石响岩等,主

矿体呈大脉和雁行排列的复脉群,铜、金、银品位高,均为富矿。

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铜矿,有产于会昌-上杭火山岩盆地的紫金山、五子骑龙等铜金矿床。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容矿岩石为燕山早期花岗岩、燕山晚期英安玢岩 及火山隐爆角砾岩等。矿体和热液角砾岩主要受北西向密集裂隙带和网脉裂隙带控制。水热爆发角砾岩、石英-明矾石化和石英-迪开石化的广泛发育构成这类矿床 的显著特点。蚀变岩具有分带性,即由上而下分别为硅化→石英-明矾石化→石英-迪开石化→石英-绢云母化。矿化分带:上部为金银矿化带,下部为铜铅锌矿化 其中可供利用的储量60.6万t。矿床平均品 位:铜厂,铜0.46%、钼0.01%;富家坞,铜0.5%、钼0.03%;朱砂红,铜0.42%、钼0.01%。三个矿床都伴生金、银、铼、硒、碲、硫 等有益组分,颇有综合利用价值。

1.矿床发现、勘查、开发简史

德兴铜厂矿区开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宋年间已进行采冶直至元、明、清朝。在朱砂红一带至今还可见到冶炼炉渣。新中国成立前,江西地质调查所夏湘 蓉、刘辉泗于1939年秋曾来德兴调查地质及矿产,著有《德兴县矿产志》,述及铜厂的黄铁矿,并指出朱砂红及其附近地带,曾开采过黄铁矿。

新中国成立后,1954~1959年先后由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四○九队、四二○队对铜厂、朱砂红矿区进行普查勘探。1956年在铜厂做地质评价工作 时,发现铜矿体除赋存于千枚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外,还见局部斑岩体内有铜矿化。经研究确认铜厂铜矿为斑岩型铜矿床。随后,1956年7月转入大规模地 质勘探工作,投入钻探8万余米。1959年11月由铜矿普查勘探大队提交了《江西德兴矿区最终储量报告(包括朱砂红铜矿区)》,探明铜储量363万t,并 对铜厂矿床围岩蚀变及其分布做了深入研究,属于世界斑岩铜矿研究的较早成果之一,对指导矿区勘探和外围普查找矿起到了重要作用。

70年代,为国家在江西建设大型铜矿生产基地,由江西省地质局组织地质、物探、钻探和科研、测试等优势技术力量,于1975年对铜厂、朱砂红两矿区 进行大规模的地质工作会战,开动了钻机11台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于1978年5月提交了《江西省德兴县铜厂矿区铜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书》,新增铜储 量196万t并对硫、钼、金、银、铼等伴生矿产做了详细研究和评价,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提高了矿床综合利用价值。

1982年提交了《江西省德兴县朱砂红矿区铜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探获储量1

岩;7.钾化、硅化花岗闪长斑岩;8.钾化带;9.绢云母化带;10.青磐岩化带;11.矿体;①据黑龙江地质四 队,1976

sdcfsdf (2)含矿岩体 区内岩浆岩发育,东北部出露海西斜长花岗岩体,而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是多宝山花岗闪长岩复式岩体(钾氩法测年292Ma),在矿床中部见有斜(更)长花岗岩 小岩体切穿了花岗闪长岩和矿带(钾氩法测年254Ma),因而成岩成矿时代应属海西中期。矿床与花岗闪长斑岩在空间具一定的联系,矿床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 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图3.7.4)。

(3)围岩蚀变 矿床围岩蚀变发育,空间上呈环带状分布,蚀变中心为硅化斑岩,向外依次为似椭圆环状的钾长石化带、黑云母化带、绢云母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图3.7.4)。 1)硅化 sadasds

(六)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

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境内。矿田由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小铁山和四个圈等铜矿和多金属矿区所组成,总面积约25km2。累计探明 储量:铜131.4万t、铅40.4万t、锌80.8万t、硫1636万t、黄铁矿矿石量379.5万t以及伴生金、银、镉、铟、铊、硒等可观储量,是我 国大型铜和多金属矿田之一,是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的主要矿产基地。

1.矿床发现、勘查、开发简史

白银厂矿山开采历史悠久,在折腰山、火焰山矿区迄今还可随处见到炼金、银的碎块瓦钵等物。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唐朝或更早。

新中国成立前,1937~1947年先后来此调查矿产的有霍世诚(1937)、陈贲(1940)、王之玺(1940)、甘肃省矿产测勘总队(194

1~1943)、梁文郁、刘隆、刘增乾(1944)、宋叔和、徐昌沛(1946)。

(5)矿石类型和矿床平均品位 矿石类型按矿物组成,可分为块状含铜黄铁矿矿石、块状铜铅锌矿石、块状铅锌矿石、块状黄铁矿及浸染状铜矿石、浸染状铜铅锌矿石、浸染状铅锌矿石等。按氧化程度分为氧化、次生和原生带三种自然类型的矿石。矿区平均品位,见表3.7.6。

(6)矿床类型 现普遍将白银厂矿田划归为与火山岩有关的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表3.7.6白银厂矿田各矿区平均品位

sfsdf

(七)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

紫金山铜金矿床是80年代在我国东部陆相火山岩区勘查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15km处。矿田范围40km2,由紫金山、中寮、龙江亭等矿区及二庙沟、新屋下等矿化异常点组成。紫金山矿区位于矿田中部,面积约4.37km2。现已在该矿区北西矿段经详查探获铜矿储量108.7万 t,铜平均1.09%,共生金矿已达到中型规模,金平均品位4.69g/t,并伴生银、硫铁 成。复式岩体主体为 燕山早期侵入体,由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143Ma)、中粒二长花岗岩(157Ma)和细粒花岗岩组成。燕山晚期岩体为花岗闪长岩类 (102.2Ma),主要分布于北东部,呈小岩株、岩枝和岩脉产出。

矿区火山活动强烈,已发现有紫金山、二庙沟和赤水三个火山机构(图3.7.8)。火山机构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交汇结点控制。矿区中部紫金山主峰东南侧火山 机构即位于北东向小金沟断裂和北西向紫金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火山机构北西和南东侧发育大量的脉状次英安玢岩和隐爆角砾岩,形成长1800m、宽800m 的次英安玢岩-角砾岩带,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倾向北东,倾角中等至缓。与矿区主要铜金矿化带分布基本一致,控制了铜金矿带的展布。次英安玢岩和隐爆角 砾岩相对集中发育地段是铜金矿化主要地段。矿体多为脉状产出。

(3)围岩蚀变 矿区热液蚀变强烈,达数平方公里,垂深可达千米,具有“面型”和“线型”多期蚀变叠加特点,呈现硅化、迪开石化、明矾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一套低温 热液蚀变类型。垂直分带较明显,深部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带,中部为石 滥泥坪、白锡腊、新塘等铜矿床进行勘探。年末,累计探明铜储量达210 余万t。至此,东川铜矿田于50年代的大规模地质勘探工作基本结束。

东川铜矿进行大规模建设,始于1958年。先由原苏联,后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进行采选设计。因民、滥泥坪采选厂于1960年先后投产。落雪、汤丹 马柱峒也分别于1970年和1977年投产。目前,这四个矿山仍在持续生产。从1979年开始年产铜精矿已连续稳定在1.5万t以上。1996年年产铜精 矿达到1.75万t。近年来采选规模不断扩大,“八五”期间上汤丹铜矿改扩建项目,一期规模为年产铜精矿1万t,全部建成后年产铜精矿2万t。

70年代以来西南有色地勘局三一四队等又找到并勘探了一些中小型富铜矿。如老背冲、萝卜地、小溜口、大英稠、水库山、穿天破、大水沟等铜矿区,特别 是原认为小型稀矿山铜铁矿床的找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90年施工一个钻孔打到42m厚大高品位铜矿体,经矿床地质研究,认为属于奥林匹克坝型火山沉积 喷流含铜赤(磁)铁矿床,简称“稀矿山式”,资源潜力,找矿前景十分可观。近年来,在东川矿田南北矿带(北部落雪-因民,南部新塘-汤丹-滥泥坪)和因民 组、落雪组两个主要含矿层及生产矿山周边和深部继续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和勘查,为东川铜矿可持续生产提供可靠资源保证。

2.矿田地质特征

的露天矿是江西德兴铜矿的铜厂矿床南山区,70年代已形成日产矿石1万t的规模,1989年已扩 大成日产矿石能力3万t,第三期建设继续扩大开采能力,并建设北山采区。2000年将开发德兴矿田的另一个大型矿床富家坞矿区,届时德兴矿田将成为世界超 大型露天铜矿之一。目前南山露天采场,采用汽车运输,横向采剥法。此外,露天开

第12篇:届高三化学方程式基础过关四铁和铜

高三化学方程式基础过关四---铁和铜

1、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2、高温下铁与水反应

3、氧化铁溶于盐酸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4、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5、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6、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7、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8、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9、用KSCN检验的存在离子方程式

10、浓硝酸与铜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1、稀硝酸与铜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12、浓硫酸与铜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请写出些下列物质的颜色:

① 液体或溶液:液溴;氯水;CuCl2溶液;FeCl3溶液

FeCl2溶液Fe (SCN)3溶液碘单质能使淀粉溶液变色② 固体: AgCl;AgBr;AgI;Na2O2;I2

Fe(OH)3Fe (OH)2Cu (OH)2Al(OH)3

Fe2O3Fe3O4FeO

14、铜绿高温分解化学方程式:

第13篇:铁与水蒸气反应教学设计案例

铁与水蒸气反应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PP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实验探究法,在设计反应装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

教学重点: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设计。

教学难点: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成功地完成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上本节课之前,先请一个学生板书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师:提问:整套装置应包括哪几部分?生答:整套装置应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三部分。

三、新课讲授

师:将学生共分为3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学生基本出结果后,派代表用投影展示各组设计的结果,陈述自己组的设计思路,由其他组提出问题,给与评价。 生1组:

生2组:

生3组:

师小结:三个组都展示完毕之后,从学生的设计的装置中总结两套比较好的方案,并在黑板上板书。 师:演示课本中给出的实验

生:认真观察所用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师:提问:这个实验的原理和优点在哪里?

生甲:此实验很新颖,而且简单,首先一支试管代替三支试管,其次用肥皂泡收集少量氢气很新颖。

生乙:少量水蒸气可以用湿棉花制备,少量氢气还可以用肥皂泡收集,再进行点燃检验。

师提出问题:你设计的实验还可以怎么改进? 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

四、归纳巩固:学生小结归纳本节课重点内容并谈学习体会。通过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作业练习:根据黑板上的实验装置设计回答问题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 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2、两套装置需要加热的是:

3、试管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了安全,在E管中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教师总结:

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一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二是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我也始终贯彻这两点。这节课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很高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它们的思维和实践有了一次强烈的碰撞,坚定了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信心。 板书设计: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6H2O ═ 6Fe(OH)3+3H2↑ 装置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 画出总结的装置:

第14篇:铁小三年级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蜜蜂》读写结合设计

铁小 霍晨霞

一、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

原处。

无论……总是……

2.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都是……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不是……而是……

二、.再次默读,带着问题考虑: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区分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三、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花钟》读写设计

乔瑞琴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用的准确的词。并读读那句话,想想用在这为什么准确。(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找出“大致”“左右”“有„„危险”“往往”。

2.“大致”可以换成“大概”“也许”“可能”“大约”“左右”。自读两句话,区分的“大致”“左右”用法。

3.作者在描写花儿开放的时候用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自读段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仿说再仿写。4.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花园里的植物。

5.读了课文,你也来写一写你在生活中通过留心观察发现的小秘密吧!

《玩出了名堂》读写结合

李霞

本文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全文贯穿一个“玩”字,透视出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课文紧扣单元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在教学目标中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写一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那么教学中,我便设计从以下几点入手

1、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3、精读课文,体味内涵

4、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

5、小结学法,引导仿写

6、归纳总结,明确中心

7、首尾照应,拓展思维

8、读写结合,延展课后

请学生就“玩”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喜欢玩什么以及玩中的发现,顺势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并思考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列文虎克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请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请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部分写出了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

接着文中写了列文虎克三次玩放大镜,写法相同,请学生总结出写法:先写玩什么,再写怎么玩,最后写玩中的发现。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这么大的名堂呢?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专题谈出自己所受的启示。从而总结出: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那么接下来就结合列文虎克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法的理解,并引申谈谈其他人在玩耍中的发现、发明与创造。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发现。

最后便是我们本节课中要求做到的写的训练:拓展练习近平时我们都爱玩,请把你玩中的发现或收获写下来吧,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喜欢玩什么,怎么玩的以及玩中的发现。扣住

“玩”字,与学生交流,巧妙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用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围绕贯穿全文的主线,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交流自主探究结果,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学以致用,指导习作。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明确本文教学目的,联系单元专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回到说理性极强的第一段,联系单元专题,让生重新认识“玩”,启迪学生养成玩耍时留心观察的习惯。以教材为例,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找骆驼》读写设计

王秋叶

课文改编自阿拉伯的一个民间故事,故事中提到了了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但是他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十分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1.在《找骆驼》这篇课文中,老人说出了商人走失的骆驼的三个

特点。但是,在课文中并没有展开描写老人的思维过程,课文留白处为学生思维发展预留了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特点的,再用自己的话说出老人思维的过程,用课前游戏和课中画图为学生的思考作铺垫,引导学生可以从正面推理,也可以反向推理。这一过程,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找骆驼》这课的教学中,如果只重视让学生弄明白老人知道了骆驼的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三个特点这两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中段学生的语文课,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有所提升,这才是语文课语文性的体现与落实。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老人向商人发问时用上的“是不是„„”这个句式,让学生学习发问,发问的内容则是展示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特点的思维过程。如此一来,就把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组织好语言后把它仔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第15篇:《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科学讨论会”、“研究铁生锈的快慢”、“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科学讨论会”这项活动是建立在第5课的课外实验的基础上的,主要是交流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研究铁生锈的快慢”这个实验与“铁生锈的实验”类似,实际上学生已可以从“铁生锈的实验”中,初步看出铁生锈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但教科书仍希望学生重复第5课的实验设计,自己研究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原因,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懂得了铁生锈的原因,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这样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关于铁生锈的现象,本单元的第5课已经作了分析研究,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人们在铁制品表面用涂油漆等方式保护铁制品,以防止生锈.这一切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将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懂得了铁生锈的原理,知道了影响铁生锈的原因,可以帮助人们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这样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3.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2.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地得出科学结论。

1 / 4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以及生锈速度。

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评价任务

1.通过实验记录单分析铁生锈的原因。2.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快慢的影响因素。 3.能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防锈方法。 教学准备

实验记录单、试管、水、铁钉、盐、涂油漆的物品或一些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科学讨论会

1.我们研究了铁生锈的原因,进行了对比实验,让我们一起分享研究成果吧。2.小组回汇报交流。

3.听了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什么? 4.铁的生锈是与水和空气有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来判断铁生锈的原因。】

二、铁生锈的快慢

1.录像:日常生活中各种铁生锈的现象。如:报废锈蚀废旧的汽车堆放场;大量锈迹斑斑,腐蚀得不堪一击的铁件;工人为铁件除锈、油漆等。

2.投影:铁生锈造成损失的资料。

(1)在英国,每90秒就有1吨钢被锈蚀掉。

(2)每年由于钢铁生锈会使英国损失大约50亿英镑,这个数字比政府一年花在中等教育上的全部经费还要多。

(3)高速公路立交桥道路交叉处的钢结构,需要不断地涂漆来防止生锈,在18个月的时间内,这项工作就要用掉大约200万英镑。

3.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铁容易生锈?我们怎样防止、减慢铁生锈呢?让我们设

2 / 4

计一个对比实验吧。在设计中需要什么材料,需要注意什么,计划怎么做?

4.分组讨论和记录实验研究计划。5.汇报进行实验计划。

(1)第一个铁钉放置在空气中;

(2)第二个铁钉放置在潮湿的餐巾纸上; (3)第三个铁钉放在与水完全接触的试管中;

(4)第四个铁钉的一半浸在盐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 6.分组实验。

7.汇报交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较快。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但是在盐水里和空气里速度最快,也就是水铁钉的生锈是空气和水发生共同作用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课外延伸

1.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铁生锈或减慢铁生锈的速度呢?

2.最普通的防锈办法是给铁穿“衣服”——在铁的表面涂上油漆或者镀上别的不容易生锈的金属。

(1)小轿车穿着一身闪闪发亮的喷漆; (2)暖气管上涂着铝漆; (3)做罐头用的马口铁镀了层锡; (4)房顶上的白铁皮表面镀了一层锌; (5)你的自来水笔笔插上,镀着一层铬或镍。

(6)更彻底的办法,是给铁注射“强心针”——加入其他金属,制成不锈合金。大名鼎鼎的不锈钢,就是在钢中加入一点镍和铝而制成的合金。

【设计意图: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反思

为了能使学生对铁生锈条件和影响其快慢因素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在第五课之后,可以在教室里安排几组对比实验,以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对铁生锈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只通过学生的几个对比实

3 / 4

验,对此处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学生在思想上海不能对“铁生锈”这事产生重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图片和数据向学生说明:铁生锈的速度虽然比较慢,但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惊人的,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重视,他们才会明白为什么要研究“铁为什么会生锈”,此外,才会联想到“在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从而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现科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4 / 4

第16篇: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铁生锈了》以后,观察了解了铁和铁锈的变化、区别,初步探索了铁生锈的原因后,通过实验结果来讨论铁生锈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铁生锈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

本课就是在前面探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六年级 下册)》第38-39页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其他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2.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3.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来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看看哪些情况会加快或者减慢铁生锈的速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设计方案,并开始实施。

四、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五、教学准备

39人,分10组,约4人一组。

每组材料:铁丝 4条,烧杯2个,蒸发皿2个,标签纸,抹布一块

为全班准备:盐水400ml 自来水400ml 碱水400ml 醋400ml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铁生锈了,变成了——铁锈,铁生锈属于什么变化? 2.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说一说。

3.每年因为铁生锈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就非常重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哪些因素影响了铁生锈的速度。

(二)科学讨论会

我们进行过好多对比实验,关于对比实验的方法,在五年级讲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五年级下册教材5页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位同学的实验记录单,这个探究过程,是否合理呢? 这个实验中要研究的是铁生锈是否与空气有关,那么设计实验时要控制的变量就是空气,其他条件不变。

所以,这组对比实验要控制的唯一变量就是空气,其余条件应该保持一致。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实验中,设置了三种环境,空盘子(有空气),水盘子(有水,有空气),油盘子(没有水没有空气)。

(本讨论环节主要抓住空盘子,水盘子和菜油盘子三个环境进行讨论) 请同学们想想那种环境是多余的呢?

小结:此方案在方法设计上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规则,所以不妥。

(三)以“铁生锈的快慢”实验进一步验证

1.刚才大家通过研讨教材中一位同学实验记录单知道了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只改变一个因素,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用这样的办法来研究。

2.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看看什么可以情况能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3.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这些材料和仪器:

两人一个小组,每组两个烧杯(或者两个蒸发皿)、4段铁丝、一份实验报告单,2张标签纸。

为全班同学提供的液体有:自来水、醋、食盐水、碱面水。需要可以到老师的实验台来取用。注意每个大烧杯里,都放着一个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可以知道自己小组取了多少毫升的水。

4.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要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自己小组要研究的问题,选取哪些材料来进行实验。

5.下发表格,每个小组开始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并填写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设计)

6.完成表格填写的小组,开始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观察指导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

注意各小组到前面取液体时,拿好容器小烧杯或者蒸发皿,排好队,不要着急,不要弄洒了,及时用抹布擦干净。

7.小结:这个实验大家都做好了,同学们一定发现了,和我们原来做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铁丝的反应不一样啊。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速度快,铁钉很快就有了红褐色的铜;小苏打和醋的化学反应很快就产生了气泡。这说明什么呢?(化学反应有快有慢) 铁生锈的速度这个实验就比较慢,需要我们长期观察。所以,这节课结束后,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为了方便大家来实验室观察,每天早上到校后,学号是1-20号到实验室,来观察记录自己小组的实验情况。下午学号是21-39号观察。

8.后续观察非常重要,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做的实验。出示老师的实验过程图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对比实验: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是否需要空气 :空盘子(有空气),菜油盘子(无空气),水盘子(多余)

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会使铁生锈,醋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醋盘子(有醋),水盘子(有水也有空气)

第17篇: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1 -

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铜铁铅锡工艺品概述1第一节铜铁铅锡工艺品定义1第二节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历程2第三节铜铁铅锡工艺品分类情况3第四节铜铁铅锡工艺品产业链分析

4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4二、铜铁铅锡工艺品产业链模型分析6 第二章2013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1第一节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1

1一、宏观经济1

1二、工业形势1

2三、固定资产投资14第二节2013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18

一、行业政策影响分析18

二、相关行业标准分析21第三节2013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2

4一、居民消费水平分析2

4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26 第三章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生产现状分析31第一节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总体规模31第一节铜铁铅锡工艺品产能概况

32一、2011-2013年产能分析

32二、2013-2017年产能预测34第三节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容量概况38

一、2011-2013年市场容量分析38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41三、2013-2017年市场容量预测43第四节铜铁铅锡工艺品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45第五节铜铁铅锡工艺品产业供需情况46 第四章铜铁铅锡工艺品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48第一节国内产品2011-2013年价格回顾48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49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50第四节2013-2017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51 第五章2013年我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53第一节我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现状

53一、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53二、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需求市场现状55

四、我国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走向分析58 第二节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技术分析6

2一、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技术变化特点6

2二、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市场的新技术6

5三、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市场现状分析67 第三节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存在的问题69

一、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69

二、国内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市场的三大瓶颈7

1三、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难题72第四节对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的分析及思考7

5一、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特点7

5二、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分析76

三、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变化的方向78

四、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的新思路8

1五、对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的思考83 第六章2013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概况86第一节2013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态势分析86第二节2013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特点分析87第三节2013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市场供需分析88 第七章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90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90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90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9

3三、替代品威胁分析9

5四、供应商议价能力96

五、客户议价能力98 第二节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竞争策略分析10

2一、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增长潜力分析10

2二、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竞争策略分析10

5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107 第三节铜铁铅锡工艺品企业竞争策略分析109

一、2013-2017年我国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竞争趋势109

二、2013-2017年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竞争格局展望11

1三、2013-2017年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竞争策略分析112 第八章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116第一节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投资情况分析116

一、2013年总体投资结构116

二、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118

三、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1

21四、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123第二节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投资机会分析12

5一、铜铁铅锡工艺品投资项目分析12

5三、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投资机会128

四、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投资新方向130 第三节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3

4一、殴债危机下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前景13

4二、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137 第九章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141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预测分析141

一、未来铜铁铅锡工艺品发展分析141

二、未来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技术开发方向143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144

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147

一、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147

二、渠道重心下沉148

第十章铜铁铅锡工艺品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152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152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05—2013年价格及供应情况153

第三节2013-2017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154

第十一章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上下游行业分析156

第一节上游行业分析156

一、发展现状156

二、发展趋势预测158

三、行业新动态及其对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的影响161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的意义163

第二节下游行业分析165

一、发展现状165

二、发展趋势预测167

三、市场现状分析168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的影响170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的意义173

第十二章2013-2017年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铜铁铅锡工艺品存在的问题177

第二节铜铁铅锡工艺品未来发展预测分析178

一、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发展方向分析178

二、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规模181

三、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83

第三节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投资风险分析185

一、市场竞争风险185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187

三、技术风险分析188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190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193

第十三章铜铁铅锡工艺品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197 177

一、企业基本概况197

二、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199

三、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00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02 第二节B公司206

一、企业基本概况206

二、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09

三、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11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12 第三节C公司21

5一、企业基本概况21

5二、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16

三、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18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21 第四节D公司22

4一、企业基本概况22

4二、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26

三、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29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31 第五节E公司23

3一、企业基本概况23

3二、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3

5三、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36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38第六节F公司2

42一、企业基本概况2

42二、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4

5三、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47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48 第十四章铜铁铅锡工艺品地区销售分析252第一节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区域销售市场结构变化252第二节铜铁铅锡工艺品“东北地区”销售分析2

53一、2011-2013年东北地区销售规模2

53二、东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25

5三、2011-2013年东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256 第三节铜铁铅锡工艺品“华北地区”销售分析259

一、2011-2013年华北地区销售规模259

二、华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260

三、2011-2013年华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262 第四节铜铁铅锡工艺品“中南地区”销售分析266

一、2011-2013年中南地区销售规模266

二、中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269

第五节铜铁铅锡工艺品“华东地区”销售分析27

3一、2011-2013年华东地区销售规模27

3二、华东地区“规格”销售分析27

5三、2011-2013年华东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276 第六节铜铁铅锡工艺品“西北地区”销售分析279

一、2011-2013年西北地区销售规模279

二、西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280 第十五章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投资战略研究284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投资策略分析28

4一、铜铁铅锡工艺品投资策略28

4二、铜铁铅锡工艺品投资筹划策略286

三、2013年铜铁铅锡工艺品品牌竞争战略289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品牌建设策略29

2一、铜铁铅锡工艺品的规划29

2二、铜铁铅锡工艺品的建设29

4三、铜铁铅锡工艺品业成功之道297 第十六章2013-2017年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301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铜铁铅锡工艺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301 第二节2013-2017年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投资机会302 第三节2013-2017年铜铁铅锡工艺品产品投资趋势分析303 第四节2013-2017年项目投资建议30

4一、行业投资环境考察30

4二、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306

三、产品投资方向建议309

四、项目投资建议31

11、技术应用注意事项31

22、项目投资注意事项31

43、生产开发注意事项317

4、销售注意事项319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

【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第18篇:铜马

几年前,我的父亲从大连买了一匹青铜马,它放在我柜子里的柜子上,虽然内阁有很多美丽的工艺品,但我最喜欢的工艺品的数量或那是最注意和最强大的铜马。

这匹铜马,双眼明亮,刺眼,精神,总是反映出两道闪光,特别是精神。两个小三角形的耳朵直立,仿佛在任何时候听周围的运动。鬃毛的身体排成行,使这种充满活力的铜马骑上更加强大,令人眼花缭乱。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后的铜马紧紧拖着一条棕色的尾巴,只要有轻微的拒绝,就像闪电在你面前,真的别致!在前面的马蹄已经是天空,另一个稍微弯曲,另外两个马蹄力量使自己的身体在梅赛德斯 - 奔驰前面。这种乘坐的态度是真正的雄伟,霸气。

每当我看到这个疾驰骑着青铜马,它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个坚韧的人的质量,因为马是如此害怕的困难的性格,所以遇到的困难可以解决,一个接一个。是不是?就像 唐代着名诗人杜甫写道:没有空荡荡,真的值得生死。小腾有这个,千里可以猖獗。这两首诗代表了马的意志,性格。所以,每当我看到这个强大的和强大的青铜马,我会试图害怕的困难,永远不会退缩,勇气,无敌。

这个铜马象征着勇气,成为马的象征,只要什么东西不放弃一半,不要退缩,那么你就能够成功。这匹铜马一直激励着我,它会伴随我通过起伏,它会陪我走向另一边的成功,永不退缩,从不承认失败。

第19篇:《妈妈的帐单》教学设计[黄铁成]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

1、揭题直接导入。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4、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

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

教师引说: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

4、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引导补白

“读着读着”说明什么?

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放背景音乐《懂你》)

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

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

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五)小结、布置作业

1.自主设计作业。学习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

课后反思:

1.通过教师的引说,学生很快进入生活情景,“妈妈的账单”补充得很精彩,并且大都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

2.本节课的亮点是唤起了学生自己生活中的记忆,所以在补白账单和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很有感情,内容形象丰富且具体。

3.三个默写的词语,为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提供了帮助,对孩子有一定难度,以后类似概括主要内容的教学片段对中年级学生来说要注意引导,降低难度。

第20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杨铁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

2.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重点体会、品味语言几个步骤进行文本学习。

3.能借助课文前面的导语明白学习课文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提升学生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重难点分析:

l 体会作者所说的“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真正含义。

2 理解母爱的无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3 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老舍先生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体会老舍先生对母亲的赞颂、感激、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

阅读关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搜集有关老舍先生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走近老舍。

(一)说说你了解的老舍先生。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二)教师介绍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杰出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体味母爱,走进文本。

(一)学生背诵有关母爱的诗句,吟唱有关母爱的歌曲。

(二)教师小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有无数赞美母亲的作品。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我的母亲》,以此作为回忆。让我们走进老舍和他的《我的母亲》,去感受这位语言大师如何赞美母亲。

三、初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同桌说说老舍是

如何赞美母亲的。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四、品读课文,围绕话题体会“母亲”形象。

(一)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勾画出相关的语句。温情提示:可以从文中提取关键词语进行概括。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二)交流自读课文情况。

预设: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概括。

1.勤俭诚实,做事认真。通过语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来感受。

2.母亲乐于助人,不怕吃亏。通过“给亲友邻居帮忙„„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来感受。

3.母亲的坚强。通过语句“北平有多少变乱哪!„„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来感受。

4.母亲对子女的爱。通过语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我由师范毕业„„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来感受。在这部分,还有许多细微的词句,要引导学生从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字中细细品味。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体味母亲情怀。

(一)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一句格言式的话写下感受。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二)学生伴随音乐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完将自己格言式的感受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音乐

二、默读课文,理解“生命的教育”的丰富内涵。

(一)学生默读课文,看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反馈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表现母亲给我影响的语段和语句。结合课文前面的导语,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理解。

1.“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留着。”

2.引导关注第六自然段,“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3.重点通过最后一自然段感受。

(二)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并总结:母亲的勤劳诚实,做事认真,爱清洁,守秩序,待人真诚等良好品质及做人的宗旨,都是通过身教给予“我”深刻久远的影响,因此是“生命的教育”。课件出示总结

三、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特色。

(一)课件出示两句话,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

1.“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二)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其他类似的语句,品味作者平实而又千变万化、意蕴丰厚、充满韵味的语言。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四、书写生字。

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很多,但学生有困难的不多。重点指导“衍、倡、籍”的写法。重在引导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五、小练笔。

读着《我的母亲》,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或其他亲人。写一个片段,告诉大家你们之间的亲情故事。课件出示话题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将丰富的情感蕴含于平实的语言之中。

铁铜教学设计
《铁铜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