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劳动力调查调查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31:08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劳动力调查制度

劳动力调查制度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01-05 12:50

(一)为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情况,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就业政策,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就业服务提供依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4]72号)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分为年度劳动力调查和月度劳动力调查。年度劳动力调查的调查范围是抽中的我国大陆地区的城镇和乡村的16岁及以上人口。月度劳动力调查的调查范围65个大城市抽中的城镇和乡村16岁及以上人口。

(三)本制度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调查项目分为按户填报的项目和按人填报的项目。主要有户基本情况、居住本户人员基本情况、教育、就业、参保情况等。

(四)年度劳动力调查的标准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零时;登记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15日。月度劳动力调查2015年10月份的标准时间为10月15日零时,入户登记时间为15日—19日;其他月份的标准时间为每月10日零时,入户登记时间为每月10日—14日。

(五)年度劳动力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月度劳动力调查按照二阶段、分层、概率比例抽样的办法抽取调查样本。

推荐第2篇:劳动力调查自查报告

劳动力调查自查报告

自接到xxx自查报告通知,我及时对劳动力调查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就开展劳动力调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动力调查工作中数据于每月3号发送到平板劳动力调查App中,于每月10-14月入户核实、于每月15-19号数据报送省平台和国家平台,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是准确规范的。

二、调查员于每月10-14号真实入户,换户也符合操作规范。入户过程中,行为得体,言语礼貌,正确使用敬称。

三、入户礼品也能根据居民意愿发放到居民手中,对于已经采集过的居民不愿再收取礼品的情况,礼品原封不动保存在社区。

四、入户数据收集过程中不存在瞒报、虚报行为。

XX

调查员:XX XX年X月X日

推荐第3篇: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 修改版

2015年东方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

东方队自七月份起开展劳动力调查,东方队严格按制度方案开展摸底、换户、核实、PDA录入上报、编码等工作。东方队合理安排时间,统筹分配任务、圆满完成了对抽中的15个小区、150户的调查工作。现将我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四大措施”完成劳动力调查工作

强化宣传、争取配合。宣传是争取群众配合的有效措施,为此,在摸底时就做到宣传先行,提前在各乡镇及调查村张贴调查公告、发放宣传单,入户时还发放《致调查户的一封信》和实用的小礼品,让调查工作家喻户晓。

搞好培训,规范操作。分阶段连续召开四次培训会议,对调查人员及辅调员手把手进行调查方案和PDA操作流程等业务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工作流程、指标解释、报表填报和PDA使用等方面知识。

深入群众,重视入户调查。入户调查实行“调查员加辅助调查员”全员参与模式,严格遵守调查流程方案,每个调查点全面实施“一对一”上门入户调查,面对面访问,摸清掌握对象户实情并解答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抓好各个环节,确保调查质量。在完成调查问卷后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一对一”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同时督促辅助调查员PDA录入,及时进行专项审核和查漏补缺,并且每月在14日要开展就业人员行业和职业编码的录入,审核、验收及错误清单的修正工作。针对模糊不清或存在逻辑关系的问题,

1 专业员要打电话及时核实情况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东方调查队开展劳动力以来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摸底开户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细化编码分类,提高编码准确率、加强督导检查,提高数据质量。遇到问题互相讨论争取最优解决方法,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总的来说,这次劳动力调查还是完成的很顺利。

二 、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是辅调员素质不够高影响数据质量。由于部分辅调员年龄大,文化素养低,对掌握PDA使用有困难,对一些调查项目理解有偏差,出现逻辑错误。

二是PDA程序不稳定、操作不灵敏,反应较慢,影响数据上报。

三、完善劳动力的调查建议

一是强化培训,提高辅调员业务水平。利用平时月、季、年报送审机会,针对记账存在的问题,反复进行培训,不断加深辅调员对业务知识的理解,提高业务水平。

二是上级要对PDA及时更新,完善程序,对于反应较慢、反应不灵敏的建议更换新的PDA,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推荐第4篇:农村劳动力调查问卷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填表说明:认真阅读,仔细填写,字迹清晰。可直接在答案上打“√”,需要排序的也直接在文字答案上书写序号。要求被调查者一定是家里的主事人。

调查地点:湖北省县(市、区)乡(镇)村

调查员:姓名年龄文化工作或学习单位调查时间:2006年月日

1.姓名 性别年龄 。

2.家庭人口人;劳动力个;学生16岁61岁以上人。

3

4?有的话,承包亩,块;没有的话,

5.2005年,家庭经营农地共投入雇工?有的话,雇个。

6.2005年你家收入大约有村处于 上等/中等/下等 水平?

7.你本人的文化程度是 ?曾经受过专业技术培训?

8.你 有/无 外出打工经历?有的话:最早开始于年。2005年外出 天,总共的务工收入大约有元。

9.2005年,你家有人外出打工,外出时间在1个月及以上共天,外出地是,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是。

10.如果外出打工,一般是通过何种途径找到工作:

A.亲戚朋友介绍B.同乡介绍C.中介机构或有关组织D.自己盲目去找E.其他

11.在老家照看 / 随自己同去打工地 ?

12.你选择外出打工的主要动因(可多选):。

A.在家收入太低B.家里劳力多C.开开眼界,便于施展一技之长

D.别人都外出,受其影响E.其它

13.你认为哪些因素在外出打工中最重要(依重要程度排序,可多选):。

A.收入高B.离家近C.所在地生活习惯接近D.风险小

E.工作稳定F.熟人多J.能发挥特长

14.你 感觉进城打工或是回乡探亲交通成本高?一般来回的花费是 元。

15与用工方签定《劳动合同》?如果不签,你的感觉受骗?

在实际打工经历中 是/否 真的感觉《劳动合同》没用?不签的原因:在自己/在用工方?用工方 有/无 给你交“养老保险金、失业金、医疗金、公积金”等四项?如果交,你知道你的帐户上有元。

16.在打工期间,你遇到过强制超时劳动的

情况?

17.在你及家人外出劳务人员中 有/无 遇到当地执法机关或工头雇用的保安的非礼(诸如被抓、

被打、被罚)现象?有/无 遇到克扣或拖欠工钱经历?有的话2005年共拖欠元。

18.在外打工时你感觉受到歧视?有的话,表现在:

A.找工作时B.在朋友眼里C.在领导眼里

D.在酒店消费时E.在商场购物时F.其它

19.在权益受到侵犯时,你想到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或自家的合法权益不受别人侵犯。

20外出打工?没有外出的主要原因(可选3个):

A.家里劳力少B.对外面不熟悉,担心找不到工作C.担心外面不安全

D.缺乏外出费用E.村里无外出习惯F.其它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

1.劳动力有多少?

2.剩余多少?

3.不在的干吗去了?

4.剩余的在干吗?

5.干的怎么样?

6.有啥建议?

推荐第5篇: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原因调研分析

您好:

目前,“三农”问题是当前国家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三农”问题中最根本、最突出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原因,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等情况,我们特意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在此,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这份问卷,谢谢您的热情支持和参与!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2010级2012年4月

1、请问您的性别:

A、男B、女

2、请问您的年龄:

A、16——25B、26——35C、36——45D、46以上

3、请问您的文化程度:

A、初中B、高中C、大专D、大学本科及其以上

4、婚姻状况

A、已婚B、未婚

5、请问您出门务工的原因:(多选)

A、供子女上学B、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C、改善生活,实现梦想D、其他

6、请问您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A、环保工作B、服务业C、个体经营户D、其他

7、请问您的月收入大致为:

A、1000及以下B、1001——2000C、2001——3000D、3001以上

8、请问您外出务工的时间长达:

A、2年以下B、2——7年C、7——12年D、12年以上

9、请问您是否举家迁移到务工的城市:

A、是B、否(请回答第10题)

10、请问您将来是否打算在务工城市安家落户:

A、是B、否

11、请问您是否购买了社会保险:

A、是B、否

12、请问您是否了解国家对进城务工人员所给予的优惠政策:

A、很了解B、大致了解C、不了解

13、请问您在进程务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多选)

A、住房问题B、子女上学难C、找工作难D、工资低于物价水平E、其他

14、请问您对您现在的生活、就业等现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

推荐第6篇:某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_1

XX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

按照川统计办发[XX]30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XX年5月劳动力调查工作,我市精心组织,周密布署,经过各级调查员一个月的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对抽中的9个小区、507户的调查工作。现将我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市市、县两级参加了省级培训会后,及时向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抽中县(区)都组建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调查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专门对这项工作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布署。为调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争取配合

宣传是争取群众配合的有效措施,为此,调查工作前及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有线广播、光纤电视、张贴宣传画及发放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让调查工作家喻户晓。

三、抓住关键,夯实基础

历次调查工作经验说明,调查员素质是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调查员选调上,尽量选用镇村干部,其中,有调查经验、能吃苦耐劳者优先选用,调查指导员由县有经验、懂业务的骨干担任,从源头上夯实数据质量。

四、搞好培训,规范操作

培训是对调查的操作方法进行细化性规范,是搞好调查的重要基础。我市各抽中县(区)的调查小区均在两个以上,因此都集中对调查员进行了培训,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步骤及调查时间做了详细讲解,并做了实例分析和当场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

五、有序进行,重点突出

为使被调查户不重不漏,在工作步骤上,各个县(区)都严格按照绘图---摸底---登记---抽查---编码---上报的步骤进行,填写调查表做到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对就业、失业等重点指标重点调查,以正确反映就业形势。

六、严格审查,确保质量。

检查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对调查数据采用自查和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一是抽中县局在各个工作环节不定点抽查被调查对象的情况;二是市局对四个抽中县进行抽查验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从各个环节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总的说来,这次调查时间紧、任务重,组织有力、开展有序,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对准确判断我省就业形势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后,将在提高调查员的调查技巧、加强被调查对象的流动管理、完善调查激励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推荐第7篇:劳动力调查的通知(文件)

**县***镇人民政府

黄政发[2007]67号

—————————————★—————————————

**县**镇人民政府

关于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通知

各村村委会:

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强化技能培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系列利于外出务工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实施的推动下,我镇劳务输出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广大群众货币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我镇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响应党的“十七大”号召,加快我镇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作大作强劳务输出项目,从2007年11 月1日开始,11月15日上报交表,用15天时间在全镇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保证调查摸底工作的认真开展,获取数字的准确可靠,为今后的劳务输出工作提供有效资料,现就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工作通知如下:

一 统一思想,强化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工作的认识。开展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是获取开展劳务输出,特别是有序输出的基础,是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

培训的前提,更是国家制定城乡就业政策和有效落实城乡就业的基础。各村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保证调查工作切实开展。

二 加强领导,落实人员。各村村主任负总责,村文书具体组织,以组为单位,逐户开展调查摸底。要严防闭门造车,捏造数据,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确保调查揭底工作有效开展。

三 具体要求:

1劳动力统计表以村为单位分组统计,外出务工人员登记表以组为单位,逐户按外出情况统计。

2 调查工作至11月15日结束,11月15~16日交表,再不另行通知。

**县**镇人民政府

二00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推荐第8篇: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其依据主要是农村现有生产资源难以承受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之重,因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脱离土地。而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不同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采取不同的转移方式。

所谓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是指在确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与有限的农村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相匹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超过合理劳动力需求规模①即导致劳动力绝对剩余。从总量上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大量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力闲置的现象。绝对剩余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剩余劳动力继续参与农业生产,降低了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平均贡献率,导致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而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中,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淘汰机制被亲缘关系所替代,因而这种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通常被“合理地”掩盖,不仅客观上制约了劳动力价值的完全实现和转化,更是滞缓甚至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二是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尽管维持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性,但由于失业劳动力缺乏贡献,结果也只是更多的成员分享等同的劳动成果,整体农村劳动力的福利水平因此降低。这两种情况因为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化解。因而,将这部分绝对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在非农工业、商业等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的领域重新择业,不仅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规律,而且也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自身缺陷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源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数量配置关系。换而言之,在农业生产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够调节农业劳动力的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适度农业劳动力规模的调节机理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伸缩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可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数量;二是农业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或对劳动力要素需求的密集程度有所差异,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改变。增强农业产业内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重无疑会提高整个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也能缓解农业劳动力相对剩余的压力;三是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这一点与前两者的调节方向恰恰相反。某一特定农业生产环节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将导致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进而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机理不同,因而针对两者的解决思路和战略选择也应有所差异。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来自于农业产业内部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由此导致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内部消化。而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则是在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将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发挥到最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存量仍然超过了需求总量,由此导致的这部分劳动力剩余只能选择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两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存在一定先后次序的,即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先于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或者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产业内部消化,再是农业产业外部转移。但从当前实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换进程的缓慢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的庞大,这两种转移渠道基本是在同时进行。

三、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对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

我国大部分农村目前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独立投资(家庭投入物资和人力)→独立生产(家庭耕种)→独立经营(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尽管灵活,但其缺陷在于缺乏经济规模,成本效益低,风险抵抗力弱,缺乏产品加工组织能力,许多农民只是依靠销售价值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获取微薄收益,在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中还时常因相互竞价而亏损,这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这种初级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条较短,尤其是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经销环节。或者说,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经营环节让渡于社会其他部门,直接导致了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剩。

针对上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机制,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转变的主体思路应为:延伸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由横向的、独立式、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纵向的、组织式、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即按照现代农业大生产的要求,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形成“联合投资(合作制企业)→专业化生产(规模耕种)→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密集型)→配套服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市场调查→资源和产品开发→项目投资→市场推广”、“农科技术研究→农业人员教育培训→劳动力资源组织与管理”等产业链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链组合。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将农业劳动力资源重新进行规模化组合的方法,可以多环节、多层次地将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或经营领域纳入其中,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消化在农业产业内部。更为可取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进行的这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除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产业内部的生产结构调整也是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重要举措。生产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例如,依据市场需求,加大对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经济作物的产业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这只有在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开始形成,但有待加强。在保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为农业产业内部的劳动力分工和规模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和体制保障。当前现代农科技术和农业机械在一些农村的适用性还不够,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延伸和调整的进程。目前已经涌现出不少联结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在市场运作意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以将其逐步纳入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主渠道。

四、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重点

托达罗(M.P.Todalo)从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出发,提出了他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特别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失业问题的重要性,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我国过去的实践表明,通过户籍制度和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就业压力也没有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获得缓解。原因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存在着大量超出农村经济承载力的绝对剩余劳动力,这部分绝对剩余劳动力无法仅仅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完全进行内部消化,而在当时的管制壁垒下又不能实现向农业外部的转移释放,导致了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度积压。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即非农产业转移已不可避免。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研究者就提出应该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其实,这一思想早在“托达罗模型”之前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就已提出。③然而,“刘易斯模型”建立在诸如城市不存在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前城市部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农村零值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以及城市工业的就业创造率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等种种严格的假定之上,这显然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最为明显的是,目前城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当前城市经济体系所能创造的有限就业需求空间与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规模之间所形成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缓解。另外,大部分能够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领域也仍然集中在建筑施工、手工装配、餐饮服务等行业。这部分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居所不固定、缺乏历史工作记录等特性,在现阶段要大批量地赋予他们城市居民身份和待遇(城市医疗、社保、教育等),操作难度显然相当之大。

现阶段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处于尴尬境地,其直接原因便是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过渡带。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城乡过渡体系的欠发达使得城乡一体化的内部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机会创造功能薄弱,农业劳动力又不可能大规模地跨越“过渡带”迁往城市,必然导致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瓶颈。因而,在农业劳动力绝对过剩和城市就业空间又极其有限的双重压力下,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构建并壮大城乡过渡体系,在承接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增强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创造和劳动力吸纳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及的“城乡过渡体系”不仅是地理意义上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区域,它是一项通过衔接城乡断层,缩小城乡之间在生产力、经济形态、要素配置、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和条件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劳动力转移目标区域方面,允许部分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适度分流的同时,让乡镇、中心镇、县城以及部分小城市等中型行政区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较之大中城市,这些区域对于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具有收入落差小、生活成本低、生活适应性强以及城区扩容空间大的优势。同时,由于迁入这些区域的农业劳动力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在此基础上再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将这部分群体真正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体系,给予平等的城镇市民待遇,这显然比在大中城市解决同样的问题更具操作性。

第二,在主体经济形态方面,利用自然农业和城市大工业之间在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促进农村和城市在生产资源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培育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中间平台。其中城镇加工业和城镇商业将成为“过渡带”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村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农产品加工及其它自然资源或能源型工业需要在城镇区域完成。随着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重要性的日益强化,更多的城市工业制造品将以城镇为商贸中心向农村市场疏散。这些城镇经济实体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然释放出巨大的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

第三,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已相当充裕甚至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相反,大多农村地区由于高端要素自我供给能力较弱而又缺乏流通渠道,致使生产要素投入相当匮乏,城镇区域应该发挥城乡要素流动的中间桥梁作用,成为激活城乡要素链条的核心环节。我国农村地区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由于缺

乏要素投入,许多具有良好前景的开发项目无法实现。加之我国农村资源分散、规模不均的特性,发达城市的优势要素很难直接进入农村地区。而以中心城镇作为这些要素流转和投资中心,一方面解决了这一现实矛盾,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过渡带”衔接城乡的先天优势,例如城镇对农村资源储存及其开发条件更为了解,中心城镇管辖若干行政村的组织体系使得“要素分散(各发达城市)——要素集中(中心城镇)——要素分散(各村)”的要素流动链条更具可操作性。

第四,在社会发展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具体方面存在巨大落差,农业剩余劳动力向“过渡带”转移是提升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限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滞后,大部分农民未能享受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大批涌入有限的发达城市社会也不现实。而以城镇等为主体的城乡过渡带在社会发展事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仅能够为转移劳动力提供更切实际的社会服务条件,而且在供给规模上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发展空间,在逐步填平城乡社会发展沟壑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

五、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结合

从上述分析可知,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战略重点在于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然而,这两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并不是彼此孤立、严格区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构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完整战略体系。

农业产业链延伸在地理空间上应向城乡过渡带渗透,或者说,城乡过渡带应是承接农业产业链延伸的战略要地。提出延伸农业产业链,并不是机械地要求把所有的农业产业链条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是应配合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可以将某些更适宜在城乡过渡带(主要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农业产业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具有水土资源丰富且成本便宜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生产,而中小城镇则具有市场信息较为发达、商品交易环境较为理想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的产品加工和销售。因而,把农业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并使这部分产业环节所创造的就业供给与移居中小城镇的劳动力相结合,不但可以分别利用农村和城乡过渡带的优势资源,以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营运效益,而且通过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渗透,减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时给城镇带来的人口就业压力,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移居城镇后难以获得合适工作岗位的难题。由此,可以发现,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更多的让度于社会其他群体。而在经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向城乡过渡带延伸两个调整过程后,从农村移居到城镇的劳动力则可以在粮食加工和产品销售环节重新获得更多的机会。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在互动中促进。

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需要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依托,两者的结合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增强城乡过渡带的就业创造功能,最后都需要以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实体为支撑。农业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延伸是以成立各种农产品加工厂、销售公司、进出口公司以及为此提供各种经济和社会服务配套的机构为基础的,这些都将构成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城乡差距还在扩大的情形下,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乡过渡体系的发展在减少城乡落差、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实体在这些中小城镇内不断规模化和专业化,加速了城乡过渡体系的成熟。另外,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也是以人口的集中为条件的,在城市——中小城镇——农村这三级人口分布链中,中小城镇的人口扩容潜力最大,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还不可能向中小城镇回流,因而,农业产业链向城镇的延伸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的转移成为中小城镇人口聚集的必然之路,这也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方向。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1.1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自发进行的,没有受到政府经济力量的控制,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农村居民子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

第二阶段是1958-1963年,政府开始干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巨大的波动。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然而经过1961年开始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务农,到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到82.5%。

第三阶段是1963-1978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制度,把农村劳动力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就业基本上就剩下从事这一条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萎缩状态。

1.2改革后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在改革以后开始出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一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得以在农业外谋求就业。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大规模转移。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

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和49.7%。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增速快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地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

2.2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一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2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2.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是10.2%,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也只占12.7%。这样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低级的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劳动力将逐步被淘汰。

2.3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度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波动性较大

从1979年起,我国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长期停滞的局面,1983年以后,国家取消了限制农民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的一些制度障碍,制定了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措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进入了快速转移的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

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

4.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资源配置制度。比如,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不仅使农民无法在社会福利和生活上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而且使他们无法在城市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就业。

(2)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法规规定了土地经营承包30年不变。我国耕地资源的相对稀缺和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用地供应缺口巨大,加之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规定,致使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营”的经营方式。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身份的转换,必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3)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大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4)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孺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目前宁夏各级政府的这种职能机制尚未健全和完普,此项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缺少政府的信息服务和支持,农民对转移就业的形势、成本、收益、风险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5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改革教育制度。改变我国长期以来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储备人力资源。

(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是人口流动决定户口迁移,而不是户口迁移决穴人口流动,要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监人口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根据文中数据显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大多是30岁左右,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就忽视了小孩的教育问题,导致农村小孩过早错学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抓好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将农民纳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立进城农民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城就业困难的农民工的扶助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优。

(5)职业培训。大多农民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城市很难生存,我们必须建立一些专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构,让农民们能都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有一席之地。

6结

由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全国总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农村人口比重高、增长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在不断产生,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尽快创造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途径。

推荐第9篇:XX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

按照川统计办发[2006] 30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2006年5月劳动力调查工作,我市精心组织,周密布署,经过各级调查员一个月的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对抽中的9个小区、507户的调查工作。现将我市劳动力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市市、县两级参加了省级培训会后,及时向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抽中县(区)都组建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调查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专门对这项工作做了精心的安排和布署。为调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争取配合

宣传是争取群众配合的有效措施,为此,调查工作前及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有线广播、光纤电视、张贴宣传画及发放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让调查工作家喻户晓。

三、抓住关键,夯实基础

历次调查工作经验说明,调查员素质是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调查员选调上,尽量选用镇村干部,其中,有调查经验、能吃苦耐劳者优先选用,调查指导员由县(区)有经验、懂业务的骨干担任,从源头上夯实数据质量。

四、搞好培训,规范操作

培训是对调查的操作方法进行细化性规范,是搞好调查的重要基础。我市各抽中县(区)的调查小区均在两个以上,因此都集中对调查员进行了培训,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步骤及调查时间做了详细讲解,并做了实例分析和当场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

五、有序进行,重点突出

为使被调查户不重不漏,在工作步骤上,各个县(区)都严格按照绘图---摸底---登记---抽查---编码---上报的步骤进行,填写调查表做到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对就业、失业等重点指标重点调查,以正确反映就业形势。

六、严格审查,确保质量。

检查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对调查数据采用自查和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一是抽中县(区)局在各个工作环节不定点抽查被调查对象的情况;二是市局对四个抽中县(区)进行抽查验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从各个环节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总的说来,这次调查时间紧、任务重,组织有力、开展有序,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对准确判断我省就业形势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后,将在提高调查员的调查技巧、加强被调查对象的流动管理、完善调查激励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推荐第10篇:11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工作总结

三台镇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工作总结

根据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自治州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昌州人社传【2012】71号)精神,我镇高度重视,认真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我镇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劳动力资源摸底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协调

劳动力调查有利于了解三台镇的基本民情,有利于更准确的判断整个经济运行走势,有利于提供针对性地就业培训服务。

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劳动力调查工作,针对此项工作时间紧、调查对象分布广分布散的特点,特将此项工作列为我镇“解放思想谋发展 致富增收奔小康 回头看”大讨论活动工作之一,并对此次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多次会议,对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工、量化、细化安排,为劳动力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各个环节,确保调查质量

(一)充分开展宣传工作。在多次工作例会及“大讨论”动员会上,向调查员进行宣传。在调查业务培训中充分宣传调查的重要意义和制度,使培训工作既是业务培训,又是思

想、纪律培训。使每位调查员熟知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表填写方法、注意事项、数据统计及调查表的收集等工作。

(二)人员选调落实到位。本次调查按照有经验、纪律严、作风好、业务精的原则抽调调查员。具体是:抽调各驻村工作组、机关工作人员及各村书记、妇女主任、宣传员等深入农牧民家庭,了解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并详实的填写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表,从而确保了调查工作的开展和调查工作的质量。

(三)为提高培训的效果,我镇劳动保障所对调查员进行了具体的业务培训。在培训中,根据调查表的填报内容进行逐一逐项的分解学习,调查员提出的各种问题也得到了解答。同时,结合实际进行了试填表模拟,使业务人员对摸底和入户登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四)明确分工。培训结束后,及时召集调查员就此项调查工作的分工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责任进行了划分,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详细的布置。以全镇6个村1个社区为责任单位,将人员进行了合理安排,确保每一小自然村有三名工作人员入户调查。

(五)积极进行摸底调查。此次调查重点是针对: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我镇户籍的城镇和农村居民进行排查,做到情况准,底数清。

(六)精心组织,严把“五关”。即:入户关、质量关、

进度关、审核关、复查关。把握调查登记进度,确保调查登记质量,按时、按质、按量全面的完成调查工作任务,顺利做好入户登记工作。

(七)认真进行数据录入。调查入户工作于12月10日基本结束,劳动保障所所有工作人员将审核工作进行了分工,对每个村的纸质调查表进行了审核,并对审核合格的信息通过“新疆劳动就业统一应用系统”录入,信息录入工作于2013年1月15日结束。

三、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三台镇劳动力总数4951中,其中男2571人,女2380人,少数民族1291人。16-40周岁的劳动力有3076人,41-50周岁有1242人,50-60周岁的有633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58人。长期转移1159人,其中男611人,女548人,少数民族154人。季节性转移人数:825人,其中男430人,女395人,少数民族283人。有培训意愿213人,培训工种有:挖掘机、装载机、计算机、烹饪、电工、驾驶等。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部署

1、在本次劳动力调查期间,三台镇“解放思想谋发展 致富增收奔小康 回头看”大讨论活动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因此,所有的调查员均是在兼顾日常工作及“大讨论”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入户调查。在镇领导的合理安排下,通过全体调

查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在期限内圆满的完成了入户调查任务。

2、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劳动力调查工作已经顺利结束。这与所有驻村工作组的协作、全部调查员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根据本次劳动力调查结果,下一阶段将根据实际召开整建制培训,培训群众想学的工种,培训企业需要的工种。

通过此次摸底调查,已全面掌握我镇劳动力资源情况,对今后培训工作有了更明确目标及培训愿望,为之后的农企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积极的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作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三台镇劳动保障所 2013年1月15日

第11篇: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查问卷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现状,摸清农村劳动力底数和需求,科学

合理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生活质量,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

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填写这份问卷。对您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我们不胜感谢!

一、本人基本情况

1、您家庭所在地区: 县(区)镇(街道)

村(社区)八组(社)

2、您的性别:√□男□女。您的年龄:

3、您的婚姻状况:√□已婚 □未婚 □离异 □丧偶

4、您的文化程度:

□研究生□本科 □专科□中专□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初

中 □小学□扫盲班□未上过学

5、健康状况:

√□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病□有残疾□其他

6、您的参保情况(可多选):

□农村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

险□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商业保险 □被

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 □未参保

7、您是否有承包地:□有√□没有

二、个人家庭基本情况

8、您的户籍类型:□非农业√□农业

9、您是否为低保户家庭:√□是□否

10、您家户籍人口数人,男人,女16岁及以上人口数共人,

其中男 1 人,去年外出务工经商 1 人,今年新增外出务工 0 人,务工返乡人员1

人。

11、您家里人外出务工选择就业的地方是:

□ 本镇(乡)内√□(乡)镇外县(区)内□(区)县外市内□市外

12、您家里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时间:

√□3个月以内□3-6个月□6个月-12个月□一年以上

13、您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1000元以下□1000元~2000元√□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

□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

14、您是否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

15、您没有承包地的原因:

□二轮承包时自愿放弃√□二轮承包时因全家外出务工经商没有通知到

□因欠缴税费或撂荒等被收回承包地□承包地被征收

□其它(请注明)

16、本户承包地面积:耕地亩;林地亩。

17、本户承包地主要耕种情况:□部分自己耕种部分租给他人耕种□全部没人耕种

□农忙请人耕种 □全部租给他人耕种 □农忙时候回家帮忙耕种

□部分没人耕种 □送给他人耕种□自己耕种□其它(请注明)

三、个人培训情况(没参加过培训人员不填)

18、您参加过哪些专业培训(可多选):□缝纫□纺织□驾驶□装修□维修

□厨师□电脑□家政 □电工 □车工□电焊□种植养殖 □美容、按摩□其他_____________ (请注明)

19、您获得的技能等级:□高级技师□技师 □高级工 □中级工 □初级工 □无等级

20、你想参加哪方面的培训(可多选):□缝纫毛衫 □纺织 □运输 □装修机修 □厨师

□电脑 □家政□电工 □车工 □电焊 □种植养殖□不想培训,觉得没有用处 □其他(请注明)

四、收入、就业状况

21、您的月收入水平:

√□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2000元□2000-3000元 □3000元以上

22、您的主要收入来源:(可多选)

□务工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如:房租、地租、借贷利息等)□务农收入 □其它(请注明)

23、您从事行业:(可多选)

□种植业 √□养殖业 □批发零售业 □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

□建筑业 □住宿餐饮业□其它(请注明)

24、您的就业形式:

□常年在家务农□企业从业人员□零散打工√□外出务工□家庭自主经营□未就业

25、您暂未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无合适工作□无技能□照顾家庭□健康原因□年龄大□没有打工愿望□在校读书□其它

26、您的工作意向:

□无意向,在家务农□自主创业√□务工□经商□其它(请注明工种)

五、本村劳动力总体概况(村委会填)

27、本村共有劳动力人数人,其中外出务工人,男性占比。

28、2010年全村新增外出务工

填表说明:

1、被调查对象需是河北省农村劳动力(16至55周岁的男性、16至50周岁的女性农村劳动力)

2、上述各选项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单选。

3、未参加过培训人员不填写第三部分。

4、问卷第五部分由村委会填写。

第12篇: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六盘水市农办

〔内容摘要〕通过深入调查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认真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类型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措施。

〔关 键 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一、基本情况

六盘水市辖4个县(特区、区)、98个乡镇办,1095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304.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占总人口的78% 。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全市农业人口238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27.6万人(其中男劳力66.3万人,女劳力61.3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3.6%。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99.1万人,占全市总劳动力的77.7%。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占43.49%,初中文化的占19.5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5.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1.52%。以六枝特区为例,全特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男性占58.1%,女性占41.9%;18-25岁的占32.7%,26-35岁的占36.4%,36-45岁的占17.9%,46岁及以上的占6%。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我市现有耕地455万亩,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人均耕作5亩计算,我市第一产业需劳动力91万左右,占总劳动力的71.3%,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6.6万左右,占总劳动力的28.7%。按劳动部门统计,我市现已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8万人以上,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8.6万人左右。农民收入中约有50%--60%来自农民务工收入,劳动力转移创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呈不断增长势头。现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务工人数达到28万人以上。按人均月净收入500元、每年务工10个月计算,每年创收14亿元。

(二)转移地域向外扩张,就地转移与向外转移同步增长。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民自主转移与政府牵头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农民除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外,主要向上海、江苏、浙江、广州、深圳、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进军。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方面逐年优化。务工者年龄在18-45岁居多,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女性务工比例开始上升 。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比较集中。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住房装修及水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他们的平均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是支撑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主力军。在调查中了解到水城县纸厂乡一次性向水矿集团输送50名合同制工人;滥坝镇2007年向电解铝厂解决就业198人,向国贸焦化解决就业89人,向兴利焦化解决就业102人,向盛伟焦化解决就业78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类型

从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我市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离土不离乡”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界于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边缘地带,早出晚归,食宿在家。他们属于农村人口,有耕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从事运输、煤炭采掘、加工、流通、餐饮等服务行业。其土地租给他人耕种,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2、“不离土不离乡”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转移,有季节性的特点,于农闲季节就近打工,农忙季节歇业务农,其收入来源构成渠道较多,来自

二、三产业的收入高于从事第一产业的收入。

3、“离土又离乡”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时间比较长,经验较为丰富,其就业行业、区域比较固定。他们除了身份还是“农民”外,其它各个方面已和城镇居民一样。 打工创收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原因,大多数还无法成为城镇正式居民。

4、“离乡不离土”型。这种类型的劳动力,迫于生计远走他乡,在外无固定就业渠道,在家虽有土地,但撂荒未种。

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市场竞争力差。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据调查,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占43.49%,初中文化占19.5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5.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2%。以六枝特区为例,全特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3.3%,小学的占34.1%,初中的占39.1%,高中、中专的占11.4%,高职及大专以上的占2.04%。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及专业技能,这是影响他们向

二、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情况来看,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而且这些农民工从事的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资收入低,待遇差,自身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农民转移的积极性。

(二)少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尽管政府各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然而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农民工仍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大多依赖社会关系网络进城打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煤矿、焦化厂、餐饮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一方面农民工难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工举目无亲,他们的诸多权益受到歧视甚至侵害。此外,由于办理进城户籍、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生活条件差以及拖欠工资等问题的困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农民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往返于城乡的“两栖”农民。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从调查数据看,城郊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小范围、近距离、季节性的转移,转移的区域大多集中在市内和省内。由于受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思乡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外出到沿海地区务工的人员务工几个月后纷纷返乡。如水城县纸厂乡、双戛乡、滥坝镇转移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在本乡境内的乡镇企业。

(四)土地流转不畅制约着农民外出务工。由于土地分散于各家各户,传统种植模式下,每亩地年均纯收益一般不超过500元,回报率低、收入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出路,但由于受旧的思想观念影响,许多农民仍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解放出来。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着农民外出打工。

(五)劳务中介服务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调查发现,广大农户具有强烈的外出务工愿望,但苦于没有门路。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影响了劳动力转移。中介组织不完善、不规范,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农民外出务工极少,依靠亲属、同乡等关系或自发加入外出行列仍然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很难尽快找到工作,导致部分农民无法在外生存,无功而返;许多农民工都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六)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农民“外流”,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同时,在一些地方农民工转移后,留下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流转使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留守在家的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在村组公路、水利建设、土地整治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组织劳动力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七)思想观念落后,成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农民的恋乡情结、依赖思想尤为严重。大多数农民仍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依靠有限的土地资源,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获取收入,生产率低下,增收缓慢。“小富即安、稍进则满”思想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

(八)引发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隔代哺育”不利于农民工的子女成长。许多农民工由于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在外地进学校“门槛”高,又无精力照管,便纷纷将子女留在家中由老人看管,导致管理跟不上,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极少数走上了邪路。受打工潮影响,少部分农村适龄儿童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

五、对策措施

(一)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制定和完善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要从我市实际出发,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流动现状,在户籍、农民工子女入学等问题上给予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媒体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二)强化培训,有序输出。随着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当前,要重点加强对青壮年的培训,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技能、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对农民工进行综合指导。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素质和维权意识,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增加就业的机会,避免因盲目外流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防止个别农民误入歧途。

(三)体制创新,规范管理。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中主要职责是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应着力抓好两点:一是按照“有序输出,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大管理力度,把好用工考察、培训、规范用工合同等关口,维护务工人员的权益。对部分行业如建筑业、煤矿业、餐饮业等农民工聚集的行业特殊对待。二是严厉打击黑中介和坑骗务工人员的行为,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产业支撑,促进转移。要发展壮大乡镇企业,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其吸纳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同时,鼓励农民进城从事生产活动,逐步使一些具备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五)建档立卡,形成网络。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逐步形成较系统的劳动力转移储备库。建立健全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进行劳务培训和输出,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使农民“外流”由自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提高农民工外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促进劳动力资源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所在地公安、计生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六)积极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市劳动力常年性转移虽然占到了转移总数的80%,但从转移农户来看,完全脱离土地真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必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帮助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合理流转土地,使土地资源向种植能手和种养大户集中,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防止耕地撂荒现象。

(七)抓好“民工回引”工作。民工回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足发展。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吸引在外打工学到技术、积累了资金、懂得了管理的民工回乡创业。

第13篇:我国目前劳动力供求的调查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时出现“招工难”的现象。与此同时,全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仍在积累,如何科学分析这种现象?劳动保障部在今年年初组织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并结合全国120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职业供求信息,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仍会持续。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从长期看,由于上个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二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十一五”期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因此,从总体上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

(二)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仍有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城市改善用工环境,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等措施,农民工外出就业数量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农研中心等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连续保持在年均5%以上的增长速度,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特别是东部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增长明显高于农民工增长。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2003年以来企业春季招用农民工的岗位年净增率保持在10-15%,2007年被调查企业中有近九成在春节后计划招用新员工,用工需求比春节前净增13%。

(三)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从业呈基本稳定态势。据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组织的调查,农民工在外就业时间增加,为平均每年9.4个月。春节准备回家探亲的外地农民工中约80%的人打算节后继续回原企业工作。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电子电器、制衣制鞋和住宿餐饮业,这些行业占农民工总量的一半。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超过1000元,增长率超过10%。调查显示,有81 %的农民工全部拿到了当年工资,有18%的农民工拿到了大部分工资,有1%左右的农民工没有拿到或只拿到少部分工资。

(四)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供求矛盾尖锐。从城镇来看,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主要是由于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新就业岗位的需要;部分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于所学专业与企业急需不能对接,以及到基层、民营企业就业的渠道不通畅。同时,在资源枯竭城市、库区等困难地区,以及一些困难行业、困难企业,则存在着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多的问题。从农村来看,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存量和增量,存量大部分为中年劳动力,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形式存在;增量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他们将是转移和输出的主要来源,也是新生代农民工。但同时,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多,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民工供不应求的现象。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 2006年春季企业用工需求中,基本得到满足的比重依次为环渤海地区71%、长江三角洲地区66%、中西部地区65%、珠江三角洲地区55%、闽东南地区50%。从企业(行业)看,招不到农民工的主要是一些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的企业(行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从用工需求对象看,不能满足的主要集中于年轻工人(特别是女工)以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熟练操作工。在调查企业招不到或招不满农民工的原因中,有30%的企业认为“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24%的企业认为“工资偏低”。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其中需求呈稳中有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属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二、对部分地区农民工短缺原因的分析

对部分地区就业难问题,过去已做过许多分析。这里主要对部分地区“招工难”,特别是农民工短缺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是导致企业“招工难”的基础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地区性变化。过去东部沿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城乡就业收入的差距能够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外出就业。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批加工产业向内地转移,不少农村劳动者选择就地就近就业,而不是出外打工。

二是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差距。企业用人需求中,18-34岁年龄组劳动力始终供不应求。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的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近三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26—35岁之间。在性别方面,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一直高于男性。而在外出劳动者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女性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是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对企业的调查显示,37%的新增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近10%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民工的调查则显示,虽然其中有2/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

(二)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加重了结构性失衡。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主要分布在城市,信息的发布渠道有限,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引导性较差。农村劳动力获得外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是亲朋好友,这些信息零散且不及时,导致供求难以对接和流动的盲目性。

(三)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调整存在时滞,是“招工难”的根本原因。

从产品市场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比较好,从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自然增加了对农民工的需求。由于劳动力市场调整滞后于产品市场的调整,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从劳动力供求市场看,一些企业仍维持原来的用工理念,没有看到新生代的农民工有更强的权益意识,对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目前招工困难的主要是那些条件比较艰苦、经常加班、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企业,而那些待遇较好、管理规范、收入较高的企业依然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劳动保障部调查部分农民工春节后不想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原因,认为“工资太低”的占51%,“加班太多吃不消”的占22%,两者合计占73%。其他原因包括“学不到技术”(占14%),“没什么前途”(占16%)等,与2006年相比,由于“工资太低”而不回原单位的比例上升了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局部的劳动力短缺和“招工难”既有劳动力市场客观变化的因素,也有相关企业、劳动者的主观因素,还有政府工作的因素,因此,需要综合治理。

三、对策措施和建议

针对就业总量矛盾,还是要在坚持发展经济中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针对结构性矛盾,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对局部地区的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要进行分类指导,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并在畅通信息,完善服务上下功夫。

(一)进一步落实政策,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权益的维护力度,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要指导企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改变不合时宜的用工观念和用工标准。要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强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形成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要根据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已在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可与企业联手进行上岗培训和技能资格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对中西部地区新成长的劳动力,重点是加强对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转移就业培训,落实劳动预备制培训制度,在初高中毕业班中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三)加强信息服务,畅通劳动者求职就业的渠道。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形成服务网络,使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前,在县乡免费得到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进城求职期间,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得到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在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得到诚信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对不同地区职业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向社会及时提供准确的职业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提高用人单位招聘与劳动者求职匹配效果。加强跨地区劳务协作,积极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规范劳务派遣,提高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式,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新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东部地区要率先升级,向高新技术发展,因势利导,淘汰一批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劣势企业。中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机遇,结合产业的梯次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引导更多的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回答:2007-06-14 15:02

第14篇:近几年中国劳动力调查与分析

第一部分 2007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解析

2007年第一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15706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114374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人员为67884人,求人倍率1.68,最大匹配率0.48,最大求职成功率0.80。数据显示,本季度需求大于供给,“两节”影响劳动力供需的规律依旧存在。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量继续回落

本季度累计需求各类求职人员114374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67884人,与上季度相比,各类需求人员减少了37287人,下降了24.59%;各类求职登记人员减少了27742人,下降了29.01%,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年初是各用工单位生产筹备,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的阶段,对用人的需求并不明显;二是由于“两节”的来临,外省市来京务工人员大量离京返乡,与上季度相比,外埠求职登记人员下降了42%;三是农历春节是人们最为重视的节日,“过节”冲淡了失业人员寻求就业岗位的积极性。

二、招聘职业匹配率偏底

本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匹配率为0.48,与上季度比较,本期最大匹配率又有所下降,需求大于供给矛盾仍比较突出。0.48的职业匹配率表明招聘单位只有48%的岗位可以匹配到合适的人选;最大职业匹配人数仅为54642人,与企业招聘总人数114374的要求相差甚远,缺口达到46490人。

影响最大职业匹配率偏低的因素主要有:

一、本季度正值全年劳动力市场的“淡季”,职业匹配条件不充分;

二、本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分别占职业需求的前两位,而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受工作条件、工作时间、薪酬分配结构等条件的影响,求职于商业和服务业职业的人员大量减少,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从业者多数使用外埠来京务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匹配能力不足,又多集中在本季度离京返乡,造成供给数量明显回落。

三、交通、仓储、邮政需求增长

从交通需求来看,随着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对北京交通状况进行了各项梳理整治工作,大力提升了北京的交通运输能力,特别是公共交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随之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对此行业人员的需求增长。

分析仓储业需求增长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仓储业正处于传统仓储模式向现代物流管理转化的过渡阶段,北京作为经济文化的中心,需求变化更为明显。另外,元旦、春节期间,节日商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的增长带动了物流及仓储人员的需求增长,为具有仓储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对邮政人员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效率的生活节奏打破了以往人际交往的模式,使邮政行业中的速递业从无到有,由弱转盛,加入“WTO”后,中外合资和民营性企业加入了速递行业,扩大了劳动力市场需求。

四、商业、服务业供求缺口明显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国家为拉动需求,扩大消费,采取了多项增加百姓收入的有效措施,提高了百姓的消费能力,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本季度正处在“两节”期间,受“假日经济”效应的影响,商业、服务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巨大,对营销、导购类人员的需求明显增加,但需求大多集中于临时性的促销类岗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员难免会对短期促销工作的职业不稳定性和非固定性产生一定的顾虑,加之春节对于人们返乡回家、亲人团聚的吸引力,在供给没有明显增多的情况下,需求的增长导致供求出现了明显的缺口。

第二部分 专家视点——关注劳动力市场“热点职业”

会展行业的生力军——会展设计师(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勾巍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月11日在上海召开第八批新职业信息发布会,会展设计师、珠宝首饰评估师、创业咨询师等10个职业正式被认可为新职业。根据北京市会展行业的现状,我们对会展设计师这一全新的职业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1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贸促会正式发布《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 (2006)》,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内地各类展览会的直接收入达140亿元人民币”。会展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城市面包”,经济越发达,会展活动就越丰富多彩。作为首都北京,近些年来举办的各类会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影响上都居全国之首。北京现有展馆12个,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但现有的展馆数量和面积已远远无法满足目前火爆展会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有近千家公司直接从事会展业务,北京会展业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而作为会展业核心人员的会展设计师则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一、职业定义

会展设计师:是指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从事大、中、小型会展、节事活动空间环境的展示设计、施工并提供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视觉化表现服务的人员。

二、职业描述

会展是一种实用的、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空间设计。会展设计师用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布置会展,最终达到突出产品主题和吸引观众的目的。

会展从工作范围上可以分为会议和展览两大块。展览非常好理解,包括在室内外举行的各种产品的展览展示活动。例如2006北京国际车展、2006亚洲建筑展、珠宝玉器展、以及一年四季举行的房展等等。

会议则包含公司、单位举办的各类新闻发布会、研讨会、洽谈会、年终总结会、答谢会等。例如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2006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GOOLE 中文名称发布会等。

会展设计师工作会因这两项内容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对于展览,会展设计师的工作是:

(一)选展:通过与客户方的交流,深入了解品牌的特色和客户的要求,提供出几个设计方案供客户选择。

(二)布展:

⑴ 现场观察展位位置,测量展览位置的占地面积。

⑵ 构思展位的主题,展览形式,主要的结构框架,展架的布置以及展架所用材料的初定。

⑶ 设计制图,制图包括: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透视效果图及施工大样图等。

(三)监督施工质量达标情况,实施展会过程监督。

对于会议,会展设计师的工作是:

(一)通过与客户方的交流,了解会议的主题与客户的需求。提供出几个会议方案供客户选择。

(二)对会议的主题进行设计、包装,制定会议的流程。

(三)对会场的设计、布置和搭建。还包括人员的邀请、舞美工程等。

会议和展览可能是互相独立的,也可能是相互交叉的。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展览会当成了进行主题公关活动的好场所,除了展览本身以外,他们还在展览会期间同时举行各种各样的会议、研讨会、表演或招待会等活动。当然一些公司也会在产品发布会、客户答谢会上把公司新的产品拿出来进行展览展示。

会展设计师的工作时间不固定,完全是根据展会的时间和流程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会展设计师的工作异常忙碌,加班对于这个职业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从事这个行业的大多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他们才有精力和活力来应对工作。电脑和网络对于会展设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大一点的会展公司几乎都会给他们的会展设计人员配置笔记本电脑。会展企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企业。在会展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模型、车辆、装饰装修材料、灯光音响等等。由于每个展会的要求不同,随时还可能会有许多特殊的需要。但会展公司本身并不具备这么多工具和材料,大部分东西都需要向其他公司租赁或订购,会展公司会赚取一定的附加值。这就是为什么会展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职业环境

会展设计师的工作场所通常不固定,会议和展览的场地决定了会展设计师的工作场所。前期的设计工作通常在办公室完成,后期的布展、施工、监督等工作则会根据会展举办的场所而定。大部分的会展都会在展览馆、会所等地举行,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但有个别举办方为了突出效果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在公园、湖中、山腰等地举办活动。

四、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会展行业的既有专业的展览展示公司,也有一些广告、公关和文化公司在从事各种会展活动。事实上会展属于活动的一种,而广告、公关和文化三种形态同为企业市场服务。最开始如果广告或公关公司的客户单位有活动的要求,广告或公关公司会代为联系会展公司来做。由于会展行业的利润比较大,一般都会在25%-35%之间,因此后来许多广告或公关公司便成立自己的会展部门来从事会展活动。另外,一些经常举办会议的报刊、杂志社和社会团体也需要会议设计和策划人员。

从地域分布来看,因为会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甲方提供的场地内进行的,所以对会展企业自身的办公环境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北京的近千家会展公司,遍布于北京的每一个角落,分布在各个写字楼内。会展公司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选择办公场所、办公环境、地理位置等都会有所不同。但因会展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大部分会展公司都会把办公场所设在城区,远郊区县只有少量的会展公司分布。

五、职业资格与职业技能

由于是新职业,会展设计师目前还没有国家职业标准。但重庆、广东等一些地方省市已经开始了会展设计师这个职业的培训,学员毕业后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颁发资格证书。到目前为止,北京市的大部分会展公司对职业资格认证还不是很重视,相比而言公司更加重视员工的从业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职业对人员素质要求

会展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会展业真正的发展时间只有20年左右。之前北京没有专门的会展相关专业。当前的会展设计人员都是由室内设计专业、装饰装修专业或环境艺术专业毕业后转行而来的。由于会展设计师需要把创意和设计转化为平面或3D图,所以对美术功底有一定的要求。还应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掌握各种用于会展设计的软件,包括AotoCAD、Photoshop、3Dmax、CoreDraw等基本软件。

对于学历和素质的要求:目前各会展公司招聘的新员工大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一个合格的会展设计师应该熟悉会展的基本流程,具有独立的设计能力和策划能力。会展设计师还要和客户进行交流,然后和他的项目组一起完成布展、施工、撤展等整个会展流程。因此还要求会展设计师性格外向,有亲和力,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除此之外,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品牌、客户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和独特的创意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会展设计师仅仅做到上面所说的几点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一点是兴趣。会展设计师只有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有强烈的兴趣,才能在忙碌中不断激发灵感,产生好的设计与创意。

七、职业薪酬状况

一般的会展公司实行固定月薪或“基本工资+项目提成”的薪酬支付方式。但“基本工资+项目提成”的支付方式占绝大多数。公司一个会展项目的利润一般会控制在30%左右,能拿出利润的5%左右作为项目组的提成。一般新进入的员工都要从项目助理开始干起,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如后勤、接送人员、车辆等,试用期后工资会在1500-2500元之间。一至两年后可以升为项目经理或者主任,工资可以达到3500-5000元。再往上做便可以升为项目总监,项目总监便不需要亲自做项目了,它只需要总体上把握各个项目的进度,项目总监月薪一般都在8000元以上。总体上讲,会展设计师的薪酬水平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讲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八、职业供求状况

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我们无法从劳动力市场获得具体的供求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从两个侧面来了解供求状况。

一方面,从劳动部的统计数看需求量大。目前全国会展从业人员在100万以上,其中从事经营策划、设计、管理的人员约15万人,而会展设计人员不足1%。会展设计师有着巨大的供给缺口。会展设计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展览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从2003年度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会展专业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上海10:

1、北京8:

1、广州8:1。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今后3年内会展市场需要的会展设计人员达200万人以上。

另一方面,从企业用工需求看供不应求。北京紫天鸿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会展公司。2005年7月本科毕业的高卓先生是紫天鸿公司的前项目经理,从事会展业一年半高先生已换了三家会展公司。不管是通过朋友介绍还是通过网上招聘,从一家公司换到另一家这中间几乎就没有间隔期。这充分说明北京的会展行业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展设计人员供不应求。

九、职业风采

会展设计师是属于年青人的一个职业。200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杨弋磊可以说是他们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在这个行业做的如鱼得水。他毕业后就进入会展行业,从最开始的助理到现在的客户经理。三年来,他为索尼爱立信、强生公司、GOOLE、联想等几十家中外知名企业作过会议策划和市场推广策划等各种活动。目前他的年薪可以拿到10万元左右,这远远高于和他同时期进入会展行业的同龄人。2006年10月,杨弋磊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职场栏目《绝对挑战》第139期并最终获胜。但他并没有接受那个待遇优厚的职位,因为他发现他无法离开会展这个行业,他热爱着自己的职业。在会展行业中还有很多很多像杨弋磊一样的年轻人在忙碌、在奋斗着,在实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

杨弋磊只是众多年轻的会展设计人员中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会展行业,走进会展设计师这个职业!

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企业信息管理师(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丁霞)

21世纪,是信息化浪潮急剧翻卷的世纪;21世纪的企业,是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敏捷、及时地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企业。企业信息化是席卷全球的信息化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在加入WTO后,为应对和赢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国内的企业必须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尽快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现代化,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我国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瓶颈的制约,这个瓶颈既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匮乏。可以说人才的匮乏严重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极大影响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在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催生出“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正规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他们就是企业信息管理师。

一、职业定义

按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稿),企业信息管理师指的是: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

二、职业描述

企业信息管理师主要工作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企业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可见企业信息管理师首先是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人才,具有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企业的资源管理、部门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都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产业知识,能够了解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及时掌握最新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与功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根据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企业信息化进程大致经历如下阶段(按照计算机应用的规模):

(一)单机的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管理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实现计划统计、生产调度、物资供应、人事劳资、设备、机械配件、成本核算、产品销售、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信息化;在基本完成企业“计算机化”过程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有效信息管理。

(二)全企业范围以网络数据库支持的计算机应用综合系统

它形成了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这一阶段把企业各个单元的计算机应用集成起来,如车间管理和控制、质量保证、以及办公、辅助决策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运行,使企业产品上市更快、质量更好、成本更低、服务更优。

(三)广域网、互联网支持下的企业间信息集成和资源优化

这一阶段信息化突破了企业间的界线。它利用因特网实现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自动化,提高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力,而且也使企业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

可以说企业信息化第一阶段是技术创造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经营、生产、管理需求出发,量力而行的过程,不一定从第一阶段开始。根据信息化进程的演变,企业信息管理师这样的复合型岗位应运而生,通过他们的流程整合,在企业的管理与当前信息化发展中找到最好的结合点。

三、职业环境

企业信息管理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对工作环境的要求相对简单,保证室内,常温即可。当然为保证服务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还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散热。

四、职业分布

企业信息管理师工作多涉及高级信息管理领域,对人才要求的标准高,目前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或者中央企业。在大多数中央企业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敏感的神经。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和劳动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函[2005]21号),在中央企业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据调查,在2005和2006两年先后有近2000人分别取得了企业信息分析师三个级别的职业资格。他们遍及石油、石化、电力、航空航天、烟草、电信、通讯、建筑、金融等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

而作为六成GDP的创造者、七成就业的吸纳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活力源头之一。但是由于其规模的限制、人工成本的控制等因素使得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缓慢,极少设立专职企业信息管理师的岗位,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信息管理师发展空间相当广阔。

五、职业资格

企业信息管理师根据《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稿),共设三个等级:1.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2.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3.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操作型人才,主要是指信息化建设中的初级人才即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在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时,各层次的人才也要及时跟上才行;应用型人才,主要指企业信息管理师,他们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业务骨干”,与信息管理中的“领军人物”相比其需求量更大;战略型人才,主要是指业内被炒得火热的企业信息主管即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作为一个企业战略层面的信息化“军师”,目前做得较好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六、职业素质

企业信息管理师是集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企业信息管理师除基本要求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外,更看中综合素质:

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主要包括能够遵纪守法,恪尽职守;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为出发点;在技术操作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秉承诚信为本的观念,尊重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在管理水平上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其次,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管理基础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企业管理概论;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市场营销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生产与运作管理基础知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经济法基本知识;知识产权法基本知识等。

最后,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准确判断问题,查找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应变能力强;善于沟通与协调,与客户的合作意识强;语言表达清楚准确。

七、职业薪酬状况

作为定位高级管理及技术人员的职业,从业人员主要为: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主管(CIO)或主管副总、信息中心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信息管理人员; IT公司从事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和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员。因此,企业信息管理师的月薪酬在万元左右。

八、职业供求状况

作为新兴职业——企业信息管理师日益走俏,许多企业可以说是求贤若渴,那么目前该行业的供求特点是什么呢?可以说企业信息管理师供不应求,属稀缺职业。

据调查,2003年4月至6月份,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首期及第二期企业信息管理师、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示范性资格认证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大中型企业的300余名CIO和高管人员参加了培训鉴定。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极度紧缺。一方面反映了该领域在社会经济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另一方面也预示着该领域在人员培训、人员招聘及人员任用方面即将全面实现标准化、正规化和科学化。

对企业而言,企业信息管理师是“雪中送炭”;对个人而言,企业信息管理师是“黄金职业”。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两名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企业信息管理师是依托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九、职业风采

毫不夸张的说,企业信息管理师据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他们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整合现有资源,降低损耗,促进企业扭亏为盈。

某公司采用神州数码的实施易飞ERP系统来进行信息化管理,此项目的负责人以企业信息管理师的身份,采取“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循环往复,持续变革,持续改善”的策略,配合ERP系统,安装了标准化的顾问辅导程序、持续监控的客户满意度调查、顾问全程辅导文件及进度监控、完整的辅导过程报告、详实保留辅导轨迹、客户内部知识库的建立等,实现了持续地推进“业务流程改善”。

吴邦国同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200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现场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一大批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面对企业的大量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于2007年颁布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修订稿),目的在于为我国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提供科学规范和法律依据,从而积极、健康地推动我国优秀企业信息管理人才的大批涌现。黄金职业正召唤有志之士,在信息化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大显身手。

第三部分 专家点评 浅析高学历求职群体的就业服务策略

海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大成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力流动市场化趋势逐渐形成,为适应这一局面,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在为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伴随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辈出,进入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的人员素质也呈整体上升的趋势,通过2004—2006年季度数据的对照分析,高学历求职群体人数在各季度基本占劳动力市场求职总量的15%--20%。因此,这一就业群体将成为当前职业介绍机构开展就业服务所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主攻方向。为创建和谐社会,更好地开展人本服务,下面我就高学历求职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谈一些具体的思考与分析:

一、当前高学历求职群体的就业现状

(一)大学扩招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随着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难度加大。据有关部门数据,2006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长22.2%,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5年1:0.93下降到2006年1:0.83。而2007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00万人,供需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北京地区从第一批扩招生进入就业市场以来,应届高校毕业生2003年为10.4万人,2004年为12.4万人,2005年14.9万人,2006年17.5万人,2007年将达到20.3万人,逐年递增16%以上。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而由经济发展规模所决定的需求总量不能同比例增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二)高学历求职群体就业走向大众化。就业大众化是确保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有效措施,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所提供的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精英”岗位或“白领”职位类的高级工作岗位,也将随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了传统意义上“蓝白领”界限的模糊和标准的变更、“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合。“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才市场的日臻成熟,人才流动已从个别现象发展为常见的社会景象, “精英岗位”在转变为面向第一线的“大众化岗位”。

二、高学历求职群体的特征

(一)高学历本身抬高就业门槛。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认为通过艰苦的努力达到学业有成理应有所发展,到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就业就能实现自身价值;到国家机关就业脸上有光;认为到专业对口岗位工作就能发挥优势;到外资企业就业就能得到更大的锻炼;到大型企业就业就不埋没人才,从而对就业地区、行业、岗位等有较高期望值。

(二)年龄低、思维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专业优势,虽然年龄低、实际工作经验少,但可塑性强,对新鲜事物能够较快接受和适应,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强;思维普遍活跃,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且不易受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对事物有领悟力,敢想敢干;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成为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应不会很难。主要是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遇,创建更好的舞台和氛围,以促使他们顺利成长。

三、高学历求职群体的难点分析

(一)个人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完善,社会上原有大学生称之为“天之娇子”的光环正逐渐退却,一些大学生们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在走入社会后,由于自身的抗压性较差,一旦遇到困难,不是放弃,就是停滞不前,甚至消极面对人生。主要表现在对自身定位不准、眼高手低,普遍对薪资要求偏高,而自身对价值的表现欲很低等。

(二)用工单位对个人缺乏足够的认可

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很多地区存在,找工作时“经验准入”门槛过高,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企业为了减少新人入职培训所需的成本支出,尽量避免录用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有了几年工作经验以后,他们则感受着更大的“不进则退”的压力。当感到在目前的企业中无法达到目标时,“跳槽”则成为首选,此时企业往往通过制定苛刻的招聘条件来降低员工流失的风险。

(三)劳动部门参与就业服务有难度

劳动力市场因自身缺乏对外宣传,与人才市场的融合不够,使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的认可度受“人才市场管干部、劳动力市场管工人”的意识影响,使用人单位和高学历人才认为人才市场才是他们解决人力资源需求和就业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现有劳动力市场面向高学历人才组织的招聘洽谈会普遍存在着职位吸引力不够、匹配针对性不强等种种弊端,一些招聘企业参加招聘会更多是为了展示企业,而非是招聘员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需双方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积极性。

(四)教育部门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接轨

教育部门在自身学科结构的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与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不相适应的关系。例如就业较困难的经济、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中要么颇为吃力,要么主动放弃而改行。另外,一些理工科学校为适应教育市场需要转型为综合类大学,设立了文科专业,而学生到了毕业时,就业市场对这些学校毕业的文科生认可率不高,这就给大量的优秀大学生造成了就业难。

四、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随着拥有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益凸显,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多项优惠政策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并根据这一就业群体的特征积极地开展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对缓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打破了原有的“统、包、管”等集中管理模式,已经充分地走向了市场。大学生就业是综合性的工作,为给这一群体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应继续完善鼓励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逐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通过政策指导帮助大学生实现国家、单位、个人利益的协调,实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由于市场的自发性所带来的盲目性以及它不能反映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等固有的缺陷,对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种调控主要是通过政策咨询引导求职者的择业行为更为合理,克服择业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以优化稀缺的专业人力资源配置。

(二)发展首都现代服务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现代服务业是吸引高学历专业人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要渠道。“十五”期间,北京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增加,由2000年的338.2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584.7万人,服务业新增就业人员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总量的95.3%,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社会各界应充分发挥首都效应,升级服务业结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扩大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优化首都的经济结构,丰富和完善首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北京进入稳定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薪资期望偏高,就业意愿过于集中,不愿意离开北京就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就业心态没有调整好的主观原因。这就需要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指导范围除了继续进行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外,还应介绍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测定职业兴趣,提高求职技巧,分析求职情况,做好职业规划,培养正确的求职观念。通过定期发布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及时反馈就业状况信息,有效帮助学校调整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将来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条件,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有关部门、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为改进人力资源配置创造条件。同时,使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能够根据当前就业的客观形势,结合自身条件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战略,把社会需求和自己的求职愿望有效对接。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高学历人材的技能培养

前些年来由于职业学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体系不健全、就业准入门槛高等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级技工需求增加,职业教育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硕士易找,技工难求”的局面,经过职业教育的高级技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受欢迎的人才,甚至有高校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合适工作到职业学校“回炉再造”。当前应加大对职业教育扶持力度,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教育认证体系,鼓励部分高校学生到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材培养结构,强调技能培养,分流部分高校生源,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五)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介绍水平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从事高学历人才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工作,应全面掌握供需双方的需求,了解高学历人才就业心理动态,及时收集相关职业技能专业条件和入职要求。结合高学历人才群体的特征,指导用工单位合理设计人力资源招聘方案。

(六)搭建专业网络供需平台,实现信息高效传递 完善的管理离不开相关的技术支持,通过开发网络支持平台,依托网络实现信息化共享,探索良性运行机制,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能够及时地沟通和消化出现的问题,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1)建立职业指导问题解答园地;(2)发布最新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动态及就业信息;(3)开设虚拟招聘室,通过多方视频组织供需双方面试洽谈;(4)建立供需双方电子档案,确定就业信用评价等级。

(七)创建大学生实习基地,注重选拔和指导工作的双重推进

选取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成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搭建就业实习基地的成员企业与其期望的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召开定期“实习基地见面会”、优秀学生推荐等多种形式协助企业与理想生源的有效对接,减少和缩短双方盲目选择的时间,提高针对性。调查显示,各类企业对于引入本单位的实习生不单单只要求专业对口,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更是希望通过此举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选,如何“择优”成为把握进口的一项关键任务。这项工作需要学校,劳动部门和企业三方共同配合。由学校提供对口专业的生源,劳动部门选择适合的学生推荐给实习单位,经单位统一筛选后留用符合单位要求的学生实习,以保证生源质量。

(八)建立就业预警机制,防止大学生供需失衡

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高校就业预警机制,通过就业预警体系,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正确预测地区范围内未来就业的状况,使政府能够掌握主动,事先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制定应对之策,缓解和消除可能出现的高校就业失衡,维护社会稳定。通过预警体系实现政府部门、高校和市场的有效链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就业预警情况,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安排招生计划、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有效调节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结构,从源头上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第15篇:**镇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

**镇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

本次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镇对全镇*个村作了深入调查,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县乡镇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情况表”、与各村主管劳动就业工作人员座谈和电话调查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就业人员收入分布情况、就业收入、就业行业分布、就业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作了调查,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

二、劳动力在本镇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乡镇以外县内

就业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县外市内就业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市外省内就业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省外就业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

三、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六、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收入在2000-3000元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收入在3000-4000元

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

*村驻村企业共有*家,其中包括钙厂,石子厂,饭店等,共吸纳农村劳动力余人*,其中*碳酸钙厂于*年建厂,吸纳农村劳动力*余人,创业典型有***。

*村驻村企业共有*家,其中加油站*家,脱硫粉厂*家,砖厂*家,共吸纳农村劳动力*余人,创业典型有***。

综上分析,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我们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在就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16篇:永州市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

永州市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

为了准确掌握全市农村劳动力结构及转移就业情况,3月份,市统计局对部分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情况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抽样调查,并设制了两个问卷调查,走访了部分乡村和企业,获得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走向和结构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一、基本情况

1、劳动力情况。2009年,全市总人口586.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9.03万人,占总人口的81.65%。农业人口中劳动年龄内人数281.58万人,其中:实有劳动力271.13万人(其中:男性156.75万人,占实有劳动力人数的57.81%;女性126.36万人,占实有劳动力人数的42.19%),占农业人口的56.6%。

2、外出转移就业情况。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推算,2009年,全市农村外出就业人员达到115.98万人。其中,省内就业16.73万人,占14.42 %;省外就业99.25万人,占85.58%。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构成 :(1)性别构成。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63.03%,女性占36.97%。

(2)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力军,21-40岁年龄段最为集中,占总数的76.73%;16-20岁占12.61%;41岁以上的占10.66%。客观分析,年龄段与转移意愿和稳定性有着很大关系,41岁以上转移就业人员少的原因是部分人员年龄大,找工作相对较难。特别是51岁以上的外出人员中有很大部分是随小孩外出从事家务活。(3)素质构成。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偏低。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70.55%;其次是高中文化,占19.61%;小学文化及以下为5.05%,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分别为3.5%和1.29%。(4)技能构成。总体技能水平较低,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28.9%,未受专业技术培训的占71.1%。

3、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待遇情况。由于经济复苏,广东沿海地区企业恢复生产,订单增加,用工需求量增加,原本停厂企业现在恢复生产,原来在外就业的老员工,由于技术熟练,又被企业主招回。据了解,今年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上年有所提高。农民工工资从1000元到3000元的居多,低于1000元工资的很少了。

4、政府搭台,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一是及时发布用工信息。特别是春节期间,紧紧抓住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在家的时机,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LED显示屏、公告栏等渠道

及时发布企业的用工信息。二是召开专场招聘会。永州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与上海蓝海国际教育合作集团在冷水滩、东安、祁阳举办“服务世博会,永州-上海转移就业帮扶行动” 大型巡回专场招聘会。”宁远县以“服务承接产业转移,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为主题举办“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人力资源大型招聘会。其他各县区也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三是培训带动就业。(1)鼓励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技能培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的用工需求,科学制定用工和培训计划,通过“生产带培训、能手带新手”的办法,引导企业自我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的熟练工。如新田县引导富弘鞋业、祥昱鞋厂等企业开展自主培训,每年都能培养400多名“熟手”。(2)积极开展“订单”培训。按照“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出单、农民点单、政府买单”的办法。就业培训部门深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结合各部门、各乡镇推荐的务工人员情况,组织和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集中进行培训,同时组织农村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参加紧缺工种培训。经培训后,推荐到相关企业就业。(3)丰富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中专等培训机构的作用,开设并举办挖掘机、叉车、铲车操作与驾驶,电衣车操作与维修,拉机缝盘,电子电工,纺织等十多个工种专业的培训班。

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由于城乡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来自土地的收入再难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愿望及动力依然较强,农村劳动力城乡间流动就业将长期存在。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转移就业压力加大。从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永州市农村劳动力约为271.13万人,全市耕地面积 440多万亩,按人均种植4亩耕地测算,维持市内基本农业生产劳动力需110万人左右,目前已转移的115.98万人中,剔除这部分劳动力,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45万人左右,这部分人有时打点零工,有时从事农业生产。调查显示,永州市富余劳动力存在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的问题。由于已转移人员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使市内从事第一产业的基本上是40岁至70岁的群体,劳动力老龄化非常明显,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障碍。

2、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劳动力转移有一定的盲目性。永州市各县区都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但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工资和场地落实不到位,职能作用没有得

到充分发挥,尤其是乡级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服务网络不完善,中介组织不够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农民外出盲目性很大。通过政府部门、培训基地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60%以上。

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同使其在就业领域上受限制。永州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7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务工择业能力相对较弱,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建筑、鞋类制造、服装加工等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条件差,劳动报酬低。而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劳动力专业技能弱化与市场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构成了劳务用工双向择业的“瓶颈”;再就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相比还存在一些劣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4、创业环境还不够宽松,农民工返乡创业仍较艰难。永州市去年虽已在配套服务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返乡创业的农民资金有限,而目前各类担保机制又不健全,返乡企业农民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严重制约了创业者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针对永州市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就业”的方针,按照“科学就业,素质就业,和谐就业,全面就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探索“创业促就业、就业促保障、保障促和谐”的就业和创业发展路子,着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配套服务,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目标落实。各级政府始终把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广泛开展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宣传,从思想上、意识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把转移输出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区)、乡(镇),再由各乡(镇)分解到各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拓展就业空间,推进本地转移。本地就业具有务工及农业生产兼顾、企业择业标准较低、务工及消费成本低、劳务净收入相对较高、家人及亲属团聚方便等优势。随着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本地优势产业逐步壮大,工业园建设加快,用工量将逐渐增加,县域经济承载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大,因此,加快推进劳动力本地转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所需人力资源。

3、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各级政府要确保就业服务体系的人员、经费、工资和场地落实到位。就业服务部门要加大培训和服务力度。一要提高培训补助标准,延长培训时间。要让文化素质本身低下的农民学会一项技术,培训的时间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因此,建议根据参加培训人员文化程度,专业不同确定培训的时间和补助标准。二要扩大培训面。在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对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应当扩大到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所有农民(包括非贫困户劳动力)。三要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对农民工的维权服务,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营造创业环境,促进返乡创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金融信贷优惠政策,重点扶持项目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投资见效快而资金又相对短缺的返乡创业者。针对农民工创业,要比照外商享受的政策,对农民工创业兴办的企业实行同样优惠的政策,在基础设施、政策扶持、配套服务、产业引导、人才供给、土地优惠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创业系统的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要将财政政策与其他相关措施综合考虑,配套实施,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融资等措施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给予税收优惠。对于农民工的新创企业可以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免税政策或者优惠税率;对于在解决就业、贡献突出的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或者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三是扩大财政补贴。要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助基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融资补贴。对新创企业进行用地、厂房租赁、用电和用水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补贴,给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低于市场的价格。四是减免行政收费。减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工商登记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雷爱华]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

第17篇:调查队队长岗位职责

1.负责全市计划生育各项统计数据的调查核实分析工作的审核、报批管理。2.负责计划生育信访案件的调査工作的审核、报批管理。3.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18篇: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

。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家乡曲靖市马龙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面临许多问题,马龙县是个传统较贫困的农业县,在进行工业化转型的同时,仍以烤烟、万寿菊等农业生产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特别是在农村,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转移的力度加大,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农村地区的需求来讲,目前农村人口依然庞大,仍然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合理地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县人力资源强县的必由之路。

我来到马龙县县政府所在地——通泉镇,在政府综合办工作人员帮助下,我得到许多资料信息,认真总结整理后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状况,并就我县实际现状得出相应调查结论。

一、云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增长,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

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人口为4514万人,农村人口3087.4万,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男16-64岁,女16-64岁,下同)为2031.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8%,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2007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0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40万人。

(二)劳动适龄人口中青年比重较高,男女性别比差异不大

云南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年龄结构中,20-39岁的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最大,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表明年轻劳动力仍然占人力资源的大部分。15-20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远远超过50-64岁的数量,云南各州市的人力资源总体呈现年轻化,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也能保持人力资源数量上升趋势,属于潜力型人力资源结构。

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虽然目前仍然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增长的速度快于男性。从全省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来看,性别比为106.3,男性人力资源数比女性多,这部分人口中,男性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经商,而女性到了婚育年龄(20岁左右),外出的多数返回原籍结婚生育,使得性别比下降到最低点。

(三)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素质依然较低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成人教育得到广泛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省人口的文化素质。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分别比2000年上升0.40、0.91个百分点,相应地,接受初中教育的占52.06%,下降0.1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34.65%,下降1.20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三分之

一强的人口未完成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口未接受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7年,还未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

(四)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

在云南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了53.8%,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就占了85.7%,只有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民的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微弱,存在隐性失业问题。据“五普”资料显示,云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9395人,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量2135.9万人的0.18%左右。

(五)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为传统型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

二、三产业比重较低。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78%, 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依然是云南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9%,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13%,比2000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云南农村就业结构转变相对缓慢,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我省人力资源丰富,但结构不够合理,加之自身地理位置,科教发展欠发达等省情,还未能真正合理有效的利用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更好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当然,作为传统的农业县——马龙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更多问题。

二、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马龙县辖5个镇、3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马鸣乡、大庄乡、月望乡。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57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通泉镇 3440

8、旧县镇 28067、马过河镇 146

28、王家庄镇 31271、马鸣乡 13310、张安屯乡 9322、大庄乡 1296

6、月望乡 27823、纳章乡 13971。2000年,全县总户数50271户,其中农村户数44000户,总人口194665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1340占11.0%。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72.71%,第二产业占9.76%,第三产业占17.53%;马龙县农村富余劳动力2.86万人,占总人口的14.6%,占农业人口的16.5%。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4.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三、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县

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2.86万人,其中省外2.23万人,省内0.63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0.8万人,其中女性0.3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1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68%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3、

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6.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水利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面包生产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4、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如马龙县东林大街建设等,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双重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五、我县积极采取的措施办法:

1、今年马龙县采取一切有力措施,积极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坚持一手抓县内转移、一手抓县外输出。确立了“县内转移为主、县外输出为辅”的工作思路,一是由县劳动、农业、经济等部门配合,积极与县内企业对接,拓展就业渠道,围绕全县中低产农田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城市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沼气建设等26个重点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人力资源市场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及时、收集、发布各类外出务工信息,使更多农民获得外出务工的信息和机会。

2、是把好招商引资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商家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尽可能使用当地农民工。

3、是围绕省级工业园区、珠江源大城市建设、马龙县两大民营工业规划区的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增加用工需求。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协调县内用工企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合作,实行共同招工、共同出钱、共同培训的办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负责培训宣传阳光工程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外出务工常识、爱滋病防治等知识,用工企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负责技能培训,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基地和企业的共同合作,今年共招收农民工培训7期1000多名,使企业和农民双受益。

4、是加强对重点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用工条件、用工待遇、用工需求的考察,选准一部分用工要求与该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相适应、用工待遇较为优厚、劳动保障措施较为好的地区或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规模输出。目前,我县与江苏昆山芫茂电子有限公司、昆山富士康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昆明轨枕有限公司、昆明百大集团野鸭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我县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

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六、得出的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县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七、实践总结:

暑假的这次实践让我学到了许多的课外知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经过调查实践就不会深刻了解到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不能更准确认识到县情,明白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只有准确认识了实际情况,从县情出发,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县经济。

2、成果来自汗水,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我在镇政府综合办实践的实践让我明白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要想更好的发挥出来就得多到实践中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才能学以致用。

3、在实践中

我了解到我县农村适龄儿童受教育比例很小,导致我县农民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我想自己更应该珍惜读书机会,把大学念好,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后更好的造福家乡。

管理学院

级财务管理2班 邱永斌2010

第19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鸡冠区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本地乡镇企业工资收入和农村家庭经营

二、三产业收入,这三种收入途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紧密相联。其中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家庭经营

二、三产业代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奔\"钱途\"的最有效途径。

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转移劳动力获得的较高收入,直接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二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降低了农业劳动力总量的增长速度,甚至直接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总量,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间接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摸清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当前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工作。

一、基本现状

通过千户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分析,我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打工地点主要以市内及周边县市为主。调查表明,全区共有31736名劳动力。有10583个外出打工者,其中有8694人对打工地点进行了详细答述:在本市内打工人员有8357名,占回答问题的外出打工人数的96.12%。其中又以聚集在市域中心的打工人员为最多,有3594人,占市内及周边县市打工人数的41.34%;到市区外打工的人数较少,所占比重不大,仅占4.13%。从调查结果看,打工人数足迹所到之处有13个省市区,但打工人数在30个人以上的省市区共有五个,其中去北京打工的人最多,有123人;其次是山东,有79人;广州64人、大连55人、绥芬河38人。

2、打工时间较短。外出打工人员中83.17%的打工人员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其中41.65%的人打工时间在3个月以上至6个月间,23.20%的人打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至9个月间,18.32%的人打工时问在9个月以上至12个月间,其余的人干着3个月以下的零工。

3、打工从事的行业虽分布较广但以简单劳动为主。在所从事的十多个行业中,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以缺乏技术性的简单劳动为主。选择回答所从事行业的8694名打工人员中,从事建筑业的人员有2514人,占回答问题人数的28.92%,从事以\"钓鱼\"等为主的其他行业的人员共有1321人,占15.19%,社会服务业的人员1133人,占13.03%,从事交通业人员949人,占10.92%,从事其余行业中从事工业887人,从事餐饮业824人,从事农业806人,而需劳动力潜力较大的诸如家庭服务等行业打工人员更少。

4、打工人员的劳动报酬是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8694名打工人员回答了收入水平问题:有33.41%的打工人员平均每月的打工收入在400-500元间,打工收入300-400元间的占27.09%;500元以上占25.74%;其余打工人员的月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占13.76%。从调查结果看,打工所得的劳动报酬在农户家庭收入中占较大的比重:39.7%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34.28%的打工者其劳动报酬占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存在问题

调查表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压力,对家乡经济建设和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对务工地区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农村劳动力供求两方面和外出环境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很大,并且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我区所辖两乡属市域近郊乡,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加之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及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实施,农田被大量的征用,使农村生产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业产业逐步升级,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快速度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相对减少,而农村新增劳动力不断扩大,使农村劳动力供应增加的速度超过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二是劳动力的自身素质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农村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的本地就业,还是\"背井离乡\"的外出就业,都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文化程度高低与劳动者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潜在原因。我国已加入WTO,要提高本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产业劳动者,这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而眼下我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对千户农民的调查,8694个打工人员中,6260个人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打工人数的72%,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有940人,占打工人数的10.81%,受过专业培训的外出劳功力更是寥寥无几。显然,这一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是极不相适应的。

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区农村结构中,第

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中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

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四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被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七千余人选择了六种务工方式:其中76%的人员是亲戚朋友介绍,11%的人员自己寻找外出打工的机会,4%的人员是老板招工出去,只有1.2%的人员是政府、集体组织出去。还有一部人员由公司招工或民间中介组织介绍出去。就业难度大、务工时间不稳定,又缺乏组织管理,使部分民工生活困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同时偷生、超生等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事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家庭壮劳力外出后耕地田间管理跟不上,农村兴修水利、道路维修等公益事情缺乏劳力。

三、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义务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通过上夜校、科技讲座、函授等多种方法,普及农业科技知识;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民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劳动者掌握强硬的实用技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由已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沿着\"一种需求振兴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3、发展和振兴乡镇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功力能力。乡镇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性企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较大潜力,曾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因素,乡镇企业应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着力解决近几年暴露出来的内部问题,不断采用新技术,努力形成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的格局,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平等待遇。

5、加强政府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在调查中,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及打工由\"政府组织好、成立公司组织好、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时,选择的人员比例分别是59.21%、25.60%、15.19%。选择\"政府组织好\"占了最大比例,这说明农民们盼望政府在劳务输出中进行组织管理。由于市场经济不规范,特别是当前劳务市场出现的劳务大军不断\"扩容\",竞争日益激烈,对务工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二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务工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三是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就近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20篇:肃州区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肃州区上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根据市经管站安排,我区抽调专人,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区农村现有劳动力125390个,其中男劳动力66999个,女劳动力58391个。2011年上半年外出务工人数为52262,占全区劳动力的41.7%,其中男劳动力33178个,占全区男劳动力总数的49.5%,女劳动力19084个,占全区女劳动力总数的32.7%。

二、现状和特点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2011年上半年,全区劳动力、男劳动力、女劳动力相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加2092个、-2797个、5071个,分别增长1.7%、-4.3%、9.5%。全区外出务工人员、男劳动力,女劳动力相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加1519个、-2814个、4333个,分别增长3.0%、-7.8%、29.4%。

据调查来看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主要呈现七个特点:

1、女性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加。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今年上半年,男性外出务工人员为33178个,相比2010年同期减少2814个,减小7.8%;而女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加,2011年上半年,女性外出务工人员为19084个,相比2010年同期增加4333个,增长29.4%。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2011年上半年,文盲或半文盲有290个,小学程度8022个,初高中程度33094个,中专以上程度10856个,相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加-1922个、-3540个、2528个、4453个,分别增长-86.9%、-30.6%、8.3%、69.5%。特别是中专以上程度,占所有外出务工人数由2010年的12.6%增长到2011年的20.8%,涨幅达到了8.2个百分点。

3、中年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加。通过调查数据分析,2011年上半年,30岁以下务工人数18437个,31—49岁务工人数29283个,50岁以上务工人数4542个,相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加-3811个、5658个、-328个,分别增长-17.1%、23.9%、-6.7%。特别是31—49岁务工人数,占所有外出务工人数由2010年的46.6%增长到2011年的56%,涨幅达到了9.4个百分点。

4、转向国外务工人数明显增多。根据调查数据分析,2011年上半年,本省内务工人数47101个,其中:本市内务工人数35237个,转向外省务工人数5109个,转向国外务工人数52个,相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加1270个、170个、201个、48个,分别增长2.8%、0.5%、4.1 %、1200%。通过调查,全区有泉湖、总寨、上坝、清水等四个乡镇转向国外务工,人数共52人,分别在叙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大多从事的建筑、厨师等职业。

5、外出务工收入明显增加。根据调查数据分析,2011年上半年,全区外出务工收入达到49033.3万元,是2010年同期

外出务工收入的3.13倍,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939万元,第二产业收入26114万元,第三产业收入18980.3万元,相比2010年同期分别增加33369.7万元,991.5万元,18667.1万元,13711.1万元,分别增长213%、33.6%、250.7 %、260.2%。特别是第三产业收入,占所有外出务工收入由2010年的33.6%增长到2011年的38.7%,涨幅达到了5.1个百分点。

劳动力调查调查岗位职责
《劳动力调查调查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