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政府公共关系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04 08:37:42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政府公共关系》读书笔记

《公共关系学》读书笔记

《公共关系学》读书笔记(1)

此书由张克非所主编,他是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7年4月至2009年6月,兼任兰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2006年至2009年,负责主编兰州大学百年校史

现为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甘肃党史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校史研究会理事,《兰州通志》总纂。

学术研究侧重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西北区域史、社会文化和公共关系。全书共分为九章:1.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2.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3.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4.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5.公共关系调查研究;6.公共关系策划与创意;7.公共关系策划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估;8.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9.公共关系机构与从业人员。

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现代文明包含着复杂化的关系和多元化的利益,在运用法律、道德和行政方式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需要寻求其他的手段。于是,主要通过信息沟通来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活动即公共关系工作便应运而生。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中突出了公众及其利益的重要性,确定了公众在一切组织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使公众成为组织生存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现代的民主政治与社会平等,规定了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平等;而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有效地协调公众关系提供了方法、手段和技术保证。

“公共关系”源于英语“PublicRelations”(缩写为PR)。也被译为“公众关系”。人们常说的“公共关系”,主要有四层意思: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公共关系状态),专门为协调这些关系而进行的活动与工作(公共关系活动),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公共关系意识),以这些关系及其沟通协调工作为对象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公共关系学科)。直到20世纪初,公共关系才实践的中形成较明确的内涵,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和工作而开始倾向成熟。

公共关系工作的特征有:(1)以组织的自我完善为前提;(2)以真实﹑真诚为原则;(3)以协调利益为基础;(4)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手段;(5)以创造和谐的组织环境为目的。

公共关系工作的功能有:(1)监测环境;(2)管理信息;(3)协调利益;(4)塑造形象;(5)营造组织文化。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根据组织的社会功能,组织的公共关系可分为:企业的公共关系,政府的公共关系和教科文卫等组织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就是公众。公众是指那些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具有某种共同利益,可以相互交流信息,相互产生影响的个人、群体或其他组织。他具有共同性、可变性和多样性。一个组织应积极主动地影响公众,进而改善组织的环境,那就要了解公众,服务公众,劝说公众和引导舆论。带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公众对象有:内部公众、顾客公众、媒介公众、政府公众、社区公众。

公共关系工作具有相对统一的程序:调查研究、策划创意、方案实施和评估反馈是其中的四个关键步骤。其中,调查研究是前提,策划创意是关键,方案实施是重点,评估反馈是总结。

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总的来说有:搜集和管理信息,宣传引导,与公众交际和进行各种专题活动。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开放的心理,热忱的态度,执着的精

《公共关系学》读书笔记

神和创新的意识。应具有的道德修养是:必须恪守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职业道德。(我国于1991年全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第四次联席会议上通过《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四种能力:(1)分析、策划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交际、传播能力;(4)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

综上所述,结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组织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应高度重视公共关系。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就必须综合分析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特别要妥善处理好与各种公众的关系。一个组织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形象,以取得公众的认可和信任。但是一个组织不能舍本求末,仅仅去追求形象搞公共关系。也要从提高质量和服务为根本。一个组织既要重视组织利益,更要重视社会利益。一个组织的每个成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公共关系人员。作为现代人,应多注意个人和所在组织的形象。公共关系的视角是分析和解决组织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手段。

推荐第2篇:政府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政府公共关系教学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政府公共关系 课程号:0906030006 英文名称:The Public Relations of Government 学时:48 学分:3.0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 教材:唐钧,政府公共关系/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和与任务

政府公共关系强调的公共关系主体是政府各部门人员,这些政府部门职能复杂,机构庞大,公众遍及整个国家甚至一些国际社会的组织机构。因此,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十分必要。 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加深相互了解、理解和信任,提高政府的威信,改善政府的形象,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随着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机构精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实行,党政职能分工,新闻发布制度与举报制度的建立,都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有了改进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正在逐步树立“公仆”形象,在这种转变机制与工作作风形成过程中,自然不可缺少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为了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政府公共关系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开设《政府公共关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了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职能、主体、客体、传播沟通媒介、工作程序、政府公关礼仪、政府公关实务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机构运用传播手段协调其与公众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行政活动。通过对公共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性质,理论原则,历史发展,职能规范,主体构成,公众环境,应用领域,实务操作等,提高学生利用公共关系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序言:政府公共关系时代的到来

政府公共关系概论篇 第一章 政府公共关系概述(6学时)

第一节 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政府常态公共关系概况

第三节 政府危机公共关系

[案例研究]英国政府(政党)公共关系

政府常态公共关系篇

第二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形象塑造(4学时)

第一节 政府形象的要素与机理

第二节 政府形象塑造中的问题与原则

[案例研究]北京申奥的形象建设与公关活动

第三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公众引导(6学时)

第一节 政府内部公众的全员公关

第二节 国内社会公众的牵引指导

第三节 国际公众的求同与合作

[案例研究]中国政府节约能源的公关活动 [案例研究]中俄互办“国家年”

第四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平台搭建(4学时)

第一节 发布和展示型专题活动 第二节 参与和体验型专题活动

[案例研究]重庆直辖市十周年庆典

第五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媒介应用(4学时)

第一节 政府常态公关中的媒介分析 第二节 政府常态公关中的媒介应用

[案例研究]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的公关媒介选择

第六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科学管理(4学时)

第一节 政府常态公关的策划

第二节 政府常态公关的评估

[案例研究]“创意英国”在中国的公关活动

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篇

第七章 政府危机公关概述(8学时)

第一节 政府危机公关的原则

第二节 政府危机公关的步骤

第三节 政府危机公关的责任模型

第四节 政府的转危为机

[案例研究]哈尔滨市“饮用水问题”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 第八章 政府的公众危机公关(6学时)

第一节 公众危机公关的基础

第二节 政府与公众的危机沟通

第三节 公众的冲突调解

[案例研究]政府信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第九章 政府的媒体危机公关(6学时)

第一节 媒体危机公关的机理

第二节 媒体危机公关的应用

第三节 网络媒体的应用

四、教学要求与方法

教学采用课堂讨论与自学、课题研究、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课题研究为主。每个专题都确定一名主要发言人,要求事先作好充分准备,每次上课先由主发言人介绍自己研究的结果,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开展课堂讨论,最后由授课教师稍加归纳与总结。

对每个学生的要求:除听课外,还必须认真参加课堂讨论,每人除担任一次发言人外,还必须积极参加其余的各次课堂讨论。

五、考核方式

1.考勤: 10%

2.课堂参与与平时作业: 20%

3.期末考试(闭卷): 70%

六、课程主要参考书

1.黎祖交主编.政府公共关系,求实出版社,1989.2.蒋春堂主编.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3.孔德元,张岩松,吕少平著.政府与公共关系,青岛出版社,1996.4.张观发,佳玉编著.政府公共关系概论,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5.胡宁生主编.政府公共关系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6、赵伟鹏主编.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7.詹文都主编.政府公共关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冯丙奇.政府公关操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郭惠民主编.国际公共关系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0.翟年祥,丁乐飞主编.公共关系,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第3版.

制定人:韩玲梅

审定:

批准:

2015年10月

推荐第3篇:政府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政府公共关系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教师:翟年祥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政府公共关系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作用,掌握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学会用政府公关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树立政府形象,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避免官僚主义。

二、教学要求与方法

本课程时间为一个学期,共18周,每周二课时,计2学分。

教学采用课堂讨论与自学、课题研究、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课题研究为主。每个专题都确定一名主要发言人,要求事先作好充分准备,每次上课先由主发言人介绍自己研究的结果,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开展课堂讨论,最后由授课教师稍加归纳与总结。

对每个学生的要求:

1、除听课外,还必须认真参加课堂讨论,每人除担任一次发言人外,还必须积极参加其余的各次课堂讨论。

2、围绕着研讨的专题,认真阅读参考书目5部以上,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每部著作的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字.

3、每人选择一个专题作较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撰写一篇学术论文。论文不得少于5000字,最好在学校正式放假前交来,个别同学缓交要事先通知老师。

三、成绩评定标准和方法

学生的成绩根据每人的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和期末论文的总和来确定。总分为100分,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各占20%,期末论文占60%。课堂讨论的成绩根据担任发言人时的准备情况及发言效果,以及其他讨论时发言情况确定。读书笔记和期末论文根据质量水平计分。考勤作为参考分,以负分计算,缺一次课总分2扣分,请假一次1扣分。

四、教学内容

由于同学们在本课阶段政府公共关系基本未学过,所以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可分为如下专题:

1、政府公共关系概述

包括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点,政府公关的由来和发展,政府公关与权术、庸俗关系学、企业公关、行政管理等的区别,我国政府公关与西方政府公关的区

1 别,政府公关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政府公共关系形象

包括政府形象的意义、分类、构成要素、如何塑造等。

3、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包括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政府形象的塑造、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协调、政府政策的咨询建议等。

4、政府公共关系主体

主要包括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机构、政府外部公共关系机构、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等。

5、政府公共关系的对象

主要包括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政府外部公共关系、政府国际公共关系等。

6、政府公共关系的原则

包括利益一致原则、真实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长期性原则等。

7、政府公共关系传播

包括政府公关运用新闻媒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政府公关传播的特点和原则、政府公共关系与新闻媒介等。

8、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

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等。

9、政府公共关系方法与技巧

(一):政府公共关系调查

包括政府公关调查的特点和作用、政府公关调查的常用形式、主要方法等。

10、政府公共关系方法与技巧

(二):对话

包括政府公关对话概述、主要形式、技术要求及注意问题等。

11、政府公共关系方法与技巧

(三):公告

包括政府公告的含义和特点、主要形式(新闻发布会、展览会、参观视察等)、运用等。

12、政府公共关系方法与技巧

(四):演讲与谈判

包括政府公关演讲的特点、作用、语言技巧等;政府公关谈判的特征、语言技巧等。

13、政府公共关系方法与技巧

(五):人际交往

包括人际交往在政府公关中的作用、政府公关中人际交往的原则、政府公关中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14、政府公共关系方法与技巧

(六):专题活动

包括展示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庆典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赞助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宴请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2

15、政府公共关系方法与技巧

(七):其他 包括会议组织及其注意事项,处理公关危机等。

16、政府公共关系常用文书

包括演讲辞、祝辞、致辞、新闻稿、展览解说词、公关调查报告等。

17、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构想

包括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和特征、中国特色政府公关的基本内容、构造途径等。

五、阅读和参考书目

1.黎祖交主编.政府公共关系,求实出版社,1989.2.蒋春堂主编.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3.孔德元,张岩松,吕少平著.政府与公共关系,青岛出版社,1996.4.张观发,佳玉编著.政府公共关系概论,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5.胡宁生主编.政府公共关系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6、赵伟鹏主编.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7.詹文都主编.政府公共关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冯丙奇.政府公关操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郭惠民主编.国际公共关系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0.翟年祥,丁乐飞主编.公共关系,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第3版.11.唐钧.政府公共关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2.徐双敏主编.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3.(美)Scott M.Cutlip 等著,明安香译.公共关系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14.袁传荣,宋林飞.公共关系新论——组织形象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艾伦.森特等.公共关系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6.康庆强著.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塑造,学苑出版社,1996.17.唐跃进,向力力主编.行政公关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8.张龙祥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大百科全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9.【美】玛格莱特·苏丽文.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熊源伟主编.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第2版.21.魏娜,张璋主编.公关管理中的方法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廖为建.政府公共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3.彭步伟.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4.胡锐,奕德泉主编.现代公共关系实务,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25.陈跃春等主编.中国政府公共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 26.唐钧.政府公共关系策略与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7.赵宇峰.现代政府公共关系概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28.费爱华,李程烨主编.政府媒体公关,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29.翟向东主编.中国公共关系特色初探,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 4

推荐第4篇:政府公共关系心得体会

政府公共关系学 心得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公关主体自身认识不足;对公众有倾向性的选择造成政府公关的偏失;传播沟通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树立并强化公关意识;理顺公众关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注重公共关系传播,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拓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防范政府组织风险和危机,增强政府的感召力,提高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能力,巩固执政的基础。

1 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向公众提供真诚的服务行动和有效的信息传播,达到政府与公众间的利益协调和信息共享,进而树立良好政府良好信誉与形象的一种管理活动。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该从多角度着手,强调发展、公平、公正和公民道德。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设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眼点,是新时期的时代最强音。而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定位中的八大目标:法治、透明、有限、责任、服务、公平、高效、廉洁,也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了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公共服务型的政府,从而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形成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政府与民众共同治理国家。

2 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

公共关系所处理的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它的公众之间的关系,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因此,公共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政府也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是套在政府脖子上的对公共权力进行自我约束和制约的“紧箍咒”,也是政府正确扮演角色,出色完成其职能,提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政府公共关系的这一本质决定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处理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 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更好地在认知度、满意度、和谐度三个方面评价政府形象,促进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合理分配,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保卫等职能。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的社会沟通活动,以此争取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这就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政府的职能转换,政府公关已成为政府沟通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成为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公共关系职能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呢? 

第一,信息引导。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本质即有效达成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交流。第二,沟通协调。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是指政府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公众之间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所进行的思想与信息的交流过程。充分发挥其沟通协调的职能作用,化解矛盾,减少对抗,消除内耗,加深理解,形成一个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沟通协调、民主管理的和谐关系状态。第三,形象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形象与信誉的政府,它的内政外交政策不仅容易获得国内人民的信任与拥护,也容易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公共关系被人们称作“塑造形象的艺术”。政府形象的塑造与维护又必须借助于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如果没有公关理论的指导及相应的科学手段的运用,所谓形象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得到提高和完善。因此,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便成了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核心职能。第四,宣传教育。政府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就是传播,即把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和意图广泛向社会宣传教育,使社会各个方面对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理解,以获得更大的支持。第五,咨询建议。这是政府公共关系的重要职能。政府必须将决策意图、打算和面临的困难告知公众,做到“政务公开”,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公共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其中之一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此,应积极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公共关系。

(1)树立和强化公共关系意识。首先,各级公务员要转变观念,不断强化公共关系意识,要充分认识自身形象是政府整体形象的一部分,应以自己的行动来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本质。其次,加强公务员的素质教育,使公务员切实做到一切为社会公众服务,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密切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架起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 

(2)合理设置公共关系机构。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精简机构,强化政府公共关系职能。 

(3)实行政务公开,加大传播力度。切实实行政务公开,取得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实行政务公开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来源的畅通;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设立政府公告栏;借助大众传媒,把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等告知公众,并取得人们的支持,进而使公众的言行朝着有利于政府管理目标实现的方向转变。

(4)全方位地拓展民意沟通渠道。 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对公众的意见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了解社情民意应把握好以下渠道:一是信访部门。二是建立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深入基层、考察民情的机制,这样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掌握可靠的民情。三是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建议征集活动。培养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建立与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各种社会团体都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愿望和利益。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政府部门与其建立定期协商和沟通的制度,可以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5)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程序性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长治久安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治理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及公民的自主契约等并存;治理程序从仅仅考虑效率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的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治变为重视法治、德治和社会公民自觉自愿的合作相互补充;治理的方向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变为上下左右互动。

推荐第5篇:行政管理学 政府公共关系

什么是政府公共关系

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以及代表国家管理的各级权利机构,它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监督、协调、保卫和服务等基本职能。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与民众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信任与合作,从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各类活动。

在企业公关如火如荼的时候,政府公关也浮出水面。2001年12月27日,上海市优秀公关案例评选中,浦东新区政府与黄浦区建委两个公关项目双双获得上海市优秀公关金奖。据悉,政府公关项目获奖,在全国也是头一回。专家评论说,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奖本身。它表明,政府越来越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一个现代化的政府将是一个互动的政府,是一个注重民众参与沟通的政府。注重沟通与互动,将成为一个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作为与公众沟通的强有力手段,公关正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众所周知,北京申奥成功,良好的公关功不可没。事实上,政府公关,不仅被当成政府从事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也被看成是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一个标尺。

[编辑]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任务

政府形象的好坏,特别是政府美誉度和可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接受、亲近和支持的程度,对各级政府基本职能的充分发挥至关重要,是政府公关活动乃至全部行政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和任务。

[编辑]

政府公共关系的塑造

现代政府公共关系应该塑造怎样的政府形象呢?

1、全面发展的政府形象。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和政治文明同步发展和同步推进,是现代政府形象的主要特征。而在一些地方政府那里,抓物质文明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部署得当、措施有力;而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不是全面发展的政府形象,而是一个残缺不全、畸形发展的政府形象。

2、“形神兼备”的政府形象。

现代政府不仅要有华丽的外观,更要有良好的内在气质。

“形”主要是指能够直观地体现政府价值的外在的物质层面的形象要素。它既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如良好的市容市貌、卫生的城乡环境、便捷的交通、齐全的公共设施等,又包括发达的物质建设成就,如合理的产业结构、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发展成就、强劲的发展潜力等。

“神”是指能体现政府形象的精神层面要素,真正打动和吸引公众的内在气质。它包括:展现“廉洁政府”形象的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展现“法治政府”形象的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展现“服务政府”形象的快速高效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这些要素不仅使政府形象更加富有神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精心加以塑造的政府形象要素。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重“形”轻“神”,有“形”无“神”的现象,因而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同与支持。

3、“表里如一”的政府形象。

现代政府除了拥有华丽的外在形象以外,它还必须有与外表相一致的健康的躯体和强劲的活力。一方面,作为政府形象“器官”形态的各内部机构应能良性运行,另一方面,更要求作为政府形象“细胞”形态的政府组成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并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从而使得政府形象表里如

一、活力四射。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一致性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有些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表面上,奉公廉洁、一本正经,但私下里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口头上依法行政、民主决策,但实际上官僚主义、独断专行。虽然这只是政府肌体上少数“细胞”地变异,但是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降低[1][1][1][2][1]

了公众对地方政府形象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4、真实可信的政府形象。

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公关活动的客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应该真实可信。要克服某些地方政府在输出政府形象时,弄虚作假和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的现象。

首先是要克服“重外轻内”的现象。当前多数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向外部公众输出自己的形象,而忽视对内部公众的公关努力。错误地认为内部公众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理所当然,要不然,也可以通过非公关的如使用强制的行政手段来做到这一点。

其次是要克服“重优轻弱”的现象。现实中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公众,如上级领导、上级政府中要害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他们对地方政府的发展,对地方政府建设成就的评价,乃至对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治前途等,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优势公众成了地方政府公关的重点,如通过经常汇报工作、邀请来指导工作、私下交往等方式向他们输出政府形象。而其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众,则经常地被排除在地方政府的视线之外。

第三是克服“有名无实”的现象。有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而忽视或损害了政府形象的可信度。如,经济效益报盈不报亏、社会发展报喜不报忧等现象十分普遍。有名无实,久而久之,公众对政府形象的可信度必然降低。

[编辑]

政府公共关系的内容和途径

1、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协商对话。

政府作为社会组织,它拥有制定政策、颁布法令、强制执行等特殊权力。为了克服政府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和腐败现象,既需要政府自身的不断完善,又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协商对话,是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迫切要求。通过政务公开,协商对话,可以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可以使政府机构吸收和集中广大民众的智慧与力量,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人民可以更多地了解政府工作的各种情况,理解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水平,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认同、配合、服从和支持。

2、传播政府信息,倾听公众呼声。

首先是及时向社会大众传播政府机构的有关信息。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如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发布文件、张贴告示等,把政府重要的活动情况及本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向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作传播。

其次是开辟政民之间的多种联系渠道,认真倾听公众呼声,虚心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借以了解公众对政府的印象,并以之作为施政参考。如建立“市长信箱”、“专线电话”、“首长接待日”等联系形式,以尽可能多地加强与公众联系。

第三是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一方面扩大对政府的宣传,另一方面加强“舆论监督”。

3、加强廉政建设,贯彻执政为民思想。

勤政廉政是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清除腐败现象和纠正不正之风是完善政府形象迫切要求。

首先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使廉政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其次要贯彻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的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特别领导干部素质,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益,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踏踏实实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讲信誉、办实事,办好事,谋实利。

[1]

推荐第6篇:公共关系部岗位职责

共关系部岗位职责

莫要由于侥幸取得一次收获,便否认踏实苦干创新是成就一切的基础,而当你选择了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工作,那么就做到不要去追忆过去,然而选择亢奋的前进。

在新公司里,这里是个好的发展平台。对于个人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满怀激情并带着一个好的心态加入这个团队。对于公司我会用自己的努力与行动去完善我的工作,公司的成败在于团队的力量,团队的强大在于我们每个员工的努力。要相信我们就像是块砖,哪里需要我们便往哪里钻。即便我们真的是块砖,那也是块金砖!

针对一个岗位,无论是公关;业务;或是行政等等,我要的就是全面的完善自我,追求目标。

工作职责如下:

1、协调公司对内、对外的关系,推广提高公司知名度,注重塑造的公司形象;

2、负责公司品牌、项目品牌发展战略的制定、策划、组织、推广及实施等管理工作。

3、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V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体系建设及完善。

4、开展公关关系调研,及时了解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了解公司各项目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对调研情况及时整理成系统材料,向领导汇报;

5、搞好公关关系协调,协助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工作联系,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公关活动,积极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长效可行的公关关系;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负责安排公司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争取媒体的支持,提高公共关系协调的质量和效率;

7、应对并妥善处理公司随时有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情况,切实维护企业或品牌的社会声誉和良好形象;

8、协助做好公司内部各部门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并全力的做到100%的配合。

于绪(Allen)

2012年4月2日

推荐第7篇:政府公共关系网上作业

政府公共关系网上作业

单选题:

(1/15)、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是(2分) A、社会公众 B、实现形象管理 C、政府部门和公务员 D、实现沟通和互动

(2/15)、政府公关主体的缺失,对外集中表现为什么。(2分) A、处理方式错误 B、决策错误 C、方向错误 D、逻辑错误

(3/1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政府公关的主体状况。(2分) A、政府首脑 B、政府工作人员 C、政府公关部门 D、政府

(4/1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政府形象塑造中的主要问题。(2分) A、方向问题 B、效果问题 C、机制问题 D、操作问题

(5/15)、政府常态公关的核心是什么。(2分) A、政府权威 B、政府形象 C、政府角色 D、政府态度

(6/15)、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是(2分) A、社会公众 B、媒体 C、政府部门 D、公务员

(7/15)、说服公众转变观念,实现公关主体的预期,这是政府危机公关的哪个操作机理?(2分) A、劝说机理 B、决策机理 C、引导机理 D、联动机理

(8/15)、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是(2分) A、实现良好的沟通 B、改善政府决策 C、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D、塑造良好形象和获得公众支持

(9/15)、掌握公共资源,形式公共权力的相关系统和部门是(2分) A、政府危机公关的内容 B、政府危机公关的功能 C、政府危机公关的主体 D、政府危机公关的客体

(10/15)、以下不是政府危机公关应对的模块的是(2分) A、公众模块 B、管理模块 C、媒介模块 D、决策模块

(11/15)、政府公关工作的重要主体,公关活动的设计者和实际操作者是(2分) A、政府公关人员 B、危机主体 C、公众 D、媒体

(12/15)、政府在形象塑造活动中,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操作理念不当的主要集中表现。(2分) A、官本位 B、推卸责任 C、惟上是从 D、好大喜功

(13/15)、政府危机公关的所有活动,要从什么性质出发(2分) A、管制 B、缓解 C、斗争 D、服务

(14/15)、政府公关的目标具有的特征是(2分) A、公益性 B、强制性 C、复杂性 D、单一性

(15/15)、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2分) A、与时俱进 B、稳中求进 C、灵活应对 D、实事求是

(1/1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政府形象塑造机理具有的特征。(2分) A、外在化特征 B、行为化特征 C、物化特征 D、人格化特征

(2/15)、政府常态公关时公众引导的基础是(2分) A、政府外部公众 B、政府内部公众 C、公关顾问 D、公关公司

(3/1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政府形象塑造需要遵循的原则。(2分) A、机制原则 B、权威原则 C、效果原则 D、操作原则

(4/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政府视觉系统识别系统中着重展现的特征。(2分) A、公共性和统一性 B、权威性和严肃性 C、区别性和识别性 D、公平性和公正性

(5/15)、以下不属于国内社会公众公关意义的是(2分) A、鼓励公众的参与 B、疏导利益冲突 C、塑造政府形象 D、调适公众心态

(6/15)、说服公众转变观念,实现公关主体的预期,这是政府危机公关的哪个操作机理?(2分) A、引导机理 B、劝说机理 C、决策机理 D、联动机理

(7/15)、仅仅根据个体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认识和评价他,从而导致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知觉误区,这属于公众的什么心理效应?(2分) A、流言效应 B、首因效应 C、霍桑效应 D、晕轮效应

(8/15)、政府公关机构的决策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2分) A、一般工作人员 B、策划专家 C、领导人员 D、培训专家

(9/15)、政府公关的客体具有的特征是(2分) A、单一性 B、协调性 C、复杂性 D、多元化

(10/15)、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是(2分) A、政府部门和公务员 B、社会公众 C、实现形象管理 D、实现沟通和互动

(11/15)、政府危机公关中引导公众向公关主体预设的目标行动指的机理是(2分) A、联动机理 B、劝说机理 C、引导机理 D、管理机理

(12/15)、政府公关的目标具有的特征是(2分) A、复杂性 B、公益性 C、强制性 D、单一性

(13/1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政府公关的主体状况。(2分) A、政府公关部门 B、政府首脑 C、政府工作人员 D、政府

(14/15)、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是(2分) A、政府部门 B、社会公众 C、媒体 D、公务员

(15/15)、政府危机公关的所有活动,要从什么性质出发(2分) A、斗争 B、管制 C、缓解 D、服务

(1/15)、根据内部公众的需要,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体现了政府内部公众什么需求的满足(2分) A、生活需求 B、尊重需求 C、社交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2/15)、政府向外部公众开放,让他们参观和了解政府的机构设施、运作流程、工作成果等各方面状况的活动是什么?(2分) A、听证会 B、节事活动 C、新闻发布会 D、参观活动

(3/15)、社会公众既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又表现出某种消极特征,这体现了社会公众的什么特性(2分) A、异质性 B、双重性 C、变化性 D、集合性

(4/15)、公关主体不管运用哪种传播媒介,都要做好信息真实、态度诚恳,如此方能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同和支持,这种善用媒介的原则是什么?(2分) A、真实原则 B、成本原则 C、实效原则 D、权变原则

(5/15)、以下不属于政府公关的参与和体验型专题活动的是(2分) A、新闻发布会 B、参观活动 C、听证会 D、节事活动

(6/15)、以下不属于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原则的是(2分) A、针对性原则 B、客观真实原则 C、时效原则 D、一对一原则

(7/15)、以下不属于国际公众的公关意义的是(2分) A、改善政府交往 B、推动文化交流 C、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相互理解

(8/15)、城市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这一类活动属于什么活动?(2分) A、节事活动 B、参观活动 C、新闻发布会 D、听证会

(9/15)、与政府行为利益最为相关,对政府公关活动的成败起着最主要影响的公众对象,我们称之为(2分) A、次要公众 B、目标公众 C、关键公众 D、主要公众

(10/15)、以下不属于正确选择媒体组合和搭配的做法的是(2分) A、准确选择几种媒介 B、挖掘各种媒介的长处 C、确定重点使用的媒介 D、科学合理地进行优化组合

(11/15)、下列哪个不是公关活动方案策划的原则(2分) A、符合客观实际 B、具有可操作性 C、内容丰富 D、强调创新性

(12/15)、新闻发布会中,下列不属于政府的应有的态度的是(2分) A、开诚布公 B、居高临下 C、严谨可靠 D、言行一致

(13/15)、政府向公众宣传政策、方针以影响公众言行的传播形式是(2分) A、新闻发布会 B、听证会 C、政府公益广告 D、参观与咨询

(14/15)、以下不属于政府公关中典型的发布和展示型专题活动的是(2分) A、新闻发布会 B、记者招待会 C、政府公益广告 D、听证会

(15/15)、以下不属于国内社会公众公关意义的是(2分) A、疏导利益冲突 B、调适公众心态 C、鼓励公众的参与 D、塑造政府形象

(1/15)、以公民的利益为危机公关的衡量尺度,突出实效,强调的是什么原则(2分) A、态度原则 B、实惠原则 C、公民中心原则 D、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2/15)、政府危机公关转危为机的策略中“做”的核心在于(2分) A、互动 B、思路 C、整改 D、难处

(3/15)、传播者用于传递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称为(2分) A、报纸 B、传播媒介 C、广播 D、书刊

(4/15)、以下哪一项不是政府危机公关应对范围的类别(2分) A、属地识别 B、行业识别 C、性质识别 D、主管部门识别

(5/15)、政府拒绝面对“闹事”事件,否认一切问题,这是政府在危机公关时经常出现的哪种误区(2分) A、拒不承认误区 B、一闹就软误区 C、概不负责误区 D、偏见误区

(6/15)、下列哪个不是公关活动方案策划的原则(2分) A、符合客观实际 B、内容丰富 C、具有可操作性 D、强调创新性

(7/15)、政府公关主体在扩展传播媒介广度的基础上,还应扩展传播的深度,以增强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实现政府公关的正面效应,这体现了哪种应用媒体的技巧(2分) A、日常监测 B、形成积累效应 C、资料整合 D、全面分析

(8/15)、以下不属于正确选择媒体组合和搭配的做法的是(2分) A、准确选择几种媒介 B、确定重点使用的媒介 C、挖掘各种媒介的长处 D、科学合理地进行优化组合

(9/15)、政府公关活动在什么时间开展最合适,持续多久最适宜,这指的是哪种政府常态公关的策略(2分) A、确定时限 B、确定类型 C、确定空间 D、编制预算

(10/15)、如果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公关危机,在这种完全责任的情形下,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模式(2分) A、速战速决 B、社会协商 C、以退为进 D、强力规制

(11/15)、公关主体在运用媒介时,对当地的民众心理进行调查、有效把握,根据受众的心理、兴趣和需要来确定发布的内容和方式,这体现了善用媒介的什么原则(2分) A、时效原则 B、真实原则 C、权变原则 D、成本原则

(12/15)、政府危机公关中转危为机的策略“秀”的核心在于(2分) A、公众知情 B、展现成效 C、互动 D、思路

(13/15)、政府转危为机的核心是提升政府的(2分) A、美誉度 B、知名度 C、有效度 D、参与度

(14/15)、以公民的需求为危机公关的基础平台,重视服务,强调的是什么原则(2分) A、态度原则 B、实惠原则 C、公民中心原则 D、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15/15)、尽管没有受到危机的直接影响,但是会主动参与到危机管理活动中来,这一类人群称为(2分) A、直接利益相关者 B、间接利益相关者 C、消极参与型旁观者 D、积极参与型旁观者

(1/15)、信息主体决定向信息管道中灌输怎样的信息,这是哪种信息工作的原则(2分) A、合适的传达对象 B、合适的传播时间 C、合适的传递方式 D、合适的信息内容

(2/15)、以公民的利益为危机公关的衡量尺度,突出实效,强调的是什么原则(2分) A、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B、公民中心原则 C、态度原则 D、实惠原则

(3/15)、明确公众危机公关的性质,确定公众危机公关的中心原则,是政府公众危机公关的(2分) A、定位 B、阶段 C、原则 D、基础

(4/15)、政府在危机公关时,调整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化解冲突的过程,这是指(2分) A、政府的危机处理 B、政府的公众沟通 C、政府的冲突调解 D、政府的危机沟通

(5/15)、危机之中的受害者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极度不信任,另一种是特别需要(2分) A、劝慰的行动 B、心理的安抚 C、物资援助和情感支持 D、政府的承诺

(6/15)、以公民的需求为危机公关的基础平台,重视服务,强调的是什么原则(2分) A、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B、公民中心原则 C、态度原则 D、实惠原则

(7/15)、以下哪项不是媒体作为政府危机公关合作方的益处(2分) A、配合危机公关 B、传递预警信息 C、传播预防经验 D、内紧外松的瓶颈

(8/15)、政府在危机公关时,需要重视的两项要素是沟通的边界和沟通的(2分) A、有效性 B、方式 C、效果 D、出发点

(9/15)、政府危机公关中转危为机的策略“秀”的核心在于(2分) A、思路 B、互动 C、公众知情 D、展现成效

(10/15)、政府要牵着媒体走,就要做好横向聚焦工作,这种工作叫做(2分) A、议题设置 B、议题决定 C、议题引导 D、议题转换

(11/15)、政府与社会公众交换信息,通过说服和劝说等方式,使得社会公众依照政府的预期行为,称为政府与公众的(2分) A、危机沟通 B、危机对话 C、危机善后 D、危机处理

(12/15)、媒体在设计调查对象的方案时,忽略了受访对象的利益相关度和情绪问题,这是媒体调查的哪种误差?(2分) A、调查结论的误差 B、调查手段的误差 C、调查方法的误差 D、调查对象的误差

(13/15)、政府危机公关媒体应对的纵向解剖工作是指(2分) A、报道内容 B、报道方式 C、议题设置 D、报道层次

(14/15)、政府转危为机的核心是提升政府的(2分) A、参与度 B、有效度 C、美誉度 D、知名度

(15/15)、政府危机公关的性质不是管制,不是斗争,而是(2分) A、追偿 B、治理 C、规制 D、服务

判断题:

(1/20)、策划层面的公关人员需要更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开拓性的思维方式(2分) A、正确 B、错误

(2/20)、政府视觉系统是政府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2分) A、正确 B、错误

(3/20)、危机公关旨在塑造和建立政府形象(2分) A、正确 B、错误

(4/20)、政府危机公关的定性是管制。(2分) A、正确 B、错误

(5/20)、城市形象的展示,应该强调城市的内容形象展示与外部展示同等重要。(2分) A、正确 B、错误

(6/20)、政府在公关活动中不用过多的尊重和遵守风俗习惯(2分) A、正确 B、错误

(7/20)、偶然映像是公民个人通过对政府零星的、初步的感知,再加上一定程度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而产生的。(2分) A、正确 B、错误

(8/20)、政府需要把握危机状况下的信息机制,把握媒体的特征,应用好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工具(2分) A、正确 B、错误

(9/20)、现场直播属于在政府部门中能产生“窗口”效应的情况之一。(2分) A、正确 B、错误

(10/20)、政府形象的塑造,典型的操作方式失误在当前集中表现为粗心大意和违规操作。(2分) A、正确 B、错误

(11/20)、政府危机公关的定性是服务。(2分) A、正确 B、错误

(12/20)、政府形象正是在不注重小部分群体的基础上,积少成多、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败的(2分) A、正确 B、错误

(13/20)、政府形象的塑造,典型的操作方式失误在当前集中表现为粗心大意和惟上是从。(2分) A、正确 B、错误

(14/20)、危机公关不包括公关主体在危机状态下的危机管理、政策执行、公共服务等各类行为(2分) A、正确 B、错误

(15/20)、政府权力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容挑战(2分) A、正确 B、错误

(16/20)、政府危机公关中,违反治安条例等违法犯罪问题,在特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危机公关的方式应对。(2分) A、正确 B、错误

(17/20)、相对于内部公关机构而言,政府外部公关机构不具有优势,无法弥补政府自身能力的不足(2分) A、正确 B、错误

(18/20)、政府公共关系可以视为政府组织与内外公众之间的一种传播沟通方式(2分) A、正确 B、错误

(19/20)、常态公关旨在弥补和修复政府形象(2分) A、正确 B、错误

(20/20)、公众和舆论看的是宣言,对公关主体的实际行动并不十分关心(2分) A、正确 B、错误

(1/20)、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除了本身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制度不科学、反馈机制不灵敏引起的(2分) A、正确 B、错误

(2/20)、政府需要把握危机状况下的信息机制,把握媒体的特征,应用好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工具(2分) A、正确 B、错误

(3/20)、政府公共关系与其他政府行为相比,是虚无缥缈的,难以具体化的(2分) A、正确 B、错误

(4/20)、相对于内部公关机构而言,政府外部公关机构不具有优势,无法弥补政府自身能力的不足(2分) A、正确 B、错误

(5/20)、政府公共关系等于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2分) A、正确 B、错误

(6/20)、政府在公关活动中不用过多的尊重和遵守风俗习惯(2分) A、正确 B、错误

(7/20)、公民个人对政府形象形成定型映像之后,比较容易产生改变。(2分) A、正确 B、错误

(8/20)、政府的形象建设可以推广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以获得上级的认可(2分) A、正确 B、错误

(9/20)、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环境不如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面临的环境宏观(2分) A、正确 B、错误

(10/20)、政府危机公关中选择合适的新闻发言人和召开新闻发布会不是主要的需要着力的(2分) A、正确 B、错误

(11/20)、政府危机公关的定性是管制。(2分) A、正确 B、错误

(12/20)、政府公共关系可以视为政府组织与内外公众之间的一种传播沟通方式(2分) A、正确 B、错误

(13/20)、由于国际公关的主客体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使得国际公关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特质(2分) A、正确 B、错误

(14/20)、政府在传播沟通中常常更看重行政传播,忽视公共关系传播。(2分) A、正确 B、错误

(15/20)、政府形象正是在不注重小部分群体的基础上,积少成多、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败的(2分) A、正确 B、错误

(16/20)、政府权力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容挑战(2分) A、正确 B、错误

(17/20)、公开参观属于在政府部门中能产生“窗口”效应的情况之一。(2分) A、正确 B、错误

(18/20)、政府公共关系是建立在政府性质的基础上的(2分) A、正确 B、错误

(19/20)、政府仅与外部公众发生的行为才是政府公共关系(2分) A、正确 B、错误

(20/20)、公关对象即公众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是政府公关(2分) A、正确 B、错误

(1/2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拟定多个公关活动方案,通过总体评价,权衡利弊,从中选择或综合处一个最佳方案(2分) A、正确 B、错误

(2/20)、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除了本身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制度不科学、反馈机制不灵敏引起的(2分) A、正确 B、错误

(3/20)、顺从是指在群体氛围下,公众放弃自己原有的意见而保持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也就是通常说的“随大流”(2分) A、正确 B、错误

(4/20)、政府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内容和对象是一致的(2分) A、正确 B、错误

(5/20)、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必要性无需特别考虑(2分) A、正确 B、错误

(6/20)、按照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政府公共关系的媒介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媒介(2分) A、正确 B、错误

(7/20)、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多样,公关主体在选择媒介时,应侧重传播的效用(2分) A、正确 B、错误

(8/20)、内部公众既是内部公关的对象,又是外部公关的主体,因而具有双重身份(2分) A、正确 B、错误

(9/20)、新闻发布会不仅有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方式,还有网络发布会的虚拟会场形式。(2分) A、正确 B、错误

(10/20)、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可以随意更改会议的程序或延长预定的会议时间(2分) A、正确 B、错误

(11/20)、政府公关工作具有专门化,公关工作知识公关部门和专职公关人员的事情,组织内的其他部门和人员无需参与,也参与不好(2分) A、正确 B、错误

(12/20)、政府公关活动的目标不用与政府的施政目标一致,因为它不是施政目标的组成部分(2分) A、正确 B、错误

(13/20)、新闻发布会为公众参与政府治理和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平台,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态势,争取公众对政府的支持。(2分) A、正确 B、错误

(14/20)、通过内部公关,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打破各方的心理隔阂,实现增强内部的凝聚力(2分) A、正确 B、错误

(15/20)、由于国际公关的主客体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使得国际公关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特质(2分) A、正确 B、错误

(16/20)、有效实施社会公关,就应该灵活运用“情理利法”四大手段,采取“沟通、劝说、诱导、依法”四种策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诉之以法(2分) A、正确 B、错误

(17/20)、公关主体在保证信息传播效果的前提下,可以不用考虑经济因素(2分) A、正确 B、错误

(18/20)、不用特别根据公益广告的主题和宣传目的去选择宣传方式,也不用过多考虑表现形式(2分) A、正确 B、错误

(19/20)、政府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是一样的,都需要能造成轰动效应(2分) A、正确 B、错误

(20/20)、政府公益广告要注意倡导而非强加,持续而非临时(2分) A、正确 B、错误

(1/20)、重大的公关活动最好不要同时开展,以免分散注意力,削弱和抵消应有的效果(2分) A、正确 B、错误

(2/2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拟定多个公关活动方案,通过总体评价,权衡利弊,从中选择或综合处一个最佳方案(2分) A、正确 B、错误

(3/20)、危机状态已经带来了“眼球效应”,政府受到普遍的关注;政府如果趁热打铁,提升美誉度,有可能开创“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立项模式(2分) A、正确 B、错误

(4/20)、政府危机公关的最终裁判是政府(2分) A、正确 B、错误

(5/20)、时机是可以逆转的,所以政府公关策划的时机不用特别选择(2分) A、正确 B、错误

(6/20)、在转危为机的核心问题中,应该以“处置好”作为保障和前提(2分) A、正确 B、错误

(7/20)、按照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政府公共关系的媒介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媒介(2分) A、正确 B、错误

(8/20)、政府危机公关时,主体只需承担部分责任,包括部分的直接责任和部分的间接责任,甚至是责任不明确,这构成了主题完全责任的情形(2分) A、正确 B、错误

(9/20)、政府公关活动的目标和主题没有内在的联系(2分) A、正确 B、错误

(10/20)、利益相关者与危机相关者之间不可能产生利益冲突(2分) A、正确 B、错误

(11/20)、通过媒介的信息传播和双向沟通作用,可以增加政府和社会的相互了解、理解、新来和合作,向公众传播政府的政策信息和施政意图,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与公众达成共识,减少政策执行的障碍(2分) A、正确 B、错误

(12/20)、政府公关活动的目标不用与政府的施政目标一致,因为它不是施政目标的组成部分(2分) A、正确 B、错误

(13/20)、危机状态下,尤其经过了“眼见为实”和“血的教训”之后,社会各界普遍会表现出支持、理解、合作的状态,这构成了政府危机公关的不利社会环境(2分) A、正确 B、错误

(14/20)、政府在无责任的情形下,应该采取以退为进的应对模式(2分) A、正确 B、错误

(15/20)、政府可以采取忍受、疏导和转化等策略,化解家属的悲痛情绪,将家属的失控情绪控制在萌芽状态(2分) A、正确 B、错误

(16/20)、危机公关要有成本意识,注意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2分) A、正确 B、错误

(17/20)、制定危机公关预案,一是明确主要的公关危机;二是制定应对危机公关的模式化操作程序(2分) A、正确 B、错误

(18/20)、速度与危机公关的处理难度成正比。(2分) A、正确 B、错误

(19/20)、公关危机从发生到产生大面积影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6小时(2分) A、正确 B、错误

(20/20)、公关主体在保证信息传播效果的前提下,可以不用考虑经济因素(2分) A、正确 B、错误

(1/20)、当政府的跨部门联动缺乏有效沟通时,媒体也不是官方最好的信息来源(2分) A、正确 B、错误

(2/20)、受害者在危机状态下,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不理性,甚至强化“暴民效应”,因此政府需要区分好受害者的需求合理度。(2分) A、正确 B、错误

(3/20)、危机状态已经带来了“眼球效应”,政府受到普遍的关注;政府如果趁热打铁,提升美誉度,有可能开创“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立项模式(2分) A、正确 B、错误

(4/20)、政府危机公关的最终裁判是政府(2分) A、正确 B、错误

(5/20)、在信息管道中,如果不用官方和正规的信息填充满,空隙的地方就会滋生谣言和小道消息(2分) A、正确 B、错误

(6/20)、民间组织由于其根植于民间,能够充分调动官方无法调动的积极性和力量,因此,政府要发挥不同民间组织的比较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危机公关活动中来(2分) A、正确 B、错误

(7/20)、政府危机公关时,主体只需承担部分责任,包括部分的直接责任和部分的间接责任,甚至是责任不明确,这构成了主题完全责任的情形(2分) A、正确 B、错误

(8/20)、媒体会倾向于不惜个体利益,甚至是以事件真相为代价,对危机进行不公正的报道(2分) A、正确 B、错误

(9/20)、在转危为机的核心问题中,应该以“处置好”作为保障和前提(2分) A、正确 B、错误

(10/20)、识别危机成因的难点在于危机会随时演变,这导致危机成因难以被及时和准确地识别(2分) A、正确 B、错误

(11/20)、危机公关的各项工作要以“处置伤害”为工作中心来开展(2分) A、正确 B、错误

(12/20)、政府应用媒体开展正面引导工作的核心,是充分体现公共利益与社会各界需求的一致性,在于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需求的一致性(2分) A、正确 B、错误

(13/20)、危机事件对旁观者没有直接的身体伤害,也没有心理影响(2分) A、正确 B、错误

(14/20)、利益相关者与危机相关者之间不可能产生利益冲突(2分) A、正确 B、错误

(15/20)、制定危机公关预案,一是明确主要的公关危机;二是制定应对危机公关的模式化操作程序(2分) A、正确 B、错误

(16/20)、危机公关要有成本意识,注意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2分) A、正确 B、错误

(17/20)、速度与危机公关的处理难度成正比。(2分) A、正确 B、错误

(18/20)、政府在公众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法规的阶段何已经违反法律法规的阶段,都应该尽可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2分) A、正确 B、错误

(19/20)、某个政府通过一个沟通的点来开展与一个平面的社会公众的沟通,这种冲突沟通模式叫“点”对“点”沟通(2分) A、正确 B、错误

(20/20)、“点”对“点”沟通的精确度不是很高,形成的社会压力也比较大,最大的优点是广泛体现民意,形成双向交流的良性格局(2分)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

(1/10)、公民脑海中政府形象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哪些阶段(3分) A、定型映像阶段 B、偶然映像阶段 C、暂时映像阶段 D、形象定势阶段

(2/10)、政府的正面劝说包括的方式有(3分) A、通过分析利弊,指明利益和好处,推动公众 B、通过强制力的劝说

C、政府通过模范和榜样人物的示范、影响和带动公众 D、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说服公众 (3/10)、政府常态公关的外部运作包括(3分) A、政策执行 B、政府善治 C、惠民活动 D、政策出台

(4/10)、政府常态公关的功能有(3分) A、提升施政水平B、塑造政府形象 C、宣传意识形态 D、改善政民关系 E、推动政策执行 F、培养公众意识

(5/10)、政府形象的全面展示,包括以下哪几项。(3分) A、社会形象 B、国家形象 C、领导形象 D、城市形象

(6/10)、将政府的有关情况公开,包括(3分) A、最新活动 B、机构设置 C、人员构成 D、工作范围 (7/10)、政府公共关系的塑造途径是(3分) A、召集会议 B、传播 C、澄清 D、沟通

(8/10)、对政府公关人员的要求包括(3分) A、身心健康 B、行动力强 C、知识体系 D、能力素质

(9/10)、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政府常态公关的机理包括(3分) A、科学管理 B、公众引导 C、平台搭建 D、媒介应用

(10/10)、政府具有的特征有(3分) A、让公民参与 B、具有公共权威 C、维护公共利益 D、提供公共服务 E、为公众谋利 F、与企业相似

(1/10)、社会公众的个体特点是(3分) A、集合性 B、异质性 C、变化性 D、双重性

(2/10)、政府形象中的理念识别系统,应突出什么理念。(3分) A、责任理念 B、服务理念 C、法治理念 D、透明理念

(3/10)、公关涉及的政府形象包括(3分) A、公务员形象 B、国家形象 C、领导形象 D、城市形象 E、社区形象 (4/10)、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公关的主体特殊性表现在(3分) A、唯一性 B、竞争性 C、权威性 D、强制性

(5/10)、政府常态公关的内容集中体现在(3分) A、政策执行 B、政策制定 C、塑造形象 D、引领社会

(6/10)、政府常态公关的外部运作包括(3分) A、惠民活动 B、政府善治 C、政策出台 D、政策执行

(7/10)、政府具有的特征有(3分) A、维护公共利益 B、提供公共服务 C、具有公共权威 D、为公众谋利 E、让公民参与 F、与企业相似

(8/10)、政府公关的一般工作人员包括(3分) A、文书编辑人员 B、信息工作人员 C、接待人员 D、培训专家

(9/10)、政府公共关系的塑造途径是(3分) A、澄清 B、传播 C、沟通 D、召集会议

(10/10)、政府公共关系代理分为(3分) A、公共关系顾问 B、公共关系专家 C、内部公共关系人员 D、公共关系公司

(1/10)、应用媒体对政府公关信息传播的意义体现在(3分) A、传播核心信息,提高信息的实用性 B、快速传递信息

C、减少信息传播的“噪音” D、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

(2/10)、进行常态公关策划的步骤是(3分) A、方案策划 B、审定方案 C、论证方案 D、确定方案

(3/10)、节事活动的综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A、节事活动形式的综合性 B、内容的综合性 C、节事筹备的综合性 D、节事操办部门的综合性

(4/10)、政府公共关系应用媒介的技巧包括(3分) A、日常监测 B、适当选择 C、全面分析 D、资料整合 E、形成积累效应

(5/10)、下列属于政府听证会公正原则的是(3分) A、职能分离原则 B、案卷排他性原则 C、事前告知原则 D、回避原则

(6/10)、政府常态公关的策略有(3分) A、确定类型 B、确定空间 C、确定时限 D、编制预算

(7/10)、政府内部公众的特征是(3分) A、相对稳定 B、相互作用 C、联系密切 D、角色各异

(8/10)、以下哪些是政府举办参观活动的作用(3分) A、提升政府的美誉度

B、促进政府和公众的交流和联络 C、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政务公开 D、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9/10)、政府公共活动预算的内容包括(3分) A、零基预算 B、日常预算 C、开支预算 D、特定预算

(10/10)、传播媒介从传播方式上看,可以分为哪几种?(3分) A、大众媒介 B、人际媒介 C、新闻媒介 D、组织媒介

(1/10)、政府公共关系应用媒介的技巧包括(3分) A、全面分析 B、日常监测 C、资料整合 D、适当选择 E、形成积累效应

(2/10)、政府公共活动预算的内容包括(3分) A、开支预算 B、零基预算 C、特定预算 D、日常预算

(3/10)、对政府公关活动的目标有什么要求(3分) A、要有可行性 B、要明确具体 C、要有一定的弹性 D、要有合理性

(4/10)、政府危机公关的权变模型对应的是哪几种责任定位(3分) A、主体无责任情形 B、主体不了解情形 C、部分责任情形 D、完全责任情形

(5/10)、政府公共关系新媒介具有哪些优点(3分) A、传播速度快 B、接受度高 C、受众的自主性强 D、效果好 (6/10)、按照传播的方向,媒介在政府公关中体现为哪些类别(3分) A、单向发布型 B、直观型 C、客观型 D、双向沟通型

(7/10)、政府在转危为机时,不仅要用好策略,更要做好实事,表现在(3分) A、服务好 B、处置好 C、管理好 D、保障好

(8/10)、政府常态公关的策略有(3分) A、确定时限 B、确定类型 C、编制预算 D、确定空间

(9/10)、进行常态公关策划的步骤是(3分) A、论证方案 B、方案策划 C、确定方案 D、审定方案

(10/10)、传播媒介从传播方式上看,可以分为哪几种?(3分) A、新闻媒介 B、大众媒介 C、组织媒介 D、人际媒介

(1/10)、政府在针对受害者开展冲突调解时,很容易出现的误区是(3分) A、演变公关危机 B、解决公关危机 C、恶化公关危机 D、陷入公关危机

(2/10)、政府冲突沟通的关键是(3分) A、双向沟通 B、双赢沟通 C、对等沟通 D、差异沟通

(3/10)、政府危机公关的权变模型对应的是哪几种责任定位(3分) A、完全责任情形 B、部分责任情形 C、主体无责任情形 D、主体不了解情形

(4/10)、政府危机公关的信息工作的外部困境表现在(3分) A、媒介“加工”信息 B、受众“加工”信息 C、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 D、信息的不对称

(5/10)、政府危机公关的全面应对,包含哪些内容(3分) A、新闻发布,引导舆论 B、组织力量,落实措施 C、稳定人心,做好服务 D、领导带头,权威表率

(6/10)、政府在危机沟通中,确定沟通的边界有哪些作用(3分) A、决定沟通的有效性 B、决定沟通的让步尺度 C、决定沟通的成败 D、决定沟通和谈判的范围

(7/10)、政府在冲突沟通的过程中,建立信任很重要,可以有以下策略(3分) A、与公众信任的组织合作 B、只承诺能做到的 C、倾听各方的声音 D、尽量发布真实的信息 E、解释组织上的程序 F、考虑与批评家合作

(8/10)、信息工作的内部困境表现在(3分) A、部门协调的困难 B、信息的不对称性 C、“内紧外松”的信息原则

D、对危机的认识能力不足导致信息资源匮乏 (9/10)、媒体在危机公关中存在哪些问题(3分) A、夸张夸大 B、干扰行动 C、以偏概全 D、先入为主

(10/10)、政府在转危为机时,不仅要用好策略,更要做好实事,表现在(3分) A、保障好 B、管理好 C、服务好 D、处置好

推荐第8篇:政府与企业公共关系

政府与企业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就是组织和社会公众(包括其他组织和个人)的互动关系,公共关系管理就是组织形象的树立(定位)、组织形象的传播(造势)的过程。

所以你的问题就问错了,我想你问的是企业如何和政府搞好关系。

我的看法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三类:

一、依附型。即企业规模大、吸纳就业人口多、当地纳税大户、行业特殊(当地重点的或支柱产业),政府对这样的企业是依附的,平时可能没什么优惠政策,但是到金融危机时,企业不要政策扶持,政策都会倾斜的。

二、个人关系型。即企业主要领导与政府领导(掌握一定权力的)私人关系密切或有亲属关系。这样的企业在政府采购时等政府领导能够拍板的问题上会得到一些订单或好处。

三、互不关联型。既没有第一类的资源又没有第二类的关系,这类企业都是小企业,也是数量最多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也特别大,由于分散政府不太注重它们。从规模和业务上生存比较困难,政府对这类企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倾斜、覆盖和延伸上。

推荐第9篇:政府公共关系PPT作业——

政府公共关系PPT作业

1、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府发言人——介绍成立以来的成就(可复制的制度创新)

2、“媒治”现象剖析

3、媒体舆论对法院的独立断案的影响——媒体暴力问题

4、新一届政府的公关媒介选择

5、公检法机关公信力建设研究

6、政府的媒体危机公关——以???为例

7、政府的公众危机公关——以???为例

8、新媒体之政府公关应用

推荐第10篇:公共关系部岗位职责(新)

公共关系部岗位职责

1、协调公司对内、对外的关系,传播推广提高公司知名度,注

重塑造的公司形象;

2、负责公司品牌、项目品牌发展战略的制定、策划、组织、推

广及实施等管理工作。

3、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体系

建设。

4、开展公关关系调研,及时了解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了解公

司各项目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对调研情况及时整理成系统材料,向领导汇报;

5、搞好公关关系协调,协助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工作联系,有

计划的开展各项公关活动,积极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长效可行的公关关系;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负责安排公司领导人接受媒体

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争取媒体的支持,提高公共关系协调的质量和效率;

7、应对并妥善处理公司随时有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情况,切实

维护企业或品牌的社会声誉和良好形象;

8、协助做好公司内部各部门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共关系部部长工作职责

1、负责部门整体工作管理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负责公司内外公共关系协调工作;

3、代表公司对外出访、宣传及沟通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负责公司重大活动组织、协调和接待工作,参与公司重大突

发事件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活动,做好危机公关;

5、负责做好公司形象的新闻宣传,以及相关资料、图片、录音、

录像、题词等收集、整理、记载存档工作;

6、负责审阅对外发布的稿件,协调其他部门参与公关的有关活

动;

7、负责指导、管理、监督下属人员的业务工作,做好下属人员

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工作,不断提高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及工作质量;

8、负责安排公司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负责接待政府及有关部

门、重点企业人员与公司领导会面、洽商等活动;

9、与各部门、员工进行积极沟通与学习,完成各部门的相关配

合工作;

10、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11篇:公共关系部岗位职责(新)

公共关系部岗位职责

1、协调公司对内、对外的关系,传播推广提高公司知名度,注重塑造的公司形象;

2、负责公司品牌、项目品牌发展战略的制定、策划、组织、推广及实施等管理工作。

3、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体系建设。

4、开展公关关系调研,及时了解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了解公司各项目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对调研情况及时整理成系统材料,向领导汇报;

5、搞好公关关系协调,协助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工作联系,有计划的开展各项公关活动,积极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长效可行的公关关系;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负责安排公司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争取媒体的支持,提高公共关系协调的质量和效率;

7、应对并妥善处理公司随时有可能面临的各种紧急情况,切实维护企业或品牌的社会声誉和良好形象;

8、协助做好公司内部各部门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共关系部部长工作职责

1、负责部门整体工作管理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负责公司内外公共关系协调工作;

3、代表公司对外出访、宣传及沟通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负责公司重大活动组织、协调和接待工作,参与公司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活动,做好危机公关;

5、负责做好公司形象的新闻宣传,以及相关资料、图片、录音、录像、题词等收集、整理、记载存档工作;

6、负责审阅对外发布的稿件,协调其他部门参与公关的有关活动;

7、负责指导、管理、监督下属人员的业务工作,做好下属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工作,不断提高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及工作质量;

8、负责安排公司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负责接待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企业人员与公司领导会面、洽商等活动;

9、与各部门、员工进行积极沟通与学习,完成各部门的相关配合工作;

10、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12篇:政府公共关系大作业答案

仅供参考

1、比较分析政府公共关系印刷类和电子类传播媒介各自具有的特点

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CI传播工具,因而报纸有许多优点。第一,信息较为详细。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第四,信息成本低廉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杂志的特点也不同于其他媒介。第一,它的读者群比较稳定。第二,内容安排比较灵活第三,杂志便于携带,随时阅读,不必占有读者大块时间。第四,对一个问题报道的信息量大,讨论的问题视角多,研究问题的程度深,这是其他媒介难以媲美的。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广播和电视广播的信息覆盖面较广,历史也较长。它的特点是:第一,信息反应快。第二,收听者广泛。第三,不受环境限制。电视是当代最时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其特点主要有:第一,生动形象,真实感强。第二,覆盖面大。第三,时效性强。

2、结合现实,分析政府形象的功能作用?

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虽然不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但对政府影响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是决定政府的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所以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的目标、意图能否顺利实现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形象塑造和传播,是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内容。

(1)分析案例是属于何种政府公共关系活动?

首先,此案例体现了天津市政府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政府公共关系思想。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威信和美誉度,提高其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好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政府要树立良好形象,就必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其次,天津市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将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事的重点,限期解决,得到人民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天津市为人民办的这些实事,也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一部分

政府通过为人民办实事,加强了与人民的双向沟通,促进了人民对政府的了解、理解和信任,争取到人民的拥护、支持与合作,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

1、此案例体现了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政府公共关系思想。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威信和美誉度,提高其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好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政府要树立良好形象。政府要树立良好列,就必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天津市在实际工作中,将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事的重点,限期解决,得到人民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天津市为人民办的这些实事,也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一部分。

政府通过为人民办实事,加强了与人民的双向沟通,促进了人民对政府的了解、理解和信任,争取到人民的拥护、支持与合作,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3、由此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是政府的最高利益。政府只有勤政为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参考答案:

(1)上述案例中发生事故的原因何在?

答:北京市密云县政府举办元宵节灯会,是属于政府公共关系庆典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政府公共关系庆典活动是政府为了庆祝取得的某些重大成就或在重大传统节日,或遇到特殊的纪念日,由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相关机构组织,旨在宣传政府形象,扩大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所进行的大型综合性活动。这一活动本身对于提升政府形象、体现政府与民同乐,让老百姓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传统节日具有重大作用。

政府组织的各类庆典活动,因为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的群众非常之多,因此,安全保卫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群众参与性强的庆典活动,比如焰火晚会、文艺演出、群众游园活动等都是人山人海,绝不能出半点安全事故,否则,庆典活动就会失败。安全保卫工作主要是要做好人流的有序疏导以防踩踏事故,做好消防安全以防火灾事故等。密云县政府正因为在庆典活动中安全保卫工作的疏漏,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知识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答:上述案例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有:(1)政府组织任何庆典活动都必须建立灵敏的事故预警系统。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政府组织应建立的情报信息网络,保持沟通联络,对可能出现的事故信息优先处理,做出科学预测,分析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及可能产生的负作用。(2)建立完善的安保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政府机构和完善的安保管理措施,根据预警系统的预测和分析制订基本应对方法、措施,并采取必要的行动,一旦出现事故发生的苗头,即起动应急系统,化解事故,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模拟准备。政府组织要把活动开展及预测分析情况、事故应急措施向广大群众广为宣传,提高预防效果,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进行模拟训练,以锻炼政府成员在处理事故的能力。

第13篇:浅析我国政府危机公共关系

浅析我国政府危机公共关系

施倩倩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10法学2班 10102203234)

摘要:本论文从“危机公共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关危机公关的相关定义和公关的基本原则,以及危及公关应达到的效果,掘出了当前中国政府在危机公关中存在和面对的主要问题。首先,缺乏常设的机构,没有非政府组织的强有力的帮助;其次,信息发布体制存在问题;再次,危机公关体制存在缺陷;最后,行政问责缺乏法律的惩罚力度等等。根据当前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主要学者的观点提出了有关对策,首先,尽快建立政府危机公关的常设机构;其次,加快构建我国协同治理模式;再次,创新双向沟通方式;最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依法行政,借鉴并吸收成功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危机公共关系危机公共关系对策

一、什么是政府危机公共关系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主要内容为公共危机,而公共危机一般从“公共”和“危机”两个方面理解。

“公共”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共同,即社会的共同领域,共同利益。可以看出,公共涉及的面很广,它影响到公共利益,需要动用和整合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

而“危机”的定义在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意见不一。危机对策研究先驱赫尔曼将危机定义为某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做出决策的反应时间短,且其发生常常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之外。‘巴顿则认为危机是一个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实践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国内学者薛澜认为危机指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速决策等情景的汇聚。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学者有关危机的不同定义,不再一一论述,但一般有以下几个共同要素:一是突发性,且难以把握控制;二是人员与财产的损失;三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两面性,可能为“危”也可能是转“危”为“机”;四是产生社会影响,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

根据“公共”和“危机”的定义,本文将“公共危机”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公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公共秩序和结构遭到严重威胁的一种情境。

(二)、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首先,对“公关”做一个基本的定义。“公共关系”简称“公关”,是由英文 publicrelation翻译而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学科研究的深入,公共关系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能成为蓝本的概念,但它自身的内含己经变得越来越清晰,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莱克斯.哈罗博士对公共关系所下的定义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并对之做出反应;它明确并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的利用社会变化,保持与社会变动的同步;它动用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为主要工具。7该定义明确指出公共关系是一套完整特殊的管理体系,是一种双向交流沟通的行为,规范了它自身的基本内容。这不仅是对当时的公共关系实践情况的总结,也从理论上为公共关系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本文比较推崇上述公共关系的定义并以此展开论述。

当今社会,各种组织结构均处于一种复杂的公共关系体系中,不管是公司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甚至是国家的政府机关也是如此。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原理在政府行政管理与运作中的应用。政府公共关系指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发挥传播沟通、行为规范等职能,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维护政府良好形象,体现政府管理思想的一种传播活动。它包括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有社会公益性和政府行为的权威性:二是有传播沟通,行为规范的职能具有政策导向性和传播垄断性;三是要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全民参与性;四是要体现政府管理思想,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概念

根据当前的研究情况,政府危机公关应作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危机公关实际上是危机管理,它包括政府采取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一系列措施。是在危机发生前中后工作中形成的二整套危机应对机制。

而狭义的政府危机公关是危机管理的关键一环和主要内容,发挥着主要作用。它主要从公共关系角度出发,通过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协调,以求得谅解、支持和信任,来化解危机,重塑政府形象。本文的政府危机公关从狭义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政府在危机公关当中要及时处理和应对危机,减少对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还要求政府和公众之间调和矛盾关系,获得公众的支持,树立正面形象。政府的危机公关是一种非常态的公关行为,一般会缺乏一个成熟统一的方法、方式。政府在危机公关中,是其重要力量,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与职责。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应该向公众传达真实信息,赢得公众对政府所采措施的理解支持,还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和社会资源,争取将危机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公众、媒体及其它社会组织的积极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我国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公共关系本身是近年来才引起重视的领域。对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研究在9.11和“非典”事件后,政府和学术界才对这一领域重视,从具体研究情况看,研究的问题和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对危机公关的研究较少有对危机公关的专题研究②对国外的危机公关理论与著作的翻译也多以危机管理书籍等为主,专门研究政府危机公关体系的建构这一问题的论述尚不多见。我国目前,对公共危机事件危机公关体系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危机公关体系,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为提高政府部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一)、我国政府缺乏危机公共关系的常设机构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强调政治的国家,在政府职能上也一直强化和强调政府的行政职能而淡化和简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众服务职能,这就导致政府很少设置现代意义上的专门组织机构来应对和妥善处理危机事件,即危机处理事件的非专职化,甚至出现通才乃至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形。’0因此,当危机发生后,在一定范围内由一些部门领导牵头组成的临时危机公关小组便开始展开工作。由于是临时组成的公关小组,工作效率低下,协调困难,甚至互相推诱责任,造成了较高的行政成本。

临时的危机公关小组还存在其他一些缺陷,主要有:一是临时小组不具有持续性,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完整保存;二是临时危机公关小组事先没有一个成熟的危机处理计划,而专门的危机公关协调机构有一套成熟的危机处理方案。

(二)、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缺

当前的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较多,主要有:一是决策的重心太高,所有的下级机构必须向上级报告才能形成决策,若被认为是重大问题,就更加要向上级报告。这一体制很容易错失危机公关中对危机事件处理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二是所有信息都首先要向上级传递,必定使决策部门负荷过重,所以必定会出现信息渠道的堵塞,信息传递过程的缺失,失实、噪音等现象,表现在危机公关中则是小道消息满天飞、谣言堵不胜赌,公众人心惶惶,甚至会出现社会秩序的大混乱;三是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过高,造成行政效率低下,互相推楼,贻误时机,还有可能引发政府的缺位或越位。

(三)、缺乏有效沟通方式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最主要的就是一个沟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正式传播渠道的信任危机凸显从2003年的“非典”事件一直到现在,许多政府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的做法是在危机事件己得到基本解决或者是已得到初步控制后才将危机信息向社会公布,这种做法极大的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在过去,危机一般被认为是事故或工作中的失误,解决方法也非常单一,即通过政府内部机构的沟通、协调,运用行政干预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以外的政府机构人员和公众均不知情。现在信息高速发达,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便快捷方式迅速而大面积的传递信息,实行信息封锁只能是徒劳的,必将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2)政府对媒体等各种传播机构的行政管制依然突出

长期以来,我们对媒体等各种传播机构的管理一直沿用“泛政治”化的传统思维,报喜不报忧、文过饰非掩盖事实真相,结果教训惨痛。“而对于新闻的来源和新闻信息的获得往往取决于领导者的意志,随意性较大。这种情况也极大的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传播机构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动摇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四)、非政府组织的缺位

非政府组织就是指的NGO。“大政府、小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传统,这一体制的重要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极大扩张和市民社会活动空间的无限压缩。‘2整个社会被整合到个以官本位的统一单调的行政科层体系中去。这是一种缺乏活力的体系。若政府做出决策和达命令,这种组织体系可以运用国家权威动员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去实现特定的国家目标。

但是,这种体系有一个致命缺陷,即社会缺乏自发的组织能力,遇事只能依赖于政府的命令,NGO也无法自主的通过自身的活动维护公众的各种合法权益。在危机发生时,政府通过政治动员来处理危机,将各种NGO完全纳入到政府的行政管理之下,这样的社会不能说是一个现代社会。

相比之下,在“9.11”事件发生后的美国各种NGO自发行动,各地教会号召教徒们为死难者的灵魂祈祷,各种慈善机构为死难者家属募捐,志愿者纷纷奔向献血站,他们都希望为国家献一份爱心,我国与美国之所以有如此差距,是因为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NGO在发挥作用。

(五)、法制不完善

首先,在立法方面,缺乏一部统一的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紧急状态法”。危机管理应依法治之,危机公关自然也不例外。许多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已重视紧急状态立法,部分国家以宪法规定紧急状态的基本原则,再在专门的《紧急状态法》中细化紧急状态的具体制度。美国1950年就制定了《灾害救助法》,1970年作了重大修改,1977年通过了《地震灾害减轻法》。日本于1947年制定了《灾害救助法》,1961年又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1978年日本颁布了《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以及《实施细则》、《大城市震灾对策推进纲要》。尤其在1976年美国制定的《紧急状态法》,规定全国紧急状态的宣布程序,时间限制,紧急状态下总统的权力,政府财政支出等问题。“9.11”事件后,就紧急状态应对预案和法规做了更加周密、细致、严谨,极具操作性,实战性的修订。而我国虽制定了《戒严法》、《防震法》、《传染病防治法》、《防洪法》和《消防法》等,但是所规定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每一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一旦紧急状态产生的因素多样,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其次,在危机处理期间,依法行政有待提升。无论处于何状态下,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权威性、主动性以及各种举措的实行都应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才更有说服力和合法性。

三、我国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建立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常设机构

如前所述,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使得在现行传统的官僚制结构框架下很难顺利解决,还有可能使事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而即使得到解决,也无法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且,在一次次与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也无法完整保存,更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因此,有必要建立危机公关的常设机构。

(二)、创新双向沟通方式

随着公民对公共服务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公众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公共服务产品或政策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与政府部门的互动来实现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在危机过程中,公众更是期望快速的得到事件的真相,以便做出下一步的打算。.创新信息发布机制当前在我国政府信息体制中,凡是重大事故,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的方向是单向的、内部的、自下而上的流程,即先内部向上级报告,在上级未作出决断之前不向社会公众公布事件真相。在这种体制和思想影响下,很难推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制度,也很容易助长各级政府的信息垄断,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的降低,公众对政府的失望度加大,不利于危机事件的解决,所以要创新信息发布机制: (1)变向上为向下直接公布信息

我们可以把向上逐级报道的信息制度改为向下披露制度。首先,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应该说是最有权威表态的政府,它是距离事件发生最近的政府机构,它可以利用政府的各种资源及时了解危机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和损失情况,并在做好记录的同时在第一时间在媒体上发布出信息,及早让公众了解情况,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

其次,在危机发生后,最先受到影响的应该是当地公众,如果一味的封锁信息或者只在政府内部进行消息传递,难免会产生信息的扭曲、谣言的爆发,导致更大的恐慌与社会混乱,甚至使不知情的公众的切身利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和付出生命的代价。

再次,信息的不流畅也会使得外地的公众受到牵连,尤其是与事发地有政治、经济往来的外地公众和政府。信息的不畅使他们像往常一样的进出事发地,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和时间的浪费等。最后,在信息未公开之前,当地公众在期望得到信息的驱使下,可能会通过找朋友托亲戚向政府部门打听,而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有些人员以知道和传播所谓的“内幕信息”为荣,在办公室、酒宴上大肆传播听来或自己杜撰的消息,甚至利用工作之便对其进行加工,使谣言穿上华丽的新衣,这种传播的危害性更大。

(2)利用电子政务传播信息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建设水平与英、美、加、澳等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从总体上讲也已经进入世界电子政务发展的第二梯队。截至到2006年底,国务院部委网站拥有率为96.挑,省级政府网站拥有率为%.9%,地级政府网站拥有率为97y0,县级政府网站拥有率为83.10/0。24而且我国的网民现已拥有2亿多,因此,通过政府的门户网站将危机事件发生的信息在最醒目的地方发布出去,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也能很好的平息和避免谣言的大面积爆发,并可指派专人或专家来解答网民在网上发布的疑难问题,起到自救和反馈作用。

(3)利用普通网络资源发布信息

在利用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进行信息发布的同时,我们还应继续扩大网络的利用率。在一般公众看来,平时上网浏览的多是网页,包括博客、BBS论坛、电子邮件、视频网站等各种形式。而当前这种发达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利用上述多样化、个性化途径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并且对这些途径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公关人员必须认真审视传递给公众的信息,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来满足和影响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公众。通过越来越广泛的网络应用途径,能够向公众简明、及时、真实的发布政府公关信息,从而满足公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随着联机网络、电脑通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了网络公关的重要性,利用网络公关已经成为组织公关整体策略中的热点领域,因此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个性化、独特性的公关活动。

(三)、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依法行政

本文作者认为健全法律法规应主要从两大块入手,一是建立并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状态法》,二是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问责法》。其中前者为在危机发生前和发生后的危机事件处理蓝本,后者为在危机处理后期对有关责任领导惩罚以及有功绩的人员奖励的蓝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状态法》应作为我国危机处理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和制度框架,其中应规定紧急状态下的管理方法与原则、应急预案及启动、政府在发布紧急状态时的权力界定和紧急状态情况下拥有的特权。

按照学者王茂涛的观点,在制定紧急状态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繁荣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实行预防与抗御紧急状态并重原则,并将这一原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鼓励和支持预防重大危机,减轻危机损失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范危机,减轻危机损失的水平。在制定行政问责法时,我们应遵循权责一致原则,责任原则,法定原则,平等原则与公开原则。使我国的行政问责中权利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由同体问责向异体问责转变;由意外事故问责向常规行为问责转变;由追究有过向追究无为转变。行政问责法中应主要包括:规范问责主题及其权力,确定行政问责客体,规定行政问责事由;完善行政问责体制;明确行政问责方式;界定责任体系。

同时,我们还应该在问责法中体现出对功绩卓著的官员和普通人员在精神与物质上给予奖励的规定,使他们继续保持并影响其他人员的行为和思想,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良好的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项法律也会相继出台,在法律基础上的依法行政必将不断加强。在危机处理中,我们也应该体现并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当前我们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存在这样的误区,在危机事件中,那些轰轰烈烈的抵御危机,战胜危机的人员往往会身披彩带,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被视为英雄,在危机中拘私舞弊、玩忽职守、贪赃枉法者被政府和人民视为我们当中的败类,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但是我们却遗忘了一类人群,应该说有了这样一群负责、忠诚的卫士,我们的社会才少了许多杂乱无序,多了几许稳定和繁荣,这些人就是在危机萌芽时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化解危机的无名英雄,在这样一个彰显个性与突出自我的时代中,我们慢慢遗忘了这些真正的英雄。因此本文认为,在加强依法行政过程中,不仅要除恶扬善,更应该为这样的

一群人大加褒奖,这样的社会才可以说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房宁等主编《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3、[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任进编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14篇:政府公共关系(电大考试小抄)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些宾馆、酒楼不惜金钱,以苛刻的选美条件来招选几位美女充当“公关小姐”,让她们当“门卫”、迎宾客,这种现象扭曲了公关的真正意义,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 A )。A.花瓶公共关系

2. 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

B )。B.塑造良好形象 3. (

D )是公共关系的手段。D. 沟通

4. (

D )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

D. 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5. 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是(C

)。C.政府公共关系 6. 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

A )。A.古希腊

7. (

B )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向了纽约大学的讲堂。B.爱德华?伯尼斯 8. 公共关系的原则是( C )。C. 互惠

9. 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总和,一般通称为(

B )B. 公共关系状态 10. 20世纪初,新闻界开展了一场( B ),这一运动直接指向政府和大企业,揭露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及大企业的丑恶行径。B.扒粪运动

11. 权威性公共关系著作(

A )提出了著名的“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A.《有效公共关系》

12. (B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引进我国。B.20世纪70年代13.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 A )。A. 美誉

14. (

B )是公共关系的信条。B. 真诚

15. (

C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告成立。C.1991年

16. 从历史角度看,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D.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17. 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称为(

C )。C. 政府公共关系 18. 罗马第一位运用公关的人是( C )。C.凯撒大帝19.(D )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 D.公共关系 20. 1900年,乔治迈?克尔利斯、托马斯?马文和赫伯特?斯莫尔在波士顿创办了( A ),标志着公共关系职业的正式诞生。 A.宣传事务所

1. 政府大量的、经常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是由(

A )承担。A.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机构

2. 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外传播的公关宣传模式是( A )。A.宣传性政府公共关系

3. (

B )是指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入到政府的公共关系工作中去,共同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B.全员公关

4. 我国区政府下设的街道办事处属于(

D )。D.派出机关 5. 公务员、政府职能部门等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 C )。C.首要公众 6. 我国各级政府的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等属于( C )。C.辅助机关

7. 搞好与新闻媒介关系的途径之一是( D )。D.讲真话 8.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生命是(

D )。D.真实性 9. 制定政府公共关系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C )。C.确定公众

10. 从工作性质和作用上来分,我国国务院、省(市)、自治区、县(市)、乡(镇)的各级人民政府属于( A )。 A.领导机关

11. 公众导向原则是指公共关系策划要以( D )为出发点和归宿。

D.公众利益 12. ( A )是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的核心。 A.领导人员

13. (

A )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A.公共关系调查

14. 政府公共关系最常用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是(C

)。C.问卷调查法

15. 政府形象受损害时,为了挽回声誉,可采用(

D )模式来重塑政府形象。D.矫正性政府公共关系 16. 从工作性质和作用上来分,我国监察部、审计署属于(

D )。

D.监察机关 17. 通常来说,( B )是指一个组织获得的公众信任的程度。B.美誉度

18. ( C )是根据权力机关的决定和委托,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组织组织起来,依法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执行机关。C.行政机关

19. 下列选项中,( B )是广播和电视共同的弱点。

B.信息储存性差

20. ( B )是一种综合专家意见,就专门问题进行定性预测的方法。B.专家意见法

1. 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就是( C )。C.纵向沟通

2. 政府同级部门之间是一种( D )。D.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平行关系 3. 社会舆论的主体是( D )。

D.社会公众 4. 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对象是( A )。A.政府的公职人员

5. 社会舆论的对象是(

C )。C.公众关注的事务或问题

6. 行政法规、行政制度、行政传统等属于(

B )范畴。B.行政道德

7. 在政府系统内,按照政府明文规定的渠道,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通称为( D )。

D.正式沟通

8. 行政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

D )。

D.政府政策形象管理 9. (

C )是行政组织形象的保证。C.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

10.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C ),解决权力集中的问题。C..党政分开

11. ( B )是实现政府理念的根本保证。B.依法治国

12. ( B )是指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沟通形式。B.非正式沟通

13. 行政信念、行政理想、行政哲学等属于( A )范畴。A.行政精神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C ),行使国家立法权,讨论和决定全国性重大问题。 C.立法机关

15. 在处理政府和事业单位关系时,两者应该( A )。A.分开

16. (

D )是政府质量提高的关键。

D.依法治国 17. 下列有关政府与党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B.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和实现者

18. 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俗等属于( C )范畴。C.行政心理

19. 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的总和,我们一般称为( D )。D.行政文化 20. 下列选项中,( A )是行政组织形象人格化的体现。A.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

1. 7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的是( D )。

D.所有的人和事要全盘接受

2. (

D )是指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为公布有关重大新闻而举办的,邀请电视台、报社、电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媒体所属的新闻记者和相关人员出席,发布消息、回答提问的一种特殊会议形式。D.新闻发布会 3. 对政府来说,(

A )是新闻宣传的生命。A.真实

4. 一般情况,谈判班子由( C )组成为宜。C.3~4人

5. 商品贸易谈判和技术贸易谈判都可归入(

B )范畴。B.经济性谈判

6. 与企业宣传相比,政府的新闻宣传具有很强的( B

B.权威性

7. 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是(

B )。B.政府及其政府公关部门

8. 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通常称为(D.突发事件 9. 在政府公共关系诸多专题活动中,( D 具有突出喜庆和隆重气氛的特点。D.庆典活动 10. 影院门口的宣传电影或广告画,我们称为( A )。A.电影广告

11. 静坐、游行示威及罢工属于(

B )突发事件。

B.请愿类

12. 公文发展的趋势是要求公文语言走向( B )。

B.简明化

13. 欧美的新闻学者把新闻界说成市政府的( D )。

D.第四部门

14. 新闻体式要求中,我们把“胡锦涛‘七一’讲话出版发行单行本”归为(A.标题

15. ( C )是指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 C.谈判

16. 通过实物、文字图标和图像等来展示成果,树立组织形象的宣传形式和传播媒介是( A )。A.展览

17. 依据( D ),可将政府公关谈判分为大型谈判、中型谈判和小型谈判。 D.谈判规模

18. 风暴、地震及火灾属于( A )突发事件。A.灾害类

19. 与一般广告相比,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对象是(A.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20. 正式谈判的诸多环节中,( B )是进入谈判内容主体,开始进行实质性谈判。

B.磋商和交锋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 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 )等方面。

A.两者的对象不同

B.两者的活动范围不同 C.两者的手段不同

2. 下列选项中,政府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D )。

A.两者的性质不同

B.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 C.两者的主客体不同

D.两者的内容和程度不同 3.

8、艾维?李的思想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

AC )。A.说真话

C.公众必须被告知

4. 构成政府公共关系基本要素的(

CDE )。C.公众D.政府E.传播沟通 5. 政府公共关系具有( ABCD )等特点。 A.主体的惟一性和权威性B.公众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C.目的的社会性和非赢利性D.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6. 公共关系的要素包括(

ABC )。

A.主体

B.客体 C.手段

7. 政府公共关系具有( ABCD )等性质。

A.不可抗拒性

B.职业性 C.公共性

D.社会性 8. 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特色表现为( ABC )。

A.为经济建设服务

B.为对外开放服务 C.为精神建设服务

9. 发展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历史必然性,即( ACDE )。

A.政府公共关系是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

C.政府公共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政府公共关系是政治民主化的客观需求E.政府公共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10. 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主要有( ABCDE )。A.收集信息B.决策咨询 C.协调沟通D.宣传引导E.树立形象 1. 传播过程中所出现的舆论障碍一般是指( BCD )所造成的障碍。B.传言 C.小道消息D.谣言 2. 一般来说,政府公共关系机构主要履行(

ABCDE )等职责。

A.决策参谋

B.协调关系 C.收集情报

D.宣传教育E.专业制作 3. 按照公众对政府的重要程度来划分,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可以分为( BC )。

B.首要公众 C.次要公众

4. 通常我们所说的户外传播媒介包括( DE )等。D..广告牌E.霓虹灯 5. 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中,报纸具有( ABCDE )等优点。

A.传播面广B.传播迅速 C.阅读率较高

D.便于保存和查找E.传播费用较低 6. 对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培训途径主要有( BCD )。B.高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实践锻炼 7. 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包括( ACD )。A.国家行政机关C.政府公共关系机构

D.公共关系人员 8. 政府中承担公共关系职能的机构主要有(ABCDE

)。

A.办公厅、办公室

B.调研机构 C.新闻处

D.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E.举报中心 9.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环节是( ABCD )。

A.调查

B.策划 C.传播

D.评估 10. 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由( ABD )基本构成的。

A.领导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D.事务人员 1. 政府环境形象管理主要包括对(

ABCD )的管理。

A.工作环境

B.设备环境 C.生活环境

D.政府外貌环境 2. 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沟通中的主观障碍有( CE )C.知识经验的差距E.公众的个性因素 3. 行政文化具有(ABCD)等功能。A.导向功能

B.规范功能 C.凝聚功能D.激励功能 4. 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包括( ABCDE )。 A.价值观

B.公正性 C.政策

D.廉洁程度E.信誉 5. 社会舆论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BD )。 B.公正舆论

D.舆论偏见 6. 行政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有( BCE )。

B.公众 C.政府

E.公众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觉、评价等 7. 良好的政府领导者应树立( ABCDE )形象。

A.政治立场坚定B.廉洁奉公 C.团结民主D.勤奋务实E.坚忍不拔、奋发向上

8. 行政文化主要包括( ABC )等内容。A.行政精神B.行政道德 C.行政心理

9.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沟通的优点的是( AB )。A.沟通方便B.信息沟通速度快

10. 实施监督存在两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 ACA.监督的广度

C.监督的深度

1. 与私人间的人际交往相比,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具有( ABCD )等特点。 A.职业性

B.参与性 C.灵活性

D.持久性 2. 一般来说,新闻发布会可以分为( AC )。

A.定期举行

C.临时召集

3. 政府文书书写过程中,语言应该( BCD )。

B.运用修辞,富于美感 C.简洁精练,要言不烦

D.贵在质朴,追求自然 4. 政府公关人际交往中对服饰的要求应遵循(

ACD )等原则。

A.整体协调,搭配合理

C.因人而异,合体合度

D.TPO原则 5. 建立突发事件综合治理机制,应包括( ABCDE )等内容。

A.预警机制

B.信息披露机制 C.干部问责制与纠错机制

D.财政资源动员机制E.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机制

6. 政府部门在接受新闻采访时应遵循(ABCDE

)等原则,有利于搞好与新闻界的关系。 A.尊重

B.真诚 C.平等

D.谨慎E.冷静 7. 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具有( ACE )等作用。

A.塑造形象

C.体现宗旨

E.强化实效 8. 新闻宣传过程中,应遵循( CDE )等原则。

C.明确宣传意图

D.熟悉宣传对象E.了解宣传途径 9. 以谈判主体的多少进行分类,可将谈判分为( AB )。 A.双边谈判

B.多边谈判

10. 按照广告本身的内容和目的来分,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可以分为( ABCD )。 A.创意广告B.社会广告 C.文化广告D.经济广告

三、判断题

1. 与企业相比,政府公共关系所开展的活动形式范围较窄,主要有举办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 B )B.正确 2. 公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民大众或人群。( A )A.错误

3. 与政府公共关系不同,人际关系具有显著的自由性和私人性特点。(B

)B.正确 4. 一般情况下,公共关系的主体是企业。( A )A.错误 5. 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古罗马。(

A )A.错误 6. 公共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关系公共关系”,即运用宴请、行贿等形式拉拢、软化有关官员,实现所谓的“攻关”。( A ) A.错误

7. 政府的知名度大小、形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领导者的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B ) B.正确

8. 政府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一样的,都是伴随着发达的商品经济、激励的社会竞争等社会条件而产生的。

A )A.错误

9.1900年,乔治?迈克尔利斯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美国第一宣传企业—宣传事务所,从此公共关系职业正式诞生。B.正确 10. 艾维?李认为以真诚为信条是公共关系的根本特征。( B )B.正确 1. 政府公共关系在沟通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语言、习俗、观念和舆论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 B )B.正确

2. 通常来说,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轴心是政府公共关系调查。( B )B.正确 3. 自身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交流。( A )A.错误

4. 根据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外对象来划分,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可以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A.错误 5. 宗教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国际组织都属于政府的外部公众。(

B )B.正确 6. 广播虽然只有声音没有文字和图像,但丝毫不影响听众对其信息的注意力度。(

A )A.错误 7. 民意测验法又叫德尔菲法,是一种综合专家意见,就专门问题进行定性预测的方法。( A )A.错误 8. 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比起电视,互联网的使用费用更低廉。( B )B.正确 9. 政府公共关系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公众是全体公民。(

B )B.正确

10. 矫正性政府公共关系以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为主,通过掌握信息和舆论情况,为政府组织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的一种活动模式。( A )A.错误 1. 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效率。( A )A.错误

2. 政府的内部公共关系主要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和公民个人之间的行政关系。

A )A.错误 3. 政府上网是政府行政行为规范化的显著标志。( A )A.错误 4. 政府与党、政府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范畴。( A )A.错误 5. 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对象是社会公众。( A )A.错误

6. 党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国家职能和属性,能直接向政权系统下达命令。(A.错误 7. 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事务的直接干预力度。( A.错误 8. 从内容上看,社会舆论可以分为公共舆论、阶级舆论和群体舆论。( A )A.错误

9. 社会舆论的来源是自上而下的,即由国家机关发出,进而在社会公众中传播公众意见,形成舆论。

A )A.错误 10. 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接受公众,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不需要信息反馈,这种沟通我们称之为双向沟通。(A.错误

1. 宽容待人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开展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原则。( A )A.错误 2. 政府作为一个权威性的组织,随时都成成功地开展新闻宣传活动。( A )A.错误 3. 便宴是一种更为简便的宴请形式,宴请的客人边品茶边交谈,也可略备点心。( A ) A.错误

4. 以招待酒水为主,略备小吃,不设坐椅,仅设小桌,可以随便走动,这种宴会形式我们称之为冷餐会。

A )A.错误 5. 政府在开展宴请专题活动的时候,主人一般是不需要到门口迎接客人的。(A.错误 6. 人际交往中培养自信心的方法之一就是主动与人交往。( B )B.正确

7. 为了扩大影响,政府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可以控制发布内容,报喜不报忧A.错误 8. 与一般的广告相比,政府公关广告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B )B.正确 9. 谈判的主体只能是两方的组织和个人。( A )A.错误

10. 与广告相比,政府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大,接受范围广,受信任程度高,因此,其成本也比较高。( A )A.错误

四、案例选择题

1. 1983年,文莱苏丹国宣布独立。为了改善国际媒介对其欠客观、公允报道这一现状,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文莱政府委托英国宣传公司一个政府公共关系项目,即建立有关文莱的准确信息源,消除人们对该国不准确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宣传公司通过建立文莱新闻信息处、编制并推广《文莱概貌》、制作文莱介绍专题录像、组织海外人事参观访问等手段,使得世界各国消除了关于苏丹的误解和传言。 1).案例中,文莱政府处于( BD)公关状态。

B.缺乏知名度,并国际媒介对其报道欠客观、公允D.缺乏美誉度,并国际媒介对其报道欠客观、公允 2).案例中,英国宣伟公司通过( ABCD)等手段,使文莱逐渐为世界所认识和了解。

A.建立文莱新闻信息处; B.编制并推广《文莱概貌》C.制作文莱介绍专题录像D.组织海外人事参观访问

1. 案例概况: “炉边谈话”立奇功——引导公众舆论

1).案例中,总统通过(B )媒介和公众进行沟通。

B.广播

2).案例中,开展“炉边谈话”的目的是(D)

D.倡导民众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1. 20世纪80年代,天津市政建设跟不上,人民群众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拆得没有搭得快”,群众意见很大。市政府决心为群众办实事,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说到做到,样样兑现。1983年,首先为市民办了10件实事,从1984年开始每年坚持为城乡人民办20年实事,到1989年已办了130 件。如新建、改建了3000万平方米的住宅,等于解放以来前30年建房总数的3 倍,使一半以上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花两年时间完成了民用气化工程,使民用炊事煤气化的普及率高居全国之冠;花一年零四个月,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引滦入津工程,一扫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新铺城市道路2137公里,建起由10来座立交桥和中环线外环线构成的“三环十四射”的城交道路网络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对市政府、市领导的满意程度达92 ~99.4% ,形成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 1).案例中,市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将(D )作为办实事的重点。

D.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政府公共关系宗旨是(A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 2002年11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降临中国大地,广州、香港、北京、台湾??一时间抗击“非典”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非典”迅速蔓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使得国家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商业受到影响,使得部分学校不得不中断学习,一些公司歇业关门,许多正常工作无法进行,大量社会公众活动被取消或延缓。在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损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如何面临危机,处理危机,最终妥善解决危机,自然是对我们领导管理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政府公众意识的一次实际检查,更是对我们各级政府公众形象如何的一次测试和评估。实际上,“非典”危机爆发后,我们各级政府在危机公关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成绩。

1).该案例体现的是政府公关实务中的( B)。B.突发事件处理

2).该案例告诉我们,在解决这场危机时还存在(ABCD)等不足之处。 A.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及时通报疫情,延误了时机 B.疫情发生后,反应不够迅速 C.信息沟通不够通畅

D.危机管理意识较差,防范机制不够健全

第15篇:政府公共关系形考作业

政府公共关系 形成性考核作业1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些宾馆、酒楼不惜金钱,以苛刻的选美条件来招选几位美女充当“公关小姐”,让她们当“门卫”、迎宾客,这种现象扭曲了公关的真正意义,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 A)。 A.花瓶公共关系

3.( )是公共关系的手段。 D.沟通

4.( )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 D.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5.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是( )。 C.政府公共关系 6.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 )。 A.古希腊

7.( )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向了纽约大学的讲堂。 B.爱德华•伯尼斯

8.公共关系的原则是( )。 C.互惠

9.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总和,一般通称为( ) B.公共关系状态

10.20世纪初,新闻界开展了一场( ),这一运动直接指向政府和大企业,揭露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及大企业的丑恶行径。 B.扒粪运动

12.(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引进我国。 B.20世纪70年代

13.公共关系的目标是( )。 A.美誉 14.( )是公共关系的信条。 B.真诚

1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告成立。 C.1991年

16.从历史角度看,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 D.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17.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称为( )。

C.政府公共关系 18.罗马第一位运用公关的人是( )。 C.凯撒大帝

19.( )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 D.公共关系

20.1900年,乔治迈•克尔利斯、托马斯•马文和赫伯特•斯莫尔在波士顿创办了( ),标志着公共关系职业的正式诞生。 A.宣传事务所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两者的对象不同 同

2.下列选项中,政府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两者的性质不同 D.两者的内容和程度不同

3.

8、艾维•李的思想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 )。 A.说真话 C.公众必须被告知

B.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

C.两者的主客体不同

B.两者的活动范围不同

C.两者的手段不5.政府公共关系具有( )等特点。 A.主体的惟一性和权威性 性

B.公众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C.目的的社会性和非赢利D.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6.公共关系的要素包括( )。 A.主体 B.客体

C.手段

7.政府公共关系具有( )等性质。 A.不可抗拒性 B.职业性

C.公共性

D.社会性 8.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特色表现为( )。 A.为经济建设服务

B.为对外开放服务

C.为精神建设服务

9.发展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历史必然性,即( )。 A.政府公共关系是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

C.政府公共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政府公共关系是政治民主化的客观需求 E.政府公共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10.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主要有( )。 A.收集信息 B.决策咨询

C.协调沟通 D.宣传引导 E.树立形象

三、判断题

1.与企业相比,政府公共关系所开展的活动形式范围较窄,主要有举办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 ) A.错误B.正确

2.公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民大众或人群。( ) A.错误B.正确

5.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古罗马。( ) A.错误B.正确

6.公共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关系公共关系”,即运用宴请、行贿等形式拉拢、软化有关官员,实现所谓的“攻关”。( ) A.错误B.正确

7.政府的知名度大小、形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领导者的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 A.错误B.正确

8.政府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一样的,都是伴随着发达的商品经济、激励的社会竞争等社会条件而产生的。( ) A.错误B.正确 9.1900年,乔治•迈克尔利斯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美国第一宣传企业——宣传事务所,从此公共关系职业正式诞生。( )

A.错误B.正确

10.艾维•李认为以真诚为信条是公共关系的根本特征。( ) 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1983年,文莱苏丹国宣布独立。为了改善国际媒介对其欠客观、公允报道这一现状,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文莱政府委托英国宣传公司一个政府公共关系项目,即建立有关文莱的准确信息源,消除人们对该国不准确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宣传公司通过建立文莱新闻信息处、编制并推广《文莱概貌》、制作文莱介绍专题录像、组织海外人事参观访问等手段,使得世界各国消除了关于苏丹的误解和传言。 1).案例中,文莱政府处于( )公关状态。

B.缺乏知名度,并国际媒介对其报道欠客观、公允 D.缺乏美誉度,并国际媒介对其报道欠客观、公允

2).案例中,英国宣伟公司通过( )等手段,使文莱逐渐为世界所认识和了解。 A.建立文莱新闻信息处;

B.编制并推广《文莱概貌》 C.制作文莱介绍专题录像 D.组织海外人事参观访问

政府公共关系 形成性考核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政府大量的、经常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是由( )承担。 A.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机构

2.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外传播的公关宣传模式是( )。 B.全员公关

4.我国区政府下设的街道办事处属于( )。 D.派出机关

5.公务员、政府职能部门等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 )。 C.首要公众

6.我国各级政府的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等属于( )。 C.辅助机关

7.搞好与新闻媒介关系的途径之一是( )。 D.讲真话

8.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生命是( )。 D.真实性

9.制定政府公共关系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C.确定公众

10.从工作性质和作用上来分,我国国务院、省(市)、自治区、县(市)、乡(镇)的各级人民政府属于( )。 A.领导机关

12.( )是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的核心。

A.领导人员

13.( )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 A.公共关系调查

14.政府公共关系最常用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是( )。 C.问卷调查法

15.政府形象受损害时,为了挽回声誉,可采用( )模式来重塑政府形象。 D.矫正性政府公共关系

16.从工作性质和作用上来分,我国监察部、审计署属于( )。 D.监察机关

17.通常来说,( )是指一个组织获得的公众信任的程度。 B.美誉度

18.( )是根据权力机关的决定和委托,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组织组织起来,依法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执行机关。

C.行政机关

19.下列选项中,( )是广播和电视共同的弱点。 B.信息储存性差 20.( )是一种综合专家意见,就专门问题进行定性预测的方法。

B.专家意见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2.一般来说,政府公共关系机构主要履行( )等职责。 A.决策参谋 B.协调关系

C.收集情报

D.宣传教育

E.专业制作

3.按照公众对政府的重要程度来划分,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可以分为( )。 B.首要公众 C.次要公众

4.通常我们所说的户外传播媒介包括( )等。 D..广告牌E.霓虹灯

5.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中,报纸具有( )等优点。 A.传播面广 E.传播费用较低

6.对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培训途径主要有( )。 B.高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实践锻炼

B.传播迅速

C.阅读率较高

D.便于保存和查找

7.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包括( )。 A.国家行政机关 C.政府公共关系机构

D.公共关系人员

8.政府中承担公共关系职能的机构主要有( )。 A.办公厅、办公室 E.举报中心

9.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环节是( )。 A.调查 B.策划

C.传播

D.评估

B.调研机构

C.新闻处

D.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

10.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由( )基本构成的。 A.领导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D.事务人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仅作出判断即可得分)

1.政府公共关系在沟通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语言、习俗、观念和舆论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 ) A.错误B.正确

3.自身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交流。( ) A.错误B.正确 4.根据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外对象来划分,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可以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 A.错误B.正确

5.宗教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国际组织都属于政府的外部公众。( ) A.错误B.正确

6.广播虽然只有声音没有文字和图像,但丝毫不影响听众对其信息的注意力度。( ) A.错误B.正确

7.民意测验法又叫德尔菲法,是一种综合专家意见,就专门问题进行定性预测的方法。( ) A.错误B.正确

8.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比起电视,互联网的使用费用更低廉。( ) A.错误B.正确

9.政府公共关系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公众是全体公民。( ) A.错误B.正确

10.矫正性政府公共关系以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为主,通过掌握信息和舆论情况,为政府组织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的一种活动模式。( ) 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案例概况: “炉边谈话”立奇功——引导公众舆论

(具体内容详见该教材P107-108,)

形成性考核作业3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就是( )。

C.纵向沟通 2.政府同级部门之间是一种( )。 D.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平行关系 3.社会舆论的主体是( )。 D.社会公众

5.社会舆论的对象是( )。 C.公众关注的事务或问题 6.行政法规、行政制度、行政传统等属于( )范畴。 B.行政道德

7.在政府系统内,按照政府明文规定的渠道,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通称为( )。 D.正式沟通

8.行政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 )。 D.政府政策形象管理

9.( )是行政组织形象的保证。

C.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

10.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解决权力集中的问题。 C..党政分开

11.( )是实现政府理念的根本保证。 B.依法治国

13.行政信念、行政理想、行政哲学等属于( )范畴。 A.行政精神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行使国家立法权,讨论和决定全国性重大问题。 C.立法机关 15.在处理政府和事业单位关系时,两者应该( )。 A.分开 16.( )是政府质量提高的关键。 D.依法治国

17.下列有关政府与党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B.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和实现者 18.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俗等属于( )范畴。 C.行政心理

19.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的总和,我们一般称为( )。 D.行政文化

20.下列选项中,( )是行政组织形象人格化的体现。 A.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政府环境形象管理主要包括对( )的管理。 A.工作环境 B.设备环境

C.生活环境

D.政府外貌环境

2.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沟通中的主观障碍有( )。 C.知识经验的差距

E.公众的个性因素

3.行政文化具有( )等功能。 A.导向功能 B.规范功能

C.凝聚功能

D.激励功能

4.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包括( )。 A.价值观 B.公正性

C.政策

D.廉洁程度

E.信誉

6.行政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有( )。 B.公众 C.政府

E.公众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觉、评价等

7.良好的政府领导者应树立( )形象。 A.政治立场坚定 奋发向上

8.行政文化主要包括( )等内容。 A.行政精神 B.行政道德

C.行政心理 B.廉洁奉公

C.团结民主

D.勤奋务实

E.坚忍不拔、9.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沟通的优点的是( )。 A.沟通方便 B.信息沟通速度快

10.实施监督存在两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 )。 A.监督的广度 C.监督的深度

E.监督的力度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仅做出判断即可得分) 1.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效率。( ) A.错误B.正确

2.政府的内部公共关系主要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和公民个人之间的行政关系。( ) A.错误B.正确

4.政府与党、政府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范畴。( ) A.错误B.正确

5.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对象是社会公众。( ) A.错误B.正确 6.党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国家职能和属性,能直接向政权系统下达命令。( ) A.错误B.正确

7.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事务的直接干预力度。( ) A.错误B.正确

8.从内容上看,社会舆论可以分为公共舆论、阶级舆论和群体舆论。( ) A.错误B.正确

9.社会舆论的来源是自上而下的,即由国家机关发出,进而在社会公众中传播公众意见,形成舆论。( ) A.错误B.正确

10.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接受公众,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不需要信息反馈,这种沟通我们称之为双向沟通。( ) 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20世纪80年代,天津市政建设跟不上,人民群众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拆得没有搭得快”,群众意见很大。市政府决心为群众办实事,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说到做到,样样兑现。1983年,首先为市民办了10件实事,从1984年开始每年坚持为城乡人民办20年实事,到1989年已办了130 件。如新建、改建了3000万平方米的住宅,等于解放以来前30年建房总数的3 倍,使一半以上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花两年时间完成了民用气化工程,使民用炊事煤气化的普及率高居全国之冠;花一年零四个月,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引滦入津工程,一扫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新铺城市道路2137公里,建起由10来座立交桥和中环线外环线构成的“三环十四射”的城交道路网络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对市政府、市领导的满意程度达92 ~99.4% ,形成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 1).案例中,市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将( )作为办实事的重点。 D.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政府公共关系宗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形成性考核作业4_0001

一、单项选择题

1.7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的是( )。 D.所有的人和事要全盘接受

2.( )是指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为公布有关重大新闻而举办的,邀请电视台、报社、电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媒体所属的新闻记者和相关人员出席,发布消息、回答提问的一种特殊会议形式。 D.新闻发布会 3.对政府来说,( )是新闻宣传的生命。 A.真实 4.一般情况,谈判班子由( )组成为宜。 C.3~4人

5.商品贸易谈判和技术贸易谈判都可归入( )范畴。 B.经济性谈判

7.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是( )。 B.政府及其政府公关部门

8.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通常称为( )。 D.突发事件

9.在政府公共关系诸多专题活动中,( )具有突出喜庆和隆重气氛的特点。 D.庆典活动

10.影院门口的宣传电影或广告画,我们称为( )。 A.电影广告 11.静坐、游行示威及罢工属于( )突发事件。 B.请愿类

12.公文发展的趋势是要求公文语言走向( )。 B.简明化

14.新闻体式要求中,我们把“胡锦涛„七一‟讲话出版发行单行本”归为( )。 A.标题

15.( )是指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

C.谈判

16.通过实物、文字图标和图像等来展示成果,树立组织形象的宣传形式和传播媒介是( )。 A.展览

17.依据( ),可将政府公关谈判分为大型谈判、中型谈判和小型谈判。 D.谈判规模

18.风暴、地震及火灾属于( )突发事件。 A.灾害类

19.与一般广告相比,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对象是( )。 A.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20.正式谈判的诸多环节中,( )是进入谈判内容主体,开始进行实质性谈判。 B.磋商和交锋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与私人间的人际交往相比,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具有( )等特点。 A.职业性 B.参与性

C.灵活性

D.持久性

E.自由性

2.一般来说,新闻发布会可以分为( )。 A.定期举行 布会

D.贵在质朴,追求自然

E.语言拖沓,内容程序化 B.专题发布会

C.临时召集

D.综合发布会

E.常规发4.政府公关人际交往中对服饰的要求应遵循( )等原则。 A.整体协调,搭配合理 度 D.TPO原则

B.随性而穿,自由为主

C.因人而异,合体合E.服装颜色以亮色为主

5.建立突发事件综合治理机制,应包括( )等内容。 A.预警机制 制

B.信息披露机制 D.财政资源动员机制

C.干部问责制与纠错机E.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机制

6.政府部门在接受新闻采访时应遵循( )等原则,有利于搞好与新闻界的关系。 A.尊重 B.真诚

C.平等

D.谨慎

E.冷静

7.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具有( )等作用。 A.塑造形象 B.实现盈利

C.体现宗旨

D.推销产品

E.强化实效

8.新闻宣传过程中,应遵循( )等原则。 A.导向功能 了解宣传途径

9.以谈判主体的多少进行分类,可将谈判分为( )。 A.双边谈判 B.多边谈判

C.正式谈判

D.非正式谈判

E.经济性谈判 B.规范功能

C.明确宣传意图

D.熟悉宣传对象

E.10.按照广告本身的内容和目的来分,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可以分为( )。 A.创意广告 B.社会广告

C.文化广告

D.经济广告

E.电视广告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仅做出判断即可得分) 1.宽容待人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开展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原则。( ) A.错误B.正确

3.便宴是一种更为简便的宴请形式,宴请的客人边品茶边交谈,也可略备点心。( ) A.错误B.正确

4.以招待酒水为主,略备小吃,不设坐椅,仅设小桌,可以随便走动,这种宴会形式我们称之为冷餐会。( ) A.错误B.正确

5.政府在开展宴请专题活动的时候,主人一般是不需要到门口迎接客人的。( ) A.错误B.正确

6.人际交往中培养自信心的方法之一就是主动与人交往。( ) A.错误B.正确

7.为了扩大影响,政府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可以控制发布内容,报喜不报忧。( ) A.错误B.正确

10.与广告相比,政府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大,接受范围广,受信任程度高,因此,其成本也比较高。( ) A.错误B.正确

四、案例选择题

1.2002年11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降临中国大地,广州、香港、北京、台湾••••••一时间抗击“非典”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非典”迅速蔓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使得国家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商业受到影响,使得部分学校不得不中断学习,一些公司歇业关门,许多正常工作无法进行,大量社会公众活动被取消或延缓。

在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损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如何面临危机,处理危机,最终妥善解决危机,自然是对我们领导管理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政府公众意识的一次实际检查,更是对我们各级政府公众形象如何的一次测试和评估。实际上,“非典”危机爆发后,我们各级政府在危机公关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成绩。 1).该案例体现的是政府公关实务中的( )。 A.新闻宣传 B.突发事件处理

C.专题活动

D.谈判

2).该案例告诉我们,在解决这场危机时还存在( )等不足之处。 A.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及时通报疫情,延误了时机 B.疫情发生后,反应不够迅速

C.信息沟通不够通畅

D.危机管理意识较差,防范机制不够健全

第16篇:政府公共关系(教学考一体化)

第一次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7小题,共21分)(总分21.00) 1.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收集信息职能的内容是( D )。(3.00分) A.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 B.领导者形象信息

C.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的信息

D.产品与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信息

2.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 A )。(3.00分)

A.与公共关系主体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 B.以提供商品、劳务为手段,以实现营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 C.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 D.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过程

3.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A ) 。(3.00分) A.《有效的公共关系》 B.《公共关系学》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4.( D )年底,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开始进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3.00分) A.1986 B.1998 C.1989 D.1988

5.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C ) 。(3.00分) A.巴纳姆 B.卡特里普 C.艾维.李 D.伯尼斯

6.20世纪( A )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3.00分) A.70 B.60 C.90 D.80

7.1923年,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上了纽约大学的讲堂是( C )。(3.00分) A.乔治.迈克尔利斯 B.托马斯.马文 C.爱德华.伯尼斯 D.艾维.李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 1.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BCD )。(4.00分) A.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 B.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 C.政府公共关系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D.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2.政府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职能主要包括( ABCD )。(4.00分) A.收集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信息 B.收集领导者形象信息 C.收集有关政府的其他信息

D.收集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

3.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 CD ) 。(4.00分) A.投公众所好 B.凡宣传都是好事 C.公众必须被告知 D.说真话

4.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显著特征,是( BCD )。(4.00分) A.理论性、职能性 B.目的性、服务性 C.和谐性、发展性 D.实践性、继承性

5.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 ABCD )。(4.00分) A.协调沟通 B.收集信息 C.决策咨询

D.宣传引导、树立形象

6.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ABCD )。(4.00分) A.以沟通为手段 B.以互惠为原则 C.以美誉为目标 D.以真诚为信条

7.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涉及三大基本要素,是( BCD )。(4.00分) A.塑造良好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 B.公共关系客体——目标公众

C.公共关系主体——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 D.公共关系手段——传播与沟通 8.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是( BCD ) 。(4.00分) A.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 B.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和功能 C.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

D.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配置

9.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向决策层和各管理部门提供的咨询建议,主要有( ACD )。(4.00分) A.领导决策咨询 B.政府知名度咨询 C.政府形象咨询 D.公众心理咨询

10.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 ABD )。(4.00分) A.传播沟通 B.政府

C.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D.公众

判断题(每小题3分,13小题,共39分)(总分39.00)

1.政府形象主要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是政府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3.00分) 正确

2.公共关系是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3.00分) 正确

3.中国政府公共关系最能反映其个性和本质的特点,就是服务。(3.00分) 正确

4.在协调中塑造政府形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是中国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特色的突出表现。(3.00分) 正确

5.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3.00分) 正确

6.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3.00分) 正确

7.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唯一手段,通过它来吸引公众,影响公众,进而改变公众的态度。(3.00分) 正确

8.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3.00分) 正确 9.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沟通活动,一般都是采用刚性手段来调节双方的关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共关系才采用柔性手段。(3.00分) 错误1

10.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3.00分) 正确

11.政府形象的好坏,与政府领导者的形象没有多大关系。(3.00分) 错误1

12.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3.00分) 正确

13.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3.00分) 正确

第二次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 1.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 )。(4.00分) A.真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 B.全员公关的原则 C.有效沟通原则

D.双向沟通原则、政务公开原则

2.坚持全员公关的原则的做法有( ACD )。(4.00分) A.培养全体公务员的公关关系意识 B.在民众中开展公共关系培训 C.在公务员中开展公共关系培训 D.确保公务员的主人翁地位

3.政府公共关系机构肩负的重要职责,是( ABCD )。(4.00分) A.协调关系

B.收集情报、宣传教育 C.决策参谋 D.专业制作

4.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CD )两大类。(4.00分) A.人际传播 B.自身传播

C.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 D.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

5.影响传播效果的受众因素主要有(AD )。(4.00分) A.亲身影响、个人特性 B.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信息 C.获得求知需求的信息 D.预存立场、团体规范

6.传播的障碍,主要有( ABCD )。(4.00分) A.角色障碍、舆论障碍 B.心理障碍、组织障碍 C.机械障碍、语言障碍 D.习俗障碍、观念障碍

7.广播、电视是最主要的电子媒介,与印刷大众媒介相比较,它们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特征是( ABCD )。(4.00分) A.生动性 B.时效性 C.技术性 D.远播性

8.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有(BD )。(4.00分) A.时效长、针对性强

B.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 C.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D.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9.Internet这种全新的媒介科技,具有与传统的大众媒介和其他电子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主要表现在( ABCD )。(4.00分)

A.互动性强、灵活、逼真、易统计、费用更低廉 B.信息容量更大、有效覆盖面更大 C.形式更加生动,视觉效果更好

D.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持续时间长

10.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ABCD )。(4.00分) A.交际、沟通能力 B.组织能力 C.创新能力 D.思辨能力

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总分45.00)

1.目标公众(即组织外部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3.00分) 正确

2.信息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大,传播的效果就越好。(3.00分) 正确

3.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传播者发出的有关组织的所有信息。(3.00分) 正确

4.顺意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的公众。(3.00分) 错误1

5.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信息流通的载体,也称媒介或工具。(3.00分) 错误1

6.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是指目标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反应,也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3.00分) 正确

7.凡是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都可称为政府公众。(3.00分) 正确

8.在现代社会里,政府公共关系主要依靠的是人际传播。(3.00分) 正确

9.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政府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3.00分) 正确

10.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知名度的问题。(3.00分) 错误1

11.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哈罗德·拉斯韦尔从信息论角度提出的数学传播模式:信源一传播者一信道(噪音)一接收者一目的地。(3.00分) 错误1

12.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政府为主导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3.00分) 正确

13.公关传播的有效沟通原则,是指传者和受者双方相互传递、相互理解的信息互动过程。(3.00分) 错误1

14.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虽然是广泛存在的,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实际与政府机构发生直接关系的公众。(3.00分) 正确

15.1948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香农和韦弗提出了传播过程五因素的公式,即:“五 W公式”。(3.00分) 错误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总分15.00) 1.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 D )。(3.00分) A.时效短

B.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C.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D.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2.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构成,不包括( A )。(3.00分) A.调研机构 B.事务人员 C.专业技术人员 D.领导人员

3.按政府对公众的态度分类,政府追求的公众,是指( D )。(3.00分) A.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

B.完全迎合政府的需要,对政府表示兴趣和交往意向的公众 C.违背政府的利益和意愿、对政府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

D.符合政府的利益和需要,但却对政府不感兴趣、缺乏交往意愿的公众

4.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是( A )。(3.00分) A.企业公共关系机构 B.政府公共关系机构 C.政府公共关系人员 D.国家行政机关

5.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是( D )。(3.00分) A.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B.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 C.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D.时效长、针对性强、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第三次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总分24.00) 1.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 B )。(3.00分) A.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

D.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

2.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 B )。(3.00分) A.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

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D.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

3.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特点的是( B )。(3.00分) A.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众多性 B.调查目的的营利性

C.调查目的的明确性和公益性 D.调查过程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4.不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沟通方式的障碍的,是( C )。(3.00分) A.沟通渠道选择不当造成的障碍 B.语言沟通方式所造成的障碍 C.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导致的障碍 D.信息沟通中冗量过大造成的障碍

5.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 A )。(3.00分) A.调查、策划、传播和评估

B.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 C.文化程度、专业特长、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调查 D.调查民意、沟通公众、监视环境、整理信息

6.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下行沟通是指( A )。(3.00分) A.管理者对政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

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 D.在政府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或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7.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的是( B )。(3.00分) A.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评估 B.确定公众、选择传播媒介 C.目标效果评估

D.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评估

8.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不包括( A )。(3.00分) A.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B.政府机构与公职人员的关系 C.政府上下级关系

D.政府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 1.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是( ABC )。(4.00分) A.培养政府内部的家庭式氛围 B.造就政府公务人员的价值观念 C.协调和改善政府内部的人群关系 D.有助于树立政府机关威信

2.政府公共关系评估成果的运用包括( ABCD )。(4.00分) A.对策划新的政府公共关系目标方案有直接的帮助 B.用于调整政府公共关系工作计划,使计划更趋于科学合理 C.用于组织决策的改进

D.用于改进组织全面的政府公共关系工作

3.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作用有( ABCD )。(4.00分) A.监视环境,调整政策 B.调查民意,制定政策 C.沟通公众,改善工作 D.整理信息,积累资料

4.公共关系目标效果评估的内容,是( ABCD )。(4.00分) A.领导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B.环境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C.组织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D.职工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5.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 CD )。(4.00分) A.随机抽样调查 B.任意非随机抽样

C.政府机构内部情况调查 D.政府外部公众调查

6.坚持公众导向原则要求做到( BD )。(4.00分) A.以形象效益为中心

B.要树立公众利益至上的观念

C.政府公共关系策划要符合政府总目标 D.要努力寻求利益关系的热点

7.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步骤有( ABCD )。(4.00分) A.根据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 B.根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 C.根据调查内容,明确调查任务 D.根据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

8.合理地选择政府公共关系媒介,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ABD )。(4.00分) A.传播信息内容 B.传播经费 C.独特

D.传播对象特点

9.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包括( ABD )。(4.00分) A.问卷调查法 B.访谈调查法 C.座谈会 D.文献研究法

10.社会环境调查包括的指数体系,有( ABCD )。(4.00分) A.痛苦指数体系 B.不安指数体系 C.腐败指数体系 D.贫富指数体系

判断题(每小题3分,12小题,共36分)(总分36.00)

1.单向沟通指的是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信息发送后还需要及时听取反馈意见。(3.00分) 错误1

2.政府公共关系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衡量、检验、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3.00分) 正确

3.政府内部沟通就是在政府体系中通过传递信息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3.00分) 正确

4.发现问题是决定政府公共关系策划目标的前提。(3.00分) 正确

5.一切政府公共关系策划,都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原则。(3.00分) 正确

6.经济效益原则要求在调查中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方案,争取用较小的投人获得较大的效果和较多的信息资料。(3.00分) 正确

7.外部的行政关系包括政府机构与政府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政府上下级关系、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3.00分) 错误1

8.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既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不可少的重要环节。(3.00分) 正确

9.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一种纯粹的公益性活动,因此,不需要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成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3.00分) 错误1

10.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基础上、在行政人员的具体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因此,行政文化受到社会文化和行政活动这两方面的影响和制约。(3.00分) 正确

11.政府公共关系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衡量、检验、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3.00分) 正确 12.行政关系是指政府围绕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形成复杂的社会联系,形成权力与责任的种种关系。(3.00分) 正确

第四次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总分24.00) 1.下面不属于政府传媒形象管理内容的,是( D )。(3.00分) A.电视采访中的形象控制 B.做好传媒亮相前的准备

C.加强培训,提高传媒形象技巧 D.工作环境的家庭化管理

2.宴请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常见的宴请形式有( B )。(3.00分) A.展览会和开放参观

B.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 C.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 D.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

3.社会舆论的对象是( A )。(3.00分) A.公众所关注的事物或问题 B.公开性和评价性 C.多样化和一致性 D.社会公众

4.实施公务员形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是指( B )。(3.00分) A.设立高效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B.加强培训、落实行为规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C.加强政府决策中枢系统 D.强化政府政策反馈评估系统

5.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是( D )。(3.00分) A.各类企业 B.消费者

C.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D.政府机构及其政府公共关系部门

6.下面属于正式谈判阶段环节的是( B )。(3.00分) A.制定谈判计划

B.妥协协议、评估和总结 C.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 D.组织好谈判班子 7.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是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的总体框架和内涵,不包括( B )。(3.00分) A.行政组织形象定位 B.设立专职质量管理机构 C.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目标 D.确定行政组织形象标识

8.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内容是( A )。(3.00分) A.宣传某项社会公益服务和公益事业

B.介绍自己产品的情况,宣传自己产品的功能和效果 C.提供商品信息,以吸引观众

D.在最短的时间里,直接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 1.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是( ABCD )。(4.00分) A.真实公开的原则 B.分级负责原则 C.迅速及时的原则 D.安定团结原则

2.展示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主要包括( CD )。(4.00分) A.典礼仪式

B.颁奖、授勋仪式 C.开放参观

D.各种类型的展览会

3.行政组织形象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构成,包括( ABCD )。(4.00分) A.政府政策形象管理、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 B.政府危机管理

C.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 D.政府环境形象管理、政府传媒形象管理

4.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舆论进行分类,从范围上看,可以分为(ABC )。(4.00分) A.阶级舆论 B.公共舆论 C.群体舆论 D.公正舆论

5.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作用是( ABC )。(4.00分) A.塑造形象 B.体现宗旨 C.强化实效 D.行为调节

6.公众舆论的基本功能,有(ABCD )。(4.00分) A.制约权力行使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人民参政议政 D.预警社会状况

7.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主要功能,是( ABD )。(4.00分) A.传递信息 B.感情交流 C.吸引人 D.行为调节

8.行政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 AC )。(4.00分) A.公众、政府 B.调研机构

C.公众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觉、印象、评价和信念 D.沟通机构、外事机构

9.政府新闻宣传的特点有( ABCD )。(4.00分) A.扩张性 B.经济性

C.权威性、真实性 D.时宜性

10.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外部公共关系包括( ABCD )。(4.00分) A.政府与企事业单位

B.政府与人大、政府与政协 C.政府与党

D.政府与社会团体

判断题(每小题3分,12小题,共36分)(总分36.00)

1.与广告相比,政府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大,接受范围广,受信任程度高,但是其成本低廉,经济实用,被喻为“免费广告”。(3.00分) 正确

2.舆论反映的是少数公众的看法、意见和态度。(3.00分) 错误

3.政府公共关系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3.00分) 正确

4.突发事件是指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3.00分) 正确

5.行政组织形象系统管理是在政府总体形象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工作质量、政府政策形象、公务员形象、环境形象、传媒形象等构成要素实施全面系统管理,提高政府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从而提高政府美誉度的现代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3.00分) 正确

6.政府公共关系广告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权。(3.00分) 正确

7.政府工作质量主要指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3.00分) 正确

8.政府公共关系广告是指政府机构靠购买印刷媒介物的篇幅或者购买电子媒介的时间,以语言或者其他形式,不受编辑人员干涉地传播出资人的非个人性宣传。(3.00分) 正确

9.定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多是为应对突发事件的。(3.00分) 错误

10.危机公共关系是指当政府或政府部门遇上信任、形象危机或者某项工作产生了失误时政府或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获得社会公众的原谅理解,从而挽回影响的一项工作。(3.00分) 正确

11.政府公共关系的新闻宣传是指政府为了达到预定的公共关系目标,通过传播政府机构的有关信息,以影响公众意识和行为的社会活动,新闻宣传所依赖的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图片、网络等。(3.00分) 正确

12.对于政府来说,真实是新闻宣传的生命。(3.00分) 正确

第17篇:政府公共关系作业3答案

平时作业三(第七章~第九章)

一、填空

1.舆论在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改变态度和行为、实施相互监督 。 2.影响行政形象的主要因素有:价值观、政策、信 誉、公正性、和 廉洁程度。 3.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在开展新闻宣传是要注意以下原则:明确宣传意图、熟悉宣传对象、和 了解宣传途径 。

4.政府公共关系的广告的作用有:塑造形象、体现宗旨、和 强化实效。

5.按照广告本身的内容和目的来分,可以分为创意广告、社会广告、文化广告、和 经济广告。

6.处理突发事件必须坚持真实公开 的原则、迅速及时 的原则、分级负责的原则和安定团结的原则。

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

)1.政府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它的一切权力都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政府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 ×

)2.政府外部公共关系的构成包括政府机构与政府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政府上下级关系、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 × )3.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包括政府与政党、政府与人大、政府与政协、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等。

( ×

)4.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政府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它与政府行政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 √ )5.行政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在行政人员的具体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因此,行政文化受到社会文化和行政活动这两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 √

)6.行政组织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以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是通过政府许许多多具体而又客观的活动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综合印象。

( √

)7.人大是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政府则从属于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8.人大是用立法的形式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政府的作用在于对这些大政方针的执行。

- 1行政文化是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和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对政府工作人员有规范和约束作用。 3.凝聚功能

行政文化通过共同价值取向的倡导,可以有效地增加行政人员之间的共同语言,有效得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融洽关系,形成强大的聚合力量,同舟共济,使政府系统发挥巨大的整体优势

4.激励功能

所谓激励,是指通过外部刺激,使个体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发奋进取的效应。 3.社会舆论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社会舆论的特点:

1、社会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

2、社会舆论的对象是公众所关注的事物或问题;

3、社会舆论具有多样化和一致性;

4、社会舆论具有公开性和评价性;

5、舆论存在着性质方面的差别;

6、社会舆论具有“软”的约束力作用。社会舆论的功能: (1)预警社会状况; (2)制约权力行使; (3)维护社会稳定; (4)促进人民参政议政。

4.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主要因素有:

1、价值观;

2、政策;

3、信誉;4公正性;5廉洁程度 5.政府公共关系新闻宣传策划的原则和怎样选择时机?

政府公共关系新闻宣传策划的原则:第一,与政府的整体公共关系目标相结合;第二,应该依托重大节日、事件策划新闻事件,引起新闻媒体的兴趣;第三,政府策划新闻事件,应该以政府的整体公共关系目标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以新闻理论为指导。

(一)突发事件的宣传时机 对于这类事件,尤其是有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要在事件发生时立即抓住时机进行采访报道。必要时还要在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抓住时机进行连续报道。

(二)一般性事件的宣传时机 对一般性事件的宣传报道,虽然不像突发事件那么争分夺秒,也要抓住事件发生的时机进行采访报道。

6.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特点:

1、主体不同;

2、目的不同;

3、内容不同;

4、对象不同。基本原则:

(一)广告内容策划的原则

1、政府公共关系广告要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2、政府公共关系广告要特别注意避免商业化,必须坚持非盈利性和服务性;

3、政府公共关系广告要有明确的主题;

4、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应将思想的一贯性和内容的创新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选择正确的传播策略的原则 7.新闻发布会的各项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 会前的准备工作是:(1)确认新闻发布会的必要性和新闻价值;(2)确定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和发言人;(3)确定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范围;(4)安排新闻发布会的其他事宜。 会后的工作: 整理记录材料;收集媒体有关发布会的报道及社会反响;检查不足,总结经验。

会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必须是准确的;主持人要发挥主持与组织的作用,注意调整气氛与及时纠偏。 .简述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十戒”

- 3

4、旗帜鲜明的同一切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作坚决斗争。

(二)、发扬务实的行政精神;

务实精神是一个政府和公务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行政精神,因为它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一切政务活动过程的始终。

(三)、确定现代的行政价值观;

1、生产力标准观;

2、科学发展观;

3、改革与开放观;

4、市场经济观;

5、知识人才观;

6、民主法治观;

7、学习创新观;

8、平等竞争观;

(四)、自觉遵守行政道德;

1、忠于职守 一心为公;

2、实事求是 秉公执政;

3、艰苦奋斗 廉洁奉公;

4、关心群众 平等待人;

5、以身作则 遵纪守法;

(五)、培养健康的行政心理。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培养乐观情绪;

3、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

4、加强意志磨练;

5、克服心理障碍;

6、营造良好群体心理环境;

7、增强体质。

2.行政组织形象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一)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是政府决策者在掌握关于行政组织形象评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的期望和政府的战略目标,为政府设计的综合性的、长期的形象。包括行政组织形象定位、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目标、确定行政组织形象标识等。

(二)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质量保证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明确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二是严格的质量责任体系;三是设立专职质量管理机构;四是设立高效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三)政府政策形象管理。要做到:一是在政策中制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促进政策制定形式的民主化、参与化;三是改进与优化政府政策制定体系;四是强化政府政策反馈评估系统。

(四)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公务员形象是行政组织形象人格化的体现,是行政组织形象活的载体,直接影响行政组织形象。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落实行为规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五)政府环境形象管理。(就这一点,我个人不同意书中的观点。政府应该是廉洁高效的政府,不能过于关注其所谓的环境形象,整洁、俭朴就好,他们所有的花费都是纳税人的钱。恰恰相反,当下政府组织的办公场所豪华、气派、园林式,造价高昂,为百姓所诟病,此风不可长)

(六)政府传媒形象管理。这里指作为政府的代表或发言人在大众媒介特别是在电视传媒上的形象。要做好传媒亮相前的准备,注意采访时的言语技巧及形象要素。

(七)政府危机管理。一是政府危机的预防,要树立危机意识,对危机进行预测和监控,制定政府反危机战略规划。二是政府危机处理,要采取以下策略:强化政府领导集体的权利控制能力,强化领导者个人的权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一深入现场,了解事实;二分析情况,确立对策;三安抚受众,缓和对抗;四联络媒介,主导舆论;五多方沟通,加速化解;六有效行动,转危为机。另外要坚持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从而实现维护自身声誉。) 3.政府公共关系谈判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策略。

政府公共关系谈判的基本原则:

1、客观事实原则;

2、利益中心原则;

3、多方案原则;

4、时效原则;

5、人事分开原则。政府公共关系谈判的基本程序

(一)准备阶段

(1)组织好谈判班子

(2)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 (3)制定谈判计划 (4)安排谈判场所

(二)正式谈判阶段 (1)导入阶段

- 5

第18篇:销售代表岗位职责(公共关系员)

1、直接对部门经理负责。

2、认真做好与各旅行社及各公司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积极推销客房、餐厅、娱乐产品,开拓客源。

3、认真仔细的处理订房的电话、电传、传真业务。

4、认真做好VIP的接待工作。

5、做好各种订房资料、合同、客人资料等档案工作。

6、随时收集整理旅游市场信息,为经理制订工作计划提供参考资料和合理化建议。

7、向来访者宣传宾馆的优质服务和完善的设施。并注意客人对饭店的意见,把信息反馈给部门经理。

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第19篇:秋季学期期末(.2) 《政府公共关系》

装订处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3-2014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4.2) 《政府公共关系》

主讲教师: 贾义猛

学习中心:___专业:__

姓名:__ 学号:__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结合案例分析政府“全员公关”的重要性

2、从政府公关角度评析2011年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应对行为

3、举例分析中国政府国际公关的成效

4、从政府公关角度分析政府开微博现象

5、结合案例分析政府首长的形象塑造

6、论述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媒体应对

7、政府公关中内部公众的双重角色

8、结合案例分析述评政府危机公关的原则

9、结合案例分析政府危机公关中如何展开冲突调解

10、比较政府公关与政府营销的区别与联系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 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 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 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 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

一、

(一)、

1、(1)①。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第20篇:秋季学期期末(.2) 《政府公共关系》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3-2014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4.2) 《政府公共关系》

主讲教师: 贾义猛

学习中心:__ _ 专业:_ _ 姓 名:_ _ 学 号:_ _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结合案例分析政府“全员公关”的重要性

2、从政府公关角度评析2011年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应对行为

3、举例分析中国政府国际公关的成效

4、从政府公关角度分析政府开微博现象

5、结合案例分析政府首长的形象塑造

6、论述政府危机公关中的媒体应对

7、政府公关中内部公众的双重角色

8、结合案例分析述评政府危机公关的原则

9、结合案例分析政府危机公关中如何展开冲突调解

10、比较政府公关与政府营销的区别与联系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 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 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 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 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

一、

(一)、

1、(1)①。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

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政府公共关系岗位职责
《政府公共关系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