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体验式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1 08:32:18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中学孙海嵩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准备体验

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抓住引入环节。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就调动起学生求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水平,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学习生 1

活中的实际情感体验,生动事例以及简单朴素的道理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藤野先生》、《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类似题材的课文,就可以在引入的环节中,先引导学生来畅谈自己的实际的情感体验,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但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引入都是没有定式的,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为一节课开一个好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保证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朗读教学,初步体验

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影碟、图片、网络等图视传播媒体正在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难以以平和、宁静的心态诵读优秀的文本。而真正的语文课应把语言的感悟、品位、积累、运用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学生通过朗读,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沟通,解读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和独特思考。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让学生领悟知识,而且唤起学生的爱憎情感。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潜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教师在朗读的同时,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计论。

如我在讲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

生模仿广播电台播音员读这则消息,让其他学生当听众,体验如果是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则消息的感受,如果是得到解放的江南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时,感受又如何?再假如是蒋介石的官兵听到这则消息后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这则消息情感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内涵。

三、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是只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我们上课时,如果能够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甚至可以把教学目标也隐蔽起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某些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而且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朗读教学外,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

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这里的情境有:图象回放,开放性练习,小品表演,模拟课文情节,人物形象评析,大自然奥秘探索等等,浓厚的气氛激起学生的体验,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掌握知识,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我把表演引入了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把握皇帝、骗子、大臣们的内心思想活动,体验文章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表演的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而没有表演的学生则进行对比分析,品头论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角色体验,不但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参与意识也加强了。

四、课外阅读,拓展体验。

体验式教学除了在课堂上运用,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如通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加强学生的体验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的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由于学生平时阅读量少,对文章的理解力不够,学生囫囵吞枣地阅读,往往不能举一反三,不能获得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体验。针对这种现象,我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文学时,多做读书笔记,拓展学生的体验能力。这种读书笔记类似读后感,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思考,也可以是语言结构,行文风格,甚至记录一下文章打动你的一个句子。我尤其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文章对你的启示。如阅读《西游记》时,我除了要求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之外,还要求学生找一些打动他们的骈句;我们在学习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时,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文章中的外祖母对你有何启示;学生在阅读《鱼我所欲也》时体验到生活的种种选择;读到《海燕》想到自己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暴风雨……那些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通过他们的想像和联想,转化为

自己的体验。当然,学生在进行体验时,我们允许学生体验的多元性,“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价值观不同,学生的体验就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关注点不同,体验也不同。

体验式教学,加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表达的机会,提高语文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中学孙海嵩

作者:孙海嵩

工作单位: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通讯地址: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邮编:064108

电话:0315-649106813102679963 电子邮箱:

sunhaisong6491068@163.com

推荐第2篇:体验式教学

什么是体验

1 像开放手臂一样开放感官,去听,去看,去接触,去感受

2 体验就是触动心灵,生理上有相关指标变化,心跳、内分泌、瞳孔等等。

3 体验:让学生处在真实具体的情景中,以参与、观摩、体会、感受的方式完成认知的初级积累,是学生有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的认知方式。

4 体验是教学方式,是学习方式,是教的目的,也是学的目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知情意完整的人。

5 何为体验:人与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在人这一主体下的感受。人生在世,原本为“无”。从视觉来说,世界就是黑暗,通过感官的体验,一切在慢慢点亮,随着活动的增加,被点亮的事物越来越多,人产生了归纳总结、交流的需要,从而将世界符号化,(原本的符号化是对都有相关丰富经验的主体来方便交流而出现,符号化其实就是“共识”。这样既方便了交流又方便了演绎推理。)对于没有机会获得相应体验的主体来说,对其符号化灌输就是“洗脑”。就是心灵强权霸占。 什么是知识 1 知识是什么

语言文字不是知识,也不是知识的载体,一个概念(类别)一个现象,一个规律,用语言来描述是出于交流需要,语言只是交流工具,有点像货币,而交流的内容是个体化的体验,用语言来描述还是出于类比拓展的需要,想由“此”知“彼”(然而无此难有彼)也就是说,语言具有概括性和交流性(两者是统一的)

但是无论怎样精当的描述都无法描述出知识的原形,原因之一是语言本就不是为事物的个性而生,而是为共性而生,原因之二是语言不是面向原形整体的描述,而是肢解原形成各个部分描述,而部分之和小于整体,语言对于知识永远类似于盲人摸象。(如平行四边形不用语言能轻松让学生学到原形,语言不能做到)。

知识是通过个体化的体验而获得的,没有对错,只有差别,而语言就只有对错,没有差别。知识原形是有不可言说性的。言说越详细离原形越远,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语言并不是最有用的东西,有些是干扰,语言在传递着信息同时也在扭曲着信息,(罪过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传错了对象)

2 知识是个体的具体的体验,(有经验未必有体验,体验重在身心感应。)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知识的存在,世界只为“醒”着的人呈现,(没有人,就没有时空)有体验的表达是有内容的表达,有意义的表达,无体验的表达只是空洞的辞藻堆积,有体验的阅读、倾听是对话、分享。无体验的阅读、倾听是学天书式的心理磨难。

3 什么是重要知识,就是将教师教给你的那些东西全部忘掉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

真正的知识不在符号化的结论中,而在过程中,不在符号化的过程中,而在过程的体验中 。

我们以讲述科学,讲知识的名义最终完成的是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知识的碎片,知识的异形,知识的对立面。大部分是垃圾,是智力障碍,是。。。

理想的知识学习应该是在学习期(理解、识记),应该自然而得,毫无障碍,毫无难度,只有兴趣和认可.也就是先自然形成心理语言和生活语言,再由学科语言规范化,而在应用期(符号情景应用、真实情景应用)就有一定难度和障碍

4 与其说科学家从微观观察结果来解释宏观现象(因果还原),不如说是从宏观感受的结果去解释微观观察。

超出了人类直接感受阀限的其他领域研究都是人类感官感受的复制,比如微观粒子模型,宇宙天体模型,心理模型等等所有科技、宗教、神话、语言文字甚至具体到一个人,世界以“我”为本。

5 我们的空间观念-------源于行动,使树动起来,他会感知空间。

我们的时间观念-------源于记忆,使猪产生记忆,他会感知寿命。

6 知识树的原点--根--人的感知(土壤)---决定哪些内容成为了人类知识,没有被感知到的世界成为“无”

知识树的终点---叶梢外空---人的应用、目的、需要----决定知识的发展方向,没有应用就没有生命力,逐渐死去。

任一知识,从根了解到梢,便能俯看知识树,更上一层次。不然,一直身在树中,所感所悟,多为偏颇。

执根望日,方觉知识生长之自然。

直接感受到的知觉即为具体知识,将具体知觉符号化(通过不完全归纳化、类比化。这是两种天然本领,当然也是进化而来。)就是间接知识,即为抽象知识,知识的发展的方向也是循着可感知的归纳、类比方向。语言起到从具体到抽象的翻译工作。

粗略的讲:体力劳动者工作在知识之源头,脑力劳动者工作在知识之末端。

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是教育之本。

7 对于没有个体相关体验作为内核的讲授者来说,你要找出他的错误都难,(因为他的话都是套话,程式语言)。有些语言和语言表述形式专为自我万能辩护而生,是语言中的垃圾。

8 同样的语言对于没有相关体验的主体来说,尚不如路边石子,房间桌椅,而是如同空气一样没有感觉,视若无物,它是苍白的,无灵魂的,无内容的视听垃圾。或说垃圾都算不上,就是“无”。

什么是体验式学习

1 体验就是学习过程,体验就是学习结果。

2 体验教学 是从容的教学。 体验是基,符号化是表。

体验教学就是寻根教学,就是成长教学。

3 以生活场景为教学对象内容, 比以知识体系为对象内容更有价值。

4 八成的时间做体验,体验两成的知识,

两成的时间做符号化,及抽象推理,获得另外八成的知识。

5 “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甚至“多想想”等等都不是日常学习的所需状态,“想”很需要,但一定不需要苦、多。

6 体验教学法,是现行教学中优秀教学案例的结晶,不是开发新理论,而是推广。

7 体验式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其他所有教学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实现。

8 体验式学习和其他的学习理论(策略) 行为主义就是体验本身

格式塔认知理论 格式塔的内容就是体验的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的素材是体验

认知同化理论 原有的符号世界和经验世界对新体验的同化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 加工的材料是个人体验 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的判断标准就是体验充分 人本主义理论 更是强调体验世界

9 体验教学最大的特点:灵活性,创造性,不可控性。所以最容易流于形式,也容易完全失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所以,需要有责任、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来完成。功利、慵懒、无责任心、靠生活惯性支撑教学行为的教师不适合体验式教学。

为什么要用体验式学习

1 纯抽象物理情景:不易理解,潜在条件不易明了。

截自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易理解,潜在条件明了。我们通常的认识恰相反。

2 关于某个知识,在学生心中,若是获得相关体验,即使没有理论化提升,那它也是一枚种子,条件成熟,它会自己成长提升。 若在没有个人体验的学生心中,仅仅灌输了结论(包括抽象推理,建在抽象概念上的抽象推理)那只能类似吃下一个外形姣好的烂苹果。有害无益。更谈不上营养。

体验意味着无限可能,而理论化意味着无限应用。每一种可能都可衍生无限应用。 所以,体验重于理论化。

3 没有情感体验的学习是浅层次学习,是不能持久的学习,是不能应用的学习

4 理解是什么?是接收的信息与心理基础认知无缝对接,是一种内心深度认同,是能自然推广。机械的模仿和记忆是没有情感体验的储存,真正理解的知识很难忘记。

5 学习的深入度取决于情感体验度,大多数人把学习和情感体验割裂开,甚至对立起来,当然知识的非完整性也是影响情感体验的因素

6 百分之九十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可以顾名思义的,都是头脑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完全认同(共鸣)的,关键是首先构建出恰当的情景,知识的本身根本没有太难,更没有神秘性,都是讲授过程中造成的。

7 西方教学重体验--甚至德育体验化 东方教学重教化-----甚至科学德育化

8 当学生使用概念、规律时,所使用的是相关体验或说是相关体验形成的背景提供了知识支撑。而不是记忆中单纯的符号化语言。再说,没有体验,语言也难以被回忆起。

9 认识语言的抽象性,

语言原本高度抽象的表意方式,所有不能期待个体化的语言为所有受众所理解,哪怕是生活语言,语言只能为“懂我”的人开放其含义,过于追求精确的表达(或过于强调为“不懂我”的人表达)会使语言原有的含义尽失,反而离原意更远,换言之,表达时只为“能懂我”的人追求精当描述,而对不懂我的人必须保持抽象性(距离感),(不然,会出现“说的越清晰,听得越远”。)当其有了相关体验后,自然就豁然明白了。要想让“不懂我”的人懂了我,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其增加体验,而不是降低表述精确度(表面上看是提高精确度)成人对孩子常发生上述那种不懂,成人对成人也常发生另一种不懂,即语言表述的过度个人化,公共性差。此处的成人和孩子都是指心理学上的分类。如果不得已语言先于体验,那就让语言去实现体验

1、描述情景(可感受性)

2、激发体验(引导体验)

3、符号化体验(明晰)。

10 一部分学生为各种“名”---各类型符号所困,没有了解到“实”--真实态或关系,所以越学越困难。

缺乏具体实物的充分体验,而将主要脑资源消耗在抽象的符号化的描述中,必然形成心理印象与现实的脱节。

现有教材大多从成人的经验世界出发来使用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描述学生未经历的现象和规律,所以难有共鸣。

先实后名,重实轻名---方是教育方向

11 知识背景

概念、现象、规律的语言文字符号理解都必须放在相关背景中进行。没有背景就没有理解。背景指的是同类和反类构成的一种支撑架。比如公交车上一句“关后门”,“关”的背景是动作镜像、开等 等背景,“后”的背景是方位观念,前、车有三门等等背景,门的背景是表象、窗等作为背景,“关后门”是以车有多门、出站先关门,上下车都走门等等作为背景。单纯学得一个概念、现象、规律,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只有拥有了相关背景后,理解才真正开始,背景越是丰富,理解就越是深刻----或者说我们所定义的理解就是基于此。第一次见到一只鸟,并不会有太多感觉,只有见过很多鸟类和非鸟类后,对鸟的概念才有理解。

体验式学习的教学原则

1 让事实说话 让教师闭嘴 让身心学习让大脑创造

2 体验教学方式的特点: (1) 重视设置情景

(2) 重视让问题(或结论)自行凸显。 (3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4) 重视情景解读,既是学知识,又是学情景,有时候知识统领情景,有时候是情景统领知识。 (5) 重视过程胜过结论

(6) 多用感受性、拟人化语言描述客体。

(7) 一切因机而变,生成大于预设,计划少于变化。 (8) 教学形式非常个人化,个性化。

(9) 学生行为是积极地,思维是活跃的,过程是轻松的。 (10) 教师整合知识能力、控场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强。

3 体验为基 行为目的为顶

随着基的稳定清晰,深入逐步提高顶的宽度和高度。

4 不清楚行为的目的,条件的限制,方法的原理,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心理语言,难以真正的理解。

5 如果说知识是精神食粮的话,那文字是什么呢?只是精神食粮的营养说明和分类包装,给学生仅仅记下包装而不提供食粮,营养何来呢?

6 一次的体验不是(形不成)知识(或说前知识)-----不具有可信性和心理稳定性。需多次体验直至体验的过程被完形且心理认同他的稳定性,,此时体验被神经系统高级加工为知识且在下次体验前产生了预期且被证实,认同他具有演绎的功能。多次体验需有充分的时空转换。(前)知识的形成经历了从归纳到演绎的过程。 7 体验教学内容呈现优先次序:实景(物)>照片、视频>图片、动画>文字描述>数学描述。越靠后抽象度越高。

体验教学学生活动优先次序:参与、身>观察、眼>聆听、耳>阅读、大脑>交流。 越靠后抽象度越高。

但是从认识的层次来说:交流>阅读>听>视>做 越靠后认识的效率越低。

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对于已经拥有丰富体验,需要整理优化、反思、评价、应用、创新等高级活动时交流和阅读是首选活动。其实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专家活动。

8 描述客观规律或命名概念时,以拟人化的可感受性的词语表达能使学生很快记忆并理解其要义,如电压表的测量范围用“抱”来描述,楞次定律用“阻碍”描述,其实大多数的词汇也是与人的感受相关的“生活语言”,知识本身就是来自人的感受,但是现在将知识神秘化、神圣化、客体化、权威化都是扭曲这一关系的原因。

9 传统课堂和心理新课堂的区别

新授课:以掌握知识为导向,重在阐述、输入,即使情景体验也是以知识建构为目的。

习题应用课:以知识再现为导向,总在指导“怎么做”,然后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心理新课堂

新授课:以心理体验为导向,重在设计情景,引导体验角度,建立心理语言,再由生活语言导出心理语言,再由学科语言规范生活语言。

习题应用课:以心理再现为导向,总在提示“怎么想”,然后再引导怎么做出来。

10 实物--模型---立体图--平面图--简意图---符号----文字 自然规律----文字表述(定性)---符号表述(定量)

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做法

1 日常教学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应处于初级积累阶段,都应处于体验阶段看,更抽象的高级认知会随着初级认知的积累而质变,到质变临界点时再点破,才会有高级认知的感受和共鸣。

2 对概念、现象、规律的理解就是弄清楚了他在相关背景中的位置,相关背景或者说是概念网--架 现象网---架 规律网---架。所以单纯的对某一概念、现象、规律反复强化练习、记忆并不会有特别好的理解效果,还应该理清在背景中的位置。

3 对信息的感知(阅读理解)(或语言理解)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己(居下向上发散理解)充分开放,自由化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感知功能。另一个方向是向他(表述者)(此时可称作聆听者)(居上向下)定向理解,要充分去契合表述本体+环境,找到诸多可能理解结果中最贴切的一种。

4 高级的讲授方式是如何把自己对知识的感受描述出来,以引起学生感受功能的器官的共鸣通感,教师的关注点在自身的感受上和语言的使用上。(主要是前者,后者是自然生成)而不是知识点本身。(当然知识点不熟是不能做到这点的。)

5 概念教学的体验:体验概念结构源--逻辑体验,体验概念命名---人文体验,体验概念适用场景--情景体验,体验概念属性---抽象体验。

自然现象教学的体验:体验现象本身,让现象凸显,可观可感, 自然规律教学的体验:让规律凸显,可以证伪。让学生或学生组反复做,亲手做,教师尽量不参与操作,只参与讨论,(只有时间宽裕,条件宽裕)不光看到结论,还要理解过程(可靠性),体验结论的表述的准确性。

推理过程教学的体验:体验推理过程的严密性,合理性。体验结论的合情性。教师示范后,学生亲自推导,反复推导直至完形。

6 体验式教学中,除一个知识体系外,(还包括方法体系,思想体系)还有一个情景体系。这一方面靠知识向具体适用的情景衍生(演绎),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靠一个情景向另外一个情景衍生(类别)。教学主线主要靠形成知识体系为主,但有时也可以以熟练情景为主,靠一个情景带动所能适用的全部知识,旧知及未知,(不依赖教材知识体系授课)。然后让学生由此景到彼景类别。

7 千万杜绝浪费半天时间设置一个情景最终只为解决了甚至还不重要的知识呈现,这是一种心理资源浪费。

8 体验过程与理论提升(抽象提高) 强调

(1) 避免从抽象文字体验再到文字提升式“形而上”,必须区分学生的理论化(符号化)和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建构。 (2) 理论化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

(3) 理论化的目的是将个体体验社会化过程,(便于交流、分享,同时也是概念化推广过程,便于类比应用)

(4) 理论化并不掩盖个人体验的价值,反而依赖多数人的体验来实现。

9 将体验明晰化,就是将体验符号化----表述是路径。

10 两种课型,两种任务----一定要让学生提前明白 一种情况,一节课中,让繁杂多变的语言围绕着一个(或两三个)情景描述,诸多概念、公式、方法让他在同一情景中融合,能得到很好效果。(学生的情景转换很慢,一定要注意)

课堂上,教师是面向当下预期未来,学生是面向过去和当下,所以教师很容易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而学生却不能,往往以为新的情景中描述的还是旧的情景(或是延伸)。

另一种情况,对同一概念或公式或方法,我们在多个不同情景中适用,也能起到熟练公式和方法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情况公式应用,本身是情景,而所选择的示例情景是体现公式的各个侧面。

不论是讲授还是探讨,让每一个成员先明确话题内容是首要条件。

11 在现行教学中体系中大量添加综合活动课也是解决之道。这样将体验和符号化分开进行。

12 体验情景的选择和设计:

(1) 熟悉性 不要用陌生的情景、教具、案例去体验更陌生的抽象结论,必要用时,先把情景熟悉透再说。 (2)典型性 (3) 可延续使用性 13 学习中,必须靠经验至上,在工作中、研究中必然要经验与环境相结合。教学就是教经验。

讲解某个知识前,先问自己“我有哪些经验”再问“我想让学生获得哪些经验”,再问自己“如何设置情景”,再问“最好如何总结”

14 教师能自我意识到的思维是关注点的变化,而第一个(还是每个?)关注点的出现都由信息背景提供(提炼),大脑意识在背景中觅到(或说提炼到)关注点的过程是潜意识综合加工或筛选的结果,这些都靠经验完成,而后续关注点的出现由第一关注点带领也由经验+逻辑条件实现,这里有推理过程,也有经验惯力推动。

总之,教师的思维是不能被学生复制到的,(除非当学生拥有教师般的经验背景后,那就不是学生了。)对学生而言,永远是经验网的积累者和搭建者,对他们讲题,一定从信息解读----->情景还原(建立模型)----->关系明晰----->思路梳理这样的路径引领。

15抽象的过程中,生活语言由学生表达。规范学科语言由教师提出,由学生评价、认同。

推荐第3篇:体验式教学

心灵在‚对话‛中净化,思想在‚对话‛中飞扬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对话策略的生成

四川省苍溪县唤马镇小学校 寇含平

〖摘要〗:有效对话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直至‚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选择话题、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交流、积极倾听、认真反思等外,重点还要做好唤醒主体意识、体现对话层次、寻求对话深度、生成对话精彩等方面的工作,来落实思想品德课新的教学理念,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对话;教师;学生;主体;教学;平等

有效对话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直至‚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确引导下的对话,才会生成有效对话,才能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唤醒和尊重,体现师生之间的融合和心灵的碰撞。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选择话题、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交流、积极倾听、认真反思等外,重点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真诚对话,唤醒主体意识

真诚对话,首先要以建立师生平等关系作为主要保障。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真诚的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和学生做朋友,归还学生的话语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轻松、开放的心态和大胆探索的空间。其次以相互信任作为真诚对话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真诚对话,必须是彼此之间的坦诚相待,互相将内心的感受、思想传递给对方。只有通过真诚对话,学生才能获得理智和情感的体验,才能由厌学、苦学、傻学变为愿学、乐学、会学,从而加速学生自觉认知的主动性。

二、有序设问,体现对话层次

对话是围绕话题(主题)展开的。话题(主题)确定后,教师要努力营建层次性的对话系统,营建层次性对话系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是非性提问、陈述性提问向推理性提问过渡,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一位老师在教学八年级《消费者权益》一课时,先请学生表演小品‚熊掌**‛,通过小品进行具体体验。随后,引导学生对话反思。

师(是非性提问):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甲:我碰到过……后来我与我爸去跟经理说,最后经理把钱退还了。

学生乙:我也碰到过……消费者协会负责人帮我们解决的。

学生丙:我碰到过……不过我没说,自认倒霉算了,反正钱也不是很多。

……

学生这种是非性地回答,是表层的感知和体验。在生丙的‚创新‛回答已脱离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时,教师通过及时评价和引导,使对话具有了重要意义。

师(陈述性提问):丙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

生:他自认为倒霉不对。别人侵犯了自己的消费权益,怎么会是自己倒霉呢? 生:他认为钱不多,何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生:钱少了就放弃维权,钱多了就找人解决,这是典型的自私表现。 〃〃〃〃〃〃〃〃

此时的学生获得了深入的体验,但这种体验缺乏理性的归纳,情感的升华,行为的矫正。于是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提问,促使问题理性化了。

师(推理性提问):从这里了解到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什么样的权利?你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消费权。

生: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自觉维护法律赋予我们的各种权利,要以实际行动同各种侵犯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

上述三种不同层次的对话,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对话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去‚伪‛存‚真‛,寻求对话深度

一位老师在教学《平等尊重你我他》一课时,开始设置了 ‚有些人说话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常常直指问题,这样是否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学生齐声说:‚会!‛,然后便没了下文。对这种肤浅问题开展的‚伪对话‛,学生显然没有兴趣。这时老师及时调整了设问策略。师:我们说要尊重他人,是否所有的‚他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呢? 生:沉默!(显然所设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学生的思想有分歧,不知怎样回答才好。) 接下来安排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诚实地对待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生 1: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的尊重,譬如犯罪的人,恶人,他们做了坏事,不值得我们尊重。 生2:我赞成他的看法,对于罪犯、恶人我们应该鄙视,他们的行为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都构成了危害。生3:我觉得对犯人也应该区别对待。有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之分,对于过失犯罪者,我们应宽恕,对故意犯罪者则不然。生 4:那还得看他认罪态度如何,我们都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于认罪态度好的,值得我们宽恕和尊重,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师:讲的很好!那么对于那些故意犯罪、认罪态度又不好、还不知悔改的犯人我们该持什么态度呢? 生:鄙视!(齐声。) 师:我们同学当中也有一些经常故意犯错、认错态度还不是很好、错了还不知悔改者,那么你们的意思是让我鄙视这些同学咯? 生:(愕然!) 师:那犯人就不需要引导和帮助? 生:(意见分歧,开始小声嘀咕。) 生 1:我认为最起码我们得尊重他的人格吧! 师:怎么讲? 生 1:还没想好。(学生笑!) 生 2:我觉得可以这样解释:譬如一个犯罪嫌疑人,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可以向法院起诉,还有辩白的权利,法院也会受理,并且在法院判决前,所有的罪犯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也具有公民的基本权利。 生:(点头表示认可。) 师: 那也就是说连犯人的基本人格我们都需要尊重咯?那我们身边的人呢?我们在说着尊重他人时,最起码的要考虑什么呢? 生:(愕然而又恍然大悟!有些平时不尊重他人的学生开始低下了头。)

深度对话是针对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呈现出随意、肤浅的‚伪对话‛而言。 这个案例中的对话是富有哲理性的深度对话。怎样把握对话的深度呢?

1、需要对‚伪对话‛加以鉴别、警惕。在案例中那种学生依照直觉就清楚给出答案的对话,在对话中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学生缺乏深入思考的兴趣,不能激起学生的内在情感的对话都是‚伪对话‛。

2、需要教师将问题情境的设置回归学生实际生活。案例中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获取信息,提出了‚‘恶人’、‘犯罪的人’需不需要尊重‛的话题,围绕‚尊重他人的底限要求是尊重他人的人格‛这一命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3、需要教师正确、及时地进行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态度及行为的表现中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现状,加以正确、及时的引导,从而实现对学生经验的整合,促进身心的发展。

四、适时捕捉,生成对话精彩

在对话中,不时会有精彩的场面出现。精彩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引导,及时捕捉。其实课堂上的某一偶发事件,学生的某一‚奇思妙想‛,都可以生成精彩。 如在讲到《我心中的理想形象》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追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认为‚哈日‛‚哈韩‛可不可取?为什么?由于当时几家电视台正在热播韩剧,所以这一问题立刻在班里引起激烈的争论。一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可取,但说不理由来。有一位平时少言寡语的同学勇敢地站起来说:‚不少少年,为了追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半宿半宿地听歌,整天昏昏沉沉地幻想,这明显影响了少年正在成长发育的身体。有的追星少年为了追星,为了买彩照,为了买磁带,不得不节省早餐,有的甚至为了购买一二百元的演唱会门票,不惜去医院卖血!重庆有一位小姑娘,为了逼迫父母给她买门票的钱,不惜去跳嘉陵江!这样值吗?‛说完,教室里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也正是在这种场景中,让我听到了学生内心真实的看法,看到了学生个性的凸现。由此,无论是在特定情感促使下的‚行为固执‛,还是在知与不知间的‚奇谈怪论‛,看似有悖常态与常理的‚疑‛却能彰显出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这种对话的生成使课堂不拘泥于原定的教学目标,敏锐的捕捉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并予以引燃,从而超越预设目标,真正让课堂出现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总之,‚对话‛渴望在心灵中展开,心灵对话因良知和真爱而魅力无穷,功德无量,并‚诱惑‛着我们向往对它的‚拥有‛。我们期望‚对话‛这一新的理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让对话净化和丰富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军梅《浅谈对话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教育革新》(2012.01)

2、次仁《浅谈对话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学园》(2012.14)

3、钱桂林《精彩不容错过──思品课对话教学中存在的倾向性》《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72)

(作者: 寇含平联系电话: 15883556998 邮编: 628455 地址:四川省苍溪县唤马镇小学校 邮箱:1170526421@qq.com)

推荐第4篇:体验式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今天我们围绕如何开展体验式学习的话题展开学习讨论。

首先我们讨论体验、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的含义。

体验 :指学习者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在亲身经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的经验,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活动。

体验式教学: 是以体验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方法。

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

这里出现三个概念,其核心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同的是行为主体的区别,还有不同专家对此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意思是相似的。

体验式教学( 体验学习)不是今天才有的,我们来看它的源由:

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 OUTWARD-BOUND ,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 OUTWARD-BOUND 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体验学习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七十年代,在美国,户外训练 (Outward Bound) 引发了教育界对于采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兴趣。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还迅速将户外训练的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中。体验学习法源起于欧洲,在 20 世纪 60 年代盛行于美国。在此期间,先后有三个机构投入这样的领域进行研究、教学及发展。其一是户外发展学校,其二是 PA 主题式冒险训练机构及 High5 探索教育训练机构。二者分别从个人发展和团队建立二个方向切入,却有着不同的训练结构,但二者都共同运用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 " 从做中学 " ,并且设计了许多 " 具体的经验 " ,如游戏及活动等,以轻松且生动的方式进行引导。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老师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学生在校园内、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校外、课外表现又是老一套。教师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即使会背、考试取得好成绩,却无法肯定他们已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教师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告诉学生,但不能保证学生就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可以懂得善恶,并且在课堂里、在试卷上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他未必能把它转化成行为。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思想品德课教学收效甚微?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发现,重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知识传授上,重结论呈现、轻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体验和探究,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巩固;在学习评价上,重智力、轻态度,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实施体验式教学,初步解决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今天我们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学习讨论。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形式

三、开展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要研究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首先我们要看看它的理论依据,我们来学习重温《课程标准》

2 .课程的基本理念

( 3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刚才我们解读《课程标准》是从理论上学习,比较抽象,下面我们看《课程标准》规定的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2004 年新一轮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启动,国家制定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要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教学的过程性、体验性,要在学生亲身经历中,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整合”,并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情景体验基础上,主动探究新知,自主构建知识,达到理性的认知,最终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外化为道德践行。

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综上所述,概括以下几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1 .强调个体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关注学生发展

2 .让学生亲身体验,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3 .让学生在参与和交往中学习,变革学习方式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相伴而生,相辅相成。那么,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呢,我们先看体验式教学(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亲历阶段:个体经历某一事情或某一情境阶段。

感悟阶段:个体对亲身经历的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点的阶段。

反思阶段:梳理感悟,反思、产生新的经验和新的意义建构阶段。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二、体验学习的基本形式(分别探讨)

1 .游戏体验

2 .角色扮演

3 .情境体验

4 .现实体验(社会活动)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联系实际,与大家分享。(略,见 PPt )

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思品课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大家实践的积累,下面我们讨论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开展体验学习应注意的问题(略,见 PPt )

1 .设计得当,贴近学生

2 .注意引导,不断深化

3 .加强反思,领悟升华

4 .尊重差异,引导调控

最后,我们关注、回归教材,我们分析“九年级教材上关于 ‘ 做’ 的要求”

探究活动中的体验(略,见 PPt )

课堂小结:

对体验学习的再认识

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而且,多种方法都是相通、相融共存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割裂开来。

无论方法有多少种,体验学习都应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验,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觉参与的体验,忽略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体验学习的根基。

今天我们围绕“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生成”的话题,讨论了

一、体验式教学的独特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形式

三、开展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各位老师,“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所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希望老师,把理论与今后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经常用理论指导实践。希望老师们,课后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

1 、简单叙述您对体验式教学(学习)的理解。

2 、在您的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哪一种体验式教学?它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哪些帮助?(请举一例)

3 、依据《课程标准》,理论联系实际,思考你所在学校使用的体验式教学(学习)是否恰当 ?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如何改进。

推荐第5篇:体验式教学浅谈

体验式教学浅谈

福建商贸学校

陈骅

摘要 体验式教学时一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讲体验式教学模式体现为多种教学模式,如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社会调查式等等,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师角色的定位,引导好学生进行授课,正确处理好体验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关键词

体验式

教学

应用方式

目前,在教学课堂上,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应教与学的不断发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接触社会能力。例如旅管专业,汽车专业等,此类课程均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

一.体验式教学的来源

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没有多少人怀疑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曾在牛津受教的教师科翰(Kurt Hahn)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科翰觉得,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以“做中学”的方式来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可是,因为教育思想和纳粹主义相冲突,犹太裔出身的科翰不得不流亡到英国苏格兰。 1934年,科翰和其他人创办了Gordonstoun School ,培训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战争结束后,体验式培训的独特创意和培训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培训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培训扩展到心理培训、人格培训、管理培训等。1941年,科翰在威尔士建立Outward Bound 户外学校。目前,Outward Bound已成为世界最知名的体验培训机构。

“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你所拥有的超过你所意识到的。)

这是二战前比利时一所教堂墙上的铭刻,后来成为科翰所建Gordonstoun School的信条,也是他教育哲学的主旨。他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勇气、力量和善良心,远多于我们认为的。他希望创造一种环境,让人们不必通过真实的艰险、自我怀疑、厌倦、受嘲笑经历,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一系列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就此扮演了“课程”的角色.二.体验式教学的简介

体验式教学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这让它特别适合处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去碰触人们深层的信念与态度,深植于内在的情绪、沉重的价值观和人性课题。

要更了解体验式教学,我们先了解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说教式教学是一个人以演讲或授课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其它人的教学方式,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上。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 (Roger 1983; Hobbs 1986) ,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生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

体验式教学致力于让参与者将自己的智力、情绪及行为全部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成果将显示在学识层面上的增加和参与者的情绪、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上。

体验式教学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尊重人获得知识的自然法则的教育方式。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智力发展、情绪舒缓、个性优化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三.体验式教学实践

从教学实践来看,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激发兴趣阶段、实践感受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强化反馈阶段和学习迁移阶段。

(一)激发兴趣阶段

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学习的设计者是教师。因此,在学生亲历之前,要有一个启动体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提供情景材料并引发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引导学习者产生动机,在情境中体验。在这个阶段,教师所提供的情景材料,要围绕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从中获取新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创设体验的情境:

1.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的情景。多媒体是体验式教学中不可缺的教学工具,小段视频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容易产生共鸣。

2.用简笔画创设体验的情景。一些难讲的内容用简笔画或者思维导图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边画边讲解,这种教授方法直观,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们容易接受。

3.利用声像或故事来创设体验的情境。如本人在教环境污染时放映动画片Heal the Earth。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地球健康的重要性。

(二)实践感受(主体体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虽然个体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但却是最真实的。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

1.在表演中体验。生动逼真的表演,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使简单无聊的知识更加形象化,趣味化。

2.游戏中体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恰当的游戏,能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的实践活动。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进取性,特别是能帮助那些胆小的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3.竞赛中体验。适当的竞赛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竞赛既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男女生为单位;可以是对话表演赛、抢答比赛,也可以是开火车比赛。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增强了生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合作、成功的快乐。

(三)体验内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阶段。所谓内化,就是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在这里是指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组织讨论、辩论、演讲、写作、动手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交流可以促使体验主体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使内化进一步深入。在交流中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

(四)强化反馈阶段

反馈评价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重要部分,更是师生共享的情感体验阶段,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评价应贯穿于整个体验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要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学习迁移阶段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帮他们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提高他们的言语能力和语用能力,对他们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外出时帮外国人指路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问题与思考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感悟和认知语言”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体验式教学的“泛概化”倾向。体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适当的教学资源,按照提供情景、自主体验、相互交流、归纳迁移的程序,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另外,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时需要时间,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只给学生留出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管学生有无体验或感受,就都是体验教学。教师应该积极观察、认真引导并善于捕捉最佳契机,推波助澜,引导学生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源。

2.只关注体验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过程。教学中片面追求体验活动的形式,缺乏对学生体验过程中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急于让学生表达体验的结果,忽略了自主体验和内化体验两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促进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学生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才是体验学习的最高境界。

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追求体验的“趋同化”。体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密相连。因此要避免课堂教学的“统一性”现象,即:期望通过一次体验,学生便能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或是用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历,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甚至强迫所有学生接受某一种认识,认同来自他人而自己尚未体验到的经验。对学生的不同感受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式。

结束语: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既保证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体验教学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体验式教学以其日益凸现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它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国外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少,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然而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现当代学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甚少;

2.教学实践多,研究人员把精力集中在了对体验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这可能与国外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学方法转移到学习者有一定的关系;国外有70%的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国内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多,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教育学、外语教学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上;

2.教学实践少,尽管2500多年前,孔圣人就明示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种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实践的人屈指可数;在现行教育体系以内的,比较著名的以李吉林老师为代表的情景体验教学法已经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就,官方机构也正在积极推介;民间的,以智善好学堂的尚老师为代表的研究人士积极实践,在总结国外教学经验的同时,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做了系统的调整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但知之者寥寥无几;偌大的中国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学校和民间教育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这与应试教育占统治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2] 古船.“体验教育的提出、界定与价值”,http://www.daodoc.com2006-12-12更新).[4] 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推荐第6篇:四维体验式教学

四维体验式教学法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采用“四维体验教学法”培训干部,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体验式课堂教学:培养“善思考”的干部

着眼于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使他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思想基础。在理论武装单元,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项教育、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与严肃换届纪律等课程,丰富政治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干部理论武装,增强政治鉴别能力。二是开放式行为训练提高学习主动性。在能力培养和行为训练单元,开设“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管理创新”等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研讨、情景模拟等现代培训方式,调动学员主动性。三是模拟式教学增强培训吸引力。以“我是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为主题,采取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演讲比赛,不仅锻炼了学员的口才,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不同单位、不同岗位所遇难题的复杂性,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党性锻炼:培养“信得过”的干部

以“三大服务”零距离行动为载体,组织中青班学员实施智力提升行动。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三送”活动,开展退耕还林、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宣传普及1500余人次,并开展法律援助和农业科技培训。实施风貌优化行动。帮助

石板镇梅乐村、高农村编制完善发展规划,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为巴福镇石马村建立起农家红色书屋,组织群众学习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实施造血富民行动。跟踪调研石马村苦瓜生产和销售状况,邀请辖区超市、商家参观考察,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提供支持,促成合作。对石板镇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电脑、烹饪、缝纫等实用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靠得住”的干部

组织开展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坚定干部理想信念。组织学员与红军后代进行互动教学,聆听先烈英雄故事,重走朱毛挑粮小道引发学员深入思考,开展现场教学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

体验式顶岗锻炼:培养“有本事”的干部

开展一线基层顶岗锻炼,提高学员处理复杂问题和做群众工作能力。一是真正贴近“一线”。制定完善定岗锻炼计划,将学员安排到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贴近群众的交巡警平台、征地拆迁、社区居委会、市政执法等基层一线岗位开展为期一周的顶岗锻炼。二是深入体验基层。学员们深入一线岗位,协助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件,深入社区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深得顶岗单位和干部群众的好评。三是努力提高本领。在顶岗培训中,学员们体验到基层一线工作的艰辛,学习了基层工作的方法,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推荐第7篇:体验式教学模式

练习课

知识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归纳整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难点:笔算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汇报 揭示课题并板书:乘法练习课

1.多位数乘一位数,从多位数的( )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向( )进几。

2.12个5相加的和是( ),用乘法算式表示( )

3.由16×3=48直接写出下题结果。160×3=( ) 1600×3=( ) 4.计算503×6可以想:( )×6+( )×6=( )+( )=(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0乘8大于0乘4.( )

2.6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6倍。( ) 3.320乘5的积末尾有一个0.( ) 4.104×5的积的中间没有0.( )

5.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6.因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 7.因数末尾几个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0.( ) 8.一个三位数乘4,所得的积不一定是三位数。( ) 9.0+0+0+0=0×4=0( ) 10.32+34+36+38+40=36×5( ) 11.55+60+65=60×3 ( ) 讨论:做题时应注意什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三、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1+2+3+4+5=( )×( ) 34+35+36=( )×( ) 234+236+238+240+242=( ) ×( ) 1000+2000+3000=( ) ×( ) 小组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以后我们做这样的题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四、实践创新,提升能力

1.小强用电脑写日记,他每分钟能打48个字,9分钟打完。小强的这篇日记有多少字?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集体订正。

2.果园里有桃树106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倍。两种树共有多少棵?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集体订正。

3.大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89页,又看了5天,每天看96页。大明一共看了多少页?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集体订正。

五、拓展应用,掌握技巧

1.大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89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比第一天的2倍少20页。大明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集体订正。

推荐第8篇:体验式教学要求

体验式教学活动要求:

1、每组新闻发布会的时间为25分钟

2、每组必须安排一名发布会的主持人,3到5名发言人

3、每组除了主持人和发言人之外的其他人员为记者团成员

4、各组自己选定发布会主题和内容

5、各组应按新闻发布会的要求制作主题背景,用多媒体放映。对发布会中的相关内容提倡采用多媒体演示

6、届时将邀请我市相关媒体记者亲临现场参与“发布会”,并参与提问

7、届时将邀请我校相关方面的权威老师作为专家评审团,对各组的发布会情况进行全面点评,并邀请我校相关领导参与体验和观摩

8、各组在事先不得将各自发布会的相关内容向其他组的同学透露,不得事先商议发布会中的问题和相关提问的问题

附:新闻发布会的操作技巧与类型

一、新闻发布会的标题选择

新闻发布会一般针对对企业意义重大,媒体感兴趣的事件举办。在选择新闻发布会的标题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使用新闻发布会的字样。我国对新闻发布会是有严格申报、审批程序的,对企业而言,并没有必要如此烦琐,所以直接把发布会的名字定义为“**信息发布会”或“**媒体沟通会”即可。

2、最好在发布会的标题中说明发布会的主旨内容。如:“某某企业2005新品发布信息发布会”。

3、通常情况下,需要打出会议举办的时间、地点和主办单位。这个可以在发布会主标题下以字体稍小的方式出现。

4、有时,可以为发布会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题。这时,一般可以采取主题加副题的方式。副题说明发布会的内容,主题表现企业想要表达的主要含义。如:海阔天空 五星电器收购青岛雅泰信息发布会

二、新闻发布会的时间选择

新闻发布的时间通常也是决定新闻何时播出或刊出的时间。

因为多数平面媒体刊出新闻的时间是在获得信息的第二天,因此要把发布会的时间尽可能安排在周

一、

二、三的下午为宜,会议时间保证在1小时左右,这样可以相对保证发布会的现场效果和会后见报效果。

发布会应该尽量不选择在上午较早或晚上。部分主办者出于礼貌的考虑,有的希望可以与记者在发布会后共进午餐或晚餐,这并不可取。如果不是历时较长的邀请记者进行体验式的新闻发布会,一般不需要做类似的安排。

有一些以晚宴酒会形式举行的重大事件发布,也会邀请记者出席。但应把新闻发布的内容安排在最初的阶段,至少保证记者的采访工作可以比较早的结束,确保媒体次日发稿。

在时间选择上还要避开重要的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媒体对这些事件的大篇幅报道任务,会冲淡企业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效果。

三、新闻发布会的地点安排

发布方在寻找新闻发布会的场所时,必须考虑以下的问题:

·

会议厅容纳人数?主席台的大小?投影设备、电源?布景、胸部麦克风、远程麦克风?相关服务如何?住宿、酒品、食物、饮料的提供?价钱是否合理?有没有空间的浪费?

·

四、背景布置

主题背景板,内容含主题、会议日期,有的会写上召开城市,颜色、字体注意美观大方,颜色可以企业VI为基准。酒店是否会代为安排。

·

五、酒店外围布置

如酒店外横幅、竖幅、飘空汽球、拱形门等。酒店是否允许布置。当地市容主管部门是否有规定限制等。

六、新闻发布会的席位摆放

摆放方式:发布会一般是主席台加下面的课桌式摆放。注意确定主席台人员。需摆放席卡,以方便记者记录发言人姓名。摆放原则是“职位高者靠前靠中,自己人靠边靠后”。

现在很多会议采用主席台只有主持人位和发言席,贵宾坐于下面的第一排的方式。一些非正式、讨论性质的会议是圆桌摆放式。

摆放回字型会议桌的发布会现在也出现的较多,发言人坐在中间,两侧及对面拜访新闻记者坐席,这样便于沟通。同时也有利于摄影记者拍照。

注意席位的预留,一般在后面会准备一些无桌子的坐席。

七、发布会其他道具安排

最主要的道具是麦克风和音响设备。一些需要做电脑展示的内容还包括投影仪、笔记本电脑、联线、上网连接设备、投影幕布等,相关设备在发布会前要反复调试,保证不出

2 故障。

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背景布置和外围布置需要提前安排。一般在大堂、电梯口、转弯处有导引指示欢迎牌,一般酒店有这项服务。事先可请好礼仪小姐迎宾。如果是在企业内部安排发布会,也要酌情安排人员做记者引导工作。

八、新闻发布会的资料准备

提供给媒体的资料,一般以广告手提袋或文件袋的形式,整理妥当,按顺序摆放,再在新闻发布会前发放给新闻媒体,顺序依次应为:

1、会议议程

2、新闻通稿

3、演讲发言稿

4、发言人的背景资料介绍。(应包括头衔、主要经历、取得成就等)

5、空白信笺、笔(方便记者记录)

九、新闻发言人的条件一般应有以下的几方面:

·

单位的头面人物之一——新闻发言人应该在单位身居要职,有权代表单位讲话。

·

良好的外型和表达能力。发言人的知识面要丰富,要有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的能力及反应力、外表包括身体语言整洁、大方得体。

·执行原定计划并加以灵活调整的能力。

·有现场调控能力,可以充分控制和调动发布会现场的气氛。

十、发言人回答记者问的准备

在新闻发布会上,通常在发言人进行发言以后,有一个回答记者问的环节。可以充分通过双方的沟通,曾强记者对整个新闻事件的理解以及对背景资料的掌握。有准备、亲和力强的领导人接受媒体专访,可使发布会所发布的新闻素材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在答记者问时,一般由一位主答人负责回答,必要时,如涉及到专业性强的问题,由他人辅助。

发布会前主办方要准备记者答问备忘提纲,并在事先取得一致意见,尤其是主答和辅助答问者要取得共识。

在发布会的过程中,对于记者的提问应该认真作答,对于无关或过长的提问则可以委婉礼貌地制止,对于涉及到秘密的问题,有的可以直接、礼貌地告诉它,一般来说,记者也可以理解,有的则可以委婉作答。不宜采取“无可奉告”的方式。对于复杂而需要大量的解释的问题,可以先简单答出要点,邀请其在会后探讨。

有些事先安排好媒体提问的问题,以防止媒体问到尖锐、敏感的问题。建议不宜采取。

一、新闻发布会对记者的邀请

媒体邀请的技巧很重要,既要吸引记者参加,又不能过多透露将要发布的新闻。在媒体邀请的密度上,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关照平面媒体记者与摄影记者一起前往。

邀请的时间一般以提前3到5天为宜,发布会前一天可做适当的提醒。联系比较多的媒体记者可以采取直接电话邀请的方式。相对不是很熟悉的媒体或发布内容比较严肃、庄重时可以采取书面邀请函的方式。

在记者邀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定需要邀请新闻记者,而不能邀请媒体的广告业务部门人员。

十二、新闻发布会的主要类型

1、例行新闻发布会

2、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

3、重大活动新闻发布会

4、宣告性新闻发布会

5、首脑新闻发布会

6、网络新闻发布会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第33期青干班联合记者会主办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齐齐哈尔行政学院地点: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3号楼301室时间:2009年6月17日8:00 至11:00 4

推荐第9篇:利用体验式教学

利用体验式教学,学习压强的概念

五井初中 赵奎菊

“压强”概念是“压强与浮力”教学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又是后面学习大气压强、浮力和高中学习气体的性质的基础,所以应该让学生充分掌握。

先说一下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2.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法;

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

课堂实施的操作要点是: 首先是学生活动:

1、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

2、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

3、吊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让学生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并且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不同作用效果的原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压力作用效果的含义。并让学生感受到了,那些因素会影响到压力作用效果,为后面的猜想做好了铺垫。 其次是实验探究过程:

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已有感知,老师让学生大胆猜想影响的因素。并且围绕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实验,对于实验器材的选择,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在选择器材的过程中,增加了学习乐趣与创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实验器材,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实验前提示学生这些注意事项

1、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力的作用效果?

2、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

3、在压力相同时,怎样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最后是分析结论与评估环节:

学生实验后对各组的实验进行评价,并可以和课本实验对照,比较各组实验优缺点。实验结论要给在给以充分肯定表扬的同时,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可以有多个同学说出结果,并对这些结果总结的基础上,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推荐第10篇:情景体验式教学

情景体验式教学

情景体验式教学

什么是“情景”?什么是情景教学?

“情景”它有两层意义:一层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层是指人物,情节,以及有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

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生动的场景,激起孩子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孩子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孩子们爱新奇,好动的特点,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孩子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孩子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目前的情况是,我们有不少老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传统的“满堂灌,英译汉”,课堂气氛沉闷,孩子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根本不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英语打交道,继续学习英语成了一句空话。以“孩子为本,以孩子发展为本”自然成了泡影,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方法,手段,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景教学的功能目标

情景教学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情景,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可以使孩子仿佛有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里,有比较真实的感觉,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英语,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大大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产生语言的内化,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制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情景教学的方式

1.运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创设直观情景。2.运用实物作道具,创设对话情景场面。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交际情景氛围。 4.运用体态语,创设活动情景。

四、创设情景应该遵循的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以汉语为母语的孩子最初接触英语时,都免不了用汉语为中介把英语和所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实际上还是用汉语进行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教具直接比照英语的词和句,则可以避免这种心译过程。 直观教学缩短了英语与所表达事物的距离,加快了教学的节奏。 应当注意的是,直观教学要灵活多变,丰富多采,教师既要有备而来,预先准备好一些实物或图片,又要善于临场发挥,捕捉“道具”,如孩子的文具、衣物、现有的设备、景物等,并辅之以简笔画,使直观教学充实且不流于重复。 2.趣味性原则:

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能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例如在关于人体各器官名称的复习课中,孩子要会看、听和说head, eye, face, mouth, ear, nose, neck, knee, foot, arm, hand和leg等词。 3.实践性原则: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条件,别让孩子们的口、眼、耳、手闲着。

情景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并不是孤立地分开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科学地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教学能达到让孩子们想学、乐学、善学的目的,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智善好学堂的情景体验式教学 与国外的体验式教学的不同点:

1.教学的对象不同,好学堂以中国人为主要教学对象;

2.体验的内容不同,好学堂的体验内容有严密的规划,体验场景按照记忆学原理精心有序地编排,以确保孩子能学得会、记得住;该体验内容分三步体验三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为日常生活的100个场景,目的是学会生活和生活中的常识,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做知识、能力和习惯方面的准备; 第二个内容为国内100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目的是体验作为精英分子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词汇,为国内的精英教育和超常教育做准备;

第三个内容为国外的100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目的是掌握国外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词汇,为接受国际化精英教育做准备。 与国内的体验式教学的不同点:

1.体验的范畴不同,体制内的体验式教学是以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为目标进行规划的教学体验,好学堂不以应试教育的内容为体验范畴,而是以国际化的生活内容为体验的基础内容,虽然没有以应试教育内容为体验内容,但是为应试教育做好了能力上的准备;

2.教学的目的不同,好学堂是以培养参与者将来轻松应对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其教学过程关注于受教育的对象是否能一生幸福以及是否具有终生的学习能力。与国内外的体验式教学的相同点:

都是在体验当中提高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培养独立习惯,释放和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互动、沟通能力、服从和领导能力、规划能力等等。 特点

1.体验式教学尊重参与者的个性;2.体验式教学发展参与者的能动性;

3.体验式教学为参与者打下树根状的基础,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做准备;

4.体验式教学关照参与者的生命历程的方方面面,是为一生做基础;5.体验式教学体现参与者的平等关系—是互动的“你”和“我”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教”与“受”关系。

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1.体验式教学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途径;2.体验式教学是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

3.体验式教学是个体品德形成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

环节

1.体验:参加一项活动,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进行。这种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2.分享:体验过程结束后,参加者分享他们的感觉或观察结果。

3.交流:分享是第一步,关键是把分享的互相交流结合起来,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

4.整合: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以帮助体验者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来的结果。5.应用:将前面的体验联系到以后的生活体验当中去。

扩展阅读 体验式教学的起源 这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没有多少人怀疑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曾在牛津受教的教师科翰(Kurt Hahn)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科翰觉得,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以“做中学”的方式来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可是,因为教育思想和纳粹主义相冲突,犹太裔出身的科翰不得不流亡到英国苏格兰。

二战期间的英国战火飘摇。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英方年轻海员因为缺乏临战经验葬身海底,而逃生回来的不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但都是意志力特别坚强、求生欲望特别强的人,这些人有丰富的生存经验,有很多不一样的品质,包括团队的协调和配合。科翰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1934年,科翰和其他人创办了Gordonstoun School ,培训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

战争结束后,体验式培训的独特创意和培训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培训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培训扩展到心理培训、人格培训、管理培训等。1941年,科翰在威尔士建立Outward Bound 户外学校。目前,Outward Bound已成为世界最知名的体验培训机构。

“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你所拥有的超过你所意识到的。) 这是二战前比利时一所教堂墙上的铭刻,后来成为科翰所建Gordonstoun School的信条,也是他教育哲学的主旨。他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勇气、力量和善良心,远多于我们认为的。他希望创造一种环境,让人们不必通过真实的艰险、自我怀疑、厌倦、受嘲笑经历,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一系列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就此扮演了“课程”的角色。 国外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少,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然而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现当代学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甚少;

2.教学实践多,研究人员把精力集中在了对体验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这可能与国外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学方法转移到学习者有一定的关系;国外有70%的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国内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多,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教育学、外语教学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 2.教学实践少,尽管2500多年前,孔圣人就明示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种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实践的人屈指可数;在现行教育体系以内的,比较著名的以李吉林老师为代表的情景体验教学法已经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就,官方机构也正在积极推介;民间的,以智善好学堂的尚老师为代表的研究人士积极实践,在总结国外教学经验的同时,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做了系统的调整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但知之者寥寥无几;偌大的中国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学校和民间教育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这与应试教育占统治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11篇:情景体验式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将使学生在高昂和愉悦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时而凝神谛听,时而驰思遐想,从而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优势: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争取给孩子们一个情感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的特点,也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激发剂”。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的《识字7》,她先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们,然后出示一张“森林动物园”邀请卡,邀请小朋友们到森林做客,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本课的生字教学中,她摒弃了传统枯燥被动的识字教学,先展示了一棵大树爷爷,树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实,然后请小朋友们自己采摘果实进而发现果实中藏着“生字宝宝”,营造了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中不少是能够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的美文。通过创设情境,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海鸥对老人去世的悲伤之情,一位老师设置了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听着泛着哀思的音乐,看着老人遗像前一群群拍着翅膀的海鸥••••••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翠湖湖畔,肃立在老人的遗像前,目睹着海鸥送别的场景,那悲伤的心情,那对老人的深切思念及为海鸥的的行为深深感动之情便油然而生。

(三)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些文章让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创设情境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再如,《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海鸥与老人的深情厚谊,老师可让学生大胆想象海鸥在老人遗像前,会大声鸣叫些什么?还有,假如你就站在翠湖湖畔,看到这一幕幕,你想说些什么:想对老人谁什么?想对海鸥说什么?还要对地球上所有的人们说什么?这样,学生充分地发挥了想象,既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又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激发了和谐之情,引起情感共鸣。

(四)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也可以将表演带入课文,这也不失为一种情境创设。亲自参与,身临其境,将使学生对文章更熟悉、理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组织分角色排练表演的课文。学生排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文章熟悉、理解的过程,而表演也是一个感染其他学生的过程。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无疑也是一堂很生动的课,要比老师抽象的讲解效果好的多。学生在表演时,不仅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其表演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二、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现代电教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对创设一定的情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播放课件、放录像,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好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直观的形象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创造出最佳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位老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课件中展现了小鱼在浅水洼里奄奄一息的图片,让学生对小鱼充满了怜惜之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对小男孩的举动行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使时空变小,对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创设渲染感人氛围情境:师生通过运用语言、音乐和图画等教具进行渲染气氛,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们发挥想象,领悟人物情感。一曲动听的歌曲、一段悦耳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能产生动人心弦的力量。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最后要激发和谐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自己就站在翠湖湖畔看到的一幕幕究竟会说些什么,会有对老人的无限哀思,会为海鸥的行为感动,还有会产生要好好保护自然的念想••••••

(三)创设问题情境:“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设问题情境,要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脑子主动转动起来,促进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的发展。《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老师如果设计以下一组动态逻辑思维训练问题情境:小鱼怎么了?小鱼渴望什么?谁在乎这些小鱼?小男孩怎么做?为什么叔叔不理解小男孩?小男孩在乎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如果,你碰到了和小男孩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这一切将使学生除了懂得原文揭示的道理外,还可获得多元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四)创设想象情境:新课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翱翔。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尽力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会有进一步的感悟,他们带着对文本的体味,朗读相关段落将更加用心读、读得情深、读得意浓。

总之,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语文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读到这个自然段,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为什么细丝要由直变弯呢?”我们成年人阅读能力强,联系生活实际和后一句“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可以明白,细丝由直变弯是为了更牢地巴住墙,然后将嫩茎往上拉一把。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弄懂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请学生走进生活,注意观察和思考:当你走在较滑的地方,你的脚趾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会弄明白:走在较滑的地方,我们的脚趾会本能地弯曲起来,想抓住地面,好稳固地往前走,不摔跤。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为什么会变弯曲呢?由此及彼,孩子们就容易明白: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变弯也是为了牢牢地巴住墙,好把嫩茎往上拉一把。于是学生就真切地感受到:“爬山虎真聪明。”“作者观察很有耐心,也很仔细。”

我们把孩子带入生活,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无穷的信息和灵性,所以,我们从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开始,就应该引导我们六岁的孩子学会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2、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相应的背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鲸》第六自然段:“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老师画出几头鲸,画一张大海为背景,别忘了画点岩石之类,鲸是怎样睡觉的呢?让学生根据课文里的描写来动手摆一摆。几个学生边摆边思考讨论:“头朝里,尾巴向外,遇到危险便于疏散。”“应靠近岩石一点,这避风浪。”“你觉得这避风浪,渔船也会在这儿避风浪,可能并不安全,离岩石远一点是不是安全些。”给了大海中的一处岩石,丰富点背景,的确便于学生把眼界打开一些,针对“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这句话展开观察和思考。运用这些物体,给学生创设一点情境,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对这段文字的描写,学生轻松理解鲸睡觉的特点,感受鲸的智慧,印象深刻。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

形象化。除了课文插图、挂图,我觉得剪贴画、简笔画也是最形象、方便的再现课文情境的方法。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样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这段文字我们如果用简笔画来画一画,看谁画得与课文里写的一样。首先选笔的颜色,再一句一句地边读边思考着画。画好了,展示一下,评一评,看谁画得与课文里写的一样?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很准确地认识了爬山虎的脚,同时深刻地感受到:读书得一句一句仔细读,最好能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受到作者的观察仔细,描写准确。

4、音乐、声响渲染情境。

音乐、声响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它们用丰富的美感、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 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第12篇:体验式教学实施方案2

台子寺小学

五年级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大背景下,体验式学习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学习的实践性等等而备受人们关注。通过这种学习,最终打破学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呈现方式,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创设适当的情境和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体验,在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不仅是一个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凭借自己情感、直觉和灵性等直接直观的感受、体味和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从“过程”教学的角度而言,体验式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极好形式。

二、基本目标 ⒈结合英语课的教学特点,探索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现状。

⒉注重过程性评价,强化学生体验式学习。 ⒊开展具有个性化的学科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构建创新型体验式教学模式。

三、实施依据

1 根据目前英语课教学的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为适应学科教学发展的要求,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新知,突破教学难点,实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操作要点

(一).基本含义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行充分体验,使学生得到优化发展的教学方式。情境、体验、发展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三要素。

1.情境。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必须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创设情境,是体验式教学的首要。作为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深入。

2.体验。

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进行充分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为亲身体验,可为亲心体验,也可为亲身体验和亲心体验的融合。体验式教学实质上是主体(学生)通过中介(体验)对客体(情境)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技能,掌握方法,启迪智慧,提升情感的过程。只有让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的各种器官和行为在教师、学生和师生共同创设的各种各样的情境中进行全面的,独特的体验,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

2 3.发展。

体验式教学模式比之于其它教学模式有独特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通常能使学生得到优化发展。这里的优化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过程与方法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二是个性发展,即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体发展。

(二)基本流程

体————— 引————— 探————— 思————— 课 初 创 引 合 深 深 反 拓 深前 步 设 出 作 入 化 思 展 化 体 感 情 话 探 体 感 升 延 情 验 悟 境 题 究 验 悟 华 伸 感引(3分钟)探(25—28分钟)思(7—10分钟)延(2分钟)

(三)操作程序

该模式十分强调“体验”,注意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思想的砥砺、情感的共鸣。在运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已经占有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逐步形成语言习惯,情感意识,整个过程,摒弃了空洞的说教、机械的灌输。

课前部分: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

操作要领:课前,教师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与家长进行讨论。

3 课前体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效性。要保证实效性必须做到三点:①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把握要科学客观,符合学生实际。②体验的内容要充满生活性和真实性,避免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真正入情入境。③体验的目标要明确具体,让学生有目的地去体验。同时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体验。

(2)过程性。课前体验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去“体”去“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参与体验。

(3)方式多样性。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兴趣与实际,使体验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课中部分:

(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学习目标: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认知,产生情感。 操作要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体验.这是本模式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引发强烈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与生活贴近的且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使之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产生共鸣,将本课需要讨论的话题自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问题,从而激起师生、生生之间探讨和对话的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

4 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讲故事、猜谜语、听歌曲、看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等。

(2)合作探究,深入体验 学习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在愉悦轻松的体验中完成三维目标。

操作要领:教师利用学生课前活动的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探究体验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交流、汇报等形式,感悟内容,形成认识。教学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真切体验,并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师生、生生之间展开平等、真诚的对话,产生思维的碰撞,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话谈清、理摆透、情交融、心贴紧的境界,在生生的探究中,在师生的深入探究中,真正达成共识形成体验。探究也因此成为体验式教学的持久动力。

设计的体验活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教学目标。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实现行为迁移和品质内

化。

(2)要充分预设活动中可能生成的问题,以更好地在课堂中引导、点拨学生思维,实现认识的深化。

(3)深化感悟,反思升华学习目标: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反思等形式,深化认识,升华情感。操作要领:引领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深化认识,让感性认识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个体性。体验的个体性是由人自身的差异决定的。人是有差异的,人的知识基础、能力、生活经历经验及心理品格等等因素的差异使人的体验呈现出个体性。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观察、倾听、交流中发现学生的表情变化,感知他们的心理变化,透察他们的思想变化,围绕体验目标即教学目标,通过一个问题的启发引导、一个肯定式的语言评价、一个简短精炼的总结,引起学生自我反思,使学生的个体体验和个体感悟,被引导到一个共同体验和共性感悟中来,使学生的自我建构不断完善、提升。如果不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只是强调自己所要的目标,而生拉硬拽地去总结发表教师的演讲,那么这样的道德教育将失去魅力,失去它真正的效果。

2、引导性。围绕问题进行分析、交流之后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交流形成这一知识的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学生发言中,教师要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体验、学生的认识层面,然后找到学生的感悟,通过及时地肯定评价,有效的问题铺垫,关键的总结提升,帮学生建构起正确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4)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学习目标:在学生已形成正确认识基础上,加深认识,深化情感。经过探究、对话获得的结论对学生而言只是经验,要将其内化,充实、发展理性认识,提高学生感知理解能力。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9—2013.1)

6 深入学习领悟体验式教学模式含义及操作程序,培养探究学习技能。

2、实施阶段(2013.3—2013.7)

课堂中尝试运用,引领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3、总结阶段(2013.8—2013.12)

总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验证实施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第13篇: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内蒙古五原县第一小学孙立梅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经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精心组织。让孩子以自己的双眼和心灵去感知万物,这样才能做到有感而发。

一、在学校,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比如教师节来临之前,我让每位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要写上自己的祝福语。制作过程中,要想一想这位老师和自己之间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事。结果他们非常用心地做着。教师节那天,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礼物堆满了讲台,有用瓶盖串成的风铃,有用彩色硬卡纸做成的笔筒,有展翅欲飞的千纸鹤,有色彩艳丽的绢花,还有画满各种卡通图案的祝福卡„„再看那一张张小脸,涨得通红,我知道,他们的情绪被点燃了,我抓住时机,马上说:“请大家拿起笔写下你和这位老师之间的一件最让你难忘的事,题目是《感恩教师节》”他们马上兴奋地写起来。没想到,只是在他们伤心的时候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轻微的抚摸的动作,一个关怀的眼神,居然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刻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他们在写作中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平时最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能有条有理地写出老师关心他的一件事。我知道,是亲身的 1

体验给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和灵感。

二、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活动课组织一些主体性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产生活动体验。比如说,今年开学后,我就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了“贴鼻子活动” “夹豆子比赛”“比绝招”“猜词游戏”等。利用班会和队会课还组织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小实验,比如:“竖鸡蛋” “空气浮力实验”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每周的活动课成了他们共同期盼的日子。因为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一篇篇生动有趣、童心绽放的日记便诞生在他们的笔下,当我宣布要开辟一个习作专栏时,他们都很高兴,因为从日记中他们每个人都能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日记展示出来。

三、作文强调“生活本源”,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感受多层面的社会。比如,要写一篇以热爱家乡为题材的文章,我就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工厂,参观工厂;走进田野,看家乡美丽的田园风光;走进各居民小区,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样的体验活动,既丰富了习作的素材,又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真实的爱。果然,一篇篇饱含深情的《家乡美》在他们的笔下流淌出来。

四、家庭是所有孩子成长的乐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去发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

我要求学生经常利用学习之余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爸爸洗袜子,帮妈妈洗地、买菜、收拾房间,为爸爸妈

妈轮流洗脚,做家庭记帐员,生豆芽等。每次活动之后,我都让他们把活动内容写成一篇日记。因为是亲身体验,所以,表达起来情真意切。张凤山在《为妈妈洗脚》一文中饱含深情地说:“我用手搓着妈妈脚底厚厚的茧子,流下了眼泪,妈妈您辛苦了,为了这个家,您四处奔波,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周科璐在《小小记帐员》一文中写道:“没想到仅一周的时间,就花掉了630元钱,我以后一定改掉乱花钱的毛病!”沈天骁在《生豆芽》一文中写道:“白白胖胖的豆子宝宝,顶破了那顶小黄帽,越长越高„„当我把一盘香喷喷鲜嫩嫩的豆芽端到桌上时,妈妈亲了我一口,还笑着夸我是家庭小厨师呢!”好多家长都在电话中说:“我的孩子最近越来越懂事了,还帮我洗脚呢!”有的说:“这孩子还给我生豆芽吃!”这样的体验活动居然成了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传递的纽带。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开始学会观察事物,学会关心体贴父母,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用文字倾吐心声。

总之,一篇好作文应该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要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从文章和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从而顺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就要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产生真实的体验,引发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水平稳步上升。

第14篇:体验式教学活动方案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体验式教学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据调查,一半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问题主要集中在适应性、人际关系、情绪、学业、就业与发展等多个方面,主要体现为不自信,不信任别人,自我意识感过强、团队合作性较差等诸多方面。针对此情况,我院特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旨在让参训者认识到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信任他人,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让每一位队员体验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活动主题

自信 他信 友谊 合作 拼搏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10年4月*日**(总用时3-3.5小时) 活动地点:

四、活动对象:

院0

7、08级同学(主要针对08级同学)

五、活动分析

整个活动由多个小活动组成,利用游戏吸引了同学好奇心,还有此次活动所需经费少,易操作。相信一定能顺利举办。

六、活动流程

1、热身活动: 请受训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手上来,看着教师拍手的节奏,举起双手,跟教师一起练习两遍。大家会发现拍手的规律,

1、2;

1、

2、3;

1、

2、

3、4;

1、2;…….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掌声给别人,那么现在,让大家一起用这个节奏给自己鼓掌,拿出自己的勇气、自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勇敢地表现自己,请大家跟着教师的节奏,拍三遍,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自己。

2、活动内容

(1)、“知己知彼”

形式形式:全体学员 时间:15-20分钟。 材料:无。 场地:空地。

活动目的:环节中同学们有机会去盘点身边同学的优点,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优点,增强自信,了解自己也认识别人,达到“知己知彼”,增强凝聚力。

操作程序:

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指挥,每个人想想自己有什么优点,想好的同学走到圆圈中,大声的念出自己的优点,其余同学听后大声说出:“我们喜欢这样的你!”。环节中同学们也有机会去盘点身边同学的优点,这样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优点。同法说出别人的优点,其余同学听后大声说出:“我们喜欢这样的你!”这样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温暖和感动。 最后教师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发现对方的优点,并真诚的赞美他,这是我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当然也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这是增强自信的途径。 (2)、生命轮回

形式形式:全体学员 时间:10-15分钟。 材料:无。 场地:空地。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明白相逢相识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操作程序:

请同学们围成两个圆圈,里面一圈外面一圈,面对面站着。听教师的口令,当教师喊出“转动”,大家就开始转动,当听到教师喊“停止”,同学们才能停下。站在你对面的是你的同学,也许你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也许这份友谊还能够保持很久很久,面对着他(她),你可以有四种选择

1、不说话,

2、微笑,

3、握手,

4、拥抱,然后开始转圈,听到口令停下,刚才同学都做出了选择,然而下一圈的到来,现在站在你面前的就有可能是另外一个人了。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你会发现,下一次,你有可能再也不会碰到他(她)了。

教师小结:一生当中,能相识相逢是种难得的缘分,所以请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朋友。 (3)、风中劲草 形式:全体学员,8人一组为最佳。 时间:40分钟。 材料:无。 场地:空地。

活动目的:让学员感受到信赖对团队的重要性,体会信任是如何在团队中建立的。 操作程序:

大家围成一个向心圆,有一人充当“草”站在圆中央。“草”要双手抱在胸前,并拢双脚,闭上眼睛,身体绷直地倒下去。倒的整个过程中不能移动脚或双脚分开。就像一个“不倒翁”的样子。倒下之前,“草”要问:“我要倒下去了,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当全体团队成员回答“准备好了”时,“草”可以选择任何方向倒下去。“草”倒向哪个方向,站在那个方向的团队成员就要在“草”即将要倒在自己身上时,伸出双手把“草”轻轻推向另一个任意方向,注意用力不要太猛。尽量每个参赛同学都体验一次“草”的感觉。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托住“草”的人一定要想尽办法不能让草真的摔倒,哪怕自己的身体垫在地上以支持“草”。为避免受伤,可将所有人的眼睛、手表、钥匙等物拿开。

组织讨论:

1、倒下去你有恐惧感吗?

2、在游戏中最难的地方是哪里,下次你会怎样改进?

3、在游戏中,你感觉团队的合作精神怎样,是否有信任感?

4、别人倒下来时你是什么感觉? 最后教师总结(信任的五个C):关怀(CARE);勇气(COURAGE);相关能力(COMPETENCY);清楚的期望(CLEAREX鄄PECTATION);持续一致(CONSISTENCY) (4)、团团圆圆

形式:全体学员分为几个小组。 时间:40分钟。 材料:长绳几根。 场地:空地。

活动目的:让学员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学会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交流。 操作程序:

教师把受训者分为两个或几个小组,把所有成员的眼睛蒙上,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情况下,全体成员各持长绳的一段站成一条直线,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要站成一个圆,越圆越好,长绳的两端要准确的站在一起,使圆的端口结合。哪一组同学做的更好,就是哪一组赢,输的队伍就要接受惩罚,讨论3分钟,想出如何做的更好。在游戏中只能用语言沟通不能有身体接触。 (4)、盲人运水

形式:全体学员,15人一组为最佳。 时间:60分钟。

材料:水杯(可用一次性杯子)、洗脸盆,水桶(装水用),凳子,口哨,蒙眼布(可用毛巾),绳子。

场地:空地。 活动目的:让学员感受到信赖对团队的重要性,体会信任是如何在团队中建立的。

操作程序:

每队选出10人做盲人,每人发一纸杯,装好水,站在起点处;选一人拿空洗脸盆站在终点处。再另选出4人,其中2人担任“导盲犬”,另2人拿绳子给对方的盲人设路障。盲人均蒙上眼,设路障者在盲人要行进的路线的任意处设好路障——绊线,绊线离地面15厘米,路障一旦设好就不能移动,盲人在“导盲犬”的指引下沿指定路线向终点进发,到终点时,将杯中的水倒入洗脸盆中,一个盲人完成任务后,另二个盲人才可开始,最后看洗脸盆中水的多少定胜负。

七、活动要点:

要敢于表现自己,把自己最响亮的声音发出来,把自己最勇敢的一面表现出来,全队会因为你的精彩表现获得胜利。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对自己有信心,要秀出自己,展现自己。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在团队中,要信任他人及培养善于与人合作能力。

八、后期工作

保持活动现场卫生,活动感想交到院学生会办公室。

(落款)

第15篇: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

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

撰稿人:杨林海

QQ: 251202517 手机号码:15892020820

用心的服务为您换来绝对的信心!预祝合作愉快!

课题研究申报方案 ------“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更为紧迫的现实内容。但是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只限于教室和书本,内容以书本、教材为准,偏离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单调,与儿童所要求的生动活泼相去甚远。绝大多数的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十足,社会适应能力差,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强。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而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量激增,在这充满激烈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初中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一直在思考、探索数学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数学体验式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体验式。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以“体验式”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身边知识入手,主动探究知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从课堂教学入手以“体验式”呈现教学内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实验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解决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解决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数学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让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

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探索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系。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理论。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将会探索出数学教学体验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使所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最终也会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得到提高。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如果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赋予个人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的研究通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凸现出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稳定的学习态度。

2、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

3、创设数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体验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体验式。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体验式。

4、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5、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现实环境的关注,从中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验证、巩固、应用等过程中,不断自我拓展、自我完善其数学意识及数学学习品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体验式、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使用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要领会教学大纲精神,把握《新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认真分析现状 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制订工作策略。

3、关注学生生活 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活动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得到应用和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 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设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创设体验式的课堂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创造实践时空,注重实践活动 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积累)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验证)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在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以实践课为阵地,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欲望;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

五.课题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时间段)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进行专题座谈。

(3)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活动。

(4)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全面调查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水平,分析整理。

(5)撰写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时间段)

(1)分组,明确各组实验内容与要求。

(2)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

(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

(5)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3、汇总阶段(时间段)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总报告。

(3)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第16篇:体验式作文教学小议

体验式作文教学小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真情,抒写真切体验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①,更是写作的实施者,所以作文教学活动必须尊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写作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对写作形式的构思与安排,对写作主题的感悟与确立,都不能够把教师自己的理解或表达强加给学生,不能够让学生运用他们不理解的形式作文,写他们陌生甚至隔膜的内容。否则,这些就会成为作文教学的枷锁,把学生牢牢地锁在作文活动奴仆的位置。体验性作文教学正适应这一需要,能够解放对学生的写作束缚,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让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表达。

一.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主体地位的落实 1.要求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之泉引入作文写作,文章自然如清泉活泼生动,“体验”正是一条引“源”入文的好通道。我们的生活世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经历,促成我们产生各种生活体验,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从“体验”入手,正是对学生生活的尊重,对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尊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②。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定位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教师指定的某一块;将写作动机从学生自身激发,使学生因为有“体验”要表达而作文,而不是要完成任务去写作;将作文写作扎根于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中,使作文成为一种交流的需要与生活的自觉,而不是屈从于老师命令与催促的应付。

老师们常说作文难教,学生作文空洞干瘪;其实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自己的位置,变“教师”为“导师”,引导学生把作文的镜头对准学生自己的生活,广开清泉之源,自然作文内容充实而丰盈。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③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写作对象正是学生自己的生活。 2.作文写作中,学生聚焦自己的生活,以产生活跃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文教学活动形成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④如果没有活跃的情感体验,学生怎么能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或生活中形成强烈的关注,激发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性呢?反之,而失去主体参与意识,即便面对异常丰富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只是生活和作文教学的局外人,又怎么能够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形成有效的情感体验?生活的滋养被拧干后,作文也就失去了重量,写作就会成为敷衍,而不是表达,更不是交流。

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作文,都是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与作文教学活动中,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体验式作文写作的特点。积极有效的主体体验使参与落到实处,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体验的。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教学中追求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与作文的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评价起来一刀切,所谓优劣的区分,泾渭分明。这种对写作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发展性,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漠视,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体”,这怎么能激起学生对于特定情境、生活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性,就等于把学生视为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工具,事实上把生活、学生、作文两两相隔绝,这样的写作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表达”;而缺乏自主与个性体验的作文教学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让学生的作文植根于现实生活,表达每一个学生个体对生活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应当是心灵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个性化的自主表达。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用肯定、鼓励来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写作。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⑤这正是体验式作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写作当作表达体验的需要 1.体验性作文教学外延的最大化是生活,但它的实施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教学事件

课堂与生活在不少同学印象中似乎一直存在隔膜,尤其是作文教学,生活与写作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来就是井水与河水的关系。其实,作文抒写体验,而在生活中我们才能产生丰富的体验,如果说作文是“井”,生活是“河”,它们肯定有相通之渠,只要打通,生活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中,体验正是最好的渠道。作文教学中主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打通体验这道渠,激起学生对相应教学情境或教学事件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生活入作文。

体验性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真”,而不能“假”。所以,情境创设要求突出事件或情境的遭遇性,要自然,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内心触动;绝不能让人一望就知是“假”,是应景,一开始在心里就倦怠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情境的创设也是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其次,作文教学情境或事件的创设要具有“唤醒”功能,它必须在激起学生某种情感体验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或者能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去观察体验的兴趣。所以,它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创设,决不仅仅是对生活情境或事件的简单复制,它对作文写作在内容或者主题甚至形式上有着一定的暗示与导向作用。有着生活气息的情境带着它强烈的暗示性与导向性,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走入生活,写作就成为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成为体验的一部分了。

2.体验性作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作文写作当作与人交流与表达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的作文意识

《课标》要求写作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体验性作文教学的“体验”绝对不是总是始于或终于一节作文课,必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的自觉,写作不应该总是一次次的都要激起,应当成为表达丰富生活体验的需要,写作的过程应当生活化、体验化、自觉化。

在一次“体验亲情”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我请学校旁近的一位家长突然“误闯”课堂临时给孩子送来午饭钱,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位母亲,感受亲情,并引导学生探究观察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有着写作兴趣与能力积淀的同学回去后,迅速进入自己的生活角色,作文的写作自然水到渠成。作文写作后,我引导学生编作文专辑时告诉学生:以后每一辑都设有这样的专题。让学生随时把生活中的经历和真切体验写出来,让体验与写作交流的自觉继续保持下去,成为表达的需要。

三.体验性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注重体验与作文的过程引导和管理,因此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和教学的进行状态,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调控

体验性作文教学同所有其他教学一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化是教学落在实处的基础,体验性教学更加如此,没有过程的教学任何体验都无从谈起;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体验性”必须依附于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而实现。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无到被唤起,到被加强,到引导学生进行新的体验或者表达与写作,它从开始就表现出持续性、发展性,忽视教学与学生体验、写作的过程性,希望教学可以一蹴而就,希望启发引导了就能够马上成功,这是不现实的。 “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学习结果呈现的仅仅是过去的记录,而不是将来的知识”⑥,也不能够把一篇作文——即便它很出色——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或终结。

体验性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先有的体验并不就完满、深刻,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重新学习”⑦。教师如果忽视体验性作文教学的成长过程,无异于揠苗助长;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不仅是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教给学生思想,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或者修正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让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成长。

当我们真正把体验性作文教学进行到底,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会自然消失,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第17篇:体验式教学培训感言

体验式培训感言

西华县逍遥镇中 宋扬

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 “爱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感受,包容缺点,分享喜悦。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 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 并能主动克服困难, 奋发进取。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体验式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体验式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向导。它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事物,积极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教师可以通过电教媒体,实物、挂图、现实的问题、趣味资料、游戏、音乐、生动的语言等手段,创设和谐、愉

悦的学习氛围,架起学生已知经验、情感与课文学习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在这一操作程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探究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解答疑问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商量的,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在已知经验的触碰下,共同合作探讨出来的,老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结论,也不用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他们不同的知识概念,只是让学生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3.品读赏析,感悟体验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与赏析。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唐彪的话充分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确是这样,感情朗读不仅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能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4.实践创新,提升能力

学生对语言的模仿不是在强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而是在正常的环境中发生的语言习得模式,所以“用语文”才是“教语文”“学语文”的实质,因此,语文教学应多创设实践活动。人的活动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建构的过程。建构过程又是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当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望和创新潜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方面的体验、领悟与创新性学习,就能获得直接经验与成功感,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这一步骤中,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设计广告词、宣传标语,模拟现场,编演课本剧等。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人物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口语交际,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体验式教学,加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表达的机会,提高语文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第18篇: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

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地处河西走廊,四面环山,是一所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小学。加之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不留心观察生活,一旦到了写作文的时候便紧锁双眉,苦不堪言。基于以上主客观原因,结合我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认真地体验生活、及时地记录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

一、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形式单一,每天都是重复着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较少,但是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精彩、于细微的生活中寻找真情。比如,写人的作文时,首先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与之朝夕相处或者非常熟悉的人物进行观察,抓住人物身上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详细叙述,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写动物,就必须选择自己十分了解的小动物,可能是在乡下姥姥家养的家畜、家禽,也可能是自己在家养的宠物,但必须是你熟悉的、仔细观察过的,才能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真实的,能打动读者的;比如,写场面描写,首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可以采用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顺序逐个进行观察,并抓住精彩处进行放大观察,着意特写……不论写什么样的作文,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写出生动鲜活的文章。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学校每天两个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投身其中,尽享快乐;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少先队员的骄傲,在祖**亲怀抱中的温暖;每年一次的“植树活动”“学雷锋”“庆六一”“庆国庆”……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就有一次深切的体验,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亲身去“参加”生活,而不是客观地去“参观”生活。

三、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当学生对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体验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地把观察和体验到的归纳、整理,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如可以分门别类地用日记或片段形式记下来,也可以用小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还可以把自己记录下来的贴在展示台上进行比赛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营造作文氛围,又能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多了,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了。

总之,在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细节,认真体验生活经历,及时总结生活经验。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还原生活的本位,也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习作动机,孕育写作文的激情,让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流淌在学生的笔尖。

编辑 王团兰

第19篇: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画鼻子》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教室里和伙伴们一起做“画鼻子”的游戏,仔细观察伙伴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2、写一篇短文,分几步把“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步骤有顺序地将“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2、写出游戏过程中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

★教学准备:三毛的脸蛋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习作:认识他吗?(三毛)可是三毛的脸蛋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鼻子)今天老师要请同学来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的鼻子的位置最准确。

二、参与游戏,指导观察

(一)游戏要求与步骤:

(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 (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

(二)画鼻子,感受乐趣、、

1、配上轻快的音乐,请一学生画鼻子,其余同学观察:老师是怎样为同学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大家的反映是如何的?继而再请一位同学画鼻子,再观察有何不同之处。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2、学生交流。

(三)整理思路,下笔成文

1、诱导独立思考:游戏过程可分为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三部分,想想每部分内容应该怎样安排?

2、教师指导:

(1)游戏前:简要地介绍游戏的时间、地点以及游戏的准备工作。

附例:

今天下午,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叫画鼻子。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毛,脸胖胖的,圆圆的,嘴巴向上翘着,正咧着嘴冲我们笑呢!眼睛睁得很大在望着我。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看三毛长得这么可爱,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脸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看。”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鼻子。”老师说:“好,三毛缺了鼻子,不高兴了,我们这节课就是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得最好。”

(2)游戏要求与步骤:

(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 (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 游戏时:回忆游戏情景,选择写两位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前者详写,后者略写。

按要求将老师是怎样为同学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大家的反映是如何的过程写出来。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表达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如果自己是那位画鼻子的人,要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出来。

(3)游戏后:可直接释放心情作结;或写通过做游戏后的感悟,可将有所得写下,只要贴切即可。 附例1:

不知不觉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游戏结束了,但我们的笑声仍然在教室里回荡! 附例2:

游戏给我们带来快乐,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当我们蒙上眼睛时什么也看不见,再美丽的事物也欣赏不到。所以让我们悉心保护我们的眼睛吧!这节课真难忘,不仅玩了,还让我懂得了眼睛的重要性。

3、生独立习作。说明:有了游戏的过程,有了说的基础,有了教师的指导,生的写就水到渠成了。引导学生明白要学会感悟生活,感受身边的人与事。多到生活中去实践,就像今天的游戏一样,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那么提笔写作文定会有血有肉,不会再乏味与空洞了。

三、交流习作,互改互评

1、小组评改,划出描写神态、动作、心情等的好词好句进行交流

2、范文范句的欣赏。

3、自我修改后的眷写。

4、小结:好作文来自生活,当我们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我们的生活收获也会越来越丰满,就不会苦于无话可说了。而是如决堤的河坝,想写的自然会“源源不断”。

附学生习作:

画鼻子

今天,老师拿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三毛”画。这个三毛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们,嘴巴笑成了月牙。可是,这个三毛却是个缺鼻子。

正当我们迷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开口了:“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就是蒙上眼睛,给三毛画一鼻子,看谁画得最好。”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三毛,它仿佛在说:“姐姐,快给我画个漂亮的鼻子吧!”

游戏开始了。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抢想第一个玩。一个,两个,三个„„画到墙上的、眉毛上的、嘴巴上的„„五花八门。

轮到我的好朋友李彦奇了。只见她被戴上了眼罩,转了三圈后,可能是头转晕了,一开始她就往右边走,撞到了凳子上。周围的同学着急了,纷纷提示道:“直走,往前,往前!”听了同学们的话,李彦奇慢慢地移动着双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终于到黑板前了。她拿起笔,左思右想,终于拿定主意下了手,只见她在三毛的下巴上画了一个鼻子,就像是给三毛画了些胡子。还没等她摘下眼罩,全场就哈哈大笑起来了。等她摘下眼罩一看,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大伙儿一起笑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也同样被戴上了眼罩了。顿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就像到了黑夜一样。我耍了个小把戏:正转了三圈后,又反转了三圈,这样,保持身体平衡,就不晕了。我伸长手臂,张开五指,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就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到了黑板前,我用手左摸摸,右摸摸,好不容易摸到了那张

画了三毛的白纸,我拿起笔,正准备画时,只听见从我背后传来一阵阵轻微的笑声。我犹豫了,喃喃自语道:“难道选错位置了不行,我得再想想。”就这样,我刚举起的笔又落了下来。大约过了一分多钟的时间,我确定了准确的位置,自信地说道:“画鼻子‘小菜一碟’,瞧好,我给大伙儿露一手!”随后,我潇洒地大笔一挥,一个鼻子就在白纸上出现了。 “哈哈哈„„”全场哄堂大笑起来。我赶紧摘下眼罩,一看:天哪,这是我画的鼻子吗?原来,鼻子长到脸上去了。这个歪鼻子的三毛瞪圆了眼睛看着我,似乎生气地说:“你怎么能把我的鼻子画歪了呢?丑死了,我还怎么出去见人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游戏结束了。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眼睛的重要,如果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们一定要向爱惜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眼睛。

《抢橡皮》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一、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抢橡皮。

二、明确规则,精确表达。

1、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而坐,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当老师发出口令“左手”或“右手”时,按指令迅速出手去“抢”放在桌子正中的橡皮,抢到的同学为胜利者。但如果你出错了手,即使抢到也算失败。所以大家要判断仔细,明白了吗?听清楚了吗?谁来把比赛规则复述一遍呢?(指名一生交流)

2、同桌复述比赛规则 [板书:比赛规则]

3、请同学们读读比赛规则,看看刚才你和同桌都说清楚了吗?

三、要求

在做游戏时注意思考下列内容:

①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②当你听到老师说要玩游戏时,你是怎么想的?③刚才你周围同学的表现你留意了吗?请用“同学们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这个句式说说。

四、游戏体验,快乐书写。

(一)第一轮体验

1、同学们,明确了游戏规则,我们马上开始游戏。请把橡皮放在课桌正中,同桌同学面对面坐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2、“准备!3!2!停!”刚才老师是考考你们的反映能力呢!老师当记者,采访学生:(1)刚才教室里安静吗?静到什么程度?(2)你的眼睛在干什么?心里想什么?(3)你心跳加快了吗?像什么呢?你出手了吗?怎么想的?(4)你看到你对手的表现了吗,是怎么样的?

3、这就是我们在备战时的情景。[板书:备战体验]你能把你的体验及同桌的表现连起来说说吗?

(二)第二轮体验

1、同学们请注意了,比赛正式开始,“准备!3!2!左手!”

2、刚才老师宣布:“比赛正式开始!”时,你是怎么做?你的同桌呢?教室里爆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胜利的同学请举手,你来说说为什么会取胜啊!(输了的同学)谈谈你现在的感受?

3、写一写:下面让我们用笔真实地记录比赛过程,也就是从老师宣布“比赛正式开始”直到同学们欢呼这一比赛过程[板书:比赛过程] ,大家要抓住自己、同桌和同学们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点击多媒体)这是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词句锦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时间8分钟,要求:不说话,不抬头,不停笔。) 板书:

一、期待玩抢橡皮的游戏

二、老师讲抢橡皮的游戏规则。

三、将要抢的橡皮是什么样的。

四、老师发出口令前我和同学的心情。

五、第一次抢橡皮用左手,我是怎么抢的。第二次抢橡皮用右手,我是怎么抢的。第三次抢橡皮用左手,我是怎么做好充分准备的。

六、做这次游戏的感悟。学生习作: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玩了一回抢橡皮的游戏。我很期待,也很高兴。因为我从来没有玩过。

抢橡皮的游戏规则是:把一块橡皮放在桌子中间。老师指令“

3、

2、1,左手(右手)!”说到哪只手,就用哪只手抢。先抢到橡皮的人就胜利了。

我们将要抢的是一块乳白色的橡皮。它是个长方形,长约4厘米,宽不到1.5厘米,高1厘米,其中一面上还有一条凹进去的痕迹。因为经常用,它的棱角已经磨圆了。它没有穿“衣服”,全身都露在外面,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

“3,2——”老师发出口令,我瞟了一眼同桌,只见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橡皮,一刻也没有离开。

“1——”寂静的教室里,连同学们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笑声。原来,老师还没有说完,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手伸了出来。

我的心“咚咚”直跳,想:我的左手离橡皮近,容易拿到,但我的右手离橡皮远,不好拿到。但愿老师能让我们用左手。

老师终于说出了口令“左手”!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抢橡皮的“嘭嘭”声,胜利时的欢呼声和失败时的叹气声。

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抢到了橡皮。老师说出口令的那一瞬,我的手便飞快地伸了出来。同桌的手也伸了出来,却扑了个空。

第二次比赛开始了。老师说出了口令“3,2,1,右手!”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把右手出成了左手,这一局我输给了同桌。我们俩达成了平手。

第三次比赛开始之前,我想:在老师说出口令之前,就要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要再把手出反了。这次老师让我们出左手。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集中注意力,用左手猛地一抓,终于获得了胜利。

抢橡皮这个游戏不仅好玩,还锻炼了我们的敏捷力、反应力。

《闭着眼睛画画》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趣味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因为我们都爱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但是今天的画画与以往大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

2、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能把老师刚才说的话和你们的心里想法说一说吗? (如:悦耳的音乐想起了,教室里格外安静。老师亲切地问大家:“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看样子,大家都喜欢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但是今天的画画却是与以往打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讶:“啊——”我想:太不可思议了,闭眼睛画画还不是“盲人摸象——没谱”吗?)

二、经历过程

老师郑重宣布:闭眼睛画画开始。

(一)观察同学闭眼画画。

1、老师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想在两分钟内画什么,引导该学生表达清楚。

(如:我想画的是在灿烂的阳光下,小草绿油油的,几朵小花在开放,三位小朋友走出家门放风筝和散步等。)

2、老师蒙住学生的眼睛让他把刚才诉说的画在黑板上画下来,其他学生细致观察该生是怎样闭眼画画的。

请同学说一说这位学生是怎样摸索着画画的。

(如**同学接过老师递给她的粉笔一不小心把粉笔掉在地上了,她蹲下身子在地上摸索着,可是怎么也摸不着,老师见他可怜就把粉笔捡起来重新递给了他。孙选用两只手轻轻的拍黑板,似乎是用这种办法摸到画画起笔的地方,刚画好了太阳,又用手在黑板上摸来摸去,可能是估计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画小草吧……) 提供一些如何摸索画画的词语(出示) 估计 约摸 试探 茫然 随意

小心翼翼 战战兢兢 忐忑不安 不知所措

3、请画画的同学睁眼看自己的画,说说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怪“画”。

(如“咯咯咯,咯咯咯”,**同学看了自己的“杰作”忍不住直笑,低着头,不时地搓动着自己的衣角,脸羞得通红,似乎在埋怨自己怎么这样不争气。“哈哈哈,哈哈哈——”教室里也一阵爆笑。**同学画的也太出格了吧!太阳缺了一大块,让我想起了”天狗吃月亮”,莫非,今天是“天狗改吃太阳”了。白云的样子更像是蚯蚓在爬行,小草的样子很奇特,像是一个个的珊瑚在跳舞;更奇特的是那三个小朋友了,一个呢,头、身子分了家,一个呢,眼睛鼻子嘴巴眉毛全都挤在了一起,还有一个放风筝的孩子,腿和手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风筝的架子全散了,风筝还粘在太阳上了……)

(二)自己亲历闭眼画画的过程。

1、别人的画,怪模怪样,那我们自己亲自画一画又会是怎样的呢?先想一想自己要画什么?

(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大家都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绘画“成果”。(教室里一片笑声)

3、每位同学把自己刚才画画的动作和心理过程写下来,适当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

4、交流评议。评议的重点是如何准确的表达盲人作画时的动作和心理。

三、引发思考

1、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欢声笑语之后,我们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想一想,你会思考些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交流。

(如: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但是也提醒我们眼睛的重要性,没有眼睛什么事也办不好;我们闭着眼睛只两三分钟就这么麻烦,盲人一辈子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痛苦啊!可千万不能嘲笑他们啊……)

四、习作构思

这样的感受我们通过游戏体会到了。如果把它写下来,那多好啊!可以不断地提示自己保护好自己眼睛。怎样写为好呢?大家考虑考虑。(学生思考后交流) 如:先写老师讲的规则,再写第一位同学是怎样闭着眼睛画画的,重点写自己是怎样画的过程,还可以再选择其他的一两个同学是画画的结果,最后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附学生习作: 闭着眼睛画画

“哈哈,哈哈,”教室里为何如此热闹,我带你去看个究竟吧!原来是全班同学喜爱的作文游戏课闪亮登场了。这会的主题又是什么呢?“闭着眼睛画画,”,这不是天方夜谭吧! 就在我思索间,卢晓凯上场了。在讲台前他兴奋地描绘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我想画一棵茂密的大树,绿油油的小草,一座房子,小烟囱冒着烟,是一个小朋友的家,还有在蓝蓝的天空中有飞翔的小鸟和白云。”这样复杂的构思能画好吗?

吉老师拉着卢晓凯的手,用手蒙住他的眼睛,递给我一支粉笔,然后小心翼翼的牵着他往黑板前走,卢晓凯似乎摸索着,感觉快到了,就停了下来,可能是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有点不知所措,他现用手拍拍黑板,估计在一个中间位置,试探着画了一笔,又战战兢兢的移动了一下,才慢吞吞的画了第一笔。卢晓凯一边画还一边解说。下面的同学似乎喝了兴奋剂一样笑个不停,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过了不久,卢晓凯的“精彩作品“出炉了-----房屋散了架,鸟儿把房顶捅破了,小草长在了树上。白云钻到了屋子里。卢晓凯看着自己的杰作浑身不自在,低着头一直揉自己的衣襟呢?

该轮到我们大家体验了。我兴致勃勃的拿起笔,闭上双眼,用手在纸上摸索着约摸在本子的中间位置画了许多层层叠叠的波浪线,又试探着在高一点的位置上画几只飞翔的海鸥,沙滩该画在哪儿呢,我有些茫然了,于是就随意地画了一片沙滩,上面有几个美丽的贝壳。画着画着,又感觉不对头了,太阳应该在左上角啊,我怎么就碰到硬梆梆的桌子上了。我战战兢兢摸索到纸的左角,忐忑不安的画了起来。画完后,我睁眼一看,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贝壳“可以算是世界罕见了,太阳长嘴巴了,而且嘴巴歪得像一座桥。别的就别提了。真个画面都乱成了一锅粥。

笑过之后,我们都陷入了深思,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啊,没有眼睛什么事也办不好。大家可要好好珍惜啊!盲人一辈子生活在

黑暗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我们可千万不能嘲笑他们啊!

《敲声音、听声音、学声音》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积累素材。

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习作指导课。是不是有点儿紧张,怕写不出好的作文来?我们先做一个游戏,放松一下,好吗?

二、明确游戏规则:(先将将全班分成四组。

1、我们每人动手敲出一种声音,让我们听听美妙不美妙。现在分配任务:第一组同学用手指关节敲桌面,请你们敲敲看……第二组同学用一只脚跺地面。试试看…… 第三组同学用钢笔敲文具盒或者晃动文具盒,试一试…… 第四组同学拍手,开始!

2、现在不看老师指挥,不用固定的节奏,请大家任意敲桌子、跺地面……我们来听听是怎样的声音。预备,起!

3、谁来说说你听了这样的声音的感受?(比较乱,不太动听)

4、我们来按照有规律的节奏来敲、来跺脚,又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①按“嘭嚓嚓”,“嘭嚓嚓”的节奏来指挥;

②按“嘭嚓、嘭嚓、嘭嚓嚓”、“嘭嚓嚓嚓,嘭嚓嚓”等节奏来指挥,使声音变得整齐,有规律、好听。

5.刚才送进耳朵里的东西,还在吗?拍拍脑袋再记一记。谁来说说,我们有节奏地发出声音,效果怎样?

6.让我们来换一样新花样,我们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怎么样?(出示课件,学生选择小动物。

让我来听听,小猫在哪里?(同学们学叫:“喵”)这群小猫蛮可爱的。

活泼机灵的小狗在哪里?(同学们学叫:“汪”)很好一群充满活力的小狗啊!

那么温柔的小山羊呢?稳重的老黄牛?

漂亮的小鸡?可爱的布谷鸟?会游泳的小鸭子?

7.大家模仿的声音很逼真。现在,看老师指挥,我们再来按照一定的节奏来模拟动物叫,好吗?

(教师变换花样指挥。如:喵,咩,喵,咩,汪汪汪;叽叽,嘎嘎,哞---哞;布谷!布谷!汪汪汪!汪!叽叽,咩---咩--)

8、好!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

三、构思习作题目,口头作文。

1、同学们,游戏结束了,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我们今天做什么游戏了?我们玩得这么开心,想不想把你们的快乐与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向爸爸妈妈汇报呢?

2、如果想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的话,我们需要为汇报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想一想,把想好的题目设计在黑板上。(我们要想出一个能吸引人的题目。)

3、那么你准备怎么讲给父母听呢?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就近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互相交流一下。

4、说一说你的思路。(师生共同评议)重点指导学生,说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四.明确习作要求,写草稿。

1、大家说得很有意思,我想你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写得精彩。现在我们争取一个机会:拿起笔来,把刚才的情景记录下来,一会我们再拜读你的大作,来共同分享你的喜悦。

2、生写草稿,师巡视指导。

3、谁愿意读给老师听听?(生评,师评,生自评)

4、看看你的作品,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一段,怎么能把你的作品改得更有意思,或者更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5、可以把己经改好的,再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换读读。

五、师总结。

想写好这篇习作并不难,只要写出真实的情况,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进作文里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也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文章不厌百回改。回家后,把这篇习作念给父母听,最重要的是念给自己听,感动自己。修改一下。然后,我们再找个时间,一起品读你的作品,共同分享写一篇成功作品的喜悦。

《成语王国大比武》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1、精心制作卡片。

2、课前将学生分成四个合作小组,并冠以不同的方阵名称。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语言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那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那里奇花异草、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里飞禽走兽、神出鬼没,使人大开眼界。今天我们很幸运地来到了这个成语王国,并将在这里举行别开生面的比赛,看谁能金榜题名,让人刮目相看。 参加今天这场比赛的有四个团队: 红队——( )队,欢迎你们; 黄队——( )队,欢迎你们; 蓝队——( )队,欢迎你们; 绿队——( )队,欢迎你们;

三、宣布比赛规则

1、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每队的必答题由各队合作完成。答对一个成语得2分,其他队应耐心倾听,影响他队答题酌情扣分。

2、抢答题,在团队中商量,得出结论后迅速完成任务的,得5分。

3、各队选一位博学多才的同学做队长。希望各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团结合作,旗开得胜。

4、比赛共分四个回合:

第一回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二回合:灵机一动,急中生智 第三回合: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四回合:多多益善

三、游戏要求

同时提醒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仅要进行成语王国大比武,而且在结束后,还要把比赛的过

程生动具体地记录下来,所以请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要多留一颗心,认真观察与体验。

1、谁来说说,我们应该观察什么?(观察教室里的气氛;观察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

2、我们又应该体验什么呢?体验自己内心的活动。

3、教室里的气氛是面,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以及自己的内心活动是点,它们合起来就是场面描写的点面结合。

每一个活动都是由一个个精彩的场面组成的。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按照活动的顺序,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一个个精彩的场面呈现出来,就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相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不仅会玩得痛快,也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四、成语王国大比武过程

第一回合

1、第一局

首先进行第一回合的第一局比赛。这是一道必答题,在成语王国中,有很多含着一对近义词的成语,请你们根据这一特点,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出示相应卡片) 红队:( )多( )广 七( )八( ) ( )言( )色 ( )思( )想 黄队:( )听( )说 旁( )侧( ) 眼( )手( ) 花( )巧( ) 蓝队:( )朝( )代 ( )风( )气 ( )言( )语 左( )顾( ) 绿队:( )投( )合 ( )丹( )药 ( )风( )雨 ( )身( )骨

2、第二局

第二局的题目也是必答题,许多成语中包含着一对反义词,请你根据这一特点,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出示相应卡片) 红队:( )昏( )暗 深( )浅( ) 承( )启( ) ( )惊( )怪 黄队:( )新( )旧 大( )小( ) 弄( )成( ) 争( )恐( ) 蓝队:积( )成( ) ( )邻( )舍 出( )入( ) ( )口( )声 绿队:( )高( )厚 口( )心( ) 大( )无( ) 眼( )手( )

3、第三局

第三局的题目还是必答题。不少成语中含有动物的名称,请你填空。 红队:( )目混珠 ( )鬼蛇神 ( )视眈眈 ( )死狐悲 黄队:( )飞凤舞 画( )添足 ( )肠小道 顺手牵( ) 蓝队:( )年马月 ( )毛蒜皮 ( )急跳墙 ( )吞虎咽 绿队:( )目寸光 气壮如( ) ( )到成功 老态( )钟

五、交流观察与体验所得

1、刚才我们进行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大家势力相当。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一回合的比赛中,你觉得教室里的气氛怎样?

(引导学生说准确、说具体。如果气氛前后发生了变化,则注意引导学生把变化说清楚。)

2、你观察了哪个典型的人物?

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进行具体描述,注意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

3、在比赛过程中,你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体验?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心里活动。

4、下面,我们将进行第二回合的比赛,希望同学们在认真比赛的同时进一步细细观察与体验,

六、成语王国大比武第二回合

第二回合是“灵机一动,急中生智”,这一回合是抢答题。

第一局:请根据下面的词语猜成语。谁最先举手谁猜,谁不举手就喊,就扣除该团队1分。 (逐一出示词语)

退潮(水落石出) 剪彩(一刀两断) 全错(一无是处) 文盲(目不识丁) 第二局:刚才这一局可谓扣人心弦,精彩纷呈。接下来的第二局仍是抢答题:看数字说成语,例如12345609,是七零八落。 (逐一出示词语。)

1256789(丢三落四) 333 555(三五成群) 1+2+3(接二连三) 3.5(不三不四)

七、成语王国大比武第三回合

1、小结上一回合比赛情况。

2、这是比赛第三回合,也是最后一回合——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成语之最,如老师提出“最高的人”,同学们抢答“顶天立地”。这一回合也是抢答题,规矩同第二回合。大家有信心获胜吗?比赛现在开始! (逐一出示成语之最。)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最大有容量(包罗万象)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大的变化(翻天覆地)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八、交流观察与体验所得

1、刚才我们进行了激烈的第

二、三回合比赛。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两回合的比赛中,你觉得教室里的气氛怎样?你观察了哪个典型的人物? 同学们先小队交流,然后指名集体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话)

(引导学生说准确、说具体。如果气氛前后发生了变化,则注意引导学生把变化说清楚。) (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进行具体描述,注意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

3、在比赛过程中,你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体验?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环节的不同的心里活动。)

九、成语王国大比武第四回合

小结三个回合比赛情况。注意多用成语,如遥遥领先、后来者居上、难分难解、不分胜负……接下来的第回合比赛,将一决雌雄。这回合比赛要求是:各队根据今天的所见所闻,说一段最想说的话,看哪一队用的成语又多又恰到好处。每正确使用一个成语加1分。 统计分数,宣布各小队得分情况。

十、活动小结,指导作文

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队得分最高,不过今天大家都是胜利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收获,不仅学到了很多有趣的成语,还学会了观察与体验。现在请同学们把我们这节课的活动记录下来,写成一篇文章。

在写文章之前,老师提醒同学们几点:

1、注意给文章取个生动有趣、新颖恰当的题目。

2、我们比赛进行了四个回合,不要每个回合都平均使力,要做到有详有略,例如你可以详写两个你觉得最有趣的回合,略写两个回合。

3、详写的部分,要善于抓住场面进行描写,既要写活动的气氛,也要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具体描写,这样可以让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

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写作,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写出特别棒的文章来!

《传悄悄话》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一、导语:悄悄话就是小声地说话,不让其他人听见。老师手拢着成喇叭状,贴在一位同学的耳边,说悄悄话,其他人根本听不见。

二、游戏规则

今天,老师让我们做传悄悄话的游戏。规则是: 1.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2.老师对两组的同学说一句悄悄话;

3.两组的第一位同学把悄悄话依次往后面传;4.最后一位同学将听到的悄悄话写在黑板上。

三、游戏开始

1、第一轮游戏:传悄悄话: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2、老师对第一位同学一阵耳语,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和思考

3、第二轮游戏:不光传话还要加动作,注意观察同学们“传”的动作和表情描而且自己在“传”中的心理活动。

所传的悄悄话是:花落花开

4、游戏开始。

四、说游戏过程

五、让学生开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习作交流

这节课作文老师让我们做传话的游戏,我们同学又是一阵兴奋,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做游戏之前,老师宣布了几条规则:

1、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2、老师对两组的同学说一句悄悄话;

3、两组的第一位同学把悄悄话依次往后面传;

4、最后一位同学将听到的悄悄话写在黑板上。

游戏开始了。第一位同学一脸茫然,肯定是什么也没听到。终于,传到我这儿来了。前面的同学偏过头来,边笑边说出来一句话:“妈妈吃…爸爸…”他说的是什么句子呀!肯定是听错了。但是不能说两次,我只好往下传。

我也把手拢成喇叭状,对着后面的女生说“妈妈吃爸爸。”那个女生也没听明白,一脸疑惑地往后传。很快就传到了最后一位男生,他飞快地跑到黑板前,写下了:妈妈吃饭吧。咦,怎么跟我传的不一样?我再看另一组写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这比我们组写得更奇怪了!

最终,老师公布了答案: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真像一个绕口令,可惜我们都没听清楚。

第二轮游戏开始了。这回还要加上动作。前面同学传给我:“花落花开花落谜语。”然后做手往上转再变成一个尖尖的宝塔的动作。这回不怎么奇怪了,我便继续往后传。最后的同

学在黑板上写下了:花落花开花落你死。太奇怪了,“谜语”怎么会变成“你死”呢?另一组写的跟我们截然不同,花开花落春花然。不仅意思不一样,还少了一个字呢。

老师说出了答案:花开花落,感谢命运。动作应该是手往下转再变成宝塔形。而两组可能是做得太快的原因,全部变成手往上转了。

在这次游戏中,我知道了经过几个人的传话,之后就不是原来的话了。不能相信别人的道听途说,自己更不能道听途说。

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

【教学设想】

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 活动前:

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

(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

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

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

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 一生答: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一生答: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

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一生答:笑声把我们班的班徽都要震落了。

一生答:笑声传到天空,鸟儿都好奇地停下来观看。

2、继续请同学讲笑话。

老师又叫暂停,提示:刚才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回想一下你是怎样笑的?(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我刚才只顾高兴,仰头大笑时把头撞在了墙上。

一生答:我笑得喘不过气来。

一生答:我笑得肚子疼。

一生答:我笑得腮帮子疼。

老师继续提示:刚才你看到谁笑得最开心?他是怎样笑的?可

以从表情、动作、声音等方面去描绘。(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王室栋笑得最厉害,他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脸上的青筋都憋出来了!

一生答:韩休萌笑得最厉害,他讲笑话都讲不下去了,他憋得脸通红,弯着腰抱着肚子,一个劲地笑,就是说不出一句话,他使劲想控制住自己,说出最后的一个关键词,可是张了好几次嘴,竟没说出一个字,最后他干脆两手抱头趴在了讲台上。虽然笑话没有讲完,但同学们早已笑翻了天。

(三)梳理成文。

老师提示:把大家刚才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整理成文,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比较好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笑、笑、笑》。

一生答:《笑比哭好》。

一生答:《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一生答:《笑的写真》。

老师继续启发:如何开头和结尾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开头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和事件,结尾写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留恋这堂课。

一生答:用歌词开头“朋友,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你若感到幸福你就笑笑笑。”

一生答:结尾可以写“笑一笑,十年少,愿你笑口常开。”

老师总结:有了题目,补充完开头和结尾,一篇完整的文章出炉了。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中间对笑态的刻画部分,一定要细致、生动、形象。我这里有一段笑话,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时逗大家发笑的事。大家听一听,看曹雪芹是如何描绘众人笑态的。

(附: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肥不语.众人先是发征,后来一听,上上下下一齐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呼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装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四)学生写文。教室恢复安静。

(五)20分钟后,交流作文并修改补充。

(六)布置爱心作业。

回家亲口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把说这句话前的心理和说出后妈妈的神态反应细致地写出来,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第20篇: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体验式活动课

《一个、两个、三个„„》教学设计

和兴小学 张 琦

一、主题的选定:

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感受到了当“孩子王”的乐趣,体会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更被这些独生子女强烈的自我意识所震撼。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主动分担,友善相处。《道德体验论》里面告诉我们:“生态体验教育”,既注重做人的基础品格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又注意德育先进理念的引领,从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生态智慧。它以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教育哲学为指引,着力促进体验者和导引者的互动与德性发展,恢复道德的自觉性、生成性和互惠共生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一个、两个、三个„„”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体会到一个人的孤独,勇敢的去寻找伙伴成为两个好朋友,再去吸收更多需要友情的朋友,形成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和谐团体。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歌谣游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的态度;

2、心心相印——明白交朋友应遵守原则,否则将丧失机会;

3、心灵沟通——学会欣赏别人,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三、活动的准备:

1、对学生交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3、制作辅助课件。

4、制作“心语卡”。

5、制作调查表。

6、对学生课前社会调查进行录像。

四、活动的过程:

1、情境导入,心有所动

播放简单的故事情节(PPR1):一个人会很孤独,努力寻找伙伴成为两个快乐的朋友,再吸收更多的朋友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教师解说。)

由故事引发问题:

师:你在生活中有朋友吗?他是谁?你们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朋友。

汇报调查结果。调查内容:小组每名同学平均拥有朋友数目、主要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对朋友满意度。

设计意图:由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受。学生得到问题后会争先恐后的把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出在学校生活中同学间交友圈的狭窄,此时建议同学们多交朋友,引导用真心接纳更多的朋友。

2、参与体验,主动交友

师: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让我们赶快成为朋友吧! PPR2:“歌谣游戏”活动要求 (1)根据课前分组,组成小组。

(2)活动开始,手拉手一边转圈一边说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朵花? ”

(3)老师说开几朵,就几个人围成小圈。 (4)在老师口令之内结束分组,原地不动。

体验活动内容: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手拉手一边转圈一边说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朵花? ”老师说开几朵,就几个人围成小圈。

教师观察学生活动的情况,采访几名同学说他们的感受:一名没找到组的,一名找到组的,一名先没找到后来又找到组的。

预设学生回答:我和他本来商量好的,但没想到他被别人叫走了,我就没有组了;我们大家平时都在一起,而且我和每个人关系都特别好,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把我丢下的;我一开始等着别人来找我,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就主动去找他们,就找到组了„„

师小结: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应该明白: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和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好朋友。关键的是,交朋友的时候,你要主动热情,先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去握住别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设计意图:有趣的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活动的情况,采访相应的学生说出感受。从交流中同学明白朋友不是等来的,而是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交流才能找到的。

3、无声交流,遵循原则 : PPR3:“心心相印”活动要求

(1)不许说话,在规定的时间找到和你出生月份相同的同学。 (2)违反规定的同学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体验活动内容:用说话以外的任何一种沟通方式,在规定的时间找到和你出生月份相同的同学。违反规定的同学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师:同学们,语言是我们沟通的最常用工具。但是除了语言之外,我们的肢体、眼神等都可以与别人进行沟通。现在就让我们不出声音,找到和自己出生月份相通的同学。注意在寻找时,一定不能出声,否则你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活动结束后采访违反规则的同学说感受及感想。

预设学生回答:我没想到老师会那么严格,我刚出一点声就被找出来了;看到别人都找到了,我很着急,一不小心就出声了„„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在交朋友的时候,要遵循一些规律,你都了解哪些规则? 预设学生回答:主动去了解你的好朋友;在交往的过程中,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去帮助等等。

师引导:老师也邀请了咱们班的小记者采访了校长、老师、高年级同学,我们一起听听他们能给我们什么建议。

播放采访录像。

师小结:无论什么样的原则,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自己的朋友就一定能够愉快相处的。

设计意图:语言是沟通的一种方法,除了语言,手势、肢体,眼神也可以进行沟通。而朋友的默契也在于此。在这个体验活动中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发挥展示自我的机会。刚开始活动时,必然会有学生违反规则,当违反规则的同学被取消资格后,真的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交朋友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拓展互评,共建快乐: PPR4:心语卡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朋友你们高兴吗?那么,对你的朋友说你最欣赏他的地方,让我们享受欣赏别人与被别人欣赏的乐趣吧! 伴着音乐,学生在心语卡片上写下朋友的优点。写好后交到对方的手上。 活动结束后,采访同学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我们应该学着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改正自己的缺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你的好朋友。将心比心,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你,你们说对吗?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伴着歌声,孩子们再一次拥有了自由发展和倾诉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得到的是对方灿烂的笑容。使教学得到升华,真正学会了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

5、总结:

PPR5: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体验活动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体验式活动课

《一个、两个、三个„„》教学设计

和 兴 小 学

张 琦

体验式教学工作总结
《体验式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