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8 07:58:5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我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建议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后,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在本月的教学中,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小组小组合作方面的表现,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小组合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面向几个尖子生。全班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小组合作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和开发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因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决不能因为某位同学暂时的落后而摒弃他。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交流,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为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注意两点: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要发扬教学民主,教师要把功夫下在引导学生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育的操纵者,而成为教育的引路者,激发者和指导者。

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位同学都应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自己的活动时间。这种学习的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学生在这里充分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实践,调查研究和各种活动安排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合作的能力。

4、探究性原则

小组合作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灵活度,知识具有一定的张力,方法较多,更需要同学间的相互配合,共同探究。因而教师一定要善于提问,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新颖性,多面性,能激活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的答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同时,也应善于启发学生提问。

5、开放性原则

学习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在课堂上,束缚在教材规范之中,受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子内。这里的开放性,首先应是教育内容的开放,教师一定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科技发展的实际,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前沿,面向未知。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主要是通过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合作学习的形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三是组织形式的开放。小组的成员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可以是好差搭配,也可以是强强联手。

6、差异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在小组活动中,其知识水平,学习素养等有所不同。因而,在小组合作中,应遵循差异性原则,对不用学生所能有的表现进行区分,力争各有所取,各得所需。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在学习中老师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2、做好合作交流的设计工作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4、小组合作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当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或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或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沉默不语,这主要是因为在合作之前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同时,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5、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进行反思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反思的内容包括课堂小组活动的观察;课后跟踪调查,找学生了解谈话;学生作业批改;收集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否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选择有交流价值的内容、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对小组合作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是否给予及时的肯定;反思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不既面向全体,又要照顾到少数;小组合作学习分如何提高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在只注重形式忽视实质,没有实效性时要怎么办。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收集信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与不足,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写有关的教后笔记,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合作小组 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教师在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使每个小组都在教师的反思中得到进 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最终达到学生学会的目的。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推荐第2篇: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篇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有其优点:从形式上看,小组学习采用几人围在一起的圆桌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同向座位结构,平等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学习过程看,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有具体的讨论、操作、交流的内容,每一个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呼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发展。为了解决新的复杂问题需要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学生间的合作往往胜过个人的努力;在决定任务和评价作业时,学生间合作讨论所形成的一致意见往往更有效。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彼此之间的互补性,学会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自觉地改进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我们现在正处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阶段,所以我认为,在我们的课堂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当遇到学生的确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讨才有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好了组,提出一些问题或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索交流,可是,大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是流于形式,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开来---好,各组代表进行汇报一下你们组交流的情况。这是一种情况,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时,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导致出现没有合作实效的情况。

其次,要把握好合作时机,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顾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课堂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时时合作、时时探究,也会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

第三,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后进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后进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和提升。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在实施时总感觉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的同时,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3、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4、善察学生合作需要。

5、共同锁定合作目标。

6、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但在探索尝试过程中,有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学的慢的学生需要得到学得快的学生的帮助才会进步,那么对学得快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放慢学习进度,影响自身的发展。但我们在实验中尝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己学习,互助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听地位的被动状况,为各层次学生的普遍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合作小组中,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见,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它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更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合作,合作学习是培养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为达成小组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同伴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

4、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只有在交往中,其主体性的发展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良好途径。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从同伴身上看到自己,逐渐学会以自身为尺度,客观地评价他人,从而也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群体中的认同、理解,将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意识,使自身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5、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良好的课堂环境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所言: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这是因为良好的课堂环境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思维敏捷,易于点燃心智火花和灵感。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实验教师置于学生之中,在与学生讨论、交流中,在师生易位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交流。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亲近引发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学生自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达到肯学、爱学。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学会交际,在活动中学习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品质意志,在帮助别人共同进步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

篇二: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求?它和圆柱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得出它的体积公式?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当学习了例

1、后,我让生自学例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第一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它们都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第三它们的比值一定。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推荐第3篇: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导语:合作促进发展,小编为您推荐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范文一:

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中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僵化的弊端,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一学年来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探究和课堂尝试。

一、所做的工作:

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之前,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着力于:

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6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学校下发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评比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其次,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在任务多,时间紧,学生学习产生困惑,又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期获取更大的总体效果。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最后把有价值的信息推荐给全班同学,实现最大程度。

第三、科学地进行分组。

科学分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每小组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即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进行分组,这样小组合作成员,就可以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每组4人,进行分工。一般分成五种:组织、记录、汇报、总结及评价。每位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任务可以自己挑选,也可以相互轮换。这样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使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确保每一次合作学习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适时地引导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小组询问,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教师要及时把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置于小组的讨论中,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成为促进者;当小组间提出问题,产生争论时,应深入到小组中去参加小组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是鼓励、引导、促进学生寻找答案,决不是给出答案。

第五、合理地评价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尽最大努力,才能实现小组目标实现,从而达成班级目标的,与此同时,自身也有所收获和提高。因此评价不能只针对个人,还要针对小组,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进行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以鼓励评价为主,同时参照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学习效果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分配的任务是否完成、与别人合作交流是否积极等方面来评价。通过小组自评、互评,组员自评、互评来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选出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形成竞争,以利于下一次合作学习的开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取得的成绩

1、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我校所有教学班全部、全面推开。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的教学班、所有的科目、所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相当好。

2、课堂开始变得精彩起来。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评价甚至质疑都非常精彩,学生活动有序有效。

3、兵教兵的现象开始在课堂上出现。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对有些问题不能自主解决,这时候小组长就主动地给讲解,讲完后还要问明白了没有。如果还不明白,组长还会继续讲。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体现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更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过去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基本上消失了。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向有序的方向发展,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地强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及时校正出现的问题。

5、教师的评价在逐步到位,而且开始具有了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评价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显现,这种评价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热情。

三、存在的问题

1、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动的欲望。在部分班级的听课中发现,学生参与的面还不够大,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就是说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动的欲望。对此,学校的看法是学生个别动不算动,全班动才是动,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推荐第4篇: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推进三步导学 构建学生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五处小学李梅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以往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它真正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思想,将孩子们置身于一个新的、自主的学习天地中,同时又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合作与探究的单位,学习与评价掌握在了他们自己手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这一刻生动起来,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1.分组,应该合理

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差异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由于每个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产生了全班各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分组学习可以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合作小组的人数,我们建议4-6人,一般来说,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学习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

2.分工,为了合作

教师在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内容合理分工、明确分工。在他们印象中,“一起干”就是“合作”,“小组学习等于合作学习”,因而,在小组活动中,合理分工、明确分工尤为重要。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每个成员、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合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才是有效合作。

当各小组在汇报阶段,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不同的学习成果、相互评价和相互欣赏时,也体现了组间的一种有序分工、一种合作依赖。

3.交往,需要互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交往,掌控了小组活动的进程。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主动交往,增加了合作学习成功的概率。学生在教师留给的合适的学习时间与开放的研究空间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充分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必然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互相影响,互相启迪。小组在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等良好的研究氛围。

4.教师,明确角色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对象”。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这些问题要得到及时的解决,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方面,某些时候比起学生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

“合作的伙伴”包含老师也以学习一员的身份进行研究或参与研究,并向学生展示研究结果。在不经意中,老师很自然地成为同学们的一名合作伙伴,师生分享交流研究的成果,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认识渐趋全面,对知识的理解也渐趋深刻。

5.评价,指向过程

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时,要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和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采取一定的评价措施和多样的评价形式,包括用语言、眼神、体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表示欣赏,用纸质的小星星、小红花等物品进行奖励、表示肯定。

在课改实验深化的进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经过教师们的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合作学习将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成熟,数学课堂也将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推荐第5篇: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积极地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一年级教师也不例外。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殊性,使得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小组合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分组,一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分组呢?分为6人组吗?我的想法是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关系,自制力比较差,容易交头接耳的说话、打闹,课堂纪律不容易控制,所以在一年级的上半年我把学生们每2人分为一组,组长与组员对面而坐,既能互帮互助,也是竞争对手,组长不定期更换,由表现更优秀的人担任。这样分组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准备选择4人组的组长。

第二学期开学后,我就把2人组改为了4人组,有了第一学期的基础,再加上我对学生的了解也更进了一步,4人组的出现似乎是理所应当的,分好组后,我在小组中选出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又有一定责任感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并把组员按不同的层次编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全班学生的情况。

接下来我开始训练小组长,教给他们一些工作的方法。一开始,有个别小组长做得一塌糊涂,我真是又急又气,但仔细想想,他们还小,还得慢慢来。于是每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组长们的交流汇报时间。 我与小组长一起探讨,听他们反应工作中的困难,如哪些学生难管理,哪些事情不会解决,我会一一帮他们分析,并出谋划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小组长们比以前做得更好了,他们学会了检查作业,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带领本组成员打扫清洁等,真正成了老师的小帮手。

然而这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上。这更是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去引导的。

首先,我想说的是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并不适合每节课。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进行,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一些简单的学习内容,根本不用合作,学生独立学习,就可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性内容,如语文当中的古诗,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合作根本解决不了,一定要教师的精讲。再如一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进位退位加减法,是全新的知识性内容,学生合作讨论不仅不能解决反而耽误时间,效果也不好。所以合作内容的选择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慎重考虑。

二、我想说的是一年级小组合作的形式问题。听过高年级的课后,感觉他们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可以集体解决某个问题,甚至分析一篇文章,而这种形式并不适合我们。因为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的匮乏,讨论、分析、解决这样的字眼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沉重了,并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那怎样的合作形式才是属于我们的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终于总结出了适合我们的合作模式,那就是操作、交流、游戏。如在上册教学《9加几》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之后每个小组选一道9加几的习题,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答案,并填空。动手操作可以是摆小棒,摆磁扣等,操作时要边做边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接下来是小组依次交流展示,因为已经有了操作经验所以在交流时不会无话可说。在全部小组都展示以后是练习时间,我把枯燥的练习变为了有趣的摘苹果游戏,学生在玩的同时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了运用。

适时的动手操作,适度的经验交流,适合的学习游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也不会让你的课堂成为流于形式的无效课堂。

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以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做事也更有条理,但负面影响也接踵而来,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九个组长有八个都在年级前十名,差生依旧沉默。好学生经过锻炼可以更好,学困生因为锻炼的机会减少而进步缓慢。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万能的钥匙,不是只要我们改革就会有成效,是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才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推荐第6篇: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落实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它把学生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与教师启发、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达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优化要全面考虑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差异, 分别制定集体目标和层次目标。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 又要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目标,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又不会加大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如:教《制作表格》一课时,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要体现启发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三、优化教学结构

优化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它应该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和先进教学思想,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一项新的教研课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验, 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生在学习中人人参与,互教互学,体现了学生“优势互补、竞争激励”的原则,使学生潜在的能力、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 又增强了他们适应将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在实验教学中, 我探索出“启发导入─合作讨论─精讲点拨─练习延伸“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电脑素质。

总之,在电脑课课堂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全面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

推荐第7篇: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建议

郭 青 杰

践行小组合作学习已近一年了,刚接触小组合作这个名词的时候,只感觉到这种学习方式很新颖,并尝试着去实践,但从中发现许多次的合作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地悟出教学中不能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需遵循合理性的原则。(1)人数为4——6人为宜;人不易太多,那样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体才能的充分展示,人太少又会使互动不足;(2)可以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依照学生的组织能力、语文学习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组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3)成员的角色分工应该是动态的,采取轮流担任的方法。每小组大致确定好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等职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兴趣,也可以改变学生在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的机会。

2.适当介入,关爱弱势

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要求合作小组的同学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如“你一定能行!”“我们支持你,你大胆表现吧!”“某某必胜!”让学生大胆表达。

其次,教师要适当地介入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极容易成了“优生唱主角,差生跑龙套”的局面。所以要避免只求热闹不求实质的弊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别要关爱那些极少发言的“弱小者”。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会发现一些总是沉默的学生,他们有的是不敢表达,对自己的见解有种种顾虑:自己的意见会不会让同学笑话?和大多数同学有没有矛盾?有的是不擅长表达,他们的表达总是只有片言只语。在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时,如果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先发言,另外的学生就会不敢再发言。因此,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重视激发“弱小者”的自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创造机会让他们多表现、先表现,善于捕捉、放大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使弱势转化为优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

如果老师不断地发现弱势,真诚地关爱弱势,不懈地转化弱势,那么必定能使合作学习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也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有机结合,灵活调控

小组合作不能只为了活跃课堂,取悦学生,而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这样会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对一些简单易懂、不容质疑、无需讨论的内容要是也开展合作学习,会使合作学习泛滥成灾,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影响了课堂纪律;同样把一些脱离实际、玄而又玄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还会让学生失去自信,丧失信心。所以合作要有节制,要把合作学习放在有讨论空间的问题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规律,这样的小组讨论才能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道德课堂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根主线,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推荐第8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泰安十八中

孙启伟

语文课上,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 。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行,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我认为,小组交流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二是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认为要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小组合作的“组织”工作。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上的表现分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由学生轮流担任组长和小组的发言人。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2、考虑小组合作是否必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对课上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测:为什么这个环节要用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么?如果要用,要解决哪些问题?什么时候进行?哪些内容适合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是非常必要的。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将极大地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倾听别人发言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以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

4、及时指导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要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甚至也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与某个小组共同讨论交流。

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尽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尽量创设交往机会,加强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识,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推荐第9篇:践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心得体会

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

宁晋六中------- 王勉枝

对于我,一个70后,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20年有余的老师,老旧的传统教学是入教以来最早接触的,一贯的“先入为主”在我这也是根深蒂固,,在学校提出:“小组教学”的初期,我带着许多困惑,新奇还有点抵触的心理进入课堂教学,然而,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我发现“小组教学”的确有好多优点,现将我对“小组合作教学”的一些实施方法和心得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中,第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前预习,这个预习时间往往安排在授课前一天晚自习,要求小组长组织本小组的预习,按照课本来填导学案的预习导学,将新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懂得和不会的用特殊的记号笔标注出来,这也是第二天听课的重点和的讨论的重点,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如果预习走了过场,这样上课就没有了时效,第二个环节是课上的预习展示时间,首先出示了学习目标以后,小组核对预习导学,有不会不懂得小组内先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将问题写到该小组的黑板上,这个环节基本上5分钟,我将收集的问题引领大家扣本节知识点解决,也将本节内容出示在了黑板上,第三个环节就是合作探究部分,也是整堂课的灵魂之处,以前这个环节自己老是处理不好,往往改不了自己唱独角戏的情况,真正的改变是从去年外省市来外校学习的那个时候,一是自己要准备课,二是听了几节示范课以后,尤其是张少雄,张建新,王涛等老师的课后,收获非常大,这些典型的例题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自己解决,而不是急于出示答案,我现在的做法往往会交给学生先解决,解决了得鼓励他们敢于上台来讲解,课堂上往往会我说将课堂交给他们时,好几个学生争先恐后的上黑板找位置,抄题或画图,迫不及待的要讲了,这些孩子往往是课前已经将题研究的差不多了,所以可能有些孩子还没有把题看完,别人已经要讲了,这样我发现了两个问题,愈是这些积极地孩子,数学成绩愈加优秀,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给这些孩子展示的舞台,给了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环节上我也有我的困惑,怎样让这些不爱发言的,成绩差一点敢于上台,我目前的想法和做法是,等问题讲完后,小组的谈论时间就到了,一定要留一点时间,小组中互相讲一讲,让这部分孩子好好理解一下否则他们会跟不上课堂,时间长了,数学成绩就会被拉下来,另一方面,从量化分上鼓励激励他们敢上台,敢讲出来,对课堂就有了兴趣,就会对知识掌握的更好。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堂检查,将本节重要知识点已习题的形式出示,来检测一下本堂内容掌握情况。 再次,小组教学的优势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作为一个班主任,班级的管理是一个非常琐碎和繁重的事务,班级的六七十人从纪律和卫生到学习的方方面面,自从实施了小组以后,好多事情变得不再那么让人头痛,首先是人数管理的变化,以前只是几个班委在帮你,可现在分成六七个人的小组, 有了这么个组长,好多事情特别好办,你只要把大任务分配给组长,任务基本就能完成,除非有特别不听话的,那么这些极个别组长管不了的也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当然小组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下大工夫琢磨才行,最关键的的培养有责任心的组长,首先要求小组长以身作责,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给大家做出表率,还要对小组成员一视同仁,处理事情奖罚有度公平公正,选小组长是时,基本按照考试前几名,但也可能做个别调整,比如,在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时,杜梦晴同学就考到了前十,但这个小女孩性格内向,说话从不敢大声,管理一个小组明显不能胜任,怎么办呢,我就把这个学生喊到教室外面,我这样说,梦情,老师恭喜你进了前十,咱得当小组长了,你有什么想法,她很难为情,说了一堆推辞的理由,我就和顺水推舟的把组长这个位置给了2号,在班会课上给全体学生给组长树立组长的威信,要对组长的管理在课堂上严格服从,如果对组长管理有意见,可以课下和老师反映,我在做处理。 利用小组管理自习课,效果明显,我首先声明,纪律班长协助值日班长记录本自习课的情况,那组有违纪的首先是这个组长没有尽到管理本组的任务,等到每天的做完操的大课间,只要你留意就,就会看到八班里正在开小班会,体委会把前 一天的值日班长表拿过来宣读违纪情况,男生是十个俯卧撑,女生是二十个蹲跳起,处罚的就是违纪多的个人和 小组长,让孩子们都有个明辨是非的认识,组员做的不对该处罚,组长没有管理好也该处罚,这样就是在违纪的学生,由组长受罚这档事他也就该掂量掂量了。管理一个小组如图管理一个班级,小组管好了,自然班级也就管好了。我们班有一个组长叫王颖娴,我就发现,这个孩子管理那个小组那个小组就进步,平时表现就非常好,学习气氛就浓,就连班里最捣乱的学生去了颖娴组也会很的听话,班会课上,我让这个孩子谈心得体会,她谈到“大家要有团结意识,二是要分工明确”其实呀,我觉得人家能当好这个组长除了责任心,心比较细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想去帮别人。即使脾气不好,只要出心是帮助别人,没有人会拒绝改变的。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挺有成功感的三件事:

一是小组作业条的使用,是我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实施的,我回给班里小组每个小组发一本手掌大的即时贴,每天晚上晚一下课后,小组长会碰一下头,核实一下当天的各科作业,横排写到作业条上,竖排是小组成员姓名,要求每个人做完一样在所对科目上化对勾,第二天早起组长会把作业条沾到我办公桌上,谁没有完成哪一科一目了然,我觉得这样对一些没有计划的孩子是一种督促,有了事做就不干别的了。晚二的课堂纪律就好了。

二是小组管理还可以在大周作业里发挥作用,我们班除了有微信群以外,还有小组群,考虑大群里人多,都往大群发作业不好管理,我跟小组长提出每个小组长还建了小组群,就六个成员,这样每个小组长每次大周时周六晚上十点前汇报本小组作业进度 ,那么小组员只需要这个时间前把作业图片发到小组群里面,到时候小组长汇总一下,将汇总结果发到大群,这样就能管理作业了,虽然有时候也能听到说不会的作业又从小群里抄的,但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即使你不在乎作业进度,但是群里面一直在汇报别人都写起了,我觉得即使是学生能沉得住气,家长也就坐不住了,也得催孩子赶紧干正事,这个假期我们也是如此,我这个人有点懒,有时候只是提要求,不怎么督促,所以有时候初心挺好,达到的效果不很理想,我的体会是我大群里布置事情是要具体,要通报落实情况,效果会更好。所以这一点上我也要改进。

在最近召开的期末家长会上,学生评议一栏中除了我的评议还有小组长的评价,事前我和几位小组长沟通,要求他们给小组员评议时要从课上表现,课下作业,大周作业完成情况几个方面来下评语,要有优点和缺点,写好了让我先看一下,然后在家长会现场组长对家长读一下,也许家长看来老师给孩子下评语,有时候爱戴有色眼镜,觉得只从成绩说事(不过我觉得有时候还真有这么一点)但一样的话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就不一样的感觉,孩子总不会说谎吧,事实证明,这个环节是家长会最精彩的一段,当组长上台说组员的表现时,每个家长都听的聚精会神,其实,在组长眼中的那个学生可能才是最真实的那个人。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的一点感悟和理解,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正在课堂改革的路上阔步前行,前进的道路难免会碰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定会走出一条宽广的大道,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线的各位同仁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走好课改之路。

推荐第10篇:小组合作心得体会[推荐]

六年级数学教学心得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下面仅就特殊性方面谈几点看法: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在本学期我在讲《纳税》一课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去查询、收集有关纳税的知识。在上课时,我叫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税务知识,结果学生个个拿出一本打印了厚厚的税务知识来汇报。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学生不能尽兴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学任务也肯定不能完成。这就是老师在课前没有预先估计到的结果,因而,没有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此外,老师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在以往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堂上有这一环节,但往往是一个过场,短短

一、两分钟就结束了,根本没有一点实效。这是老师在课堂上的“霸权主义”,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更需要老师的“合作”。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全班交流需要老师预先设计好问题要有交流的焦点,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争议性。交流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度,则议论不开;如果没有争议性,则议论时也无法有效地展开。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过交流使得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对此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得到理解。其实这就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要说交流的是难点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上就是我对课堂教学上的一点体会,一点心得。

第11篇:小组合作的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自主、互助、高校、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了近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实践中每个老师都形成了自己的小组合作的应用方法,我主要谈一下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应用。

(一)小组的组建:

小组成员的分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公平性的原则。按文化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性格差异划分。全班46,共分11组,基本上没各小组的实力相当。

(二).小组内部管理: 1.小组组织的建立:

①选小组组长:主要由六人当中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有责任心的人担当。

②确立小组格言:小组集体确立格言,并一次为导向共同努力 2.小组卫生管理:

每周学生在校只有五天,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均有固定的人打扫不同的卫生区域。这样,避免责任不清,推委扯皮现象。值日后,可以根据卫生的打扫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干的好加分,干的不好也不坏,不加分也不扣分,对于干的较差的学生,则必须扣分。利用加分制度调动了学生打扫卫生的积极性,也使其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小组纪律管理:

要求每个学生严格遵守的各种规范和规范制度,合理的约束学生。由于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闹,上课时常管不住自己。而班主任不可能天天跟随其后,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小组中选出学习好,行为习惯好的人担任组长。每个小组的组长只需做好其组内的三名同学的“监护人”,及时的管理和制止组员的不“法”行为,给予适当警告或处理。表现好的进行加分奖励,表现不好的就扣分。如实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表现情况,消除自身不良习惯。

4.小组学习管理:

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导致了学习情况的不同,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跟学生及时沟通和辅导。如果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是四人呢,给每个小组的三个成员找一个小老师即组长,及时解决问题。小组内部在学习上的相互竞争、切磋,即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经证实后可以适当的给与加分。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学生会发现不是“学海无涯苦做舟”,而是“学海无涯乐做舟”。这就是进步卡的魅力吧!小小的一个卡片,却凝聚和体现着学生的努力和辛勤。

第12篇:如何将语文小组合作教学落到实处(定稿)

如何将语文小组合作教学落到实处

为更好的推进课堂改革,探讨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的作用,特别是“小组团团坐”对教学的作用, 真正从实处去落实课堂的高效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是我们当前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从08年开始进行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的实验,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经验,现将感悟和经验做如下阐释。

首先,要把传统的朝前坐变为小组团团坐。

很多教师认为小组团团坐不利于教学。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生在团团坐时会不注意听讲,相对的两个人总是会笑,有的同学身体乱动,非常影响教师上课情绪。但是传统的朝前坐学生就一定认真听讲吗?我们老师在讲课时,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纪律,但是学生认真听讲不听讲,笔者认为教师未必清楚,学生朝前坐,都是看着前方,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张张看似听课的脸,但是真听不听,只有学生知道。而团团坐,因为这种特殊的坐法,只要学生一不认真听讲,教师马上就会有关注,虽然会打乱我们的教学进度,但是笔者认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团团坐比朝前坐更有利于老师关注学生,更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虽然合作学习“团团坐“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学生看黑板的问题,但是团团坐比传统的朝前坐还是更有优势。根据社会选择理论和互赖理论,它可以让学生更有归属感,能够从小组同学那里感受到关心。

其次,在语文教学小组合作中我们到底要关注什么。笔者想就以下十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小组合作的一点认识。

(一)、我们要关注小组合作中团队建设的工作。小组合作重在团队,因此团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团队建设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小组长的确定,小组长的职责。

2、小组团队任务的分工。

3、小组的组名、口号、奋斗目标、个人的目标。

4、小组工作日志的完成(了解小组内存在的情况)。

5、小组考核的制定和实施。

6、小组合作讨论的流程和展示。

(二)、我们要关注小组中学困生的成长。小组合作最大的目的就是帮助学困生,如何帮助学困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困生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去做

1、找帮扶对象,一对一辅导,特别是对于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效果很好。

2、任课老师要多关注,上课多提问,在展示环节我们可以鼓励学困生展示,语文的特点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说,就给予加分鼓励。

3、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状态,家长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

(三)、我们要关注尖子生的责任。作为本组的尖子生我们必须要培养他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不仅仅是他自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担负起帮助学困生的重任以及跟该家长的沟通。

(四)、我们要关注中间生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学习在学习上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中间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我们教师要引导中间生的学习习惯,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去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教师要关注小组合作的质量。很多老师在讨论环节的设计上总是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我觉得小组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一定难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另外简单的知识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讨论的问题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主问题,小英子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们很快的找出来,并且分析得很到位。

(六)、教师要关注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能少讲就少讲,要更多的去引导学生,学生们会的知识点不要讲,学生难懂的问题要重点讲。

(七)、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知识的引导。我想在课堂中,我们更多的去引导学生,而不是去一味的去给自己的学生灌输知识,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在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仅仅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所有的问题都有学生去解答,学生积极性很高。

(八)、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的检测。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会更有效的检测出学生本节课听讲的认真程度,也能够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九)、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小组合作非常看重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客观公正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对小组的奖励无疑将会对小组团队的凝聚力有很大的帮助。

(十)、教师要关注小组间习惯的养成。小组间习惯的养成,包括上课的坐姿要端正,回答问题要用普通话,在展示时表达清晰,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在自习课上要有自己学习的习惯,不乱说话。

三、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

前置性作业(预习)――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或引发学生思考 )――出示学习目标(检验本节课的容量和完成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引导)――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或老师释疑解惑)――学生进行本节课总结(教师或学生补充)――当堂检测(看学生当堂掌握情况)。

这是笔者在近几年对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一点感悟,但是要想真正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还需继续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13篇: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摘要: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需要合作。交往和合作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主流创造方式之一,也是人的素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需要合作。交往和合作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主流创造方式之一,也是人的素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要合理分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学前分组法和临时分组法。 1.学前分组法

学前分组法就是在合作学习前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因素进行分组,通常是4人一小组,每个小组中有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让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挥.让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表现.最终形成各显其才、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2.临时分组法、临时分组法

就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喜欢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或采用同一种学习方法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精选内容

精选合作内容是小组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笔者认为,对于语文课而言,具有合作价值的内容应该具有下面的两个特点: 1.内容可具体分解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因此,那些内容可分解,即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内容有探究价值

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内容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第14篇:一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说起合作学习刚开始我总是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自己还管不了自己,什么都不懂,根本不会合作。其实,专家研究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合作选择的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通过与同伴合作解决,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合作本领。学习和游戏是相通的,在担任了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任务后,我明确了任务,我也要教会孩子在学习中的合作,帮助孩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回顾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们一年级的做法:

一、识字学习中的合作:

1.找生字词:同桌对照一下找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一起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商量一下该怎样组词正确。这是最简单的合作,孩子们都愿意去做,且都有能力做,可以说是简单的合作热身。

2.学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以后,同桌你读一个,我读一个,如有不对的地方给对方纠正后再让对方读一读,读完后同桌交换读。这个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检查监督的过程,这是要求稍高一些的合作学习。

3.去掉熟字读生字: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这些字是怎么记住的,然后互相读给对方听;或小组内说说科学记字的方法。

二、写字中的合作:

1、同桌一起空写田字格里的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字经验,如果写的一样就说明正确,如果不一样讨论一下错在哪里?)

2、同桌把生字卡片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对方听,即巩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词,又互相补充了对方认识。

3、小组互相监督平时的读写姿势、纪律情况、发言情况等,周五班会上学习习惯互评打分。

三、朗读训练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一年级语文教学特别注重朗读的训练。在读中记忆,能积累语言;在读中思考,能锻炼思维。但是,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热爱朗读,是一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可是,传统机械式的朗读教学法,难免受到学生排斥,让他们产生厌倦情绪。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朗读,让组内的小伙伴人人参与,进行表演读、分段度、比赛读、角色扮演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是高效而科学的训练方式。在课堂中的朗读训练时,可以首先以师生的合作为示范,如在上第二册识字六时,为激发学生朗读的愿望,我先采用师生合作读的方式,我读一行,学生们读一行,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趁着这个劲头,立刻开始相同方式的二人一组合作读,学生们人人参与,互相带动,课堂上再次书声琅琅。

四、阅读学习中的合作: 1.同桌对照一下自然段序号标注的一样吗?不一样的找一找问题在哪儿? 2.同桌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马上给对方纠正,然后再读这个地方。 3.小组内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纠正后再读。 4.小组内分较色朗读,小组长分好工。(为今后真正的小组合作打基础,树立小组长威信)

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合作学习,我把竞争也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快速记住汉字,在合作与竞争中正确阅读课文,在生生的互相帮助和提醒中不断进步,这样的上课效果甚佳,我发现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这一刻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维得到最大发挥,记忆也特别牢固。

实验这段时间,我的真正感受是:我要坚持下去,尽快让合作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低年级的学生不是不应该合作学习,而是合作学习的习惯应该从低年级抓起。 今后发展的方向:

1、合理安排各组成员,提高组员合作信心。在进行全班座位编排时,我首先按照全班学生学习水平、性格、能力等因素调整5个竖排小组,每组选定小组长。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和语言能力有限,小组合作学习,多以2人一组开展,所以,我同时综合考虑了前后两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做到合作的2人能够互相帮扶。

2、要求明确,合理分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所以,我通过直观的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并且,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会首先把合作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向学生交代清楚,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难以达成,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我会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在需要和适合合作的教学环节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探索和展示的机会。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及时对每个小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在一起建构起新的知识框架。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交流的平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一些自己不知道而可以从其他学生那得到知识,或是那些知道的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作了迁移,重新将老师的提问建构起学生的回答语言。另一方面,小组学习达到了不同水平能力学生的均衡。好的学生带动了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避免了课堂教学只针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同桌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交流,“你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我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交流之后就有了两个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其三,增进和周围同学的感情,使学生良性竞争。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我观察了一下,每一张小脸都是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再也没有为老师没抽到我而发出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也不会为自己的胆怯而感到懊恼。 虽然,他们还只有一年级的学生,看起来比较稚嫩,需要大家的关爱和帮助,但合作学习可以让他们在合作中得到经验的分享,在合作中促进学习,在合作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在合作中得到成长。

第15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我们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年有余,我也在课堂上坚持运用。记得最初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不透,课堂上“回答不出来不要紧,可以小组讨论一下。”于是小组同学都把头凑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至于有没有结果,至于每个同学是否会预习,是否会讨论,自己也不太清楚,显然是 “形式上围桌坐,效果上难突破”。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听课,我才知道了课堂上应先让学生独学,接着对学,然后再群学,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

独学就是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独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独学是指基于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是借助自己的所学知识、已有经验、体验和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感知、选择、处理信息等的知识建构,并从中获取所得和发现未知问题。独学是对学群学的基础。

对学就是一对一的交流学习,就是结对子学习,就是互相帮助的学习。对学即“兵教兵”,将自己的思路、困惑与其他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以期达到初步完善思路、解决困惑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

群学就是群体学习,小组学习。我在教学时是以四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群学就是将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组内、组间,直到班级里去寻求解决。

独学是对学和群学的先决条件。独学中产生的疑问首先通过对学来解决。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小组内部或小组间进行更广范围的群学。

一、我的收获: 记得去年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首先在班级中按座位给学生分了4人一小组,让他们自己给小组起了组名,制作了小组名片,小组合作试验开始了,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经过同事的点拨,我才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4人一组的他们还不会合作,因此导致课堂上人人都在说,人人都没听。后来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要求一人说,另一人听,并进行监督评价或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例如,讲“6的组成与分解”时,每人只发给3根小棒,并启发学生:我们需要6根小棒,可每人只有3根怎么办呢?这就促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学习过程是需要合作的。

一个多月过去了,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了,我再次过渡到4人组,这次我根据前一个多月的观察把学生按优、中、差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一个发言大胆、善于思考,让他们去带动本组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合作学习过程,优生自主探究合作,进一步提高交往、协调、创新的能力,中下等水平学生接受老师的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同样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新理念。„„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本学期,由于刚开始的几周学生上课秩序还不太好,对各方面还不太适应,因此,只在教学中进行听、说、写等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的是独学,没有进行对学、群学。到了十月份,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于是我在课堂上逐步开始运用对学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也在对学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发言,纠正、补充别人的发言,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学会了对别人的答案进行质疑。这些都令我非常高兴,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

二、我的困惑:

1、独学时学生还没有认真阅读课本,就匆匆忙忙地完成书上的练习,以完成练习作为目的。

2、在对学时,同桌互抄答案,没有真正地做到互教;还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互教”。

3、群学时个别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出现事不关己的“溜号”现象。

总之,无论是哪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发挥“查”的作用,通过巡查准确把握火候,控制好流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利用好学习小组。努力做到“三学”各有各的目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无论哪个流程,全体学生应该是人人都参与、时时在状态、步步有实效。

第16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一、教师遵循的六项基本策略

1、先学后讲

2、三讲三不讲

3、强化小组建设

4、强化学习习惯的培养

5、及时反馈矫正

6、加强学生活动案的编写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阶段

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

2、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确用哪些方法学习。

3、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告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目标及检测学习效果的形式。

教师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案,学生参照学习活动案认真读书,完成有关内容。学生根据学习活动案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教师要明确,没有学生自主学习,就没有合作学习,更没有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阶段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学习小组也可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组内交流展示。注重学社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有效的探究能力。

第三环节:展示反馈阶段

每个小组把自己组的研究意见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交流过程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 第四环节:拓展提升阶段

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的收获,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研讨、展示、评价过程中,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适时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思路、过程、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阶段

这一环节,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进一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采用教师提前设计的课内题目进行,既是对本节课一次系统总结,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后的一个把握,以便及时补充反馈。 第六环节:小组评价阶段

每次小组活动后都要及时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另一方面,对小组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小组合作的评价是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评价。教师在过程评价中,不仅要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经常开展小组评价,使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的情感合作和认识合作。采用评比记分的机制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

第17篇: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现在,我国教育正处在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轰轰烈烈开展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大力发展有效、高效课堂。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显现出现代教育的人文性特点。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便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现代教育的人文性特点,我认为应该构建一种与时俱进且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人文性两者共同要求对学生应该采用孤立的教育和评价方式,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无论是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机制,都是提高教学和教育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教育评价方式。可以说,鼓励机制的建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这是因为,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育成长期,他们的心理、生理方面比较脆弱,人文性的评价、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让这一特殊时期的学生健康且迅速的成长。生理学的角度如此,教育学的角度也是这样的: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和谐的交流关系,科学人文的鼓励性话语,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评价机制不适应现代教育,一味的鼓励教学,也不能真正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那么我们该将怎么办呢?

古人云:过犹而不及。凡事都要有个度,一味的批评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满堂的表扬声致使学生失去了是非观。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行新课程改革,真正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主张:抑扬有度,因生施评。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说整合以上两个极端的评价思想,但它并非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效果基础之上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18篇:小组合作、竞争教学

“小组合作、竞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案例

未来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的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分工、协调、合作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这种人才源于今天的职业学校培养。“小组合作、竞争”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合作行为与团队精神的养成。2016年秋季学期我担任汽车95班《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该班28人,全部为男生,为工学交替一学期返校的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性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开展了“小组合作、竞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具体做法

1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基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就能够完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分组遵循的原则就是要发挥出学生的最大优势。要求尊重学生的分组意愿,充分考虑到整体的平衡,按照“组内质异,组间质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良好的合作小组,小组的规模一般安排在8~10个学生左右。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且各组间学生的成绩,能力尽量平衡。这样有利于各组间的公平竞争,使班级的学习气氛更浓。

2、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是重点。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恰当。我们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我认为在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又要研究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既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性,又要关注合作学习的适宜性。(1)、选择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一节《电控发动机整体认识》的这堂课上,教师先请四个小组合作观察发动机台架,和传统发动机有何区别?当自己觉得有结果时再在组内进行交流。课堂上教师观察到学生独立思考时大约用了2分钟,然后开始组内交流,又不知不觉10分钟过去了,这时教师与教师助理在各组巡回指导,讨论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展示,教师点评。整个这一过程大约30分钟。(2)、选择教学内容开放性问题。以开放性教学内容为载体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在《电控发动机构造诊断》的教学内容上,用发动机加速无力的真实故障现象引入讨论,是空气给系还是燃油给系的问题,还是其他系统的问题,通过学生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在逐一梳理、总结,使学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开放性问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不相同的;开放问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好的开放性问题应满足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中全部或数个。

3、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是方法。(1)、教师对小组的认可不能单纯凭一份材料,还应该考虑附加分或参考分,即随机抽取小组中的一名同学对本组提交的成果做出说明或解释;我们还可以把集体提交的方式改为随机抽取的方式,也就是每一个组员都形成成果,用计算小组积分的方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2)、游戏竞赛。在小组合作之后,用具有竞争性的材料组织学生的学习竞赛活动,借以检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一轮游戏结束后,借助答案单检查正确答案,并记载得失分情况。然后由数字居中的的学生开始第二轮,依次类推。游戏结束后累积原合作小组学生在不同竞赛方阵中的积分,依此形成小组积分。(3)、随机提问小组内的任何一个成员,由他们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这样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好好学习,这种由集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4)、个别测试。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但检查学习质量时,应让每一个成员独立操作,并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定小组成绩。(5)、小组自评。为保持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情况。自评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进行有效的合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小组合作成功的经验具体表述出来,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为以后各小组活动提供指导,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鼓励小组成员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研究制定本组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4、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解决是关键。(1)、每个学生都要有独立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有组内、组间展开热烈有序讨论的时间与机会,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

2、让组长学会接纳他人。例如:如何在小组内分工,如何处理小组讨论,当别人发言时如何倾听,如何补充意见等。

二、取得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诱因。要想达到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竞争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完成,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供相互学习反馈、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直接、更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同的等级,在心理上,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友好关系,更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师生处于积极状态下,相互配合协调,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而且在思想情感上、合作技能、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中,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小组成员通过对活动内容、动作要领等进行讨论、争辩,表达以及倾听同伴的意见,可以互相观察、互相表演、互相纠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共同提高。

3、增加合作竞争机会、建立团队意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竞争的意识,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中学习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小组合作学习通常都是以几个人的小组为单位,带有集体性质,需要组员们树立“荣辱与共”的团队意识。

4、创设民主学习环境、培养创造能力。

要积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任务不是臆造或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引导者,将学生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环境之中,思维十分活跃,易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下,强调发现知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通过团体合作、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讨论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竞争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在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只有经过反复打磨,精雕细琢,才会使其更加趋于合理与科学,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得以提高。

第19篇:小组合作教学心得

小组学习中“说”的引导

———教学心得

城区小学田姬善

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已经几个月了,可是我感到学习效果不是那么明显,这可能是每位老师初用新教法都会经历的时期吧!特别在以自然段为单位让学生总结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的时候,学生说的知识点无非是读写生词,短语,主要内容 ,同学们不想开动脑筋也不敢大胆说,有时学生在总结知识点时方式比较单一,我想这时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思维一点一点引到更宽广的空间,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一位同学认为我们在本段应该掌握“人声鼎沸”这个词,我顺势让他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并用这个词造句,请他让可能没掌握这个词的小组内的成员造句,让全班同学写出自己造的句子,学习伙伴相互交流。接着我又请他把刚才的说话流程作为范本完整的复述一遍,让其它同学参考,后来我发现同学们的说话方式开始变得多样了,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我及时的表扬,对每位同学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鼓励,对团结认真的学习小组加以褒奖。无形中同学们渐渐有了质的提高。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思维的一种提升途径,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提示或赞许,同学们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大胆的飞翔。

第20篇: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二年级一班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自开学到现在,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开展了一个月的时间,说实话,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是刚开始我们都觉得无从下手、一头雾水,好在我们各班任课老师在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地对小组合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势如破竹,蓬勃发展。下面我就说说我在我们班开展合作教学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说说取得的成绩。

1.划定小组,确定小组的成员。我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性格、身高、视力等多方面综合权衡,确定小组成员,并为每个成员编号,以便于管理。

2.制定了小组评价机制。任命小组长为记分员,小组长负责根据小组成员在听讲、纪律等方面的表现给他们相应地加分或者减分。小组长每天给成员计算一次总分,评出一名小组之星。一周结束,计算每个小组所有成员的总分,评出冠军小组和亚军小组,给予相应的奖励。我们班上个周的冠军小组得分是阳光组,得分是51分。亚军组是团结组,得分是48分。

3.初步规范了学生的课堂语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比以前更规范了,更有集体意识了。比如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主动地说“我代表某某小组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完毕,哪个小组还有补充”、“请大家跟我看课文的第几段”等等这样的规范性语言。 4.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识记生字的环节,我让前后两名同学互相检查字词,一个读一个听,或者在小组内轮流开火车读词语,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对于一些适合分角色朗读的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然后个别小组在全班展示,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再就是一些有价值的、学生解决起来有难度问题,放手给小组讨论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2.小组合作学习有形式化的苗头,通过课堂观察来看,小组讨论时只有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发表意见,而其他成绩较差的成了旁听的角色。小组交流汇报时每次也是固定的几个同学起来汇报,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

3.合作点的设计还不够灵活。目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主要集中在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交流识字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问题上,

4.小组长的责任意识不够强。经常忘记自己的职责,只顾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课堂上有些同学听讲不认真,小组讨论时有些同学发言不积极,小组长经常置之不理。就拿每天把小组成员的得分登到墙上的表格这件事来说,老师提醒了就去做,不提醒就不去做,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

总之,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较差在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去引导学生,并持之以很,相信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实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班上的每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