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打造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6(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26 08:32:13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教学

学益高二生物组 谢芳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衡量一节好课的关键要素。有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具体学习进步与教学发展;“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了社会和个人的教育要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教学投入所获得的教学产出。我认为打造有效课堂教学即做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课堂教学要想有效就必须备好课。备好课,也就是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每上一堂课,好比带领学生攻占一个知识高地。打仗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带领学生攻占知识高地,教师就应充分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本职工作责任感的表现。对这些工作是充分准备、一丝不苟呢,还是马虎从事,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责任感的重要标准。备课,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过程。世界在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向前发展,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已的知识。不先当学生,不进修提高,不认真备课,就很难教下去。此外,教师要把自已懂的知识教懂学生,还有一个怎样教的问题,必须考虑教学步骤和方法,做好精心的、周密的教学程序的设计,这就得认真备课。因此,如何备好课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学会的基本功。要备好一堂课,必须做到六备: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具、备习题,并做好集体备课。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将“活动”引入生物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通过活动化教学,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同时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在生物课堂中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能起到优化教学过程,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堂课,要多花些心思,力争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情境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如根据不同的生物课题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

精心设计丰富课堂教学的活动类型。生物课堂中的活动化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生物教材及学生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活动类型。游戏类。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做事,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教学中我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制作类。“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生物课堂上,可设计许多制作活动,如各种模型制作,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又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实验类。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在生物课堂上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切实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学生学得轻松,乐学、爱学。

推荐第2篇: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的,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 “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

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

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三、师生结合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那教练。”每一节课就象一次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配以我校这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的课堂教学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

推荐第3篇: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材料)

课堂氛围不同于教学形式的营造,主要涉及的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控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如采用宽容能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完全按照自己内在的个体需求无拘束地发展思维能力;或施行控制手段,对学生的观点提出批评,制约学生表达的自由度,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路径进行,又能让学生按照外在的某种需要发展。在各类比赛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因教师宽容有余而控制不足导致课堂氛围过分活跃,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对自身成长有益的东西并不多;而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常规课堂中,则由于控制有余而宽容不足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显得沉闷,在压抑的心态下,学生真正能够从自身以外的资源中得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同样不多。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他主张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这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活动需要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并且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方能体现活动的价值。活动学生是喜欢的,但针对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怎样组织好课堂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讲究一定的技巧。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控制者、生成者和发展者,教师则是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应精心规划,并且要保证课堂活动最终有效实施。教师首先对课堂活动目标了如指掌,力求以活动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实现前提。其次,对活动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同时体现活动的连贯性和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活动设计得再好,要是脱离实际生活,不能付诸实施,也犹如“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只有针对教学主体现实状况,计为显示乐于接受,又易于课堂操作的活动才能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意志是鼓励克服困难的利剑”时,我设计了“扳手腕”的挑战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果断处世,不怕困难,体验坚持不懈的意义,养成善于自制的习惯。这一活动不管从内容还是时间安排,都做到恰到好处,既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又紧扣意志坚强的内容,深化了教学主题。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主体的差异,课堂活动的方式必然也是多样化的,既使是相同的活动方式用于同一教学主体,其教学效果也因时空变异而大相径庭。故教师只有不断实践,大胆创新,才能找到既适合学生又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活动方式。如人物竞猜,辩论,专题讲座,诗歌朗诵,模拟表演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参于和进取精神。比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四课“青春故事”中涉及到学生喜欢追逐流行事物的现象,为了强化认识,我组织学生开了一次辩论会,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紧追潮流是否是青少年的正当行为”,在事先准备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唇枪舌剑,自由辩论,激烈之处给予正确的引导,巧妙的点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一堂课便活起来,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切忌走过场,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改革开放”一课时,首先要求大家谈谈改革开发以来我们身边发生哪些变化,学生有的说彩电、冰箱家家有,有的说电话村村有、户户连,还有的说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家家都要住高楼,买洋车„„是的,通过学生们的议论,使他们更加明白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充分坚信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再如:讲到“对外开放”时,学生最有兴趣的是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话题,对此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入世后,是否中国人每户都要买一辆轿车。”学生们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每户拥有一辆好,我们生活水平有权享受;另一种说法是假如真的变成现实不好。因为我们基础的设施,能源的消耗、环境的问题在现阶段还没有能力解决。这样通过大家的争论,一方面更加深刻地知道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更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团体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如举行“小组”为单位的智力抢答竞赛,每组选2~3名学生为代表,答案代表们可以商议。这样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有着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他们总是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感官,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喜好观察、分析、思考、感悟客观事物。教师在组织设计课堂活动中应特别重视他们的个性特点,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引导他们开拓创新。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讲的是:“地球的叹息”,涉及到我国的水资源,我让学生讨论“有什么节水小窍门”。同学们议论纷纷,说“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洗脸洗脚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菜养鱼的水用来浇花”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方面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节约水资源,自觉养成节水、用水的习惯。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的教育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来不得半点浮躁。课堂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肩负的责任告诫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急功近利”现象是有害的、不能容忍的。

推荐第4篇: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李家畔小学

赵娜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聚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下面我谈谈一年来自己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集体备课气氛浓厚,课堂教学资源共享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它也是有效课堂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环,与传统教学相比不同之处亦在于此。一年来,我们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的气氛相当浓厚,主备人还要编制课件及教学设计,然后集体讨论,以达到自己课堂上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坚信:在备课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学上就有多一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有效课堂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能在学习内容上独立思考,而且能丰富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能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实施小组活动就成为一种有效的互动策略。

三、学生精彩的展示与点评,将整节课推向高潮

小组讨论时,我们不再像以前一直站在讲台上,而是深入学生之中,在各小组之间来回穿插,了解各个小组存在的问题,随时答疑解惑,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讨论之后,就进入展示点评环节,一年来,仅就口头展示而言,我带的两个班学生无论是哪个小组的哪个层级上课都能踊跃地用英语发言。上台点评的同学,站姿正确,声音宏亮,态度大方,富有激情,思路清晰,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别看这些学生,站那就像一位位小老师,精彩的点评总能博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四、创设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课堂我更注重调动学生们学习、探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快乐的课堂,和谐的教学气氛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英语教学,上课时,基础不好的学生看不懂,听不懂,无心学习,如果教师不及时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无效。因此,我经常与这些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鼓励他们在小组内积极探讨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快乐和谐的课堂,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如果有效课堂教学运用恰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机会,同时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共享教与学的乐趣。

推荐第5篇: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总

课堂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如何在40分钟内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每个教师都在苦心探索研究的。下面我就围绕“教与学的有效”展开一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有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评价的直接参考依据。任何一堂课在操作之前都应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那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我觉得首先要吃透整个教学内容,即一堂课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以及前后有联系的相关内容,便于在教学当中结合旧知,引用拓展。再次,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更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各方面不同因素,从而制定出合理又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设计有效

想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首先活动设计要有意义,贴近生活。《英语课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

1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活中学,在学中用。同时,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当然,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到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

三、任务设计有效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在不定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例如,我在教授“There be”句型时,发现学生对物体的空间位置难以理解,进而难以掌握“There be”句型所表达的特殊意义。于是,我要求学生回到家中后,观察自己的房间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东西的位置如何,根据自己家的 实际情况,用“There be”句型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课上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房间,有的学生还画了示意图来增强效果。这种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四、评价有效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更需要得到评价,这样学生才

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用一张考卷、一次表现来评价一切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五、作业有效

作业有效首先取决与作业布置的有效,使学生对作业有个透彻的理解。首先,有效配置融合各门课程在内的课外作业。学科融合性是现代课程发展的趋势。英语,它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更是一门学科融合性极强的学科。有效处理好其它学科与英语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在教学中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任务之外的有效延伸,它是巩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重要支持点,因此教师应布置融合各门课程在内的课外作业。再次,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英语会有听音作业。为使学生不疲乏于简单机械的重复跟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心态,让磁带成外自己的课外老师,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勉强去听录音。最后,有效的作业应该适度适量,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

推荐第6篇:《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读后感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读后感

刘建良

初看这本书觉得应该和其他书的理论差不多的泛泛而谈,随着自己阅读的深入,感觉这本书其实很不错的,有法可学,有经可取。读了这本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而这本书尤如在我从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多多。

“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精彩的语言创设情境”,本书中谈到的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深。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在众多渴求知识的目光里,老师是他们眼中的一盏灯,任何语言及表情都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的、幽默、宽容的气氛,教师的身体语言必不可少。教师的身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精彩、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起来。英语是语言教学,英语教学更需要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配合。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每次上课前我都仔仔细细地阅读教材,严格按照教材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教案设计。但是还是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说,备课备课,原来并不容易。

1.理解用好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编写者是从一个普遍适用的角度去规划编排体系和呈现形式的,对于不同的地区资源、不同的学生状况、不同的教学个性,肯定不是最适合的。因此,首先要有这样一种态度:尊重、理解并用好教材,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在尊重基础上发挥与创造,在理解基础上补充与改变,这是备好课的需要。确定重点,找准难点并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是备课的重心所在,稍有偏离就可能导致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 2.了解学生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们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关于这个方面要谢谢师傅和有经验的老师们,对于不同知识接受能力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问题,比如一些简单的字词问题,就设计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来回答,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难度大的问题,就要叫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用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3.准确定格自我。备课必须以自己能依此上好课为前提。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思维品质以及经历、经验都自有特点,生搬硬套或盲目仿效必将事与愿违,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自我认识,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进而发挥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作用。比如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讲起来就会有不同的风格,记得部里曾经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每个老师对教材不同的解读,加上独特的个人风格,让一节课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4.重视课后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批判性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

5.不忘育人关怀。课堂是学生成就道德的一块园地,让学生在学好知识、增进能力的同时,收获理想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备课的重要方面。备课中,我们要根据知识点和课堂情境特点有意设计,有机渗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教学是让学生高尚和聪明的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教学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展示艺术才华,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提高修养、探求知识、陶冶情操的艺术殿堂。读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可以说是读书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伟大,明白了教书育人的乐趣。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会不断地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教学,我的人生。

推荐第7篇:《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读后感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读书笔记

初看这本书觉得应该和其他书的理论差不多的泛泛而谈,随着自己阅读的深入,感觉这本书其实很不错的,有法可学,有经可取。读了这本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而这本书尤如在我从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多多。

“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精彩的语言创设情境”,本书中谈到的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深。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在众多渴求知识的目光里,老师是他们眼中的一盏灯,任何语言及表情都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的、幽默、宽容的气氛,教师的身体语言必不可少。教师的身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精彩、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起来。英语是语言教学,英语教学更需要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配合。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每次上课前我都仔仔细细地阅读教材,严格按照教材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教案设计。但是还是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说,备课备课,原来并不容易。

1.理解用好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编写者是从一个普遍适用的角度去规划编排体系和呈现形式的,对于不同的地区资源、不同的学生状况、不同的教学个性,肯定不是最适合的。因此,首先要有这样一种态度:尊重、理解并用好教材,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在尊重基础上发挥与创造,在理解基础上补充与改变,这是备好课的需要。确定重点,找准难点并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是备课的重心所在,稍有偏离就可能导致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

2.了解学生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们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关于这个方面要谢谢师傅和有经验的老师们,对于不同知识接受能力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问题,比如一些简单的字词问题,就设计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来回答,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难度大的问题,就要叫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回答,用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3.准确定格自我。备课必须以自己能依此上好课为前提。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思维品质以及经历、经验都自有特点,生搬硬套或盲目仿效必将事与愿违,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自我认识,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进而发挥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作用。比如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讲起来就会有不同的风格,记得部里曾经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每个老师对教材不同的解读,加上独特的个人风格,让一节课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4.重视课后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批判性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

5.不忘育人关怀。课堂是学生成就道德的一块园地,让学生在学好知识、增进能力的同时,收获理想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备课的重要方面。备课中,我们要根据知识点和课堂情境特点有意设计,有机渗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曹清

2015年2月20

推荐第8篇:有效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方法

有效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方法

1、大小声:我读大声,你读小声

2、举一反三:我读一遍,你读三遍

3、单词拍拍拍:(①、②、③、④、⑤)拍这几就读出来

4、炸弹:练习单词时,把一个炸弹放在一个单词上,在读单词的过程中,不能把放有炸弹的单词读出来

5、手心手背:伸手心读,伸手背不读

6、金手指:几根手指就读几遍

7、麦克风:以采访的形式来提问学生,练习单词、句子

8、击鼓传球:传球老师击鼓喊停时,谁最后拿到球就站起来读单词或句子,读对时,老师输,学生是胜利者,然后老师表演动作,如:兔子跳、贴墙、眨眼睛、表演大茶壶

9、抢椅子:读单词或句子同时,绕着椅子转,当老师说停时看谁以最快的速度抢到椅子,抢到者加分

10、木头人:如:I can fiy I can jump 读句子的同时表演出动作,老师说停,不论你什么姿态,都不能动,老师挑选一名学生去逗表演的学生,看谁懂了谁犯规

11、说反语:I say sit down You say stand up

12、小手枪:指着谁,谁读单词的下一个单词

13、寻宝藏: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把卡片或别的东西藏到一个学生哪里,大家开始读单词或句子,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越近读声越大

14、萝卜蹲:用单词代替学生的名字一个接一个蹲

15、顶卡片:读句子单词的同时用头来顶卡片

16、互动记名字:给学生一个新名字(课中的单词)来互相提问及回答

17、警察抓小偷: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挑出两个学生,大家一起读单词,这两名同学读单词时不发音

18、单词转转转:人站词下,每个人代表一个单词,读到哪个单词,就迅速动一下,反应慢就下去换另一个人

19、加一法:我读一,你读二,我而你三,依此增加,练习单词句子

20 拍图片:把制作好的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拍到哪一个读哪一个 另外的总结:(可能有重复)

1.―碰地雷‖: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不太愿意跟读。用此法不错。在一个词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大家一起数one two three,bomb,向他砸过去!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

2、补全句子:在学习句中,要慢读,必要时分解读。在跟读几遍后,可以让学生补全老师没说完的部分。比如:my name is rebecca.可让学生补rebecca、is rebecca、name is rebecca。这是个反应练习,可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子。

3、、此呼彼应 :(1)全班学生坐在原位。 (2) 教师描述一些事物,如果的是对的,例如:The dusks are swimming.学生就学叫―嘎嘎‖,如果的是错的,学生就保持沉默。 (3) 做错的学生暂且退出游戏。游戏继续进行。 (4) 剩下的一个学生即游戏的优胜者。 (5) 变化:The bike is coming .或 A cat can run.等。 (6) 作用:可用于现在进行时态和can 句型的教学,可训练学生的听力。

4、拍皮球 :(1) 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 (2) 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师拍了19下。 (3) 教师突然停下,问一个学生:―What’s the number?‖该学生应该答,―Nineteen‖。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讲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 (4) 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 (5) 变化:教师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What’s the number?‖学生应答―Seven‖或―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6) 作用:操练数词和加法运算句型。

5、加减连算 :(1) 学生分成两组,互相出题,教师仲裁打分 (2) 由A组第一个学生先出题,如:Five plus five ……B 组第二个学生必须立即回答:Five plus five is ten.然后由该生再接下去,如:Minus four, A组第二个学生再接着答题Ten minus four is six.如果讲错,该组就扣分。 (3) 数字的和或差可限于一事实上数字范围内,如20,30等。 (4) 变化:教师可让一个学生把所念算式写出来:5+5-4+8…… (5) 作用:操练数词和加减运算句式。

6、将错就错 :(1) 学生坐在原位,注视着教师。教师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他可以突然停在一个学生面前,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说:This is my eyes(有意讲错) 那个学生也将错就错,指着自己的眼睛说:This is my nose.(2) 如果学生讲错了,就让他代替教师,再同样地做一遍。 (3) 变化:教师可以手拿一些文具,指着钢笔说:This is my pencil.学生则指着自己的铅笔说:This is my pen.(4) 作用:巩固单词,操练句型。

7、各就各位 :(1) 教师读一段对话Dialogue或课文Text,也可以读一段自己编的短文。 (2) 让几个学生担任对话课文中的角色(或人或人物)。 (3) 教师先把整段文章念一遍或讲一遍。 (4) 教师在讲述第二遍的时候,每提到一个人或物,扮演该角色的学生就得马上站起来,如教师讲Saturday afternoon.The pupils are cleaning their claroom.The teacher is with them.(―Teacher‖站起来)Look, Wang Hai is cleaning the window (Wang Hai 站起来)。 (5) 变化:可编排其内容,如At the Zoo 或In the Park.(6) 作用:培养学生理解短文内容,找出关键词的能力。

8、滚皮球(适合初学英语的学生)

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顺序的掌握程序。 规则: 1.主持人手拿皮球站在圈内。

2.主持人边说一个字母,边向四周的学生滚动皮球。接球者必须说出其听到的后面的一个字母。主持人说两个,接球者也得说出其后的两个字母,依此类推。

9、找朋友

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四种体(大写、小写)的熟悉程度。

1.准备好印刷体和书写体的大小写字母卡片若干张,分成几组。

2.选出其中几组卡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允许他们互相看一看,但不能读出声音来。

3.教师发令,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找到相同字母的三位学生为优胜。

10、猜一猜

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的掌握程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规则: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模仿教师或自己决定一种姿势,做出各种字母形状。

3.教师下令,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然后快速写在黑板上,教师评分,得分高者为优胜。

11、点名

目的:检查学生听字母的能力。 规则: 1.准备好字母卡片。

2.要求学生每人拿一张卡片,卡片上的字母即为学生的名字。3.教师说字母(如Aa),持Aa卡片的学生即说:―Here I am.‖ 4.加快说的速度,出错者出游戏,坚持到最后者为优胜。

12、聋哑读字母

目的:检查学生对元音字母的掌握程度。 规则: 1.组织学生反复背诵26个字母。

2.遇到元音字母,就用手势来代替,如A,就举起右手;B,则举起左手;I,就用手指向自己的一只眼睛;U,就用双手一起指向教师。 3.出错者,退出游戏。

13、Buzz(马兹) 目的:检查学生的辨音能力。

规则: 1.学生坐在位置上或围成一圈。 2.选定一个字母,如Aa[]。

3.然后依次从Aa开始说字母,但不能说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母,必须代之以Buzz。也可增加字母数量,如Aa[],Ee[:]等等。 4.出错者,退出游戏。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14、―warm and cold‖

在教学单词―pen‖的时候,可以把一支钢笔事先放在某个同学的抽屉中,让其中一个人来找,其他同学可以提示帮助齐声朗读―pen‖,当寻找者接近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响亮;当寻找者远离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越来越弱,直到寻找者找到目标为止。

15、在黑板上贴出几张图片,然后学生拿一个充气榔头,教师说单词,学生听到后,马上跟读,然后将榔头砸在相应的图片上。16 拍手。

先把孩子分组,然后孩子们和老师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说单词,老师突然停下来时,如果哪一组的孩子同时停下来就可以加分。(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嘻嘻~~) 17 接龙。

由老师开始拍一下手说一个单词,然后迅速指一名同学,后由这名同学在接着说另外一个单词同时拍手指第二个同学,依次类推(速度要快,且单词不可重复,此方法最好用于复习单词大量单词。) 18.你能说什么?(What can you say ? ) 请一起看每一单元的前两页。学生用手指着画面上的人或物,并用英语说出来。

19.慢动作(Slow Motion ) 把要复习的单词的教师卡片或图放在一个信封或一个口袋内。教师慢慢地拿出,一次只让学生看卡片或图的一小部分。奖励班里第一个说出这个词的学生。

20.快动作(Fast Motion ) 用一张纸盖住要复习单词的教师卡片或图。教师举起用纸盖住的卡片或图,快速地拿走所盖的纸,然后又将纸盖上。学生只看一眼这张画。奖励第一个说出这个词的学生。 21.记忆一览表(Memory List ) 学生坐成一个圆圈。第一个学生说一个词,比如:My eye 或 A pencil 。第二个学生重复第一个学生所说的,并且加一个词,如:My eye , My ear 或 A pencil, A pen。下面的学生接着这样做,一直做到这个一览表太长而学生记不住为止。这时,活动又重新开始。 22.猜测(Gue ) 选择要复习单词的教师卡片。把这些卡片面朝下摞在桌子中间。第一个学生从这摞中拿起上面的第一张,不要让任何人看,他问其他人:What’s this ?其他人用 It’s a _____。试图猜出图中的东西。第一个学生用 Yes 或 No来回答。猜对的学生拿下一张卡片。 23 边摸边说(Touch and Say ) 把三或四要复习单词的教师卡片面朝上放在桌子上。教师读出一张卡片,学生争取第一个摸这张卡片,并把上面的词读出来。 24.站起来说(Stand and Say it ! ) 选出几张要复习的教师卡片。学生都站起来。教师让一个学生看一张卡片。他必须读出卡片中的内容或就图进行提问并回答问题。比如:What’s this ? It’s a _____.如果他正确地说出或进行回答,他继续站着,不然他就要坐下,等到再轮到他,那时他如能正确地说出或进行回答,他将可以站起来。做五分钟这个活动,或直到每个人都站起来。 谈一谈(Talk about it ! ) 教学和练习词汇的活动 (Activities to teach and practice vocabulary ) 教接受性词汇—学生须听得懂而不须会说

(Teach Vocabulary –Receptive –Ss do not say the word (s) ) 25.教师的猜测(Teacher’s Gue ) 教师举起两张教师卡片并且读出上面的内容。教师再次举起两张卡片,但只读出其中一张的内容,学生指出教师所读的那张卡片。按照同样方法,学生再指出教师所读的另一张卡片。教师接着拿起一张卡片,不看上面内容,而让学生看,教师问学生:Is it (a)_____?猜一猜卡片上的内容。学生们根据教师猜的情况用Yes, it is .和 No it isn’t.来回答。 26.捡起来 (Pick it up ! ) 教师拿出两张新单词的教师卡片,只举起其中一张卡片,说:It’s a ______.教师八这张卡片放下,同时用英语Pick up a _____。叫一个学生来捡出带有这个单词的卡片,然后用英文Put down a ____。叫这个学生把卡片放回。让三个学生这样做。对其他所学的单词卡片也这样做。然后在两张卡片中交替地下指令,比如:Pick up a mouse.Put down a bug 27.大家一起捡起来(All Pick it up ! ) 这个活动与第9个活动相似,但是这次每个学生都有一套你要介绍词汇的学生卡片。学生根据教师所下的指令马上捡出所需要的词汇 28.拍拍手(Clap Your Hands ) 说一(One)就拍一下手,说二(Two)就拍两下手。鼓励学生们和教师一起重复并一起做动作。这样一直做到10,然后再倒着数到1。我们也可以变化一下这个活动:

a.全班一起拍手,一起数数。

b.在下指令之前说或之后说Boys 或Girls 。 c.在下指令之前或之后叫一个学生的名字。 练习已教过的运用性词汇--- 要求学生会说 (Productive – Ss say the word (s) ) 29.听我说 (Listen to Me ) 在教室里不同的地方放上两个或四个实物或教师卡片。给学生下一个他们所熟悉的指令,中间要带上一个所要练习的名词,比如:Pick up the book 。教师重复这指令,学生听,找出相应的卡片或实物,还可以做动作,比如:他们捡出带有book 的卡片。(动作可以是举起自己的书。)

30.向它那儿跑(Run to it ! ) 把三或四张复习词汇的教师卡片贴在黑板上。将全班分成两队。给学生下一个象Run to (a) pencil 。这样的指令。每队的第一个学生向带有铅笔的卡片处跑,并且用手模一下这张卡片。哪组的学生先摸到卡片给他们队加一分。教师也可以用其他的指令:Point to _____.Walk to_____.Run to ___等。 31.这是什么?( What’s This ? 1 ) 用要复习单词的实物或教师卡片。教师举起一张卡片或实物问:What’s this ?学生作为小组或个人来回答问题。 32.传卡片( Pa the Card ) 让学生坐成一个圆圈。教师举起一张教师卡片或实物并且读出它的英文名称。把卡片或实物传给坐在你旁边的学生,他读出英语,把卡片传给下一个学生。他也读出英语来,以此类推。最后这张卡片又传到教师手中。教师再换几张卡片做同样的活动。教师可以将两张或更多的卡片相反方向传,使活动具有挑战性。 33.藏在口袋中 (Bag it ! ) 把一个实物藏在一个纸袋或布袋中。把袋子递给一个学生。问她:What’s this?他摸着这个东西,猜它是什么。如果他没能猜出来,就说:I don’t know.把袋子传给另一个同学,同时问她:What’s this ?如果这个学生猜出袋子里的东西,教师就奖励她一分。 34.把手放在你的背后(Behind Your Back ) 一个学生把双手放在背后站起来。教师在他的手里放一个东西。教师问他:What’s this ? 这个学生用 It’s a _____ .回答。如果他回答对了,就坐下,如果他没回答对,他就要接着回答,直到正确为止。 35.画一条线(Draw a Line ) 在黑板上画一张要复习的单词的图,每一次只画一条线。学生猜教师在画什么。第一个猜对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下一张图。 36.耳语 (Whispers ) 把学生分成两组站成两行。教师向每组的第一个学生耳语一个他们知道的词。每组的第一个学生又依次向组里的第二个学生耳语这个词。每行最后一个学生大声说出这个词或跑到教师那里将这个词耳语给教师。全班第一个大声正确地说出这个词的学生将为他们组赢得一分。然后,各组的第一个学生都站到每组的队尾去。

37.画一画,赛一赛!(Draw it ! Relay )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站成两行教师向每组的第一个学生耳语一个词。这个学生跑到黑板前画出这个词的画。第一个画完的人为他们组赢得一分然后,这两个学生站到队尾。活动继续进行。 38.在我前面(In Front of Me ) 把要复习词的教师卡片面朝下摞在桌上。一个学生拿起一张卡片放在他的脑门前,这样全班学生都看得见,但他看不见。他努力用 It’s (a) ____.或 Is it (a)___? 去猜卡片上的内容。其他学生根据他猜的情况用 Yes , it is .或No, it isn’t .来回答。(他猜对后,换一个学生继续玩下去。)

39.有什么变化?(What’s Different ? ) 把6张或10张教师卡片面朝上放在桌上。学生看上几秒钟,然后闭上眼睛。教师变化一张或几张卡片的位置,并问学生:What’s different ?学生睁开眼睛说出被移动的卡片。 谈一谈 (Talk about it ! ) 教学和练习对话活动 (Activities to teach and practice dialogs )

推荐第9篇:1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3篇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4、用“中断定势”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

当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教师用“中断定势”的方法打断其对自己的消极认识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5、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

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6、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

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二)

通过对有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有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

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三)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文有效课堂课改观摩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xx老师、张敬老师及刘悦老师的课。之后,聆听了教研员对三位老师三堂课的分析,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三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xx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电影片段,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xx老师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不仅仅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更深入

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xx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有声有色地学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xx老师所执教的《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自读感悟时,xx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xx老师在出示了一组组以课文线索重新排列的词语后,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读读这组词语,这些词语在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由这些词你又能想到什么词?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xx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读了全文后看看板书,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xx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

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xx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xx老师在处理课文时分别采用了“说”、“读”、“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画船的授箭步骤。充分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理解课文。xx老师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是什么使他们深深感动?”从而也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此外,xx老师还善于开发课程资源,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联想与欣赏,适时进行迁移。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构建有效课堂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以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活动为契机,结合日常教学活动,进行了“构建有效课堂活动”,并给全体教师提出了指导与实施性意见,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并逐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现将近阶段获得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如下。

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以往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往往是事倍功半。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还是沉闷压抑;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相互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间教与学的质量,同时也是困扰教师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为积极响应课改要求,打破这种教学困境,为此,有些教师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试着去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经一段时间的减持后,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既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要求学校教师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的让他们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对话操练中担当一些简单的角色;起先,学生有些不自在,不肯开口说,即使开口,也是用最省略的语言,相信只要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并毫不吝啬的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们一定会感兴趣的;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因他们的加入让他们组获得了成功,组员的鼓掌和老师的表扬,老师们欣喜的发现学生的眼中有了所期盼的东西——成功的喜悦感。自此,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回答积极了,作业认真了,也会问为什么了,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

三、遵循规律,探究有效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将大大激发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五、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催化剂。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要求教师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更加快速地提高了他们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六、在“创建有效课堂”活动中中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具体如下:我校在实施“有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比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担心,不敢放手;学生不会提问,不善于提问;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趋于走形式,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没有面向全体,只关注几个学生的典型发言;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力有待提高。

有效课堂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透彻理解教材,深知每一名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需要提升自我驾驭教材、课堂能力;需要加强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力;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习题检测,才能真正高效的完成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虽存在诸多问题,但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和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努力下,大家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地

进行各个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我校教师深刻认识到了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贯穿新课程理念,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我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课堂教学高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推荐第10篇: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一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以后的工作更加出色,现将本学年的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同时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或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1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主动地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四、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

2 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五、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第二单元课文后,布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了解古代名人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本学年我们虽然尽了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对自己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第11篇: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翁堵初级中学赵紫燕

2014年1月10日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量和度。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课,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同时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热烈和谐融洽、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生机勃勃、趣意盎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展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主要的是胸怀与个性的袒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流淌。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永恒课题。

一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以后的工作更加出色,现将本学年的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韩教授的教学理论,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第12篇:.6英语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终

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

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虽然教学经验不多,但我对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并虚心向别人学习。现将本学期英语教学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维持教学的活力。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的英语教师用书,严格按照教师用书上的要求进行教学。为了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我精心地进行备课,认真按排每一个英语教学环节,注重每一个教学重点的理解教学。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教学有关的资料,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教后感、教学反思。

二、具体教学工作:

1、培养学生的说:

2、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3、利用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4、注意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每个孩子接受能力各有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在攀登学习上有所进步。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2、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由于时间和其它原因,不能很好地关注差生。

3、教研方面,本学期加大了学习力度,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无论期末考试成绩如何,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012年6月

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终

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马智心

广武四小

2012年6月

第13篇: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校本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扎实实练好教学基本功,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和措施,扎实开展我校的校本培训和研究工作,加强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让全体语文教师从政治思想、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小语教研组制定了“科研兴语”的工作目标,希望从中培养出一批教学骨干,使学校能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语文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素养。

2、通过多样化的研修形式,进一步明确有效教学的标准及特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讨自主、高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元素构成及评价。

4、探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工作思路及方法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改作为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每个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校本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希望通过校本培训,我们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重新认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的重任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在教学中教师也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只有通过校本培训,达成共识,教师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2、以旧换新,将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实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大家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健全校本研修二级研修网络。

语文教研组建立教研组、教师二级研修网络,以语文教研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欢迎学校教学领导分工蹲点教研组,参加教研组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研组抓好教师培训,定期给老师布置工作任务,定期检查,通过教研组二级研修活动,对全校语文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重新构建教师对“有效课堂”的认知结构。

(三)通过创新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有效教学理念培训。

校本研修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有效课堂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校本研修的成效。为此,学习、实践、验证依然是重点任务。保证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并且详细记录。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加强合作交流: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教师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期末,根据学期计划,完成对培训教师的考核工作。

2、营造浓厚氛围,积极科研探索。

(1)积极组织开展教科研及加大常规培训力度。

A、校内教研组活动的开展,语文组于每周四下午第一二节课。

B、各位教师自学教育教学科研基础方法的培训。如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教学故事等的撰写和说课的要求。

C、加大教科研的力度,促教师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继续推荐部分中青年教师参加市骨干班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能力。继续开展教师相互听课活动,要求一学期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20节,每次课要做记录并写出听课反思。

D、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盘,并写出观看后的心得体会,按时上交到教研组。

E、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专题讲座。

F、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本学年对立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

(四)以全员性参与为基础,探讨“有效性课堂教学”。

教研组提前公布教师研究课的教学内容,研讨课例开展参与式集体备课(在年级学科组内,人人同备同上一节课,进行研讨)即同课异构。展示课结束,现场进行效果检测;进行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与评课,最后由专家点评、提升。

全组教师围绕自己期初制定的教学研究目标进行研究,积极参加教研组举行的“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系列活动,评课的过程中,既要客观地评出优点,也要评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五)以小课题为突破口,开展行动研究。

从“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系列活动中发现值得研究的课例,以课例为主要研究方式,让教师确定有研究价值的专题,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采取一课多讲,在同伴的互助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以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做到“小课题库——需求评估——拟定方案——读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自主设计——课堂实践——评课交流——自我反思”的研修流程。引领、帮助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内化新课改理念,真正做到理念先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相信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我校的有效课堂教学一定会有声有色,取得不错的成效。

第14篇: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们。我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定位思考,对如何有效教学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1、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换角,今年新课程全员培训又到了,怎样创新培训模式,才能使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进一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够均衡地、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笔者总结反思这几年来新课程的培训方式,探索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换角培训。即参训教师角色换成小学生,培训者角色换成小学教师,培训过程相当于小学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换角培训,参训教师体验并感悟新理念新方法的每个细节及其作用,品尝和理解新课程理念,使他们在培训后得到较大的收获和提高。

3、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虽然在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体备课、研修活动培养了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唤醒了教师推进新课程的意识,小学数学研修组正在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群体发展。在我们看来,课改与教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下学期,我们还要把教后记只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提高到对实践本身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数学教师的博客,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

第15篇: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

一堂有效的英语课堂要选择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而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但教学方法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多说、多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而不是学科。更多的采用活动、游戏、讨论、竞赛的方式让英语真正“活”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且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只有通过实践来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的完善和创新,逐渐的更好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16篇: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十大策略

基于现在课时少,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成绩下滑等原因,我们提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目的就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返璞归真,提高成绩”。

1、首先要正确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判断我们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要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定位为: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发展、最快乐的体验这三点。就是指“有效果(高)、有效率(快)、有效益(强)”。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外延包括:学情分析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媒体手段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

2、正确理解“备课、教学、学习”的含义。

备课:是指“准备课”。教案设计只是一部分,还需要准备仪器、挂图、录音机、小黑板、练习题等等。

教学:是指“教给学生怎样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得教,还得学”。是双主体的地位,老师靠学生来完成目标任务,学生靠老师来引导辅导完成学习任务。余文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条铁律“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温故而知新”,总而言之,教是为了学,学离不开教,一个目的就是学会。

学习:是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练结合,“练”是指读、忆、思、问、议、评、练等,方法灵活多样。

3、把握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四原则:

学练结合: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评一点。学,要让学生自主、主动去发现,也就是探究;教,要师生共同总结,互动探讨;练,要有针对性练习,学了,教了,会了吗,要靠练习来检验;评,要发现放大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及时反馈,才能提高。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互为主体,相互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诱导、指导、辅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小组探讨、师生总结。是教师带领学生“攻城破阵”,是利益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分层递进:一个课堂的任务,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或者说几个层次,采取模块学习,“学、教、练、评”一个模块,再进入下一个模块,循环递进,循序渐进,一步一环,一步一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当堂达标:就是指这一节的任务目标必须当堂训练,当堂完成,让学生全部学会,课堂总结的时候,回顾一下,这一节到底学了哪些,会了哪些,我们的目标到底完成了哪些。这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标志,最基本任务,硬性指标。

4、理解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教师作用”四要素:

引导——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要学会循循善诱,巧妙设计问题,要把一个大问题,难问题,破解成几个学生易于接受的小问题,环环相扣的问题,最后学生水到渠成的得到答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发思维,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到达目标。

诱导——有效保护。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后,要保护这种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学生的兴奋点在上课后的15分钟,那么如何调动保护,就得需要技巧,如加强纪律要求,表扬与批评等。教育的最大技巧就是“爱”,当你拥有一颗爱心的时候,你也就拥有了一切教育技巧,教育艺术。如导入的技巧,提问的技巧,评价的技巧,都源于爱。 指导——有效调控。要做导演,做指挥家,就像带领学生去打仗,让学生“忙而不乱”,让课堂“活而不乱”,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要学会做“钉子汤”。

辅导——有效评论。善于做评论员,及时表扬和指出错误,善于发现优点,善于发现问题,让激励产生激励,让勇气产生勇气。

5、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方面四要素:(结合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有目标:教有方法:教出美感:教的有效:

6、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方面四要素:(结合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学有效果

7、有效课堂教学四反思:

有效吗?怎样才有效?有没有更有效的?怎样才是最有效的?

8、有效课堂教学六环节:

目标提示,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当堂训练,快速反馈。

9、有效课堂的显性标志:

一是“有目标”,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

二是“高成绩”,必须当堂达标,让学生该学会的学会,这是硬性指标;

三是“师生对话”,就是说,是“双主体”“互动的”,问题从学生那儿得出,学生能提出问题,有“问题”敢问,而不是“我讲你听”,而不是“问答式”;

四是“小组落实”,把小组作为一个“小班”,有组织,有纪律,有布置,有检查,把老师的任务,学生的问题,在小组交流,在小组展示,在小组落实;

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快节奏不是大踏步,而是小快步,步步为营,大容量不是内容多,而是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

六是“学练结合”,先学后教,对于某个知识模块,采取“明确目标—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跟踪训练—快速反馈”的模式,学生先学,不会的再教,接着练一练,小组里快速检查,学一点,练一点,踏踏实实的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真正让学生在课堂学会。而不是“课上不足课下补,白天不足晚上补。”

10、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有效误区”:

应该说,从2003年新课改之后,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对于课改理念,有的教师还是“有形无神”,没有掌握精髓,细分析,当前有的课堂存在“有温度没深度”“有热度没效度”。我们提倡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就要按照市教研室宿文传主任提出的“剔除无效、减少低效、增加有效、倡导高效”的思想,去观察课堂,剖析课堂,反思课堂。通过一轮听课,我感觉,我们的课堂还存在许多误区:

1、“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要把握讲“经典”,练“难点”。

2、“小组落实”不是“小组围坐”。要利用好小组检查落实机制,实现“兵教兵”。

3、“启发点拨”不是“点击课件”。要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的循循善诱的问题引导。

4、“学生主体”不是“学生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围绕学生团团转。

5、“教师主体”不是“教师主宰”。要控制课堂而不是主宰课堂,要注意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

6、“快节奏”不是“大踏步”。快节奏是指小步快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夯实每个知识点。

7、“大容量”不是“内容多”。大容量是指对于每个知识点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8、“师生对话”不是“师生问答”。问题要从学生那儿得出,而不是预设好所有问题,要对话。

第17篇:打造简易电子白板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2012年昆山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参评论文”

打造简易电子白板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昆山国际学校 窦剑峰

摘要:若能灵活高效地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全部资源,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自然地习得语言,并且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简易电子白板 任务设置 课堂效率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逐步进入了普通教室,它方便、直观、互动性强,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硬件上的提升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和高效。但是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私立学校,硬件设施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公办学校,电子白板的投入更是无从谈起,这成了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穷则思变,笔者作为学校教育技术室主任,潜心研究低成本交互式电子白板,笔者翻阅了大量书籍,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查到美籍韩国人Johnny Lee 2007年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篇名为Low-Cost Multi-point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Using the Wiimote的文章。笔者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研究和摸索,最终简易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室里实验成功。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蓝牙,把笔记本与Wii手柄进行连接。通过 remote追踪红外线的功能,连接一只可以发出红外线的Led笔,再通过软件让Wii Remote作为红外线接收器与电脑相连接,最后利用Led笔进行四点定位,一个低成本的简易电子白板打造成功。有了简易电子白板装置,结合电子白板软件,一个媲美正版电子白板的教学系统就打造而成了。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交流、合作、体验,逐步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调整学习策略。笔者在使用简易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运用电子白板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发现在任务的设置过程中若能灵活高效地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全部资源,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自然地习得语言,并且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灵活运用白板功能设置任务,从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感知型任务活动。

感知型任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知所学的知识,在体验、实践、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牛津初中英语》教材话题新,内容多,生词量大,在处理生词这个环节,笔者注意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用生动逼真的图片、准确清晰的语音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从而将单词的抽象含义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形信息反馈给学生,使枯燥的单词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跃、趣味盎然。例如笔者在教7A Unit 3的节日Dragon Boat Festival时,运用了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向学生展示了一副龙舟赛的图片,同时配以锣鼓喧天的声音,让他们的目光都聚集在这副图上,同时提出问题:What festival is it? Do you like this festival ? 这为本课的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引入情景,让学生通过看图、讨论节日相关信息自然进入话题。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各种节日名称如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等的欲望。正是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创设了这种带着思考性的话题引入,可见它的绝妙之处。

二、游戏型任务活动。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生天性好动,如果能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必定事半功倍。因此,笔者充分挖掘了电子白板的游戏功能,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边学边玩中学习知识。如在教9A Unit 2 Colours and moods时,加入了涂色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颜色点击白板上的颜色按钮分别给手机、文具盒、篮球男生和卧室等涂色。再让他们将所点击颜色与性格匹配起来,这种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迫切想知道自己和同学的性格特征,学习的效果大大增强。

三、猜测型任务活动。

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适时地安排一些猜测型的任务,不仅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得到充分锻炼,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9AUnit 5 Films的Vocabulary部分时,笔者准备了很多世界知名导演的照片,并运用神奇墨水制作了一个透视镜,通过移动透视镜,让学生猜测导演的名字和代表作,学生猜对时予以奖励,学生群情激奋,踊跃发言,在猜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熟悉了这些著名导演,为后面的学习2 打好了基础。

四、竞赛型任务活动。

初中学生都有不服输的精神,因此笔者经常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在教7B Unit1的Main task部分时,笔者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理想的家,然后让每组选派一个学生到白板上绘出家的构造并进行描述,每一组的绘图用照相机拍好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打分,学生积极发言,踊跃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评分最终决出了优胜者,获奖者信心满溢,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思辨的火花在班级绽放。

五、解决问题型任务活动。

笔者在教授9A Unit 6 Detective stories 时,翻阅了大量的侦探小说,并把一些优秀的小说存在了资源库里,上课的时候直接从资源库里调出来,方便而且高效,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了信息,激发了学习探索的兴趣。然后笔者与学生一起编写了如下一个侦探故事:

Who murdered Mi Green? This morning, Mi Green, a woman teacher, was found dead in her house.She was dreing night clothes.She was killed with poison at about 9 last night.The police asked people around her.The entrance guard said that two men had visited Mi Green last night.One is her boy friend William.The other is her student’s father Mr.Black.The two suspects both said that they had called Mi Green outside her house last night and she hadn’t answered them.Then they went away.

六、情感型任务活动。

《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的话题都贴近生活,寓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很重视这一点。如在教8B Unit 4 Reading前,我播放了两段视频。第一段视频是有关爱护环境的环保广告,学生在笑声当中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播放过程中,我随时停留画面,让学生互相讨论,用英语谈出自己的想法。第二段是有关环境被破坏后,动物濒临灭绝的视频,猎人的猎枪对准飞翔的鸟儿,高大的林木被砍伐而小鸟无家可归,我运用照相机,拍下了一些震撼的场面,跟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爱护我们的环境。最后通过电子 3 白板的超链接功能,为整个文章配上美丽的画面和舒缓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学生理解了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热爱自然的情感在升华,环保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

七、拓展型任务活动。

把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拓展思路,不断创新,是新时代初中生必备素质。因此,笔者经常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学习,有时会布置一些拓展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比如在教完7B Unit 6诗歌单元后,笔者鼓励学生写英文诗,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诗兴大发,写了很多的英文诗,他们有写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有写对妈妈的无比愧疚,有写对老师的真诚感谢,有写对同学的真挚友情,有写青春期的那种躁动与困惑。如以下一首英文小诗Life:

Life Is a blank canvas Waiting to be painted Lif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Urging us to seek out answers Life Is a vast ocean Filled with great waves Life Belongs to us Created by ourselves 笔者收集好学生的英文诗歌,进行修改整理和分类,然后用Cool Edit软件录制成音频,配上舒缓的音乐,通过电子白板的链接,课上放给学生们欣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们非常喜欢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学习英语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简易电子白板进入课堂,节约了成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第18篇:英语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英语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平原四中

李少波

2010年元月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积极实施“引、动、导、探”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高效打造高效课堂。

一、做到了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一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还让学生试着模仿教材书写单词;二是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加大听写单词的力度。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

为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基本做到了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我讲得尽量少,让学生有更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单元的学习上都积极与其他老师商讨,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七年级学生,培养小组长帮助我检查其他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并注意所用语言的正确性、纯正性和流利性。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新教材层出不穷,越来越注重语言的真实性、地道性和交际性。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促使教师不仅把语言用作讲解知识、传达信息和传授技能的工具,更把它看作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本身。目前,由于课堂仍是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唯一的方式和场所,教师更应该注重传达知识和信息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我在运用英语进行教学时较能注意所用英语语言的可接受性、简明性、阶段性和实用性。努力创造和设计英语语言情景。把课堂当作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场所,鼓励学生多讲英语,在英语课上,除组织学生开展课文表演、课文复述等活动外,还经常根据所教内容,呈现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用语。并经常启发和组织学生用英语简单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或大家都共同关注的话题,既活跃

了课堂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又深化了教材内容。

六、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外,还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对于优秀生要求他们背诵课文,鼓励他们自己找阅读的材料,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为八年级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年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下个学年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所教年级的英语水平。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行学习,争取进步。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和培养。

第19篇: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热身/复习活动(Warm-up/Revision)(约5分钟) 热身阶段主要是启动和复习阶段,活动目的主要有两点: (1) 激活学生的大脑和行动,让学生兴奋起来,全部精力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即激发兴趣,烘托学习氛围。

(2) 激活已学知识。让已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起来,即复习、巩固和灵活运用已学知识。

热身阶段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问候、歌曲、歌谣、小诗、游戏、故事、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流、问答活动、复述课文、专题汇报、小记者采访等等。教师在选择活动形式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活动,以求实效。

二、新知呈现 (Presentation)(约11分钟)

1、情景引入

这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它为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学生心境及新知识的探求、运用作了准备。成功而智慧的情景导入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并实现向新内容的自然过渡,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快乐、美妙的英语学习天地,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建议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要巧妙自然,尽量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情景、形象直观.如在进行服装种类的教学时,可设计一个去购物的情景;在进行动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动物园看动物的的情景;在进行食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饭店就餐的情景。

2、指导学生自学,或检查布置的自学作业效果,可独立自学、分组自学、分组检查,分组展示。这一步骤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指导自学,培养自学能力。采用方式可听录音跟读、根据上下文、插图猜测词义、句意。

3、检查自学效果。

4、新授课。

在自学效果反馈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使语言教学直观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在讲解新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目标,组织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步时都要考虑目标,服务目标,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直达目标。学生已会的不教,不会的重点教。

(2)、利用实物,充实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当教到My Family 时,教师和学生都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当作教具,教师还特意把自家的全家福放大贴到黑板上进行教学,这就很真实、很生活化。

(3)、运用简笔画,美化教学。简笔画的特征是简单、快捷,以最低的教学代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图片固然好,但费时费力,而运用简笔画即生动、直观,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提倡这种方法。比如说在教学potato,tomato,cabbage,这几个单词的时候,可以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老师一边与学生谈话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一边自然的画出所学的单词,然后进行新单词的教学。

(4)、肢体语言,优化教学。在词汇、会话或字母教学中都可运用肢体语言,教师和学生同做,手动、口念、脑想,真正达到口、手、脑并用,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三、语言操练(Practices)(约11分钟)

学生通过新项目呈现阶段的学习,已基本知道本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语言操练,以真正达到语言的输入,并且为语言的输出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语言操练应做到以下4点:

1.语言目标要明确

首先要确定这一堂课重点操练什么语言,是哪些词汇、句型、交际功能和结构语法项目等知识。

2.操练方法要多样有效

操练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替换练习、问答交流、游戏、歌谣、歌曲、表演、对话角色扮演、故事表演、短剧表演、绘画与交流、制作与交流等等。操练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操练效果,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语言操练方法。

3.操练的形式要多样。如在师生之间、同桌之间、男女生之间、前后排之间、左右排之间操练、小组等各种形式交互使用,丰富操练形式;游戏操练形式也可异彩纷呈。教师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丰富多样,同时要注意有实效。

4.操练时间要合理有效

语言操练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时间至少需要10-15分钟。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安排时间,还可以将新项目呈现和语言操练这两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并整体计划时间。

5.操练的范围要广。不要一两个人做,让全员动起来。为激励全班学生参与可将头饰或名片卡贴在黑板上采取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如只有两个人物,可采取全班对半或男女生集体表演的形式,三个以上角色的,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6.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其实评价是贯穿于一节课始终的,只不过在这个环节体现得更充分一些。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地点头、骄傲地竖起大拇指、一句简短的话语都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注:

1、本环节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加入写的训练。2.、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第三步和第四步可交替反复进行,边呈现边操练。)

四、巩固和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约6分钟) 语言操练阶段已为语言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时机,是学生兴奋的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里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本环节关注以下几点:

1、倡导任务型教学思想,培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创设恰当的情景或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或具体的任务活动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本环节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拓展语言,即根据情景的需要充分利用所学语言,包括过去所学的知识以及新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交际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形式有:表演课文、更换人物自编对话表演、调查采访、情境表演、话题讨论等。

2、学科融合,体验交流。提倡教师能融合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完家庭之后,动手画画家人的自画像并作介绍;学完了家居后,也可设计自己未来的家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英语课与手工制作课、美术等课的融合,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的理念。(适用于低年级)

3、合作交流,汇报表演。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学习意识,学生在与他人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操练,发扬了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效率。

五、小结测试(Summary and test)(6分钟)

1.学习小结。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师生共同做简短的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包括:1)总结归纳所学的语言知识;2)强调用所学的语言完成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和任务;3)评价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实际效果。同时,肯定成绩,提出不足和改进的建议。(总结环节要起到一个归纳梳理短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 2.当堂测试。独立完成测试题、听写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检测方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灵活设计。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重点回授。(口头测试有时可和三四部结合进行。)

六、布置作业(Homework)(1分钟)

作业在当今新的课程理念下已不是“单一的抄写或默写(单词、句型、对话等)”任务了,它不能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抽象记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口头与笔头的结合;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的结合;机械作业与开放作业的结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除复习作业外,可布置预习自学作业,如听录音跟读,根据上下文和插图猜测新词、新句含义等。

以上是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总之,小学英语课堂应遵循活动性、趣味性、交际性、渐进性等原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实践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第20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输入的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输入策略

[内容摘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运用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现行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以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为依据,说明有效输入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中有效语言输入的策略。 [关键词] 有效输入 输出 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与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此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要获得知识,就需要教师创造出大量的语言学习及练习机会,从而刺激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感知和体验,促使其主动地运用语言,在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所学语言。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存在着缺乏语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碰到生词有畏惧感,语言输出不丰富等问题,但又找不到有效的对策。其实,学生缺乏语感、语言应用能力差的原因就是因为英语语言输入量不够,达不到顺利进行语言输出所需的量。学生需要的“语言食粮”不够,是一个影响英语学习、制约英语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输入低效的原因

1、语言输入手段和形式受教学资源的限制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发展还处在发展中阶段,大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还很薄弱,甚至出现教师人手不够的问题。以我所在的镇区学校为例,全镇17间小学,平均每间学校就有3至5位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样的课堂往往都是参照考试的内容来设计,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英语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先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

2.语言输入的途径受语言环境的限制

由于缺乏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国的小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可能更多地接触英语,实践英语。语言的输入“量”及“度”因这种状况造成了严重的缺失。 3.语言输入分散,缺乏整体性把握

长期以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语言输入的整体性把握不够,通常用一些零散的输入进行教学。尤其是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将单词一个一个的分开来讲,这种由于没有很强的联系的输入,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三、有效语言输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语言的大量输入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曲、歌谣等,都是让学生感知英语的有效方法。而要让学生在学习外语以后有一定的输出量,则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语言输入。如果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就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或交际,就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英语水平下降。

四、语言输入理论依据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认为(高翔,2005),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而第二语言系的则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大量地接触略高于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自然而然地系的语言。Krashen强调“语言输入”的特点是:一是可理解性,这是语言学习的必备条件。二是趣味性和相关性。三是非语法程序安排。语言习得的内容不必按照语法程序安排,而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四是足够的输入量。

五、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策略

Krashen的理论足以说明,语言输入策略实施得当,将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外语学习,促进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吸收,从而为语言的输出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用简笔画辅助语言输入

简笔画教学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原则,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印象、深化学生理解和记忆的作用。通过简笔画,教师可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组织具有实际内容的语言交际活动。我以同年级的两个不同班进行实验,采取简笔画与非简笔画的语言输入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发现利用简笔画辅助语言输入的班级,学生在说和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非简笔画实验班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要比另一个班低,思维也拓展不开。

以下是用简笔画来辅助语言输入的两个例子。 (1) 单词输入

如在教授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3中Unit7 《Where are my glaes?》时,笔者就采用了下列简笔画进行了直观的语言输入。

教师边画边输入语言: The egg is on the desk./The wallet is behind the glaes./The glaes are in front of the wallet./The book is next to the wallet.当教师将以上几幅简笔画及相应的单词输入并呈现出来时,学生对这些单词的含义就一目了然了。

(2)语言情景输入

英语语篇理解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简笔画辅助语言的输入,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难度,而且还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话题为seasons 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一组简笔画给学生做示范:

教师先指着简笔画中的雪景说:It is winter.然后指着雪花说:It’s snowy./It’s cold.指画中的小男孩说:His name is Tom.最后再指着最后一幅简笔画让学生猜:What can he do? 之后给出正确答案:Yes, he can go ice-skating.教师在黑板上这组简笔画输入的语言内容如下:

It is winter now.It’s snowy.It’s cold.Tom can go ice-skating.做出以上完整的示范以后,教师又将另一组简笔画展示给学生,学生很快能模仿上一组图输入的信息来进行语言的输出。

简笔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具有很强的语言阐释功能,是加速语言输入的催化剂。 2.以故事导入重组语言输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经常使用故事来进行语言的输入。这种方法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对培养小学生语感和交际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 They’re big时,我就改编了学生熟悉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创编了以下的内容作为语言的输入。

故事人物:Little tadpole Gogo 故事内容: Little tadpole:(Crying) I am lost again, where is my mom? Gogo: (very kind) Let me help you.Little tadpole take out the photo.Gogo: (curious) Who’s she?/ Who’s he?

Little tadpole: This is my 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aunt/uncle.They find tadpole’s family.They are happy.

三年级学生对身边熟悉的小动物特感兴趣,故事是学生喜爱的形式,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态,不同语气和动作为学生创编一个故事,更形象地输入了语言知识点,使他们更好掌握故事中情节的语言点,既愉悦学生身心,又学习到了相关的语言点。 3.创设情景表演内化语言输入

情景表演可以完成视觉和听觉上的语言输入,同时它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话题为I wrote a long letter时,我就让学生表演了这样一幕情景: Kell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Ben: I am going to send it to my friend.为了帮助学生理解send it to 这个动作的含义,我让学生先做好邮局的一个标志,站在讲台表演出去邮局寄信这一环节。学生观看后,立即从中理解了“send it to”的含义,这样就很有效的完成了对学生的语言输入。 4.设计Free talk 丰富语言输入

在课堂教学开始,很多教师会安排英语会话这一教学环节,由师生之间的谈话到学生之间的谈话。但很多时候自由谈话往往局限于“Hi! How are you ? What’s your name?”等简单的英语会话,对学生语言输入容量的扩大毫无意义。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更加有效的free talk, 起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作用。 5.引入歌曲、歌谣拓展语言输入

小学英语教学中经常都会使用一些朗朗上口和节奏明快的歌曲和歌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而快速地帮助学生学习发音,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听和吟唱的同时接受了新知识的第一次输入,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第二次或更多输入时,学生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新知识。

为了能使歌曲和歌谣发挥最大的输入功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将其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知识程度结合起来。

比如:在教学“This is his body”时,教师可以用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and knees” 来作为教学前的输入。先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到发音的输入,然后再通过后续的学习逐步理解和认识parts of the body。这样的输入就帮助了学生学习和记忆新知识。

6.借趣味游戏活跃语言输入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设计一些能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活动来进行语言的输入。比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单词之前跟学生做这样的游戏。教师两手分别拿一张单词卡片,而后读出左手或右手中卡片上的单词,要求学生快速指出说出图片的位置,以表示老师读的是左手或右手上的单词。

学生要做好这个简单的游戏必须听清老师的发音,并辨别这两个词的发音区别。 六.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输入是否有效是决定学生输出知识的先决性条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的环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并不断地提高自己,改进教学,我们的课堂语言输入才会有质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高翔.2005.语言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6) 2.唐蜜 .2005.简笔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11) 3.张大均 .2004.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4.赵刚.2009.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输入与输出的方式[J].中小学外语教学,(5)

打造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6
《打造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