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微课堂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21 08:34:3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微课堂教学设计

篇1:微课程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2:微课的教学设计及模板 ⒅ 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l 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 l 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 l 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

推荐第2篇:3601微课堂教学设计

《》“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评价设计:

(1)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活动,检测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 (2)通过学生小组探索、交流算理的环节,经历算法的抽象过程和优化过程,检测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度。

教学过程:

一、直入问题,尝试探索。

【设计意图: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让学生边写算式,边在格子图中表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动脑,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学到知识。】

二、合作交流、集体展示

1、小组交流,推荐最佳方法参加集体交流。

2、交流算法

3、交流要点:

4、点评方法,算法优化:

5、重点讲解竖式,明确算理与算法的结合。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在格子图上圈一圈、涂一涂,借助几何直观,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口算方法的算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沟通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联系,为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埋下伏笔。在交流过程中,展示了方法,让学生评价这几种计算的优、缺点,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借助数形结合,利于学生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中,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也显得水到渠成。】

三、集体梳理,提升方法

1、师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回答。

3、请大家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是:乘、乘、加。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算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计算方法;最后进行思想和方法的总结提升,构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知识模型。】

四、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你得了几颗星?得到6颗星的是小小智慧家!

2、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了转化、迁移的方法帮助我们发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其实知识之间是相通的,只要你善于动脑,就会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希望大家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34×33。

【设计意图:结束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转化、迁移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推荐第3篇:《青花瓷》微课堂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青花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术图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知道青花瓷的发展历史。

2、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比较等方法总结归纳出青花瓷在器形、色彩、纹饰等方面特点。

3、探究青花瓷的制作方法,进一步赏析青花瓷作品,初步掌握青花瓷的欣赏方法。

4、根据对青花瓷的学习,学会用简单的美术语言,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对青花瓷的感受。教学重点:

观察青花瓷实物,小组交流研讨它的器形、色彩、纹饰等外观特征,并填写欣赏卡。 教学难点:

了解青花瓷的制作方法及自主的评述作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形状纹饰不同的青花瓷实物。白色纸,蓝色颜料及刷子。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白色的纸和沾蓝颜料的刷子。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很低调的隐藏在这张白纸上,你想不想认识一下?

教师刷出青花瓷。瞧,这是什么?对,青花瓷,漂亮吗?真实的青花瓷可不是刷出来的,你想不想了解它?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国宝,走进青花瓷的世界吧!

刷出课题:国宝——青花瓷 打开课件

【设计意图】:利用调动学生兴趣的小魔术方式来引出课题,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一、欣赏词曲 初步感受

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它常常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而青花瓷是中国瓷器最经典的审美创造,被誉为国瓷。

关于青花瓷,你知道哪些知识?与它相关的都可以说一下。(同学们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希望今天这节课能有更多收获。)看来大家都喜欢《青花瓷》这首歌,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周杰伦的歌曲一起来感受青花瓷的魅力吧。课件:青花瓷歌曲视频(配词)板书:初步感受。

谁来说一下你听到的和画面中的青花瓷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出示歌词,从歌词和图片来看,你觉得青花瓷有哪些特征?它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创造世界纪录的瓷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师手执青花瓷实物进行历史介绍,并创作歌曲《青花瓷》MV,通过图像欣赏青花瓷,创设视听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拉近瓷器与学生的距离。

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此形态万千、工艺精湛的青花瓷是如何制作的呢?它的发展史又是怎样的呢?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与大家交流交流?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吧。(播放青花瓷发展史及制作过程视频)

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去景德镇参观的时候可以亲自尝试制作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资料,直观真实再现景德镇青花瓷烧造工艺的奥妙,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魅力与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也使学生认识到:通过瓷器艺术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二、外观特征

同学们,这么漂亮的青花瓷,你想不想近距离的观赏啊!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青花瓷仿品。(每个小组都有器形不同、纹饰各异、颜色浓淡有别的若干件青花瓷)在欣赏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如果是去博物馆参观青花瓷的话,你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有序,不要触摸等)好,欣赏之前,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图4),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观赏,然后填写桌子上的欣赏卡(图5)好,请同学们掀开桌子上的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与交流吧。板书:

二、外观特征

学生欣赏讨论时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小组梳理观点,派主要代表发言,其他人可以补充。

摸一摸,有什么感受?(光滑细腻)敲一敲呢,它的声音很清脆。

1、器形:

谁来介绍一下你手中的青花瓷是什么器形?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交流。你觉得青花瓷还可以做成什么器形呢?生交流。同学们说得都是生活用品,做成青花瓷,既实用又美观对吧。好,我们来看一下还有哪些是我们想不到的呢?播放课件:《精品欣赏》视频。

总之,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做成青花瓷,它不仅仅美观,还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根据不同的器形,有不同的用途。

2、色彩:

(课件:色彩)青花瓷这种蓝白相间的色彩带给你什么感受?哪组来交流一下?(宁静,素雅,朴实、淡雅脱俗,古朴典雅)蓝白相间的青花瓷,朴实素雅,百看不厌,符合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的审美,这正是它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3、纹饰:

(课件:纹饰)青花瓷的美,还在于它那清雅秀丽的纹饰。谁想来交流一下你手中青花瓷的纹饰。生交流。还有哪一个组想补充一下?师:小小的一尊梅瓶上,铺天盖地的是那无边的花海,捧起它,好似捧起了一园春色,仿佛还能嗅到花香。

青花瓷的纹饰非常丰富,题材也是多种多样。你们看这个青花瓷的画工如何?生谈。青花瓷纹饰非常精美,它将中国水墨画移植到瓷器上,(出示范例水墨版)这是它的原作。画法精细,分色层次鲜明,浓淡相宜。纹饰分类也与中国画相似,出示课件:山水、花鸟、人物还有文字。生分类。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多数的学生能通过教师制作的周杰伦的歌曲视频以及欣赏美术图片,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知道青花瓷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检测目标1)

2、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比较等方法总结归纳出青花瓷在器形、色彩、纹饰等方面特点。(检测目标2)

3、学生通过探究青花瓷的制作方法,进一步赏析青花瓷作品,初步掌握了青花瓷的欣赏方法。(检测目标3)

4、通过对青花瓷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用简单的美术语言,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对青花瓷的感受。(检测目标4)

推荐第4篇:微课堂教学设计新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上册)》100~102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索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检测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达成。

2.通过尝试探索公式的环节,经历体验逐步简化、抽象的数学公式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检测目标2过程与方法和目标3情感态度的达成。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师: (图1) 【设计意图】

二、动手操作,探究公式

1.初步体验长方形的面积2.估测3.操作探究4.尝试运用5.归纳概括 6.验证结论

三、应用公式,回归生活 1.巩固练习2.拓展延伸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活动经验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教师的引领不仅帮助学生梳理了知识,更是提炼了学习方法,提升了课堂质量,将知识、方法有效融为一体。

推荐第5篇:分类微课堂教学设计

《分类》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妈妈的小帮手”这一故事小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类的方法及分类的标准 教学难点:掌握分类的标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自主练习的图片 学生准备:练习本 评价设计

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新知识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检测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

2、在分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的,能正确的进行表达和交流,检测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4页,信息窗1第一课时“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谈话导入,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借此机会教育学生要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家做一个妈妈的小帮手,在学校要做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设计意图:用零乱的场景激发学生产生分类整理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师:“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 妈妈 我 上衣 裤子 冬季 夏季 „„

2、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么帮助妈妈整理衣服的。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并初步感知对同一事物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 “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 (师板书:男 女) 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东路队 西路队)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说得太好了。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板书) 生:“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 „„

三、巩固新知: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

[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中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在练习中理解,在练习中深化。]

四、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生活中怎么分类。 生:我知道分类的标准不同。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推荐第6篇: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量与质之和所达到的综合效果。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课堂效果越好教学效率就越高。课堂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师的讲课,影响学生的听课,影响教学效率的发挥。因此,课堂管理是任课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更是组织者、管理者。良好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 引言

每一位教师都期待每天的教学活动是快乐的,但“每天我神采奕奕地来到学校,却精疲力竭地回到家里”,“我天天告诉自己我要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一天。我要尽量不让自己被激怒、发脾气。但最后我都不能克制自己”,相信这是很多教师曾有过的经验。古时有人称教育活动为“春风化雨”,曾几何时却演变得如此“剑影刀光”。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是有效的呢?本文就此提出有效课堂管理的几种策略,仅仅是抛砖引玉和给大家带来思考而已,我坚信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结合本校学生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或策略。

二.问题的提出:课堂管理亟须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只是课程目标的转变、课程结构的革新、课程内容的调整,同时还要求实现课程实施方式的彻底变革,真正从以知识为本、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唯有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主体活动过程,才能实现理想的课程目标,发挥理想的课程功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和创造性发展。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构建以生为本的主体型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对课堂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必然要求以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来支持教学的革新。

毋庸讳言,无论在教育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课堂管理还研究得很不够,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课堂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只有严肃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的一般行为。从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来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许多影响教学效益、影响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问题。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进行,但教室不等于课堂。简言之,课堂是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教与学互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个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传递信息、对话交流、发展认识的生命活动。因此,课堂管理,不是简单地以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科学的、机智的课堂管理,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从而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研究表明,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与学生的成绩呈正比。然而传统课堂管理主要是强调纪律,以及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许多新教师将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课堂管理上,而无法注重教与学的过程。库宁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将注意力从应对性的惩戒策略转向前瞻性、预防性的课堂管理。他认为,有效的预防性的课堂管理包括制定清晰的规则和可预见的日常程序、监督学生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应对。显而易见,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预防问题产生的教师。威森斯对500所纪律形象良好的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学校防止暴力和冲突的方法。他发现,这些学校在控制课堂纪律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将教育重点放在如何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而不是强调如何实施惩罚;强调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现象。前瞻性的课堂管理本质应该不仅是一种结果(实现教学目标),而是一种过程(运用各种策略),通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观形成师生间和谐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

(一)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什么是有效课堂?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有效课堂。正如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

1.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有效课堂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有效课堂教学也要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1.老师越“认真”越有效

2.“灌”得越多越有效

3.“磨”得越多越有效

不难看出以上三点都是从教师方面如何“教”出发。有效的教学是不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割裂开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教的权威,也是决定他们如何学的权威。教师必须在课内外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了解学生的学,研究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其实,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是否“认真地教完”内容,而是指学生是否“学到”、“学好”了。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得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同样,有人认为只要给学生多“灌”一点,自感课堂教学的效益就高。而知识非同货物,哪能从老师的脑袋完整无损地被搬进学生的脑袋?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教师的一番苦心,往往换来的却是适得其反的学习效果,更糟糕的是向学生灌得越多,养成学生越不愿意动脑,造成恶性循环。

另外,加班加点去“磨”学生,是部分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考试分数并不全等于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更包括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等。苦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但是往往无后劲,日后也难有作为。(我个人认为我们蓝天中学目前的生源质量较差,有时需要采用这种“磨”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由此可见,唯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若失去他们的大力配合,一切都是低效的,有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师若能注重研讨如何科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则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少了许多盲目蛮干的成分,学生必然注重讲究学习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改进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堂管理:决定教学的成败

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特别注重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研究,却忽视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信息的传递。在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虽然转变了教育观念,却忽视了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研究课堂管理策略。许多教师对“课堂管理”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课堂管理主要就是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讲话,不能做小动作,不能乱跑乱动等等,这样的课堂管理不仅是浅层次的,而且坚持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学科的教师,在大家都不善于进行科学的课堂管理情况下,可能是钻研教学内容比较深刻又全面的教师的教学成绩更好,但是在教师理解研究学科知识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则是善于进行科学课堂管理的教师的教学成绩更好。

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对他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来说当然是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教师不善于管理课堂,那么他的知识便很难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听课时,只注意听讲授的内容,忠实地在听课笔记上记录着板书提纲、解题过程,却不注意认真观察课堂上教师是如何与学生沟通、对课堂活动的各个方面是如何发动、如何控制的,不注意思考课堂教学比较成功的教师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因而在这样的听课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学到提高教学水平的本领。

课堂上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激发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信息交流,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基础上师生共筑健康的课堂纪律和其他课堂行为标准,才能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在促进教师确立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引导教师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管理策略,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

美国学者布罗菲给课堂管理下了一个精致而周到的定义: 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 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整个课堂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 , 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到最高程度, 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有效实施课堂管理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用好课吸引学生,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占领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

首先,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序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如语文课上可以有“问题导入”“课题导入”“故事导入”等等。同时,开课引导语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开始上课时建立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从而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注意导入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简明、实用,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时间的分配和控制,切不可前紧后松。如果还没到下课,学生就没事干了,那学生只能说话。相反,在课堂教学中的拖堂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最讨厌老师拖堂。其实,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学生的心就早已飞到教室外面去了,这时的讲课只能是徒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要在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下大力气,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组织教学。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缺乏教学组织能力,讲课声音低沉,语速缓慢,平铺直叙,面无表情,教学方法死板,那么,这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催眠曲。毋庸质疑,这样的课堂,老师本身就给学生造成了了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就连平时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也会变得爱说话。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最后,实施分层教学是有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这是几乎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事实。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却忽视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回避这一事实,自觉不自觉地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用统一的尺子来度量学生的优劣: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手段、评价等,以至有些学生经常“吃不饱”,“屡战屡败”的学生则“吃不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承认、尊重、善待和利用差异,在教学中采取切实而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

学期一开始,我们可以通过测试或按期末考(入学试)成绩,把全班学生为三个层次:A、基础层;B、提高层;C、发展层。分层目的是要达到优生不受掣肘,轻装上阵;而慢的组的学生也不再是“陪读”,不再是被动跟进实事求是,踏踏实实打好基础,由于老师对慢组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这些学生的学习反而扎实了,进步也快,形成慢组不慢的格局。“学一课得一课,做一题会一题”。

(2)教学分层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分层教学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各得其所”。

例如在处理课文时,一般要求C层学生根据对话内容概括中心大意,编对话并进行表演,讲故事,做口头作文,或者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要求B层学生能背诵对话或课文部分段落;要求A层学生熟读和理解对话或课文内容,并做到语音语调正确。

在课堂操练时,教师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的机率。使用并实现优势互补的方式:①示范性回答:C组学生做示范,B组、A组学生紧跟上,使各层次发挥出他们自己的最佳水平;②补充性回答:采用A组开头炮,B组扩大战果、C组胜利收场,在这种层层补充、层层递进中,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③“优差搭配,合作达标”的操练方法,如:A组、C组临时组合到一起,在C组优生的指导下,让A组同学展示成果。使得双方都获得成就感,同时,也弥补大班授课时教师精力的不足,从而提高达标效率。让所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这才是有效课堂的根本。

(3)作业分层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教师经常为学生作业的质量头痛不已。如: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好,质量不高;完成作业的方式不当(比如抄袭),有的甚至不交作业;各科抢着布置作业挤占学生的时间,降低学生学习的质量,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并形成能力。

其实,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视听课为听“天书”,怎么可能独立完成作业呢?更何况是与优秀生一样多、一样难的作业?面对“天书”般的“题海”,这些基础差、意志力差的学生唯一的出路就是抄,抄作业就是千方百计地想减少老师们“找茬”的机会。这样看来,我们“苦心”的教师却是学生抄作业的“教唆犯”了。因此,我们要以平静心情,实事求是地为他们着想,就会明白减少后进生的作业量,降低难度就能避免他们抄袭,提高作业效率。这样的方法总比“逼”他们抄来的好,总比不做的强!

(二)对学生严格要求,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也会影响课堂秩序。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课堂纪律:

1.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例如,上课铃声响了,你走进教室,面对还没有完全静下来的学生,这时你最好的命令是你环顾学生的眼神,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开始上课。如果你在开课前经常这样环顾学生,学生一见到你就会自然然静下来。

2.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在课堂上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

(三)课堂上要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课堂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却不会认真倾听,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科学的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关注倾听的细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当学生在发言时,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一种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千万别在学生发言时你去写板书,让学生时刻都意识到老师在看着我的眼睛。我们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理解和信任他们举动,尊重与接纳他们的观点,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表现出他们聪明才智。

(四)课堂上要关注每位学生,走到学生中去,切不可高高在上

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更要关注每位学生,要走到学生中去,看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在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切不可高高在上,一味地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如课堂上学生不时地东张西望,或目光呆滞,表明他们心猿意马。他们低语暗议,窃窃私语,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他们眼里迸发出激动,表明他们豁然开朗。课堂上如何看学生的眼神行事呢?我认为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同时还可以通过目光暗示来提醒个别听课不认真的学生。另外,局部专注又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是制止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走神。

(五)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大秘诀。课堂是属于教师主导的课堂,不要一味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应首先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欢迎吗?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教学方法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方法得当,自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注重课堂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及时适度的反馈,将更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敏捷地回授来自教师,包括自己的同学指导学习的反馈信息,或者克服思维定式,或者增强自信心,那么对学生自己积累学习经验更具有积极意义。毫无疑问,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正确处理来自学生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其中,最常见的反馈手段就是表扬与批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除了批评教育,更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没有表扬,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会变得越来越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通过表扬他们的长处,来让他们改掉自己的短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课堂管理,提高效率。

(七)有效地巩固和应用知识

我们整堂课是围绕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的,老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会学,我们最好在每节课进行十分钟左右的目标测试。当堂目标测试的目的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为此,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词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当堂训练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典型性。就以上三个特点,我们出的题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面向所有学生,而选做题则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这样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和后进生“吃得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市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所出的题还要体现典型性这一要求,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

当堂训练应做到独立和按时,教师不指导。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有助于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创造条件。在学生当堂作业时,老师要勤于巡视督查,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学生所出现的共性错误,并及时提醒纠正,同时要通过现场批改分作业,及时获得关于这一节课教学情况进一步反馈,便于课后及时而准确地辅导解难。

(八)注重为人师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表达、灵活敏捷的反应,均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必须要言传身教。“言传”固然重要,但是“身教”更重要,它是通过自己的仪表风度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包括衣着、发式、举止、姿态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敬业态度、人格魅力、精神风貌等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言传”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衣着打扮整洁干净,美观大方;行为举止文雅礼貌,稳重端庄;待人接物热情和蔼可亲;教态自然典雅,从容潇洒等,这些仪表仪态实际上和教学效率是息息相关的。

(九)师生的情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隔膜乃至对立的师生情绪会成为课堂管理的严重障碍,如果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他就会把自觉遵守课堂管理的各种规范,同时看成是维护师生间友好情感的需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过:“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例如教师的一次关爱,一次信任,一次表扬,一次宽容,一次谅解,一次尊重。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了起来。

道理很简单,师生关系融洽了,你上的课学生自然喜欢听,那么教师上课时还能组织不好教学吗,课堂纪律还用再维持吗?

(十)重视对课堂管理的反思和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需要管理。有效课堂并不仅仅只在课前的准备与课堂内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进行教学设计、善于把握教学内容,还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课后的管理,即课后学生的各方面的反馈和老师自身的反省,从学习者的交流、作业和反映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课堂的效率与预定目标的达成与否,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程度薄弱学习者的辅导与帮助,为程度较高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建议与扩展;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水平,尽快地变一名教书匠为教育家。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功夫同样在课外。

现在许多教师能够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也发现,这些反思更多的是总结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新授知识学生有没有理解,哪些题目学生还不大会做等教学结果,而缺乏对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行为的深刻反思,由此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纠。

每堂课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等等。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问题行为,对积极因素及时予以肯定和发扬,对问题行为及时予以批评和指点。特别要对那些存在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不够勤奋好学、不善交流合作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跟踪观察,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督促、个别指导。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的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关系沟通变得更顺畅,课堂效率就更高。良好的课堂管理不仅与正确的管理指导思想和恰当的管理方法密切相关,而且还要受到管理者的素质、课堂自身的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认识和分析这些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课堂

管理的实践活动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总之,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怎样去教学才最有效果,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各种虚假的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只有这样,才不会把课上成“糊涂课”,才能使师生的教与学产生最佳的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禅宗里有一句格言:“能泡好一杯茶的人就能应付任何事。”“用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对于蓝天的全体教职员工来说,要泡好学生这杯功夫茶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上下齐心,一起用心,泡出一杯清香四溢的好茶也应该是大有希望的。我坚信蓝天拥有一群热忱、善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出色的业务素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无私奉献必将是铸起成功信念的基石。

推荐第7篇:电压微课堂教学设计(推荐)

文字编写要求:

1、纸型及页边距:采用标准A4型,纵向,页边距为默认格式。

2、字体、字号及段落间距:总标题为黑体三号常规居中,二级标题是宋体小四加粗,三级标题是五号宋体加粗,正文为五号宋体常规,1.5倍行间距,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电压表》“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达标

一、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压表的用途,能正确识别电压表。2.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能正确使用电压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使用电压表的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二、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展示太阳能电池、手机锂电池、水果电池,让学生思考哪种电池的电压大,能不能借助工具测出具体值。

【进行新课】

(一)认识电压表

课件介绍电压表的构造、接线柱、元件符号等。

结合形形色色的电压表来了解电压表的识别技巧,找到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量程的观察。

(二)电压表的读数

利用不同量程的两个图片,找到电压表的两个量程对应的每大格和每小格对应的电压值。 回忆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类比进行电压表的读数。

通过Flash课件进行大小量程的同时读数,方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量程的倍数,动态随机读数增大练习的次数。

(三)电压表的使用

1.课件展示四个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类比电流表进行自学。问题一:若指针不在零刻度线处,应怎样调节? 问题二:电压表应怎样和用电器连接起来?

问题三:为了保护电压表,应先使用哪个量程进行试触? 问题四: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吗? 2.通过表格法进行电流表和电压表异同点的辨析。

3.进入“智力大比拼”环节,进一步巩固电压表的正确连接。4.进入“错误尝试”环节。

通过Flash动画进行电压表使错误的尝试,明确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量程的选取要合适。

【课堂小结】

从“调、连、选、读”四个方面谈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作业设置】 测水果电池的电压。

三、评价设计

电压表的学习继电流表之后,它的构造、读数及使用原则与电流表相似,我主要是通过对比法及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进行类比学习。通过阅读思考问题,总结电压表的读数及使用方法。通过表格进行两种电表异同点的梳理。在读数上通过Flash课件进行大小量程的同时读数,方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量程的倍数。在使用方法的教学中,除类比学习外,还辅助图片进行正确连接的识别,通过动画观察电压怎样正确连接到所测用电器两端,最后通过错误尝试进一步明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推荐第8篇:上初四微课堂教学设计

初四上册第三章第2节《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定义》“微课堂”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2、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形成模型思想。

二、过程设计: 板块一:引入

1、

请同学们说出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一次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2、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喷泉水流所经过的路线?在观看篮球比赛时,你是否注意过篮球入篮的路线?以及跳绳时绳子的运动路线?它们会与某种函数有联系吗?

2、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是想通过类比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探究意识。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引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比较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让学生能及时触摸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本节课知识的顺利进行。 板块二:探索发现

1、合作学习,交流猜想: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情景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不断地向外扩展,圆的半径是1cm,假设半径增加xcm,圆的面积增加ycm2,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 (2)银行的储蓄利率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果园产量,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①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橙子?②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处理策略:(1)在学生认真读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把关系式写到黑板上。

问题应对:

问题(1)中学生可以轻松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写出答案。

问题(2)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利息、本息和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得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的表达式y=100(1+x)中,y是x的函数吗?

问题(3)涉及的变量有树的数量、每棵树的平均产量、橙子的总产量,学生不好分清自变量、因变量,需引导分析。写出关系式y= x+100 600−5x =−5x2+100x+60000后,让学生判断一下上式中的y是否是x的函数?若是函数,与原来学过的函数相同吗?x的次数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同时为降低难度,将问题进行了简化或理想化的处理,这是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问题由易以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让学生能置身于问题情景里,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2.探索发现: (1) 提出问题:

结合刚才推导的式子

y=100x2+200x+100, y =−5x2+100x+60000大家能 否根据式子的形式,猜想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呢? (2)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2++(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 (3)想一想:

①问题1中得出的函数关系是y=2+2是不是二次函数? ②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有什么不同? (4)师生共同总结:

y=2++(a,b,c是常数,a≠0)只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并不是每个二次函

数关系式必须如此,有时没有一次项,有时没有常数项,有时这两项都不存在,只要 有二次项存在即为二次函数,2++是整式,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二次。 (5)请同学每人举出一个二次函数的例子,选几个同学起来交流,以加深对二次函数关系

2=100x2+200x+100,让学生思考讨论:在这个关系式式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观察、猜想,小组交流合作,让学生感知二次函数的定义,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并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通过再通过“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从而归纳得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三、评价设计

1、通过板块二中的“合作学习,交流猜想”达成教学目标2——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形成模型思想。

2、通过板块二中的“探索发现”达成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通过板块二的三个问题“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同时为降低难度,将问题进行了简化或理想化的处理,这是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让学生能置身于问题情景里,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推荐第9篇:《认识图形》微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生认真观察,图中都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直接出示情景图,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各种立体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形状的盒子

2、分一分,把图中形状相似的盒子放在一起

3、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4、总结

A、这样长长方方的像这个盒子一样的形状叫长方体

B、像这样方方正正的形状叫正方体

C、像易拉罐这样圆圆的柱子的形状叫圆柱

D、像这样像个皮球的形状叫球

(将实物和名称对应帖在黑板上,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分一分,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对四种立体图形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三、合作交流,感知特点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小组内选一种自己喜欢得形状进行交流

2、汇报总结: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面是平平的,有六个面

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面也是平平的,有六个面

生:圆柱是圆圆的,两头,周围滑滑的,容易滚

球是滑滑的容易滚

学生自由说,语言可能不准确过程中老师进行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来感受图形的每个面,从而能更准确的了解每种图形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其特点。

四、课堂练习,内化提升

1、判断题,在正方体的下面打√

2、连一连

3、数一数,填一填

4、填一填

5、比一比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第1题判断题,通过做题,快速找到正方体;第

2、3题让生对这四种图形能快速准确地找对每种图形,并能数对;第

4、5题是对这四种图形的一种拓展练习,进一步加深巩固。

推荐第10篇:古诗《梅花》微课堂教学设计

古诗《梅花》微课堂设计

——大班语言

【设计意图】

《梅花》这首古诗,在前面通过学习,大部分孩子都能朗诵出来,本节活动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改变节奏读一读——变成歌曲唱一唱——随着音乐跳一跳,一系列的活动方式,使幼儿从中体验古诗所带来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目标设计】

1、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过程设计】

一、开始部分:

在寒冷的冬天里,很多的花儿受不了这严寒的天气都枯萎了,可有一种花却可以在风雪之中开放,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幼儿思考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幻灯片2)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提起幼儿的兴趣。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梅花不畏严寒的特性,同时也体会梅花的美。)

二、基本部分

对, 它就是梅花,冬天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还有一个秘密我没告诉你呢,它不但不怕冷,而且还能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呢!它是不是很勇敢很坚强呢?我们要向它学习哟! (设计意图:师以小秘密的形式告诉幼儿,一为了吸引幼儿的专注,二为这首古诗后面的解释做了铺垫。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梅花傲霜斗雪的精神。)

1、回顾古诗,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1)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诗人王安石的这首古诗《梅花》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幻灯片

3、4))

(2)引导幼儿说说:欣赏完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又想到了什么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动态图片演示,启发幼儿在脑海中自己继续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引导,幼儿可初步感受古诗所描述的情境。)

2、改变形式,再次感受古诗意境。(幻灯片5) 我们还可以改变一下节奏,来朗诵这首古诗。小朋友,你也来试一试吧!

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诗变成一首歌曲,唱出来呢!你也可以的哟!

(设计意图:分别通过改变朗读节奏和唱歌的形式,让古诗变得生动有趣,伴随着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一起参与读一读,唱一唱。进一步体会古诗意境美。)

三、结束部分:

你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这首古诗呢?对,你还可以通过舞蹈来表现这首古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一跳吧!(幻灯片6) (设计意图:幼儿是好动的,所以在活动的最后通过跳一跳这个环节,使幼儿在优美的图片背景和音乐中,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这首古诗给我们带来的的意境美。) 【评价设计】

活动开始,首先通过提出问题,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雪中梅花的视频中,让幼儿欣赏到梅花的美同时,了解梅花不畏寒冷的精神。接着回顾古诗,并伴随着形象逼真的动画,便于幼儿体会这首古诗的意境。幼儿由于年龄关系,他们不能专注于一种事物太长时间,所以我分别通过读一读和唱一唱的形式展现古诗,并以动画片的形式播放,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在结束部分,幼儿随着音乐用舞蹈来展示古诗,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本次活动。

第11篇:“禅让制”微课堂教学设计

“禅让制”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禅让”的含义,包括“禅让”的实质和表现。

2、技能:通过对尧舜禹历史故事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通过学习禅让制使学生认识到它开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禅让制时代成为后人世代向往的开明时代。

【教学过程】

1、导语引领

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呢?

学生阅读课文15页,找出答案,禅让。

师: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作shan禅让。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点拨交流:

师:出示禅让制历史背景图片并讲解:在尧舜禹的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共同获取食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以及其他部落的入侵,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述让学生了解禅让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出示禅让过程图片,抛出问题:部落首领由谁来选呢?又是怎样选出来的呢?为什么他们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呢?

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和我一起通过这段视频来了解吧。 出示尧舜禹历史故事视频

『设计意图』运用影视视频引导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知。把相对抽象的时间跨度大的内容,给展示出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加深学生的理解。由此增加对历史的兴趣,甚至影响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去扩展其历史知识。

生:学生班级交流。

师出示尧舜禹禅让过程示意图,并总结: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各个部落民主推荐舜,舜经过考验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后又采取同样的方式推举了禹。他们与群众一起生产劳动,没有特权是人民的公仆。

3、小结提升:

师:因为某些优秀品质,尧舜禹成为部落首领,那么我们的班长、我们的学习委员、我们的班干部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小首领呢?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身上都有某些优秀品质,希望每位同学把我们的优秀品质无限扩大,那样我们的人生会无限美好,我们的社会会无限文明。

『设计意图』让历史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品味历史事件,并在生活中渗透德育一体化教育。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主观评价,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形成辩证的历史观价值观。

【评价方案】

1、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准确有效地把握历史事件,进而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敏感度,“历史性”一旦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手段,那么历史学科将真正地成为生活。

2、通过观看尧舜禹故事的视频,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缩短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时间跨度,进而评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有效把握,加强对学生形象的直观思维转化为内在理性分析的思维过程的有效评价,以及学生对禅让制实质的理解程度。

3、学生在参与课堂过程中,实现了从历史到生活的转化过程,强化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鼓励性评价和肯定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鼓励中享受参与的乐趣,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主发展。

第12篇:“五四爱国运动”微课堂教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版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五四爱国运动背景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表格使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的方法;图片展示有利于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1、导语引领

同学们大都是共青团员,青年节是哪一天?我们来听一段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五四爱国运动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场运动的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通过歌曲激发情感,拉近历史和自身的距离。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54——55页,依案自学,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依据学案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不明确的知识,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解决或留待教师精讲点拨。

师出示五四爱国运动表格,师生共同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此过程中解决疑点难点。

2、精讲点拨

师: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由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的,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明确口号中“外争国权”的含义。

播放视频《五四爱国运动背景》

『设计意图』运用影像资料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补充了学生缺少的知识储备,训练了他们抓捕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战胜国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设计意图』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生先思考,后小组交流,从当时的国情和社会性质入手得出结论:弱国无外交。

图片展示(领导人、卖国贼、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标语、传单),生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当时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领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关注情感教育。

师结合图片分析五四运动的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斗争矛头指向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则将矛头指向帝国主义。由于斗争的坚决性,所以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师利用课件分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和区别,明确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划分。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小结提升

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上有一组五四运动的浮雕,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生自由交流。

师总结: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践行五四精神,要坚守理想,爱国报国;要治学修身,全面发展;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让青春在祖国的日益强大中闪光,让五四精神在我们的手中弘扬光大。

【评价方案】

1、针对所教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提升了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2、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

生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3、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精心设计问题,有效组织学生学习,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4、通过激励性评价,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强化学生情感教育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主提高。

第13篇:滑动变阻器微课堂教学设计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简图,元件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能力。

二、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思考问题1 台灯和收音机是采用什么方法使其亮度和音量发生变化的? 【进行新课】

(一)认识滑动变阻器

(1)课件介绍构造、接线柱、元件符号等。

(2) 介绍铭牌,引出注意事项:

a、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通过的最大电流;

b、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阻值最大端。 (3) 探究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规则

(4)学习滑动变阻器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

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 3.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之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4.滑片上有一个铭牌,上面标有电阻值和电流值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5)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 思考问题2 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但连入电路中只要其中的两个接线柱,那么如何连接呢?

(二)利用FLSAH,学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并注意观察使用过程中电流表与小灯泡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符号,原理,作用及使用方法进行总结。 【作业设置】

通过对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改变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有几种接法。

三、评价设计

变阻器是在学生学习了《电阻》后,对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理解了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接线比较复杂,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flash教学,让他们进行观察并总结。这种学习方法直观易懂,学生易于掌握。

第14篇: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简单实用

教学中都是采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再做全班展示汇报。做汇报的学生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步骤„„,汇报展示之后,台下的学生如果谁有疑问,谁就可以随时站起来进行质疑,主讲学生能释疑的就进行讲解。而老师则适时作出补充。这样的课很有效率,师讲得很少,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达到了“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的,老师教得不累、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并且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三)、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

由于人数较少,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比较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所教班的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形成双差生,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经过近几年来的新课程与新课标的实施,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事实证明,小组互助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交流,而且对于差生的转化,尖子生的培养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式。通过发挥小组优势,我校的各学科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经过学习,我认识到高新课堂的重要性。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通过反思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认真学习校本培训。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还不足,这样就影响和制约了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反过来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认真备课,尤其要认真备学生。平时自己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试想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这样的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后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时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时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这一最终目标。

第15篇: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与反思

我有幸参加了黔东南州2014年初中数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在培训中我听了韦老师的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讲座,受益很多,因为我校也正在实行对高效课堂,所以我特别认真的听了这次讲座,以下是我对高效课堂实施的一点心得体会: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

现在在教学中都要求是采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再做全班展示汇报。做汇报的学生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步骤„„,汇报展示之后,台下的学生如果谁有疑问,谁就可以随时站起来进行质疑,主讲学生能释疑的就进行讲解,而老师则适时对学生作出点评。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很少,起到引导作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改变了以往陈旧教学模式,达到了“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的,老师教得不累、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并且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体现数学课标中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快速的转变以前的教育教学的模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 及时的反馈。我觉得我们教育应该真正的去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这种传统评价手段,应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现在我所教班的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形成双差生,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班上的有的学生平时不太安份,但数学测评做得比较多,我及时班中表扬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惊喜,并在之后的学习更加积极。有的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我会反复强调会和不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近年来的新课程与新课标的实施,让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

第16篇: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周岱文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就是老师教学理念必须高效;学生所获必须高效;教学投入产出必须高效。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谈到教育时,提出“六个解放”:(1)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说;(5)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空闲消化学习,干一点他们高兴的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的深刻见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敢想、敢说,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发展的课堂环境。

二、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因为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趣,若问题不能引起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的问题不可取。其次是问题有数学味。若问题中数学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不可取。最后还要注意问题有挑战性。要有挑战学生思维的功能,使学生在数学思维得到极大的开发与发展,但是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中要注意,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所占时间不宜过长。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给教师的定位与原来数学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总之,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周翠华

随着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不断改革,结合自身实际,本人在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粗浅的做法是:

一、课前教学设计准备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上好地理课的关键,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注意突破三点:

1、目标性——教师授课目标应清晰。在每堂地理课堂上师生需要完成哪些教学目标,怎样完成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考虑好每段小结,在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之后能够给予学生一个简洁、精辟、深刻的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教与学的稳定平衡。

2、针对性——首先教学内容是面向全体,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教师应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了解学生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对教学的这些关键点,教师应提前构思好教学方案,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渡过难关。其次,教育全体学生,但要针对最大群体的学生,这样以牵前引后,扩大学生吸收面。

3、高效性——课堂45分钟时间里应高效地达到或接近目标。这就意味着要最大化地利用好时间成本。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在想学的前提下,潜意识里计算着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消化最多的知识;或者是在知识一定的情况下,怎样利用最少的时间。这种时间利用的效用都体现着高效性。如果教师没有合理的安排,多出的时间他们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消费。所以,教师教学要想体现出高效性,关键在于如何扩充知识容量或者如何扩展思维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这两者应相互协调为宜。

二、实现思维的交融,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战场。而课堂也是师生思维火花的交融之地。

要实现思维的交融,首先教师要修炼精湛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只有吸引了学生,知识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思路才能打开。其次,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形式的信息交换平台,学生思路才能通畅。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式谈话、自学、提问、师生讨论,要求学生回答或绘画地图,以及巡视课堂作业,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换的畅通;同时还包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包括旧有知识,其它学科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知识等)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大脑中各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学习进步是有重要意义的。再则,提醒或强化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知识过手。由于地理评价目前只是笔试成绩,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如正确的笔记记得正确。所以教师应培养学具备在最短的时间记好笔记的能力。另外,在记笔记的基础上,调动五官刺激大脑,该用眼睛定位置的注意观察与比较;该用嘴巴大声读的做到朗朗上口,该用耳朵听的做到声声如耳的地步。在这种高要求之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答疑,教师最后补充解答总结。特别是每堂课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进行放大,鼓励学生参与自评与相互评价。比如说学生的提问好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受到同学的尊重与赞扬。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培养了除笔试能力外最易被忽略的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了地理能准确完整地说出来,这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也是真正意义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快捷方式。

三、课外实现创新与常规相结合。

创新思维要解决的是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常规性的思维解决的是重复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每节课都会留下个别遗憾,创造性地解决常规问题是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考查。不论何种思维的训练都要针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这样的群体。每个班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所以开展好异步目标教学也很关键。大胆尝试,在课外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任务,目的是让聪明的孩子更优秀,让普通的孩子更自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动力,他们往往能反馈出我们意料之外的成绩。

第17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才是解决好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富有兴趣的故事情景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提出几何引言中的问题:“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早已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通过这样引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初三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并能测出树的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例如《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教者教学时,让学生用纸条代替木条进行探究,很快发现14cm的木条太长,6cm的木条太短,9cm的木条可以与木条a和b钉成三角形木框。通过探究,感知木条c要有一个范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通过教学时的观察,学生做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有一部分学生列出的不等式10+3>x和10-3<x。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列出这样的不等式的同学,自然是直接运用了数量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些同学受到复习内容的影响较大。

2.列出不等式x<10+3和x>10-3的同学思维要多一步,根据不等式的对称性由不等式10+3>x和10-3<x转化而来。或是把\"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转化为\"三角形的一边应小于另外两边之和,且大于另外两边之差。\"更简单一些说,三角形的第三边不能太长,最长也要小于已知两边的和,不能太短,最短也要大于已知两边之差。这些同学思维较灵活。

3.有一部分同学列出了x+3>10,10+3>x,x+10>3中的两个或三个。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他们列不等式的依据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如果给与指导,他们就会加以筛选,只列出前两个。根据经验,在三条线段中只要看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利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也可以列出一些不等式。它们是10-3<x,3-10<x,x-10<3,10-x<3,x-3<10,3-x<10。学生很少有这样做的,如何筛选也比较困难。 可以看出,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其解题的方法也不相同。面对学生各种解法,老师让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然后全班讨论,对各种解法及思维过程给与评价。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教学效率。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到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4)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与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择多变、多题型等等。同时,练习时教师要在练中有反馈,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那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就是我们一直永恒不变的追求。

第18篇: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渊泉小学张梅

通过这段时间对数学高效课堂的学习和研究,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简单实用

教学中都是采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再做全班展示汇报。做汇报的学生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步骤……,汇报展示之后,台下的学生如果谁有疑问,谁就可以随时站起来进行质疑,主讲学生能释疑的就进行讲解。而老师则适时作出补充。这样的课很有效率,师讲得很少,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达到了“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的,老师教得不累、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并且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三、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 及时的反馈。由于人数较多,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 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第19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教学设计,在这里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所进行的设计。从设计范围来看,它包括对一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包括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情境的设计;从教学设计的特点来看既包括课前进行的教学设计(或称预设性教学设计,相当于备课),也包括课中进行的教学设计(或称生成性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设计以把握教材为关键

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把握教材,这是共识。把握教材,就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就是要抓住教材的本质,即掌握教材的知识点、生长点、重点、难点、关键和延伸点,知道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把握教材,必须认真阅读、仔细研究教材的一字一句,包括教材的每道习题和每幅插图,必须努力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包括与教材配套的指导书和参考书的分析和建议。把握教材,不是在教学时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而是为了驾驭教材和对教材的再创造,从而设计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符合教材教学要求的教学过程。

教师应特别注意:

1.突出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防止只关注知识点和教学的形式,教师要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抓准教学的重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点。一般而言,一堂课的知识点可以有几个,但重点只有一个。重点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应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设计来突出。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找规律,重点在找而不是规律的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在感悟策略而不是在解题。

2.关注练习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防止只关注例题的教学设计,不重视练习(包括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一练)的教学设计。其实,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生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精心设计例题教学的同时,应该精心设计练习,充分运用练习来达到教学目的。练习设计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形式与本质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基本与发展的关系;记忆与理解的关系;解题与感悟的关系;个体与主体的关系;布置与批改的关系;双基与思想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设计以熟悉学生为前提

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是熟悉学生。熟悉学生主要是指熟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方法。这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抓准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一般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确定。难点,既要根据教学内容,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抓准教学难点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前提,这既要靠钻研教材,又要靠教学经验的积累。但单纯的教学经验还不足以抓准教学难点,基于实践并引入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的相互结合才能抓准难点,进而设计出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教学过程。

2.关注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设计既要关注教师怎样教,也要关注学生怎样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除了知道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外,还应提醒自己有时候关于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学习方法、策略方面的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注意修正。

上面说的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特别应该关注的几点。其实作为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知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下面介绍的是根据我市教师设计整理的流程图。

开学前 通读全册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总说明,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教科书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好课时。

单元教学前 通读单元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设计前 阅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相关内容,做一做例题和所有的习题,列出知识点、生长点、重点、难点、关键和延伸点。设计例题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和新授;设计练习过程,包括尝试、巩固和发展练习。

精品课的设计应更细地考虑每个细节的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后 借助网络或其他手段搜集他人的相关设计资料,借鉴、修正或调整完善自己的设计。

课堂教学中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后 反思。

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教师的主要工作。这种工作的背后隐藏着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学生、教材的把握,对目标、效率的追求,对经验、资料的积累,设计虽然以生成为目标,但并不等于生成。教师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20篇:微课堂教学设计新白中

微课堂教学设计新模板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上册)》100~102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索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检测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达成。

2.通过尝试探索公式的环节,经历体验逐步简化、抽象的数学公式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检测目标2过程与方法和目标3情感态度的达成。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师: (图1) 【设计意图】

二、动手操作,探究公式

1.初步体验长方形的面积2.估测3.操作探究4.尝试运用5.归纳概括 6.验证结论

三、应用公式,回归生活 1.巩固练习2.拓展延伸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活动经验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教师的引领不仅帮助学生梳理了知识,更是提炼了学习方法,提升了课堂质量,将知识、方法有效融为一体。

数学微课堂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数学微课堂教学设计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