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两代人对话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31 08:32:0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

一、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教学内容

本框题主要内容为两目: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讲如何与家长沟通商量、沟通商量的要领;

(二)交往讲艺术,主讲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自己应有的胸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索解决亲自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在家庭矛盾发生后会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解决矛盾,从而与父母和谐相处。

2、【能力目标】

学会与父母沟通,从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体会父母深沉、无私的爱,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增加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品质,引发学生人生价值的思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掌握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活动法,辅之以教师必要的点拨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课前准备

教师:

1、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以便在活动中给与更多关注。

2、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

学生:回忆最满意的成功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和最糟糕的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

八、教学用具 多媒体

九、学情分析

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的竞争压力,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不可避免地表现于亲子交往之中,这既有处于青春期学生正常发育所带来的共性问题,也有每个学生面对的个性问题。代沟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与冲突。家庭矛盾处理得好,学生会有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进步;家庭关系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因此,从教育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家庭矛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冲突,是必要的。学生在不断扩展的生活中,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本功,而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练习交往的第一课堂。所以,思想品德课针对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求安排这一教育内容。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子女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造成两代人隔阂的直接原因。产生代沟、出现隔阂怎么办?可以肯定的是不能任其发展,那样对自己和父母都没有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与父母平等地对话、沟通。怎样沟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具体的方法。

本课内容顺接上一课时,主要是解决家庭矛盾、冲突的方法,从语言上进行过渡后,自然进入主题。

活动一: 感知幸福

1、播放Flansh《父女经典对话》

说一说:你听了动画中父女俩的对话后有什么感想?给我们什么启示?

2、出示两张家庭照片

说一说:看了这两张家庭照片后,你会怎样形容这两个家庭? 用Flansh动画,一则动画内容形象生动、风趣幽默,让学生多感官感受,其中的情景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二则Flansh本身很受学生的喜爱,可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和讨论作好铺垫。 两张家庭照片很自然地唤起学生对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联想。

活动二: 认识冲突

分析两种家庭观念,从而正视家庭矛盾,认识家庭冲突。 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夸大与父母的矛盾和看不到与父母矛盾的观点都是不对的,积极的做法是在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必要性。

活动三:

探求方法 阅读书中P23的故事,思考:

1、假如你是小冰,你会怎样做?

2、你能寻求解决这一冲突的好的方法吗?

教师要引导学生设想有几种方案,选出哪种方案比较好,能让双方都满意,并分析为什么? 设计这一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家长的心情,学会与家长沟通,进而归纳出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这既是一个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掌握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的方法。

活动四:

实践方法 学生说说自己的故事

心灵档案:说一说与自己父母发生过的一次矛盾,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学会沟通,理解父母。 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以激发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情感,形成他们自己的认知、感悟,进而把道德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活动五:

继续探讨 分析小陈的故事(做作业磨磨蹭蹭,但有孝心,张罗为爸爸过生日,遭到误解),设想一下小陈会怎样做? 引入这个故事,目的在于进一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并得出沟通的基本要领。

活动六: 经验介绍

学生:交流与父母交往的成功经验 教师:推荐八招与父母交往之神功

引导学生认识到,与父母交往,核心是爱的奉献。沟通的成功与否,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基本的要领外,还要意识到:沟通是要讲究艺术、策略的。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基本要领,懂得了沟通是要讲究艺术的。家庭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我们能以孝敬之心、孝敬之行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播放动画故事《苹果树》,体会伟大、无私的母爱,为布置实践作业做好铺垫。 教师总结全文,使学生形成完整印象,从而对所学内容非常明确。 在观看动画中升华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课后探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付出,我们应满怀感激之情。然而,亲子之间的矛盾又使我们平添许多烦恼,也令父母忧心忡忡。你听过以歌曲形式表现的“家书”吗?来,让我们马上动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愿望,然后再在信的下面请父母写上回音。

通过作业,将本课的学习落实到行为实践中,并通过亲身实践,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让学生解其言、识其意、明其理、记其要。

作业:结合本节所学说一说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心得体会

推荐第2篇:《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

一、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教学内容

本框题主要内容为两目: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讲如何与家长沟通商量、沟通商量的要领;

(二)交往讲艺术,主讲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自己应有的胸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索解决亲自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在家庭矛盾发生后会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解决矛盾,从而与父母和谐相处。

2、【能力目标】

学会与父母沟通,从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体会父母深沉、无私的爱,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增加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品质,引发学生人生价值的思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掌握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活动法,辅之以教师必要的点拨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课前准备

教师:

1、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以便在活动中给与更多关注。

2、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

学生:回忆最满意的成功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和最糟糕的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

八、教学用具 多媒体

九、学情分析

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的竞争压力,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不可避免地表现于亲子交往之中,这既有处于青春期学生正常发育所带来的共性问题,也有每个学生面对的个性问题。代沟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与冲突。家庭矛盾处理得好,学生会有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进步;家庭关系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因此,从教育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家庭矛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冲突,是必要的。学生在不断扩展的生活中,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本功,而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练习交往的第一课堂。所以,思想品德课针对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求安排这一教育内容。

十、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子女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造成两代人隔阂的直接原因。产生代沟、出现隔阂怎么办?可以肯定的是不能任其发展,那样对自己和父母都没有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与父母平等地对话、沟通。怎样沟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具体的方法。

本课内容顺接上一课时,主要是解决家庭矛盾、冲突的方法,从语言上进行过渡后,自然进入主题。

活动一: 感知幸福

1、播放flansh《父女经典对话》

说一说:你听了动画中父女俩的对话后有什么感想?给我们什么启示?

2、出示两张家庭照片

说一说:看了这两张家庭照片后,你会怎样形容这两个家庭?用flansh动画,一则动画内容形象生动、风趣幽默,让学生多感官感受,其中的情景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二则flansh本身很受学生的喜爱,可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和讨论作好铺垫。 两张家庭照片很自然地唤起学生对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联想。

活动二: 认识冲突

分析两种家庭观念,从而正视家庭矛盾,认识家庭冲突。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夸大与父母的矛盾和看不到与父母矛盾的观点都是不对的,积极的做法是在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必要性。

活动三:

探求方法阅读书中p23的故事,思考:

1、假如你是小冰,你会怎样做?

2、你能寻求解决这一冲突的好的方法吗?

教师要引导学生设想有几种方案,选出哪种方案比较好,能让双方都满意,并分析为什么?设计这一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家长的心情,学会与家长沟通,进而归纳出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这既是一个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掌握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的方法。

活动四:

实践方法学生说说自己的故事

心灵档案:说一说与自己父母发生过的一次矛盾,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学会沟通,理解父母。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以激发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情感,形成他们自己的认知、感悟,进而把道德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活动五:

继续探讨分析小陈的故事(做作业磨磨蹭蹭,但有孝心,张罗为爸爸过生日,遭到误解),设想一下小陈会怎样做?引入这个故事,目的在于进一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并得出沟通的基本要领。

活动六: 经验介绍

学生:交流与父母交往的成功经验 教师:推荐八招与父母交往之神功

引导学生认识到,与父母交往,核心是爱的奉献。沟通的成功与否,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基本的要领外,还要意识到:沟通是要讲究艺术、策略的。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基本要领,懂得了沟通是要讲究艺术的。家庭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我们能以孝敬之心、孝敬之行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播放动画故事《苹果树》,体会伟大、无私的母爱,为布置实践作业做好铺垫。教师总结全文,使学生形成完整印象,从而对所学内容非常明确。

在观看动画中升华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课后探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付出,我们应满怀感激之情。然而,亲子之间的矛盾又使我们平添许多烦恼,也令父母忧心忡忡。你听过以歌曲形式表现的“家书”吗?来,让我们马上动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愿望,然后再在信的下面请父母写上回音。

通过作业,将本课的学习落实到行为实践中,并通过亲身实践,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让学生解其言、识其意、明其理、记其要。 课后反馈:

初二学生正值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但缺乏社会经验,因此容易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与父母发生矛盾。本节课主要探究两代人之间成功沟通、化解矛盾的方法。从课后探究活动反馈的情况来看,这节课大家上得很受启发、很受感动,所有学生均能在信中袒露心声,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情,而且写得情真意切、令人感动。家长们也很认真地写了回音,普遍反映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心疼父母了。例如邵杰同学的家长在信中写道:“看了你的信,我十分感动。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已不是从前那不懂事的顽童,你已长大了。你懂得理解别人,具有一颗善良而聪慧的心。”张彤同学的家长写道:“我们很感动。在生活方面,你能做到关心父母,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也能帮助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使我们都很高兴。”王建阳同学的家长在信中写道:“我阅读了儿子的信,心里有些不相信这是我儿子写的。我觉得儿子确实长大了,能懂得父母是为了他才付出许多的辛劳。”┅┅看了学生们写的信和家长的回音,我感觉,这节课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推荐第3篇:八年级政治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我知道同学们见过很多桥,不知道哪个同学能用简笔画把自己见过的桥画下来?(很多学生要画,选2—3人即可。)哦,他们画的真不错。谁还能说说桥的作用?(学生说,教师鼓励、肯定。欧亚大陆桥从我们腹部穿过,老师提示,让他们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离不开桥。)我们和父母之间有代沟,可以怎么办呢?(架起理解的桥梁)

新授课

情景设计1: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

请看大屏幕或教材。

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探究题目: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

教师点拨:①请大家说说处理这一问题有哪些办法?各有何利弊?

②如果你是小冰,爸爸没有同意你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同学会怎么评价你?

③如果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你觉得会怎样?

④如果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爸爸会怎么想、怎么做?

⑤你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什么?是主动与父母商量,进行有效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其他别的办法?

反馈:学生在思考、分析情景问题过程时,老师要抓住学生解决矛盾的好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如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

1、冷静,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

2、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板书并朗读)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河。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毛泽东

学生体会、领悟:(略)

2.情景设计:请看屏幕或教材,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与基本要领。

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

探究题目: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意。

教师点拨:①一部分学生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

②从模拟中体验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并把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说给同学听听。

反馈:学生在模拟活动,可以得知与父母沟通,不仅是个程序的问题,更为重要是与父母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解决途径的过程,是个选择的过程。其核心就是以爱的方式尊重父母意见,理解父母的心情。

沟通的实质: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对方,双方求同存异。

沟通基本要求: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与父母的沟通,需要心灵的交流,核心是爱的奉献。

这六步法也许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万能钥匙,但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家庭矛盾的思路。尝试使用它,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情景设计3:我们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毛毛是个冒失鬼,常常弄坏东西、染脏衣服、摔破花盆,惹得父母批评。可他家亲子关系并未因毛毛的过失、家长的批评而疏远,毛毛觉得与父母在一起很开心。当问及毛毛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会帮父母做事,还会夸赞父母,老爹老妈能不喜欢我?”

探究题目:请大家讨论讨论:

①你有过毛毛的体验么?是什么时候?讲来让大家听听吧。

②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的黄金法则的理解。

③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儿?请讲给大家听。

反馈:学生在探究与父母交往的窍门和艺术的时,老师要随时对好得沟通方法进行表扬和记录(板书)。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写完后让学生读读、记记。

学经验,早幸福

朗读教材内容《与父母交往的三字经》。

教师课堂小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也收益匪浅。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父母是我们生命起始的交往者,能学会和他们交往,将来也一定能和其他的人交往好。

实战演练

星期天,母亲要小爽在家写作业,小爽心里很不高兴,因为早已与朋友约好去打篮球。趁母亲出去买菜的空,小爽溜了出去,晚上才回家。一进门,母亲就瞪着眼睛喉道:“晚饭你就别吃了!”小爽一听也火了:“不吃就不吃”。便跑到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小爽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3)你给小爽出些实用的好主意,让他和母亲尽快沟通。

推荐第4篇:5两代人的对话

两代人的对话

(一)情景预设

(1)板书: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2)导入:

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我们与父母的沟通。怎样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呢?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如果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我们的进步。

(三)教学活动预设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活动一:读图,思考讨论——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分析讲述: 怎样对待父母和我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代沟呢?

(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做子

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活动二:读图,动脑筋,出主意(见教材P23页)——

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他们的解决办法,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处理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并分析其利弊。

比如:不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了,这会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像,自己和同学会不能尽兴;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要受家长处罚;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

第二步,在分析各种可能、权衡各种利弊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这时可以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再剖析,在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

第三步,让学生把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梳理一下,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即引导学生善于与家长沟通,向本框教育目标靠拢。

总之,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

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板书小标题如下)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能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在这里,商量沟通就是桥或船,通过商量沟通,我们就能跨越

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面对家庭冲突,我们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处理家庭冲突的集体方法。

相关链接: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学生阅读,仔细体会六步法)

活动三:(见教材P24页)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让学生按课外活动中设计的方案给小莉出出主意——讨论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刚才我们体会了与父母沟通的规程,从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沟通的方法,在掌握沟通的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了解沟通的基本要领。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板书: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彼此了解是前提(2)尊重、理解是关键(3)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4)求同存异的结果

相关链接:沟通中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阅读领会)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打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

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指导学生朗读并体会理解)

板书:

二、交往讲艺术

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不能消极地等有了矛盾之后才去沟通,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和父母的交往。交往也是一门艺术。

活动四:读一读,想一想——体验与父母交往的窍门

(1)你有过毛毛的体验吗?

(2)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3)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请你介绍给大家听。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现在不少学生觉得父母对自己呵护、养育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因而不会感激父母,更不会赞赏父母。其实父母也是凡人,喜欢别人赞赏,会赞赏父母对增进亲情和沟通来说,非常有益。赞美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会感到甜;赞美父母当年之勇,他们会开心,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得体地赞美父母,这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这里有矛盾、抵触的问题,也有学生不会听的问题。其实聆听也是艺术,学会聆听同样是与父母沟通必须注意的。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娇惯,加上家长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多用功,家务事上不指望孩子,导致一些学生懒惰、没有责任心,不会帮助父母做事。这种情形也不利于与父母交往。

相关链接: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这是与父母交往艺术的他人经验,也是非常有用的经验。家庭生活是一团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的情景。这段“三字经”能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4、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相关链接:“都是我的错”

想一想:为什么团结寺人人都说“是我的错“,可可他们却都很快乐?而方丈的寺庙人人都对,却都不开心呢?

因为团结寺的僧人相互之间懂得宽容,个个心胸开阔把带给别人快乐,做为自己的快乐,所以他们都很快乐;而方丈寺庙的高僧彼此不服气,相互之间争高低,彼此斤斤计较,有了矛盾难以沟通,在相互争吵之中过日子,所以,谁也不快乐。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这样才能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

(四)本课知识点:

(1)面对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代沟,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做子女的,要主动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商量沟通。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

(3)与父母沟通要要掌握基本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4)与父母交往的具体要求: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必非与父母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五)课外活动:

(1)阅读第三课第一框教材内容,思考有关问题。

(2)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朋友多一些?

(3)一个人是否受人欢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反思:

让学生模仿与家长沟通的过程,课本设计的情景不大典型,学生设计不出什么来,反而浪费了时间。不如找别的更合适的情景尝试更好。

推荐第5篇:两代人的对话教案

第二课时两代人的对话教案

(一)教学内容:讲授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二)情景预设

(1)板书: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2)导入:

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

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我们与父母的沟通。怎样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呢?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如果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我们的进步。

(三)教学活动预设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活动一:读图,思考讨论——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能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在这里,商量沟通就是桥或船,通过商量沟通,我们就能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面对家庭冲突,我们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处理家庭冲突的集体方法。

相关链接: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学生阅读,仔细体会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为什么冲突第二步——分析原因

第三步——解决方法第四步——舍去下策

第五步——选择双赢第六步——看效果

活动三:(见教材P24页)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让学生按课外活动中设计的方案给小莉出出主意——讨论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刚才我们体会了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从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沟通的方法,在掌握沟通的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了解沟通的基本要领。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板书: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彼此了解是前提:相互不了解是难以沟通的。

(2)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了还要尊重对方。即子女尊重父母,父母也要尊重子女,尊重是相互的。

(3)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做子女的有时要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这样,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

(4)求同存异的结果:沟通中的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都有利有弊,各有其理。因此学会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不任性就意味着放弃我们的一些需要或打算。

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相关链接:沟通中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阅读领会)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打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

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指导学生朗读并体会理解)

板书:

二、交往讲艺术

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不能消极地等有了矛盾之后才去沟通,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和父母的交往。交往也是一门艺术。

活动四:读一读,想一想——体验与父母交往的窍门

(1)你有过毛毛的体验吗?

(2)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3)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请你介绍给大家听。

1、与父母交往的窍门

板书:“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

“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是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是一切和睦家庭共有的经验,所有成功地与父母交往的窍门都与此有关。

我们要把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现实的与父母的交往之中。与父母的交往要体现对父母的爱,以孝敬之心、孝敬之行对待父母,与父母的交往要体现对父母的爱和孝。

2、与父母交往的具体要求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现在不少学生觉得父母对自己呵护、养育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因而不会感激父母,更不会赞赏父母。其实父母也是凡人,喜欢别人赞赏,会赞赏父母对增进亲情和沟通来说,非常有益。赞美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会感到甜;赞美父母当年之勇,他们会开心,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得体地赞美父母,这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这里有矛盾、抵触的问题,也有学生不会听的问题。其实聆听也是艺术,学会聆听同样是与父母沟通必须注意的。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娇惯,加上家长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多用功,家务事上不指望孩子,导致一些学生懒惰、没有责任心,不会帮助父母做事。这种情形也不利于与父母交往。

相关链接: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3、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这是与父母交往艺术的他人经验,也是非常有用的经验。家庭生活是一团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的情景。这段“三字经”能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4、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必非与父母争个高下输赢不可。有时即使争赢了,也不一定给自己带来快乐、给家庭带来幸福;自己认了错,不会带来耻辱,反而会丢掉包袱,化解隔阂,增进家庭的温馨氛围。

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我们要避免总在对立的两极中想问题。家中矛盾有是非,我们应该坚持“是”,舍掉“非”。但如果绝对化,往往不利于家庭交往。宽容家长的错误,自己得理又让人,这更有助于家庭的和睦。因为我们与父母交往的目标在于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途径方式要服从这一目标。如果得理不让人,看似正确,实则有悖目标,结果适得其反。 相关链接:“都是我的错”

想一想:为什么团结寺人人都说“是我的错“,可可他们却都很快乐?而方丈的寺庙人人都对,却都不开心

心呢?

因为团结寺的僧人相互之间懂得宽容,个个心胸开阔把带给别人快乐,做为自己的快乐,所以他们都很快乐;而方丈寺庙的高僧彼此不服气,相互之间争高低,彼此斤斤计较,有了矛盾难以沟通,在相互争吵之中过日子,所以,谁也不快乐。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这样才能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

(四)本课知识点:

(1)面对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代沟,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做子女的,要主动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商量沟通。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

(3)与父母沟通要要掌握基本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4)与父母交往的具体要求: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必非与父母争个高下输

赢不可。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知识点

(2)当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矛盾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么办?(P24)

(3)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你认为在与父母沟通时应注意哪些基本要领?

(4)谈谈“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得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六)课外活动:

(1)阅读第三课第一框教材内容,思考有关问题。

(2)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朋友多一些?

(3)一个人是否受人欢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推荐第6篇:两代人的对话教案

一、概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课第二框题:两代人的对话。安排一课时,本课主要讲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学会遇到事情和父母沟通商量,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崇尚与父母平等。通过学习学生与家长的存在沟通不畅的题能够得到解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模拟表演等活动,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能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能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崇尚与父母平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经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初二学生懂得亲子交往的相关知识,这是每个学生面对的个性问题:学生都有个与父母有冲突的经历。

2、代沟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与冲突。如何与父母沟通技艺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学生有这个能力处理好这个关系。

3、本课内容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虽然学生知识认知水平不一,但是可以通过模拟活动有能力感悟亲子的情感。

4、本班学生留儿童较多,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够稳定,思想波动较大。

四、确定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进行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课对课堂的模拟表演先作出布置,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在准备扮演活动中整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师要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以便在活动中给与更多关注和建议。让学生回忆最满意的成功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和最糟糕的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通过直接强化等方法以进一步使两代的沟通交往情感得到提升。

2、分别进行几个与本课时密切相关的学生活动,利用多媒体,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具体有:举例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流程图(件结构图暨演示型整合课件的课)

课件结构图: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

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 作用使用

方式所得结论占用

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知道课件子女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bb要亲近父母,化解矛盾。6′自制

与父母沟通的过程理解课件冷静—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bb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4′自制 交往讲艺术理解

掌握课件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与父母不必太计较。bf赞赏,聆听,帮助父母,不必太计较。5′自制

与父母交往的三字经知道课件从父母误解、打骂,唠叨孩子以及孩子提要求和外出等6个方面展示。 jg5′改编

1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流程文本理解开发2分钟情景导入,激发动机 2与父母沟通的过程沟通过程图像+文本识记现有5分钟自主阅读,开阔视野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沟通的基本要领图像+文本识记现有2分钟情景导入,激发动机 4交往讲艺术交往的艺术图像+文本理解下载5分钟自主阅读,开阔视野 5与父母交往的三字经三字经图像+文本应用现有6分钟教师讲解+全班朗读

1、解决矛盾的流程,文本,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下,名为“解决矛盾的流程” 说明:

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一张图片:图片左上方有一颗小红心,喻示着孩子,图片右上方有两颗较大的红心,喻示着父母,较小的心和两颗较大的心通过一道架起的彩虹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如果说这颗小红心是你们,这两颗较大的红心是你们的父母,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心和你们的父母的心靠得更近呢? 学生:在中间架起彩虹。

教师:同学们答对了,就是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道彩虹,其实这道彩虹就是相互理解的一座桥梁。只要我们和父母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我们的心就会靠得更近,我们的家也会更加温暖。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框体《两代人的对话》的“架起理解的桥梁”。 [讲授新课]: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板书)

[活动平台1]:ppt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幅和睦的全家福,另一张图片内容是两父子在争吵。

问题:

1、看了这两张家庭照片后,你会怎样形容这两个家庭?

2、联系一下你自己的家庭,你会如何描述你的家呢? (教师请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发表意见。)

[活动平台2]:结合课本第23页的两种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女生: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男生: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样对待。 (教师请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第一种观点夸大了矛盾,认为家庭矛盾很难解决,甚至不可解决,对两代人之间产生代沟(烦恼)的原因没有正确认识,不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第二种是比较积极的做法,正确看待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并想办法解决,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由此可见,遇到家庭矛盾的时候,我们不能漠视,不能夸大,只有正视它的存在,并想办法化解,家庭才能更和谐,做子女的要主动走进父母、亲近父母,与父母携手同行。 1.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板书)

(板书: 父母与子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活动平台3]: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书本23页)

问题: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 师生共同讨论:

(1)如果你是小冰,爸爸没有同意你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同学会怎么评价你?

分析:不到同学家做作业、看录像了,会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

(2)如果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你觉得会怎样?

分析: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像,自己和同学都不能尽兴。

(3)如果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爸爸会怎么想、怎么做?

分析: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到现场亲自捉拿。

(4)你觉得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什么?是主动与父母商量,进行有效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其他别的办法?

分析:与家长协商,双方都做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

2、与父母沟通的过程(板书) 教师:从小冰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与父母矛盾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沟通。那么,我们该如何与父母沟通呢,首先,我们必须先冷静下来。然后,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最后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板书:沟通的过程:

首先要冷静下来

然后要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最终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阅读感悟1]:“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毛泽东”

教师:在这里,商量沟通就是桥和船,这句话说明,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善于沟通。面对家庭冲突,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办法,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相关链接1]:ppt展示书本24页的相关链接的“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教师引导学生推理和学习“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板书)

[活动平台4]: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书本24页) 模拟表演:

角色:小莉、同学甲、同学乙、小莉妈妈、小莉爸爸、

剧情:放学后,同学要参加小莉生日聚会, 小莉回家怎么争取和家庭并不宽裕的父母达成共识。

要求:投入、能认真演绎角色

(教师请同学们分别模拟表演,并请表演的同学把自己表演的体会说给同学们听)

教师总结:由此看来,与人交往时,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最重要,对于对方所需要的不能主观臆断,否则会影响沟通交流,用在与父母的交往上,我们需要了解父母,理解其心愿,在交往中把最需要的东西拿给他们。当然最关键的还需要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只要相互尊重才平等交流,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的沟通。理解父母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就是求同存异。 (板书:(1)沟通的实质: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2)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 尊重理解是关键, 换位思考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 求同存异是沟通的结果。)

[相关链接2]:ppt展示书本25页的相关链接的“与父母做好沟通的方法”: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

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及。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 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 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是关键。 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一下这些方法。

(二)、交往讲艺术(板书)

[阅读感悟2]: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母子俩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 教师总结:这个小故事十分有趣,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交往讲艺术”。只要在与父母交往中讲究艺术,巧妙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就能更好地化解矛盾,与父母相处得更加融洽。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交往艺术的内容 (板书:(1)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2)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3)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4)在家庭交往中要宽容,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相关链接3]:ppt展示书本27页的相关链接的“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教师引导学生齐读一遍,让学生学习和体会一下如何与父母相处。 [相关链接4]:ppt展示六个与父母交往的小方法。 “与父母交往的小方法” 第一招:“读心术”。

大家要了解父母 ,孝敬父母。如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点小礼物表达心意,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如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上好”,外出时要向父母说声“再见”,并交代预计回家的时间等。 第二招:“出击”术。

每周主动跟父母一起做几件事,边做边交流;每天可在饭前饭后,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让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第三招:“责任”术。

除读书学习外,还要积极协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分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地板等。 第四招:“道歉”术。

如果有些事情是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主动道歉,这样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第五招:“写信”术。

如果直接和父母对话,可能会惹他们生气,或者没有和父母对话的机会,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在信中写出事情的真相、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父母的希望等。 第六招:“协议”术。

与父母协商签订沟通协议书,在协议书中,除了对自己提出要孝敬、尊重父母的要求外,也对父母正确养育教导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并随时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监督。 教师向学生逐一介绍这六个与父母交往的小方法。 [课堂总结]:(依板书作结)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1.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

父母与子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2、与父母沟通的过程 沟通的过程:

首先要冷静下来

然后要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最终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沟通的实质: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2)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 尊重理解是关键, 换位思考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 求同存异是沟通的结果。

(二)、交往讲艺术(板书)

(1)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1)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3)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4)在家庭交往中要宽容,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布置作业]:

1、如何化解与父母的矛盾?

2、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你有何好妙招?

九、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评价项目评 价 标 准等级(权重)分教师评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知

识与技能掌握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10853 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10853 能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 10853 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8642 操作技能熟悉运用网络独立收集、分析、处理和评价信息的方法10853 积极参与学生合作讨论与交流10853 能制作ppt,将搜集到的材料用ppt清楚的展现出来,而且比较有创新10853 情感态度学生崇尚与父母平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10853

十、帮助和总结

1、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生讨论等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辅导。

2、“展示六个与父母交往的小方法”这内容是本课学习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指南,学生能够践行好,就是对课堂的最好回报。教师应该在课后给予拓展知识指导,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7篇:两代人的对话教案3

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1)板书: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活动一:读图,思考讨论——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怎样对待父母和我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代沟呢?

活动二:读图,动脑筋,出主意(见教材P23页)—— 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首先是不要发火,因为父亲的要求是出于对小冰的安全考虑,是爱护小冰的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⑴争取父亲到同学家接自己。⑵明天再去同学家做作业。⑶打电话给同学,把父亲的担忧告诉她,取消约定。⑷… )

总之,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

面对家庭冲突,我们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处理家庭冲突的集体方法。

相关链接: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学生阅读,仔细体会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为什么冲突 第二步——分析原因 第三步——解决方法 第四步——舍去下策

——选择双赢 第六步——看效果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板书: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彼此了解是前提:相互不了解是难以沟通的。

(2)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了还要尊重对方。即子女尊重父母,父母也要尊重子女,尊重是相互的。

(3)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做子女的有时要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这样,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

(4)求同存异的结果:沟通中的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都有利有弊,各有其理。因此学会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不任性就意味着放弃我们的一些需要或打算。

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相关链接:沟通中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阅读领会)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 打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 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 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 求同 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板书:

二、交往讲艺术

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不能消极地等有了矛盾之后才去沟通,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和父母的交往。交往也是一门艺术。

活动四:读一读,想一想——体验与父母交往的窍门毛毛的故事告诉

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希望父母关心我们,我们也应当关心父母。我们希望父母理解我们,我们也应当尽力去理解父)

2、与父母交往的具体要求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3、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这是与父母交往艺术的他人经验,也是非常有用的经验。家庭生活是一团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的情景。这段“三字经”能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4、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相关链接:“都是我的错”

想一想:为什么团结寺人人都说“是我的错“,可可他们却都很快乐?而方丈的寺庙人人都对,却都不开心心呢?

( 因为团结寺的僧人相互之间懂得宽容,个个心胸开阔把带给别人快乐,做为自己的快乐,所以他们都很快乐;而方丈寺庙的高僧彼此不服气,相互之间争高低,彼此斤斤计较,有了矛盾难以沟通,在相互争吵之中过日子,所以,谁也不快乐。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这样才能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

(四)本课知识点:

(1)面对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代沟,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

通的桥梁;我们做子女的,要主动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商量沟通。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

(3)与父母沟通要要掌握基本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4)与父母交往的具体要求: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必非与父母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推荐第8篇:两代人的对话上交版

第二课:两代人的对话

课题:第二课第二框 两代人的对话授课时间:2011.10.21授课班级:中宁二中初二13班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李达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程序,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和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论输赢不可。

2、能力目标: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思考和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态度。教学重点: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教学方法:集体讨论法,讲授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 对着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我说我要一台大大的飞机,但却得到一台旧旧录音机,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哼,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 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大家唱的都是 我写的歌,妈妈的辛苦 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听完这首歌曲之后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周杰伦用自己演唱的歌曲告诉我们,我们对父母的一些做法不理解,甚至产生叛逆心理,长大后就会理解父母,其实他们是对自己好,为了多一分理解,少一份遗憾,我们现在就来探讨怎样和父母沟通交流, 讲授新课:

二、两代人的对话(板书)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板书)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架起与父母理解的桥梁呢?我们一起来看书上的情景选择,然后我们总结一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方法:

1、【情景选择】: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教师总结:(1)选择 A、不去同学家了;结果会失信于于同学。

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结果不能看完,不尽兴。

C、去、看完录像再回来;结果家长担心,还会迁怒。

(2)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善于与家长沟通。

如何与家长沟通呢?其中最冷静的办法就是找到分歧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可能涉及的多种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寻找“共同语言”。另外,沟通中还要懂得并善于“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

从这里我们总结出沟通基本要求: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与父母的沟通,需要心灵的交流,核心是爱的奉献。

了解了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求之后,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解决家庭矛盾冲突的基本步骤。首先我们先进行一个模拟表演:

3、【模拟表演】: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

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好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义。

要求: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

那么我们怎样与父母沟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处理家庭冲突的六步法。

现在,我们已经与父母之间架起了理解的桥梁,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每天都与父母朝夕相处,我们也自然免不了与父母的交往,那么在交往中我们要讲究哪些艺术呢?

(二)交往讲艺术(板书)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小有故事

1、母亲要到另一个城市去,临行前母亲问女儿:“回来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

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请同学们思考:

①父母在你的服装上有怎样的要求?你在服装上的要求又是怎样的?②如果你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由于父母与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所以父母与我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父母可能要求我们在穿着上要朴实,可是我们青少年则认为要穿得时尚,这样才有风度,与众不同。这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我们要学会认真聆听父母的教导,要站在父母的角度换位思考,双方要做出一定的让步,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2、中学生小陈学习习惯一直不好,每天到家后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父母经常批评他。他虽然想改正,但总是改不了。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他到家后立刻把作业完成,然后去超市给爸爸买生日礼物。回家时,他爸发现他拿着购物袋,骂了他一句:“没出息的家伙,就知道吃! ”

请同学们思考:

1>请你设想一下,小陈会有什么反应?

2>会产生什么后果?(提示:结合自己的经历。)

我们在与父母的生活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误会产生了不要紧,我们要想出好的办法去解决,我们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和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论输赢不可。小陈听到父亲这样说一定会十分伤心,但如果我是小陈,我会与父亲沟通,说明这是给父亲买的生日礼物,父亲一定会十分高兴,一片乌云就会立刻散去。

3、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

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

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

“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

母子俩都笑了。

原谅父母的错误,就像父母一样包容我们的一切。如果伤了父母的心,我们赢了整个世界又如何?

从以上的小故事中,我们总结出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板书)

现在不少学生觉得父母对自己呵护、养育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因而不会感激父母,更不会赞赏父母。其实父母也是凡人,喜欢别人赞赏,会赞赏父母对增进亲情和沟通来说,非常有益。赞美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会感到甜;赞美父母当年之勇,他们会开心,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得体地赞美父母,这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板书)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这里有矛盾、抵触的问题,也有学生不会听的问题。其实聆听也是艺术,学会聆听同样是与父母沟通必须注意的。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板书)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娇惯,加上家长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多用功,家务事上不指望孩子,导致一些学生懒惰、没有责任心,不会帮助父母做事。这种情形也不利于与父母交往。

知道了交往要讲究的艺术之后,我们以一个真实的事例来感受一下我们与父母之前的亲情。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做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就是女孩给母亲的代名词。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了事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了一种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2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很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后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

降,女孩咬咬牙去了C市。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一篇和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示,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寻女,母亲在一个月前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上多了则启事:寻母,速归!

请同学们思考:

①请你为这则故事命一个标题。

②“母亲除了爱好挣钱,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这些文字难道说明母亲真的不疼她了吗?为什么?

③女孩离家出走这种报复行动对她和她的母亲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④假如我们也遇到了父母的“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我们该怎么办? ⑤读完这则故事,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回报“卖房筹资寻女”这封母爱?

⑥请你为这则故事续写一个结局。

结束新课:母子间,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没有必要非争个高低上下,你输我赢,我们要坚持对的,舍掉错的,学会辨证的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涉及到国家的法律法规时必须讲原则,而家中无伤大雅的小事要宽容,得理又让人,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最终能促进家庭亲情,千万不要得理不让人,看似正确,实则伤害了母子感情。

板书设计:

一 架起理解的桥梁

1 亲近父母,化解矛盾。

2与父母沟通的程序。

3 有效沟通的要领。

二 交往讲艺术

1 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2 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3 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课堂练习:

1家庭生活中母子矛盾( )

A 不易出现

B 易出现,不易解决

C 易出现,易解决

D 不易出现,一旦出现不可解决。

2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 )

A 换位思考

B 发脾气

C 生闷气

D 替自己着想

3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不应( )

A 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B 与父母斤斤计较

C 不要非争个高低上下

D 学会辨证的看问题。

4 下面哪些方法可以更好的与父母沟通( )

A 了解父母

B 尊重父母

C 换位思考

D 求同存异

5 当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比较正确的做法就是()

A 离家出走,独立生活

B 与父母据理力争,决不妥协

C 去奶奶家告状,找来长辈压制他们

D 先冷静下来,等双方都消气后再沟通。

6 毛泽东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这句话说明了()

A 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善于沟通。

B 要化解矛盾首先要修桥。

C 要过河必须得先修桥。

D 要化解矛盾,弄清分歧所在。

答案:1 C2 A3B4ABCD5D6A

推荐第9篇:《两代人的沟通》教学设计[材料]

两代人的沟通》教学设计 (转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不可。

2、能力目标: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的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提高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二、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进行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课前准备:对模拟表演先作出布置。这个模拟扮演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正确地与父母沟通,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可能,正确解决与父母的矛盾。要把剧情让学生看仔细,让学生设计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形,最后找出双方可以接受的办法。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在准备扮演活动中整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五、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最近,小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但小美却不以为然。

引导学生讨论:父母为什么为难过?你对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板书课题:两代人的对话架起沟通的桥梁

【辩论明理】借我慧眼——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

活动内容:根据书上的两个观点“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进行讨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因为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学生的进步。

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老师举个具体的例子设计教学情境,分析处理方法,接着让学生讲自己如何处理家庭矛盾,最终得出有必要、有办法解决家庭矛盾的结论。当学生的争辩僵持不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异中见同;当学生争辩趋同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同中见异。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渗透辨证的观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比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家务事通常属于什么性质?是不是每件事只有一个答案?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分别有什么合理的地方?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和思考,你会不会一定坚持自己的主见?在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尊重别人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好处?在自己有理的情况下,应不应得理不让人?可以不同意别人的做法,要不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又如说明家中矛盾容易解决,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从父母爱子女、体谅子女的困难、期待子女更好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讨论和争辩的过程,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对于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提高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板书: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情景选择】探究处理与父母冲突的步骤,了解商量的大致过程。

情景:小鸣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结合教材中小冰的例子,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的理由是什么?你的协调办法是什么?

让学生选择并说理由。 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 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处理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并分析其利弊。比如:不到同学家做作业、看录象了,回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象,自己和同学都不能尽兴;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象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到现场亲自捉拿;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第二步在分析各种可能、权衡各种利弊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这时可以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再剖析,在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第三步,让学生把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梳理一下,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即引导学生善于与家长沟通,向本框教育目标靠拢。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分析和选择,不应该预定某种解决问题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方案,分析利弊,正确选择;老师要有足够的准备,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难以预料的情况。当老师遇到没有把握回答或者难以驾驭的问题时,可以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将问题留待课下探究。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善于与家长沟通。

板书:学会遇事与父母沟通商量

常言道:“快乐与别人共享,快乐可以增加一倍;痛苦与别人分担,痛苦可以减少一半”,其实说的就是沟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呢?其中最冷静的办法就是找到分歧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可能涉及的多种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寻找“共同语言”。另外,沟通中还要懂得并善于“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

名人名言: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

相关链接:了解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 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析的原因。 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 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 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模拟表演】分析总结与父母打交道的要领。

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小莉的例子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要求: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表演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

活动步骤:先表演,再总结要领,然后交流方法和体验,最后看相关链接。

设计意图:活动侧重于探究处理冲突的步骤,这个活动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不光有个步骤问题,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沟通涉及的经验很多,核心是以爱的方式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在课前让学生了解这一情景,并作出分工、准备。其次,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扮演。扮演中最好有不版本,即有对的,有错的;有事先准备的,有临时生成的;有扮演者的表现,也可以有台下同学的表现。这样做才有比较、有可辨析的材料,供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道德,在辨析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次,要注意归纳学生的经验,如交往中的主观动机、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内心所想、

沟通预期、基本态度、基本策略等,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把握沟通的要领。最后要注意在学生中交流自己平时的经验和体会。因为这些包含着学生的经验,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而且易于与新学内容共同构建适合学生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知识框架。教学建议:在活动前,老师应该多设想几种可能的沟通方式和结果,以便知道学生演示;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不参与扮演的同学仔细观察,多作结论;活动后,要注意总结,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学生得出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课后,让学生有意识地用这些有效有益的办法与家长沟通,将教育的成果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

总结提升: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

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板书:把握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实话实说】交往的艺术。

板书:交往的艺术。

1、阅读分析:毛毛的故事。共三个题目。(见教材P26页)

⑴第一问得出:交往的三个艺术: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

板书: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

⑵第二问得出:与家长交往的核心是爱的奉献。

⑶第三问,先分析下面材料再发言后总结:

材料: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

母子俩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请出几个类似的金点子。

教师行为:在引导的时候,重点应提示学生“策略”内容并不重要,而且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习思考什么是双赢的策略?要尽量避免“不满——冲突——冷战”这样的应对模式。

教学建议:要提示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价值观取向不一样,对一个人是好的选择,对另一个人未必是好的。当没有“最好”即没有双赢时,要选择“更好”。

教师提示,学生齐读: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2、阅读感悟:材料(见教材P27页相关链接)

交往的艺术:家庭交往要宽容,别太计较。

板书:宽容不计较

【我思我想】练习巩固

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设问: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推荐第10篇:《两代人的对话》初一政治优秀教案

“两代人的对话”教案

闫兴华

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能力目标:学会遇到事情和父母沟通商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教学难点: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子女与父母年龄差距,是造成两代人隔阂的直接原因。产生代沟,出现隔阂怎么办?可以肯定的是不能任其发展,那样对自己和父母都没有好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与父母平等的沟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具体的方法。

讲授新课:

板书: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活动一:读图,思考讨论(见教材P23页)——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分析讲述: 怎样对待父母和我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代沟呢?

(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活动二:读图,动脑筋,出主意(见教材P23页)——

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他们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处理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并分析其利弊。

比如:不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了,这会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像,自己和同学会不能尽兴;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要受家长处罚;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

第二步,在分析各种可能、权衡各种利弊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这时可以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再剖析,在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

第三步,让学生把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梳理一下,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即引导学生善于与家长沟通,向本框教育目标靠拢。

总之,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能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在这里,商量沟通就是桥或船,通过商量沟通,我们就能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面对家庭冲突,我们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处理家庭冲突的集体方法。

相关链接: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学生阅读,仔细体会六步法)

活动三:(见教材P24页)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让学生按课外活动中设计的方案给小莉出出主意——讨论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刚才我们体会了与父母沟通的规程,从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沟通的方法,在掌握沟通的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了解沟通的基本要领。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板书: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彼此了解是前提

(2)尊重理解是关键

(3)换位思考是方法

(4)求同存异是结果

相关链接:沟通中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阅读领会)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

打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

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

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

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板书:

二、交往讲艺术

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不能消极地等有了矛盾之后才去沟通,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和父母的交往。交往也是一门艺术。

活动四:读一读,想一想(见教材P26页)——体验与父母交往的窍门

(1)你有过毛毛的体验吗?

(2)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3)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请你介绍给大家听。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现在不少学生觉得父母对自己呵护、养育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因而不会感激父母,更不会赞赏父母。其实父母也是凡人,喜欢别人赞赏,会赞赏父母对增进亲情和沟通来说,非常有益。赞美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会感到甜;赞美父母当年之勇,他们会开心,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得体地赞美父母,这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这里有矛盾、抵触的问题,也有学生不会听的问题。其实聆听也是艺术,学会聆听同样是与父母沟通必须注意的。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娇惯,加上家长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多用功,家务事上不指望孩子,导致一些学生懒惰、没有责任心,不会帮助父母做事。这种情形也不利于与父母交往。

相关链接: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这是与父母交往非常有用的经验。家庭生活是一团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的情景。这段“三字经”能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4、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相关链接:“都是我的错” (见教材P27页)

想一想:为什么团结寺人人都说“是我的错“,可可他们却都很快乐?而方丈的寺庙人人都对,却都不开心呢?

因为团结寺的僧人相互之间懂得宽容,个个心胸开阔把带给别人快乐,做为自己的快乐,所以他们都很快乐;而方丈寺庙的高僧彼此不服气,相互之间争高低,彼此斤斤计较,有了矛盾难以沟通,在相互争吵之中过日子,所以,谁也不快乐。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这样才能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

作业:讲练测

第11篇:教案六: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不可。

能力目标: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的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提高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进行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内容

“两代的对话”,共有2目。其中第一目“架起理解的桥梁”,分析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介绍与父母沟通的过程或程序;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第二目“交往讲艺术”,通过设置活动让学生交流与父母交往的窍门;有针对性地突出三点学生应该注意的具体要求,即学会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和帮助父母;介绍与父母交往的“三字经”;强调家庭交往要宽容,宽容父母的错误,自己得理又让人,更有助于家庭的和睦。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在青少年学生抱怨家长给予的压力太大、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同时,家长们也深深为孩子不愿与他们交流而苦恼。所以,要拥有一个和睦、快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付出和努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来承担家庭事务,解决家庭问题,共同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而这些是现在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本课主要通过对生活中亲子冲突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尝试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确定理解父母的必要性,并探索解决亲子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他们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在家庭矛盾发生后会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解决矛盾。

2.学生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会处理家庭矛盾,更快地成熟起来。解决家庭矛盾不能仅*说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并体会到家庭冲突的危害,自己处理问题不当给家庭和自己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为此我们应帮助孩子们认清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引导他们走近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看到父母为了他们的成长放下了许多曾经的追求,使他们明白父母是他们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导航员。在这里,要使他们的情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他们会用另一种眼光和思维去理解、去处理,跨越代沟,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三、课前准备

对模拟表演先作出布置。这个模拟扮演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正确地与父母沟通,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可能,正确解决与父母的矛盾。要把剧情让学生看仔细,让学生设计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形,最后找出双方可以接受的办法。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在准备扮演活动中整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四、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最近,华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但华华却不以为然。

引导学生讨论:父母为什么为难过?你对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板书课题:两代人的对话 架起沟通的桥梁

【辩论明理】借我慧眼——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

活动内容:根据书上的两个观点“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因为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学生的进步。

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老师举个具体的例子设计教学情境,分析处理方法,接着让学生讲自己如何处理家庭矛盾,最终得出有必要、有办法解决家庭矛盾的结论。当学生的争辩僵持不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异中见同;当学生争辩趋同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同中见异。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渗透辨证的观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比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家务事通常属于什么性质?是不是每件事只有一个答案?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分别有什么合理的地方?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和思考,你会不会一定坚持自己的主见?在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尊重别人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好处?在自己有理的情况下,应不应得理不让人?可以不同意别人的做法,要不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又如说明家中矛盾容易解决,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从父母爱子女、体谅子女的困难、期待子女更好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讨论和争辩的过程,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对于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提高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板书: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情景选择】探究处理与父母冲突的步骤,了解商量的大致过程。 情景: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结合教材中小冰的例子,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的理由是什么?你的协调办法是什么?让学生选择并说理由。

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

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 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处理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并分析其利弊。比如:不到同学家做作业、看录象了,回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象,自己和同学都不能尽兴;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象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到现场亲自捉拿;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第二步在分析各种可能、权衡各种利弊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这时可以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再剖析,在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第三步,让学生把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梳理一下,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即引导学生善于与家长沟通,向本框教育目标靠拢。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分析和选择,不应该预定某种解决问题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方案,分析利弊,正确选择;老师要有足够的准备,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难以预料的情况。当老师遇到没有把握回答或者难以驾驭的问题时,可以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将问题留待课下探究。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善于与家长沟通。 板书:学会遇事与父母沟通商量

常言道:“快乐与别人共享,快乐可以增加一倍;痛苦与别人分担,痛苦可以减少一半”,其实说的就是沟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呢?其中最冷静的办法就是找到分歧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可能涉及的多种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寻找“共同语言”。另外,沟通中还要懂得并善于“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

名人名言: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

相关链接:了解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

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析的原因。

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 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 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 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 【模拟表演】分析总结与父母打交道的要领。

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好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义。

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小莉的例子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要求: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表演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

活动步骤:先表演,再总结要领,然后交流方法和体验,最后看相关链接。

设计意图:活动侧重于探究处理冲突的步骤,这个活动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不光有个步骤问题,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沟通涉及的经验很多,核心是以爱的方式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在课前让学生了解这一情景,并作出分工、准备。其次,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扮演。扮演中最好有不版本,即有对的,有错的;有事先准备的,有临时生成的;有扮演者的表现,也可以有台下同学的表现。这样做才有比较、有可辨析的材料,供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道德,在辨析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次,要注意归纳学生的经验,如交往中的主观动机、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内心所想、沟通预期、基本态度、基本策略等,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把握沟通的要领。最后要注意在学生中交流自己平时的经验和体会。因为这些包含着学生的经验,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而且易于与新学内容共同构建适合学生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知识框架。

教学建议:在活动前,老师应该多设想几种可能的沟通方式和结果,以便知道学生演示;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不参与扮演的同学仔细观察,多作结论;活动后,要注意总结,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学生得出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课后,让学生有意识地用这些有效有益的办法与家长沟通,将教育的成果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

总结提升: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板书:把握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实话实说】交往的艺术。 板书:交往的艺术。

1、阅读分析:毛毛的故事。共三个题目。(见教材P26页) ⑴第一问得出:交往的三个艺术: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 板书: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 ⑵第二问得出:与家长交往的核心是爱的奉献。 ⑶第三问,先分析下面材料再发言后总结:

材料: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母子俩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请出几个类似的金点子。

教师行为:在引导的时候,重点应提示学生“策略”内容并不重要,而且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习思考什么是双赢的策略?要尽量避免“不满——冲突——冷战”这样的应对模式。

教学建议:要提示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价值观取向不一样,对一个人是好的选择,对另一个人未必是好的。当没有“最好”即没有双赢时,要选择“更好”。

教师提示,学生齐读: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2、阅读感悟:材料(见教材P27页相关链接) 交往的艺术:家庭交往要宽容,别太计较。 板书:宽容不计较 【我思我想】练习巩固

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设问: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到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父母的交往亦如此。

第12篇:《编对话》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编对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编对话》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十版块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它要求学生弄明白什么是对话,找出课文中的对话,然后以“编生活中的对话”“编故事中的对话”“看图想象对话”为主线,层层深入,展开想象,说一说。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生活,懂得对话来源于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对话,并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在一起,树立学生的道德意识。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自主和谐的表达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合理编对话。从而带动学生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以生活为载体挖掘素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说情楚对话的内容,扮演好不同角色。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设计思路

一、互动对话,激趣导入 拿出几只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纸鹤,每只纸鹤嘴里叼着一个纸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回答出纸条上的问题,就能得到一直纸鹤。 明确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是对话。

一、回顾课文,找出对话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对话。

找到对话的同学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读出对话。在读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二、创设情境,多向对话

1、生活中的对话

举例说说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谁和谁发生过什么样的对话。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编一编、演一演。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从声音、语速语调、对话内容等方面随机进行评价、指导,总结对话方法,提出对话时的基本要求,直到学生的对话内容合理丰富为止。

2、故事中的对话

课件出示一动画片,动画片中人物的一部分对话声音擦去。 根据动画内容想象一下,片中人物可能发生了怎样的对话。学生组内交流,畅所欲言。在此过程中,学生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放出动画片中擦除的对话原声,让学生听听自己的想法与片中的内容是否一样,从而使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看图想象对话

屏幕出示几幅图片,图片上展示了各种场景,其中有不同人物在对话。

学生看图想象,图中人物的对话内容是什么。自由组成小组交流交流,任选一幅图演一演图中的对话场景,表演时要注意礼貌对话。在完成每一幅图的对话内容后,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图中蕴涵的思想教育,并把它加在对话中,编出有创意、质量高的对话。

三、表扬激励,课后延伸

选出对话小明星,发奖章。

续编故事——《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课前准备〗

1、千纸鹤

2、课文彩色中的对话

3、动物头饰、小奖章

4、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激趣导入

1、出示纸鹤,互动对话

[拿出五颜六色的纸鹤]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想得到吗?必须得回答出它们提出的问题。

教师问,学生一一回答。

2、激趣引入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问答又叫什么? 学生回答。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对话? 让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吧! (用形态各异的千纸鹤吸引学生,在引导学生与千纸鹤对话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找对话、编对话”为目标,为学生营造一种自我展示的氛围、一种相互交流的氛围、一种竞赛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交流的热情。)

二、回顾课文,找出对话

哪篇课文中有对话?赶快找一找,找到的同学自由选择伙伴把对话读出来。

三、创设情境,多向对话

1、编生活中的对话

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上,你都见过哪些对话?能和同学们演一演吗?

[学生交流、表演] (因为要在自然而然中再次告诉学生交际目标,并为大多数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良好示范,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读对话的过程中适当指导、提示。)

你们问问同学们你演得怎么样? 学生:你们觉得我们演得怎么样啊?

其他学生或表扬,或鼓励,或提意见、建议,或提出问题。 还有哪组同学想表演?

(有了第一组学生的示范,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教师再请学生示范,效果会比第一次更好,这时教师就更要注意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充分说清楚自己的对话内容,并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编故事中的对话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动画片,可是,动画片的一部分弄丢了,你们能补上吗?

[学生看动画片,补对话内容] (学生对话内容一定多种多样,教师注意以前面的故事情节为依托,引导学生尽量说出形式不同,但思想统一的对话,这样,无形中让学生领悟到了编故事中的对话的方法-———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

3、看图想象对话

仔细观察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一下,他们在说些什么?

自由组成小组,交流交流,任意选一幅图,扮演图中人物表演表演。 [学生表演]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在初步掌握对话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又能展开想象,这使对话质量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的对话过程会非常完整,对话内容会十分丰富,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生活中、故事中,会飞到天涯海角。)

四、表扬激励,课后延伸

1、表扬激励

这节课,大家认为谁表演得好?

老师给这几名同学每人一枚奖章,大家鼓掌对他们表示祝贺,希望这几名同学继续努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2、课后延伸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见面了,会有什么事发生?课下,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这两个故事继续编下去。

双辽市第二小学

张静洁

2006年12月5日

第13篇:对话描写 教学设计

对话描写 教学设计

周敏倩

一、教学目标:

1、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用上两种以上。

2、让学生了解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正确打法。

3、让学生知道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写对话,做到格式和标点的正确。

三、教学难点:

会用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来写对话,能将提示语写得生动、具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学习之旅吧!知道李咏叔叔吗?知道李咏叔叔现在主持的一个新栏目“咏乐汇”吗?看来很多孩子都像老师一样喜欢李咏叔叔。今天啊,老师也要在这里模仿李咏叔叔,过一把当主持人的瘾。“咏乐汇”呢,每期都会邀请一位社会精英作嘉宾,我今天也要邀请一位小嘉宾上来跟我交流。这个份幸运会落到谁的头上呢?谁都有机会,因为你们的学号全都在这里。(拿出“幸运罐”。)我请一位幸运小使者来揭晓这个秘密。(使者上台抽出幸运者。)

祝贺你!准备好接受我的采访了吗?

你觉得自己最棒的是什么?是怎么练成的?有什么好经验分享给大家吗?

好,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还给大家分享了你的成功经验。

孩子们,刚才我们这样的交流,就叫“对话”。看来啊,对话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没有对话我们人与人之间就很难进行交流。如果用文字把人物的对话生动地记录下来,就叫“对话描写”。 (板书:对话描写)那么怎样才能把对话写得生动、具体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对话。

(二)范文引路,揣摩写法

1、出示例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提示语的用法

(1)我们先来读一读一位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先默读,再抽生读。生边读边想:例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篇短文里写得最多的是什么?(对话)

(3)看来不仅在生活中对话很重要,写作文时写好对话也很重要。第一,写好对话能帮助我们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二,写好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叙述一件事情。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好,好在哪里?

(4)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位小作者在写对话时,运用了几种提示语的形式?分别是哪几种?

在对话描写中,告诉我们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这样的语句叫提示语。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提示语有在前面的、后面的、中间的,以及没有提示语的这几种形式。

(5)对比观察,提示语丰富的重要性。(课件出示只有一种形式的提示语的对话,内容还是和刚才一样。)你们觉得哪篇文章好?为什么?

所以我们自己在写对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尽量变换一下提示语的形式,就不会显得干吧、死板。

(6)还有什么发现没有?有这样一些词,如果我把它们去掉,试试看,会有什么感受?

看,提示语里每个表示说的词语如:“说”、“喊”或“回答”的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告诉我们说话者是怎样说的,怎样喊的,或是怎样回答的。发现没有?对比去掉修饰语跟不去修饰语的不同效果。 通过学习这篇作文,我们知道了提示语的不同形式,知道了提示语要写得生动、具体才好。那你们能不能学着写一写呢?

小试牛刀一:

接下来我们要分角色表演。仔细听听,是几个人在讲话,哪几个人,年龄有什么特点。

大人:没洗干净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孩子:不要紧。

大人:吃不干净的东西是要生病的。

孩子:我知道啦。

听清楚了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在题单上给这段对话加上提示语:想想她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说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交流展示自己的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2、再次出示例文,感悟标点符号的用法。

大家再看看,你在标点方面有没有什么发现?

(如果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如果提示语在前面,“说”后面打冒号。

如果提示语在后面,“说”后面打句号。

明白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能试着标一标吗?我们再来完成一个练习。小试牛刀二: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它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每个人的话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

对了,孩子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发现了作者在写每个人的话时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强调对话的重要,使我们看起来清楚明了,提示语形式多样时,分段写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

我们在写对话的时候,也像他这样来写,好吗?

3、教师小结。(理清学生思路,提示重点。)

通过阅读,观察,我们发现了这篇对话描写写得好,好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作者运用了四种形式的提示语,非常丰富,而且提示语中用了形容词,显得生动、具体;在标点符号方面,他特别注意了提示语在中间时,“说”后面要用逗号;他还很讲究格式,把每个人说的话都另起一行来写,读起来清晰明了。如果你们在写对话时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也能写得很好。想试着来写写吗?

(三)学以致用,巧妙迁移

1、下面请观看一段哑剧。我请一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表演这段哑剧,老师扮演妈妈,同学扮演孩子。谁愿意来争取这个机会?(与请上来的同学简单交流一下。)

刚才我们根据人物的语言想象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现在我们反过来要根据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想象人物的语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通过我们的表情、动作,想象我们会说些什么。

(哑剧:妈妈下班回家,打开了她平时常拿的包,从里面拿出一样东西……)

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我们会说些什么呢?看谁想象的人物语言有意思。(默想半分钟。)

心里有底了吗?现在请根据你的想象,把这段对件事写下来吧!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开始!

2、出示“写作提示”:我们在写的时候记住做到这几点。

3、老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师生共评。

第14篇:英语对话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新起点)》五年级上册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设 计 者:林小娃

校:东莞市虎门捷胜小学

材:《小学英语(新起点)》五年级上册 课

型:对话教学 时

间:40分钟

二、教学目标:

1.Master the key sentences: What would like to eat/drink? I’d like …2.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alk and be able to read it fluently.

三、教学重难点

1.Be able to use the key expreion in real life.2.Master the key sentence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3.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everal unlearned words on sentences.eg: thirsty,hungry

四、教具

PPT Cards water cup

三、教学环节与活动 Step 1:Warm-up 1.Greeting.2.Let’s sing Step2;Presentation 1.Let’s try.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播放录音并让学生讲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2.Read together.3.Sentences (1)教师出示对媒体课件,出示食物的图片。利用以前学过的句子层层递进的将本课句型出来。

T:Sarah, Sarah,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S1:I’d like some ....将图片上的食物做成小卡片送给学生。 T:Here you are.S1:Thanks.T:What would you to drink? S2:I’d like ....T:Here you are .S2:Thanks.

4、Sarah: Mum, I’m hungry.

M: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Let’s make sandwiches?

5、学生学习制作sandwiches过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示sandwich的图片,引出本课生词,领读并拼读。

6、M: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d like some ____ sandwiches.让学生看图回答。

7、PPT呈现口渴图,并做动作说:I’m thirsty.师领读该句子。

8、S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2:I’d like some __.

9、Look and

listen.

10、用横线画出重点句子。

11、Look and

listen.

12、Let\'s act.

三、Practice (1)Fill in and blank.( 2) Pair work

四、Homework

第15篇:英语对话教学设计

英语对话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B Let’s talk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在前四课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这一问句及其答语。本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以what、where、when引导的功能句型,并运用此三个句型来询问别人的购物计划。难点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目光从购物计划引申到行事计划。因此,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本课:

第一:通过给张鹏过生日举行生日聚会,初步掌握功能句型。通过讨论给张鹏购买生日礼物学习新的地点名词,自然引入本课;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的购物清单)来感悟体验新句型的功能与含义。

第二:出示Chen Jie 与 Amy 的对话,深入理解功能句型。在出示了对话背景以后, 教师提出了以what、where、when 疑问词引导的问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第三:采访好朋友的购物计划,初步运用功能句型。

第四: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把购物前的计划,购物的过程,生日时送礼物的情景表演出来。

第五: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讨论寒假的计划,打开思维,开放视野。使学生的思维从制定购物计划扩展开去,为灵活运用句型做好充分地准备, 也使教学从对话交流延伸至篇幅阅读。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自己的寒假计划,自主学习,灵活运用功能句型。 能力目标:

1、通过围绕谈论计划所进行的师生、生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交际能力。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知识目标:

1、能够熟练准确阅读理解Let’s talk 的对话。

2、巩固what, , when引导的将来时问答句。理解并学会运用where引导的问句、答语及相关的地点名词。

3、能够综合使用以what, where, when 基本特殊疑问词在进行购物话题交流的基础上展开其它计划的交流。 情感及策略目标:

1、通过广泛的具有真实意义的自主交流使学生们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与成功感。

2、在和谐的小组合作氛围中感受到合作互助的乐趣和主动交流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准确使用what, where, when 引导的问句进行有关将来购物计划及其他计划的交流。

教学难点:利用扩展的其他特殊疑问词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拓展其它主题的交流。 教学方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活动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物品,CAI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每课一句proverb”,本节课所教授的句子是“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2、教师说明我班同学张鹏要举行生日聚会,讨论可以送给他什么礼物,通过课件出示不同的购物场所。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用be going to do来回答圣诞节前的计划,自然引入本课主题——购物。“每课一句”是我在六年级开始每堂课上设置的一个必备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教学生一些妙言警句。这些句子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到了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从而为学习英语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学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I am going to the „..”

利用张鹏的生日话题,教师计划为他买一些生日礼物,出示教师的礼物清单。让学生给出建议“”You are going to buy „.in the ( shoe shop, pet shop, Fruit shop, clothes shop„.) 有的可以用汉语说出,然后教师给出英语,随后叫说句型“I am going to the „..”等学生熟练的掌握句型后,教师提问学生要为张鹏买什么礼物,进一步提问“Where are you going?”学生很容易理解能够回答出所买礼物的地点。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

【设计意图:】创设给朋友买礼物的情境,通过出示购物清单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在情境交流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新的地点名词。 2.让学生讨论自己的计划,进行师生交流,引出以what、where、when引导的基本句型:

a.T: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S: I’m going to buy„

T: 出示问句: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学生跟读 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b.When are you going? 同上。

c.学生之间运用三个基本句型采访同伴的购物计划。

【设计意图:】设置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符合《课程标准》“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过程”的要求。在师生、生生自然和谐地交流中使学生感悟体验功能句型,达到初步掌握的目的。 Step 3: Practice

1、播放录音let’s talk,回答问题。 A: Where is she going? B: What is she going to buy? C: When is she going?

2、Pair work: 表演对话。利用学生课前准备好的物品,设置场景。模拟表演购物前的计划,购物过程,聚会是送礼物的情景。 提供可能用的句型:

(1) Zhang Peng’s birthday is coming.(2) Let’s go shopping.(3) Can I help you? (4) I’ll take it.

(5) Happy birthday to you!

(6) Thanks for your beautiful present.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对话,增强了对学生听力训练的指向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从对话交流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功能句型。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把所学的句型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时效性。同时运用大量的交际语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吃饱。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A.寒假即将来临,出示教师的旅游计划:

a、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提问。运用where,what,when,how„. b、阅读教师写成的文字材料,了解制定计划所包含的信息。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即从购物计划到其他计划,为灵活运用句型做好准备,也使教学从对话交流延伸至篇幅的阅读。 B.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寒假计划。 a、分组讨论自行制定寒假计划。 b、现场采访对方的行事计划。

利用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are you going ?” “How are you going there?” c、现场汇报自己的计划。

学生的范文:I a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I am going to learn drawing pictures.I like drawing pictures.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in Beijing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I mi them very much.I am going to Beihai park with my aunt.I am going to skate in the park.I am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设计意图:】学会制定自己的生活计划,灵活运用功能句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Step 5: Homework

写出这个周末计划。“My weekend plan” 板书设计: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Where are you going? I am going to„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I’m going to buy „ .

When are you going to„. I am going to„.on\at„ 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较好地保证了课堂教学中一定量的听说训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会话交际活动为主线展开师生间的教与学活动。利用已学知识巧妙地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形象生动。学生通过教师的动作、神态和声音,很快地理解了本课的难点。新课标倡导活动型的教学途径,因为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活动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语言,领悟语言,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通过活动教学,还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就采用了活动型的教学途径。从一开始的“谈论购物计划”到“真实模拟情景”,再到“阅读教师的寒假计划”,最后“制定自己的寒假行事计划”活动,活动贯穿了语言的呈现、输入、操练和输出的全过程,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并愿意在活动中积极表现。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同时也在活动中运用了语言。

第16篇:八年级政治上册 2.2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案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与父母平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遇到事情和父母沟通商量,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 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教学重点: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子女与父母年龄差距,是造成两代人隔阂的直接原因。产生代沟,出现隔阂怎么办?可以肯定的是不能任其发展,那样对自己和父母都没有好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与父母平等的沟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具体的方法。

1(说明;回答问题要紧扣题意、结合材料、查找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分析) 析事明理

①这两种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明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案例分析

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

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

①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②你遭遇过相同的事吗?

③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探究解决冲突的途径和程序

④明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角色表演

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要参加她的生日 1

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意。 ①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 ②从模拟中体验与父母沟通的要领

③把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说过同学听

4、看图说事明理

毛毛是个“冒失鬼”,常常弄坏东西、染脏衣服、

摔破花盆,惹得父母批评。可他家的亲子关系并没有因为毛毛的过失、父母的批评而疏远,毛毛有什麽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帮父母做事,还会夸奖父母,老爸老妈能不喜欢我吗?”

①你有过毛毛的体验吗?

②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③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请讲给大家听

5、事例分析

有个寺庙,高僧众多,可就彼此不服气,在争吵中过日子,谁也不快活。方丈到附近的团结寺取经,那里人人为他人着想,大家过得很舒心。这个方丈一到团结寺,就见一僧人摔倒在地。这时,一个小和尚赶紧搀扶说:“抱歉,是我的错,扫地时我把水洒多了,地滑摔了您。”话音未落,另一个赶来搀扶的和尚说:“对不起,是我的错,我见地湿了,没来得及提醒您要小心,结果摔了您。”摔倒的和尚说:“还是我的错,小心一点就不会摔了。”取经的方丈纳闷了——咦?他们都说自己错了,可是他们都很快活,我们都对了,可是我们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

①你能告诉他为什么吗?

②明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习

⑴、明辨是非

① 化解亲子冲突,需要让父母理解自己,同样,自己也需要理解父母( ) ② 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可认其自然发展( ) ⑵、最佳选择

1、李静为班级出黑板而放学迟归了,妈妈不由分说地数落她一顿。对此,李静应该( ) A跟父母争吵,与妈妈的主观主义斗争B显得若无其事,对妈妈爱理不理 C跟妈妈明说,我的事你根本管不着 D说实情,领心意,表示会让妈妈放心

2、分明是妈妈因误会错怪了小刚,爸爸却要小刚向妈妈道歉。小刚应该( ) A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 B笑向妈妈道个歉,冤枉因爱不计较 C 这样道歉没面子,不理不睬自清高 D 既然你们不讲理,别怪为儿动干戈

3、以下是对待父母“唠叨”的想法、做法中,比较合适的是 ( ) ①细想这是没有父母的孩子想听也听不到的福音

②悄悄告诉父母,我听懂了,再说下去会影响我学习③对父母的唠叨一概左耳进、右耳出 ④献零食巧妙堵嘴,暗示我已经听明白了 ⑤以唠叨制唠叨,对他们叽叽喳喳没完

A 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⑶辨别分析(辨别以下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亲子矛盾的主要责任在父母身上。

⑷阅读思考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敲开。钥匙来了,它小巧的甚至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的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都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① 你了解自己父母的心思吗?他们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②这个寓言对你了解与父母的矛盾有什么启示?请总结一下

第17篇:公开课八年级上政治《两代人的对话》导学案

公开课八年级上政治《两代人的对话》导学案

主备课:乔如广 时间:2012.9.17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看待与父母的矛盾,做到遇事与父母商量。

2.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有效方法和经验。

3.理解和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二、预习思考:

1.怎样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

2.与父母交流沟通有哪些基本要领?

3.与父母交往有哪些艺术?

三、合作探究:

1.情景展示:

一天,晚饭过后,小冰说:“爸,我想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电视。”爸:“嗯。不过不能超过八点。”小冰心里想:现在都快七点了,八点怎么来得及?一时心里就有火„„

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应怎么办?

2.阅读教材27页“相关链接”与父母交往三字经,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和艺术。

四、展示过程:

1.展示“预习思考”和“合作探究”中的问题。

2.谈谈学习本节后的感想。

五、迁移延伸:

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应满怀感激之情。然而。亲自之间的矛盾又使我们平添了许多烦恼,也令父母忧心忡忡。让我们马上动手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愿望。

第18篇:对话描写教学设计2

《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你们一起学写过一次对话,还记得吗?对,我们写的是“小白兔采蘑菇”。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对话由哪两部分组成?(板书:提示语)。

2、我们还知道要想写出精彩的提示语,我们就得变换提示语的位置,那提示语有哪几种不同位置呢?

小结:提示语的位置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间。(板书:提示语 在前 在中间 在后)提示语变了,记住标点符号也要改变。这提示语在前,在中间,在后的三种形式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我们要学以致用。

其实,写好提示语是一门艺术,提示语的精彩还不仅仅是变换位置这么简单。今天我们要来继续学习《对话描写》,进一步来学习提示语的精妙。板书:对话描写。

二、分析例文,掌握方法。

1、我们先来看下面一段对话出示片段1 (1)请同桌配合读一读这段对话。

(2)你看,魔术师把这段对话变成了这样。出示片段2我们还是同桌配合读一读。 (3)(出示对比片段)其实这是情境一样的两个对话剧本,如果你是演员,你会选哪个剧本来进行演出呢,请你说理由?给时间大家讨论。

2、指名回答。预设如下:

(1)“说”的变化

①片段1中每句提示语里面都有“说”太呆板。那不用“说”是用什么代替的?

②片段2中有没有出现“说”字,用上了与说意思相近的词:大叫 回答 宣布 反驳。

③谁还能说出与说相近的词语。(课前搜集)齐读。板书:不带说的提示语就是我们这节课训练的重点。咆哮、嚷、嘟囔、吼、喊、问、吟诵、唠叨、回答、劝说、商量

④我们来看这句提示语,里面有说吗,有与“说”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可以直接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来代替。

(2)加神态、动作、语气等。

①片段一加上了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

②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神态、动作、语气。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总结得也很准确。看来要把人物的对话写好,光会写人物说的话是不够完美的,我们要让人物动起来,表情丰富起来,神采飞扬起来,那就要在提示语里用上——(动作、表情、神态)等词语(板书:动作、语气、神态)

3、师小结方法:你们看,这提示语写精彩了,人物对话就变得“鲜活”了,这就是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呀!(指板书)要写出精彩的提示语,我们要运用动作、神态、语气的描写,要变换提示语的位置,段落要分明,而且提

示语可以不带“说”字。

三、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提示语的训练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练练笔,小试下牛刀,请你为下面的对话加上精彩的提示语。

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红红:没及格。

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 红红: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

1、我们来想象一下两人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这段对话,(我们一起来给这个对话加个情境:放学后,红红拿着一张试卷回家了。)当时妈妈的语气、动作、神态会是怎样的,红红的呢?

2、刚刚我们说了,精彩的提示语是可以演出来的,那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开始写吧,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作品展示,互评。(1)他的提示语有没有变换位置。(2)有没有带“说”字,是用哪些字词来代替的。(3)他的提示语生动吗?一句句分析,修改。

4、好文章都是通过改出来的,请同学们课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让我们的对话都可以演出来。

四、总结、课后作业: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咱们得努力,提示语的精彩就在于写提示语时要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段落要分明,要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还会写不带“说”字的提示语。掌握的这些写作技巧,相信同学们的作文一定会锦上添花。老师期待你们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课后作业

写一个人物对话描写的片段,要求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突出人物的个性,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参考题目:

老师教育学生

板书设计:

对话描写

神态 在前

动作 } 提示语 {在中间

语气 (可以不带“说”字) 在后面

第19篇:《赛龙舟》教学设计(对话引导)

《赛龙舟》教学设计(对话引导)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同学们听听是写哪一个节日的?(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生答。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生答

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南方每逢端午节时,还有一个这样重要的习俗。(板书:赛龙舟)

师: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这节课,我要带你们去看“龙舟比赛”。那可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把课文读好,二是一边读一边想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具体地写这场龙舟比赛的。

二、初读感悟,理清思路。

师:你们知道吗,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想不想把你们美妙的声音展示出来。

师:为了展示你们最佳的读书效果,再把课文读一遍好吗?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答。

师:谁想读读这热闹的场面?指名读一至四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师:评价读书情况,课文会读了,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生答 师:通过概括,我们摸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答。

1/3

师:我们在练习作文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能使读者思路清晰,读得清楚明白。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师:现在我们具体看看每段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听明白了吗?第一自然段都告诉我们什么了?生答

师:虽然只有两句话,却交待得清清楚楚,文章就要这样开头。

师:人们的翘首企盼,终于迎来了龙舟的到来,如果你在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

师:带着这种感受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你此时心情的句子大声读。

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出来?生读。 师:师指导朗读。生再读。

师:你们读得多高兴啊!你发现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生答 师:远处的龙舟像什么?生答

师:你们见过蛟龙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答

师:用上比喻句,文章要描写的事物就更加生动、形象,大家在写作文时要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师:范读龙舟样子的句子。

师:能用声音把龙舟的威武、精美展现给老师吗?生读

师:看着这高昂的龙头,我还有一种骄傲、自豪,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答

师:龙舟是威武的,我们是龙的传人也应该是威风凛凛的,让老师看看自信的你们,想去比赛吗?我们来个现场模拟,划船的姿势怎样?

师:要想比赛,应该怎样坐着?穿着什么?划着什么?

师:穿戴整齐,我们就要出发了,做好姿势,预备开始。划不齐怎么办?生答。

师:中心人物出现了!他的动作什么样?配上声音

师:在你们的努力下,龙舟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作者看到此景,发出了赞叹!让我听听。生答

2/3

师:龙舟的出现,使人群沸腾;竞赛的激烈更把赛场的气氛推向高潮。现在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龙舟竞赛部分是抓住什么来写具体的?

师:谁愿意把写龙舟的部分读一读!

师:通过作者的描写,龙舟比赛有什么特点?生答 师:哪些词或句子能突出激烈的场面。生答。

师:看到这热烈的场面,你会怎样?观众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我在人群中的动作表情是什么样的?

师:龙舟过去了,人群还久久不能平静,这两段具体地把龙舟的场面和人们的激动心情淋漓生动的写出来:龙舟、人

师:写一个场面,就要像作者一样抓住典型的事物写具体,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作者赞美之情。生读 师: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因为什么难忘?

四、整体回顾、感悟升华。

师:作者的精彩描写也让我们难忘,下面就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课文。 师:赛龙舟这项活动为什么能从古代流传至今?它仅仅是一种竞赛吗?生答 师:希望同学们从比赛中汲取力量,发扬龙的精神,今天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明天积极进取、共创祖国的辉煌。

五、布置作业。

课后,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比赛-----拔河,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赛的激烈场面,然后模仿第7课,也来进行一个场面描写。看谁写得最棒!

3/3

第20篇:《铅笔的对话》教学设计

《铅笔的对话》教学设计

通济办事处西元庄实验小学 刘婷婷

【教学内容】

青岛版环境教育科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28-P30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注重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时间发现环境问题,通过反思个人生活方式,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崇尚自然简朴生活。教科书引导学生从一件衣服、一支笔、一度电、一滴水、一桌剩饭、一件物品的包装谈起,引发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的思考。这些事例均为小事,却以小见大,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铅笔的生产过程,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反思个人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意识到生活中要自觉避免浪费、厉行节约,并能影响他人。

2.理解我们生活、学习用品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知道浪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

3.知道生活中文具的浪费现象,并能找到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生活中文具的浪费现象,并能找到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准备】

白纸、铅笔、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试试吧?“小小身体瘦又长,五彩衣裳直心肠,嘴巴尖尖会说话,只见短来不见长”。(学生回答:铅笔,师顺势板书),奖励给大家的礼物,每人一支铅笔,喜欢吗?(生交流)这些铅笔啊是我们同学平时扔在讲桌上的没人要的铅笔,恭喜同学们成了这些铅笔的新主人!

2.铅笔跟我们朝夕相处,你对铅笔有什么了解?(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板书:学习帮手)(引导学生从铅笔的形状,作用,种类来初步的了解铅笔。

3.同学们,你知道铅笔是怎么来的吗?老师找到了一家日本公司制作铅笔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课件展示)

看完了,你想说点什么?(组内交流——班内交流)

铅笔的制作流程(课件展示)小小的一支铅笔,真是来之不易啊!(板书:来之不易) 【设计意图】

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铅笔的形状,作用,进而让学生明白铅笔的制作过程,通过铅笔制作视频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小小的一支铅笔,真是来之不易!”接着引出课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铅笔的欲望。

二、真实再现,探究明理

1.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铅笔,我们快去听听它们的对话吧?(课件出示:真实再现“铅笔的对话”)

2.听了它们的对话,你想说点什么?

生可能交流:太浪费了,生活中我也要爱护学习用品„„ 3.生活中你有过哪些浪费现象?

4.昨天咱们大家对铅笔的使用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汇报内容:

(1)调查三年级铅笔的使用情况

调查对象:三年级

调查人数:

一个星期最多用铅笔( )支 一个星期最少用铅笔( )支 (2)计算三年级一学期使用铅笔数量

我们按每人每星期用一支铅笔计算一下,这样我们三年级10个平行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会用掉多少支铅笔呢?

一个班一星期使用( )支 三年级一星期使用( )支

一学期(按20周计算)三年级使用( )支

5.看了这些数字,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生交流

师小结:算完帐,我们不仅感慨万千,心情也非常的沉重,照这样计算,我们一个学校,一个市的学生,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是全世界„„

6.课件出示“全世界每年要用掉120亿支铅笔,光我国使用铅笔的数量就达到95亿支,这就要用去26.5万立方米的木材,需要504000株树木”,读了这些,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交流

师小结:生活中我们要节约使用(板书)铅笔,光这一项支出,就浪费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不仅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还会导致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严重后果。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并用具体的数字来震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明白浪费铅笔就是浪费森林资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进而激发学生付诸于行动的动力。

三、身体力行,环保行动

1.铅笔来之不易,同学们你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节约有高招!(课件展示)

铅笔太短了不能用了——加长 断铅了,不愿意削——防止断铅 丢了,找不到了——放在固定位置

不想用了,丢掉——克制自己,想它是好帮手,来之不易。 2.环保铅笔(课件展示)

2006年3月6日,在“两会”上的报纸铅笔。(报纸铅笔的制作过程。) 3.课件出示:我国现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每人每学期节约1支铅笔,一学期可以节约2亿多支铅笔:按照一支铅笔0.10元计算,全国每年节约的铅笔钱可以建十几所希望小学。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到铅笔来之不易,做到生活中会节约用笔,做到不浪费,并通过全

国小学生节约铅笔的事例来震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节约铅笔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能从自身做起,并能倡议身边的人多使用环保铅笔,节约使用铅笔。

四、梳理知识,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生交流。

同学们,虽然环保铅笔微不足道,但意义深远,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木材和资源,同时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但能自己做到节约使用木杆铅笔,而且还能倡议身边的人节约使用铅笔,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最后让我们在一首“节约歌”中结束本节课。

勤俭节约是美德

一滴水,一度电。

一粒米,一支笔。

小小铅笔来不易,

件件物品千把汗,

勤俭精神代代传。 【板书设计】

铅笔的对话

来之不易

节约使用

从我做起

人人有责

两代人对话教学设计
《两代人对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