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03 08:35:2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洛南县石坡中学李斌

一、教材依据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教材内容:广东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4、建议课时:1学时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实践活动,讨论交流,了解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体验智能工具的智能性以及其实用价值,引导学生对未来智能事业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2、设计理念

感受信息智能处理的魅力,能客观评价信息智能处理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为学生今后选修“人工智能”打下基础。

3、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智能信息处理的过程,并对其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

4、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生,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本课来说是很好的前提。同时通过前面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他们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具备根据任务需求,操作工具软件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技能,并且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工作过程。

②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工作原理。

③感受智能信息处理的应用价值。

2、过程方法目标

①掌握几种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手写版输入文字、翻译软件、QQ机器人对话)。 ②掌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在实践活动中领略智能信息处理的智能性 ,形成对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的热爱与探索的希望。

②在应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体验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 1 -

③认识到人工智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更多的人为之艰苦奋斗,为人类带来更大的价值。4.现代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投影机和网络机房,教师讲,学生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感受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

2、难点:

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实践,交流讨论,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计划使用设备、资源有以下: (1)软件:翻译软件、腾讯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带手写功能的手机。

(3)其它:在线翻译网站资源,英汉翻译练习资料,教学内容演示文稿。(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电子教室转播系统或投影仪,具备上网条件。

五、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感受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

2、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教学主题是用部分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目标是体验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由于地处信息技术应用欠广泛应用的地区,学生对生活中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和环境接触很少,所以教学内容不易过深,过多,重在体验,感悟、兴趣激发。

针对以上因素,本节采用了“情境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应用展望”的线索组织,通过学生的三个活动,教师的讲述和学生思考,完成教学目标。

3、教学途径

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① 情境设置欣赏机器人短片,让学生感受智能信息处理的魅力,感受科技无穷的力量,在情感上对学生有所触动后,引入第一个学习探究活动:尝试使用“手写板”和“扫描仪”输入文字。

②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介绍(学习与活动一):

在第一活动结束后,介绍“手写板”的工作方式,人工智能的几大领域。在最后介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时,引出第二个学习活动:“使用翻译软件或教师提供的在线翻译网站资

源进行英汉文本的互译”。

③ 教学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学习与活动二):

在第二个活动结束后,介绍“翻译软件”的工作方式,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特点。④(第三个活动):

学生利用最熟悉的上网软件“腾讯QQ”,带着问题与QQ机器人聊天。在智能处理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感受其趣味性和喜悦。⑤(讨论、总结):

以问题讨论方式,让学生能客观地评价信息智能处理工具。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选修“人工智能”的兴趣。

4、学生上机需要完成三个任务:

(1)观察教师如何使用“手写板”和“扫描仪”输入文字。体会与使用键盘输入的不同。 (2)利用翻译软件或根据教师提供的在线翻译网站功能,使用英汉互译功能。 (3)使用熟悉的腾讯软件与QQ机器人聊天,观察与真人聊天的区别。

5、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构建情境,引入新知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

残疾女孩田甜的作品展示和她自强不息学习的精神在情感上触动学生,她用嘴咬着绑着手写笔操作电脑的方式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自然过渡到体验使用手写板输入的探究活动中。认识、过程,情感三者有机结合,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对flash感兴趣,对某些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扫描仪,手写板的使用,活动设置应该更巧妙合理。

推荐第2篇: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1、模块:《信息技术基础》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第二小节

2、年级: 高一

3、计划学时:1学时(上机时间30’非上机时间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内容是教材中唯一涉及到人工智能的章节,上节课通过介绍人工智能有关的软件使用,和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人工智能的积极性。同时,也为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做好引领和知识铺垫;并激发学生学习这方面内容的热情和潜能。要避免将本章节内容讲授成描述性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探究,通过丰富多样的多媒体素材和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智能工具软件,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人工智能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关于智能方面的前沿信息。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其实学生平时也接触到一些智能工具,只是不了解智能工具与非智能工具的区别,学生还缺少对智能工具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们应该从学生日常使用的智能工具出发,让学生从认识上区分智能工具。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智能工具的最基本工作原理。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本课来说是很好动力,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感到比较神秘,播放关于人工智能的视频材料,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加课堂气氛。

三、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主题是用部分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目标是体验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学生对生活中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和环境接触少,所以教学内容不易过深,过多,重在体验,感悟、兴趣激发为此:

1、采用 “情境引入——活动探究——了解原理——应用展望”的线索组织,运用观摩教学法,活动探究法,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和教师的讲述及学生思考,完成教学目标。

2、辅以多媒体转播、学校资源网站、多媒体课件、互连网络等,增强学习效果。

3、注重探究过程和结果,给予学生及时总结和测试,促进学生发展。

四、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2、通过对几种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基本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3、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翻译软件进行英汉互译和与智能机器人对话,了解“自然语言的理解”相关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信息智能处理的魅力,能客观评价信息智能处理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信息智能处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2、智能工具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工智能的第一个模块,模式识别技术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模式识别技术的代表案例有哪些?

刚才同学们回顾的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学科分支——模式识别技术,除此之外,利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方面还有很多,例如:自然语言理解方面、专家系统方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人工智能用于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探究活动。 体验活动1:学生分组与机器人对话 第一组:与小i机器人 对话 第二组:与小黄鸡对话

与机器人对话,并记录下对话的全过程,寻找与机器人对话的不足。展示对话记录。 思考下:

1、机器人对于你所有的提问是否都能够给与正确的回答?请举例说明?

2、你觉得机器人聪明吗?他像你一样聪明吗?你满意他今天的表现吗?

总结:

1、人机对话这个活动主要采用的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然语言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技术。

2、自然语言理解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当我们输入一段话,机器人首先要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然后根据并利用它所具有的知识,生成一段话,给出回答。

师:,请同学们帮助翻译一下,骆宾王的咏鹅。大家能翻译出来吗,下面我们通过活动请个小助手帮助我们做这件工作。 体验活动2:

利用金山翻译软件和在线翻译网站,翻译在咏鹅。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Goose goose goose, crooked tiange.White floating green water,clear dial Anthurium wave.

1、“机译”与“人译”的不同之处

2、你能体验出“机译”是怎样翻译的呢?

学生讨论:

1、为什么在翻译时会出现意思的差异?

2、同一文章在反复翻译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上网搜索在线翻译网站完成任务,并将结果保存 归纳总结 5原理归纳:

在活动

二、活动三中,翻译系统、人机对话主要采用的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然语言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技术。自然语言理解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它与模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 不足之处:

在对话中我们发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理解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技术上的问题,翻译系统、人机对话的过程可以导致对信息处理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但已经具有实用价值。了解智能工具的原理及工作流程,感受其实际应用价值。

、考考你

师:通过前面的活动,你对人工智能知识了解了什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测试:

提问: 1.手写输入和语音识别是属于人工智能的哪个应用领域( ) A 模式识别

B 自然语言理解

C 自动程序设计

D 智能代理

2.下列关于信息处理的几种方式,属于智能化处理的是(

) A.人机博弈

B.语音识别

C.汉字识别

D.视频播放 3.下列工具,属于智能化的是()

(多选题) A.手写板 B.OCR C.雅信

D.VB 4.1997年5月12日,轰动全球的第二次人机大战宣告结束,“更深的蓝(深蓝Ⅱ代)”以3.5:2.5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国际象棋之王卡斯帕罗夫。这一结果说明()(多选题)

A.机器人的智慧可以超越人的智慧

B.机器人的智慧永远超越人的智慧

C 机器人的智慧是人赋予的,尚不具备人一样的智慧

D.机器人的智能是通过程序设计实现的。

5、说出手写板输入汉字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意图: 通过知识点梳理、总结并巩固知识掌握。

学生:

1、思考并回答问题。

2、测试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结

及课后作业 3’教师总结:

1、常见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2、智能工具与一般工具的区别

3、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及展望 课后作业:

学生搜集人工智能方面的资料,准备在第4节作为信息发布内容之一通过教学网页展示 帮助知识点归纳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小结:设计亮点之一:通过教学设计手写输入、与机器人对话、翻译软件使用的探究活动,来使学生切身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体验思考来突破重点难点。

设计亮点之二:注重知识梳理和知识点巩固,能通过“考考你”环节及时对本节的重要工作原理和知识点进行课堂测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反思

这节课本着“体验信息智能处理”---“探究原理”---“应用展望”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主观体验,让学生动手去做、去观察、去质疑;所以这要求要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体验的多,思考的少,在探究工作工作原理时比较依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没计中应该更多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质疑。

八、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资源准备:

2、多媒体课件、机器人视频、学生学习网页、智能小车、智能娃娃 3人工智能网站:

推荐第3篇:《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实录

第四章第二节《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2012年4月 授课人:西安市xxx中学

选用教材:粤教版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授课班级:xxx中学高一学生

【师】:上课! 【生】:老师好!(起立) 【师】:同学们好!请座。在介绍本课内容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视频片段。(播放新闻片段《霍金和他的计算机》) 【师】:从视频片段中同学们可以看到霍金先生和他所使用的电脑,请问大家能不能从中发现霍金先生所使用的电脑和我们所使用的电脑有何不同? 【生】:(纷纷作答)红外线识别„„ 【师】:识别什么? 【生1】:眼睛眨动。 【师】:用红外线识别眼睛的眨动。那声音是怎么发出的? 【生2】:计算机合成声音! 【师】:类似霍金先生所使用的智能工具现在已经逐步走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领略智能工具的神奇魅力——第四章第二节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板书课题) 【师】:智能工具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应该是模式识别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是指计算机对物体、语音、字符等自动识别的技术。刚才在视频片段中霍金先生所使用的电脑是自动识别眼睛的眨动选择字符,然后把霍金先生所输入的字句合成语音输出。霍金先生所使用的电脑全世界只有一台,我们无缘一用!这节课老师安排了另一个实践活动——用鼠标输入汉字,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来感受模式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用鼠标输入汉字”。 【师】:(广播展示课件中的实践任务)在这个实践活动中,需要使用 “文通慧视小灵鼠” 软件——可以识别用鼠标滑动的笔画组成汉字输出。同学们可以通过登录服务器复制软件。然后登录论坛输入十个字符,老师给定五个字符,分别是:米,天,

,A(英文字符),。(句号),„„,其它五个自选。最后登录论坛完成“手写文字识别率调查”主题中的内容。 下面老师讲简单地演示实践步骤。(广播演示实践步骤) 【师】:步骤明白了没有? 【生】:(齐声回答)明白了。 【师】:下面大家可以开始自己操作。(简单板书实践步骤和内容) 【生】:(学生实践操作) 【师】:平时大家输入十个汉字需要多长时间? 【生】:(大多数学生回答)

三、四十秒钟。【师】:(笑)我们学校的学生计算机水平非常高,平时输入用

三、四十秒,那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登录论坛,再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输入十个字符,看哪些同学输的又快又好!谁先发帖,老师在论坛中都可以看到。比一比我们班哪个同学第一个完成! 【师】:只给三分钟的时间,一会老师就要倒计时了,请大家抓紧时间。 【生】:(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师】:还有1分半,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先把这十个字符完成了。 【生】:(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师】:(查看论坛回复情况)已经有四个学生完成,其他同学要抓紧时间了。 【生】:(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师】:(广播展示论坛投票结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学们完成的情况。总共有二十个同学完成了识别率的投票,老师相信肯定还有很多同学也完成了鼠标输入汉字这个实践活动,但是没有来得及投票,因为是第一次使用论坛,不太熟悉,也有情可原,没有关系,咱们先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投票结果。通过论坛投票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同学们的实践结果,智能鼠标输入汉字的识别率大概在多少? 【生】:(绝大多数学生齐声回答)60% 【师】:50%-60%。回顾实践过程,同学们输入的这十个字符,有哪些被正确识别了? 【生4】:米! 【生5】:天„„ 【师】:有哪些字符没有被正确识别? 【生】:(异口同声)【师】:还有呢? 【生6】: A 【生7】: 句号 【师】:那 被错误识别成什么了?

【生8】:察,警察的察;

【生9】:(窘迫的窘;

【生10】:不认识的字„„ 【师】:那A呢? 【生11】:大写的八; 【生12】:匕;„„ 【师】:句号呢? 【生13】:甲乙的乙;„„ 【师】:那“米”和“天”所有的同学都被正确识别了吗? 【生】:是(部分学生肯定回答,还有一些学生沉默) 【师】:老师刚看到有位同学输入的米没有被正确识别,不好意思说!太简单了!(笑)被错误识别成禾了!那“天”呢?有没有别错误识别的? 【生】:(部分学生回答)有! 【师】:被错误识别成什么? 【生14】:大; 【生15】:人„„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反馈的结果可以发现你们输入的这十个字符有些被正确识别了,有些没有被正确识别?为什么? 【生】:(小声议论)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鼠标输入字符”的原理,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6页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手写板输入汉字的简单原理”。实际上“用鼠标输入字符”的简单原理和它非常相似,不长的一段文字,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阅读这段文字,归纳总结“用鼠标输入字符”的原理。 【生】:(阅读文字)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总结一下“智能鼠标输入汉字”的基本原理?或者总结一下它识别汉字经过了几个步骤? 【生】:(无人举手) 【师】:我们高新一中的同学都很腼腆,那老师就点将了!(观察学生,指向一位表情若有所思的男生) 【男生1】:第一步先用鼠标输入。 【师】:(鼓励的语气)很好,下面的? 【男生1】:第二步对汉字进行处理; 【师】:(肯定的语气复述)对汉字进行处理!(鼓励地看着作答男生)第三步呢? 【男生1】:第三步和特征库进行匹配。 【师】:(复述)第三步和特征库进行匹配。 【男生1】:第四步显示汉字。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总结了四步,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补充的? 【师】:那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老师总结的原理,第一步手写汉字,第二步把鼠标划动的轨迹信息读入到计算机中,第三步进行预处理,第四步笔画识别,第五步和特征库中的标准汉字信息匹配,最后显示汉字。 【师】:虽然刚才这位同学只说到了三步,但是老师觉得他总结的也非常好,因为他提到了其中最重要的两步,一步是预处理,一步是特征匹配。那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计算机对字符进行哪些形式的预处理? 【生16】:规范化! 【师】:非常好!在我们书写汉字的时候,输入是不是横平竖直,对汉字笔画大小粗细的规范化。还有哪些形式的预处理?(停顿)只是规范化吗? 【生17】:去噪声 【师】:什么是去噪声? 【生】:(沉默) 【师】:咱们回到刚才的实践中来看一下,有同学输入的“米”字,很简单的一个字,但是也没有被正确识别,而是被识别成“禾”,他是这样输的(板书—模仿学生输入的“米”字),结果被识别成“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智能鼠标输入汉字”的简单原理,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米”会被错误地识别成“禾”? 【生18】:把点去掉了! 【师】:那这是刚总结的步骤中的哪一步呀? 【生19】:预处理中的去噪声! 【师】:非常好!因为标准笔画中是没有这样的圆点的,所以被“去噪声”去掉了!还有吗? 【生20】:还有上面的哪一点! 【师】:对,因为这点太长了,所以被„„(故意停顿) 【生21】:规范化 【师】:对,被规范化成撇,所以“米”被识别成“禾”。那其它的这几个字符,biang,A,。为什么没有被识别?或者被识别成乱七八糟的其它字? 【生22】:没有这个字! 【师】:对!因为特征库(强调)中没有这个字!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刚才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听到有同学在抱怨,这个软件难用死了,输入的又慢,输入的文字又不能被正确识别,„„,那请问同学们,这个文通慧视小灵鼠软件还有用吗? 【生】:(异口同声)有用! 【师】:为什么? 【生23】:不会打字的人能用。 【生24】:不会拼音打字的人能用。 【师】:还有一些行动不方便的残障人士也可以使用!所以我们在对待事物包括智能工具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不足而否定它!刚才通过实践,同学们亲身感受了模式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用鼠标输入汉字。请问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 【生】:(小声讨论)

【师】:(指向板书中的模式识别定义)刚才提到模式识别技术是对物体,(故意停顿) 【生】:(齐声回答)语音、图片、字符 【师】: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那还有哪有哪些模式识别的应用实例? 【生25】:语音识别! 【师】:语音识别具体应用实例是? 【生26】:语音输入文字! 【生27】:手机中的语音拨号! 【师】:非常好!还有哪些模式识别的应用实例?有没有看到电影中的高精尖技术?开门都用„„(故意停顿) 【生28】:指纹;

【生29】:眼睛;„„ 【师】:指纹识别,或者是虹膜识别!在课本上还有几个关于模式识别的应用识别,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一一尝试,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己实践感受!刚才,我们通过实践讨论探究了解了智能鼠标输入汉字的简单原理,其实模式识别的一般过程和它非常相似,包括信息采集、数字信息化、预处理、数字特征的提取、与标准模式进行比较,最后显示出来。(广播展示课件) 【师】:刚才通过实践我们了解了模式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其实智能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老师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i,大家和他交流一下,或许他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其它信息! 【生】:(打开快捷方式“我是小i”,进入机器人对话窗口,和小i交流) 【师】:大家可以先和小i认识一下! 【师】:好,老师要打断一下同学们! 【生】:(集体遗憾的叹气) 【师】:(笑)很多同学都是意犹未尽的感觉!那通过交流,认识了小i,那小i是男生?还是女生? 【生30】:(异口同声)男生 【师】:是和同学们一样的同龄人? 【生】:(齐声回答)不是 【生31】:四岁 【师】:(惊讶)啊!那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能通过上网和大家交流!而且可以同时和这么多同学交流? 【生】:(小声议论) 【师】:那小i的真实身份是? 【生】:机器人(部分同学回答) 【师】:那机器人为什么能同时和这么多同学交流,而且能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故作停顿) 【生】:(思考)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索的智能工具的第二个研究领域——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然语言技术主要研究的是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技术。自然语言实际上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所用到的语言。机器人理解自然语言,回答我们提出问题的过程和人类思考的过程是类似的。举个例子,(手指某位男生)这位男生请起立!

【男生2】:(起立)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男生2】:张鑫 【师】:(惊讶的语气)为什么你能这么快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男生2】:(笑)猜的! 【生】:(很多学生都笑了) 【师】:(笑着看着其它学生)真的是猜的嘛?这么准猜到自己的名字?应该是„„(故作停顿) 【生32】:大脑 【师】:很好!大脑中的数据库中存储着自己的名字。而且回答之前,你还要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老师提出的是疑问句,问的是你的名字,然后才能在大脑的知识库中搜索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其实机器人理解自然语言的过程和人类对话的过程非常类似。(板书机器人对话的关键环节)首先是语言理解,包括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然后机器人思考,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师】:(鼓励)同学们了解了与机器人对话的简单原理,再来和小i交流一下,这次就不是随意的聊了,大家可以分不同主题(加强语气)和小i交流,看小i是不是什么都懂!或者咱们挑挑他的毛病,看我们提出的哪些问题他能很好的回答,哪些就差强人意了?(结束广播) 【生】:(通过聊天对话框和小i对话) 【师】:(巡回观察学生实践情况) 【生】:(所有学生都兴奋地投入和小i的交流中,有些学生不时小声地相互交流,有些学生不自觉地笑了) 【师】:老师看到大家在与小i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大家可以把你和小i的精彩对话发送到我们的论坛中和大家一起共享!在“与小i的精彩对话”主题下,可以发送你和小i的精彩对话片段。 【生】:(继续和小i交流,有些学生都笑出声了,不时拉着相邻同学看他的屏幕) 【师】:(鼓励的微笑)独乐不如众乐,大家把让你发出笑声的,有意思的的对话发送到论坛与更多的同学分享。 【生】:(通过聊天对话框和小i对话) 【师】:(查看论坛发帖情况)老师在论坛上看到已经有一位同学把他和小i的对话发送到论坛上,非常有意思!还有同学用英语和小i交流!还有哪些同学有更有趣的对话也可以发送到论坛上和其他同学分享! 【师】:课堂时间有限,很遗憾只能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你和小i的精彩对话片段发送到论坛上,抓紧时间! 【生】:(回贴发表精彩对话片段) 【师】:(广播) 【生】:(集体叹息) 【师】:(微笑)看来大家还是意犹未尽!一会老师给大家小i的网址,大家课下可以和小i继续交流。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跟小i交流的对话? 【生】:(小声地说,但是没人举手) 【师】:(鼓励的笑)大家都很腼腆,不愿意表现自己,不要紧,我们到论坛上去看看。(广播展示论坛上学生发表的与小i的对话) 【师】:通过展示的论坛上发表的我们班同学和小i的精彩对话,我们发现小i可谓是上通体育下知英语,对计算机也颇有研究,还知道windows media player是播放器!那大家觉得小i聪明不聪明呀? 【生33】:要多聪明有多聪明! 【师】:有没有同学有反对意见? 【生】:不聪明!(部分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你会觉得他不聪明? 【生34】:回答的不对! 【师】:哦!他的回答和你提出的问题„„ 【生34】:不一致! 【师】:也就是说„„(故意停顿) 【生34】:答非所问了!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小i答非所问!那为什么小i会答非所问呀? (学生思考,沉默) 【师】:老师刚才在论坛上看到有一位同学发表的他与小i的对话,可能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展示论坛上该班学生发表的帖子,与小i的对话记录如下:

你 说: 你是谁?

小i机器人 说: 连小i也不认识,你可真逊 你 说: 你叫什么名字

小i机器人 说: 我叫小i,\"小\"呢是小i的的小,\"i\"呢是小i的i 你 说: 你的名字是什么?

小i机器人 说: 你说的这个,我不懂。说点别的吧

) 【师】:开始我们小i回答上来了吗? 【生】回答上来了。(齐声回答)

【师】那为什么相同意思的问题问到最后小i就不懂了? (学生小声议论) 【师】:再请刚才这位男生,老师还想问你几个问题,“你是谁?” (该生沉默,其他学生笑) 【师】:(风趣的笑)像我们小i学习了,真的不懂吗?“你是谁?” 【男生2】:我是张鑫。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男生2】:我叫张鑫。 【师】:为什么张鑫同学可以这么快速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小i却回答不了? 【生35】:他没听懂! 【师】:对,有句俗话叫:“话有百说”,自然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让机器人完全理解自然语言还有比较困难的!如果让你作为未来小i的设计者,你会如何设计小i? 【生36】:教他学更多的话! 【生37】:让他的知识库越来越丰富。 【师】:这不仅仅是同学么探讨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工智能专家探讨的问题!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是让机器人越来越聪明,那会不会有一天人类(加强语气)赋予机器人的智慧会超越人类的智慧? 【生】:会!(一部分学生回答) 【生】:不会!(一部分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个视频片段,也许从这段视频中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播放《我,机器人》视频剪辑 ) 【师】:大家觉得刚才视频片段中出现的画面会不会发生在我们生活中? 【生】:会!(一部分学生回答) 【生】:不会! (一部分学生回答) 【师】:有争论!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现在许多人工智能专家研究的问题!实际上,现在任何人都无法肯定或预测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就像三十年我们无法预测网络普及到现在这个程度一样!那么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掌握在谁的手里? 【生】:(充满自信地大声回答)我们! 【师】:(鼓励地笑)非常好!看来我们同学都非常自信!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模式识别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指板书中的标题)的应用和原理,激发了同学们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老师也相信未来人工智能的专家会产生在同学们当中! 【师】:要称为人工智能的专家,只是掌握本课的知识是不够的,感兴趣的同学下学期可选修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获取更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在论坛上老师也发表了相关帖子,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课下登录论坛了解和讨论。 【师】: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推荐第4篇: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反思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反思

这是我实习期间上的第四节新课,我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什么?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体验“智能鼠标输入汉字”和“与小i机器人聊天”的实践活动,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感受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实际应用价值。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教学目标中“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目标没有达到,因为当学生实践活动开始前,我没有明确布置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学生在与小i机器人进行聊天时,只顾着兴奋地聊天,而没有认真去思考问题,在后边我进行机器理解自然语言的基本过程的讲解中,学生可能还是沉浸在刚才与机器人聊天的兴奋中几乎听不进去,导致这部分的教学效果很低,教学目标没有达到。

二、今天的教学对学生都有哪些帮助?举例说明。

首先,让学生感受到了身边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过程和基本原理,例如智能鼠标输入汉字的一般过程是:包括样本采集、信息的数字化、预处理、数据特征的提取、与标准模式进行比较、分类识别等。

另外,让学生明确了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结果不是100%正确的,它具有不确定性,如智能鼠标输入汉字的识别率不是100%,但是对人类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残疾人士;自然语言理解也不是完全准确,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多义性。

三、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什么?

今天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新和热的研究领域,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了模式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具体应用,也了解了相关原理。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广泛应用于机器证明、专家系统、自动程序设计、人工神经网络、智能代理等领域。通过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掌握所有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只是对人工智能领域做一个粗浅的涉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有可能有的学生大学时就会学习这个专业,为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做出贡献。

四、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进行了哪些教学活动?优缺点各是什么?

这节课我采用了观摩教学法、活动实践探究法和互动探究法。

1、观摩教学法:学生欣赏《机械公敌》视频片段,优点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气氛,缺点是学生会更用更多精力关注看视频里的具体内容,而思考问题的注意力就会减少很多。

2、活动实践探究法:学生进行“智能鼠标输入汉字”和“与小i机器人聊天”的实践活动,优点是学生可以自己实践,亲身体验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过程,缺点是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否则学生会漫无目的去实践,可能会偏离实践的方向。

3、互动探究法: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实践的结果及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优点是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缺点是个别学生会投机取巧,不认真参与讨论。

五、对我将来教学的启示

首先,自己一定要对所讲的内容很熟悉,多看多练几遍,要做到讲课时脱稿,做到胸有成竹。讲课时不要一直站在同样的位置,更忌讳站在讲台上一直不走动,做到从容,适当地走到教室中间去讲,这样也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另外,对于学生的纪律问题,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纪律环境下,你才可以进行正常教学,否则后边的都无法进行下去。可以想一些办法来管纪律,比如简单常见的叫学生回答问题,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请教其他教师或同事,还有在自己的教学中逐渐积累经验,来实现维护良好纪律的目标。

最后,在讲授具体内容时,不能只管自己一直往讲,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反应,如果学生有理解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解释,这时候不一定要必须按照自己原先设计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如果学生在上完课后,没有任何收获,那么这样的教学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遗憾的艺术,这个路程对我来说才即将开始,我知道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中会有喜悦,会有失落,会有收获,会有困难„„ 不管怎么样,我一定会努力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加油!

推荐第5篇: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高一信息技术第四章学案

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2)

编写 王永俊 审核 张琳琳 2011年3月7日

学习目标: (1)能从上节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2)会使用教材中出现的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3)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学习重点: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学习难点: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案例分析:阅读3个智能工具应用的案例,分析案例中所提及问题的解决手段,即用到何种智能工具?

案例1:王主任走进办公室,把一本书放到宇飞面前。“把第

二、三章的内容打出来,准备作为公司职工培训教材” 。宇飞可真急了,虽然只有两章内容,但是文字量足有70多页,怎么办?

案例2:2003年8月1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再次播放了据称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讲话录音。萨达姆在讲话中号召伊拉克人民“利用各种方式”赶走英美占领军。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随后发表声明称,中情局专家在对这盘录音带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录音带上的声音“十有八九出自萨达姆本人”。

案例3:“把窗帘拉上,看看体育频道”;“查查北京的天气情况”„„随着演示人员用嘴发出一道道指令,开着的窗帘自动合上了,电视自动转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与此同时,电脑屏幕上立即更换上了显示北京当天天气预报的网页。这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模式科技公司的演示现场。演示人员与机器的“对话”变成了真正的语音了,不过这是单向的对话。

回答:案例1使用的智能工具是 ;

案例2使用的智能工具是 ; 案例3使用的智能工具是 ;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1 高一信息技术第四章学案

二、课内探究

探究

(一)智能工具与一般的处理工具的区别

1.智能工具也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但是,智能工具与一般的处理工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处理问题的、、、和 等方面。

2.一般处理工具通常是处理那些有固定算法的问题,处理的过程是重复计算的过程,最终得到的是一个确定的结果。智能处理工具通常处理的问题是、、,处理的过程是___________的过程,最终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太确定的。 探究

(二)主要研究领域

__________和______ ___是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

1.模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各种识别能力,包括对物体、图像、语音、字符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其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举例:①语音识别技术(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的声音信号与计算机中已存储的声音信号进行比较,识别后转换成相应的文字并显示出来。(如案例2) ②语音合成技术(TTS:Text to Speech):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③手写识别

④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案例1) ⑤指纹识别

2.自然语言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技术。自然语言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和 。

举例:①机器翻译系统: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机器翻译系统。如金山快译、在线翻译、译星、万能对译等。

②通过网络与机器人对话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 高一信息技术第四章学案

探究

(三)简单原理

1、用手写板输入汉字。

用手写板输入汉字的工作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通过网络与机器人对话。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了三个部分:、和 。

3、翻译系统

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探究

(四)、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及价值

·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感觉到的信息,进行独立识别、推理,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不用人的参与就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如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灭火比赛、机器人服务员等。

·计算机博弈:与机器下棋(P87练习),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五子棋等。 ·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助手、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蜘蛛”程序等。 ·专家系统:指模仿人类专家来解决专门领域问题的软件系统,如医疗专家系统等。 ·比较典型应用还有机器证明、数据挖掘等。

三、拓展练习:

1、课本84-85页要求操作体验的5个活动分别属于人工智能的哪两个领域?

2、王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经常使用电脑。请判断他利用了哪些技术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畴?( )

A.使用扫描仪和OCR软件把教材上印刷文字变成电脑文件。B.上QQ与李老师对手下五子棋。

C.经常上网与计算机下中国象棋。D.利用金山译霸翻译英文科技资料。

3.(高考题)指纹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取指纹图像的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指纹锁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3 高一信息技术第四章学案

①指纹图像采集 ②指纹图像处理 ③控制门锁开启 ④指纹图像特征值的匹配 ⑤指纹图像特征提取

A.①②⑤④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②③

4.(高考题)目前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足球机器人通过自身的摄像系统拍摄现场图像,分析双方球员的位置、运动方向以及与球门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足球机器人具有图像数据的获取、分析能力

②足球机器人的研制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③足球机器人具有人的智能

④足球机器人既有逻辑判断能力,又有形象思维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外阅读提升: “更深的蓝”的战胜了什么

1997年5月12日,轰动全球的第二次人机大战宣告结束,“更深的蓝(深蓝II代)”以3.5:2.5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国际象棋之王卡斯帕罗夫,这一结果又一次掀起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人工智能高潮。

卡斯帕罗夫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那“更深的蓝”是何许人也?原来它是美国IBM公司生产的一台超级国际象棋电脑,1996年时它的前身“深蓝”曾经以2:4败给卡斯帕罗夫。那么是什么使它战胜了人类最伟大的棋手呢?卡斯帕罗夫曾慨叹道,仿佛有一只“上帝之手”在帮助“深蓝”。

其实何止一只“上帝之手”,在“深蓝”背后有5位计算机专家在为其编写程序,有一位美国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在做它的专职顾问,还有许多棋坛高手在为它出谋划策。“更深的蓝”有32个大脑(微处理器),存储了一百多万局棋谱,可以看12步棋,每秒钟可以计算2亿次,即下一步棋就可从10的120次方可选择的步骤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准确地说,卡斯帕罗夫与“深蓝”之间的比赛不是“人机大战”,而是许多国际象棋大师在软件专家的帮助下借助一台超级计算机联手对付他一个人。所以,他的对手并不是“深蓝”,“深蓝”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他真正的对手是“深蓝”背后的棋坛高手和计算机专家,甚至还包括他自己。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

推荐第6篇: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学案

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学习目标:

(1)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2)会使用教材中出现的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3)了解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

学会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 学习难点:

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案例分析:阅读3个智能工具应用的案例,分析案例中所提及问题的解决手段,即用到何种智能工具?

案例1:王主任走进办公室,把一本书放到宇飞面前。“把第

二、三章的内容打出来,准备作为公司职工培训教材” 。宇飞可真急了,虽然只有两章内容,但是文字量足有70多页,怎么办?

案例2:“把窗帘拉上,看看体育频道”;“查查北京的天气情况”„„随着演示人员用嘴发出一道道指令,开着的窗帘自动合上了,电视自动转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与此同时,电脑屏幕

1 上立即更换上了显示北京当天天气预报的网页。这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模式科技公司的演示现场。演示人员与机器的“对话”变成了真正的语音了,不过这是单向的对话。 回答:案例

1使

具是 ;

案例

2使

具是 ;

二、课内探究

探究

(一)智能工具与一般的处理工具的区别

1.智能工具也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但是,智能工具与一般的处理工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处理问题的、、、和 等方面。 探究

(二)主要研究领域

1.模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各种识别能力,包括对物体、图像、语音、字符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其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应用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处理工具有哪些?

3.自然语言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技术。自然语言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

2 次:、和 。 4.应用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处理工具有哪些? 探究

(三)简单原理

1、用手写板输入汉字。

用手写板输入汉字的工作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通过网络与机器人对话。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了三个部分:、和 。

3、翻译系统

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拓展练习:

1、王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经常使用电脑。请判断他利用了哪些技术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畴?( )

A.使用扫描仪和OCR软件把教材上印刷文字变成电脑文件。B.上QQ与李老师对手下五子棋。

C.经常上网与计算机下中国象棋。D.利用金山译霸翻译英文科技资料。

3 2.目前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足球机器人通过自身的摄像系统拍摄现场图像,分析双方球员的位置、运动方向以及与球门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足球机器人具有图像数据的获取、分析能力

②足球机器人的研制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③足球机器人具有人的智能

④足球机器人既有逻辑判断能力,又有形象思维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推荐第7篇:《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说课稿

《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李彦,来自吴忠高级中学信息技术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二节《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四部分说起:即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编写程序解决问题及使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等,这是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延续,也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的衔接部分。课标对本章的定位在体会、体验与了解。

本节使用智能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只是要求学生了解并体验其工作过程及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对信息智能处理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为选修《人工智能初步》提供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 认识常见的智能工具,知道智能工具的工作流程;

 初步理解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概念及其简单的工作原理;  知道智能处理工具与一般处理工具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手写板”和“OCR”软件识别文字,知道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体验其简单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价值;

 通过在线翻译网站进行中英文的翻译,通过与机器人聊天体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智能工具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其魅力;

 能在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前沿技术探索的强烈要求。

3.教学重难点 (1) 初步理解模式识别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概念; (2) 能应用智能处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其使用价值。

通过四个体验活动,让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概念及工作流程,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间的互动探究。因此本节课以活动体验、交流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如OCR软件、在线翻译软件、手写输入、在线人机对话网站、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以回忆儿时玩具为题,引入时代不同,儿时的记忆也不同。让学生体会过去和现在的玩具的不同处,学生会回答现在的玩具更加高级、智能了。老师设问,到底智能工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与一般信息处理工具又有那些不同?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目的: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体验,探讨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概念以及工作流程 通过分组进行体验活动,循序渐进的探讨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将全班分为四大组,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然后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展示。

活动1 主要体验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的使用。这是模式识别中的图像识别,其实生活中学生们已经有过类似操作体验,比如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淘宝百度进行图片扫描查找物品、手机指纹识别、商店售货员扫条形码等,通过本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回忆起有关智能工具使用的体验。并总结出,此类智能工具是模式识别技术中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的自动识别。

活动2 主要体验手写输入。通过问题设置:在用搜狗进行拼音书写,当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会想到手写板的使用,学生都有过手写输入的体验,但对其工作原理还是一知半解,教师先展示手写板的工作流程,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通过两人一组背后写字猜字游戏,让学生体验猜字的过程,然后再对比手写板的工作流程,重点理解预处理的含义。此时,学生就能够理解,如果想要提高手写板的智能性,就要从预处理和特征库入手。

活动3 主要体验机器翻译。通过中英翻译,学生可以体验到机器翻译对于长篇文章的翻译来说其速度和效率要远胜与人工翻译,但与此同时,要想提高其智能性,就要从单词库和语法库入手,因为对于一些诗文的翻译,机器翻译还处于初级水平。老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句子: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翻译出不同水平的文字来:翻译一: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水平);翻译二:问世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八级水平);翻译三: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水平);翻译四: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超宇宙水平)。学生感慨高水平的人工翻译,并体会机器翻译技术还是不断的发展中。

活动4 主要体验人机对话。通过网络在线与机器人进行交流,学生天马行空的问题会体现机器人小i的智能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理解人机对话的工作流程。

通过这四个活动,让学生先对智能工具的使用有所体验,然后教师总结活动

1、2属于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活动

3、4属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应用。学生通过体验已然对它们的概念有了认知,自然就可以结合课本总结出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概念了。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出一般信息处理工具和智能处理工具的异同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也由此突破。课下,学生通过网上在线测评,进而更好的巩固新知。而对于智能工具的应用价值,下节课一起来探讨。

四、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吴忠市吴忠高级中学 李彦

2017年11月22日

推荐第8篇: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_教学设计方案[材料]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

张东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一、概述

信息技术高中一年级

第四章

第二节

1课时

课程内容标准:1.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2.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

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1.作用和地位:沿着计数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自然会涉及到信息的智能处理,这也是前沿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高中的学生有必要也有兴趣追求和学习前沿技术。本节内容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的体验,并形成感性认识。

2.主要内容:基于学生在体验中形成的认识,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分成小组,有选择的进行体验式实践。本节以“情景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应用展望”为主线来组织和展开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

(2)从操作智能工具软件过程中,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3)体验信息智能工具的应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亲自使用几个信息智能处理工具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

(2)通过演示、对比,归纳总结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 (3)通过讨论了解信息智能工具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领略智能信息处理的魅力,能客观评价信息智能处理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起学习探索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和愿望,为学生今后选修“人工智能”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体验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应用。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实效时,感受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信息智能处理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兴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前面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他们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和操作技能,具备根据任务需求,操作工具软件来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大多数都是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可能个别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例如翻译软件、手写输入等,但教学中还是以注重“启蒙,兴趣培养”为主。鉴于本节课内容的前沿性和新颖性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教学主题是用部分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目标是体验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由于地处信息技术应用欠广泛应用的地区,学生对生活中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和环境接触很少,所以教学内容不易过多过深。重在体验、感悟、兴趣激发。针对以上因素,本节采用了“情景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应用展望”的线索组织,教学中采用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综合应用“启发式讲授法”、“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硬件:多媒体教室

软件:教科书,范例、多媒体课件,应用实例。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3分钟)

教师活动:用“网上聊天”、“网友”等引出本课,并简单提几款聊天软件。 学生活动:积极与老师互动,进入情境。 教师活动:引出智能聊天机器人乔治。 学生活动:与乔治对话体验。

二、加深渲染(4分钟)

教师活动:通过课题“智能工具”引出“人工智能”,播放视频(手语新闻)。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融入所创情境之中。 教师活动:通过“手语新闻”引出智能手语系统。 学生活动:参与互动,体验智能手语系统。

三、深度渲染(4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人工智能相关的事物,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参与互动。

四、研讨(3分钟)

教师活动:提出讨论题目:什么是人工智能。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 教师活动:提出讨论题目: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

五、活动(16分钟)

教师活动:给出活动内容1:用金山词霸翻译软件翻译《再别康桥》。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活动。 师生共同讨论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

教师活动:给出活动内容2:利用OCR软件识别图片上的文本信息。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活动。 师生共同讨论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

教师活动:给出活动内容3:通过与电脑对弈“五子棋”来体验人机大战。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活动。 师生共同讨论信息智能处理的方式。

六、讨论(5分钟)

教师活动:提出讨论题目: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

教师活动:提出讨论题目: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优缺点。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

教师活动:提出讨论题目:展望智能化的未来(可播放视频)。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

七、评价练习(4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分组答题。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并给出答案。

八、总结(1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及强调。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加深理解

推荐第9篇:第四章第二节《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说课稿

由于我们处于信息不发达地区,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和小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虽然,经过近三个月的学习,他们初步掌握了WORD的使用及上网,但还不能熟练掌握、运用这些技能。这就为网上探究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法

在教学组织上适宜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帮助,以弥补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缺陷,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思考、共同探究、共同体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多个活动中出示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任务,同时辅之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讲授法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常用的教学方法。本节的部分内容,也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

四、说教学准备

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教材中活动要求,

1、事先制作好一个html网页,把本节的活动全部输入进去;

2、准备好本节所需的软件:文通智慧小灵鼠、汉王文本王、金山词霸、金山快译等;

3、下载好机器人Alice的有关视频。

五、说教学过程

( 学者来讲,汉字录入仍是他们感到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情。手写板的出现使汉字输入不再是一般人使用计算机的关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手写输入汉字的神奇功能,这里我们借助慧视小灵鼠来模拟手写板的功能。 思考

你输入哪十个汉字?计算机总共识别出多少个汉字?识别率为多少? 怎样书写汉字可以提高识别率? 什么是导致识别率不高的原因? 回答问题

在刚才的活动中你输入哪十个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总共识别出__________个汉字,识别率为__________% 影响汉字识别率的主要因素:

提高识别率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识别率不高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慧视小灵鼠的识别率你是否满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1、原理总结:

智能手写输入所采用的是模式识别技术。

模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物体、图像、语音、字符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 2、智能手写输入汉字的工作流程

3、应用价值总结:

智能手写输入汉字的识别率虽然还不足100%,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具备了使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对于手疾人士,语音输入使汉字录入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活动2:

王主任走进了办公室,一眼看到宇飞正在看报纸,二话不说拿过了宇飞的报纸,把一本书放到了宇飞面前。“把     文字识别

OCR软件在识别什么内容时是相对准确的?它不能识别什么形式的内容? 影响OCR软件识别率的有哪些主要因素? 使用OCR软件识别汉字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从纸张的质量、扫描效果等方面分析识别率差异的原因 )

活动3: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不久前再次播放了据称是本拉丹的讲话录音。本拉丹在讲话中号召阿拉伯人民“利用各种方式”对美英占领军进行“恐怖袭击”。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随后发表声明称,中情局专家在对这盘录音带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录音带上的声音“十有八九出自本拉丹本人”。---语音识别在军事领域的作用。

思考:加深对模式识别的理解。

a、有区别-----机器无感情------因为使用软件-----人编写的------(进一步认识本质)

b、原理:在词库中搜索

c、提高质量:进一步完善软件

活动3:

◎访问自然语言处理网站: http://www.daodoc.com/

◎选择其中一个机器人,与其对话,寻找其“谈话”的破绽。

◎观看下载的视频。

通过网络与机器人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了三个部分:语言理解、思考和语言生成。当我们输入一段话,机器人首先要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然后根据并利用它所具有的知识,生成一段文字,给出回答。

由于技术上的问题,人机对话的过程可以导致对信息处理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

3、翻译系统。

一种语言的文章输入到系统中,系统就会把句子变成单词,辨别词性并查阅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单词字典,找出另一种语言的对应词。在查存储在计算机里的语法词典,分析语法,确定语法结构,再找出另一种语言中与之对应的语法结构。最后,把文章以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形式输出。

机器翻译的工作流程

(三)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

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改善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与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

人工智能在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之后,则需要更多人为之投入和付出,希望我们就是这样的新生力量。

要想了解更多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和应用的同学可以参阅人工智能相关的书目。

课堂讨论:信息智能工具的意义与应用价值,可以通过网上查找相关的人工智能方面的资料,共同探讨一下。 六说小结

这二节课我们了解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知道“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初步了解“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的概念与分类。体验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两个应用----与机器人聊天,使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

布置作业:通过因特网或其他资料,查找更多资料,自行解答“学习任务单”上的疑惑,完善自己的新想法。

推荐第10篇:用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重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重点)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吗?(请两名同学自由发言) 这里的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书“铭”)那么,“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铭”。(板书“陋室”二字,完善课题,板书作者)

二、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四、指导朗读:

1、读准下列字的音 德馨 xīn 苔痕 hén 鸿儒 rú 案牍 dú 西蜀.....shǔ

2、教师范读课文。

3、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你初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读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充满音乐美)。对,这就是铭文的特点。铭文很重视音韵,通篇押韵,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

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

(五)、感受铭文音韵美,(先齐读课文,再男、女生分开比赛读。

五、翻译古文:

(一)、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讨论。重点字词提问)。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六、探究学习:

(一)感知课文,

1、作者要写的对象是什么?(陋室)

2、那,作者开篇就写陋室吗?(没有,先写了山水。

3、作者先写山水的作用是什么呢?(引出陋室)

4、既然是陋室,那你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陋室陋吗? (不陋)

5、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陋室不陋的?(孔子云:“何陋之有?”)

6、这句话是什么问句?(反问句)反问句有什么作用?(起强调作用。)强调了什么?(强调陋室不陋。)

7、那文中那个词说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德馨)

(二)深度探究,体会作者高尚情操。

8、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品德高尚陋室不陋的?

(品读a、b、c、d四句)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拟人,以动写静,赋予苔癣、草色以人的灵性,也想爬进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苔癣和草色写活了,把既有精神又有韵味,让人不觉得陋室简陋了,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这是写室中之景,自然环境清幽雅致。)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对比,互文。作者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是高雅之士。这样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高雅脱俗的情怀,这是写室中之人)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写实,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面写虚。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小结:作者从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确实不陋。

9、经过反复的描写衬托,作者明明在赞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紫云亭呢?

(作者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表明作者也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

10、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原因:“德馨”)。

11、那么,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2、提问: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志向的手法叫什么?

(板书:高洁伟岸 安贫乐道 托物言志)

13、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14、课堂小结:

(再次齐读课文,男女生或个人比赛背诵课文。)

七、拓展:

1、从下列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莲花、松树、梅花、菊花、小草、粉笔、石子、春蚕、落叶、胡杨、竹子) 学生自由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八、布置作业:

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习作,大约100字左右。

达标检测

一.文学常识:铭,是指 ,后来成为 ,它的特点是 。本文作者是 ,字 , 朝著名的、家。本文选自 二:解释词语:

名 斯 惟 吾 德馨 鸿儒 白丁

三、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课文理解:

1、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2、作者以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11篇:《都江堰》教学设计(用)

《都江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3.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重点:

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点拨与探究结合 读写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去哪里旅游啊? (各抒己见,活跃气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祖国的几处风景名胜吧。(展示一组图片) 这些地方有什么东西吸引你们呢? (各抒己见) 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迷人风景,还有当地的美丽传说与相关的故事,以及它们所寄托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建筑无疑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象征,那么周庄则代表着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被销毁的悲哀,那么都江堰呢?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的文化精义是什么呢?今天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研习课文

(一)检测预习(迅速浏览全文)

(设计四个小问题,让学生选择图片,每张图片对应一个问题) ①标音题:颓壁残垣 (yuán) 惊悸 (jì)庇护(bì) 修缮(shàn) 圭臬(guī niâ) 韬略 (tāo) 怦然心动(pēng) 诘问(jiã) ②问答题:都江堰是由谁在什么时期修建的?位于哪个省? 战国时代秦国的李冰父子修建的,位于四川省。 ③给每个部分写一个标题

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价值) 第二部分:最驯顺壮丽的景观(都江堰的魅力) 第三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魅力的缔造者) ④主观题:读完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二)具体研习探究第一部分:

1、“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余秋雨对都江堰的总体评价,作者一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把都江堰和长城进行比较。作为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长城,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无疑是伟大的,但是作者为什么会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和长城比较,都江堰的“最激动人心”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从文本当中找出现成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比较对象 比较项目 长城

都江堰

年代上

秦始皇时

比长城早数十年

影响上

占据了辽阔空间

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功用上

早已废弛

至今在输送清流

规模上

宏大,突兀在外

表面不如长城宏大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气质上

一种僵硬的雕塑, 摆出一副老资格

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卑处一隅,不炫耀,无所求。

结果上 常常成为排场

泻出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都江堰不坍,李冰精魂不散

教师总结:

全方位的对比,显示了都江堰的独立品格,也凸显了都江堰深广的人文内涵。

2、在作者的眼里,都江堰就“像一位乡间母亲”,她具有怎样的品质呢? 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永远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刻画出了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括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明确:①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②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

3、理解句子含义:

①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明确:

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气势的宏伟,给人一种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所以说它的美具有长久性。 ②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明确:

“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的母亲,生动新乡的表现了他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的精神。

探究第二部分

1.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都江堰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这样写,是从一般游客心理的角度出发,更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达到相互沟通。

2.找出描写都江堰壮观水流的语句,分析水流的特点。

先写都江堰所处的环境:“草木茂盛”、“更滋润,更清朗”;再写都江堰的水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然后写都江堰的水态:“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遇到江心的分水坝,“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最后这“最强悍的生命”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造福千年”。

都江堰水流的特点:“翻腾咆哮”的水流,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进行。

如此激动人心的都江堰,究竟是谁,赋予了它们无尽的生命,千百年来唱着动人的歌?那就是李冰父子。 探究第三部分:

一句遥远的看不见面影就把历史的厚度和沧桑推到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走进了李冰生活的那个时代。

李冰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大家对其了解多少呢?先让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1.李冰其人:秦,蜀,郡守。

李冰他在四川任职期间,创建了造福万世的都江堰,都江堰的修成,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除都江堰外,他还建了许多有益于民的工程。他还在成都市建了七座桥,修石犀溪,在祟庆县修建文井江,在广都主持开凿盐井,在乐山三江江流处治理河道,在宜宾治理水道,在什邡县疏通洛水河道,引水灌溉。他的功绩,可以说是“泽被千秋”,万古不朽,其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人类史上至今仍是屈指可数的。

阅读第三部分,结合作者的观点,讨论:李冰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冰是 。

小结:李冰是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钦佩的责任感。

2.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提示:长锸金仗玉玺、铁戟钢锤

A.长锸:实践。李冰手中的长锸说: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

守,a:郡守; b:四川最大的困难是旱涝,所以要守住江水;c:为民造福,守住百姓的心。 B.金仗玉玺、铁戟钢锤:权力象征,政治武器,暴力工具。

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时,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

讨论:如何理解“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失败:治水的韬略很快被人替代成治人的计谋;灌溉的沃土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有大半充作军粮。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者所认同。 胜利:没有人能活得这样长寿。李冰的伟大精魂一直延续下去。精魂长存,受到百姓的崇敬。

概括李冰的伟大精魂:为民造福,守住民心。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义——贴近苍生,造福百姓。 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这样默默无闻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这样为民请命的无数仁人志士,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中华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大家能否举几个例子?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 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

海瑞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抚流亡,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限制大地主无止境的盘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

高山无言,流水无语。千百年来,奔流的江水默默地感受着李冰父子的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幻和历史的变迁。都江堰的水是灵动而有活力的,都江堰制服滔滔江水的壮观景象是让人深深地折服的。 假如现在的你站在都江堰边上,你最想对李冰或都江堰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练习(作业)

都江堰既有壮观的自然风景,又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假设现在要为都江堰拍摄一部宣传片,片中还缺一段解说词,请你为本片设计一段解说词语。结合文本,发挥想象,积极创作。

(四)教师总结

与其说《都江堰》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与其说是在写李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确切地说,是通过都江堰工程来审视李冰,通过李冰来体悟文化精义。

都江堰安祥地卧在成都平原上,只要涓涓清流不断,李冰的精魂就永不会消散。都江堰仿是一座文化纪念碑,精神的丰碑,历史因它而闪光,今人因它而自豪,它不仅滋润了中华大地,也流淌着中华文明,光照千年,启迪后人。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最后让我们在谭维维的《好一个都江堰》歌曲中结束今天的这节课。

三、板书设计: 都江堰 余秋雨

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价值 最驯顺壮丽的景观——都江堰的魅力 最贴近苍生的偶像——魅力的缔造者

第12篇:乡愁教学设计(用)

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3、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故乡,是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想家的时候,缕缕乡愁总是扯动人们心底最深的痛。乡愁是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主题。你能想到哪些有关乡愁的古诗句?

其实,现当代诗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2、走进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湾。诗人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他的诗歌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重的历史感,构思精巧,意象新奇。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等。

3、追溯背景

1 这首诗写于1972年,同所有漂流到海岛的人一样,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刻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与台湾被人为地长期阻隔,这种思乡情怀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不可比拟的特定而又广阔的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饱含神情地不写下这首“浅显”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第一个环节:美美地听——引人入胜

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细地聆听。 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2、第二个环节:美美地读——声情并茂(本节的教授重点)

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把感情加进去。

三读:在二读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争取读得更美 。

(1)师配乐范读,讲解其中的韵味。

(2)抽一生试读。(以第一节为例,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从节奏、重音、语速、语调四个方面来处理这四个章节。)

(3)自由读。(“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 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艺术,要把一首诗歌读好,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音的修饰、调的把握、速的调控、情的渗透、节奏的明晰,在对诗歌意象想象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发之于声,见诸于音。)

(4)齐读。

3、第三个环节:美美地品——评头论足

请大家从诗的语言、结构、情感几个方面,自选内容,说一句品评诗歌的句子。(让学生自由发挥)

(1)分析意象

①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2 明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②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小时候(少年) ——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青年) ——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啊(中年)——坟墓——母子死别

而现在(老年) —— 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③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确: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阻隔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不管是邮票还是船票,都无法叩开这一小小的坟墓,都无法连接这阻隔的阴阳。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海峡: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瀑布直落心田,横溢四处,又如悲歌吟唱,震撼读者的心肺。诗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这四个对应物,都显示了漂泊、隔离、绝别、可望而不可归的离愁别绪。

④小结:诗人用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阐明抽象的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意象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主要途径,写诗也要善于创设意象。

3 〖朗读感悟〗 播放名曲《思乡曲》,在如泣如诉的旋律中全体师生一起朗读诗歌,感悟乡愁主题. (2)品析结构

①诗歌中的四节文字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能否颠倒顺序吗?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什么作用?

层进关系。前三节都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即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板书)感情愈来愈强烈,过去的乡愁是为了衬托现在的乡愁,在最后一节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爱国之情,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具有以往乡愁诗无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唱出了时代的共鸣。

②教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理解,思考问题

为什么说“浅浅的海峡”,而不说“深深的海峡”呢?(学生讨论)

明确:“浅浅”言之所隔之海并不宽阔,本应密切往来,但现实情况是相互隔绝,这种阻隔不是海峡而是人为的原因,那么诗人渴望两岸沟通、祖国统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诗篇鸣奏的实质就是一曲爱国主义的强音,使这首诗独具魅力,广为传诵。如2003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纽约会见华侨时就引用了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可见两岸的沟通、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4、第四个环节:美美地说——挥洒诗情

山水能隔开一切,却隔不开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余光中老人的这首《乡愁》是所有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他自己也因而被称为“乡愁诗人”。诗中小小的邮票是浓浓的亲情,窄窄的船票是长长的爱情,矮矮的坟墓是萋萋的别情,浅浅的海峡是深深的爱国情。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仿照例句写几句话。

(三)拓展迁移 增进理解

1、学习席慕容的《乡愁》 〖朗读欣赏〗

(1)教师范读, 学生体会诗的情感基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2)学生朗读欣赏,感悟练习,然后教师点名朗诵 .〖小组讨论〗

4 这首诗共三节七行,非常短小,但却别出心裁,诗意隽永。把乡愁写得缠绵悱恻,令人感叹不已,全诗共用了三个画面来表达乡愁,请你描绘一下这三个画面,并说说这三个画面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故乡月夜的笛声

------寄寓月明之夜便会思乡

(2)雾里的挥手别离

------难回故乡的一种惆怅

(3)没有年轮的树

-------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朗读感悟〗齐读,感悟乡愁主题.

2、推荐作品欣赏: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乡愁四韵》,席慕容的《出塞》。

(四)深情朗读 课堂小结

(五)想象练习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

•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 乡愁是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仿写:乡愁是 --------------

幸福是---------------

欢乐是---------------

悲伤是---------------

痛苦是---------------

爱是----------------- 示例: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植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乡愁是离别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5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2、背诵《乡愁》——下节课课前背诵比赛。

3、课后搜集古今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准备下节课共同探讨。或者选取课文中任选一节诗,发挥想象,给它补充情节,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注意要突出原诗的感情——乡愁,可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想象情节应紧扣邮票、船票等。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教学反思】

个人故乡之思 主题 升华

普遍家国之思

第13篇:比赛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

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南通市通州区韬奋小学 蒋志杰

【教材简析】

1、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 册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二、探究新知

……

[设计意图:让学生……]

三、总结延伸

……

[设计意图:课堂……。]

【板书设计】

第14篇:教学设计《用数学》

一年级上册《用数学》

——马敏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的“用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题卡

一、导课

1、复习

同学们,有几只小动物找不到它们的家,你们愿意帮帮它们马?[课件出示动物找家图]

2、同学们,现在正是金秋时节,外面的景色可美啦,你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家,老师代小动物们谢谢你们,同时再带你们去郊外看看秋天的景色到底有多美,高兴吗?[课件出示一幅秋天图]来到郊外,你看到些什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像4个小朋友,6个小朋友,3个石榴等等都是生活中的数,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做到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数学(板书:用数学)

二、新授

(一)、学习用图1(相机出示课件)

1、秋天来了,你们喜欢道郊外去游玩,其他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道郊外去游玩,看它们来了,同

1 学们仔细看看,你看了 什么?(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讲得很好,接着看,又看到了什么?再接着看,你又看到了什么?(大括号和问号)

a、谁来说说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b、同学们自己说说,边说边做动作,开始! C、(出示问号)这个小问号真可怜,它是一个哑巴,它想问问题,可是不会说话怎么问呢?只好站在这里,你们愿意帮他问问问题吗?

d、谁来完整的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问什么? e、根据图上告诉左边有4个小朋友,右边有2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对了,因为是问把两边的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所以用加法计算) f、怎样写算式?还可以怎样写?(板书:2+4=6,4+2=6) j、式中的4,2,6各指什么? (二)学习图2(出示课件)

1、这些小朋友玩累了,想到小明家就住在这儿,于是他们6个人就想到小明家休息一会,可是刚到他家房子侧边,就看到了什么?小明见朋友来了,就赶快跑到地里摘向日葵来招待他的好朋友!(课件出示:摘了3个,?个)同学们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2、谁来把刚才看到的说给大家听?

3、(出示问号)这次,猜猜小问号又想问什么?谁来帮它问问?

4、这幅画告诉我们什么?问什么?谁能完整地说

2 一说?

5、师:这幅图告诉我们地里有7个向日葵,被小明摘了3个,问我们还剩下几个?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对了,因为从7个里面拿去3个,所以用减法)

6、怎样列式?(板书:7-3=4)

7、7,3,4在图上各指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47页“做一做”

图上告诉了什么?问一问?怎样列式?

2、做P51第

13、

14、15题。

孩子们,秋天的景色美吗?还有更美的呢!老师带你们去湖边看看。 (课件出示大雁图、青蛙图、小鱼图)让学生依次做题。

四、拓展训练

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一些数学问题吗?说一说,让小朋友们来解决。

五、渗透环保教育。

秋天的景色真是美极了,连水中的小动物也可爱极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会使我们的环境如此美丽呢? 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三、用数学

4+2=6 5+2=7 6-3=3 7-3=4 2+4=6 7-3=4 3

第15篇:声声慢教学设计(用)

声声慢教学设计

湖南省宜章县第六中学

曾友娥

13549542178 教学设想

首先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出浓重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得到细腻的情感体验,从而自然而然的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其次,引导学生自己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经历以及他的思想感情,做到知人论世;品味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之色”,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最后,在拥有细腻情感与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按照读、辨、品、背、写四步进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词的意境美及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2、体会这首词所运用的叠字等艺术手法,积累诗歌鉴赏的经验。

教学方式 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一剪梅》mp3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这么美的音乐把我们一起带进了课堂,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吗?(学生:《月满西楼》)歌词化用了哪位词人的哪首词?(李清照的《一剪梅》)那咱们一起来背背这首词。

《一剪梅》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千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凉意微微,鸿雁南飞,花飘水流,西楼月满。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二、初读课文

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诵。

2、指名评价:你认为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样?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

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跟读,并结合以下内容品味词作情感)

A、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B、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C、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三、置身诗境,初步体味 1、整体感知

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B、“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思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有人说《声声慢》是浓缩了李清照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而李清照也被称为“写愁第一高手”,那么,李清照的愁,究竟是什么呢?她又为何而愁呢?

(出示写作背景)李清照的父亲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幼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她18岁嫁给赵明诚,赵明诚善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她恬静的生活,卞京失守后,李清照也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病逝。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板书: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明确——情愁--独居之苦

家愁--丧夫之痛

国愁--亡国之恨

这小小一个愁字,又如何道得尽女词人的痛苦和哀伤呢?一个反问加感叹句,加重了语气,也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可见愁绪深远无边

四、再读思辨

1、在这首词里,有一句话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评价: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梁衡)。

2、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3、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

“寻寻觅觅” 表现作者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乡而产生的一直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 描写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声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晚年时,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退寒解忧,只有苦挨着残年。七组叠词,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上叩又别有一番愁情。

五、品读意象 赏析意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学生: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 (1)详析“酒”意象的特定属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秋风”意象略讲 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意象分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得出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5)略析“梧桐”意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六、结语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七、总结

(一))鉴赏方法归纳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以后在鉴赏诗词时要注意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明确:知人论世,表现手法,典型意象的作用

八、齐读课文,准备背诵

九、布置练习

武陵春

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雨泪先留。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似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解释词语并注音 (1) 尘香: (2) 梳头: (3) 舴艋:

2. 李清照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愁”字,她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真是不落俗套,别开生面。试从古典诗词中找出两三例喻愁的诗句。

第16篇:可能性教学设计(用)

《可能性》教学设计

抚州市崇仁县第二小学 孙美香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元旦文艺晚会抽签表演节目,让学生感受到通过抽签表演节目这是不确定事件,然后导入新课,本课时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三种不

同情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2、我的思考: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能把“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用于日常的交流中,所以我准备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让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3、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交流,体验事件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完整性。

4、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

5、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活动准备:

小组竞赛表格、奖品、抽奖箱、两种味道(水蜜桃味、柠檬味)的小糖果、课件

二、教学设计:

师:今天这堂课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游戏,而且要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出示竞赛表格),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游戏做得最好,有小奖品的哦,大家有没有信心啊?(有)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接受挑战吧!

1、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第一个游戏是——击鼓传花。老师先来介绍一下游戏规则:放一段音乐,由一个同学来控制,当音乐停下时,花传到谁手上,谁就上来表演一个节目(课件显示)。看小黑板,这边有四个题板,后面分别藏着奖品和数学题,大家想翻到什么啊?(奖品)那就来试试你的运气吧!(击鼓传花先后产生四名同学)

师:你先来选择一个题板,猜猜后面是什么呢?

生1:奖品。

师:一定是奖品吗?

生1:还有可能是数学题。

师:选择一块题板,有可能出现奖品和数学题两种情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我们来看看题板后面是什么吧?(奖品)

师:你选择几号题板,你希望后面会是什么呢?

生2:奖品。

师:如果不是奖品,还有可能是什么? 生2:还有可能是数学题。

师:有两种可能。[板书:可能]看看是什么吧。(数学题)

师:你来选择一个题板,有没有可能是让你上来给同学们跳支舞呢?

生3:不可能,因为只有两种情况。[板书:不可能] 师:看看是什么吧。(数学题)

师:现在只剩下一张牌了,如果老师告诉你四张牌中有两道数学题,两份奖品,现在这块牌后面藏着什么?还用猜吗?

生4:一定是奖品。因为两道数学题都翻过了。[板书:一定] 师:如果老师把四张牌都换成奖品,翻到的是什么呢?

生:是奖品,一定是奖品。

师:这个游戏大家都玩得很开心,看屏幕,根据刚才四个同学的翻牌情况,还有我们刚刚学习的“一定”、“可能”、“不可能”,你有什么发现,谁来总结?

A、每张牌都有两种可能,可能是奖品,也可能是数学题。

B、不可能有跳舞等其他的。

C、当四张牌中有两道数学题,两份奖品,前三个同学翻了两道数学题、一份奖品,最后一个同学一定翻到奖品。

D、当四张牌都换成奖品时,翻到的一定是奖品。

E、翻到的奖品有可能是铅笔,也有可能是小本子。

F、花传到哪个同学的手上都是有可能的。

2、联系实例——解决问题

(1).说说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吗?小组里说一说,一会来交流一下。

同意的给予掌声,认为不对的说说为什么。

生5:明天有可能停电。

生6:买彩票中奖是有可能的。

生7:人不可能不借助任何设备在水里面生活。

„„

(2).“一定”、“可能”、“不可能”判断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性的问题还有很多,大家会判断吗?现在我们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判断,听好游戏规则:小组合作,听清题目,每小组确定一个最终答案,小组长用手势表示,每答对一题就爬一格。(课件出示问题)

①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②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而东西。

③三天后下雨。

④太阳从西边升起。

⑤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⑥石狮子在天上飞。 有不同意见,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3).改变条件,“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相互转化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的都很好,老师也想说说行吗?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可能性的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忠臣被奸人陷害,被皇帝判处死刑。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要抽生死签。抽到生签就能免一死,抽到死签就马上处死。这时候这个大臣面对几种情况?(两种,生和死。)一个奸臣为了置他于死地,向皇帝进谗言,偷偷地把两张签都换成了死签,这时候大臣还有可能活下来吗?(不可能)一个士兵偶然知道这件事,很伤心地悄悄告诉了大臣,不料大臣知道后,反倒很高兴,抽完签后竟然没被处死,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生:把抽到签吃掉,剩下的一张是死签,他抽到的就一定是生签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大臣这么做,不但不可能死,还一定会活。老师这个可能性故事说的好不好呀?那要给予掌声肯定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可能性并不是绝对的,肯动脑筋,改变其中的条件,“可能”、“一定”、“不可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生: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像坏人想陷害忠臣,偷偷把生签换成了死签,却反倒救了忠臣。

(4).游戏:根据要求准备摸奖箱里的糖果

师:老师这边有一个摸奖箱,但是里面是空的,奖品——五个小糖果得由同学们根据要求来准备,看看哪个小组准备的最快最好。(小黑板显示要求)

① 一定摸到水蜜桃味的。

小组合作摆五个水蜜桃味的

② 不可能摸到水蜜桃味的

小组合作摆五个柠檬味的

③ 可能摸到水蜜桃味的。

小组合作,出现四种情况:

一个水蜜桃味,四个柠檬味 二个水蜜桃味,三个柠檬味

三个水蜜桃味,二个柠檬味 四个水蜜桃味,一个柠檬味

师:这以上的四种情况,哪种最有可能摸到水蜜桃味呢?(第四种)

师:老师最喜欢柠檬味的糖果了,该选择哪个呢?(第一个)

将准备好的糖果放入抽奖箱,请几个同学上台摸一摸,验证是否符合条件。

3、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守株待兔

师:刚才同学们闯了很多关了,同学们都没被题目难倒,山越爬越高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动画片《守株待兔》,休息一下。但有个小要求,结合今天学习的“可能性”谈谈自己的看法。(课件放映动画片)

生:兔子撞到树桩是偶然的,也有可能再撞死,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生:这个农夫很傻,兔子不太可能再撞树了。„„

师:农夫一定是没有把《可能性》这一课学好,才会犯这样的错误,相信同学们一定比农夫聪明,学好了《可能性》,就不会干这种傻事了。

4、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可能性,学会了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情,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你们将个个都是聪明的小阿凡提。

三、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四、课后反思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学概念

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从大家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数学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使“可能性”等抽象的数学概念易于被学生接受。

2、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3、堂气氛和谐,学生心情愉快。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他们的合作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心情愉快,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4组织调控不到位

初次游戏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活动时间过长,从而使整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头重脚轻,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意义不大可以和第二环节合并改为师生互动,作为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不是教学重难点,时间安排上还可以紧凑些、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

第17篇:辅导员用教学设计

队前教育活动课设计

小学

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幼儿期向童年期过渡的阶段。当他们离开幼儿园走进校园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佩带着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打着队旗、唱着队歌,这一切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盼望着自己也能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而这时他们对少先队组织的基本知识还一无所知,少先队组织在他们的心目中还很神秘。

因此,少先队应开展队前教育,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方法,循循善诱,一步一步的带领他们了解少先队组织,并最终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戴上红领巾。

队前教育

(一)—了解我们的队名

教育目的和要求:

知道少先队的名称,认识先锋人物的代表,简单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队员以这些先锋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启发谈话:

请同学们看图想想,图上的小学生胸前带着什么?(红领巾) 对,他带着红领巾证明他是一名少先队员,你们看他的表情,他觉得自己非常光荣,他非常自豪。同学们,你们想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吗?要想加入少先队,就要了解少先队,知道怎样做才能符合少先队员的要求。下面我们来学习少先队的知识。

二、了解队名:

我们的队名——中国少年先锋队 什么叫“先锋”呢?

先锋,就是为人类开辟道路的人,是为人民利益走在前头,不怕牺牲的人。如:

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贺龙、邓小平„„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

为人民利益献身的英雄:欧阳海、王杰、雷锋、黄继光„„

不畏艰苦、勇于创业的带头人:王进喜、焦裕禄„„

攀登科学高峰的科学家:李四光

他们都是先锋,我们要从小以先锋为榜样,继承他们的事业,成为建设祖国事业的接班人。

刚才举的例子都是成年人,在我们少先队中也有先锋:刘文学、龙梅、玉荣、赖宁„„他们也都是先锋,是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洪水中的英雄高建成。

1998年夏季,我国南方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空军某高炮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带病下水救人。

8月1日,高建成救起了几个战士后,又下水向一名被困在树上的战士游去。高建成此时已精疲力竭,他全力把小何一推,小何得救了,而高建成被洪水卷走了。

高建成光荣的牺牲了,中央追授他“抗洪英雄”荣誉称号。 辅助活动:争做班里的小先锋活动。

可从“学先锋从小事做起”,比一比,谁节约的零钱最多,谁的本领最大!

队前教育

(二)—我们的队旗和队徽

教育目的和要求:

认识队旗队徽,知道队旗、队会的图案和含义,教育学生热爱和尊重队旗队徽。

一、我们的队旗:

1、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包括大队旗、中队旗和小队旗。

2、我们的队旗是:

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红旗象征革命胜利。 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的领导。火炬象征着光明。这表明少先队员是在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学习一首儿歌:

燃烧的火炬金色的星

我们的队旗指前程

万里长城要飞腾

中华民族要振兴

二、我们的队徽:

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

三、队旗和队徽的用途: 1、队旗的用途:

少先队大队会、中队会和队活动时要插旗或执旗。平时队旗整齐的插放在队室中。 2、执旗的方法:

左手握住旗杆的中部,右手握住旗杆的中下部,紧贴体侧,旗杆与地平面成45度,旗面充分展开。 3、队徽的用途:

队徽要挂在队室中,时刻队学生进行教育。

天气炎热时,少先队员可不带红领巾,但要佩带队徽。

四、少先队员要热爱、尊重队旗、队徽。

在举行少先队的集会、出旗和退旗时,少先队员应严肃、立正并行队礼。让我们来看看雷锋叔叔是怎样爱护队旗的:

雷锋叔叔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少先队员,曾被大家选为中队委员。他每天都坚持戴上红领巾去上学,晚上也总是把红领巾叠的整整齐齐放进书包里,从不让红领巾粘上脏东西。又一次,中队外出过队日,雷锋是旗手。他感到无比的自豪!这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急忙脱下衣服把队旗包起来。大家怕他着凉,劝他把衣服穿上。雷锋却坚决的说:“我不要紧。咱们的红领巾,咱们的红队旗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要特别爱护它。”

小朋友们,你们要向雷锋那样,热爱队旗。 辅助活动:动手画队旗活动

队前教育

(三)—我们的标志——红领巾

教育目的和要求:知道红领巾的含义,学会系红领巾,懂得少先队员应该佩带和爱护红领巾。

一、介绍我们的标志:

1、我们的标志是:红领巾

2、红领巾的含义:

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二、学习儿歌:

红领巾 飘前胸

红旗一角放光明

心向胜利心向党

它是先烈血染成

三、学系红领巾:

1、将红领巾披在肩上,胸前两个角尖对齐。

2、左角压右角,将右角经过左角前面,拉到右边,左角不动。

3、右角经两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抽紧。

口诀:左尖压右尖,底尖转一圈,岔上拉底尖,底尖穿过圈。

四、要佩带和爱护红领巾:

1、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这是热爱少先队组织的表现。

2、少先队员要爱护红领巾。

党把红旗的一角授给少先队员,就是希望少先队员继承红旗的事业,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热爱红领巾就是热爱红旗,保卫红领巾就是保卫红旗,保卫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和明天。

爱护红领巾的秘诀:

戴端正 放平整

勤清洗 不乱扔 辅助活动:学带红领巾

队前教育

(四)—我们的队礼、呼号

教育目的和要求:

知道队礼的含义,学会敬队礼,懂得在什么时候敬队礼;学会呼号,知道回答“时刻准备着”表示自己的决心与行动。

一、了解我们的队礼

1、我们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

2、敬队礼的动作:第一动:右手五指并拢,直臂向前抬至与肩同高,掌心向左。第二动:右肘开始弯曲,腕不能有旋转或弯曲变化。右手向额头上方移动,成敬礼动作。此时,右手拇指距额头一拳,掌心相左前下方。注意胳膊不能挡住脸。

3、少先队员什么时候行队礼?

队礼是少先队的最高礼节。少先队员在升国旗时;在队旗出场、退场时;在烈士幕前扫墓时;在为来宾或英雄模范献红领巾时都要行队礼。在集会前列队、行进、检阅时,各大、中、小队长敬队礼,其他队员立正行注目礼。为新队员授红领巾时,新老队员互敬队礼。

4、队礼的含义: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5、“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一切为他人着想”,即一切为除了自己以外的同学、老师、家长及社会上的人着想。

二、我们的呼号

1、呼号的内容: 少先队集会时,要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呼号。呼号时右手握拳举在头侧。辅导员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少先队员回答:“时刻准备着!”

2、姿势:面向队旗,立正站好,右手握拳举起,右臂弯曲,大臂与肩平行,右拳贴于耳侧,掌心向前,当主持人发出呼号口令时,作此动作,呼号完毕,自觉放下手臂。

要求:呼号时声音洪亮,精神饱满,表现出队员的坚定决心。

3、什么时候呼号呢?

呼号是举行少先队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凡是中队活动或大会活动,都要举行队仪式,都要呼号。

4、怎样做到“时刻准备着”呢?

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消防员的故事。

同学们,消防队员从听到火警信号,跑到集合地点,再穿上战斗服、战斗靴,戴上战斗盔,发动救火车,开出大门,只用40秒,为什么能这么快呢?首先,他们思想上重视火灾的后果,所以听到火警信号时,就能飞快的赶到集合地点,登车出发。其次,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坚持训练和演习。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一丝不苟的操练着,在体力和技巧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消防员这样做就是时刻准备着。

同学们,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就应该做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严格要求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为长大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大好基础。 辅助活动: 练习敬队礼

队前教育

(五)—入队誓词学唱队歌 学做好事

教育目的和要求:

学会宣誓,知道宣誓是表达决心,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教育队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生活和学习的小主人。

一、入队誓词

1、誓词内容:

新入队誓词内容为:“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宣誓人:

2、为什么要宣誓呢?

宣誓是向组织表达自己决心的一种庄严形式。少先队员在加入少先队组织时,,在入队仪式上当着老师和众多同学进行宣告,说出自己愿意入队的决心,并保证落实在行动上。

3、宣誓的要求: (1)面对队旗。

(2)肃立,右手握拳举到耳边,挺胸抬头。 (3)吐字清楚,声音洪亮。 (4)宣誓人说出自己的名字。 (5)宣誓完毕后,右臂自然放下。

二、了解我们的队歌

——>

1、学唱队歌

(1)、读、理解歌词大意

(2)、背诵歌词

(3)、听唱队歌

三、入队时要为大家做一件好事 1、什么叫好事?

帮助他人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是别人感到愉快,方便别人,助人为乐,为此付出自己的心血而劳动所做的事叫好事。 2、观察现实生活,谈谈有那些好事可做? 3、你做过那些好事?

你准备做那些好事?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坚持长期不懈的做好事,你能做到吗?

辅助活动:做一件好事

队前教育

(六)—争取加入少先队

教育目的和要求:

知道入队要自己向组织提出申请,学会写入队申请书;教育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少先队。

一、队章的有关规定 队章规定:

1、凡6——14周岁学生都有资格入队

2、入队要本着自愿的原则

3、要加入队组织,还应愿意遵守队章的要求。

4、要主动向队组织提出申请。

要向中队委员会提出申请,让少先队组织知道自己的心愿。

5、队章还规定:

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

二、教师为学生讲解申请书的格式和内容

申请书

我是一年级小学生,我知道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队礼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努力做到“五爱”:(爱祖国 )、(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物财务 )、做党的好孩子,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我戴上红领巾,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红领巾增添新的荣誉。

申请人

三、教师带领学生练习书写申请书

四、学习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申请书内容记心里,

你拍二,我拍二,早日入队是心愿,

你拍三,我拍三,努力学习接好班,

你拍四,我拍四,关心集体做好事,

你拍五,我拍五,同学之间要互助,

你拍六,我拍六,全面发展最优秀,

你拍七,我拍七,不怕困难友毅力,

你拍九,我拍九,队旗在向我招手,

你拍十,我拍十,光荣加入队组织。

第18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用)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沿、际”两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鸟图片。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前板画)

师: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师: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天,这就叫——坐井观天(师板书)(齐读)

二、新授:

1、谁来给同学们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读)

师:青蛙坐在井里,小鸟在哪里?(生答)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生字卡片“沿”,带拼音读。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师:我们知道了“沿”的读音和用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生说,师范写、生写四个)

同学们字写的很棒,相信课文读的更好 , 我们打开书,继续走到青蛙和小鸟身边吧!谁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指生读。

师: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

同学们读的多好啊,就这样,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自己读一读他们的另外两次对话。

指生读,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有多大?)

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师:什么是大话?

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师:这个词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边际。(出示沙漠、大海的图片)学生练习说话。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

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青蛙也是这个故事当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谁认为自己能读好青蛙说的话,你也勇敢地举起手来。

师:可是青蛙不懂得这个道理啊,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

6、7段。(生齐读)(师出示“信”生拼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生答)

师:单人旁加个语言的言,中国人崇尚信义,意思是做人应该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言而有信的人。谁能用信来扩词?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课后扩展:读儿歌。

太阳、月亮、地球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播放动画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 小鸟 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高新区五龙口小学

李莹莹

第19篇:《用信息表达自我》教学反思

本课是四年级信息技术的第二课,是对第一课的拓展与延伸。本课重在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的准确性、详细性。在例1中通过“自我介绍”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和勇气,同事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例2中通过小女孩和消防员叔叔的对话,显示了信息表达的准确性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重大意义,在这一环节中采用在学生们之间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实际对话,更能使孩子们理解信息表达时,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介绍一件事情,要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人物,有条理地描述所发生的事。本节课气氛活跃,孩子们畅所欲言,真正体现了信息的交流,双边的互动,通过表达自我,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优点,展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最后,总结本课的收获,为了让信息表达效果变得更好

1、讲故事时,配上手势和表演,更容易打动听众。

2、古诗配上图片,阅读起来更生动。

3、作自我介绍,语言要清楚、简练。

4、语言幽默会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5、语言要贴切、描述要准确。

第20篇:用例规约:教学信息查询

用例规约:教学信息查询

用例名称

简要说明

指的是用户在登录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后,根据关键字查询所要知道的信息,系统根据用户的输入关键字输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并将信息显示出来供用户查阅。

事件流

基本流

1.用户登陆进入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2.用户在学籍管理系统、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模块中选择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模块。3.用户输入身份验证:用户名跟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4.系统弹出‘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页面。

5.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选择‘查询’功能模块,并点击登录。

6.根据系统查询提供的条件进行查询,条件包括关键字、年份、课程、授课人、具体时间、地址等进行查询。7.用户根据所要查询的条件输入数据并提交操作。 8.系统根据输入的条件进行查询,将数据列表输出。

9.系统输出的信息可以根据条件进行排序,排序包括时间、年份等。10.系统根据选择排序条件,将信息进行排序的信息输出。 11.查询出用户所需信息后,退出系统或者返回主界面。

备选流

用户对查询的信息有异议时

1.当基本流8或者基本流10发生后,用户对查询出的信息有异议时,用户选择数据信息反馈。

2.用户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意见信息,并通知管理员通知有异议的信息。

特殊需求

前置条件

用户所要的教学信息跟已登录系统;

后置条件

输出所查询信息;

扩展点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