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分层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05 08:33:5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的操作要义:

1.分层编组、按组定标。

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智能实际,按学科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不同的学习竞赛小组,分组的目的是适应学生学习要求,便于教师辅导,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引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组不打破学生座次,不宣布学生等级。分组后根据教学大纲向各组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种只宣布每组学生姓名和对每组人员分别要求的方法,不但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而且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希望;学生强烈的荣誉感,好胜心又激励自己向目标迈进。同进鼓励组内竞争,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奖励并恰当调整其要求,符合学生好胜心理,能培养学生的注意、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进一步诱发学生内动力。

2.分层教学,教师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控制论原理和学生实际,将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分成几个相应的教学层次。

在统一授课,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保证低层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要求,适当分层发散学生思维,使上等生“吃得饱”、下等生“吃得了”。实际上,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食量”(接受能力)不同,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要尽可能达到每个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如在教学第十一册数学第五页“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可分这样三层画线段图教。①第一中学买了40000块砖,盖房用去3/5,用去多少块?②第一中学买了40000块砖,盖房用去3/5,还剩多少块?③第一中学买了40000块砖,盖房用去3/5,修码头用去剩下的1/4修码头用去多少块?先集体授课第一层,布置低层组学生练习适当作业,再分别引导中、高层次组学生学习第

二、三层知识(不要求全部掌握),并布置相应的作业。然后回过头来检查和指导第一组学生学习情况(要求人人过关)。在分层教学中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特别是对低层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导,牵着低层次学生“过河”,指导高、中层次学生“过河”,为每个学生掌握新知识内容,达到知识的彼岸,开发学生智能创造了条件。

3.分层辅导,教师根据学生信息反馈,利用复习课和练习课按复式班教学形式进行分层辅导。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分这样三层辅导不同层面的学生:①

③较深层次的探讨辅导,如果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变化或分子不变,分母变化所引起分数值大小的变化情况。在重点辅导好中下生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向较深层次探讨。这样的分层辅导,弥补了分层教学的不足,使分层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落实;同时又满足了各层次学生学习要求,下等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而自暴自弃,上等生也不会因教师教学“炒现饭”而厌恶学习。这样,他们各自得到了相对满足,又赢得了自身发展的时间,它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扫除学生进取道路上的障碍,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4.分层调整。为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和要求学生。 每学习一个单元或学习一个月,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小结,表扬勤于思考、勤奋学习的学生,树立学习典型,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半年一次总结,重新分层定标,即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奋斗目标,也对能提升一个层次要求的学生提升一个层次要求,并发给学生学习积极分子或进步幅度大的荣誉奖状。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及时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不但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竞争意识,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形成一个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学风。

层次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其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教学的诸环节能否实现最佳排列与组合,对于合理地规划和操作教学程序,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全面协调教与学的活动,以致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教学最佳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层次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由明确目标、同步讲授、分化训练、回授调节四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激励、导向——启发、释疑——反馈矫正——总结评价

明确目标:就是在开讲时,运用激趣、悬念、情境、衔接、复习、练习、演示、实例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并揭示本课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引起质疑,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起成功的自信心。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激励、导向,时间约3分钟左右。 同步讲授:就是按本节课知识有机联系有不同层次目标的综合要求,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要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配合相互转换的规律,形成有张有弛变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让不同类别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思考、释疑,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时间大约20—25分钟。 分化训练:就是让中等生、优生和差生分别针对目标使用主体练习题、探索性练习题和基本练习题进行训练,教师行间巡视,注意观察,重点了解,掌握情况,并灵活地指导、纠错与补漏。这一环节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练,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矫正”,时间约10—15分钟。

回授调节:这一环节实际上是针对反馈来的信息,作总结性评价,对普遍存在薄弱点或个别来不及矫正的问题进行“补救”,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附:五步分层递进教学法

这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报告之一,课题组长为钱在森。 分层递进教学着眼于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这一教学赞成达尼洛夫关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与对他们的要求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动力,两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被破坏是学业不良的基本原因的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是由他生理和心理的一般发展水平与对某一项学习的具体准备状态决定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构成因素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因素,又有易变的因素。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相对稳定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范围,决定了学业不良学生要取得学业进步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使发生暂时学业不良的学生有可能迅速排除障碍。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使学生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实际可能性水平,从而促进或阻碍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之间矛盾的转化,加快学习成绩提高或降低的速度。一些优秀教师之所以能比较快地转化学业不良学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善于使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因此,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适应:

第一,要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提高学生的具体准备水平; 第二,要将教学要求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要使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与教学要求在两者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相适应,成为动态的协调过程和递进的过程。

分层递进教学,包含了以下五步: (1)学生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区分为若干层次; (2)目标的分层: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 (3)分层施教:通过面向全班(或某一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有重点的辅导、有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等途径,实行分层区别教学;

(4)分层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教学目标的程度; (5)分层提高及时矫正、调节,确立新的目标。 1.学生的分层

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区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一般学习可能性与具体学习准备。了解和研究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也可相应地分为两步,一是了解学生的一般学习可能性,将学生分成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层次;二是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具体准备情况,根据本单元或本节课的任务,临时调整各层次的对象,这两步的目的是为了在切实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以后,能使教学要求对于各层次的学生更加适合,至于将学生分层,只是了解学生的结果的表现形式。

许多教学效果一贯较好的教师的经验表明,了解学生是使教学活动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更为有效,从而大面积取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在前苏联关于防治学业不良研究的文献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了研究学生对于区别施教的必要性。布卢姆等人重视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进行诊断性评价,也是为了“使教学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

对于学生一般学习可能性的了解和研究,涉及的面应该比较广泛,如有可能应该对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考虑,方法可以多样化,周期也可以长一些。前苏联的研究者提出了以下需要包括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技巧、思维和记忆的发展水平、知识面、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条件、小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对集体、教师和学校的态度等。研究的方法通常采取观察法,专家鉴定,借助问卷表和登记表,与家长和学生座谈等。在群众性的实践中,教师的观察起决定性作用。

在每一教程、每一单元或每一课前对学生准备状况的了解有一定难度。在前苏联,有些研究者比较重视在课的开始阶段的检查。如巴班斯基把这一阶段称为“检查学生的学业程度”,主要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情况。M·N·马赫穆托夫把这一阶段称为“现实化”,在把以前的知识变成现实的、此时此刻需要的知识的同时,“评价某些学生对感知新教材的准备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是一种十分简便易行的措施,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它的缺点是能了解到的信息比较有限,不容易反映出学生普遍的准备程度。 此外,学生的准备状况是多方面的,也有必要采取多种方法加以了解。对于部分常因学习兴趣、态度等问题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学生,教师在课前的询问、上课开始时的观察,也有助于了解他们在情感方面的准备情况。

2.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学生一般学习可能性层次提出的较为长期的分层目标。这些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等因素有关,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形成、见效。例如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将初三一个班的学生按原有学习习惯的基础分成4层,提出了一年内要达到的同学习习惯、品质有关的4层目标:

低层目标——认真预习、认真听课、完成作业、书写讲求格式、不懂就问; 中偏低目标——除达到上一级目标外,还应主动自求、勤读勤写勤修改、质疑讨论;

中偏高目标——除达到上两级目标外,还应快速读写、讲求时效、完整表达见解、独立钻研与彼此切磋、多读多写多修改;

高层目标——除达到以上各级目标外,还应自读自写、自评自改、自结自测。 在每一单元教学前对学生的准备水平进行诊断以后,需要形成具体的分层目标。这是在最近几节课内要达到的目标。制订分层目标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大纲、教材的关系。前苏联的一些研究者(如M·A·达尼洛夫、Φ·Φ·科罗列夫)对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可能性来改进大纲和教科书给予很大的关注,提出了必须在教学科目的内容中区分出不同掌握水平的材料。布达尔内进一步提出在教材中应区分出:①最低限度的大纲材料;②全部的基本材料;③基本材料加上加深的材料。

另一个问题是在向学生提出分层目标时,如何做到既适应学生目前的学习准备水平,又能促使学业不良学生向高一层次递进?T·斯杜尔宾纳斯在他的研究中为落后学生设计了三种类型的问题和作业:

第一种是准备性的,完成这一水平的任务,有助于学好应掌握的内容; 第二种是赶上中等水平的,学业不良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情况下,就能与中等学生处于同一水平上;

第三种是前景性的,学业不良学生如能完成这些作业,就能置于全班学习活动的前沿。

如把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形成明确、具体的阶梯,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根据3层次学生现有的基础水平,拟订从朗读起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适用半年的分层递进目标。这个目标系列共分3层7级: (1)能用普通话朗读,不读错字; (2)能读得比较流畅,不读破句; (3)能在朗读时读出表情;

(4)能脱离书本,比较正确地复述出故事大意; (5)在复述故事时,能运用原文中的好词好句; (6)能对原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分析、评论; (7)能对文章中某一片断进行书面的分析、评论。

低层学生从第一级目标开始,半年内达到第三级,鼓励超过;中层学生从第三级目标开始,半年达到第五级,鼓励超过;高层学生从第五级目标开始,半年达到第七级。第二至第七级目标都以达到前面的目标为基础。

3.分层施教

这一阶段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全班同学在45分钟充分、有效地学习,各得其所。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的关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的关系。一般而言,解决共性的问题采用全班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时采用分组教学。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对于学业不良,教师多加辅导,并创设一些机会让好学生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分层施教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为“分层作业”。

具体做法为,将班内学生按不同的基础分成3个层次,编成同质小组,向3组学生布置3种作业,并采取3种作业批改方式:基础差的小组——基础题+补缺补差题,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订正;中等生组——基础题,教师全部批改;基础好的小组——基础题+提高题,教师每次只批1~2本,其余由学生自己核对,组长检查。这种形式简便易行,有一定效果,但不涉及授课的分层,分层目标完全由教师确定、通过布置作业和批改加以落实。

二为“临时同质班”。

做法是:每周三将一周内全年级在语、数、外三门主课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分别集中起来,编成临时补习班,对一周内所学内容进行补缺补差,帮助打好基础。不参加补习班的同学进入提高班或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三为“同级复式教学”。 这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试验。他们将同班学生按程度和智力的差异分成甲、乙两组,实行教材统

一、进度统

一、要求有别的教学。在根据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时,采用全班集体教学。按基本要求进行的教学结束后,留出若干课采取复式教学,甲组在原教材基础上横向扩展、加深、提高灵活度;乙组针对本单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课,并为下一单元的学习扫清障碍。他们的试验对于人们探讨如何在同一个教室里面对不同层次的同级学生进行教学,是很有启发的。当然,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分化情况更加严重,学生层次更多时如何进行教学还有待探索。此外,按这种分组方式,组间学生流动是很困难的,是否容易带来一些负效应?为了避免由于分组而造成学业不良学生受歧视、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分层的可变性是应该重视的。采用班级内异质分组的做法。增加不同类型学生的互助合作,也不失为一种可以一试的措施。

4.分层评价

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对于学业不良的预防和克服来说,及时的反馈尤为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学业不良是学习障碍不能及时排除,并逐渐积累的结果,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及时发现刚刚出现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分层目标能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因而学生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具有加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作用。 尽管布卢姆在他的书中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做法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中小学教师运用它也几乎毫无困难,但在实践时,仍需提醒教师注意:

第一,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达到各项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不是对学生分等,或仅仅取得一个可以记到学生手册上的平时成绩。

第二,形成性评价可以在教学进程的任何时候进行,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提问、观察、课堂练习、回家作业等,都可以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一种可以收集到比较全面的反馈信息的方法是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前的形成性测试。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形成性评价的意识与手段同样重要。

5.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这一环节被认为是使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每一项学习任务的关键性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3个方面:

(1)对未达标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

对于一些有较多学生不能正确回答的试题,通常要在课堂上由教师采取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讲解。课内外组织异质小组互帮互学是矫正的一种很好形式。对于一部分困难较大的学生,课外辅导是不可缺少的。

(2)鼓励顺利达标的学业不良学生向高一层目标努力。 由于制订了分层目标,所以一部分学业不良学生有可能在几个单元学习中都比较顺利地达标。这时就要鼓励他们以后按高一层次目标的要求进行学习。

(3)调整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形成性评价所提供的反馈,可能显示了教学上的某种失当,这时也需要及时加以调整。

未进行过上述实践的教师常常会提出,反馈和矫正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岂不会影响教学进度?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水分”普遍较多,压缩出一定的课时并不会影响授课质量,而节省下来的课时用于进行形成性测试和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如果每一次都能使大多数学生很好掌握的话,以后的教学可以进行得更为轻松。因此,即使开始时要多用去一些课时,以后还是能补上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章章清、节节清,问题不过夜”,要求学生每次练习、测试后都要做到“事后一百分”,都是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矫正的有效经验总结。

推荐第2篇: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

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录 简介 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法的好处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分层次教学的坏处 分层教学法的四个环节 1.学生编组 2.分层备课 3.分层授课 4.分类指导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大纲的编写

(三)教材的选用

(四)教师的配备

(五)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六)成绩考核办法的改革

(七)激励机制的建立 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一、教材分层,让学生都“吃饱”

二、学生分层,让个性都发展

三、双层结合,让学生都提高

1 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教学目标要层次化 作业、辅导要层次化 建立分层评价机制 分层教学实施难度 简介

分层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分层教学法思路导图)

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

2 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不可分割。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

二、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适应;

三、让学生有可以支配的时间;

四、尊重儿童、尊重自我教育。

分层次教学法的好处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 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分层次教学的坏处

人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坚强乐观,有些则脆弱自卑。对学生分层次,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可同时也是对落后学生的伤害。分层次教学对一些学生有鞭策作用,但对另一些

3 学生是严重的打击。所以分层次教学也需要考虑一下学生的心理素质。

分层教学法的四个环节 1.学生编组

学生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组是按大纲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B组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C组是按较高要求(能发挥学生数学特长)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2.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B、C组学生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4.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要因人而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作业批改、成立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分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识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但不同的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他们接受知识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势必会产生“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结果,优生将对老师失去信心,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他们想要的知识,转而自己去扩充知识,但缺乏合理的指导;中等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而学困生则害怕“吃”,也“吃”不进去,这样就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4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扎实工作,认真组织,周密实施,稳妥操作,搞好分层次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和环节入手: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一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一刀切”、“一个模式”、“千面一孔”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计划的大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成才,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决不能强耱划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分层次教学是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的。因此,搞好分层次教学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是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

(二)教学大纲的编写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大纲,结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组织有经验的老师编写实施性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原则上是在分层教学中分几个层次,每门课程就编写出几套教学大纲。好的教学大纲是有效初稿分层次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教材的选用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是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能力本位要求,组织全国中职校优秀老师和实际工作者编写的,现在已经陆续出版发行,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大纲。这批教材不仅突出了应用性、技能性、适应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而且深浅适度,层次分明,很适用于目前中专学校的分层次教学。现在教育部门正在组织使用前的培训式作,各学校应加以重视,各级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四)教师的配备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和“多边”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层次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层次都应配备精通业务、富有经验、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特别是对于所谓的“慢班”,我们更应配备在教学上强的教师,因为此群体属于重点提高的部分。教师队伍的配备是分层次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五)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大胆地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是动态管理。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相应地进行教学层次的调整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体制创新。要大胆地进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多证制等改革尝试;最后是搞好常规管理。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实习,合理调

5 度教室,安排好教学进程等。

(六)成绩考核办法的改革

要改革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实现成绩考核的经常化、标准化。特别是要探讨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问题,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证明先和毕业时的推荐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证人人能成才,个个都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决不能把学生分成

三、

六、九等。

(七)激励机制的建立

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要通过舆论宣传,提高教师的认识,以形成共识,产生合力;又要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老师积极性,以产生动力。对担任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确定合理的课时酬金分配办法,保证及时,足额兑现。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校内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

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一、教材分层,让学生都“吃饱”

首先要根据所教年级的教材,去钻研分析,明确教材的前后联系,灵活地选择教法,合理地组合教材。一是依据技术技能分层。通常在球类及体操技巧项目教学中采用,依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技术质量分层,每个层次的同学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由于差异不大,同学们锻炼的积极性较高;二是依据速度耐力分层。根据学生的各有所长划分层次,集中练习时速度好的在一层,耐力好的在另一层,根据学生人数设置不同的距离要求,让同学们体验竞争带来的乐趣;三是依据高度远度分层。通常多在田径教学中运用,像跳高、跳远、投掷项目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高度和远度的层次,在每一个练习点上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三种教材分层法,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吃饱”,也让基础好的能“吃好”。

二、学生分层,让个性都发展

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项目特长不尽相同,他们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有长有短,如果用统一的教法和评价手段,实施“一刀切”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全面提高。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指令分层,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个性特征,把学生分成相应的练习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难度要求的练习,达到目标者上升一个层次,未达目标者则下降一个层次。二是学生选择分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质能力和技术水平选择练习项目和难度,升降同上。在学生分层时,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向学生讲

6 明练习要求和升降级的标准和意义,着力点应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上,让全体学生从各自的层面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双层结合,让学生都提高

由于分层教学分组较多,作业面广,仅靠教师巡回辅导毕竟是有限的,始终有一大部分学生处于自己练习状态。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助手的作用,双层结合进行教学,便于他们相互提高。对待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不断提高要求,调动他们的进取欲望。此种双层巧妙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学有所长,练有所得。江苏省兴化市城北中学刘坚实注意事项

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在教学中,首先要认真研究所授教材的内容,并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并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能、实际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地理成绩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组等级,并成立若干帮困小组,要求优等生级别的每位同学帮助2-3名中等生、后进生级的同学。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培养团结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事实证明: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业发展的基础。

教学目标要层次化

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所以,对学生而言,某一方面的差距,不代表人的差距,某一时期的差别,更不代表终身的差别。我们要有耐心,要有“等待花开”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整齐划一,一味强求同一标准。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加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日有所进。比如:探究特殊角的锐解三解函数值时,要求学困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数值,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要求中等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要求优生能够做一些有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

在给学生分等定级之后,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智力结构特点,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的分层目标如下:对后进生,让其掌握地球运动的两种主要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和现象;对中等生,在后进生目标的基础上,能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变为“动态”知识,让“死”图“活”起来,并能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对优等生,在前两级的目标基础上,能熟练运用本节知识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如五带的划分、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的直射点等。

实施这一环节应注意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目标,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

作业、辅导要层次化

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教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问题。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不会完全掌握,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教师应主要强调新旧知识的连贯,帮助学困生巩固以前的知识,理解并简单运用新知识;对于中等生,应主要强调本节知识的巩固掌握,采取练习的形式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于优生,除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新知识以外,主要强化他们对本节知识和其他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后续知识的联系,简而言之,教师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夯实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后续知识的联系”。分层辅导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在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对后进生,可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既能使他们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乐;也可使其通过训练,更进一步

8 巩固基础知识。对中等生,要在大纲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拔高;对优等生要广泛调动其积极性,让其能钻、能拼,布置作业和练习当然要拔高标准,使其尽可能“吃得饱”。

建立分层评价机制

以前的评价是“唯分数论”,究竟得6分的同学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句语文考8分的同学“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考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

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中等生,也需要让他们树立自信,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对于优生,正确地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然后引导他们做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调整心态,继续努力,不同的评价会取得同样的效果,那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催化剂。对后进生采取表扬评价,并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寻找闪光点,肯定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中等生,针对成绩采取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取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等级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建立动态的分等定级机制。对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9 而且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分层教学实施难度

分层教学的实施有一定难度,主要的阻碍因素在于社会的不认同,传统思想认为分层教育就像是把人分为了几个等级,使得个人的自尊受到打击,影响个人的人格发展。

推荐第3篇: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1

一、转变理念,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德国的职业教育目标表述为: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目标描述很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应转变理念,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都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作为一线老师来讲,即使再能讲课的老师,也都要认识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自己表演得多精彩。我们不仅仅是在教人,更是在育人。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进而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足以说明我们的理念正在转变。

二、配套政策,强化长效机制引导行动

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提升需要长效机制作为保证,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并且政策要不断完善,对于科学合理的部分应保持其长期的稳定性。特别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及时、匹配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另外,好的政策出台后,要宣传到位,特别是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一些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对一些政策不太关心,对一些例行事务的办事程序可能都不太了解,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和双方的相互认可。有了好的政策,重点在于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打造团队,创建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

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如今“单打独斗”最多能做好事情,而无法成就事业。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团结协作、各尽其能才能做好。所以,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意义深远。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及各层级的行政管理团队的不断精心建设和打造,将我院建成“持续改进的学习型高职院校”。

四、推进改革,领导要顶住压力

教育体制、机制和方法的革新,都可能会触及原有的利益均势,对于既得利者可能形成的阻力应充分认识,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上层领导思想统一并顶住压力。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领为我们组织这次培训,感谢台前幕后为这次培训服务的所有人员。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2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教学技能视频,我被其中那些真实的案例深深感染,被先进的理念深深折服,感触颇深,下面就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通过学习使我知道了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的思考。它是师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有趣。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变换一个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课堂提问要灵活多样,不同方式的提问,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课堂提问要及时调控。对问题提出后学生不同的反应实施问题调控:如学生一声不吭时就要来点启发、点拔;学生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时就要拨乱反正,回答的虽没有错,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要进一步诱导。

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紧密配合,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导入技能与提问技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导入,是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导入经常和提问结合在一起,导入时的提问有时不需要学生进行即时的回答,而是让问题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明了。

教师要明确导入技能教学的目的,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都要明确教学目标,服从于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和训练的重点。使导入成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一个必要和有机的组成部分。

导入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导入技能。

讲解技能的铺开展述,让我明白它们几个要素间的联系,以及在课堂上哪个地方适宜用讲解技巧。视频中运用了不少的教学案例,每一则都给我很大的启发。案例生动阐述了教学技能。引导我在课堂教学。通过对案例分析的学习探讨,让我从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不足,指明教学方法、恰当选择、提高教学能力。学生参与讲解过程,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阅读、练习、讨论、探究、实践 ,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课堂生动而热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教学语言技能的学习,使我明白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语言要生动,表情要亲切自然,精神要饱满,声音要洪亮,能用肯定的语言激励学生,表现出的是态度认真,真诚,是善于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情绪表现。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用这样的沟通语言作用于学生,学生则精神振奋,积极学习,求知欲强,喜欢接近教师并提问,并善于联想、想象,表现出思维的活跃。教学必然有好的效果。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3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声势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二、即兴创编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三、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

推荐第4篇: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转变理念、配套政策、打造团队、推进改革,

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参加胡格教授教学法培训的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学院 赵宏强

2012年4月12日至15日,我们参加了学院举办的“教学法培训班”,培训授课的是德国职教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胡格老师及其团队以其教学法来教我们教学法和展示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转变理念,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德国的职业教育目标表述为: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目标描述很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应转变理念,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都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作为一线老师来讲,即使再能讲课的老师,也都要认识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自己表演得多精彩。我们不仅仅是在教人,更是在育人。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进而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足以说明我们的理念正在转变。

二、配套政策,强化长效机制引导行动

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提升需要长效机制作为保证,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并且政策要不断完善,对于科学合理的部分应保持其长期的稳定性。特别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及时、匹配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另外,好的政策出台后,要宣传到位,特别是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一些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对一些政策不太关心,对一些例行事务的办事程序可能都不太了解,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和双方的相

互认可。有了好的政策,重点在于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打造团队,创建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

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如今“单打独斗”最多能做好事情,而无法成就事业。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团结协作、各尽其能才能做好。所以,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意义深远。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及各层级的行政管理团队的不断精心建设和打造,将我院建成“持续改进的学习型高职院校”。

四、推进改革,领导要顶住压力

教育体制、机制和方法的革新,都可能会触及原有的利益均势,对于既得利者可能形成的阻力应充分认识,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上层领导思想统一并顶住压力。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领为我们组织这次培训,感谢台前幕后为这次培训服务的所有人员。

2012年4月18日

推荐第5篇: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又是一年好时节。每每这个时节,完事万物都生机勃勃。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我们也想汲取精华,茁壮成长。正好,春风吹过,送来了上级领导的关怀,他们组织了这次“参与式”教学教师培训,让我们应了当下的需要,吸收了那么多的知识,我非常欣慰与感动。这次培训,首先,让我体会很深的是: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前,总认为学生或是自己只要很安静地看书写作业,就是一种完美的平衡境界。但是,学了“小组参与工作”以及“提问”之后,我认识到了,人是社会的人,要融于社会,并与之结合,才会过得更加充实圆满。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紧记“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让他们尽情地体会到融于小组,合作探讨的乐趣。提问时也会多提开放式问题,尊重他们,谋求他们的个性发展。此外,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的学习,无疑是我对人际交往认识的催化剂。都说:人生如戏,我们偶尔也可以放纵自己,游戏人生。试想,老师们在游戏中都追寻到了童年的那一份快乐与活泼,那么,孩子更应在游戏中,释放他们本身的天真与可爱。因此,在往后的教学中,我会合理利用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从而,我也把收获的笑声,通过一个笑话,一句幽默……传递给周围的人,让自己和学生更多的在人际交往中,找寻生活的真正涵义!其次,这次培训,真让人觉得是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了。特别是学了“创造性写作”之后,感觉更加强烈,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流行时尚也需要创新,写作同样需要创新等,一切都在创新中求发展,变是不变的真理!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名言警句的哲理性。如:计划不如变化;存在的就是最好的;当你用它时,它就最好……总之,这次培训,收获多多。它促使我们迈上正确的教学之路。也好为学生正确的导航,让他们现在或是将来都成为社会的主人,完成自己壮美的人生!

推荐第6篇: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又是一年好时节。每每这个时节,完事万物都生机勃勃。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我们也想汲取精华,茁壮成长。正好,春风吹过,送来了上级领导的关怀,他们组织了这次“参与式”教学教师培训,让我们应了当下的需要,吸收了那么多的知识,我非常欣慰与感动。这次培训,首先,让我体会很深的是: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前,总认为学生或是自己只要很安静地看书写作业,就是一种完美的平衡境界。但是,学了“小组参与工作”以及“提问”之后,我认识到了,人是社会的人,要融于社会,并与之结合,才会过得更加充实圆满。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紧记“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让他们尽情地体会到融于小组,合作探讨的乐趣。提问时也会多提开放式问题,尊重他们,谋求他们的个性发展。此外,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的学习,无疑是我对人际交往认识的催化剂。都说:人生如戏,我们偶尔也可以放纵自己,游戏人生。试想,老师们在游戏中都追寻到了童年的那一份快乐与活泼,那么,孩子更应在游戏中,释放他们本身的天真与可爱。因此,在往后的教学中,我会合理利用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从而,我也把收获的笑声,通过一个笑话,一句幽默„„传递给周围的人,让自己和学生更多的在人际交往中,找寻生活的真正涵义!其次,这次培训,真让人觉得是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了。特别是学了“创造性写作”之后,感觉更加强烈,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流行时尚也需要创新,写作同样需要创新等,一切都在创新中求发展,变是不变的真理!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名言警句的哲理性。如:计划不如变化;存在的就是最好的;当你用它时,它就最好„„总之,这次培训,收获多多。它促使我们迈上正确的教学之路。也好为学生正确的导航,让他们现在或是将来都成为社会的主人,完成自己壮美的人生!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教学技能视频,我被其中那些真实的案例深深感染,被先进的理念深深折服,感触颇深,下面就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通过学习使我知道了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的思考。它是师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有趣。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变换一个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课堂提问要灵活多样,不同方式的提问,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课堂提问要及时调控。对问题提出后学生不同的反应实施问题调控:如学生一声不吭时就要来点启发、点拔;学生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时就要拨乱反正,回答的虽没有错,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要进一步诱导。

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紧密配合,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导入技能与提问技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导入,是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导入经常和提问结合在一起,导入时的提问有时不需要学生进行即时的回答,而是让问题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明了。

教师要明确导入技能教学的目的,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都要明确教学目标,服从于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和训练的重点。使导入成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一个必要和有机的组成部分。

导入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导入技能。

讲解技能的铺开展述,让我明白它们几个要素间的联系,以及在课堂上哪个地方适宜用讲解技巧。视频中运用了不少的教学案例,每一则都给我很大的启发。案例生动阐述了教学技能。引导我在课堂教学。通过对案例分析的学习探讨,让我从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不足,指明教学方法、恰当选择、提高教学能力。学生参与讲解过程,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阅读、练习、讨论、探究、实践 ,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课堂生动而热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教学语言技能的学习,使我明白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语言要生动,表情要亲切自然,精神要饱满,声音要洪亮,能用肯定的语言激励学生,表现出的是态度认真,真诚,是善于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情绪表现。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用这样的沟通语言作用于学生,学生则精神振奋,积极学习,求知欲强,喜欢接近教师并提问,并善于联想、想象,表现出思维的活跃。教学必然有好的效果。

通过学习,我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今后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指的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身边的多媒体环境进行教学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即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它是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求在设计的过程始终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和信息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接近生活[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经验的生长和思维的发展;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利用多媒体环境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对象具有多样化、个性强、自主性强的特点;其次,多媒体环境为师生提供了巨大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同时信息的呈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再次,多媒体环境下的媒体比传统的教学媒体在使用上更加复杂,更新速度也更快,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有目标地选择媒体,并在日常教学中时时关心媒体技术的发展,掌握其使用方法。

作为教师,应加强教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并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这些技能 ,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篇二:高效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 高效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完培训后,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课改实效性和实施课改的必然性,回顾以往工作,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下面我就谈谈通过本次培训获得的几点感受:

一、改变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前师道尊严的观念,应平等参与教学活动,蹲下身子,贴近学生,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质疑释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导与调控。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逐渐推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二、课堂教学全员参与,个个展示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我认为: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

于生活的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发动、利用、欣赏、认同大胆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学习经验取其精华,去其沼驳

我觉得非常具有实效性,可以借鉴。但是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应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来选择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上出数学的味道,数学课堂的活跃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上,教学中应力求“神”而不是“形”,只有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只要能在一节课中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与发展,就是“高效课堂”。

教学之道,任重道远。要想畅通无阻的走下去,贵在得法,要想得法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共同成长。

推荐第7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法初探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法

董予华

(濮阳市濮阳县第三高级农业中学)

电话:13839302707或(0393-3740692) 邮编:457176

[摘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英语学习。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无视学生的差异,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法,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势必出现“优生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严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们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差异,从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实施英语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英语教学中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差异;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对于分层教学,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反对者认为这会给成绩较差的学生带来伤害。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探索,认为分层教学不但能让我们较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而且能够较好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密切,英语作为国际性的交流工具,其重要地位无可取代。然而英语的普及并非易事,当前英语教学的总体效果依然不够理想。由于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因为少数个体差异而改变整个教学模式只会对大多数学生造成损失,这种思想不仅造成了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而且也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事实上,传统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满堂灌、”“齐步走”的方法依然被许多新老教师沿用。教师费劲地教,学生被动地吸收,长此以往,英语便会成为学生心目中一种沉重的负担,毫无兴趣可言,英语教学也便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甚是悬殊,如果教师忽视这种差异,而采取所谓面向多数中等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传统的单词默写、语法教学等,势必让优等生失去不断提高自我的学习兴趣,而后进生则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只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方式,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跳一跳方能摘到苹果”的成功和喜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既有统一安排,又要因材施教;既要教会学生知识,又能引导他们去主动学习,如此循序渐进,学生才会对英语学习兴趣更浓,体会更深,动力更足。

一、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分层教学\"学生的活动面广,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活动是积极、自觉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尖子,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 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兼顾了好、中、差各级学生,克服“优生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

(三)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基础,教师只是提出参考意见,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把每一节课的英语知识分解为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法,自然地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很显然,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老师津津乐道地讲转变为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 有利于转化后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分层教学,降低了授课的起点,在听、说、读、写各种学习活动中,对后进生实为\"倾斜\",使后进生能够对新学内容做出正确反应。使他们也能感到\"我能学懂\"。这种感觉和成功的喜悦,将支撑着差生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这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二、分层教学遵循以下理论原则

“分层教学”主要建立于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

(一) 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因和外因影响的不同,各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客观事实。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 操作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宋朝的张载也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意思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全方位发展。可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是分层次教学法的实质所在。所以,我们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这一条重要原则。

(三) 分层教学遵循可接受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分层教学正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采用的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分层教学过程的操作

(一)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分层

首先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对他们进行摸底测试,把握好测试的难易程度、认真做好学生层次的划分等各方面的工作。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教师给学生提出参考性意见,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状况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哪个层次的学习。为把握好分层,在对学生分层时特别注意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最基本的依据。

2.学生的学习潜力素质。这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根据这个依据,可以将基础较差但潜力较好的学生拔高一个层次来分,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来说,基础相对较差,又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学生,都应该分在较低的层次,以便对其进行帮助与监督。 (二) 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分层备课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进行分层备课。对于“高水平”目标类学生(即:优等生),备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完成教学大纲的同时,培养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即拓宽加深,对于“提高”目标类学生(即:中等生),备怎样指导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深透掌握好,并能应用。对于“达纲”目标类学生(即:后进生),备如何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可对以前知识加以补充复习。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才能为因材施教创造切实可行的条件。

2.分层施教

要搞好分层施教,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一方面,讲授要根据大纲的统一要求、教材的统一内容和知识系统在统一时间、进度内向全体学生进行同步教学,把教学措施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讲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双边活动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对于优等学生可侧重自主学习,对于中等生可采取积极引导,以加强培优,对于后进生可在面授课上多下功夫。

(三) 做好评价

为提高教学必须作好经常性的教学反馈。由于分层目标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现有水平,因而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具有加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因此,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可在教学进程中进行,其方式多种多样,提问、朗读课文、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C类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对B类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提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大力作好培优工作。对A类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四) 调整教学环节,激励学生进取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基础的,采用的是开放灵活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阶段考查、评价的情况略作调整,随时升到高一层或降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同时,每个班级都向各层次学生开放,学生可跨层听课学习。分层教学模式是依据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是为了坚持学分制的因材施教原则,使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是适应近年来生源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满足不同知识、智力层次和不同爱好特长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所有学生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个性和交际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因人而异,运用各种手段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上课就会越来越省时省力,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可能无意中会忽视“因人而异”的价值而片面地看待后进生的成绩,一句不经意的批评指责之辞有可能会让他们丧失所有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切记一条:耐心、细心地呵护每一位学生,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鼓励他们的进步。实验证明,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值得借鉴与深化的教学探索。不过它还很不成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和研究,使这项实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C].http://www.daodoc.com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55年.

[3]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理论探讨与实践 [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推荐第8篇:三段七步分层教学法

“三段七步分层”教学法

“三段”:学生在课上要经历三个阶段:“要学什么”,“怎么去学”,“学到什么”。

“七步”:实施课堂教学的七个环节,即:导学设疑,自主释疑,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精讲点拨,分层巩固,课堂小结。

内涵:“导学设疑”为第一阶段的“要学什么”服务,以教师进行有效导入作为开端,引出本节课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布置任务给学生。“自主释疑”是进入教学第二阶段的首个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学习,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享受自主探究的快乐,并能生成新的问题,使研究循序拓展。“合作探究”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群体优势,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学习,探究疑点,实现共同提高。“成果展示”是对学生自主学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表现方式有口头表达、板书展示,投影展示、书面检查等等。“精讲点拨”是指把学生搞不清、有疑惑的代表性问题,由教师归纳精讲。“分层巩固”主要体现在课堂训练既要面向全体,还要注意不同层面的学生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训练的梯度、难度要求等方面,要分层设置,各尽所需,各尽其能。以上“从自主释疑”到“分层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关键所在,需要教师加强环节的节奏控制,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小结”部分,此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评价,也可以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本节“学到什么”。

“三段七步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去展示。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备课充分,拓展知识、方法储备,还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丰富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以实现高效教学。

东赵中学教务处 2009-9

推荐第9篇:浅议初中分层教学法

浅议初中分层教学法

【摘 要】本文以J?卡罗尔提出的一个假设为入手点,总结了布鲁姆的实验研究,指出了布鲁姆理论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并结合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基础、原则和应用对策。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 策略

一、初中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六十年代,J?卡罗尔提出过一个假设:人们传统上所认为的“学得好的学生”和“学得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别并不像想的那样是由于智力上或遗传上的原因,而更多地是由于学习速度的不同。随后布鲁姆组织的一系列的实验都表明:大多数学得慢的学生是可能达到与学得快的学生一样的学业成绩水平,尽管学得慢的学生所花费的时间与需要的帮助比其他人要多一些。其中最重要的是:布鲁姆综合考虑了掌握学习的全过程,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和情感的意义的作用。布鲁姆的理论研究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①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像我们原来认为的那样大,也不是原来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性质(智商上或遗传上的差异),而主要是一种学习速度上的差异。

②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变量之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时的背景知识的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学困生”之所以经常感到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背景知识的贫乏,为他们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显然是应给予重视的;所谓“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绩差,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

③由于个体上的差异,学生掌握同样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是不同的,这恰恰是过去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教学能采用某种适当的组织形式给予不同的学生以足够的且适合他们的个体差异的学习时间以及情感上的关怀,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善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

二、初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教师对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对暂时达不到目标的学生,教师可给予帮助,但切忌讽刺挖苦。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形式,有意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艰辛,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教师不断的激励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鼓励,成为他们学习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形成以点带面(一科成功带动数科,一人成功带动数人成功)的良好局面,使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2.动态性原则:对学生层次实行动态管理。若BC层学生在某学科上已达到相应的层次目标,教师要及时调整层次;教师既要鼓励A层学生为确保自身优势并向更高水平发展不断努力,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对近期内难以达到相应层次目标的学生,教师除给以一定的帮助外,可适当降低层次。层次流动可在期中、期末甚至平时进行,但不宜过于频繁,学生层次在一个阶段宜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三、初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

(一)初中分层教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模式

笔者把分层施教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目标、分层教学、归纳小结、反馈矫正。但这四个阶段也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课型灵活地变化。同时根据学习活动的进程掌握好教学的节奏,真正做到:“分合有致”、“动静有序”,把“集中教学和分层指导”、“培优与补差”结合起来。

1.提出目标。教师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口头陈述或教具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实际情况自选目标,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

2.分层教学。分层教学阶段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其一,教师出示分层自学提示,揭示学习要点及各知识点的学习提纲。其二,教师提示与该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与之有关的典型习题。其三,教师设计差异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分层讨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探究、演算、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3.归纳小结。教师归纳小结时主要是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并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通常情况下,学生层次不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C组的“学困生”只要求他们陈述本节课“我学习过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A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陈述中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条理性和严密性,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概括性、逻辑性。

4.反馈矫正。教师备课时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序列的练习,制定不同的反馈措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得到必要的巩固和提高。其中包括为差生设计的补缺题,要求全班都必须完成的巩固题,为高层次学生设计的提高题。矫正的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自我矫正、小组成员相互矫正和教师组织的集体矫正。反馈矫正的周期一般为一个教学单元。

(二)初中分层教学的策略保障

1.分层的策略

①分层的多元性――所谓分层的多元性,一是指:分层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学科成绩,同时也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情意特征;二是指:先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然后在A层再进一步地层中分层。

②分层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对学生的分层划块是非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做到“有进有出”,“有上有下”。其目的是如何始终把学生置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③分层的自愿性――也就是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层次,具体做法是教师和学生经磋商,学生可根据自己本人的实际情况自己确定学习目标以及相对应的层次。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必须同时面对多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同时组织多个小组的教学活动。为保证分层教学能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构思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显然是一个首要问题。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递信息,甚至也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在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四、结语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实践活动的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缺乏整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理性之具体的认识。”而分层教学的根本特点就是: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着课本和教学大纲转的被动局面,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而开放的课堂环境,使课程能够成为一种与学生的个体经验相吻合的、且能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使每个学生争取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高小兵.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

[2]郑兴良.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教育评论,2001,(2).

[3]卞兰娣.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02,(3).

[4]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多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作者单位:安徽滁州南谯黄泥中学)

推荐第10篇:孔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孔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闫老师的孔子教学法培训, 学习期间收获颇多。

首先,我觉得孔子教学法的课堂是有温度的课堂,师生的每一句对话都是有爱的,真心的,身临其中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氛围给带动—我想成长,我想表达。

万物本无情,因有情心而有情;万物本有情,因无情心而无情。通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所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开智为教;施善长善;有效有益。育:重生为育,耐心呵护,长期反复,自我成长。

觉呢?觉着呢?学而时习,学,觉悟也。学什么,学觉力,悟力。怎么学?带着觉力,悟力学。作为教师,更是如此。其中,备课就是带着觉力悟力去学习,所谓,备课是为了成长自己的载体。

今后,我要以备课为载体,继续学习,真正地领悟闫老师的孔子教学的精髓。

第11篇:分组分层教学法开题报告

《分组分层教学法》立项课题开题报告分组分层教学法》立项课题开题报告

莒县果庄乡中心初级中学张富庆

一、课题名称:分组分层教学法研究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到底按照优等生的认知水平上课,还是中等生、学困生?又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上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给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科目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而在现实中这种现象处处可见,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打算在班级教学中实施分组分层教学,研究分组分层教学法,通过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组合,实施不同的授课、备课、评价等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达到全部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升学高低衡量办学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而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生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教师往往只顾及一小部分“尖子生””使大多数“陪读生”“劳而无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不改变原有班级体系的情况下,打算摸索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的涵义及研究目标自古以来,就提倡“因材施教”,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只要能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实施分层后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分层班的教学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比较。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原有班级学生的认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知水平,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层、备课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估等内容,争取使教学质量最优化,最具效率化,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法本校共有18个教学班,每级选择(1)(5)做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作为(3)对比班。并把实验班里的学生分为A、B、C三组,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实施分组分层递进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估

1、学生分层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学生分成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3、分层施教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按课型确定分层,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层、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BC一般是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层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层较明显,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层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层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按教学内容,提问分层,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练习、作业分层、辅导分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分类辅导。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作业题;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的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4、分层测试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5、分层评估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

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第一步(准备阶段2009年1月)根据立项申请的批复,撰写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开题工作。(1)、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2)准备有关资料,、制定实验研究总体方案,准备数学课题研究活动管理表册;(3)、建立学生课题研究小组,每班4-6人分一组,并选举组长;(4)、建立指导教师组,并在组内按年级进行相对指导分工,对班内数学课题研究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和协调管理。

2、第二步(探索阶段2009年2月-2011年5月)(1)、按计划实施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2)、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对数学小课题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观察、调控;(3)、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

3、第三步(总结阶段2011年6月)(1)、撰写研究总报告(2)、整理资料:论文,课题总结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管理、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人员分工课题组负责人(负责本课题的指导、组织)负责人:张富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专业:数学分组分层教学法,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朱涛、赵金利——主要负责协调分层备课、授课、分层作业时,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应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严孝顺——主要负责学生分组、分层评价,负责收集一些实验数据,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李晓春、王龙成——负责收集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把本班实验情况及时向上汇总。负责在各实验班、对比班搞一些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研究总报告

2、论文或发表的著作

3、分层备课优秀教案集2009.1

第12篇:高中数学六步分层教学法初探

高中数学“六步分层教学法”初探

永仁县第一中学

王会礼

【摘要】课堂六步分层教学法,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以导学案为载体和帮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群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得好,都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奠基。

【关键词】课堂六步分层教学法 高效课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过程

多年以来,我县中小学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探寻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向和思路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许多学校引进和创新了教育教学的方式,对于减轻学生与教师过重的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我校属于一般高中,三类学苗,绝大多数学生中考成绩不高,进入我校后,由于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学习,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转换周期较长,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填鸭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背硬记,重复训练,题海战术等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受累,学生受罪的课堂成了一潭死水。这样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它使学

生的思想受到压抑;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使学生逐渐丧失对知识的兴趣;是效率低下的课堂,使学生对前途丧失信心,这有悖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有悖于家长对学生的厚望,有悖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问题找到了,那么出路在哪里呢?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提醒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我们决定不惜代价走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到河北衡水中学参观学习开始,我们学校主要领导带队,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科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近走四川攀枝花苪三中,大理祥云二中,远到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河北衡水。省内典型,省外名校,只要有可借鉴之处,我们都前去学习,潜心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并在教育教学中学习应用。先后开展以洋思中学为主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活动,以衡水中学为主的“以学定教,以学评教”活动,以山东杜郎口为主的突出预习、展示、交流的 “三三六”活动,又借鉴了江苏东卢中学用“学案”和山东兖州一中的 “导学案”经验,经过这些借鉴和学习,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构建了以“确立目标、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反馈矫正、讨论质疑、当堂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课堂六步教学法”操作方法,并在全校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了落脚点,“课堂六步分层教学法”操作方法成为了统领全校教学改革的总体纲领。

课堂六步分层教学法,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以导学案为载体和帮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群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实现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得好,都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奠基。

下面谈谈我校实施课堂六步分层教学法教学改革的课堂六环节的几点体会。

1.目标引领:这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大约三到五分钟。

此环节即原来的的新课导入,此环节的进行决不是呆板的由学生或老师去读学案上老师提前写好的目标,如果这样一开始就会让人觉得本节课很平淡,枯燥,学生也毫无兴趣,效率肯定很低,一个艺术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的求知欲,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有好多方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实例引入法、实验演示法、温故知新法、游戏娱乐法等。比如学习必修三《古典概型》一节就应从大家都感兴趣的“福利彩票的36选7,买一张中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引入,学生们自然很好奇,然后话题一转今天这节课咱们就能解决上面的问题。采用这样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进而从内心接受数学,喜欢数学。再如在讲《线性规划》一节时,可以这样引入:某人投资甲,乙两种股票,根据预测,甲乙两种股票的最大盈利率分别为80%,40%,可能的最大亏损率分别为50%,10%现此人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0万元,要求确保最大亏损的金额不超过2万元,问投资人分别投资两种股票各多少万元,才能使利润最大?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要求会很强烈。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

2.自学探究:这是一堂课的基础环节。

它应包括两部分:(1)课下的自学探究。即原来的课前预习,大约二十分钟。由于学生需要大量的课下时间完成当天各科老师布置的巩固所学知识的作业及练习,学生课下预习的

时间少,要使课下预习落到实处,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编制小而精的学案。学案的内容是老师围绕将要学习知识设置的问题,问题应是分解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要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新的高度,设置的问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就感。(2)课上的自学探究:应是对课下自学探究的补充,大约五分钟。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展示课下预习的成果,从中暴露新知识的疑惑点,教师就此再即兴设置问题,也可让学生发散性提出自己的疑问。逐渐将学生放入思维引向深入。以必修四1.5节《三角函数的图象》编制预习学案设置的问题为例:(1)正弦函数五点作图法的五个关键点及步骤分别是什么?(2)在同一坐标系下用五点作图法做出y=sinx与及的图像通过观察图象先看函数与的图象和函数y=sinx的图象各是什么关系?进而探究对的图像影响。(3)在上面的坐标系下用五点作图法再作出与的图像,通过观察图象先看函数与图象是什么关系?进而探究对的图像影响。(4)在上面的坐标系下用五点作图法再作出的图像,通过观察图象先看函数与图象是什么关系,进而探究A对的图像影响是什么?(5)经过上面图像变换,怎样由y=sinx的图像得到图像?这是课下学生预习的小学案,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进而提炼其中的数学规律,最后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图像变换时,主要由学生先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学生展示完了,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由y=sinx的图像得到图像还有其他的变化路径吗?”让学生进一步做自主探究,此时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自己原来作的图像,并在上面的坐标系下再作出y=sin2x的图像,看看由y=sinx先得到y=sin2x的图像,怎样变化的?最

后再由y=sin2x的图像得,又是怎样变化的?进而生成一般性的结论,这样设置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探究与收获达到有机的统一。学生赢得成就感,才会有主动参与探究的快乐感。

3.合作释疑:应是自学探究的深入,是课堂的高潮。 大约十分钟,主要是解答自学探究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听了别的同学的展示及老师的点拨后还迷惑的问题,以及教师根据学生自我探究理解的程度,设置使知识拓展,使思维发散的悬念性问题,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通过小组生与生,师与生的思维的碰撞,进而挖掘学生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师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达到高潮。比如自学探究中举得必修四1.5节《三角函数的图象》的例子,就在上面的问题前提下教师让学生再思考由的图像得到的图像平移了多少单位,为甚麽是这个单位?教师要指明此为本节课的难点问题,谁愿意当全班同学的小老师?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观点,在学生的不断的认知冲突中,在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布疑、点拨之后,正确的答案最后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很深的印记。

4.精讲示范:这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大约十分钟。 这是自学探究及合作释疑中获得知识的运用阶段,知识理解的深化。比如必修一《函数单调性》一节,在经过前三个环节学生了解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要具体应用定义去证明函数单调性,学生自己无法确定证明步骤和其中的一些变形技巧,这需要老师精讲示范,并引导学生一起归纳甚至需要教师直接讲授给学生,因为学生还是要解题的规范性,还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因此作为数学新授课中一些知识应用是必须老师示范精讲的,否则学生无从下手,因此精讲示范是数学新授课最重要的环节。

5.训练巩固:这是一堂课的检查和反馈阶段,大约十分钟。

教师要设置针对本节课知识点设置适当的、多角度、灵活的、难易适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做答,并当堂让学生展示,让学生相互评价,再次暴露学生对本节课还存有哪些疑惑,教师要给与及时的解疑。

6.总结提升:这是一节课的最后环节

大约五分钟。学生先对本节课做出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刚学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建立联系系,形成知识串。并要做补充总结,提炼其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进而使知识达到升华。以上就是数学新授课的六环节的基本框架,从具体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这六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些环节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自学探究与合作释疑。最初需要老师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自主探究、合作释疑中教师要做好有效调控,及时铺设将知识拓展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并在全班学生合作探究后仍不能解决的时候给与解疑点拨,所以教师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善于将知识问题化,锤炼课堂语言,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采用各种有效地教学设计,构建数学的高效快乐课堂!

改革使我们深切的感到: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就不会进行到底。观念的转变先是从领导做起,“课堂六步分层教学法”从课上到课下,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学,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总是机械的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是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

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背后,也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部分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还没有被真正激活。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并切实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这也是我们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教学是教无定法学无定型的。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与学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只要是培养出适合社会所需人才的教育,方是成功的教育。我希望看到永仁的教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我们自己的改革。我们一定会秉承改革、创新、交流、发展的原则,勤于实践,为永仁教育再上一层楼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魏书生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2】《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付海峰1997.10;

【3】《魏书生文选》漓江出版社2002.10 【4】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0.9

第13篇:高中语文“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语文教学如果只禁锢在教科书上,只注重知识传授,语文就成了一汪死水,既不能张显它的活力,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收获甚微,更会让学生厌倦语文学习,远离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建议我们教学中“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把教科书看成是沧海中的浪花一朵、空中的星星一颗。以此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遨游语文的海洋,飞翔语文的星空。在这一理念的促使下,我形成了自己的“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是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中提出的“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教材。”和教学建议

(二)中提出的“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以及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长处,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完善形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就是把每册教科书的每个单元看成以个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再对单元内的课文分为三个层次:精读教材——略读教材——浏览教材。(“精读和略读”是教科书规定的,“浏览”是自己根据单元教材特点,开发的同类课外教材读物),每个层次肩负不同的责任义务:精读——教给阅读方法,激发兴趣;略读——实验阅读方法,培养兴趣;浏览——运用(发展)阅读方法,满足兴趣。针对赋予的不同的责任,分别采用:“教读——辅读——自读”三步教学法。

教读,就是借助课内“精读课文”,教给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成为“略读”的启发点(诱发点)”;从学生的角度说,就是从中学到阅读方法,并产生想独立阅读此类文章的心理需要。这一步以教师的“引导,解难”为重要,我习惯地把它称为教学中的“例题讲解”。

略读,就是在“欲望”的促使下运用在“精读”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才试着自学课内“略读”课文。在这一环节中以学生的自读为主,教师适时的诱发帮助为辅,让学生试着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品尝遭遇困难的滋味,磨练攻克困难的意志,享受获取成功的喜悦,领悟成功的真谛。同时激起学生更新的读书欲望,为下步的由课内到课外酝酿情绪,创设情境。我形象地把“略读”比喻为数学教学中紧跟“例题”后的“练习”。

自读,是在教读、辅读课内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创造性的开发课外教材资源,养成好的读书的习惯,

用心

爱心

专心 完成课内外的沟通,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文学园地,实现语文教学的延续和升华。这一环节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选定文本,印发该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写出读书收获、心得或评论;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室、校园网或本地书店,自找自选文本,大量涉猎、浏览。这一环节,我教它数学教学中的“章节练习”。

究竟如何运用“三步分层”教学法呢?下面我就以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为例,具体介绍“三步分层”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的表达方式,品味和抒情个性语言。

本单元是散文诗,教学重点是了解散文诗的文本特点(象征、修辞),体会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学习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2篇精读,3篇略读,编排顺序是:精读(《雪》)——略读(《雷电颂》)——精读(《海燕》)——略读(《浪之歌》、《雨之歌》)。依据这一编排模式,我决定本单元\"三步分层”阅读法的路子是:讲读——辅读——再讲读——再辅读——自读。

第一步:教读“精读课文”,指导学法,激发兴趣。 这一步是完成本单元阅读教学任务的入门,教学目的应定位在①了解散文诗的特点,②学会阅读散文诗的方法,③感受散文诗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精讲课文”(《雪》和《海燕》),展现散文诗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陶醉在艺术的园地,在欣赏散文诗艺术的过程中,学习阅读方法,培养语文能力,激发对散诗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整体感知——探

用心

爱心

专心 究象征意义——品味语言”三步阅读法,教给学生细读一篇文章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懂得怎样才算是读懂一篇文章。如在《雪》阅读教学中,首先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阅读题:“①作者各抓住了江南的雪和方的雪怎样的特点写的?倾注了作者对雪怎样的情感?②文章的行文结构是怎样的?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进入“探究象征意义”的环节,这时,我首先介绍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分别赋予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怎样的个性品格,个象征了什么?两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最后,激发学生品味优美语言。启发如下:文章对雪的描写使用了哪些修饰词,选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通过这三步的阅读教学指导,让学生懂得了精读一篇文章,首先应整体上把握为本的表层意思和行文思路,看出较为明显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有关质料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再通过品味语言来明确作者是如何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名家语言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这样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为下一步“辅读”创造了物质条件和情感氛围。

第二步:辅读“略读课文”,尝试学法,感受成功。 通过对《雪》、《海燕》的精读教学,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散文诗的一般特点及其阅读方法。此时利用略读课文《雷电颂》、

用心

爱心

专心 《日》、《月》,辅导自学,让学生尝试阅读方法已成为可能。具体辅读过程如下: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在《雪》和《海燕》中了解的散文诗的特点和学到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升华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模式,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读课文、设计问题,再同学间探讨交流,力争达到对课文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情况及时的给予个别或集体辅导。整个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线,给他们独立学习、大胆尝试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启发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感悟成功的真谛。

第三步:涉猎课外文本,养成读书习惯,培养文学素养 通过“精读和略读”两步,已完成了课内教材的学习,学生也基本掌握散文诗的阅读方法技巧,表面看来已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事实上只不过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因为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把教学活动引向课外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使学生热爱语文、养成读书习惯、积淀文学素养。就本单元而言,应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散文诗,热爱散文诗文学,培养阅读习惯。具体做法是:以现当代名家的优秀散文诗为凭借,用一周的时间,运用课外阅读的形式,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老师代选择作品,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读后写出读后感或评论等,我给学生选择的是鲁迅的《秋夜》、余秋雨的《精致独享》、《文化的泪眼》等 三篇文章。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利用课外自由时间到

用心

爱心

专心 图书室、微机室或书店查找现代名家的散文诗,浏览阅读,吸取精华,感受名家情怀,净化心灵,获得文学素养,养成热爱读书、自觉读书的习惯,做一个爱书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14篇:“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天空浩浪

在我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有幸参加,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自治区教育厅职称处及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承办,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协办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的集训。经过封闭式的8天培训,我感到成长很大,自己的思维、视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彻底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西方职业教育的独到魅力,以下是我的几点深刻体会:

1、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几乎都是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跟学生的互动紧密联系。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创意、自己个性化的看法,没有人会训斥他们天马行空的荒诞做法和想法,教师给学生的多是表扬、鼓励和肯定。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住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动力作用。

2、“双元制”办学是一种很好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校借鉴。双元制学生主体既是学生(在学校)同时又是一名学徒工(在企业),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每周1-2天在学校,3-4天在企业实习),在学习掌握理论的同时,又到企业具体操作实习,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正确运用知识,在学习中掌握技能,在技能操作中又深化知识的理解。待毕业统考拿到证书后即可到企业顶岗工作(德国的毕业考试及技能操作证书是由行业协会统一组织考试,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真实体现)。学生到学校参加教育培训时,己经选择好了就业单位及岗位,这样学习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待毕业到企业顶岗工作时,能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3、无论是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还是引导文教学法、考察法、微观教学法,都是互相联系、各种方法互用互融,然后共同在尽力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上着陆。结合我校当前的情况,我认为,项目教学法、考察法、微观教学法可以率先在我校的机加工专业(数车专业先开始)进行试点,建立一个教师团队,专门为推广和引进新教学法的业务骨干团队。

4、无论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还是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室上课,老师布置任务给全体学生,将学生分成小组后,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中间,来回走动,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即使不是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不一定注意力都很集中,但是这种做法要比教师站在讲台上强得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紧张程度,集中精力;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课堂在教室外的人会觉得课堂非常的“吵”,不是好的课堂,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互相学习的优良方法。最后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无论学生的成果如何,教师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但同时指出不足和改进的方面,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了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8天的学习,虽然整个安排时间很紧张,但是收获是非常大的,我个人认为,德国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战败后依然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这与他们重视职业教育、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善于学习、遵守规则是分不开的,它们的职业教育模式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不能照搬,因为国情不同(人口、经济、积累、文化、观念等)。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以后一定会认真研究,对照分析,结合我校校情,认真对教材、教室、教法进行改革,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教会学生最适用的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天空浩浪

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第15篇:小学教师教学法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小学教师教学法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蒙新友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参加了大河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法技能培训班。在7月20日上午举行开学典礼时,我们聆听了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深刻全会到了这次培训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这些年轻和年老的教师学员们偕以满腔的热情,冒着盛夏的酷暑,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活动的潮流中去。

学习活动开展得犹如今年夏季的天气一样火热,我们的收获也是前所未有的丰盛。在这里,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学法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缺点。今天我们这些学员走到一起讨论、交流、提高、充实,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坚信,在下个学期,我们这些学员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可爱的孩子们面前。我们琼海市的教育事业又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腾飞。

参加这一次的2014年全镇小学教师培训学习,使我感触颇深。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科技兴国,关键在人。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才。”而我们是培养人才的教育者,可见我们的责任有多重大。况且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那么我们将孤陋寡闻,辜负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特别是我们教数学的,已经毕业二十几年了,现在再重新捡起这门学科,确实是有点陌生和无所适从,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培训,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了解,集中学习的机会是很必要的。 两位辅导老师不仅仔细分析了

小学各年级数学教材的一些安排意图、各块内容的教学方法,还把她们如何评价学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使我茅塞顿开,也为我以后的教学点了一盏明灯。总之我觉得经过这次的培训,我已经对下学期的数学教学有了很明确的规划和十足的信心。

第16篇:小学教师教学法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教学法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参加了琼海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教师教学法技能培训班。在8月1日上午举行开学典礼时,我们聆听了xx局长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深刻全会到了这次培训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这些年轻和年老的教师学员们偕以满腔的热情,冒着盛夏的酷暑,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活动的潮流中去。

学习活动开展得犹如今年夏季的天气一样火热,我们的收获也是前所未有的丰盛。在这里,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学法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缺点。今天我们这些学员走到一起讨论、交流、提高、充实,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坚信,在下个学期,我们这些学员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可爱的孩子们面前。我们琼海市的教育事业又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腾飞。

参加这一次的xx年全市小学教师技能全员培训,使我感触颇深。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就像xx局长所说:“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科技兴国,关键在人。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才。”而我们是培养人才的教育者,可见我们的责任有多重大。况且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那么我们将孤陋寡闻,辜负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特别是我们教英语的,已经毕业十几年了,现在再重新捡起这门学科,确实是有点陌生和无所适从,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培训,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了解,集中学习的机会是很必要的。

二是在教学技能上有了新的认识。

两位辅导老师不仅仔细分析了小学英语四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的安排意图、各块内容的教学方法,还把她们如何评价学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使我茅塞顿开,也为我以后的教学点了一盏明灯。

总之我觉得经过这次的培训,我已经对下学期的英语教学有了很明确的规划和十足的信心。

第17篇:“参与式”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又是一年好时节。每每这个时节,完事万物都生机勃勃。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我们也想汲取精华,茁壮成长。正好,春风吹过,送来了上级领导的关怀,他们组织了这次“参与式”教学教师培训,让我们应了当下的需要,吸收了那么多的知识,我非常欣慰与感动。

这次培训,首先,让我体会很深的是: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前,总认为学生或是自己只要很安静地看书写作业,就是一种完美的平衡境界。但是,学了“小组参与工作”以及“提问”之后,我认识到了,人是社会的人,要融于社会,并与之结合,才会过得更加充实圆满。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紧记“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让他们尽情地体会到融于小组,合作探讨的乐趣。提问时也会多提开放式问题,尊重他们,谋求他们的个性发展。

此外,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的学习,无疑是我对人际交往认识的催化剂。都说:人生如戏,我们偶尔也可以放纵自己,游戏人生。试想,老师们在游戏中都追寻到了童年的那一份快乐与活泼,那么,孩子更应在游戏中,释放他们本身的天真与可爱。因此,在往后的教学中,我会合理利用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从而,我也把收获的笑声,通过一个笑话,一句幽默……传递给周围的人,让自己和学生更多的在人际交往中,找寻生活的'真正涵义!

其次,这次培训,真让人觉得是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了。特别是学了“创造性写作”之后,感觉更加强烈,[为您编辑]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流行时尚也需要创新,写作同样需要创新等,一切都在创新中求发展,变是不变的真理!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名言警句的哲理性。如:计划不如变化;存在的就是最好的;当你用它时,它就最好……

总之,这次培训,收获多多。它促使我们迈上正确的教学之路。也好为学生正确的导航,让他们现在或是将来都成为社会的主人,完成自己壮美的人生!

第18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1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声势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二、即兴创编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

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三、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2

上周有幸参加为期2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专项培训,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培训中,尚永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课例,新颖的形式、轻松的氛围,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

自己第一次接触奥尔夫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就非常喜欢奥尔夫,喜欢上奥尔夫课。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把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不同的游戏、舞蹈、情境表演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下牢固的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并学会运用。这样的方式是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是孩子、大人、甚至是老人都乐意接受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中学习。

通过尚老师的专项培训,我了解到奥尔夫音乐的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各种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但培养孩子的感受、欣赏、表现能力,而且还综合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加入奥尔夫的元素,尚老师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行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以小矮人的故事代入音乐,使孩子们更形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图谱的欣赏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感受音乐;在与舞曲对比时,分别从情绪、色彩、旋律线来分析音乐。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后的欣赏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

在音乐课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声势、律动、旋律、打击乐器、舞蹈、情景表演等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你学会了不一定会教好学生,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因此,今后我在音乐教学上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使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热爱音乐。

第19篇:分层教学培训

分层教学方法培训一

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即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全体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在各自发展的特点基础上,全方面的得到提高。

所谓“分类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实施层次性的指导。

确立“分层目标”是搞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前提。分类指导首先是将学生分层,这是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就是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辩证思想”的原理提出来的。培养目标的确立、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两点构成“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首要条件。 我们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目标的总体性、层次性和系列性的原则,分别制定总体目标和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各学科在教授各章节(单元)内容时,依据大纲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在反复钻研教材结构、知识层次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分层次地实施教学过程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过程

做好“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搞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关键,它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落到实处。

1.备课要分出层次

在依据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差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 2.提问要分层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着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依据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都有机会得到提高。也就是打破那种同声齐答或解疑均由班内“答问专业户”承包的局面。于是对于那些平时发怵答问的学生,进行拣易而问,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对于那些已具有一定思考解答能力的学生,则要设置梯度,知难而问,使他们在自己的“发展区”中有更高的突破,这便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

3、讲课分层进行依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引导大家看书学习,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钻研、尝试练习。与此同时,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类指导,宏观指导是针对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面向学生逐个进行启发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学生训练,进行分层练习。按此结构组织教学,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4.作业分层练习

课堂作业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练习,一般布置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当堂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感到“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课外作业亦分类要求,差生做基本练习题,中等生多做几道自选题,优生还可多做课外钻研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课内课外分类指导

这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品质的指导,都要因人因组而异。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

6.评价要分层

评价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分层评价是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目的依然是鼓励,也就是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一切时机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善于运用表扬式评价肯定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中等生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如回答的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激励、鼓励,如他们一旦回答出哲理性强的问题时,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学习上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评价上,要从不挖苦、讽刺,而是热情鼓励,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积极的因素,给予肯定,从而促进他们树立上进的信心。 分层教学培训二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应,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考试与质量分析”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不回避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最好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用课堂提问和板演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比如,让一些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小的模仿性题目;让一些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让一些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多板演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对回答或板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作业布置与批改,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着力注意两个问题:

1.布置作业要因层制宜。布置数学作业,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

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习题,要求全体学生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做好,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数学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简练解法、具体姓名等;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考试与质量分析”,要落实分层目标教学法考试与质量分析,是检验和反馈分层目标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

1.考试命题要注意层次性。教师命题的立足点应以中、下层次学生为主,试题应有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时有选择性,让教师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分时有灵活性。比如,针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考卷一般应设计一些附加题,这些附加题,要求数学较好层次的学生必须做,且列入打分范围;而其他层次的学生则视自己的能力而定,不列入计分范围。

2.考试质量分析要体现出激励性。对各层次学生的考试情况,要通过全班“学习质量分析课”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不仅是通报考试成绩,而应是着重分析解剖各层次学生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把握情况;反馈的标准要有弹性,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适度从严从紧,对中、下层学生应适度从宽从松,A层学生要在90分以上才为优秀,B层学生要在85分以上才为优秀,C层学生在80分以上即为优秀,对每次考试达到优秀的B、C层学生及时将其划入上一个层次,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挑战;对成绩仍不理想的B、C层学生,允许他们对做错的题目在搞懂订正后,再评分;通过分层评价和激励,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都能朝着更高层次的目标不断攀登。分层递进教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一个老师面对全班学生的管理状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仍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层,只是从B层学生的实际出发,可再分为两层,即B1和B2层。B1层是由接近A层而又可能降至A层的学生组成,B2层是由接近C层而又可能升入C层以及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组成。这样,在全班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层次。据此,在教师总体把握、分层指导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提高的原则下,将分为四个层次的学生再进行组合。组合的原则主要是C层对A层、B2层对B1层,目的是让高层学生管好和带动低层学生,这样就为全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矗这种方法就叫“分层组合法”。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以下四种:

①、个人对个人的组合,这种组合是一名高层学生与一名低层学生组成两人小组,由教师授权高层学生管理低层学生,在座位安排上,让他俩坐在一起。管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新课预习。高层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要求,帮助低层学生完成预习。(2)是帮助完善课堂答题。当低层学生上课答题答不出或答不完整时,高层学生要及时举手帮助解答,使低层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答题的内容与方法。(3)是监督完成作业。 (4)是帮助进行总复习。大考前的复习要讲究实际效果,帮助掌握基本的复习方法和抓住复习内容的要点。这种组合方式适合于C层对A层。两人小组的优点就在于让c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直接影响A层学生,以达到共同递进的目的。

②、个人对小组的组合当高层学生同低层学生的距离不是非常大,而低层学生又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时,可采用个人对小组的组合方式,一般是由一名高层学生对二到三名低层学生,由高层学生任组长,座位的安排可采用前后左右的形式,以便于课堂的讨论和平时的监督检查。高层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有:(1)是检查低层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解答并探讨有关问题,力求上新课前得出共识;(2)是注意低层学生上课答题的情况,课后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及时消化上课内容;(3)是关心低层学生的作业,指导他们解答不懂的题目,并督促他们按要求完成作业;(4)是大考总复习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理解一些重要课文和关键题目中的问题。这种组合方式适合于B层中的两个层次。个人对小组的组合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缩短了高低层学生间感情上的距离,增加了低层学生的学习机会,增强了学习信心,创造了一个个良好的学习小环境。二是激发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大家考虑的不光是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更多关心的是集体的成绩和进步,这样就促使每个人为集体而不懈努力地学习。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质量。这样,就会带动全班自然地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为共同递进创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

③、小组对个人的组合。为了促使少数学习困难学生有所递进,宜采用小组对个人的组合方式,就是集C层和B2层的二到三名高层学生同一名A层学生的组合。具体做法主要是:(1)是高层学生配合老师,同低层学生交朋友,逐步改变他失败者的心态,唤起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是在学习上关心他,帮助他。高层学生可以进行分工,以语、数、外为主攻方向,一人把一关,与他共同学习、探讨,逐步排除他在学习上的障碍;(3)是发现肯定学习困难学生的长处和进步,一旦发现其特长和成绩,就应该多做宣传表扬。在老师的帮助下,创造条件,给他以施展的机会,由此消除他的自卑感,激发其好胜心和进取心。小组对个人组合的优点在于以人数和质量上的优势对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外部帮助圈,不断对帮助对象施加正面影响,调动并发挥他潜在的学习能力,促使其内因的变化,以达到同班级共同递进的目的。

④、小组对小组的组合如果在分层中出现B层中B1和B2的学生人数基本相等,就可采用小组对小组的组合方式,即由二到三名B1层和二到三名B2层的学生进行组合,组合后的管理内容可参照个人对小组的组合管理内容。宋体>以上所述,是“分层组合法”的四种组合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四种方式一般不宜同时采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择而用之。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在实行“分层组合法”的组织管理方式时,班主任老师必须是整个实施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要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积极进行组织、落实、指导、协调、检查、总结等工作,帮助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工作,可开辟递进专栏,以新闻、小结、经验介绍、图表等形式报道、展示各组以及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以此来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过一段时间(以半个学期为好),同相关任课老师一起进行分层递进工作经验总结,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分层递进的组织形式做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方法,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最佳条件,使全体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能共同递进。

第20篇:分层培训试卷

2018年外一科N3--N4护士分层培训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

层级

日期

成绩

一、名词解释(30分)

1、护理计划

2、休克指数

二、选择题(30分)

1、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应(

A、快速静脉注射

B、一次剂量在2小时内滴完

C、一次剂量在1小时内滴完

D、一次剂量在15分钟内滴完

D、滴注速度与疗效无关

2、手术前患者的饮食应(

A、多饮水

B、粗细粮搭配食用

C、低盐

D、低胆固醇膳食

E、高热能高维生素膳食

3、静脉注射时止血带紧扎在穿刺部位上方(

A、2厘米

B、4厘米

C、6厘米

D、8厘米

E、10厘米

4、成人插胃管时,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为(

) A、从眉心到剑突

B、从鼻尖到剑突

C、从口到剑突

D、从耳垂到剑突 E、从发际到剑突

5、胸外科术后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应多长时间测一次?(

) A、10--15分钟

B、20--30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E、2小时

一、简答题(40分)

1、何谓护理安全?

2、试述自查乳房肿块的方法。

分层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分层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