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情境创没方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8 08:35:5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有效识字情境教学

有效识字情境教学

《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和写作的基础,是一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过程就是学习文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给人的感官以多重刺激。凭借汉字阅读和凭借拼音阅读的效果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以下是我调查到的一些教师关于有效的情境 识字教学的案例。

案例1:教学一个“碧”字,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它是一个“王”字加一个“白”下面再加一个石头的“石”字,不要记错了,然后让学生伸出手指来念:一笔横,二笔横,三笔竖……最后布置抄写八遍。可是还是有很多同学把“白”字写在“石”字的位置,而“石”字去写在了“白”字有位置。而另一位教师同样教的是这个“碧”字,她编成一首儿歌“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还有教那个“星”字,她又编成:“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

儿歌识字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我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成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案例2:教“日”字时,教师编成了“四周不透风,一横在当中”的字谜,小朋友们猜中后,兴致勃勃。教师趁机教“目”

1 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个谜面,请其他同学猜猜看好吗?”在“日 ”字谜的启发下,小朋友很快编出“四面不透风,两横在当中”的字谜,经过老师的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大雨冲倒一座山”(谜底:雪)、“白云跟着走”(谜底:运)等。

字谜识字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根据字的形状和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了。

猜字谜和编字谜为孩子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使学习生动有趣,唤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样既能帮助儿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又能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3: 教“藏”字,老师先讲清“藏 ”可以分成四部分“艹、爿、臣、戈”,再讲清各部分的意思,然后结合故事演示课件:古时候,有个大臣(出示“臣”字)发现有敌人在后面追他,他就赶快跑到卖兵器的地方。这时他看到时墙角有一团草,就马上拿草来放在自己的头上(拖动“艹”),他又看到旁边有一大堆木材,他连忙把木材搬过来,放在自己的左边(拖动“爿”),这时他又发现自己的右边还露在外面,他又赶紧去拿几件兵器放在自己的右边(拖动“戈”组成“藏”)。敌人追上后看了看就离开了。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接着问:“敌人为什么没有发现他,啊?”学生们答:“因

2 为大臣藏起来了!”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轻轻松松地记清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

由于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通过故事把枯燥的机械的识记变为有意义的有情节的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不但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而且印象深刻,很难遗忘。

案例4:“柳”字一直到高年级都 有学生把中间的那一撇忘记写,在教学中我们就专门抓住这一重要点,引导学生们想象:微风吹来了柳枝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柳枝细一些,微风中轻轻地飘起来;有的柳枝粗一些,微风中还是那样挺直的,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记了。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 案例5:1)“开火车”:老师说:火车火车往哪开,其他学生边做发火车开动的动作,边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来,先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后继续开(读错的学生要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走在一起手拉手交朋友。

3 3)“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用卡纸果篮(学生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学生学的情趣盎然,单调的识字教学或词语复习变得丰富多彩。

在长期的教学中,老师创造了的多种多样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随文识字、谜语识字、归类识字、联想识字、注音识字、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生字开花识字、情境识等。这些识字方法都积累了老师们许多宝贵的经验。教学中我们应博采众长,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必然走向封闭、单调,甚至牵强附会,不尽情理。学生的发展是唯一的追求,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认字,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我们把运用到的识字法和看到听到的识字法进行了归类,分析出一些比较易于孩子们接受又非常有趣识字法。如图文识字、生字开花、熟字换偏旁识字、猜谜语识字、联想识字、故事情节识字、游戏识字等有效的情境识字教学法。

推荐第2篇: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

柏树秦家庙小学

刘小琴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胡适也强调:“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科学理论的发现始于问题。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种疑难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在解答的过程中引发出更好的问题、更难的问题。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处理该问题的情境,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求知欲驱使下,不断探索,完成解答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尽。

一、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是

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实验的方法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发地产生对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实验情境的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如讲《大气压力》时,教师把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厚纸盖上杯口,杯中不能有气泡,这时教师巧妙地问:“同学们注意,老师把杯子倒过来水会怎样?”实验像魔术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求知若渴的情趣被触发了,学生产生了疑问,水到底会不会流出来呢?教师不必发表意见,只需把杯子倒过来,在有悖常理的情境矛盾中,科学探究问题自然萌发。“是谁把水托住了呢?”这一趣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答案,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用简练、新颖、恰当、妙趣横生的导语引入课题,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进而想学、爱学,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再如教《变色花》时,教师借助化学变化后颜色发生变化这一个外显现象,用花变色这一个小实验将学生引领到抽象而神奇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喷壶中的液体,接着教师出示紫甘蓝菜由此揭开壶中液体的秘密。但是同样是紫甘蓝汁,为什么会让花瓣变红,叶子变绿,这里面肯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学生产生新的思考,思维活跃,进而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理性有序的观察实验活动。这样导入教学自然而高效,使学生对奇妙的化学世界和科学学习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就可以极大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事实是最好的教材” 科学教材中有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有一些生动感人的名人轶事等都是真实可信,会很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一生铭记,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故事的选择不仅局限于科学课本,还可以从其他资源中获取。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内容要精,生动有趣。如《光与热》导入时,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为了揭开这个谜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在古代,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光学知识,他们可以制造出望远镜,而且已经掌握了“燃烧镜”的使用。1973年,希腊科学家伊奥安尼斯.萨卡斯,决定来检验是否能用“燃烧镜”点燃一只船,他让六十名水手排队站在码头上,每人拿一面大镜子,照射到150英尺开外的一只小船上,不到三分钟,船就着火了。光、船、火之间隐含着哪些科学道理呢?”这样把学生引入了光与热知识的氛围中来,积极投入光的强弱与温度的观测活动。再如教《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时,讲述阿基米德揭开王冠真假的故事,阿基米德从浴盆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富有成效地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的情境更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合理运用、尽可能真实、要有吸引力。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但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并不很清楚。如果仅仅看课本或靠教师的讲解,不利于唤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播放录像生动形象的再现火山和地震的情境,学生如临其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了解了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观,并为推测地表的形态找到了依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再如研究《空气》的后续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指导学生上网自由查询关于空气的资料,学生不仅扩大了对空气知识的认识面,而且还掌握了研究空气的一些具体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领略到互联网学习的方便与快捷,让学生体会到技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使课堂更具时代气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

四、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游戏即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某种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更好地挖掘游戏本身的内在潜能,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如《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在游戏的情境中展开,先展示两根未包住中间的不同颜色的电线,请学生观察、区别。再出示两根中间已包住相同颜色的电线,发给每组,请学生辨认,怎样证明它们是同一根电线呢?同一种颜色就一定是同一根电线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操作空间,为下一步检测4接线头盒子的活动进行铺垫,更加激起学生想早点儿参加探究活动的欲望。再如研究《水的表面张力》教学中,是把学生游戏的自成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个游戏,在满满的水杯里放多少枚回形针时,水才会从杯中溢出?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活动。活动中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讨论问题的原因,把研究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交流与分析,进一步认识水的性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游戏,学生亲身体验了水的表面张力究竟有多大,让假设和事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脑中留下永久的记忆。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们以后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自以为是!”这是多么宝贵的科学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爱,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科学现象,有的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甚至亲身经历过,可谓熟视无睹,如雷电、彩虹等,但有的现象出乎意料,学生倍感神奇,如海市蜃楼等。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蕴藏着科学,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素材。若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充分调动起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认识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思维品质的习惯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爆发思维的火花。例如《七色光》导入,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请同学们猜猜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你见过彩虹吗?你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见过?当时你站在什么位置,是朝太阳方向还是背着太阳方向?有哪几种颜色?能把你看到的彩虹描述给大家听吗?学生对彩虹有直接的亲眼所见的感官印象,有的还会制造彩虹,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起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当你第一眼看到美丽彩虹的时候,你脑海中首先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契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必要的汇总,选择可行的探究题目。经常接触的生活现象启迪着学生的思维,他们惊讶这么普通的现象也有自己说不清的奥秘,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其生命力。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

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如教学《导体与绝缘体》的尾声,设计了一项分析生活中由于导体与绝缘体使用不当出现的安全案例的活动,引起学生对导体与绝缘体使用的思考和关注。以范例引导的方式,推动思维的涟漪,增强了学科学更浓厚的兴趣。

为促进学生思考而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在科学课上,我们可以进行灵活多样的科学活动,创设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稳定,使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寻求方法,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推荐第3篇:教学情境心得体会

(一)

《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一书旨在说明 “环境造就人才”,教师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此书在英语情境教学方面谈及甚少,但是,我认为,教学是相通的,情境教学对于英语课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堂可以说是更为重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它将对小学生的英语继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小学英语这一基础环节。小学生在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本身是抽象的,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技艺,教法单一化,模式化,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日益锐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日趋减退。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将对小学生英语的继续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在导入中结合趣味性与实际性,寓教于乐,使英语教学生动有趣。

1、在教学中创设英语情境,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为学生创设表现成功的机会。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结了两种交际活动模式:A、Leon-performance:预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各小组按教师的要求相互讨论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小组表演。此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尝试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精神。B、Free-talk:规定每堂课的前十分钟为Free-talk Time。教师规定主题,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在班级里寻找伙伴相互交流。此活动可以增加英语练习的密度和广度,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积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亲切、轻松、愉悦,使学生喜欢英语教师,进而喜欢英语课。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还应始终充满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同时应注重英语口语表达,力求语言简洁风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能使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在课堂中教师尤其不能吝啬表扬与鼓励,对语言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要大胆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小学英语以口语教学为主,内容贴近生活,前后联系较强。因此教师要紧扣教材,围绕教材,利用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在知识的衔接处、转折处情境“设疑”,使新旧知识前后贯通,顺利过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的情境中自然而然掌握新知识,在情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4、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能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望。有时仅输入一课时所要求的内容,无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时教师或者调整教材内容,或者摄入教材外相关英语知识,加大语言信息的输入,使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尝试知识结构转变的成功,以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5、充分利用英语课堂时间。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教学,就不能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也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更要创设各种相关的新情境,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学会合作,在对已学内容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自由交流,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6、积极开设英语第二课堂。“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四十分钟的英语课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内交流的机会不多,所学语言深化不够。因此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开设英语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不断鼓励并刺激学生大胆开口,在自然状态下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二)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英语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交际的目的进行。切忌为求“活”而片面强调形式多样化,在学生唱、跳、玩中忽视教学情境为内容服务的本质。那样小学生英语情境教学就完全失去其意义。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一、情境导趣,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儿童期。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儿童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是否对英语产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在教nose, ear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单词或句型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即使是夸张的动作或朗读语调,孩子们也会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年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进行free talk ,如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如:——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And you? I am fine, too.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说的机会,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情境内化,以争促学

优质的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I ’d like„„句型中,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d like some eggs .I ’d like some milk „„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情境迁移,学以致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书中讲了不少怎样营造教学情境的策略,究其几点,以及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我认为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特别注意迎合小学生这种好动、爱玩、爱画、富于想象力等特点,使他们的语言习得从轻轻松松、富于乐趣的教学活动中得来。

一、利用孩子们好动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一起动起来,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这不仅使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做”,让孩子们充分地活动起来,通过活动来丰富学习经验,通过真实的体验来促进语言的习得,在体验运用中发展语言技能技巧。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们要考虑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们去 “做”。如在教学身体部位单词时,我设计了一个“Touch your„”活动,比一比,看谁摸得准、摸得快,我的指令越来越快,孩子们的动作也越来越快,就连平时最不专心听讲的调皮鬼柳鑫同学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又如在教学动作性的单词和短语时,就设计让孩子们在比比划划当中动起来,并形象记忆这些知识的。适合这种教学的还有:听命令表演,听命令制作面具、玩具、卡片等,听命令移

动或交换位置,听命令唱歌,听命令说话,用手势表示对错,听命令比划词语,听命令指出某物,听命令画画等等。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教师本身的动作、身体语言和表情或眼神来帮助孩子们明白每个活动的操作,并尽量设计出易于孩子们掌握的动作或活动,以使孩子们易于恢复记忆,使孩子们见到或听到某一特定动作或命令时,立即可以唤起某一特定语言的再现,如教师做一个喝水的手势,孩子们立刻说出“Drink”或“Drink some water”的反应。

二、巧妙利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来设计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但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呢?我们可以利用表演对话、讲故事,读诗歌,唱歌曲等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充分去想象故事、诗句、歌曲里所叙述的物品、事件等。在设计这些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孩子们去想象,是利用特殊的语音语调呢,还是事先把东西藏起来以让孩子们去猜想?如在教学体积较小的实物单词时,可以把实物装进一个袋子里,让孩子门猜,孩子们非常乐意用玩这种游戏;在进行故事教学后,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来猜测故事的结局;有时,也可以让孩子门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画出的同一个内容可能大不相同。

三、巧妙利用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天性设计语言教学活动。

玩、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既可给孩子们以乐趣又可以学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如设计节律顺口溜、“Let’s chant”, “Let’s do”游戏、制作物品活动和进行有趣的调查活动等,这些活动要做到既满足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心理,又可以通过活动把孩子们引导成为学习英语的推动力,使枯燥的、机械的东西都变成生动的、活泼的以至趣味无穷的过程,给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带来快乐,把他们带到一个美好的知识王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王国里来。教师只需将所学内容设计得“活”起来,让孩子们在做、玩、画、说、猜、看等过程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求教学更多元化,更适合孩子们不断成长变化的需要。

四、巧妙利用孩子们爱说的天性设计教学活动。

孩子们和小伙伴们总是能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并且相互之间总会受到各自的影响,并不知不觉中有了改变。所以我们在设计语言教学活动是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各种小组活动、小组游戏、小组讨论、小组表演等,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参与意

识和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在相对减少压力的小组活动中自由地交流、交际,获得更多语言运用的机会,在交往互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而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而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

推荐第4篇: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活动建构教学论心得 之对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活动建构教学论倡导构建“生命课堂”,强调要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存在方式,让课堂真正成为一个促进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让置身其中的第一个人都体验到幸福和需要的满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建构心情境体验 为中心的范型。围绕“新课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崭新的变化,情境教学正成为义务教育阶段颇具生命力的教学手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而且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打破以往常规、单调、机械、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不会气氛沉闷,教学质量不会难以提高。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果,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在此谈谈情境教学的几点心得: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兴趣,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

一、导入情境

打开兴趣之门的钥匙五花八门,各显其通,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导入:

(一)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二)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当然导入情境法远不止以上阐述的几点,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需要广大专家、教师的共同探讨。 课文的教学是每个语文老师教授的重点,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文,深刻的理解课文,这是所有教师的愿望也是难以达到的境界。由此看来,课堂情境教学是情境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二、课堂情境教学

1、让现实生活走进文章,以情动情。

初中语文教材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多是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的文章,所以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自己的亲身体验像润滑剂那样,不断加速运转,就能引起学生相同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就可能真正地理解文章,达到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当好学生情感的调动者,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来体悟文中之情,“披情入文”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轻松愉快。

2、让美妙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文章的氛围中。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作品是音乐家、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还能使不同的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音乐与文字的优势,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把音乐语言与文学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让生动的影像图画带学生走入文章的境界中。

可以说,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课堂教学时可以用一组组的图片、镜头甚至是一些影视的片段来展现文章所表达的内涵。语言文字是一种理性的表达,缺乏直观性、形象性,学生在理解一些文章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而借助影像图画,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影像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

4、课堂中形象的“角色”扮演。

有位教师上课后走上讲台,说是上课要用报纸,但忘了拿,然后让课代表去办公室拿,学生犹豫了片刻,问取什么报纸,什么时间的报纸,这位老师均未明确回答,只是教学生去拿。结果学生对老师群起而攻之,批评老师只说一个报字太笼统,不具体,不能明白教师的意思。而后老师随即指出平时同学们在作业中,生活中经常会犯这样的写话、说话不具体,不完整的毛病,在“报”字前面加上一句话,表明什么报纸,在名词前加上一些确定具体意思的话,意思会表达的更加具体,句子更加丰富,这种直接形象的教法使学生恍然大悟,自己不知不觉中配合老师扮演了情境中的“角色”并从“角色”扮演的亲身实践中收获重要信息。

课堂情境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努力积极探索,创造出适合学生并且富有感情的课堂情境,那么学生便会自主探索,愉快学习。

推荐第5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枫香九校 肖智忠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不断更新。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衡量,对教师的教来说,要看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否能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是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对学生的学来说,要看是否学得积极主动,是否动脑、动手的机会多而适当。现就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谈点认识。

教学情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如果我们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空间,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课堂气氛,适合于课堂内容的环境、气氛当中去,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便是人为的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伴随或弥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环境气氛。良好的教学情境可概括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伴随教学过程而引发出来的情感、智慧和探索精神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融洽,从而表现出一种浓烈的互相感染、互相激励,达到高度默契的心理环境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得好,便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新课导入中精心创设思维情境显得非常重要。从复习旧知中孕新 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既可巩固旧知识,又能把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有利于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一节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同类项”的定义,有理数加减法则和乘法分配律,再问:2m、3m是否等于5m?有的学生会欲言又止,这时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进行分析后,点明课题,同时也使同类项的合并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一定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愿望。

(一)情境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

学生的原有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和依据,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学生的原有经验通过再创造,获得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发展。 从趣味中激发 在新课导入上利用带有趣味性的数学故事、古今算诗、典故等创设思维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先出示学生熟知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问:n只青蛙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学生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以“趣”引“思”,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在揭示课题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美。

(二)从创设情境中引导自信

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有机地运用情境创设使课堂富有情趣,具有一定的情节,如通过临床实例,并声情并茂的形象化语言描述,激发好奇心,在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教学中引导自信,所以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差,只要给他足够的自信,都会有一定的收获。 从生活中提炼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思维的源泉。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素材为载体,创设思维情境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如讲《一元一次方程》时,首先提问:“请同学们在心里把自己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5后说出自己的得数,我会立即知道你的岁数。”学生听后会半信半疑,开始议论纷纷,待正确报出几名同学的年龄后,大家便会思考老师是怎么猜到的,这时引入新课“方程”,学生便会对方程的知识产生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多用鼓励、肯定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学中要不怕学生失误,应千方百计寻找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特别是对于课堂上表现比较胆小,回答问题怕答错而被人耻笑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要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多活动、多训练。这种教师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的独特表现,可以巧妙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等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创设一种与亲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生活中的数学》一节的教学中,先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日历表中任意三个数,让学生说出这三个数的特点,若用n表示中间的一个数,那么另两个数怎么表示?则有n-

1、n、1,或n-

7、n、7,再换一个“十”字框框出日历表中的五个数,让学生探索出这五个数的关系。这样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经历探索过程,逐步学会学习和思考。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觉醒,那无疑是理想的方法之一。它对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贯彻素质教育,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对于课堂沉闷气氛的改变都有一定的好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与进取,不断地积累,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教学中,恰当巧妙地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推荐第6篇: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有效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思考

宁化一中

刘敏华

[摘 要]高中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本文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的可行性入手,探讨了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结合笔者个人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明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 情境探究 化学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他们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学习的重要性。[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认识逐渐得到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讲教材中的知识点融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实现有效教学。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是采用问题驱动的过程。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恰当地进行化学课堂探究教学呢?

一、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情境探究式教学符合化学学科知识的建构特点:大多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研究和发现,都是从“探索”开始的。在化学教学中,若能利用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创设合理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学习。这样既符合人们认识自然的规律,更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尤其是今年暑假听了连城一中黄一文老师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讲座后,让我对问题情境驱动探究有了更深的认识。

2.高中教材的编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单元都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学习情境素材”,以帮助教师利用这些情境素材创设与所学主题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教学参考书上都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提供给老师教学时选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探究教学,可操作性强,更能体现自主性、合作性、体验性。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种方法

良好的情境能吸引学生进入充满探索、充满思考的化学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恰当的、有效的化学问题情境,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1、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充满着新鲜和好奇的心理情景中完成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新教材中实验比较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演示,或者让学生配合完成实验来引发思考和讨论,也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对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和假设进行验证,这样通过实验创设一种很好的化学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再提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又是怎样反应的呢?能置换出铜来吗?并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不仅巩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时又加深了对钠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化学情境,贴近生活,学生更易接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铁和铁的化合物”可以从你有贫血的小测试入手,结合常见补铁剂——硫酸亚铁,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预测性质,展开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进而设计探究实验,同时服用补铁剂硫酸亚铁时为何服用Vc辅助治疗,切开的苹果放置一会切面变色等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Fe2+ 和Fe3+ 转变。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化学史来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化学必修2讲元素周期表时,可以巧妙的把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各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排列比较,才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故事穿插到课堂中创设情境。不但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的教育,更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追求知识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4)利用热点新闻、事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的知识情景。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抓住社会的热点新闻或者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适时的引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会对知识的认识更加的深入,还可以更好的学以致用。

在学习必修1中“金属钠的性质”时,引用网络报道,设计了以下的问题情境:在广州市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 若干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浮在水面上,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蹿出亮红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马上冒起浓浓的白烟,而且一旦接触了桶内物质,双手立刻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桶推到江里。一遇到水,这个桶就爆炸了。„„又找来一个较大的白色塑料桶,准备将打捞上来的铁桶放在里面,再用煤油浸泡,因为金属钠在煤油里是不会燃烧的。

问题: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水桶不下沉?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 2.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为什么双手立刻感到剧烈的疼痛?3.为什么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感受此情境,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了强化,探究氛围逐步形成。此时再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以及三个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升华,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同时,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析。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化学药品也不是你所想象的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化学变化不是都是“爆炸”“腐蚀”等那么可怕,充分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强化持续学习的动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情境要本真意蕴[3]

教学情境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走出一些误区,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所使用的情境的价值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素材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公开课,在刚上课时播放的歌曲,然后在突出“月有阴晴圆缺”,引出对立统一的关系,让听课老师和学生都云里雾里,偏离了教学的目标和设置情境的初衷。

2、教学情境要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一个良好的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应该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和实践环境,富有思想内涵。现在很多学生一问现象是“爆炸”,对化学实验有点乐热于尝试探究,但又心怀恐惧。这恐怕也就是化学老师平常渲染的负面因素有关。

3、情境要有真实性,最好贴近生活。

学生学习知识,不是只为了能够对知识进行准确表述和客观再现,而是要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和进一步解释,并且还要使知识发生迁移和生长。因此,课堂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越真实、越接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事实情境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而往往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情境要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从情感到行为都能够渗透和融化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真实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中所体现的知识和技能,也很容易领悟和挖掘具体教学情境中所蕴涵的观点和价值。因此,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越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

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为,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可通过探究等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否则,创设情境的教学素材所涉及的知识若远离了学生实际,只会损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施“情景探究教学”的体会

1、应该明确教学思路。在情境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重在“主动探索”,教师的行为重在创设教学情境和“引导探究”。对学生来说,问题情境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教师来说,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使学生达到“愤而启,悱而发”的教学目标。[4]学生要注意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提出假设,在验证中检验假设,在归纳中迁移创新。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调节课堂探究的氛围,把握好探究程度和时间。并相机启发点拨,使问题迎刃而解。

2、应该把握好创设教学情境的最佳时机。理论上来说,创设的教学情境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通常,问题情境的创设大都在教学的导入、过渡阶段,但也可以在教学的结束阶段。一堂课的开始可以通过实验、知识的逻辑顺序导入,联系生活与生产现象提出问题情境;一堂课结束后,可以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形成悬念式问题情境。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向名师和同行学习,借鉴他们的教学艺术。

3、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内容背后蕴藏的教学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 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 杨玉琴.化学情境的本真意蕴 化学教学,2011,(10):30-33 [4] 潘国良.动态问题生成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初探

中学化学,2013,(3):7-8

推荐第7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一、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古人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创设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在高年级如果还创设“逛超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情境就未免让学生觉得太过“小儿科”,提不起兴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在情境的内容选取与呈现方式的安排上必须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放矢”才能真正焕发课堂活力。

二、创设连贯性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用“阿丽的一天”设计了一个情境串:用小明早晨起床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安排的合理性;然后下午沏茶招待客人是教材的例题,重点让学生探究如何通过合理安排节省下时间;最后用晚上帮妈妈做晚餐的情境进行巩固提高。在这一情境串中,以“小明一天的生活”为明线,以“思考安排如何体现合理性,时间是怎么节省下来的”为主线,以“初步感知——重点探究——巩固提高”为进程,层层追问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情境中,积极动脑,热烈参与。整个课堂清晰流畅,浑然一体,取得良好效果。

推荐第8篇:创设有效情境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太湖图影小学 管茂顺

【摘要】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情境教学具有情感性、互动性等特点,能较好地带动学生投入到课堂气氛中来。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表演情境, 创设想象情境,创设朗读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说明要办好一件事,兴趣起决定性作用。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情景创设更不能忽视,情景创设的好坏,往往决定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可以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景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 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轻松的学习。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

行。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绪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三“情境教学法”的目标与作用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一般来说,情境创设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体验,越易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和经验。设计中应体现启发的要求,自始至终地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索”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

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小学生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小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小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小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小学生本身的自我运动。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了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份。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中情境的创设途径

在教学中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我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设问题情境,要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脑子积极主动地转动起来,促进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的发展。

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认为质疑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起点。 那么,怎样使学生真正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主质疑提供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首先饱含深情地讲了乾隆皇帝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让学生对圆明园产生神往的感情,接着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亲眼目睹神往的圆明园变成灰烬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质疑。学生义愤填膺,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提了出来,“圆明园过去是什么样子?”“八国联军为什么要烧了圆明园?”“清朝政府为什么不阻止?”

在这段导课中,我通过激发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把学生尽快的引到新知识的思考中去,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表演情境

故事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环境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其特点是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角色不同,个性鲜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强的篇目,特别适宜表演。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时候为学生创设一个表演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时,课文的重点一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为文章的时代背景离学生比较遥远,只凭讲读来学习文章,学生是很难理解文本的。因此,我决定把这篇课文先交给学生,以电视剧的形式自己导自己演,第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分段的时候,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在段与段之间有空行,数一数空行就知道了是几段。接着我趁势说:“那么,课文留有空行,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分段吗?你们不妨联系电视连续剧,联系电视中的镜头切换来思考。”过了一会儿,有学生领悟到了:“每一部分就像电视连续剧中的一集,开始小男孩碰到德国鬼子是一集,小男孩带路是一集,游击队和小男孩联系又是一集,消灭鬼子又是一集,最后部分又是一集。” 我顺着学生的话说:“好,这节课老师就让你们来当导演,当演员,我们也来把这篇课文演成四集电视剧,怎么样?”学生群情沸腾,跃跃欲试;我借机出示阅读要求,并且强调:“要想演得好,必须要先把剧本吃透!”在整体感知课文的环 节,我打破了“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件什么事”这种模式化切口,而是从课文写作上的一个特征——空行——入手,引导学生联系电视表现手法,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阅读心理,然后让学生来表演,对此学生也是情有独钟。在这些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这无疑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最后让学生到讲台边来表演。我适当地渲染一些气氛,学生们都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来表演、朗读。有的学生甚至将对话背了下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在宽松愉悦的表演情境中感悟了夜莺的人物品质及其形象,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阅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真正地走向有效性。

(三)创设想象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翱翔。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广阔天地。但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就必须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快乐和幸福的小女孩第三次擦亮了火柴,在奇异的火光中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我抓住“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这一灵动鲜活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快乐的小天使、可爱的小精灵在对小女孩眨眼睛,你知道这眨着眼睛的小画片在对小女孩说什么悄悄话呢?”一语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我

是快乐王国的精灵,你愿意和我一起去遨游世界吗?”;有的说:“寂寞的小女孩,你愿意和我跳一曲舞吗?”;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有的说:“可怜的小女孩,你冷不冷?我有一件礼物送给你,你喜欢吗?”。这样,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孩子们的爱心,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之后,我就让学生带着这种对文本的体味朗读相关段落,每一个学生用她的语言,她的眼睛,还有她的神情告诉了我,她们在用心读,读的情深,读的意浓。

(四)创设朗读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必须有师生情感的共同投入,创设情境朗读,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 我边播放大榕树的录像,边声情并茂地描绘 “真是一棵大树,枝干连着枝干,连绵不断;那真是一棵美丽的树,那么多的绿叶,绿叶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疏,有的密。那挂在树上的榕须,有的已经有碗口粗细。”看了这段录像,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啊”的感叹。当教学“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片段时。我让学生紧闭双眼,静听那预先录好的群鸟鸣叫声。有的鸣声悦耳,有的鸣声沉浊。听了这个录音,学生都被那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鸟叫声所陶醉,在心中呈现了一棵既美丽又热闹的大榕树。录音创设了课文的美丽情境后,还不满足,为了进一步让学生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有关大榕树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一一展示,进行有声有色的描绘,让所有的同学又一次感受到榕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教完三个片段后,我再指导学生朗读,轻而易举,学生个个读得美滋美味的。

教育是充满生命力的,让我们用爱和智慧去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幸福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贵新 侯国范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出版

[2] 倪谷音 卢家楣主编《愉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2月出版

[3]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出版

[4] 郭德骏主编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2002年10月出版

推荐第9篇:情境教学设计的方法

情境教学设计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智,能催动学生的灵感。伯牙拜成连学琴,三年后,成连编成《高山流水》的乐曲,伯牙演奏此曲,虽然音调很准,但是表现不出高山流水的气魄,于是成连就将伯牙带到一座岛上,见到的是海水汹涌,耳边只有大自然的声音,伯牙面对大海,十天后终于弹奏成功了美妙绝伦,令人惊叹的乐趣。伯牙学琴之所以能悟于景,动于心,激发艺术的灵感,对音乐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就在于成连在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了情境。

那我们在教学中也要设计巧妙的情境,来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都有哪些设计的方法呢?

1.生活展示情境,就是利用自然环境和条件,展现生活场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2.图画再现情境,用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

3.音乐渲染情境,用音乐语言的美妙,来增强丰富的美感。

4.故事引发情境,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就应该掌握这些信息,来创设有利于我们教学的情境。

推荐第10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

摘 要:一个引人入胜、新奇有趣的导入情境,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思维快速引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中精彩、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置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能使学生更长时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情景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084-02

DOI:10.16657/j.cnki.in1673-9132.2018.08.050

一、利用物理故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许多物理故事反映了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的学科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案例:在“浮力”教学时,用“死海不死”的故事,可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用“阿基米德从浴桶水溢出来而获得阿基米德原理”的故事,启发学生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有关,同时,启发学生“物理来自生活”,要善于观察身边的现象,并要勤于思考有关的问题。另外,用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的故事引出杠杆的知识,也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应用牛顿从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给学生建立重力方向的空间概念等。

物理故事的魅力是能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斗志。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从伽利略实验和笛卡尔理论来看牛顿第一定律,引用他的名言“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育学生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成果来提高和完善自己,也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同理,在“磁生电”教学中,引用“科拉顿痛失良机”的故事,教育学生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通过游戏、竞赛或魔术的方式,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玩耍,创设游戏、竞赛或魔术情境,学生会觉得有趣,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在“摩擦力”这一节的教学中,课前可让三位学生进行夹玻璃珠比赛,在全班同学的倒数声中,比赛同学着急得采用各种来夹,结果最终都只拿着一个空杯子的情境将学生一下吸引到了课堂中来,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时候也可以用电视台某个节目中的方法:从垒起来的玻璃杯下一层一层地抽掉玻璃杯之间的布,在学生的担心和惊讶声中,摩擦力的教学自然会让学生兴趣盎然。

案例二:在“光的反射”教学时,课前教师将一块很小的镜片用双面胶贴在食指上。上课时,教师拿出一副扑克牌,任意洗牌后,牌面向大家,随意洗牌后都能说出面向大家的那张牌是什么,在学生的惊讶声和猜测声中,教师出示答案,引出课题。并告诉学生魔术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光的反射,学好本节内容,会快速破解魔术或将成为一名魔术师,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

三、设置悬念或矛盾,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前已有了一些生活常识,这些生活常识中,有些是非科学的,可能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案例一:在“分子之间有空隙”知识点的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如下情境来设置悬念:用两个100ml的量筒分别量取50ml的水和酒精,然后将它们混合,稍稍摇晃后,学生观察到只有95ml左右,为什么会少了这么多?这样的矛盾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案例二:用电吹风吹乒乓球或用漏斗吹乒乓球,乒乓球无法被“吹走”。

猜想以及设疑能够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矛盾,将学生思考的欲望激发出来,不但能让学生在兴趣高昂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发展自身的思维,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任务便是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特别是在进行新课引进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悬念情境的设置,将学生问题解密的欲望激发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四、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意味着情境创设要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以真实的生活事件为基础,学生才能切实明白知识的价值。

案例一:在“流体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以下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A:火车站台上有一条黄色的警戒线,在等待车时,不能进入警戒线以内;

情境B:行驶的汽车经过时,路面上扬起的尘土、落叶;

情境C: 风吹走雨伞。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情境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案例二:用准备好的长木棒,让学生扛一个书包,教师特意将书包放得离肩膀较远,支点离手很近,让学生扛着书包走路,学生痛苦的表情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样扛东西很费劲,并顺势用“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其对科学知识的距离感,在顺利引入新课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服务于生活。

五、用实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开展实验教学是一种最基本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实验教学几乎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堂课。在教学时,要精心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自己去探究、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但需要重视课堂直观的演示,还需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进行实践,从而形成比较真实的认知,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知识。

情境创设本身便是多样化的,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也比较多。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积极地研究和探索,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情况灵活创设,确保创设出的情境符合学生需要,并且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 余沐诤.生活化情境教学促进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 乔翠兰.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第11篇:情境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情境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课题组成员 安素香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综合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教育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良好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激发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境教育教学理论创造性地借鉴了“境界说”的“真”、“情”、“思”、“美”的精华,儒家文化“敏于行”的思想,以及杜威的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模式。在李吉林老师的理论阐述中对情境教学的操作要素提出了以下要求: 以“情”为纽带。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情境教学中提出以“情”这纽带有利于缩短这种心理距离。

以“思”为核心。学生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情境教学中主张教师应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设计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热烈的情绪,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思考问题,学生往往会因兴致所至,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在政治课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情境创设,的发展思维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生活”为源泉。生活是智慧的源泉。现实生活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育教学同样要来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在政治课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素材选用要以社会生活事件和社会生活现象入手,通过生活化的、时政化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具体、丰满,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会更加全面、深刻。

情境教学在实践运用中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情境创设拓展了教学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型情境、探究性情境、实验型情境、趣味性情境等,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诱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克服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了积极的心理满足及对学习的信心。

其次,情境教学缩短了心理距离。在情境教学中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景,有利于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最后,情境教学体现了教育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唤醒者、鼓舞者——唤醒学生创新的潜能,鼓舞学生创新的志向。情境教学从情境的设计、情境的选择、情境的运用都体现着教育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要让情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要在情境中拓宽学习的空间。情境教学不仅对教师的教育创新提出了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

在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中,我们依然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在研究过程上,不能为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状况,教学的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目的、有选择、有意义地进行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第12篇: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0年9月

为了进一步开展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核心成员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本期的研究计划。

一、研究目标

教师结合课题前期研究的成果,进一步进行教学中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继续探索、总结出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可操作的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中能主动 的学习,提升课题教学效率。

二、研究内容

1、深入研究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和策略。

2、如何解决各类教学情境给课堂带来的负面效应。

3、有效教学情境的推广与利用的方式和方法

三、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

利用各种教育杂志及学校购买的关于“创设教学情境”的书籍进行学习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有教导处或教研组进行集中学习。继续开展读书活动,并进行交流,写读书笔记。

2、开展课题有关的教研活动,推进课题的研究。

举行两次集中的课题研讨活动,时间安排在期中前后。围绕本期的研究内容,上午安排教师准备研讨课,下午安排“课题沙龙”。在

课题沙龙时,教师间要对研讨课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对教者的情境创设进行分析,点评。同时利用“沙龙”时间进行专题的研讨,对如何解决各类教学情境给课堂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做好有效教学情境的推广与利用等进行讨论,总结。

3、完善制度,保证研究成果。

每学期课题组成员在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的基础上交三份材料:撰写一篇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案例、写一篇有深度的教学反思,完成一篇相关的教学论文。另外在每次的课题研讨活动中,教师必须围绕主题认真准备,在活动中每位教师必须发言。活动后,上课教师交教案和教后反思。其他教师上交叫教学案例札记、论文或活动材料。在学期末,课题组要把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入盒。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细化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研究步骤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的课题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总结上学期研究成果,学习本学期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做好教师的分工。

3、组织相关的理论学习。十月份:

1、筹备专题研讨活动:如何解决各类教学情境给课堂带来的负面效应。

2、收集九月份的理论学习资料。

十一月份:

1、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如何解决各类教学情境给课堂带来的负面效应。

2、围绕研讨活动,教师就撰写心得体会。上交教学案例、设计、札记或论文

3、系统整理九十月份资料。

十二月份:

1、筹备、举行课题研讨活动:有效教学情境的推广与利用的方式和方法

2、收集整理十月份的相关资料并围绕研讨活动,教师就撰写心得体会。教学案例、设计、札记或论文

3、进行相应的理论学习。一月份:

1、收集整理十二月份的研究资料。

2、每位教师完成本期的研究任务,并上交相应的材料,

3、收集整理本阶段的研究材料,入盒装档。

第13篇: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践

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践

摘 要: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提出后,因其不仅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而且更有利于教师授课中的实际操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如何形成一套有规律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经验。

关键词:情境教学;价值;创设

“园丁”这个词形容教师最贴切不过了。首先,园丁对花木精心呵护,细心修剪,犹如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教导,体现出的是态度;其次,哪个园丁会对几十种花草浇一样多的水,施一样的肥,晒同量的太阳呢?估计这样做的话,花草早都死光了,这不正如教师所说的因材施教的理念吗?最后,花草死了,没有哪个园丁会破口大骂,基本都会反思自己的养育方法,这体现出教育者的自我反思。由此可见,“园丁”是对教师最形象也是最具情境化的称呼。而情境化的语言不仅亲切形象,更便于让人理解其深刻内涵。

语文情境化教学其实已经较早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首次提出“情境教学”的理念,至今,这一教法已经广泛用于教学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运用情境教学,形成一套有规律性、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情境教学的价值

“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一定的情境,而构建的情境需与授课内容相适应,它与“情景”是有区别的,“景”是看到的直观而具体的景物,情境是由情景构成的一定的意境,是可感而不可见的,“情境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意境,以达到唤起学生的共鸣和个体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归纳为如下几种:

1.从生活中汲取经验

教材中所写的生活有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尤其是有些年代久远的文章,当代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教师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能够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他们的感受力,强化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如,我在作文辅导课中,发出过这样的讨论: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哪个大?老子和孔子打架你会帮谁?学生讨论很激烈,我加以引导,这涉及的是两种学派、两种思想的争论,其实这正是2013年有些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是有帮助的。

2.借助音乐和画面再现情境

音乐和画面给人以形象和美的享受,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情境教学中运用音乐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与文章内容相融合。图画不仅能迅速了解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且能再现教学内容情境,课本前面的插图就体现出这种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可以加以指点和启发,并进行深情并茂地讲述,从而使学生充分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形象。

3.运用课堂表演创设情境

课堂即兴表演要求教师积极构建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表演情境之中,而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和表演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祥林嫂》这课时,导入环节设置了案情发布会的形式:同学们,昨晚在江边发现了一具女尸,年龄在三十多岁,衣衫褴褛,经查是祥林嫂,究竟是谁导致了她的死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抽丝剥茧,找出幕后真凶吧。这一新颖的课堂表演形式达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当然,表演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改编课本剧。笔者就曾经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让学生将其改为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展现烛之武杰出的语言艺术。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本篇文章,并唤起了他们对学习古文的兴趣。

4.深入挖掘语言艺术是承载情境教学的关键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用准确、简洁、优美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情境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成。说到底,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用教学语言来实施,枯燥乏味的语言很难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授《我的空中楼阁》一课时,我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朗诵文章,引导学生赏析其中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学生很快被带入了山中小屋那虚无缥缈的意境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意蕴。

5.参与式讨论引入情境

屈原作为历史名人,爱国诗人,我在教学《离骚》的时候,以爱国精神为主旨,创设了一个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情境:谈一谈你怎样看待屈原投汨罗江自杀的举动,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间。固有的观念主张屈原的死是爱国举动,唤醒民众,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但是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应该勇敢反抗,而投江自杀是逃避现实、懦弱的表现,这样一来,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我并没有急于给学生标准和唯一的答案,而是让学生查资料,用史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又一可行方法。

语文情境教学的方法很多,我在具体的操作中,总结出以上几点,所谓“山不过来,我过去”,善于调整思路,更新观念,最终我们会发现离山越来越近,情境教学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这两大特性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深入探索这一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安徽省怀远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14篇:有效教学的方法

《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课后作业

在我的美术教学中,用到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像美术史就是讲授法。例如达芬奇生平,达芬奇刻苦学画的过程,他创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背景。例如对于不同流派的的不同观点,不同画法,也都用到讲授法。讲授法对于知识性内容很有必要,也很实用。

除了讲授法,我们还经常用到指导法。比如指导学生欣赏名画,指导学生写生,指导学生制作,指导学生雕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生活习惯。

第15篇:有效教学的方法

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的讲座,我受益匪浅,讲座中提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看法与观点。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也说过:“明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无疑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参与,要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探索。本文就让学生在学会学习方面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学会参与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在数学中,激发兴趣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猜一猜、玩一玩等活动,来触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获取。

例如,在学习“万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内容时,我请学生用

1、

2、

3、

5、

6、

7、8这七个数字写出四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并算出得数,看谁写的算式多,算得对。这一开放性的尝试练习,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一下子就写出了好多竖式,老师又要求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把写好的竖式进行分类,很快,学生就按“不退位”、“一次退位”、“隔位退位”和“连续退位”进行了分类,还能有条有理地说出思考的过程。老师只是在“连续退位”的关键处进行点拨,按常规两节课的内容,用一节课就学会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极佳教学的效果。

二、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和成人智慧的区别不仅仅是知多知少的差

异,更主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能力不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及其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我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积极鼓励那些和别的同学想得不一样,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启发他们不断地去探讨、去发现新的思考方法,在教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次,一位老师借我班施教“鸡兔同笼”这堂兴趣课,其中有这样一道题:鸡兔同笼,有头8只、腿22条,有几只鸡?九只兔?按老师的教学思路,把8只都看作鸡,这样就有16条腿,(用图表示)还差6条腿再分别在每只鸡上添上2条腿变成兔,所以有5只鸡和3只兔。这时,就有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把8只都看作兔,这样腿就有32条,多出的10条腿,就在每只兔上去掉2条腿,有5只兔变成鸡,所以有3只兔,5只鸡。这位学生的思维过程相当清晰,她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在她的启发下,接下来的一些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两种方法来思考解答。平时,我也经常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尽量和别的同学想得不一样。久而久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从而拓展了思路,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培养每个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一个方向,让“问题”这个中介在课堂教学中去启动学生的思维,让“问”起到“思”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多学,多问几个“为什么”或“怎么办”,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会学习,极具创造性的学生。

教学中,教师不但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一次数学兴趣课,我特意出了这样一道题:店里有苹果15千克,鸡蛋5千克,一共有水果多少千克?要求学生默读后列式解答,而且在一分钟内不要发表意见,结果有6位学生简单地把两个数加起来就算解答完了,还有几位学生则用15X1和15+0的算式进行了解答,其他学生则纷纷举手表示有疑问,有的说:老师,你是不是把条件抄错了?有的说:我觉得这道题不能解答,因为鸡蛋不是水果,要求一共有水果多少千克,只有一个条件不能算,这时,老师就紧接着问: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使

两个条件都能用呢?这下可热闹了,有的说把鸡蛋改成桔子或其它水果,问题不变,就可以解答了,有的说把苹果改成鸭蛋,问题改成共有蛋多少千克;还有的说,条件不变,只要把问题改成苹果比鸡蛋多多少千克或者苹果的千克数是鸡蛋的几倍就可以算了„„我认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经常鼓励学生质疑,而且要容纳不同意见,尤其要鼓励学生超越老师,这样学生的思维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四、点拨引导,让学生学会探索

由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是采取同化的方式进行,在旧知识的参与下,通过积极思维,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知识的迁移上铺路搭桥,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点拨学生思路。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数学兴趣课上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有5元钱,买了3本练习本,用去了1元5角,问营业员应找回小明多少钱?学生读题后,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应找小明3元5角。这时,我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把答案写在了黑板上,片刻,璐璐同学举手问:“老师,我有个小小的疑问,小明的5元钱是一张的,还是几张的”?我说:“你问得太好了,大家想想看,可能还会出现哪些情况”?这下课堂上真像开了锅似的,有的说:只要找5角好了,因为小明可能是两张2元,一张1元;有的说:不用找上,因为小明可能有一元和5我有的另钱;有的说:找1元,小明可能是两张2元,两个5角,他给营业员2元5角,营业员找他1元;还有的说:只要找1角,小明有可能是一张1元,其它都是2角。想象得多棒,种种解设都在情理之中,同学们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情况来解决课堂上的问题,同时,又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对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它最重要的内涵就是掌握学习方法。真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正是把握了发现真理的金钥匙。也就是说,学生一旦学会学习,就会产生创造的动力,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16篇:幼儿园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

一、教材选择策略:适合幼儿的英语教材必须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习得规律。

二、教学人员策略:以教师教授新课,外教复习为主。

三、教学方法策略

(一)丰富的语言环境: 教师要注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各种条件丰富英语环境除了注意英语环境的创设,教师还要注意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

(二)多姿多彩的游戏:幼儿处于“人生游戏活动主导阶段”。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尽量让幼儿把学英语的活动作为一种游戏。

(三)英语的交际性作用不容忽视:儿童的交际能力也是在语言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决定教学的实践性。同时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老师创设各种机会让幼儿去感知体验外国文化。通过实践我们得出“情境教学”有利于儿童通过视觉、听觉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便于儿童进行语言操练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记忆效果和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儿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在情景中用英语。

关键词:策略教材 组织者 情景教学 语言环境 游戏 交际性 英语文化

研究理论基础:

幼儿学外语的优势在语音。他们大胆好奇,善于模仿和记忆,且由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因此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具有直观形象性,所以幼儿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直观动作、丰富表情或具体的情景来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注重口语,以听说为主,不搞读写,坚持听说整和,先听后说,以听促说,自然习得的原则。基于幼儿园英语教育目标以及儿童学习的特点我们决定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定义:情境教学是指师生将教学内容、角色和场景高度融合后的一种“仿真”教学组织形式。

情境教学特征:

真实 所谓真实,即现实生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1.真情 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

2.亲为 所谓亲为,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的是互动、合作。

3.意远 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

我们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探索幼儿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构建一种适合本园幼儿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教材选择策略:

一套适合情境教学的英语教材必不可少。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和一本教材是万能的,适合幼儿的英语教材首先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习得规律即能让孩子在运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操作中学,在运用中学。首先我们查阅了解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英文教材有“幼儿英语”“儿童英语”“现代幼儿英语”“幼儿园活动指导英语”“洪恩英语”“幼儿园主题英语教育活动”“剑桥少儿英语”“阶梯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新概念英语”“浸入式英语”“tpr英语”“朗文英语”“童乐儿童美语”似乎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一定的理论支撑与之相应的教法。通过佘珍撰写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对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组织和实施的描述。我们决定选择博乐英英语。就如博乐英教育集团介绍的我们中国处在这样的英语环境下: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把英语作为外国语环境。efl的环境相对而言听说英语的机会非常少,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更是很陌生。但恰恰是学龄前的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十分惊人。因此该阶段的儿童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就象习得自己的母语一样轻松与自然,并且不会受母语的影响带上口音。博乐英将幼儿学英语的阶段分为两个阶段start阶段和majic阶段。start阶段也即亲近英语阶段让孩子自然亲近英语的教程,孩子与老师通过游戏式学习,对英语产生兴趣与亲切感,自然地培养对话能力。该阶段注重孩子学习英语 “听、说”能力的培养快速提高英语“读”的能力。从单词到童话,打好读英语的基础,而magica阶段是为进一步学习英文字母阶段的孩子读单词和文章而设置的课程。主要方式与老师一起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单词、句子、发音规则和会话、阅读。而这一阶段每个单元都会有相对应的情景带幼儿进入学习。

学习阶段和内容:

◆学习字母发音规律-sound step(2个月)

学习认识字母,区分字母的发音并熟悉字母的发音规律。

通过字母之间组合来学习音节组合的发音规律,学习“自然拼音法”,了解并熟悉掌握单词间“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熟悉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与句型。

◆学习句型-phrase step(3个月)

熟悉文章基本结构的句型,为学会读文章打下基础。

◆学习读童话书-story step(2个月)

以前面学过的词汇发音规则和句型结构以及简单的文章为基础,大量阅读童话书巩固阅读的能力。

整个学习的过程循序渐进,考虑了英语学习的系统性问题。从教幼儿学习听懂和理解他人的英语表达入手,然后教幼儿学习琅琅上口的英语儿歌和歌曲,练习英语的发音,逐渐学习用英语和人进行简单的日常交往和讲述故事,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听说读顺序观等观念。而每一单元不管单词还是句子都置于一定的情境故事中学习。并且博的教材便于老师操作,尤其是完善的教师教具组成:说话机(talking machine),会说话卡片(talking cards),图画卡片,儿歌/会话/童谣书和磁带,大图片等等。节约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在情境活动组织上。因此我们决定选择博乐英英语。

二、教学人员策略:

当今社会中,外教已经成为了双语教育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热点。尽管外教在幼儿双语教育中是呼吁最多的,那外教作为活动组织者是不是最合适的呢?我们通过比较分析了外教的优劣势。

优势:

1、外教可以带给我们新的教学方式,夸张的动作、唯妙维肖的表演,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的生动起来。他可以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情境中,幼儿乐在其中,开开心心的学习英语。

2、孩子的发音尚处较幼稚、未定型阶段因此可塑性更强,外教纯正的语音语调他们可以很好的接受。

3、外教带来的西方开放式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和老师可以亲密接触。活动中不受约束的坐姿、大胆的交流,使幼儿学英语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

不足之出:

1、外教的自身素质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不是每一个外教都具有标准语音语调,有很多具有地方口音,就像中国各地方言一样;且在中国前的教学经验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

2、幼儿教育是一门特殊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掌握良好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而多数外教不具备心理教育学知识。

3、中西方的教育文化还是有差异的,一些外教往往只注重调动孩子的情绪,而不太关注教学目标。英文教育愉悦孩子的身心固然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忽略知识的获得。毕竟教学质量和生员有很大的关系。

针对以上我们决定:

1、甚选外教老师,外教不仅仅是一种招牌更是一种教学水平的标志。首先视听非常重要,可以准确观察出外教授课水平。其次选择有tefl(teching english as a poreign language)tesl(te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外国认证的老师。只有持有tefl tesl 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教非英语国家的人说英语。

2、以教师教授新课,外教复习为主。学习是反复学习反复遗忘的过程,复习非常重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外教可以随时检查孩子的发音并且及时纠正。同时我们认为辅以循序渐进、循环式的加以辅导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3、抓好各班英语老师英语培训工作,尤其是过好语音这一关。

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针对儿童语言、心理的特征用扎实的知识、构建科学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用爱心、耐心和信心培养激发儿童英语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策略:

幼儿在学习母语时并不选择语言环境,学习语言只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使用已有的的知识去理解新的语言现象,从已知中建立未知,并通过吸收或同化新知识不断的调整方式,外语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幼儿之间及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为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在情景中用英语。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丰富的语言环境:教师要注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各种条件丰富英语环境。

2、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除了注意英语环境的创设,教师还要注意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重视情感投入、建立师生平等合作的关系、尊重幼儿的兴趣、多鼓励幼儿。作为一个丰富的语言输出源泉,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幼儿交流,除了上课时尽量全英文教学以外在一日活动中也要坚持使用一些英语用语。日常生活中的随机语言教育也很重要如外出活动时看到蝴蝶老师会说:“look a butterfly is so beautiful .do you like it?” 顺便问一下你还喜欢哪些飞禽,从而巩固复习了一些英语用语及单词。此外教师不要正面去纠正儿童的语言错误,可以采用重复正确的方式纠错,这样儿童才会具有安全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英语。

(二)多姿多彩的游戏 :幼儿处于“人生游戏活动主导阶段”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尽量让幼儿把学英语的活动作为一种游戏,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使他们在动身体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这样枯燥地学习“言语符号”的正式学习变成了玩“声音游戏”它符合幼儿“好玩”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玩的愿望、又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有效的习得英语。

2、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除了注意英语环境的创设,教师还要注意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重视情感投入、建立师生平等合作的关系、尊重幼儿的兴趣、多鼓励幼儿。作为一个丰富的语言输出源泉,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幼儿交流,除了上课时尽量全英文教学以外在一日活动中也要坚持使用一些英语用语。日常生活中的随机语言教育也很重要如外出活动时看到蝴蝶老师会说:“look a butterfly is so beautiful .do you like it?” 顺便问一下你还喜欢哪些飞禽,从而巩固复习了一些英语用语及单词。此外教师不要正面去纠正儿童的语言错误,可以采用重复正确的方式纠错,这样儿童才会具有安全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英语。

(二)多姿多彩的游戏 :幼儿处于“人生游戏活动主导阶段”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尽量让幼儿把学英语的活动作为一种游戏,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使他们在动身体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这样枯燥地学习“言语符号”的正式学习变成了玩“声音游戏”它符合幼儿“好玩”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玩的愿望、又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有效的习得英语。

第17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一、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教研活动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第18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惟一指标。

学习翟树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

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先进的教先进的教先进的教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理念学理念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

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4、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

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第19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短暂的研修 永恒的启迪

——参加“南粤名师大讲堂·走进汕尾”及学校“校本研修”系列活动有感

2011年12月12日至18日这几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也受到了一种教育理念上的冲击,因为我有机会参加了省教育厅在汕尾市林伟华中学举办的“南粤名师大讲堂·走进汕尾”语文学科的研讨活动和我校举行的“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教师校本研修系列活动。本周的系列学习都使作为新教师的我收益颇丰,感受异样。下面谈谈我这次学习中比较深刻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专题讲座迸发教育的智慧火花

两次活动中,无论是华师大的周小蓬副教授还是我们的袁怀敏副校长,在专题讲座中都给我们强调课堂教学要摒弃传统教学的一言堂,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它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即“立足课堂教学抓效果”。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备课是基础和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去探讨,去解决问题,但不能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周小蓬副教授还结合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为我们简要介绍了“叶圣陶语文有效教学研究”,从实践角度引导我们把理论层面的有效教学思想研究落实到语文这个具体学科的教学中。袁副校长则从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勉励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学者型,钻研性”的教师靠拢,共同打造龙山中学的“有效课堂、发现课堂、幸福课堂”。

校本研修活动的讲座中,我更加深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

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坚持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教育理论和实际教学的相结合。

二、同课异构感受教学的全新模式

在汕尾市林伟华中学进行的同课异构中,来自珠海市金海岸中学的省特级教师郭铭辉老师的语文课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由学生来提问、质疑和评价文本。这节课学习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学生们就提出了不下二十个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立’字之前加个‘独’ 字起什么作用?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是否相同。”对任何一个问题,学生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作为老师的郭铭辉则主要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对学生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分析和知识补充。这种全新的教学法,就是郭老师经过近二十年时间摸索得来的“散合式语文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从而达到他们会读书、会创造性读书这样的目的,他们获取的知识量可以说,比传统的语文教学多一倍、两倍甚至几倍。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吗?在这一节课中,郭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尽情展示精彩,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郭老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很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我发自心底地佩服,为什么一个老师可以把课堂上的教育机智运用的如此巧妙!在这里,我的体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集体研修奔腾思维的涓涓细流

12月18日上午,高一语文组在学校的统一布置下,召开了有效教学学习交流会。通过观摩有效教学成果视频、备课组长做专题辅导、全体教师交流讨论,加强了我们备课组的集体学习。在讨论会上,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对有效教学的学习和理解畅所欲言。

备课组长的专题讲座是华南师大附属中学2010届高考语文备考经验总结,详细的“内部资料”也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当今高手如林的高考竞争中,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做到与成功为邻,与高分为邻,与状元为邻!而备课组的集体研修能使老师们的教学目标更加目标明确,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少做无用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特别要潜心研究每年《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它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分析把握试题内容的认知层次要求和难度,具体体现了高考语文能力的考查方式,继续认真研究典型试题,掌握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

主题明确的校本研修活动,能为教师,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给我们以启示、启迪,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20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三有(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我个人以为,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主体的主动发展。它包含有三个含义:

有效果:是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制订的教学目标的程度体现。因而在课前,我们应当充分钻研教材,对照课程标准,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依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渗透什么思想教育,用什么方法来教……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也能堂堂有所得。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子, 1 可以避免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环节,也不能忽视,我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挖掘,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效用: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以,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 要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

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目标。但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这样的普遍理解,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时 2 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有效教学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出类拔萃,而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过程感到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致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这基础上,我们如果也能经过反思,探索,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这种有效教学更具有意义。

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这种思想的提出和改变,使教育教学从教师的权威说教向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转变,认同学生肯定有 3 着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认知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包括:兴趣、爱好、意志等;认知上的需求有:知识、能力、方法等;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从学生的情感上、认知上来备课、授课,达到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要求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保持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习”的强烈欲望。要收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进行处理:研究课标,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年段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可以有所升降,细化;在吃透教材,清楚知识系统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可以有所增减,有选择地利用部分课外教材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有各自的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内在的求知欲。

4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它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对于学生的比较新颖、简捷的回答,加一两句评语;对于有一定进步的中下学生,进行表扬;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2.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丰富的想像,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馈、及时补”的原则, 5 设置有梯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关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施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统一”要求的教学方法,会保全一部分学生而牺牲另一部分学生。因此,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专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有效教学情境创没方法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情境创没方法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