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支架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9 08:33:3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搭支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性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关系的兴趣,提高学生选择合适材料、掌握连接方法、自己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4.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学时间:

1教学准备:吸管若干、透明胶带、小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出示图片:蜘蛛网、自行车、起重臂、埃菲尔铁塔等,请学生观察

2.提问:这几幅图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3.交流归纳:他们都是支架,三角形的结构在其中。

二、认识三角形结构的稳固性特点

1.提问:生活中除了三角形还有哪些常见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梯形、圆形等)

2.提问:在你们实验过程中,你来发现那种形状不易变形,最稳固?而且用料最少?

3.动手操作:制作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用力往两边拉拽(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梯形等)。

a师指导制作各种形状,强调要做到同学协作共同完成;

b小组合作比较各种形状的稳定性和承受能力;

c 小组汇报试验结果。

4.小结: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5.解释架梁的含义。

6.提问:你能使你们做的其它支架变得稳定吗?

三、搭高塔

1.小组设计高塔,并交流可行性;计算高塔所需的材料数量。

2.汇报设计情况,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3.讨论:我们要完成这项建设应该注意什么?

4.交流,归纳:

a.明确分工(材料员、操作员、胶带提供员、情报员、协助员)

b.团结协作,各尽职责。

四、展示高塔

1.学生展示高塔,评价。

2.表扬制作出色的小组。

五、板书设计

搭 支 架

1.图片的共同特征:都是支架,都有三角形。

2.搭支架: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

3.三角形:稳固、结实、不易变形,用料最少。

4.建高塔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搭支架》

五年级科学《搭支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3、通过搭建稳固支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最稳定、用材少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会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演示教具(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2、分组材料:塑料吸管 大头针 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几种平面支架。

2.谈话:这样的框架,我们也把它叫做“支架”。(板书:支架) 3.学生齐说支架的名字: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支架、、、、、、、4.学生猜测:在这几种支架中,大家觉得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5.学生充分发言。

6.谈话: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板书:搭)

(二)搭建平面支架 1.谈话:所以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分别搭建几种平面支架,然后将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比看到底那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要求:看哪个组最先搭好这几种支架,看哪个组有更多的发现。)

2.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取胜呢?(提醒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怎么连接呢?(温馨提示:不要扎到手)

3.学生分组搭建平面支架。

4.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三角形结构 不易变形 最稳固 用材少(教师板书)

5.引导提问 :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大家有办法使它变得稳定、牢固吗?

6、学生说方法,老师演示提醒学生梁的链接方法(强调不能用大头针)

7、学生分组实验。

8、全班交流:同学们,把你们加固好的支架举起来,哪个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

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亲自尝试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用可以加横梁或斜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定性。

(三)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其实设计师们早就将三角形的特性广泛地应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了,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2.学生欣赏:(课件展示)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既稳固又能承受重量呢?

3.学生发言。4.(出示艾菲尔铁塔)教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设计,全塔高307米,至今已有100多年了,可它仍然岿然屹立。让我们再来仔细地看一看塔的结构,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么多年来艾菲尔铁塔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吧!

(四)搭建立体支架

1.谈话:那大家想不想现在就动手亲自搭一座高塔呢?(提示:动手之前要动脑,设计一个高塔的模型,可以利用已经加固好的平面支架,想好了就开始动手。

2.学生分组搭塔。(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大家来观察这些塔,你比较喜欢哪个?说说理由。4.学生充分发言。

5.教师小结: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只有三角形支架最稳固、最结实、最不容易变形。

(五)课堂小结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科学,今天我们就探究到这儿。

(六)板书设计

搭 支 架

不易变形

三角形结构

最稳固

用料少

推荐第3篇:《搭支架》教学反思

《搭支架》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梁,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一年多的训练,学生探究的能力逐渐加强。因此,在这里用指导性探究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实验记录,搜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学会分析数据,汇报的思路条理,描述能力也在加强,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强。先动脑,后动手,思维的训练仍然不可忽视,科学探究离不开创新思维。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支架与稳固性的关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验方法、数据中更深刻地感受三角形支架的稳固性。

1、让学生在“做科学”中亲历科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坚固程度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支架搭好,完成不同形状的坚固程度的实验。学生们在搭支架时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2.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学生在体验中加以理解才有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不同形状的支架的稳固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比较具体的,像三角形支架,学生认为三角形比较稳定,这种支架就应该不容易变形。所以学生在预测几种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的时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带着这份预测,学生们在充满好奇的心理状态下,开始了实验。将实验一次次带进高潮,学生们在不断的否定着自己的预测,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同学们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的科学素养又一次得以提升。

3、最普通的、最朴实的探究是真正的探究。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条件,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最普通、最朴实的科学探究活动。我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一起搭支架、一起观察、一起分析、一起总结„„为实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标而努力着!

总之,科学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解放孩子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亲近科学,发现科学,才能真正发挥科学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推荐第4篇:《搭支架》教学反思

《搭支架》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要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实际上,在本课制作之前我已经与学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包括对形状结构知识的学习,设计支架的草图等等。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制作效果并不理想,除了有几个小组制作成功之外,多数小组没有搭建完成,经过仔细的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学生的材料准备不充分。个别小组学生在制作中现卷纸棒,带来的剪刀多数比较小,由于纸棒较硬在剪纸棒的时候容易造成剪刀损坏。二,学生对设计的图纸心中没数,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在操作的时候有的小组没有按照图纸的设计来制作。三,小组分工合作意识不强。在操作之前教师反复强调,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小组成员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而是去做其它事情。另外,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但是,随着活动操作的逐渐完成,未知的知识逐渐显露,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得到满足,这时候,他们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地减退。待到活动操作结束,他们的兴趣也就跟着结束了。很少有人再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提出任何的异议。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做:1,组织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由于各小组学生在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2,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观察完各个小组的高塔后,他们对各小组的异同大概也了解到了一点。这时候,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个整改建议。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了。因为他们要给其他组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就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而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讨论,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提出整改建议。因此,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跟着,不容学生的注意力有半点分散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适时的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验结束后要分散的时候再次达到集中,思维的火花也能够再次被燃起。

课后,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有的小组把没完成的支架随手就丢掉了。从这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学生的心态(管它做没做好,反正课上完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很多的科学家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失败,然后才走向成功。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钻研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这种精神。

最后,再说教师。我对这节课的准备略显不足,对学生整体的调控及关注不够。对这样的单存活动课,在课堂上应该做到“乱”而有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总结经验:要把握住一条,我们是教能力而不是教知识。

推荐第5篇:《搭支架》教学设计

2.2 《搭支架》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的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

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具准备:

有三角形支架的物体、报纸条、塑料管、游戏棒、木筷、胶带、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举起吸管搭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提问: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2、同学们,它们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 它们叫做支架。这个叫做三角形支架,这个叫做四边形支架,这个叫做五边形支架……,这样的支架大家会不会搭?所有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搭支架。(板书课题:搭支架)

二、搭建平面支架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平面支架,让学生猜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2、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吸管或报纸片搭建一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3、学生动手操作。

4、请组内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往两边拉,研究哪种形状不变形、最稳固。

5、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

6、谈话: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请学生想办法,使它变的稳定牢固。

7、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本组的方法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8、小结: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牢固,所用材料也最少。对于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牢固。

三、设计并搭建立体支架

1、谈话:同学们,将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支架、五边形支架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一个立体支架)

你们能用尽量少的材料搭一个又高又稳固的立体支架吗? 在搭建前,我们要先干什么呢?

2、学生讨论回答并分组设计草图。

3、学生动手搭建立体支架,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并及时进行指导。

4、谈话:我看同学们动手搭建高塔的热情非常高,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到这里。下面请那个小组上来汇报并展示你们的作品?

5、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作出评价。

6、教师小结:一个不稳定的高塔,可以增加其三角形支架,使它变得稳定。

四、拓展

1、提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了三角形稳定牢固的特性,平时你们发现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支架?

2、学生回答。

3、刚才同学们说的高压线塔,电视塔等为什么那么牢固又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它们中有许许多多的三角形,而三角形是稳定牢固的。)

4、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5、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搭建立体支架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继续完成你们的作品。

推荐第6篇:英语语言支架教学

搬架梯子,让学生自己去爬

漫谈英语支架式教学

一、英语语言支架是什么?

之前,我对这个术语非常的陌生,今天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后,对我触动很大。“支架”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指的是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或者与同伴的合作。英语教学中的支架形式多样:可以是文本形式的,音像形式的,图片形式的,情景形式的,情感形式的,语言交流形式的,还可以是活动形式的。

二、搭建英语语言支架的目的

帮助学生实现从新知识学习向新知识运用的过渡,从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语言支架的搭建一定要依据学情和学习目标来确定。这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要增强学情意识和围绕学习目标预设活动的意识。

三、如何搭建英语语言支架?(以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为例) 1.阅读前:可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之中,为阅读搭建情境和情感支架,使学生尽快投入语篇的学习氛围中。 2.阅读中:初读,让学生观看视频,聆听音频等获取语篇主要信息。此处采用视频支架的形式,以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满足不同风格学生的需求,以获取语篇主要信息。

细读语篇,设计相应的问题支架,帮助学生获取文本的细节性信息,实现语篇教学的目标: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

3.阅读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方面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借助生生互助的优势,帮助学困生达成语言输出的能力。这也体现了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和面向全体的课标理念。

我认为本节课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截取《动物世界》视频中的不同画面,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调动起兴趣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具有活泼性,生动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语言,进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支架搭建位的合理、有效。

新授环节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的,创设真实合理的语境,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支架搭建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每一个环节设计针对不同优势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基于学生的优势,分别提供视频和图片等视觉型支架;录音和组织用语等听觉型支架;Let\'s do\\Let\'s draw等动觉型支架,让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参与活动的方式。另外,教师还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这种评价的指导下,提高了自信心,勇敢的大胆开口说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推荐第7篇:搭支架 教学设计

搭支架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过程与方法:

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设计支架,对结构进行改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感悟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一.导入

1.这些物品大家都认识吗?(马凳,梯子)谁想上来感受一下,就这样坐上去。(马凳没有打开)感觉如何?打开之后试试?那这个梯子呢?这样能爬上去吗?谁来试试?怎样容易些?打开之后,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角形)哪个部分是三角形? 2.这些三角形在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呢?(稳固)

3.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研究一下。(板书:搭支架)

二.新授

搭平面支架验证三角形支架的稳固特点

1.大家先来看一下黑板,这些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如果我们用小棒来搭这些形状的支架,你觉得哪种支架最稳固?顺便说一下,大家怎么理解稳固?对,就是拉一拉,拽一拽,拉不动(不容易变形)就说明它稳固。大家现在打开书75页,下方的表格看明白了吗?把你的预测填到表格中,填好马上坐好。

2.大家手里现在都有小棒,一会我们就将这些小棒连接成这三种形状的支架来验证我们的预测,用什么连接是个问题?你想用什么连接呢?(透明胶带,绳子,橡皮筋)透明胶带和绳子固定的时候比较麻烦,并且容易松动,橡皮筋是比较方便的。

橡皮筋怎样用?谁来试一试?(和学生一起研究橡皮筋的捆绑方法。) 我们要比较三种支架的稳固程度,三个支架的大小应该怎样?(一样大,或者每根小棒一样长。)

3.大家现在来看一下小黑板上的试验要求,(1.小组要有明确分工:搭小棒、缠皮筋、记录。2.试验时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3.要将结论填到75页表格下方的最后一行中。)实验要求都清楚吗?好,组长到我这来领皮筋。我们看哪个小组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务,开始! 4.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5.孩子们,搭完了吗?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展示的同时说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论,到底哪种支架最稳固。恩,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前面来展示?嗯,你们也这样认为的,下面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大家都同意,那么哪种支架是最快搭完的?为什

么?(三角形,材料最少)是啊,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固结实的,而且所用材料最少!当然,因为皮筋是有弹性的,用皮筋连接,对搭出来的支架的稳固性有一定的影响。

6.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刚刚搭的相对来说不稳定的四边形和五边形支架,我们怎样能使它们变得稳固呢?(加三角形,或者说不出来)我们大家来设计一下。

(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同样一个正方形的支架,加固它,我们用50根小棒,能不能达到目的?有什么弊端?对,使用的小棒过多,既浪费材料,又加重了结构的重量。要加固一个结构,应该设计一个最佳方案,那就是使用最少的材料,达到要求的加固效果。那么,怎么来设计呢?)

(画设计图的时候,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用实物来演示,帮助你们完成设计。)

7.学生实验,加固结构…… 8.实验总结:学生汇报结果

达到大家的目标了吗?大家看,老师这样搭行吗?(我不是对角搭,是平行搭的)为什么不好呢?怎样改进?非常好。你们是怎么做的?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搭?嗯,很不错,因为三角形支架最结实,稳固,所以像四边形,五边形这些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架构,使他变得稳定(板书:架梁:增加三角形)

9.教师适时点拨:他们小组加固的是正方形的支架,先看看稳固吗?他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如何体现出三角形?)使用了几根小棒?哪个小组有和他们不同的搭法?他们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怎么使这个地方不活动?哪些部位需要加固?如何加固?皮筋缠的上吗?怎么办?怎么捆扎?大家想办法解决一下,找到方法的小组立即举手,现在开始动手尝试。

……(各组支架比较,找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研究弥补办法)…… 10.总结……我们在架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分成了三角形,而且是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坚固的结构,在必要的部位要进行加固。

三、生活应用

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结构的应用?你真细心!这些三角形结构都起了什么作用?(稳固)既然三角形稳固,我们所有的结构都用三角形,可以吗? 你举个例子看看。其实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物体时,要考虑很多方面,考虑结构的因素只是一个方面,还是根据具体来设计的。有些物品是不需要三角形结构的,比如门框。

2.我现在打开书,21页,书上的四幅图,这些建筑物都是由什么支架结构组成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建筑由很多支架结构组成,特别是三角形结构特别多,在这里它们都起着稳固的作用,甚至还有美观的功效,比如艾菲尔铁塔,多么壮观漂亮的铁塔呀,大家想搭建

一座属于自己的艾菲尔铁塔吗?其实像高塔这样的立体建筑,立体支架其实就是平面支架组合起来的。这是老师自己搭的小塔,我们大家可以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搭建一座稳固而美观的高塔,大家想尝试吗?

推荐第8篇:作文教学的支架问题

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变“叫学生作文”为“教学生作文”

作文教学是教作文过程而不是告诉学生作文知识

例一:美国六年级教材《语言的艺术》中的一个写作单元的实例。

《个人故事》写作单元——“问题”清单(五个阶段)

A、预写阶段

1.你思考过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做了一份经历清单吗?

3.你选好了题目并冥思苦想了吗?

4.你用图表去组织你的想法了吗?

5.你有没有用重要的细节去支撑你的主题思想?

6.你需要调研吗?

B、草稿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3.你用了你的思想和情感去使你的写作具有个性吗?

4.你用了能感觉到的细节去让你的读者脑海中浮现一幅想象的画面吗?

5.你的中心思想清晰吗?你的细节能让读者感到自己就在故事里吗?

C、修改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描述了一次个人经历吗?

3.你故事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详写吗?

4.你用了多彩的、精确的词语去描述你的经验和感受吗?

5.你使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讲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吗?

6.当你大声朗读时,句子通顺吗?

7.你添加了有趣的标题吗?

D、校订阶段

1.每个段落你空格了吗?

2.你有没有把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组在一个段落里?

3.你检查了难单词的拼写吗?

4.你每句开头使用了大写字母以及每句最后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吗?

5.你的句子能连贯起来吗?该分段的地方分段了吗?

E、发表阶段

1.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我描述了一次个人的经历吗?

2.我选择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吗?

3.我用了好的标题吗?

4.我的句式有变化吗?我的句子通顺吗?

5.每个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正确吗?

6.我正确地使用了复句吗?

7.我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8.我用了特别的细节去让读者容易想象我的经历吗?

9.我校对和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吗?

1

例二:《作文教学中的“支架问题”》——从育英老师的教学案例谈起

文章作者:周子房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0·9

一、神奇的六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两篇学生的习作。

习作一 监考老师

叮铃铃,考试的铃声响了。

随着铃声,进来一位男老师,他的个子很高,四十多岁。上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下身穿一条蓝裤子。黑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大嘴巴。他走进教室咳嗽了两声,然后走上讲台。

他先宣布了考场纪律,然后就开始发卷。发完试卷,他又给我们念了一遍题。开始我觉得他很凶,后来觉得他一点儿也不凶。

他一会儿坐在讲台上看着我们,一会儿到下面看同学答题。他走到我跟前,还跟我笑了一下。

叮铃铃,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他就开始收卷子,收完卷子,就拿着卷子走了。

习作二:

监考老师

我平时参加考试一点也不紧张,这次考试却有点紧张。因为这次不是我们的老师监考。在我的印象中,其他班老师监考都有点凶。

我坐在教室里,见一位女老师和一位男老师在我们教室门口说话,我心想,但愿监考老师是那位女老师,因为那位女老师看上去很和善,而那位男老师的样子有些凶。我想,要是那位男老师监考我们,他走到我身边,我会吓得连字都不会写。

铃声响了之后,是那位男老师走上我们教室的讲台。他一走上讲台就说:“必须遵守考场纪律,不允许作弊,不允许交头接耳。谁违反了考场纪律,我就会请谁立即离开考场!”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他果然很凶。我的心就有些慌,尽管我没打算作弊。

他发完试卷,又走上讲台说:“大家先不要急着答题,我发现卷子有些题目印得不清楚,我给大家把不清楚的题目念一遍。”他念完题目又说:“大家开始答题吧,不要紧张,越放松越能发挥的好。别看错题,也别漏掉题。”这时候又觉得他一点也不凶。他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学生一样。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走下来看同学们答卷,走到我身边时,他停住了。我抬头看着他,他朝我笑了笑,还点了点头,大概是见我答的不错。考试快要结束时,还笑得出了点声。他肯定见我做不出那道题,急得一个劲的挠头,看我的样子有点好笑。

这位监考老师给我的印象越来越好,我甚至希望他当我的班主任。

读完后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到习作二的作者的写作水平明显比习作一的作者高出一大截?事实上这两篇文章是同一位学生相隔时间不长先后写出来的。而且在写第二篇之前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写作技能训练,只是老师给他写了六个问题,这位学生用笔进行了回答。他回答的内容连在一起就成了习作二。为了让大家了解得更清楚,我还是先来简单地叙述一 2 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一年某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的作文题是《监考老师》,要求写上一节监考数学的老师。多数学生说这题目出得“太损”。因为这次监考的老师都不是本班的老师,在这之前,他们对这些老师半点都不了解。有位同学的母亲曾和育英老师一起工作过,她带着孩子,拿着语文试卷找到育英老师了。她说,40分的作文题,她的孩子只得了27分。老师要求写400字以上,她的孩子写了不到300字。那个孩子说,他把监考老师咳嗽的声音都写上了,再也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了。育英老师把他的作文看了一遍,发现他只是写了监考老师的外貌和监考过程,有许多应该写的内容没有写进去。育英老师就拿出稿纸对他说:“现在我写几个问题,你来答。”学生答完后,育英老师问他:“假如现在让你写监考老师,你觉得有困难吗?”他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写不了多少字。”育英老师笑了一下说:“你已经写出来了,有600字左右。你把你答的这些话从头至尾读一遍,看看是不是一篇文章?”

由于下文要对这六个问题进行分析,我就顾不得啰嗦,如同孔乙己“排钱”一般,将它们逐一排出。大家也可以将这六个问题与第二篇习作的每一段对应起来读一读,看看它们是不是存在着这种问与答的关系。

1.你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这一次呢?如紧张,说明为什么?

2.你坐进教室,在等监考老师来时,想了些什么?

3.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4.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又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5.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在你身边停留过没有?如果停留了,把他停留在你身边时的情景写出来。

6.他给你的最后印象是什么?

二、“六个问题”的作文教学价值辨析

下面就这六个问题展开讨论。

从事情的经过来看,学生正是在这六个问题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二篇习作。根据学习支架理论,这些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帮助的问题称为“支架问题”。学习支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问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支架之一。从这个案例来看,这些“支架问题”对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习作的支持力度很大,那它们到底从哪些方面对这位学生的写作进行了支持和帮助呢?下面从三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对“为谁写”的指引

我们首先跳开“问题”的内容来讨论“回答问题”这一形式,思考它与“写作文”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学生对二者在感觉上有什么差别?前文提到,学生答完后,育英老师问他:“假如现在让你写监考老师,你觉得有困难吗?”学生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写不了多少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感觉他不是在写文章,而仅仅是在回答育英老师的问题。与一般口头问答不同的是,他是在用笔头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位学生看来“回答问题”与“写文章”绝不是一码事。事实上学生已经将一篇质量不错的文章的内容已经完全写出来了,可是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没有感到“写作文”一样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知道,这里是在回答老师的问题,育英老师就坐在他的面前,老师关心什么,需要了解什么,在“问题”中写得清清楚楚。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与写作文最具实质意义的不同处就在于,回答问题时学生自然会有明确的目的意识和交流对象意识,他知道他是在为谁答的,为谁写的。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育英老师的六个问题实际上是潜含了交流对象意识或读者意识的作文教学支架。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很少从交流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往往并不能真切地知道写作 3 的目的是什么,作文的读者是谁,读者关心什么,希望从他们的文章中读到什么。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语言的表达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上面的考场作文,只是简单地写了监考老师的外貌和监考过程,因为这位学生只是知道这是考试作文,必须完成多少字数,至于达到什么交流目的,自然不去理会。因此,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支架来指引学生为自己的读者考虑,必然会有助于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写什么”的指引

我们再回过头去仔细体会这六个问题在指向性方面有何共同点?问题1是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问题2是在监考老师来时,想了些什么;问题3是针对学生对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话时的感觉;问题4是针对学生在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后的感觉;问题5要求写出监考老师停留在身边时的情景;问题6要求写出学生对监考老师的最后印象。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这六个问题在指向性上的共同点就是指向学生最有感触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指向学生的最有体验的部分。这些“支架问题”中潜含了写作内容指向学生体验的意图。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写什么。有人也许认为,这还不简单,写生活么。生活又是什么呢?学生每天吃饭睡觉,上学读书,与教师同学相处,给父母干家务,假期外出旅游观光等都是生活。可是学生天天在生活,为什么就写不出作文呢?还有,是不是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可以记录下来写成作文呢?孙绍振教授认为这种“贴近生活说”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因褊狭的理解而导致主体感觉的钝化,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贴近自己说”。孙教授认为,光讲“贴近生活”,就可能产生一种误解:以为生活是客观的,跟人的心灵有无关系是无所谓的,作文就是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去贴近它。这样做的结果,就算没有歪曲,大家写出来的都是一样的,而这恰恰是作文的大忌。作文是精神独创的结晶,没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体验,就没有生命。当然也可以说,要真正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贴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作文中,却是没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私有的、独享的、他人所没有的东西,才是值得你去写一写,去挖一挖的。从育英老师设计的六个问题来看,他与孙教授在这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他精心地设计出这些“支架问题”来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这种设计理念和策略值得我们领悟与借鉴。

(三)对“怎么写”的指引

从六个问题的顺序看,按照考试前的等待、监考老师的登台、发完试卷、考试过程、考试结束的顺序一一安排,暗含了写作的时间顺序;学生回答后,抽离这些问题,把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写出的回答连在一起构成一篇文章,我们发现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也十分自然。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这些都是让学生感到痛苦、教师感到为难的问题。仔细琢磨,我们还能发现文章的详与略也在这些问题的设计中考虑到了。问题

3、问题4和问题5的两次设问及问题的指向,都显示育英老师希望学生在这几处进行详写,而其他几个问题,只要略写即可。从习作二来看,这些问题的设计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为难得的是,由于前面提到的这些“支架问题”明确指向学生的体验,因此,在学生完成的作文中,我们明显地能读出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过程,这同时也成为了文章的一条隐形的线索。在这一点上“写什么”与“怎么写”有效地融合起来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支架问题”中潜含了写作策略的指引。

这样的支架设计在“怎么写”这个维度同样能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在这里只想着重讨论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知识教学的问题。按照我们一般的教法,在这里教师是需要教给学生许多知识才行,比如,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自然,怎样安排详略,如何布置明线和暗线,等等,实在是学问很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也正是这样传授知识的。可是教学结果呢?较为普遍的情况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却听得辛苦吃力,拿起笔来什么也不会。按照知识分类理论的观点,这些“怎样”表达的知识大多属于程序性 4 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它们的关键是“怎么想”和“怎么做”。如果教师按陈述性知识来处理这些知识,即使学生理解了,记住了,那也未必“会用”,但学生作文时“会用”恰恰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的作文教学之所以低效,与我们的教师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在上面的案例中,育英老师仅仅设计了六个问题,没有讲授任何概念和方法,而这位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似乎明显高了起来,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等十八般武艺,似乎一下子精通了不少。我们需要思考: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知识?如何将知识变成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如果我们真想让学生学到一些有用的概念和方法的话,是不是也得先提供支架支持他们写出文章后,再去帮助他们将这些概念和方法通过反思和总结而提炼出来?这样做是不是更合适一些?更有效一些?

三、作文教学中“支架问题”的设计与运用策略

上述案例表明,如果教师能在作文教学中适时地提供精心设计的支架,将对学生的写作质量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作文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的同时进行。为学生提供支架,就可以避免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同时进行以降低作文的难度,让学习者经历一些更有写作经验的学生或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写作中隐性知识地体悟与理解。通过学习支架,学生可以“模仿”“体验”“实践”的方式内化支架所蕴含的写作思维策略与问题解决方法,获得写作能力上的增长。

当下我们的老师最缺乏的是支架设计的意识和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想帮助学生却不知从哪里使劲。支架的类型较多,“支架问题”最为常见。设计一些很有针对性的支架问题,就可以真正帮上学生一把。

上述案例中的六个问题的设计融合了读者意识(为谁写)、写作内容(写什么)、写作策略(怎么写)三个维度,对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广大的一线老师要达到这样的水准,一定有不少的困难。倪文锦教授曾与笔者谈到作文教学的“支架问题”设计时,提出一种“变范文为问题”的思路。倪教授认为文章和文章的每一段都是在试图回答某一个问题,关键是我们要审辨出这些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作为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的支架。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高明的思路,因为这样设计出的支架也一定是融合了上述三个维度的支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一篇又一篇的范文时,往往如同老虎吃刺猬,无处下口,实在不知去模仿和借鉴什么,但是,如果有具体问题的指引,状况一定会大大改观。这种“范文变支架问题”的支架设计策略的确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结合不同的写作阶段来进行“支架问题”的设计。这里特别以美国六年级教材《语言的艺术》中的一个写作单元的实例来进行说明。这是一个有关个人故事的写作单元,在预写、草稿、修改、校订和出版各个阶段都设计了由问题组成的支架系统。美国的写作教学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强调全过程指导,这些“支架问题”旨在每一阶段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或每一阶段完成后让学生对照进行自查和反思,支持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个人故事写作单元——“问题”清单

预写阶段

1.你思考过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做了一份经历清单吗?

3.你选好了题目并冥思苦想了吗?

4.你用图表去组织你的想法了吗?

5.你有没有用重要的细节去支撑你的主题思想?

6.你需要调研吗?

草稿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3.你用了你的思想和情感去使 你的写作具有个性吗?

4.你用了能感觉到的细节去让你的读者脑海中浮现一幅想象的画面吗? 5.你的中心思想清晰吗?你的细节能让读者感到自己就在故事里吗? 修改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描述了一次个人经历吗?

3.你故事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详写吗?

4.你用了多彩的、精确的词语去描述你的经验和感受吗? 5.你使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讲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吗? 6.当你大声朗读时,句子通顺吗? 7.你添加了有趣的标题吗? 校订阶段

1.每个段落你空格了吗?

2.你有没有把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组在一个段落里? 3.你检查了难单词的拼写吗?

4.你每句开头使用了大写字母以及每句最后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吗? 5.你的句子能连贯起来吗?该分段的地方分段了吗? 发表阶段

1.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我描述了一次个人的经历吗? 2.我选择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吗? 3.我用了好的标题吗?

4.我的句式有变化吗?我的句子通顺吗? 5.每个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正确吗? 6.我正确地使用了复句吗?

7.我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8.我用了特别的细节去让读者容易想象我的经历吗? 9.我校对和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吗?

尽管上文所列“问题”与育英老师的“六个问题”的设计思路并不相同,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写作各阶段提醒学生和便于学生对照自查和反思,但它们也正是围绕读者意识(为谁写)、写作内容(写什么)、写作策略(怎么写)三个维度展开的。这些“支架问题”与写作教学的每一阶段的任务紧密配合,操作性极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转化为不同阶段的“支架问题”,切实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在提供“支架问题”时,我们同样需要遵循与支架学习相关的一些原则。一是引导性原则:支架在于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而不是替代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二是个性化原则: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支架。三是适时性原则:支架提供的时机要恰当。四是渐退性原则:当学生能够完成写作任务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二)变“贴近生活”为“贴近自我”

6 人不贴近什么也不会不贴近生活。什么是贴近生活?不是指学生真实的生活,而是社会需要的考试要考的主流社会理想中的道德行为规范。

人是具体的、每个人的所见所思所感是不一样的,因而写出的文章也一定应该是不一样的。贴近自我,就是要有作者意识。我就是我,我不是任何其他人。

例子:《作文教学中的“支架问题”》

(三)文章为谁而写

文章是写给不同的人看的,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就应该有不同的写法。角度、内容、语体等。

参看。郑桂华《我们的学校》教学过程。(上海古美学校研究课。请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们分别向“一个想读古美学校一年级的小朋友”和“一个古美学校的老校友”介绍“我们的学校”)

(四)国外写作教学

附件:外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参看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1、中外作文教学的认识差异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作文最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虽然口头上重视,然而在语文课程中的事实上的“重读轻写”,以阅读教学为重点的现实,使得作文教学一直未能得到重视。表现在语文教材基本就是阅读教材,没有真正的作文教材。阅读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只是阅读教学的附属。

事实上,很多国家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组织语文教学的。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母语教材主要是语言和语言表达教材,语言和语言表达(即语言规律和学习语言的规律)占母语课程的课时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重视审题,国外重视选题。(每个人都会选择。自信心、方法)

中国重视阅读,国外重视表达。(每个人都会演讲。自信心、方法)

中国强调集体,国外重视个人。(每个人都能自由的思考、表达、决策)

中国主张谦虚,国外强调张扬。(每个人都要想办法展示自己)

2、国外的写作教学目标

共同点都重视写作能力培养,重视与生活与社会的结合。

(1)英国关注同龄儿童的写作能力差异。关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引导并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写作。

英国的教育科学学部的《英语:5-16岁》文件中,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不搞一刀切。将英语能力分解成5个方面(说和听,阅读,写作,拼写,书写),每个方面的能力都包含着知识、技能和理解力三个要素,分成10级不同的水平,与学生的年龄阶段相适应。每个年龄段都有最低和最高目标。比如,小学包含5——7岁和7——11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达到1——3级水平,第二阶段达到2——5级水平。每一级都有具体的描述。见教材172——173页。

口头语言是个体凭借发音器官,借助表情、动作传递思想感情,相对容易。能提高表达 7 者的信心。书面语言的表达双方没有共同语境,又无法凭借表情动作,在用词的准确和变化上要求更高。

(2)日本小学国语课程把表达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

在《小学国语学习指导纲要》的课程总目标中,将“适当地表达国语能力”放在“正确地理解国语能力”之前。在年级的分段教学目标排序上,第一条是听说、第二条是写作,第三条才是阅读。

(3)法国重视诗歌教学和写作。

法国人特别重视法语教育。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高雅的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是至纯至美的语言。将诗歌教学明确列为教学目标写入大纲,在各国初等教育母语课程中绝无仅有。

(4)美国重视写作实践。重视作文实用价值,文体写作生活化、多样化。

美**语课程十分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的英语课就是《写作》课和《阅读》课。作文时间占一半甚至更多。

美国各年级学习的文体超过了17种(个人记事、日志记载、事件报告、友好书信、对作品的回答、诗体文、自传、用法说明、现实小说、邀请信、寓言——民间故事、书籍报告、说明文、劝说信、写人、商务信函、应用文等)。其中属于应用文的大约有9种,超过50%,体现了对文章的社会交际功能的重视。

3、国外的作文教学文体

(1)实用作文

以生活应用为目的,强调写有实际社会效用的文章。排在第一位,各国大体如此,尤其美国。讲究学生作文要“学以致用”。德国也是。案例见189——190页。

(2)自叙作文

美国写个人自传。日本写亲身经历。重视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写作,加强自我认识,把握自己位置,处理人际关系。

(3)调查作文 小学生写调查报告、写研究性文章在各**语课程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日本调查作文有三种。观察日记(喇叭花日记、大豆日记);参观记录(先要参观);研究文章(持续一段时间)。案例见192——193页。

(4)文学作品写作

一些国家没有因为强调应用性和交际功能的同时,抛弃文学素养的培养。俄罗斯一直有崇尚文学的传统。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母语课程一直都有《文学课》。重视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美国部分学校有专门的“创作”作文训练项目。英国的小学作文教材分写诗作文和虚构作文两种。训练学生写“故事文”(提高兴趣、自由想象、丰富内容)。

(5)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分工理论:小学以观察作文为主、适当写读书笔记;中学则以读书笔记为主。

写读后感是日本中小学作文教学最基本的写作文体。初读后交流阅读感想,讲读后写感想文。似乎已经成了日本语文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6)诗歌创作

写诗歌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儿童诗歌、童谣孩子喜欢。“儿童生来就是诗人”(日本的北原)提倡儿童写自由诗。日本小学国语教材安排诗歌写作练习(每学年上期诗歌阅读欣赏,下期诗歌写作)。见教材200——201页。

英国的牛津英语课本分三部分(小说、诗歌、专项活动),诗歌占了很大的篇幅。

8 (7)论文写作

英国要求学生义务教育结业时写一篇论文。他们认为作品质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合乎逻辑的思考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和整理素材的能力以及掌握不同形式的表达技巧和方法。

一个9岁的中国孩子去美国读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的文化》的论文撰写。

4、外国作文教学案例选(见教材220——227)

(1)美国案例:写感谢信

特点:教学内容——读写结合(先学文章。内容有联系,表达关系不大)。写作指导——具体细致(写信的动机与内容、格式、语言、修改)。

(2)日本案例:一天哪怕只记一件事

特点:教学内容——如何将写作素材写进文章。写作指导——教方法、范例指引。

推荐第9篇:支架培训

支架作业安全培训

姓名:单位:成绩:

一、判断题目

1.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形框,圆形和斜杠为红色。

2.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边框及图形符号为黒色,衬底为黄色。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下方不得有任何操作人员。

5.进行支模、粉刷、砌墙等作业时,下方若有其他作业人员,必须处于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

6.支设高度小于4米的柱模板,可以不设斜撑。

7.支设高度小于3米的柱模板时,可使用马凳操作。

8.在离地高度2米以上浇灌混凝土时,不得直接站在模板上或支撑上操作。

9.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10.悬空作业是指借助登高工具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11.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时,不得将Φ48与Φ51的钢管混合使用。

12.企业要从制度上赋予职工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参加安全管理工作。

13.劳动者遵章守纪是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14.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

15.安全帽应能承受5Kg钢锤自1m高自由落下的冲击,帽衬须具有缓冲、消耗冲击的能量,保护头部免受伤害的作用。

16.安全栏杆由两道栏杆及立柱组成,上栏杆高度1200mm,下栏杆高度500-600mm。

17.连墙件应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18.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19.脚手架旁有开挖的沟槽时,应控制外立杆距沟槽边的距离,当架高在50m以上时,不小于2.8m。

20.高度超过24m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

21.当脚手架下部不能设置连墙件时,要搭设抛撑(斜撑杆),抛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若抛撑钢管长度不够,可采用对接扣件接长。

22.每根立杆下部都要设置底座或垫板。

22.规范限定用于搭设脚手架的钢管长度和质量(重量),是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运输方便。

24.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应优先选用直径Φ48的钢管。

25.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可用Φ48×3.5和Φ51×3.0两种,其中Φ51×3.0使用性能优于Φ48×3.5。

26.脚手架的承载能力由钢管、扣件的强度控制,所以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可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27.大风大雨过后,要对脚手架进行检修、保养,并经验收后才能使用。

2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

29.每块脚手板最大重量不应超过20kg。

30.扣件坯体是用可锻铸铁制作,扣件螺栓是用Q235钢材制作的。

31.拆除脚手架要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

33.拆除脚手架时次要杆件后拆、主要杆件先拆。

33.为了方便施工,钢管最大长度不超过4m,最大重量不超过20kg。

34.剪刀撑的接长应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少于600mm。

35.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的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

36.安全带应低挂高用,不准将绳打结。

37.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不能紧贴,应有一定的间隙。

48.新工人上岗前的三级教育是指: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

39.拆除脚手架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

40.木脚手板的厚度不得小于40mm。长度不得小于2m。

41.拆除脚手要一步一清。

42.开口型脚手架端头要设横向斜撑。

43.主节点处的扣件中心距不得超过150mm。

44.一般作业层可以兼作通道用。

45.安全网宽度不小于3m。

46.脚手架上若需照明,应使用12V低压电。

47.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的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

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58.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59.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54.连墙杆不能水平设置时,可以向下倾斜。

55.脚手板长度大于3.5m时,其支承杆不能少于4根。

56.挡脚板高度不能小于180mm。

57.在旷野、山坡或处于雷击区的脚手架,要设置进行避雷装置。

58.当搭设的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取设隔离板、防护套等防护措施后,再搭设架子。

59.在搭设剪刀撑时,为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弯,可将一根斜杆与立杆连接,另一根斜杆与小横杆的外伸部分连接。

60.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剪刀撑应设在立杆外侧。

61.脚手架上操作层外侧要设挡脚板,其高度为180mm.62.在脚手架上同时进行多层作业的情况下,各作业层之间应设置可靠的防护挡板,以保证安全。

63.扣件式钢脚手架的立柱可直接立于夯实的土地面上。

6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荷载荷载的传递途径是:→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扣件→立杆→底座→垫木→地基。

65.旧扣件在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66.门式脚手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同步搭设。

67.门式脚手架的内外侧都要设置交叉支撑。

68.当门式脚手架的高度超过20m时,应在外侧设置连续的剪刀撑。

推荐第10篇:语言支架

基本式一组 计划制订

—— A 段视频脚本(10分钟)

参加人员:宋巧珍、田苗苗、赵同保、闫爱玲

赵同保:各位老师好!我是赵同保,是基本式一组的研修组长,欢迎参加2013年山东省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今年课例研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就像蒋院长所说的:由研究教学设计转向研究预设学习生成,由研究教学实施转向研究实现学生生成,由研究分工观课转向研究检验学习生成,从研究再次备课转向研究调整教学预设。我们组采用的是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课例研究方式。本专题的课题是“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的支架搭建”,承载的是对搭建语言支架教学问题的研究,贯穿在“发现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

我们今天主要是向大家介绍磨课计划。对我们组进行指导的专家有山东省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陈元宝老师,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宋巧珍老师。这位是参与今天讨论的宋老师。

宋巧珍:大家好!

赵同保:这位是我们组的指导教师田苗苗老师。

田苗苗:老师们好!

赵同保:这位是承担此次上课任务的闫爱玲老师。

闫爱玲:大家好! 田苗苗:宋老师,今年课例研究的主题是贯彻课程标准,面向学生学习。为了更好地使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搭建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的有效语言支架是十分关键的。请您为老师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语言支架”,好吗?

宋巧珍:好的。“支架”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他人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两人或多人合作解决问题时,通过积极参与,共同合作,使能力稍差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这里所说的他人的指导帮助或者能力较强同伴的合作就是我们所说的“支架”。

其实,教学设计中所说的“支架”不只这一些,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辅助性材料和资源,可以是文本形式的,音像形式的,图片形式的,情景形式的,情感形式的,语言交流形式的,还可以是活动形式的。

赵同保:也就是说语言支架的形式很多,不仅仅是句型、语篇的框架结构。

宋巧珍:确实如此。 田苗苗:通过宋老师的讲解我对“语言支架”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学习新语言时存在一些困难;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言,但不能灵活运用,很难跨越从新知识学习到新知识运用这道坎;语篇学习中语言输出量过少等。宋老师,请您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好吗?

宋巧珍:好的,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搭建语言支架未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老师没有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认知特点和水平,或是分析不够准确,或是分析后采取的行动不够恰当,导致搭建支架的梯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二是搭建语言支架不能适时适量,也就是搭建支架的时机和数量把握不好,导致学生在语言的思维、加工、建构和输出等过程中遇到障碍,不能较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实际上教师不仅仅要在教学设计之前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预设如何搭建、拆除语言支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成,及时调整预设,以便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悦。

至于说到输出问题,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静等学生,静等他们在有足够输入的前提下,自然输出。

田苗苗:是的,面向学生的学习,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就需要我们加强“学情意识”和“适时适量搭建语言支架”的意识。因此我们把增强教师根据“学情”搭建语言支架的意识和提升教师在高年级语篇教学中,适时、适量地搭建语言支架的意识和能力,确定为课例研究的目标。

闫爱玲:在课例研究计划讨论会上,我们根据日常教学的实际进度,确定以鲁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5 Country Life Leon3 He goes to school by school bus.作为承载本次研究问题的课例,引导老师们在语篇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建适当的语言支架,加强“学情意识”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撑。

赵同保:老师们,以上为大家呈现的是本组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确定问题”的主要过程,更多具体内容请大家到磨课平台上浏览全部过程资料。

闫爱玲:在本专题研修过程中,请大家一起来关注和思考:在我们课例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语言支架,是如何发现问题、追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田苗苗:对搭建语言支架从陌生到理解,从理解到运用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持续探讨!希望通过本次课例研究,能够引导教师在分析学习者的图式、能力、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求、学习优势分析,搭建相应的语言支架,帮助学生实现从新知识学习向新知识运用的过渡,从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赵同保:也期待老师们能够通过为学生的语篇阅读搭建适当的语言支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从而最终实现课标要求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欢迎大家在接下来的“备课研讨”环节中了解相关内容。

感谢宋的指导!感谢大家的关注!

第11篇:学习支架

1.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定义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人们从不同角度、立足于不同的理论提出了各种教学策略。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

)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策略被定义为:这种策略“应该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的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

(1)搭脚手架。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得到知识的攀升。起初可以多一些引导、帮助,以后逐渐减少(即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相关的属性,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使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能够达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当前所学的概念,即最终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完成了。

(5)效果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做出的贡献;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完成情况。 3.教学实践中提供有效助学支架的关键特征 (1)提供清晰明确的学习方向;

(2)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3)设计能让学习者主动关注的学习任务;

(4)明确阐述学习期望;

(5)引导学习者去获取有价值的帮助和有用信息;

(6)在学习过程中避免学习者精力的浪费,减少不稳定因素,消除失望感。

4.个性化学习系统中支架创设应遵循的要点

(1)在设计助学支架时就应以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本身的特性作为出发点,应将学习者的需求与所提供的支架层次保持平衡。使得学习者能完成他们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2)个性化学习系统中所提供的学习环境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便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3)情境设计应满足学习者渴求新知识的心理,并能在一个改善了理解范围的情景下学习新知识。减少学习者学习失败的可能性。

(4)个性化学习系统中所提供的支架应逐渐减少,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者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支架逐渐减少的速度应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的加深相一致。支架的时效性应与学习者的进步程度同步。

5.支架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支架式教学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而进行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学习支架的支撑作用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水平。由此可见,运用支架(或支架式教学)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包括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等)和将要学习的知识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仅凭自己的能力又不能解决,需要帮助才能实现知识水平的跨越。这种情况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会出现。

6.学习支架的作用条件 学习支架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在人们营造的某种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1)学习支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之中,学生在真实的或者近似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在这样的情景下,借助学习支架,学习难点更容易得到解决。

(2)学习支架的应用必须是在学生全程参与的情况下,让学生经历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有时觉得不必要,但是学生会在亲历过程中体验知识逐步获得的整个思维过程,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验、领悟与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内化支架,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为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地基础。

(3)学习支架的应用必须是在学生已经做了一定的努力仍然不能独立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提供,帮助其获得成功,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并且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潜在的发展空间。学习支架的应用可以对学生今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帮助自己学习。

7.学习支架的几种常见形式

学习支架的形式随任务的不同、支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令范例:范例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一般包括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好的范例在技术和主题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范例展示可以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

问题: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问题支架。

建议: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类似,当设问语句改为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了建议支架。但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

向导:向导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比如观察向导可以避免学生错过关键细节;采访向导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特定信息;陈述向导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等。

图表: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在皮尔斯博士 (PierceJ.H0ward)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书中总结了48种图表形式,包括概念地图、维恩图、归纳塔、组织图、时间线、流程图、棱锥图、射线图、目标图、循环图、比较矩阵等。

8学习支架的应用设计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学习支架,以及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时,应遵 循以下几点原则: (1).适时性原则:要在学生恰需帮助时提供适合的支架,并在适当的时候撤除支架; (2).适度性原则:学习支架应当有坡度,要给学留有恰当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学生站在支架上,必须经过自己的奋力一跳,刁‘能达到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学习目标; (3).适量性原则:学习支架的设计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做到“恰到好处”,给学生提供支架要精,不能多多益善; (4).动态性原则:学习支架要随着“最近发展区”的变化而变化; (5).个性化原则: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不同程度的学习支架。对于水平已知的学生而言,任务的难度越大,支架提供得越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及学习环境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支架类型和具体内容; (6).引导性原则:学习支架在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给出答案或替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7).多元性原则:主要指支架角色的多元。支架并不是只能由教师给出,第一章概念图与学习支架的关联分析学友、家长、专家,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提供支架。

(8).渐退性原则:当学习者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意义建构空间,使学生形成自己真正的能力。总之,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支架,都要以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其顺利达成学习目标为目的,考虑支架使用的有效性,发挥支架的最大功效。

第12篇:支架论文

维果茨基支架式教学的教育启示及学科应用

摘要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近年来在国内外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支架式教学” 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 通过搭 “脚手架”、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数学;学生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个世纪 70 年代,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理 论被介绍到美国, 美国教育者在其普遍强调儿童中心的 文化背景上, 吸收、发展了维果斯基的理论, 衍生出支 架式教学的思想。因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多样的, 包括了皮亚杰及建构主义的思想, 但其最重要、最 直接的来源是维果斯基的理论, 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发展 的一般发生法则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掌握凭借 语词传递的全人类经验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人们协同 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中进行的, 维果斯基之所以强调交 往的作用是源于其内化学说及据此提出的儿童文化 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即在儿童的发展中, 所有的高级 心理机能都有两次登台: 第一次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 动, 即心理间的机能; 第二次作为个体活动, 即内部心理机能。心理间的机能向内部心理机能的转化实现了心 理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作为儿童所要掌握经验 的传递者、代表者, 必须介入到儿童的发展中, 在儿童 新的心理机能发展之初, 教师与儿童交往、合作, 随着 儿童心理的发展, 这种合作活动逐渐转移为儿童个人的 活动。这在支架式教学中体现为强调教师必须介入儿童 的发展, 为儿童的学习支架 ( 实际也是一种合作)。 维果斯基在谈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引入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对于儿童的学习状态, 我们可以分 析出两种水平: 一种是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 一种是潜 在的可能达到的水平, 即儿童必须在更有经验的人的帮 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介入儿童的发展, 必须找到适宜的契入 点, 最近发展区就为教师的介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时 空。支架式教学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时 空, 因此它实际上就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教与学。在其 中, 幼儿的 学 是在一种支架的扶持下, 力图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学习; 教师的教则是在最近发展区内提 供支架, 帮助儿童跨越最近发展区的教。支架式教学由 于是在强调儿童中心的文化背景中提出的, 因此, 它不 仅关注成人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而且也强调儿童自身 的主动建构, 即儿童这一学习主体的建构与发展。因而 支架式教学强调成人的支架应是动态的、渐撤的, 教师 应逐步将管理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儿童。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当今建构主义者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思想,其中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者所极力提倡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积极进行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这在已 进入“学习化社会”的今天,意义尤其重大

二、支架式教学设计的步骤

支架式教学设计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 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 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 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 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 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 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L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 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 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 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构建认知支架 ( 1) 背景支架 :奥苏伯尔的研究表明, 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使具有潜在 意义的新知与其原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进而扩建新 认知结构的过程。可见, 新的知识总是基于学生已有的旧知而 建立起来的。因此, 在教学中设制背景支架, 有利于帮助学生 找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 唤起与形成新知识相关的旧知, 从而 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如学习“二面角”的概念时, 可列举一些实例(修筑水坝、发射卫星 等), 让学生先产生感性的认识, 然后通过平面几何中“角”的 概念的回忆( 由平面内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图形), 引 导学生进行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类比思维(平面→空间; 点 →直线; 射线→半平面)。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得平面角的定义。 通过这样教学设计, 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 积极去发 现、建构一个新的认知结构。 ( 2) 直观支架数学是高度抽象化、形式化的科学, 不仅数学的概念、原 理、法则已远远脱离了客观的具体事物, 而且大量采用了形式 化的语言符号, 数学的这种高度的抽象性向学生提出了严峻 的挑战, 同时也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 创设直观支架(直观 教具、计算机课件等)。

2、构建情感支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适宜情境, 使课堂教学处于最 佳状态, 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因而, 教 师应采取各种手段去创设情感情境, 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 情去学习。例如, 在学习等差数列时, 可以将德国大数学家高 斯 10岁那年如何聪明解答 1+ 2+ 3+ ⋯+ 100 的故事以及其 它数学家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和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给学生, 学生会聚精会神了解这些知识, 会不自觉地被数学家那种大 胆探索, 不断开拓的精神所感染, 从而加强情感教育, 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构建能力迁移支架

加涅曾说“要决定什么知识先学习, 什么知识后学习, 有 必要分析教材中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学习。知识的获得有一 个过积, 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能力建立在先前习得能力的基础 上⋯⋯”。考虑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 应建筑 能力迁移支架。 ( 1) 正向能力迁移支架: 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 支架, 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 式; 在实数范围内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在复数范围内求—元 二次方程的根。

“支架式教学”既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以 及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作用,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最佳的连接点。但同时也要看到“,支 架式教学” 在具体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和操作难度,例 如怎样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如何准确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搭建有 效的支架类型等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13篇: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

支架式教学即“在共同的问题解决活动中,教师和儿童之间温暖的、愉快的合作,在这种合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敏感的、适当的帮助,促进儿童发展,当儿童技能提高时,让她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支持儿童的自立、自治、自主、自发性。”(Laura E.Berk & Adam Winsler, 1995)

支架式教学一般有五个环节组成:

1.搭建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下面以NSEC Book2 Unit1Cultural Relics为例说明支架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搭建脚手架——读前准备阶段。在读前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语言基础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支架。我将词汇语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课前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字典、上网查询等做相关了解,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或设疑激思,或游戏导入,或布置任务。经过前面阶段的讨论热身,学生在思想上、精神上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这时我提出问题: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o made the amber room? Why?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finally? 让学生进行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要求学生开始fast-reading因为在学生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对视觉信息进行快速的解码、加工和处理,迅速捕捉表层信息,达到对阅读文字的感性认识,了解文章大意的目的。在有效的导入和快速阅读阶段,注意营造浓厚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应用原有图式阅读、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解学生阅读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教师启发引导,然后学生自己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在fast-reading中的感性认识阶段后,向学生再一次提出问题:How much amber was used in order to make the amber room? What else were used to make it?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要求学生完成Comprehending部分的练习3---In groups discu: Is it worth rebuilding lost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the Amber Room and Yuan Ming Yuan in Beijing? Give your reasons.学生六人一组,四组正方四组反方,提醒学生明确观点,提供充分论据支持并将其按逻辑顺序排好,然后以班级报告形式分享讨论成果。在此过程中我向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表达方式:Do you have any idea about„? Would you consider„? What’s your opinion/idea of„? What would you say„? That cant be true等等。在讨论过程中我巡视班级,并参加一个小组讨论以便了解学生语言运用及思维表达情况,及时获得反馈指导。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通过支架式教学法上课的感受,或是设计一些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比如Can you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Can you recite some paragraph or sentence? 也可以用练习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完成课文语篇的理解后给学生提供了几个层次分明的练习题,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做出一定数量的题目,并且迅速得到反馈,通过活泼有趣的小炸弹、小笑脸和小哭脸得知自己正确与否,做错的题目还可以再做,由此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水平,树立自信心。课后我通过教学反思回顾每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分析我所实施的支架式教学是否让每位学生顺利完成所设计的课堂任务,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新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支架式教学中,我们老师恰恰可以通过自己提问或学生提问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型、学生特点,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但是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提问、问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对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老师要适应时代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学习研究和摸索,提高自身素质、自身修养,以轻松超然的心态设计、调动课堂。

第14篇:学习支架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学习支架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学习支架的概念、使用原则以及形式,给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浅析了学习支架不同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它的不足之处,同时以多个支架作为案例来提高其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的可应用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学习支架;信息技术;小学

目录

一、引言..........................................................................................................................2

二、学习支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使用原则..................................................................2

(一)学习支架的内涵.....................................................................................................2

(二)学习支架的表现形式..............................................................................................3

(三)学习支架的使用原则..............................................................................................4

三、学情及新课程标准分析..............................................................................................4

(一)学情分析 ...............................................................................................................4

(二)新课程标准分析.....................................................................................................6

四、学习支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6

(一)学习支架的使用.....................................................................................................7 1.在初步认识软件时提供问题形式学习支架 ........................................................7 2.学习软件功能时提供三种学习支架 ..................................................................8 (1)提供问题形式的学习支架 ...................................................................8 (2)提供建议形式的学习支架 ...................................................................9 (3)提供向导形式的学习支架 .................................................................10 3.利用软件制作作品时提供学习支架 .................................................................11 (1)提供范例形式的学习支架 ..................................................................11 (2)提供图表形式的学习支架 .................................................................12

(二)学习支架使用的不足之处.....................................................................................14

五、总结........................................................................................................................14 参考文献........................................................................................................................15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教改的来临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然而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信息化教学的外显特征,要想真正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效,信息技术课堂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鼓励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但这并非意味着学生的所有探究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学习环境。因此, “学习支架”这一教学策略就从众多教学策略中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学习支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监控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体活动进行观察,必要时,介入学习过程并提供学习支架,当没有必要时,则及时“隐退”为学习者提供主动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理解与能力发展的新领域。可以说,学习支架的设计是教师现代教学技能充分、最集中的体现。因此研究“学习支架”是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的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习支架的含义、类型以及使用建议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习支架的文章并不少,这些文章主要一部分研究学习支架的应用表现形式和学习支架应用有效时所具有的特征,另一部分是学习支架在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应用。但是很少有文章研究学习支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同时学习支架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学习支架是个性化的,因此它能使每一个学习者受益。所以在未来的课堂上教师更应该多加使用学习支架,从而使得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容易被学生吸收。为更好的了解学习支架,在这里简单的介绍学习支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使用原则。

(一)学习支架的含义

“支架”在这里也可以称为“脚手架”,其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支撑系统,建筑施工中少了脚手架将一事无成。把“支架”的概念用于教学实践,既形象又贴切,学习支架就是指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我们很容易看出,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并且适时的提供有效的、合适的学习支架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任务更好更完善的到达要求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师要从学

生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创设适当条件,以支持和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达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而这些适当条件实际上就是学习支架。如图1【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穿越“最近发展区”到达潜在发展区,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适的学习支架,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二)学习支架的类型

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其表现形式没有定式,随任务的不同、支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除了这些可设计的支架外,支架还有更为灵活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合作等【2】

1.范例: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包含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

2.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比较关注细节和可操作性,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灵活地提供此类支架。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

3.建议: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

4.向导(亦可称为指南):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如观察向导可以避免学生错过关键细节;采访向导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特定信息;陈述向导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等等。

5.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即便是基本的图表形式也有数10种,在 3

皮尔斯博士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书中总结48种图表(书中称为组织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形式,包括概念地图、维恩图、归纳塔、组织图、时间线、流程图、棱锥图、射线图、目标图、循环图、比较矩阵等。

(三)学习支架的使用建议

学习支架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如何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3】:

适时性:在学习过程的什么时候提供支架, 当学习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时可以撤除支架, 这些都应该精心设计。

适度性:每个学习支架都应当有阶梯性, 目的是给学生留有恰当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站在支架上通过自己“跳一跳”, 才能“摘到桃子”。

个性化: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程度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差异性很大。如果按一个标准提供就会出现程度好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 而对于程度差的学生来说, 困难依然重重, 屡战屡败, 劳而无获。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在于支援学生以延伸他们的能力,是一个对学生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通过其支撑作用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断从实际水平提升到潜在水平,使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当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即学习过程被内化之后,相应的学习支架可被撤除,因此学习支架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种短期存在。

三、学情及新课程标准分析

宁波市学校基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笔者在这里就学生的学情和《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学习支架。

(一)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

式不断重建的过程。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4】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二岁)。2.前运演阶段(二岁—七岁)。3.具体运演阶段(七岁—十二岁) 4.形式运演阶段(十二岁—十二岁以上)。

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的学生普遍年龄在9周岁到12周岁之间,属于小学的中高级,处于第三阶段,即具体运演阶段,儿童已具有运演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 【4】,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阶段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演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操作,但是这些操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然而,在这个阶段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这就是这些所有的逻辑或思维都还跟具体的活动或客体联系在一起。离开了活动或客体,儿童就无法进行运演了。这就好象是低年级学生学算术必须有小木棍进行参照一样,这应该算是这种理论在实际中的一种很好的利用。

首先在感知、注意等方面,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同时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其次在想象、思维方面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

教师让学生自己在既定的情境中探索,而教师则负责对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他们离目标更近一些。现在的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根据学生的目前实际的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支架。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5】: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5】: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四、学习支架的具体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门崭新的年轻学科,还正处于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发展与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信息技术其本质就是在生活中人们利用来获取、处理与传递信息的一个“工具”。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和信息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让学生掌握驾驭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能力。当前,微机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校的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很难做到与社会同步或超前。学生学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如何才能高质量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显得

尤为重要。我觉得信息技术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和操作,为了学而学,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一)学习支架的使用

信息技术要真正进入小学生的课堂,就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的角色是配角,是助手,是顾问,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强行将现有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在帮助学生时,学习支架就发挥了它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学习使用软件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步认识软件,第二学习软件中的基本功能,第三使用软件制作出作品。我们可以在这三个阶段适时的提供一些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任务。

1.在初步认识软件时提供问题形式学习支架

小学生好动脑、动手、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高度重视度充分发挥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软件的特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以拉近学生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乐于学。而问题形式的导语,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使用问题形式学习支架来引领学生使用一个新的软件。

① 可以根据软件的一方面作用或者用途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对这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之心,同时又能知道软件的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功能。例如要引出网页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提问:平时你是怎么看到别人的作品的?这时学生就会回答,在电脑,在网页上。这时就简单的过渡到了对网页的研究。

② 可以根据计算机应用软件有别于其他工具的使用方法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计算机软件的优势。例如要引出画图工具,这时教师拿着一张被损坏的画,希望学生能帮忙补救,学生为难时,教师可以提问:这种画很容易被破坏,修改也困难,那我该什么怎么办呢?这时学生就会想到用电脑来制作图片可以方便的修改,从而顺利的引 7

出了新的工具。

由于小学生对外界陌生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问题支架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问题支架可以很好构建一个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桥梁,让学生不由自主就想去探索新的内容,吸引学生对陌生事物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有所了解这个新软件的一些功能。在初步认识软件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问题形式的学习支架花费的时间比较短,效率也较高,但需要注意适时性的原则,什么时候进行提问能达到最佳效果,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不能为了问而问。

2.在学习软件功能时提供三种学习支架 (1)提供问题形式的学习支架

在学习软件使用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很多学生总是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而在小学生提出问题时,如果没有教师引导性的问题为其提供支架,也会很难发现真正的问题。

那么老师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个引路人,抛出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路吸引到正确的方向。教师可以用不同层次、角度、深度的问题搭建起学习支架,随问题的不断解决,学习不断深入。提供的问题的类型主要有四种【6】:是何(what)一些表示事实内容的问题;为何(why)一些表示目的与理由的问题;如何(how):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若何(if):一些表示情境条件变化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猜想,发散思维。

例如学生在操作中面对“分岔路”无从选择,这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个“如何”类型问题支架来引导他们,可以将这类支架运用到软件新功能的介绍和使用中。例如教师为学生学习画图时提供了一个情景“喜羊羊和灰太狼大战”,一只喜羊羊如何才能斗过五只灰太狼呢?让学生想尽办法帮助喜羊羊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这时可以提出问题:一只如何能和五只比呢,这明显不公平,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想什么办法?学生就会想到可以使用复制工具增加学生的人数,或者使用删除工具减少灰太狼的个数。这时问题支架就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

再者小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会找出先前学得的经验和当前学得的新课题之间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实现学习的迁移。当学生在操作时“误入歧途”时,教师提供“是何”类型问题支架将他们拨回正道,可以将这类支架运用到学生已经知道某种功能后,但又不能熟

练地掌握使用时。例如学生忘记从哪里如何打开Word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将自己的画放在哪个地方吗?我们是不是有一个统一的“书包”?这时学生就会想起之前学画图工具时存放的地方,这是学习的迁移。

问题支架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引出软件中新工具的介绍以及旧知识的回顾,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同时问题支架的使用可以给小学生创造一个直接和独立的思考空间,让小学生掌握与其年龄相符的多媒体资源。同时在使用问题支架时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化的特点,学生水平的不同导致教师给予支架的高度也不同。

另外由于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会不断的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因此学习支架的提供更应该注意适度性原则,不能太过浅显,当然也不能太过深奥,教师应该在了解过学生目前发展水平后再寻找合适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

(2)提供建议形式的学习支架

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中陷入困境时,教师提供恰当的建议,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当把某些问题支架的设问语句改为陈述语句对,“问题”支架就变成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相比,建议支架的建议可能少了一些系统性和整体性,但它更直白,往往能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对于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同学而言,这样的学习支架会更加有效,这也就体现了以适度性和个性化为原则的学习支架的选择。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当我们使用建议支架时就应该注意如何将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①当学生在操作时遇到难题要退缩时,教师可以采用建议支架,为找不到出路的学生提供引导。例如学生在使用PPT制作动画时,不知道该如何修改路径,教师此时可以提出建议:看到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条时,我们是不是想到了在画布上画的图了,在画图中我们可以用铅笔橡皮来修改图形,而这里的路径其实就是简单的图形而已。此时“路径”这个概念在老师的帮助下就变得更加直观,那么学生就能明白该如何修改路径。

② 在遇到学习水平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时,我们都可以使用建议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任 9

务。例如学生在画图时一不小心画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教师可以建议:人犯错的时候呢没有后悔药吃,但是计算机画图就不一样了,它提供我们改错的机会,试试找找看。这时学生就会想起我们的橡皮擦工具或者是撤销工具。

建议支架和问题支架比较类似,都可以用来牵引出新的知识点以及回顾旧知识,而笔者认为建议支架比问题支架更加直白,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鼓励小学生不要畏惧挫折与失败,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也可以用于帮助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同学,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去消化问题支架所带来的问题的时间,使他们更明了建议支架所带来的用途,当然在提供支架的时候还是应当注意适度性的原则,不能因为建议支架的“直白”,就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将脚手架搭建的更容易攀爬一点。

(3)提供向导形式的学习支架

随着年纪和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简单运用向复杂运用过渡,由单向运用向多向运用发展。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就应该将问题的设置向这两方面靠近,但由于小学生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他们需要教师更加系统的引导,而向导学习支架就是一样非常不错的工具。

向导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建议学生如何完成某一任务的一种片面性支架,它的整体性比较强。提供向导形式的学习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注意关键的细节,组织学生的思维等。

向导支架将一个复制的问题细致化,使得学生能按部就班的操作。特别适合用在学生已经学会所有软件的知识点后,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综合性的任务,这个任务会融合很多技术性操作,这时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会某个功能,并不能将它与实际的情况相贯穿,所以就需要向导支架做引导和解释。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也就是说要让信息技术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从而获得成就感,而更乐于学习,因此向导支架在实际问题中的牵引就尤为重要。

例如在ppt的综合任务中,教材创设了这样一个任务,以“水葫芦的危害与防治”为主题,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并制作出演示文稿。这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而教师需要制作一个向导支架,帮助学生规划一个演示文稿的主线。。

向导支架内容: ①演示文稿的封面

②了解水葫芦:什么是水葫芦?它的来源?它的生长条件?

③水葫芦的现状与危害 ④水葫芦的现行防治方法 ⑤我的建议与设想 ⑥结束。

通过向导支架可以让小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向导支架的使用也要注意适度性,若学生以目前的水平已经能基本完成或者完成其中的几个步骤,教师应该及时的更改向导的内容;若以学生目前的水平在向导的帮助下依旧无法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适时适当修改向导内容或者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其他个性化的支架,例如问题、建议支架等。

3.利用软件制作作品时提供学习支架 (1)提供范例形式的学习支架

在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往往只是习惯于被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本和教师布置的问题,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如用word编辑一段文字等。而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因此他们已不满足于用word去编辑一段文字,而要求编辑一份带图片带艺术字的内容丰富的小报纸等等。同时为培养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认知能力。这时范例支架就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提供学生想象思维上的整体认识,也帮助学生提供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范例支架是指,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已有学习成果。它包含了特定学习主题中的重要学习步骤或典型学习成果。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其实质就是提供某种意义的参考和借鉴,让学生受到启发,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完全学会软件的基本功能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进行检查,那么制作出成品就是最好的方式。从范例中让学生提取信息,知道该从哪些角度来制作,可以运用哪些技术去完成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

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范例在技术和主题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范例的展示可以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同时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的大多数实践操作技术是可以从对教师或学生的示范演示中获得的。在这里,教师、学生的操作示范显得尤为重要。

① 对软件的回顾操作性演练可以构建一个技术性的范例,让学生将旧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同时吸收到新的知识。例如教师希望学生利用PPT制作一个动画,教师就会演示大海里渔船的航行、鱼儿在水里的游动以及日月星辰的更替等,通过这些事物的范例让学生对PPT制作出的动画有所感悟和启发。

②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一个实物性的有参考价值的实物范例,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起到引导的作用。展示学生的作品,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下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是一个榜样。同时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范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当教师撤去范例支架时,学生根据他们的发现能力和模仿能力已经大致了解了制作作品时需要哪些步骤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在他们操作过程中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学会在他人的帮助下创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2)提供图表形式的学习支架

图表作为一种展示概念、要素、实例之间相互关系的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支架。图表可以作为建构知识的支架,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制图表,通过意义连接,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把握知识的整体,将所学知识整合;二是通过图表的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将过去的死记硬背改变为对概念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三是图表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生通过共同建构图表,加速意义的建构,最终达到共同建构知识。

例如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个PPT动画的制作,那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计划概念图,并要求学生按照这个概念图来规划自己的小组活动。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同时小学生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那么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完成的计划概念图。因此很多的事情在活动开始之前已经被考虑到,减少了重复或无谓的时间浪费。另外,详细的每个步骤中的分工,也让学生了解到自 12

己在小组活动中的地位,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小组活动之中,有了概念图,学生小组活动能够的效率明显提高。而且能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这是对信息素养很好的培养。

图2小组活动计划概念图【7】

图表的给予应当适时,不能在任务已经启动的时候才后知后觉的给予帮助。因此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当然在本例中由于小组的不同,那么计划概念图的重点、分工和每一步的内容也会在图中有不同的体现,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个性化的帮助,但是还应当记住适度性的原则,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而需要经过小组内部讨论、教师的适当帮助而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计划。

图表还可以作为诊断性评价支架。只有当学生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时,才发生了有意义学习。因此,在新的学习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或知识进行调查。图表就是其中很好的工具之一。通过图表不仅可以诊断出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可以诊断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式,调整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设计。

(二)学习支架使用的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努力尝试,营造积极探索,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气氛。而范例的使用就会限制学生思维发散,例如在教学生画图时,大多数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做出来的图画,没有新意,缺少创新。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冲破束缚,制作出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作品,可让学生亲自尝试发挥想象,也可几个同学共同努力创作作品。例如,教师熟练地在计算机上绘制一幅“井底之蛙”的画。要求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场面,引发学生的灵感和创作欲望。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画出了“大自然真美”、“天空真大呀”、“空气污染”“乱砍乱伐”等许多环保漫画,形像逼真,寓意深刻。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动手动脑结合、同学之间的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情境学习新知识,然而在由于学生起点水平的不同,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的学习支架也将不同,同时小学生心直口快,反应迅速,这虽然是发展其思维敏感性品质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受其知识经验所限,他们在课堂上快速反应式的想法有时会偏离问题核心,甚至纯属“无稽之谈”或“异想天开”。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无条件接纳学生,“无条件尊重”是心理学家罗杰期的重要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本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从容忍、理解到支持的态度予以对待,必要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起点水平给予不同的支架,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但是也只有在这种尊重与理解的心理气氛下,学生才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才能养成不畏权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无论多荒唐和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受到耻笑,而独特的创见却会一再受到鼓励;还是只有这种心理相容的氛围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同时,要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多与学生主动进行沟通,激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出现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在携手合作中教学相长。

五、总结

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然而在缺乏教师指导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因受失挫而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也可能因错误线索的引导而偏离预期的方向。因而,在设计“学习支架”时,要考虑全面,将随时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在备课时有做详细的应对计划,同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予以有效的支持,这种支持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资源、示范、启发和咨询,使学生不但可以借此解决问题,还可以将教师所

应用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全苗.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开发与利用[J].数学通报,2004,8.[2]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3]邓静、赵冬生.再探学习支架[J].教学新论,2008,9.[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5]教育部.《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6]王天蓉.问题化学习及信息技术支撑的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6,4.[7]梁锦明.概念图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2. 15

第15篇: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

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

闫寒冰

论著选摘

【摘

要】为了实施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学习)过程时,必须要考虑从多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学习支架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甚至可以说,学习支架是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本文详细阐述了学习支架的概念、提供学习支架的原则、学习支架的几种形式,并分析了信息技术可以为学习支架的设计提供哪些支持,并辅以多个支架作为举例,以次增强文章内容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的可应用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支架 教育技术 研究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教改的迫切需要点燃了人们实践信息化教学的热望。信息化教学不但是教育技术学最具时代特点的研究范畴,同时也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重要实践领域。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的外显特征,要想真正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效,信息化教学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鼓励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但这并非意味着学生的所有探究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建“有援”的学习环境。“学习支架”正是学习环境“有援性”的一个突出体现。在信息化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监控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需要对学生支架,当没有必要时,则及时“隐退”,为学习者提供主动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理解与能力发展的新领域。可以说,学习支架的设计是教师现代教学技能充分、最集中的体现。

一、关于学习支架

“支架”(Scaffold)原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又译作“脚手架”,是建筑楼房时施予的暂时性支持,当楼房建好后,这种支持就撤掉了。根据这个建筑隐喻,伍德(Wood,Bruner&Ro,1976)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外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普利斯里(Prely,Hogan,Wharton-McDonald,Mistretta,Ettenberger,1996)等人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rgotsky,1978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教师如何以助学者的身份参与学习提供了指导,也对“学习支架”提出了意义明晰的需求说明。维果斯基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这个发展区存在于泶生已知与未知,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之间(Vygotsky,1978),是学生需要“支架”才能够完成任务的区域。

总的来讲,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支架(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学习过程被内化),最后撤撤去支架。如图1所示。

具体来讲,学习支架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学习支架使得学习情境能够支保留了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了学习支架,一味强调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不现实、低效率的。 (2)学习支架让学生经历了一些更为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习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学生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

(3)保证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先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

(4)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支持自己的学习。

二、提供学习支架的原则

(1)适时性原则:与学习资源所能为学生提供的支持相比,学习支架具有更高的适时性,要在学生恰需帮助时提供适合的支架。

(2)动态性原则:最近发展区随着学习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学习支架也要随之调整。

(3)个性化原则: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不同程度的学习支架。对于水平已知的学习而言,任务的难度越大,支架提供得越多。

(4)引导性原则:学习支架在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给出答案或替代学生完成。

(5)多元性原则:所谓“多元”,主要是指支架角色的多元,支架并不是只能由教师给出,学友、家长、专家,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提供支架。很多计算机软件也都纳嵌了支架的功能。

(6)渐退性原则:当学习者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意义建构空间。

三、学习支架的形式 学习支架的形式没有一定之规,随任务的不同、支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除了这些可设计的支架外,支架还有更为随机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合作等。

1、范例

范例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含纳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如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制作某种电子文档(多媒体演示文稿、网站、新闻稿等)来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展示前届学生的作品范例,也可以自己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制作范例来展示,好的范例在技术和主题上都会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范例展示可以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

举例:

以上海宝山实验小学的金玉琼老师设计的教案《脊椎动物》为例。脊椎动物分为鱼类、哺乳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5类。教师先是展示了介绍鱼类的演示文稿,演示文稿从体表、呼吸、运动、繁殖、特色、定义几个方面介绍了鱼类。然后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根据教师研究鱼类的思路,分别研究其他4类脊椎动物,最后制成演示文稿由代表介绍小组的研究成果。“鱼类”范例展示了研究关注点以及技术需求,为学生开展相类似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范例并不一定总是电子文档等有形的实体,还可以是老师操作的技巧和过程。教师在展示这种非实体的范例时,可以边操作边用语言指示说明,对重要的方面和步骤进行强调。

2、问题

问题是学生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与“框架问题”(FrameQuestion,是指用于框定单元研究范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的问题)相比,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更加关注细节和可操作性,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

举例:

如学生在此比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安全性时,不知从哪个方面入手。教师问:各个城市的犯罪比例是多少?在过去的10年间是如何变化的?

如学生在检验某资源的可靠性时。教师问:这个资源的最后更新日期是什么时候?是哪个部门或个人创建的些资源?他们是否带有某种政治偏见?

如学生在确定进一步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时,教师问:你在到达这一步时做过什么?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之前别人做了什么?哪类问题对你完成这项任务最有用?

3、建议

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

举例:

如学生在比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安全性时,采用“主要城市”+“安全性”进行搜索,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建议可以通过关键字“犯罪比例”+“司法部”+“主要城市”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搜索。

如学生在检验某资源的可靠性时。教师建议将“资源的最后更新日期”、“创建人”作为重要的检验指标。

如学生在确定进一步研究的策略方法时,教师建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相关的信息。

4、向导 向导(亦可称为指南)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如观察向导可以避免学生错过关键细节;采访向导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特定信息;陈述向导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等等。

5、图表

图表用可视化对信息进行描述,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即便是基本的图表形式也有数10种,在此尔斯博士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书中总结了48种图表(书中称为组织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形式,包括概念地图、维恩图、归纳塔、组织图、时间线、流程图、棱锥图、射线图、目标图、循环图、比较矩阵等。在这里,我们整理了学习支架中最常见的5种图表作以介绍。

(1)概念地图

作用:概念地图适合于展示概念、要素、实例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会通过对思维过程的记录激励创造性思考,便于学生自由而有效地产生新的想法或者问题解决方案。举例:比如在主题为“飞行器发烧友”的单元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共同“织”就图2所示的概念地图,从而使得整个单元的问题解决思路明了清晰,体现出对“高级思维能力”的追求。

(2)维恩图

作用:便于学生整理、分析、归类几件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举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确定了“从超市发展看上海经济的变迁”的主题,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研究经验为学生提供下面维恩图,提示学生可以从物品质量、物品价格、购物环境、货物品种、服务态度等方面比较零店、小超市与大型超市的异同,从中寻找超市发展的外在与内在动因。

(3)时间线

作用:当某个序列包含着重要的、随着时间发展的事件时,时间线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这种序列。

举例:在“飞行器发烧友”单元里,教师提供了一个不完整的时间线,要求学生随着资料的收集整理不断完善这个时间线,借此帮助学生理清飞行器的发展历程,为学生的深入研究提供脉络框架。

(4)流程图

作用:流程图帮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前提条件及因果关系等要素。

举例:学生在访问专家网站时,教师提供如下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帮助学生提高资源的访问效率。

(5)比较矩阵

作用:比较矩阵便于展示和分析一系列可供比较的项目特征。当学生需要从3件以上的事物中归纳整理出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希望以类聚的方式辨识出这种相似性与差异性时,比较矩阵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

举例:教师在学生研究梵高的绘画时,提供下面一张表,要求学生梵高的人物绘画中哪种色彩运用得最多,哪种色彩运用得最少。通过比较与类聚弄清楚梵高绘画的色彩特征。

四、技术支持 在学习支架中,图表的数字化制作在技术上具有相对的难度。一些通用软件生产商为此增加了相应的图表插件,如Microsoft的办公室系列;还有一些公司则针对某种具体图表的制作生产了专用小软件,如FlowChart,其中有些公司还特别从支持可视化学习的角度考虑了软件的种种功能,如Timeliner,Inspiration。

信息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然而在缺乏指导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因受失挫而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也可能因错误线索的引导而偏离预期的方向。因而,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予以有效的支持,这种支持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资源、示范、启发和咨询,使学生不但可以借此解决问题,还可以将教师所应用的主京都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如何利用“学习支架”为学生创建“有援”的学习环境,正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期望借助本文引发关于“学习支架”设计问题的更广泛的讨论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略

第16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支架

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支架

一、神奇的六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两篇学生的习作。

习作一

监考老师

叮铃铃,考试的铃声响了。

随着铃声,进来一位男老师,他的个子很高,四十多岁。上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下身穿一条蓝裤子。黑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大嘴巴。他走进教室咳嗽了两声,然后走上讲台。

他先宣布了考场纪律,然后就开始发卷。发完试卷,他又给我们念了一遍题。开始我觉得他很凶,后来觉得他一点儿也不凶。

他一会儿坐在讲台上看着我们,一会儿到下面看同学答题。他走到我跟前,还跟我笑了一下。

叮铃铃,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他就开始收卷子,收完卷子,就拿着卷子走了。

习作二

监考老师

我平时参加考试一点也不紧张,这次考试却有点紧张。因为这次不是我们的老师监考。在我的印象中,其他班老师监考都有点凶。

我坐在教室里,见一位女老师和一位男老师在我们教室门口说话,我心想,但愿监考老师是那位女老师,因为那位女老师看上去很和善,而那位男老师的样子有些凶。我想,要是那位男老师监考我们,他走到我身边,我会吓得连字都不会写。

铃声响了之后,是那位男老师走上我们教室的讲台。他一走上讲台就说:“必须遵守考场纪律,不允许作弊,不允许交头接耳。谁违反了考场纪律,我就会请谁立即离开考场!”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他果然很凶。我的心就有些慌,尽管我没打算作弊。

他发完试卷,又走上讲台说:“大家先不要急着答题,我发现卷子有些题目印得不清楚,我给大家把不清楚的题目念一遍。”他念完题目又说:“大家开始答题吧,不要紧张,越放松越能发挥的好。别看错题,也别漏掉题。”这时候又觉得他一点也不凶。他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学生一样。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走下来看同学们答卷,走到我身边时,他停住了。我抬头看着他,他朝我笑了笑,还点了点头,大概是见我答的不错。考试快要结束时,还笑得出了点声。他肯定见我做不出那道题,急得一个劲的挠头,看我的样子有点好笑。

这位监考老师给我的印象越来越好,我甚至希望他当我的班主任。

读完后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到习作二的作者的写作水平明显比习作一的作者高出一大截?事实上这两篇文章是同一位学生相隔时间不长先后写出来的。而且在写第二篇之前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写作技能训练,只是老师给他写了六个问题,这位学生用笔进行了回答。他回答的内容连在一起就成了习作二。为了让大家了解得更清楚,我还是先来简单地叙述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一年某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的作文题是《监考老师》,要求写上一节监考数学的老师。多数学生说这题目出得“太损”。因为这次监考的老师都不是本班的老师,在这之前,他们对这些老师半点都不了解。有位同学的母亲曾和林老师一起工作过,她带着孩子,拿着语文试卷找到林老师了。她说,40分的作文题,她的孩子只得了27分。老师要求写400字以上,她的孩子写了不到300字。那个孩子说,他把监考老师咳嗽的声音都写上了,再也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了。林老师把他的作文看了一遍,发现他只是写了监考老师的外貌和监考过程,有许多应该写的内容没有写进去。林老师就拿出稿纸对他说:“现在我写几个问题,你来答。”学生答完后,林老师问他:“假如现在让你写监考老师,你觉得有困难吗?”他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写不了多少字。”林老师笑了一下说:“你已经写出来了,有600字左右。你把你答的这些话从头至尾读一遍,看看是不是一篇文章?”

由于下文要对这六个问题进行分析,我就顾不得啰嗦,如同孔乙己“排钱”一般,将它们逐一排出。大家也可以将这六个问题与第二篇习作的每一段对应起来读一读,看看它们是不是存在着这种问与答的关系。

1.你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这一次呢?如紧张,说明为什么?

2.你坐进教室,在等监考老师来时,想了些什么?

3.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4.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又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5.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在你身边停留过没有?如果停留了,把他停留在你身边时的情景写出来。

6.他给你的最后印象是什么?

二、“六个问题”的作文教学价值辨析

下面就这六个问题展开讨论。

从事情的经过来看,学生正是在这六个问题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二篇习作。根据学习支架理论,这些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帮助的问题称为“支架问题”。学习支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问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支架之一。从这个案例来看,这些“支架问题”对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习作的支持力度很大,那它们到底从哪些方面对这位学生的写作进行了支持和帮助呢?下面从三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对“为谁写”的指引

我们首先跳开“问题”的内容来讨论“回答问题”这一形式,思考它与“写作文”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学生对二者在感觉上有什么差别?前文提到,学生答完后,林老师问他:“假如现在让你写监考老师,你觉得有困难吗?”学生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写不了多少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感觉他不是在写文章,而仅仅是在回答林老师的问题。与一般口头问答不同的是,他是在用笔头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位学生看来“回答问题”与“写文章”绝不是一码事。事实上学生已经将一篇质量不错的文章的内容已经完全写出来了,可是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没有感到“写作文”一样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知道,这里是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林老师就坐在他的面前,老师关心什么,需要了解什么,在“问题”中写得清清楚楚。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与写作文最具实质意义的不同处就在于,回答问题时学生自然会有明确的目的意识和交流对象意识,他知道他是在为谁答的,为谁写的。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林老师的六个问题实际上是潜含了交流对象意识或读者意识的作文教学支架。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很少从交流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往往并不能真切地知道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作文的读者是谁,读者关心什么,希望从他们的文章中读到什么。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语言的表达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上面的考场作文,只是简单地写了监考老师的外貌和监考过程,因为这位学生只是知道这是考试作文,必须完成多少字数,至于达到什么交流目的,自然不去理会。因此,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支架来指引学生为自己的读者考虑,必然会有助于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写什么”的指引

我们再回过头去仔细体会这六个问题在指向性方面有何共同点?问题1是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问题2是在监考老师来时,想了些什么;问题3是针对学生对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话时的感觉;问题4是针对学生在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后的感觉;问题5要求写出监考老师停留在身边时的情景;问题6要求写出学生对监考老师的最后印象。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这六个问题在指向性上的共同点就是指向学生最有感触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指向学生的最有体验的部分。这些“支架问题”中潜含了写作内容指向学生体验的意图。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写什么。有人也许认为,这还不简单,写生活么。生活又是什么呢?学生每天吃饭睡觉,上学读书,与教师同学相处,给父母干家务,假期外出旅游观光等都是生活。可是学生天天在生活,为什么就写不出作文呢?还有,是不是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可以记录下来写成作文呢?孙绍振教授认为这种“贴近生活说”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因褊狭的理解而导致主体感觉的钝化,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贴近自己说”。孙教授认为,光讲“贴近生活”,就可能产生一种误解:以为生活是客观的,跟人的心灵有无关系是无所谓的,作文就是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去贴近它。这样做的结果,就算没有歪曲,大家写出来的都是一样的,而这恰恰是作文的大忌。作文是精神独创的结晶,没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体验,就没有生命。当然也可以说,要真正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贴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作文中,却是没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私有的、独享的、他人所没有的东西,才是值得你去写一写,去挖一挖的。从林老师设计的六个问题来看,他与孙教授在这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他精心地设计出这些“支架问题”来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这种设计理念和策略值得我们领悟与借鉴。

(三)对“怎么写”的指引

从六个问题的顺序看,按照考试前的等待、监考老师的登台、发完试卷、考试过程、考试结束的顺序一一安排,暗含了写作的时间顺序;学生回答后,抽离这些问题,把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写出的回答连在一起构成一篇文章,我们发现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也十分自然。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这些都是让学生感到痛苦、教师感到为难的问题。仔细琢磨,我们还能发现文章的详与略也在这些问题的设计中考虑到了。问题

3、问题4和问题5的两次设问及问题的指向,都显示林老师希望学生在这几处进行详写,而其他几个问题,只要略写即可。从习作二来看,这些问题的设计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为难得的是,由于前面提到的这些“支架问题”明确指向学生的体验,因此,在学生完成的作文中,我们明显地能读出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过程,这同时也成为了文章的一条隐形的线索。在这一点上“写什么”与“怎么写”有效地融合起来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支架问题”中潜含了写作策略的指引。

这样的支架设计在“怎么写”这个维度同样能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在这里只想着重讨论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知识教学的问题。按照我们一般的教法,在这里教师是需要教给学生许多知识才行,比如,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自然,怎样安排详略,如何布置明线和暗线,等等,实在是学问很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也正是这样传授知识的。可是教学结果呢?较为普遍的情况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却听得辛苦吃力,拿起笔来什么也不会。按照知识分类理论的观点,这些“怎样”表达的知识大多属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它们的关键是“怎么想”和“怎么做”。如果教师按陈述性知识来处理这些知识,即使学生理解了,记住了,那也未必“会用”,但学生作文时“会用”恰恰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的作文教学之所以低效,与我们的教师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在上面的案例中,林老师仅仅设计了六个问题,没有讲授任何概念和方法,而这位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似乎明显高了起来,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等十八般武艺,似乎一下子精通了不少。我们需要思考: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知识?如何将知识变成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如果我们真想让学生学到一些有用的概念和方法的话,是不是也得先提供支架支持他们写出文章后,再去帮助他们将这些概念和方法通过反思和总结而提炼出来?这样做是不是更合适一些?更有效一些?

三、作文教学中“支架问题”的设计与运用策略

上述案例表明,如果教师能在作文教学中适时地提供精心设计的支架,将对学生的写作质量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作文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的同时进行。为学生提供支架,就可以避免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同时进行以降低作文的难度,让学习者经历一些更有写作经验的学生或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写作中隐性知识地体悟与理解。通过学习支架,学生可以“模仿”“体验”“实践”的方式内化支架所蕴含的写作思维策略与问题解决方法,获得写作能力上的增长。

当下我们的老师最缺乏的是支架设计的意识和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想帮助学生却不知从哪里使劲。支架的类型较多,“支架问题”最为常见。设计一些很有针对性的支架问题,就可以真正帮上学生一把。

上述案例中的六个问题的设计融合了读者意识(为谁写)、写作内容(写什么)、写作策略(怎么写)三个维度,对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广大的一线老师要达到这样的水准,一定有不少的困难。倪文锦教授曾与笔者谈到作文教学的“支架问题”设计时,提出一种“变范文为问题”的思路。倪教授认为文章和文章的每一段都是在试图回答某一个问题,关键是我们要审辨出这些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作为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的支架。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高明的思路,因为这样设计出的支架也一定是融合了上述三个维度的支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一篇又一篇的范文时,往往如同老虎吃刺猬,无处下口,实在不知去模仿和借鉴什么,但是,如果有具体问题的指引,状况一定会大大改观。这种“范文变支架问题”的支架设计策略的确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结合不同的写作阶段来进行“支架问题”的设计。这里特别以美国六年级教材《语言的艺术》中的一个写作单元的实例来进行说明。这是一个有关个人故事的写作单元,在预写、草稿、修改、校订和出版各个阶段都设计了由问题组成的支架系统。美国的写作教学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强调全过程指导,这些“支架问题”旨在每一阶段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或每一阶段完成后让学生对照进行自查和反思,支持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个人故事写作单元——“问题”清单

预写阶段

1.你思考过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做了一份经历清单吗?

3.你选好了题目并冥思苦想了吗?

4.你用图表去组织你的想法了吗?

5.你有没有用重要的细节去支撑你的主题思想?

6.你需要调研吗?

草稿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3.你用了你的思想和情感去使

你的写作具有个性吗?

4.你用了能感觉到的细节去让你的读者脑海中浮现一幅想象的画面吗?

5.你的中心思想清晰吗?你的细节能让读者感到自己就在故事里吗?

修改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描述了一次个人经历吗?

3.你故事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详写吗?

4.你用了多彩的、精确的词语去描述你的经验和感受吗?

5.你使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讲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吗?

6.当你大声朗读时,句子通顺吗?

7.你添加了有趣的标题吗?

校订阶段

1.每个段落你空格了吗?

2.你有没有把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组在一个段落里?

3.你检查了难单词的拼写吗?

4.你每句开头使用了大写字母以及每句最后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吗?

5.你的句子能连贯起来吗?该分段的地方分段了吗?

发表阶段

1.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我描述了一次个人的经历吗?

2.我选择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吗?

3.我用了好的标题吗?

4.我的句式有变化吗?我的句子通顺吗?

5.每个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正确吗?

6.我正确地使用了复句吗?

7.我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8.我用了特别的细节去让读者容易想象我的经历吗?

9.我校对和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吗?

尽管上文所列“问题”与林老师的“六个问题”的设计思路并不相同,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写作各阶段提醒学生和便于学生对照自查和反思,但它们也正是围绕读者意识(为谁写)、写作内容(写什么)、写作策略(怎么写)三个维度展开的。这些“支架问题”与写作教学的每一阶段的任务紧密配合,操作性极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转化为不同阶段的“支架问题”,切实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在提供“支架问题”时,我们同样需要遵循与支架学习相关的一些原则。一是引导性原则:支架在于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而不是替代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二是个性化原则: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支架。三是适时性原则:支架提供的时机要恰当。四是渐退性原则:当学生能够完成写作任务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第17篇:支架车间工作总结

20xx年

支架车间是矿机公司主要生产车间,有员工40人,男员工33人,女员工7人,党员7人。在公司党行工的领导下,车间带领全体员工克服困难,团结一心,进一步促进支架车间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强思想,建立健全分配制度

车间在分配制度上,车间根据目前青年员工工资低及员工奖金分配不合理等实际情况,并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和支架修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合理化、制度化,合理分配员工的收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这条主线,依据矿机公司对《生产车间考核办法》,制定计件工作定额。严格按劳取酬,坚持按规章制度落实奖金,加班费用。同时,每月公开分配收入的透明度,让员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

二、统一思想,抢抓机遇

在今年4-6月份期间,公司下达任务重,工期要求紧,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多次与班组长进行探讨研究,最终形成统一思想,用不到一月的时间完成完成120架液压支架全部解体——修复——组装的大修改造工作,在车间干活的一线员工严重不足和外委件不能到的情况下,车间决定进行两班工作,即白班和夜班,白班准备所有的零部件的组装准备工作,夜班进行整体组装成型,就这样苦熬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了。这一任务的完成,是在液压支架大修中史无前例的,也给集团证明大修液压支架的实力,又一次锻炼了大修液压支架在时间上的考验。连续几个月下来,疲惫的身影总显现在每个员工的身上,但没有人要求一天的休息。

三、加强教育,增强法制和安全意识

车间年轻员工的自保和互保意识差,针对在七月份出现的的一起轻伤事件,车间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教育活动。如利用车间班前会、安全生产影碟录像和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并通过报刊、座谈及会议等形式宣传和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对存在的社会焦点热点进行剖析和讨论,对不道德及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这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了车间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切实保障员工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公司及车间正常的生产秩序,使得广大员工的集体主义观念、法制观念和奉献主义精神明显增强,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员工队伍素质

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基本道德素质,每年车间订阅各类报纸杂志供不同爱好的员工学习,以丰富多彩的载体吸引员工,丰富广大员工的工余时间。共青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效果明显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受到社会的好评。车间工会积极的组织和参与了如:对车间有病住院员工及家属进行送温暖活动,使得他们体会到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个温暖的关怀的集体。

五、存在的不足和急需改进的方面:

1、青年员工占大多数,缺少培训和教育力度。

2、现场管理不到位,造成一定的浪费。

第18篇:2、搭支架

2、搭支架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6、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难点: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剪刀、长短不同的塑料管、筷子、竹签、回形针、橡皮泥、透明胶带、胶水。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生活情景创设。

1、教师出示图片,提问:你们仔细观察图上的物体,看看它们的支架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回答。

3、学生猜想:你说一说各种形状的支架会起什么作用?

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我们身边还有那些常见的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的稳固性最好?先预测一下。(预测结果填写的活动记录上)

2、利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3、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4、提问:你能使像正方形、六边形等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

5、学生小组分析,并进行实际操作验证。

6、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正方形、六边形支架可以在中间加上一根斜梁,使其形成两个三角形的支架。

三、设计高塔。

1、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

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设计草图)

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第二课时

四、小组合作搭高塔。

1、谈话:上节课进行了搭高塔的设计,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完成高塔的搭建,比较哪些小组搭的高塔既坚固又美观。

2、你在搭建高塔时将采用什么材料,如何连接呢?

3、学生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及连接方法。

4、学生搭建高塔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五、测试高塔稳定性。

1、谈怎么测试高塔的稳定性呢?

2、学生讨论、回答。

3、学生分组用自己的方法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

5、提问: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

6、学生讨论、回答。

六、作业布置。

1、我们坐的方凳不稳固了,坐上去会扭动,你有办法对它进行加固吗?

第19篇:液压支架操作

陈家沟煤矿首届青工岗位技能大赛实际操作试题(A卷)

(液压支架修理工)

单位姓名得分

1、题目:拆装ZF5000/17/28液压支架插板千斤顶

2、技术要求:

①按工艺进行拆卸;

②说明部分零件规格或名称;

③按工艺进行安装。

3、设备、场地、工具、材料

①插板千斤顶2根;

②场地:设在综采车间;

③工具:手锤、手把钳、尖嘴钳一把、螺丝刀、孔用挡圈钳、游标卡尺等各1套。(参赛选手自带手锤、手把钳、尖嘴钳一把、螺丝刀等各1件;孔用挡圈钳、游标卡尺等工具统一配发。)

④其它:润滑脂2kg、润滑油少许、木板1块。

4、实际操作比武规则及评分标准

①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

②以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参赛选手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进入场地后先摆放工具,听到开始口令后,比武开始计时,结束清理完场地离开场地时,应举手示意检修完毕,结束计时。其余参赛选手不得在比赛现场附近逗留和观望,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赛资格。

③技能操作试题评分标准如下:

技能操作试题评分标准

第20篇:支架预压总结报告

邯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总结报告

一、预压概况:

邯钢路桥梁工程主桥设计为现浇箱梁,跨径布置为19.6+37.5+19.6+19.6+37.5+19.6,共长153.4米,分两联布置,第一联跨越南水北调总干渠,第二联跨越西环路,结构型式为单箱五室预应力等截面现浇箱梁,设计为C50混凝土共计3735.4m3,梁高2.0m,箱梁顶板宽31m,底板宽26m,两侧悬臂长均为2.5m,箱梁顶板厚度0.25m,底板厚度0.22m,腹板跨中厚0.5m,腹板墩顶附近厚0.8m,在支点截面处设置端、中横梁。其中中横梁宽3m,端梁宽1.5m。横坡由梁底中心弯折起坡,双面坡均为2%。

地基处理:为了保证满堂支架稳定和施工安全,地基处理尤为重要,尤其承台基坑内充水,待水抽干后,必须挖除所有淤泥,保证不翻浆。挖方工序完成后,基坑底整平压实,承台基坑内填筑钢渣,与大面积基坑底持平,碾压密实后开始分层填筑石灰土,分两层施工,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待石灰土层完成后,上面铺筑15cm厚C20混凝土,保证地基承载力确保地基完全满足支架荷载要求。

我部选用第一联的第一跨(6#-7#)作为代表性区域进行预压。

二、预压方法:

支架搭设完成后需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采用袋装沙土的方法,人工配合挖掘机装填,吊车直接吊至底模进行预压,根据每袋沙土的重量计算出每阶段加载的袋数及整个区域布置的沙袋数量级重量,自跨中向两边依次加载。按预压荷载总重的0→60%→80%→100%→50%→25%→0进行分期加载及分期卸载,并测得各级荷载下的测点的变形值。

三、预压荷载:

现浇箱梁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第二次浇筑顶板混凝土,但预压按照一次性浇筑完成计算,所以各部位的重量按照(钢筋混凝土重量×1.1)进行计算:

⑴底板处(除腹板位置)

①中支点横梁处单位面积重量:(加载长度纵桥向按4.5米) G=3×2.6=7.80t ②跨中部位单位面积重量:(加载长度边跨纵桥向按16米,中跨按33米)

G=(0.25+0.22)×2.6=1.22t ③盖梁处单位面积重量:(加载长度纵桥向按1.5米) G=2×2.6=5.20t ⑵翼缘板处

G=(0.20+0.45)/2×2.6=0.845t ⑶腹板处,宽度按0.5米,纵桥向每延米重量为: G=(2-0.25-0.22)×0.5×2.6=2t 选用袋装沙土测得每袋重量为1.5吨,按以上各部位重量除以每袋重量得出单位面积上吨包的数量,施工中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遇雨天必须全部用防水篷布覆盖。

四、沉降点及沉降观测: 预压加载前布设各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设于底模上,本次共布设5个断面,由于翼缘板本次不参加预压,故每个断面布设3个点,共15个观测点。未预压前按照布置好的观测点,测量其高程。数据见附表。

3月31日开始堆载,第一跨(6#-7#)自跨中向两端堆放沙袋。 4月6日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模板100%的预压荷载36小时作用下进行沉降观测,日沉降量≤1mm,满足《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中规定:各监测点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支架预压合格。

五、预压成果:

从7天的预压结果来看,邯钢路桥梁工程现浇箱梁第一联第一跨满堂支架搭设间距、地基处理、支架上纵横向方木的布设及竹胶板底模的安装均满足受力要求。第二跨及第三跨观测数据附后,均满足受力要求。

支架教学心得体会
《支架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