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工作诊改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8 08:03:1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机械工程系教学工作诊改报告

机械工程系教学工作诊改报告(1稿)

一、机械工程系阶段性教学工作检查总结

结合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下发文件《关于实施山东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意见》及学校“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按照张同光院长《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要求,围绕2016-2017-2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就教学工作检查总结如下:

(一)、树品牌、铸特色,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规范项目化教学落地工作,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按照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标准,《数控加工工艺制定与实施》课程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组织教师积极申报2017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成功立项。

3.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及验收指标体系,数控技术应用省级中职品牌专业建设工作,通过省教育厅、财政厅验收。

(二)、多措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1.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研活动的通知》,结合系内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教研活动计划,并严格落实。将教研活动作为一个教师交流、教法研讨、教学示范、课题研究的平台,切实发挥作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2.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教师能力发展中心、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及系内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开展尤其是专业技能、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培训。

(三)、严格管理、规范程序,日常教学管理常抓不懈 1.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切实保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位。抓好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做好期初、期中的教案、授课计划、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教室日志等教学检查工作,并抓好检查结果的反馈与整改工作。

2.成立以各班学习委员为成员的学生信息反馈站,召开了一次学生座谈会,并及时做好意见反馈及限期整改工作。

3.实施“一日四查”、“推门听课”制度,重点针对青年教师,进行随机听课,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听课课时达到22课时。

4.严格实训教学管理,签订系、教师、学生三级安全责任书,抓实实训指导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525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训教学的秩序化和规范化。

5.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技能大赛模块,组织开展校内技能比赛,以赛促学。精心挑选选手及指导教师,组建集训队伍,对照往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报6项赛项;按照《关于举办第十四届(2017 年)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的通知》要求,报6项参赛项目。

6.严格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加强毕业生毕业条件的审核,规范审核程序。应该毕业人数为:312人,符合毕业条件的人数为:296人。

(四)、创新形式,全员育人,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选择合适的形式载体,组建兴趣小组,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中,机械工程系获得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3.加强学风建设,以学风促管理,通过采取加强专升本政策的宣传与发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有13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其中6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

二、系部整体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特色与创新

(一)、“三能”师资队伍专兼结合,建设水平高

数控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占31%,中级职称12人,占54%,初级职称3人,占14%;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人,占41%;“双师”素质教师19人,占86%;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22人,校内兼职教师5人,企业兼职教师6人。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占36.7%,中级职称12人,占40%,硕士学位教师11人,占36.7%,“双师”素质教师30名,占100%。专业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30人,兼职教师为14人。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0人,博士1人,硕士8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都为双师型教师。

(二)、实施精品引领,课程改革成果显著

数控技术专业制订了19门课程标准,建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校级数字化资源课程。建设了省级及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7部,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16部。1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16-2017学年共出版《机械加工工艺制订与实施》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数控编程与操作》校企合作教材一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校企共同开发项目化教材8部。利用得实平台建设9门网络在线课程,6门课程进行了项目化课程改革。

(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生就业质量高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实训安排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企业参与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顶岗实习、指导技能大赛等方式共同培养人才。

数控技术专业先后与德州齿轮有限公司、德州联合石油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学生130人,占学生总数的35.53%,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83.3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10门。与无限三维(青岛)科技产业集团筹建3D打印学院,2017年9月招收数控技术专业3D打印方向学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与联合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德州齿轮有限公司、泰达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学生42人,所占比例为15.27%;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100%;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7门、专业平均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5本。

三、系部整体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特色与创新(以专业诊改的主要内容为依据)

(一)、按照课程定位,选取序化课程内容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课程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需求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更新和序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改革情况。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下,调研德州周边的工厂对于数控铣床加工的需求,并结合德州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需求,课程的教学内容也紧随社会的需求。参照国家数控铣床职业资格标准,由任课教师到我校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调研选取适合的教学载体,按照项目化教学进行组织案例,将整体的教学分为以下的教学单元,并深入解读职业资格标准,在每个教学单元介绍多种编程方式与加工策略,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充足的技能储备。

《机械CAD/CAM》课程内容设置,考虑职业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三维造型和CAM编程能力为主线,将相关的最新的机械绘图员、机床操作工、设计员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渗透到课程教学。课程内容的选取紧贴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注重岗位化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内容。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以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培养现代模具设计的职业能力;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逐步与周边的模具生产企业开展合作,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修改。在原有模具设计理论教材的基础上,引入塑料模具的实际产品设计内容,将模具设计实际案例引入教学过程中,逐步将原有传统模具设计方式的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模具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内容。

(二)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课程在实训车间进行上课,运用“蓝墨云班课”app,应用的信息化手段,建立的平台来完成教学过程。

《机械CAD/CAM》课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参加每年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比赛,鼓励学生参加由中国图学会承办的全国CAD等级考试,制图员等职业技能考试。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高端引领校企共建,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与标杆学校师资队伍相比较,标杆学校中的大师、名师等专业带头人力量非常强,教师出境学习经历人数达到20%。还需要增加教师出境培训机会,培养国际视野,提升教学理念,引进大师、名师走进课堂。

具体措施:

(1)实施高端人才引领战略。

引进高端人才,聘请企业行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技术大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加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并通过校际学术交流、外派学习、资助产学研项目或教研教改项目、到企业锻炼等形式进行培养。

(3)开展学历提高工程。

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学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保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进一步开展强教学、强实践、强科研的“三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结构明显优化,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明显增强,打造一支结构科学合理、师德师风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卓越、科研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开阔的一流专业群师资队伍。

(二)、完善和增建相关实训室,建设一流实践基地 与标杆学校相比较,缺少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教育实训基地,教学实践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具体措施:

(1)整合完善现有实训设备,创新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市场化运作,建成满足从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工程训练中心,在校内营造职业环境。

(2)打造“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装备制造技术中心,引企业入校园、融专业入产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场所,实现校企环境融合。

(3)依托机械制修厂资源,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融合,设备资源共享融合、技术人才公用融合,做到生产与教学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及创新意识,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

(4)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开渠道,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符合教学需求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校企相互合作、互惠双赢。

机械工程系 2017年6月2日

推荐第2篇:城市科技教学工作诊改报告

西安城市科技职业学校

关于关于201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为做好我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办紧扣现代企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向,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办学资源特点,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和条件。校领导班子对毕业生安置工作高度重视,由副校长亲自挂帅就业办,根据学校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奋战,安置工作已园满结束。就今年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就业情况

我校2016年毕业学生59人,全部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其中就业人数53人,直接就业人数53人,直接升入高一级学校6人。进入企事业单位48人,从事合法性个人企业5人,本地就业48人,异地就业5人,其全部分布在一线城市,这和我校的专业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其就业方向,面向的就是地铁、高铁等就业岗位。大部分都签订了劳动就业合同,工资待遇都在2000元以上,就业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业形势火暴,学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市场需求良好,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94.8%。经过就业办紧锣密鼓的工作,反复联系、考察用人单位的环境、企业信誉与经济效益,最后确定用人单位。截止2016年7月12日,2013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单位及去向已安排就绪,真正的达到了招生时对家长答应的全部安置,全部就业的承诺,这给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来说都有了圆满的交代。

二、学生安置的企业与社会反响。

学生分别安排在西安地铁运营公司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地铁三号线、深圳高速铁路等10家单位。在学生就业的这10家企业中,单位普遍反映良好,学生、家长满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和承认。

三、就业办对安置工作的重新认识。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辛勤奋斗,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招生工作难,安置工作更是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要全面搞好学校学生的安置工作,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安置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大事情,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配合,教务处牵扯详细的教学计划、学生处加强在校住宿的管理、就业办联系好单位,班主任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如果能欢送一下学生,势必能更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对于我们学校的下一步工作是不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呢?

第二、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开展的很失败。部分学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不成熟,对工资,就业岗位计较太多,导致在安置时,挑三拣四,反复无常的变换单位,对“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方针认识淡薄,对安置进度造成极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离开学校后对于在外住宿顾虑重重,这显现出我们平时教育的欠缺。在以后的教育中,对于学生还需要加强安全警示及应变能力的教育。

第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安排在地铁二号线的学生实习过程中,一致反映这批学生工作认真,吃苦耐劳,好管理,并承诺在结束时会留下学生在单位继续工作。其实这批学生都是13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这充分说明优秀学生在安置过程中的优势,他们是用人单位及学校的宝贵资源,是我们学校的财富,就业办在他们结束后的工作调整中将会政策性倾斜,将好学生安排到优秀企业。

第五、只有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塑造出高质量的人才,对于学生我们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个无形的鞭策。

第六、这也是今年安置工作中的新趋势,就是后进生在安置工作以后反倒比较稳定,踏实,屡次受单位领导的表扬,像学生韩朵、杨卓文、王晨等,充分说明我们在后进生转化中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各位教职员工及各位领导的工作成绩,对我们进一步转化后进生增强了信心。

我校安置工作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在今后的安置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多争取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切实做好安置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最后,愿我们所有同仁们团结奋进,永创佳绩。

二○一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推荐第3篇:城市科技教学工作诊改报告

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城市科技职业学校

教学工作诊改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不断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杨新副校长为组长,张健为副组长,王喜德、邓新耀、王文凯、田亮、刘恒为成员的教学工作诊改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出贯彻要求;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

一、诊断的工作概述

学校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办学。能够严格按照审批程序依法履行名称、地址、校长等变更手续。办学许可证、收费许可证、民办非企业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五证齐全。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监督,积极主动地汇报工作。

立足于本校实际,对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内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人,增设专业教育教学设备,以最短的时间建设我校的独立校园。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业。

我校城轨专业于2013年9月正式招收首批学生,目标是瞄准西安市已经开工建设的西安地铁、上海地铁、北京地铁、广州地铁,当年招生两个班,共100名学生,然后在2014年和2016年都连续招生,学生就读这个专业的热情非常高,招生数量也连年提高,每年都突破招生计划,现有在校生达近2000人,2013级学生已经毕业,2014级学生已经离校实习或者升上高职院校。学校因应本专业的发展, 2014年也从高职院校招聘了一些城轨专业的毕业生来充实教师队伍。所用教材没有中职专用课本,基本是借用高职院校的统编教材,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计有: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轨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与礼仪、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等核心专业课程。根据市场需求,2016年秋季又增设铁道运输与管理、铁道供电、铁道信号等专业,切实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实用性人才。

二、诊断和改进措施

1、办学理念诊断

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抓手,在稳定办学规模、狠抓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我校专业品牌、质量品牌、就业品牌和管理品牌,为今后将学校建设成特色的职业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1)规模定位

学校将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到2017年,全日制学生稳定在3000人左右。

(2)类型定位

以全日制中职教育为主,以继续教育为辅,以培养交通类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重点,其它专业类型协调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

(3)服务面向定位

在服务面向上,将立足西安,辐射全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层工作和生产一线需要,提供区域城轨、高铁类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人才。

(5)形式定位

以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适当发展高等函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多渠道、多形式联合办学,实现以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兼顾;以全日制教育为重点,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并存。 (6)专业设置定位

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适应生产一线对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要,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供电、铁道信号、铁道运输与管理等专业,并形成龙头带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专业梯度结构。

(7)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城轨、高铁行业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 “首选高技能型人才”。

(8)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和“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定位职业、服务社会”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2、教学工作状态及师资队伍诊断

教学工作诊改有利于提升我校教学工作的地位,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共同关注、支持、强化教学工作,从理论上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而展开。

教学方面,教学计划正规、完善,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基本环节,有准确的要求,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学校有专人负责学生的贫困生补助金工作,档案齐备,申领、发放规范。

在学期开始能及时排好学期课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能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开设基础课、基础专业课的基础上,另开设德育课、公关礼仪课以及体育课。各年级各专业开课密度适中,确保每班日安排课程最低不少于4-6节课,按照课表上课;施行上课教师和上课学生双向考勤制度,教务处每天不定期的到教室检查学生的到课率和教师的到岗、授课情况;采用了新的调课程序,授课教师如需调课,由教务处发放调课通知单后方可调课,调课通知单留档保存。

组织教学检查,强化教学过程监控,保证教学秩序良好。教务处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严把教学质量关。检查的内容包括教师授课效果、学生到课率、听课、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等内容,并召开教学座谈会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教务处还不定期深入到各个班级进行听课、评课,安排班主任及教务人员每人每月至少4次听课,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评价教师的上课质量,并及时的给出建议。

充分利用好教学反馈制度,实行教、学互促。每个班级里面的学习委员等20余名学生代表,在每个学期内定期组织填写《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进一步了解教学运行情况,收集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反馈到教务处,教务处进行分类汇总,对任课教师的调整提供了显性考核标准,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加强教材综合管理工作。我处规范教材征订、补订工作,利用寒暑假组织全校教材的征订工作,在开学初顺利完成教材发放工作。同时,我们还认真开展教材质量评价工作,严格规范各年级各专业教材的使用。

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建立班级花名册制度。每学期初建立学生花名册,详细记录学生生源地来源情况,以及家庭基本情况。新生入学后制订好学籍簿,建好学生学籍档案,严格实行学生按专业管理。

学校专兼职任课教师均属于本科以上学历。学校聘请师资程序严格,都签订了聘任合同,师资水平符合要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师聘用采用合同制,分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两种。学校为专职教师依法与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社会保险。除教课外兼任学校其他行政职务工作,外聘教师只负责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供有利条件。在董事会的领导下,领导集体合理组合,年龄资历优势互补,形成了一支团结求实、和谐一致的领导集体,并保持政治方向,教学目标的一致。

3、资源建设诊断

加大投资力度,新校区自有资金注入500余万元,面积10400平方米(含公寓楼、教学楼、办公室等),实训基地:4个计算机房,200台计算机,另设语音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护理实验室,药理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高铁教学模拟仓、城轨运营教学沙盘。学生餐厅和西安市餐饮公司合作改造,全部上最新最先进最安全最卫生的设备,投入130万元,学生公寓和教学楼全部重新装修改造,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制度建设诊断

制度建设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在学校管理中缺少章程、制度不全、管理失衡仍是制约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实现提质增效的一个瓶颈。因此,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成了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加强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是教育依法治教、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教育事业适应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必然要求。

学校制度建设中,如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学习制度等等,要注重教师和受教育者发展的要求。在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注重师生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和保障。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都要体现科学、合理,都要体现公平、公正,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不实用”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这些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和完善,让制度能够与时俱进,体现出制度的生命活力。

完善制度,装订成册为了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我校在合校以来大规模地进行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内容涉及教育教学、干部职责、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职责、各功能室职责、各类教师岗位职责、人事管理制度、党员有关制度、财务制度、评职晋级制度、评优选先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将这些修正后的制度、条例、职责、细则、办法等汇编成册为《西安城市科技职业学校规章制度汇编》,以此保障和推动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化。

5、需求方反馈 (1)用人单位反馈:

团队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工作责任意识、社交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专业素质、思想品德修养、心理承受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侧重的方面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原因,首先是毕业生的专业性质,其次是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再依次是性格特征,毕业实习,学历层次,交际能力,求职态度,学校推荐,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获奖情况,他人介绍,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学生的能力与品质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这对我们在指导学生就业应聘及准备材料和参加面试时更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从而提高签约率,就业率。

(2)学生反馈

2013级的城轨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已经毕业,毕业时共有59名学生,其中升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市职工大学的学生有6人,占比为10%,直接进入社会找工作的有53人,比例是90%,这些学生通过理论考核、面试选拔之后才确定的,理论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面试考核的范围较广,牵涉到学生个人的身体条件,如身高、视力、听力、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个人的形象等等,要求算是比较高,条件也相对苛刻。所以在这一波的选拔中,许多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只能被刷下了。学校经过用人单位几轮的选拔已全部到工作岗位。我校安排专人对上岗的学生进行回访,反馈情况都比较好,接触了不少的同学,无论生产主管、技术骨干,还是普通员工,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掌握一技之长,都具备有生存的本领。和同学们的交谈,虽然开始时略显局促,但谈起学校的学习生活,谈起老师的教育教学,他们都是十分活跃,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依偎在我们身旁,十分怀念在校学习时光,念及师恩,他们满怀深情,临近分别时,他们总是依依不舍,不是说道一定要到新校看看,就是要我们再去走走,不是由于劳动纪律的约束,总舍不得分开,场面十分感人。

看到同学们进入社会都以扎扎实实的劳动技能,认认真真的敬业精神,蓬勃如火的工作激情回馈单位、回馈社会,我们感到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合格的,安置的工作岗位学生也是满意的。学生的工作印证了生存发展的基本要件,具备这些素质的多少、高低,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以及薪酬的多少。这就倒逼学校教育教学该教什么,该怎样教。

总之,从学生的入学教育、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安置就业等各个环节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常规管理,教育教学的扎实推进,才能证实职业教育的成功,只有学生参加工作,能够在单位中迅速的成长,才是我们更加努力的办好学校最有力的证明。

2016年9月18日

推荐第4篇:区职中教学工作诊改报告(优秀)

西安市雁塔区职业高级中学教学工作诊改报告

西安市雁塔区职业高级中学是雁塔区惟一的一所公办职业高中。目前开设的专业有:幼儿教育与保健、会计电算化、工艺美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六个专业,按照西安市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诊断内容要素项目,自我诊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面积小9513.33平方米(14.27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

2.部分专业课专业教师缺,特别是具有动手能力的实操教师缺;

3.学校地处潘家庄村周边环境较差;

4.部分专业依据市场需求需要调整;

5.学生基础差,学习英语、数学难度较大;

6.校企合作不全面,缺乏深度,且目前校企合作困难较大;

7.精细化管理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困分析

1.校园面积小,我校是在原西安市第74中学的基础上于1984年改制的中等职业学校,地处西安市城南电视塔西一公里的潘家庄村,改建或扩建只能靠政府统筹解决。

2.专业课教师缺特别是工科专业实操教师严重不足,有的学科目前缺乏学科带头人,目前仅靠上级调入存在一定困难,靠非专业教师外出参加上级组织的短期培训,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长期外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学校地处潘家庄村,学校周边环境差。学校周边临村道,进校通道狭窄,人、车流量较大,校外噪音经常出现,影响学校安静,学校无能为力。

4.学校目前开设专业时间较长,部分专业长期招生困难,公办学校调整专业又涉及专业教师及硬件专业教学设备。

5.职中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英语、数学、学困生多,教学难度大,若严格按教学大纲计划难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6.校企合作部分专业还没有联系上,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上还做的不够,有些企业仍不愿与学校合作。

7.从学校管理在精细化上还要不断加强,不断提升管理效果。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

1.继续向区教育局和上级部门反应,力争政府的重视扩大校园面积,提升办学规模。

2.继续向上级申请调入急需的、专业实操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学校现有的教师。

3.向当地城管、市容、潘家庄村委会反应,力争相关部门联手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4.深入社会开展调研,依据市场需求,力争上级的支持适时调整开设专业,扩大招生,提升学校规模,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5.对学困生特别是英语、数学学科在教学上只能降低难度,因材施教,逐步推进。

6.继续安排专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力争企业的支持,逐步全面实现各专业与企业的合作,在校企实质性合作上多思考、多做文章。

7.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新常态下学校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完善制度,执行制度,落实责任,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

西安市雁塔区职业高级中学

2016年9月23日

推荐第5篇:教学诊改培训心得

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心得

在本学期初,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诊改培训,现特将一些感悟总结如下。

学校自我诊断已成为主流的学校评估手段,

在我国,学校自我诊断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未来肯定 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校自我诊断无论是为了促进学校

改进,还是为了加强管理有效性、增强办学效益,其根本都是为了学生

发展。脱离了这一根本,任何形式的学校自我诊断都是“皮之不存,毛

将焉附”。因此,学校开展的自我诊断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在紧

紧围绕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开展教师的自我诊断,各个系部的自我诊断, 以期取得不断地进步。专业的自我诊断。由于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特点与特色,因此专业

自我诊断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切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的需求等来开展。

教师的自我诊断。教师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更新观念,二是改善行为。

二者都是师生进行有效的持续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在以转变观念和改进行为为目的的课堂诊断与改进中,最深层的 观念冲突可以归结为到底是“学科中心”还是“学生中心”。 从“学科中心”出发,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应该坚持三项原则:符合学科精神、

“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首先就是备好课,讲好课,突出重难点,提

高教学质量。不仅要备教法、学法,还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教师上课要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听进去了,学进去了。对此,教师

上课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善于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同学应有不同的要求

和期望。如果要求过低,优等生吃不饱,无法取得更大进步。要求过高,

差生,甚至中等生吃不消,会一棍子闷死。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督促学生养成课前自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上课

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严师出高徒,我们 教学生不能仅仅是为了混张文凭,而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要有更高 的要求,要能够使学生拥有真才实学的本领而非虚度光阴。并且教师的

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负责任的老师会带出负责任的学生,不负责任的老师会带出不负责任的

学生,不规范的老师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不规范。教师的随意直接导致

学生的随意。因此,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教师一定务必重视自身的修养,

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

此外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评教活动中,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并将结果 反馈给教师本人,督促教师本人进行校正、提升。

学校领导也应把视点放在教学第一线——课堂教学。重视教师间的 听课与评课。同时积极开展示范课老师讲课活动,引领大家交流学习。 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同学科

教学的整合,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当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主题。

推荐第6篇:教学诊改

为做好“望闻问切”,校长们这样说„„

2018年4月2日晚7点,峰峰矿区职教中心行政二楼会议室灯火通明,这里正在召开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专题研讨会。校领导班子及各处室负责人与联系人共20多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张矿生主持会议。

党总支书记梁建辉从诊改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工作进程与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等方面就我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进行了解读与布置。

他对重新修订后的方案作了系统说明。根据方案,我校成立了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和三个工作小组,分类分层组织、推进诊改工作。并就各自的任务作了说明,明确了各个处室的职责,对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他强调,教学诊改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要清楚的认识到诊改的必要性,希望各处室严格按照要求,依据诊断与改进工作运行表,进一步细化任务,找准问题,明确责任,确保诊改工作高质、高效的向前推进。

张矿生副校长指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有助于建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机制,增强学校发展软实力;有益于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奠定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学习研究,把握诊改内涵,将教学诊改工作与各部门各项常规工作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自我诊断与改进,真正发挥教学诊改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有效推动学校教学诊改工作,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引导和促进学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满意度。

推荐第7篇:课程诊改报告

附件1: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请各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修正课程建设发展方向。请各课程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课程诊改报告。

(一)课程定位是否准确

诊改要点:课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要求,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时要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所区别。课程培养目标是否与产业需求对接,是否满足产业职业岗位需求。

(二)教学模式是否科学

诊改要点:课程是否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比重是否适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教育活动是否系统地设计;教学质量是否可检测。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

诊改要点:是否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否推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引入微课、MOOC、SPOC、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等最新教学手段。

(四)教学团队是否合理 诊改要点:教学团队的规模是否适度,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是否协调,专业的生师比例是否恰当;教学团队结构(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等)是否合理;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团队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能力,是否有较好的成效;是否制订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建设方法和措施是否有力; 课程负责人职称、能力是否满足,能否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指导课程建设和改革。

(五)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

诊改要点:校内专业实训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实训室数量、设备配置等是否满足课程教学、实践的需求;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较高的使用效率;学校、行业、企业是否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是否够用,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建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的活动是否有效;是否制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六)教学资源是否丰富

诊改要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否满足课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就业创业的需求;课程标准是否科学规范,系统完善;是否建设一批优质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资源使用效率高,并形成了可持续开发、应用机制;是否建立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是否注重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实践教材是否开发完成;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的、仿真的实训教学项目。

(七)教学活动是否有效 诊改要点:教学组织模式是否恰当,教学管理是否严谨、规范;教学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活动(理论、实践)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知识是否理解,训练是否到位。实践类课程如专业实践教学是否根据真实工作过程序化设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技能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见习)是否系统完整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八)课程考核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诊改要点:是否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完成学生考核模式改革。引入职业岗位技能鉴定标准作为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依据;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①过程性、终结性考核相结合;②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③校内、校外考核相结合;④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部分A类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是否合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否正态分布等。

推荐第8篇:诊改口诀三十条

诊改口诀三十条

1.领导作用不可少 2.理念确立是先导 3.培训学习转观念 4.关注学生是核心 5.问题导向是关键 6.二链建设是起点 7.关键控点要厘清 8.纵向系统是保障 9.橫向系统是要素 10.数据平台是支撑 11.制度建设为基础 12.流程设计明规范 13.评价工具有设计 14.8字螺旋要牢记 15.PDCA常循环 16.诊断机制常态化 17.构建体系促持续 18.模仿学习先入门 19.逐步深化再提高 20.强化过程重结果 21.说到做到重成效 22.源于文件高文件 23.质量导向要厘清 24.重点突破是路径 25.个性保障促特色 26.自主保证责任明 27.教学改革同步走 28.三全合力促建设 29.务实诊改善改进 30.质量文化融入心

推荐第9篇:教学诊改文件

第一,做好办学思路与组织的诊断工作。学校的办学思路集中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了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要做好四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学校办学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及学校实际的吻合程度。二是诊断学校依据区域需要、学校优势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势定位状况。三是诊断学校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诊断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人文修养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吻合状况。

学校组织情况集中反映在学校治理结构上。治理结构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握学校治理状况,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状况及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限。二是诊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状况。

第二,做好资源条件的诊断工作。资源条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学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决定性因素。职业教育的资源条件突出表现在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条件与资源等四方面。办学经费是教学工作的经济基础。把握办学经费情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经费收入情况:经费渠道是否稳定,来源是否可靠,特别是实验实训及设备经费、教师培训经费等是否有保证。二是诊断经费支出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依据预算支出,日常教学经费占比是否合理。三是诊断生均经费情况:“教育法”规定的生均经费是否到位,能否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教学工作得以运行的前提。准确把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师资数量与结构:专任教师的配备及学历达标状况,专业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二是诊断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研究能力,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能力。三是诊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措施与成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学校专业标准执行、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以及教师培训状况等。实践教学条件是职业教育特质的显现,也是决定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校内实训条件:实训基地专业覆盖状况,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利用率状况,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应用状况等。二是诊断校外实训基地情况:基地能否适应专业教学要求,能否满足学生实习和实训需要。信息化条件与资源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把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状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校园网状况:校园网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网页内容更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状况等,以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举措。二是诊断教学用计算机现状,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三是诊断图书及数字化教学资料状况:数字化教学资料和图书资料的建设状况等。

第三,做好专业与课程的诊断工作。专业与课程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与课程建设状况可通过专业规划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等诊断得以把握。专业规划与建设集中反映了学校专业建设的规范化程度,把握其建设情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专业规划的制定、执行与调整状况。二是诊断专业建设举措与成效的情况。三是诊断校企合作的实践状况。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与课程建设的依据,也是建设的目标。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好两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情况的诊断,了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及时调整,能否搭上“立交桥”。二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执行与调整情况的诊断,了解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依据,反映人才培养时代要求的程度,专业技能课程比重是否合理。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评价课程建设状况,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诊断,了解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教学过程是否对接生产过程,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状况、考核评价状况。二是通过对课程建设计划、措施和成效的诊断,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能否及时更新,以及精品课程、主干课程建设状况。三是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诊断,了解教材选用和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状况。

第四,做好过程管理的诊断工作。过程管理是学校常规性重点工作,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过程管理的质量可通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等四方面的诊断得以把握。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把握教学管理质量,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与成效的诊断,了解制度完善、执行及教学秩序运转状况。二是通过对教学管理队伍的诊断,了解教学组织管理系统建设状况,人员数量结构和素质状况。三是通过对实践教学管理与实习管理的诊断,了解管理制度建设、执行和管理状况,国家相关规定的落实状况。学生管理是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学工作顺利运行的基础。评价学生管理质量,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与成效的诊断,了解制度完善、执行状况,重大事项管理到位状况,学生素质教育状况,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通过对学生管理队伍的诊断,了解队伍结构、素质、工作状况。三是通过对学生奖惩管理情况的诊断,了解相关政策执行状况,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情况。质量监控是教学工作顺利运转的保证。评价质量监控状况,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制度设计的诊断,了解教学工作制度和质量保证机制建设状况。二是通过对运行状态的诊断,了解制度执行状况,多元参与教学评价状况,人才培养数据平台建设和使用状况。三是通过对监控效果的诊断,了解自我诊断后的工作改进状况。安全管理是学校一切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把握安全管理状况,要做好两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应急预案的诊断,了解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状况。二是通过对校园安全状况的诊断,了解学校安全运转、规范办学状况。

第五,做好素质教育的诊断工作。素质教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素质教育状况可通过德育工作、文化素养与身心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等三方面的诊断予以把握。把握德育工作状况,要做好五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德育课程教学的诊断,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落实情况,德育课程开设状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如何,其他课程是否有机渗透德育内容,以及德育师资建设状况。二是通过对德育实践的诊断,了解学校按照“三贴近”原则,从知行统

一、教管结合出发,设计和组织德育活动状况。三是通过对心理辅导的诊断,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建设、教育内容等状况。四是通过对职业指导的诊断,了解学校职业指导的水平和质量。五是通过对志愿者活动的诊断,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是否正常,管理是否规范,机制是否形成。文化素养与身心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质量可通过两方面状况的诊断予以确认。一是诊断总体设计,了解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状况。二是诊断实施效果,了解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情趣和学生健康状况。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育人基础。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可通过两方面诊断予以把握。一是通过对校园环境的诊断,了解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公共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状况。二是通过对特色营造状况的诊断,了解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校本特色状况,以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状况。

第六,做好教学质量的诊断工作。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在现有条件下评价教学质量可通过社会评价、技能评价的诊断得出初步结论。考察社会评价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年度招生数、巩固率的诊断,了解学校招生举措和规范化招生状况,特别是学生巩固率状况,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真实的教学质量。二是通过对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诊断,了解学校就业推进举措,学生就业面向和起薪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状况。三是通过对社会认可度的诊断,了解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技能教学是职业学校的特质,技能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考察技能评价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双证书获取率的诊断,了解学生技能学习状况。二是通过对专业技能竞赛情况的诊断,了解各种技能大赛师生参与和获奖状况。

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做好上述三方面的准备工作,把握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好自我诊断,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诊改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第10篇:教师诊改情况汇报

教师诊改情况汇报

2017年,在教务处的带领下开展教学改革,每位教师都参与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在作一师一规划,

该平台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设计思想;通过采集全校教师个人数据入库,逐步提升教师双师能力;具有成长为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所需要的成长规划、过程评价、结构分析、成长轨迹导视、目标修正等功能;促进教师能力快速提升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的快速成长。

和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的关联:

该系统能够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进行无缝和对接,教师发展过程性数据可直接体现在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的教师层面。

第11篇:教学诊改总结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

教学团队诊改工作总结汇报

2018年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开展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诊改工作,3月是诊改工作的第一个月,诊改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只是部分人在进行诊改,作为旅游管理和高铁乘务服务专业带头人,我认真负责地去带领团队开展诊改工作,始终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配合和努力下,学院的诊改工作一定会取得实际的效果,3月以来我团队在诊改工作中认真开展诊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们做了什么?

本学期,自期初培训开始,我就认真研读诊改工作的要求,在学校诊改思路的指导下,具体开展了如下的工作:

第一、开学第一课诊改——组织安排好教师们上好第一课。要求开学第一课要从职业与就业引导、技能大赛介绍、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学历提升以及专业学习规划和考核方案等方面展开,不能第一课就开始一个劲儿的说教材。

第二、教师听评课诊改——执行学校的听课要求,并做出详细的听课安排表,在教学团队内再进行分组,分组的作用在于,通过小组交叉与组内互听来实现听课自由但又保证大循环小循环的要求。

汇报人:杨一梅 第

三、编写课程标准的及教学大纲,用课程标准来指导课程诊改。

四、从教师本人进行诊改——安排好组内教师依据学校要求记录学习诊改实务,并写好个人月诊改报告。

第五、从课程上开始进行诊改——组织安排团队成员说课程。通过对教师所上课程的整合,从第三周开始开展教师组内说课程,并要求团队以细分小组的形式提出诊改意见。以下是教师们的诊改意见汇总:

对《旅游文化》课程的诊改意见 (诊改小组成员:杨一梅、刘梅、邓丹艳、聂艳)

1、鉴于旅游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参加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考取导游资格证书以及专业本身的需要,又恰遇导游考试改革之初,无统一的考试教材,因此,旅游文化课应该将技能大赛的知识问答题库、全国与本省导游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开发的课程《旅游基础文化知识》。

2、由于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多,贯穿整个在校期间甚至毕业后的旅游

2 基础知识积累,该门课程应开设4个学期,从进校就开设直到第四学期,每个学期根据教学、学生技能大赛及考导游证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3、组建教材编写小组,编写旅游基础文化知识教材(编写内容重点偏向贵州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对《旅游资源学》课程的诊改意见

1、旅游资源学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定位,不应包含饭店岗位。

2、旅游线路设计成本测算部分难度较大,建议降低难度或删除,旅游美学欣赏、实地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3.继续设计开展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任务,并且有清晰的在校期间任务规划。将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任务承载体,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项目任务中。

4、将外出实地考察开发旅游资源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起来,依托学校坚强的后盾(如外出交通工具、外出安全保障、外出教师鼓励措施)。

对《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的诊改意见

(诊改小组成员:刘梅、聂艳、邓丹艳、杨一梅)

1、课程具体目标中的专业能力板块,目标定位过高,应考虑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

2、实景教学考虑学生的二次参与度,在内容设计时,对任务进行层次划分;

3、继续在没有实训设备和场地的情况下,以实景教学展开课堂,深度利用好实地景区,并有目的的去对接一些实训企业和景区。争取能够开展对客实训,在没有实训设备的前提下开展实景教学,应重点考

4 虑学生的激情与坚持,可以的话,还应该有合作的旅行社或景区。

4、建议假期给学生进行校外企业实践引导,如旅行社实习,亲身体验计调的工作流程。

对《高铁乘务实务与礼仪》课程的诊改意见

(诊改小组成员:李敏、岳杰、王礼聪)

1、实务应以实训为主,其中礼仪与安检占主导地位。

2、主要培养责任心,意识管理、执行力。

3、加大课堂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以实践为主,将课堂变成高铁,分为乘客与乘务员。

4、注重讲解实例,分析案例,让学会解决突发状况,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5、分组实训,对不同章节的实务礼仪知识用团队的方式演练。

6、将课程变成一整个项目,分好小组,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实训。(像教师听课,听不同的课,也被其他所有人听课)

二、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在诊改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教学团队内有多种课程类型的老师,但这些老师的数量又不多,几乎都是1-2个,在开展课程诊改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提诊改意见非常苦恼。

第二、课程诊改中没有权威的课程标准作为参考,所以诊改中十分容易出现以新的错误代替旧的错误,或者就是提不出诊改意见,不能发现问题。

第三、对于诊改工作部分教师积极性很低,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很多工作不能产生实效。

第12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_

免费

课改培训心得体会_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认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高中生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那么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引导学生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比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更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其次,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除了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中引进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鲜活的、有时代感的课程内容外,适时增加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第四,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那么每一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选择学习的课程,确定学习的基本进程,由此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情景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第五,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后,实行学分制管理。总之,都强调对高中学生公民的责任感,个性发展与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的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分享

免费

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应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正如专家所说的,去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例如,高中美术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学习的过程;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能够发挥分享

免费

学生的想象力。

21世纪是呼唤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培训了解到新课改关注人的需要并关注人的发展,满足了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分享

第13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云枫初级中学新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陈旭蓝

2012-8-21

拓展训练、岗前培训体会与心得

今年暑假,我有幸成为了云枫初级中学的一员。8月中旬,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在短短几天的学习训练中,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记得有人说过,只有亲身经历的才是最难忘的,只有亲身体验的才是最真实的。正是这无数的经历与体验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寻找人生的支点,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次的新教师培训,是我人生中又一次新的体验,在这次培训中我受益良多。我着重从这两个方面谈谈:

一.别开生面的拓展训练,铸造了一个敢打敢拼、信心十足的团队 8月15日中午我们到达了重庆铁山坪拓展训练基地,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在教练的指导与组织下,我们一共参与了背摔、穿电网、九米高空过断桥、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几个项目。这些充满惊险、让人紧张而又激动的项目,让我们这些刚刚走进云枫初中这个团队的新人们从素不相识到互相信任,让我明白“信任”不仅要对别人心怀感恩,它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正因为有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我们全体成员才有了同心协力、共同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团队协作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突破自己心理的极限,让自己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盲人方阵”这个项目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是幸运的,这是上天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对此,我们要学会回报,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做起,关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天的拓展训练是短暂的,但是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我要把拓展训练中体会到的切实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充分融入到云枫初中这个卓越的团队之中。

二.初涉课改理论,观摩课改成效,更坚定了走课改之路的信心

回到开县,我又接受了为期四天的课改理念、实作等方面的学习,对我的触动特别大:现在的教学不能再像以前的“一言堂”那样填鸭式的教学,要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 云枫初级中学新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陈旭蓝

2012-8-21

中来,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做课堂上的主人公,都要有感悟、有收获。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要做到这一点,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榜样和学习上的伙伴。首先,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其次,展现教学活动的魅力,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从而做到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再者,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成为学生的朋友、榜样和学习上的伙伴,充分发挥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的内动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精心编写导学案,针对学生的差异做好复备

导学案是我们教学的线路图、方向盘,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要精心的编写,不能敷衍。从专家的指导中我体会到编写一份优秀的导学案,首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其次是对学生做好摸底,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程度,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编写自主学习案、合作探究案、检测评价案,对里面的问题要精心的锤炼,力求问题难易适中,有的放矢。习题要精心的筛选,要有层次,有针对性。

3.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授者、“独裁者”、“裁判员”、“演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诚实、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教师是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不光是传授知识,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回顾学习中的每一步骤,使他们在脱离这种结构化的情境之后,仍然会使用该方法。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评价新方法,让学生自己决定方法的有效性。

云枫初级中学新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陈旭蓝

2012-8-21

4.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学校给了我们很多不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给学生公平公正全方位的评价,从不同角度来肯定学生、激励学生、约束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不同的积极的发展和彰显,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培训即将结束,新学期即将来临,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教育形势,我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在学校制定的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拟定出个人的发展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学校这个大团队的帮助下,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我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积极投身新课改。我会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为新课改在云枫初中的推动、在开县的推动贡献自己的最大的力量。

第14篇:体育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一:体育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以前,体育课都是一个样子,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而且也习惯了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生学。而这次新课程改革则不同,它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注重实效,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精神。也真正促动了我的思维发展。

下面,我谈一下对体育新课程理念的一些认识及思考。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对体育课进行了进一步完整的科学化的定义和阐释: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鲜明的指导思想在给我们体育教师指明方向的同时,对传统的重竞技的单一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谈到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们以前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只是想把要教的内容迅速地教给学生,自己过瘾了,但是也很累,可是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感兴趣吗?我没有考虑过。现在想想,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一定不高,因为他们总是盼着自由活动。这说明,上课的内容根本没有吸引住他们,他们不感兴趣。

我觉得,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组织方法激发起学生运动积极性,在学习到体育知识的同时也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使其做为自己终生的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新课程标准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的,发掘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体育教学改革改到现在,改革思想不断地落到实处,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开始真正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日趋完善的体育课程标准使学生见到了瞩光,也使人们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向日益明朗。

心得二:体育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我受益匪浅,现在就简单谈一谈自己学习后得到的一点体会。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内容,采用有助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 其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健康整体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重视身体练习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互动、有效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新课程则要求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帮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适应学习型社会对人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师徒关系,而是一种平等与民主、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的新型关系。

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体育教师将向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二者相结合转变。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在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做到:一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他们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鼓舞。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培养合作精神。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出来,还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学进去。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与选择性,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发展中的需要,充分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

以上就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们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英才。

心得三:体育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多名高中体育教师聚集在一起,学习了由5位专家主讲的有关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解读以及它的特征,还有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等。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就简单谈一谈自己学习后得到的一点体会。

本次培训由省体育教育研究室的几位专家给我们作了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解读,谈到了我国高中课程改革于2003年启动。几年中,新课程走向了数以千计的试验区,走向了数以万计的学校,走进了课堂。整个教育界,不论是通过理论还是实践,大家都在摸索。广大体育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和教材实验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将会极大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改革和发展,给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冲击力。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谈到具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时,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要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接下来又谈到了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法,并给出了指导意见,即高中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话和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全面发展。

本次学习的重点是模块的选项教学,两位老师讲解了模块的意义和制定,以及选项教学的实施情况。会议中各地的教师分别派代表,介绍了自己学校开展模块的选项教学的情况和问题,并就问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受益匪浅。

这次新课改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机会非常难得,我们在座的老师听得都十分认真,因为高中课程改革,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既是挑战,又是提高自己的机遇。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把加快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真正推动课程、教学发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的质量,积极稳妥,改革创新。面对国家和政府的空前重视,我们应该是迎来了体育教育的春天。在这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有诚心、有毅力,勇于实践,勇于思考,经过不懈努力,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15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课改培训,听了离石二中教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二中老师们的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二中课改的力度和深度,以及他们那种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毅力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首先,我们对这种课改模式进行整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引领明确方向。

以往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像耕地时牵牛的人一样,牢牢地拉紧缰绳,生怕牛儿跑了,使自己的教学偏离轨道。今天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在导入新课伊始,都能引导学生利用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者课件出示目标,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们明确了目标后,有抓手,有方向,学习起来目的明确,目标清楚。导学案尤如一盏前照灯,引导学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二、自主学习培养习惯。

在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对子互学,组内群学,每个学生忙的不亦乐乎。能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与方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得以落实,还培养了良好的助人习惯和不耻下问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展示挖掘潜能。“ 展示”部分给我们的触动很深。改变了过去教师的“单口相声”教学法,转变成师生“三句半”的教学法,由教师主体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令我们惊讶,原来我们的学生潜能是如此巨大,是我们小看了自己的学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放权,让学生参与教学。

四、人人参与提高效率。

学生的“展示 ”“评价”“挑战”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节目,尊重与被尊重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进取,心灵得以满足。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何愁学生不学呢?今天的培训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将新课改的理念尽快渗透到教学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同时,我也得到几点启发,那就是: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精心的准备上,体现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体现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的演示上,体现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的目光上,体现在耐心的巡视指导上,体现在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2、相信每一个学生 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是绝对没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教师去挖掘。所以我们应大胆地放开手,让所有学生去学习,去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通过教师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3、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4、因人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想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合适的指导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让后进生学好,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后进生的能力提上来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如此循环下去,后进生在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班级的成绩就会进步,而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随之不断提高。

第16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培训 心得体会

安定区大南岔小学

刘庆怀

通过这次安定区教育局组织的各位专家的高效课堂讲座培训,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李炳婷主任的讲座,使我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传统教育教法不在适应新时代孩子成长的要求,要想成就孩子,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改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要求我们建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建构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课程目标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课改似一股清泉,似一缕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使沉闷低效的传统课堂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教师不再是一个简单二传手解疑答惑灌输者,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发现交流探索。课堂上呈现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习场面,不在是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的被动学习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发现学习,形成了合作交流,探索求解的学习方式。

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由传统的传授者、独裁者、二传手、演员、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合作者。要虚心,真诚的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尽管对于教师来说是挑战是压力是困难,但我们还是要鼓足勇气,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自我反思,改变过去。教师是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

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生存的能力。

实施新课改必须要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传统的只是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课业学习情况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品质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大批学生的积极性。课改还要求和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课改对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更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加强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的理念武装头脑,才能驾驿新形势的课堂教学,我力争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第17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课改心得体会

上饶县五中——陈圣良

经过又一轮课改实践,结合上学期的课改实践活动,我对新一轮政治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它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谈谈自己在课改培训之后的认识和体会。

我认为课程改革实验给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它使我懂得:僵化呆板的课堂需要激活,学生的探究热情需要激发,探究意识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培养。我的教育观念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落实等。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我认识到这次新课改,决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与方法层面上的改革,而是一场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大转变。所以我首先要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在接下来的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我认为我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二、注重知识归纳,方法归类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①知识的归纳

复习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将知识点归纳梳理,并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说明,适当举些判断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复习课前面部分应安排知识的归纳总结,给学生一个重复再现的过程。

②解题方法的归类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由薄变厚,由厚变薄”的过程。即要学会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政治并不困难。由此产生对学习政治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复习课的编排过程中可按问题的类型归类,并指出此类问题的通法。

三、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政治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一道好的政治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四、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②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③分类化归,集中讲评

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集中评讲.

总之,课改浪潮滚滚而来,我们谁都不能避开,所以我应该积极面对和参与。通过学习,同广大同行一起讨论交流,我深感课程改革前途光明,但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我觉得我只有不断摸索,不断反思总结,才能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2012-11-28

第18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课改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芒市江东中学——胡进香

2014年3月15日,在德宏州教育局的组织下,在江东中心校的支持下,我校和芒市三小、四小的领导及老师21位学员一同踏上了去湖北省黄梅县育才实验中学的课改培训“取经”之路,很荣幸我作为地理学科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的研修培训,在为期短短一个星期的观摩学习到融入课堂亲身实践,让我对育才学校形成的“三自”(自我教育、自治管理、自主评价)德育育人体系,构建“三自”(自学、自展、自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凸现“三自”(生活自理、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寄宿服务特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超前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规范的学校管理、全方位的育人服务、优良的教学质量,让我深深震撼,深深感动。

首先,我们对这种课改模式进行整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师风、耳目一新

干净整洁的校容,文明礼仪的学生,忙碌而又神采飞扬的老师„„这是我踏入育才实验中学所看到的的第一幕。“校园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人皆可以为尧舜”“立德立智 至爱至美”“家长的信任是学校的生命,社会的满意是学校的动力”„„随处可看到的标语让我们随行的每一位老师都耳目一新,也让我们每一位老师心情澎湃,对回去的课改之行树立的了不少的信心。

二、自研自探、合作探究

在自研自探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自主的进行学习做到了“静、专、思”;合作探究环节中,对子互学,组内群学,每个学生忙的不亦乐乎。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在导学案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再由同层次对子互学快速过渡到组内群学,使学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与方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得以落实,还培养了良好的助人习惯和不耻下问的学习习惯。而在以往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像耕地时牵牛的人一样,牢牢地拉紧缰绳,生怕牛儿跑了,使自己的教学偏离轨道。今天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在导入新课伊始,都能引导学生利用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者课件出示目标,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们明确了目标后,有抓手,有方向,学习起来目的明确,目标清楚。

三、课堂展示、挖掘潜能。

“展示”部分给我们的触动很深。改变了过去教师的“单口相声”教学法,转变成师生“三句半”的教学法,由教师主体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而是课堂真正的小老师、小表演家;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令我们惊讶,在听得一节《工业》的地理课,学生自己自创小品,自编自导,展示大胆自信,思维灵活,一节课下来让我惊讶,原来地理课可以这么上!原来地理课还可以这么生动!原来我们的学生潜能是如此巨大!我的学生呢?深深的反思!课堂中老师适时给以点评,及时鼓励和表扬,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相当高。

四、人人参与、提高效率。

学生的“展示 ”“评价”“挑战”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节目,尊重与被尊重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进取,心灵得以满足。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何愁学生不学呢?

今天的培训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将新课改的理念尽快渗透到教学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同时,我也得到几点启发,那就是:

一、明确目标、坚定不移

课改,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进攻”,这必将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持久战”,只有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定的树立课改之行势在必行,我们老师外出研修学习的老师将自己所学所想结合本校实际以学科小组内推广,全校内推广等方向加以展开,帮助其他教师完成观念的“蜕变”,这样我们的老师才可以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创新,才可以甩开手的大步往前迈进,由“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学生也才可以长期的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得以由“雏形”变“塑形”最后转化为“无形”的发展,如在此过程中,能请进来一批先进课改来校指导,同时我校老师同心协力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如何进行课改?怎样打造出适合江东中学特色的课改之路?那么,我坚信,我校的课改之路必将如“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展开。

二、教师主导、毋庸置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精心的准备上,将“知识板块化、板块主题化、主题指导化、指导问题化”融入到导学案的编制中,体现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体现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的演示上,体现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的目光上,体现在耐心的巡视指导上,体现在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三、学生主体、课堂主人

育才实验学校的“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理念,深入到学校的每一老师,每一位学生。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是绝对没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教师去挖掘。所以我们应大胆地放开手,让所有学生去学习,去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通过教师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一句话让我们研修的每一位老师震撼,“课堂是我们自己的!”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限制这,限制那,很多课堂都是我们老师说了算,想想,我们给过学生机会吗?就如蔡伟校长说的一样,我们老师到底是要做大禹那样的“黄牛型”,秦始皇那样的“权威型”,李世民的“民主型”还是学会做一个会偷懒的“领导型”呢?这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结合江东中学的实际,学生普遍较羞涩,不自信,那就让学生大胆的说,就算说错也没关系,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学会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想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合适的指导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让后进生学好,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后进生的能力提上来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如此循环下去,后进生在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班级的成绩就会进步,而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随之不断提高。

四、评价体制、至关重要

无论是前面提到的“三自”德育育人体系,还是“三自”课堂教学模式等,都需要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加以支持和巩固。个人的评价,小组内的评价,班集体的评价,年级的评价,最后集中在“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每个学期评”等中,评价的体系就有奖励和惩罚之分,奖励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发放小红旗—发放奖杯—实行QQ升级制—汽车升级制—„„—外出远足夏令营等方式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惩罚的方式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损害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给以适当惩罚。评价体系如果一成不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无新鲜感,最后演化为无所谓,所以我们教师就要集思广益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江东中学的课改之路,势在必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4年3月26日

第19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我县于2014年8月29日和8月30日上午在吉州学院举行了2014年暑期教师培训会。

8月29日上午灵石教科局梁素清主任(原灵石二中校长)以《草根学案 怎样长大》为题为我县教师讲述了灵石二中课改的过程,经验及成果,收获颇丰!下午各联校进行分组讨论,第二天上午由一中,王家垣学校,二中,三中代表表态,发言。这次培训让我对我校课改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以下是我认为吉县一中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施较难。由于吉县一中生源较差,很多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都很不好,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时间来培养。但是即使从高一开始,高中阶段也只有三年,而学生十几年养成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被纠正的,所以高中课改之路艰难而漫长,要想收效良好,需要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全身心投入,坚持不懈实施。但是如果能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课改从小学开始会更好。

2、普遍问题。比如由于课改初步实施,加上由于学生的惰性而产生的反感,腼腆而产生的恐惧,知识的薄弱而产生的放弃心理等都会导致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再比如,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更好的调动,如何避免部分“南郭先生”,捣乱分子瞎起哄的现象,对于吉县一中实际情况如何将课桌拉开等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更大一点的问题,如何制定课改实施的措施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问题解决及任务完成,尽快形成适合吉县一中的课改教学模式。

3、学校制度问题。学校的各项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学生的成绩,良好的制度能保证教师和学生都能有一个良好的产出,但是现在出现的一个恶性循环就是教师之间的pk。由于这种制度的实行,从部分程度上降低了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速度,因为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不是共享的,教师之间没有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而是孤军奋战,自力更生,缺乏一种团结向上的教学局面。所以,如果能制定一种良好的奖惩制度,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新课改的道路必然会顺畅更多!

这次培训方式的精心设计,各领导和教师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着实感染了我,我相信吉县的课改必将硕果累累!

第20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8月27——29日,我有幸参加了我校举行的为期三天的教师全员课改培训,在培训中听了三位骨干教师精彩的讲座。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也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

一、目标引领明确方向。

以往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像耕地时牵牛的人一样,牢牢地拉紧缰绳,生怕牛儿跑了,使自己的教学偏离轨道。今天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在导入新课伊始,都能引导学生利用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者课件出示目标,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们明确了目标后,有抓手,有方向,学习起来目的明确,目标清楚。导学案尤如一盏前照灯,引导学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二、自主学习培养习惯。

在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对子互学,组内群学,每个学生忙的不亦乐乎。能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与方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得以落实,还培养了良好的助人习惯和不耻下问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展示挖掘潜能。

“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

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令我们惊讶,原来我们的学生潜能是如此巨大,是我们小看了自己的学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放权,让学生参与教学。

四、人人参与提高效率。

学生的“展示 ”“评价”“挑战”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节目,尊重与被尊重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进取,心灵得以满足。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何愁学生不学呢?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的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教学工作诊改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工作诊改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