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读《备好课教学艺术》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12 08:33:4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备好课的教学艺术》读书体会

《备好课的教学艺术》读书体会

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备好课的教学艺术》一束。这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说理与操作相结合,整体再现了高质量备课所带来的高效课堂的精彩和绚丽。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认真搞好备课,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备课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作为一名教师,确实要认认真真地去备好每一节课。

首先,备课前的准备与思考。备课前需要明确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位置,学习过程中的位置,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思考如何将教学内容表现地更有趣,化难为易,将抽象事物形象化。

其次,备教材生成的价值。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教师只有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要通览教科书,熟悉其全部内容,同时兼顾前后,把教材内容高深搞懂。

再次,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把它落实到备课、教学各个环节中去,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共性,了解个性,多管齐下。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再有,.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教学方法虽然种类很多,又各有各的优点,但我们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这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

充分准备资源也是备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教学目标,要不断学习,不断收集、整理资料,丰富和充实所教学课知识,做到激发兴趣,省事增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要准备好课件,相关资料和教学教具。

备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是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所以教师还要重视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

推荐第2篇:备好课

备好课”专题学习心得体会

2009-06-02 16:25:26| 分类: 基础教育 |举报|字号 订阅

数学是一门较抽象,而又是应用极广泛的基础学科。中学数学又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除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外,更主要的就在于老师成功的“45”分钟。

向“45”分钟要成绩,要质量,要效率,这是一个执教者的目标,要成功于“45”分钟又谈何容易呢?当然这当中,除了教者本人较高的数学知识和熟练的传授数学知识的艺术外,更重要的是教者,要下苦功于“45”分钟前的几个“45”分钟的备课工作。

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深深体会到备好课的关键是钻研教材,一是要“钻”进去,二是要“钻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钻研教材,要有一定的深度,掌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从而安排课时、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可接受能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较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学生进入初中,一开始学习数学第一章有理数中,我对负数概念的引进、数轴、绝对值、相反数等几个概念的传授,我首先充分研究了这些概念的内涵,怎样使学生领会、把握住概念的主要精神,从而在熟悉有理数概念的同时与小学所学的数作比较,在现在看来,小学教的数是有理数中的一部分,也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到中学后,第一步把数的概念扩大,这样使学生重视在新的数的范围内研究数的运算的迫切性,必然也联想到有理数的运算。所谓“钻”出来,就是使学生以学习的主人来评价自己应用知识自如,解决具体问题灵活与否,如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时,学生对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最容易混淆和发生错误,根据这一点,我在备课中,充分注意如何使学生知道站在什么角度看其符号,关键是统一求代数和的问题,为此这就要使学生很好理解性质符号和运算符号的不同。不过要“钻”出来,必须要学生钻得深,不然是达不到理解的目的。

二、在备课中要注意寻求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得以融洽的结合。

我在备课中,体会到要注意寻求使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得以融洽的结合,使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素质发展得以同步向前发展。注意教学中要反映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因为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人类归纳、总结这些联系和联系中的规律就得到了知识结构。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并有助于养成从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在备课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参考书的作用

我在备课中也体会到要充分发挥教学参考书和其它数学书籍的作用,数学教课书的内容是丰富的,语言也是非常精练的,前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很强,每节课要复习旧的、引进新的,并又为后一节的知识传授打好埋伏,为了完成好教学任务,使学生都能掌握和理解数学教本的内容知识,必须根据教材前后的联系,通过教学参考书,研究其教法,安排好一堂课的重点和高潮,并又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要求,必须在教学中适当的扩大知识面,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例题,这就必须参阅其它的数学书籍。

四、数学教学中,如何育人也是备课中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育人既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为此我体会到在备课中认真考虑教学中如何育人是十分重要的,并注意下列三条育人线索:

1、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明确为四化学习数学的目的,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目的,思想作风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贯穿始终。

2、在教学中通过对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如讲到“有理数”时,指出我国在“九章算术”方程章节中引入“负数”的概念及正负数的加减法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促进学生民族自尊心萌发。

3、在教学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结合每章节的教材,挖掘进行教育的因素,让学生掌握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转化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把数和形、特殊和一般、有限与无限、近似与准确、量变与质变、偶然与必然、具体与抽象等对立统一规律御接起来,并在头脑中扎下根。

五、认真写好备课笔记,注意记好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夯实基础的要点。

几十年的教学中,我对备课笔记的书写是很重视的,我也深刻体会到写好备课笔记的重要性,并注意记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夯实基础的要点。特别在讲例题的过程中,把握好解题的几种方法,预先估计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做到教者胸中有数。

总之,成功于“45”分钟前的几个“45”分钟的备课,对任何一个教师,上好一堂课极为重要的,本人也极为重视这项工作,尽管我教学多年,教材反复教过多遍,但每教一次就有新体会,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通过深入细致备课,使我在教学中能做到胸中有数,临场不乱,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3篇:备好课

《备好课》专题学习总结

2012年2月至3月,本人参加了大理州春季远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的《备好课》专题学习,本人所在的班级是大理州小学语文二班。参训期间,本人研修学习了专题下的《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备好课——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科学备课》、《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六门子课。本人在线学习时间55小时;完成研修日志4篇,教学故事2个,作业3次,教学设计与反思1篇,论坛帖子数篇;并将各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做了摘录笔记。此次学习,本人主要有如下收获:

一、深刻理解了爱国守法的内涵,理解了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

教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为社会主义祖国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教师要讲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育教学要遵循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认识到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要看他能否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他所爱的工作和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把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为国尽力,为民造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提高了有关备课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的技能。

1、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课堂、合作课堂、探究课堂与开放课堂的设计与组织的策略。

2、学到了备课的新技能及备课中出现的问题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3、了解了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及这些现代学习论的整合运用方法。

4、掌握了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建构特点、创新教学设计及进行教学创新的策略。

三、通过反思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计划。

课堂教学是主战场、是教学的关键;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备课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化:

1、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并对照教科书,准确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和教学的侧重点,从而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课堂行为准则。

2、通过钻研教科书,把教科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

3、通过研究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已明确在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

4、通过备课,把人的全面发展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并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最终转化为教学行为,物化为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推荐第4篇:如何备好课

如何备好课

一、备课的意义

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教师要摸清学生的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还要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自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通过备课,教师还可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想教好课,自己必须先掌握好本学科课程的内容。教师对于本学科课程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还需要查资料,都应在备课时通过查阅资料或向人请教,加以解决。常言道,“教学相长。”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

备课时,教师要编教案,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考虑教学里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各种解决办法。经过认真思考和妥善安排,就可以在教学里处于主动地位,有板有眼地进行工作。出现问题时,因早有准备,随时都有妥善的处理方法。这对在教学里争取主动,保证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理论,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总之,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课程的特点以及学 1 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

我们在上课时应讲什么内容?该采用什么方法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其实教师就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因此说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更应该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二、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备课前,教师要了解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同时教师必须准备四个教学基本材料:

1、教学大纲

2、教材

3、教学日历

4、教学首页。

1、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还要规定必修课、限选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对平时作业、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和平时成绩等都具体规定和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对学习的建议,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对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会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国家未颁布教学大纲的课程,由任课教师提出教学要求,经一轮教学后,在系主任主持下组织制定教学大纲。(我院现在采取谁任课谁制定教学大纲)。

教学应按教学大纲,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备课,如无现成教学大纲或教学大纲已不适用都应编写出新的教学大纲。

2、教材。教材(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一般来说,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如教材已先选定而又有部分内容需要补充时,可补充少量讲义或提纲作教学中使用。

3、教学日历。教学日历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的,它是以

3 两个课时为单位,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课程进行总体安排,编制一个学期的教学进程时间表。按规定,教学日历应在开学后一周内报系和教务主管部门,并在认真消化教材的基础上写好授课讲稿或讲授提纲。

4、教学首页,是中级以下职称(包括中级职称)的教师,在每次课的教案前,对每次上课的内容进行安排的教学材料。只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型、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以及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对上述四个教学材料的基本要求是:教学日历要与教学大纲、教材相符,教学首页要与教学日历相符,教学首页要与教案或者授课提纲相符,这样才符合教学检查的基本要求。

准备好上述四个教学材料后,就要进行备课,也就是要写教案或授课提纲。

教师上讲台前必先进行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才会使教师在课堂上轻松自如、得心应手。相反,教材不熟、教法不明、教案不全,匆促上阵,单靠教师个人的小聪明想即席发挥,是决不可能成功的 好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是:①学生,这是许多大学教师容易忽视的方面。教师必先了解学生对知识了解多少,他们的需要是什么?创造性程度高不高?学风怎样? ②每堂课应给学生多少知识?难点、重点是什么?应该有多少个信息点最合适?这些信息点与现实联系有多少?对学生吸引力有多大?③课件制作和直观教具是否必要?课件和直观教具是否生动、形象、有效率。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走上讲坛前,一定要接受教学论、心

4 理学等理论指导和系统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应将各种现代教学思想中的精髓如“发现法”、“非指导性”、“合作教育”等教学策略灵活的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因此让我们当好教师前,先让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布鲁纳等人当我们的老师,或者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

总之课前准备必须受到教师们的重视。新手不用说,老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设计。\"常教常新\"是一名好教师应追求的目标。比如中国新闻史专家方汉奇先生讲了多年的中国新闻史,史实早已烂熟于胸,但每次上课前依然会认真准备两个小时。我们有些上课只是应付的教师对此不知有何感想。

三、如何备好课

那么如何备好课呢。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个环节

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已引起众多教师的浓厚兴趣,并就如何搞好备课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教师搞好备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功夫

备教材前,必须先备大纲,《教学大纲》就是课程标准,课前必须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概念,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分析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性质及教学的总体要求。还要对教材有整体性的把握。教师要了解全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5 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教学建议等,对全册教材形成完整的认识。在全册教材通研的基础上实施单元备课。

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1)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2)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 (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

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备课时要提醒自己在讲这些问题时,除了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外,还可利用板书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

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了。

必须注意,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

6 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

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教材,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把教材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把教材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是第一,备教材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一定气氛活跃,师生相互学习的效率会极大地提高。创造性教学首先是创新意识的具备,即对教学创新意义的认识,

7 这一点还需我们高校教师加以深刻体会。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创造潜能,但我们必须清楚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是学生创造潜能得以开发的前提!

其次创造性教学应落实在教学实践的每个细节上,有人讲“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也可以说“教学的每个细节都能表现创造性,并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比如,有位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静物写生,教师看学生面对静物、埋头创作,新意不多。便发奇想,将静物搬到教室后部,让学生扭头观摹,从不同视角、在特殊的身体状态创作,作品大多出了新意,师生欣喜。

还有位教师在每次批阅学生的作业时,发现每学期的作业本都要浪费大量的纸张,于是便要求作业本从正面写作业,反面写自己的学习心得、或收录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或和教师的对话。并且在布置作业题时让每个学生参与命题,最后大家从中选择认为有价值的题目去做,结果作业本的使用价值提高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作业本成为了有纪念意义的学习记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

8 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要做到:

(1)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

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学习里的进步或停滞不前等,都和学生的思想、情绪有关。应随时注意,并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备课时考虑如何配合教学,结合讲课、提问或其他作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及时提出要求,予以鼓励、帮助或引导。必要时,可安排时间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2)要了解学生的学科水平

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不仅要有一个总的估计,对特殊学生的程度还要有具体的了解。这对掌握教学进度,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都是有关系的。用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3)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是怎样学习的?他的学习方法是否最有效?怎样取得学生在课上、课下的紧密配合?要结合讲课、提问、布置作业,介绍学生中间好的学习方法,提醒学生在学习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另外,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特长,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反映。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9 (4)备课时,要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这是第二,备学生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案例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

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传授知识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

注意,我校已申办下来,现在是高职学院,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强调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大量增加实训课的内容。

关于教学方法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0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参与式教学法

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小组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进而又促进了教学。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4)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能起到相互启发的效果。

11 备教法要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考虑教学目的,贯彻教学原则,选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等。

要随时翻阅学科教学里的有关章节,利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要体会有关章节的精神实质,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加思考,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学习和参考他人的教学法,是为了从中吸取滋养,为我所用;开阔思路,广集韬略;争取在教学里方向对、办法多,在问题面前都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教学法犹如作战时的武器,它是在教师的手里发挥作用的。运用教学理论的技巧和艺术,是在教学实践里磨练出来的,也是在教学实践进而逐步提高的。

还要注意,在备教法时要落实到以下几点上: (1)划分课时

备课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划分课时,即一章或一节要用几课时授完,每一课时都教什么,采用什么类型和教学方法,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在决定一章或一节要用几课时授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科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和教材编者的意图; (2)要教的这课书的内容和分量; (3)班上学生的学科水平。

在确定教学进度时,既要有一定的进度,又要保证质量。 确定了一章或者一节用多少课时以后,就要参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上的需要,考虑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安排

12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每节课的类型。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适当地分散到各个课时,还要注意在课后的课时里,要有复习、巩固的任务,在安排上要留有余地。

可考虑在最后一个章的课时里,上一次巩固课,全面地整理和复习本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技能和技巧。

(2)确定教学目的

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心中有数。教学目的应该尽可能订得明确、具体,这样才好进一步考虑教学原则,选用有效的方法和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不能太高或太低,经过努力,全班学生都能达到,并且都能有所前进,才算合适。

(3)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的确定后,要进一步分析教材,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步骤。

这是第三,备教法

4.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

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

13 主体作用(当然不只限于以课堂练习来体现)显得薄弱;

二是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

三是有的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

四是课堂练习题单调,无层次和坡度;

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鉴于此,建议每个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

二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及时纠正;

三是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

这是第四,备课堂练习

5.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

14 作业;

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到个别,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

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

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

在谈及“备作业”这个问题时,要特别提出的是作业的批改和作业的讲评。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不及时”,即不及时收作业、不及时批作业、不及时讲评作业。显而易见,不论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花了多少心血,并预期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若如此“不及时”则必将枉费心思。因此,教师对待作业要及时收、及时批、及时讲,要特别注意搜集通过作业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并建议每个教师在教案的备注或后记栏内记录好这些信息,真正发挥作业信息的重要作用。

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关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前面也谈及一些,但有几点笔者还想概要地提出来(限于篇幅,不再详述)仅供同仁们商讨。

15 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对象即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使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变不易接受为容易接受。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一旦脱离了与其适应的教学对象,都可能变得无能为力。如,不能针对未参加工作的学生大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

常言道,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因此教师备课必须以自己依此能讲好课为首要前提,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都各有千秋,因此盲目效仿或生搬硬套必将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

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教育性

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品质,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渗透,这一点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备课时研究和设计课堂渗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渗透绝不能是生硬的、穿靴带帽式的,而必须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只有深挖渗透素材、钻研渗透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4、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

16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

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

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

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4、不放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中发现少数教师的课堂气氛沉闷,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论教师上课怎样卖力,总有部分学生上课瞌睡、迟到、讲话等。教与学本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当教师面对如此情形时,往往心里就冷了半截,设计好的教学怎么也发挥不出来。此时改造课堂的主动权还是在教师。

比如:有位教师一次上院选课,教室里黑板没有擦,本来应有百多名学生的课堂稀稀拉拉只到了50人左右,然后是迟到的学生,陆陆续续直到第二节课快结束时才基本到齐。教师强忍不快,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心理:许多学生认为院选课不是专业课,不怎么重要,目的

17 只为学分。再者上课是在星期天,大家忙着休闲、访友等,诸事缠身。当然根本的问题还是在学生的认识上,作为教师不能睁只眼闭只眼,随他们去。于是教师一方面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特别是仍然保持教学的激情,另一方面,决定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强有力冲击,上完课后,将迟到的学生和以前缺席的学生全部留下来,对其进行了认真的长时的说理教育和严厉的批评,后来纪律状况大为改观,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距离似乎更近了。其实只要心在学生身上,只要对学生有益,无论怎样的批评教育,我们的学生是能接受的。

一名大学教师能走上讲台,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一定要珍惜上讲台的机会。无论你是教授、副教授,还是博士、硕士,这些头衔只是一时的光耀。工作是否有成效,最终要靠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来说话。教学时把学生装在心中,营造好课堂,这既是为学校的发展出力,也是为个人的前途尽心,当然更大的意义是为国家的未来。因此一名真正心系学生的教者,他会留心自己一切与课堂有关的行为:知识的积累、人品的修养、教学设计的用心、创造性的发挥等等,而这些因素无疑将使他的课堂成为师生共享思想和智慧的天堂,并在此走过人生中值得回味一生的充实而快乐的一段生命里程。

五、如何提高备课水平提出几点想法 ,与大家共勉 1、博览群书

从各种书籍、刊物中吸取与教学有关的精华,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情况,做好读书笔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 18 须得有一桶水。不但有一桶水,教师更应是一个源源不断的水龙头。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常听课

通过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认真听取评议,主动征求领导和同行的意见,及时改正出现的错误,倾听学生的呼声,听取学生对教学的评议,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3、经常向本学科及其他学科教师请教 探讨有关问题,以便开阔思路,不断创新。

4、勤写

边实践边总结,把自己积累的信息、资料、体会、办法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5、走向社会

有选择地交流,了解社会的变化与要求,到行业顶岗实习,使自己的教学与社会息息相通、与岗位息息相通。

民政管理系

2007-9-2

推荐第5篇:《备好课——教学设计》——公共课作业

本次作业所选课文为高中语文必修5中《逍遥游》一篇。

1、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回答:这一节课我是通过课前收上来的学生预习提示中的问题归纳以及课堂的简单设问、讨论找到学生的学习点与障碍点的。 问题1:请同学简单复述本文的情节。

问题2:庄子在这篇文章中赞成谁,否定谁?它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由此来了解学生自读本文的情况。

2、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

回答:通过回答,可以了解的是学生对本文情节能说个大概,预习认真的学生还能知道一些庄子否定的对象,如大鹏、学鸠、斥鴳, 但是说的不全面。

障碍点是学生对“四种人”“宋荣子”“列子”这些对象不明白,不明白作者到底是赞成还是否定,作者到底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该怎样形象化的理解。

3、展示基于学生的认知脉络而设计的系列问题。回答:

首先让学生明白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4、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

归纳“则”“乃”“而”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教学方法】导读、启发、讨论、总结

(二)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听读全文前,提醒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

读毕,学生总结出三个“笑”字,分别在第

一、

二、三节。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

斥鴳笑之 宋荣子犹然笑之。

2、弄清三个“之”,我们就能知道笑的对象了。下面,就请大家解读三个“之”。

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 所指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3、全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三“笑”构成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三大板块。

4、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明确: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

5、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

明确: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莽 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是有区别的。 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足,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 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消遥。

6、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明确:斥鴳认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

7、那么,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呢?你认为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明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乎!”意即像大年之大年的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泯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 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鴳看来,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 “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 地笑了。

这里的“笑”就代表了庄子的笑。庄子是借斥鴳笑大鹏来喻自己笑那些持有“大小”成见和以小慕大的人。

8、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

因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9、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列子来进一步否定他。

蜩鸠与大鹏都是有所待,蜩鸠却去讥笑大鹏,这不可取;同样,如果大鹏去讥笑蜩鸠的话,是否可取?

人类中,那些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良好的行为、高尚的道德、强大的能力就能够称效一官,投合一君,取信一国的人,虽然他们都以达到目的为满足,但因为是有所待,所以与消遥的境界来说实在相差太远了,理所当然要被比他们略高一筹的宋荣子所笑。

但庄子对宋荣子的“笑”并不完全赞同。宋荣子尽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但却“未数数然也”。他仍是始终“未树”消遥境界。

再如比宋荣子更高一筹的列子,他能“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但和宋荣子一样也是“未数数然”的。他能御风而行,虽说免去步履之劳,可是没有风,不是也无能为力了吗?所以庄子说他“犹有所待也”。

10、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

明确:也都作了否定。否定后者好理解,关键是否定前者不好理解,因为“鲲鹏展翅”早已作为积极的意象被人们广泛引用。但在本文中,作者在讲 述这一寓言故事时,突出的不是鲲鹏本身,而是风力,“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对风力作用的突 出,实际上就是对鲲鹏的否定。作者写了“笑”的双方,对“笑”的一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作了否定,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 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顺便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 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是的,本文也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

11、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12、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 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 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

板书: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惋惜突出 “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惋惜以突出 “至人、神人、圣人” 。

推荐第6篇:教师如何备好课

《教师如何备好课》的学习心得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直接培育着千百万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重任,任务是极其光荣而又艰巨的,教师的工作虽然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两个方面。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要搞好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备好课。那么该如何备好课呢?为此本文将谈以下两个问题:

一、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备课,是衡量教师师德的主要标准。备课,是教师工作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备课,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工作是教师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对这些工作是充分准备、一丝不苟呢,还是马虎从事,应付了之呢,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师德是否高尚的主要标准。要教好课,就得先备好课,这一点对新教师来说是如此,对老教师也不例外。

备课,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有人会觉得,我已经读过几年大学,对中学的这些简单知识,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记得有句行话叫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不要说现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不少的新知识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就算是所谓的旧知识也有个提高的问题。例如相关文言知识,退一步来说,教师即使把自己懂得的问题,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讲一遍,学生也不一定就懂。这是为什么?这里还有一个怎样教的问题,讲得雅致一点,就是一个教学艺术问题。因此要上好每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还必须周密考虑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这就得认真备好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任务,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是中学教师备课的总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正所谓: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

二、备课的具体要求

传统教学法里有不少关于“如何备课”的经典之说,在现在乃至将来,仍值得我们进一步去认识、理解与遵循。如: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把握相关内容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堂形式、内容、结构等等。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另一个角度,就“如何备好语文课”谈点粗浅的体会。

首先,要明确好课的标准。备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好课”标准是什么?作为备课人首先应该明确。

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什么是“好课”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显然,要想备好一节课,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纲要”的精神实质。比如,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言下之意教师就不能一言堂、满堂灌,否则如何实现互动、共同发展。要想做到这一点,备课时教师就必须考虑课的容量是否适度,课的节奏快慢是否恰当等等,要留足学生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再比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说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其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灵活运用。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2.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对教材配套练习、教具的自主开发,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等。

最后,我认为还应注意一些相关事项: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规律,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基础。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4.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不能由教师主观臆想。5.必须量力而行,要充分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一点不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上述就是我对“如何才能备好课”的一点看法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要备好一节语文课,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1、把课文熟读成诵,熟记于心

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直到能流利的诵读课文,这是个基本的道理。诵读课文就是为了透彻理解教材。通过熟读成诵,老师把作者写作的情感,把课文的重、难点,把课文的表达方法摸个一清二楚。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我们才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对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才能弄明白,一遍遍的诵读中,对课文中许多不起眼的词句中蕴含的微妙常常忽然顿悟,教学设计的灵感也常常会不期而至。于永正老师在某地执教《第一次拥抱母亲》时,头天晚上11点钟了,他还在房间里捧着书,一遍一遍地朗读。第二天的课堂于是有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的学生感动的热泪盈眶。王松舟老师备《草船借箭》,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呼之欲出。贾志敏老师的学生要讲《开国大典》,希望贾老师对教学设计提供帮助。贾老师问学生的第一句话是“课文背会了吗?背会了再找我。”人民日报社服社长、著名作家梁衡曾介绍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把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另外,把课文熟记于心也有利于更好的驾驭课堂。

2、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阅读课文,深入到课文中去,好像自己就是作者,理解课文写了什么,领悟课文怎样写,探究课文为什么写。教师读懂是为了引导、指导学生读懂,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教师钻研教材是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想三个问题:如果我是学生,应该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哪些地方浅显易懂,哪些地方是难点;应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获取新知识、提高新能力。

有些教师可能要质疑,语文老师负担重,没有更多时间背,尤其是高年级语文课文那么长,怎么能背会。在我看来,要做到“四至少”:至少要有背的意识,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至少做公开课的课文不管长短都要背会;至少本课书的重点段要背会;至少那些经典名篇要背会。“读书读高层,读文读经典;名篇背如流,下笔如有神”这正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髓,这个看似最笨的办法却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二、研读课标,读出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万变才会不离其宗。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涵盖两个基本内容,即课标中的两个“使”:一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二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简言之,一个是语文能力,另一个是人文素养。那么,这两个目的,应该以何者为重点呢?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千万不可小看这“着重”二字。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因此,不管教什么课文,都应把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作为核心。人文素养并非不重要,他应该渗透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之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本领,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因此,要把课文作为例子,用课文来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研读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

课标是一个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单元训练是对一个单元、一篇文章的目标和要求,是对课标阶段目标的分解。单元训练的目标要求,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训练点。即使课标要求弄清楚了,单元目标不清楚,也照样吃不透教材。在一篇课文或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是一般性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应用,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的哪项能力,并要求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再看看教参。教参教参,只是参考,不要完全当作教学的要求。要学会分析、比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他人的设计,我们要用辩证的头脑去思考,要以鉴别和挑刺的眼光学会筛选,不能全信,不能照搬,应该创造性的吸收,有选择的学习。

一定要站在用教材教这样的高度去审视我们的教学目标。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可以这样做:

1、凭借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预习入手感知语言材料;品读领悟,重视语感培养;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练习迁移,形成语用能力。)

2、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四、研读学生,读出教学的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例如,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有的学生连生字都还没能掌握,我就上课时只让他回答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不给他下马威,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五、研读教学环节,读出教学的层次性

阅读教学应该牢牢把握住培养语文能力这个重点形成主线。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决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景美”、“春雨美”、“春风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着力点。具体到每篇课文应以培养什么能力为重点,则应考虑多种因素:一是年段目标,二是教材意图,三是课文特点,四是学生实际。如一年级《风》,应把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和仿说训练做为重点;我执教的《舍不得这棵树》是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和感情朗读作文训练重点。把“读书三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学设计像盖房,不仅要架起房梁,而且还要进行精致的装修。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就是对于教学设计的精装修。老师每一句话该怎样说,都要有精心的推敲,每一个段落的教学都要有层次,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艺术性。对于某一个重点段落的教学,首先要确定这个段落描写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方法?我要通过这一段落训练学生那些技能?这些都明确之后,进行教学层次的设计,第一次读干什么?有什么意图;第二次读读什么?这样的教学层次清晰,把对于这段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有人说,如果语文素养是棵树,那么,读是叶,品是花,背是根。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首。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现在学校又提倡集体备课,我们更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我们的课备好,因为只有把课备好才能把课上好,把课上好,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推荐第7篇:如何备好一节好课的心得体会

如何备好一节好课的心得体会

城关镇北街小学 杨丽梅

备好一节课,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增强人文关怀,因此我们教师的备课也要立足于更为高远的基点。

备课的第一步,理解、解读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

我们过去备课常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将其预置成“教学目标 ”强行灌输给学生,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弊端。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样的课堂就可能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备课的第二步,与文本对话,新教材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读通教材、读懂教材。

首先我们与课程标准对话:1.全面理解课程标准精神;2.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3.对话基础上的超越。其次我们与教材对话:1.通览全局,整体把握;2.酌取精要,以小见大;3.融会综合,荟萃精华。最后我们与课程资源对话:1.比较与精选:取舍近态课程资源;2.寻觅与探究:开发远态课程资源;3.激活

与创新:优化设计课程资源;4.执行与反思:培植新生态的课程资源。总之我们要多维度理解教材,即分别从教者的维度、编者的维度、学生学习的维度来挖掘教材。

备课的第三步,教学拓展——引进相关资料、充实教材、生活教材,是必要的,但是要把握一个度。

新课程下的教学应该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这最后一个“有度”,指的就是展有度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做到拓展有度呢?首先,我们有这样几个问题必须思考清楚:一是课堂时间是一个常数——40分钟;二是教材是“浓缩”、是精华,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三是现代社会资料的丰富和良莠不齐共存,首先是学不完,其次是没必要,重要的是教给方法,学会选择、判断、辨别、为我所用;第四,新课程提出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把握好这个尺度还在于我们的教学目标上,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应该拓展;与本课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要大胆地舍弃,我们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

此外,现在不少教师有一种认识,就是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最后,我觉得备好一节课除了要备知识、钻研教材外,更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要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总之,学生不仅应该成为我们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推荐第8篇:读《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读《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读了《现代课堂教育艺术》,获益匪浅,使我对课堂教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这是书中讲述的课堂教学方式给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读到其中谈的课堂评价语言魅力,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进行反思,感触颇深。

课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我认为,对于教师,不单单是完成一项工作和任务,还理应是恒久的科研课题和执着的艺术追求。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改进做法的着力点,是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而又精妙的方法,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历史,预测未来的课堂教学趋势,笔者在既重可操作性,更重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努力抓好以下几点:

1、注重课堂整体设计。课堂教学,从每个学科到这一学科的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只有进行整体设计,才有可能实现全程优化、整体优化的效果;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而整体设计的过程,就是艺术构思的过程。在整体设计中,坚持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以教具为辅助,针对教学内容和多数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力求新、巧、精。新,就不能“炒剩饭”,老是“一道汤”。久闻芝兰不觉香。

2、创设氛围。营造语境。生龙活虎的学生渴望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是最怕“鸦雀无声”。人非鸦雀,焉能无声?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能让现代的少年儿童个个成为泥塑、木雕,老是没有表情或只有一种表情呢?沉闷、呆滞、死寂的课堂气氛,只会令学生感到压抑、麻木、窒息。活教,才有活学;讲得传神,听得才有神,而不会走神。如何创设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

(1)设疑激趣,以趣生情。兴趣是一种愉快的情感。我采用迁移法、悬念法、游戏法等方法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学习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了求知欲,让学生由疑生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以趣激思,以思引探。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进入了探求新知的最佳状态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模仿、概括的教学内容,发掘教材的兴趣因素。

(3)以知促趣,知趣交融。通过学生努力学习和老师的配合指导,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促使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持续性的求知欲。

3、讲究课堂语言技巧。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力臻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相互协调和相得益彰。

4、利用游戏教学,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不是教师的“一人堂”、“一言堂”。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师的“独唱”、“独角戏”和自言自语。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和参与者。动员和激励学生参与,本来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况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课堂教学艺术就是师生合作的艺术。

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自己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语言就太显单调,“好”、“不错”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那么是自己不会使用这些丰富的评价语言吗?我想,是坚持给学生鼓励、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平时课堂中语言的单调。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是有限的,他们很珍惜,但更在乎老师对他们问题回答的打分。可老师在一堂课中面临着无数这样的“打分”,容易在意识上产生疲劳,于是,这种简单、随意的评价语言就产生了。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很重要,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那难得表现的机会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更活跃,氛围更轻松。书中还讲到评价的语言要生动巧妙,富有幽默。有时学生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说:“哦!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在这样的一个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同学,宽容同学的错误,消除有些学生内心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局促,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还要进行深入探索。寻求更多彩、更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新课改,营造课堂教学新模式,这一切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推荐第9篇:读《艺术哲学》心得体会

读《艺术哲学》心得体会

《艺术哲学》是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本书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全书条分缕析,富有热情,内容丰富精彩,不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更像是在读有趣历史,因为所学的是美术,对本书所讲述的西方艺术了解的并不多,书中所提到的大量画家并不认识,例举的大量例证也不了解,所以很多细节不能很好的记住,所以对整本书的理解不是很完整,然而读的过程中会联想到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联系,感受到书中所提及的意大利、希腊、尼德兰当时的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当时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形态都相互影响互有联系,比如现在流行的室内及家具风格中的“北欧风格”、“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地中海风格”等,都是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设计中的反映,这些艺术风格虽然过去多年但还在影响着现代的设计风格。设计应该不断的向前看,走在时代的前端,但是经过时间推敲的经典却永远不会退出潮流。这又让我想到在室内设计中,很多人对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的影响是“古板”、“老旧”,认为是年纪大的人才会用的设计风格,其实是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没有对中国传统的东西进行创新,传统文化不光要“传承”,还要“创新”。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影响着艺术和艺术品,中国的设计在经历了模仿、抄袭的过程之后,也在思考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这样的环境和时代的影响下,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在国际上也越来越散发出光芒,中国设计师在2012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展出的“请坐,米兰”系列家具,这一系列家具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梅瓶、花鼓、万花筒等加以现代手法的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

艺术是有共通性的,设计包含在艺术当中,只有看清楚艺术的本质,才能更了解了解艺术的重要。我们感觉到艺术的重要,但那只是处于本能而非根据思考。我们只重视艺术,对艺术感到敬意,但不能解释我们的重视和敬意。我知道很多设计风格,但不了解这些风格的起源和发展,如今我们能说出我们赞美的根据,指出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

艺术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把最美好最深处的内容传达给大众,而设计也是如此。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因为不是所有人所处的环境都一样,个人的性格爱好不一样,审美也就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艺术本身很难有定论,每个人因为环境、身份、审美不同,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角度,欣赏思维。而丹纳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他所认为的对艺术的判断规则是:“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得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这条件是什么呢?丹纳在书中也列出了:“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 接下来丹纳进一步论述了“特征的重要程度”,用来说明作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之后在论及“特征的有益程度”,仍然同上文论述的部分相当,先从精神生活,再提文学作品,继而是肉体生活,最后才是造型艺术。 丹纳在序文中还提到了人们对于艺术品产生的想法:“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是的,也许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只凭个人的幻想、个人的经历、个人的情感,而群众赞美艺术品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也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也许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群众的艺术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有依可循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虽然我对书中所提到的人物、事物等还不是理解的很清晰,但是通过这本书,他给予了我有益的东西,开启了我的思维,例如各种门类艺术的有怎样的起源和发展,传承和进化,也许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傅雷先生对此作了较辩证且全面的分析:“有人批评他只采用有利于他理论的材料,抛弃一切抵触的材料。这是事实,而在一个建立某种学说的人尤其难于避免。要把正反双方的史实全部考虑到,把所有的例外和变格都解释清楚,决不是一个学者所能办到的,而有待于几个世代的人的努力,或者把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缩减到最小限度,也许能少犯一些这一类的错误。”

推荐第10篇:读艺术百科心得体会

读艺术百科心得体会

巩振华

开卷有益,这是我对自己读书多年来的最深、最明了的体会。 从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今人的“书籍是人类灵魂进步的阶梯”,无不看出读书的良好作用。读书好处和重要之大的道理人所共知,再加上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会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于是人人都想读书,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至理名言,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许多人只体会到读书的无比之苦,我却更多地感悟到读书的无限之乐。我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也不是把读书单纯的当成一种无所事事时候的消遣,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之旅,当成一种和古之先贤、智者名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当成一种消除疲惫,洗去烦恼的精神生化的过程。

书,是良师,更是益友。

好读书,是年轻时候养成的习惯,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量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增多,年少时候那种单纯的安心的读书的心境难以追回,再加上每天的各种事务踏至纷来,每天可以有一段长的读书时间就显的弥足珍贵,所以,我这样的年纪和工作的特点使我在读书上不得不养成自己的特点,一是要读书首先是选书。虽说是开卷有益,但是时间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的读书,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好的,适合的书籍上。在选书上,不看庸俗无聊,不求高深专业,但要切实有用;不过于专一,而追求广博,读书如交友,只是呆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容易自我封闭,自我限制,所以要广交朋友,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各种书都要尽可能涉猎一。二是随时备书,“见缝插针”。没有大片的时间可用来读书,只能是把片刻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上两页,享受一下。就算是一本大部头的书籍,只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搞定;三是有计划,虽说读书的时间少,但是,不能找借口,不能放任,每天必须要挤出一段时间读书,我把这个称之为:每天多走一点路,意思是在每天要停下来休息的地方,要再坚持一下,多看一会儿书,在多走一点路。四是要用脑读书,多做批注,常写心得体会。用眼读书,获得一种简单的快乐,用心读书,赢得一片安宁,一种丰润,

用脑读书,在思考中完成和作者的对话,那么收获的除了快乐,安宁,更是一种洗礼和升华的过程。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和独立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优化的效果。五是读书以致用。有人说,现代人读书很功利。我倒是觉得,读书是不能过于功利,那样读书读不好,读不深,读不出快乐。但是读书也要有目的性,那就是读书必然是直接或间接为了我们工作,生活服务的,这就是读书的目的性。读书是要用的。读书不能像是在沙漠中下注水,浇灌了很多,但是长不出娇艳的玫瑰。读书可以死读,但千万不能读死,所以读书应该是要结合自己有选择的读,有目的的读。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前进的阶梯。

大家都在读书,但是,每个人读书的方法、感受和收获是不一样的。说了我的读书的方法,在说说我读书的各种体会和收获。总结起来,应该是“三开”。

开心养气。我在读书之中,收获的开心,快乐分四个层次。一是最为简单直接的快乐,一段快意恩仇的故事,一个精采绝伦的比喻,一个构思精妙,哑然失笑的结尾„„这些都会让我怡然自乐,欣然发笑。二是读书让心灵安宁,抛开烦恼的快乐。这时候读书已经深入其中,忘记身边的种种事情,溶入到书的世界里。这时候读书,因为书的世界不同,会有激情如火,也会有沉静似水,也会有百般无奈,感慨叹气。这种在书的世界中畅游,与书的内容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就是读书的第二层快乐。三是独立思考,对话交流的快乐。这时候读书不是读了,而是和好友知己聚在一起,或茶香四溢,或青梅煮酒,或踏雪寻梅„„总之是在契合两欢的氛围下的对话、交流、碰撞、引申。四是读书有用。这种快乐就不在读书之中了,而是在读书之后的一种反馈。这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书到用时不恨少”,能够信手拈来,娓娓道来,能够自信大方,举止得体。这样,快乐自然而来了。

修身养性,怡悦身心,几乎是众多读书人对读书作用的一致性的评价。许多人把读书弄墨说成是附庸风雅,这句含有贬义的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读书对一个人的修养,气质有很大的塑造力,这种塑造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但又是实实在在,明显改观的,古代不就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吗。当然这个“三日”不是指三天,而是代指一段时间的

意思。总之,腑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的人总会给给人们一种感觉,那是从举止言谈中流露出来的。

开阔视野。书籍是向上的台阶和平台,是望远镜也是显微镜。因为书籍我们能够摆脱地域的限制,视野的狭隘,从而站的更高看的更广,看的更远,看的更深。有句说:视野决定事业。我们要走出大山,跳出峡谷,目的就是为了开阔视野,学习外面先进的科技,成功的经验和高效的方法。而我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读书无疑是最为便捷,最为经济,最为高效的方法。从《世界是平的》,我们一下子打开了视野,模糊遥远的地方被拉成了“一马平川”,让我们如此清晰的感受到了全球化的脚步如此接近,一下子把我们也拉入了在太阳升起后,一起奔跑的动物行列之中,危机就在眼前,可是,机遇和希望也同样的实实在在,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用力加速向前跑,必须“率先”冲在前,不是大吃小,而是快赢慢。

开拓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以科学和发展观念指导,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是我们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读书学习是我们真正掌握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思路,革新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书是先贤们智慧的浓缩,是其他人其他地方的先进、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大补”之品,需要认真研读,反复推敲,不断咀嚼。我看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其中许多的话语短小精炼却意深旨远,比喻通俗恰当,却引入深思。有许多的警示之语,也有许多的谆谆教导,总能让我玩味其中,收获颇丰。

第11篇:《备好课教学设计》(小学)研修日志

《备好课-教学设计》(小学)研修日志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抓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备好课-教学设计》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备课是指教师上课的全部准备工作。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自身学习、提高和完善的重要过程。因为教学对象、内容、方法与手段都在不断变化和更新,教师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制定出周密的上课计划,妥当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时间,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地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案是教师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制订的施教方案,它是教师充分备课所形成的书面成果,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步。备课和写教案技能是英语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

通过系统学习这门课程使我更注重了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备教材

在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和编排体系、弄清教材内容和纵横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所教课的教学目的,确定重点、难点。备教材时教师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解释(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词汇)新词汇的词义和课文中的长难句; 3)能用英语对课文的要点进行提问;

4)能熟练地复述、改写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5)能灵活地组织学生对新语言材料进行机械性操练、意义练习和交际性练习;

6)做完口头笔头全部练习题,预见学生做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并作好提示讲解的准备。

2.备学生

根据座谈、课堂提问、作业、测试以及课外辅导所了解到的情况,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选择相应的训练形式和训练对象,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决定教学方法和训练步骤时要考虑到: 1)哪些旧知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新课导人时要复习) 2)哪些学生主动性不强,自制力差?(机械性练习时要多加督促) 3)哪些学生信心不足、羞怯y(要启发和帮助他们成功地进行意义练习,获取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要多表场) 4)由于母语、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在接受新语言材料时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和障碍? 3.备方法

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安排教学步骤,让学生从已知到未知,轻松愉快接受知识的传授;进行技能训练要选择适当的途径和方法突破难点。由于JEPC采用的是交际教学的新模式,教学中应力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统一,语言知识的传授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统一,教学活动以语言实践为主,学习的语言材料以语音、词汇和语法综合为主,以语言形式、内容、功能统一的语篇为主,按导入、呈现、演示、操练(意义练习、交际性练习)、巩固几种步骤交叉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具体要求是:

1)要有生动、活泼,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设计;

2)采取最佳的呈现新语言材料的形式和方法,快节奏地组织全班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用交际的手段启发学生思维,适时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或演绎,把语言内容同语言形式统一起来,把意义和功能统一起来,坚持精讲多练; 3)拟定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方式,通过恰当的起承转合把各项教学活动汇为有机、和谐的整体;

4)选择和准备必需的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如投影仪、录音机、放像机等。 4.备练习

英语课堂教学“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精心设计听、说、读、写的训练方法、步骤和语言材料至关重要。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的方式和步骤要根据教学目的而定。听、说、读、写各教学阶段可以有所侧重,但尽量综合进行;

2)训练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按控制性、半控制性和开放性的不同层次来组织;

3)适当地变换形式和方法,其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4)要保证全班学生都参加练习,使各类学生都有机会练,都有收获。 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练习的基础上,整理成有条理的书面教学方案。其基本格式在“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给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份严谨的模板,我认为很实用,对于我们日常备课,设计教案很有帮助。我也根据学习所得,结合自己的教学,利用该模板尝试完成了一份“教学设计”。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上传后“教学过程”部分的表格(即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不能完整体现,打开上传的教案设计发现,表格似乎乱了,下半部分内容似乎找不到。我很困惑,重发了一次,好像仍旧如此。请教:怎么会这样?同时上传的附件应该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吧?

第12篇:如何备好一节信息课

如何备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摘要]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作为我们信息教师来讲,更应该从备教材、学生、软硬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心得体会等方面入手来备好课,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实实在在的融入课堂,而不是热热闹闹的走过场。

[关键词] 备课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 心得体会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的方法与思路每个人肯定会有所不同。过去是就教材而备教材,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是以教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可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反映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就是教师讲解一个案例,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的把整个流程走一遍,再把重点难点点拨一下。而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该怎样备课呢?我们总有一些这样的经验:有些知识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有些过去反复强调记忆背诵的内容却早已消失殆尽,究其原因,还在于知识获取的途径不同,只有那些自己亲自参与、理解而获取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基于这些简单易懂的道理,我们教师要着重备一节课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现在回头想想,这些也正是在新课程理念中重点提倡与引导的。基于以上讲述的,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认真吃透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备好教材

现在一些信息老师经常把教材丢到一边去上课,说因为教材太难讲了。其实,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比较,“难讲”是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这些教材不是拿到手就可以照本宣科的讲解,要我们教师有个理解、接受、融汇贯通的过程,也就是说教材有个二次处理的过程。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具体做法如下: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有关信息技术的报刊杂志、浏览网上信息,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素材和资源,这样,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课堂的效率。

2、关注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关注学生,但是方法与理念方面有一定的偏差。“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作出改变: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能作为我们应付检查的口号,而应让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3、备好硬件和软件

这一点是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堂的显著区别。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工具课程,强调动手能力是其一个显著特点。信息技术课程一般都应该安排在机房或者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这里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对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学生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调试好,并且在计算机中安装必备的教学和学习软件,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运行正常。

4、备好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5、备好教学组织形式

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

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组织教学形式时,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我们认为学生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同桌,从独立学习到同桌的互帮互学。同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我想,备课时只有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6、备好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信息技术评价必须应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课程不同其他课程的其中一个方面是评价考核。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可以从认知、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有: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评。我们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结束后以哪一项作为评价的重心,从而布置学生书面或者上机练习要求。

7、写心得体会

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因此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这也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其进入我们的中学课堂也就是进十几年的时间,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把课上好,首先要把课备好,这是一条真理。陌生的教材要求备课,熟悉的教材也要求备课,年轻教师必须备课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备课,我们应该把“不上无准备的课”作为自己的一个信条,这样才能上出高效的课,上出学生满意的课。

第13篇:驾校教练员如何备好课

驾校教练员如何备好课---教案编写漫谈

(2011-02-24 08:41:22) 1教案的概念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练员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教学项目、上课时间、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由于知识和技能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员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员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员,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员都得到发展。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练员写得简略些,而新教练员写得详细些。同一项目不同对象的教案设计,根据学员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是教练员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练员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练员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原则

2.教案编写的原则 教案是教练员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教练员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练员要认真贯彻授课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员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大纲,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练员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练员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练员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练员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1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员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练员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练员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员,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练员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练员不能死扣教案,把学员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员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练员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员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员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员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3.编写教案的来源

(1)模范教案的来源。但不能照抄、复制。因为不同的教练员、不同的学员,教案是不一样的。照抄的结果是教学效果的下降和教练员威信的下降。同时不同教练员的授课情况是绝对不一样的。

(2)教材。教材是比较详尽的,是编写教案的重要来源。

(3)实践。实践出真知,任何成熟的知识和技能均来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自实践的理论将也是进行教案编写的重要来源。

(4)网上有许多现成的教案资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寻找利用,不过最精良的资源往往是收费的。

(5)网上免费的教案。但免费的教案资源的有几个缺点:

①往往内容相对比较贫乏

②.内容没有非常条理的进行整理,归类未必正确。

③最精良的资源往往是收费的,但是未必收费的就是最好的。

④很多教案都是老师根据参考资料自己写出来,一线的在职教练员,还有至善教育的专职老师,他们都是很用心的去写教案。

4.编辑本段教案内容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第14篇:家访也需备好“课”

家访也需备好“课”

作者:程希龙 字体: 【大 中 小】

家访,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当今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如果没有形成家校“合力”,那么,学校教育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有些时候,家访更容易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难题,特别是针对一些问题学生、留守学生的及时家访更有必要。家访不仅是主动向家长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成为深入了解和教育学生的一个便捷渠道。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师应勤家访,努力练好家访的基本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家访也应象教师上课一样认真备好“课”,充分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切实“访”出和谐、“访”出实效,这样才更容易达成教育的成功。

我认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备好“家访课”:

一、家访应像教师备课标一样要备“访标”。首先教师要确定通过家访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或实现什么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漫无边际的闲聊。其中根据家访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了解性家访、问题性家访、跟踪性家访、调研性家访等,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家访应像教师备教材一样要备“访材”。班主任家访前要了解家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要对被家访学生在校的表现、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优缺点等都了如指掌,这样既可以在家访时更快“达标”,提高家访的时效,又可以让家长感到老师很关心学生,从而拉进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便于更深入地交谈。围绕家访目标,针对家访对象,需要教师对家访过程预设家访流程,教师首先掌握第一手的学生家庭背景材料,其中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脾气性格,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教育观念等等。其次,巧妙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一些技能技巧,可使家访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家访前一定要事先做好预约,做到非约勿访。

三、家访应像教师细心揣摩教学语言一样要备“家访语言”。家访时教师应注意表达技巧,注意说话的方法,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说话。应该锤炼家访“语言”,努力使其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吸引力,还要字斟句酌,逻辑严谨,条理分明,使家长能饶有兴致地持续交流。教师也应将家访内容全盘掌握,铭记在心,切不可连个讲话提纲都没有,想到哪讲到哪,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毫无条理。教师客观全面的评价,亲切自然的话语,机智幽默的调侃,宽容大度的处事,高屋建瓴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要求,都会成为家访顺利展开的保证。

四、家访应象教师上课“备学生”一样要“备家长”。教师家访前应事先了解家长,了解家长的心理需求和内心渴望。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家长交谈、沟通,切实掌握家长的所思、所想,倾听家长内心的诉求。教师应多想想自己作为一个家长的心态感受,进行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家长的不理解、甚至不配合的情况,应多从自身找问题和不足,该自我检讨的,应勇于承担,主动请求家长原谅。同时,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家长也同样热盼听到赞美和激励,也需要正向强化。对家长切不可总是批评指责,对家访时的一些不良现象,最好不要随意动怒,不要去严厉斥责。要明确尊重是相互的,家长的无礼可能源于我们对他们的不尊重。

五、家访应象教师按时上下课一样要备“访时”。家访应该有时间计划,应该明确每次家访所需的时间,严格遵守,决不随意拖“堂”。教师要了解家长的生活作息时间,尽量不打乱学生家长的生活秩序,不要随意在学生家里用餐,更不要收受财物。家访要讲究效率,要做到时间精准,教师备“课”时,就要确定家访内容,做到恰当、适量,一次家访解决一两个问题,一般不超过三个。另外,家访前应该进行“试讲”或默讲,去除无关紧要的话语,严格控制时间,养成谦虚、礼貌、简洁、大方、得体的语言习惯。

以教师上课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进行家访,家访前认认真真地备好“课”,这样,班主任才能切实“访”出实效,访出和谐。

第15篇:如何备好课的学习心得

如何备好课的学习心得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直接培育着千百万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重任,任务是极其光荣而又艰巨的,教师的工作虽然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两个方面。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要搞好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备好课。那么该如何备好课呢?为此本文将谈以下两个问题:

一、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备课,是衡量教师师德的主要标准。备课,是教师工作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备课,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工作是教师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对这些工作是充分准备、一丝不苟呢,还是马虎从事,应付了之呢,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师德是否高尚的主要标准。要教好课,就得先备好课,这一点对新教师来说是如此,对老教师也不例外。

备课,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有人会觉得,我已经读过几年大学,对中学的这些简单知识,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记得有句行话叫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不要说现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不少的新知识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就算是所谓的旧知识也有个提高的问题。例如相关文言知识, 1 退一步来说,教师即使把自己懂得的问题,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讲一遍,学生也不一定就懂。这是为什么?这里还有一个怎样教的问题,讲得雅致一点,就是一个教学艺术问题。因此要上好每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还必须周密考虑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这就得认真备好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任务,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是中学教师备课的总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正所谓: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

二、备课的具体要求

传统教学法里有不少关于“如何备课”的经典之说,在现在乃至将来,仍值得我们进一步去认识、理解与遵循。如: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把握相关内容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堂形式、内容、结构等等。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另一个角度,就“如何备好语文课”谈点粗浅的体会。

首先,要明确好课的标准。备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好课”标准是什么?作为备课人首先应该明确。

2 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什么是“好课”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显然,要想备好一节课,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纲要”的精神实质。比如,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言下之意教师就不能一言堂、满堂灌,否则如何实现互动、共同发展。要想做到这一点,备课时教师就必须考虑课的容量是否适度,课的节奏快慢是否恰当等等,要留足学生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再比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说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其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 3 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灵活运用。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2.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对教材配套练习、教具的自主开发,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等。

最后,我认为还应注意一些相关事项: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规律,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基础。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4.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不能由教师主观臆想。5.必须量力而行,要充分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一点不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上述就是我对“如何才能备好课”的一点看法。

第16篇:“备好课”专题培训工作总结

安乐溪乡初级中学

“备好课”专题培训工作总结

实施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经,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本学年我校自始至终把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校本培训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执行县教育局及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履行上级实施计划的安排,现将这一年来的主要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培训工作概况

第三轮继续教育在整体时间安排上和以往不一样,采用了按月完成相应学时的管理模式,2012-2013学年是第三轮继续教育的起始年度,也是“备好课”专题学习与培训的实施阶段,因此,我校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坚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把整个培训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培训前的准备阶段(2012年8月份)

主要工作有:研读上级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教师工作会议,出台《安乐溪初级中学“备好课”实施方案》,明确专题学习的任务和目标,突出了问题的解决,强化了教师观念的更新。

为了更好地将“备好课”专题集中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我校从广大教师中广泛征集备课问题单,组织骨干教师对征集上来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把整理好的问题送交指导团队,由指导团队合理选择集中培训的内容。

1

(二)培训工作实施阶段(2012年9月份-2013年4月份)

根据蒙城县教师进修学校下发的《关于“备好课”专题培训的指导建议》,我们把六个模块大致分为六个月来完成。对每个模块专题的学习,我们都认真履行了“个人自学→提交问题→小组研讨→反馈信息→反思小结”的操作程序。确定各模块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需要上交的材料,按月认真落实以下学习任务。

9月份,在“备课与师德行为”模块的学习培训中,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分组研讨,帮助教师端正了师德的基本行为,重新认识了备好课的重要意义,树立了自觉备课的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位教师均认真撰写了学习笔记。

10月份,在“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模块的学习中,每位教师在认真熟悉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所任学科进行整合、梳理,撰写了所任学科教材分析报告。从教材分析报告的撰写质量上来看,本模块理论学习为教师把握教材体系起到了一定作用。

11月份,在“教学设计与学习论”模块的学习中,每位教师认真撰写了学习论方面的自学笔记,并通过联系备课实际需要,独立完成了一篇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的过程来看,多数教师提高了教学设计的理论水平。

12月份,在“备课实务与新技能”模块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了备课要求,在语、数教研组督导的过程中,使广大教师掌握了专题中所倡导的几种教学设计的方式,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能

2

力。

3月份,在“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模块的学习中,经过个人自学、提交问题、集体诊断,每位教师认真撰写了案例分析报告的书面材料,有效提高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4月份,在“教学反思与研究”模块的学习中,为使教师初步具备教学设计的反思和研究的能力,一是让教师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认真撰写学习的反思与总结;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针对自己撰写的案例进行反思。

(三)教学反思总结阶段(2013年5月份)

5月份,采取集中培训,小组研讨,个人反思三种形式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教师的考查,通过教师上效的材料了解教师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情况,指导团队集中研讨,根据教师上交的材料认真审核,评定成绩,签字盖章,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每位教师就本专题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写一份教学小结。通过组织教师交流、座谈,绝大多数教师对本专题的学习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主题明确,收获大,质量高,对培训的内容,管理模式,操作方式等均十分赞同。

二、培训工作的特点

(一)广泛宣传发动,人人制定学习计划

我校多次召开教师继续教育宣传发动会,认真详细地传达了上级会议与文件精神和本校制定的第三轮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并

3

把方案列成表格形式,使教师明确任务,同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并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了个人学习计划,确保培训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过程管理,层层检查督促到位

1、坚持集中培训,督促学习效果。我们在每个模块学习之后,针对教师学习的薄弱环节,合理选择内容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由语、数组分别进行一次研讨,并严格执行了考勤制度。与此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认真记录与反思。

2、坚持提交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在每个模块个人自学后,所有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反思中,向指导团队提交问题,指导团队通过集体研讨、查找资料、网上查询等有效途径,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向每位教师进行书面反馈。我们所征集到的反馈意见就有150多个。为广大教师解决了相应的困惑。

3、坚持教学研讨,注重横向交流。为使本专题的学习真正与实际教学相融合,我们与占大中心学校经过精心策划,历时两学期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办。本次合作交流活动,占大、六都两校分别安排了两名青年教师为大家展示了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公开课,课后做课教师就本课时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反思交流发言,听课教师也积极参与评课研讨,认真反思本专题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听课教师结合专题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两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得到了石台县教研室领导的

4

重视,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石安莉,教研室副主任孙美娣,教研室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谢木本等全程参与了教学研讨会,对本次研讨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坚持三个突出,提升整体素质。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始终突出三个培训重点:一是突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二是突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三是突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例如:开展“师徒结对带教”活动。为了落实对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培训,我校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结成对子,为期两年,在教学实践中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迅速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来确保这项制度的落实到位。

本学年,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踏踏实实的将继续教育工作引向深入。初步形成了“发现问题——集体研讨——解决问题——回归课堂——再次研讨——生成新问题”的模式。在一学年的专题培训工作中,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培训后的反思

回顾本学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基本按要求完成了本年度的继续教育工作任务,也取得一定成绩,但全年培训工作尚未结束,我们还要做好培训活动反思总结工作。同时,我们本次专题学习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激

5

励机制不够完善,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今后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确保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2013

年6月

第17篇:只有备好课 才能上好课

只有备好课 才能上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那么如何备好课?我觉得备课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入手。

首先要读懂教材。把所要设计的内容弄深、弄透。主要是读主题图、例题、教材中的对话,旁注,留白还要读懂课后习题,要抓住数学的本质去解读,根据实际条件灵活的使用教材,有时甚至可以改造教材。

其次要备学生。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具体说,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能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我在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还要设计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讲课时普遍存在的弊端:教师讲得太多。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用时髦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我认为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就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备课还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备好课并不一定能上好课。因为中间还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问题,即预设与生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备课时要有弹性设计,上课时要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顺应学生学习问题的展开而获得成功。

当然,我认为备课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别人再好的点子,也只有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能在课堂上用得恰当用得自然。

以上是我通过自身对新课程实践与探索,浅博地认为应从备课进行改革,才能使自己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诚然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完美,当备课与课堂实施发生冲突时,我们还应但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是灵活多变的,有时课堂并不是完全按照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很多未知的,突发的状况经常会发生,总之我们应该明确备课不是为了老师的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只要是能达到这一目标,又何必拘泥于哪种形式呢!

第18篇:学习《备好一节课》心得体会

学习《备好一节课》心得体会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保证。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备好一节课,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增强人文关怀,因此我们教师的备课也要立足于更为高远的基点。我参加了这次暑假教师全员培训的学习活动,有了一定的'收获。在此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备好一节课,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增强人文关怀,因此我们教师的备课也要立足于更为高远的基点。

备课的第一步,理解、解读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

我们过去备课常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将其预置成“教学目标”强行灌输给学生,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弊端。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样的课堂就可能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备课的第二步,与文本对话,新教材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读通教材、读懂教材。

首先我们与课程标准对话:1.全面理解课程标准精神;2.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3.对话基础上的超越。其次我们与教材对话:1.通览全局,整体把握;2.酌取精要,以小见大;3.融会综合,荟萃精华。最后我们与课程资源对话:1.比较与精选:取舍近态课程资源;2.寻觅与探究:开发远态课程资源;3.激活与创新:优化设计课程资源;4.执行与反思:培植新生态的课程资源。总之我们要多维度理解教材,即分别从教者的维度、编者的维度、学生学习的维度来挖掘教材。

第19篇:读《班主任工作艺术》心得体会

如何做好班主任

通过读《班主任工作艺术》我认为要做好一位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班主任工作要以正面强化学生的优点以克服其缺点,要以正面“塑造型”教育为主,少用“改造型”教育,即多教育学生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要充分肯定学生长处及优点,积极扶植;少批评学生,更不能惩罚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并且对教师的态度非常敏感。一旦受挫折,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失去上进心。甚至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就会伤害学生的感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班主任要热爱、尊重学生,要全力以赴倾注心血来培育人才,要有爱才之心,惜才之情,识才之眼,护才之胆,用才之脑,育才之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要让学生理解教师的爱,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也就能克服困难去实现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任务。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有关制度规定,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要真正把管理延伸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要把思想教育和规章制度跟上去,从严要求,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情,层出不穷。作为班主任勤劳是基础,时间的付出是保证。我坚持深入到班级,紧跟学生,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摸清学生思想脉膊,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教育过程,实现班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达到预期目的。在自习课或其他空余时间里,我总是及时到班组织,从不使班级处于无序无管理的状态。力争在新的学期里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20篇:佛教艺术赏析课心得体会

佛教艺术赏析课心得体会

姓名:廖星伟 学号:14513229

“中国佛教艺术赏析”是我上过的最有收获的选修课没有之一,通过这一学期的选修课学习,我从一个对佛教只有浅显了解的人变成了一个对佛学十分感兴趣的人,感谢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学习到了佛教艺术的基础知识,这对我今后进一步学习佛学、挖掘佛教的精华与真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我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一些知识。

首先我认为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都是人为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和一种哲学体系,神话中的很多神都是带着地域、种族的人为色彩的,佛教也是如此。但是他们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并且原理上如此相似我认为这是基于宇宙间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果律。不像西方基督教,佛教并不承认第一因,有的人说第一因彻底推翻了佛教,但是个人认为这反而让佛教相比于西方宗教更具有客观性。为什么呢,我认为缘起并不是由某个上帝来主宰来确认的,一切都是自然的规律,一切都是客观的真理,一切都是随缘的。但是因果律几乎是贯穿于所有宗教的一个永恒的真理。星云大师曾说过,你可以不信佛,但是你不能不相信因果,在他的一生中他看过的世间最公平的一个法则就是因果律了,人人都逃脱不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因缘都有相应的善果和恶果,前世积德来世相报,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民间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二十多世前行善积下功德的许仙在一千年后得到了修道得果的蛇精白素贞的报恩,而白素贞也因为几百年前偷吃了

1 中国佛教艺术鉴赏课心得体会

正在修行的蛤蟆精法海的内丹而受尽了果报,这一切都是起源于千年前一个打蛇人、一个牧童和一条白蛇的恩恩怨怨。因果律贯穿了这一古代的神话故事。由此可见佛教在宋朝的民间是相当兴盛的,而且人们都心怀因果。现在研究历史的人都说宋朝是人民生活的理想时代,我觉得佛教的盛行、百姓对教义的正确响应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当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心中存因果,事事行善积德,心存适当的畏惧心的时候,这个社会必然会安定团结。而当大多数人把宗教当做祈求钱财好运的工具,或者说潜意识里根本不信佛,只是有利益得失的时候才去念佛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的佛教的正确教义就可以说没有深入人心,佛教寺院以及僧徒们就应该有所反思。我认为佛教对社会最大的作用就是宣扬因果,积极劝导人们行善积德,拥有像佛一样的心境,而不是通常情况下,通过让人们捐献钱财来让存在性都有所争议的一些神灵来当自己的护身符、“保镖”。

关于轮回转世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目前来说很多人对轮回转世的说法并不是太相信,我觉得这也不是不可理解。首先,在现代实验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中,人们都偏向于在实践中寻找真理,而关于转世的实证实在是少之又少,其中能让人信服的又更少了,所以人们就会想轮回转世是不是佛教用来自圆其说的一个借口。但是个人认为人死后的灵以及轮回转世还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无法通过目前的技术或者感官感受得到。打个比方就像电磁波,我们无法感觉到也无法看到,但是它就在我们身边,每天给我们传送无以计量的的信息、能量,电磁波、电磁场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只是我们

2 中国佛教艺术鉴赏课心得体会

无法感应到罢了。灵也是,它有能量,它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存在,它附在有机体上能让有机体有各种意识。人刚生出来的时候灵刚刚到达这个肉体,还是处在一种与肉体间的“磨合”状态,肉体也无法完全驾驭这种灵体,因此人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就是灵与肉之间结合的过程。说到底人的肉身也还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无机界,只有灵体与肉身结合了以后才会有生命的存在。植物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植物人对外界几乎无反应,造成植物人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元神出壳。关于灵与轮回转世的说法,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完全否决,宇宙中的物质与知识我们人类还尚掌握得太少太少了,宗教里的一些教义与说法都是极少数得道醒悟的人悟出的,这其中不乏宇宙中尚未由实验证实的真理。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佛教的很多律法都会得到或对或错的证实。

前面也说过,佛教是一种艺术,艺术是人们通过自身对事物的感受创造出来的东西,佛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过程中也发展出了很多教派,有丰富的绘画、雕塑、音乐、文学艺术等的遗产,这些对我们了解佛学艺术、了解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前段时间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实在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损失,在联合国一再劝阻下塔利班人士还是一意孤行。所谓事在人为,公道自在人心,通过这件事,塔利班更加失去了包括阿富汗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人心,这就是他们所种下的业,必然标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塔利班政权的失败和垮台。

最后,通过老师在课上带我们了解敦煌莫高窟、藏传佛教等等知识,我比任何时候更有兴趣去造访各地寺院古刹了,相信再去寺院也

3 中国佛教艺术鉴赏课心得体会

会更细致地观察里面的艺术细节了。衷心地感谢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讲课,感谢老师每节课带给我们的正能量,我会更加地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好好地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缘。多做善事,放生,吃素,持戒。

南无阿弥陀佛。

2014年11月26日夜 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图书馆

读《备好课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读《备好课教学艺术》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