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19 08:34:5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2.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呢?

老师送大家一首歌,听完后把你听得感受给大家说一说.

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把课文读一遍.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2.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3.整体回顾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4.小结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采蜜集上。

推荐第2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

7、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④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七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五、小练笔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板书设计:

7、走月亮

月儿明亮

月光柔和

走过:溪岸 桥 果园

(“我”和阿妈) 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听到:秋虫唱 鸟拍翅膀 „„

想到: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推荐第3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二)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走月亮的意境,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古诗,引入新课。(课件)

1、同学们好,学习新课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几首和明月有关的诗。(播放课件:《暮江吟》《鸟鸣涧》《月夜忆舍弟》《春江花月夜》)

读着这些优美的诗句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将月夜的清幽空寂,月色的绚丽多彩,月下的淡淡情愁之中。(播放课件:四张图片)

2、一轮明月,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明月有关的散文《走月亮》,作者是吴然。(播放课件:吴然)

吴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走月亮》、《火把花》、《一碗水》、《天使的花房》《我的小马》等十多部。40余篇作品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我国当代作品入选教科书最多的作家之一。

3、我们今天要学他的,走月亮,读一读题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播放课件:走月亮)

(生: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文中写的是谁又是怎么走月亮的呢?

说得好,我和妈妈手拉着手在洒满月光的田间小路上散步。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乡村迷人的月色之中。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欢呢!那好,让我们来学习课文,一起和作者去体验《走月亮》的快乐吧。 (二)自学检查课文。(课件3)

1.请你读几边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正确,标出你不明白的地方。(播放课件:请你自由读几遍课文)

2.同学们读完了,请你读一读生字词(播放课件:词语) 运载 泼剌 汩汩 淘洗 柔和 风俗 香甜 浇灌

蚕豆 稻穗 银毯 月盘 牵着 低垂 气息 闪烁

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月影团团

注意“运载”的“载”在这里读第四声,运载。(播放课件:词语) “泼刺”是象声词,形容是在水里跳跃的声音。(播放课件:词语) 我们一起读一读词语。

3、要求认的生字,你再读读,(播放课件:生字) 淘 洼 灌 蚕 穗 毯 烁 盘 柔 牵 俗 兔 银

生字都不难!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要求写的字中,兔子的“兔”是象形字,最后面的点可不能忘,那是小兔子的尾巴。(播放课件:兔)

哪个字不好写?“柔”字要注意上面是个矛,我们看笔顺。(播放课件:柔)

生字一定要记牢。(播放课件:生字)

4、请几位同学读课文,大家听清字音。(播放课件:请几位同学读课文)

有几个句子不好读,跟老师读一读。(播放课件:句子)

5、在你读课文时,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来汇报。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播放课件:问题) ①“洱海”是个海吗?它在哪? ②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是月牙呢?

③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播放课件:金钥匙)自读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是知识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如果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后再解决。有的是关于理解课文的重要问题,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一般这类问题,应与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同学们提出的第一题,有位同学说他查到河海的资料了。请看:(播放课件:洱海图片)

(生:洱海,它是一个形状像耳朵的淡水湖。在云南省大理市内,西面有点苍山,东面有玉案山,气候温和湿润,是一个景色迷人的风景区。) 通过查资料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播放课件:问题) 第二题与课文关系不大以后再解决。 第三题,就是这一课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读课文,理清文章大致顺序。(课件)

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对,是四次。 请认真读一读读这四部分,想一想,每一次我和阿妈是在哪走月亮?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吗?(播放课件:四次标题) 第一次, 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 是在小溪边。 第三次, 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 是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四)分部分学习课文(课件)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自然。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播放课件: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什么25) 1.学习第一部分,小路上走月亮

(1)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吧。(播放课件: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部分,你能说说“我”在小路上走的感受吗?

(我感觉夜晚在小路上走非常美。一轮明月渐渐地从河海那边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在点苍山,大青树,还有村头大道和小路上) 多美的乡村月夜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吧。

读的时候是不是要很大声音呢?不能啊,为什么呢?山村的夜晚很安静,应该用低缓、柔和的语气来读。好,听老师读一读,自己练一遍。 (2)小结:第一部分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一起融入了着宁静而柔美的夜色中。 2.学习第二部分 小溪边

(1)走啊走着,我们来到小溪边,请读读第二部分。(播放课件:三四自然段)

(2)在溪边我又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小溪水的景象,想起白天在这里玩耍的情景。) (3)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句子?(播放课件:细细的溪水) (我最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从你的读中我们感觉到小溪很美,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么?(播放课件:小溪图)

(我想到溪水很清,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飘荡在空中,月光倒映在水中,水流,他们也在流。)

是啊,水在流,香味在流,月光也在流,此情此景,令人沉醉。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每个小水塘里都“抱”着一个月亮,为什么说“抱”呢,看图想一想。 (播放课件:每个小水塘)

(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一些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这是什么修辞方法?对,拟人。无数的小水塘,像妈妈一样紧紧地抱着无数的小月亮,多温馨,多可爱。一起读读这些句子吧。

(4)大家想不想也到小溪边看看呀?请欣赏。(播放课件:画面) 看了画面你想说什么。 是啊,潺潺流淌的小溪,美丽迷人的野花,在这样的小溪边漫步,多快乐呀。( 播放课件:三四自然段)

这么美的句子,你能读一读,并且背下来么? 让我们随着音乐背诵这部分吧。 3.学习第三部分

我和阿妈沿着小溪走啊走,来到田埂上,我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请自己读读第三部分。(播放课件:听到看到闻到) 谁来说说?

听到:秋早唱歌,夜鸟拍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沟水汩汩。 看到:沉旬旬的稻穗,像很毯的稻田。 闻到:果子的甜香。

这鱼儿的欢跃,果子的甜香,沉甸甸的稻穗,都向我们在报告着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丰收,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我们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

对,读出丰收的高兴,喜悦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读读这部分。 4.学习第四部分 走过了田埂,走过了溪边,走过了许多地方。读一读最后一部分。(播放课件:最后两段)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还会走过哪呢?你能模仿这个句式说说么?(播放课件:走过月光闪闪的)

(走过月色浓浓的小树林,走过小山坡。) (走过凉风习习的小河边,走过石拱桥。)

我和阿妈静静地走着,拉妈妈温暖的手,闻着妈妈身上的气息,此时此刻我有什么感觉呢?(播放课件:做后两段)

是啊,多么温馨甜蜜,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我们来读一读(配乐) 这是多美的夜晚,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请你们想一想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播放课件:为什么多次写)

(因为我和妈妈每到一个地方,感觉那里的景色太美了,感觉很愉快,所以反复的说,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句话表达了我和阿妈很幸福与快乐。)

对,每一次都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每一次都是因为他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同学们,这就是反复,体会到反复句的精妙了吗?反复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了。

这篇课文写的这么美还因为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方法。

有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多种句式的变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是一篇佳作呀。 (五)总结全文(播放课件:课文板书)

读着《走月亮》,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温馨与快乐,感受到了的浓浓亲情,不知不觉步入了月夜那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 (六)练习成语(播放课件)

同学们你们喜欢走月亮吗?你们爱天上的明月吗?

噢,那就要多积累有关月亮的好词好句呀。下面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有关明月的成语吧。

1.有关月的成语,第一个字是月。(播放课件:月字成语)

2.考考你,填成语。同学们记得真快。(播放课件:月字成语填空) 3.有关明的成语。(播放课件:明字成语)

4.再来试试,填成语。你们真聪明,完全正确。(播放课件:明字成语59) (七)作业(播放课件:作业) 1.选择文中喜欢的段落背诵。 2.做摘录笔记。

推荐第4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让孩子更深刻的体会到柔和的月光下充满着无限的情意,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 z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④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七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五、小练笔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板书设计:

(“我”和阿妈)

走 月 亮 月儿明亮 月光柔和 走过: 溪岸 桥 果园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听到: 秋虫唱 鸟拍翅膀……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推荐第5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刘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

3、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教法:指导 引导 启发 检测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质疑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3分钟)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

3、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二、自主学习(8分钟)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 z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15分钟)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合作学习指导:

1、先自主学习、在合作交流。

2、方法: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

3、时间:8分钟 交流汇报。

师指导: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一切的一切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四、质疑探究(5分钟)

作者以月、山、树、路等自然景象,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山村月夜图,树与山融,月与人融,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之境。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

五、小结检测(9分钟)

(一)师总结:

散文《走月亮》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的画卷,展现了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

(二)课堂检测

1、近义词: 漫步—— 柔和——

新鲜—— 气息——

2、反义词 : 明亮—— 温暖——

柔和—— 喜欢——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秋虫________,夜鸟________着翅膀,从果园那边________,来了果子的________________。

月儿是那样________,月光是那样________,照亮了________,照亮了________,也照亮了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走月亮》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刘婷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喜欢的段落。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法:指导 引导 启发 检测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质疑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入:(3分钟)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

3、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二、自主学习(8分钟)

1、“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2、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出现了几次?

3、在你读课文时,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质疑存疑。

问题有:

①“洱海”是个海吗?它在哪? ②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是月牙呢?③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播放课件:金钥匙)自读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是知识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如果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后再解决。有的是关于理解课文的重要问题,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一般这类问题,应与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4、理清条理:

(1) 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 (2)想一想,每一次我和阿妈是在哪走月亮? 第一次, 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 是在小溪边。 第三次, 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 是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

三、合作学习(15分钟)

1、合作交流:(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 以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2、交流品味: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2)“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3)从“走过”这个词和省略号中发现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 是什么样的?

3、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

四、质疑探究(5分钟)

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五、小结检测(9分钟)

(一)师总结: 散文《走月亮》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的画卷,展现了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

(二)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1)溪水流着。(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水塘抱着月亮。(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

(4)里约热内卢赢得了2016年的奥运会主办权。(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四个“走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 。 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特别温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美

…… 幸福

推荐第6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英塘小学:吴婉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月光下的美景。 2: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快乐。 3: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4: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的表达作用。

一、情境导入,引发期待 1:(课件出示云南大理美景), 师:同学们,美吗?知道这是哪吗? 生:云南大理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家吴然去他的家乡,陪他笔下的小女孩走月亮(揭示课题)

2:师:在一起去走月亮之前,我们还要做一个准备工作,那是什么?(课件8出示生字词,集体读)

生:复习生字词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是谁和谁一起走月亮呢?(指名回答) 生:‘我’和阿妈

师:看来同学们准备工作做得真到家,现在我们就赶紧一起去走月亮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思考

(1)‘我’和阿妈走过哪些地方?用“△△”标记出来

(2)在‘我们’走过的这些地方中你最喜欢哪里?。(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师巡视,后汇报,随机板书:小路、溪边、田埂„„)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师:是啊,美丽的云南大理入夜了!这时,树啊,草啊,鸟儿啊都渐渐地安静下来了,只有那活泼的小溪依旧不知疲倦,欢快地流淌着,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月亮已经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了,它在焦急地呼唤着我和阿妈陪它去散散步呢!谁有看到这月亮是从哪里升起来的呢?(生回答,课件10出示课文内容) (2)师:海上生明月!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真是太美了!看到这么美的月亮我心中真是?(生自由说感受:惊喜、快乐„„,指名读。)谁又能来说说今晚的月色怎么样呢?(柔和,明亮,指名读,)

(3)师:在这样柔和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我和阿妈踏着月光走在哪里? 生:小路上。

师:小路上秋虫低鸣,仿佛在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我’抬头一看,看到了被月光照亮的什么?(点苍山)还有什么?(大青树)(出示课件11视情况学生可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看谁的眼睛比月光更明亮,能发现句子的小秘密?(课件11)

生:排比句

师:如果我们再写作文时能用上一两个排比句会有什么好处呢?(课件11) 生:„„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再来看看谁手中的笔最灵巧,能写出最美的排比句(课件11) 师:景色太美了,而且我最亲爱的阿妈此时又陪在我身边,我们月光下慢悠悠地走着,心情该是多么?(愉快,舒适)把你的感受读出来(集体朗读)

2: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

(1)师:走着走着,我的耳边听到了溪水在唱歌,于是我赶紧拉着阿妈的手又来到了(溪边),溪边的景色更美啊!我和阿妈顿时被陶醉了!现在同学们坐上时光机来到了大理溪边,你看到什么?闻到什么?(生回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后出示课件12)

(2)师:同学们见过会流动的香味吗?(没有)那是不是吴然写错了呢?谁来说说(生如果不理解,引导把‘流’换成‘飘’,然后品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仿佛也闻到了那股清清的,甜甜的花香!可是小水塘怎么抱着月亮呢?老师有点糊涂了,谁来告诉老师(1: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抱’字理解小水塘的形状和月亮倒影在水中的姿态:2: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再用猜的方式进行引导:如果把小水塘比喻成‘阿妈’,那月亮就是谁(我),我躺在阿妈的怀里就像(月亮倒映在小水塘里)设计意图:同时渗透把浓浓亲情渗透到课文教学中)

(3)师: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孩子,此时此刻来到这么温情脉脉的溪边,你会做些什么呢?(生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4)师:是啊,其实只要和自己的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快乐和幸福,现在把这种幸福和快乐传递给同桌(互读后指名示范)

3:自学第三部分: 师:不知不觉,我和阿妈又走远了一些,这时来到了哪里?(田埂上)。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这一部分,老师希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学习第

一、二部分的方法独立阅读和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标记下来(讨论交流后指名汇报)

4:学习第四部分

(1)师:文中还回忆了我和阿妈走过的那些地方?(出示课件14)在这场回忆中我觉得牵着阿妈的手是怎么样的感觉?(温暖)为什么?(因为有阿妈在我身边幸福)而能和阿妈这么悠闲地走月亮的生活有时多么地(甜美)(生带着感情朗读)

(2)师:最后请同学们在找找文中哪句话将我和阿妈伴着月光走过的地方串了起来?(出示课件15)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顾内容,加深印象

师:《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欣赏了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温馨、快乐、甜美、快乐、幸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配乐朗读)

四:作业(任选一题)

1.继续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美文,抄写在摘录本上。2.把你和妈妈在一起时发生的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美

„„

幸福

推荐第7篇:《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识字,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的乐趣。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专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识记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 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自主识字。

①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2.交流记字方法。

①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形近字比较的识字方法,如“兔”和“免”,“俗”和“裕”。)

3.指名读生字。 4.齐读生字。

(二)学词 1.出示词语

淘洗 柔和 坑坑洼洼 浇灌 银毯 闪闪烁烁 风俗 运载 低垂 气息 沟水汩汩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随机纠错(这个环节是为了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点拨。)

4.齐读词语

5.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6.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难词点拨

【设计意图】确保学生自学时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己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三)写字

1.自主完成练习册“看拼音写词语”,师巡视批阅。 2.指导写字。

①将批阅中发现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指导纠正。 ②学生改错。

3.学生互评,展示佳作。

三、熟读感知

(一)熟读课文

1.学生认真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2.学生自读。 3.全班交流。(可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读书中的文字)

(二)感知内容

1.月儿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的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师问:这么柔媚的景象,应该怎么读呢?(指导朗读) 发散问:还有可能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交流)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问: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这么迷人的夜晚,动听的旋律,试着读读它蕴涵的感情吧!

3.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

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象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问: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爱的主题) „„

(三)感知语言

(一)学生自读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读正确为止。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评一评。

【设计意图】熟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共同交流

1.出示问题:这么美好的夜晚,这么迷人的画面,使我们仿佛进入了爱的天堂!细细读读课文吧!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等。

2.问: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有可能问:我和阿妈为什么要走月亮呢?(全班交流,体会出爱的存在、爱的和谐、爱的温暖)

3.小结: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收获

1.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2.评一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赛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板书设计:

走月亮

月儿明亮 月光柔和

走过:溪岸 桥 果园 美好景象

我和阿妈 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浓浓亲情

听到:秋虫唱 鸟拍翅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回顾

1.揭示课题并板书。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走月亮》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复习检测。

听写词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二、专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明确目标

这是一篇10分优美的散文,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把文章读得更美。

(二)充分自学 1.自读,自我评价。(正确流利地朗读) 2.同桌评价。

3.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三)精要点拨

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学生评价 2.学生自由读。

3.指导朗读,读时注意读出我的幸福之情。(点拨:朗读时要注意语速、语气、重音、节奏,做到抑扬顿挫,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4.学生自由练习。 (四) 强化训练

出示课文片段: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象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1.自由朗读。2.展示读。(指名读课文,带着幸福之情去读,注意朗读技巧。) 3.师评价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光下的美景以及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深情。

三、展示检测

1.这两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收获有了一个扎实的回顾,也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更加自信。

板书设计:

走月亮

读出幸福之情

景美

情浓 (注意朗读技巧)

推荐第8篇:走月亮教学设计档

《走月亮》教学设计

红咀小学 牟玉霞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北师大版第七册二单元里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真情”。在教学本文时,我力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设情境,促进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4.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的乡村景色美丽极了。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介绍作者,通过图片了解云南美丽的风景。

三、品读课文 1.检查字词。 2.理清脉络,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范读前三自然段。

提问:月亮还会照恩亮哪些地方呢? 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课件)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林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4.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相机提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一幅甜美画面,体会到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附着上甜美、欢快、幸福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出示课件)

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呢?

在小溪边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找出第六自然段中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播放课件)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在田埂上我和阿妈所见所闻所想又是什么呢?(课件展示) 5.齐读最后一部分。(课件展示)

师:我们走过了那么多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次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啊?课文为什么反复来写“我和阿妈走月亮”。 (课件展示)

四、情感体验

师:你们觉得“我”和阿妈幸福吗?体现在什么地方?

使学生体会到:“我”和阿妈在美丽的月光下散步非常幸福,充满情趣。

师:你有没有和妈妈或者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或者家人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感受妈妈、家人身上的温暖气息。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五、总结

《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室外田园般的画卷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学生轻声感情朗读。

六、小练笔: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写在小本子上。

七、布置作业

推荐第9篇:走月亮教学设计及反思

《走月亮》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月夜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悠扬的音乐,展示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把学生带入一种秋夜赏月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观、形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月亮船》。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点苍山。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三、品读课文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及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 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

“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学生不难从“走过”这个词和省略号中发现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 是什么样的?

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喜欢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找出全班学生都喜欢的段落,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并组织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遣词造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及纠正,真正达到具有时效性这一教学目的。

在细读课文这一环节上,采取多种形式来读,朗读的基调应是轻柔的、甜美的,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四、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

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五、美句赏析。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 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把 稻田 比作 银毯 。 用 银毯 比喻 稻田 。

六、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说,然后写在你的日记本上吧。 板书设计

走月亮

山村月野图——美好、祥和 走月亮——浓浓亲情 教学反思

《走月亮》是一篇如诗如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既能让文章的美似柔和的月光一样,缓缓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又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

一、想象画面、调动情感。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我问:“你读这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我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溪面是一闪一闪的!”“我看到了一条小溪,溪面上银波荡漾;我听到了小溪欢乐的歌声;我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

二、听中体会、听中激情。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些句子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画卷。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美,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配课件,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月夜的美丽,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那柔美的语调、动情地朗读,情、景、物的融合,构成了一幅静谧、清凉的月夜美景图,营造宁静的氛围。让学生深受感染,如临其境。不待教师讲解,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语感也随之得到培养。

三、联系生活、体验真情。《走月亮》一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更多的是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在学生充分读文后,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亲人一起散步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感受亲人的爱。此时学生是激动的,情感是高涨的: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的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

通过教学,我发现个别学生再体会月夜的美时,想象仍不够丰富,朗读仍没感情,这与他们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关。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并创设好情境,让大家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推荐第10篇:走月亮

《走月亮》教学设计

金堂县港青学校:刘琳琳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一篇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的感叹号中包含着多少温暖的感觉和幸福的滋味!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快乐、幸福、充实。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历程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接受生活的感染与召唤,从而感悟文本,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的学习中来,领悟文本,赋予文本新的生命力,并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教学措施:

本文语言静妙,别致,富有诗意,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

1、在通读、认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的特点。(先写景,再抒情,最后说明在什么地方走月亮;说明写景的观察点,而且是以呼告的语气,请求阿妈。前面的写景抒情是到哪个地方走月亮的愿因。)

2、细读品味,理解感悟,“以生为本”,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诵读为主线,,让学生个人读,小组读,然后抓住学生感受最深的地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3、学习反复句,通观全文,体会“我和阿妈走月亮”出现四次的作用,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导学案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

难点:

初步理解“走月亮”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知道古人对明月非常喜欢,写下了许多佳作。今天,我们要跟着一位伟大的现代作家——吴然,去看看他眼中的明月,请进入今天的学习--《走月亮》。

2、齐读课题,思考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3、看作者简介: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曾获中国作协第

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其中《民族小学》、《新年礼物》、《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二、初读课文理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再请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

(2)词语闯关:

洱海

月盘

柔和

淘气

牵着

坑坑洼洼

风俗

泼剌

汩汩

浇灌

蚕豆

沉甸甸

稻穗

镀金

银毯

田埂

嗅见

闪闪烁烁

2、再读文章,理解:

什么叫做“走月亮”?(生: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思考:我和阿妈走过哪些地方?如果按照“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的线索分段,应该怎么分?

第一部分(1—3):交待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时间,“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梗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1)思考全文情感基调,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a: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思考:通过刚才的读,你能领悟到文章表达的情感吗?(本文通过写“我”和阿妈走月亮抒发了“我”与阿妈间浓浓的亲情。

b:学习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讲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结合段意及本文情感基调,归纳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所见,所感,表达了“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与“我”的幸福与快乐。 师总结:刚才我们概括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段意合并法)

三、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景,体会“我”和阿妈间浓浓的亲情。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切身体会。

4、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通感。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随着云南作家吴然去进一步了解具有南方地方特色的风俗:走月亮。

2、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意境美。

(一)我和作者走月亮:

1、读课文,理清文章大致顺序。(课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对,是四次,根据我和阿妈走过不同的地方,可以将文章分做四个意义段。

第一段:(1-3)是“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段:(4-5) 是“我”和阿妈在小溪边走月亮。 第三段:(6-7)是“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段:(8-9)我和阿妈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3、用段意合并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分部分学习课文(课件)

文中4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自然。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播放课件: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什么) 1.学习第一部分,小路上走月亮

(1)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吧。(播放课件: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部分,你能说说“我”在小路上走的感受吗?

(我感觉夜晚在小路上走非常美。一轮明月渐渐地从河海那边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在点苍山,大青树,还有村头大道和小路上) 多美的乡村月夜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吧。

读的时候是不是要很大声音呢?不能啊,为什么呢?山村的夜晚很安静,应该用低缓、柔和的语气来读。好,听老师读一读,自己练一遍。 (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排比句的作用: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拓展思维: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亮了

(可爱的池塘),照亮了 (飘香的果园)。 (2)小结:第一部分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一起融入了着宁静而柔美的夜色中。 2.学习第二部分 小溪边

a小结刚才学法:(1)分析结构:这篇文章是抒情散文,每一部份都是通过先写景,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多种感官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再抒发情感,最后写自己在哪里走月亮。(2)刚才学习时,通过读—勾—再读想象—找修辞感受—再读的方式进行。 B试着自己读一读。

C归纳点拨,分析句子:

(1)走啊走着,我们来到小溪边,请读读第二部分。(播放课件:四五自然段) (2)在溪边我又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小溪水的景象,想起白天在这里玩耍的情景。) (3)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句子?(播放课件:细细的溪水)

(我最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从你的读中我们感觉到小溪很美,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么?(播放课件:小溪图)

(我想到溪水很清,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飘荡在空中,月光倒映在水中,水流,他们也在流。)

是啊,水在流,香味在流,月光也在流,此情此景,令人沉醉。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每个小水塘里都“抱”着一个月亮,为什么说“抱”呢,看图想一想。 (播放课件:每个小水塘)

(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一些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这是什么修辞方法?对,拟人。无数的小水塘,像妈妈一样紧紧地抱着无数的小月亮,多温馨,多可爱。一起读读这些句子吧。

(4)大家想不想也到小溪边看看呀?请欣赏。(播放课件:画面) 看了画面你想说什么。 是啊,潺潺流淌的小溪,美丽迷人的野花,在这样的小溪边漫步,多快乐呀。( 播放课件:四五自然段)

这么美的句子,你能读一读,并且背下来么? 让我们随着音乐背诵这部分吧。 3.快速学习第三部分

我和阿妈沿着小溪走啊走,来到田埂上,我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请自己读读第三分。(播放课件:听到看到闻到) 谁来说说?

听到:秋草唱歌,夜鸟拍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沟水汩汩。 看到:沉旬旬的稻穗,像很毯的稻田。 闻到:果子的甜香。

这鱼儿的欢跃,果子的甜香,沉甸甸的稻穗,都向我们在报告着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丰收,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我们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 对,读出丰收的高兴,喜悦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读读这部分。 4.学习第四部分

走过了田埂,走过了溪边,走过了许多地方。读一读最后一部分。(播放课件:最后两段)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还会走过哪呢?你能模仿这个句式说说么?(播放课件:走过月光闪闪的)

(走过月色浓浓的小树林,走过小山坡。)

(走过凉风习习的小河边,走过石拱桥。)我和阿妈静静地走着,拉妈妈温暖的手,闻着妈妈身上的气息,此时此刻我有什么感觉呢?(播放课件:做后两段) 是啊,多么温馨甜蜜,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我们来读一读(配乐)

这是多美的夜晚,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请你们想一想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播放课件:为什么多次写)

(因为我和妈妈每到一个地方,感觉那里的景色太美了,感觉很愉快,所以反复的说,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句话表达了我和阿妈很幸福与快乐。)

对,每一次都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每一次都是因为他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同学们,这就是反复,体会到反复句的精妙了吗?反复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了。

这篇课文写的这么美还因为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方法。

有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多种句式的变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是一篇佳作呀。 (五)总结全文(播放课件:课文板书)

读着《走月亮》,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温馨与快乐,感受到了的浓浓亲情,不知不觉步入了月夜那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 (六)练习成语(播放课件)

同学们你们喜欢走月亮吗?你们爱天上的明月吗? 噢,那就要多积累有关月亮的好词好句呀。下面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有关明月的成语吧。

1.有关月的成语,第一个字是月。(播放课件:月字成语)

2.考考你,填成语。同学们记得真快。(播放课件:月字成语填空) 3.有关明的成语。(播放课件:明字成语) (七)作业(播放课件:作业) 1.选择文中喜欢的段落背诵。 2.做摘录笔记。

3.试着仿写一段:我和阿妈在什么地方走月亮。

第11篇:《走月亮》教学反思

《走月亮》教学反思

《走月亮》是一篇如诗、如梦、如画的优美散文,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意境,温馨、幸福、快乐的脉脉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既能让文章的美似柔和的月光一样,缓缓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又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不把美好的画面变得支离破碎、细腻的情感变得杳无生气呢?是我教学的基点。

一、想象画面、调动情感。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我问:“你读这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我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溪面是一闪一闪的!”“我看到了一条小溪,溪面上银波荡漾;我听到了小溪欢乐的歌声;我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

二、听中体会、听中激情。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些句子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如画的画卷。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美,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配课件,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月夜的美丽,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那柔美的语调、动情地朗读,情、景、物的融合,构成了一幅静谧、清凉的月夜美景图,营造宁静的氛围。让学生深受感染,如临其境。不待教师讲解,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语感也随之得到培养。

三、联系生活、体验真情。

《走月亮》一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更多的是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在学生充分读文后,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亲人一起散步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感受亲人的爱。此时学生是激动的,情感是高涨的: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的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

第12篇:《走月亮》教学反思

《走月亮》教学反思

《走月亮》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里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课文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我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四次为线索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并以这句话结构全文进行教学。我开课的教学内容是4-6自然段即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和在田埂上走月亮。

在学习过程中,我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学习第四自然段中我在溪边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再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六自然中把我和阿妈在田埂上看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这篇课文,我主要采用范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分组读等方法进行朗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指出读的好的或不好的地方。这篇课文就在一遍又一遍朗读声中结束。

不得不说,这篇课文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是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本身没有形象,想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意境的美,就要把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东西,变成学生头脑中的画面,然后才能帮助学生个性化地感悟文本,在这一点上是我以后长期努力的方向。比如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一部分时,遗憾的是学生的朗读或者发言闪光点不是很多,进入情境较慢,说明我的引导还是不到位。所以,我应该让学生回忆和自己妈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感体验,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散步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但是只有个别学生情感是高涨的,能够感受到了妈妈浓浓的爱,读的动情,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情感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整堂课不足之处值得改进。

第二是语速过快。这个问题是整节语文最突出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放慢语速。

第三是问题抛出太多,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比如在教第六自然时就要求学生在课堂默读的几分钟里,马上把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看到的划出来。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也就导致后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第四是作为一名新老师还存在很多细节上的问题比如板书的设计、黑板字的书写等等还有待改进。

记得汪国真在《热爱生命》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人在师途的我会继续不断地努力的。

第13篇:《走月亮》教学反思

《走月亮》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好课?当幸福课堂的理念进入语文课堂,又会碰撞出怎样的花火呢?

第一次接触幸福课堂是今年暑假慈弘基金会举办的培训会上,培训时间虽然短暂,却把我深深的吸引住,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让我不禁跃跃欲试。如果能把幸福课堂的理念渗透进我的语文教学,效果又会如何呢?

我开始尝试在《走月亮》这篇课文中验证我的想法。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语言温暖、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我”与阿妈在云南洱海湖畔的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的是一幅母女间温馨甜蜜、情景交融的画面。写出了“我”与阿妈走月亮时浓浓的幸福感和喜悦的心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重点以朗读教学为主,同时渗透进“幸福课堂”的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其仿佛置身其中,感受作者四次与阿妈走月亮时的所闻、所想,感受这种浓浓的亲情、满满的幸福感。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将语文课堂与幸福理念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花火。

吴老师班里可爱的孩子们

1

课堂回顾

// 培养学生幸福感知力,

为语文教学助力 //

毕淑敏说过:想要幸福,首先得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才行。“积极心理学”也告诉人们,幸福不是不可及的,“幸福”可以通过练习后养成习惯而获得。因此在教学导入中,我以我自身洱海旅游的经历,通过循循善诱的语言和部分有趣的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同学们看后,果然很有兴趣,开始对洱海充满好奇。

这时,我再揭示本课作者吴然与她的阿妈走月亮的地点就是洱海,同时巧妙地切换到“我”与阿妈走月亮时的课文插图,学生浓浓的好奇心被激发,我顺势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文中作者与阿妈走月亮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开始不自觉的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在这样好奇心的驱使下,文中“我”和阿妈走月亮已不仅仅是作者吴然的经历,好像孩子们也加入了走月亮的队伍。就这样,孩子们兴致满满的进入到课文的学习。

这时,我再引导孩子们找一找“我”与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出现的次数,画一画,并想一想作者又是怎样的心情。最后再带着轻松愉快地感情去朗读,孩子们眼中似乎也看见了那一轮明亮的、柔和的月,感受到了这样一种温馨、自在的感觉。

就这样,通过反复练习孩子们感知幸福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们感受到文中作者传达出来的情感,真正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为语文教学寻找新契机//

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真实的学力,通俗的说就是学生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

《走月亮》这篇文章,勾画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孩子展开想象,是理解文意的一种好方法。如在读到“细细的溪流,留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一句时,我通过语言文字,同时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发挥想象,提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孩子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老师,我看到了一条闪着银光的小溪,一闪一闪的,真漂亮呀!”

“老师,我闻到了山草和野花散发的淡淡清香。”

“老师,老师,我也听到了,听到了小溪发出的潺潺的流水声。”。

“看,你们可真会想象,那除了文中看到的之外,你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老师,我还看到了次第亮起的万家灯火。”

“老师,我也听到了那阵阵蛙叫虫鸣。”

“我还嗅到了金黄的稻谷散发的稻香。”

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仿佛真的看见了这幅美如画的月下溪边图。

此时的孩子们,已经不单只读到书本的语言文字,而是看到了一幅有声有色、有香味的动态图。这时,再去读文,在他们的朗读下,呈现在我面前的也就是这样一幅生动的、有趣的动态图了。

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将他们也放入文本中,引导他们把所想所思表达出来,是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又为语文课程增添了新活力。

//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现代课堂,掌握知识并不仅仅是掌握狭隘的知识点,而是在掌握这一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强调跨越学科之间的通用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真实,为其引入真实的社会情境,针对情境展开思考,从而使孩子们达到认知目标和行为目标的统一。

《走月亮》一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光下的美丽景物和唯美的意境,更多的是展现作者与母亲之间那种真切流露的情,真实流出的爱。

在读到“啊,当我仰起脸看阿妈的脸,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时,我引导孩子们闭上眼回忆自己和妈妈一起月下散步,有何感受时,孩子们七嘴八舌,“温暖、幸福、满足、愉快、满满的安全感......”,似乎也回到了与妈妈月下散步的情景,似乎也在这柔柔的月光下,感受到了妈妈浓浓的爱,一种叫做幸福的情感慢慢萦绕课堂。

此时,我再创设情境,分别邀请孩子们与我牵手、与同伴们牵手,感受不同的散步场景,体会不同的感受。最后,再请学生朗读,学生激动的、高昂的情绪也找到了宣泄口,他们读得是那样动情,那样幸福。似乎连月下的闪闪烁烁的星星也在月亮妈妈的牵绊下,幸福的畅游着。

《走月亮》这一文的教学,是我第一次尝试融入“幸福课堂”的理念,让孩子们在不断的体验中感悟,加之我有意在文章学习中,不忘时时联系生活,创设不同情境,以此引发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跨越空间,体会文中作者所传达的情感,真正实现与作者间的对话。这就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中,快乐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幸福。而这种幸福力也是可以跨越到其他学科的。

2

教学反思

然而,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教案初成时,感觉似乎很完美,教学重难点清晰明了,学生情况预设都看似完美无缺。等真的一堂课下来,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走月亮》这节课就存在着以下不足:

// 过多讲解,

忽略文中插图的重要性 //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过多地讲解文中文字的部分,而忽略了插图在一篇课文的重要作用,是我在本堂教学中的一大不足。本文的插图非常形象地展现了走月亮的场景——“我”和阿妈身着民族服饰,在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手,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我”仰着头看着阿妈,露出幸福的微笑,浓浓的亲情充盈期间。

左滑阅读课本版《走月亮》

而我在讲述相关的文段时,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插图,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文字讲解和通过朗读文段,体会文中情感中去了。而忽略了带领孩子们仔细去观察插图的细微之处,并从中感受这温馨、甜蜜的氛围。

//“幸福课堂”理念渗透稍显稚嫩//

与其说,我想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带去“幸福”的感受,不如说我也沉浸于这幸福之中。“幸福”课堂,我接触时间尚短,但对“幸福”课堂的理念却是很喜欢。这次课堂,尝试以幸福课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是我教学的一大突破。

在这一次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幸福”课堂理念运用的还太过生硬、稚嫩。如:在讲授课文第8自然段,引导孩子们体会“我”与阿妈散步时那种喜悦与满足,我让孩子上来与我牵手感受心情时,一位孩子说:“老师,我不敢...”,“为什么呢?”“老师,我有点怕你,不敢...”,这话一落下,我竟一时语塞,半天才回了句“那你先坐下吧”。

我是要让孩子们感受课堂的幸福,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而我的学生却与我在课堂上有距离,无互动体验,这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这也让我在课后苦恼了很久。

3

延伸思考

通过本次课堂的反思,我将从这两方面去弥补我的不足:

//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幸福课堂是生活成长课堂,而非学科知识课堂。而语文课堂是学科知识课堂。这两种课堂理念要完美融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就要求我必须对幸福课堂和语文课堂都驾驭自如。因此,深入学习这两种课堂的先进理念是重中之重。不仅如此,还应不断运用于实践之中。

在《走月亮》这一课的实践中,我所运用到的“幸福”课堂理念,也只是冰山一角、稚嫩、略显生硬,因此,还应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长此以往,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 做到眼中有生,

心中有生 //

幸福课采用了参与式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因此,认识到师生之间存在差异,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课后多参与到学生之中去,从学生视角去贴近生活、处理关系、解决问题,这无疑会让幸福课理念更加助力于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学科插上飞翔的双翅。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幸福课堂的理念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唯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与学生间的知行合一,才能成为一堂真正的幸福语文课。

而我认为,一堂真正的幸福语文课,是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享受幸福的时刻,甚至这种享受幸福的课堂也是可以扩展到其他学科的,使孩子们不仅享受幸福语文,还能享受幸福数学、享受幸福英语……

这不就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加契合了吗?同时又能够帮助教师持续专业性成长,还能促进我们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双赢。

这何乐而不为呢?

第14篇:《走月亮》教学反思

《走月亮》教学反思

《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课文最主要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交错呢;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自然而新颖;多用断句,节奏欢快。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感情都通过“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写出来。

一、以读悟情

基于文章抒情性极强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把朗读感悟作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去突破,因此在教学目标中我提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的美景,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在课堂上力求设置一个优美的,与课文描绘相似的学习情境,因此我设计文辞优美的过渡语。(例如:是啊,美丽的云南大理入夜了!这时,树啊,草啊,鸟儿啊都渐渐地安静下来,只有那活泼的小溪依旧不知疲倦,欢快地流淌着,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在过渡语的熏陶下,学生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能切身去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温暖的亲情,并在之后的环节设置“在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么多地方你最喜欢哪里?”以及“你觉得今晚的月色怎么样?”等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以致融入课文,我认为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和理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设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可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这个最能激发学生个体情感体验的朗读方式。我想这也是我作为新教师对课堂全局的把握不到家,不能很好的关注每个学生,缺少关注学生个体的能力以及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还不能融会贯通所致。这一方面,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更加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管是在朗读还是其他各个方面发展学生自己的个性。

二、以练促学

在这堂课中我基于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初衷,设计了美文赏析这一个环节,以课文中的“月盘是那样明亮,„„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为例。目的在于达到本单元围绕一个词语把句子写具体的句式训练重点,通过听说读写的层层递进教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这也是我践行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一次尝试,通过指名学生读自己的课堂创作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对排比句运用的适时点拨也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在这堂课中有一个很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跟我对课堂时间的把握还不到家有关以及对学生的引导不能精准以致绕了挺多弯子有很大的关系。这一方面,我还需要在未来的的教学生涯中好好摸索以及探寻。

总的来说,这堂课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以及遗憾的地方,不过很欣喜的看到自己以及学生的成长。

教学也像是人生的三重境界,最后追寻的都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为此,我会一直努力,直至成功!

第15篇:7走月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7走月亮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张炜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扫除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字理等方式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够灵活运用。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走月亮》,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在月光下散步,也可能会说在月亮上走等等,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给予肯定,导入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吴然,回到他的童年,去他的家乡走走月亮。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读文,交流问题

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完成了预习题。(幻灯出示预习题)咱们先在小组里检查一下预习效果。

指名读学习提示:

1、小组内逐段轮流朗读,遇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读音准确,通顺流利,不丢字、不添字。

2、交流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交流,能解决的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师:听清楚了吗?好,注意:今天请每个小组的*号同学进行分配并做好记录。开始吧!

(1) 小组学习

(2) 全班交流,检查互评

A:请每个小组的*号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一会儿请同学进行评价。(要求:评价时先说优点,再提建议。)

B:交流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预设:①小组学习时任务要交代清楚,全班交流问题时,要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解答,学生说不透的,老师补充,交流过程中渗透解词的方法。另外洱海、点苍山、鹅卵石可以通过图片让孩子形象了解。②如果孩子没有说到“月影团团”这个ABCC结构的词语,老师可以提出,并让孩子进行扩充。】

2、读句、读词

(1)出示文中优美或难读的句子。

师: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文章中这些优美句子,自己先读一读。 A:自读

B:请每组的*号同学读句子

【预设:学生读句遇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强调,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2)出示课文中易错的和需要积累的词语,开火车读。(重点识记多音字“载”)

三、自主识字

(1)开火车带词读字 (2)交流记字方法

A:学生说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B:老师讲解字理识记“照”字。

先出示金文“照”字:

①猜各部分表示什么?(左:手持火炬,招待客人;右:“召”招待) ②演变→

演变→照

猜四点底代表什么(火的演变)

③观察结构,昭是声旁 四点底是形旁,了解形声字,找其它形声字。 ④书写。

(日光,明亮)

引申义→照耀,照射

(3)生字故事

师:又到了大家喜欢的生字故事环节了,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用到了哪些生字。(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四、整体读文,了解文章内容

师:大家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就像我们的课文一样还很有画面感,咱们再来看看课文,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导说清楚:“谁”和“谁”做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阿妈走月亮。

2、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了解这是作者的回忆。

回忆儿时“我”和阿妈走月亮。

总结:《走月亮》这篇课文不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还饱含着作者阔别家乡多年之后对家乡和妈妈的深深思念,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细细的去品味,这节课就上到这。

第16篇:7. 《走月亮》教学设计及反思

7.《走月亮》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月夜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悠扬的音乐,展示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 1

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把学生带入一种秋夜赏月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观、形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月亮船》。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点苍山。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三、品读课文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及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 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

“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学生不难从“走过”这个词和省略号中发现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 是什么样的?

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喜欢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找出全班学生都喜欢的段落,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并组织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遣词造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及纠正,真正达到具有时效性这一教学目的。

在细读课文这一环节上,采取多种形式来读,朗读的基调应是轻柔的、甜美的,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四、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

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五、美句赏析。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

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把稻田 比作 银毯 。

用 银毯 比喻 稻田。

六、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说,然后写在你的日记本上吧。

板书设计

走月亮

山村月野图——美好、祥和

走月亮——浓浓亲情

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怎样 “联系生活感受 促进文本感悟”,我就这节课的几个片段进行自我反思。

一、想象画面,激发感悟。

《走月亮》这篇文章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如画的画卷,例如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时,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我问:“你读这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老师,我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溪面是一闪一闪的!”“老师,我看到了一条瘦长瘦长的小溪,溪面上银波荡漾;我听到了小溪欢乐的歌声;我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

二、创设情境,驱动感悟。

《走月亮》一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更多的是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在感悟“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时,我引导学生回忆和妈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感体验,学生立刻回想起自己和妈妈一起散步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学生仿佛回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感受到了妈妈浓浓的爱,学生此时是激动的,情感是高涨的,学生读得是那样动情,那样幸福。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的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生活,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第17篇:走月亮微课设计

《走月亮》微课教学设计

教者:杨翠华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课文《走月亮》。 教学目标:

1、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2、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行排比句的补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难点: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吗?请打开你们记忆的大门吧!(哦,有比喻、有拟人、有排比、有反问„„今后我们还会学一些修辞手法。

2、请大家回忆一下,排比句有什么特点呢?(师读)

二、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师:《走月亮》这篇散文十分优美,作者吴然在课文中也用了很多种修辞手法,其中第二自然段就有一个排比句,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师:是这一句吧?读一读,用心体会一下,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是啊,如果我们恰当地使用排比句,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师:相信大家应该一定体会到了吧?再读一读,这个排比句,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三、仿写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师:月亮还可能照亮什么呢?老师通过想象,也写了几句。(师读)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亮了

可爱的池塘,照亮了飘香的果园。)

怎么样,还行吧?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得更精彩!拿起笔,试一试吧!

四、巩固。

其实,《走月亮》这篇课文的其他地方还有排比句,试着找一找吧!相信你能很快找到的。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排比句又加深了解了吧?

第18篇:走月亮 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但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要读出意境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利用课件及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意境。文章描写的意境美。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并配上音乐。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悠扬的音乐,展示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把学生带入一种秋夜赏月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观、形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并配以《月亮船》,文章内容随着朗读滚动着显示在屏幕上。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_____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三、品读课文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及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 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

“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学生不难从“走过”这个词和省略号中发现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 是什么样的?

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喜欢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找出全班学生都喜欢的段落,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并组织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遣词造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及纠正,真正达到具有时效性这一教学目的。

在细读课文这一环节上,采取多种形式来读,朗读的基调应是轻柔的、甜美的,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四、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 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你的“采蜜集”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到非常幸福的时刻?同桌之间讲一讲,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想到的、体会到的写下来,发散学生思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走月亮》是一篇如诗、如梦、如画的优美散文。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既能让文章的美似柔和的月光一样,缓缓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又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不把美好的画面变得支离破碎、细腻的情感变得杳无生气呢?是我教学的基点。

一、想象画面、调动情感。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我问:“你读这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我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溪面是一闪一闪的!”“我看到了一条小溪,溪面上银波荡漾;我听到了小溪欢乐的歌声;我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

二、听中体会、听中激情。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些句子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如画的画卷。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美,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配课件,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月夜的美丽,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那柔美的语调、动情地朗读,情、景、物的融合,构成了一幅静谧、清凉的月夜美景图,营造宁静的氛围。让学生深受感染,如临其境。不待教师讲解,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语感也随之得到培养。

三、联系生活、体验真情。

《走月亮》一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更多的是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在学生充分读文后,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亲人一起散步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感受亲人的爱。此时学生是激动的,情感是高涨的: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的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

通过教学,我发现个别学生再体会月夜的美时,想象仍不够丰富,朗读仍没感情,这与他们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关。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并创设好情境,让大家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第19篇:走月亮教案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1 文章描写的意境美。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些句子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如画的画卷,那么学生如何对文本的感受逐步由粗糙到细腻,由表层到深入“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把对外在语言文字的感知,转为内心的感情波澜的呢?

《走月亮》这篇文章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如画的画卷,其中描写的意境静谧、雅静,在静谧的夜里,“我”牵着妈妈的手,呈现在大家眼前是浓浓的相濡以沫的亲情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句子去重点体会。我提出了问题:你觉得文中哪里描写的最美?怎么美?孩子们美美地朗读课文,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相应的答案。

如:月儿是那么的明亮,月光是那么的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联想生活中的景色,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触摸,去感受,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意境的美。例如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时,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我问:“你读这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老师,我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溪面是一闪一闪的!”“老师,我看到了一条瘦长瘦长的小溪,溪面上银波荡漾;我听到了小溪欢乐的歌声;我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

一、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伴随婉转悠扬的音乐,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月夜的文章—《走月亮》。(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三、范读课文,欣赏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把文章中每一场景都表现出来,并配以《月光曲》的背景音乐,老师边放课件,边按原文诵读。

2、给学生创设轻松的氛围,大胆地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片断

(一)

生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呢?

师:(教师播放课件:流淌的小溪,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配以小溪流水的哗啦声。)

师:创设场景:你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月光洒在溪面上,波光粼粼;你听,哗啦哗啦,小溪唱着欢乐的歌一直流向远方;你闻,这溪水中流着零星的花瓣,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好像也随着小溪在流着,流着„„

生2:“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为什么要说“抱”着一个月亮呢?

师:再次播放课件,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3:多可爱的小水塘!清澈、明净,看得见卵石,看得见月亮,水塘映月如“抱”。:

生4:为什么三次写“我”和阿妈走月亮?

师:大家反复阅读,看看这样写是不是有些重复?

生5 :不重复,这样写更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生6: 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为什么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

生7: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深情的母爱,月影牵着我走,不就是和我们比赛吗?

生8:我明白了,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

师:谁来谈谈自己觉得用得妙的词语?

生9:我觉得第三自然段“漫步”用得妙。

师:“漫步”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0:表达了母女之间快乐、幸福的感情。

四、品读课文,读说结合:中心话题引领全篇“请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首先自己品读,之后全班交流。

片段

(二):

生1:我喜欢第七自然段第一句。(学生读课文“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师:谁留意过和妈妈一起手拉着手散步时的感受?

生2:我感觉特别温暖。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3:妈妈拉着我时,我感觉好像什么也不怕了!

师:和妈妈在一起,我们感觉特别安全。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生4:妈妈拉着我,我能闻到妈妈身上香香的味儿。

师:妈妈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感受着妈妈身上温暖的,香香的味道,爱就在我们之间传递,多幸福啊!我们都来读一读。

片段

(三)

生1:我最喜欢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了,我想读一读。(学生朗读课文:“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师:是啊,那真是波光粼粼呀!“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能说说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2:我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一闪一闪的,波光粼粼。

生3: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小溪在哗啦哗啦的唱歌。

生4:我闻了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

师:多么美好的夜晚,多么迷人的画面,多么动听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了诗一般的意境!细细读读课文吧!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等。并带着头脑中的画面读一读好吗?(学生继续边说边读体会课文)。„„

五、诵读课文,写作训练: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受特别深的时刻?快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

7、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④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七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五、小练笔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第20篇:《走月亮》说课稿

放飞想象

快乐阅读

——《走月亮》说课稿

桐城市孔城中心小学 崔爱平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主体课文有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报道。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和所感。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高、村静、水香、塘趣、果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充分地读,认真地品,尽可能地多背一些,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计划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3、教学重、难点

本文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是文辞优美,因此把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中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要珍视学生感情语言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树立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力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本真的、人文的课堂。

1、教法

①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向画面,发挥想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

②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的理解仍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悟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想想——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发挥想象,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下面首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吴然和《走月亮》以及云南的洱海、点苍山。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交流反馈,开放课堂。

1、检测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2、提问: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这是对学生搜集资料等自学能力的考察。

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尝试让孩子去总结、概括)

接下来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的乡村景色美丽极了,真是令人陶醉。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小作者发现的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大家是否曾经留意过。现在我们一定要用心来读课文,体会作者是用了多么美丽的语言写出了我们也许曾经有过的感受。

(二)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要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要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用这种情愫的陶冶,让学生触景生情。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要我们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诵读为主线,抓住了几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布置学生自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思考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体悟阅读中的情感乐趣。)

2、小组交流。

这样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不仅喜欢自己反复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争论,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3、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朗读时要强调。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但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少可爱”引导学生读出喜悦的心情。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影在水中的月景,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月亮、水塘和我们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②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除了从重叠用“走过”这个词感受到,还可以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 引导学生想象:我和阿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孩子会有很多奇异和美丽的想象。这样的交流也是一种美的陶醉,这样的阅读正是快乐的源泉。)

4、共同探究。

①课文为什么反复写“我和阿妈走月亮”?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联全文的作用。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

③如果你和爸爸或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走月亮,动动你的五官,说说你在走月亮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

语文教学重在体悟,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美的欣赏是不能缺少的。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感悟,感悟文美、景美、情美、人更美。

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也同样会感染我们,让学生深情地读:“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读了课文,孩子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乡村月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师: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完成课文《走月亮》课堂摘录本,摘录好词好句,积累描写景色的段落句子。

2、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练笔: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的星星„„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你的日记本上吧。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走月亮

吴然

月亮

明亮柔和

“我”和阿妈

在溪边 在田埂上

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这样的板书设计具有举纲张目的作用,同时形象再现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并具有审美价值。

走月亮教学设计
《走月亮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