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 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探究培训会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5 08:37:5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西岩坊中学 卢沛

2014年3月

8、9日,我有幸参加了“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备课攻略”培训会,既领略了名师风采、强化课改意识,又有效指导了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前要深度解读文本

童志斌老师认为教师备课不要把精力放在课程设计环节上,而应放在文本的解读上,这句话对已参加工作11年的我触动很深。难道我一直“误入歧途”?我总在粗粗解读课文和教参后,绞尽脑汁设计让学生有参与热情、新颖有趣的课堂活动,而从没问过自己:我是否真正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也没意识到还得挖掘此课文不同于此单元此类文章的独特教学价值,更别说思考我这个班我的学生我来教有什么独特性。

“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童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引导学生结合《说文解字》和字形演变辨析“寝”与“睡”、“行”与“步”,且能通过字义细微的差别深入人物内心。这给当下仅耽耽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这八字真经而疲倦奔命的老师送来一剂良方。他不仅追本溯源,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告知苏轼造语之间妙的为文特质。这样“学位中心”的课堂,学生当然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几位名师的课堂都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学生做的老师绝不包办代替。吕红梅老师让学生板书课题,对题目质疑后将问题板书出来、紧接着学生解决问题,其间教师耐心追问、启发点拨,学生的确是课堂的主人。韩瑛老师让朗读得好的同学谈自己的理解体会,并借此指导其余学生朗读;让读得不太好的同学自评,师点拨后还会给他机会再挑战读,学生在展示、挑战中提高自我,发挥个性!刘飞耀老师在教学《华南虎》时让学生把对华南虎总的印象的词板书出来,并初步解读,他则适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推测它的心理活动等,以此使学生走入诗歌意境,感受牛汉对华南虎的情感。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汇报展示,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学习效率当然高!

三、努力提升自我教学魅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想几位名师应该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人。也许他们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用时不多,可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教学专业修养、独特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等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准备的。如韩瑛老师优美凝练且饱满激情的语言、童志斌老师深厚的古汉语文学底蕴、刘飞耀老师精彩的范读及善于创作等着实令人叹服!

几位名师虽借班上课,学生人数也在20人左右,但却能在最短的时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竟在短短的一节课也能教会、甚至影响学生。如刘飞耀老师在作文课上使学生动情落泪、不吐不快、自然下笔。童志斌老师会让课前预习一直习惯齐读的学生在课堂末了提出“是自由读,还是齐读?”的疑问„„

总之,走近名师,收获颇丰。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会用智慧丈量自己与名师的距离,用汗水缩短自己和名师的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荐第2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心得体会

第七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王母渡镇中心小学 董小慧

2012年3月17日至18日,我很荣幸参加了由北京盛典文华教育科技中心组织的全国第七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培训的两天 , 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次都可以领略不同风格的教师的课堂风采,每一次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每一次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第一, 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

各位名师都在课前组织教学时,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敢开口,不害怕表达,以致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

如倪鸣老师的课前游戏,“火眼金睛”找不同,通过优美的课件出示,还把自己的名字暗藏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乐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就不由得建立了。

又如支玉恒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们课堂上想发言敢发言吗?” 学生们齐声答道:“敢”老师又接着问:“你们课堂上想笑敢笑吗?”学生们犹豫答道:“敢”;老师接着说“想睡觉敢睡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敢,支老师说:“你们想笑就笑,想睡就睡,你们睡觉我就知道我上的不好。。。。。。”接着,老师亲切地跟学生打招呼,说:“同学们好!”学生们齐声答道:“老师好!”“同学们真可爱”,学生们愣了一下,不知如何应答;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支老师微笑着,慢条斯理地说:“我今年73岁了,„可爱‟这个词用在我身上不合适,你们可以说换一个词,比如说我——„真健康‟,好,再来一遍。”孩子们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一段看似简单的课前对话,却不自觉地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

第二, 自身、孩子都必须大量阅读。

说到阅读,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蒋军晶老师的讲座,他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无不在提倡老师、孩子、学生要大量的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他给我们讲了单篇阅读,群组阅读,文本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阅读,他更提出,让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长大后才能拥有读整本书的意志。他还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好的书籍(如小猪西里呼噜)及好的推荐图书的网站(如红泥巴网站)。

第三,名师们轻松幽默的课前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名师们在上课前都没有和学生接触过,有的甚至在上课前五分钟才把授课内容发到学生手上,但是他们的课堂却是那样的灵动活泼,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大胆的想象,自信的展示,这应该要得益于轻松幽默的课前交流,每位名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与学生互动。

第四,王文丽老师扎实的文化底蕴令人羡慕。

王文丽老师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位名师。她的课,她的主持,她的语文素养,她的文化底蕴,无不令我崇拜。王老师在本次活动中,既充当了一个授课者,又兼任了主持人,主持时她所散发的魅力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亲切、细腻、清新、醇美”,大家都期盼着一睹她在课堂上的风采,她的课安排在第一天的第一节课,往讲台上一站,显得那么朴实、那么落落大方。接下来,她就《李白的送别诗》这篇课文为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课堂展示,在她的课堂里,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课堂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格魅力。紧接着,又为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讲座。在讲座中她提出语文的教学低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侧重点。低年级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中年级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意,要分类学习古诗。高年级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布置相关的作业。走近王文丽老师,听她的课,听她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第五,认真钻研教材,抓好朗读教学。

各位名师都是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吃透书本,进行独特的教学设计,进而把他们的课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能上出如此成功出色的课来,无不花了许多心思去钻研了教材。在他们的课堂中,每位名师都特别注重朗读教学,以读带讲。

如支玉恒老师的上的《草原上的花》是非常的精彩,这篇文章没有出现在教材中,是支老师自己找来的一篇很美的散文。在这堂课上,支玉恒的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代讲”之风充分体现出来了。用一块黑板、一纸教材给我们还原了一节本色的语文课堂。

又如蒋军晶老师上的《祖父的园子》,他指导学生抓住一些特别句式,进行朗读教学。

第六,在观摩过程当中,我所看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人只要充满希望,敢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做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并不是很难,我愿为此而不断努力。这次学习虽已结束,但我感觉到自己要丰富的东西太多了,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再次感谢学校给我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推荐第3篇:聚焦名师,相约课堂心得体会

9月20号听课心得

突如其来的听课,让人猝不及防,以往有公开课的经验,但是会提前准备许久,晚上准备第二天早上讲课还是头一回。学校布置的杂活很多:摄像,广播系统学习,医保信息录入,扶贫系统维护,学籍管理,每一项都是需要精心完成的,容不得半点差错。再加上诺诺只有七个多月,正是难带的时候,这么多项任务同时压在我的身上,我真的没有时间仔细备课。接到任务后草草的从网上下载点资料学习,第二天一早着急忙荒的就上战场了。果然,这节课是失败的,内容讲完后,还剩下十几分钟,只得东拼西凑,当时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所以,我必须好好反思 需要学习的地方:

一:教学方法类型及使用方法

除了讲授法之外,重视应用交流讨论:一个问题抛出后,由于人数较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回答,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互为学生和教师说一说

二:如何组织学生听课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本质是缺少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堂上设置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小游戏:

1、学生做小老师

2、开火车

3、男女生比赛

4、小组之间比赛

5、听力游戏(锻炼注意力): 听到几个一

听到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分别是谁

6、摆一摆

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中并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在课堂中间可以加一个小游戏或者唱一首歌让学生得到休息后注意力再重新回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有层次,分别该如何实现 四,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学习的主动权、时间、动手活动有没有交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教师的引导有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教学能否吸引所有孩子

五,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设置一个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课堂提问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新奇的想法或者超出课堂预设之外的回答,首先给予鼓励,发挥教师的课堂机智,因为课堂是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需要把握本课主线,及时再引导学生回到课堂中来。 七,教态(表情,动作,语言)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语言上亲近自然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八,教学鼓励用语应丰富,具体,恰当

九,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有收获,认知是否能达到新的高度

推荐第4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心得体会(版)

第十五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十河镇中心小学 王亚东

2016年4月15日至17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在黄山市体育场举行的全国第十五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培训的三天 , 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次都可以领略不同风格的教师的课堂风采,每一次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通过三天的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每一次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第一,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

各位名师都在课前组织教学时,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敢开口,不害怕表达,以致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

如何捷老师的课前游戏,与同学们聊天,通过优美的课件出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快乐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就不由得建立了。

又如陈金龙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们知道我的学生喊我什么吗?” 学生们齐声答道:“陈老师”老师又接着说:“不对,在想一想?”学生们犹豫答道:“老陈”;老师接着说“在亲切点?”学生们纷纷说不敢,陈老师说:“在亲切点,大胆的说”,接着,当有同学说:“龙哥”,陈老师才亲切地说:“好!在大声叫下”学生们齐声答道:“龙哥好!”“同学们真可爱”,学生们们都乐了,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一段看似简单的课前对话,却不自觉地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 第二,自身、孩子都必须大量阅读。

说到阅读,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的讲座,她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无不在提倡老师、孩子、学生要大量的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她给我们讲了单篇阅读,群组阅读,文本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阅读,她更提出,让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长大后才能拥有读整本书的意志。她还给我们推荐了各年级应该看的好书籍及好的推荐图书的网站。黄山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的精彩课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阅读量大,想象力丰富,课堂活波有序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第三,名师们轻松幽默的课前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名师们在上课前都没有和学生接触过,有的甚至在上课前五分钟才把授课内容发到学生手上,但是他们的课堂却是那样的灵动活泼,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大胆的想象,自信的展示,这应该要得益于轻松幽默的课前交流,每位名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与学生互动。

第四,王文丽老师扎实的文化底蕴令人羡慕。

王文丽老师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位名师。她的课,她的主持,她的语文素养,她的文化底蕴,无不令我崇拜。王老师在本次活动中,既充当了一个授课者,又兼任了主持人,主持时她所散发的魅力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亲切、细腻、清新、醇美”,大家都期盼着一睹她在课堂上的风采,她的课安排在第二天,往讲台上一站,显得那么朴实、那么落落大方。接下来,她就《一百条裙子》这篇课文为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课堂展示,在她的课堂里,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课堂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格魅力。紧接着,又为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讲座。在讲座中她提出语文的教学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侧重点。走近王文丽老师,听她的课,听她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第五,认真钻研教材,抓好朗读教学。

各位名师都是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吃透书本,进行独特的教学设计,进而把他们的课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能上出如此成功出色的课来,无不花了许多心思去钻研了教材。在他们的课堂中,每位名师都特别注重朗读教学,以读带讲。

如赵志祥老师的上的《渔歌子》是非常的精彩,这首词出现在四年级的教材中,赵老师用的是五年级的学生。老课新上,在这堂课上,赵志祥老师的古诗词教学“以读代讲”之风充分体现出来了,教学生吟咏的方式,课堂运用大量朗读方法,读始终贯穿课堂。他用一块黑板、一纸教材给我们还原了一节本色的语文古诗词课堂,课堂严肃而又不失活泼,让同学们收获了很多。

又如王崧舟老师上的国学经典《天籁》,这是一首晦涩难懂的先秦文章,他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和对文章的的分解,指导学生分清文章层次,进行朗读教学,体会“诗意语文”,让学生不仅能读熟读通文章,还让他们有一些自己的新看法。 第六,在观摩过程当中,我所看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人只要充满希望,敢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做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并不是很难,我愿为此而不断努力。这次学习虽已结束,但我感觉到自己要丰富的东西太多了,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再次感谢学校给我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推荐第5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心得

近日,我有幸到南昌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语文观摩研讨会。通过此次活动,让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语文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听完课后,确实是“受益匪浅”。

倾听了小语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走近李白》。我不禁感叹,名师就是名师,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孙双金老师“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教学风格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

《走近李白》是一个专题教学,“走近李白”中李白的诗及其有关内容,学生在教材中学习过,但并非都是教材中的;即使在教材中学习过,也并非在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个学期。这些如今在“走近李白”的“召唤”下走到一起来了,一起走进了“走近李白”这一专题。《走近李白》是一节古诗欣赏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题是:李白是仙(李白作为诗仙酒仙的风骨);第二课时的主题是:李白是人(李白作为常人的情思)。孙老师在教学《李白是仙》这一部分时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这部分也最精彩。大致的教学过程是这样:

一、由李白是诗仙、酒仙引出本课主题“李白是仙”

二、由杜甫《饮中八仙》及诗中所蕴藏的故事,让学生认识李白作为酒仙的一面。

三、在与徐凝诗《庐山瀑布》的对比中,以及苏东坡《戏徐凝瀑布诗》,学习《望庐山瀑布》,体会李白诗的极度夸张和浪漫想象。后又补充学习《秋浦歌》和《夜宿山寺》。

四、通过李白以诗答湖州司马的故事,总结李白诗仙的特点。这次听课让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三点:

一是他那入情入境的范读。以其字正腔圆、激情澎湃、入情入境的吟诵感染学生,加上精心配置的背景古乐,或慷慨激昂,或深沉万分,读得很有诗味,更是韵味十足,让人深深地陶醉在他的朗读中,陶醉在诗的意境中,感受到了李白的豪迈奔放。尤其是孙老师还当堂给学生唱诵诗歌,更让我感到很意外,也让我感到孙老师的自信与豪迈,仿佛他已经化身为李白站在我们的面前。

二是他那幽默自然的评价语。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引导学生懂得了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他创造性的评价语言是每个学生都如浴春风,比如他表扬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女生,说:“你要是我的女儿多好啊。”而我们的评价。往往显得有些生硬、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致。在孙双金老师的课堂中,他肯定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乘兴而来,开心而归。

三是他创造性的课堂。老师创造性地教,让学生创造性地学,师生共同创造教学过程,是这堂课最主要的优点,也是情智语文之魂。“走近李白”中李白的诗及其有关内容,学生在教材中学习过,但并非都是教材中的;即使在教材中学习过,也并非在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个学期。这些如今在“走近李白”的“召唤”下走到一起来了,一起走进“走近李白”这一专题。

名师课堂的魅力和其个人的风采让我至今意犹未尽。而提到观摩课不得不提到王文丽老师的那节高年级阅读课——《迎接绿色》。

一、“自然主义”的诠释。

王老师给人的感觉非常随和,褪去了老师那高高在上的形象,却在她亲切地举手投足间见到一种威严,那可能是知识的神圣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显现出来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尊重吧?总之,正如王老师自己所说的,自然就是美的。她的课如同她的人,带有她的品味和魅力。一切显得那么随意却又是那么严谨,那么轻松愉悦却又那么中规中矩。她自然的教态使每一个环节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丝毫不露雕琢的痕迹。也正如她所说,自然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课堂学生不用费劲心思揣度“老师到底想要什么?”,不用附和老师的思想,真正甩开思想的束缚和教师无形权威的压迫,发表自己最真实也最真诚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大胆的创造,只有这样才是一节阅读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实现学习主体与文本本身的对话。教师不再是文本的传声筒,学生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这样的课就是舒服的,自然而流畅,将“教师的教”不露声色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中去,顺着思想的交织和碰撞,不断前进。这样一节课,不光是学生,就是在后面的老师,又有几个敢说自己没有被这和谐而奇妙的气氛所吸引呢?

二、无处不见的“语文”特色

王老师的课上得很“语文”,即使是枯燥的“读词”环节都充满了语文的韵味。王老师巧夺天工地将描写丝瓜与表现作者感情的词汇分别提炼出来,使生活的平淡灰暗与这株绿色所带来的惊喜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词语使人窒息压抑,而另一组词语则使人愉悦,温暖,从词汇开始,课堂就开始有了生命的色彩和情感的基调,为学生理解文本做语言和情感的双重铺垫。这使“读词语”这个原本枯燥乏味的环节变得鲜活而充满语言的魅力与教育的力量。

三、文本思想的深度剖析

我原来一直认为,一节语文课不可能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时体现。但听了王老师的课后,却改变了之前的看法。一节《迎接绿色》,王老师不仅使学生从语言文字本身感受到文本的美,而且更深刻地挖掘了其内在的含义,给学生春风化雨般的精神的充实。《迎接绿色》,讲述的是在嘈杂的都市生活中,邻里之间各自忙于生计,少有来往,而一株丝瓜却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他们不期而遇,这株象征生命的绿色渐渐成为纽带,成为打开“心锁”的钥匙,将这些走在平行线上的人们牵连到一起。从对这样情节的这之中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株绿色的顽强生命力,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心与心碰撞的需要,甚至是对别人命运的关怀等等。当学生的思想被激活,无数的火花闪现,无数的感悟流淌,学生的这种状态有时常常会让我激动不已,因为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借助文本与自己心灵对话。这也是让给无数教育者燃起希望,充满力量的精神源泉。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莲湖小学 张敏 2011年11月

推荐第6篇:相约名师_聚焦课堂_小学英语培训有感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全国著名教育专家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心得体会 教师:王洁

能一睹名师风采,一直是我所期盼的。2015年4月10日—12日,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在西安税务学校如期举行。三天的听课学习,是对自己思想的一次撞击、洗礼。 “语言文化缺失”“动态真实的交往”(龚海平老师)、“对学生有宽容的态度,学会等待”(宋文老师)、“预测”(黄慧老师)等字眼提醒着我一名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回顾自己过去的教学,只停留在词汇、语法表面,为应试而教学。为什么在每次听评课后,听课老师经常说的是:今天这节课上老师用的方法真好;名师就是名师„„

三天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名师们的循循善诱、耐心宽容及其巧妙的点评艺术。 循循善诱

以鲍当洪老师一课《What do you want to do?》中的“free talk”(第二环节)为例。鲍老师以“Do you go to school on Sundays?”引导学生说出“Yes, I do./ No, I don’t.”多次巩固练习后,转入“When do you „„?”,再到“What do you do at home?”的句型。在第三环节中,鲍老师设制“Gueing Game:What’s in my bag?”,在此基础上引出“Do you want to „„? What do you want to „„?”当我再次翻阅听课笔记,不禁感叹鲍老师如此循循善诱、细致精心的设计。整堂课仅仅围绕“What do you want to do?”,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还发展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给孩子过高的教学目标,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教学理念在这一堂课中被体现得淋淋尽致。 耐心宽容

小学生思维尚处于初步逻辑思维,还不具备一定的思维跳跃性,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较弱,一般很少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需要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身份。

宋文老师《I want to be a farmer in the future》一课,我们看到了老师与孩子从陌生到熟悉,从最开始的少数反应到最终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发言。我想,孩子们一所以能大胆表现自己,宋文老师的耐心、信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提醒着我,语言掌握非一朝一夕,尤其对于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宽容的态度、耐心的等待是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巧妙的点评艺术

教师们常说名师的课堂教学难以模仿,其实,最难模仿的正是他们巧妙的点评艺术。每次上课后,我总是对自己在课堂上不能就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如其分的点评而懊恼。课堂点评具有即时性、激励性、启发性,还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机智。《Amy’s taller than Lingling》一课中,刘小菁老师在最后希望学生能将自己介绍给家人,并让学生进行现场口语介绍。一名小男孩随口的一句“I love you!”,引来全场哄堂大笑。此时,刘老师笑道“Oh, I love you, too.”并在小男孩额头亲亲一吻,带有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接着说道“And my name is Lucy.So, you can say I like Lucy!”,同时鼓励小男孩继续完成介绍。又如,在龚海平老师《Seasons in Canada》一课中,当龚老师询问“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winter in Xiamen?”,一学生说道“I play computer.”龚老师摸摸学生的头,说道“Take care of your eyes.”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展现出一位名师的睿智。

为什么在名师的课上,孩子们总是积极地举起自己的小手,表现自己呢?我想,是不是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缺少耐心宽容急于孩子给予回应?是不是我们一句不合时宜的点评碰触了孩子自尊?„„十堂课,各具特色:循循善诱、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但却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要的不是学生在教师话语的控制下被迫说出“yes/no”。这样的话语,与其说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还不如说是教师展示的需要,严重阻碍了课堂的互动,失去了“语言交流动态真实”的本质。

推荐第7篇:博雅:相约名师,聚焦课堂

博雅: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

为了不断更新语文教师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利用专家引领来促进教师队伍发展,适时共享省内教学名师资源,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创新教师教学培训形式。2013年11月22日上午,博雅小学语文教研组特邀请娄底名师刘君仪来校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来荷塘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易群老师莅临指导。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荷塘区兄弟学校的一百多名语文老师们!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安排了三个环节,老师们首先观摩了刘君仪老师执教的二堂精彩的语文课,刘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画画》,通过对教材的二次改编,围绕一个内容,通过合理想象进行写作,是一节小学语文低年段真正而又受用的写作指导课,五年级阅读课《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并当堂学以致用,学生的朗读水平立刻有了明显的进步。接着,老师们聆听了刘君仪老师的讲座《温暖的语文课—这里是花开的地方》;第三个环节是与名师面对面交流,老师们通过和名师面对面的交流研讨语文课堂教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收获着知识的喜悦。

活动进行了整整一上午,老师们在这种浓郁的教研氛围中,聆听着名师的课例及讲座,受益匪浅。我们相信,适时共享省内教学名师资源,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会逐步提升,教研活动将再上新的台阶。

图一:刘君仪老师执教习作指导课《画画》

图二:刘君仪老师执教五年级阅读课《圆明园的毁灭》 图三:刘君仪老师的讲座《温暖的语文课—这里是花开的地方》 图四:与名师刘君仪老师面对面交流环节,易群老师谈感悟 图五:博雅小学语文教师与刘君仪老师合影

撰稿:廖邵冈 摄影:刘娟

推荐第8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心得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肖尚平

周末怀着激动与期盼的心情去合肥参加“第二十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激动的是能近距离观摩全国各地名师的精彩课堂。与会的专家名师有:刘延革、蔡宏圣、唐彩斌、张冬梅、强震球、朱德江、徐斌。这些专家名师,我常闻其名、未见其课,所以这次能听到这些课,心中可谓期盼已久。两天的观摩学习活动真是受益匪浅!两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大师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呈现了8节精彩的课堂,6个观点新颖的报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等,无不让人钦佩。

一、风趣幽默的课堂

大师们的课堂不仅充满知识和智慧,整个课堂风趣幽默。如唐彩斌老师的“不是唯一,只是之一——致力于高层次能力发展的三角形面积拓展课”,唐老师对学生的点评一针见血,却又不失幽默风趣,同时还不忘给学生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强震球老师的课前、课中都让学生很愉悦,学生的紧张情绪一扫而空,完全沉浸在强老师的课堂中,正是强老师的幽默和自信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个孩子。还有刘延革老师的课堂......让我不知不觉也流连在每节课中,恍惚间觉得自己也是学生中的一员。

二、质朴深刻的课堂

这次课堂盛宴,让我看到大师的课堂是如此深刻,教学设计独到新颖。刘延革老师的“简单的数据分析”一课由一个很有趣的情境入手,重视孩子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数学能力的成长,让我幡然醒悟:我们平时会过于关注知识本身,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认识不够。还有徐斌老师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课,徐老师循序渐进,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徐老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思维痕迹,从而以学生的视角去引导。还有强震球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对于单位“1”的认识,强老师并不是直接介绍单位“1”就是把一个事物或一些事物看做一个整体,而是另辟蹊径,单位“1”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的标准,让学生理解更深刻更透彻。还有强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情境导入非常巧妙自然,在分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学习分数的强烈需求。每节课所呈现的教学技能和技巧都让我应接不暇,赞叹名师们研究课的深度,更佩服他们巧妙的设计让知识深入浅出,一个成语形容就是——叹为观止!

三、辛勤付出的课堂

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之机,更重要的是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从而不断指导课堂教学,完善课堂教学理论。由衷地佩服名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如张冬梅老师,研究改编出上百种数学魔术,并且融入自己的教学,这是何种的精神和毅力?这背后又有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相随?她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数学,协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的数学书并出版,她的学生怎会不优秀?朱德江老师一直是温柔温和地对待每个学生,他的这种教学特质也感染着很多很多地学生。我想说得感觉还有很多很多......总之,此次培训之旅,虽然行程满满,虽然是在周末,但是我一点也没觉得累,非常值得,受益太多太多!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亲临大师们的课堂,感受他们如沐春风,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我的成长之路任重而道远,感谢大师们给我们指引方向,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

推荐第9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2016年4月15~17日有幸参加了第十五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暨两岸三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的培训学习。活动有观摩课、讲座、互动三种形式。领衔的有全国小语届名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有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李玉贵老师;有香港教育工作者王炜。这次培训学习,受益颇多。

1.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回答,学生评价(拍手鼓掌),学生板书,学生主持讨论,学生征询意见,学生请求帮助,学生展示学习结果。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李玉贵老师,带来了台湾国语教学风格:特别注意组织教学,特别注意听说读写的习惯,特别注意每个学生的说话机会。

2.体现课程性质,切实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福建教育研究院的何捷老师观摩课《读绘本故事,发现爱的奇迹》,设计“啊”字句式练习说话,既学习运用感叹句、比喻句,又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安徽省小语会常务理事,淮北市实验小学陈金龙观摩课《那一年的欢喜》,是一节读后感作文指导课。从“读词语”到“读课文”无不体现有感情;从“怎样把长文说成一句话”的方法(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到“读文章要边读边想,想自己的生活”;无不体现出阅读方法最重要;从出示“当我读到……的时候,我知道……我想起……”到读后感的范文(抑或是下水文),无不体现读后感写作方法提炼。而贯穿在课堂始终的兄弟情、母爱,更突显了教者很好地把握语文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周本祥)

推荐第10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大柏地乡中心小学

刘九生

初冬的阳光和煦照在大地上,2012年10月20日、21日我们有幸来到南昌参加了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研讨活动。欣赏到名师们的气质、调控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短短的两天听课,我分分秒秒在收获、在反思,我将如何向他们学习。

罗明亮老师在课堂上丰富的儿童语言,始终把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对学生尊重的具体表现,是发于内心而见于行动的,都让我记忆犹新。如罗老师引导学生鼓掌,罗老师是这样说的“这位学生确实太棒了,如果我是他同学会送给他掌声的”还有“很好,我们握握手!”,“谢谢”,把演板的学生当做“老师”„„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罗老师对学生尊重并不是只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他的语言和行动上„„罗老师上的课《三角形的分类》,创设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紧紧相关的“分类”入课情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在场的所有人分类等;再就是罗明亮老师“一个信封”装满无穷的智慧的教学方法,信封里的知识层出不穷,让人兴趣盎然,出来的问题也让人防胜不防,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思维;更是《追寻简约而灵动的课堂》的讲座,真的是听名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以下教学理念:一教学情境不在于闹而在于实;二教学资源不在多而在于优,学习素材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载体和原材料,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层层推进使得课堂更灵活,将课堂的学习得到深入、细化。罗老师这节课只用一只信封也向我们诠释了“材料”不在多,有“内涵”则行,这一朴素简单的教学理念;三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有了明确方向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深刻,课堂也将更加精彩、有效。

刘松老师上的人教版三年级《连乘应用题》把课本教学内容巧妙地改为贴近生活实际的停车库情境来教学。课堂教学中刘松老师的幽默风趣,肢体语言丰富,像似在说相声,演小品,不时引来孩子们的笑声,我也跟着同学们一起笑一起学。幽默是催化剂,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学们从开始到结束,脸上笑容,心里开心,学得轻松;课堂教学中刘松老师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课堂上他从不把自己当作长者、学生的长辈,而是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和老师同学互动,刘松老师总会对学生说:“谢谢您!”刘松老师的精彩教学艺术深深的打动了我,刘松老师的精彩教学艺术更教导了我,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也要像刘松老师一样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更还有其他几位名师的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刘德武老师的厚重朴实、潘小明老师的谨密推理、刘加霞老师的追溯本源„„让我目不暇接的收获着、感受名师的教导!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感受到自己在名师们里学到了很多很多,我想,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以名师为榜样,总结经验,善于思考,多想多问多动脑筋,多学习,使自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巧妙的教学方法。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努力成就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而奋斗。

第11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汇报

尊敬的领导、老师: 下午好!

10月21日——10月23日我到南昌参加了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好的学习机会。在这次活动上,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华应龙,刘松、钱守旺、张齐华老师。常在百度网上搜索名师课堂的老师对这些名字一定向我一样非常熟悉。所以我特别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机会,我也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县一共去了30名老师(包括教研室李小春老师),我产是10月21日中午12:20的火车,下午3:00到达宾馆,报到入住,当天没有什么活动。主要活动集中在10月

22、23日这两到里。主要内容是听课与听报告。我就汇报他们的课堂以及自己的一些收获:6位老师奉献了7节精彩的课,有华应龙老师的《六年级总复习中的探索规律》以及他的徒弟的《计算器的应用》、省级特级教师钱继芳老师二年级的《统计》,刘松老师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钱守旺老师五年级的《分数的再认识》和张齐华老师的两节课,一节是三年级的《可能性》,一节是五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借助他们的课件让我们共同来领略一下他们的课堂,看完以后大家可以说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里没有华应龙老师与刘伟男老师的课件。142857×

1、142857×2

听了4位老师风格各异的报告:华应龙老师的《让规律多飞一会儿》极具辩证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宏大的数学世界,让我们领略他的“大数学观”,同时也让我领悟了老庄哲学的瑰丽色彩。他有一名经的话是:规律在数学王国里是有界限。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刘松老师的《优效教学的策略》

第12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汇报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

摩研讨会学习总结

2011年9月17-18号,我有幸到西安参加“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在东仪厂职工培训活动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同课异构、名师引领、教学相长、全面提高。两天的活动内容分四个半天进行,共八节观摩课及系列专题报告和深度点评与对话,让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并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

二、打破课堂常规。每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在自己的课堂中是否重视了生成的资源。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五、探究活动充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由对探究知识的必要性,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究知识的方法。

在学术点评中,刘松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1、教学时更多的应该关注数学的本质,核心知识点。

2、“同课异构”是最有效的教研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最缺失的东西,要思考学术已积累的生活经验。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2011年9月25日

第13篇:第八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体会

第八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洋澜小学 柳 丹

2012年10月19日,我有幸随街办的十几名教师赴南昌参加了全国第八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罗鸣亮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潘小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刘松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刘德武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五节观摩课,四场讲座、四场互动、带给大家巨大的震撼,也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朴实、生活和艺术。

罗鸣亮老师 《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老师风趣幽默,课堂上他和学生互换角色,互动交流,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显得格外高涨。“猜三角形”的教学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信封”作为本节课最重要的教具之一,它始终吸引着我们的眼球。首先罗老师拿出一个大信封:猜猜里面是什么?然后从信封里拿出“很多的三角形”,让学生将“很多的三角形”进行分类,看看“很多的三角形”有多少种分类的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三角形三个角的特征,认识三种不同的三角形。最后从信封中露出一个三角形的角,请你猜猜它是什么三角形?又露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它有可能是个什么三角形?”学生大胆地猜测着,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三角形最多有三个锐角,最少有两个锐角的结论,从而学会根据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教学的最后罗老师用“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想当然”作为结束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为他倡导和实践的简约而灵动的课堂教学描上了精彩的一笔。

“学生不是容器”,这是潘小明老师教学的重要理念。这种理念在他的两节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课堂上他通过多次动手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存在的规律,在学生五花八门的“发现”中由学生寻找最佳答案,接下来便是围绕这个“标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的课堂仍需要教师的“告诉”, 尽管潘老师一再强调“课堂上我不会讲数学知识”,但正如潘老师所说:“我们不排斥‘告诉’,但要追求‘告诉’的艺术”。是啊,“学生不是一个容器,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生不是一个标准件”,两课中的潘老师正是以这样的理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

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刘松老师的《解决问题》这节课中就深刻的诠释了这种观点。开课初,刘老师让一名学生从座位出发,沿着不同的路线走到他的身边,最后找出最近的那一条。一个看似简单而轻松的课前交流,实则是告诉学生要多角度的去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正如他在最后的讲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谈到的:课堂上教师的追问很有必要,要在追问中寻找到不同的方法和答案,要把握生成性教学,当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就要思考这水花会怎样溅,每一朵水花的颜色又是怎样的。讲数学,教学细节是老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精彩的教学细节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智慧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智慧型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刘老师还认为,“课堂教学的最好境界是和学生一起进入思考的前沿,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于老师本身一定要充满激情,课堂教学因激情而精彩,因激情而快乐。

刘德武老师的课无论从哪个方面我们都找不到刻意雕饰的痕迹,朴实、自然、和谐。他的课看似很随意,但随意中却彰显出一种完美的教学艺术。他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拨和放大。课堂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沉思,让我们不禁感叹:原来练习课也可以上得如此轻松惬意!

南昌一行,让我切身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魅力和精彩,精彩之后却带给我一连串的思考: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让自己的课堂简约而灵动?怎样让学生去享受数学课堂带来的快乐?我想,唯有不断地学习思考,积淀教学素养,博采众长。精彩有痕,教学无痕。我的教育之路还很长,很长!

第14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汇报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五力提升培训会

学习汇报

城关二小:冯仕梅

2014年3月15—16日我们一行四人在教务处刘主任的带领下有幸到西安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五力提升培训会。培训会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同课同构、名师引领、教学相长、全面提高。两天的活动内容分四个半天进行,共九节观摩课及系列专题报告和深度点评与对话,让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俞正强老师课前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即学生学老师说话,生动有趣,诙谐幽默。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并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兴趣,也给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打破课堂常规。每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刘伟男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喻巧月老师执教的《抢数》这两节课在巧妙利用学生出错,因势利导更好的完成教学方面,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想这点也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在自己的课堂中是否重视了生成的资源巧妙利用。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如徐斌老师在教学《倍的认识》时,就出现了学生不按老师的思维走,不按常理回答问题的现象,但是老师却非常镇定,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地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

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吴冬冬老师执教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吕蒙老师执教的《秒的认识》、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的问题,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五、探究活动充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刘万元老师执教的《分数乘分数》、郑青老师执教的《混合运算》,真正让学生由对探究知识的必要性,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究知识的方法。

在学术点评中,徐斌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1、教学时更多的应该关注数学的本质,核心知识点。

2、“同课同构”是最有效的教研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最缺失的东西,要思考学术已积累的生活经验。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2014年3月20日

第15篇:“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推荐]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吴文军

2012年10月19日,我有幸赴南昌参加20—21日由北京盛典教育科技中心、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组委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八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坐在他们的课堂上,发现他们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我非常惊叹于这些老师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练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沉淀与认真的钻研难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教师注重数学来源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例如: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说过,“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性。”其自由性的实现离不开足够的开放空间。由小学数学名师罗明亮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拉开了数学课堂展评活动的序幕,罗明亮老师风趣幽默,整节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猜三角形”的教学环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罗老师的课堂将猜想与思考贯穿始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在积极自主的状态下,以“猜”为背景,慢慢将三角形三个角的特征掌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使师生的智慧在碰撞中流淌。罗老师倡导和实践的简约而灵动的课堂教学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通过此次活动,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这些是我们年轻的教师需要去认真学习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扬长避短,以谦虚的态度面对课堂教学,希望经过磨练我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第16篇:“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数学听后记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听后感

角美中心坂美小学

李小琼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2013年3月30日,我有幸观摩了几位名师的精彩授课,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教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共同教学的一种体验。

贲友林老师的一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样的一节课,贲老师却敢于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质疑、独立思考,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当被提问的学生回答理不清思绪时,贲老师并没有因为时间紧迫而拒绝等待他的回答,相反的是,贲老师肯花时间,耐心等待,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既没有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又增强孩子敢于探索的自信心。这一点是我在平常教学中所不能做到的。

解决问题,数学上的一大难题,老师该怎么教,学生又该怎么学,这是让许多老师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而刘老师的一节“转化解决问题”则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她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到应用的全过程,从而总结出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转化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并归纳概括出三种转化的方法:(1)把新知转化为旧知;(2)把不等转化为相等;(3)把多种量转化为一种量。通过他们亲身体验,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设计,以谁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不假思索的答案。可是,我们真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了吗?当学生的回答并不是我们所预设的答案时,我们是不是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向着预设的答案前进?而贲老师和刘老师的课不然,相反,他们是从学生不会的、做错的方法出发,朝着学生的答案与学生共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并没有把学生当成学生,而是把学生当成老师。

教,其实更多的是由学生完成的,学生不仅能学,也能教。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方式也许简单,但学生用总结的水平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在教,同时,他们也在学。这是我在这一天的听课过程中获得的最大的体会。

第17篇:名师培训与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培训与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2013年7月22-23日在敖汉旗参加海淀教委送教下乡和名师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自身的认识水平,尤其是吴琼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现就自身的一点感悟作如下阐述,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高效课堂与名师的关系。

高效课堂与名师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名师在于能比普通教师善于驾驭高效课堂。名师之所以是名师,并不是空穴来风,随便取的荣誉称号。一般说来,名师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创新,善于刻苦专研,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名师还善于驾驭课堂,组织课堂的能力较强,能随机应变,能灵活机动的把课堂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课堂达到高效水平。但是,名师不是每堂课都是高效的,也有很多失误,只不过名师可以并在失误中总结经验,善于改正,不断大胆创新,从而使课堂更加高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名师是驾驭课堂的真正艺术家。

二、名师应具备的素质。

名师必须具备一些素质才能称之为名师,名师必须具备下列一些基本素质。

第一,名师必须具备“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能力。作为名师,必须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能够引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空,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你的引导和组织下,开展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能照顾到个性差异,能在各方面作好表率,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名师必须具备“礼贤下士”的素质。名师必须做学生的朋友,能够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事,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真实,因为学生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个体。与学生交流获得快乐,能够在交流时使学生获得快乐,获得教育,同时也获得了对你的肯定和认可。

第三,名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素质,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同时还要面对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的学生,这种夹心饼似的角色更令挫折倍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度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水平,在遭受挫折时不会产生悲观、动摇和畏惧的心理。能承受困难的压力,同时能冷静思考对策,克服困难和险阻。要保持一种乐观、自信、坚强、耐心的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洪流中勇往直前,泰然处之。

第四,名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学习上自然如此。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快乐中获得真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般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名师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取水并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都有吸水的本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境界。

第五,名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的能力。一个不会生活的孩子,他就不可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学生的生活单单理解为学习、吃饭、睡觉,那就大错特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社会的多变和繁杂,就会出现诸如青春期困惑、游戏厅网吧的诱惑及社会其它不良思想影响等。作为优秀教师,应该有生活处处皆课堂的理念,能用睿智的头脑,引导学生;聪慧的双眼,观察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学生。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

三、高效课堂应具备的要素。

第一,认真考虑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为学生设计,而非供教师孤芳自赏的,因此,建立在对教材深入挖掘、对学情深入把握基础上的设计才是最有价值的。有句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同样,适合学生要求的教学设计才是有价值的,也才有可能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就不必再讲,学生掌握难度大的问题就要多讲;课本知识较简单的可以让学生自学,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拓展和联系实际的探究上;一篇文章、一个知识点可以从头到尾循序渐进的讲授,但能不能采取中间开花或者倒嚼甘蔗的教学方式呢?只要教师肯钻研学情,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就会在教学中不断求新,不断创造。当然,在常教常新的教学中,教师会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第二,侧重学习策略的培养。高效的课堂必须是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自主的入到学习中去的课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比如习以为常的讨论、探究,学生必须在预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讨论探究才有可能得到开展;讨论的方式方法、不同意见的取舍、探讨前的资料搜集和运用等等都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一个好教师,一节好课不在于课堂上引证了多少材料而在于这些材料能否充分说明所要讲的规律性知识。课堂中说东道西旁征博引罗列了许多材料学生尽管听得很感兴趣但所得规律性的知识并不多,这样的课其实并不是好课。衡量好课的标准不在于具体事实和现象列举了多少而在于是否将可能的最大量的科学原理教给学生。

第三,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地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三个等待时间。即: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读书、思考,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急着指定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完,不随便插言,但可以用眼神、提示语进行指导和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反思,等学生没有发言的了才能评价学生的回答或提出下一个问题。没有思考时间课堂教学,反映了教师心中只有标准答案,无视学生的存在,是对学生自主性的不尊重,也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表演性质。好用典型的的课堂教学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自主意识,适时把握学生思考的亮点,促成新的知识能力生长点。

第四,师生互动促进和谐课堂建设。高效的课堂有赖于师生在长期的教与学活动中建立的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融洽、和谐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信任老师,教与学才有可能达成共识,才能建设和谐高效的课堂。这要基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同学习、共发展的共同体,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要关注后进生。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回答,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在这里,情商的培养可能会产生比单纯的智商培养更见成效,教师的良好素养也会在高效课堂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第18篇:参加高效课堂教学培训会心得体会

如何让学生“听话又有主见”

两天的学习,让我在教学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不会立马改变,但会有新的突破。

我思考这句话:观念跟不上,节奏就跟不上,质量也就跟不上。从而看来,教学教学,关键是学生的“学”。

一个“叛逆”的学生一定是一个“饥饿”的学生,他的很多期待,如被理解、被关注、被允许、被欣赏等没有得到满足;一个“太听话”的学生一定是一个“压抑”的学生,他认为不听话是危险的,只有听话才能得到大家的爱。

太“听话”,学生的自主性就得不到发展,未来俯仰随人,不能独立;太任性、太叛逆,教师的教导不能够传递给学生,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又将困难重重。两者都是让人担心的,我们想要的是既“听话”又“有主见”的学生,可是发现很难做到,难道这真的是难以兼得的“鱼”和“熊掌”么?

之前,我对这样的问题通常从“教养的平衡”、“收放适度”或者“规则和自由”方面去探讨,后来我发现从这些角度去探讨,很容易陷入“说起来很对,做起来很难”的窘境,因为那个所谓的“适度”、“平衡”很难确定。那么,有没有更好的理解或者方法来帮助我们呢?通过这次学习,我得到了答案。请看下面两句话:

过度的压力会把天才变成白痴, 适当的激励会使白痴变成天才。

这是两个相连相似,但有本质不同的两个角度。按照前者的逻辑,过度的压力会把天才变成白痴,仿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能“要”出来的,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学生有他先天的气质,有他自己的选择。而“适当的激励会使白痴变成天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这就是两者的最大区别。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不是学生身上,我们将体会到“能够把握”的美妙感觉。

比如想让学生“听话”,我们的着力点就是做一个“我的话学生愿意听”的教师。那么,接下来就是怎样才能达成“学生愿意听我们的话”。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学生自然就愿意听我们的话:

1、言出必践

不轻易许诺,许诺了就放在心里一定兑现,万一因特殊情况兑现不了,要真诚的道歉,就像对我们的朋友一样怀有歉意;

规则明确,允许就是允许,不许就是不许,比如和学生商定什么时候完成作业,就必须到时完成。那么,学生没有完成,就要批评。

兴隆中心小学

乔飞 同时,无论学生完成的好坏,都应该给予肯定(其实,学生可以从错误中学习)。

2、确切地让学生感到我们为他着想

这个要点是学生“感受到”才算数。很多教师用心良苦为学生不惜代价,可是学生却跟教师不亲,这是因为教师给学生的是“教师想给的”而不是“学生想要的”,而且教师不知道学生想要什么也不愿去了解。教导学生做或不做一些事,也可以让学生感到是“为他着想”。比如不能玩弹珠枪,要让他感到是为他的安全,怎样感到呢,就是把危险展现给他看;比如“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路”,这种话学生就是不能感受到的,因为他太小对“将来”没有概念,所以能做的就是,让他感受到“成绩的成就感”和“学习本身的快乐”。

3、让学生信服

我们自己说的自己相信而且能做到,我们的建议是必要的而且是有价值又可行的,学生不能做到的、不知道的、不懂的,我们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给他、帮到他,他就信服我们。反之,学生就不信、不服我们。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到我们说的话算数、有用,又为他着想,又不强加,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听我们的话呢?学生其实很依赖、很看重教师的,他不听话,往往是我们的话不那么让人家爱听。如果教师的话人家学生不爱听,教师又非要人家听,会是什么结果呢?让学生有主见也不难,只要我们的期望在成为“一个让学生有主见的教师”。

怎样成为“一个让学生有主见的教师”呢?下面几点值得注意一下:

1、允许学生做他自己

学生很难理解大人的成人世界,但是大人可以通过学习、观察来理解学生,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学生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和学生就能互相接纳;如果我们能够欣赏学生的不同,我们和学生就能互相滋养。互相接纳,师生关系就是融洽的。

2 、相信学生能够做好自己

人是天生喜欢自由自主的,而依赖是后天完全能够“培养”出来的。怎样能成功的“培养”依赖的学生呢?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诀窍。而其中最大的要领是“不放心”,“不放心”的背后是“不相信”。只要这个要领把握得好,培养“依赖的学生”,指日可待。

怎么叫“不放心”呢?请看:

A“你讲的不行,还是听听我讲吧!” B“明天,我检查,必须都做完!” C“你还不会呀,我来吧!” D“这样不行,你得……”

E“学习不管不行,不管你就知道玩!”

难道学生连吃饱穿暖也不懂么?饿一次就知道吃了,冻一次就知道穿了,问题就在于教师而不是学生经不起那一次饿或者一次冻; 学生不会正需要学呀,有谁天生会呢?“这样不行”,他要做过才知道呀,如果什么错误都不犯,从何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尝试来知道行或者不行,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呀!我其实,很早就有着这样的共鸣,通过这次学习,真正的突破了自己内心的拿到防线,我要放开学生的手脚,相信他们能行。

对于学习来讲,最主要两个动力就是自主性 “他在学”、成就感 “他能学”,教师每多督促一次,学生就少督促自己一次,自主性就被破坏一次。我的建议是教师一开始就这样告诉学生:这是你的事情,你需要自己决定和负责,你任何困难我都愿意帮助你,但由你来决定要不要我帮。教师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就是“学生对自己有要求”,唯一帮助就是“学生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知道怎样能做到以及怎样获得帮助”。

我们能不能相信:

A学生能够胜任那个年龄要求他做的事

B学生不会,可以学会。学习常常通过犯错或者失败来进行,学习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C学生天生就有自主的愿望和能力 D学生天生就是向上的、向善的

如果教师能真的相信这些,根据学生的自主要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建议和帮助,而不是把支持、建议、帮助根据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依赖”的学生。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的着力点在“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努力去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观念。“听话”和“有主见”就不是不能兼得的鱼和熊掌,而会是硬币的正反面,两者本是一体,并不冲突。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心得与自己感悟的结合,有共鸣者,我愿与之共勉。感谢领导给我们学习的机会,也希望领导多给我们学习的机会。

2013年1月

第19篇:参加高效课堂培训会心得体会

参加高效课堂培训会心得体会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中学黄 彬

我有幸参加了打造湖南课改首善之区、桑植县区域课改的启动仪式和为期五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聆听了李炳亭、刘爱军、刘俊海、李艳丽等专家关于高效课堂的报告,观摩了高效课堂“五步三查”体验式培训之小组建设。五天紧张而欢快的学习,使我受益颇多,同时也思考了许多。

自从09年开始我县就提倡课堂教学改革,三主五步教学模式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我有过一些尝试,也有一些体会,但更多的是一些迷茫和迟疑。通过五天的参与培训,我更坚定了信心,提高了对课堂改革的认识和对传统教育弊端的了解。

首先,传统教学方法过程统一化。在当前教学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追求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因而特别讲究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采取统一的方法,按统一的进度以及统一的要求来开展教学。不论是优等生还是落后生,在当前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没有多少区别,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香,学困生吃不了。还有些教师还在填鸭子,往往认为只要讲得多,讲得细,学生就可以学得多,就不至于在应试中失败。可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学实在是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挥和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实现。

其次,传统教学评价单一化。虽说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考试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评价也在

不断的发生变化。然而,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评价就是测验或考试,就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评等和排队。每次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劣对教师业绩的排队排名是教师的荣辱榜。这几天的培训中,解决了自己心中的困惑,专家们都谈到了小组评价的问题,如果没有对小组的多种形式的评价可能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小组建设,小组评价有了更深的认识。解决了小组建设,小组评价的问题。也为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再次,传统教学目标知识化。当前教学注重的主要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把要考试的知识和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虽然获取了相应的书本知识,但在素质各方面没有得到发展。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当观众被动接受的单边活动。由此可见,现在的教师不应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演者,而应是流动于学生(演员)之间的导演者,参与者。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如下特点:民主和谐、平等和作、互敬互爱。素质教育观念中的优秀学生不是那些认真听讲、全盘接受、不假思考的学生,而是那些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创新的学生。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模式在这方面非常成功。相信通过参与这种学习模式的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将的到长足地提高。

总之,通过听取专家的报告和自己体验式培训,我对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更深地认识。我深信,在中国教师报的扶持和县教育局的大力

支持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面对困难和问题,冷静思考,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改革的成功。

第20篇:参加高效课堂培训会心得体会

参加高效课堂培训会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与我市中小学校长及六盘名师骨干教师一起参加了固原市教育局组织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培训会, 在4月26日到4月28号这三天我们在固原市人民会堂共同聆听了,由中国教师报和中国科技大学的专家们给我们带来的高效课堂理念的讲座及展示课,那么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高效课堂的风采给我带来了思想上的巨大震撼,收获颇多,茅塞顿开,让我对高效课堂观念也起了许多的变化,反思了许多自己的教学得失。通过这次理论学习和培训,使我对课堂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

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学会”与“会学”,“学会”与“会学”是数学课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觉得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

总之,在集中培训学习中,听了好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高效课堂,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只有从学生的角度,研究课堂、推进课改,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校生活。只要能

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就一定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的良方,就是相信学生,改革课堂。通过这次培训给我的感受还很多,相信在今后的高效课堂实验中这些新的理念、方法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帮助,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也期待今后能参加更多类似的培训。

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展示、主动讲解、主动分享。学生在这样的参与、展示、分享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的良方,就是相信学生,改革课堂。拥有了以人为本理念,才会有以人为本的课堂、以人为本的管理。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 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探究培训会心得体会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 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探究培训会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