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作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15:5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方法心得体会之

教学方法心得体会之——我与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今年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

历史学科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高果呢?这一直是我们这些历史教师不停地琢磨、探讨的。

一、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要有机的结合。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所以在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你也要会背诵;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上课中,经师生碰撞,你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后更要备“课后课”, 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抓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因此,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三、借鉴别人的东西,是最快的途径。应该坚持听校内外其他教师的公开课或常规课,同学年的教师互相听课。各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课堂要随时开放。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网络这个研讨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发表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方法,开阔自己的教学思维,学习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搞好教学课堂的实效。

四、加强课堂上的管理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因为糟糕的纪律之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学生有溜号、睡觉等现象,要及时纠正。其实想要控制学生也很简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想要成绩,你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愿意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什么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学生能学到东西就行。

②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尽量不让他们拉后腿。最好是能稳定住他们的情绪,想办法不让他们在考试中落队。其实所谓的补差,就是“治懒”。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必须让学生记笔记,让学生动起来。把书由“厚”变“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无论怎样高效,最直接的检验结果还是体现在试卷上。要答出一份满意试卷,培养答题技巧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六、养成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的习惯(这种方法最好在好学生中提倡) 错题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整理错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在总结中前进,没有总结,只能停滞不前。整理出有价值的错题好题,总结出学习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做法,有很多老师做的要比我好多了,希望你们把你们的更好的做法贡献出来,让我们更好地借鉴,也让我们年级历史成绩提高

推荐第2篇:化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化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大石桥市第四初级中学

于亚芹

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上都有提高。本文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

1 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1、创设提问情境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让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 2 高。例如:在讲到《金属的活动性》时,如果教师仅告诉学生金属的活动顺序,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让学生经过实验,以填空的形式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然后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如在讲到《氧气的制取》时,针对二氧化锰的作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并进行实验:①加热二氧化锰,②加热氯酸钾,③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从而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只需总结就好了。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索性实验培养的关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转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并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提出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即“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因而深化自主探索的特点是:正确提出问题,自主选定方法,独立创新实验,自主寻求结论。

例如:例如在讲《水的组成》时,我以故事导入创设情景, 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我以火在水中燃烧的视频导入创设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这样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3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视野。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4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教师通过精讲精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主观性和自觉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就能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四、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就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

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人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奉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迎接挑战,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推荐第3篇: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广元市大石初级中学 徐东荣

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然而,事实上,语音教学的效果与我们想要达到的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不能独立拼读识词,对于音标认不全、记不准;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顺序,鹦鹉学舌式的语音发音方法,为了方便记忆,在单词上注释中文汉字或拼音,当众朗读有羞怯的心理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大部分的学生英语拼读不过关,只有少数能顺利完成拼读。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音教学,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学好音标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语音、语调。我们应认真抓好音标教学,使初中生人人都能认识音标,读准音标,能够看音标读单词,拼写单词。教好音标,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

教师在教学中,或许是时间的限制,或许是认为音标不是教学的重点,就忽视了音标教学,学生的读音只是靠教师的领读、模仿、听来学习的。这样学生即使当时听了,会读了,也能读对,可是对新学习的内容,下课后,或时间一长,就忘了。所以学生靠领读、听、模仿是难以掌握读音的。为了让学生读音规范、正确,尤其在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编排,把音标教学穿插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掌握音标,能通过音标学习单词,保证读音的正确性。当然也离不开课外学生自己的努力。音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了正确的读音,才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由浅入深。

在完成字母教学和所有音素的基础上,在重读闭音节和重读开音节中,从5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入手,引进发音教学最基础的规则。通过反复不断地比对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达到耳熟能详、见词读音的境界。我们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单词构成与单词发音的连接关系,并通过记音标来发音从而很好的记忆单词。同时,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逐渐向学生介绍单词的音节和重音的基础知识。

教会学生按音节读单词音节教学虽然比较简单,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一是因为词型变化的认识受音节的认识的直接关联,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如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名词第三人称单数、名词复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以及最高级的变化规则。二是因为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正确拼读和科学快捷牢固的记忆也是由音节的划分决定的,对于出现的比较长的词汇,我们教会学生正确划分单词音节,并按读音、音节组合、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效果特别明显。在音节教学时,我们按照先教音节类型再教音节的划分的顺序进行教学。初中英语初始阶段存在大量的单音节词,利用这些词进行音节教学有直观、明了的效果。当然,音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拼读。拼读中应改变按字母排列顺序逐个字母拼读的惯例,最好领学生按音节和读音规则拼读。对于单音节词,学生容易读,也容易记住,但对那些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学生在朗读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音节,把一个较长的单词划分成“小单词”,这样学生读和记就容易多了。

三、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语音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

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语音和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略读捕捉信息,即要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时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主旨大意,切忌偏重两个词而忽视全文。同时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

推荐第4篇: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英语学习主要分为词汇、语法,阅读与作文四部分,听力也很重要,词汇是基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其余都学不下去,因为中国人学外语最困难的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记忆课文内的单词最好的办法是把相关的课文背出来,背诵课文的好处远不止记忆单词而已,可以熟悉语法,可以培养学外语不可或缺的语感.当然背诵课文很费时,你可以挑重要的句子背。

英语中有很多中词,介词,动词,名词等,要学会分类,词组也很重要。看课外读物时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要立即去查字典要学会猜意思。一定要有一本英语字典,这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因材施教,尽量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对于优秀生应该为他们补充一定的课外内容,进一步提优。而对待学困生,则应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听说读写,经常要和他们复习,记忆方面要多下功夫。注意他们取得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出现的懒散现象,要批评但不能过份打击。

推荐第5篇: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浅谈

陵原中学 樊小刚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的过程。在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取得效果是否完美。个人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教学方面 (1)、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尊重实际体育教学条件和新课标教学内容的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学校体育教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体育室内课上,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来设置一堂好的体育课为主导 。在体育室外课上,根据新课标的教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体育设备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课堂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积极参与。同时体育教学需要遵循“简单、实际、易操作为基本出发点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体育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使体育教学课堂真正的回归自然。

(2)、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一些动作要领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体育教师的想象了。因此,我们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回过神,在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明白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继续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才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 、理论与实践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新课标教材是体育教师进行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体育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 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技术动作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听说各式技术动作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效率。

三 、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熟悉新课程标准,因为新课标是我们体育教师的教学依据,它指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我们应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切实落实到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时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达到有效教学。

推荐第6篇: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北林区四方台二中吴丽丽

通过近十年教学的摸索与总结,我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下列的教学方法让我在教学中受益匪浅,愿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一、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究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为了扭转当前学生不重视地理课的现象,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为此,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为了不使学生盲目、被动地学习地理课,首先要上好绪论课。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既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又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学习时“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填图作业做到具体规范等。 其次,精心设计引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言虽不是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地球内部结构”时,先谈已经学过的《地球在宇宙中》、《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然后这样导入新课:“顺着前面所学课程,我们就好象乘课本这页小舟,进行了一次漫长遨游。我们出发于遥远太空,沿途观赏了银河系的外貌,访问了太阳系的家族,揭开了八大行星神秘的‘面纱’,穿过了大气层来到地球表面。那么地球内部究竟蕴藏着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驶向地球内部考查一番。”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都作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二、插叙教学法

随着现在中招考试的形式发展,在地理不被列为备考科目的情况下,学生普遍厌学地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地理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插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地理教学的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利用谚语、成语、格言佳句以及生动有趣的事例或数字插叙,形象地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的原理和现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创造一种美的境界,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讲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时,引用毛译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宏伟诗句说明赤道的线速度最大。在讲长江准静止锋时,引用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说明两股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摆动一个月左右造成阴雨连绵的“梅(霉)雨”天气,同学们如身历其境,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特点的理解和巩固。

插叙在地理课中的妙用,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课堂效率,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必须在备课时狠下功夫,博览众采,有的放矢。插叙的内容要紧扣教材,务求实用,切忌搞花架子, 不少老师认为地理难教,很多学生也认为地理难学。其实,只要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把地理教活,把学生教好。在新课改中探索尝试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授课效率地理教学中,新课导语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起着渗透主题、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和创设情境的作用,风趣幽默的谜语导入,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学生的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产生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如教学"地球仪"的有关知识时,先让学生猜谜:"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讲"地图"时,则用"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的谜语导入,教学"中国的疆域"时,用"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在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世界最大陆"导入新课。通过这些谜语导入,使学生形成空间轮廓概念,加深对地球、地图特征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中学习。只有学生觉得有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才会感到轻松愉快,有了愉悦感,就能产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挚友,更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还常常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学生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比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成功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成功激励是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心理上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再次获得成功,再次体验心理满足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经常体验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并且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学生的这种探究精神,维持这种积极情绪。如当学生答对了问题或发现了新问题或提出了新观点或考试进步了等,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这种方法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同样有作用。如我校美术班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对数学、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等科目的学习感到吃力,有的同学甚至想放弃这些知识的学习,所以上课时不听课的同学相对较多。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将考试试题难度降低,在一次考试中,有一位同学原来学习态度较差,但近段时间较认真的学生考试及格了,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并以他为例,说明学习态度与成绩的关系,课后又单独找这位同学谈心,鼓励他,帮助他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告诉他学习地理的方法。在此后的考试中,这位学生无论题目难易都能考及格,在题目较易时还能上80分。平时,只要班上某位同学有进步,我都会表扬鼓励,此后这个班学习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地理成绩进步很快,与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了。

4、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观,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学习"地球的运动" 时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寓抽象的教学内容于生动形象的情景画面之中,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精辟的解说词,声情并茂的动画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很容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激起情感上的愉悦,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一节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时,我以珠江三角洲种植的农作物的变化(由粮食→蔬菜)为例说明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通过师生互动,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习效率。

5、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开展地理小报的制作、评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选择一些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专题,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以地理小报的形式来学习。比如六年级自然地理中有关宇宙的知识介绍很少,但学生们对神秘的宇宙非常感兴趣,我就组织同学们收集有关宇宙的知识、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要求4人为一组,合作编一份主题为"宇宙知多少"的地理小报,并评选出一些好的作品,张贴于校宣传橱窗内,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知识,选择适宜的辩题,开展辩论赛。我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拟定一些辩题,展开辩论赛。由他们自由组合成两队,抽签决定正反方,各选出四个辩手,并分头去确立论点、收集论据、组织辩词等。同时也由学生自行商议,邀请一些老师作评委。例如:结合"中国人口分布"教学,拟定"中国人口分布现状利大还是弊大";结合"中国水资源"教学,拟定"喝纯水是不是好事"等,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赛前的准备、赛场上的唇枪舌剑,学生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更加严谨,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说能力。

6、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体验中学习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要体现这一理念,我想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入手,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加强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请同学谈谈夏季、冬季的昼夜长短情况(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从上学、放学体会到);中午12时太阳高度的变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观看北京奥运会的时间等类似的生活情景体验,使得复杂的情景简单化,有利于学生接受,也使得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要实现地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能力,力争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7、合理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了。总之,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同行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探索尝试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一定会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推荐第7篇: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推荐第8篇: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的作用

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的作用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护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们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误区,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好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七点:

一要对学生严慈并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二要严而有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三要严而有度。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

四要严而有方 。伊索寓言说: “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这样那样要求学生,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痛”,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五要严而有恒。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六要严中求细。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细”本身就是爱。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人才,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这种爱和情就是关心、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种情和爱既深刻又博大。慈母对孩子之所以无私,是因为有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付以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那就是一种更加崇高而伟大的爱,它强烈地感化着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感悟人生,走向社会。

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严中有度,乐中有趣,在学习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推荐第9篇:浅谈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作用

浅谈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作用

关键词:

科学素养 严谨细致 实践创新

科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到各个学科,现实的教材足以说明科学这一学科在学生的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虽说科学在小学阶段不是考试科目,但是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个学科都有科学的影子,反过来这些学科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了这一理解几年来,我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结合实际我在教学中有序地开展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活动,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较为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心理,增强了科学素质。优秀的成绩告诉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综合能力的培养,总结认为在活动中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要让孩子知道必须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才能有所作为

通俗的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创造发明,甚至于一般的学习研究,没有起码的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精神,很难取得一定的成就。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茅以升说过“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高峰的人”因此,在科技活动中应注意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锻炼。我们成立的兴趣小组足以说明刻苦钻研、不怕困难的重要,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他们在日常生活、科学知识及科技、科学书籍中已接触到一些自然科学的奥秘,并对它产生了好奇心。对小组开头安排的一些趣味性活动感到很新鲜,对能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也很高兴。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一般来说比他们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要深、要广,比如我在组织孩子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五大行星时,真正适于观察的条件并不多,一般要在晚上的八九点的时间,并且还受气温、天气阴晴、风力等因素的干扰。调试天文望远镜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并且要有耐心、恒心。再如各种资料的搜集、调查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例如我组织孩子们去老漳河进行环境调查,得带着各种器材,闻着污水味道走五六里路,活动困难重重,有的学生的兴趣开始不稳定了,畏难心理萌生,打退堂鼓的也有,可是我能与孩子们一起坚定信念,克服了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在各种考验面前,我一方面向他们讲述科学家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探索真理的故事,使学生受到鼓舞。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互相帮助,提高信心。法拉第有一句座右铭:“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在科技活动中,就应该注意让学生树立敢于成功,不怕失败的坚强信念,在各种困难中磨练成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让孩子们明确:有决心,有信心,不畏艰苦,是做科学这门学问的必备的品质。我们要善于从小学着手培养孩子们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孩子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让孩子们明白实事求是、严谨细致才是科学

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实验得来。”在用现代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倡细致严谨、一丝不苟,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的价值。每周学校的“科技活动”课,我从三年级开始就严格贯串“认真”两个字。在每一次上活动课之前都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工具:剪刀、刻刀、胶水或双面胶带;当学生拿到制作材料,找出所需的卡纸后,先看制作说明或制作步骤,了解本制作的基本方法;在动手剪刻各部件之前,先阅读剪刻符号进行正确的剪刻,交给学生对每个部件在反面写上部件名称;最后用刻刀在虚线处、点划线反面刻痕从而完成制作。这样每一个活动完成后,学生的图纸阅读能力和动手实践都会显著增强,伴随形成的就是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习惯和对科学的兴趣。

对于兴趣小组的学生,从开始对锋利刻刀的小心翼翼;到后来学习锯子和用烙铁焊接等技术的娴熟掌握;从对船模、车模、航模的一窍不通,到自己能很快的完成一辆四驱车的制作,都是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结晶,是刻苦学习的成果,每当此时我总是激动不已。然而在此过程中我得时刻十分冷静,时刻提醒学生在这个时刻要特别注意不要半点马虎,要精益求精。努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从时间上、制作的标准上、效果上来锻炼同学一丝不苟、积极求索的科学作风,使他们学到了对科学进行探索研究和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些态度和方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素质。

三、注重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开展科技活动中,我努力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同学们,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智能,鼓励他们去培养创新能力,以科学经验来指导活动,又不拘泥于书本的一种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去大胆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利用互联网等途径,以便在课外活动中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兴趣使其在自身断发展中得到充实。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现代科学的重大突破”、“光导纤维”、“太阳能发电”等前沿的科学应用和探索,和学生上网去领略科技浪潮中的新成果,把他们引向科学的大门。我发现在活动中,同学们思路比课上还要活跃,经常能提出很多设想,很多看法,我特别欣赏和保护这种寻求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把思考和探索和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发挥科学的价值。如教学《空气占据空气》一课时,有一个实践题:一个装满水的塑料杯,倒立放入水中,不从水中拿出杯子,怎样才能把杯子中的水“赶”出去,让空气又占据杯子的空间。准备的材料是一根玻管,一个烧杯,一段橡胶管,让学生讨论利用这些材料,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常规的几种方法解决后,继续启发:“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同学们苦思冥想起来。猛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指着橡胶管说:“可先在塑料杯底戳一个小洞,然后把橡胶管插进去,接口处不要漏气,再向橡胶管吹气,这样可能会使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边说边上实验台进行演示操作,果然成功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是要教师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就会既开发智力又有所创新。在实践过程中类似的小发明确实很多很多,当学生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开始涉入新型材料技术等未来世界领域时,我就会热情地支持他们去探索,逐步地引导他们在科学的太空中自由翱翔。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科技活动能极大地吸引青少年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从单纯的兴趣到自觉地去学习许多课外知识,这想必就是极为重要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创造吧!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必须把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励他们去进行学科探索,鼓励他们去思考、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科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才能切实发挥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作用。

推荐第10篇:鼓励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鼓励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hscf.cn 发布:2007-9-6 11:32:30 来自:黄河之声杂志

浏览:

■赵康朔

与我同行的老师经常问我:“我看那么多同学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你一不骂,二不罚学生,而学生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那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赏识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了悲惨的场面;有的感受到形象变形夸张的视觉冲击力;有的感悟到的是一种战争带给人类的思考;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三、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

17 次 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1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独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以“过去难忘的日子”为主题创作一幅画,课前我布置同学们收集过去快乐难忘的DV录象、照片、故事等,课堂上我先出示我的旧照片,让同学们辨认,看到我过去的样子同学们议论纷纷,继而给他们讲了我求学道路上碰到的艰辛和坎坷,聆听我在大学校园中成长的快乐,欣赏油画《同学·永乐》,这是我们在上大学期间,去到山西运城永乐宫临摹壁画时,休息期间同学们在一起难忘的快乐的画面„„这时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他们快乐、难忘的过去一个个浮现在眼前,这时给学生们机会把他们按捺不住的情绪及时的释放出来,他们讲的津津有味,听的同学们一会掉泪、一会哈哈大笑,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过去的日子”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11篇:某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2016xxx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找范文就来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篇 初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学黄笑云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的过程。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下是本人结合这几年来体育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保持爱心,激发学生的尊师之情\"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怀揣一份爱心,保持高度的热心,选取恰当的方法,体育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养。体育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教师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上课时天气热,老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天气较冷时老师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痛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沉着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在练习中会违纪,这就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来解决问题,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而定。

二、融洽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融人到课堂练习中,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总结的基础上学习,教师再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徉的困难,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耐心地指导学生。比如我在上初二年级立定跳远课时,首先让学生做模仿练习,体会怎样才能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全身协调用力。让学生带问题去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锻炼学生的跳跃能力,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更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本节立定跳远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找范文就来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并在练习前观看有关录像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比赛法:通过游戏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启发法:依据\"实践----认知----在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

4、鼓励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5、指导纠错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示范指导和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体育课堂设计要求以学生为核心,以活动为媒介,以情感为纽带,使师生双边教学关系得到和谐发展。作为教师应该预料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因素,特别是来自学生的反应,从而对症下药,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掌握自己喜爱项目的运动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进入高中选项教学奠定基础。

第12篇:读《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翻看了加里·d·鲍士奇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有效教学方法》第一章提出“促进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他说,这可以“从过去60年的调查研究中找到证据”。这五种关键行为是:

一、清晰授课:能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关于清晰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我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问题。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样化。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我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

三、任务导向:有研究表明,老师用于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做小动作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

五、确保学生成功率。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效教师?

一、激励性人格,首先要热情,其次要热心幽默,最后是可信任感;

二、以成功为导向;

三、专业品行。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行为,积累自己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要经常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要做的:

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

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

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四、教师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教学语言要有特色,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无效。

以上就是我理解和感受,当然若想把理论付诸于实际还需要不断的尝试,我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体验失败与成功,长期追求和探索。

第13篇:学习积极教学方法心得体会(材料)

今年年后,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县国际计划中关于积极教育方法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我也掌握了一些在与孩子沟通,管理孩子的一些方法。在此,我将本次培训的内容,以及我自己对于积极教育方法的一些理解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

一个儿童经历着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和发展,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身体的发展,而是身体、情感、社会、认知四大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儿童的发展需要经过很多年的时间,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他们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积极回应方法都不同同。比如说0-1岁的儿童需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父母就应该多给予拥抱,交谈,微笑等;2-4岁的儿童开始形成思维能力开始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4-6岁的儿童能够自己组织游戏,通过游戏帮助他们掌握“规则”等。那么对于我们小学老师而言,我们来看一看7-12岁的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和积极回应的基本方法:

1、是相对稳定的阶段,也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2、儿童身体发展比较快

3、儿童能更好地控制自己

4、在情感方面,这个阶段的儿童仍然是可塑的、适应性强的,非常需要成年人的鼓励和支持。如果体验失败多于成功就会不断地认为自己无法满足承认期望,从而丧失信心甚至形成自卑的人格。通过积极地强化办法,可以形成和发展儿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儿童体验和感觉到擅长于做某些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体验到的成功大于失败,就会养成勤奋的人格。

5、在认知方面,看问题有绝对的倾向化,具体表现为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因此,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暴力性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6、能明确地分辨公共和私密的生活,有了保护隐私的需要

7、在社会发展方面,儿童开始形成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自己组织、安排、开展教育和娱乐活动

8、逐渐形成了世界观和价值观

9、强烈地意识到有些人有权利,如老师和父母

从这些年龄发展特点上可以看出,儿童的发展特征会受到父母和老师不同管教方式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现在请老师们想一想,你在教育教学中常对孩子们说的是哪些话呢?是消极的话多还是积极的话多?当你说完之后有作用吗?我们来看看“儿童最不喜欢老师、家长常说的十句话”和“儿童最喜欢老师、家长常说的十句话”,看完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是对儿童的否定,一个是对儿童的肯定,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下,会对儿童的人格产生不同的影响。经常得到否定的儿童会怀疑自己,从而否定自己产生自卑的心理,反之经常得到肯定的儿童会更加自信,

多年来,我们还常看到一些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换来孩子们的不理解和反感;以爱孩子为名所采取的种种教育措施,到头来却发现效果适得其反;更有甚者,因为方法或沟通不得当,导致严重的冲突甚至酿成流血悲剧的情况,也并不鲜见。这种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反到不被孩子接受的窘境,究竟是如何造成的?究其根源,就是理念不足、方法偏颇。因此,基于种种现实情况的考量,如何巧妙地运用教育方法,让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远离暴力与疏离,培养积极健全的人格,便显得尤为必要了。而积极教育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植根于社区的儿童工作者们开发出来,并予以积极地探索与推行。在我们现在教育中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如平等、赋权、优势视角、参与等。然而,与传统教育方法相比,这些方法有时由于过于追求和强调儿童的权利,却忽略了儿童的责任,而显得矫枉过正了。因此,需要予以澄清的便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要尊重孩子的,但真正的尊重是把孩子们当成拥有独立人格的平等个体来看待,既承认他们享有的权利,也要让他们承担自身的义务。积极教育方法建基在保障儿童权利与责任并行的理念之上,在充分尊重儿童权利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以使其成长为合格的公民。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积极教育方法的定义:

是非暴力的,并把儿童当作学习者给以尊重。这种教育方式能帮助儿童获取成功,给儿童提供资讯,并帮助他们成长。

积极教育方法不是:放纵孩子;让孩子为所欲为;没有规矩、限制和期望;短期回应、打骂等惩罚措施的替代品。而是培养孩子自我约束力的长期教育方案;和孩子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教会孩子受用一生的技能;提高孩子应对挑战的能力和自信;教会孩子学会礼貌、非暴力、同理心、自尊、人权和尊重他人等。

积极教育方法定义主要在这四个方面:基于儿童的发展规律、非暴力、解决问题为导向、尊重儿童。

在过去的2012年里,我们看到了浙江幼儿园老师虐童案,河南校园学生被砍案,而几乎在学生被砍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再加之早前的幼儿园幼童被杀戮案等,所有的悲剧都发生在了最弱小、最无辜的生命——儿童身上。所有这些对儿童所实施的暴力严重地摧残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暴力的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沟通方式、作为教育的方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因此,应当明确且重申的一点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快乐地成长,反之,则会背道而驰。

那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暴力行为呢?暴力是指成人对儿童造成的一切伤害,包括有意的伤害儿童,或利用儿童达到某种目的。儿童受到(或觉察到)的任何导致儿童受到身体或情感伤害的行为,包括父母出于教育或教导孩子的“善意”。如何确认暴力?确认暴力的3点提示。虐待和忽视也是暴力的表现形式。虐待与忽视又分为(身体、情感、等)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意或无意识的上海路儿童,那么虐待与忽视会对儿童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经历过虐待和忽视的儿童:

 会成为不快乐的、愤怒的、没有自尊的成人  会因为受到虐待而死亡

在我们国家,以及国际中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来维护儿童的权力,保护儿童的成长发育,尊重儿童的人格。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积极教育方法的原则:

惩罚使用不当会使儿童无法预计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感觉无力避免惩罚而带来无助感,开始自暴自弃,结果就会是:惩罚再起不了作用。因此,与儿童一起定立规则时需要: 1.明确肯定,给予儿童明确的指引,对于不能接受的行为要清楚的说明和界定, 肯定地说明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惩罚时,并且当行为出现时,要切实执行惩罚,即:赏罚分明。

2.合情合理,惩罚前必须先给予警告,即事前告知儿童哪种行为是不适当的,以及这种行为将会导致的惩罚及后果,让儿童有心理准备,而不是威迫和恐吓。给予警告后还是再犯,必须言出必行,施以之前所说的惩罚;警告只会第一次有效,之后的警告已经没有阻吓性。成人口头上的惩罚和警告没效,可使用简单的时间隔离。如儿童当日没有被罚或次数减少,应给予称赞。

3.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地说明这种行为属不适当的行为,其原因及所带来的后果。鼓励儿童尝试记住正面的行为,若儿童忘记了,可以提醒他应有的正面行为,而非以惩罚来恐吓他。留意并实时赞赏儿童的正面行为。当惩罚和赞赏同时使用,负面行为便会被抑制;如因赞赏的行为是可以取代被惩罚的行为,效果更明显。 .

因此,在使用积极教育方法的过程中,要遵循明确肯定、合情合理、心平气和三方面。

一个儿童的教育不仅仅在于老师,而是家长、老师、社会三方面的共同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模仿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对儿童早期情绪和性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溺爱和照顾过多会使孩子养成幼稚、胆怯、任性、粗暴、无责任心、社会适应性差、依赖性强的性格。如对孩子采取冷漠忽视或粗暴压制的态度,则会使孩子的性格倾向于对人冷漠、孤僻、不合群,有时则有反抗、暴躁、执拗的表现。如父母对子女态度亲切、讲理、民主,则儿童大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父母对人处事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的言行对儿童的深刻影响常可延及一生。可见,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对儿童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共同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呢?我们来看一看积极教育方法的态度:

1、态度不一,子女受害。会导致两中现象:

1) 缺乏安全感。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安全感至为重要。如果父母在管教子女上经常发生歧见,孩子的行为规范会得不到明确指引。一方说可以,但另一方却说不可以,孩子做起事来便不敢安心行动,在失去安全感的情况下,对身心成长会造成障碍。

2) 导致不良行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态度飘忽不定,使孩子难以适应,经常战战兢兢,情绪不稳定。有些孩子动不动就会发脾气以宣泄不满。也有些孩子会懂得讨好对他有利的一方,以逃避责任或处分。长期如此,正确的是非观念便难以建立。

因此,家长在教育中,应该态度一致,帮助儿童正确的判断对错,明辨是非。

2、分工负责,互相尊重

1) 父母协调。父母要互相尊重对方在管教方面的意见,切忌在子女跟前批评另一半的不是,孩子听后会并回应,另一半失去尊严,以后便难以管教孩子。若父母双方出现意见不一时,要避免在子女跟前表现不满,以互相尊重、合作协调为原则,事后私下再深入讨论。

2) 合作:共同商讨时间表。家长和教师必须了解亲子共叙天伦的重要性,因为适当的娱乐,对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建议父母、教师和孩子、学生共同商讨、安排作息时间表,衡突自可避免。

3、调停冲突,缓和压力 1) 调停.缓和方法。父母管教子女时出现意见分歧,最常见的例子是一方严厉地责备孩子时,另一方却觉得孩子即使有错,也不必大发雷霆,因而发出怨言,甚至袒护孩子。这样会使孩子有恃无恐,更加坚持错误做法。

2) 先教孩子认错。当遇到配偶或家长被孩子激怒而发火时,应先教孩子认错 3) 一方面说出父亲或母亲的感受,以平息他/她的怒气,亦可提醒一些固执不愿认错的孩子:纵使受到父亲或母亲的责备,但他/她仍是疼爱他的。

4、坦诚沟通,寻求协调

父母两人以及教师的成长背景有差异,对教养子女的尺度及方法,常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管教孩子并没有一定的答案。为了减少管教上的分歧,父母双方或老师必须共同研究,协调出一致性及一贯性的管教原则,不可因时或因人而异,令孩子无所适从。如果双方无法协调不同的教育方法,可寻求专业人士意见。这也就说明,我们老师要多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致我们的教育方法。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积极教育的方法:

积极教育方法共分为五步法: 1.设定孩子的成长目标

2.设定你的策略:温情与指导

3.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穿着孩子的鞋走走路 4.分析孩子的行为问题

5.应用积极管教的技巧解决孩子的问题

一、设定孩子的成长目标

孩子的成长目标分为长期的成长目标和短期的成长目标。比如设定一个短期的成长目标,“希望你的孩子和学生马上做到的五件事是什么?”可以与孩子一一罗列出来,并执行。长期的成长目标如“当你的孩子或学生三十而立的那一天,你期望他/她具有哪些素质等”。如果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冲突时„„

二、设定你的策略:温情与指导

温情是:情感上的安全感、无条件的爱、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情感、符合孩子的发展水平、敏感地意识到孩子的需求、体谅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人和事)。表达温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说:“我爱你”、即使孩子做错了,告诉他你仍然爱他、讲故事、做游戏、拥抱他们、他们受到伤害和害怕时,给予安慰、倾听他们说话、遇到困难时,给以鼓励、相信他们能行、从孩子的立场看问题、认可孩子们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

指导是:清楚的行为规范、明确的期望、清楚的解释行为的原因、帮助孩子取得成功、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协商、针对错误的行为(人和事)。指导的方法: 帮助他们了解错误及原因、告诉孩子问题的后果及其如何处理、运用建设性的、非暴力解决异议的方法、和孩子讨论规则,听取他们的意见、找到既能改正错误、又能吸取教训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倾听孩子的想法、分析错误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给孩子提供完整的信息、压制怒火,和孩子交谈。

三、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穿着孩子的鞋走走路

要求我们要了解孩子并理解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如6-12岁的儿童有自制力,能更好地控制自己并变得不那么好斗。能够自己组织、安排和实施教育和娱乐活动。开始形成社会能力,伙伴关系非常关键。与同伴关系,通常给同伴取绰号,有时候这些绰号可能是伤人的或贬损的。能明确地分辨公共和私密的生活,形成保护隐私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强烈地意识到有些人有权力,如老师和父母。个性形成和发展。通常来说,这是相对稳定的阶段,不同于其他阶段。有这些特征,那么我们就应该掌握这个年龄特征因材施教更好的教育他们。在因材施教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一下两个方面:

一、不将孩子与他人比较。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安全感至为重要。如果父母在管教子女上经常发生歧见,孩子的行为规范会得不到明确指引。

二、就孩子个性加以启发和引导。父母应了解孩子的能力和兴趣,只要顺着他们的个性做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

四、分析孩子的行为问题

儿童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并且有潜在的原因。通过准确地确定负面行为的原因或动机,我们就有机会采用积极的教育方法做出恰当、有效的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并不是总能意识到他们异常行为的潜在原因。如果问孩子为什么有那样的行为,孩子通常会说他不知道或者给出不相关的解释或借口。如:为了吸引注意,会与成人开玩笑,或者哭闹;为了显示权利,会出现挑衅等。

五、应用积极管教的技巧解决孩子的问题,也就是积极教育方法的八个技巧 技巧一:帮助孩子认可行为守则

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大抵知道,在学校,坐卧行走都是有规定的,而这些规则框架都是一入校门便被强制执行的。无论学生是否认可,就这样顺延下来。学校追求的是整齐化一的管理效率,却没有给孩子施展个性的空间。此外,有些规则非常的空泛,如爱祖国、爱人民,这些规则对于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儿童来说很难理解;同时,又缺乏具体的行为指导,如究竟怎么样做,才算是爱祖国、爱人民呢?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的小学生守则与美国的小学生守则。美国的下学生守则更注重于可行性。因此,规则在制定之初,应当考虑孩子的积极参与,并且由学校与家长达成统一的标准和共识,孩子也会在制定与遵守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与践行具体的行为准则。该技巧首先聚焦于儿童的参与。意即教育者们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自觉遵守校规或家规,那么首先需要孩子认可这个规则。

因此,第一让孩子参与制定校规或家规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对自身行为负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了,也更易于引导他们认真地去思考究竟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对于事先已经制定好的、空泛的、没有经过儿童参与的条条框框,孩子大多只会感觉受到了束缚,而不会甘愿服从,即使表面应承,心里亦难免有情绪。

第二,该技巧倡导多方合作,统一标准,也就是老师和家长做好充分的沟通工作,建立学校与家庭工作的结合点,共同创造良好的氛围。

第三,行为规则的落脚点在于孩子通过承诺,养成具有责任感的品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遵循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孩子会体察到别人的需求,并形成同理心。

技巧二:鼓励和强调儿童的正确行为

众所周知,自信的孩子往往在过往的经历中,所经历的正面体验比较多,反之则会自卑。我们往往不善于表达情感,这一点在教育方面体现的颇为明显。气馁是大部分孩子在学校“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孩子觉得他们无法满足老师或父母的期望;二是孩子觉得老师和父母没有正确地评价他们。三是不理解如何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学会如何恰切地欣赏学生、欣赏孩子是我们需要倡导的。具体而言,积极地关注孩子们每一个值得被表扬的小细节,及时地给予鼓励,而且表扬和欣赏聚焦在一个真实而具体的行为上,清楚地阐明表扬的原因,语气、眼神的真诚度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被尊重和爱会增强了孩子心中积极向上的感觉,从而形成了更多好的习惯和行为。否则,即使一个好习惯也可能被放弃。在我们赞赏和强调儿童正确行为时要遵循的五个原则:

1) 赞赏一个真实而具体的行为:欣赏孩子的积极行为,大人的态度和语气在传达积极信息时,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并增强积极行为。 2) 具体鼓励并表扬美德:孩子表现出合意的行为,要多表扬孩子的人格

3) 真诚:表扬和鼓励时,你的诚意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尊重最重要的因素,这使得他们可以正确评价自己的努力和进步。眼神和语气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诚意。

4) 积极的情绪表达:有时,赞扬或鼓励以积极的话语开始,但结束时却有了消极的含义。例如, 一个丈夫为妻子准备了晚餐后,妻子可能会这样说:“你今天饭做得不错。如果你都能做成这样就好了!” 或当孩子把他或她的练习做对时,其父母或老师也可能会说:“做得好!你今天的练习做得非常好。为什么不每天都做好了?”

5) 及时反馈:一个新的积极的行为在做了之后需要立刻被鼓励。试着鼓励孩子在你的帮忙下建立一个新行为。例如:“做得不错,你现在知道怎么做了。把作业做完的时候给我看一下,我检查检查。” 技巧三:针对孩子行为问题的原因进行回应

该种技巧列举出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与其潜在目的,老师们采取积极教育方法时,需要首先注意的是自身情绪的控制,之后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与孩子一同解决问题。学会发现孩子行为背后潜在的原因,懂得倾听孩子声音背后的意义,及时给予反馈,非常重要。 技巧四:提供选择

充分体现了权利与责任并重的原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给孩子可供选择的空间,但需要告知,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应当为自身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提供选择时,应注意自身语气,且确保孩子的选择与其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抛弃规则中蕴含的基本智慧和制定该规则的目的,否则便本末倒置了。当然,在提供选择之前,不要忘记儿童的参与,这始终是积极教育方法倡导的核心理念。

第14篇:寒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教学方法)

永年职教中心

2014年寒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寒假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有个性的人,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修养,才能转化成为他们的本领与品德。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就愈大,学习效果愈来愈好。

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是启发式教学法,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形式,目前各种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教师或滔滔不绝,一讲到底,或以问代讲,一问到底,学生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讨论时间都被挤掉了,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被压抑、主动性被埋没,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启发式教学则强调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教师的设问、启导、开启学生的心灵,发出他们的心声,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出学习的最佳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启发式教学自东方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启发式教学是古老的;但是,启发式又是一个新鲜的教学理念,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传承、创新、发展,人们又赋予启发式以新的内涵,各式各样和各种流派的启发式教学风靡全球,有人称其为现代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有五个“最”:一是年岁最长;二是资格最老;三是使用效果最好;四是活动空间最广;五是适应性最强。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能确立主体教育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把主要精神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在“导”字上下工夫,“精讲”上动脑筋,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如在启发式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发表看法,讨论问题,编题解答等,都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其次,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导”上,他是教学任务的领导者,教学目标的制订者,教学课程的组织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求知的启发者,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发展多种可能性、选择性、可变性的调控者,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引航。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研究学生

1 内心想法和需求,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动机水平的实际出发,采用风趣讲解,设疑引思,模拟演示等有效措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进步。在启发式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设问、启导是难以想象的。正是教师所提出的启发式问题,犹如一个个闪光点,在学生的“头脑库存”中引起碰撞,迸发出火花,把学生现实的“惑”和原有的见闻、体验、知识,认识沟通起来,最后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可见,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再次,启发式教学加强了师生双方情感交流,营造了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国历来比较讲究“师道尊严”。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形式是天经地义。教师高高在上,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其权威性不可动摇,而学生只有处于被接受的状态,很少有自由学习,主动学习的机会。长此以来,学生变得不敢想,不敢说,仿佛学习的事只要跟着老师就行了,有的甚至到了“唯师命是从”的地步。这种僵化、刻板、拘束的学习氛围无疑成了学生学习的枷锁。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摒弃了“满堂灌”的传统做法,通过教师的设问、启导,不仅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而且还要了解感受学生对设问、启导的反应,然后根据这些及时给予评价或进一步启导,甚至改变教法。学生从教师的评价和启导中也及时获得了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使学生集中注意调整情绪,强化正确,改正错误,

2 促进学习。只有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认知信息的反馈,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才能成功。

最后,启发式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效果不仅与人的智力和学习方法有关而且与学习心态有关。教师的言谈举止含蓄而富于启发,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引起学生无穷的兴趣,在兴致勃勃中来学习知识,他们会感到愉快,学得快,记得牢。另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好动,好胜,好强,好奇,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操作演示学具、教具;利用多种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启发式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设问、启导、引导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学会观察,学会操作,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实现“举一反三”这个启发的最高目标。

总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一样,启发式教学是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于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和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美的创造活动。它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15篇: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谈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谈

摘 要:我国悠久灿烂的数学发展史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奋发读书献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现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群书呆子,不是要教出一群高分低能儿,而是要为学生未来着想,为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知识是死的,不知道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而能力素质却是无形的、是无法教会的。一个人的素质决定了他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归根结底,教学的价值在于塑造人,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素质,让他们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如何创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三、营造数学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思想教育熏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群体师生关系的相互示范效应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从教师的具体和抽象的形象中,选择理想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对教师而言,自身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

很多内容是教师每届都在向学生讲授的,但教师在每次向学生讲授时,都应对所上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热爱。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四、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五、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16篇:TPR教学方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

The Otherization of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Light of Chinese Brand Names Translation 文本狂欢与女性主义理想:《马戏团之夜》之狂欢化理论解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 英语法律文本翻译原则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从《蜘蛛侠》系列看美国的英雄主义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初中英语教师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 论现实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

The Changes of Women’s Statu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试析中文歌曲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与功能 英汉缩略语的比较与互译

埃德娜: 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中文古诗词叠词的研究与翻译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比较研究中美商务谈判中决策过程的异同 中西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企业资料的翻译原则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貌原则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司简介汉英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43 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差异研究——以电影《推手》为例 44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45 On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sthetics 46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47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48 A Study of Hawthorne’s Criticism on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49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50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51 论英汉口译中的数字互译

52 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 53 英语歧义初探及其排除方法 54 《魔戒》中的女性人物 55 英语委婉语之初探 56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

57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58 国际商务谈判中有效的非语言技巧 59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60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61 On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Advertising Copies 62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63 试析翻译中的“假朋友”

64 Analysis of Cro Cultural Busine Communication Failure 65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 66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67 商务合同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68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 69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对比研究 70 翻译的对等性研究及其应用 71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72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73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74 初探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75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

76 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 77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78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 79 从读者接受理论看《达•芬奇密码》的成功

80 The Research of the Idea of Contradiction in Songs of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 81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谈品牌翻译

8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83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84 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 85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86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87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imal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88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 89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 90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91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92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93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94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95 论中西方零售业企业文化的对比

96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97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98 以超验主义视角对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分析 99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100 《身着狮皮》中的话语、移民与身份

101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102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仿拟翻译的应用分析

103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04 特洛伊战争电影改编的语境探析 105 论汉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

106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 107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108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

109 荒诞与抵抗——《局外人》中莫尔索的荒诞表现之原因分析 110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111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12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n O.Henry’s Major Works 113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114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

115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116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

117 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 118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19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120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121 《洛丽塔》主题与艺术技巧之探析

122 印度商务礼仪研究—对中印商务谈判的建议

123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 124 浅析信息时代的汉语新词语英译策略 125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126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叙事艺术 127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

128 A Study of English Cla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29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30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 131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

132 《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性格的显现及其对主人公言语行为的影响 133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134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135 英语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 136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37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 138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139 《我弥留之际》中的荒诞性元素

140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41 论商务名片英译——以功能对等为指导 14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围城》的幽默翻译 143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144 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

145 An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46 《喜福会》的女权主义解读

147 文化视阈下英汉数字“九”的对比研究 148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49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 150 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151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 152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153 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 154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155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56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157 浅析英语动物类习语的翻译

158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 159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160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

161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162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观研究

163 从《人与鼠》看斯坦贝克艺术风格 164 商务信函中的介词用法

165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166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汉译

167 英语外教与中国英语教师写作教学风格对比研究 168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

169 对爱德加•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象征手法的研究 170 从《动物庄园》看乔治·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思想 171 浅析《飘》中人物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172 论查尔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风格 173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4 >写作风格分析-杰出的寓言讽喻体小说 175 商务英语书面语语言特色的语用分析 176 小说《鸡蛋的胜利》中扭曲的“美国梦”

177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 178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179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80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81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182 关注 耐心 教育——浅谈《差不多是大人的人》中黑孩子的叛逆心理 183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184 The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Formative Aement to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ETL) in Middle Schools 185 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罪恶观

186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187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188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 189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190 英语汽车商标的翻译策略 191 《蝇王》中的人性因素

192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193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194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 195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196 A Feminist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e of the D’Urbervilles 197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 198 非言语交际在“别对我撒谎”中谎言分析的作用

199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Fuzzy Language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200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s Shown in Forrest Gump

第17篇:教学方法

中国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2、黄甫全教授提出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

黄甫全教授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三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三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是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编辑本段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四种: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其中讲述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和概念,有从情绪上感染人的效果;讲演是教师就教材中的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动,如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论、原理、公式和定理的时候多采用讲解的方式。讲授法可以以让教师选择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讲授中有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讲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讲授内容灵活处理。由此看出,讲授法的明显优点是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因此,大多数教师感到,讲授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容易掌握,而且安全可靠。

讲授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适于班级教学,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②高效、系统化的传递知识,对于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接受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③可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渗透,适用范围广;④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有利于师生间、同学与同学间学习上的相互切磋与观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3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确

2、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

3、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 4 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6、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7、参观教学法

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参观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的工作程序、后代选择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参观教学法可以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8、现场教学法

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9、自主学习法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自主学习法主要应用于课程拓展内容的教学,如项目教学未涉及的小作物具体的育种方法和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按照论文的形式并撰写学习小论文,交由老师评价。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写作能力。

编辑本段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这里所阐述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具体实施形式:

(1)讲解教学方法

(2)谈话教学方法

(3)讨论教学方法

(4)讲读教学方法

(5)讲演教学方法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

(3)发现教学法

3、运用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4、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创设问题的情境

(2)选择与确定问题

(3)讨论与提出假设

(4)实践与寻求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三、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1、定义: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2、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示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教师

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程中示范教学主要应用于创造变异方法的教学中。如各种作物的杂交自交技术、人工诱变技术、原生质体的分离、杂交技术、基因工程操作技术等。

2)、模拟教学法

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通常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本课程实践教学严格受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至少需要一个生长季节,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本课程模拟教学法主要应用于杂交亲本的选择、杂种后代的处理等实践教学项目。

3)、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施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作物育种目标制定、杂种后代单株选择、株系选择、自交系配合力测定等均可应用项目教学法。

第18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3P”教学法

简介

\"3P(Present, Practice, Production/PPP)\"教学法也称“三位一体教学法”,这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下的产物。\"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讲解(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在Presentation过程中,教师把要学习的新的语言知识介绍给学生,设法引起学生对所学新句型、新对话或新文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检查学生对新讲授要点的理解。在Practice过程中,教师则给学生很多的操练机会,鼓励学生尽可能运用刚介绍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句型练习并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正确率。在Production过程中,学生被要求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灵活并自由地运用语言,实现正确并流利地进行交际的目标。

优点

(1)强调以结构—功能—交际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大了语言的输入输出量,大大提高了课堂目标语言的操练频率。在运用“3P”教学法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引入和展现要学习的主要语言形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操练(机械操练、模仿练习、表演等),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提供相应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有效的控制之下完成教师预设的交际任务,达到语言运用和输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是老师提供的材料,语言的结构、功能以及运用都是教师提供的,学生的任务就是把他们记住并灵活运用到交际场景中去,整个过程语言的复现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2)教学以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为基本步骤,教师便于组织和控制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运用“3P”教学法时课堂的基本结构就是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所以对于课堂的组织和控制是比较容易的,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的预想之中的;同时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也很便捷,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进度,因此整个课堂是井井有条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3)强调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词汇、句式、语法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3P”教学法是在结构主义教学法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际教学法,它也重视语言的结构特征的分析,词汇、句式和语法的传授同样被强调,它是一种要求语言准确无误的交际法教学。所以长期运用该教学法教学,学生的语言准确性相对是比较高的。

2.全身反应法

简介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主要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强调首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大量听一段时间以后,听到一定的基础了,到小孩子愿意说了,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说了。这样学生说的不紧张,说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础上再来输出(production)。全身反应法的精髓即为:以口头发号施令、指示,并辅以肢体动作示范帮助了解指令的意义,等学习者充分了解语句的意义时,再以肢体动作做出正确的响应,不但减轻开口的压力,更累积足够的信心。

优点

(1) 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

(2) 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3) 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是由左脑来完成的,而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的。 (4)全身反应法这一教学方法,验证了“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活动给他们提供生理的、认知的、心理的快乐。

3.自然拼读法

简介

其实,英语国家的孩子,记单词不是靠“背”,而是靠“拼读”,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拼读法”,又称“英语自然拼读法”。自然拼读法是目前国际主流的英语教学法,它不仅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法,更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初学者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简单高效,符合小朋友学习语言的规律,且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这样不仅改变了学习英语时的枯燥氛围,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总之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英语教学法。英语自然拼读法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从而达到看到单词就会读,听到单词就会拼的学习目的。对于大多数英语初学者,自然拼读法是一门实用的工具与方法,如能掌握,不需要借助音标,就都能够读出80%的英语单词,把枯燥无味的背单词变成一件简单的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0年,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率先将此方法引入,并进入大规模推广和普及阶段。其实它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这种教学法简单高效,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即使从来都没有学过英语的人通过学习和训练,在不依靠国际音标的情况下,就能达到“看字读音,听音拼字”的惊人效果,学习效率飞速提升。自然拼读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推崇的英语教学方法,也是美国儿童语言启蒙所采用的方法。

优点

(1) 能够有效地使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小学低年级(平常从二年级起)的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用拼音朗读和阅读的能力也已基本形成。因为汉语拼音中有众多音与英语的发音相似,如,英语中的子音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发音都很相似。又如,汉语拼音的ao 与英语中的元音/au/的发音基本雷同,等等。因此,早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语音教学,就可以使用汉语拼音对音素教学产生的正迁移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2) 能够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

目前,基础外语教育界对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可否应该教学音标还没有达成致观点,课程标准中也无明确的指引。但是在小学阶段自然拼读法完全可以代替国际音标的教学。由于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二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就是两种方法都是进行音素(phonemic)教学,国际音标学习48个音素;而phonics则学习48个音素中的44个。不同点是国际音标因此另外一套书面符号来代表音素,这对小学生而言,无疑是加重了负担。而自然拼读法则因此字母和字母组合来代表音素,小学生只要记忆一套符号(英语字母)即可,这就可以弥补因学习国际音标而需兼顾音、形两组符号的缺陷。 (3)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

运用自然拼读教学法,学生掌握了单词中字母的发音,学习单词再也不用靠模仿来记住单词的发音,可以做到见词可读;学生了解英语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关系,使用这些规律就可记住单词的拼写,做到听音可写。

(4) 能够促进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

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单词,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单词是由一些单元(字母或字母组)组成的,也能让他们理解字母的音—形的同等性。据研究注解85%的英语单词能够通过字母音形对应的规则来拼写。因此,学生把握了英语字母的这种音形的对应关系,就能很快地进行单词的拼读与拼写。英语的拼读能力是在阅读能力的基础,当学生拼读与拼写单词的能力达到 “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程度后,就可以很快地进行阅读教学,在大量的阅读中扩充单词,熟习语法,培养语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

4.游戏教学法

简介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现在教育倡导寓教于乐,而游戏教学法无疑就是对这项教育准则的最好解读。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欢乐的活动中,甚至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教材上的内容,或者学到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优点

(1)遵循规律,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贪玩、渴望成功,但意志力不强,对学习欠缺目的性,英语学习动机以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这种动机主要来自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游戏的趣味性特点恰好能促进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的形成,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支持。

(2)寓学于玩,减轻学习负担

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英语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们要创造习得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为了让他们综合地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单词,我们可组织学生自制字母扑克牌,进行拼词游戏。 (3)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

英语课堂游戏往往含有某种或某几种智力成份。在游戏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智力可直接转化为英语学习的能力。譬如,考记忆这一类游戏可训练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在听力练习中老师可指导学生运用瞬时记忆提高听力效率。 (4)加强沟通,培养交际能力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能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说服别人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除了指运用语言的能力之外,还包括社会活动能力。游戏教学作为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恰好能营造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发展表演能力;通过比赛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团结互助;通过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同时,学生能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照,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意识到自我提高以及完善个性的迫切性,并努力为交际积累素材。

5.情景教学法

简介

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提高教学质量。情景法的主要特点有:首先,情景教学法重视听说,强调看,就是在外语课上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与所学内容相符的情景画面,让学生边看画面,边练听和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其次,情景教学法也重视句型教学,它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操练在某一场合下一些常用的意思联贯的句子,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下常用的生活用语。再次,应用情景教学法教学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由于情景教学强调情景,所以教师得做大量的教具,为创设情景做准备。

优点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注意”是学生认知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他们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因素。而情景教学法就是设法创设各种生动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情景、画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2) 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语境

情景中创设的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皆需通过语境。情景教学法正是要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

6.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所谓直接母语式教学法就是全英文教学,给小朋友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成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不断的吸收、记忆所有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影像,以及触摸到的东西,渐渐的组成有意义的概念,到了一两岁时孩子就能模仿大人的发音、姿态、手势、自然的动作语言,然后就会自己开口说话了……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应该以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英语学习最好的方式也就是母语式教学法。像孩子从小开始学说话一样。直接母语式英语教学法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通过多感官的方式让孩子通过摸、看、听、接触、闻、来理解和学习英语,就跟孩子学习说话的时候一样,简单的说就是让她通过感观了解这个是orange,叫做橘子;而不是告诉孩子这个是橘子,英语叫做orange。

第19篇: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学方法:

(1)有“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2)研究教学法

它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互相研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提高。 (3)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它包括学生自学、相互解疑、教师精讲、学生练习四个环节。 (4)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是依据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 (5)情境—问题教学法 (6)讨论法

(7)单元整体教学法

它的基本程序是:自学研究——重点讲解——综合训练——总结提高

⑴自学研究

自学研究是教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揭示和引导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⑵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教师简单地讲解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之处。

⑶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是学生在模仿教材做一般性练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那些综合性、技巧性的练习。

⑷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是在学生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归纳的基础上,教者再予以深化、提高,即由学生的“自我总结”过度到师生的“共同总结”。 (8)“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所谓“自学”,就是阅读教材和参考书,自我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议论”是指师生间讨论知识结构、学习思路、解题规律和经验教训;所谓“引导”指教师用点拨、解释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20篇:教学方法

一、快让学生动起来!

———谈怎样通过有效地开展学生活动,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的关系

新课改带来一个大问题是容量大,节奏快,时间紧,任务重。如《生活与哲学》第九课中的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包括知识点有三个主次矛盾关系及其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及其方法论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要彻底弄明白有需要适当添加一些辅助知识,这使得原本就很突出的矛盾更加尖锐。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1.先要从理念上引导学生动起来,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由“传授”型、“灌输”型向“体验”型、“实践”型转变。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和体验出来。基于此,在课堂里我设立“我做我的生活实验”让学生动起手来;“我用我所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以致用;“我的人生我做主”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进行规划,哲学原理的再利用。老师创设活动平台和问题情境,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学生一直处于探索、探讨、探究之中。注重体验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方式重知识记忆、轻理论运用,重接受服从、轻创新挑战,只要求学生一味接受课本的观点、服从老师的“标准”答案,而不重视学生质疑、创新的弊端。

2.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包括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空间;面向现实生活,既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引领“动脑”思考的过程;倡导师生之间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等。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主题,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具体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等环节,以启动、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导的活动设计,呈现和提炼内容目标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要十分注意多种教学方式的和谐。

3.还要处理好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关系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在“导”上。在知识目标的实现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加以运用,提高综合能力。作为主导角色,最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作出表率;最有效的是在教学中打造和谐互动的氛围。作为主导角色的教师,我认为她是课堂教学进程的掌舵者;把握好课堂节奏。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个人就感到节奏仍然偏紧。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上。虽然在问题情境的探索中已经做了必要的铺陈,但是那处的归纳仍可以留给学生相对多一点的时间缓冲时间来消化。有时候上课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这位下一次的进步留下了空间。

4.最后要引导学生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本课主次矛盾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就可以采用迁移办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政治组习题讲评课反思

从确定高效习题讲评课课题以来,我们做了陆续开展了一些工作,针对政治学科习题讲评课的特点我们在学生中组织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从学生的反映中发现,学生理想的习题讲评课是这样的:

课前公布答案,由学生自己订正;上课时首先公布试卷的总体做答情况;上课过程中突出重点,增强习题讲评的针对性,老师应该将习题讲评课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出错问题的错因分析、解题思路分析上,在讲解的过程中联系类似题型,进行变式训练;讲习题时也要回归教材。同时学生还希望老师在进行习题讲评时能够对知识进行拓展,进行清晰的板书等等。

根据学生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我们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首先与传统的习题讲评课对比我们应该实现几个转变:

(1)专注点从数量转向效益:从关心这堂课讲了多少转到学生掌握了多少,从关心这道题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到这道题使学生悟出了多少,从关心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转到解决一类问题;

(2)从包办型转向自主型:从学生跟着老师走到老师为学生服务,从学生跟着习题走到习题围着学生转。

(3)从全面型转向定向型: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试图“一网打着满河鱼”,而是重点问题多花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舍弃,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少做无用功。在备习题讲评课时就做到学生定向、习题定向、着力点定向。

根据这些思路,我们确定了习题讲评课的 “五讲”:

(1)归类讲,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2)重点讲,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学生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

(3)分解讲,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以达到“与其伤其十指,不与断其一指”教学效果。

(4)变式讲。注重变式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学生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师生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启迪思维,点拨要害

三、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兜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大嫂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让他擦拭汗水,又给了他二十元钱。乞丐接过钱说:“谢谢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几年之后,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来到了这位大嫂家的门前。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的一条空空的衣袖随着风儿一荡一荡的„„

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点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意识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约瑟夫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在案例教学中渗透人生观教育

在讲解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这一部分时,我引入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马里奥·卡佩奇的人生经历。

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杰出教授——马里奥·卡佩奇,人们在他获得诺贝尔奖后采访他,他笑着对采访他的人说:“我为什么成功?就因为我从来都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

是人生的一段痛苦经历让他懂得了坚强面对苦难,1941年的一个清晨,他的母亲正在为他准备早饭,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察突然闯进了他的家,给他的母亲戴上了手铐。因为他的母亲是反战联盟的一员,他的母亲对着他大声喊:“不要哭!男孩子需要的是坚强,记住了儿子!等着妈妈回来和你在一起,记住了,再苦再难都要等着妈妈。不能够放弃!记住了吗,儿子,活着就永远不能够放弃。”

他开始四处流浪,寒冷和饥饿不时光顾他的身体,最让他痛苦的是那些比他大的乞丐经常找各种理由欺负他,每当被人打得发晕的时候,他就想到死,但这时候母亲那双看着自己的眼睛就在脑子里面显现。他就对自己说:“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妈妈一定会回来的,我不能够放弃!”

终于,美国大兵打开达豪集中营的大门,从成堆的囚犯尸体中发现了他的母亲,4年,整整4年!他的母亲不知道能否寻找到他,他的母亲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疯狂地找,最后在一个街头的角落,他和母亲同时认出了对方。但让母亲惊呆的是快9岁的他,瘦得已经没有了人形,而且正发着高烧,母亲抓住他的手,他从嘴角挤出一丝微笑说:“妈妈,我终于等到你了。”说完他就晕了过去。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磨练了他超强的意志。

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讨论分析这体现了哪些道理?很多学生谈到了健全的心里素质的重要性。

我又进一步说道:任何人受到外界刺激都会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有的健康,有的不健康,产生障碍,而且往往又不被人们所重视,现在我想让同学们列举一些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及危害。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上的偏差,这样,才能做到逆境中不放弃,顺境中不沉迷,成就理想人生。

五、通过实例,澄清常见误区

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学生往往混淆人大的四项职权因此失分,以至于在高考中,屡屡失分。主要表现是看到材料中的“决定”“否决”等字眼就认为是决定权;看到与一府两院有关的就认为是监督权。其实质是对四项职权理解只看表面,不求甚解。区分人大的四项职权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区分这四项职权最重要的是从实例中去理解领会真正的内涵。如何区分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四项职权的含义。

立法权,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与人大有关凡是涉及法律的,都是立法权。这一点必须强调死。

决定权,是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这些权力不包括立法方面和人事任免这两大权力。

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的权力。

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其次要指明常常出现的错误:

第一看到“决定”字眼的就认为是决定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关于国家干部人事变动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关于其他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工作报告的审查与批准的决定则是监督权;关于其他国家机关下年度工作计划或重大事项预案的审查与批准的决定则属于决定权。四项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决定权

D.最高监督权

解析:应该选A。从题中看出与人大有关凡是涉及法律的,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都是立法权。

第二,判断人大和一府两院关系时,只以为有监督权。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是否批准下年度计划属于决定权。

如:(04江苏,34)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情况,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0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这说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决定权

D.最高监督权

解析:应该选C “通过”表明题目的侧重点在于后面的“将200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而非制定过程,。这所以不是最高监督权。这是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教学方法作用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作用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