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社群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9:36:12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社群章程

社群章程

第一章:协会简介

第一条:协会名称

九号互联网社群联合会,简称 “ 号会 ” 代号 “ ,英文名称: Nine Internet CommunityAociation ,英文缩写( NICA )。 第二条:协会性质

本协会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应时而生的民间自发性学习交流组织, 由正在从

事、尝试从事、准备从事与互联网、社群化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相关的机构、企

业和个人构成的社会团体。 第三条:协会宗旨

整合优势资源、服务协会成员。 第四条:协会核心价值观 智慧、诚信、勇敢、卓越、团结。 第五条:本协会的基本任务

(一)、创办 “9 商学院 ” 举办大型互联网和企业管理、运营知识讲座,在广 大会员中普及相关专业知识。

(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整合行业优秀教育资源,培养紧缺性专业人才,重 点集中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新媒体、微商运营等新兴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号

(三)、整合营销。借助协会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有组织、有策划、有结果地 对会员企业或个人提供营销帮助。

(四)、创业扶持。为从事现代农业、互联网、文化、健康产业相关的中小微企 业提供创业扶持和天使投资。

第二章:组织机构、负责人及职责

第一条:会员代表大会

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订和修改协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富报告;

(四)、决定协会的工作方向和任务;

(五)、决定协会其他重大事宜;第二条:常务会议

常务会是本协会处理和决策日常事务的会议,主要职责是:

(一)、人事任免。各部门、秘书处、干事及各分会职能部门人员的任免。

(二)、日常事务处理。对协会举办的重要活动、重要项目的日常运营情况进行 汇报和决策。

(三)、协会日常工作中的其他事宜。

第三条: 理事会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在闭会期间 领导本协会开展工作, 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在预先提出申请的会员中选举产生, 单位会员理事由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出任。 第四条:理事会的职责:

(一)、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二)、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三)、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富状况;

(四)、决定会员的吸收程序或出名事项等;

(五)、决定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办事机构;

(六)、选举和罢免副会长;

(七)、选举和罢免秘书长;

(八)、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长;

(十)、制订内部管理制度。第五条:机构设置

(一)、会长

向理事会负责, 对各机构工作进行总规划和总安排, 对外代表协会处理一切重大 事务。

(二)、副会长

1、负责总规划、总安排的执行工作, 对外以副会长身份代表协会处理具体事务。

2、对协会内容部的各部门工作进行督导和协调,定期主持举办管理层会议。

3、主持理事会、常务会议的召开和执行。

(三)、秘书处

秘书处是协会的常务机构, 主要负责协会内部的统筹和财务工作。 具体分为以下 几个岗位:

1、秘书长:向副会长负责,全权处理秘书处总体事宜。

2、办公室:秘书处下设机构,主要负责协会文档管理,会议纪要,文件起草以 及物料管理等责。

3、财务室:秘书处下设机构, 主要负责协会的财务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汇报。

(四)、宣传部

负责协会的一切宣传事宜, 包括定期不定期举办的协会活动的宣传, 协会营销力、文化的宣传等

(五)、产业部

主要负责整个各理事单位以及会员的优势资源, 源进行整合汇报,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九)、领导本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

对会员可对接的产品、服务、资

(六)、运营部

1、负责具体产业的项目运营。

2、对可扶植的项目进行天使投资。

(七)、培训部

1、根据各级理事单位、会员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协会培训计划。

2、具体安排和执行各种培训课程或者相关活动

3、管理和发放培训后所获相关证书的发放落实情况。

第三章: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条:会员权利

(一)、会员有参加本协会一般活动的权利;

(二)、会员有了解本协会运作行为的权利;

(三)、会员有监督权力和对本协会工作提供合理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四)、会员参加本协会培训讲座的权利;

(五)、会员在协会中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剥夺;

(六)、会员有优先利用协会资源的权利。第二条:会员义务

(一)、会员必须遵守协会章程,积极参加协会活动;

(二)、会员有协助理事会开展活动义务;

(三)、会员有缴纳会费的义务;

(四)、会员有维护本协会名誉和利益的义务;

(五)、会员有发展新会员和扩大本协会影响力的义务。在协会中起到模范先锋作用。 第三条:会员注册

(一)行为准则: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

(二)评价准则:行动比语言更有力。

(三)思想准则:不轻易选择,选择不轻易后悔。

(四)机遇准则:强者创造机会,弱者抱怨处境。

(五)生存准则:胜需再接再厉,败更越挫越勇。

(六)合作准则:团队至高,共赢至上。

(七)思维准则:放眼未来,脚踏实地。

(八)竞争准则:良性竞争,友好循环发展。

(九)、学习准则:拥抱变化、时刻学习。

第四章:会员制度

第一条:入会要求

(一)、本协会会员分为企业会员和个人会员两种

(二)、从事互联网、新农业、新媒体、电子商务及微商的企业或者个人。第二条:入会流程

(六)、会员需明确协会及各部门的基本情况和本人职务, 认真思考并出谋划策,

(一)、了解本协会职能或者参加过本协会的活动,有志愿加入协会的意愿。

(二)、用户本协会章程,积极参加本协会活动,有能力履行会员义务。

(三)、有本协会成员作为介绍人。

(四)、填写《九号会入会申请表》,提交给协会秘书处。

(五)、参加协会新老会员联谊活动,获得审核通过。

(六)、会员缴纳 90 元人民币作为会费。

(七)、发放会员证书和会员徽章。第三条:考核制度

(一)扣分制度

1、考勤方面

总体要求:凡由协会召开、举办的会议、活动等,相关人员不得无故迟到、缺席。( 1)、无故迟到者每人每次扣 3

分 ( 2)、无故缺席者,每人每次扣 5 分,凡在一考核年内,无故缺席 3

次者将劝

其退会

( 3)、请假缺席者每人每次扣 1 分

2、工作态度及质量方面

总体要求:相关负责人积极、认真、负责地履行相关职责,踏实地做好所分配的 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1)、因个人原因导致会议、活动等不能如期举行者, 每人每次扣 3 分。( 2)、凡在活动中故意扰乱活动进行, 导致秩序混乱、活动不能顺利进行者, 每人每次 扣 5 分。

( 3)、凡在活动进行时,相关人员擅自没有得到上级同意时中途离场者,每人 每次扣 2 分。

( 4)、凡在规定时间没有总结、或上级布置的任务计划书,每人每次扣

2 分。

(二)加分制度(无上限)

1、凡参加本会举办活动(参加者或组织者)每人每次加

1.5 分。

2、凡参加本会举办活动并获奖者,一等奖每人每次加

5 分、二等奖每人每次加

4 分、三等奖每人每次加 3

分。

3、凡参加社团活动表现积极优秀者,每次加

1 分

4、凡为协会所提意见被采纳者,每人每次加

2 分。

5、若意见被采纳且由本人负责举办成功者,每人每次加

4 分。

6、年度评分:协会成员应注重与其他成员间交流和合作,加强内部的团结,从 集体中汲取工作经验,建设强有力的内部管理层

(三)年度加分

1、与会员融洽相处、通力合作、在事业上有重大发展的。

5~10 分

2、服从协会安排、协助相关负责人处理好工作,为协会做出贡献的。

5~10 分

(四)、奖励评选制度

1、每年按表现和分数评选出优秀理事成员,办法铭牌和奖励。

2、按分数将评选出优秀会员,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

3、优秀工作人员,对于协会的优秀工作人员办法协会奖励及证书。

第五章: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条:收支管理制度

(一)、财务管理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适应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各项收入全部入账,现金收付应当严格手续,加强管理,执行钱账分管原则,财 务部门专职办理, 建立现金日记账, 逐笔等级现金收支, 不得坐支现金和账外设 账,做到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本协会的主要经费来源:

1、自筹经费

2、协会会员的会费

3、协会所做项目的提成

4、社会各界的赞助支持。

5、协会自营项目的收益。第二条:财务报销制度

1、支出是指协会开展大赛、讲座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对于 项目的投资或者理事单位的天使投资必须经过理事会的通过才能入账。

2、协会要加强支出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

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协会各项包干是用的经费和核定的指标费用, 要本着“勤 俭节约,用之有道”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列支。

3、报账使用报销单,报道票据合乎规格,内容要齐全真实。报销单要填写以下

内容:( 1)、部门名称。( 2)、填制日期。( 3)、义务内容、金额。( 4)、经办人员及证明人的签名。

4、借款

在活动前, 设计经费预开支的, 活动负责人需要先宝贝财务室本次活动预算, 并 由秘书处上报副会长进行审批。

第六章: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档案管理制度

(一)、文档的整理和归类工作由秘书处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

(二)、起草或审核各类文件并负责各种资料、文件的收集,分类和存档。

(三)、会议记录管理, 做好会议记录和考勤记录, 以备用于会员店的考核工作。

(四)、做好会员的年度注册工作和人力资源调配,协会成员的考核等要整理备

(五)、文档管理一般需要书面资料备案和电子档案备案,以防文件丢失

推荐第2篇:社群如何运营

社群运营与管理

我看过很多社群,很就快满500人了,群主去各个群里丢一张二维码,志愿加入,看起这样最简单轻松,往往能快速拉入很多人,结果偏离了群主最初建群的目的,整个群因为缺乏共同的话题和活动连接,就变成了一个灌水群。500人的社群活跃度其实还不如50人的社群,就算很活跃,大部分都像菜市场,你一句我一句,无组织无纪律,最后群主也懒得管理了,最后微信群沦为了发广告的重灾地,微信群都是有寿命的,活跃度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慢慢会演变了死群,这些群为什么会挂掉,大部分原因是管理不当、缺少话题互动、不能持续输出价值。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他妈,今天来跟大家说说微信群该如何运营。

我们一开始建群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刚开始总是慷慨激昂,激情万里,但随着社群的生命周期的到来,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群慢慢的走向沉寂,自己却无能为力,有时候努力并不等于回报。在惋惜之余,你有没有思考过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

一、首先我们用几张图片介绍一下社群的秘密:

我们建群各种各样的动机:

 我们加群的各种各样动机:

根据价值的不同对社群进行分类:

 社群的各生命周期:

社群存在的六种角色

社群两大结构:

最后其实导致社群走向沉寂的,只有两个本质的原因:

要么是群主的目的未达成不再维护,要么是群员的需求未满足而不再活跃。

二、下面我们具体说说该如何运营和管理好社群:

一、社群一定要有自己的主题、定位、以及分享机制

微信群名直接决定这个社群的属性,一般是不会错的,你如果是红包群,就不可能转化为干货群,学习群也不会成为红包群,所以每一位群主在建群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建群的动机,不要偏离原先的主题,很多人建群是为了卖货、扩充自己的人脉、一起学习成长、兴趣爱好、宣传自己的品牌,不管是什么主题,起初建群的时候都非常容易,管理起来都会非常难,甚至会忘却当初建群的初心,有的最终沦落为灌水群,灌水群必死,这是一个怎样的社群必须明确,是兴趣群、高端人脉群还是一个学习型的社群,没有定位的一个表现就是什么人都可以入群,告诉每一个入群的人这个群的价值和交流机制,对群的生命力反而更好,能够保持长期活跃度的群要么是基于共同兴趣交友群,要么是有共同成长的学习群。我们在做社群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我们能为别人提供什么,发红包也是提供价值,但并非长远之计,没有明确的主题和话题,只是瞎闲聊,必然导致死亡。

二、一定要有一个尽职尽责的群主(朋友圈好友说是负责任的妇女主任)

确实如此,作为发起人或者管理员,一定要尽职尽责,作为群成员之间的纽带,要负责将群员与群员之间进行连接,带动积极分子推动不积极分子。如果说社群的名字决定了社群的基因属性,那么群主就是决定这个社群的活跃度和参与度,群主如果积极一点,这个社群也不会差到哪去。

三、一个好的社群一定要有热心的一群群管。

群主不用做到事无巨细,审核人、维护群里的秩序、活动预告发布要交给群管员和秘书处做,群主负责每天群的统筹安排,踢人工作,群管耐心得为群员解惑。有时候群主不在的时候,群里也不至于乱成一锅粥,所以群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也可以帮群主分摊很多工作。

四、微信群要培养10%的积极分子

在一个微信群里,你要有10%的人是积极分子,剩下的基本为围观者,当然,这10%的积极分子同样也会在其他群里频繁出现。他们是真正的线上领袖,是每个微信群应该争取的火种,而其余90%的围观者则钝化为隐藏的僵尸。

将这10%的积极分子利用起来,可以发展群管理或把他们变成组织部里的人,共同建设社群。

五、群主一定要把握好管理的度,群规的设置要严格,但也要留下很多弹性空间。

不可强权、也不能管理得太过松散,尊重民意。

大部分群主是认可群可以轻松活泼一些的,但也有一个度的问题,群的规模越大,这个度越难把握,直到群不得不建立严格的约束。很多群主希望群里少一些闲聊,

多一些干货,不要发和主题无关的话题,那么有的群员会认为一个只聊专业话题的群没有趣味,不认同这样的规矩,他们认为应该有一些轻松活泼的内容活跃气氛。

一个群的群规形成,最好是经过群员的讨论,并达成一致后,才容易得到遵守,如果群主要推出强势群规,那么群主就必须比群员影响力等级高一个数量级,这样才能获得遵守群规的心理优势。 所以,强调民意的组织纪律比强调个人权力的群寿命更长。

六、群一定要严禁私自拉人和发广告

群规要提前声明,垃圾广告管理员要及时治理。如果真的需要在群里发链接,可以向群主或管理员报备,这就要求管理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时上网,关心每一个群员,要特别留意混进群发垃圾消息的人,并及时清除。如果一个群经常有人发垃圾消息,群管没有及时处理,马上这个群就会沦为死亡群。私自拉人,不能保证被拉进来的人的质量,可以在群规里写明,若想拉朋友进来,请加群管理员微信,管理员审核拉入。

七、要有固定的活动形式,一个群想做得有声有色,不让成员感到无聊乏味,必须有定期的活动。

最受群欢迎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定期分享模式。一种常见的组织方式就是由群主提前协调群员,规划每周1~2个主题,邀请不同群员或者外来顾问分享,每次用1~2个小时,在约定的时间邀请群员一起交流讨论,聚焦特定主题,这样就有了“集体创作”的感觉。 固定的分享会让群员产生一种身份认同感。我在这个群,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身份认同感也是群员愿意留下的重要理由。这种身份认同感消失的时候,群员很可能会选择退群。不能让你的群完全变成一个聊天群,一定要有主题活动。

管理社群的不可忽视的四点,以我自己管理的【T社群经济4.0】这个群来说:

一、仪式感:严格审核进群,进群后必须要进行的四个步骤,

1、发10元红包,作为群礼

2、做自我介绍

3、进群修改备注,各群、各组织人员、名字头像视觉统一,一切按照流程进行。

二、参与感:培养大家早上签到的习惯、打卡等。定期发起话题讨论,邀请群友进行分享,共同社群做一些事,例如之前的社群节投票活动,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大家的参与感。

三、组织感:在社群里招募志愿者,自愿为本社群出力,建立组织部,按照公司的流程,分为群主、人力资源部、设计部、文案部、外联部、策划部、社群督导等等。

四、归属感:我们在上海的不靠谱茶馆,是社群连接器,同时也是我们的社群基地,同时各地也建立分站,给大家提供线下交流的场所,服务于本群的朋友,也服务各社群界的朋友。

八、每次活动要配合好文案、公众号,将规定和要求说清楚,避免混乱,让每个群员都清晰明了。

九、进群要严格审核,可以采取推荐制

群的开放意味着它对成员的加入没有选择性,社群成员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有的人入群是学习知识,但一些人的乱加入,势必会对社群造成不利影响。

一个群在入群阶段设置的筛选和挑战门槛越高,这个群加入后流失率反而越低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也是很多社群做不到的地方。比如,有的群要求必须付费才能进入学习,反而群员更愿意遵守规则,维护学习秩序。

十、社群要设立淘汰制度,淘汰潜水不冒泡的,邀请新人,注入新鲜血液

如果一个群的成员长期没有更新,成员总是那么几个人,失去了新鲜感。那么这也可能是群走向死亡的开始,任何组织都需要经常换血,没有新血注入,群往往会沉寂。 另外,还有一个秘密就是,经常加入一些美女和萌妹子的群,一般活跃度都低不了,而且会吸引很多人慕名而来。如果你有美女资源,可以让她们帮你把社群更好地带动起来。

一、一个群里面必须至少存在一个活跃的灵魂人物

他可能身兼思考者、组织者等多个身份,如果一个群拥有2~3个活跃的思考者,那么这个群不但生命力很强,而且会碰撞出很多火花。在群里,必须有一类活跃分子,给群提供一些有趣的话题,诱发思考者发言,一些围观者也可能被激活,带来更有深度的内容。在一些学习群里,最可能的模式是影响力人物进行定期分享模式,由组织者进行日常的群管理。

十二、群主可以组织一些线下活动,找到你线下落地的场景

各群主如果再不考虑如何变现,难道真的想当一辈子的陪聊么?你是母婴社群,就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找准自己社群场景,找到你目标客户的消费场景。从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到线上,这样的社群才会有粘度,产生信任感,维护好你的第一批客户,线下主题活动非常的重要,要通过一次一次活动,让尽可能多的人互相熟悉起来,找到共同的话题,共同感兴趣的朋友。

为了将群规模在扩大的过程中,将损失降到最低,有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加人要有节奏,不要一股脑引入太多;

第二,加人要有门槛,得来不易才懂得珍惜;

第三,加入要守群规,严格执行群规;

第四,老人要带新人,将社群文化进行传承;

第五,围绕群成员的实际问题,做有频次的价值观输出;

第六,要准备话题,话题很重要,抛出话题,引群友思考,可以结合时下的热点。

要建群,最多150人到200人,群员并非越多越好,群员数量多不利于管理,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体验下降、信息过载,价值鸡肋,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在管理大群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小群,小群40人以下最好。大群作为鱼塘,小群作为活动的安排,大小群一定要配合用。大群适合主题分享,小群适合话题讨论

最后我想说的是,群主如果积极一点,这个群也不会差到哪去,群主的最终决定这个社群的发展方向以及生死,所以各位群主一定不要忘记当初建群的初衷,积极的做出改变,持续给群友输出价值的同时,找到自己社群落地的场景。社群理念应该平等、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各个社群之间可以互相结盟,一起抱团发展,切不可固步自封,只有互相连接,互相补给,共享资源,才能抵御激荡的互联网潮流。

推荐第3篇:社群营销实例

社群营销实例

两个实例: 1.小米

小米公司于2010年4月成立,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2010年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人。小米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会化营销模式,凝聚起粉丝的力量,把小米快速打造成为一个异军突起的品牌。小米的品牌宣言是“为发烧而生”,用发烧友的品质来要求产品,但做出来的产品是要让所有的消费者尖叫,而不是只卖给发烧友。因为聚拢着一批发烧友,小米手机的生态圈不断扩大,小米品牌顺利过渡到其他产品,小米盒子、小米活塞耳机等周边产品不断丰富起来。

基于这些发烧友逐渐形成米粉文化:爆米花奖、同城会、米粉节„„因小米手机而结缘,并将米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就这样,从2011年开始,“米粉”成为异军突起的小米公司产品的狂热爱好者的代名词。

同好

在还没有推出手机之前,小米先做的是MIUI手机系统,运营团队把用户定位于发烧友极客的圈子,根据产品特点,锁定一个小圈子,吸引铁杆粉丝,然后逐步积累并扩大粉丝群体。所以,米粉的聚集同好是手机本身,也结合了情感和价值观。

但是不得不说,随着近几年小米国际化路线的拓展,为了构建自己的生态,很多做法已经与最初不同,当小米逐渐不再“为发烧而生”,米粉也已经有了些许变化。

结构

小米最出色的是对于粉丝聚集平台的精准认识。比如初期主聚集地是论坛,在论坛上米粉参与调研、产品开发、测试、传播、营销、公关等多个环节,同时因为这些活动也使得米粉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得到炫耀,让他们被牢牢地黏在论坛上。但论坛的缺陷是太封闭,人群扩展起来太难,因此他们又逐步通过“微博拉新、论坛沉淀、微信客服”等平台,组合扩散知名度。微博的强传播性适合在大范围人群中做快速感染、传播,以及获取新的用户;论坛适合沉淀、持续维护式内容运营,保持已有用户的活跃度;而微信当作一个超级客服平台,从领导到员工都是客服,持续与粉丝对话。在推出红米手机的时候,又选择了QQ空间作为合作平台进行产品发布,因为QQ空间在三四线城市有着广大的用户人群,跟红米的用户重合度很高。

智能机大盘增速已经放缓,而米粉群体却又随着自身的成长有着极大的不稳定性,社群成员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官方维护的社群还好一点,但毕竟很有限,由购买者自行组成的社群大多还是偏松散,入群无门槛,也疏于管理。

输出

小米拥有更好用的手机操作系统与硬件配置、电视、支付、路由器等外围基础设施扩展,不断布局小米生态圈。据说小米产品1/3的改进意见来自于用户,米粉对于产品精品输出也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运营

要说运营“四感”,小米最出色的,第一是“参与感”:

(1)MIUI的开发参与:米粉提出要求,由工程师改进MIUI系统,每周发布。

(2)产品的改进:比如第一批用户在使用工程机的过程中,会把意见反馈给小米的客服,客服再把意见反馈给设计部门,用户的意见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设计和性能,使其快速完善。

(3)把整个缺陷管理系统开放到网上,让用户一起来参与维护。另一个就是设置很多的互动形式打造“归属感”:

(1)米粉节:粉丝与媒体云集,引导客户表达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2)爆米花:通过邀请米粉来参加各种交流、公益活动,每场规模在300~500人,有抽奖、游戏、才艺、互动等多个环节,小米联合创始人也会到现场与米粉们一起互动。

(3)《爆米花》杂志:小米社区针对小米手机用户而制作的一本内部刊物,内容涉及相关的文化、小米大事的深度报道、米粉访谈、米粉创意展示以及最新手机玩法等。小米手机用户与米粉可以通过参与小米社区活动得到登上《爆米花》杂志的机会。

(4)同城会:定期根据后台分析每个城市用户数量的多少来决定同城会举办的顺序,在论坛上登出宣传帖后用户报名参加,每次活动邀请30 ~ 50 个用户到现场与工程师当面交流。

复制

如今小米通过“硬件+内容”来建立生态的路线是借鉴苹果的做法,但曾经把小米推起来的那一批“为发烧而生”的发烧友,他们形成的粉丝文化的复制与传承就是最大的难题,看得出随着小米销量的提升,手机定位也在改变,用发烧做主题复制发烧友已经不现实。小米也在探索通过线下“小米之家”旗舰店服务建立新的社群模式。

2.秋叶

秋叶团队是致力于在线教育的一个互联网社群,主要受众为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目前课程学员超2万人,主推《和秋叶一起学PPT》《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和阿文一起学信息图表》等课程。

秋叶的社群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69人组成的核心群,各有擅长的领域,在一起经常能碰出很多绝妙的创意或想法,基于互联网众包协作开发课程,做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写累计下载量过百万次的电子书„„

第二部分为PPT爱好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是课程学员,还有很多喜欢读书、喜欢新媒体、喜欢分享的年轻人。通过秋叶老师和核心群不断推出新课程、新活动,鼓励大家一起动手,总结、分享,以吸引越来越多爱学习的年轻人加入。秋叶社群和金山、美的、万达等企业合作品牌活动#一页纸大赛#,#群殴PPT#,和各主流出版社合作# 读书笔记PPT#,影响力日渐趋大。

同好

秋叶PPT社群成员最初是以PPT爱好者为发轫端,在秋叶的引导、发现、培养之下又聚集了一批爱阅读、爱思考、爱学习、爱分享的核心群体。由于PPT这个工具的小众化,决定了这个“同好”下社群的规模与影响力都是有限的,目前秋叶PPT也在努力和阅读结合,和职场技能结合,扩大社群受众面。

结构

要入群,买课程就是门票,想升级到核心群,就多努力学习展示优秀的作品。不同用途的群所设置的管理结构不同,学员群管理模式是金字塔结构,平时禁言,而核心群是环形结构,极度活跃。

平台主阵地是QQ群,目前学员QQ群有2000人的6个,1500人的1个,1000人的1个,根据购买课程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秋叶的学员群功能,一是答疑服务,二是定期分享,秋叶在其中会筛选出优秀的人才纳入核心团队,进行培养。

秋叶PPT在“结构”这个元素中最强的是组织规范。入群编号制度,禁言制度等。

输出

核心人物的输出主要还是优质课程的不断开发与升级,周五定期有群内干货分享,微信上免费3分钟教程,经常送书鼓励学员动手做读书笔记PPT,让学员赚回学费等。

那么群员输出有什么呢?在秋叶主导、群员分工协作的情况下:

他们一起做成了PPT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他们一起写出了年销量破10万册的系列纸质书籍、单期下载量破20万的电子书;他们一起开发出付费学员人数破20000人的在线课程„„

但由于PPT的小众,决定了影响力边界。

运营

仪式感:学员购买课程,取得入群资格后,会获得个人编号,有公告和禁言。

参与感:购买课程,自由完成课程内布置的作业,发微博、老师点评。还有品牌活动#群殴PPT#,#一页纸大赛#,参与后获得奖品,影响力越来越大。

组织感:怎么做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微信号?怎么一起写书?怎么一起开发课程?这样的“大事”,秋叶会根据核心群成员各自擅长的领域给予分工,虽然群员都来自天南地北,但是通过网络分工协作,每天交流创意和进度,比如销量高歌猛进的《说服力3》,就是十多个成员每人负责20页左右在极短时间内配合完成的。平时做推广,成员自行组织接龙转发,自运行力和凝聚力很强。

归属感:组织过多次线下活动P友会,增进成员对社群的归属感。

复制

首先课程破百万元的销售额,不缺钱;学员破2万,核心团队69人末位淘汰,不缺人;经常有和各大企业合作的机会,不缺影响力。

秋叶团队的核心文化就是:玩耍起来无节操,认真起来无人敌——玩的同时把活儿干好,还能挣到钱。

以学员群为核心分化出很多不以秋叶为中心的变种社群,比如邓稳的群殴PPT群、秦阳的秦友团群、阿文的信息图表群、油杀臭干的信息图群等,多点开花。

由于课程的付费性质以及有限课程销量的边界,再加上PPT这个工具的边界,决定了规模的边界。不过秋叶PPT之后的路线正逐步转向职场技能定位,入职场3~5年的人群规模还是可观的,未来这个规模还有很大潜力。

推荐第4篇:用户社群运营

用户社群运营五步骤

1.社群框架搭建

(载体选择,社群创建,社群定位) 2.社群规则制定 (鼓励/违规行为) 3.聚集社群成员

(主要渠道:官网,微信,微博,线下,短信,老带新) 4.社群日常运营

(资料发放,问题咨询,信息发布,需求投票,意见征集,内容分享,日常问候等)

5.促进社群活跃,打造氛围,完成转化

(签到奖励,节日活动,鼓励交流,肯定分享,跨界合作,树立群成员认可的核心领袖,线下活动,跨界合作等) 问题:

有做过什么社群运营案例,结果(群人数,转化)怎么样? 有设置哪些吸引人进群的诱因,或者说设置什么利益驱动?

社群运营现状:重运营,轻管理,最后沦落为红包群、广告群等 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推荐第5篇:《引爆社群》读后感

《引爆社群》读后感

《引爆社群》一书运用了大量成功的案例以及一系列的观点总结,向我们阐述了各个行业充分利用4C法则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商业创新模式,使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创造利润的途径更为多样化。

近些年对于银行业来说,也在不断的改变旧的经营模式,大家从原来的等客户上门变为主动营销,利用各种节假日及推出各种活动来吸引客户,不断更新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不断缩短解决客户问题的时间,不断优化手机银行APP,使业务办理流程尽量的化繁为简。想方设法的获取现有客户的边缘化信息,增加与客户的粘稠度,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通过各种公众号发布增加客户的关注度。逐步实现从砍树营销到挖井营销的过渡。

作为一个银行人我们最常见的营销场景就是厅堂营销。在营业厅坐等办理业务的客户中有90%是我们的准客户,10%是我们的潜在客户,这时我们能否准确掌握客户的办理需求,是存还是取,是消费还是到别家理财,客户是否知道我行的最新产品、利率以及积分兑换和礼品领取的标准。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是否满意或有何建议,有没有兑换残币和零钞的需求,与之同行的朋友是否是我行客户,能否转换为我行客户。我们能否把LED屏上干巴巴的信息转换为一个个金融漫画,在客户等待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我们能否把握好时间,建立与客户的连接。当然,在这之前我们可能要预见客户会问到的问题或者做好客户不配合的准备,毕竟每个营销技巧从想法到落地都是有预谋的。我们要做好的就是要预演在各个场景中营销。

一个完整的营销环节除了需要场景以外,它的核心一定是营销的产品内容,这是吸引客户的关键,也是产品定位的重要因素。这个产品在推出之前,我们是否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它是否优于我们的竞争产品,就同类产品而言,它属于领先者,追随者还是替补者,它的受众群体是哪一类客户,这种客户是否具有极强的主导权和购买力。我们应该如何设置它的内容并在合适场景下快速、全面的渗透给客户。比如我行的天天利业务就是比较受客户喜欢的一个产品。它不仅符合大众客户的储蓄习惯、抓住了大家爱占便宜的心理,还将起存金额设为比较低的1000元起,让每一个开卡的客户都有尝试的机会,利用每晚短信告知的方式,让大家享受躺赚的快感。当然我们更希望这类客户能替我们发声,做我们的产品代言人,把他们周边的朋友带成我们的客户。也就是本书4C法则中除了场景和内容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与客户间的连接。

与客户建立连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认为商超人流量大,客户多,想在商超周边与客户建立连接,但又觉得做不到精准营销。这就需要利用新品宣传的展架,或者以举办活动为由留取客户的联系方式,进行二次营销。还可以尝试与与商超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商超客服台进行沟通,利用他们的客服台帮助我行做产品宣传,从而达到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客户的连接关系。让每一个到商超购物的客户都有机会成为我们的客户。如需要在田间地头与客户建立连接,我们就不能只给客户发张宣传页,完全可以在客户休息空档与客户交流的时候,将我行新产品的优势,融汇卡特色,与他行的对比告知客户,在沟通的过程中能把其他行不常对客户说的存款按实际天数计息,着急用钱可以部提、可以存单质押等信息详尽的告知客户,能把客户对我们放下防备一不下心说出的快要到期的存单日期悄悄记下,能帮客户把我们的联系方式存到他手机里,让客户通过短暂的沟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记下我们的名字,下次办业务的时候能找到我们。建立好与客户之间的连接就等于我们的营销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

对于这本书中提到的场景营销、内容营销和如何建立与人的连接我们一直在努力,很多时候也稍显成效。但是想完全做好群体性营销还是有困难的,毕竟客户之间很大一部分没有相互认识和彼此了解的基础,他们办理业务的需求不同,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不同,来办理业务的时间也不相同。加之我行成立时间短,也没有理财产品,无法在短期内增加客户的复购率,虽然相比较别家村镇银行来说我们已经实现了银行卡微信绑定、提现以及支付宝绑定和各种消费业务。但我们也明白我们的竞争对手一直都很强大,我们需要在各个环节上不断精进,不断努力,为我们之后想要做的社群营销做好铺垫。当然如果我们能不断坚持重复做一些简单的社群宣传,比如微信推送新产品、让朋友和家人帮忙转发,通过微信群进行新产品介绍,和同事间合拍一些介绍新产品的小视频,将自己手头的客户分类,进行逐层营销,这样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或者我们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对我们的存量客户进行分层筛选,5到20万的,20到50万的,50到100万的,100万以上的,我们分别应该如何营销,如何为不同层级的客户策划活动。如何为我们想要做的社群活动做好铺垫。

以上是对营销存款如何利用4C法则的一个浅薄的认识。如若将此法则运用到贷款上我们的成功几率将会翻倍,特别是针对一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我们可以借助这部分客户找寻他们的上下游成为我们的贷户,可以考虑给不断为我行介绍优质贷户且经营很好还款及时的客户适当的增加授信额度。让他们成为我们贷款产品的代言人,源源不断的为我行输入客户资源。

这部书列举的成功案例比较多,有些可以让我们借鉴学习,有些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也有些能带给我们营销灵感。我们可以是行业的小白,但是必须有一颗善于学习和总结的心,在努力让客户成为我们产品代言人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知识,汲取行业养分做**融汇的代言人。

推荐第6篇:社群管理方案

暂行社群管理方案

群名称:

友情保胃战——肠此以行

群邀请语:俗话说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真正的友谊始于伤害,兴于关爱,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群使命:让所有的友情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而肠治久安,自己健康是美德,传递健康是公德。

固定活动:每周一早8:00分享助人计划和上周计划成果

每周三晚8:00健康课堂

每周六晚8:00分享胃肠健康所做及品质生活

不定期活动:1.邀请大咖分享

财富风口 你也可以很美 如何玩传新零售 2.线下交流 3.有奖问答

群奖励:以帮助他人人数为标准和以邀请进群为标准。奖:护手霜、卫生巾…(自己定)虚拟商品可向总部提出申请。

注:可将群使命和固定活动放到群公告

推荐第7篇:首次社群活动总结

首次社群活动总结

一、必要性

1.活动可获取一定关注量的增长。

通过社群活动,以社群活动参与成员为枢纽,可进一步挖掘其身边人脉资源,获取关注量上的提升。 2.维系社群寿命。

通过社群活动提高社群成员与商城、社群成员与社群组织人员、社群成员与社群成员的互动性,加大社群成员粘性,增加社群寿命。 3.让福利社福利资源多样化。

现阶段,福利社福利资源仅靠抢拍进行维持,不利于更多人参与进来,粉丝活性减弱。增加和常态化社群活动可容纳更多的活动参与者,有利于社群成员活性的保持。

二、不足待改进

1.简明扼要,一步步指导进行。

需要每一步指导参与者如何进行活动参与,并公示奖励即可。若一次发布过多,可能会产生衍生问题。 2.活动链接单一发布。

一个活动只发布一个链接,以免误导参与者。 3.活动宣传。

活动应最少覆盖24小时,并确保在下班及休息的高峰期进行宣导。

舒艺

2018年4月30日

推荐第8篇:如何玩赚社群

如何玩赚社群

很多人看不明白,为什么小米的利润率只有1.8%,却能估值100亿美元,滴滴打车现在还往里贴着钱却已经估值35亿美元,罗辑思维只做了一年就有人出来给它估值1亿元……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你可以看不懂,但千万不要看不起,因为这就是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是“无粉丝,不品牌”,品牌的价值跟销售额和利润的关系越来越淡薄,跟粉丝价值的关系却越来越亲密。一个品牌的背后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粉丝群,那么这个品牌肯定是缺乏魅力的,要么是产品功能不够极致,要么是用户无法在品牌身上进行角色代入,总之,粉丝已经成为评估一个品牌价值的最重要指标。

聚粉、卖货、造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三大核心任务,而这三大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社群的打造和运营。

社群的分类

社群自古有之,远古的氏族部落,古代的宗祠、商会,今天的各大协会组织,社交媒体只不过把这些线下的组织搬到了线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人们更自由、便捷地连接在一起。线上的社群主要有微信群、QQ群、微博群、论坛、贴吧等等,按照不同的标准,社群可以分为若干类型,比如兴趣社群、产品社群、组织社群、地域社群、行业社群、机构社群等等,我更倾向于一种更为简单的分法:内部社群、产品社群、平台社群。社群的建设也主要是围绕这三个维度来进行的。

内部社群:就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社群组织,很多人打造社群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外部,其实内部也需要社群化改造,用社群的方式来管理员工,调动起员工的参与感,他们才会有归属感,工作也才会更高效。

最重要的一点,通过社群化的管理,也能加深员工对社群运维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服务好社群成员。社群化管理就是去中间化,让所有员工都参与管理,充分放权,每位员工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圈子,成为圈子的意见领袖和传播者。这种组织架构不是自上而下垂直的,而是网状的分布式的。用罗振宇的话说,就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培养大家用“玩”的心态去工作,只有内部玩嗨了,才能影响到外部的人,情绪是可以传递的。

产品社群:内部社群打通了,接下来就可以打造产品社群了。产品社群就是基于产品和服务打造的社群。我有一个观点,纯粹的产品社群是个伪命题,产品社群一定是要学会“伪装”的,不能功利性太强,至少表面上不能让人一眼看出来你是个卖货的。怎么“伪装”?就是要“端”、要“装”,比如你是卖农产品的,可以打造一个“吃货团”,以帮助大家寻找美食的名义将大家聚在一起;也可以打造一个“有机生活大讲堂”,分享健康饮食、养生的知识。大家汇聚在一起的原因可能是共同的兴趣,但绝不可能单单因为一款产品,果粉、米粉也不可能对产品本身膜拜到这种程度,一定是产品背后的文化或情感认同吸引了他们。

除了“伪装”好,还要能输出价值。输出价值就是解决粉丝的痛点,比如罗辑思维解决的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筛选和学习的痛点,i黑马解决的是创业者交流和融资的痛点,正和岛解决的是企业家商务社交的痛点。产品社群也一样,也要寻找到这样一个痛点,然后切入进去,例如农资电商平台农一网打造社群的方式就是以“电商知识培训”的名义将经销商和大户召集在一起,从表面看,完全是公益的。

把人聚过来之后,就可以时不时地“插播”一下产品信息了,当然绝对不能是生硬的广告,一定是有温度和情怀或者好玩有趣的植入方式。此外,让社群成员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见证整个项目的启动过程,也能收获很好的口碑传播效果。

平台社群:就是一些行业交流类的社群或者规模比较大的自媒体平台,比如正和岛、i黑马、罗辑思维。平台社群是很好的一个引流渠道,比如罗辑思维有百万级的粉丝量,而且都是优质人群。

加入平台社群,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去分享,分享是建立关系的最有效的方式,能为别人提供价值的人是最受欢迎的。比如去别人的群里讲讲课,分享一下自己创业或者运营的经验,一来帮群主提升了成员的活跃度和黏性,二来也可以吸引群里的人关注你,为自己的群做引流。

社群打造“三步走”

了解了社群的类型,接下来具体讲一下打造社群的方法。从技巧层面来讲,方法有很多种,但我更喜欢化繁为简,只讲最核心的三点。

第一:定位。在信息泛滥的年代,定位是打造品牌的关键,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品牌都需要有清晰的定位,所谓定位就是抢占消费者心智当中的观念,比如可口可乐就是“正宗货”,沃尔沃汽车就是“安全”,小米就是“互联网思维”,王老吉就是“防上火”,褚橙就是“励志”……这些观念已经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根深蒂固。

建设社群同样也需要抢占定位,比如罗辑思维的定位是“知识型社群”,正和岛是“商务社交”,i黑马是“创业者孵化器”。

关于社群定位的方法,上文已经讲到,最主要的就是两点:一是寻找粉丝的痛点,一定要找到最痛的一点发力,比如农一网就是抓住了农资经销商和大户对电商知识的渴望这一需求,吃货团解决的是人们吃腻了家常便饭,想吃点新奇特的东西的需求;二是学会“伪装”,不能直接用产品来做社群的定位,要有大情怀或者有种有料有趣,上文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直接用产品做定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抛弃产品天马行空地想象,社群定位是建立在产品定位基础上的,最终也是为产品服务的。但是对于一些创业者来说,一开始关于产品的定位也并不是很清晰,但一定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产品定位和社群定位可以同时进行。

第二:聚粉。定位有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聚粉。聚粉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这里讲几种主要的。

1.口碑传播。当社群定位制定好了以后,先去寻找一批天使用户,用社群的服务或者免费产品去感化他们,通过一些小恩小惠激励他们帮你传播,口碑的引流效果往往是惊人的。

2.线下导流。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有线下门店或者销售场景的传统企业的,比如良品铺子社群的打造主要就是依托其线下1000多家门店,通过扫码优惠等活动将原先的用户导入线上,仅用两周时间就汇聚了百万粉丝。

3.地面推广。地推模式有几大优点:一是直接到目标用户所在的小区、学校、会场去引流,相比线上漫天撒网式的推广更加精准;二是线下体验真实可感,更容易打动用户。传统观念里往往认为地推模式非常重,要租用场地,要雇用大量的推广人员,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些误解,某品牌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搞的一次线下推广活动,一周时间增长了9万多名粉丝,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才7―8元钱,而目前线上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120元。

4.平台引流。就是通过参与一些行业或者自媒体平台的分享交流来吸引关注,上文有所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5.设计入口产品。这也是当前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最常用的玩法,就是选择一款消费黏性和频次高的产品,通过低价或者特价促销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比如菜篮网搞的“1元秒杀”,消费者关注后就可以参与购买。

6.发红包。红包确实是微信的一个伟大发明,通过游戏的方式瞬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个引流和推广的手段。

7.打造自媒体生态。微信订阅号、服务号、个人号都是聚粉的入口,但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订阅号以拉粉为主,通过内容价值吸引关注;服务号以沉淀用户为主,通过服务获取口碑;个人号以打理关系为主,通过互动建立信任。自媒体相当于前台,社群相当于后台,组合应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势能。当然,这种功能定位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有人就擅长用个人号拉粉,而且效果很好。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引流只是手段,而非内容本身,用户来了最终能不能留下,还要看社群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这种价值不能只停留在产品层面上,要结合社群定位赢得用户更高层面上的情感共鸣。

第三:运维。社群定位考验的是战略思维,聚粉靠的是技巧和创意,运营维护需要的则是管理和组织能力,这三种能力都很重要。对于社群的运营维护,我总结了六点。

1.为粉丝创造“三感”。这“三感”分别是参与感、优越感、归属感。让粉丝参与社群的管理和产品的测试生产,可以带来参与感,参与感可以提升粉丝的活跃度和忠诚度;社群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可以让粉丝产生优越感和归属感,比如罗辑思维标新立异的价值观就让罗粉们产生了很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这“三感”犹如黏合剂,一旦产生,可以大大增强粉丝的忠诚度。因此,社群日常运营中要注意营造这样的氛围,可以通过话题引导、价值观的输出、线下活动等方式。

2.为粉丝争取利益。罗振宇说过,社群的逻辑就是一群人团结起来,去占其他人的便宜。我觉得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社群运营本质上是一个情感投资的过程,你为粉丝付出多少,他就回报你多少。比如罗辑思维搞的“霸王餐”、免费送乐视电视和黄太吉煎饼等等,都是为粉丝谋福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粉丝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自然暴涨。

3.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找一个平衡点。社群管理始终存在一对矛盾体,就是规则与自由。约束太多就违背了互联网自由联合的精神,有损粉丝参与的积极性,但没有规则往往又会滋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广告泛滥或者出现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破坏社群的整体氛围。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正和岛的部落化运营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大平台建立基本的规则和行为规范,大平台上又分化出许许多多碎片化的小组织,犹如一个个部落,部落都是会员自发组织、自主管理的,大平台将权力下放给每个部落的“首领”,虽然不直接参与管理,但会起到引导作用。

目前岛内有20多个活跃的部落组织、100多个兴趣小组,比如非创意不传播部落,主要是一些文化、艺术、设计领域的企业家;摄影部落,主要是摄影爱好者;正和岛?优兰汇部落,主要是一些成功的女企业家;喜欢马的企业家就组成了爱马仕部落等。

4.对群成员进行分类管理。比如根据入群时间、活跃程度、购买意向的强弱、不同的兴趣等进行标签化管理,这样推送信息的时候可以更有针对性。单纯的粉丝量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有分类管理才能产生转化率。

5.提升社群活跃度的一些方法。现在大多数的社群寿命都很短,短的几周时间,长的两三个月就变成僵尸群,因此时常提升一下群的活跃度是社群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提升活跃度最简单好用的手段当然是发红包,一个红包发出去,潜水的纷纷浮出水面,而且现在红包的玩法越来越多,可以灵活运用;除了发红包,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比如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石头剪刀布、杀人游戏、找茬儿、猜广告、脑筋急转弯;设置群活动积分,参与话题互动、邀请好友、图文转发都可以赢取积分,积分可以换取相应的产品或特权;找“托儿”来配合群主烘托气氛等等。

6.社群也要O2O。社群的运营与维护也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线下面对面的活动可以迅速增进粉丝之间、粉丝与社群之间的关系黏性。在这一点上,凡是成功的社群线下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罗辑思维的“闪聚”、i黑马的黑马大赛、吴晓波频道的读书会、正和岛的企业家论坛等等。

最后再讲两点忠告:

一、社群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

二、一定要处理好社群与产品的关系,社群是皮,产品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者微信:358902172)

推荐第9篇:为品牌建立社群

为品牌建立社群

1、当创建社群的时候,最好为社群定下某种全国第一的名义。

2、名不正则言不顺。

3、社群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就是QQ群,每个人都可以创建QQ群,但不是每个人都用好了QQ群。

创建自己品牌的消费社群

1、如何让潜在客户在你的社群融合在一起?答案就是:为他着想。

2、了无私心,方可出手。

3、我们把群友当朋友看,群友也会把我们的产品当朋友看。

网络营销其一

1、过去的营销,都是请求或者发号施令。

2、创造对话是为了消除销售障碍,创建社群是为了实现长期价值。

3、网络营销白茫茫,做好社群营销成内行。

不是关在屋里就能做品牌了,

1、很多人创建网络社群,就把客户当鱼,把社群当鱼塘。

2、客户鱼塘,塘主养鱼是为了卖鱼、杀鱼、吃鱼。

3、网络社群,群主是为了创造对话、创造机会、创造共赢。

建立品牌社群要为他人考虑

1、做网络营销的人,如果你是狼,没有哪位客户愿意当你的羊。

2、你的品牌拿到社群里,会被360度进行透析。

3、没有实力的人,是做不好社群营销的。

4、真诚经营自己的网络生意,设计出各种创新的,有趣的传播源,会发现人们自愿帮你传播。

5、网络用户,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6、网络用户,你真心爱过他一刻,他会铭记一世。

7、如果将社群比喻为一个人,那么。社群里的重要角色就是这个人的穴位。

8、找到穴位,社群营销就事半功倍。

9、小社群,大作为。大社群,无为。

10、每一个刚加入品牌社群的成员,一开始,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热情的欢迎。

11、在社群里,不要让人感觉你攀龙附凤。

12、每一个刚加入我们社群的成员,都给他一定的奖励,当然,虚拟礼物是最好的选择。

13、如果社群里的成员,都是企业人士,那我们就在群里说的话、做的事、就要吻合企业人士的风格。

14、每个社群都有特定的文化,那种文化,往往都是群主和几个重要人物给影响的。

15、引领群文化,还要迎合群文化,因人而异。

16、之所以需要这种协作,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培养了对我们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17、把我们的品牌当成一个孩子,群成员们如果曾经照顾着这个孩子长大,那么,他们会对其产生一种感情。

18、不要说我,不要说我的品牌,而跟用户要说我们的,我们的品牌。

19、要学会消费社群的语言。20、每个群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骂粗口会凝聚一群骂粗口的,说假话的会凝聚一群说假话的。

21、如果有一个消费社群永远追求你,是因为你理解了他们。

22、如果有一个消费社群永远追求你,是因为你给他们让利。

23、如果有一个消费社群永远追求你,是因为你曾经与他们共度难关。

推荐第10篇: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V1

By 流风回雪

作者简介:流风回雪,具有10年以上的BBS管理经验,目前是视野网“投行业务探讨”版主之

一、百度贴吧 “春晖投行在线” 的小吧主、雁渡寒潭“专业讨论”版面的版主之一,自己建立的网站是:女会计网。微博@流风回雪VV,欢迎关注。

缘起

向网友口头介绍经验已经好几次了,如今写下来,免去自己口舌之劳,也有利于传播更广。如无特别指明,这里的社群,都是指微信群或者Q群。

1 群的目的

“我要建一个群”,“我要以互联网技术实现合作共赢”,这都不是建群的目的,真正的建群目的,必须能细致描述到具体可执行层面,而不是高呼美丽口号。

群目的要细到这样,举例如下:

“把上市公司董秘拉在一个群里,一起讨论资本运作,使券商投行的人获得商机”,

“把新三板做市商拉在一起,方便新三板公司寻找做市券商”,

“把做跨境并购的人拉在一起,分享项目和人脉,促进并购效率”

也就是说,必须想好这个群由哪些人构成(用户画像)、干什么(主题),如果是公司运作此事,一定想好拉人难度和管理成本,以及运作效率、盈利水平等等。

2建群准备

1 设定群目的——就是前面说的那些

2 设定群规——这个必须先有,而不是拉满500人再讨论

3 设定群管理员——这个可以建群后根据活跃程度选择管理员,但也得人家愿意花时间管理,如果是公司建立的群,则应由公司的人担当

3群规

群规要尽量简短,否则大家记不住,群公告阅读量并不高,经常拿群规刷屏不好,并且还挺麻烦。

雪的经验,在Q群时代就是严酷管理,群规很简单: “禁闲聊禁非业务图”

其实就是严禁闲聊,只谈专业,当然也有个别网友非要追问“什么算非业务图”,这样的网友基本都是可以直接踢出的。在微信群时代,这个群规演变成为:

“禁闲聊禁非业务图,鸡汤段子红包动图二维码一律踢,节假日群规照旧” 即便这么简短、即便拉每个人都单独提醒了,仍有网友说“没看清楚”、“理解反了”、“忘记了”、“是孩子在玩手机”、“我发的是表情不是动图”、“发红包是为了大家好”、“发段子是为了娱乐大家”、“你这规则不行”,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遇到这种情况,我的经验是:一律踢。

100人的群,可以偶尔温馨解释群规,500人的群,只能踢出不解释,因为,如此简单的群规,解释一次至少5分钟,多了能一小时——总有网友特别想证明他自己是正确的!

少数几个群采取强制发言规则:

“禁闲聊禁非业务图,鸡汤段子红包动图二维码一律踢,节假日群规照旧,新人加入当天要晒需求,否则次日踢,踢出再入视同新人”

雪建立的买壳借壳群就执行这一规则。最初,声称有需求的人,入群后大都不说话,理由是“先看看”、“先学习”、“遇到合适的我就私聊”,这个群达到200人之后采取上述强制发言规则,效果还好,一周内晒的资源比以往一个月晒的还多,不过,被踢的人也多,踢出去的多于留下的,但是这种狂踢也没影响人员增长,目前这个群快500人了。

这样的规则下,“踢人”可以带来新的资源,有利于大家,何乐而不为也。

强制发言规则不是最狠的,据说投行小兵的微信群里,要求成员按期交原创文章,如果不交,踢出。这个规则是非常赞的,它治疗了太多人“没时间写作”的懒病!

4主题维护

群主题要写在群名字上,例如“股权质押”、“新三板”、“买壳借壳”,要做到好记、好找,因为现在的微信用户,大都能加入很多群,没有个性的群名字不容易被找到。

管理员要维护群规,同时维护主题。

维护主题,也就是:除了主题之外的事情不许在群内聊。

这个规则比较狠,因为,偏离主题的也不是闲聊、也是业务、也是需求;但是呢,如果但凡业务需求就能发,则各群都会同质化,达不到预设效果了,所以,当网友提及偏离主题的业务时,管理员要温馨提醒:非主题业务请私聊。

在雪建立的股权质押群,有网友约线下见面,谈质押,结果质押没做成,信用借款到做成了。但即便如此,质押群也不能放开规则允许聊信用借款,否则看票押票的消息会被稀释,有相关需求的人会耗费更多时间阅读查找自己想了解的信息。

5内容管理 微信群需要内容管理?当然需要。

除了维护主题,管理员还需要经常往群里发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甚至约时间发起讨论。 曾经有的群,成员非常优秀,但是,所有人一言不发,这样的群,建与不建,没什么不同。

雪建立的董秘群,本想让大家讨论资本运作技术,结果呢,现在是雪经常往里丢招聘董秘的信息,因为一直没怎么管理,资本运作聊不起来。

好的内容管理,要做到“让成员主动提供优质内容”,良性循环,而不是群主和管理员在独自辛苦努力。

做的好的,可以产生值得推广的内容,具体是:

汇总聊天记录并整理成文(你需要一个热心的、耐心的有能力的编辑), 网友主动就你想要的话题写出文章, 网友主动选题并组织讨论并整理成文, „„ 总之,精彩无上限,对于肯做事的网友,管理员要不惜鼓励,公开表扬、红包等都可以。

6成员管理

成员管理,就是“把优秀的、活跃的、与主题相关的网友拉在一起”,促进交流和交易。 专业讨论群,设定准入资格是必要的,这在建群伊始就得考虑。资格的审查,工作量很大,而资格门槛的高度,决定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

有些网友很优秀,他们专业精湛,乐于分享,网上、网下都肯交流,并且会及时获得并推进商机,这样的人,值得珍惜,值得为他们的任何需求专门建群。而有的人,虽也学富五车,可到了哪里都不说话。

准入资格审查,可以看网友职业,水平审查,可以看资历深浅(比如做过、投过哪些项目),但是,“是否活跃”,这个必须得花时间观察,太多人不爱或者不习惯网上沟通,对这些人要培养。

也有网友水平颇好,但就是不肯遵守群规,这样的人,雪的做法是一概踢出,理由:规则比人重要。投行小兵的Q群里,曾经踢出过无所不知的一位董秘,迄今印象犹深。

为达成建群目的,成员搭配很要紧,彼此之间能互动、互利才好。例如,券商投行和PE们在一起,可以合作并购重组;如果群里只有pe,则会交流投资经验、组团看项目;群里只有券商投行,他们就交流证监会政策精神了。

社群建立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有些网友真的很优秀,要记录下来,重点培养、交流,如果建立新群,可以把这些人优先拉进去。

优秀网友包括:活跃分享专业经验的,和其他网友做成交易的。

不靠谱的网友得踢出,但如何判断人家不靠谱,这个比较难。

这一节似乎没说透,容我以后想起来慢慢补充吧。

7怎样获取高转化率的成员

有些社群目的是卖产品,这个雪没做过,雪做的都是讨论投融资的,因此呢,“经验”也都是一孔之见,并非唯一道路。

如果有公众号、微博,可以公布一个“准备群”或者“预备群”二维码,让网友扫入,然后鉴别资格、资历,拉入正式群。

也可以请网友推荐,比如我要建立会计所律所合伙人群,就可以在朋友圈说一下:请推荐证券所合伙人!

以上两个办法,都能获得资格合适的网友。 “活跃而乐于交易的网友”,这样获取也可以:

“雷锋”技术——去各群助人为乐,自然能建立自己的口碑,同时呢,也会有人主动加过来。雪认为,凡是在网上肯求助、受助、帮助别人的人,都是活跃的网友,至少他相信互联网能带来些什么,所以,这些人加我之后,我不用马上拉他们进我的群,而是,我需要建群的时候,在朋友圈说一下,他们会比普通网友更感兴趣。

当雷锋可以干这些:解答专业问题、帮助找人找公司、帮助介绍能提供资源的人,等等凡是和你想要的主题有关的都可以做。

这个技术,需要注意具体技巧,比如,你在一个普通群大谈历史,吸引的网友就只能是历史爱好者,而不是投融资专业人士;不过,在投融资群大谈历史,吸引的肯定是投融资专业人士。

雷锋技术效果是互利的,一边为自己吸引粉丝,一边是在帮助该群群主做内容。大多群主都喜欢这样的做法,但这个技术真心需要时间,加人速度也远没有糖果技术快。

100人的群,只要在群里帮5个人,群的气氛就很好,有利于促进形成互助环境,所以在自己群、别人群,都可以实践。

“广告”技术——这个看起来和糖果技术有点相似,但是,做糖果的时候是“感兴趣的请加我”,做广告是时候是“请直接联系消息里的人,别加我”,即便明说了别加我,还是源源不断有人加过来,这些人都是对更多广告信息感兴趣的,雪的5000微信友大部分都是这样来的。

同上,这些加过来的人我不用立刻拉进微信群,当我想给某个群增加人员的时候,他们会比普通网友感兴趣。

“糖果”技术——比如有一个新三板股权项目(真实存在的需求),线下报价10倍PE,为寻找投资人,上网求助,报价12倍,凡是有兴趣的人,大部分都会是合资格的投资者,这个项目广告出去,把来联系的人拉一个群,以后再有类似项目,就都可以丢进去了。这个办法的确能建群,并且,融资成功,对企业也是有利的(线上12倍,明显比线下优厚呀)。

这个技术的关键:糖果必须是真的,如果虚假,则全盘皆输。实践中,一网友是拿着略低于线下价格的项目上网求投资人,她在新三板群里发消息,在三个工作日内,凑足了220个投资者,效率非常漂亮,真心想建议她把这些人拉在一起建群啊。

雪曾经以这个技术建立了“医疗项目”群,彼时是拿着一个网友“出售诊疗中心”的消息四处扩散、拉聊的,后来,诊疗中心没有快速卖掉,网友们自己交流别的项目倒有不错进展。

以上都是“让别人加我”,愿者上钩,其实比较常规的做法还有“我加别人”,就是每加入一个群,主动去加看起来优秀的网友。很多微商这样做,群主们可能也不太喜欢这样。

以上效率最好的还是“糖果”技术,但是得有合适的糖果,这对于想用心赚钱的公司而言,很容易找到。

现在我已经5000微信友满员,加新人必须删旧人,所以考虑的不是怎样增加网友,而是怎样盘活存量、提供效率。

8怎样组织线下活动

线下要有话题,比如“并购重组税务问题”,等等,不能“先认识一下”,主题不清的聚会是无效率的,虽然大家在一起也能口若悬河聊3小时。

培训、讲座、沙龙都可以,先选择话题和主讲,约到场地后,就可以请主讲写ppt,ppt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定下时间,发报名通知。

主办人要掌握报名者结构,尽量让“可能发生商业合作”的、来自不同机构的人参加。休息间隙要留足时间,让大家彼此交流。

报名人数,如果场地60人,可以报到70人截止,因为,肯定有报了名但是不来的。 PPT一定要预先看过,以掌握深浅粗细并提出修改建议,活动时间也一定要在PPT准备好之后再约,避免主讲准备不充分。

活动之后,必须辅以宣传,比如公众号发文、PPT下载、微博回顾等等,并且请求群成员帮忙转发。

9和其他社群的交流

互联网不是单打独斗的事情,更不是小圈子固步自封的事情,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无法把所有资源都建为社群并做到高效管理,所以,和其他社群的交流颇为重要。

我建立的群里,禁止发二维码,理由是刷屏太厉害,但我鼓励网友主动加人、拉到他们自己的群,因为,如果他们能为网友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何乐而不为也?!曾经一个群主说他们需要啥样的人,我就把她拉去我的一个小群,告诉她,这些都是,你主动加、拉他们吧!

从BBS时代起,我一直都是这样的观点:帮助别人搞好网站,就是对互联网用户的训练,对搞好自己的网站是有益的。不知大家可曾遇到这样的场景:

网友下载了RAR文件不知如何打开,网站客服三天接了无数电话,逐一教他们怎样解压缩;

我说我有金主群,几十个人跳出来宣布有需求,拉他们进去之后,无一肯主动说自己想要什么;

网友想融资,找来十几个有兴趣的投资者,拉一个群,过后问谈的如何,这网友说大家都没理他„„分明是他没有主动理人家好不好啊!

以上抓狂场景,用户都是未经训练的人,他们不知道怎样利用互联网!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家网站的事情,这需要所有搞互联网的人一起、长时间努力才行。

因此,无论我加入哪个群,都尽量去做对该群有益的事情;他们有没有人加我不要紧,他们知道互联网对他们有益才是最重要的。去别的网站玩也一样。

10引流

我很想把微信流量带到BBS上去,于是我在各群发BBS链接。 怎样才能做到既发链接、又不算营销广告呢? 那就是发我自己原创作品的链接!

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发过来,求大家点击,这是原创的啊,我自己写的啊,求你们看看吧——就这样。不算广告,并且还显得我挺懂。

搞这个很费劲,因为我得自己写文章。于是呢,我可以拉网友去写,我帮他这样推广,他挺高兴,我的版面也增加了流量。

注意发链接得对口,不对口的群不要发,否则不仅吸引不了点击,还挺惹人讨厌。所以,写出能对口很多群的文章,需要较强的选题技术。

这个办法可以把微信流量带到自己公司网站上去。

11盈利

很多人建群是为了盈利,这个我鼓励,虽然我一直搞的都是免费社群。

社群是互联网一角,互联网的很多环节都可以收费赚钱。

入门费——想加群先交钱。这个已经有社群这样做了,一些大V名人的群收费还不低。 提成费——群友成交业务,要给群主提成。这个需要掌握成员的交易情况,有时人家成功了也不告诉你。

服务费——群友做A生意,群主提供B服务,比如我建立一个并购重组群,让大家飙项目,但我提供的是税筹、审计服务,我只赚税筹、审计的钱。猪八戒网提供商标注册服务也是这个道理。

参与交易——群主是有信息优势的,例如,谁加我的天使群,我都先聊一下,问问需求,如果项目合适,我也投资。这是“果农建立水果市场”的道理,很方便自卖自夸。

营销效率——比如,只许群主发项目,群主只发自己公司的项目,这样,全部人员成为群主公司的外围、推销者,帮助公司赚钱。微商群、营销群、投融资群都可以这样做。

品牌建设——如果是商业群,群主和管理员都是公司的,在营销同时,稍微提供一些信息、经验等,并且同时说“这是我司发给大家的福利”,这样对建设自己公司品牌有好处

广告费——社群对群成员免费,但是呢,谁想来推销他的产品、服务,先给我交钱才允许发。比如我建立个吃货群,每天讨论美食,如果有餐馆来发广告,那么,我要收费。

中介费——供需双方在一个群里,但就是无法交易,不是这谈不成就是那谈不成,这样,管理者可以担当中介去撮合,事成收费。

信息费——这个真的可以有,“推荐你一位老师”,“介绍你认识有益的人”,都可以小额收费。 转卖费——允许发广告收广告费,允许发其他群的二维码,是转卖用户,也可以收费。当然,微信群可以整体卖掉,“建立一个好群并卖掉”,也是赚钱方法之一。微商可以这样干,投融资也可以试试这样干,但是别伤网友感情:)

以上赚钱方法是单讲社群,如果是大互联网角度,还可以赚资本运作的钱,那个另有一套,不在这里说了。

12纠纷处理

如果维持严禁闲聊的规则,就基本不会有东西左右的所谓纠纷,但大家在业务交流时,也会偶尔有纠纷,比如线下约见谁放了鸽子等等。遇到这种事情,群主的最佳处理办法是:

不管。

对,就是不管。因为,辨别是非需要花很长时间,一小时都不够用,并且,一旦插手,无论何种结局,双方都会认为不公平,理由:都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

所以,线下吵闹我不知道,群里吵,这是闲聊,根据群规,谁吵踢谁。

13实战——我见过的优秀社群及管理经验

十年前的一个Q群,记得群主是“路过”,成员只有编辑和作家,内容只许约稿投稿,连写作技术都不许谈,偏离主题就踢。这个群里的每一条消息都是值得看的。

投行小兵和投行老诺的Q群,严格执行“禁闲聊禁非业务图”,所有聊天都是干货。 金融梦工厂的Q群,入群者要提交名片、工牌,管理员轮流值班,并且和每个加入的人都聊一聊,了解业务范围和特色,这样,管理员知道谁家的通道比较宽敞,知道谁是交易架构大师。这个群坚持做音频培训,讲座完毕后音频放网上供下载,这些都是免费的。他们设了很多专题微信群,里面的专家教授有一批了。任何的证券、信托、保险、评级、银行,在这个群里喊一声,都能找到。

投资小兵的群,这是方总建立的,主要只收知名投资机构的年轻投资经理,现在有三个群,合计1100人,神奇之处在于,你想找任何公司,总能直接间接找到。每年都组织一些聚会活动。

金融监管合规群,这是孙总建立的,主要收各银行合规口的人,很多没听说过的银行的人都在里面。这是有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基础的。

36氪的投资者群,共两个,全部是互联网投资人在内,群主拉人要看名片,关键在于,群主知道哪些机构比较知名,甚至知道哪些机构投过什么具体项目。这俩群里,规则是只许群主发项目,当然这些项目都是36氪的项目。

本以为一小时写完,没想到写了这么多,还觉得很多话没有说。慢慢修改补充吧。

第11篇:社群话术初稿

社群话术初稿

1.加好友:发送竞猜链接→进群抢红包看中奖名单,抽到免单直接退钱给你哦。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群吃喝玩乐的发烧友。进群回复1,客服会邀你进群。及时兑奖,come on!

2.若不愿意进群:把这些人标签好,第二天发布更诱惑的信息:现金红包,免费小龙虾大餐以及堕落虾官方公仔等等等奖励拿不停,更有每天群游戏嗨翻天,有趣的灵魂部落需要你的加入。抢群名额的回复1,客服会邀你进群。

3.进群后(白天刷两次公告)。制定群规公告:大家好,我是堕落小龙虾客服,群里的都是堕落虾的顾客朋友们。我建这个群不是为打广告,而是旨在世界杯期间带大家一起嗨,为大家营造一个吃喝玩乐的圈子。群主每晚六点会发布竞猜中奖名单,每晚七点会发布群游戏发奖励,每晚八点会发红包雨!此群不发广告,不群里卖货加人,一经发现将永久移除福利名额。

4.日常社群话语:

公布中奖:现在我将公布昨晚世界杯球赛的中奖名单。。。。恭喜以上中奖者,中奖的亲私聊我领取奖励。

群游戏:每天的游戏时间到啦,放下手中的工作来轻松一下。。。。游戏开始,说游戏规则【@全部人,发个红包】→游戏结束后:好啦,今晚的游戏结束,明晚不见不散哦。

5.结尾:我希望:我们这个群,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话题,有朋友,有帮助的群。欢迎大家明天继续,当然红包雨和奖品继续。 今晚本群打烊,祝大家明天都有愉快的一天

6.最重要还是随机应变。

第12篇:品牌社群文献综述

一、品牌社群概念及特征

1、定义

Muniz和0’Guinn(2001)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者群体,它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上。

品牌社群具有类似于“传统社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共同意识、共同的仪式惯例以及基于伦理的责任感。

与以前的营销研究不同,品牌社群是围绕某一品牌的社会集合体,是人与人、人与品牌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是一个精神社群,成员通过品牌来寻求对自我的认同,通过社群来重新建构自我向往的牛活方式,这就是品牌社群重要意义所在,它的提出为品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强调核心消费者的作用。

MeAlexander等人突出强调了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品牌体验,认为品牌体验来自于成员间的互动,消费者在互动和体验中与营销人员共同建构了品牌意义。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社群的存在和意义就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与品牌相关的各种非凡的消费体验。

Belk和Tumbat(2005)以及Muniz和Sehau(2005)分别对品牌社群的类宗教性特征做了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的反映消费者对其钟情品牌的极度热爱,甚至是信仰。

人们认为宗教性这比自我更有意义、更具力量并且非同一般。宗教活动使人心醉神迷,而且超越了自我。在有共同信仰的社群成员中,当社群成员对某一品牌极度热爱时,就会表现出消费的宗教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取代了传统宗教,成为其个性展现和生活追求之所在。

Bagozzi和Dholakia(2006)认为品牌社群是那些对一个品牌具有共同热情的消费者形成的社会团体,他们可以通过团体行为来完成共同目标或表达出相互的情感和承诺。

本质上,这与Muniz和O’Guinn的定义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某个品牌的消费者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

2、结构

(1)消费者品牌结构模型

Muniz和O’Guinn(2001)所提出的品牌社群概念丰富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模型,强调的是以品牌为中心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此模型表明了消费者因品牌而联结在一起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消费者一消费者”关系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模型的特点是聚焦,缺点是除了本品牌的其他消费者之外,竞争对手的消费者也会对本品牌消费者产生影响。

(2)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

McAlexander等(2002)对Muniz等的三角模型做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他们认为品牌社群是一种基于消费者体验的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其中包括消费者与品牌、消费者与产品、消费者与营销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四对主体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模型中,消费者居于核心位置。除了Muniz等研究的“消费者间关系”外,他们还增加了产品、品牌、营销者三类关系主体。尽管这一结构更加全面,但基本偏离了Muniz等提出“品牌社群”这一全新概念的初衷——研究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广泛品牌社群模型

Upshaw等(2001)的品牌社群模型则显得相当复杂。在他们的模型中,一切与品牌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消费者、股东、供应商、战略伙伴等)与品牌的关系都是品牌社群的组成部分。

此模型虽然强调了各利益相关者对品牌创建的重要意义,但涉及面太广,关系过于复杂,不利于分析和研究。而且,该模型强化了品牌的核心位置,淡化了消费者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3、品牌社群特征

Muniz和O’Guinn(2001)指出品牌社区具有群体意识、仪式与传统、道德责任感三个特征;Mc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分析了品牌社区的地理纬度、时间纬度和意识纬度,指出不同纬度形成的品牌社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4、品牌社群价值

Schau和Muniz(2002)就品牌社区形象顾客身份识别的价值进行了理论研究;Hoeffler和Keller(2002)指出品牌社区意识的培育将有利于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的创建。

二、消费者参与品牌社群动机动机

McAlexander等人(2002)探讨了消费者参加品牌社群的动机:通过品牌社群,消费者可以分享诸如知识、情感和物质等方面的资源。

具体来说分别通过信息价值、社会认同、品牌体验等方面来展示。

1、信息价值

信息价值是指消费者通过成为品牌社群成员能够获得非成员无法获得的信息。 Muniz和O’Guinn(2001)发现品牌社群作为一种消费者代理形式,可以使消费者的意见得到重视,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并为社群成员提供广泛的社交利益。

Andersen(2005)认为品牌社群为公司和用户建立联系提供了可能,再加上专业用户对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交换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在B2B关系下可以利用网上品牌社群来促进品牌建设。

Shang等(2006)认为消费者进入论坛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产品功能、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更多是由积极的消费者“灌水员”提供的。

Chin&Chignell(2006)相互影响、需求实现和情感连结等社区意识的行为概念均能解释成员间的关联和信息分享行为。

2、社会认同

有些文献着力研究消费者向社群成员表达自我的问题。

Kates(2004)认为品牌在群体互动行为中的出现会增强社群成员对该品牌的认同感,而品牌也会因此带有该社群的特征含义。

这一研究表明可以先有一个亚文化群体,然后再导入一个品牌并将其发展为“正统”,而不一定要利用一个品牌来发展一个社群。另一些文献关注消费者向非社群成员表达自我的问题。

Bagozzi和Dholakia(2006) 认为社会意愿促成了群体决策和解释着群体的行为。消费者的社会认同度越高,参与社群的意图就越明显。

社会认同,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认知要素,是指对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感知;情感要素,则表示对所属群体的情感投入;评价要素,指对社群成员身份的正向和负向的评价。

同时,社群成员对品牌社群的社会认同也会影响其品牌认同,即影响其感知自我形象和品牌形象一致性的程度。随着社群成员对品牌社群的认同增强和参与活动的增多,成员对品牌的涉入程度将加深。这将增进其品牌认同。品牌认同的结果是社群成员的品牌行为。

Cova和Pace(2006)对食品品牌Nutella的网上虚拟品牌社群展开了研究,其结论表明消费者为了满足自我表达需要,会在其他消费者面前进行与品牌相关的仪式或标志等方面的展示。

Algesheimer等(2005)消费者对品牌社群的认同度越高,保持个人独立性的意愿就越弱,参与性就越强,所感受到的社群产生的规范性压力就越小,也就越愿意参加社群活动,并向他人推荐社群和长期留在社群中。

Dholakia,Bagozzi&Pearo(2004)认为虚拟社区的类别能影响社区参与和成员群体规范和社会认同的影响程度。

4、品牌体验

消费者通过参与品牌社群的活动和感受品牌本身的独特魅力,能够获得某种品牌体验,这种体验能够促进品牌社群的发展。一些文献研究了参与式体验对品牌社群的影响。

McAlexander等(2002)认为消费者在参加品牌社群聚会后会形成与品牌、品牌营销者及其他的品牌拥有者之间更正面的关系,并且会促进品牌社群整体质量的提高。

可见,参与度的提高可以改善品牌社群质量。

Schouten等(2007)通过研究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独特体验对其品牌态度的影响发现,当消费者的独特体验是期望的高价值得到满足时,其对品牌营销活动往往会采取积极态度,并会加强与品牌社群的联系。

另一些文献则主要探讨了心理感受对品牌社群的影响。

Muniz等(2005)认为品牌社群满足了消费者共同的宗教观和人类的宗教依附需求。这可以说是品牌社群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体验。

Carlson(2005)发现社群心理感觉(PSC)对消费者品牌承诺和社群承诺具有正面影响,这些承诺会对消费者选择品牌、传播正面的品牌口碑、参加品牌事件和共享品牌历史产生调节作用。

4、种族或文化差异

消费者由于受不同国家或种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对品牌社群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Quinn和Devasagayam(2005)研究了民族中心主义对品牌社群的影响,认为消费者的种族主义感觉越强烈,就越忠诚于尊重他们种族意识的品牌;同时,消费者对种族传统的自豪程度、自我评价和阶层认同都会影响其对品牌社群的态度和参与度。

Cova等(2007)发现同一品牌在不同地理区域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品牌社群,因为品牌存在跨文化差异。

5、社会资本

Mathwick&Klebba(2002)认为,虚拟社区的持续竞争优势存在于虚拟交互创造的价值,也即虚拟社会资本的价值。他们的研究建立了一个虚拟社区社会资本模型。整合了关系营销理论与三个社会资本中的理论:(1)信任及承诺和忠诚(Morgan&Hunt,1994);(2)支配个人间联系网络的互惠规范;(3)社区意识。结论认为,信任(trust)、互惠(reciprocity)和社区意识(sense of community)是形成网络社会资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品牌社群影响作用

1、品牌社群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的影响

Watts等(2007)认为品牌社群中的仪式、行为规范和独特文化等,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意义认识更加深刻,更有利于消费者借此来建构和表达自我,进而促进其品牌忠诚。

Schau和Muniz(2002)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品牌社群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的影响。认为消费者会将自我完全溶入到品牌社群之中,即通过与品牌相关的各种事物来建构和表达自我。

(2)超级会员,指在品牌社群中,成员之间争相显示自己的权威性。 强调自己真正理解品牌的内涵,真正知道该如何使用品牌,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品牌崇拜者。而那些在品牌社群中只是表达对品牌喜爱的消费者,仅仅是对品牌最低程度的涉入者,因而其在品牌社群中的地位也很低,但是随着对品牌涉入程度的加深,其在品牌社群中的地位也会不断上升;

(3)社群中的成员身份是自我的一部分,即将招牌社群中的成员身份作为建构自我的部分要素,这在对品牌研究中是常见现象;

(4)多重会员身份,消费者会参与多个不同的品牌社群,具有多个不同的社群成员身份,消费者通过这些不同的身份来构建自我。

这些不问的品牌社群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消费者个体自我在品牌社群中的建构直接影响着其对品牌的认同,进而对与品牌相关的购买行为也会产生明显影响。

2、社群体验对消费者的作用

Schouten等人(2007)认为与没有加入品牌社群的消费者相比,加入品牌社群并获得非凡体验的消费者与产品、品牌、公司及其他同类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可以产生强烈的社群认同和社群意识,进而会提高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度。

Schouten等(2007)研究发现,消费者从品牌社群中获得的独特体验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社群活动的态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在品牌社群中。会有各种仪式,并经常举办诸多活动如游戏、竞赛和培训等。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甚至可以使人达到一种完全沉浸于其中的状态,使消费者获得了深刻的体验。

3、品牌社群与顾客满意的关系

McAlexander等人(2003)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探究品牌社群、品牌关系、顾客满意和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作用。

满意对体验较少的消费者的忠诚有正面影响,而对体验丰富的消费者则没有明显影响。无论是体验较少的消费者还是体验丰富的消费者,品牌社群对其满意和忠诚都有正面影响。对于体验较少的消费者来说,满意相对于品牌社群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而对于体验丰富的消费者来说,则不具有明显地调节作用。最后,他们认为品牌社群将取代满意而成为顾客忠诚的主要驱动因素。

Shang等(2006)发现,消费者若能从论坛中获取丰富有用的产品功能、性能等方面的信息,往往就会对品牌更加忠诚,满意度更高。

5、社群认同对消费者的影响

Hickman(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形象的社会认同度会影响其对品牌社群的偏爱度,同时社会对品牌社群认同度高也会导致社群成员对品牌个性中的能力和热情维度呈现更高程度的偏爱,此类偏爱的形成会增强消费者对竞争品牌的抵制,因而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Algesheimer等人(2005)认为,消费者的品牌社群认同可以带来正面效应,如对产品和品牌的更加热爱。消费者发自内心的想和其他社群成员在一起。相互影响和合作,包括相互帮助、参与集体活动、宣传及增强其价值等活动。

消费者对品牌社群的认同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要素。认知要素是一个分类过程,指自我感知到与社群成员的一致性及与非社群成员的区别,这反映了品牌社群的共同意识;情感要素指对社群的情感投入,社会心理学家称为对社群的情感承诺。这样品牌社群认同就意味着消费者对社群规范、传统、仪式和目标的认可。

5、社群意识对消费者的作用

McAlexander等(2003)表明顾客忠诚度受品牌社群意识影响。

金立印(2007)则通过对虚拟品牌社群的研究发现,其财务、社交、信息和娱乐四种价值对于社群成员社群意识的形成和强化以及社群忠诚度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而,社群意识越强的成员,其社群忠诚度越高,越倾向于保护其忠诚的品牌,同时对其他竞争品牌也表现出较明显的抵制倾向。

四、品牌社群营销策略

1、建立共同品牌价值观

薛海波(2007)认为,当今企业要想在产品功能上寻求差异化已是相当不易,而在价值观、情感等方面形成差异化将是企业竞争的上好策略。

吕荣胜、原伟和杨强(2007)提出企业应当着手从努力培养和发现消费者共同的价值观,寻找属于品牌的核心消费者以及构建围绕品牌的消费者关系系统三个方血来经营品牌社群。

2、提升品牌关联性

Schouten(2007)品牌社区有助于增强顾客的忠诚度,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提升虚拟社区与产品品牌的关联性、强化社区意识、将虚拟品牌社区融入企业的品牌价值链。

3、社区口碑营销策略

Gilly (1998)关于产品口碑信息对搜寻者的影响效果研究中,得出结论,信息接收者本身的特性如口碑偏好和信息对接收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正相关。

McAlexander等(2002)认为社群成员形成顾客满意原则对产品的正面评价。

Jupiter Research(2009)社区成员的互动行为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网络口碑效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话题营销、培养社区意见领袖、设立社区营销专员,引导消费者舆论,引领消费观念。

4、加强社群参与行为

Woo&Chang(2003)的研究表明,仅仅提供服务和信息并不足以使得顾客对提供网络服务的公司保持忠诚,必须使他们能够与其他顾客互相联系,持续交流互动,创造彼此信任的氛围才能够提高忠诚。

Bock(2005)互惠关系对知识分享态度有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知识分享意愿有正向影响。

很多研究认为,社区意识(Hars&Ou,2002;Yoo,Suh&Lee,2002)和社会认同(Dholakia 2004)能加强虚拟社区成员的贡献和参与行为。

5、品牌社区技术改进

Jarvenpaa&Staples(2000)认为友好的系统界面能加强信息分享,减少分享的心理成本。 Preece(2001)提出在线社区有用性的四个维度,包括对话和社会交互知识(支持交流的提示和反馈)、信息设计(易读,易理解)、导航(容易寻找到需要的,易用)和可进入性(下载速度、反应时间)。

Hsu,Ju,Yen&Chang(2007)将个体和环境两个视角结合,研究专业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行为,建立了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信任的环境因素显著影响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行为。

五、未来展望

1、品牌社群形成机理的完善

对虚拟品牌社区中的社区关系深入研究,例如社区信任、社区满意、口碑传播、社区成员关系持续意向对品牌相关因素的影响等

在品牌社群形成机理问题上,尽管现有文献已探讨了信息价值、社会认同、品牌体验、种族或文化差异等影响品牌社群形成的因素,但仍不够全面,如品牌个性、品类特征等因素尚没得到考虑。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虚拟网络中的品牌社群和现实生活中的品牌社群在形成机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按定性分析,两种社群的平台不同,影响因素也有可能不同,不过尚需进行实证研究。此外,从综合的角度来看,至今尚缺少一个整合的品牌社群形成机理模型来完整地描述品牌社群的形成过程,现有研究都只考察了若干独立变量对品牌社群形成的驱动作用。整合的模型应既能从理论上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合力以及相互关系,又能直接指导企业创建品牌社群的实践。

2、品牌社群关系的测量

品牌社群关系的问题上,目前的研究还相对初级,具体表现为:Muniz等的消费者关系模型还没有提出可以测量的维度;McAlexander等尽管测量了核心消费者与营销者、产品、品牌、其他消费者的关系,但他们只是将四组关系作为四个单维的概念,而没有为每个侧面的关系分别设计若干测量维度。事实上,每一组关系都应该通过几个维度来测量,这样不仅有利于更详细地掌握品牌社群的关系质量,而且也能为企业创建各个层面的品牌社群关系指明方向。

3、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虚拟品牌社区的分类研究

4、研究品牌社群影响对除了忠诚度这一变量的其他变量的作用,如对品牌延伸、品牌资产、品牌个性等变量的影响,以丰富品牌社群的作用机理理论。

虚拟社群的定义

虚拟社群分类

第13篇:社群营销项目计划书

组织名称: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时间:2018年11月6日

社群营销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概述

社群营销是在网络社区营销及社会化媒体营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户连接及交流更为紧密的网络营销方式。网络社群营销的方式,主要通过连接、沟通等方式实现用户价值,营销方式人性化,不仅受用户欢迎,还可能成为继续传播者。 1.产生背景

网络社群的概念是由于WEB2.0的发展以及社交网络的应用才逐步流行起来的。从SNS发展的时间上推测,网络社群的概念大约出现在2006年前后,社群经济、分享经济等概念也是在同样的背景下逐渐被认识的,可见社群是以社交化为基础。 2.开展条件

建立和运营网络社群的条件包括:人力和资金、内容和服务、时间和耐心、产品及营销模式等。其运营模式和流程,与一般的SNS营

销并无原则性差别,但对沟通和服务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通过社交网络实现“内容营销”。 3.网络社群营销

是基于圈子、人脉、六度空间概念而产生的营销模式。通过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将一个兴趣圈打造成为消费家园,如猫扑专门为七喜建立了一个品牌Club,将喜爱七喜品牌且具有相同爱好的网友聚集在七喜Club里,而且使FIDO这个七喜独有的虚拟形象在网友里得到了最大化的延伸。网络社群营销是一个口碑传播的过程。通过一些元素引起口碑,汇聚人群,口碑再扩散,......,周而复始。 4.个人或群体

透过群聚网友的网络服务,来与目标顾客群创造长期沟通管道的社会化过程。简单地说,社群营销(Social Media Marketing)需要透过一个能够群聚网友的网络服务来经营。这个网络服务早期可能是BBS、论坛、一直到近期的博客、噗浪或者Facebook。由于这些网络服务具有互动性,因此,能够让网友在一个平台上,彼此沟通与交流。

不过,这些网络服务也有演进的过程,从早期类似大礼堂式群聚的方式(如BBS、论坛),渐渐地趋近于个人化专属空间(如微信、博客、噗浪以及Facebook)。也由于越趋的个人化,网友彼此的系

结型态也由然改变,从早期大家都是某个站的会员开始,一直到现在彼此可以拥有各自的交友空间,你可以是对方的朋友、甚至粉丝。

而个人或群体(当然包括企业)可以运用这样子的网络服务,来与目标顾客群来往、沟通与认识彼此。在此所指的目标顾客群,是需要依您的营销目标而有所不同的。

许多企业主所产生的头一个疑问是:社群营销(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成效该如何评估?或者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该如何订定?我的建议是:可以从社群的组成结构与规模来衡量。

简单地说,就是有触及到营销目标所需的目标顾客群。当然,社群的规模也是一个问题。假若社群人数过少,诚然地说,要发挥多少效果都是骗人的。是故,以一个国内中型企业来说,朋友数或粉丝数在5,000至8,000人是必要的。至于中大型企业,我建议需冲高至15,000人以上。

在拥有这些目标顾客群之后,就能开始创造长期的沟通管道。当然,沟通绝对不是信息技术层次的问题,而是社会层次的问题。在真实世界中想的出来的状况,几乎在虚拟世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是,从真实世界的言语的沟通,变成了虚拟世界的文字沟通。

在这个长期沟通的过程中,可依循“正面、分享与利他”三大社群经营要项来运作。简单地说,不批评他人、多传递正面讯息、分享有用的信息、并且以对他人好的心为出发点。如佛家所言:万物唯心

造。每一个社群如同一个小世界,您给予什么样的能量,就会幻化出什么样的情境。当然,就总体来看,正面、良善与为他人着想的氛围是大部份的人所能接受的价值观。

最后,您一定会发现,这个定义中从未提到『销售』这件事。如同最早所言,营销的概念已在改变,在社群营销的概念中,重点在于联系与沟通。如同真实世界的人脉经营一般,透过在线的联系与沟通,能够为个人或企业累积更多顾客资本,进而为个人或企业产生未来的潜在绩效。

二、项目内容

1、立项依据

根据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目前在很多行业里边找不到增量市场的新模式。老方法效用低,新的方法比较难以落地,迷茫期待中。那么社群为什么适合大多数企业呢?社群营销:前期是工具,中期是方法,后期是体系;老企业做深化,前期是增量,中期是平衡,后期是方向。社群的定义就是产品或者服务,通过社会力量的推动群体的成功。

社群营销中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多数对社群的理解错了,认为社群就是微信群。目前做得好的,基本上已经理解社群的概念。

第二、他们懂得了互联网先机,但是目前的问题就是不懂行业属性。现在有很多做的比较好的,特别是酒行业的社群,又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在第一个阶段取得成功,而第二个阶段就没有再次成功呢?就是他们懂社群,懂消费者,但是不太懂行业,因为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属性的。

第三、没有构建社群营销的体系,比如从思想,从方法,从工具上没有形成一套体系。

第四、对社群营销体系的构建的路径来讲,就是叫道、法、术、器、具。特别是最近参加的几次活动,企业不仅仅在卖产品,也不仅仅在卖品牌,而是在出售他的价值观,这也是社群之道。这是一个社群立足之源,你的根本是生存的之道,社群之道。但是如果我们这样的组织,对消费者也好,对身边的人如果没有好处的话,那这样的社群是走不远的。法,就是说你掌握了一个社群组织对别人有好处,但是你如果没有定位,没有原则的话,那社群发展之路也比较难,社群也有自己的原则,把这个社群之法看成社群的发展之路。有了价值又有了原则,根本就在于方法论,这是社群的之根,社群的根基。如果没有一套方法论,社群也很难做好。第四气势为武器,就是社群营销之力。如果我们有方法论,借助武器,比如开发粉丝的武器,整合粉丝的武器等等,这是社群营销的之立,可以出现很大的威力。最后一个具,就是工具的意思。工具都比较容易理解。我们身边现在有很多工具,比如微信支付工具、荔枝微课、三节课、千聊、微友助手等等,这些对于我们社群的发展速度都会有帮

助。

5.项目意义

就项目对产业的进步、或其商业、公益价值等进行阐述。 互联网学习型社群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五点:

1、群成员之间信息不畅,沟通成本高

这几乎是所有社群存在的问题。导致沟通效率低,所以导致你无法立马找到你要找的人。

2、社群运营缺乏体系化

有的社群活跃度很高,那是因为群主本身有点威望,而且愿意花很多的精力去打理,建立一个社群如果想形成一定规模,就必须体系化,有一套自运行、可复制的机制。

3、缺乏激励机制

一个优质的社群离不开三个要素:好的激励制度、内容创造者、优质群管理者。目前基本上所有社群的内容创造者都是社群组织者,群成员输出的优质内容零零星星,所以根本转不起来。以为能给别人创造的价值很多时候都是别人不屑的。所以得针对内容创造者、群管理者、活动发起者、其他群成员画清楚一个价值闭环,给做出贡献的人足够诱惑的激励,让大家有互动、做出贡献的积极性。

4、缺乏一个高效的沟通方式

微信群聊天一个很大的毛病在于很难深度交流。因为没法一下子把问题的场景、细节、诉求全部描述出来,所以对方理解的就很成问题。如果对方再没有追问细节的习惯,很容易就现有的内容断章取义。如果追问细节,那么沟通起来就会没完没了。

由于这种低效的沟通方式,以及缺乏很好的组织性,所以一些有货的人就不会在群里面活跃。牛人思维就是追求效率,由于群沟通很低,所以自然就不愿意在社群里面浪费时间。如果群里面有他们需要的内容,并且不会浪费太多时间,我想他们还是很愿意在群内分享。

5、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注定无法调动大家积极性

很多社群天天喊着社群是去中心化的,实际上还是服务于个人的利益。以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但是实际上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活跃度。

社群商业价值及公益价值

1.可以在社群里面看到精彩分享,解决工作问题,开拓思维,真正的熟悉社群里面的每个人,彼此产生连接。

2.超高的沟通效率,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成本很低(工作繁忙人的最爱)。

3.有足够诱惑的激励制度让所有人可以参与创造价值,激活每个人对金融、财经相关人群。

4.制度可以自运行,可复制。

5.真正的实现去中心化,社群绝对不以个人利益服务。对于企业家而言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社群对于企业的意义到底在哪里;2.社群到底该如何去做。

社群对于企业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企业发展的现状: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营销推广一直以来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如今企业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户的忠诚度也越来越低,因为同质化的产品扎堆出现用户可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多了。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他们没有品牌优势,花了大代价打广告好不容易刚弄出点声音,立马就被海量信息淹没掉。

社群本质就是一个低成本高信任的营销工具

包括电商、百度搜索、广告等传统渠道的流量红利已经一去不复返。而社群是企业与用户沟通连接的最短路径,也是最廉价路径。央

视可以出现e租宝、成龙可以代言霸王防脱、淘宝可以刷单、百度到处都是莆田系,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圈子推荐而非明星代言。

互联网降低了信息流通成本,而社群极大的降低了信任成本。社群本质上就是打造了一个低成本高信任的营销推广工具。

企业营销的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社群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用户的服务品质,可以说是一件真正双赢的事情。

社群让企业构建竞争壁垒,让价值战、抄袭不再是威胁 企业还可以通过打造社群构建很强的竞争壁垒。以往竞争的主要维度就是产品维度和价格维度,而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低。

通过构建社群打造圈层,企业让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之间保持着极强的粘性。让用户的社交关系进行沉淀并且与商品属性进行了捆绑融合,最后他们的社交关系迁移成本也将变得极高。

不像打车、团购、直播这类平台性的公司通过资本打补贴战直接耗死竞争对手最后一家独大。社群真正可以让中小企业安稳吃饭,安稳做事,不是简简单单用资本、用跟风抄袭手段就可以把他们给吞并。

社群对于企业的意义总结起来如下: 知道自己的用户在哪儿,并且可以随时互动

用最小的代价进行品牌推广传播 用最低的成本服务好用户

最快速的搜集用户的反馈、便于用户的维护以及产品的迭代升级 挖掘出更大的衍生价值

价格战以及产品同质化将不再是最大的威胁

社群可以零成本打造一个分享型的氛围,提高整体凝聚力、战斗力

6.项目内容及目标

描述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所预期达成的目标。

7.项目可行性分析

分析项目的市场状况、建设背景、经营现状、前景预测等。

8.项目方案

介绍一下完成项目所将采取的方法或方案。

二、项目团队

介绍项目团队的人员构成、业务背景以及职能分工。

三、项目进度规划

将项目拆解为若干里程碑事件,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节点。

四、项目预算

介绍项目的资金预算及资金安排。

第14篇:社群培力训练营报名表

社群培力训练营报名表

请将填写完整的报名表以附件形式发送至(wangruiamy@foxmail.com);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153 9651 6726 (王瑞);

基本信息:

*真实姓名

*性别

*年龄

*残障类别/等级

*现居城市

*学历/专业

*您以什么身份来参会?A、个人 B、非个人(所在组织、机构或单位名称: )

*您需要什么特殊辅助(如坡道、翻译等)?

联系方式:

*手机固定电话 :

*E-mail:

*QQ:

*新浪微博:

*微信:

参会调查:

*

1、你最关注残障群体哪方面的问题: ( )可多选

A、平等就业 B、受教育权 C、无障碍

D、平等人格权益 E、康复和医疗 F、福利优惠

G、其他(请填写)

*

2、以下哪些是您和您所在组织最需要了解和提高的内容: ( )

A、深入了解和学习《残疾人权利公约》

B、了解与残障人相关的公共政策,并学习常用的倡导方法

C、小额项目的申请和运作管理

D、联络和使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

E、残障自组织能力建设

F、其他(请填写)

*

3、简单介绍您及您所在组织的公益或志愿经历,以及您和贵组织期望以后为残障事业做什么。(300字以内)

*

4、简单介绍您对残障或残障人的理解。(200字以内)

*

5、在训练营期间你愿意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A、会议主持人(半天) B、讨论小组组长 C、小组讨论发言代表 D、暖场活动 E、茶点发放 F、签到统计 G、协助别人的志愿者

第15篇:微信社群整合营销方案

微信社群整合营销方案

一、整合的必要性:

当前**的和微信社群太多、太散、太乱,各社群之间成员重复,缺乏科学分类和合理管控,社群建设目的不明,运营不良,没有沾性,无法转化与实现价值。为解决社群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运用资源,合理使用人力,明确建群目的,提高社群社会与经济效益,整合是在必然!

二、参与整合的对象

微信***、***帮、****群、***团队、*****群等220个

三、整合的基本做法

1、组建一个团队:成立社群整合委员会,由各群群主及其主要成员组成,具体研究、实施整合的方案

2、统一一个品牌:打破当前群名不一,五花八门的现状,统一设置一个大群,进行科学命名。统一品牌形象,塑造吉安最大商业社群。

3、树立一个目标:以建设全****最大最完善最富有商业资源的社群为终极目标,打造本土互联网威信架构的商业帝国。

4、培植一种理念:同道、同利、同好,确立微信这一商业平台,构筑新型商业业态。

5、完善一套运营机制:在建群、吸粉、养粉、促粉、变现等各个环节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规范,培养造就一支专业运营队伍。

四、整合的时间计划

1、20**年一季度完成整合与股份改造

2、20**年二季度完成运营团队打造与初步社群构建

3、20**年三季度实施正式社群运营

4、20**年四季度体现社群社会与经济效益

五、整合后基本运营思路

1、实现社群的按功能分类:明确定义我们整合的目的在于商业化运作,终极目的是为了赚钱。

2、社群按功能定位可以划分为:产品商户群、企业管理群、服务商户群、职业群、爱好群、专门消费者群等。

3、通过建立微信商学院,培训造就一批专业性强的群主和群秘,担负起社群的构建与运维职责。

4、对社群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股份制顶层设计,从利益机制上解决投入和参与积极性的问题。

5、整理公司化运营,具体群可以团队运营。群与群之间展开竞赛和商业活动PK。

6、公司总部建立战略管理、运营督导、活动策划、市场营销四个指导、协调和监督部门,分工协作做好各个社群的管理和运营。

7、制定全面可行的整体运营规划,尤其是商业化运作规划,初步确定主要商业运作的产品为农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两大类。

8、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有钱的出钱,有力地出力,有资源的贡献资源。投入与风险相匹配。

六、整合后社群发展目标

1、社群发展数量:20**年300个,平均每个300人,培植有效粉丝3万人以上。20**年500个,平均每个400人,培植有效粉丝6万左右。20**年500个,平均每个400人以上,培植粉丝10万以上。

2、社群活动数量:平均每年每个社群活动数不低于6次,整体活动不少于3次。活动支持企业和个人不低于200家、人。

3、商业收益:第一年确保每个社群每人消费200元,总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第二年确保每人消费500元,总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第三年确保每人消费600元,总营业额达到6000万元。

七、效益分析

1、第一年股份筹资完成200万元,建设10人专职团队。人力开支每年60万元,运营费用40万元,共计100万元。商业收益按20%毛利率计算,获利100万元。各种商业活动赞助和广告收益20万元,激励群主和群秘。基本上收支平衡,没有分红收益。

2、第二年专职团队人数增加到20人。人力开支每年120万元,运营费用80万元,共计200万元。商业收益按15%毛利率计算,获利450万元。各种商业活动赞助和广告收益50万元,激励群主和群秘。收支相抵盈余超过200万元,股东可以实现100%回报。考虑到发展需要分红50%。

3、第三年专职团队人数增加到30人。人力开支每年180万元,运营费用120万元,共计300万元。商业收益按15%毛利率计算,获利900万元。各种商业活动赞助和广告收益100万元,激励群主和群秘。收支相抵盈余超过600万元,股东可以实现每一元原始股分红3元。全部收回投资,并获取回报200%。

八、风险分析

1、股份筹资风险:需要股东有足够认识并坚定承担,主要是原始资金能否顺利筹集到位。

2、社群运营风险:能否建立精干有效的运营团队,并卓越有效的工作,计划目标都得以完成,非要得以有效控制。

3、产品收益风险:选择时机和质量保障,毛利率保障,销售额保障

4、群员有效性风险:取决于第二项风险的控制。

5、政策法律风险:不遇到国家政策和法律问题的意外冲击。

●考虑到上述风险的存在,要求原始股筹集资金必须保持两年的运营费用。

第16篇:读《社群主义及其批判者》

读《社群主义及其批判者》

——社工091班

葛士超(10090995)

《社群主义及其批判者》一书采用采用了“非主流”的对话体形式行文,作者在场景、对话以及注释的设置轻松并非枯涩的表达形式,别出心裁之外更增添了我对社群主义以及共同体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都属于各种相互依存的重叠的社群;如果置身这些社群之外,人类就不能长久生存,个人自由也不能长久维护。”以此引言,强调了社群的社会地位以及其重要性。社群的概念在政治思想中并不陌生。事实上,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社群是普遍存在的既有层次上的分布平行的存在,而且社群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是可以相互渗透的。社群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的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政治思潮之一,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新集体主义。

第一幕铺张开来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社群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作理解与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而是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社群主义如此和自由主义关系扯不清,也与社群主义是在批判自由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有着必要的关系。这种批判是在辩证意义上的否定而非全盘的否定。此外,我们也可以从社群的特性中看出,社群主义是要告诉我们应该在支持群体利益的集体上保障个人追求的实现。这一幕从菲利普在法国用餐习惯的不适应开始,引出特定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的观点,并进一步引述出自由主义的难以实现,以及社群作为人的外在背景对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等深刻影响。关于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就本质而言,社群主义并不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如果说它们有那些共同点的话,那么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自由主义的批评。但他们各自批评的角度与各自的建设性方案都有明显不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方法论上,另一方面是在规范性学说上。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挑战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

社群对社会运作的各个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第一幕之后的各幕分别探讨各种类型的社群对个人的影响,这些构成性的社群包括地区性社群、记忆型社群以及心理性社群,人们在这些社群当中产生不同的归属感,尽管存在差别,但人们在其中都会受到社群的深刻影响。这些内容都涉及社群主义的本体论部分,这是探讨社群主义的基础理论。作者接下来还对其观点进行了具体事例的论证,比如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此外可此看出,社群主义者重复历史上自由主义的批评者重复过无数次的观念:人是社会的人,理解人的行为的惟一方法是将个人置于他所在的社会、文化与历史环境中。这就是说,为了讨论个人,必须首先考察个人所处的社群以及个人之间的共同关系。另外,个人主义的前提产生了道德上消极的后果,产生了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削弱了维系社会健康存在的社群纽带。书中也对此提出了针对人存在脱离社群、否认社群对人的塑造作用的观点。

接下来作者从一些形象的或者实在的角度对社群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论述了民族主义的问题,相对于一般认为社群是一个地方小团体的观点,作者还指出民族社群的存在,指出虽然阶级利益的冲突常会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但在民族矛盾出现的时候,阶级矛盾会让位给后者,这恐怕也是被中国近现代史所证实 的。随后作者还探讨了语言、同性恋和家庭在社群中的作用。就语言而言,它可以构成人们思维内容的表达,语言可以被理解为塑造人们社群意识的手段,也即 语言的内容可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进而还可以看出行为对塑造人们性格的影响。这可以从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书中还涉及了一个敏感的群体,那就是同性恋群体。同性恋群体可以看成是特殊的社群,他们也有自己的共性和内在共同认知,这还可以跟书中后面附录提到的主张女权主义的群体一道看成是特殊的社群。另外,家庭是作为心理性社群的最集中表现而存在的,代表作者说话的安阐述了她的家庭观,强调对家庭成员的认同和关爱。可见,社群对道德观念、政治领域或者社会的各种分支群体或社会设置都有明显且具对应性的影响。

此外,我在其他文章中也看到了社群主义关于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论述,对人类关系模式的多样性与社会正义原则适用范围、以社会物品多样性为基础的多元主义分配正义论和复合平等观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它将正义问题的哲学分析与社会政策联系起来,不仅深化了对分配正义的认识,为当代社会分配的复杂性和可能的对策思考,提供了有重要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论证。对我们澄清以社会福利的实施为目的的社会政策研究中存在的价值观与方法论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就更能说明社群的社会影响力。

我个人认为,书中同时提出了一些先进且符合时代潮流的观点,比如对女权主义的维护,让社会接受并认同同性结婚等观点。其中这也是对女权主义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对一些特殊群体提出了保护性的建议,并从一些角度呼吁并提出具体做法引领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当然,社群主义的理论也并非完善。这是我们肯定社群主义社会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应该认识到的。

第17篇:三月份社群研讨活动总结

研讨案例如下:

在一次篮球比赛练习时,A同学不小心碰到了B同学,于是两个人争执起来。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练习,我把他俩儿叫出来想单独解决,但是B同学转身就走到了休息椅旁坐下,对我的话不予理睬。当时我的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了,觉得他这是在同学们面前公开向我挑衅,觉得很没面子,心想一会儿我饶不了你。这时另一名打架的同学忙说:老师,您别生气,我们闹着玩的,我们不打了,让我们再玩会儿吧。于是,我又重新组织其他同学继续进行比赛,同时脑子里面也不断的想着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下课后,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请大家各抒己见。

结合我们学校班主任老师研究讨论,我们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会碰到类似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科学地处理这种情况,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会采取多种方式措施化解矛盾.

孙丽娟: 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多数采取的是冷处理的办法。发生矛盾是他们很激动,当时解决问题我觉得效果不会太好,我会等他们冷静之后,把他们叫过来,先问清楚原因,然后帮他们分析,彼此做的不对的地方。然后让他们都消消气,彼此握手言和。我班的男生比较喜欢打篮球,而且打得也比较好,彼此配合时有时也会发生矛盾,他们几个平时的关系特别好,但是也容易产生分歧,意见不统一,有时也比较冲动,我会找他们好好的谈一谈,先问他们平时的关系好不好,他们都承认很好的,慢慢的他们会发现自己做的不对,彼此道歉,和好,甚至比以前还好。篮球场上依然会看见他们矫健的身影,他们彼此更加宽容与默契了。我们班级也成为了更加团结的班级。

宋晓明:每个人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我是那名教师,我会选择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来和那个学生单独谈话。天时,我认为最好不在发生事情的当天,我会告诉那个学生明天我再和他谈。这样让他有个思考的空间。如果当时马上处理,学生的情绪很可能不稳定,听不进去你的话。地利,就是选一个适应的环境,最好是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因为有的学生在其他老师面前不愿意敞开心扉。人和,是最主要的环节,主要是教师本身。讲道理谁都会,其实有的学生都知道你要说什么。所以我会先让他知道我当时没处理他的原因是不想让他没有面子。其实是给了他一个机会。这样学生自然会感觉亏欠老师。下面的谈话就会顺利了。再让他认识问题的所在,教他如何让处理此类问题。让学生感觉你始终是为他着想。学生感激你事情就好办了。

姚宏超: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作为调节员,被选为调解人的学生最初在解决冲突以及谈判技巧方面往往缺乏经验,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培训方法包括:讲解同伴调解的概念、同伴调解员的责任和一般方法,教师应该明确告知调解员的权限以及为当事人保密的义务;还要告诉学生,同伴调解过程是一种双方当事人主动妥协商谈的过程,而不是调解人判决的过程。

对B同学教师可以找一个单独的环境与他进行交流,以情感人,对学生来说他会更愿意与教师接近,对以后他也愿意与教师交流。

田薇:有个性的孩子往往也比较有人性、讲义气。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一味的强制镇压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我选择在课下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晓之以情。我会告诉他,刚才我已经很生气,但我压了自己的火气,也放下了自己身为教师的尊严,只为了在同学面前给他留下足够的面子,让他首先记下老师这份情意。

动之以理。告诉他人与人交往是相互的,如果他不能尊重别人自然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今后他还是不能学会尊重老师,如果他把我的宽容当成了纵容,那么下次我也同样不会宽容他。

凡是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这个孩子只是一时之气,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但如果这个孩子一向不尊重老师,一向喜欢在同学面前卖弄自己所谓的威严,那么也必须让他懂得,不能尊重别人,也就得不到尊重和谅解。

严和爱是有尺度的,当我们能处理好这个尺度时,我想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立琰: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见此类情景,学生出现情绪化的偏执甚至是对立情绪。虽然我们能理解学生的心理,明白这是一种心志不成熟的表现,但是我们决不能纵容学生这种情绪的增长膨胀,因为我们是教育者,就要纠正错误的行为,偏激的思想和不健康的心理。我先分析一下B 同学的行为动机,他认为自己是无过错方,为什么老师还要让自己和犯错误的同学一起出来接受批评,心理不服气所以用行动表示抗议。这位B 同学形成的心理暗示就是是A 碰的我,我没有错误 ,所以就理直气壮不愿意接受教育。我要说服教育他的出发点就是要让他明白,不是没有错误就可以理直气壮,不顾及地点、场合和对象,他的这种思想就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太偏激狭隘,要学会宽容和换位思考。但是开始谈话时,我会注意节奏,循序渐进,通情达理的为他分析讲解。首先我自己要冷静下来,不要因为学生的一时莽撞而一味斥责;然后我会表示理解地肯定他,承认事件的起因不是他的过错;但是要指出他有错误的地方,和A 争执影响别人训练是处理方法不当,自己又形成一种不正确的心理暗示更是偏激狭隘的表现,才会导致更过激的行为,不接受老师的教育;最后在语重心长的告诉他怎样处理同学之间甚至是人际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学会宽容、友善,其实人们的行为就像一粒种子,你播种善良、宽容、友善的种子,得到就是他们的果实。

刘新宝:班上的同学之间相处,难免有摩擦,但这个摩擦一般的情况下只是一个火花就没有了,但有时,个别的火花就能燃起大火。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我想每个老师都知道这些学生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时常表现为面红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气。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不仅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很可能让学生的情绪更加激动和恶劣,而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在此时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等学生的情绪安定下来之后,我就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了。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解释他们争执的原因时,往往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行为找开脱的借口,所以在解释事件时会有所偏颇和失真。如果双方同学所说事实不一致,我就再找目睹整个事件的同学来了解事实的真相,得出较一致的说法,以此为我处理打架事件作好公正的准备。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我会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进行表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学生的错误如同小树身上的偏枝斜枝,园丁的职责之一就是修剪它;唯其如此,方有望造就参天大树。因此该批评时就批评,绝不心软。当然,教师要善于批评教育打架的学生,更要直面指出并批评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同时,我想教师应尊重学生,和颜悦色,婉转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这种态度比直接训斥,挖苦学生更能让学生接受。我们对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照>,分析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违反了校纪校规以及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并提醒学生以此为戒,不要再犯。

孔凡奇: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B同学绝对对该老师有抵触情绪.他认为,即使老师处理此事,也会偏向A同学,不会公平处理,而是让自己难堪.

作为学校的班主任,能够正确的认识因管理班级而引发的师生矛盾,应是其干好班主任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班级管理中产生的师生矛盾呢?如何化解师生矛盾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担任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得出以下体会:

一.承认班级管理中师生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谐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真的实现和谐,的确很难.一个班级好几十号人,每个人都具有和他人不同的品性,因而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教师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却不能保证人人都满意,进而产生师生矛盾.这只是矛盾产生的途径之一.

二.教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人常说五个手指也伸不一般长,丰收之年还有秕子,因此处理问题前就需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成年人还会犯错误呢.只要把握一个度就可以了。

三.千万不要冲动。一旦发生了问题,教师首先要冷静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环境氛围适当进行调控。一旦冲动,其后果不堪设想.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女老师因生气对一个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就你这智商?还能学好什么?我要是你,早都从楼上跳下去了!结果这学生也真是犟,打开窗户,从楼上就跳了下去.当时这位女老师吓得脸煞白.后来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四.平时和学生拉近距离,多找学生谈心,切实发现学生有什么困难,并想法帮助解决。增强爱心,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惯。发挥一些差生的优点,培养其集体荣誉感。保持和差生家长的联系,最大限度的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关注。

李春兰:对于此次事件,我准备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班级管理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常规的处理方法是班主任法官式的调查事实、了解真相,然后晓之以理,然后动之以情,谁对谁错,泾渭分明。但是,仅仅是为了化解矛盾,这样的管理缺少深度和力度 ,因为这次矛盾解决了,下次同样的或类似的矛盾还可能会出现。

根本的症结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里缺少一种自我反省的品质。他们在矛盾出现的时候,一味地替自己找理由,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群体活动中,出现危机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这是心理本能反应,无可厚非,但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就升格为品质问题。学生这种自我反省意识的缺乏正是其相互间矛盾、纠纷不断的根源,而一但培养了这种品质,就等于学生从根本上积累了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这正是我试图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所在。

对两位同学的争执我没有进行任何评价和判断,没有调查了解相关的事实。两位同学的争执毕竟本没有什么恶意,作为教师的我更没必要小题大做使矛盾升级,而且我相信,两位同学已经各自悟出了个中道理,化解了双方的争执。

王晓丽:在我们班主任每天处理的事情当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即经常会和学生发生一些矛盾。面对矛盾,我们要冷静的处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面案例中的B同学,他当时并不是有意顶撞老师,对老师不予理睬,他喜欢玩篮球,如果叫他出来解决,一定剩不下多少玩了,再说,自己是体育委员,要是批评也是先批评自己呀。揣摩一下他的心思我们作为教师的火也会小了很多。这时,我会冷静一下,在他的旁边坐下,然后不和他说话,观看场上的比赛,还时不时的指导场上的比赛。我相信,他作为体育委员,肯定会很惭愧,自己是领导者,还那么小气,怎么服众。

这时,我们在适时的说一些鼓励的话,如:看某某同学,怎么老失误呀,快上场帮他一下。并边说边拍拍他的肩膀,表示让他上场。他肯定会如获至宝,信心倍增。如果看到他又重新高兴的飞奔到赛场上,那师生之间的矛盾肯定已经化解了,而且,这个学生下课后也一定会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

所以,我们班主任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一定要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这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刘喜荣:通过阅读案例,如果我是在场的老师,我会马上来到这两位学生面前,对同学说:老师不总在你们面前讲,同学之间要互相忍让,学会互相理解,学会宽容。这一点小事还值得发生争执呢?这时老师应该起的作用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可以给这两位同学一点时间,让他们反思刚才的行为,对于同学B应该采取冷处理。

总之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化解矛盾,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学生自我消化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够学会化解矛盾,学会和同学和谐相处.

第18篇:1.社群的六大功能

1.社群的六大功能

我是米修来自美丽的鱼米之乡,湖南衡阳。呃,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福利多多干货群。哎也非常的感谢我们的群主和群管老师呢,为什么搭建一个?这么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在这个群里呢。和大家一起去学习成长和交流。我觉得我们这个群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你在老师这里学了多少干货。这重要的是你在这里认识多少朋友。那我们这个群里有很多好友那么都将有可能成为你的客户。你也可能成为你的活动我办。

所以呢我建议大家在我们这个群里相互之间去加好友去加乔夫动好不好?呃,一个事情最大的价值它不仅仅是干货最大价值是这个里面的资源。今天呢我给大家讲一个非常赚钱的一个主题,叫做社群六大功能。

我们的微销他赚钱呢其实只有三个常用手段,第一个呢叫做朋友圈营销。通过朋友圈去塑造自己,塑造产品,最后达到成交的目的.第二个呢叫做社区营销。通过微信社群的方式和微友互动,最后达到一个成家的目的?第三个呢叫做群发营销那。通过群发的方式和微友去互动,最后达到一个成家的目的?

嗯,那我认为呢朋友圈营销大概占百分之二十五。群发营销赚百分之二十五。喂。社群营销呢,至少转到营销比例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也就是说你的收入将有可能百分之五十是来自于社区营销。所以说今天的主题非常的重要,希望小伙伴能够,都来积极的互动。

那社群有六大功能,哪六大功能的第一个功能叫做吸粉。我们做微商以好或者是传统的店面转型为效益好。又或者是传统的企业老板转型为营销。不管怎样,记住一句话叫做得粉丝的的天下。你的粉丝量就决定了你的成交量。看一个人的粉丝量就知道他大概的收入有多少?我们看一个人赚不赚钱就看他的资源够不够丰富?就看他的粉丝量过不够多。那事情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锡粉渠道或者是途径。一个非常好的吸附平台和吸粉工具。

在这里呢我再次和大家强调一点就是赚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注重粉丝料住住你的粉丝量。很多微商不赚钱就是因为粉丝量不够,很多微相不赚钱就是因为优质粉丝不够多。为优质粉丝。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粉丝量就是你的粉丝基数太小,你的粉丝量太少。他是一个沉淀的过程。那如何在涉情当中去吸粉。非常简单。就是你要有很多事情,比如说我的通讯录里有一百个摄情。那我这个群就可以吸五个粉丝竟然的话。那么一个一百个事情就会有五百个粉丝对不对?

那我们如何在事情当中去吸粉呢。我们可以通过发红包的方式,呃比如说在红包标题上写着。加我送快速新闻笔记送什么什么成交笔记之类的?或者送什么体验装等等。这个呢叫做社情红包吸粉。我们也可以在微信社群当中发一个文案。今天加我有惊喜,今天加我。送大家粉丝今天加我送优质社群,今天加我送笔记今天加我送红包。今天加我送什么东西之类的?这个叫就叫做价值西粉。那这些吸粉的方式呢,都是通过社群的一个方式去实现的。那你的事情越多呢,那你的西服的就触到就会越多。我们把舍情可以叫做鱼塘里的鱼糖越多,那么你的鱼也就越多,对不对?

在这里呢,我再次和大家强调一点就是赚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注重粉丝量,你要注重你的粉丝量。很多微商不赚钱就是因为粉丝量不够,很多微相不赚钱就是因为优质粉丝不够多。为优质粉丝。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粉丝量就是你的粉丝基数太小,你的粉丝量太少。他是一个沉淀的过程。那如何在涉情当中去吸粉。非常简单。就是你要有很多社群,比如说我的通讯录里有一百个社群。那我这个群就可以吸五个粉丝竟然的话。那么一个一百个事情就会有五百个粉丝对不对?

所以如何去吸粉就是。第一个靠你的社群的量靠你的社群多少你的情越多,你的粉丝量就越多。第二个看你的社群的浮动。那是群六大功能的第二个功能就叫做浮动的功能。粉丝进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去微和微友互动,那如何去和粉丝互动呢。其实也只有三种方式。第一个,那就是朋友圈的浮动。 第二个叫社群的浮动,第三个叫群发的浮动。社群的浮动方式是非常非常好的。因为社群呢,这叫叫作一对多的互动。比如说我今天在我们这个群和大家分享那么就会有七八个人听到我的语音。我就可以和我就可以一个人和几把个人一起去浮动对不对?这个呢就叫做一对多的社群互动。

那我们为什么要去浮动浮动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呢叫做增加信任感。增加信任感就是增加粉丝的粘度和你姓。增强与粉丝之间的距离。那这就是第一个培养感情,因为成交。是靠关系,关系好就容易成交第二个呢就是。通过浮动让别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我能够为你去创造价值。那通过浮动就可以更好要去了解你了解你从事的行业以及你从所做的产品。通过浮动。就可以为成交打下一个基础,这就是一个好处。陈娇她有三个要素,第一个叫需求就要个叫幸运,第三个叫价格。

陈娇的三个要素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了就是信任,信任是怎么来的呢就是靠副动来的。在事情当中进行一对多的幅度。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群里面给大家去讲课分享价值,冯小纪念。这就是最好的培养粉丝互动方式。嗯,如果说你要把微商做好要有影响力。就要学会去分享价值分享你的经验最好的幅度就是福享价值。最好的幅度就是社群一对多的浮动。好啊大家记住社区的第二个功能就叫做浮动。

色情的六大功能之三呢叫做蚓由什么叫做蚓牛。就是把你的粉丝把你的微友从一个地方引流到另一个地方。嗯那社群那它就有一个引流的功能,比如说我可以在我们这个群发一个红包。红包的标题上面写着。今天的朋友圈和精彩也可以写今天朋友圈很奇怪。啊我今天朋友圈有帅哥我今天朋友圈有美女或者说我今天朋友圈有价值百万的文案。都。可以吸引到社旗的微友微友就会去你的朋友圈点再去看。把你的微信上设群里的微友。引流到你的朋友圈这个呢叫做蚓牛的功能。

如果说你引流的方案或引流的方式非常的特别非常的新奇。非常的有诱惑力。那是请你面的你的粉丝,你的微友又有可能为了看你的朋友圈加你为好友。这样是不是又可以去西峰呢?那这就是事情的第三个功能叫做蚓牛的功能。 第四个呢叫做成交社群的第四大功能叫做成交功能。呃许多微商大咖们老师们的成交呢,都是来自于微信社情。都喜欢在微信社群当中去做一对多的批量成交。那事情成交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个他是一对多的成交所以呢,他非常的怎么样?非常的快速非常的损失,省力。如果你一队一的曲阜东的话。那么复读一个人需要发五分钟十分钟,那么一百个就需要发一百分钟。嗯我把分钟甚至一千分钟对不对?

嗯,我只需要在社情当中去讲堂课。或者做一个招商费或者一个产品的促销活动。在社群当中,我就可以做一个一对一的批量成交。在社区里面成交不仅可以卖产品还可以招待你。

如果大家想系统的学习社群一对多批量成交的话。那大家呢可以拿到我们的微水商学院。如果说大家感兴趣的话,那那你呢就会有很多老师会系统的教大家。嗯。喂水公开大讲堂的课程的是定在每周一周四晚的八点钟开课。嗯,每月还有最后一周开展的新人训还有掌门视频直播的课程,每周一堂。啊!这是需要大家操多的就是下载掌门直播app进威水商学院社群。还有呢,就是会定期开展特训营的等高级课程,那你就会学习到。社群一对多批量成交。

我们很多小伙伴呢为什么不赚钱不是不赚钱的就是因为赚钱赚的太慢?一天开个一单两单对不对?那如果说我能学会了社区一对多批量成交的话就可以一天几十单甚至上百单。这个呢就是社旗一对多批量成交的好处,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学会舍取一对多批量成交好不好?啊这就是社情四大功能。第四大功能。呃事情第五个功能呢就叫作宣传广告。比如说我今天的分享是不是给大家分享的我们微水的商学院对不对?那么,是不是无形当中?把这个广告一去了进去,我是不是就做了很好的宣传对不对?

那我介意大家都要学会自己去开群自己去做群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说你在别人群里发广告发产品的信息。就会容易被别的群主踢掉姐干掉就对。如果说你自己开群发广告,不好意思就没人能够听你因为你是群主对不对。所以你要学会去开群去建群好不好?你就可以在群里去宣传你的产品宣传你的团队宣传你的公司。你的品牌,因为社群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工具。这个呢就叫做社群的第五个功能广告宣传功能。

呃,社群的第六大功能叫作培训的功能。呃比如说你找到一些代理,但他还不知道怎么去吸粉?不知道怎么去发圈?还不知道怎么去玩社群?嗯还是一个微商小白那你就可以在社区里去教她。

呃,现在呢你就可以把他们都集中到一个群里就像我现在这样子给他们讲课。阿嘉他们去吸粉加他们去发朋友圈教他们怎么去玩社群怎么去群发?这就是培训的功能。啊她也有分享的功能就是这个功能也是非常好,因为培训。也是一对多的培训,因为对外培训也是一种招商,他可以吸引人才。比如我们。阿薇上学,不知道为谁商学院的那个一菲老师讲课大家都会觉得一菲老师的课讲得不错。周都会想着跟着老师干对不对?

那第二个呢就叫做对内培训。那把她招到我的团队之后呢他的能力,我是不是可以?通过社群的方式去手把手的教他呢。这个就叫做对内培训。大家记住一点啊!赚小钱是靠自己赚大钱,靠团队。哎一个人要想有成功的事业,必须要有成功的团队。你要学会去培养团队学位去发展团队。还要学会去历练团队。让你的团队人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如果说你能打造一百人团队甚至千人团队万人团队那你一定是不会缺钱。你一定是一个大咖你的收入。一定会过万十万甚至百万都有可能。

假如你的团队基数很大,你的团队就会帮你去赚钱。哎一个团队就是你的一个系统对不对?所以记住。要学会培训你的团队学会做一个微信。分享是好不好?

啊这就是社群的六大功能。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一个叫做吸粉,第二个叫做互动,第三个叫做蚓牛,第四个叫做成交。第五个叫做宣传,第六个叫做培训。这六大功能呢,大家一定要把他去熟练地运用阿支持的力量在于运用。这是本身呢,他是不能创造财富,只有运用知识,他才能够去创造财富,所以呢。呃我在讲的。怎么使用怎么落地?大家来一定要去落实去做。那你的结果才会出来好不好?嗯那后续我们还会有更好的课程。阿菲风行分享给大家,希望呢大家都把这个群定制。我随时关注我们群的消息好不好?

社群六大功能之一:吸粉 社群六大功能之二:互动 社群六大功能之三:引流 社群六大功能之四:成交 社群六大功能之五:宣传 社群六大功能之六:培训

嗯那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些人的不赚钱,都是因为这个人的能量。嗯,一个人的能量高低就决定了他的财富。哦,一个人的能量又跟他的知识有关系,跟他的经验,能力有关系就对。那如果说你的能力。够不够狠?够强,那么就会有人跟你说做,如果能力不够强。那就没有人愿意跟你干所以说学习力才是你最重要的一个能量的来源。所以呢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很强的学习意识。而且现在学习非常方便,听语音就可以学得到对不对?那那今天我的风险的就暂时告一个段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愿今天所有听课的小我爸妈通过学习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呃最后去实现自己的财富和梦想。也感谢我们所有的老师们和群管们的辛苦付出,嗯谢谢大家,我是米修。哎感谢您的聆听。

第19篇:《动物的社群行为》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社群行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特点及其优越性,了解动物通讯的作用和动物“语言”的种类。

2.在阅读、思考和小组讨论中,在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和通讯作用的基础上,概括出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概念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寻找与观察身边的动物的社群行为,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通过提醒学生观察动物不要伤害动物,对学生进行善待生命、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前两节所学习的动物的攻击、防御、贮食和繁殖行为大体上可以看作动物的个体行为。但任何动物都不可能是绝对独居的,至少在生殖时要和异性接触。在此基础上,群居性社会动物才进化发展出来。本节课通过学习动物的群体特点和动物群体内通讯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许多动物营社群生活,如昆虫中的蚂蚁、蜜蜂,哺乳动物中的象、狮、鼠及各种灵长类。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本节没有给动物的社群行为下确切的定义,但社群行为的概念贯穿全课,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2.通过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进而理解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

由于书上介绍的白蚁是我国南方(广东、云南等地)热带的害虫,北方学生看不见;对于书上曾介绍的蜜蜂的组织,大部分城市的孩子没有养蜜蜂的经历,也很少有人亲眼见过;学生更难观察到鸟类或哺乳动物的社群行为,因此,学生对动物的群体组织缺乏感性认识。在对动物的群体组织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学生难于建立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建议教师尽可能加强直观教学,剪辑动物社群行为的录像片,或预备幻灯片、投影片、挂图等,让学生对动物的群体组织有感性的认识,尤其重视白蚁、狒狒群体组织的介绍,进而了解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节课的参考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通过小组代表汇报将观察或实验设计付诸行动的情况,教师进行讲评,复习动物的攻击、防御、贮食或繁殖行为。 2.引入新课:

播放有关动物社群行为的录像,或用幻灯片、投影片加教师的讲解引入新课。 3.阅读和思考: 先浏览课文。再慢而透彻地阅读课文。细读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相比较,将问题记下来。思考教师提出的思考题。 思考题:

①从我们身边能找到动物营社群生活的例子吗?

②为什么说“动物的群体生活不是同种动物简单地聚集在一起”? ③你注意观察或聆听过动物的“语言”吗?

④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动物的社群行为”吗?为什么? ⑤动物的社群行为对动物个体和种族有什么意义? ⑥思考“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4.小组讨论:

①在小组讨论时,先把自己在阅读课文时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进行讨论。请小组长记下来在组内已得到答案的问题和意见不统一的问题。

②讨论教师提出的思考题。欢迎各种不同的看法,欢迎争论。 ③讨论“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5.全班讨论:

①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同学发现了哪些问题,讨论的结果如何。将各组提出的问题列出来,并讲评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情况,表扬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

②小组代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讨论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全班进行争论。注意:有些问题不一定要有答案,或不一定有唯一的答案。

6.请一位同学对本课学习做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完成板书。 提醒学生继续实施观察计划或完成实验设计。 【板书设计】

第四节(节标题略)

一、群体的组织

举例:白蚁、狒狒(及学生所举出的例子)的群体生活。 特点:群体内的成员有明确的不同职能。

二、通讯

举例: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及学生所举出的例子)等。 作用:群体内个体之间交流信息。

三、动物的社群行为

概念: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

意义: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生活。 小资料

1.蚂蚁复杂的社群行为 ①蚂蚁的“牧业”活动。

蚂蚁保护蚜虫。它们用触角拍打蚜虫的尾部,使蚜虫放出汁液,供蚂蚁吸吮。有些蚂蚁居然会将蚜虫“驱赶”到植物的枝叶上,使蚜虫得到食物,从而能有充足的汁液供蚂蚁吸吮。这简直是蚂蚁在“放牧”。 ②蚂蚁的“农业”活动。

有些蚂蚁将树叶、动物的粪便等搬运到窝里,将其嚼碎铺平,使真菌在上面生长。蚂蚁以这些真菌为食,像蚂蚁在进行“农业”活动。 ③蚂蚁的“蓄奴”活动。

有些热带蚂蚁能将身体较小的其它种蚂蚁的蛹大量俘到本窝中,这些蛹化成蚂蚁以后,承担这一窝的采集食物、喂养幼蚁的工作,成了这一窝蚂蚁的“奴隶”。蚂蚁的这种活动,像在进行“蓄奴”活动。

2.动物集群中的优势等级

动物集群中常常存在着复杂的等级系统。每个动物所在的等级地位是在个体之间较量后,根据胜负、强弱而形成的。课文中介绍的“首领”狒狒即属于优势等级。

群居昆虫有优势等级现象。像蜜蜂一样,马蜂也是雌性居高位。每年春季,几只雌马蜂一同采集材料筑巢。在筑巢过程中,各雌蜂展开撕杀,战胜者取得最高级地位。其它雌蜂不再战斗,处于从属地位。

群居的鸟类也有优势等级现象。一群母鸡中,总有一只居于优势等级。它趾高气扬,霸道地啄击胆敢在它身边啄食的母鸡,被啄者不敢还击,急速逃跑。公鸡也按实力排出等级。公鸡一般不啄击母鸡。高等级的公鸡能优先与母鸡交配,等级越低,越无优势,甚至无机会交配。 居于从属地位的动物,一般都安于其地位,很少有离群、另立门户的现象。

第20篇:吴晓波演讲《社群经济》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

社群

吴晓波

以下为吴晓波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好!

很高兴来北京,刚才演讲的Dowson(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是2005年加入腾讯的,腾讯是2004年上市,那个时候腾讯还是以QQ为主的公司,然后他来了以后做了一个产品叫QQ空间。

我过去两年在写一本书叫做《腾讯传》,到现在还没有写完,太复杂了。现在,我得到一个福利,有一个5位数的QQ号。

我觉得社群是互联网送来的最好的服务。我们有了QQ以后,人开始摆脱真实的身份、地域的局限,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面重新构建你的朋友圈,重新设定你的身份,重新建立你的社交关系和商业关系,我觉得这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十几年里面带给中国一个最大的变化。

我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写作者, 1993年我开始成为一个财经类的专栏作家。长期以来,我有很多的读者,但是我从来不知道读者在哪里,我就给报纸写专栏,给杂志写专栏,给新闻门户写专栏,然后每年写书,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我的读者在哪里,根本找不到他们。

去年我想了很长时间,我觉得如果我还要写作,我必须改变一个战场,到一个新的世界去写作。所以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我记得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叫做《骑到新世界的背上》,我要告别原来的媒体生态,到一个新世界生态,但是新世界像一条恶龙一样,你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你也不知道会不会从龙背上摔下来,但是没有办法,必须进到这样一个世界里面去了。然后我的公众号逐渐逐渐增加,每天大概新增两千左右,现在应该是91万,下个月应该是过百万的数据。这是最大的变化,我找到了将近100万的读者,他们会经常跟我有互动,每天的文章发出来,在后台看到他们的反应,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虽然也给我带来很多的苦恼,他们可能要看我穿什么牌子的情趣内衣。

在这90多万的后台里面,一个让我很高兴的情况是,开始出现数据,我们开始用数据找到这些人在哪里,所谓的社群,现在是真实的。从后台看,这90多万人里面,有三个60%:60%是男生,关心财经的大部分是男生;第二个60%是80后和90后,这让我很高兴,因为长期以来,我的读者是50、60、70为主的,大量的读者是这部分,然后有了公众号以后,年轻人开始逐渐增加了,变得更加活跃;第三个是60%的人集中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地区,像北京和上海,我的订户就超过了9万多人。

然后公众号开到300天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开始确定我们这个社群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觉得蛮可怕的是:一个社群是乌合之众,大家不知道要干什么,不知道彼此是谁,你有怎么样的价值观,你认同怎么样的人和怎么样的事情。如果大家很茫然地跑到一起,我觉得这个社群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到了第300天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第一,我们认可商业之美,在这个公众号里面不会有别的东西,大部分是商业或者泛商业的东西;第二个叫做崇尚自我奋斗,我们都是一些个人主义者,都是相信民主、相信自由、相信市场力量的人,相信自我奋斗的人,我们不相信任何的集团,不相信任何的政党;第三,我们乐意奉献、共享,我觉得互联网就是一个共享经济,只有付出才能有得到,而且付出的快乐和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第四,我们叫做“反对屌丝经济”,写这句话的时候好纠结,我的团队跟我说,吴老师能不能不要写这句话,写这句话会得罪一堆人,我说还要写上去,因为我觉得中国要向上走,中国不能变成一个下流社会,所以我们要反对屌丝经济,屌丝不是一贫如洗,而是甘愿在社会的下层和边缘,并以此反对主流财富群体,这是堕落的表现,我觉得人一定要往上走,要有阳光的一面,所以我提出这个。

这些文字提出来之后,会造成每天会有人离开,每天有五六百人取消我们的关注,但是每天有两千多人增加关注。我觉得这个挺好的,慢慢大家变成价值取向比较认同的部分,在这个意义来讲,所谓的社群才真正存在。

有了这部分人以后,我们就在想,这部分人到底在哪里,是不是真实的。然后就在这些年轻的订户们的推动下,突然发生了一些很奇怪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我20年的财经专栏写作中完全没有遇到过的一件事情:我们5月份开出了订阅号,6月份的时候,北京社科院的一个物理系博士给我们后台留言说,能不能到北京搞一场签售会,虽然后来那个签售会没搞成,但后来通过他发起这个事情,很多人就聚在一起,于是在这个博士的带领下,我们出现了第一个地面组织,叫做“书友会”,然后逐渐逐渐开始增加。

书友会一开始就是在QQ群里面的,QQ群到了500人以后,我说不行了,500人在里面就很混乱,发言、发广告那些东西,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进来,我说要建立组织化。所以我们就开始在北京建立一个班委组织,然后我在网上先找到了第一份给他们的东西《罗伯特议事法则》,就是大家要学会开会,每一个地区的班委组建之后就是先学会怎么开会,然后选班长、班委,就开始这样做。到目前为止,全国有81个城市做了我们的书友会,有31个城市选了班委,北京有9个班委,他们组织各自的活动。

班级的人员组织,大部分是在QQ群里面完成的,形成了一些很大的群,像北上广深、杭州等这些地方分别有四个两千人的社群,全国的QQ群数大概有3万多个。其中像上海、广州、成都、杭州都是比较活跃的,上海是从去年8月份成立,到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到上海参加了书友会的活动,说你们搞了多少场活动,他们半年竟然搞了两百场活动,他们有十几个兴趣小组,建立了QQ群,建立了微信群,他们有6个班委。到现在为止,十几个小组合并同类项,现在大的分成了五个小组,有创业的、理财的、户外的、旅行的、阅读的,今年做的活动应该超过300场,慢慢地他们变成一种自组织,因为吴晓波频道,这些陌生人聚在一起,然后他们通过QQ群的方式,通过增值的关系粘连,这些关系又因为兴趣的不同,成立了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又把兴趣爱好导流到地下。北京有一个群学萨缪尔森经济学,连续两个月学习,他们都是自发组织的。

上海书友会有自己的订阅号,加了9万多的会员,他们自己做文章,建立小的社区。他们又开始跟一些商家合作,因为大家都是喜欢财经的人,财商都比较高一些,都比较相信商业的正当性,他们不排斥商业,他们会帮孟京辉卖戏票,帮文艺公司做推广活动等等,就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群体。 前两天,我们马上过一百万粉丝了,我到群里面问了一下,我们有多少人因为参加频道而结婚了,大概知道有40多对了,谈恋爱的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当各个小组建立完以后,我们又在想,其实90多万人在空中还是一个虚拟的东西,各个层次有了社群以后,有没有可能把兴趣的孤岛打通呢?兴趣孤岛建成一个高速公路,这是今年过年以后我们的一个实习生提出来的,一个92年的实习生,他提出这个观念,他是参加运营组的,说从后台来看,各个城市都有旅游小组,旅行小组会各地跑,现在他们都在当地,沈阳是沈阳的,西安是西安的,南京是南京的,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大组?后来在这个实习生的倡导下,我们开始建立一个大组,叫做旅行大组,一开始是八个城市参与,他们都有小组。八个城市的小组长拉了一个QQ群,开始选举大组长。

到现在为止,十几个城市的旅行小组今天都在一起了,因为它是实名制的,需要有推荐进来,这个人的身份非常真实,爱好更加确定,建立了QQ群,有两千多人,然后他们开始自己搞活动,已经做完两场活动,一场活动就是一个苏州的企业家,他有一个房车,在群里面召集30多个人,一起去青海,完成了一次青海的旅行活动。另一个是最近跟一个旅行机构合作,我们拿到一个很低的价格,去泰国,我记得四晚还是五晚,六千多块钱,都是五星级酒店,我女儿都非常有兴趣去。这个群已经做好了,找了一个很帅的小伙子做导游,接下来要去土耳其和日本,这样开始玩起来。

当这些信息孤岛被打通以后,我觉得会变得越来越有趣,旅行大群今年年底会超过一万个左右,一万个喜欢旅游的人,会在这个组里面建立起来。 接下来会做理财大组,因为理财这个话题在公众号里面关注非常高。大家都很爱钱,很希望知道自己的财富怎么增加,所以我们今年下半年会成立理财大组。然后会成立创意大组,创意是现在中国最热的话题,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创业,毕业以后三年创业者的失败率大概是97%,,但是我们频道里面有很多的60后、70后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创业大组,把这些愿意创业的年轻人聚集起来,通过培训,通过点对点的辅导,能够帮助到他们。所以今年下半年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们过去一年多里面做了很多社群运营的事情。我认为,大家都说互联网是共享经济,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在共享的主题下面,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目录,叫做求援。互联网最好的是,当我有什么困难的时候,我有什么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或者我有什么愿景的时候,我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社群里面请大家帮助,这是互联网最伟大的事情,能够通过求援的方式,让社会的资源经过一次重新配置,而且人在付出的时候会很快乐,这是社群建立之前很难想象的事情。

过去一年我们做了蛮多的事情,举四个例子。

第一个,咖啡馆改造计划。我有一次去咖啡馆喝咖啡,我回来跟团队说,咖啡馆里面竟然没有书架,能不能在咖啡馆里面放一些书架进去。我们在公众号里面说,第一,有没有人愿意提供书架给我们,第二,有没有愿意咖啡馆愿意让我们的书架进去,第三个,我们也没有书。我们就是乞丐。 亚马逊联系我们,说愿意提供亚马逊的KINDLE,提供几部。另外咖啡馆也满足我们,另外掌阅说我们提供书架,结果这个事情就搞定了。我们全国只做了一百家咖啡馆,我们只敢在有班委会的地方去做这个东西,没有班委会,没有人管理这个事情。这个就是去年的咖啡馆计划。

第二个,我们做了一个巴九灵创业公益金。我是从前年开始,把我每年写图书的版税捐出来的,每年大概有一百万的收入。原来我是捐给人家的,捐给别人的慈善机构。有了公众号以后,我说我们能不能做自己的慈善活动,我们就做了一个创业公益金,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财经写作,包括我们自己办企业,我们对年轻人有贡献的是,我们能够告诉他们在创业的什么时候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因为创业就像小孩子一样,你扶着他往前走,他的成功概率会高很多。

所以,去年开始,我把这部分费用拿出来切分成10份,帮助10个创业者,然后又在当地找两个企业家,每个月抽出48个小时帮助到他。

第三个,我们做了一些众筹的事情。这个可能就比较多了,比如我们在过年的时候,我们要送给我们的用户一些礼物,问有没有企业愿意来提供的,然后我也不要你多,你每家只要50份就可以了,然后就有企业来提供。去年,我们还跟腾讯合作了电影票。

我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做《我的诗篇》,写的是中国当前一个非常隐秘的一件事情,中国现在大概有超过一万个工友,他们在工地上、车间里面、在生产一线,他们是中国的诗人,他们在写诗歌。中国的诗人,在整个大学知识分子里面已经死光了,只有真正的一线的工人、农民在写自己的诗歌。所以我拍了一个片子,叫做《我的诗篇》,在今年6月份的上海电影节里面得到了金爵奖。纪录片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比如我们众筹了50多万资金进行拍摄,然后我们众筹帮助一个自杀的诗人出版了他最后一本诗集,我们做了很多跟互联网有关的一些事情。

在上海得了奖以后,面临新的尴尬。中国几乎所有的纪录片,无论你拍得多好,影院都不愿意接受,我们通过电影票应用找到一些城市的影院,跟那些影院谈完之后,我花八千块钱、一万块钱包下你的影院。我们在全国找了52家企业,现在包了80场电影,在长三角的浙江、江苏和上海,从下个月开始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放这些电影。我们会有一些社群,社群里面会有很多发布工作,如果你愿意到影院里面看这个电影的人,就可以跟你的朋友去看这个电影。

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国的非常真实的一面,我们除了一个《捉妖记》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工人在写诗歌。这是社群的实验。

上面讲的是比较大的群落,另外还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是企业家。在我们社群里面有很多的企业家,他们会加入社群,但是他们从来不发言,因为他们都是50后、60后、70后为主的,他们不发言。怎么把这部分人抓取出来?因为我长期以来在全国做一些培训、讲课的工作,所以我就有一些学员,这部分学员,大部分人都是我们频道的一些订户,然后我们就建立一个学塾。现在有一个学塾群,一共有两千多人,两千多人里面,又把两千多人抓取出500个比较活跃的人,每100人成立一个班级,由班长建立起来,五个班级在QQ群里面建立一个独立群,他们可以去学习、交流,甚至去搞投资等等的。这部分就是在一个更加理性的财富人群中建立一个群落。

所以这些是在过去一年多里面,互联网对像我这样一个特别传统的财经作家做的最大的改变:找到了我的读者,然后我的写作变得更加真实,这些读者之间又形成一个相互互动的关系。

前两天,腾讯的人跟我说,QQ也要做公众号,我说好,然后我说非常支持这件事情,我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QQ是中国最大的一个集群,它非常年轻,QQ可能比微信更加年轻、更加活跃,而且它的生态体系已经建立了十几年了,超过16年的一个生态体系建立,它的闭环可能会更加明显一点,甚至它在某种意义上的开放能力也更强一点,所以我们很愿意来做一个新的实验。

关于社群,我有三个体会,我觉得一个好的社群大概应该有哪些特征。我们的频道是新生儿,一岁多一点,14个月的新生儿,但是在这14个月里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社群运营的办法。有三点是我们工作到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一些体会。

第一个,有态度的内容。好内容和坏内容很不容易区分,但是我们的内容必须有价值,这样才能把人聚合在一起的,人不是因为认识在一起,而是因为兴趣、因为认同感才在一起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写作的人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喜欢什么,反对什么,愿意跟什么人在一起。Pony也讲过两句话,未来腾讯做的是用内容连接一切,而这中间就是态度,就是认同感,把大家聚合在一起。 第二个,圈层化互动。如果这个社群还是在空中,很容易变成泡沫就消失了,如果这个社群在地面,那就是很真实的,就跟谈恋爱一样,可以帮助创业者,社群可以产生大规模的互动。

第三个,共享中互利。每个人在社群中是一个获利者,也是一个贡献者。通过共享和互利,让这个社群变得更加长久。

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的东西非常多,某种意义上这些改变刚刚开始,我们的商业关系在改变,我们的价值关系在改变,最终我们在互联网当中真的会看到一个新的东西。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社群岗位职责
《社群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