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简约化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4 07:45:4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堂教学简约化

追求数学课堂的简约化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喜可贺。然而,现在的课堂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课堂教学越来越现代化,投影、录音、多媒体等更是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加上盲目的模仿、跟风,什么小组合作、过分强调生活化、过度渲染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使课堂成了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其实,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非常简单,学生学习非常轻松,让数学课散发数学特有的魅力正是数学教学应该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让数学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数学课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境界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人心旷神怡而又回味无穷。才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

下面我就以课堂中的一些案例,谈谈个人对于简约化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目标要简洁明了。

教学目标要实实在在,可以达成。时下许多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不切合实际,面面俱到,从双基到情感、从能力培养到思想教育、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可谓林林总总,一网打尽。一节课的目标果真要这么多,都能实现吗?毕竟只有40分钟呀!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双基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者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而第三个目标又是隐性的,情感目标渗透于前两个目标中,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即可。 至于第

三、四条内容教师只要心中有数,不必写出。试想一下:前面的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岂没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要简约充实。

课堂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抓住课的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既充实又简约。其实,就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而言,它的最高表现形式都可以表现为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有何用,三个问题也构成了数学课认知冲突的主线。教师若能居高临下地抓住三大问题,教学内容处理一定会得心应手。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加法的认识》时,他没有对加法的外延作过多的拓展,只是先找三个学生往前站,再请出两个,让学生观察一共有几个,怎么知道 ?这样引出加法,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接着又找两个学生摇绳,一个跳绳,让学生想几个学生在玩跳绳,怎样列式,再让学生说

2、

1、3分别表示什么?进一步加强了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这样分两步将加法的含义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游戏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位老师将教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出发,主题鲜明,教学效果颇佳。而有的老师在一节课里这样也想教,那样也想让学生了解,总想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很臃肿。结果学生是这样也没学好,那样也没掌握。

三、教学环节简化自然。

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事情(这里的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而是方法的简单),由于教师的设计使许多原本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我们何必设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环节让学生钻,不真实的情境只会让学生感觉虚假。别忘记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中的求平均数。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根据4位男生和5位女生踢毽子的个数,分别求出男、女生踢毽子个数的平均数。对此,在教学中该教师首先请学生看了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该校的体育教师带领4男5女9名学生到体育馆,按照4名男生5名女生的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的进行踢毽子比赛。真难为这些学生了,演的同学要踢到导演安排的个数,看的学生边看还边为数着录像中同学踢的个数。这样等学生踢完以后,教师才出示问题:你认为男生与女生谁踢得好一些呢?教师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求学生说出通过求男生与女生的平均数的方法来确定水平的高低,但是学生并不因为你放了录像给他看就跟着你的思路走。问题一提出,下面立刻炸开了锅,生1:男生踢得好,因为男生的人数少。生2:女生踢得好,因为女生踢的姿势漂亮。生3:我还是认为男生踢得好,因为踢毽子女生天生就有优势,男生能踢成这个样子已经非常不错了。生4:我认为差不多,因为女生踢得多是因为她们人数多,男生踢得少是因为他们的人数少„„尽管有很多人回答问题,但对于老师来讲真正回答到点子上的一个也没有。无奈之下,老师只好直言相告:要比较男生与女生谁踢得更好,应该通过分别求出男生与女生平均踢了多少个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仅这一环节就用时7-----8分钟,而教师安排这一环节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目的,教师却故意与学生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四、教学媒体简单实用。

运用媒体,是辅助教学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往往在有些课堂容易使之“异形”。本来用小黑板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用课件;本来用powerpoint课件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用精美的多媒体动画。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了,可是看课件被当作看电影,削弱了课的主题。实践证明,我们的大多数数学课堂,还是使用常规资源来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只要认真吃透教材,把握学生,常规的教学媒体使用得当效果毫不比多媒体教具差。有时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照样能使课堂成功、出彩。当然,这不是否定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是对多媒体教学应采取理性的态度对待,不能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现在常见的课堂三“无”现象(无板书、无看书、无书面作业)恐怕多少也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滥有关。并且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大有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之势。

五、教学语言简要流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如果能够言简意赅,简要流畅,那么就会给人以明亮清澈的透明感。学生也会心旷神怡。下面以教学中常用的三类语言分别举例剖析说明。

1、问题语言导向明确。

例如彭老师上的“合理安排时间”一课,在让学生设计一种能最快喝到茶的方案时,只用了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把学生的活动交待清楚了。 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最快要多少分钟才能沏好茶?

2、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

3、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

数学课的评价语言力戒廉价表扬、肉麻吹捧。要真实坦诚,恰到好处并且客观,这样的语言才有份量。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教师教学个性与风格充分展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追求简约化课堂的过程中更为重要。它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激励、召唤、调节、启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需要不断磨练教学语言,使之走向高度凝练、成熟,具有大家风范与个性神采。

简约并不简单。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数学,丰满境界。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数学原本很有趣,课堂本应很简约!

推荐第2篇:简约化数学教学的探索

简约化数学教学的探索

摘 要近年来,“减负增效”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而简约化课堂的构建是“减负增效”的一条重要捷径。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认识,通过研读教材、编写学案做好课前准备,并以清晰精练的教学主线、教学内容和时间控制构建数学课堂,同时锤炼简捷思维、筛选典型例题、塑造直观形象提高数学教学细节的简约化程度,推动数学课堂教学化繁为简,实现“减负增效”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简约化 有效性

简约化数学教学不仅能节约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克服学生学习数学时可能出现的畏难、焦虑心理,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和数学学习的高效化。然而目前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迷失了方向,过分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互动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大量的课堂活动,以期增强教学形式的多元性和活跃性。当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联系程度较低或学生的学习能力跟不上这些活动时,数学课堂将可能出现各种低效现象,造成教学上的本末倒置。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调整教学理念,追求简约、轻松、求实的教学境界,从实质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实践原则

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提出,为了实现最优化,教师在设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策略、评价方式时都应将简约作为重要的执行理念[1]。简约化数学教学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师在深入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应通过有选择的放弃、有目的的筛选和有深度的提炼,以更自然、经济、实用的方式呈现教学语言和教学行动,推动数学课堂走向简洁、清晰、明确,并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实现简约化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在实行简约化数学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既能够跟上课堂进度,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所设置的“挑战性”内容要适合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期给予学生学习自信的同时激发其求知欲。

二是直观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简约化数学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直观的描述建立数学内容的清晰表象,并尽可能地将数学规律或相关的图像呈现在学生眼前,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进而强化其理解数学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三是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的知觉状态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比较容易形成学习枯燥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为了实现简约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客观认知因素和学习情感因素,在教学及交流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课前准备

1.研读教材,明确教学主线

数学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相关教材在编排上往往有明确的编写主线,呈现出结构化的特征。数学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深入研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抓住教材主线及关键内容,提高教材的分析高度。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Sweller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具有有限性,当所有活动所需的认知资源总量超过个体所具有的认知资源总量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降低学习效率[2]。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较多的资源分配到较为重要的活动中,通过有目的的筛选来细化教材内容,以期提高重要活动的效率。当教材表达的精简度较低时,教师应提取出关键句,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关注度;当教材总结不够深入和全面时,教师应适当进行延伸,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当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且不易理解时,教师有必要将其单独列出,进行针对性讲解;当教材内容次序缺乏条理性时,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框架,建立新的教学内容结构。通过有目标地梳理知识体系,教师能更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形成明确的教学重难点,为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2.编写学案,明确知识结构

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知识构建而编制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学案作为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应用。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学案编制都是以年级为单位,由教研组共同合作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案与教案之间的区别,并对学案进行简化,合理调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部分的比例。例如,在“课堂检测”部分,教师应紧紧围绕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置简单、明了、直接的检测题目。题目数量应不超过3题,避免课堂检测过于繁琐[3]。

三、简约化数学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

1.以清晰的教学主线贯穿数学课堂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逐步讲解概念、定律、例题、习题,形成全面而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但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不断走神,实际教学效率较低。除了数学知识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刻板等原因之外,还受课堂知识主线的影响。为了形成简明清晰的教学主线,实现简约化数学教学,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紧扣重点,梳理教学问题层级。课堂教学的展开需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则又能够细分成多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为了构建简约课堂,教师应深入掌握这些小问题之间的层次关系,形成精简高效的问题层级,进而层层深入,最终引导学生解决核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果教师没有形成重点分明、层次清晰的教学问题,而是平均分配课堂资源,将可能淡化主题,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无序,且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降低课堂学习实效。二是留足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交流以及调查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及学习需求等情况,进而将主要时间分配到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上,同时大力削减课前导入阶段、过渡阶段的时间分配,从时间控制上实现数学教学的简约化[4]。此外,教师还应适当简化教师讲解环节,将时间从繁复的理论知识讲解转向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索和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以精练的教学内容充实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的高低并非由内容大小、时间长短来决定,而是取决于知识量的有效性。然而不少教师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认为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越多,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会越高[5]。这一理念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加大学生的认知负荷,引起对数学学习的消极情绪。为了知识量的有效性,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条理、结构和活动等方面着手,对课堂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

一是提高教学内容的条理性。“条理性”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心理的认知顺序。教师在构建简约化数学课堂时应结合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例如从已知的经验过渡到未知的知识、从具体的例子过渡到抽象的定理、从浅易的题目过渡到高难的题目等,以促进教学内容规范化和法则化。其次,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顺序,结合学生群体现有的数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习惯倾向等调整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精简化,提高知识量的有效性[6]。

二是增强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碎片化的课堂知识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凌乱、繁多且琐碎,不仅耗费课堂时间,而且减低教学实效。为了避免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教师应建立简约的知识体系结构,以核心概念、重点解题方法等作为体系中心,整合零散的知识碎片,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条理化。这不仅能有效简化课堂知识体系,而且能培养学生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是提升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在数学课堂上,长时间的持续讲解容易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倦怠感,形成沉闷、枯燥的学习体会。为了提高课堂的简约性和生动性,教师应结合现有条件设计一些简明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并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建构清晰明确的知识体系,探索知识应用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3.以严谨的时间控制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无效知识过多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方向和深度,且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课堂热闹充实但缺乏实效。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传授有效知识,以防教学中因无用知识而导致的无效劳动。教师构建简约课堂时应密切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等,精心计算和分配课堂时间,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容量,使课堂知识量、能力量和训练量处于合理范围内。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时,会感觉时间是“一日三秋”;而当学生感到焦虑疲惫时,就会对时间感到“度日如年”。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保持学生课堂的轻松和谐状态,使学生在安全放松甚至是享受的状态下学习,其专注时间也会相多延长,用于学习的时间比就高,学习效果就好。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时间应该保持在25分钟左右最好,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掌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7]。

四、简约化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1.锤炼简捷思维,实现简约化思考

简捷思维能让学生快速地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内容,并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归纳后,掌握信息的核心和本质,从而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各类数学问题。教师的简捷思维有利于简化数学课堂的流程,不仅能引导学生快速了解重难点教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师对课堂动态资源的把握能力,捕捉师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并及时调整教学手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秩序性。简捷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学习习惯,以期正确、迅速地利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引导学生快速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锤炼简捷思维,尤其是在课前规划教学思路时,应注意抓住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关键定律等,削减旁枝末节,提高课堂教学主线的清晰度,突显教学主体。教师还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通过自我反思、教法对比等方式,了解自身教学的不足以及其他教师的简捷教学方法,探索最简捷、最高效的教学途径。

2.筛选典型例题,实现简约化示范

典型例题或事例往往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典型例题或事例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筛选出典型例题、习题和事例,以实现“简约化”教学。教师应深度挖掘例题资源,综合重难点知识及学生对公式定律的理解度,筛选具有针对性的关键例题,在课堂中着重分析,而对次要例题进行削减或让学生课后练习。这将形成具有简约性的解题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智力,强化解题能力。典型例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答,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提升他们对于高中数学问题的探索兴趣,进而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塑造直观形象,实现简约化认知

抽象化、符号化是高中数学的特点,对此很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把高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遵循直观性原则,即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依靠课堂呈现的直观形象,进而形成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理性认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目的。直观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观念和意向,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能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程度和应用程度,并提高思维策略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具有针对性的直观模型、生活事例、典型例题以及历史案例等,塑造直观形象,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简约化。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10).

[2] 庞坤.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效益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3(7).

[3] 李玲玲.试谈“图形直观”的表现形式及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23).

[4] 朱长江,郭艾.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5).

[5] 张胜利,孔凡哲.数学抽象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

[6] 刘岳,康翠.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25).

[7] 龙宝新.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理论架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8).

【责任编辑 郭振玲】

推荐第3篇:我的简约化物理教学

我的简约化物理教学

简约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上摒弃繁琐和多余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过程,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倡导简约化教学,有利于从教学规律出发,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改变重手段、轻目标、重形式、轻内容的现状;有利于改变师生生存状态,把师生从过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实施简约化教学,需要建构学为主体、效率优先、多元生成等观念,并在教学准备、实施、评价等环节采取有效策略。

两则案例带来的启示

1:曾有一位中学老教师代人上语文课,一到教室便自称“不会上语文课”。看起来也是这样,他上课从不带语文书,似乎也不备课,很少讲什么内容,大多数时间只是捧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阅读和体验”。对学生,也不提多少要求,只是让他们自己读课文然后写感受,再把所写的体会贴到教室墙上,署名与否自便。一开始写的人并不多,老教师也不说什么,仔仔细细看墙上的“习作”,用红笔把写得好的地方划上圈,在有疑问的、句式不好的地方打上问号,间或在旁边写上几句话。渐渐的,墙上的“体会”越来越多,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每个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提高。

2: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初中二年级的历史课与社会课,教师为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一味强调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查资料,提问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节课有上网查资料,有小组讨论,有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看似花样繁多,但学生反应平平。随堂听课的一位资深教员担忧:一味追求学习形式上的所谓变革,课堂上热热闹闹,但一堂课下来,教师展示知识以及价值引导的作用都没能体现,教师的特色和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学生既没有得到什么知识,学习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 两则案例,两位教师,教学一简一繁,效果一好一差,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颇多,再联想到人们对“公开教学”的种种质疑———长期酝酿、集体备课、反复试讲、滴水不漏、无法推广,痛感我们的教学必须改变现状,寻求突破,简约化教学的思路便是在这种背景下思考的产物。

说到简约,容易想到简单。《现代汉语词典》对简单的解释有三:一是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二是经历、能力等平凡、平庸,如“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三是草率,不细致,如“这个人做事简单”。简约主要取其第一种涵义,同时,简约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简洁与明了,更体现在内容上的丰富与深刻,即言简意赅,文约义丰。“简约而不简单”,这是一句广告语,昭示的是一种形神兼备、返璞归真、大智若愚的做人、格物的高远境界。

力避繁琐,崇尚简约,已成为一种时尚追求。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处处充斥着繁琐、臃肿、复杂和形式主义。笔者提出的简约化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上摒弃繁琐和多余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式,简明目标,简化内容,简捷过程,简要评价,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效果。

许多教师在教学手段和形式上“苦心经营”“,无所不用其极”,对教学目标及内容,却关注不够。观摩我们的课堂,往往看不到灵动的思维、深刻的情感和得到提升的价值观,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夺人眼帘的往往是蹩脚的启发、廉价的表扬、“热烈”的讨论、花哨的板书、琳琅满目的教具和“贴标签”的思想教育。我们倡导的简约化教学力图改变这种现状,锁定目标,突出内容,摒除过于繁琐的教学设计,手段和形式紧密服务于目标和内容,追求教学效果的达成度和最大化。

任何教学行为的发生都有价值观念的支撑。有效实施简约化教学,必须建构相应的观念。 1.学为主体

不少教师的教学之所以走进繁琐、复杂的“死胡同”,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教与学的主从位置是颠倒的,教师与学生的服务关系是颠覆的。他们把教作为根本,视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只不过是“烘托”他们高超教技的“陪衬”和“工具”,因此,他们要“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卖弄”自己的丰富“学识”,“显示”自己的组织“能力”,把原本并不复杂的教学搞得异常复杂。实施简约化教学,就要真正确立学为主体、教为服务的思想。

2.效率优先

实施简约化教学,确立效率优先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就在于我们过分看重了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只算投入,不计产出,过于推崇“大炼钢铁”、“挑灯夜战”、“题海战术”“、做总比不做好”等“苦干”、“蛮干”的方法和态度,缺乏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另外,一说到简约,就有人会想到简单从事。其实,实施简约化教学,不是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也不是缩减教学内容和过程,更不是把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在耗费最低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学生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多元生成

简约化,就是要留下空间,鼓励“布白”。以往的教学,看重结果,轻视过程,强调预设,忽略生成。教学前,要撰写详细的教案,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周密规划,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事先想到,甚至具体到提什么问题,点谁回答,怎么板书,用什么表情,都要一一设计。教学中,不容许出现“柳暗花明”的“岔道”,更不容忍出现“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完全按照事先的“闭门造车”,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学后,就采用课前设定的“标杆”来衡量成败,评价优劣。这样的教学,程式化,模式化,忽略了课程的“生成性”和教学中的“不确定性”特征,束缚了师生的智慧和才情,压制了课堂的张力和活力,与时下倡导的课程改革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实施简约化教学,必须建构多元生成的理念。

(二)实施重要策略 1.教学准备的简约化

预设目标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做到简约化,关键是对教学目标进行清晰厘定,区分类型和限度。首先,要区分课内目标和课外目标,不能把原本应由课外完成的目标放在课内,造成目标膨胀和臃肿;其次,要区分达成目标和方向目标,诸如“培养能力”“、形成人格”等只能作为一种方向目标,如果两者混淆,则会脱离实际;再次,要区分实然目标和或然目标,实然目标是通过教学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或然目标则是学生通过自学、体验结合自身实际有可能达成的、拓展性的、个性化的目标,如果两者混淆,就会拔高目标,且“一刀切”。新课程实施后,许多教师在预设目标时,每节课都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建构,混淆了目标类型,夸大了目标限度,造成的结果是:要么追求面面俱到,处处是重点,结果反而没有了重点,目标达成程度不高;要么定位过高,把方向目标当做达成目标来追求,或把原本是课外的、拓展性的、个性化的目标揉合到课内统一的目标中去,使目标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因此,目标不在多,而在精和实。

设计过程是教学准备的又一个关键环节,包括方法选用、内容安排、流程控制等的预先设定。要做到简约化,关键是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不纠缠于枝节的设计,不偏执于某一方案的执行,有应对课堂生成的心理准备和大致思路。

撰写教案是教学准备的重要体现。过去,我们太过注重教案文本的外在价值,要求教案要详细、工整、新颖(形式上的),甚至牵强地把书写教案的情况与教师工作态度、业务素质挂起钩来,不少学校依然保持着定期检查、评比、展览教师教案的可笑做法。事实上,教案的存在价值主要是帮助教师记忆,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出现“暂时性遗忘”。教案内容可以记录于内心(前些时候有报刊探讨过“零教案”),也可以用文本体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学生、学科和教师自身特点灵活选择。因此,用不着为撰写教案设置太多的要求、标准、模式等条条框框,把问题复杂化。

2.教学实施的简约化

教学实施的简约化,关键是要掌握住几个抓手:

一是锁定目标。要强化目标意识,内容、方法、手段和过程等教学要素紧紧围绕目标来运行,偏离、模糊目标,就会使教学走向复杂和低效。

二是简化内容。读书不是为了把书读厚,而是为了把书读薄。现在许多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抓不住重点,“故意”“为难”学生,把原本简单的内容讲得过于复杂,并大量增加内容,搞“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三是简便方法。传播内容,有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和“浅入深出”等几种方式和运用方法的境界,最值得推崇的是深入浅出,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浅入深出”。能用语言和板书解决的问题,就用不着非要运行多媒体课件。

3.教学评价的简约化

说到教学评价,我们脑海里总会出现这样的定格“画面”:两鬓斑白的教师在灯下批改着一摞摞的作业,神情疲惫;或是学生面对作业本上的大红“X”,满脸沮丧。这样的评价花费时间多不说,效果也很差。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学”,而不是“创造适合于教学的儿童”,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鉴别,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只要指导思想和目的正确,最简约的方式往往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教师不应被“淹没”在作业堆里,可提供标准,发动学生自查自纠、互评互改,教师适当抽查,腾出精力多做些促进的工作。再如:作业本上,不一定非要留下确定性的评判符号或是大段大段的评价语言,适时地打个“?”或是“!”,简要地写上“真棒”或是“你好聪明”,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体验的空间,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省力又有效,何乐而不为? 新课改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这种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上,即要在单位时间内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如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媒体使用等。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和环节简化。

一、目标简明有效的课堂教学,在目标的设计上应该简明、清晰、具体。说得简单一些,一节数学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双基与情感目标,而这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割裂的。只要双基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情感目标其实就是附皮之毛,渗透于其中,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就行了。

教材的练习题内容少,所练习的内容,问题不够明确,让学生无从下手。在每一个课题的结束时都附带着一些练习,但是这些练习的内容少,只是针对了几个知识点的练习,此外我觉得题目难度的设置也没有梯度性。有些题目开放的范围太大,真正去让学生完成难度很大。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仅仅完成这几个问题去掌握巩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若自己另外设计作业,由于条件限制,只能让学生用手抄写,所以题量不能太多,还比较费力。精选题目,基于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一定的训练题量,又达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感觉很无奈。

简约给人的是明了、凝练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简约不简单,是大气,是深刻,是智慧,是超越。简约数学教学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目标要简明,立足教材,立足学情,有的放矢;内容要简约,经济高效,少而精炼;环节要减少,清晰明快,整体性强;过程要简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方法要简括,灵活多变,彰显智慧;语言要简朴,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一句话,简约教学拒绝繁琐。简约教学需要老师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在简约中能够正确把握知识的本质和学生学习心理及其规律。教师要用深厚的功底,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让学生的思维闪光。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只有在简约中突出凝练,简约中带着思考和智慧,才能真正地彰显数学课堂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地美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式表示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更容易掌握。简约教学是教学的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的思想和艺术。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教学,丰满境界。

主题报告中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特征,简约明了,简约自然,简要到位,简单实用,简练深刻。都是和“简”有关,过分强调简,和课堂中的情况不一样的。所以,简约要警惕形式上的简和表面的简,不要过分强调。教学环节最好是“紧凑有序”;指导“精当到位”;媒体“直观实用”。我认为,在做这一课题时,我们要将内涵和意义进一步研究。研究儿童的学习心理,研究教学规律。在不远的将来,结出丰硕的成果。

推荐第4篇:数学概念教学的简约化思考

数学概念教学的简约化思考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日益更新,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推陈出新,教学辅助工具日渐丰富,使教学过程逐渐走向多样化、立体化、直观化,教学方式选择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由于选择的不慎,反而使教学过程变得复杂、“花式”,这种“花式”教学看上去丰富多彩,直观易懂,而且花样翻新,多彩多姿,但实质上损害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掩盖了数学学科的思维性特征,淡化了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有必要重提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简约.

天津的徐长青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率先提出简约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实,在所有学段的数学教学中都有必要重视教学的简约化原则,这是数学学科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本文拟就数学概念教学的简约化原则和实施方法作以初步探索,以达抛砖引玉之的.

一、概念问题情境设置的简约

数学概念的引入应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现实问题的情境中感知数学概念的由来,这是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第一步.在导入的情境设置上要直观,不绕圈子,应一语中的,开门见山.教师要用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的方式导入新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宜使用过多例子,也不应该使用背景比较复杂的例子.笔者在许多的公开课中看到,有些教师在引入问题时,使用了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展示了一些过分复杂的案例,教学过程引入看上去多姿多彩,富有层次,但却使课堂变成了故事会,电影节,这不但冲淡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违背了数学的简约美.

如在椭圆的方程一节的教学中,有教师采用了我国神七上天的视频画面,视频长度剪辑较长,神七的运行轨迹也不直观,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美轮美奂的视频上,很难将椭圆的相关知识与视频联系在一起.其实过去多数老师使用的两钉一线教具,虽然原始,但简单直接,既反映问题本质,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二、概念体验过程的简约

通过与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强的实际例子,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感知概念,从而实现由直觉到感觉,由感觉认识到感性认识,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情境背后的数学涵义时,教师必须以简洁的启发过程,引领学生的思维.放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任意发散开去,将难以引导思维回流,使课堂教学走向难以预知的方向.

如在引入棱柱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具长方体、五棱柱六棱柱等,提问这些几何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学生观察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之下的一个简约的感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导,动作引导(画图),图形示范,都起到了简单直接的思维引领.在这样的引领之下,学生的直观体验才会具有收敛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思维体验直指数学概念的提炼.

再如,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在新课改人教版的教材中,给出了四个具体的函数:y = x,y = -x,y = x2,y = -x2以及某地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让学生体验单调函数的特征,许多教师在授课时,这几个例子全部采用,有的甚至还要再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去体验体会.其实,在教学中抓住一个或者两个,只要教师语言上引导得当,学生容易感知单调函数的图像特征.一般在教学中能用简单例子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杂的例子,能用较少的例子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更多的例子.

三、概念提炼过程的简约

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通过适当的引导,分化和发现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加以归纳、提炼、概括,使思维由感性过渡到简练的语言概括.

如前述棱柱的概念,师生共同提炼概括,得到棱柱的特征:

①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 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 并且平行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在这个概念特征的得出过程中,学生的叙述可能五花八门,语言也未必简练精确,需要教师在学生有些杂乱的表述中迅速抓住闪光点,加以归纳引导.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小的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在上面的例子教师至少要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 (指着棱柱的上下底面)这两个面有什么关系?② (指示其他面)这些面又有什么特征?③ (侧面)平行四边形的这些公共边有什么关系呢(侧棱)?④ 其他的几何体也具有这个特征吗(拿起另外准备的几何体)?⑤ 这几个棱柱的形状不同,但它们共同的特征又是什么呢?

四、概念定义过程的严谨简约

提炼、概括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后,就到了数学概念产生最为困难的教学阶段:科学、严谨、专业、明晰的数学定义,数学概念的内涵是非常专业、精炼的数学语言表述,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提示和替代.

五、概念巩固过程的层次性简约

数学概念形成后,对数学概念内涵的认真细致的分析、体味,引导学生明确界定数学概念的外延,将严格精炼的数学定义与具体生动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概念学习的重要环节,这就是数学概念的巩固过程.它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明确概念在现实问题中的数学范畴.这个过程原则上应该设计这样几个层次递进、覆盖全面的巩固环节:

① 首先是回归课堂引例,用概念再次分析引入概念的实际问题;② 与概念相关的代表不同侧面的数学问题或者实际问题;③ 借由概念派生的反例作概念辨析;④ 比较容易出现的、由于概念理解偏差造成的错解;⑤ 由概念延伸出的、以典型例题为代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价值体验.

总之,教学的每个步骤都应是简洁的、实用的、具有启发性的,教学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教师教学时还应该做到惜语如金,用最为简练的、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更是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杨仁宽.数学概念课的特征及教学原则,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5.

[2]蒋自军.在简约中走向深刻.江苏教育研究,2010.8.

推荐第5篇:简约教学

1、简约教学的方式:(1)教学内容简要,精辟;(2)课堂环节简单、厚实:(3)教学方法简明、灵活;(4)教学评价简洁、真诚。

2、简约教学。“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简洁与明了,更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思维训练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约教学要求课讲的简单、有条理、更精练、更高效、更艺术。 3.简约教学的方式:(1)教学内容简要,精辟;(2)课堂环节简单、厚实:(3)教学方法简明、灵活;(4)教学评价简洁、真诚。

4、简约教学的精髓。越简越好,简单到不能在简就是极致,就是美丽;简约没有华丽的喧嚣,没有多余的做作,体现的是一种风格,一种内涵,一种气质。简约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境界,表现的是大气、超越、精要、深刻、智慧,而不是华而不实,花样繁多,也不是故弄玄虚的教师表演。

5、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是以徐长青“简约教学”的思想为指导的。徐长青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追求朴素灵动,正本清源,返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使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有效、愉悦、凝练。故而简约教学,是指运用一定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创设情境,选择内容,细化活动,设计结构,使用媒体,指导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期待课堂简洁、明了、凝练、深刻,以求达到自然、高效的教学,其核心指向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故研究中将其具体操作归纳为“双主线简约活动”,以求能形成这一观点下的独立教学体系,并形成对简约教学认识上新的提升。简约教学的内涵是简约,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回归沉淀,简约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简约应成为一种数学教与学的方式。

推荐第6篇:读《简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 余才兵

概念分为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核心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核心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核心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核心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核心概念教学一般都分四个阶段:引入 、形成 、巩固 、发展。

一、核心概念的引入

1、核心概念的引入是核心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核心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要说明“谁”的几分之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明白虽然都是二分之一,却表示不同的大小,所以一定要说明“谁”的二分之一。

2、同时,在核心概念的引入中要格外做到旧知识的迁移。

任何一个数学核心概念都是在以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前一个核心概念是后一个核心概念的基础和推理依据,旧核心概念铺垫不好,就会影响新核心概念的建立,如,在“整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概念;由“约数”导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引出“公倍数”,再导出“最小公倍数”。 在几何知识中,由长方形的面积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

3、最后还可以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便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互为倒数”这个核心概念时,可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11/9??,算后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象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它如比例、循环小数、约分、通分、最简分数等都可以从计算引入。

二、概念的形成

形成核心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核心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1、概念语言的本质属性

一个数学概念建立后,需要对其本质进行剖析,也就是说要对该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再一一从定义中分离出来加以说明,把握共知要素。对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着重讲解,对概念的名称、符号要交代清楚,也就是说要对概念描述的语言做到准确把握。如,什么叫循环小数?课本是这样定义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这里要抓住两点,一是前提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关系,二是属性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且是依次不断的。明确了这两点就能迅速的判断出某些数字是不是循环小数,如7777.77

7、7.321

32、2.2020020002??这样的小数都不具备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所以都不是循环小数。

0.324324??、0.146262??具备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它们都是循环小数。 2.注意比较有联系的概念的异同。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划清了异同界线,才能建立明确的核心概念。而对这类概念,应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牢固记忆学过的核心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在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3、运用变式,突出核心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核心概念所反

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使要领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核心概念教学中,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不同位置不同形态的一些直角三角形如平放,斜放,从而使生理解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即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三、概念的巩固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核心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核心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核心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核心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练习时必须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核心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核心概念和形成基本技能,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定式的干扰,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设计变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核心概念,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学生对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沟通新学核心概念与其他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促进核心概念系统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设计综合性练习等。但千万要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如学过“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后,可以安排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a.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237+69=306 502-387=115 306-□=237 387+□=502 □-237=69□-115=387 这一层是基本练习,它是刚学完新课之后的单项的、带有模仿性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b.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层是发展练习,它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核心概念和初步形成一定的技能之后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c.求未知数x。

x+265=930 465+x=710 225= 198+x 101= x+37 这一层是综合练习,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核心概念,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由技能到能力的转化。

四、概念的发展。

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一方面概念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如: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完“比”后为学生揭示清楚,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概念,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教学概念,既要重视核心概念的阶段性,又要注意到概念发展的连续性,不要在一个知识段中把核心概念讲“死”,以免影响概念的发展和提高,也不要过早地抽象而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要有计划地发展概念的含义,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要使前一阶段的教学为后一阶段的核心概念发展做好孕伏。如“除法的意义”,二年级只能让学生认识为:平均分和一个数里面包含着多少个另一个数,只有到了四年级才能让学生抽象出“除法意义”的确切含义。

总之,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形成,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巩固中要加深理解,同时又要为概念的发展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使用。优化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龙 街 小 学

2015年8月20日篇二: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首南一小 周勤斌

利用休息时间,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这本书内容丰富,是值得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去认真拜读的。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三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我觉得这种尝试教学法值得向各位老师推荐,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 、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总之,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把本书的其他章节认真阅读,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起来,最后运用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篇三: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书中提出的结论,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都是我们应当考虑的。读了这本书后深受启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在应用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课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已经由“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新课程强调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素养。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更加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需求,体验数学的“真实生活”价值。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并初步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所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这些经验出发,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再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学习乘法的应用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2袋大米,每袋3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

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例如,教学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口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等计算时,教师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学,有意识的用,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其次,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新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分析和思考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探究。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知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就会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学生就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比如《位置与方向》内容的教学,就设置了同学们参观新农村的情境,通过参观新农村不同的景点,学习和认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并会观看简单的线路图。“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中如果将静止的教学内容呈现成动态化,将理性的知识情趣化展开教学,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得以充分体现。例如:教学《认数》时,把教学例题和习题串联成“逛动物园”的户外活动情境。教学《烙饼问题》时设计成“小红请客”的情境,这样不仅仅是知识得到学习和掌握,也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再次,倡导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和掌握知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将数学内容“过程化”为一个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体验和探索。这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需要学习者有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精神。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了解其生成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教师设计摸球游戏,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统计摸出的球的颜色,判断摸出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适当的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画圆圈等)能够使学生探索出口算的方法,这样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就会学的开心,数学课堂才能真正达到有效。

推荐第7篇:二级培训简约教学心得体会

“简约教学”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徐长青“简约教学”培训,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 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 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 教学方法应简朴, 多样, 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 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 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 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 激活个体认知。同时, 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 直奔主题, 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情境的简约化过程, 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其与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应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

徐长青的简约教

学还吸收和借鉴了近现代中外心理学关于简约的思想, 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对学习内容、过程与方式的最大程度的优化, 这不正是对当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的理性回归吗? 同时, 徐长青老师在实践层面进行了系统探索, 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操作流程和实施策略, 并正在逐步完善成教学派系, 这更是难能可贵的。简约教学有着深刻的价值。在实践层面, 简约教学解决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少兴趣、惧怕数学, 教师教得辛苦、课堂实效性低等数学教学中的痼疾。在理论层面, 简约教学有助于数学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 他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意义的宝贵教学理念, 如研究教育的对象, 努力做读懂学生, 但不看透学生的人。研究教育的场效, 在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中, 呈现出看似随意的刻意, 浑然天成雕琢的课堂效果。研究教育的途径, 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环境与状态中学会有意识的发现与思考, 在真实的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中形成认知冲突, 从而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提升。研究教育的情感, 用亲和与幽默涵养智慧, 用宽容与等待激发智慧, 用信任与激情提升智慧, 用激励与挑战展示智慧。研究教育过程, 正本清源、返璞归真, 追求简单而不肤浅的深刻, 关注差异, 以自然、灵动、多样的教学,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

今后我要在教学上多多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简约教学”心得体会

洛阳小学

李文艳

2013.12

推荐第8篇:简约数学教学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前不久,学校组织教师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课堂中,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名师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让我受益匪浅。一共听了三位名师的讲课和讲座,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的 《简约数学教学》的专题讲座。

许卫兵老师说:简约数学,是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蕴“简约”于“丰富”之中,强调简于“形”而精于“心”

数学课堂走向简约,要求教师学会做减法。这种减法,并不是简单地对教学素材、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割舍,而是要提炼、合理地去除那些多余的环节、无效的程序,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空。 简约数学教学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构架求简约,二是简约之中求丰富。

教学构架求简约

1.教学内容的简约。例如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时,教材安排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为一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为一课时。在集体备课时,大家提出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是一致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是一致的,如果将它们合并为一课时,这样可以及时有效的实行方法的迁移,从而用较少的时间获取更大的教学效益。在正式教学时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之后,紧接着出现两位数减整十数,学生们很自然地就进行了方法的迁移,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接着出现对应的减法,学生也是不费力地就算出来了。

2.情境创设的简约。计算学习比较枯燥,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能够极大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创设学习情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创设情境中与数学无关的因素太多,弱化了学习情境中隐含的数学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利于从生活原型到数学原型的过渡。简约化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用务实的眼光去审视教学情境,削枝留干,简化情境中非数学因素,对情境素材精简妙用,让探究情境由俏变实。

3.练习设计的简约。简约化数学课堂的练习设计要求我们从有效出发,不花哨,不含糊,针对性强,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个重点。简约之中求丰富

简约教学追求在简洁、清晰的教学中透出深刻和丰富。

1.学习方式的丰富。简约课堂关注学生本身,注重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地选择解题策略,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

2.教学结构的丰富。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并不是单一的“线性”教学思路,而是采取“块状”的纵横交错的教学思路。既能在横向上得以延展,体现出广阔、开放和丰富,又能在纵向上实现突破,体现出深刻、厚实和高效。

3.数学思维的丰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简约化的课堂始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是“简约”给了学生更多发展的时空,是“简约”使数学课堂的培养目标切实的体现,是“简约”才有了数学课堂的“丰富”。简约但不简单,就如一杯茶,开始觉得味道一般,但你品尝过后,却觉得余香满口。

以上就是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课堂教学从精细化到简约化

课堂教学从精细化到简约化

张杰

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时下的课堂似乎又走进新的误区: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精雕细刻,课堂被设计成若干个精细的环节,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这样的课堂表面看很完整,实际上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教师满足于做“工笔画师”,却失了大气。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真正彻底发挥,加上盲目的跟风,结果是课堂成了千头万绪。其实,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学生学的轻松,让课堂散发特有的魅力正是教学应该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所以课堂“减肥”,用“减法”,简约化必然是课堂教学的终极归宿。“简约化的课堂”无疑是通向高效的途径,它所追求的就是最大可能地走出“形式化”的误区,实现教学的高效,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简约是对冗繁的课堂的“清洗”,是对教材学习本质的回归。归根到底,简约化的教学所追求的就是着力追寻“大道至简”的教学境界!这种简约的内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具备一定的韵味,它的背后是大全、精要、深刻和智慧。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时下许多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不切合实际,面面俱到。一节课的目标果真要这么多,都能实现吗?毕竟只有40分钟呀!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就是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而第三个目标又是隐性的,所以真正形成书面文字的时候,只要描述前面两个目标,情感目标其实是渗透于其中的,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即可。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力争使每一条目标都实在、具体、明晰,从而利教、利学、利评。

二.新课导入要简洁:导入的基点在“导”,因而在导入的设置上要直观,不能绕圈子、走弯路,而应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过多教学情境的设计,会影响学生思维的集中。教师要用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的方式导入课题,迅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定向思维目标,把握教学主题,消除知识障碍,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三.教学内容要简约: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四.教学方法要简便:陶行知先生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是的,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贵在得法”,应该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同时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五.教学环节要简化:教材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事情(这里的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而是方法的简单),由于教师的设计使许多原本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笔者始终相信“好课本简约,妙手才可得”。我们何必设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环节让学生钻,不真实的情境只会让学生感觉虚伪,不切实际的探究,浪费教学时间,除了能体现教师的“作秀”(也可以叫折腾)的水平,还能带给学生什么?别忘记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学习。

六.教学媒体要简单:对于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必须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服从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以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方面的教学功能。不能为追求时尚而盲目地使用教学媒体,因为它毕竟只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只对某一种教学情境具有特定功能,不存在能对任何学习目标和学习者发生最佳作用的教学媒体,因此教学媒体的选择必须慎重。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必须与新的教学观念相结合,不能仅是手段的变化和内容上的增多。课堂上的信息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说,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基础之上的,没有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没有学生能动地参与,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为追求时尚而盲目地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将课堂教学变成简单的“人机对话”,甚至将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教师灌输”变成了“机器灌输”。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生动活泼,实则冰冷死板,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极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大多数的常规课堂,还是使用常规媒体来教学,并且只要教师认真吃透教材,把握学生,以用“教材教”的理念来教学,课堂照样可以很成功、很精彩。

七.教学用语要简练: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精练、准确,避免啰嗦、杂乱。要用最简练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但许多老师总会“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教师的语言应该简练深刻,学科语言要专业规范,提问语言要明确,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评价语言要扼要坦然……说白了,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

八.练习评价要简要:在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里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公开课上无独立的书面作业,常规课上课内作业经常成为课后作业。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追求热闹效果(生怕学生做作业会冷场)或者其它原因舍去了这个环节,而常规课上教师由于没有过多的压力(这的确是现状)因此很容易造成前松后紧,到了下课铃响再布置作业,把原来属于课堂作业的时间给挪用了。江苏扬州梅岭小学的老特级教师翟裕康在多年前就提出了“四了教学法”即:讲了、练了、评了、收了。这样既不打折扣地完成了课时教学任务,又给了学生充分的课余时间。遗憾的是,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能坚持“四了”的教师并非很多,挤占挪用学生时间的现象大量存在.简约化的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在大多数课(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要留足时间保证学生进行独立的书面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压缩前面教学时间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独立练习,保证练习的数量与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至少10分钟左右)得到及时、真实的信息反馈。

任何艺术过于精致化就会走向颓废,教学艺术也不例外。从做“加法”到做“减法”,简约平淡则是一种大气的表现,是境界的回归,它给了教学更大的提升空间。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炼一些,把教学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莎士比亚说“精简是智慧的灵魂。”而真正要成为追求精简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则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改繁琐为简约,改呆板为灵活,改无效为高效。让课堂成为充满激情和智慧,充满无穷可能性,洋溢生命色彩,富有人性魅力的磁场。

推荐第10篇:简约化包装设计研究论文

1.生态理念下简约化包装的特点

对于简约化包装设计来说,并不是排斥所有的装饰主义,简约化包装中所提倡的是适度装饰,做简约的装饰,在包装上做到适度的装饰,简约中附带装饰,使人们更好的对商品有一个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商品的吸引力,提高商品的价值。多余的装饰会给人一种矫揉做作的感觉,极少的装饰会给人一种单调感,因此,在简约化装饰设计中,追求的是适度装饰。

2.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简约化包装设计

2.1平面设计语言解析

2.1.1图形设计符号化

目前,市场上的包装都是包装体量大、信息量杂,并且图形十分复杂花哨,这样的包装设计成本十分高,同时也不具有实用性,属于一种畸形的消费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应对其进行改善,可以利用符号来代替图形,将复杂的图形进行简约化,在对众多信息传达以及简约化设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此来做到商品包装设计的简约化。对于包装设计的符号化形式来说,其自身具有很强的审美特性。在商品包装的设计上,设计的图形符号必须是对商品的一个表达,能够展现出商品的特性。符号化能够形象的、高度的概括出商品的特点,利用抽象的概念阐述商品信息,以此来增强对人们的吸引力,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2.1.2色彩语言的纯粹化

在商品等额包装中,其中最为吸引消费者的便是色彩,这也是人的视觉反应最为敏感的方面,色彩决定着包装设计的成败。在简约化的包装设计中,提倡的是追求色彩的纯粹化,避免传统的喧闹、繁杂的色彩,简约化包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色彩的潜能。传统的色彩由于过于复杂,因此在印刷时也会消耗很多的成本,并且会引发人们的视觉疲劳,激起人们浮躁的心理情感,但是简约化的设计追求色彩的纯粹感,会给人一种和谐高雅的感觉,使得包装更加具有深意。

2.2简约化包装的立体语言解析

2.2.1材料的选择要环保

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包装材料的选择十分的重要,所有的设计构思都是建立在包装材料之上。在生态理念下的包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单一化以及合理化,包装材料会影响到环境的保护。简约化包装材料,必须要选择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材料,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根据不同商品的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在能够满足商品设计需求的基础上适当的降低材料的利用,对包装的整体进行减量,这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做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2.2.2造型设计的节简化

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便是造型的设计,只有合理的造型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包装的作用。对于包装的造型来说,不仅要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要保护好商品,包装的造型会随着包装的材料以及方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简约化包装设计来说,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候,必须要追求造型的节简化,要尽量的减少造型上形与面的复杂变化,追求自然简单并且具有艺术感的造型,以此来设计出简单、简约美观的包装。并且在对商品的造型进行设计时,应该要针对商品的特征来进行,在对商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后,不断的创新改进造型设计方案,充分展现出商品的特征,从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增强顾客的消费欲望。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商品包装,会不断的向着环保型以及简约化方向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在提升包装价值的同时也做到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物质追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逐渐的重视起来精神文化的追求,而简约化的包装设计理念,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且能够提升人们审美特性,深刻的展现出商品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好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11篇: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高中化学中实现简约化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具有高效性,学生会自觉地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首先从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教学原则为出发点,并对简约化教学流程、教学的实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简约化教学具体实施方法,希望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 简约化教学 理论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64-02

目前,化学教学中学校以及教师为学生考虑过多,对化学教学精细化较为严重,这会让学生渐渐失去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使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在制定化学教案时,教师对方案制定的非常完美,甚至连课堂上衔接阶段也被设计在内,这便会造成一系列课堂问题。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化学新课程也进行了改革,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慢慢引入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同学合作、共同谈论等良好现象。高中化学的简约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教学原则

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简约的言语描述教材上复杂的知识,让学生有效学习化学,教师还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行简约化的教学原则。遵循简约化教学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激发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潜能。同时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认知以及思维习惯等进行整合后,再进行对学生的简约化教学,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教学原则:

(一)遵循“删繁就简”和“同类合并”原则

在对化学教材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要对化学教材仔细研究,以学生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并考虑学生思想、思维,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化学内容,摘选出重点知识,删除没必要的知识,并将教材内容重复的部分删掉,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合并整合,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上下连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简单而又轻松的进行对化学的学习,实现教师在化学中对学生实行高效教学[1]。

(二)“适当留白”原则

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适当留白”,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自我探索。在传统课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偏重于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课程内容不间断的进行讲述,并不会考虑为学生留些时间进行学生的自我想象和自我发挥,对学生个人情感也存在疏忽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运用简约化教学,不仅能够明确教学重点,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结构。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看法。在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认知结合起来,加以整合,从而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结合自身认知会自觉地对化学知识进行转化,从而变成自己的知识,有效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2]。

二、简约化教学流程

(一)在简约化教学中进行点拨启发

在合适的时机下进行点拨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铺垫来完成[3]。想要在化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就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引导,使学生们对此产生兴趣,也就是我们提到的点拨启发。

1.在学生对化学认知冲突时进行点拨

当学生对原有的陈旧观念与新现象之间出现冲突时,会感到疑惑不解,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简单的点拨。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点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2.在学生对化学思维定势时进行点拨

学生在对化学的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思维定势现象,很难理解新知识,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这时进行对学生的点拨,让学生重新正确认识新知识。例如,在对高中化学进行强酸的稀释时,其中有这样的问题:当一个容器中,PH=5的HCL溶液稀释1000倍后,容器中的溶液PH是多少?由于思维的定势的原因学生会认为PH=8,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进行点拨“若是厨房中的食醋稀释1000倍后会变成碱性溶液吗?”学生便会对知识了悟,然后教师就可以扩展化学知识补充说:“HCL溶液也是如此,不管稀释多少倍,PH只能接近7,不能大于7。”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化学学习印象,实现学生对化学思维定势时教师及时的进行点拨的目的。

(二)简明的情境创设

教师在设计情景时可以用开门见山的形式把知识渗透到学生思维中,也可以进行引入式的提问,但不能过于浮夸,否则会弄巧成拙。简明的情景创设都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优质的化学课要有自然、简明的教学情景,并且在情景过程中,目的明确,不造作。

三、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实践

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中,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对教师的知识功底有一定的要求。简约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下再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简约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重难点

在化学教学中,实践简约化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简约化的总结,大多数重难点在考试中出现的几率较高。因此,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重复的知识删除掉,重新整合,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化学教材中的重难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化学成绩。

(二)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对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上订立教学目标,根据订立的教学目标再实行学生的有效化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备案水平,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对学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保证,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具有明确性,从而有效地进行对化学的学习,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简单的导入知识点。例如,在高中化学中学到C3H8O时,可以让学生写出它的同分异构体简式,然后继续询问学生这些同分异构体中的哪个结构和乙醇相似,当学生得出它们都含-OH结构时,教师就可以对官能团进行讲述,还有碳碳双键与碳碳三键也是官能团的一种,他们代表烯烃和炔烃,而有机化合物分类的方法就是对官能团来进行区分,并对学生讲解官能团所属类别,以及讲解同系物概念,最后由教师总结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4]。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够实现高中化学的简约化教学,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具有高效性。

四、简约化教学具体实施

(一)课堂教学简约化

在传统教学中,比较重视教案设计是否精准以及教学内容层层推进,学生在老师安排好的思想价值上进行启发思维,束缚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例如,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演示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大多数教师会使用教材中引用的手帕作为化学工具,这种做法学生不仅看不到手帕变干了一些的变化,还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简约化学教学的提出,使教师可以运用简约化教学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把手帕换成滤纸,并且人手一张,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手帕的变化,从而经过亲身实践得出:酒精着火点较低,使滤纸中酒精先燃烧,然后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滤纸中水分蒸发,因此,实验中才会出现滤纸无损却干了许多。这个课堂实验的成功让学生对实验记忆深刻,对课堂重点掌握较为熟练,有效培养了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但在改革中也会出现追求情景、只追求外在感觉等将课堂复杂化的现象,对实行简单化教学有了一定的影响。将课堂教学简约化,使化学回归本质,教师必须要进行重视。

(二)实验教学简约化

目前,大多数学校出现实验室不够用的现象,而化学课中有很多需要试验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活用课本,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材,将要去实验室才能完成的试验内容简约成室内的探究性试验,有效的解决实验室不够用的问题[5]。教材上多为已经设计好实验方案,实验室也有实验中需要的化学仪器与药品,学生只要按照教材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对实验报告进行填写,整个过程就结束了,但这却忽视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有效探究过程,即使做完实验,学生对实验课内容印象也不是很深。

(三)解题教学简约化

在解题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不重视命题机制,在告诉学生答案时,忽视学生对解题的思考角度,这种教学方法是低效的。 因此,解题时教师要考虑学生思考问题方法,从而对解题内容有时效性以及简洁可行。高明的教师可以将复杂的解题思路变成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习的更轻松,简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简约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流出了辛勤的汗水,保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智慧,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当适当的进行简约化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简约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简约化教学模式,并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掌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J].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09):60-62.

[2]刘坤龙.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初探[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06):105-109.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115-278.

[4]樊会武,朱旋农,姚志红.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2012,( 08) :49 -50.

[5]李成英.构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考试周刊,2011,(05):50-75.

第12篇:对于简约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对于简约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简约化教学已经成为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简约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简约化教学所指的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少越好,而是主张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筛选与提炼。

一、教师要体现出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保证定位的准确,在简化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说,要让教师明确课堂中哪些问题是需要实际解决的,并怎样进行解决。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这一堂课应该要学到什么,并怎样运用到生活中。此外,在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删减掉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抓住问题的重点,突破问题的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有序性

所谓的简约化其实就是要求教学内容要实现连续一致与统一,并根据一定的逻辑性将教学目标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合理运用简约化教学,在遵循有序性教学的同时,实现改革与创新,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材,创建简约化的课堂,并保证简约课堂不简单。

三、使教学内容简约化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处理,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炼出精华,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思维发展方式,选出有价值的部分,让学生进行细细品读,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主线的讲解上,实现突破,真正做到讲解与思考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发展脉络,这样教学的内容自然就变得简约了。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椭圆”一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椭圆的定义与画法等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能够被课件吸引目光,在学生看完课件以后,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画出椭圆,只有通过实践与思考,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四、将教学结构简约化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好知识的结构系统,分清教学的重点,并做到灵活调整知识结构,掌握教学目标与策略等的变化,并保证教学结构具有有效性,这样教师才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的结构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还要保证教学结构应当清晰明了,这样有利于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另外,教师还要在重点问题上进行更多的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也避免了反复解释与说明。

第13篇:简约教学 丰满境界

简约教学 丰满境界

用简约的方式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语文;用实实在在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进而徜徉在语文的世界。这就是我理想的高效语文课堂。

一、一课一得,学习目标简明。

语文教学,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这五大块。从这个意义上来审视语文,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语文的目标搞得太复杂了,以至于我们抓不住本质的东西。因此,在确定目标时,力求简明。在一堂课上,解决一两个有用的、实际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如,景美情深的课文以赏读积累为主;故事性强的课文以熟读、复述、内化语言为主;写法上有特点的课文以领悟迁移写法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立简洁集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如宋银阁老师在教学《掌声》时,她根据三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学习基础,落实课程标准。她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感受英子在掌声中的前后变化。

二、精心设计,学习环节简化。

一节课短短40分钟,能够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当前,一些环节枯燥、结构繁杂的教学环节充斥着课堂。从小组合作、班级展示、质疑探究、畅谈收获、达标测试„„各个环节匆匆而过。原本简单而快乐的教学活动,却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使孩子忙于追赶、疲于应付。

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主要的教学活动做到位,就能够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三、返璞归真,教学形式朴实。

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课,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没有层出不穷的花样,有的甚至始终波澜不惊。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语文精彩纷呈。让人钦佩的是,他们教学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精致的辞藻,没有气势如虹的排比,但是学生却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说,投入地读。正如薛瑞萍老师所说:“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美!当然,理想的高效语文课堂并不排斥现代教育技术,而要“用在当用时”,“止于当止时”。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教学,丰满境界。

第14篇:简约教学设计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移多补少、估计、对应等数学思想。3.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平均数意义的建构。

教学难点: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比赛,提供感知素材。1.宣布比赛规则,学生进行计算比赛。 2.校对得数,学生统计打星。 3.表扬优胜同学。

二、课始设疑,明确学习目的。

师:在课前,我们进行了计算比赛,如果要比较的是全班几个小组的计算成绩,先要做什么?

1.统计:小组统计每个同学做对的题数填入表格中,并算出总数。2.比较:教师把各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板贴,然后分别评出四人小组和六人 小组中计算能力最强的一组。

3.设疑:如果继续比下去,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

师:在这两个小组中究竟谁是最后的冠军呢?有没有一种既公正又合理的比 较方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下面的学习。

三、提供材料,感受概念。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观察图表,发现信息

师:首先刘老师向大家提供一份学习材料(课件出示)。 题数欢乐队题数开心队 ★ ★★ ★★ ★★★★ ★★★★★ ★★★★★★★★ ★★★★★★★★★ ★★★★★★★★★ ★★★★★★★★★ ★★★★★★★★★

陶晓谢菲马秀刘吴婷王强杨洋卢浩蔡志周小杰

师:看一看欢乐队的同学分别做对了几题?可以求出什么?开心队呢? 板书:欢乐队

6、

10、

7、5开心队

9、

5、

7、

5、4 2830 师:除此之外,再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究竟是欢乐队同学计算能力强,还是开心队同学 计算能力强呢?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有没有一种既合理又公正的比较方法? (3)合作交流

师:把你比较的结果和理由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合理。 (4)集体反馈

师:老师来统计一下,认为开心队同学计算能力强的请站起来。说说你们的比较结果和理由。

师:这是他们的想法,在座的同学你们既然不同意,那你们能拿出理由说服他们吗?相信如果他们接受了你们的意见,一定会坐下去的。 学生进行辩论。

师小结:刚才,我也听明白了,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较两个队同学的计算能力用比总数的方法是不公平的,应该比他们的? 我们以前学过平均,平均是什么意思呢?(板书:平均) 2.在移多补少中初步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1)求欢乐队的平均数。

先来看欢乐队统计图,要使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的题数一样多,我么可以在电脑上怎样进行操作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电脑演示)

师:像这种把多的给少的,使欢乐队每人的题数一样多的方法,我们把它 叫做„„(板书:移多补少)

通过移多补少求出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7题,表示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的7题,就是一个平均数。(板书:平均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借助统计图我们来观察思考一下:欢乐队的平均数7是不是说欢乐队的每个人都做对了7题?那是怎么样的?反过来就是说,这个平均数比什么多?比什么少? (2)求开心队的平均数

估计:让我们继续来看开心队计算情况统计图(出示统计图),你能估计一下开心队平均每人做对的题数吗?随机抽取3~4个学生后追问:你们为什么不估计成9题呢?为什么不估计成4题呢?照你们的说法,这个平均数应该处在什么范围?

验证:请一学生进行电脑演示 3.根据平均数做出判断

师:通过移多补少我们求出了欢乐队平均每人做对7题,这个7反映了欢乐队同学计算能力的总体水平。开心队平均每人做对6题,这个6反映了开心队同学计算能力的总体水平。从总体上看,哪个队同学的计算水平高一些?是根据什么比出来的?

4.在列式计算中再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如果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求出平均数吗? 指名计算欢乐队的平均数,教师板书:(6+10+7+5)÷4=7(题) 提问:这个算式中有两个7,这两个7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计算,求出开心队的平均数。 板书:(9+5+7+5+4)÷5=6(题)

提问:快乐队平均每人做对6题,可是五名男生中并没有人得到6个,这是为什么?

概括: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都是先求„„再求„„ (板书: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5.解决课始问题

要比出两个小组中究竟谁是最后的冠军,比什么更合理呢?为什么? 师生一起计算平均数,并对获胜的小组进行祝贺。 6.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出示信息,学生解读。

a、岱山实验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为33岁。每位老师一定都是33岁吗? b、在跳绳比赛中,小明所在班级平均每人跳160下,小强所在班级平均每人跳152下。

小明:我们班赢了,我一定比小强跳得多。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选择解题策略的练习

(1)小婷同学在参加少儿歌手大奖赛中,5个评委分别给出了7分、8分、9分、9分、7分。请你做做主评委,公布一下他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2)虹光小学各年级戴眼镜的同学人数如下图所示: 人数/人 1722 24615 一二三四五六

你知道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戴眼镜的同学?

师:让我们继续来观察这一张统计图,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师:是啊,随着年级的升高,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你能分析一下戴眼镜同学越来越多的原因吗?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师:近视眼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我们要从小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2.渗透估算思想的练习

师:刘老师这里还有这样的一条信息(课件出示)。

在“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中,一小组七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情况如下:22个、18个、14个、25个、24个、16个、21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谁先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估计的结果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个范围吗? 请每个同学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

与刚才估计的平均数范围校对一下,说明我们刚才的估计是正确的。所以,计算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估计这个平均数的范围。 3.渗透对应思想的练习(机动)

王叔叔骑自行车去旅行,右边是他前三天的行走路线。王叔叔平均每天行走多少千米?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①(75+25+35+81)÷5②(75+25+35+81)÷4③(75+25+35+81)÷3 学生用手指进行反馈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平均

路线 A B B C D D E

请第一种方法的同学说说这样解决的理由,再请其他同学说说不同的想法。 4.拓展练习(机动)

出示张立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统计图,数学成绩被弄脏了,已知语文92分,外语95分,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5分,能估计出数学分数在什么范围吗?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什么认识吗?

第15篇:游戏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游戏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夏令营 纳雍县2014

东关中心校 蔡婷

短暂的3天半,在期待中来,在快乐和些许失落中去。原因是:提到夏令营,自己很期待享受夏令营所带给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三大能力的实战训练,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可是,“我们的学生只是本次师资培训的工具,本次取名叫夏令营,是为了营造培训的气氛。实为一次学科教学培训。”(李涛博士语)与以往不同的是,多出了学生的参与,教师不再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变成了“大街上炒板栗——现炒现卖”,教师把刚刚学来的某一个游戏,在学生中去具体指导学生“玩”——在游戏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分享。

本次“夏令营”活动,让我明白游戏教学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语文知识。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好玩、好动时期,因此,游戏教学能有效地激活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中,获得语文知识。

中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

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小学语文学习能够似游戏一样诱人,那么孩子们势必会乐此不疲地陶醉其中,徜徉于迷人的游戏化的语文海洋之中,他们的身心情智必将自然和谐地得以发展。因此我们该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游戏的教学呢?

一、理念上创新

教师首先需抱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将教学视为一件可以愉悦人心,促进成长的事。若以游戏教学,这样在处理教材、设计上更具有创造性。在教学的方法方式上,就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浓厚的人性色彩。在教学目的的达成上,有效性更强。例如我们教给学生玩的《故事小火车》这一游戏,是让学生抽选自己喜欢的卡片,再把卡片放入翻入“小火车”的车厢里,再根据卡片内容,结合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故事情节,让小卡片的主人依次串烧故事,这样的课堂,远比我们传统的一板一眼的讲授效果好的多。从实际出发,面对客观现实和生活实际,首先要转变观念,将语文科教学的严肃化、抽象化的观念逐步转变到教学即游戏的观念上来。

二、组织上优化

1、合理安排游戏时机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课需要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激趣,以便揭示课题,引入教学;有的课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边玩边探究,从玩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根据上述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对开展游戏的时机作出合理的安排,不同的课,不同的游戏进行游戏的时机都不同,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预先作好安排,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制定适当的游戏规则既是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好语文活动的需要。游戏规则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要求学生听到开始活动的命令之后才能进行,听到暂停或结束的命令后立即停止活动。

(2)进行语文规范操作训练的一些要求也可采用游戏的规则来布置。游戏的规则不宜定得太繁,应当简明并且容易执行。一旦学生开始,就要尽量注意少干扰学生的活动,尽可能使学生的游戏保持连续性。

3、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组织语文游戏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包括如何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游戏活动和如何尽可能地使学生自行获得语文知识两个方面。

(1)指导学生进行游戏时,教师应该先讲清楚游戏的名称、方法和规则必要时还需讲解游戏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和器具的名称以及使用的方法,并予以适当的演示。只有让全体学生都明白了做什么语文游戏,怎样做游戏,获取知识。

(2)指导学生学习和获取语文知识方面,根据学生在进行游戏开展语文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启发他们的思维,教给他们具体参与语文活动的方法,纠正错误,尽量使学生在语文游戏活动中由浅渐深地获取新知识。

4、适时结束游戏并认真总结游戏一般不宜进行太长久,也不宜反复。控制的原则是在大多数学生已经获得了知识而感到满足时予以结束较为适当。游戏进行太长久,学生的兴趣下降,注意力涣散,甚至会出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反常现象;游戏进行的时间如果太短,多数学生在语文游戏刚开始不久兴趣正高涨而还没获得应有的结果,这也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游戏结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游戏开展的情况要进行适当的评判,以表扬在游戏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小组,还要安排学生整理学具,这是开展语文游戏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的一项有教育意义的具体措施,应尽量使游戏善始善终。

总之,所有的语文游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能脱离与其他教学形式的配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发挥游戏的特殊教育功能,讲求实效,努力使语文游戏为满足语文教学服务,真正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希望本次“抛砖引玉”的学科培训,能给我们每一位参训老师有更多的启发和思考,想必就是本次“夏令营”的最终目的。

第16篇:追寻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许卫兵)

追寻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许卫兵

一、缘

1、日常教学研究的困惑。

教学时间紧蹙,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显得不够用,到最后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

教学内容繁杂,大容量,快节奏,马不停蹄却又零乱无序,漫不经心却又失却章法;

教学结构散乱,各环节教学的重点不清晰,目标不明晰,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教学节奏;

教学调控不力,缺乏深度,缺乏灵动,缺乏艺术性;

教学效果低效,饱满、臃肿中显现出肤浅、低效,教者得辛苦,学者学得疲惫;

„„

2、有效教学、效益课堂的不懈追求。

二、归

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容量较大,比如“年、月、日”、“分数的意义”、“认识人民币”、“用字母表示数”等概念教学的起始课,知识点多,教材内容饱满,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任务,自然轻松不起来。

二、教者的课堂组织拖沓松散,运行节奏不够明快,环节设计过于充足,简言之,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合理控制不够。

二者归结到一点:

教师如何实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实现“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

三、寻

何为“简约”?《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简略”、“节俭”。虽说仅见两种解释,但“简约”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却运用广泛,意蕴丰富。白石老人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情趣盎然的虾戏图,画家谓之“简约艺术”;殿堂居室四壁淡雅,清水木器,偶见小巧玲珑的壁画点缀其间,朴素大方,美妙叫绝,房客谓之“简约装饰”;小龙女一身白衣素裹,端庄高洁,傲然独立,作家谓之“简约时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清淡但精神丰满,深居简出但气度非凡,隐士谓之“简约生活”;人生之旅蔑视功名,拒绝利禄,豁达开朗,自由沉稳,智者谓之“简约人生”;除此之外,“简约”还可以是一类风格,一种气质,一份内涵,一种境界„„。

剥茧抽丝,提取精华,综合各种运用,我们捕捉到了“简约”的核心内涵,那就是:“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寓丰富于简单之中。“简约”给人的是一种明了、凝练的感觉,在去繁就简的同时,却保留了事物本身经典的部分。

四、建

基点:

我们追寻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并不是彻底否定原有的教学而另起炉灶,并不是脱离教学的一般原理而重新建构。恰恰相反,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完全应该凭借已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上述类型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使其能除去臃肿的堆积,剥离繁琐的多余,从而达到审美化、艺术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境界。在这里,“简约”是一种操作要领,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理想目标,还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正因为此,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并不具有一套全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列举一些理想状态下的简约化的数学课堂特质。

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特质:

结构:清新 明快 整体感强

素材:经济 高效 少而精练

运行:层层推进 环环相扣 要言不烦

教者:轻松 自如 宏观把握

学者:愉快 到位 学得清晰 ┅ ┅

五、尝

1、《认识分数》2教学解读  紧扣“主线”。  经济用“材”。  调控有“度”。

2、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解读  结构浑圆。

 教学精当。 ①“前有铺垫、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整体思维 ;②“情知并重、双线并进”的教学互动

六、追

1、“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简捷化的思维。

2、“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专业化的教师。

3、“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属己化的追求.

4、“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纯美化的追求.

第17篇:对小学数学简约化课堂的思考

对小学数学简约化课堂的思考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原本简单的数学课有了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失却了数学课本应具有的“数学味”。其实,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非常简单明了,让数学课散发数学特有的魅力才是数学教学所应该追求的境界。因此,大道至简。教学课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境界,才会彻底解放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现以自己的教学的为例,谈谈自己对简约化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目标要简洁

教学目标要实实在在,可以达成。时下许多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不切实际,面面俱到,从双基到情感,从能力培养到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可谓林林总总,一网打尽。一节课的目标果真要这么多,都能实现吗?毕竟只有40分钟呀。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双基与情感目标,而这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因此真正形成书面文字的时候,只要描述双基目标就可以了,情感目标其实是附皮之毛,渗透于其中的,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即可。以《简单的统计》为例: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2.培养信息收集、处理的简单技能,养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理解统计的意义。

至于第三条内容“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则完全渗透于前两条中,因此只需明了,不必写出。试想若前两条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岂没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要简约充实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充实又简约。以《倒数的认识》为例,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解决来自学生的三个问题:①学什么内容?②怎样学?③为什么要学?(学了何用?)教师把握住了三个核心问题,也就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课堂内容就相当清爽、简洁。其实,就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而言,它的最高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哲学问题,化解为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有何用(为何学)。三个问题也构成数学课的认知冲突主线。教师若能居高临下地抓住三大问题,教学内容处理时一定会得心应手,不至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三、教学环节简化朴实

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由于教师的设计使许多原本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我们何必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必要设置那么多的障碍与陷阱,除了能表现教师的“作秀”水平之外,还能带给学生什么呢?别忘了教学设计的一切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的。

以《倒数的认识》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摒弃了时下流行的用“回文诗”或“对联”导入新课的形式(大多也是互相模仿),而是开门见山,以“倒数”一词的不同读音引入课题,再由倒数与“数”有关引出三大类数――整数、分数、小数,又与“倒”有关引出学生对“倒数”形式的各种猜想,最后顺势而下,在学生“愤悱”之际引导他们看书自学。真可谓简洁明了,轻重得当,用“四两之力拨千斤之重”,完全没有时下流行的那种费尽心机联系生活只为理解“互为”“倒”两个词义的做法:那种偏离了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建立本质联系的做法,有时甚至是不科学的,至少也是得少失多,收效甚微。

还是本节课,教师在处理求三大类数的倒数时,也没有包办到底,而是在示范了一两道例题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然后再引导学生辩论,最后让学生认识到“乘积是1”是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这个环节中,教师以组织者、调控者的身份出现,言语不多,干预很少,学生完全做到了自主尝试――自由讨论――自我归纳,从而深刻体验了“倒数的意义”这一知识重点。

正因为如此,笔者十分欣赏并希望大家都来重视这种“四两拨千斤”之功效,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想、说、做、议,一定要防止“勤老师培养懒学生”的不良现象。

四、教学语言简洁流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如果能言简意赅,简洁流畅,那么就给人以明亮清澈的透明感,学生也会有种清爽怡人的感觉。下面以教学中常用的三类语言分别举例剖析说明。

1.问题语言导向明确。

以《简单的统计》为例,当学生搜集完喜欢各项体育项目的人数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从中你能一眼看出各个项目受欢迎的情况吗?(这句话表面看不出什么,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原来教师设计的提问是:从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个项目最受欢迎吗?经过课前调查发现,这个班学生大多数人喜欢跳皮筋,所以在课堂上很可能出现搜集好的数据不要整理也可以看出跳皮筋最受欢迎,那么接下来的整理数据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的问题表达一定要精练、导向明确,既要推动教学过程,又要不引起学生思维混乱。

2.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

以《倒数的认识》为例,三处过渡语言是这样设计的:

①当学生想了解课本上倒数的知识时,教师说:就让我们带着猜想、疑问、期待的心情;一起看书自学,仔细研读,必有收获……

②当学生在交流了看书收获后,还有疑惑不解时,教师说:刚才看书,大家收获很多,疑惑也不少,怎么办?就让我们齐心协力,继续向数学的深处进发!

③当学生迫切想知道学了倒数有什么用时,教师以幽默的语言说:欲知有何作用,请听下一单元分解。新课嘎然而止,余音绕梁。激起那些性急的学生立马翻书去看“分数除法”这一单元内容,这等效果,妙哉!

总之,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教师教学个性充分展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追求简约化课堂过程中更为重要,它对于学生幼小心灵的激励、唤醒、调节、启迪作用是巨大的。教师需要不断磨炼教学语言,使之走向高度凝练、成熟,具有大家风范。

第18篇: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优秀)

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南京市上元中学 胡景明

曾经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而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虽然没有这样愚蠢的“渔夫”,但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愚蠢行为:认为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再“节外生枝”;老师总期望学生能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会努力的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任凭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当然偶尔也会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陷阱”而兴奋不已;为自己在课堂上规范的流程,缜密的操作而暗自得意;我们为学生的默契配合,亦步亦趋而深感欣慰。而如今, 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知识的奴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教育者,再也不能停留在过去,捧着一本教案,在课堂上掩盖矛盾,忽视合理的诱导,弹性处理的方式,将教案进行到底了。

一:首先,简约化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1.从“学生的困扰——数学有什么用?”谈起。

刚进入初中,学生常常会感到一种学习上的压力和不适应。因此,经常会有学生问道:学习数学究竟有什么用?的确,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但作为老师,我可以告诉学生们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所有科学的核心,它更是一种文化;我可以告诉学生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分析资料、进行计算、完成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我可以举出天气预报、优选原理、交通事故、股市行情、电话收费、统计图表、家用洗衣机的电路甚至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计划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我还可以在谈话的结尾告诉他们:数学作为中小学的核心基础学科,对大家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同学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基础,对大家现在或者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实,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但这样的回答能否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扰,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呢?倘若冷静地审视一下我们的数学教学,其实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绝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很好地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割裂的事实。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本来就是零距离的,而我们的数学的教与学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不得不使我们对下列问题进行思索:

能否实现“大众数学”?——大众数学的提法已经提出很多年,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有用的数学。我们的新教材也在试图使“大众数学”成为现实。但新教材的实用功能与智力价值在追求短期效应的功利心和变味了的频繁考试压力下还是否能得以体现呢?

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与反思。——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数学教育的缺陷,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少讲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应用,学生陷在解题瓶颈里,很多学生甚至到了初二就对数学内容的枯燥、教学的形式化表现出厌烦和恐惧,这也难怪不喜欢学习数学的中学生的比例一直很高。

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何在?——本来一个学生经过多年的数学学习和研究及应用数学的实践,应该形成严谨、求实、灵活、坚韧、讲求效率、崇尚简洁完美的科学态度。学会通过设问、探索、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从而通过自身主动的学习和交流走向自觉的完善和发展。数学的教与学对于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习惯,做人和做事的态度,面对未知世界挑战的举止等都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数学教学现状确是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学习的真正动力是兴趣,而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兴趣之源。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好的内因。“兴趣——乐趣——志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必由之路。倘若数学课堂教学完全脱离生活,只能导致更多的学生厌学,因此有更多的学生问:学习数学有什么用?数学教学也只剩下“应试”这一功利性的价值,这是可怕的,更是可悲的。

因此我认为,让学生能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并有意识地应用数学,这不仅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而实现这一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过程,终究要回归到课堂教学上来。只有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够使得数学教学的更有魅力,更具简约力。 2.从“陶行知的生活教学理论”谈起。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因为生活是变化的,所以教育是动态的;因为生活是丰富的,所以教育是全面的。由此而展开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终身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支柱,是生活法与教学法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整体过程,把教、学、做三位一体化,“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根据陶行知的博大精深的生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可以演绎为三层:(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关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3)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要,关注丰富的社会生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与学问题的存在,启示我们去思考教与学角色的重新定位与转变。教师和学生都应有着双重身份:作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分应是努力从生活中寻找课题的探索者、学习者。作为学生,一重身份是学,另一重身分应该是“做”——关注生活,有应用数学于实践的意识。但是,学生的双重身分绝不能是靠他们自己来领悟到的,这种意识是教师通过合理而可行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的想法如何得以实现?解决的思路何在?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挑战课堂教学——交待问题的实际生活背景,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做”而不是讲,立足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而不以仅仅有正确的解答为满足。要让学生在问题、困难、挑战、挫折、成功的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协作、交流的轮换操作中,经历一个个学数学、用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走向新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比如:可以把数学建模引入课堂教学。

挑战学习方式——新教材的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既能体现数学的发展方向,反映现代数学的全貌,又能从学生的现实背景中发展并为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这必将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一方面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从生活中寻找课题,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收集、编制与现行教学内容相关但可操作性和活动性又特别强的题目,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在日久天长之中显现潜移默化之功,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甩掉负积累——这里的负积累提的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之中所不自觉地接受的消极负面的东西(如“分数永远是第一位”的观点,过分形式化等),只有甩掉负积累,我们才不会把自己固化在一个旧的模式里面,使创新成为无本之木。也只有我们老师甩掉了负积累,才能帮助学生甩掉负积累,使他们从初中到初中顺利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逐渐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打开自然书——我们学的知识从哪里来?若一直追问下去,归根结底都来自于自然这本书,因此,我们教师应当适时适度地带领学生去读自然书, 在学习前人间接经验的同时,

应当学会读自然这本书——知识发生的本源,去探索、发现前人未曾涉足的新问题、新规律。

二、行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开始,创造是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完成。

举个例子:

1.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美是动态的平衡,变化中的永恒。

例如:在探究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后,课本利用求根公式求得了x1+x2和x1x2的证明,是否还有别的证法呢?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终于由学生自己探究出利用“对比系数法”证明的新证法。

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为x1和x2,则有a(x-x1)(x-x2)=0,整理得ax2-a(x1+x2)x+ax1x2=0,对比系数得-a(x1+x2)=b,ax1x2=c,从而x1+x2=-b/a,x1x2=

c。 a这里还没有结束,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仿照上述证法,“回去再当一回科学家”,探究一元三次方程ax3+bx2+cx+d=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样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超越了课本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又比如:我在平方差公式ababa2b2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同学设计出了这样一种方案—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直角梯形根据梯形面积公式,

其面积=abab=1abab,另外,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221212ab,所以22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差。其面积 =1abab1a21b2 ,两边乘以2,得ababa2b2。 222除了给学生介绍自然率的历史外,我还告诉学生阿基米德等速螺线的画法,让学生在课后借助于几何画板自己去探索。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更可贵的是它点燃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为他们打开丰富世界的一扇窗。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能够使得很抽象的东西建立在学生原有生活的经验上或和现实模型形成对应,便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如数学归纳法的生活化,椭圆的定义与性质的生活化、充要条件的生活应用(几个家用电器中的重要电路),讲排列组合可以去发现快餐店配菜方案的秘密等。

2.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模拟函数的建立。

在初一数学第二章函数的应用举例一节中,我通过天气预报和生产预测的实例给学生介绍了数据拟合的概念,并举了二次函数拟合与指数函数拟合的例子,同时给他们留了一道课外作业:以本班期中考试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为样本,研究同学们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并用我们学过的函数进行拟合。并提示同学们可借助于几何画板来研究。课后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兴奋、苦恼、困扰、欣喜的过程。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数学活动方式生活化----让数学软件进入课堂。

几何画板被引入中学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入地去动手实验、去发现、去创造成为可能和现实,学生可以利用这个软件去构建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去研究他所关心的个性化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以发展。如研究和发现二次曲线的性质,模拟无法用其它工具描绘的图形(如分形)及头脑中想象的图案等,。一个小小的数学软件,可以使教与学的地位发生变化,学生成为双重主体——既可成为课堂的主体,又成为课下研究和探索的主体。如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总结图象几类变换和规律,用几何画板研究分形等等。

4.有应用数学于实践的意识----善读自然书。 欧拉公式的生活应用,用数学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例:出示局部地图,地图中蕴含着引人入胜的数学问题,如“四色猜测”,“货郎担(一笔划)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等。如问:交叉路口、小区和道路的数目三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总之,我认为数学应该被看待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因此,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的整个数学化过程,学生体验到的情境也必须是具有真实感觉的,由始至终学生所经验到的皆是真实性学习。相信经过有意识地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将得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简约力;使数学的教与学成为一种有简约的动感交流的这一天将不再遥远。

第19篇:平面设计中色彩简约化趋势探讨论文

摘要:平面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呈现出一种简约化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简约化的色彩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能够以凝练与高效的特征获得大众的认可与青睐,从而展现出一种特殊的美感,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快速性。本文就对现代平面设计中色彩简约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色彩简约化;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用最短的时间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与高速度工作任务,成为当代人顺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1]。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简约主义在设计领域的发展,其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视觉的享受,还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精确性与快速性,使人们具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深入理解与感受设计作品蕴藏的深意。

一、简约主义概述

简约主义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中期,属于一种艺术流派,其理念主要是对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加以弱化,保证艺术创作的逻辑性与简洁性。对于美术领域的简约主义而言,其多强调删繁就简,将色彩与线条在绘画语言中的关系加以突出,摒弃对主体产生干扰的画面元素。随后的几十年间,简约主义理念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服装、建筑和美术等多个领域,并且其风尚流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力推动了简约主义的发展。在上个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成为艺术设计的风尚,能够有效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人本思想,对“回归自然”的时代精神加以彰显。一般简约主义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

①代表一种升华与提炼。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常常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并且海量繁杂的信息使人毫无头绪,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简约主义,可以概括各种活动、宣传与产品的要点,利用集中的形式表达精髓,给人视觉上的精致之美,对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加以简化。简约主义指导下的设计能够提炼出精华内容,展现创作者的奇妙创意,让设计回归自然,通过艺术化的魅力来给人非凡的视觉享受[2]。

②简约并不等同于简单。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内容过于庞杂,往往会使观者感到视觉与审美疲劳,而简约的设计风格并不会减少作品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通过最佳的方式展现平面设计中的信息。设计者将简约主义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时,能够科学合理组织画面,通过明确清晰的方式传递信息,让人们轻松理解画面的内容,感受作品的美感,为观者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促进作品内涵层次的拓展。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色彩简约化的趋势

由于色彩是视觉因素中最具冲击力与最为活跃的因素,属于直接诉诸人的视觉语言要素,因此色彩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左右人的情感,获得丰富的视觉感受。现代平面设计中利用色彩,主要是为了将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好的表达,对色彩的属性进行深入理解是增强作品表现力的前提,可以说色彩在感性诉求上明显优于图形与文字等设计元素。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多采用简单的搭配与简单的色彩,设计者选用邻近色中的两到三色或单一的色彩进行设计,利用面积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来保证色彩关系的简洁化,形成色彩对比强烈与调子明快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作品的特点与意念,保证视觉印象的生动活泼与新鲜刺激等。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作品多利用色彩规律加以设计,以此来传达设计情感,增强识别性效果与视觉记忆效果,如镇静药品采用蓝色、保健药品选用红色等。同时简约化的色彩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视觉信息交流,形成新的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简洁化的平面设计已经成为新的平面设计视觉审美价值的衡量标准。通常鲜明与简单的颜色具有较高的识别度,能够给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多选择单色或鲜明的色彩[3]。另外,对于平面设计作品的色彩关系而言,其主要是对总体个性加以强调,如热烈温暖或宁静寒冷、关系柔和或对比强烈等,色彩关系的不同则带给人的印象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设计者以主体需要为依据,对作品总体色彩效果加以准确把握,有效体现色彩,突出画面重点,将平面设计主题进行烘托,增强画面的已经、情调与气氛,保证作品的趣味性与生动性。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关系不会受到环境色、固有色、光源色的限制,不仅具有富于想象、简练与概括等特点,也具有随机性、浪漫性和象征性的特征。色彩关系并不是越多效果越好,色彩过多往往会导致画面的杂乱,使观者产生视觉疲劳,因设计者在实际设计时需要保证色彩搭配的概括与简练,有效突出作品设计意念,唤起观者的视觉兴奋点。部分设计师为了保持色彩在现代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寻找刺激色彩趋势发展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色彩的简洁不是简单化,“以少用多”的色彩艺术技巧只能从生活的某一层面来概括与再现现实,当前大部分平面设计作品中使用的充满画面的色彩特写都是“言简意赅”的好作品[4]。有些平面设计作品具有较为复杂的构图,但是能够色彩集中体现复杂画面的精粹部分,牵动人的某种联想、体验或情思等。以一副香水的平面设计作品为例,画面背景为黑色,画中模特的前面有一个透明的圆形香水瓶,香水瓶像浅蓝色的发光体,照亮了模特身体的裸露部位,并且模特的表情较为痴迷,这样的色调隐含了女性消费者对香水的痴迷心态。

三、结语

现代社会表达色彩语言的方式为智慧、巧妙、达意和简练,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创作表现色彩时,需要以设计的严谨性与艺术性为基础,不能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否则会造成设计的概念化与空泛化。对于设计师而言,研究平面设计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保持正确的“简洁”和敏锐的设计思维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晓宁.论视觉设计色彩的简约化应用[J].大众文艺,2013,17:85.

[2]王永花,殷旭彪,葛志慧.简约化设计视角下的网页界面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8:57-58+60.

[3]闫莉.论“简约主义”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5,23:84.

[4]张若晖.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试述[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160-161.

第20篇:津晋两地简约教学

津晋两地简约教学”有感

2013年12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津晋两地简约教学智慧联动教学研讨会”,了解了简约教学,知道了简约教学让课堂教学变得简约而不简单,要在简约中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在简约中彰显教学学科的魅力,在简约中让学生的思维闪耀智慧的光芒,在简约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简约中成就至纯、至真、至善、至美的课堂境界。

听了马向东校长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一课后,感触万千,原来复习课也可以简简单单的来上,使我知道了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马校长的课让我影响最深的是,能让学生闭着眼睛想平面图形的面积当初是怎样学的,它们之间的联系,面积公式是怎样来的等等,这不是马校长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吗?我们在教学复习课中往往是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没有关注到学生思维中的“变”。还有马校长在教学中能俯下身来和学生亲切交谈更是让我学习的地方,我们往往是不能把自己放下,让学生距自己千里,马校长对学生的评价性的语言令人佩服例如:谁回顾完了可睁开眼睛冲我笑一笑,注意倾听的好孩子来抱一抱,孩子们给我惊喜,了不起呀孩子,老师仰视你......

和南开艺术小学的教师评马向东校长的课

徐长青老师全新的课堂设计,课堂艺术令我震撼,他在讲《烙饼问题》时,能充分尊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能把老师的手当锅,学生的手当饼,用象声词生动的把本节课的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为我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创设了很好的平台。徐老师的语言机智风趣,与学生交流自然和谐,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听徐老师的课真是一种艺术的熏陶。

听徐长青老师的讲座后,使我更明白了,数学教学是思维指向的,是用脑科学,数学是力争用最原本的最原始的手段让学生去学习,思维的发散是自我的想象力,数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徐长青老师的新思想、新理念,全新的课堂设计、课堂艺术令我震撼,听徐老师的课和讲座是享受。

与徐长青老师合影

简约化教学心得体会
《简约化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